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6 04:18:34

中医培训总结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滞后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降低农民群众看病费用,同时培养农村医药人才,使更多的基层医生掌握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技术,提高他们的医疗诊治水平,使农村医药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已成为我们必须提上日程的任务。

相比较西医学而言,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特色技术特别是中医外科一些非药物疗法,不依赖于大型诊疗设备,不受场地、医院规模、药物等因素的制约,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乡村医生容易掌握,便于开展,看了就能懂,学了就能会,会了就可以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方法多用来治疗一些常见、多发病,患者受益面广,且医疗成本低,患者负担较轻,因此大力推广具有疗效成本优势的非药物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是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提高注册乡村医生治疗水平、带动基层健康医疗队伍的重要手段,并可通过培养当地3~5名乡村医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促进现代乡村医生治病水平。许多三级甲等医院既往已培养了诸多博士、硕士、进修医师,但对乡村医生培训较少,缺乏对乡村医师进行授课、示教的经验。事实上农村中医药人才对切实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需求十分迫切,其通过掌握中医适宜技术,不仅提高个人水平,甚至可以通过某种技术救活一个医院,辐射周边区域,带动相关区县该病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农村地区中医药卫生人才是农村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加强对乡村优秀中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是提高中医医生的临床技能、繁荣农村中医药市场、促进农村医疗发展的重要手段。我院作为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既往积累了一些乡村医师培养经验。总结既往的人才培养经验,我们认为针对乡村医师的培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项目筛选

项目筛选十分重要,要注意乡村医师自身特点及所推广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向乡村医生培训推广的中医外科适宜技术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所选项目必须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疗效确切的、群众反映良好的、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二是要安全、有效,便于基层医生学习和掌握;三是要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疗效较好;四是成本要低,只有如此才适合在乡村推广;五是要适合农村和基层应用。在治疗多种外科疾病疗效显著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我国外科疾病发病特点及中医外科外治优势,总结在既往学术交流、授课过程中乡村医生较感兴趣的中医外科特色诊疗方法进行总结。初步确定一些适合培训和推广的项目,(1)排乳手法治疗早中期急性乳腺炎;(2)埋线配合外敷神阙穴治疗慢性便秘;(3)针药并用治疗泌尿系中小结石(9mm以下);(4)中医外治法治疗肛瘘;(5)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等。

2项目具体目标

如果能通过1年的时间,在各市基层重点培养当地3~5名注册乡村医生,使其掌握上述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中医外科特色技术的要领,并能够熟练使用,建立一支基层中医外科医疗队伍,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则能不断促进农村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3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步骤促进项目的落实。(1)确定掌握上述诊疗技术、经验丰富、具有中医外科授课基础的具体培训骨干教师。(2)由骨干教师编写拟培训和推广的中医外科适宜技术诊疗规范,制作授课材料和特色技术规范化学习课件、光盘。明确特色技术的疗效,规范特色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进行阐述,以便于学习,使学习者能充分理解掌握并运用特色技术。(3)选送推荐地区优秀乡村医生(中医外科医生)3~5名参加理论培训学习。带教医院根据选送名单安排培训学习,并在培训结束后负责考核工作。(4)理论考核合格的乡村医生到相应医院进修学习3~6个月。由临床医生协助骨干教师对乡村医师进行临床带教、观摩示范,负责在日常工作中对乡村医生的指导,提高他们使用上述中医外科适宜技术的水平。要及时发现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并对推广工作进行效果评价。(5)以区、县及以下中医院作为培训基地,展开对口支援,骨干教师及三甲级医院中医外科专业人员到乡村医生所在地推广中医外科适宜技术,进行义诊。定点负责指导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4项目监督与评估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指导,以全国农村中医药技术推广示范地区项目建设为契机,以中医药手段有效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优势,为保障我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强化县级中医医疗机构龙头作用,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二)拓宽乡镇卫生院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服务领域,8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运用中、西医两种防病治病,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占医师总数的15%,中医处方占处方总数的20%以上。

(三)90%以上的村级卫生所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并纳入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范围,使受到培训的乡村医生掌握3至5种适宜的中医药技术与方法。

