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时间:2022-05-20 04:18:16

高中英语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挑战。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尝试采用自主学习提纲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教学模式;自学提纲;正确合理

“自主学习提纲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提供自学材料、提出问题――学生分析解答、提出疑惑、合作学习――教师引导评价――拓展巩固为流程的。其核心是自学提纲的设计和课堂展示。

自学提纲的设计,分为词汇、课文(2篇)、语法、单元复习四部分,每部分都由课前自学、问题展示、拓展延伸、课堂检测、课后作业几块内容灵活组成。下面我以阅读课(课文1)的设计为例,说明自学提纲的设计与使用。

一、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课时教学的第一步,任务是:确定学习目标;了解知识背景,明确学习内容;扫清生词障碍。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三维目标。以必修三第三单元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中的Reading为例,学习目标定为:(1)运用略读和扫读策略迅速获取主要信息,并精读文章获取详细信息。(2)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3)欣赏戏剧中的口语表达,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作品及其写作风格。

我在该环节设置问题:(1)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merican writer Mark Twain and his famous stories?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书籍等手段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作品、风格及孕育这种风格的社会土壤。(2)Sum up the main idea of ACT ONE SCENE THREE(in at most 3 sentences)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扫清生词障碍,让学生运用语境和构词法预测生词并以问答题或选择题形式考查,如What is the meaning of charity according to the text?(答案:mercy,compassion,assistance)

自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是通过课前检查和课上展示来获取的。我往往会筛选出典型作业在课堂上展示,让其他同学对该答案进行讨论点评,以培养学生的略读策略和认知策略。

二、问题展示,拓展延伸

“问题展示”部分是课时教学的第二步,是对课文的精读阶段。我会提出细节性问题:(1)找出故事发展的六要素:who,when,where,what,why,how(引导学生细读文章并划分断落);(2)找出文中的口语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口语中的省略);(3)猜测Henry能否用这张百万英镑活下来(锻炼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4)假如你是Henry,你会怎么做(培养听说能力并建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这时,教学形式以小组讨论、个别辅导评价为主。

与过去肢解文章,只重视语言点的教学不同的是:在提纲的引领下,把重点放在阅读技能的培养,兼顾知识点的学习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语言的策略和学习语言的策略。

第三步――拓展延伸。任务是深化学生对问题展示阶段所提出有关语言问题的认识。通常,我让学生设置语境来延伸强化某一知识内容。学生展示答案后,我先让学生互评例句,然后再对他们的答案作出评价或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实现了智力资源的共享。

三、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是自学提纲的第四部分。通过训练来深化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夯实语言知识,促成语言能力的形成是这个环节的目的。在《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一课中,检测包括两个内容:(1)act out the play in groups.(2)multiple choice.(针对语言点的选择题)

选取两三个小组表演该剧的部分内容,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的语言魅力,熟悉了戏剧中的口语表达,也有利于学生交际策略的发展,激发学生对英语原著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

形式是作文训练和听说训练,课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对于《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这一课,我布置课后作业“以第一人称,以回忆录形式缩写本篇节选片段”。这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巩固,对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对写作能力的锻炼,对学习策略的强化。

运用自学提纲的教学真正将课堂交还给了学生,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课前自学获得,课上展示互评,教师则成为指导者、释疑者。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学应当防止程式化。可以说,根据教学内容、对象、环境、目的和手段的不同,灵活地变通基本程式,不但允许,而且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孟繁霞.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法知道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8(8).

[2]张昌国.浅谈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18).

上一篇:论“做样子” 下一篇:从语文教材看儿童精神建设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