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20 18:39:57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1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实验教学 重要性 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的基石,对于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稳定至关重要。所以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方改革,努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基》的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理论教学,授课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实际操作少,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吃力,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其中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考完后全退还给老师,当然不知其所云,这就难以使《中基》这一主干课程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应有的基础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得考虑到《中基》这门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和思维体系特点之间的距离,必须找到两者的桥梁。

《中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理论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重思辨和实践,轻直观和具体,可操作性差,其内容深邃而抽象,致使中医学在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上都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而《中基》教学对象恰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其文化基础基本上是近、现代科学知识,其思维模式以抽象逻辑为主,故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难以接受中医学这个陌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致使初学者在学习时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要改变这一现状,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在学生的习惯思维和中医理论的传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李东华等[1]对《中基》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谈到其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为了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我们对《中基》教学环节做了适当调整,针对书中一些理论内容,插入实验教学,以藏象的肺脏学习为例,理论上,肺的生理功能有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行水;肺朝百脉、主治节。如肺主行水的解释是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行水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下向内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不管宣发肃降,总之是肺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将水液之精微输布全身、将水液之浊物(汗和尿)排出体外的过程,反之,肺主行水的功能异常就会得水肿病。为了让学生理解并信任肺的这一功能,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内容,通过减少实验动物肺的通气量,然后观察其尿量的排泄证实。实验课后,同学们惊呼神奇,是实验对理论认证的神奇,也是同学们对此法激发学习兴趣的神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首先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强化学生对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中医学理论的认识,从而强化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实验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实验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学相长,互相促进。课后对学生就开展实验课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学生认为有必要而且对实验课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要改革,可以从实验教学方面努力。实践证明,《中基》实验教学是推动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以往的教学方法单一而抽象。而实验教学法的实施,打破了《中基》传统教学纯理论化、抽象化的模式。实验教学从教学理念、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多个角度对《中基》理论进行了阐释,这必将会给《中基》课程的教学带来重大的影响,也预示着将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开展《中基》实验教学的经验还不足,存在不少问题。所以现阶段的实验教学处于初试阶段,对学生的帮助有局限性。要使这一改革方案成熟与完善,还需不断积累经验,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

当然,这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之一,要真正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好、学好、教活、学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变迁,必须摸索出一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化的路子。杨页君[2]曾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中的困惑,提到以现代科学术语阐释或印证中医理论,使之具有现代化的面貌的体系。或者说要使之客观化,实验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无论是教学的改革还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改革,实验教学都能为中医学的发展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冬华,邹志东.中医基础理论实践教学的应用于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2,18(10):120.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3篇

对《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初学者常常感到深奥难懂而无所适从,其固然与古奥的文意、抽象的内容以及独特的思维方法有关,但囿于单一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其主因。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必要采用中医临床验案、图示、启发式提问以及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古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快速地建立中医思维方法,培养中医学表述方式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为中医学后期教学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1 巧用验案 激发中医学习兴趣

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又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完善。根据学习的“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这一基本心理过程,中医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如传统中医学习的“家传”、“师授”等教学模式,就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医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1]。然而,现代中医高等院校的早期教学,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纯理论的传统教学法,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笔者基于目前中基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采用中医临床验案教学,通过模拟临床,在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教学效果。如在讲解“阴阳学说”时,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借养生案例设问。如时值冬令,家有一男性长辈,年届花甲,意欲进补人参(红参)。该老人患有宿疾(高血压),刻下头晕耳鸣时作,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时伴有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试问能进补否?留下悬念的同时,开始阴阳学说内容的展开,在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时,以上述案例为引子,来加深学生对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的理解,并运用阴阳学说来确定治疗原则、分析归纳药物的性能后,学生往往能自行产生答案,即该老人系“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当滋阴潜阳,而红参性温味甘,属阳,故不宜补之。由此点出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自然也就能领会“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的意义所在。当然,案例教学的设计,应切合教学目标,力求浅显易懂,把握好恰当的教学时间。

