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考核方法研究

时间:2022-08-25 10:01:09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考核方法研究

摘 要: 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考核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和高校课程考核现状,提出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考核方法改革的建议,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引导讲解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验,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 键 词:服装与服饰设计 实践课程考核 教学改革

成绩考核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验,也是对教学过程起到反馈性的指导作用的重要参考,其内容与形式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艺术系统工程,涉及美学、历史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包装美学、材料学、心理学、卫生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系统性特点和要求决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及独特的考核方式,尤其是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作者根据多年实践教学情况,综合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从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改进来促动该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

1主要存在问题

服装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传统的单科考核模式,不但无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阶段性成果难以形成。

比较来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有5至8门,各科考核形式比较随便,往往并不能较全面反映学生的真正接受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配合,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系统。

以笔者所在学校服装本科第四学期为例,按教学大纲要求已经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全部教学内容,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却不尽人意,更有学生经过结构设计的学习后,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绘制梭织合体服装款式图中还会出现不标注省道线、分割线等低级问题,不能很好地解读服装款式的内部结构。这类问题的存在是典型的科目没有很好地串联起来,由于结构课比较枯燥、严谨,有不少绘图好的学生还排斥该课程的学习。所以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在考核体系中做重要调整。

2改革实施方案

2.1打破传统“单科”考核,实现“整体”课程考核方案。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学科理论型教学考核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出某位学生的实际接收情况。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特色,实施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任务驱动、团队教学、综合考核,注重知识的渗透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以服装本科第四学期为例,课程开设有:《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成衣工艺》,课程的安排很合理,很具有阶梯性,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很辛苦,但整体掌握情况往往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各科考核内容比较单一,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配合,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系统。

针对这一情况采取课题式的教学方法,各单科教师在学期初共同商定某一课题,在授课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基本理论与实践训练、方案设计与设计表达等内容灵活融入各单科学习。在课题完成过程中,既要以老师为主导,又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既能学到基础理论知识,又能使其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设计考核作业时考虑到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必然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提高教学效果。

2.2打破传统“半成品”作业形式,实现“成品”方案。

以往的课程作业往往只针对单个课程而设计,比如《服装材料学》课程只考核服装面料的识别,很少与《服装设计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成衣工艺》等课程联系在一起考核,这样对于一个服装设计师来说是不完整的。

学生的考核作业采用针对实物操作的过程中完成。由于直接接触材料,同时又处于三维空间中,所以更容易理解在纸面上所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的效果。每学期通过实践训练将所学习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串接整合,还以2013春B服装11级为例,要求学生从服装材料的评价与选择入手,按照给定的设计款式要求,进行样板设计,再通过尺寸要求进行打版、样衣制作,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完整过程的训练将《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成衣工艺》所有课程内容全部串接,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课程。

2.3打破教师“闭关”出题惯例,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为考核重点。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已经成为促进就业和高校教育的基本方针。授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公司或企业的具体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训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各单科优势进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校严格以社会的需求作为准绳进行服装人才的培养。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我们积极联系当地服装生产龙头企业悦达纺织集团,通过一系列的合作,特别是毕业班级的毕业设计合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已经成功联合举办多届学生毕业设计服装作品展示。另外,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特聘教授王新元教授的上海服装设计公司进行实地实习学习。通过因地制宜的定位对我们的学生学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我们的毕业生能够熟悉各类面料性能,通晓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开发流程、服装工艺流程,能够独立完成成衣工艺制作、服装版型制作,具备成熟的设计观,能够独立完成系列服装服饰的设计开发。

通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有学生作品荣获中国颇具影响力大赛——“新人奖”时装设计大赛的奖项,在国家及省级大赛中也屡获佳绩。

3改革创新点

3.1考核体系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重点放在了学生技法的掌握上,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如服装设计课程强调设计运用的全过程,对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如前期调研、环境条件分析、设计推敲、小组讨论等都十分重视,而不是只着重学生的最后的作业——设计效果图的好坏来衡量此门课程的学习程度。

3.2考核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既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平时表现的强化,是服装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体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性,主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3考核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完成“实践项目课题”为主要评价点,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连续的散课进行有效的集体整合,避免“能力培养”的断层和脱节,通过一个实际或虚拟的项目操作,把前期的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融于操作实践,注重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

4结语

通过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考核方法改革研究,可以促使我们的学生更好适应服装与服饰设计行业的多变性。这样的改革不应仅仅局限于服装与服饰设计方向的学生,而应当推广到艺术设计专业的其他方向。要继续深入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力争做到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跟当前的要求、以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潜力的发展综合考虑。评价体系是实际教学中良好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永进.“项目训练”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3.28(2):123-126.

[2] 刘立军,乔南,胡玉良. 从“破与立”谈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平台式”教学改革[J].服饰导刊.2013.6(2):87-92.

[3] 朱远胜,徐逸,韩纯宇.服装设计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纺织教育.2011.26(2):139-142.

[4] 苗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232-233.

[5] 靳长缨,车卫东,倪映疆.高等服装设计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装饰.2009.194(6):127-128.

上一篇: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 下一篇: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材料与加工方法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