(四)通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医药给付范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技术,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三、推广内容、范围及方式

(一)推广内容: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参照省卫生厅编印的《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丛书》,筛选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二)推广范围:全县所有在岗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

(三)推广形式: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使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推广培训班及专家组巡视、现场推广等多种形式,在乡、村两级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方法步骤

(一)摸底调查与宣传发动阶段(年月—年月)。通过调研,了解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情况,了解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应用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推广计划。组织各医疗单位通过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针对不同对象,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使广大医务人员、农村居民充分认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意义及目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适宜技术项目筛选阶段(年月—年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并参照省卫生厅编印的《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丛书》,组织专家结合我县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筛选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注意整理本地区形成的独特中医推拿、针灸等适宜诊疗手法。

(三)适宜技术实施推广阶段(年6月—年12月)。按照明确目标任务、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组织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由县卫生局委托县中医院聘请中医药专家,以《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丛书》为教材,分期分批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在县卫生局组织集中培训的同时,各乡镇卫生院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在职教育和学术交流,提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和实际工作能力。

1、首批试点阶段(年6月—年12月)。在三班镇、杨梅乡开展试点工作。三班镇和杨梅乡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2、扩大试点阶段(年月—年10月)。在巩固、总结首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赤水、上涌、美湖、大铭、春美、汤头、葛坑、桂阳、雷峰、南埕、水口、盖、龙门滩、国宝等乡镇扩大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入探索和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3、全面推广阶段(年11月—年12月)。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各乡镇要制定具体的推广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推广任务完成后,县卫生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推广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使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县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县财政局、人事局、卫生局部门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全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考核评估工作,对各乡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督导,在每年年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对不能如期完成项目推广工作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完成。

各乡镇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出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认真做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和宣传工作。要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和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建设要与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相结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与乡村医生培训、考核、资格认定及注册工作相结合。

(二)完善功能,建立基地。县中医院作为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成立中医工作基层指导科,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具体实施。各乡镇要加强卫生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和中医科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病治病优势,各卫生院要把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其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完善中医科室,设置中药房,有条件的卫生院可根据中医药专业技术条件开设相应的特色专科(专病),设置中药炮制室、煎药室。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和设备建设,妥善解决师资人员补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政策扶持,增加投入。根据国家、省级、市级资金支持情况,争取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资金,各乡镇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的宣传、师资及乡村医生培训、必要设备配置和培训基地设施配备,表彰、奖励在项目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建立项目建设资金审核制度,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六、考核与评估

(一)县卫生局要定期对各有关单位的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项目的组织工作进行评估考核,保证推广工作的成效。

(二)根据各乡镇制定的执行计划与实施方案每年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考核,并对推广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与单位进行表彰,以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地开展。

(三)每个乡镇推广项目完成后,要通过县卫生局组织的专家评估团验收评估(考核、评估办法另行下发),对推广情况、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总结推广经验。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全面落实“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

(一)全面完成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华佗中医院、蒙城县中医院创“三甲”工作、、县中医院创省级“示范中医院”工作要有实质性进展,并在年度内完成名医堂、国药堂和养生堂建设工作任务。年底前全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设立中医科、中药房,中医科床位达总床位数的5%以上。年底前100%的乡镇卫生院及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室,并至少有1名中医药从业人员,能使用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个行政村卫生室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到年底,每县、区至少要新设立1所中医诊所,在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中设立至少1所中医坐堂医诊所。

普遍开展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谯城区开展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蒙城县开展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实施“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

华佗中医院、县中医院新院建设在完成征地、拆迁、总体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年内开工。蒙城县中医院要想方设法取得县委、县政府支持,争取年内落实130亩以上的新院建设用地。县中医院要加快与县医院老院区的置换进程,并进行认真设计、改造,确保置换工作顺利完成。各中医院在设计、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内涵建设,充分注意中医药文化的体现。

在现有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医骨伤、田氏喉科等我市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专病建设。全市每所中医院都要完成2个以上的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并启动“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设立中医治未病中心。

