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个人体会

时间:2022-07-15 10:37:24

阅读教学中的个人体会

新课标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内容,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机会,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探索,而有些老师只让学生自己阅读,老师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等待者。根据多年的来教学经验并结合见过的、听过的一些课,谈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阅读教学转变思想个人体会踏入教学岗位已14年了。在这14年里,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遇到了许多问题,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见过的、听过的一些课,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首先,还是观念的问题。思想不改变,花样儿搞的再多也没用。阅读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有老师的“一言堂”,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而且很严重。刚任教的时候,充满激情的我总是自己在讲台侃侃而谈,朗读课文也必是自醉其中。这样讲课既展示了自我,也比较省事儿。这样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和我吵吵几句,后来的课堂安静极了,没有发言、没有举手、没精神,写个片段也托腮啃笔挤不出。我意识到:坏了。我太虚荣了,觉得自己知道的挺多,总想让孩子们崇拜我、喜欢我,没有把发言的机会给同学们,却不自觉地把学生教成了“哑巴”。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把朗读、说话、思考的机会还给孩子,翻陈出新的想尽花招让孩子动起来。当然,最终这些活泼的孩子又回来了。但是,老师们,我把孩子教成“哑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把他们变回来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想说给各位老师听,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你的学生才是舞台上最光鲜亮丽的主角,无论你多么优秀、无论你曾经有过多少光环,你都不能夺了主角的风采。你就得心甘情愿的做幕后制作人、做导演,为学生付出、牺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内容,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机会,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探索,而有些老师只让学生自己阅读,老师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等待者。我看过一些老师上阅读课,老师只说一声:现在请大家自由阅读,把重要的章节和段落划下来,有不懂的问题请记下来问老师。于是学生开始阅读,他们阅读的往往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并不对课文内容做深入的探讨,更不用说什么写作手法、文章结构之类的分析了。学生只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不能真正深入文章,也不能对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让学生阅读时,应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去品位作者的心里感受,去探讨自己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

看过不少课,也听过很多课,不能赞同的是一些老师的拓展。一节课怎样才算好,给学生扎一锥子的课,让他至少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总捂着受伤的地方说疼!一篇课文和学生一起读完了,研究完了,能让学生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有较深感受。但有些老师不,课文读一读,好了我们来拓展吧,东搂一耙子,西打一竿子,讲的挺多也挺好,但学生过一天,“哎,上节语文课上的什么来着?”没影了,白上。我们就一语文老师,别把自己看成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领着学生读读美文、写写小诗就好。当然,不是那么绝对,想讲只说一点点就好,别抢别人的饭碗。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内外阅读应注意衔接,一是课前让学生收集材料,拓展阅读。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往往是为表达中心而特意选取的有用情节。学生往往脱离了背景资料去理解课文,这样阅读当然是有难度的。因此,要根据教学的特点,开展拓展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二是在学习了优秀的课文范文后,根据难点、重点、兴趣点,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重在传授方法技巧,老师不能只是一个冷漠的监督者,而失去了一个优秀的指导者的身份;老师也不能自己获得了解放,而让学生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精选作品,然后再推荐给学生:一是精选那些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的作品;二是要精选学生们感兴趣的作品;三是精选学生们未必感兴趣但对他们很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并一起阅读争论;四是精选那些对学生的写作很有启发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者语言朴实但感人,或是结构巧妙,或是有几个段落值得学生去吸取……

其次,学生习惯的培养是我忽视了的问题。我不想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负担,不想让考试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所以总是让学生在课上自由的读、自由的说。后来听本校老师的一节课(六年级),像“端起书”“挺直背”“把你的感受写下来”等这样的话语高频率出现。突然发现,我怎么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再上课,我就仔细观察学生,有的把书摊在桌子上趴着读,有的支着下巴一只手举着读……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没正形”。而且学生说的挺好,但却没有记的习惯,导致写作的时候又是“搜肠刮肚”没话说。正是我自认为的“自由”,让我的学生在阅读中处处受限。初中生是一个很懵懂的年纪,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最后,说一点个人的一点思考。我们的阅读教学能不能实行螺旋式上升?像个别比较深的文章,上学期出现,下学期再有,对学生的阅读要求逐步提高。同一篇文章,也许一开始读不明白,过几个月再翻翻看或许就豁然开朗了。而且这样学生也应该会觉得阅读的阻力小些。

我个人遇到的这些问题,我写出来是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就像我走过一条路,有一个很大的坑,很可能我没有能力填平,但我会树起警示牌告诉别人,知道的人多了,我们大家自然就能把路修好了。

参考文献:

[1]蒋素梅.构建初中生名著阅读的长效机制[J].镇江高专学报,2006,(02).

[2]张献礼.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5.

上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下一篇:对被动语态语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