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时间:2022-06-20 11:21:04

【前言】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4.色彩的明与忧郁感。色彩明与忧郁感和纯度有关,明度高而鲜艳的色具有明,如柠檬黄、大红等。 二、课件的主色调选择 课件中出现“凌乱”之感,其主要原因是运用的颜色过多且缺少主次,没有主色调造成的。根据课的主题所需要达到的意境选择一种颜色作为主体,要成为主...

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课件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日趋频繁,在各类教学竞赛中更是每场必用。不可否认,在教育部门的不断要求和倡导下,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普遍提高了,课件在教学中已经失去神秘感,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教学中注重课件的质量。笔者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从美术的角度对课件设计制作中色彩对其影响做一下探讨。

一、了解色彩心理

1.色彩的冷暖。红、橙、黄称为暖色,蓝为冷色,紫和绿为中间色。红、橙、黄常常使人联想到旭日东升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用暖色做课件的主色调,会使学生感到兴奋、温暖;蓝青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大海、阴影、晴空,因此有寒冷的感觉,用冷色做课件的主色调,会使学生感到严谨、理性。凡是带红、橙、黄的色调都带暖感;凡是带蓝、青的色调都带冷感。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高明度的色(明亮的颜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深暗的色)一般有暖感;高纯度的色(鲜艳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灰浊的色)一般有冷感。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中。

2.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轻重感一般由明度决定。高明度具有轻感,低明度具有重感;白色最轻,黑色最重。

3.色彩的软硬感。色彩软硬感与明度、纯度有关。凡明度较高的含灰色系具有软感,如粉红色、粉绿色。凡明度较低的含灰色系具有硬感,如深红灰色、深蓝灰色等;纯度越高越具有硬感,纯度越低越具有软感;强对比色调具有硬感,弱对比色调具有软感。

4.色彩的明与忧郁感。色彩明与忧郁感和纯度有关,明度高而鲜艳的色具有明,如柠檬黄、大红等。

二、课件的主色调选择

课件中出现“凌乱”之感,其主要原因是运用的颜色过多且缺少主次,没有主色调造成的。根据课的主题所需要达到的意境选择一种颜色作为主体,要成为主体就要让这种颜色的面积在平面中达到70%左右,其他颜色占30%左右。这样既有对比又有色调,让人感觉不到凌乱。如:以红色作为主体色,占平面面积的70%左右,然后选择蓝绿色、绿色、蓝紫色等对比度强的色彩占30%左右,会使平面视觉对比强烈而活泼、丰富、协调。如果认为选择一种颜色做主体色单调,也可以把这个颜色进行明度或纯度的变化后使用,如:①大红色作为主体色也可改变为深红、玫红、朱红等使用,这几种红都为红色,只是色彩的明度及冷暖有变化,运用在一起很协调。②红色作为主体与橙色、桔黄、桔红、红紫、紫色结合使用,因其都有红色的色素成分在内也易协调。③红色作为主体色与加入白色或黑色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结合使用,会使色彩富有变化而协调。不管使用哪种为主体色,一个完整的课件主体使用的颜色不要超过3种。

三、背景的色彩选择

课件的背景不适合选择过于刺激鲜艳的颜色,除了要表现一种特定的氛围,一般选择柔和的色彩。也有教师喜欢选择漂亮的图片作为背景的,即使图片和授课的主题很贴切,也要把这图片进行模糊或透明处理后再作为背景使用,以减少它的对比度,避免影响平面上的内容和引起学生的过分关注。

背景选择如果只能选择一种颜色时,为避免过于单调也可增加一种肌理效果,如单一的灰色让人感觉平板、单调,可以选择灰色的麻布底纹或者灰色擦纹等肌理效果,使画面高雅而有特色。

四、按钮与小标题的色彩选择

标题及按钮在课件中起着提醒、重点提示等作用,所以适宜选择鲜亮或活泼的色彩。如黄色、橙色等,还可加入投影、高光等立体效果,使它生动充满情趣。

五、文字色彩的选择

为使平面上的文字清晰,便于学生看清,一般选用与背景对比强的色彩,而且文字在同一个平面中色彩不要超过3种,以免造成花哨凌乱感。所谓与背景“对比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明度对比强,在浅色背景上用深色字或深色背景上用浅色字。②纯度对比强,在灰色背景上用鲜艳的字。③色彩对比强,运用补色和对比色原理确定背景和字的颜色,如黄背景用紫字,红背景用绿字等加强对比度。为丰富文字的色彩,除了可以用彩色字外,还可以把一行字做出彩虹般的渐变效果,这种渐变效果的色彩可根据画面的色彩自由选择。

对于课件来说,色彩如那淑女脸上的一颗美人痣,长得好可使她貌美如花,更添几分姿色,长得不好就如“下里巴人”般粗俗不堪。课件设计中把握好色彩能使你的作品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让教学更轻松更有效,更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上一篇:巧用“口诀” 促进体育教学 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