开展“市首批名中医”评选活动,每县、区建立市级名中医工作室1-2个,积极争取建立省级名中医工作室。

二、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工作

(一)认真做好2011年度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自评工作

各县、区卫生局要加紧时间,及早部署,对辖区内中医医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各中医院也要加大活动力度,参照市局《关于中医重点工作联合督查情况的通报》及《2011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的要求,认真自评,补缺补差,以迎接省中医管理局对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的抽查。

(二)提前谋划,做好准备,做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准备

各中医院要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细则》要求,做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准备工作,不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强化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三、开展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按照省卫生厅、省军区后勤部《关于开展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部级、省级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各县、区卫生局应督促所属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全部参加创建活动,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也要认真学习、研究《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扎实搞好创建工作,不走过场。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督查工作,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四、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步伐,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

在本年度各中医院招聘大学生计划中,中医药人员比例要占到招聘人员数的50%以上。加强对在职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各县、区要分期分批举办县、乡(镇)、村中医药人员培训班,重点对中医药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工作。谯城区卫生局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确保完成培训任务。

加强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引进一批知名中医专家来亳工作。

五、加大中医药行业监管力度

各县、区卫生局要加强对中医药重点建设项目、“中华药都·养生”行动计划完成情况的督查力度。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建设方案,组织人员培训,规范设备采购,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成效。

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保障群众就医安全。强化中医药服务的机构、人员、设备和技术等要素的准入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中医医院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诊疗服务行为,打击非法行医,规范中医医疗市场,保障群众就医安全。

六、着力推进全市中医药科技创新

(一)积极开展中医科研工作

加强在研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的日常管理,试行开展“华佗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精心组织筛选全市重点中医药科研课题,积极申报立项,推荐申报市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

(二)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增强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紧迫感,全力抓好继承、创新、转化、推广工作。加强名老中医医案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总结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针灸、中药研究等方面研究成果,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明确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并加以推广。

七、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认真组织实施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开展养生保健讲座、开辟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栏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培养文化科普人才,探索建立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继续开展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在建筑风格、服务理念、病房布置等方面突出中医特色,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中医药宣传工作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缺陷,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或杜绝缺陷发生的方法与对策,提高患者对中医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提升医院中医护理服务水平。方法对本院14个病区的健康教育处方涉及中医护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利用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机会与患者面谈了解患者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对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理论知识欠缺、经验不足;健康教育内容空虚、缺乏个体化特点;患者接受程度有限,效果评价难以统计。结论应加强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中医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实施责任制整体化护理模式,增设营养科,加强护士沟通及心理评估能力的培训,量化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评价,使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能够跟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缺陷分析;对策

随着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日益的发展壮大,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和专业水平,满足了患者对中医护理知识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如何把中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理论运用到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进一步深化中医护理与现代化整体护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值得深思[1]。现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对我院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对策:①对本院14个病区的健康教育处方涉及中医护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②利用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机会与患者面谈,了解患者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③对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我院14个病区的现行的121种健康教育处方,以及近半年随机抽取的200名住院患者和2014年4月—2015年4月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了解本院中医护理实施的情况及效果。

1.2内容与方法总结121种健康教育处方中涉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利用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机会随机抽取200名患者进行面谈,询问患者的饮食、用药、情志、康复指导等,以及对每月护士长检查涉及的中医护理方面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总结。以上三方面收集的资料进行有序整理及系统分析。

1.3结果121种健康教育处方中涉及中医护理方面的内容的处方有61种,占总处方的50.4%,而涉及中医内容的61种健康教育处方中有只有47种处方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了中医的饮食、用药、情志、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及康复指导等内容,占总处方的38.8%。大部分只注重饮食或者是只注重用药。调查的200名住院患者能够比较全面地说出自己的饮食、用药、情志、康复指导方面主要内容的有107名,占总调查人数的53.5%。还有半数多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接受不全面,甚至有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就没有接受到中医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有关中医护理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护士对本科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常规掌握不全面,护士给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时未给患者交代注意事项,责任护士不知道自己分管的患者所用中药的作用,住院患者不知道自己饮食的注意事项。

