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9 13:11:28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篇1

例如教师在开展高三阶段作文教学的时候,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作文水平,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作文教学。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对于语言的运用和文章结构的布局已经有一定的把握,只是在作文的表现力和渲染力方面略有不足。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立足于作文的主旨,对作文进行艺术加工,以提高作文的精神内涵与艺术品位。以记叙文中的写人记事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着作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和事迹等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这些细节之处入手,对作文人物的精神、性格与能力等进行着重地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在将作文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的同时,又要着重突出其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这样既可以很好地体现文章的层次性,升华作文人物的形象,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拓宽学生阅读范围,积累作文写作素材

很多高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觉无话可说或者言之无味,无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阅读面较窄,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积累。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思想认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高中语文教师除了教材中的必读书目以外,可以围绕着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作品供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以及记录自己阅读完作品后的心得与感悟,这样既可以将作文课堂教学有效延展,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将阅读与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大量的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经验,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中的语言表达和细节描写,体会到语言应用的艺术性,从而提高自己写作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思想性。

三、注重作文仿写练习,增强学生布局谋篇意识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掌握语言应用的艺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语言描述方面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和结构严谨,在情感表达方面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读者在感叹文章语言运用精妙的同时,明白作者的所思所想。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又需要学生进行不断地揣摩和练习,而对优秀文章进行仿写练习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选取优秀文章作为范文,详细向学生讲解范文在语言的应用、文章的构思、思想的表达和论证的方式等方面的精妙之处,以及范文的开篇布局和首尾的处理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对范文的结构和语言的理解与把握进行仿写。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对优秀范文进行合理解构,吸收范文中的精髓为我所用,又可以增强学生作文时布局谋篇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语言运用、文章结构和段落转换等方面进行精雕细琢,使文章的层次、思想的内涵和表达的艺术都得到很好的展现。

四、鼓励学生创新写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加强学生的仿写练习,更要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写作,否则即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的合理运用和文章的布局谋篇,最终也只能是千文一面,无法体现每个学生作文的独特之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仿写中学会变化和创新,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提炼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章结构安排对其进行展现,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例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划定文章主题范围而题目自拟的方式,让学生开始文章写作,这样既对文章有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又没有给学生更多的限制,让学生在文章选材、主旨立意和表现空间等方面有充分的自由度,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对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阐述。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学生在语言运用、文章结构和情感表达方面自然会体现出各自的特色,教师在阅读的时候也不会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作文点评的方式,随机选用部分学生的文章作为范文,对其语言运用和结构布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讲解明白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做到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又可以让学生从范文讲解中受到启发,从而找到更好的表现自己想法和情感的语言方式、结构布局和文章类型。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篇2

人文精神,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对人和社会的终极关怀,比如对人和社会的价值、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我们学生的作文,往往文学色彩浓重,但文中缺乏对人性以及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的判断,于是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久而久之,学生就只会关注自己行文是否流畅、是否文辞达意,而没有了对人以及社会的思考与探索,以致学生选材面极为狭窄,大多以风景、游玩或自己的亲属为写作对象,缺乏激情和生命力,缺乏撼动人心的力量,缺乏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有的只是一些无厘头的伤感,莫名的忧愁。让我们感到的只有学生心灵的锈钝,精神家园的荒芜,人格的破损,人文精神的泯灭。对于目前的现状,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应该高举人文教育的大旗,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力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由,以及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而,引导学生将作文介入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鉴于此,我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我审视的意识。自我审视意识就是个体对于自身的行为、思想的把握和认知,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深层思考。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强弱影响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和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我意识包括对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情操观念、人生目标等等的把握和认识。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应是一致的,引导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就是在教育学生学做人,自我意识增强了,行文的思想火花和人文意识就提升了。