2 借助图示 强化理性知识感知

中基课程以较强的理论性和叙述性为特点,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板书兼口述、以“经”释义等形式。然而,对于一些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原理以及具有独特思辨性的理论,如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采用纯文字及文言性用语的教学形式,易产生单调、枯燥、生硬的教学效果,也难以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记忆、掌握。故可借助多媒体等图示手段进行辅教。如在授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后,可借用太极阴阳图,对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等涵义、意义,进行直观性阐释、小结;又如,在用阴阳学说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状态时,借用黑白柱状图,来表示在机体生理阈值范围内的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及偏离阈值范围的阴阳偏盛、阴阳偏衰等病理状态,从而强化学生对阴阳学说理论的直观性感知。借助图示法可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使抽象枯燥、复杂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直观、形象、简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具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也必须认识到,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决定了其高度抽象、整体、动态、思辨的特性,不能单纯地用直观式图示教学来表达,因此,在设计图示教学时,须防止过于直观而影响理性认识的深入。

3 启发式教学 建立中医思维方法

教会学生运用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入门途径,也是其后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2]。通过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问答形式,理顺授课内容中的逻辑轴线,是开启并建立中医思维方式的主要手段。在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用哲学的思维去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中医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能自觉地运用比较、演绎、类比、司外揣内、试探和反证等中医具体思维方法。例如,在讲授藏象学说,阐述“藏”、“象”的字面含义及其基本概念后,提出藏与象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思考。又如在讲授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后,留下“试用中医诊察‘心主血脉’功能的方法,阐述藏与象之间关系”的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通过教学互动,逐渐使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从感知到理解、巩固,进而能自觉运用、分析,从而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4 专题讨论 培养专业综述能力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式授课,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而影响教学效果。根据教学设置,中基本科教学中开设了讨论课,这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及表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基讨论课中,根据阶段教学目标,注重思维方法的横向性引导及强化训练,选择分述于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的讨论专题:如人体津液代谢包括哪些生理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各起何作用?等等。在引导学生主讲后,指导学生在解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并将相关内容前后加以联系、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此外,文言用语是中医学表述的最大特点,由于中基课程中大量的术语是直接沿用古代文献,如“肝失疏泄”、“小肠泌别清浊”等,故在教学中,除要求学生通过文字表象,掌握术语含义,从生理、病理角度把握深层的内涵外,还注重中医文言表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中医专业术语进行表述,使他们能够自觉、准确地运用中医的表述方法。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而中基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是中医初学者的启蒙者,更是专业动力的激发者,合理地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于中基教学中,才能为中医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参考文献

[1]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

[2]胡冬裴,张挺,陈慧娟.中医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医教育,2002,21(2):40-41.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4篇

1.1案例设置法学习藏象内容时,宜以案例为主进行教学。①根据内容,构思和设计真实性、针对性的案例,或引用名医医案;②实现目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从案例中总结出脏腑的特性和功能,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和归纳;③检测成效。以新的案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教师最后进行评判和总结。通过本方法使学生对中医独特的辨证体系有初步的认识,对培养学生中医辨证思维有一定促进作用。1.2实验教学法学习气血津液内容时,宜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构思、设计实验方法,如“气能摄血”理论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验证中医基础理论的正确性,体验中医抽象理论的科学性,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实验后通过学生的实验总结,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3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①考试成绩评价。引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形式,采用理论笔试+现场答辩的形式,其中笔试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②课后问卷调查评价。自行设计调查表,主要从学习能力、知识理解与掌握、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是”与“否”二级评价方式,共发放问卷127份,均有效收回。1.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考试成绩实验班的理论笔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P

3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4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14-01

