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17 05:43:34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抓住高中语文“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关键问题,以“高中语文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为依托,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课堂组织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满堂灌”遭到批判,“满堂问”受到嫌弃,“习题课”被人质疑,时下的“讨论课”,也褒贬不一。传统教学模式因单一、单向和封闭而不被认同。为此,我们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形成一种“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凸显“生本”和“学本”的地位。

一、高中语文课堂多维互动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根究源,是未能对语文课程具体形态问题,即撷取什么课程内容和如何组织的一种不当选择。

“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导向,凸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重构教学内容,即“学什么”;重组教学方法,即“怎么学”,契合教学服务于学生的精神。

二、高中语文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1.开展课前活动,强调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王崧舟说:“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可通过课前阅读开始课堂教学,让学生细读文本,使其主体意识从“文本”开始,从“自己”开始。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可将课文观点设计为论点,让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辩论;也可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课前排练,课堂表演。如《烛之武退秦师》,文章第三自然段仅给出烛之武的话语,可让学生改变课本剧,以秦伯和烛之武的身份展开对话,加强与文本的接触和交流。学生不仅不会被动接受,反而会主动探索知识。

让学生课前开展课堂准备活动,做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过渡,解读“文本”,解读“自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2.设计课前赏读,突出学生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语文视野

新课改下,语文教材将呈现“多样化”格局。一堂语文课虽可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但难以承担拓宽学生语文视野的任务。据此,笔者以为“课前3分钟赏读”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教学模式。

课前3分钟赏读,是安排在每节语文课前的3至5分钟的一种开放式的赏读模式。根据内容难度的递增趋势,分为三种形式:①命题式赏读,即教师通过阅读和筛选,提前编辑可供学生赏读的材料,避免学生初步赏读时进入错误选材的误区;②自选式赏读,即学生根据自身体会选取喜爱的文章、时事热点等进行赏读,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③即时式赏读,即教师在课间十分钟向学生即时提供演讲话题,强调话题的启发性和学生的应变性。赏读的内容可以是经典诗文,可以是神话传说、名人故事等,还可以是新闻、广告词赏析、影视剧赏析等。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课前3分钟赏读活动突出教师“用教材教”,而又不囿于教材,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大语文视野。

3.创新教学设计,重视教师对学生的主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引导学生“学什么”的同时,学生“怎么学”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须严格把握教学思想,创设科学的教学方案。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依据叙事学的“多重聚焦叙事方式”,视学生为不同的聚焦者,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和阅读体会准备复述“这是谁的故事?”。读出小说的多元主题: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

教师要学会引导,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教师给学生一个科学的课堂内容的规划,放手让学生去探究问题,既要肯定个体的差异性、文本阐释的多元性,又要防止学生的思想“脱轨”。

4.开展小组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合作,重视个体互补作用

“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而“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能力大小及个性差异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成员分担学习任务,各抒己见,人尽其能。同时,教师也要把握住课程的重、难点,对学生的观点适时进行点播,使课堂“从教师的表演改变为学生的学习”。

“一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思维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学习小组活动,不仅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以增强,也使个体差异优势得到互补,使少数人的卓越表演变为每一堂课的实效。

三、总结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主抓“课程内容”和“课堂组织”两个“牛鼻子”,变语文单一性为全员性、单向性为互动性、封闭性为开放性,拓展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学生,追求学生与文本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激活、共生共长。

参考文献:

[1]陈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4).

[2]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4.

[3]唐功亚.《边城》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07(6).

上一篇:十大悲剧破产企业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