首先,调整价值取向,张扬学生个性。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一般很狭隘。崇尚名利,追求荣耀,心理的急躁和浮动,特别是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许多学生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在弱化,人生定位不明确含混,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尤为重要。要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去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情,升华思想。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才能彰显文字背后的力量,真正做到作文以情动人。对于学生作文中显露的个性,要去倾心地呵护,密切地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对那些崇尚真善美的闪光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鼓励,并用尊重学生的民主教学思想点亮学生,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的人文学科。

然后,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生活,打造美好心灵。作文是源于生活的,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泉,我们的作文课堂要紧紧圈住生活,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中的人或事,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关注,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同情弱者、爱护生命的心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生活中积累丰富而又具有人文情怀的作文素材。

所有这些,都是让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作文理念,让生活去陶冶人,让人去生活中观察自己,继而磨励和打造人文的眼光与精神。

二、引导学生去读书,读好书。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其一,诵读中外名著,关注作者。中外这些先贤的忧国忧民、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的情怀,与人文精神是一脉相连的,诵读它们能够让学生在熏陶中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化。我们的教学中,也要援引当代文学的例子,树立学生的当代意识。

其二,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应多写勤写读书笔记。学生在畅游书海的同时,必定会感受到作者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崇高的人文情怀,这种触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时的作文学生会有的放矢,也更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会显现出来。

三、引导学生持续关注社会生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万般色彩尽在其中,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灵魂,其文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因而,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割裂了学生生活的脉搏,钝化了学生思维的触角。我们许多学生作文就是过于含情脉脉,甚至醉心于安逸,这不是中学生应有的心理存在。他们应和时代紧密相连,为社会及个人的不幸而潸然泪下,为社会的丑陋而愤怒,为道德沦落而焦虑不安。他们的目光应该经常在这些事关民族进程和社会进步的大事上,过多地把视线锁定在学校家庭的趣事风波,未免会钝化心灵思想的敏感度。

其一,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了解时事动态。我们的生活瞬息万变,每一个变化点就是生活的原汁原味之所在,它透露着社会进程的焦灼和艰难,折射着世态百相的曲直方圆。可以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多读报纸等媒介,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关注社会热点。利用“黑板报”、“时事一角”等形式渲染一种关注氛围。要使学生渐渐地认识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异常广阔的社会空间,那里时刻上发生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保持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有利于把握时代脉搏,拓展自己的人文关怀。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知后,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触角有意识地投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都有关乎“人”的思考,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其二,评论大众话题,引发人文思考。媒体发达的今天,不乏热点的凸显,如“PM2.5”“高房价”“医疗”“教育”等都是很好的大众话题。在教学中经常引入这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其意义和折射的意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把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真正成为关注社会利益的一份子,进而提升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人文内涵的培养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它要求作文教学必须从应试中解放出来,多角度地开拓作文教学的层面。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去走近人文,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必须的。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教学 误区 措施

一、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总是把议论文教学重点放在针对材料告诉学生如何确立论点、选择论据、设计作文模式、使用论证方法等方面,致使现在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是一味地整篇模仿,缺乏自己对论点的独特见解,语言平淡老化,缺乏文字应有的美感,教师没有把知识教活,学生也没有把知识学活,没有达到把知识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鉴于此,笔者将立足于高中议论文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调查结果做出归纳总结以避免教学中的误区,进而为高中议论文教学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分析现阶段高中议论文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误区

(一)教师教学方面

1. 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环节教师所存在的教学误区

(1)部分教师对议论文的教学重点非常模糊。不少教师把讲授议论文的基本写法、文章布局作为教学重点,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再辅之大量的练习就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与论点、论据、论证有关的写作知识。但问题在于当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写法之后,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仅仅重复大量的写作练习是远远不够的。

(2)议论文教学方式单一,侧重于让学生整篇模仿,缺乏自主创新性,学生的作文缺乏自己的思想,内容虚假。模仿写作只是适用于学生写作的初级阶段,而不能贯穿学生写作、创作的整个过程,它具有阶段性。

