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民币之国际化

时间:2022-02-04 10:53:06

浅析人民币之国际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主要从其条件与利弊分析来探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经济过程。具体说来,就是它成为既可用于私人用途的货币替代、资本计价、以及贸易和金融交易,同时又可用作官方储备、外汇干预的载体货币。

一、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概述

自从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了全球热点问题之一。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对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冲击,但不可否认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开辟了道路。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究竟会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这段逐步国际化的道路是否会走的顺利,不禁都引起业界的关注。

随着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的时代,汇率的波动已然成为外汇市场上的常态表现。又由于相比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以及诸如日本、欧盟的发展,由此行成了目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国际货币格局。而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过后,更加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上经济大国的面貌。人民币有望成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种储备资产。

二、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一)它必须是自由兑换货币。

自由兑换也称货币可兑换。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货币区的居民不受官方的限制,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兑换,用于对外支付或作为资产来持有,包括货币完全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可兑换不一定能成为国际化货币,但国际化货币必定是可兑换的。例如,港币,加拿大元都是可兑换的但它不能作为国际货币。而已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欧元则一定是完全可兑换的。

(二)国际收支上需保持一定逆差。

货币国家的国际收支上应有逆差,逆差是指满足对方国际收支表上对该国货币的投资储备持有。如果国际收支没逆差,货币就不能输出,对方国家也即无法持有该国货币。但这不是要求国际收支的全面逆差,而是至少在国际收支某个项下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逆差。这在美国当时就表现为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金融与资本账户的持续顺差。

(三)金融体系的完善。

国际货币发行国应具有相对健全的金融体系,开放的金融市场,且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及流动性。从英、美、德、日这些国家的发展来看,健康稳定完善的金融体系都为他们货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的通道。中国虽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比起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中国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四)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

一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是由该国经济实力相对决定的,人民币的国际化当然也必须要有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后盾,逐步树立起中国经济强国的形象。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经济规模、金融实力、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程度以及其他历史因素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定可能。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对中国济济产生怎样影响,中国在从中获取好处的同时也要承担应的风险。其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获取铸币税收入。

铸币税收入即发行成本和发行收益之差,人民的印刷成本很低,而票面价值很大,其间差值就称作铸币税收入。如果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则用很小的纸币发行成本来占用别国的物品与资源,也就相当于获得了无息贷款,从中得以获取国际资金来源。

(二)增加人民币稳定性,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现在已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汇率风险的降低使我国进出口商都可从中获益。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中国国际金融竞争力。人民币国际化也可减少中国对美元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有助于降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从而减轻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

(三)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人民币成为了国际货币就可以部分的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与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加,这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至关重要。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的国际化将对本国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必然掩藏了一定的风险。

(一)首先,将面临“特里芬难题”( Terffin paradox)。

什么是特里芬悖论?就是指货币提供国际流动性与其汇率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权衡。当时就出现了对美元的信心危机潮。国际上普遍以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导致美元不断流出,对美国来说就必须是保持长期的贸易逆差,这样汇率就无法保持稳定;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提就是须保持美元的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顺差国。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悖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所难免也会遇到这个难题。

(二)宏观调控的难度将加大。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后,就会有大量的人民币在国际上流通。人民币的流入或流出境内,都将增加或者减少国内的货币供给。这就有可能扰乱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力的发挥。

(三)人民币升值的信心危机。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过程中一般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对外升值。对货币发行过来说,持续的,大幅度的处于升值状态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对外贸投资及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而且我国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也会由于升值的原因遭受巨大的储备缩水。

终上所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利弊兼有,风险与收益同在。但总的来看利大于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高,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性正在稳步推进,以及区域性合作项目中人民币的使用。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应以其带来的最小负面影响为前提,不断地进行利弊比较,积极地推动这一进程。(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若谷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2]邹平 郑会荣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当代经济 2011(11)

[3]高海红 余永定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 国际经济评论 2010(1)

[4]曹远征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市场 中国市场第3期

[4]王思程 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现代国际关系 2008(8)

[5]李伟军 人民币国际化条件 新财经 金融资本 2011

[6]王惠 赵亚平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回顾与思考 经济问题 2013(1)

[7]黄梅波 熊爱宗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和机遇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11卷第二期

[8]曾艾伶( 西南财经大学)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分析 东方企业文化 2010第 14期

上一篇:关于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下一篇:刍议现代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