2存在缺陷及分析

2.1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中医理论知识缺乏医院内的护理人员大部分都毕业于西医院校,在学校期间未系统地接受过中医理论知识教育。虽然医院每年都有计划地对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进行中医知识培训,但接受培训的人员基础较差,对中医护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中医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学科,如果不能系统地学习,一般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护士上班期间工作较忙,不能做到每次培训都能按时参加。

2.2健康教育的内容缺乏个体化特点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一般比较宽泛,不能根据患者的证型以及舌苔脉象为患者制定适合其自身的饮食指导。不能根据中药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的煎药方法、正确的服药时间及方法。护士不了解情志变化对患者病情及康复的影响,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难以把握,不能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抗疾病。

2.3个体化饮食实施困难目前许多医院虽然已经设立营养科,但营养师资源欠缺,营养科的饮食种类不够丰富,不能根据患者个体的需要配备饮食。患者的饮食情况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经济条件差的患者饮食种类比较固定,营养单一。我院治未病科正在谋划成立之中,刘同坤副院长兼治未病科主任提出:要对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将来的营养科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制定适合患者自身体质的饮食,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2.4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多方面受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不再被动的接受治疗、护理,而是更多的渴望了解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保健[2]。然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患者自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能力。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某些程度上又受家庭经济条件及生活方式的制约。经济条件差或者是生活方式不规律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也影响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2.5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难以量化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范围较广。其中涉及到食疗、中药的药性、煎煮方法、服药时间;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中医养生、康复指导、中医技术操作等。中医提倡治病求本,很多疾病的康复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育实施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是否有效、有效率是多少、哪方面有效都难以用数字统计,难以量化、难以用数字直观判断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

3对策

3.1加强对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中医理论知识及沟通交流能力培训制定中医培训计划并有效地落实,请医院中医功底比较深厚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专家授课,对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进行系统的中医知识培训。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护理学》等中医基础课程实行每年集中、反复授课。医院或科室适时组织一些奖励性质的中医知识比赛,对学习积极或成绩优异者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也可以利用网络授课的方式,为参加培训者提供学时、课题练习、疑难问题解答等服务,有效提高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实施者的中医理论水平。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语言应通俗易懂,不宜生搬硬套医学术语,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采取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使患者都能接受[3]。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学习,使护士熟练地掌握沟通技巧,不同的患者采用适宜的沟通技巧[4]。护理部定期请护理专家为护士进行沟通及交流能力的培训,或者适时组织一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的素质拓展训练,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水平。

3.2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辨清体质,“量体裁衣”真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责任护士在做治疗之余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辨清患者的体质。根据患者的体质、证型、心理状况等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用药、情志、康复等具体的健康指导,并能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健康教育指导方案,实施动态的教育及评价。

3.3增加营养师,增加饮食种类,制定饮食量表营养师是被当今社会十分推崇的一个新兴职业,营养师之所以备受社会关注是因为人们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对中医的养生以及“未病先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营养学专家曾说过,许多的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营养成分搭配的不合理,烹饪方法使用不当就能导致人体阴阳平衡的失调。营养师的任务就是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疾病的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为患者制定饮食量表,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从个人的角度,都需要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引导大众科学合理膳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以帮助解决日常饮食失衡、营养缺乏、预防“富贵病”等各种切身问题。[5]

3.4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设置不同层次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受其自身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各科室可根据本科室收治疾病的特点、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健康内容的健康教育处方。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采取一对一口头传授、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书面告知、区分不同病种集中授课等多种方式综合实施。健康教育的实施者要把医学专业知识变得大众化、亲民化、熟练化,以便受教育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和吸收,从而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5运用信息化的工具使健康教育评价指标量化如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医学的发展也需要信息化。许多大型医院为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已经使用了移动护理工作站,把护理工作的内容及考核指标量化,使护理价值逐步可以量化。“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使得护理的许多指标得以量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和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评价内容较为宽泛,难度较大,但如果也能引进一些信息化的管理工具,使其量化也不是没有可能。

4结论

中医历来高度重视护理,“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突出强调了中医护理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的进程,同时也体现了中医医院护理水平的高低。总结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整改,提高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水平,使患者切实受益,是我们中医护理工作者的任务与使命。

参考文献

[1]向太琼.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6):465-466.