(3)老师在议论文的教学中缺乏个性和独特性。目前,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封闭、传统,与时代和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相脱离,许多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数十年如一日地不做改变,这就造成了教学方法与教学对象发展的不符。另外,部分老师不善于学习新鲜事物,安于现状以至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教学缺乏独特的个人魅力。

2.批改学生的作文也是老师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经过笔者多方面的访查、查阅资料,发现在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这一环节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纠正不到位,疲于赶份数,批改不认真甚至应付了事。部分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只在作文后面写一个分数,而没有指出该文章的有待改进之处,没有给学生列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这样的批改方式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

(2)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提出具体意见后往往做不到后续督促检查。老师虽然指出了作文中的不足,但是学生却不加以改正,在这种情况下,少数老师也不督促学生进行订正,以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3)在批改作文的环节,老师往往一人独揽,没有发动学生自评、互评,批改作文的形式过于单一。

(二)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缺乏个性化

1.老师在授课时重技法轻内容。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文教学的模式依旧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拘囿,未能真正指导学生从个人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写作。不少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只是在作文技巧、选材范围和文体上简单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固定的可以套用的作文模式,而学生们也习惯于旧有的框框和套路,不愿费心思进行创新。

2.作文创作的个性化缺失和现今的考试制度密不可分。因为作文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考试时作文又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现在的高中生,因为高考巨大压力以及时间紧迫等原因导致对语文学科本身不够重视,平时很少读课外书,在写作上表现为思路不开阔、重点不突出、主题不鲜明等一系列问题。

三、针对议论文教学误区的措施探究

(一)突破单一的整篇仿写方式,实行多种方式的仿写

笔者认为不仅阅读完整范文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阅读一些不完整的范文,如:补充开头和结尾、补充中间、连接内容、补充要素等不完整范文,也有利于议论文写作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其中阅读一些补充开头、补充中间、补充结尾、连接内容等不完整范文可以提高学生作文结构的层次感,这种补写不完整范文的训练既降低了学习写作的难度,又有助于写作整体的提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在议论文教学中创造条件实施个性化教学

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去除急功近利的教学心理,树立科学民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

1.呵护学生作文的个性化。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应该制定相对宽泛的评价标准,摆脱传统的考试评分细则,给学生以充足的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在文章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欣赏、鼓励的态度,用赏识的教学方法去呵护学生创作的个性化。

2.采取民主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高中生已经基本具备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评自改或互评互判,在教师认真引导、评判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分析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观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制定或教给学生自评自改、互判互评的方法和原则,绝对不可以纵之任之。

3.变革现有的议论文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个别化、差异化。在议论文教学中因材施教,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议论文教学训练、创作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 作文的教学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作文的情景设置和材料都应该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写出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真正做到以吾手抒我心。

5.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师生应注意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对多种文体的阅读,学生可以掌握多种表达方式,这样在写作时多种表达方式就会蜂拥而至、信手拈来。另外,大量的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在写作中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

(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评讲时,老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批改时兼顾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改文育人是作文批改的重任,作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教师批改时应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深入剖析,促其反省、深思,推其进步。

2.坚持点拨、启发的批改方式。教师在批改议论文时要多纠少改,多批少改,多启发学生,点化学生,不要用责备、挖苦、讽刺的批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在作文批改中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对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批语应以导为主,既要给予鼓励,也要在关键问题上加以指点,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四)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议论文的信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功感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学习中能否经常体验到学习成功感,对其学习和心理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量的教学案例证明学习成功感对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老师要经常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按时完成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四、总结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就议论文写作教学而言,老师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参与学习活动放在重要位置,使鼓励、启发贯穿在议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避免单一、乏味、传统的高中议论文教学方式,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真正做到把知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福灼. 语文课程教学论[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6-137.

[2]张中行. 作文杂谈[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1:97-101.

[3]孙培青,杜成宪. 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71-482.

