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之我见

时间:2022-06-26 11:22:14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之我见

摘要: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主要针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改革进行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课堂改革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改革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互动,把教师和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互动中的提问契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获得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推动他们不断进步。

如在学习《繁荣的宋元文化》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达到教学效果。在这里我们举例说明一下:

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雕印的“灿烂的宋元文化”,并且提问:这是怎么制出来的?中国古代印刷术起源于印章和石刻,发展到隋唐时出现了什么技术?这样,通过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告诉学生雕版印刷术经过五代,到了两宋时期兴旺发达。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在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思考雕版印刷的欠缺与不便之处,并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雕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宋元文化及科技,以及四大发明的应用及传播,了解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与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了解人类共同构建的宋元文化的繁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提问,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加强学生历史感知能力、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如在学习《石窟艺术宝库》时,就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教学:

在我国,古代文化可谓是丰富多彩,教师可以讲授一些与之相关的四大发明、建筑奇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学生了解,让学生走进中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去体会它的风采。或者讲述一个故事: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在山洞中修炼,得道成佛,后来印度出家人仿效他在山崖上开凿洞窟诵经、拜佛,由此产生了石窟艺术。此后印度的石窟艺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和中国雕塑、绘画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石窟艺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进而为学生学习和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学科结合,提升教学高度

新课改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高度。如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奇迹》时,教师可以融入政治学科的知识,讲授一些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加深学生对党的英明决策的理解,增强其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也可以融入数学知识,如通过分析数据、制作图表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另外,还可以与文学结合在一起,如《现代文学艺术成就》这一节内容,教师就可以融入一些现代文学的知识,通过对文学名著情节的概述,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或思想,也可以结合现代美术,名画欣赏,经过拓展延伸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将其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要加强对教学内容重点的把握,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新慧.让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充满生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6).

[2]尚颖波,.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

[3]罗波.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上一篇:“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消化液 下一篇:怎样提高初中英语后进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