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三效应”

时间:2022-03-23 02:45:43

班级管理“三效应”

做小学班主任二十年,其中包含着酸甜苦辣,但更多的还是无比的欣慰,成功的喜悦,至高的荣誉,我曾获得过:县级优秀班主任,县级三好班级,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因此收获了班级管理的点滴经验,我把它称之为班级管理效应。下面就谈一谈多年来一直在我的班级管理中占主导地位的三个效应――

一、个体竞争效应

1996年春,我任教五年级。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浓厚,竞争意识淡薄。针对班级学生的这一具体情况,我决定采取个体竞争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期初,我让学生按成绩每两人结成一对,在多方面进行比赛:在阶段验收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比成绩,谁成绩好谁就是赢家,得一朵小红花,一次一统计;在完成作业上比,校内作业每五个优得一朵小红花。家庭作业一次不完成就扣一朵小红花,并由小组长督促当日中午补全作业,一学期一统计;在出席上比,一学期出满勤得六朵小红花,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缺席一天,就扣一朵小红花,一学期一统计;在响应号召做好事上比,学校号召一次不响应的扣一朵小红花,每做五件好事得一朵小红花,一学期一统计。……期末进行综合评比,谁的小红花多,谁就是赢家,输的一方要为赢家买学期初结队子时就讲好的学习用品。――我在确定这项活动前就与家长协商,征得家长的支持。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家长都起到督促孩子的作用。必定是俩孩子比,而且学习成绩相差无几,还只有两种结果:不是赢就是输。孩子看重这个过程,家长看重这个过程,班主任更看重这个过程,因为在这些比的过程中,个体的竞争促进了集体的进步。这项比的活动我实践了十六年,这期间送走了四届毕业生112人,他们中没有一个“常胜将军”。就“三连冠”的也仅有过两人,02届的李春波和08届的张盟,而且他们当时都以微弱的优势赢了对手。由此可见,个体竞争的最大效应就是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集体的进步。

二、课前三分钟效应

一天七节课,我选十四名学生,两人一组,按课节排好序。以我现在所教的二年级为例:

上课铃一响,学生走进教室,先唱一支歌,接下来就是课前三分钟活动。

这一活动适合低年级。因为低年级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这样,每日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学生就能达到熟能成诵,熟能生巧的地步。就我现在所教的二年级而言,二十以内加减法式题,表内乘法式题,32个学生,人人都能做到张口就来;每单元50多张生字卡片,人人都能做到组词认读一次通过;200字的课文,3分钟能读两遍。活动实践证明,课前三分钟效应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三、日记效应

我教过的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写日记。多年来,我就是通过看学生日记来了解班级动态,学生思想状况的,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尤其是毕业班。下面记录三个案例与读此文的友人共享:

案例一:脸盆事件:2001年12月的一天早晨,我班脸盆里的多半盆水冻了。当炉子生旺时,一化冰,发现铝制的脸盆有一个窟窿,一看就是用火钩刨的。怎么办?有班规:损坏班级物品是要陪的。先动员:“那位同学呀?刨冰。好心办了坏事。站起来!”我环视着全班36名学生。没人站起来,也没人言语。僵持了十几分钟,“当着大家的面承认不好意思,那就中午单独找我或晚上留下来等我。下面我们上课。”我又说。结果,一天过去了,没人找我,更没人等我。第二天,一下早自习,我就收日记。果然,有线索了。有十一名早到校的学生都写看见张强拿火钩刨脸盆里的冰了――张强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家里条件比较好,大概受家庭熏陶,爱打架。于是,我找张强谈话。他的回答是;“我是用火钩刨冰了,但我没刨着脸盆。老师你要硬说是我刨的,我就陪。但真不是我刨的。”当时,我非常生气。请出校长帮我调查此事。最终,张强还是那个说法。同事们建议我找他家长,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不能那样做。第三天,我一到学校,同学们就主动上交日记。大多数同学都建议我不要再调查此事了。建议我用班费来买。我正被学生的好意感动着看最后三本日记时,一个好学生的日记内容让我感触颇多。她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对不起你!脸盆是我弄坏的。星期一那天早晨,咱班来了十多个同学,开门一进屋,男生就投炉子,张强投完炉子,就说:“五组值日生,不泼水脸盆都冻上了!”然后她就用火钩刨了两下。这时学校里跑进一个毛驴驹。他们就都跑出去了。我就捡起火钩,想把冰刨下来。结果一下火钩就迸到了盆上,出了一个窟窿。我害怕别人看见,我扔掉火钩就出去了。……老师,求你了,别把这件事说出去,更不能告诉我们家,买脸盆的钱我会夹在你的语文参考书里。老师,别找我谈话,好吗!老师,我会烧了这篇日记,但我永远记住这件事。今后……

记得我当时的批语是;老师会按你说的做。老师也相信你今后一定能成为敢作敢当的人。

接下来,紧张忙碌的期末学习和工作,使我们没法不忘掉这件事。直到02年他们毕业,也没人提及这件事。因为在我的班级,有一条规矩:光彩的事,偶尔提一提,作为动力;不光彩的事,过眼烟云,永远忘记。

案例二:抄袭事件:2005年临近期末, 为了学生能考上六家子完中,朝阳蒙中,小学六年的学生是天天考试,老师是天天批卷,讲卷。因为我班的学生都是两个人比成绩。弄虚作假,抄袭,不但反应不了学生的真实成绩,也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他们形成坏习惯。可偏偏就有同学这么做了。我不知道他们的答案是哪来的。我就天天检查日记,从日记中我发现:我班刘禄同学的大爷家孩子在直属小学念书,他那里有我们这套试卷的答案,刘禄把答案借来,不是抄,而是在复印社印了几份。秘密地给了几个要好的同学,考试时,都是对手前后座,互相监督,抄答案的动作比较小,很难发现。从学生日记中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找到刘禄,耐心地向他讲抄袭的危害。他终于想通了,承认自己错了。针对这一问题,我还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为《答案抄袭对吗?》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充分讨论,提高了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从此,这一现象再也有过。而且同学们加倍努力学习,不存侥幸心理。结果有两名学生考上了六家子完中。

我觉得,看日记效应就是保证了班主任及时的与学生沟通,及时地发现问题,正确地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我已经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为我所爱的事业奋斗一生。也愿意和同事们分享快乐与收获。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下一篇:浅析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