[4]魏小娜. 认知写作:开发作文教学内容的新尝试[J]. 语文建设,2010(3):27-29.

[5]刘宇新,亓东军. 从调整入手提高议论文写作指导的实效性[J]. 中学语文教学,2012(11):34-35.

[6]陈桂生. 教育学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5-182.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篇4

针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差、缺乏学习知识过程中应有的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教育部提倡使用美国学者提出的合作学习策略。这是一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新型教育方案,并在很多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取得了成功。合作学习侧重于在班级中,把学生根据学习程度、教育背景、性别等差异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们求同存异,在共同学习中主动投入学习,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共同努力。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外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仍然属于是新生事物。是否能够有效地在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是否能够把科学的理念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之中。而做到这一点的首要前提便是需要科学地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容内涵,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合作学习的结构理论是从动机出发,强调合作小组的目标对于学生完成学业的深远影响。与此相对的,发展理论则是从对事物认知的角度去出发,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对小组完成任务效果的影响,即在达到小组合作目标的学习过程之中,是不是每个小组的成员的认知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从合作学习的目标理论与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无论是从学生动机的角度还是从对事物的认知角度看,合作学习方法都是一种具有优越性、可以减轻老师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有效地运用这种优越的方法呢?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高中生的课业压力较大,面对着高考这座“独木桥”的考验,更多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探索合作学习带来的好处,而一心埋头课本,满足于课本上现成的理论和数据,认为会答卷就万事大吉。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完全的本末倒置,他们曲解了素质教育的含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立足于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变成一个只会做题的书呆子。高中生物有其教育的特殊性,在传统的文理分科中,生物跟物理化学一样属于理科。但是生物的性质,结论有很多需要同学们记忆的东西,让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只要背就可以。其实不然,高中生物是一套完整连贯的体系,就像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一样层层深入,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之下体会生物的奥妙。基本必修课本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介绍生物,死记硬背是难以真正学好高中生物的。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了。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很多同学反应的难度较大的“孟德尔遗传定律”一课来说,采用合作学习的效果远远好于传统模式。关于遗传定律,很多同学说头疼,记不住,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理解,还有的同学苦恼基因重组、性状分离这种概念太多,记忆容易发生混淆,其实这都暴露了传统学习的弊端。可能学生在一个问题中没有想明白,又没有及时地去请教老师,导致类似的问题越来越多,成绩下滑,我们采取的合作学习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这一课上,我鼓励同学们自己找资料,认真阅读教材,把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例如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对象?他总结出了几对相对性状?分别是什么?等这样的问题,再又小组之间交换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发现自己学习的盲点。有可能别的小组想到了的问题自己原先没有想到,那个就可以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在讨论问题时,组内成员的水平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原先自己不懂、想不通的地方拿出来,组内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对同学们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同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新的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能使学生一直保持在兴趣盎然的状态,课业紧张的压力得以得到一定的缓解,更加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1.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日后走向社会融入到工作岗位之中,都要有团队合作竞争意识。首先,高中生物教师把本教学班的同学科学地划分成不同的异质小组,这个数量以4~6人为佳;然后,再由教师设计详细的小组之间评比方案,旨在让学生明白:要取得好成绩,只靠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你必须把自己的利益融入到集体的利益中去。

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当代社会到处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现象,作为培养我们社会接班人的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合作学习把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与其他小组之间显而易见地存在着竞争。例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内容时,就可以举行小组竞赛活动,对每个小组给出不同的问题,如:什么是人类遗传病?可以分几类?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可以分几种类型?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小组同学合作解答,评选出回答又快又准确的一组。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竞争意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也可以这样说,班级是社会的一个小缩影,在这个“缩影”中,我们通过合作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出的竞争意识,对于同学们未来进入拥有更广阔天地的大社会,是很有裨益的。