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的真知灼见和创新观点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对刚入学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中医理论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中医基础理论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习惯于中学期间形成逻辑思维的大一新生。因此,要使学生们真正透彻领会抽象而古奥的中医术语、概念、学说并不容易,例如:五行学说、脏腑概念、气血津液等。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1]。这就使得初学中医知识的学生们常常会产生畏难情绪。传统的中医基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主要就是教师讲、学生听,“黑板、粉笔与教材”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乏味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文字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较快较好地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人员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在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中合理的引入相关教学病案和增加师生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合理引入教学病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兴趣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有助于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医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并不断完善于临床实践。根据“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的学习基本心理过程,中医学习过程中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中医传统学习模式是“家传”和“师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早期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2]。因此根据目前中医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情况,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应用临床病案,通过模拟临床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并强化教学效果。例:在病因“痰饮”章节讲解中,可以通过以下病案分析讲解:“王某,男,50岁。面部及双下肢反复浮肿时间6年余。因劳累导致双下肢再次浮肿,按之则凹陷。脸色暗淡无光泽,口淡乏味。形体消瘦,腰酸体倦。怯寒肢冷,减退。舌质淡胖,脉沉细”。问:“此患者的水肿症状,主要与哪些脏腑的哪些生理功能失调有关?为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学生明白了病为水肿,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导致津液代谢失调。然后让学生回顾津液的生成输布过程以及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就启发性的加深了学生对广义痰之水湿痰饮的理解。当然,在应用病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切合教学目标,浅显易懂并把握好教学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满堂灌”的模式为主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解答而掌握新的知识[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入后,许多课程教学便广泛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之中最常用的是课堂讨论法[4]。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教学中开设讨论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在讨论课中,把握阶段教学目标,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横向引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在进行专题讨论时,要精心选择讨论专题,最好选定横跨不同章节的专题内容:如“脏腑关系”部分。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讨论一对脏腑之间的关系,并派代表到讲台进行“演讲”,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相关的补充。发言之后,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相关问题,由发言组的学生当场解答,最后由老师总结同时根据各组的表现予以细致的点评。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能将相关知识前后贯通,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巩固,从而能自觉运用和分析相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结语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授课教师做好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动力。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病案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既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又锻炼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因此,认真研究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与之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方法融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保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并为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王蕾,李春英,张炎,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调查情况分析[J].中医教育,2000,19(6):23.

[2]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

[3]赵智辉.互动式教学探讨[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2(24):l.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6篇

类比思维是指古人在对自然界观察的基础上,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事物划为类,并在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推导,确定不同类间的联系,使知识在不同类间迁移的一种思维形式。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运用为中医类比思维。中医类比思维则是从天人合一的前提出发,根据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现象来推论人体的功能活动、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治。

类比思维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三种[1]:(1)比类:比类是在对自然界直接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不同现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其联系起来归为一类的方法。(2)类推:类推是在比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知识的扩展,类可以涵盖更多的事物,具有推演的特征或功能。可以从作为前提的类、模型或命题推演出另一类的属性。(3)比附:比附就是在不同的类之间建立某种必然性的联系,表现为对类的一种表象的理解。上述三种基本形式,是类比思维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在运用中密不可分,统一于类比思维之中。

类比思维的特点,首先类比思维是在个别或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做横向的运动,即从个别走向个别,从具体走向具体。这种横向思维所涉及的两端事物之间完全是一种表象上的类似,并无任何本质上的和知识上的类属关系。其次是思维的联想性。由于在类比思维中不受任何的边际约束,因此它可以跨越种类界限在两个看似完全不着边际但有一定相似性的物像之间建立联系。所以类比思维的可靠性很小,创造性大,能够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引导人们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问题。

2类比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等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及方法论基础中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对正常人体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2.1对藏象理论的影响首先中医学将人体五脏六腑与形体官窍,生理心理活动,乃至自然界的物象联系起来,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构成了中医学的藏象系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肾藏象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其次借用类比思维对脏腑生理功能进行认识。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脏腑系统与社会系统相类比,不仅说明五脏六腑是统一的整体,同时也阐述了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地位。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另外,在藏象理论中,五脏、六腑、奇恒之腑都具有自己的生理特点,而对这些生理特点的认识,同样是通过类比思维来完成的。总之,类比思维贯穿于整个藏象理论之中。

