体育不能承受之重

时间:2022-09-07 03:02:43

体育不能承受之重

中国人在伦敦成绩斐然,那里铭刻了运动健将们的激情和动人的身影,也给身后的人留下无数质疑和反思。

向中国开炮?

伦敦奥运会开赛还不满一周时,中国运动员就已经陷入充满主观倾向性的评论之中。

7月28日晚上,中国小将叶诗文不仅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得金牌,还打破400米个人混合泳世界纪录。“她在游泳池里的表现可与博尔特四年前在北京奥运会跑道上的表现媲美。”(《纽约时报》8月1日)

放头炮的是BBC主持人克莱尔?波丁,她在目睹叶诗文夺冠的过程后说:“一名游泳选手的速度突然比往常快出许多,这得涌现出多少疑问啊?”身为世界游泳教练员协会执行主席的美国人约翰?伦纳德声称,他怀疑中国方面使用了兴奋剂,叶诗文的表现“令人不安”。

《自然》杂志网站发表题为《为什么奥运会上的卓越表现引发怀疑》的文章,该文认为,叶诗文夺得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的卓越表现是“异常”的,即使当前的药检结果清白,也不能完全排除服用兴奋剂的可能。

叶诗文受到如此强烈的质疑,除了她的成绩的确让人惊讶之外,也与中国游泳队曾经的兴奋剂丑闻有关。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中国共有11位选手被查出了服用兴奋剂,其中游泳选手7名。这次丑闻在中国国内不许报道,但震惊了全世界。1998年1月,中国女游泳运动员原媛和教练周哲文去澳大利亚珀斯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被澳大利亚海关查出携带了13瓶生长激素。1999年,熊国鸣、王炜尿检结果呈阳性,两人都是第二次被查出服用违禁药物。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中国女泳名将吴艳艳被查出服用兴奋剂。

不过,西方媒体极少有异口同声的时候,几乎在中国运动员受到质疑的同时,他们的自我反思也已经开始。

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2日刊文指出,观察人士以一种混杂着嫉妒和不理解心情的丑恶心态看待中国运动员,中国人对赢得胜利的坚定追求是日益成为失败主义者的英国人早就丢弃的东西。

《卫报》也力挺叶诗文,评论文章称,英国这些对叶诗文的责难声会不会是一只巨兽在被从自己栖息的高枝上击落时发出的哀嚎呢?这只巨兽曾经享有对卓越和优美的定义权,而它现在正被一个新兴的超级大国赶下枝头。我们不应该向世界展示如此恶劣的英国体育精神,正如李小龙曾说过的,当你将一个指头指向别人时,你同时有三个指头指向了自己。

被体制裹挟的个体

争议并不局限在运动员身上,中国运动员的悲情也被西方媒体看在眼里,“举国体制”也是他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华尔街日报》题为《中国运动员的奖牌之痛》的文章写道,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在年龄尚小的时候就被选拔到离家很远的国家训练中心接受训练,期待着有一天能获得奥运金牌。

跳水运动员秦凯说,他从六岁开始接受训练,有时每两年才能见到家人。在男子56公斤级举重决赛上,吴景彪因况状不佳,仅获银牌,赛后面对媒体连连鞠躬道歉,泣不成声地说:“我有愧祖国,有愧中国举重队......”此前不久,中国的一些报纸称17岁的中国女举重运动员周俊的比赛结果是国家最耻辱一败。

该文提到刘翔在110米栏预赛中摔倒,称“就在中国运动员努力实现国家对奥运会金牌极度渴求的愿望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集中体现了这些运动员面临的惊人压力和灼灼的审视目光。”

《泰晤士报》一篇评论文章直白地说道:“中国体育培训太残酷,1000枚金牌也不值”。人们应该同情叶诗文以及数不清的“身心被粉碎的”中国运动员。

文章说,2005年西方的记者就见证了中国年轻的男体操运动员被教练打,女运动员被推到身体极限而泪流满面的训练场面。那些表现突出的运动员被国家队选走,送到北京国家体育训练中心接受超强度的训练。如果哪位运动员承受不了的话,马上会被淘汰,候补的大有人在。

文章说,中国的年轻运动员成了国家体育试验的一枚棋子。中国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集权制度似乎在体育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该文还称,中国希望利用运动员在国际舞台所取得的成功来展示其政权的胜利,正像过去苏联和东德所展示的那样。然而,精英体育的成功不能说明政治文化的美德,它却往往显示了一种不自信和道德缺陷。

自相矛盾的奥运

对制度的质疑并非只是针对中国。《金融时报》社评称,那些急于指责为追求金牌而进行如此残酷训练的人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英国因上周末取得的体育成功而举国欢腾,表明了所有国家体育机构都会感觉到的培养胜利者的压力。

文章对奥运会本身也颇有微词,奥运会长期被统治者视为表达民族自豪感和实力的场合。这种情形延续到了21世纪,尽管如今不像冷战时期那样,在比赛背后涌动着地缘政治紧张的暗流。奥朗德用英法两国谁将赢得最多的金牌来刺卡梅伦,普京刻意拒绝参加奥运开幕式,但以非官方身份观看了柔道比赛。

该报另一篇文章称,尽管国际奥委会和主办国往往以人类和平之类大词为号召,但是目前奥运会的运营和组织形式却又自相矛盾:

首先,各国参会的支出多数来自财政资金,或许花这些钱用于推广本国普通民众的健康计划更实际一些;其次,奥运会按照国别统计金牌奖牌数量、给金牌得主奏国歌等等,都是在加强国别竞争意识,助推各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再次,在半月内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展会而修建太多设施是种浪费,不少比赛也吸引不了观众兴趣,可裁减比赛项目、鼓励减少场馆的号召根本没有兑现。因为国际奥委会、各行业协会、各国体育官僚、赞助企业及相关组织都有利益卷入,要裁撤谁都很难搞定,最后能牺牲的只好是出钱修建场馆的主办地政府——反正他们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对政府官员和国际奥委会来说,多花这些钱,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利益可以沾染。

白夜根据《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综合编译。

上一篇:政务微博:永不落幕的新闻厅 下一篇:政务微博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