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承受能力。不论我们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工作中,失败的可能性通常都比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失败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挫折。它可以使一个人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认为生活没有了希望而一直忧郁下去;相反的,也能激起人的斗志,开发其内在潜能,去获取更大的成功。综上所述,一个人,他对于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越强,他去成就一番丰功伟业的几率也就越大。再回头看看我们的课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与小组内部成员真诚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组织公平竞争。例如,在进行过人类遗传病相关内容的小组竞赛活动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输赢并不是关键,重点在于在竞争的过程中学会了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同时,还能通过其他小组的回答,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盲点,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竞争的真正价值。在合作与竞争这样和谐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承受能力。

4.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平等意识。在学校中,每一个班级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歧视的现象,比如说性别、体力、长相、家世、能力、成绩等的差异。这样一来,对于我们的高中生物课堂,创建民主平等、互助和谐型集体的任务,便显得尤为突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采用了异质分组的方式,通过这种做法,将学习能力、兴趣、性别、特征都不尽相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个小组内。这样,同组间的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便不存在谁更强、谁更厉害的问题。大家都是组员,都有平等发言的机会。例如,在进行现代生物进化内容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让小组成员各自查询关于生物进化相关的内容,然后每个人将自己搜索的材料与小组成员分享,相互补充,最终总结成一份完整的报告。这样一来,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平等和民主。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建成。

5.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的课题之一。对于高中生来说,首先应该让同学们意识到他们本身才是学习的主体。教授学业不应该是单方向的传道,而应该是同学们在投入学习之后伴随着喜悦与惊喜的发现探索过程,又或者是伴随着存在疑惑的问题的艰辛解决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因为采用了异质分组的方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知识面的宽窄等都不一样。因此,我们生物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粗暴地要求所有的同学都达到一样的学习标准是不科学的。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启发讨论,处在一个平等、相互探讨的地位。以学习基因工程内容为例,试想应该怎样“链接”目的基因和载体呢?这个过程涉及多种酶的应用,可以放手给同学们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讨该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等)重组DNA,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可以让同学们开动想象力,假如是你正在做重组DNA你会怎么做使得生物按照人们的愿望出现全新的性状呢?这些措施都会将使同学们的思维飘向一个全新的领域,可能会出现一些全新的视角,提出很多值得争论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处在合作学习这样一个新的知识不断生成、构建的氛围之中,要比单独传授教学更加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更有利于同学们学习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拥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符合高中学科的特点和高中生心理身体发展现阶段的情况。有利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平等、团结、竞争意识等多种品格。同时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合作学习既是创造学习方法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教学目标。作为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合作学习是我们应该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一项使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手段。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语文;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28-01

21世纪的今天,合作与交流成为世界发展的需要,人们不仅要学会合作,还要学会如何自力更生。近年来,合作学习在国内外学校得到了大力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科学的运用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旨在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功效,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合作教学现状

1、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尽管合作学习这个口号被我们喊得很响亮,但是在实践中把它处理得当并不容易。有些时候学生自身也会对合作学习持有怀疑态度,有一些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的学生反而会觉得这样会打乱他们正常的思考模式,不愿意和其他人合作;有些小组讨论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学生不清楚自己在小组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偶尔出现意见不一致,相互争论,想尽办法反驳别人,展示自己,导致耽误时间,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2、合作方式单一

经过相应的调查发现,合作学习法虽然被高中语文教学所采纳,但是其主要表现在课堂的小组讨论方面,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另外就是背书和资料的分享方面,相对来说读书交流、辩论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虽然采用了合作学习法,但方法太过单一,导致其学习的效果并不显著。

