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时间:2022-08-18 08:06:14

1设计说明

由于高中物理并不要求定量研究弹性势能,学习本节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探究的结论,更不要求用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解题,而是要让学生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所用的方法.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又是参与者,在探究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2教学流程

2.1创设情景、提出猜想

(1)展示图片(撑杆跳高、张弓射箭、握紧握力计、上紧的发条)

提问:这类图片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弯曲的杆、拉紧的弓箭、被压紧的握力计、上紧的发条都发生形变,产生了弹力,储存了一些能量,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将能量释放出来了,分别对将人、箭、手、手表中的机械做功.

教师点拔:我们称这类能量为弹性势能.

(2)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将一木块 靠在弹簧上,压缩后松手.

现象一:同一根弹簧,压缩程度越大时,弹簧把木块推得越远.

现象二:两根等长的软、硬弹簧,压缩相同程度时,硬弹簧(劲度系数大的弹簧)把木块弹出得远.

猜想:弹性势能是否与弹簧的形变量、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呢?如果有关系会是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2.2设计问题、组织讨论

(用多媒体分层次逐渐展示设计的问题)

(1)同一根弹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弹簧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什么?

(2)不同的弹簧,在弹簧的形变量一定时,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将物体推得越远,说明什么?

(3)势能变化与对应力做功有关,那弹性势能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

(4)我们曾经学过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能否通过类比来得出弹性势能与相应力做功的关系呢?

(5)重力是恒力,弹力是变力,弹力变化有什么特点?怎么研究弹力做功?

(6)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如何?它有什么特点?

2.3师生共同探究,通过类比得出结论

(1)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弹簧储存的能量越大,即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弹簧势能越大.

(2)同理,在弹簧的形变量一定时,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储存的弹簧势能越大.

(3)重力势能变化与重力做功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变化与弹力做功有关.

(4)类比1:通过对重力势能的变化特点类比得出弹性势能的变化特点.

学生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弹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弹性势能与其它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弹力做多少正功,弹性势性就减小多少,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就增加多少,当弹簧从位置1到位置2时弹力做的功W12=Ep1-Ep2.令Ep1=0,则弹簧在位置2的弹性势能Ep2=-W12=W克.要确定弹簧的弹性势能,只要计算出外力克服弹力做的功即可.

(5)类比2:弹力是变力,其做功可与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位移作类比(图2).

结论:外力克服弹力做的功就是F-Δl图中的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三角形面积.其中F为弹簧的弹力,Δl为弹簧的形变量,图象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6)探究发现外力克服弹力做的功W克=12kΔl2,即弹簧的弹性势能Ep=12kΔl2,Δl是弹簧的形变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7)类比3: 弹性势能具有与重力势能相似的特点,它们均有相对性,大小与零势能面选取有关;均具有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共有,弹性势能是物体与弹簧共有.

3教学反思

(1)本节课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分割成无数个“微元”,由变速转化为匀速,使学生更体会了利用“微元”把变量转化为不变量的思想;通过与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面积”来代表位移,得出可利用F-Δl图象下的“面积”来代表力F做的功,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学生探求变力做功的方法,初步形成利用“分割求和”及“图象法”的物理思想方法;通过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更深入地了解.

(2)本节课的科学探究,是学生自己的探索性活动,是变未知为已知的一类学习过程.本节课重在参与,让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进行类比、探究,不受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束缚,着眼点在过程与方法上,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拓展.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探析 下一篇:顺义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VC)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