[2]申秀云,邵珠梅,李建云.护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及作用[J].健康必读旬刊,2012,11(11):455.

[3]王妮妮.浅谈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0(8):234.

[4]梁艳萍.健康教育常见护理缺陷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12.

[5]施秋妤,赵进,费忠.关于当前营养师职业发展前景探讨[C].中国科技博览,2009(33):231.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 在国家“十一五”计划中,在辽宁省卫生中医适宜技术外敷穴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推广同时,就其中培训推广难点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议,为开展农村适宜技术在西丰县基层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总结经验。

关键词 卫生适宜技术 中医 风湿性关节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146

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是中医适宜技术在西丰县农村推广项目之一。经过16个月技术培训及项目推广,我们作为推广该技术县级子课题负责人在工作中总结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以期在以后的项目推广及技术培训不断修正。

影响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推广因素及改进建议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问题:风湿性关节炎作为病名已为较多的农民及乡村医生所了解,但是由于抗生素等西药的普及,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出现慢性化和非典型化,加上农村卫生条件发展滞后,100%村卫生所无检验类风湿因子、抗“O”、放射线的相关设备,70%乡镇卫生院至今还不能检验风湿因子、抗“O”。因此,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多凭经验的印象诊断,易出现误诊现象。据调查,不少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甚至一些慢性关节损伤等外科疾病也被诊断成风湿性关节炎,乃至出现了治疗错误,贻误治疗时机。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本身虽然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易行的特点,符合我县广大乡村医生和农民患者的需要,但是以上所谈到的诊断问题对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起到负面的作用。

建议:为给一些乡镇卫生院提供相应的检验设备并作一定的培训,给与参加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的乡村医生开检查单的权利。设备配置经费可由辽宁省卫生中医适宜技术省项目办统筹,相应检验技术培训可以在县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下在县医院进行。这样可以降低误诊率,提高疗效。

培训教材问题:包括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内容在内的农村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教材确实言简意赅、图文并茂,但是教材语言叙述中医专业性明显,例如膏肓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但是绝大多数乡医是西医中专毕业从未受过中医系统教育。经过和一些乡医沟通,了解到他们有人连中医“寸”含义都不明白,这样取穴定位可能出现偏差,影响了治疗效果。

建议:教材中取穴定位可加上经验取穴叙述,例如,膏肓穴位于肩胛骨上下正中水平线上肩胛骨内侧缘处。这样可使乡医提高取穴准确性。我们县项目办的技术负责人也可以用这样方法和乡医沟通,协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乡村医生本身的问题:据统计参加培训的87名乡村医生中,,仅有10个左右医生受过中医教育,其他乡村医生都是接受西医大中专教育,从观念上就难以接受中医思维,不相信中医治疗效果,加上在这次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中,他们每个医生得承担西医中医计划生育在内共十一项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这些已经影响了原有的日常诊疗工作,工作之繁巨性使他们产生抵触中医技术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技术的开展。

建议:县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县项目办加大政策干预,建立包括中医适宜技术在内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检查奖惩制度,定期检查乡村医生完成推广病例数及治疗质量,还可以针对参加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乡村给予经济政策一定优惠,作为鼓励和优惠。希望省项目办针对一些中医农村适宜技术推广病例任务数量做一些调整。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经验的中医师定期为乡村医师讲课,使乡村医生接受一些中医观念和中医知识,以便更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药物问题:包括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项目在内中医技术推广初期所应用外敷药物均由省项目办定期提供,这样往往跟不上乡村医生在一定时间应完成病例数量。也影响了推广工作,贻误一些患者的治疗。

建议:鉴于我县中医医院有正规的中医中药技术人员及质量可靠品种全备中药储备,省项目办可以授权我院制作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所用药物制剂。这样既能保质保量又能及时为乡村医生提供药物,使他们按时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授课问题: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项目在我县农村推广是在县级专家组项目课题负责人指导协助乡村医生开展工作,县级专家组应该经常到农村指导乡村医生工作,但是县级专家组成员往往担负繁重的临床工作,很难抽出连续时间到各个乡镇村屯指导工作。