3、教师准备不充分

很多教师不能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也不知道什么类型的学生适合组合,可以互助。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书本化,不需要深入讨论,答案都在教材里,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扩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了谋生的手段,忘记了是要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教师应肩负起身上的职责,时刻不要忘记祖国的花朵是需要我们精心培育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1、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显著。但合作策略展开也面临着许多实行障碍,现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受到长辈的溺爱,形成了较为自私,喜欢独立行动,合作意识颇为淡薄,难以顺利开展一系列的合作活动,也就无法充分利用应用合作学习的策略,无法提升课堂的学习质量。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应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活动的开展也能使学生体会到互助学习的乐趣,进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注重语文本身的素质教育的同时,强调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创新型语文教学向传统型的语文教学的挑战。教师将合作学习运用于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进行合作式地探索,就是引导他们进行一种创新的学习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感悟,以自己的心灵去体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学会创造性思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墨守成规,勇于表达自己独树一帜的想法,另辟蹊径,有更多更好的观点。

3、提出探究性问题 ,开放讨论

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基础,问题的提出要具备探究性,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要合理控制好教学时间,尽量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时间,营造“ 百家争鸣”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受到语文学科特点的影响, 使得语文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不同的意见,至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不同的意见,并在求同存异的情况下,对正确答案进行总结。

4、控制合作学习的进程

设计出合作学习的计划后,就要进入实际操作环节,但是课堂的施教变化莫测,合作学习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合作的冲突、学生发言的评价、主题的偏离等。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明确告知学生合作学习的最终标准和要求,因为只有学生事先明确了合作学习的标准,才能更好地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具体的做法如下:教师在明确问题后,要告诉学生在讨论环节不可以偏离主题,组员之间要相互及时发言,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进行合理处理等。有了这些明确的标准后,学生就会明确教师的期许,知道怎样才是成功的小组讨论,并且从心理角度来说,学生会更愿意主动地接近这一标准,减少合作冲突等事件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成为教育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也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语文学科具有多重功能,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参与意识,进而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应当成为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 B.论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天地,2015,04:5-6.

[2] 王西嫱.新时期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5,02:7.

[3] 卢 强.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5,07:4.

[4] 苟春燕.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5,07:5.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篇6

1.课内外自主阅读策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以阅读量、阅读质量和阅读方法为根本动力。从现阶段高中生的阅读情况来看,其接触的大多数阅读内容为教材规定的必修课文,在课业要求下完成了部分文章的深浅度阅读。然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该阅读量远远不足。因此,笔者认为,以自主学习策略为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写作基础,教师应该在课内自主阅读基础上结合课外自主阅读策略开展教学活动。首先,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内阅读的感悟性和写作启发性,教师可开展课内小组自主阅读活动,阅读主题为教材内的文章;小组成员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技巧与感悟总结,并于组内分享。另外,建立班级间或年级间的课内阅读新的交流平台,如宣传栏、互联网平台等,使学生的课内阅读体会得以及时展现,由此激发其深度阅读的热情与动力。此外,在课外自主阅读环节,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提供各种主题书单,如“散文类”、“叙事类”等,使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并学有所获;教师给予学生的阅读成果客观评价,并始终以肯定与赞赏为主,达到维持学生阅读热情的目的。

2.小组自主练笔策略

所谓“厚积薄发”,高中生在繁忙的课业中要达到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应从日常积累入手;日常的写作积累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和总结感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成效最大化[3-4]。对此,笔者认为,在自主学习的策略下,教师可在高中语文课上和课后开展小组自主练笔活动,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动力地参与到写作日常训练中。其中,课内练笔可以教师引导下的“限时写作”活动为主,通过作文的类型、主题等进行分类训练,使学生在快速审题、思考、组织中完成小组自主练笔任务。以“荷塘月色”为例,在完成该文章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采用“你与情”的主题,要求各小组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200字的作文,作文要求有景、有情,且能让读者为之动容,表达手法可参考“荷塘月色”中的相关片段。完成课堂的自主限时写作后,教师首先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分享作品,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学生作品进行分享和点评,点评过程中应尽可能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以肯定的赞许态度为主,避免学生因自卑而产生作文的倦怠情绪。