2.2对经络理论及气血运行的影响经络学说也是中医学的一部分。经络理论的构建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如经络数定为十二,就是从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推理而来,《素问・阴阳别论》说:“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同时,关于经脉中气血的多少以及气血的运行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内经》将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相对应类比,借河流之大小,水量之多少,源流之长短远近来说明十二经脉之气血的多少。并且借用气候变化对江河之水的影响,来类比六淫邪气对经脉气血的影响,指出:“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焯泽……”。

2.3对病因理论的影响中医学的病因理论是极其丰富和全面的,一般人们将其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其他病因三个部分。其中外感六淫病因的认识,主要就是通过类比思维而来的。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以风邪为例,人们是观察到自然界的风,善行数变,轻扬上行,并能动摇树木,因此当病人感受外邪后,出现头疼,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疼,游走性瘙痒等与自然界风的特性相类似的症状时,就认为是感受了风邪的缘故。

2.4对治则的影响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治病求本的确立,就是因为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的根本,由此而推出阴阳是疾病发生的根本,故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2]”。

因势利导也是中医的一个治疗原则,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顺应病位、病势特点,以及阴阳消长、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方式加以治疗。而其中所涉及的种种病势也多是采用类比思维的方法加以推论的。如《灵枢・逆顺肥瘦》所云:“临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3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类比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的哪个部分,都可以看到类比法的痕迹。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类比法自身特点的缺陷性,只注意到两个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就将其作为推理的前提,从而作出荒唐的推理,这对中医学的发展将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类比思维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构建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有力的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也阻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运用类比思维时要遵守一个原则,即两个事物一定要在其成为同类现象的水平上进行类比。

【摘要】类比思维是中医学广泛应用的逻辑思维形式,通过对类比思维概念、形式、特点等的了解,深入的认识类比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构建及中医临床实践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7篇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经络学说一章时,一开头就说,可能有些学生喜欢看武侠小说,一些武侠小说中说练功要打通大小周天,那么什么是大小周天呢?大周天就是全身经络,小周天就是任督二脉。今天我们就开始来研究一下大周天理论———经络学说。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习抽象的经络学说奠定了基础[2]。

2语言风趣生动形象

语言是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是教师思想、气质、才学和灵感的综合体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富有幽默风趣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要表达的信息,能激发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使每一节课都学得轻松快乐,不致感到课堂气氛沉闷,单调乏味。正如喜剧大师到处受人欢迎一样,语言风趣的老师,也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并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从而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3]。除口头语言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微妙的姿势语言,要能很好地驾驭表情,使幽默风趣的眼神、举止、教态等无声语言为课堂服务。教师应做到举止文雅大方,衣着朴素整洁,神情和蔼可亲,在课堂上,鼓励性的点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启发性的微笑可以使学生改变紧张心理状态,给其鼓励和信任;充满信心的神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授课效果。

3巧用病例联系实际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它所授知识能在生活中实际应用。否则,即使你把屠龙之术讲的天花乱坠,但现实生活中无龙可屠,那么这个屠龙学科也会不消自灭的。所以,在讲中基理论课时,要使学生知道这些理论在临床实际中如何运用,深信学习中基的价值所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效果。相对较为抽象的中医基础理论来说,临床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讲到相关临床知识时,学生的思维就会跟着老师、眼睛看着老师,期待老师讲的内容。因此,合理地将临床知识插入讲课过程中,并结合典型病例,说明这些理论在诊治疾病中的指导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提高讲课效率。如讲五行学说中情志相胜理论时,学生并不十分明白其所以然,可如果举《儒林外史》中范进因中举之喜而精神错乱,送喜报者让人找出范进平时最恐惧的人—胡屠户,结果胡屠户一巴掌打过去,范进因恐而醒,精神错乱顿时治愈。恐胜喜理论在临床运用的价值顿时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其它悲胜怒、怒胜思等理论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