建议:在西丰县卫生行政部门协助下,可以定期召集参加培训乡村医生集中授课,为他们讲解中医知识,解答在推广工作所遇到的难题,这样集中授课和下乡指导相结合能解决推广地区多、培训人员多而授课时间短专家少的问题,更有利于开展推广工作。

小 结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包括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含民族医)等专业服务水平,提高内科、外科医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村卫生室人员中医药专项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的卫生管理和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的管理能力。

二、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人数:

(一)培训对象:

乡(镇)卫生院培训中医(含民族医)、内科、外科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各1人,中医(含民族医)人员要求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员;每个村卫生室培训1名获得国家规定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

(二)培训时间:

1、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共培训130天。其中:理论培训60天(计480学时),由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临床实践70天(计560学时),中心卫生院中医人员到设区市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进修,一般卫生院中医人员到县级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进修。

2、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由设区市集中培训,各5.5天。

3、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采用视频教学方式到乡(镇)卫生院集中培训5天。

4、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由设区市集中培训,为期5天。

5、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到省级接受培训,为期7天。

培训工作在*年11月底以前结束。

(三)培训人数:

1、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共培训196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1人);

2、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共培训3930人(每个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各1人);

3、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共培训52907人(每个村卫生室1人);

4、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共培训196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1人);

5、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共培训136人(每个县、市1人)。

三、培训内容:

(一)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熟悉中医养生防病相关知识,能够运用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

(二)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乡(镇)卫生院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三)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中医药服务一般技能。

(四)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提高卫生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

(五)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

重点掌握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卫生经济学等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培训职责分工

(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按照中央《*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方案》要求,负责制定本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计划、监督评估方案和考核评估标准,开展监督评估并组织实施;

2、负责选编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教材及市级师资培训的组织实施;

3、负责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4、省卫生厅委托省卫生厅考试培训中心,负责选编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教材。

(二)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集中理论培训的组织实施;

2、负责中心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到市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3、负责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5、负责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的统一组织实施。

(三)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到县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2、根据市里的统一要求,负责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五、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部分培训补助经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130天补助5200元;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5天补助220元;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3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天补助150元;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天补助400元;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1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7天补助840元。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培训计划制定、有关材料编制以及对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监督、考核评估所需工作经费,由省级财政安排。

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培训工作有关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解决。

六、组织领导

开展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村卫生机构人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把好培训质量关,严禁弄虚作假、走过场。每期培训班都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

省卫生行政部门组建培训技术指导组,负责培训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总体评估。

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八、管理监督与考核评估

(一)考核评估目标

通过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估,以保证培训班的组织和实施,提高培训效果,保证培训质量。

(二)考核评估内容

考核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培训班的经费使用、培训对象的合理性、培训的效果等。

(三)考核评估所需的信息收集

考核评估所需收集的信息包括:培训通知、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培训资料或教材、学员名录、培训班照片、教学测评表、培训总结报告等。

(四)考核评估的组织

各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每次培训班举办前1个月内向省卫生厅提交举办培训班的通知、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等有关资料。在培训班结束后2周内,向省卫生厅提交教学效果测评表、培训资料或教材、学员名录、培训班照片及培训总结报告等。

省级卫生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对全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估,项目结束后向卫生部、财政部提交项目执行情况报告。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一、有效协调,严格管理

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一年来。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科面临病种杂,作为一个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科室。疑难杂症多,护理专科性不强的难题。而与之对应的中医科的12名护士,仅有一名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大专毕业,其余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学校仅了解到简单的中医基础知识;西医“专科护士”培训不时深入发展,专科护士特点和优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医科护士没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这在一水平上影响了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也给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果断决定:从我做起,针对这一现实。全员培训。采取业务讲课和业务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科主任和医生参与,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罕见内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对中医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系统培训,甚至对一些普外科和骨科疾病的激进治疗、护理知识,也进行了培训。一年的系统培训下来,考核结果标明,护士对上述各系统罕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尔后,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时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有中医特色的护理队伍。