3.课外自主创作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不仅应以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还应以课外的延伸练笔与创作为教学关键。在学生进行阶段式、碎片化的自主作文学习后,教师应抓住时机适当开展课外自主创作活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达到处处有作文的状态。从上文的举例延伸来说,在“你与情”的主题下,开展以互联网话题、论坛等为依托的写作活动,在该活动的要求中,教师应在提供大主题范围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创作的开放性,使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感受进行创作,既不对创作形式进行过分规范,又不在作文的情感走向和结论上进行约束。例如教师可设定社会热点的话题,评价在他人事件中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同时联系自我发表感悟;也可设定“我与父亲”等类似的与学生自身相关的亲情、友情、爱情话题,使学生着重展开自身体验的创作描述。总而言之,定期根据教学状态为学生提供合理、科学、有组织的课外自主创作平台,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作文的综合素质。

4.结语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篇7

一、精心制作作文命题

好的命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欲望、写作冲动,使学生思维活跃,极富创造力,获得写作灵感;反之,则抑制学生的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甚至完全窒息和扼杀学生的刨造性思维活动,如此一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一句空话面对目前流行的四大题型――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情境作文、想象作文,笔者觉得以下几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1.要选用新颖材料。有些作文题目如《我》、《我的妈妈》等,一做做了几代人,老生常谈索然无味,就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难以写出好的作品。新颖的作文题目方能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的无穷联想。比如有个作文题目引用奶粉渗入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8月重庆出租车司机撇下乘客独自逃生的“文跑跑”事件和2009年9月11日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因贪污被判刑事件,问:如果每个人都能坚守自己的良知,那么这类事件能发生吗?然后要求以“坚守良知”为话题,写一文章。这样的题目所引材料较新,学生也大多知道,而且也对这样的事件很感兴趣,从而对“坚守良知”这个话题产生自己感触,这样自然就能做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了。

2.要利于自由思维。尽量采用命题活、限制少的题目,如采用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这样既给学生划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又没有限制固定得太死,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驰骋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从而写出较为优秀的文章。

3.要设置一种情境。作文命题还要让学生在一种生动、独特、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如上面所举“坚守良知”的题目,从感情上去刺激推动学生,从中触发丰富的联想及想象,写出漂亮的文章。

4.要注意心理因素。作文命题要有实效性、要有启发性、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发挥思维的独特性、多向性、变通性,写出华文美篇来。作文命题要讲究科学性、艺术性,这不仅仅是作文教学质量的问题,它还牵涉到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的问题,决不应该掉以轻心敷衍塞责。

二、实行阅读与写作并轨

阅读和写作,从来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姊妹。从信息论上说,读是接受信息,写是发出信息。读是写的基础和先导,写是读的动力和深化。在创造性表述教学中,我们应将二者有机结合,实行“阅读与写作并轨”,以收一箭双雕之效。

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的积累上,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词汇,包括这些词语的精确含义、细微差别、感彩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等;其次应掌握作品中体现的一些修辞技巧,包括选词炼字,语句的组合构成,句式的选择搭配,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免为“无米之炊”。在阅读中督促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或资料卡片,格言警句,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名人轶事,历史掌故,兼收并蓄,一并拿来,为“我”所用。三是通过阅读可以揣摩写作技法,提高构思水平。通过阅读,可以借鉴他人在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过度照应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诸如抑扬、烘托、反衬、伏笔、悬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文章表现技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构思水平。可见,多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真正把“以读促写”落到实处,决非一日之功,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不断地咀嚼、品味、消化、吸收和运用,将阅读作品中的精华变为“我”的。

三、灵活设计教学程序

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视界是最明澈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鲜活的,可作文里他们常显得老气横秋,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其根源在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被动的教育,学生的大脑成了他人任意践踏的跑马场,从而挫伤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形成一种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最终造成学生思想的缺陷,个性的失落。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设计或提供培养目标、方案,而应在充分洞悉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出发,设计多样化的写作目标和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以充分发掘其个性成长的潜能和特长。

