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评价策略

时间:2022-03-19 03:46:37

数学课堂的评价策略

课堂是演绎师生智慧的舞台。“新课标”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是学科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价的意图不在比较或“攀比”个体差异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旨在通过激励学生参与评价的内在动力,促进学习,唤起其发展的潜力,从而在更深刻的心理背景下获得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一、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在传统的评价中,我们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这些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的东西,却被摒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这种忽略过程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还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数学教学学习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评价内容的科学性,既要评双基要求,又要评情感目标。大部分老师认为基础知识是指一些类似于概念、法则、定理的数学事实,而把知识的应用看成是基本技能。他们忽视了学生在探究这些数学事实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研究新知的基础。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学习水平,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所谓恰当评价主要是指某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作为这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目标来评价,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

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评价以往对数学知识的测验主要集中评价学生是否能记住一个概念的定义,给出或从几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有关这个概念的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概念之间区别符合条件的某个概念。但是对概念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能够在几个概念之间比较它们的异同,并且认识到这些不同的概念对应不同的解释;能够将概念从文字表示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或口头的表述。

对数学技能的掌握的评价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大量数学都包含技能的特征,传统的教学和考试也集中在这一方面,但却很少评价学生是否理解了隐含在技能应用中的各概念之间的复杂联系,更少评价在数学思考过程中看不见的解题策略的使用情况。

因此,对技能的评价既要考察学生是否能正确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规则。比如,估算是一个与计算技能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技能,学生必须知道各种估算的方法,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估算,以及为什么估算能解决问题。

三、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学生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其自主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对此应有正确导向,能力的评价应贯穿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与问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基本能力的获得与提高是其自主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对此应有正确导向。能力是通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能力的评价应贯穿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与问题的解决过程。

如何评价能力既是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挑战。就数学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中应关注:

(1)常的数学学习,尤其是数学探索与建模活动中,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联系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进而尝试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够独立思考,又能够与他人很好地合作。

(4)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质疑、调整和完善。

(5)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结果,用书面或口头等形式比较准确地表达和交流,根据问题的实际要求进行分析、讨论或应用。

(6)应当关注学生能否对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自评与互评。

(7)价中,要注意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和进步、特点和优点。

四、重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数学教学仅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教师总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在学生心底困存。学生会因担心出错受批评而不敢积极回答问题。《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实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多种形式。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他们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因而对学生的积极性评价要多于消极评价,发展性评价多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多于终结性评价,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学会欣赏他人,建立自信,从而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浅析 下一篇:以情入境 激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