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用地的驱动因子

时间:2022-03-29 10:19:57

土地集约用地的驱动因子

本文作者:赵 改 吕宜平 吴 军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1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是各种资源之首[1]。作为土地资源的一部分,耕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实现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最根本的保证,但是它又是稀缺并且最易遭受破坏的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耕地资源锐减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不可逆转[2]。加之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极度贫乏,土地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低下,使得耕地低效利用,土地生产力不高。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耕地数量由2000年的19.24亿亩下降到2010年的18.26亿亩。然而,我国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并且预计2020年将达到14.5亿,2033年将达到人口峰值15亿左右。因此,我国耕地资源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山东省作为我国13个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担负着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重任。但是根据资料显示[3],至2007年底,山东人均耕地面积1.21亩,有6个市、47个县人均耕地面积已逼近或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并且,山东省正处在城市化、工业化的高峰期,又处于拉动内需保增长的关键期,城镇扩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都对用地形成刚性需求,对耕地保护构成威胁。同时,由于采煤塌陷、农业结构调整、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土地沙化、土壤污染等因素,每年会损失大量的耕地。此外,山东省土地利用率已接近90%,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达48.7%,易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非常有限。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源”前景有限的情况下,除了严格限制农地转为建设用地外,亟需更新耕地利用观念,走内涵挖潜、集约利用的道路,以提高土地人口承载力,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目前,学术界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侧重于城市土地的利用研究,对耕地的集约利用鲜有论述[4~6]。对耕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从概念、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驱动力等方面展开,但并不一致[7~9]。如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没有较完善的统一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多采用线性模型,较少研究耕地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尽管有学者对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但没有研究到省内县域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差异。

2研究区概况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全省地貌由山地丘陵和平原两部分组成,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了以山地和丘陵为骨架、平原和盆地交错环列分布的地貌特征。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济南、青岛等17个地级市,140个县级单位(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全境南北最长约420km,东西最宽约700km,总面积15.78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耕地面积7510761hm2,人均耕地面积1.196亩;粮食总产量4260.5万t,占全国粮食产量52870.9万t的8.06%[12~14]。

3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

3.1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以山东省136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收集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综合性、主导性、系统性与层次性等原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9,11],结合山东省实际,咨询相关专家,从投入强度、产出效果、粮食保障、生态安全4个层面选取了21个指标,构建出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1)。

3.2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以山东省136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通过查阅《山东统计年鉴2009》、《山东农村统计年鉴2009》,收集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土地利用数据,走访调研典型地区及国土规划部门,搜集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GIS相关软件制作出山东省DEM及水文地质图,便于分析研究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子。为了使评价结果反映实际情况,需要排除由于各项指标计量单位的不同及其数值数量级间的悬殊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就需要在进行综合分析前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处理后的数值称为指标评价值。本研究选取的反映耕地集约利用的指标,除农药投入和化肥投入为负向指标(取值越小越好)外,其余均为正向指标(取值越大越好),采用极差标准化对各数据进行处理。公式如下:其中x'ij为标准化后某指标的值;xij为原始数据;xj(max)为指标数据的最大值;xj(min)为指标数据的最小值。经过标准化处理,各项得分均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正相关,即:得分越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越高;得分越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越低。3.3评价模型的建立本文选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将原始数据无量纲化,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所得权重值见表1),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指标值标准化和权重计算的结果,计算出136个县(市、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公式如下:式中:Fi为各准则层的分值,n为各准则层包含的指标个数,x'ij为标准化后某指标的值,WGj为指标Gj的权重;F目标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Wi为准则层权重。

4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以山东省136个县(市、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作为数据源,对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总排序,评价各单元耕地利用的相对集约程度,并对各单元得分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程度符合正态分布,如图1所示。结合山东省耕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利用标准差和平均值将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集约型、半集约型、半粗放型和粗放型四个级别,得到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级界限表(见表2),并由此得到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空间分布见图2。

5.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的农业大省,影响其耕地集约利用区域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存在社会经济原因。本文探究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对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差异所产生的影响。

5.1自然因子

5.1.1地形、地貌条件山东省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东缘,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的地貌格局。地貌类型中,山地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5.3%,台地、盆地、山间平原约占32.78%;黄河堆积面积占全省面积31.92%[12,15]。山东地形、地貌见图3。根据地貌类型的区域组合,可将山东划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区:鲁中南中低山地丘陵区、鲁东低山丘陵区和鲁西北平原区。从表3评价结果看,处于山区、丘陵的地区,其耕地集约度受地形条件影响一般都比较低。如处于山东半岛丘陵区的李沧区、蓬莱市、长岛县、崂山区、莱山区、环翠区都属于粗放型;处于鲁中南山区的淄川区、沂水县、沂南县、蒙阴县、东平县等属于粗放型或半粗放型。上述地貌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为此,在进行综合生产布局和规划改造时,应有效地利用各种地貌优势、改造其不利条件,这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前提。

