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05 05:58:46

妊娠晚期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6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的围生期治疗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对46例晚期妊娠合并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血小板水平分为A组(PLT 50~100×109/L)和B组(PLT

【关键词】晚期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9-1287-02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是育龄妇女相对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期并非罕见。为总结和探讨妊娠合并ITP的治疗和预后,提高其诊疗水平,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6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995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病历资料,共计孕妇5 965例,晚期妊娠合并ITP患者46例,占0.77%,年龄23-36岁,平均28.4岁,孕周32~42周,平均38周,初产39例,经产7例。

1.2 诊断标准:孕期检测反复出现血小板计数

1.3 分组标准:按入院时血小板计数情况分组,血小板计数(50~100)×109/L为A组,共29例;血小板计数

1.4 分娩前治疗:(1)对于A组患者,如无临床症状,则未行特殊处理,仅密切检测血小板情况,待其自然临产。(2)B组患者,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40-100 mg/d,静脉滴注,持续5天左右,继之逐渐减量,或产前大剂量冲击治疗;血小板制剂应用:有明显皮肤黏膜出血的患者,血小板计数

1.5 分娩方式选择:A组待其自然临产,有产科指征时行剖宫产;B组临产后,有产科指征或出血倾向较明显者行剖宫产。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分娩情况、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见表1。新生儿出生体重3 050~4 105 g,平均3 450 g。A组2例出现头皮下血肿,均为阴道分娩者,其中1例为胎头吸引者,无一例发生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妊娠期合并ITP的诊断及临床表现:目前认为,ITP是直接针对血小板的抗血小板抗体引发的免疫反应的结果,抗体包裹的血小板在早期就被网状内皮系统,尤其是被脾脏所破坏,血小板的寿命缩短,故随孕周增加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存在着潜在出血的倾向。1997年美国血液学会提出用排除法诊断[1],主要是与妊娠期间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相鉴别。如获得性贫血、重度妊高征、严重的产科出血、DIC、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的出血等。ITP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黏膜出血和贫血,轻者仅有四肢及躯干皮肤出血点、紫癜及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生殖道及颅内出血,当血小板计数

3.2 妊娠合并1TP的治疗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3.2.1 治疗:孕妇用药需考虑胎儿的安危,胎儿在不同时期对药物敏感性不同,应严格掌握用药禁忌。有资料显示,妊娠期大量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致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及对胎儿产生免疫抑制和增加感染的发生率。本组对血小板计数

3.2.2 分娩方式:原则上,应以阴道分娩为主,但有人认为阴道分娩比剖宫产分娩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性更大,主张ITP患者血小板计数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妇女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鼻内镜在鼻骨骨折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