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课堂主体性追求的误区

时间:2022-05-09 06:54:29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主体性追求的误区

摘 要 随着2001年新课改的广泛实施,现今的数学课堂确实是焕然一新。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放。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如把主体性等同于“热闹”,把追求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等。针对这些误区作出必要的反思,希望能够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改;数学课堂;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19-02

1 前言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也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造成了学生自由天性的压抑和主体性的缺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也造成了课堂上死气沉沉,毫无活力。

随着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的广泛实施,确实给数学课堂带来巨大的变化。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乐学、好学的习惯。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角”,要从学生学习的掌控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如今数学课堂上,教师变得更加有激情了,学生变得更加活泼。学生不再“默默无闻”,而是变得爱“说话”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课堂上处处充斥着欢声笑语并显得热闹非凡,洋溢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得不说,较之新课改之前,如今的数学课堂的确活跃了不少,学生被长期压抑的主体性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放。能有这样的进步,新课改功不可没。

但在追求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同时,似乎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等同于课堂的“热闹”程度,还有的教师把追求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等等。对这些误区的反思,有助于深刻理解“新课改”倡导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理念,有助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追求主体性的误区

2.1 把主体性等同于“热闹”

在“新课改”倡导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理念下,似乎有着这样的一种误解,即原先的课堂中主体性的缺失是由于课堂太“安静”所致。因此,要体现“主体性”就要打破原先课堂的“太安静”的状况,使数学课堂变得“热闹”起来。换句话说,只要课堂热闹了,主体性就体现了,追求主体性就是追求课堂中的欢声笑语与热闹氛围。当然,这种把主体性等同于“热闹”,主体性发挥的程度等同于“热闹”的程度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数学课堂的氛围活跃当然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展现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亦不是根本的判断标准。也就是说,课堂上的欢声笑语只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的目的,追求主体性不等同于追求“热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更不是由课堂“热闹”的程度来体现的。

看起来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得快乐、愉悦的数学课堂并不一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快乐、愉悦的背后有的可能只是浅尝辄止的感觉,而没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忽视了对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的分析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刻把握。所以说,课堂的热闹与否不是判断学生主体性是否充分发挥的根本标志。

2.2 把追求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

在数学课堂中,还有的教师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似乎学生的主体性是靠“满堂问”来实现的。当然,有效的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但有效的问题不是“满堂的问题”。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与问题的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是问的问题越多越好。关键是所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充分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也就是说,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与问题的数量无关,与问题的质量有关。而现实的情况是,课堂上的许多问题都不是必要的,高质量的问题则就更少了。并且大多数问题仍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像“圈套”似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1]。最终说来,学生还是处在被动地位,即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所以说,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是与必要的有质量的问题产生联系的。

3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确立人本意识

主体性是学生更进一步说是人的主体性,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主体性。教育作为使人成为人的活动,比其他任何活动都要更关注人本身。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必须要树立人本意识。只有树立了人本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把学生当作是人而不是容器来看待,才能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一切为了学生”。只有树立了人本意识,才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才能把学生放在“人”的位置加以充分的尊重。

3.2 创造和谐氛围

所谓和谐的氛围,即是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也就是说,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创造可以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环境。而这种环境必须要体现民主、平等与自由。主体性就是主体的特征,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主体如果没有自主性就不能被称为主体,也就无主体性可言[2]。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与自由及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保证学生足够的自由与自主性,学生的主体性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再者,注重过程性。“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毫无疑问,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以过程的方式展开的,离开了过程就无法理解教育活动,更无法实现教育目标,过程属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3]简单的注重课堂的“热闹”和不求质量的“满堂问”也有“过程”,但这实际上是一种“流程式的过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程”,因为从根本意义上说它只存在量上的变化而没有发生质变。

3.3 体现生成性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义不在于单纯地记住所学习的内容,因为单纯的记忆是一种机械式的,记住的内容是“死的内容”,不能和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关联,而在于要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活的”,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那就必须要转化,即接受、理解和内化所学到的知识。而转化又必然促使生成。也就是说,是否具有生成性是主体性是否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标志。单纯注重课堂的“热闹”和不求质量的“满堂问”,从本质上说有的只是机械式的接受和理解,并没有实现知识的转化。

4 结语

所以,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主体性不等于“热闹”,学生的主体性更不是在“满堂问”中体现的。安静、有序与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应是主体性所倡导的。“热闹”与“满堂问”不是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也不是判断学生主体性是否真正发挥的根本标志。只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确立了人本意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创造了和谐氛围,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与民主而不是压抑学生的天性;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而不是追求通过“满堂问”得到的“流程”;体现了教学的生成性,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单纯地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马玲玲.试论弗赖登塔尔的数学素养观及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0(22):71.

[2]李荣.解放思想与主体性的发挥[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4):16-20.

[3]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9):3-8.

上一篇:以团队建设为平台的基础学科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职业教育中共享型校企合作的实施和保证机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