三、力求做出特色,尝试文化管理

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多年的护士长经历。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长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内因起作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护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一句人生、职场感悟;举办“天使心语”小板报;利用早会给她讲一些励志、哲理等小故事,引发她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潜移默化之中,中医科的护士,人文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终于打造出了用人文知识改变护士---护士有效管理自己---护理工作质量提高”良性链条。近几年,不只中医科的护理文化建设搞得风生水起,而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省市历次检查中,中医科以收费规范著称,每次都迎接收费检查,没有给医院丢过一分。行风评议检查中,中医科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更是赢得了参检专家的肯定和赞扬。

四、提高病人满意度,注重服务细节

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比如说。多数科室的做法是单纯依靠护士口头宣教,但我通过临时以来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弊端:护士说得少了内容涵盖不全,说得多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会说得快而没有重点,这样,病人根本记不住。为此,把入院宣教的内容列了一个提纲,作为护士口头宣教的内容,而把详细内容输入电脑,护士在做提纲挈领的宣教后,把详细的资料发于病人,这都起到很好的效果。类似的还有“鼻饲知识宣教”痰培养标本留取方法”尿培养标本留取注意事项”等等等等。这种口头和书面相结

不只有助于病人掌握,合的宣教方法。也节省了护士大量时间,因此深受大家欢迎。

五、提高自身素质,不时学结

打铁还需自身硬,俗话说。认真做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学习新知识,不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于2010年5月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考试,望在8月份获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一年来,先后在部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院院刊上发表诗歌1篇,散文两篇。

六、缺乏之处和努力方向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严格管理,有效协调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作为一个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科室,我们科面临病种杂,疑难杂症多,护理专科性不强的难题。而与之对应的是:中医科的12名护士,仅有一名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大专毕业,其余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在学校仅了解到简单的中医基础知识;在西医“专科护士”培训不断深入发展,专科护士特点和优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医科护士没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这在一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也给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现实,我果断决定:从我做起,全员培训。采取业务讲课和业务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科主任和医生参与,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常见内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对中医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系统培训,甚至对一些普外科和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疗、护理知识,也进行了培训。一年的系统培训下来,考核结果表明,护士对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断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有中医特色的护理队伍。

三、尝试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护士长经历,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长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的内因起作用。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护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们一句人生、职场感悟;举办“天使心语”小板报;利用早会给她们讲一些励志、哲理等小故事,引发她们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潜移默化之中,我们中医科的护士,人文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我终于打造出了“我用人文知识改变护士---护士有效管理自己---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良性链条。近几年,不仅中医科的护理文化建设搞得风生水起,而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在省市历次检查中,我们中医科以收费规范著称,每次都迎接收费检查,没有给医院丢过一分。在行风评议检查中,中医科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更是赢得了参检专家的肯定和赞扬。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比如说,在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多数科室的做法是,单纯依靠护士口头宣教,但我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弊端:护士说得少了,内容涵盖不全,说得多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会说得快而没有重点,这样,病人根本记不住。为此,我把入院宣教的内容列了一个提纲,作为护士口头宣教的内容,而把详细内容输入电脑,护士在做提纲挈领的宣教后,把详细的资料发于病人,这都起到很好的效果。类似的还有“鼻饲知识宣教”、“痰培养标本留取方法”、“尿培养标本留取注意事项”等等等等。这种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宣教方法,不仅有助于病人掌握,也节省了护士大量时间,因此深受大家欢迎。

五、不断学结,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认真做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坚持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于2010年5月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考试,望在8月份获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一年来,先后在部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我院院刊上发表诗歌1篇,散文两篇。

六、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一、严格管理,有效协调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作为一个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科室,我们科面临病种杂,疑难杂症多,护理专科性不强的难题。而与之对应的是:中医科的12名护士,仅有一名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大专毕业,其余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在学校仅了解到简单的中医基础知识;在西医“专科护士”培训不断深入发展,专科护士特点和优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医科护士没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这在一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也给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现实,我果断决定:从我做起,全员培训。采取业务讲课和业务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科主任和医生参与,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常见内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对中医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系统培训,甚至对一些普外科和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疗、护理知识,也进行了培训。一年的系统培训下来,考核结果表明,护士对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断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有中医特色的护理队伍。

