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

时间:2022-05-15 09:28:14

新课改下历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教师教学个性提供了张扬的舞台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同一段时间内,人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量是不同的。其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94%之多。另一实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学习时注意的集中率是83.7%,而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以上数据说明:视听结合所接受的信息量和记忆度都超过单项感官接受的效率。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化一脉相承,漫长的中国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这些丰富的图文素材为历史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资源共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网络上的资源共享优势一改历史教师传统的单纯使用教材、教参备课的方式。历史教师随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充实自己的个人素材库,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筛选、整理、提炼,实现备课的创新。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构思,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历史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变成形象、生动、直观的历史展现,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情感共鸣,使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网络支持下的学科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教学的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余地得到无限延伸,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尽情发挥。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历史。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这些资源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所以历史教师在开发网络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和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讨论的问题、撰写的文章以及完成的作业,给予个别或普遍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应该说,学生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问题的提出中,常常能闪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打乱教师的整个教学进程,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要完成教学进度而无视学生的问题,那将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地应用信息技术时,不仅要理解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要了解学生,还要考虑到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要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只有这样,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才能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实践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历史课堂中的现代建构意义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民主的氛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的转化。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由性和主动性,藉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随着历史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历史学科信息化平台的创设,学生就会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未知,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知道怎样获取知识,知道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和凝练,从而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这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为学科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向前发展的各个时期,先后形成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历史课堂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

历史学科以其独有的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品德修养的养成赋予了极大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图像、音响来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彩斑斓,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现代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学科。将其应用于历史教学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往往影响到学科整合的成效。所以历史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知识广度和理论素养。尽管现有的教学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学科间整合的进一步发展,但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进入我们的课堂中,融入到我们的教学思想中,落实到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教学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就会看到在新课改的学科整合领域又会焕发出奇光异彩,显示出更鲜亮的活力和生命力。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下一篇:研析栏目功能 挖掘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