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加速国际化

时间:2022-03-09 05:15:59

人民币加速国际化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有英国媒体称此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国际化的可能收益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迄今已升值20%左右。虽然严格来说,在此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并不大,只是对美元升值显著,但因为中国出口商品大多以美元计价,因此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际,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就成为许多出口企业不能承受之重。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做出了对外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决定。

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就在之前不久的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双方可在上述规模内,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来说,这一举措也有着很深的意味,因为这是官方第一次输出人民币。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国改革》采访时指出,金融危机其实潜伏着美元在未来的大幅波动,因此中国政府此举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出口企业应对汇兑风险,也有着防患于未然的考虑。

社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的张明博士为《中国改革》记者分析了国务院出台这一决定背后的深刻涵义:首先,这是中国政府对目前人民币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流通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官方对人民币事实上在这些区域流通的一种追认;其次,“次贷”危机的暴发使中国政府认识到本币国际化会有多种收益。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如果美元不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货币,美国政府也撑不到现在。因此,“次贷”危机让中国政府认识到,虽然中国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但因为人民币没有国际化却导致外汇储备巨额的潜在损失,因此有必要让人民币国际化,特别是在中期内让人民币成为一种东亚区域内的通用货币非常必要;第三,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是从区域化开始。目前,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表现为逆差,而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性货币必然要通过贸易逆差来输出货币。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币的区域化有着内在要求;第四,人民币国际化有多种方式,它可以以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来实现,也可以允许中国大陆居民到境外旅游时使用人民币、允许大陆企业在如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用人民币投资、把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等方式实现国际化,而推进人民币成为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则是一个有益的开始。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长期关注并研究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确立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位的重要战略,也是运用金融手段获得实际经济利益,凝聚和影响周边国家的重要战略手段。

一国货币在成为国际性结算和储备货币后,将会为本国带来巨额的铸币税收入。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确估算铸币税的方法,但根据钟伟前几年的研究,从1973年到1997年美国经常项目收支累计逆差达到15635亿美元,国际储备仅减少580亿美元,而同时资本项目和遗漏项目的净流入达15056亿美元,从而使美国国际收支基本保持平衡,美国长期保持巨额经常项目逆差的基本条件就是动用全球约2/3的净储蓄。可见美国由于美元充当国际货币所获取的铸币税是十分惊人的。

能够分享铸币税也是多年来欧元区国家以及日本不遗余力地推动欧元和日元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如果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那么也将能分享铸币税的收益。钟伟对人民币区域化后的铸币税收入也做出了估算,即到2010年为152.8亿美元,2015年约为224.6亿美元,2020年约为300.2亿美元。

国际化并非无代价

同美国综合实力在全球处于主导地位一样,在当前世界货币体系中,美元也处于主导地位,而欧元、日元、英镑等则是重要的国际性货币,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也将是世界货币体系逐步改变的过程。赵锡军就认为,人民币走向区域化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结果,人民币最终能否成为国际性货币也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的对比。

张明则认为。中国政府将会很小心谨慎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且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可预见的时间里,人民币外流的规模不会很大。所以,从全球范围来看,人民币在短期内挤占美元、欧元、日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份额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由于人民币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已被看作硬通货,比如菲律宾就已经表示要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一种,这样如果这些国家储备总额不变的话,其他货币在这些国家的储备份额必然会有所下降。

考虑到这些因素,人民币的国际化显然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张明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顺应市场需求去推进,而不要强求。在此过程中,人民币虽会保持长期升值的趋势,但短期汇率风险难以避免。虽然如此,但现在境外对人民币的区域化有明显需求,如中韩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就表明韩国需要输入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不必考虑汇市的短期压力,而应顺应市场需求不断推进人民币区域化。

但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并不是无代价、无风险的。钟伟就曾指出,一旦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那么有关人民币的宏观金融政策就不再是独立的国家经济政策,而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其它国家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带有“区域政策”色彩。