三、尝试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护士长经历,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长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的内因起作用。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护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们一句人生、职场感悟;举办“天使心语”小板报;利用早会给她们讲一些励志、哲理等小故事,引发她们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潜移默化之中,我们中医科的护士,人文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我终于打造出了“我用人文知识改变护士---护士有效管理自己---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良性链条。近几年,不仅中医科的护理文化建设搞得风生水起,而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在省市历次检查中,我们中医科以收费规范著称,每次都迎接收费检查,没有给医院丢过一分。在行风评议检查中,中医科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更是赢得了参检专家的肯定和赞扬。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比如说,在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多数科室的做法是,单纯依靠护士口头宣教,但我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弊端:护士说得少了,内容涵盖不全,说得多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会说得快而没有重点,这样,病人根本记不住。为此,我把入院宣教的内容列了一个提纲,作为护士口头宣教的内容,而把详细内容输入电脑,护士在做提纲挈领的宣教后,把详细的资料发于病人,这都起到很好的效果。类似的还有“鼻饲知识宣教”、“痰培养标本留取方法”、“尿培养标本留取注意事项”等等等等。这种口头和书面相结

合的宣教方法,不仅有助于病人掌握,也节省了护士大量时间,因此深受大家欢迎。

五、不断学结,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认真做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坚持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于2011年5月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考试,望在8月份获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一年来,先后在部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我院院刊上发表诗歌1篇,散文两篇。

六、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中医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以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专业人才为目的,培养能够胜任临床医疗工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医生。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来,为不断满足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医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比较严格和规范的临床医师培养制度,为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试点工作[1]。自此,研究生教育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两大途径。

2014年国家卫计委规定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国各省自此逐步开展此项工作。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培养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医学院校,我校开展了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工作,首批在培学生已经历集中理论学习和近2年的临床轮转培训。本研究通过对我校附属医院等培训基地的硕士生、硕士生导师、相关管理部门等进行访谈调研,收集整理各方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我省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初期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初步探索改进方案,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医学所示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更顺利和规范地开展。

1 研究生课程体系实践探索初期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相应对策

1.1 存在问题

(1)在校集中理论学习时间短。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总共在校时间就34个月,扣除为期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仅有1个月时间在校完成学位课程的学习、临床科研思维的训练,时间紧凑,所学有限,不能达到对中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理论学习,科研思维的训练,临床轮转,论文撰写和答辩;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着重于职业能力培养,重点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对科研思维的训练、论文撰写和答辩基本没有过多的要求。

1.2 相应对策

重构研究生课程体系,除公共课(如政治课、外语课等)外,基础理论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科目相结合,专业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的专业理论课相结合,临床实践课与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采取课堂面授、网络授课、讲座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模式,重点在于建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借助网络辅助教学,积极建设网络授课,方便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如此一来,既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同时也能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还能解决在校理论学习时间短这一问题。

2 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时间探索初期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相应对策

2.1 存在问题

学位论文要求高,耗r耗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是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然而受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仍以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学位论文为主要形式)来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迫使专业学位的导师和学生仍追求论文理论水平、深度和创新性,偏离了国家设立专业学位的初衷[2-3]。然而在有限的临床科室轮转期间,还要完成如此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耗时耗力不说,还会影响临床轮转。

2.2 相应对策

建立不同的学位授予标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授予的应更看中其临床能力考核结果,降低对其科研能力的要求,采用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可以是文献综述、导师经验总结或者案例分析,突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特殊性即可。

3 结语

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省是第一次开展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正在逐步探索适合本区域实情的衔接制度,并不断地将其完善,以期推动我省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不断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才,增强国家人力资源储备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冬杰,赵中辛,谭军,肖蕾,张欢,陈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改革的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1(06):372-374.

[2]岳国峰,陆美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333-336.

上一篇:招生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科级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