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货币职能看人民币国际化

时间:2022-10-24 07:03:59

从国际货币职能看人民币国际化

【摘要】自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本文从国际货币职能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所处的阶段,并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在此阶段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关键词】国际货币;职能;人民币国际化

一、国际货币的职能

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来看,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其货币职能必须国际化。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国际货币具有传统的三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

(一)价值尺度

国际货币的价值尺度是指国际货币作为一种单位价格,可以用来衡量或表现国际市场上“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比较。在私人部门交易中,国际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作为计价货币在国际贸易中表示国际间商品与劳务的价格,或者表示国际投资时债权债务的关系。在公共部门中,国际货币发挥价值尺度是作为其他国家货币的基准货币来表现的。

(二)支付手段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货币偿付债务。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经济行为的发生与货币支付在时间上的分离所引起的货币单方面运动。在私人部门交易中,是在商品劳务交易中充当交易媒介,被用于国际贸易支付和债务清偿等。在公共部门中,其作用是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和为国际收支差额进行融资。

(三)储藏手段

货币的储藏手段在一国国内表现为储藏一定的购买力,而作为国际货币其储藏手段则转化为货币的储备,表现为居民的价值保存和国家的外汇储备。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官方部门方面,迄今为止,我国已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和哈萨克斯坦八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央行、香港金管局、马来西亚央行、白俄罗斯央行、印度尼西亚央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的六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0年3月24日,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及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共同宣布:清迈协议正式生效。

私人部门方面,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地区。2003年1月9日,香港开办人民币个人业务。2004年11月4日,澳门开始办理人民币个人业务。2008年7月1日,台湾开始正式开办人民币兑换业务。2011年年初中国银行开始在美国开放人民币业务,允许美国的公司和个人买卖人民币。国内学者从货币国际化发展的功能和空间划分,将货币国际化分成这样几个阶段:

有分析可知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可能人民币国际化会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

三、人民币国际化具备的条件

从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看,中国已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

(一)中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政治能力

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达到397983亿元,较上年增长10.3%,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近年来中国的GDP在稳步提高,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可见其经济实力在逐步加强。

另外中国不仅国内政局一直十分稳定,同时国际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重大会议上有较高的话语权。这也说明中国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其强大政治实力的保证。

(二)相对稳定的外汇储备

自从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同期数据(8501亿美元),跃居世界外汇储备榜首。有着良好的信誉可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汇兑要求。

(三)逐渐加快的开放跨境结算试点的脚步

2009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个城市的365家企业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试点地区扩大至20个省、市、自治区,区域则由我国的香港、澳门以及东盟扩展至全球,试点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为跨境货物与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2011年1月,人民银行管理办法,试点地区的企业可以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这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进一步的展。

(四)较为健全的金融体系

中国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黄金交易市场等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尤其是已初步健立了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等组成的银行体系,可以很好地执行中央银行制定的政策,及时准确地看到问题解决问题。

四、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制约因素

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经济和不断提升的国际竞争力,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1.人民币还没有完全的可自由兑换

人民币在1996年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并且资本项目在逐步放松管制。人民币若要实现自由兑换,必须要先实现利率市场化。中国的利率还是处于严重地政府干预下,不可能在很短一段时间下完全放开。另外中国迟早会完全放开资本和金融市场,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但是在全球金融市场处于严重波动的当前,还谈之过早。

2金融市场还不发达,金融监管不健全

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表现在发达的和高度流通的二级市场不完善。实现货币国际化主要就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汇市场,尤其是要拥有离岸金融中心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例如,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拥有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市场。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逐渐推进,中国的金融风险也将进一步加深。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监管职能还不完善。如果国外持有者恶意挤兑中国,中国将很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中国的监管体系还远不能应付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

3.汇率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并且面临升值的危险

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形成还是具有很强的决定权,由此形成的汇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汇率。

从2005年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逐步提高。一方面可以说明中国经济状况良好,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的压力。但更多的是不利方面的,例如,会抑制出口,不利于经济发展;会削减外国直接投资;会吸引大量资本流入,使中国的外债规模扩大;会吸引大量国外游资,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参考文献

[1]何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J].金融与保险,2010(1):39.

[2]邱兆祥.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3]吴腾华.国际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张彦.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障碍与相关对策[M].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2):62-66.

[5]王战.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06.

[6]刘姣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0(10):34-35.

[7]张礼卿.应该如何看待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0):24-28.

上一篇:高校学生证券开户法律纠纷分析 下一篇:基于ECM的焦炭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