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3 06:35:12

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君子之教,喻也。”意思是说君子教育学生,不是强牵着学生,而是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启发,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目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指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说明自然界万物会引发人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指引着我们搜寻着某种载体来表情达意。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依据教学目标创设特定的环境,营造特定的氛围,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思维和情感,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情境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通过阅读,学生获得理性智慧、审美情怀,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丰富,思想变得深邃,谈吐变得优雅。然而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几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1.不加选择,唯考是从。在这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阅读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学生往往忽视解读文本和鉴赏文本的差异,忽视概括能力的训练,以至得分较低。许多教师没有严把训练题的关口,盲目扩大复习范围,选择的模拟题质量不高,这种低效、重复的机械训练,使学生沦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无法从中获得阅读、鉴赏的乐趣,挫伤了他们的学生积极性。

2.注重预设,缺乏生成。成功的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源于预设上的精彩生成。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往往精心预设,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理解课文。而一旦学生的理解超出预设的情况,教师就一味回避,或敷衍了事,把学生的奇思妙想扼杀在摇篮里。

3.面面俱到,追新求异。新课改的阅读要求文体多样,涉及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新闻、传记、文化论著等内容,部分教师忽视复习节奏,盲目追赶进度,追求面面俱到,而要求不明、重点不突出,没有留有让学生理解和感悟的时间。部分教师追新求异,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作综合性的探究,而忽视了文本的遣词造句和语言运用教学。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部分教师只追求阅读形式,而忽视了阅读效果,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适当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滕王阁序》教学中,教者用楹联“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人物,各有千秋。”赞美了江南三大名楼,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设置悬疑,巧妙提出任务,激发学生刨根究底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文情境,探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断时,教者创设情境如下:“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每个人被逼上梁山的背后都有一段传奇故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杨志丢失生辰纲,那么林冲身上发生了什么呢?”

2.发展学生思维。在阅读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呈现图画、音乐,或通过表演创设情境,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条理化地思考问题,或由表及里,或由因及果,或由主及次等。如教授《我的四季》时,教者深入挖掘散文的构思,创设了四个具有典型性、连贯性的画面,表达生命在“四季”的追求、困惑以及感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创设形象揭示理念,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通过比较、综合、分析,直至悟出理念。

3.陶冶学生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感受情感变化,体验情感的自然流露,达到“动情”到“晓理”的过渡,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师要借助于语言、图画、音乐情境再现课文中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色,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再现崇敬仰慕的英雄形象。如《荷塘月色》中借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抒写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通过生活在黑暗世界的海伦·凯勒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用爱心拥抱残疾人,感受大爱无私的力量。

4.培养审美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插图,让学生置身“画”中,聆听与内容相适应的音乐,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学生带入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学生感知美的境界。教师还可借助于生动的语言描述,将学生带入想象的情境,仿佛看到描写的景物,听到情境中的声音,感受美的意境。如学习《江南的冬景》,教者通过冬郊植被、微雪寒村、江南雪景等图片展示江南的秀色和特有的古典韵味,品味江南冬天的清澈与宁静。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要着力改变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少、慢、费”的现状,通过情境教学,赋予阅读课堂生命的活力,使阅读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境”,品味作品中人物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深远的意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创造的乐趣。

(王颖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中学 226681)

上一篇:浅析课堂导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