在教学评价中要更新评价观念,突破单一指向的评判方式;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分层次的教学要求。

四、积极参与作文活动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从教师方面来讲主要有这样四个:一是自己首先不写,拙于写作艰于动笔,自然难以教好学生;二是懒惰,舍不得花时间费力气去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三是训练不科学,没有章法;四是教师认识上的偏颇,重语文课本上的篇章讲授,轻作文练习,生怕课文讲不完,完不成教学任务,因而肆意侵占作文教学课时,一学期下来做不了几篇作文。

对教师个体来说,教师语言是较为特殊的,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书面表达能力则更为重要。语文教师的示范、导向、影响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语文教师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看其教作文的能力。学生常以得到一位贤师指点教诲为人生一大幸事,为莫大之荣。凡为师者,自应身正方可为范,自应学高方可为师。教师教学生作文,就应该率先垂范,勤于动笔为文热爱写作,能写得出作品,才有说服力,学生才心悦诚服。

高中作文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高考中语文作文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有效应对高考,作文教学出现了模式化现象,文章写作重复率高,新意不足。因此,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写作的百家争鸣,提高文章的新意,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题中之义。本文就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展开论述。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必须融入学生自己的思想,因此,想要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把写作当成学习中的一件乐事。一旦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产生写作的主动性,而不会再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好的文章进行鼓励。对学生写的优秀文章,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将学生的佳作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就感与快乐。教师可以选择教室里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开辟“美文欣赏栏”,将每次写得好的学生的文章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去品评。开辟“美文欣赏栏”对小作者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学生而言,既可以欣赏优秀文章,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生的出彩之处,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通过创设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图片、实物、幻灯片、录音机等运用到作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感官得到有效调动,给学生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学生产生无限的想象,写出更多有新意的文章。

二、借鉴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

高中语文教材中节选的文章,是经过千挑百选而得到的精华,因此,教材中的文章都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效借鉴教材中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妙之处,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与思路。学生借鉴与欣赏的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散文、诗词等。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模仿,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

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借鉴他人写作优点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要勇于创新。借鉴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而学生想要写出真正具有创意的文章,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创新,只有学生自己呕心沥血的创作,才是自己真实情感的表达,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三、设置有效的作文题目

要想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设置合理的作文题目也很重要,在进行命题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文题目进行合理命题,是实现作文教学目标、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虽然有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但是,处于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的高中生,心理发展依然还是不成熟的。因此,在学生进行写作之前为其制定有效的写作题目,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第一步。

要想使作文题目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在制定题目时要以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学生的驾驭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与学生相适应的题目。高中生虽然没有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但是对社会上的事物很感兴趣,渴望长大,喜欢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他们的思想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却能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必要的褒贬评价,很愿意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征进行命题,例如:根据学生喜欢扮演社会角色的特点来命题,“给我三天时间做班主任”“假如我是警察”,教师通过这些文章会发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命题十分必要。

四、扩充学生的阅读量

好的文章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需要经过大量的积累。好的文章不仅辞藻优美。而且含义深刻,想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还要对问题有深刻见解。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与认识问题的深度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阅读。语文教材上的文章和与之相配套的阅读教材,都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好素材。教材上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深刻的含义,或含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或给人以诚信的教育,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并且教材上文章的含义都通过比较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应该反复诵读,反复体会,仿效其巧妙的表现形式。与教材相配套的阅读材料,也是经过千挑百选的精华,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对于具有代表性的佳作,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

教材上的文章虽然都是精华,有很大的学习价值,但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学生一定要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课外读物就像大千世界,包罗万象,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作品,领会更多思想家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看问题的深度。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也要对其进行有效引导。课外阅读虽然包含很多好的作品与健康思想,但是也有很多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教师很有必要将好的课外读物节选出来,供学生有选择的阅读,更好的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翻译教学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时政新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