而人民币国际化后必须面对汇率风险,张明对此解释说,在人民币流出之后,境外机构持有大量人民币后,就可能会在一段时间里集中抛售人民币而购入美元以赚取收益,这样将会导致人民币有贬值风险,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巨幅波动。事实上,1997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它给这些国家造成的损伤至今犹存。而目前人民币的远期市场都在香港特区和新加坡,境外机构完全可以利用人民币现货市场和远期市场的联动进行炒作赚钱,最终将会使中国受损。

国际化需要排除障碍

尽管赵锡军表示,学界长时间以来就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因此对当下国务院的决定并不感到意外,但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显然还有着太多的障碍需要排除。

赵锡军和张明都认为,中国政府现在还没有完全开放资本账户的管制,许多资本项下的境内外资本流动还受到严格的管制,而且人民币也不是自由兑换货币,这就与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求其向外流出相矛盾。因此,要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政府就必须放松自己的资本管理政策。

但张明同时也强调,在目前国际金融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政府放松资本管理的速度太快,也容易产生一定的风险。如在资本管制贸然放松的情况下,以前大量涌入的国际热钱就有可能会大规模撤出,从而造成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压力。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境外的居民、企业或政府将持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但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情况下,这些境外人民币显然缺乏可投资的产品,因而将不愿长期持有人民币。因此,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就需要向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品,如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股票等。这样,国内金融市场就要在目前向QFII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境外其他投资者开放。同时,还要允许境外的投资机构或企业来中国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债券等。

同时,人民币要成为区域化、国际化的货币,就需在境外有人民币的离岸清中心。其实,现在香港一直在争取做人民币的离岸清算中心,钟伟甚至认为香港事实上已经是人民币的离岸清算中心。事实上,大陆居民通过各种途径每年都会给香港带去大量人民币,相关的估算数据显示,每年在内地和香港之间的人民币流量为188亿元,稳定在香港的存量约为250亿元。但是,由于香港的商业银行只有吸收人民币存款的功能,而不能发放人民币贷款,所以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就缺乏有效回流的机制,从而不利于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

张明进一步分析,要成为人民币的离岸清算中心,第一要有比较良好的市场基础设施,包括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完善的法律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的公正性,第二要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市场参与者和相关的人才,第三要有充分的人民币和外币的供应,这些条件香港都已具备。但是,因为人民币并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因此香港要成为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就需要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有较充分的沟通,有定期的信息交换和合作机制。所有这些条件,香港都具有其他国家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香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官方认可与支持的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

此外,赵锡军也指出,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要成为境外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货币,就需要有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工具,需要有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

国际化路径

赵锡军指出,目前一种货币国际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元的国际化之路,另一种是欧元的国际化之路,这两种模式对人民币的国际化都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初期,需维持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的稳定,这样才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条件。

事实上,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有着升值的趋势。张明解释说,从根本上来说,人民币之所以会长期于值是因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比发达国家快,特别是制造业体现得更为明显。而汇率就是各个国家贸易品的相对价格,谁的生产率提高的快,那么谁就会获得更多的贸易顺差,谁的货币就应该升值。

对于人民币未来国际化之路会怎么走,张明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民币首先应该成为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往来关系的东亚区域内国家间比较重要的计价货币或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在未来东亚货币一体化的过程中,人民币应扮演核心角色。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可能会首先与香港、台湾地区货币汇率固定,形成大中华元,然后与日元一起在整个东亚货币一体化中扮演核心货币的角色,最终与美元、欧元共同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一极。

钟伟也曾撰文阐述其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理解,即第一阶段是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实施自由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交易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第二阶段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即政府不对私人部门因投资和金融交易等需要而进行的本外币兑换进行限制;第三阶段是政府推动本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其他国家可接受的交易、投资、结算和储备货币;第四阶段是政府对并不发生跨国交易的、境内居民的本外币自由兑换也不进行限制,即充分的可兑换阶段。他认目前人民币已经走完第一阶段,正在努力走完以后相应的阶段。而且钟伟主张,应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同时,就给予人民币的区域化乃至国际化以相当的关注,将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和国际化进程合二为一。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也正是沿着这个方向前进。

上一篇:杨继绳:“经济人假设”和“经济人”现实 下一篇:专家热议北部湾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