5.1.2水资源条件山东省水系较发达,河流主要分属黄河、海河和淮河三大流域,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km/km2,但是径流资源较为匮乏。降水量方面,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500~1100mm,呈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且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的60%~70%,冬春季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导致春旱严重,并且每亩耕地占地表径流量为246m3,为全国亩均占有量1752m3的14%。因此,山东水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较低,并且分布不均衡,这就为发展农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结合山东省水资源分布情况,对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耕地集约度与水资源分布状况关系密切。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聊城、济宁、潍坊、青岛等地区要比同等条件下水资源较缺乏的德州、滨州、东营等地区的耕地集约度高。

5.1.3土壤条件土壤是在一定的气候、生物、地形和母质等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自然土壤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山东土壤水平分布总的规律是: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的主要类型有棕壤、棕壤与褐土、潮土与盐碱土。总体而言,在胶莱河、沂河、沭河以东的湿润地区土壤分布比较单一,以棕壤为主;在半湿润的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棕壤与褐土并存,二者常交错分布;鲁西北半干旱的平原地带,则广泛分布着石灰性潮土及盐碱土。山丘之间的平原洼地或交接洼地中,还分布着大面积的砂姜黑土。结合山东省土壤分布状况,发现耕地集约度与土壤条件密不可分。处于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和利津县,由于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导致耕地产出效果极差,其耕地集约度分别排在136研究县(市、区)的第125位、135位、123位和124位。可见,土壤条件直接影响耕地的产出效果,进而影响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5.2社会经济因子

5.2.1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影响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影响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和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两方面都直接影响了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从山东省农民收入的结构构成来看,山东半岛地区的农户家庭纯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份额,特别是粮食作物的收入份额明显低于鲁西南及鲁西北地区。技术进步是提高耕地产出的直接影响因素,而技术进步需要农业科研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体系的完善。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优质高产品种技术、栽培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而农业技术推广是联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两个环节的桥梁,成为整个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从而影响生产效益。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在各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业科研及科技推广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投资,而地方政府能够给予投资的力度则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山东省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2008年全省GDP为31072.06亿元,占全国的10.33%,位居全国第三位;第一产业总产值达到5613.0亿元,占全国58002.2亿元的9.68%。然而,山东省各地市及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种植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差异也比较大,从而导致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从表4可以看出,县均GDP和单位耕地的GDP产值都是粗放型地区最小,集约型地区最大,并且成递变规律。说明经济发达的地区对耕地反哺程度较大,科技、资金等要素投入比重高,基础设施完善,耕地的回报率较高,致使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也较高。

5.2.2区域交通条件一个区域的交通完善程度是这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力,它为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传递着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化肥、种子等资料的输入和农产品的输出,进而有利于农产品收益的增长。在经济收益与利润的刺激下,农业从业人员势必会想方设法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加大投入,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进而获取较大的土地收益。根据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结合图3山东省铁路线分布,发现位于胶济铁路沿线的章丘市、周村区、临淄区、桓台县、青州市、寿光市、奎文区、坊子区、高密市、胶州市、即墨市,其耕地集约程度分别排在136个研究县(市、区)的第43位、第3位、第10位、第8位、第72位、第23位、第32位、第36位、第59位、第83位和第97位;位于京沪铁路(山东段)沿线的平原县、禹城市、齐河县、长清区、肥城市、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滕州市、薛城区,其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分别排在136个研究县(市、区)的第45位、第5位、第78位、第34位、第12位、第47位、第6位、第92位、第7位和第40位。可见,区域发达的交通条件不仅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2.3产业结构差异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一个因素,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向和资源利用的效率[16]。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发现其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与产业结构有关系,但是体现不出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如金乡县、莘县、禹城市、成武县、环翠区、崂山区,其种植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45.08%、36.80%、19.59%、30.86%、1.01%、0.17%,其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在山东省136个研究县(市、区)中分别排名第19位、第16位、第5位、第27位、第115位和第129位。前四个县(市、区)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大,其耕地集约度也较高;环翠区和崂山区种植业产值所占GDP比重较小,其耕地集约度也低,从这方面看,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农业产业所占比重成正相关。然而,单县、巨野县、泗水县、历下区、福山区、邹平县,其种植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31.87%、30.51%、32.33%、0.03%、1.75%、5.03%,相应地,其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排名分别为:第108位、第121位、第119位、第1位、第2位和第9位,种植业所占GDP比重较大的地区其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反而低,相反,种植业所占GDP比重较小的历下区、福山区和邹平县,其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反而高。说明产业结构对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确实有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决定性的。种植业所占GDP比重较大且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说明第一产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政府重视耕地的集约利用和第一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二三产业不够发达。这样的地区应在发挥农业产业优势、集约利用耕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种植业所占GDP比重较大而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的地区,说明当地政府对耕地集约利用重视度不够,耕地的投入产出比、旱涝保收率、生态环境等等指标值都比较低。种植业所占GDP比重较小而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却较高的地区,说明当地二三产业发展较快,政府也比较重视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对第一产业投入力度比较大。从长远发展的目标来看,农业是弱质产业,其所占比重过大,会影响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农业占绝对优势的地区,也要加快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这样才能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益,才是实现耕地集约利用的长久之计。

上一篇:集体土地的违法问题策略 下一篇:城乡土地整顿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