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时间:2022-03-26 09:00:50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内容,探讨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如何正确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指导工作,着重分析了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人本管理,认为每一个员工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强调以人为本。它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了解和尊重人性,采取针对性的有效人力资源措施去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潜能,引导和控制员工的行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需要动机出发,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地激励员工、调动人的主动能动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对人性的看法非常积极,极富人道主义精神。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他把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分布,呈金字塔形状排列。

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性等方面。生理需要优先于其他任何需要,是需要层次金字塔的基础。

安全的需要是指能满足个体追求保障、稳定、有序,免于身体与精神遭受痛苦、威胁的需要。它包括人们对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的要求,希望生活稳定、社会有序、未来有保障,以及免受灾难、威胁与疾病的折磨等。

社交的需要也被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爱的需要,即人们都需要家人之间相互关怀,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彼此保持友谊和忠诚,都希望爱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们渴望被团体的其他成员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获得归属感。

尊重的需要是指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的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

一般说来,在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之前,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当一种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本身推动的力量就被减弱,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个体新的动力。通常情况下,个体的需要都是逐层向上发展的;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会使需要层次产生跳跃性的变化,也即特殊情况下,低级需要部分的满足时会有高级需要产生。

人的需求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但同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之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需求可能不同。

2 运用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心理动机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要从整体战略出发,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包含的五个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制订符合实际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在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时,企业管理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首先要做好员工的实际需求调查

员工需求是多样化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同一员工不同时期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在企业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之前,企业管理者第一步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员工需求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弄清楚员工的实际需要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制定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们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我们要尊重员工需求多层次化的现实,任何一个层次的需求我们都是不能忽略的,对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具体的操作中,企业管理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各个层次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不能无视客观规律的存在,搞一刀切,片面追求一致性。

2.3 必须充分考虑到高低各个层次的需要,做到统筹兼顾

低层次的需要是要求最强烈的,必须首先得到满足,高层次需要的产生有赖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才能发挥激励作用。同时,高层次的需要是员工进一步发展方向的要求,关系着企业的未来。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企业管理者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时,必须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到高低各个层次的需要,使企业保持长久的活力。

2.4 有针对性地根据个体的主导需要进行激励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要,某一需要未被满足的程度越大,就越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

在一个企业内部,员工的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验、个人能力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企业员工的需要不会处在同一个层次上。对新员工来说,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对有经验的老员工来说,受到重视和尊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行自我实现,往往是更重要的方面。对于即将退休的员工来说,可能更关注未来的保障问题,寻求稳定的依赖,安全的需要又占据了上风。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每位员工的主导需要,正视个体差异,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实施人力资源激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既能满足员工的需要,又能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实现双赢。

2.5 人力资源设计时要注意中高层人员与基层人员需要的差异

在企业内部,当管理者的地位在组织中得到提升的时候,其低层次需要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小,而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高层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着有挑战性的工作,有较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满足自身高层次需要的程度途径会更多一些。与此同时,基层员工较多地从事常规性质的工作,满足较高层次需求就相对困难一些。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设计时,尤其是中高层岗位的设置时,一定要考虑到高级管理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赋予其与能力匹配的挑战性任务。

2.6 要注意尊重员工,引入员工参与对企业的管理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受到尊重与重视越多,就越愿意在工作学习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学会要尊重员工,在企业进行重要决策时引入员工参与管理,征求员工的意见,重视员工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并虚心采纳其中的合理建议。这样做具有以下好处:一方面,使企业的管理政策从实际出发,增强了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使员工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感到自己被人尊重,得到企业的认可,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7 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的需要充满了差异,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时间段、同一企业的不同员工,会有不同的主体需求。同时,人的需求满足也是一个弹性的过程,一种需要基本满足以后,立即会产生另一种或多种需要,而且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这种需要的满足感也不断下降,甚至变成不满足。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是动态的和持续的,要做到按照“了解需求、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激励、效果评估”的路径不断进行循环。企业在激励和留住人才的时候,应当做到及时跟踪调查,注意他们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这样才能真正留住想要的人才。

2.8 要注意把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企业总体发展的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企业是由一个个的员工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所有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实现之和。个人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员工得不到到充分发展,企业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发展。同时,企业又为每个员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是员工个人发展的坚强后盾。员工把个人的目标附着在企业的总体目标之上,通过企业可以更方便、更轻松地实现个人的抱负,完成自我实现。

但是,每个员工又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特殊的需要。在某一时期,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会或多或少地偏离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游离于企业的大框架之外。在现实工作中,这种不一致的情况也是经常存在的。这就要求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把员工的不同的思想引导到到企业的总体目标之下,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把企业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变成人力资本,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

3 结束语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决定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建立以人为本的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员工的不同需要层次出发,尊重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潜能,在各项工作中达到卓越的境界,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真正结合起来,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燕.《人格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310-316页。

[2]王锐、吴庆、丁晓玲.《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09年25期。

[3]连慧.《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现代商业》,2009年32期。

上一篇:三级价格歧视策略运用分析 下一篇: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