4图文并茂视听一体

中基课中的许多理论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只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仅凭听觉功能,对所学知识较难理解和掌握。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集声、色、光、电、图为一体,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及过程,全部生动、形象、立体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又可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5学识渊博旁征博引

常言说,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使学生对中基课感兴趣,必须使学生佩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精通业务、博览群书。教师的知识面广,才能在授课时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渊博知识的魅力,以知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适当一些与中医基础理论有关的人文知识、医林典故,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因为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内容多,信息量大,很多知识都需要掌握,教师应强调学生在反复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一些难记、复杂的内容,多传授一些记忆方法和技巧,使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为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时,学生不容易记,教师可用自己做示范,告诉学生“举手直立,阴经往上升,阳经往下降”的简便记忆法。当讲十二经脉在胸腹面的分布规律时,学生往往容易记错顺序,我让学生记住“少、阳、太、厥”四个字,并让学生想象有一个小羊太倔,不顺从,这样,就轻松记住少阴经、阳明经、太阴经、厥阴经的排列顺序。

6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与教师自身有关,比如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等都是学生是否对一个学科产生兴趣的原因。现实生活中,学生因厌恶某老师进而厌恶某老师教的课,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教学虽然是进行认知性学习,但同时也是情感交流。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和学生交朋友,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学生喜欢你,自然喜欢你上的课。当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和蔼可亲、情操高尚的老师,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走进课堂应满面笑容,并能以饱满的情绪贯彻始终,使教学中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激起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多种形式,增强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探索、去求知,就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去主动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8篇

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容易接受新知识,也更有利于其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效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提高课程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医教学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大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采用老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这种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课就象一首“催眠曲”,单调无味,令人昏昏欲睡,容易使学生觉得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令人厌烦。成功的课堂教学,并不在于教师讲解全面、准确,而是看教师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应将提高兴趣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切入点。学习兴趣产生于学习的需要。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专业特点和必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有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帮助学生认识功课的重要性,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一门课与其他课程有什么关系等。教师要将所教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这些知识对临床上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到自己现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解决今后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 重视课堂引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希望上好课的内在心理,这种心理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难得的良机,重视绪论部分的备课,以精彩的导言吸引学生,形成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展开预备良好的气氛,为正文开讲铺平道路。在绪论部分注重介绍中医学在历史上和世界医学史上的重大贡献,

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人痘接种术是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等,使学生对中医学建立初步的信任。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我国着名医学家治病救人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介绍中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例如现在国际上掀起的中医、中药、针灸热潮,中医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禽流感等新发疾病方面的优势等,说明中医并没有衰落,相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学生树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信心。

在讲授具体章节时,要力求课堂生动幽默,情趣盎然,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注意转变思维方法,提示学生学好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是转变思维方式的重点和关键。在阴阳学说的讲授中,结合成语中有关“阴阳”的条目如阳奉阴违、阴差阳错等说明阴阳的含义,以太极图阴阳鱼的运动说明阴阳的关系;在整体观念、五行学说的讲授中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使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掌握比较、演绎、类比、反证等思维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在讲解脏象时,为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以一些常用的成语、俗语来解释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以心想事成、心怀鬼胎、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说明中医心主神明理论,以胆大妄为、胆小如鼠说明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在六淫章节教学中,注意结合生活实例,例如以放风筝的过程来说明风性浮越、主动,以台风的速度、变化说明风的善行数变;以热胀冷缩说明寒性收引。在七情章节教学中,利用一些文学典故,如用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说明“喜伤心、喜则气缓”,用林黛玉的结局来说明“悲伤肺,悲则气消”。这些方法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减少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深奥理论的困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于学生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有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有张有弛,有高潮有低谷,使学生带着问题,怀着好奇一步一步渐入佳境。

三、合理使用设备,刺激感官产生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设备也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现已普遍应用于各医学院校的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声、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去精心准备、合理使用。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需要教师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素材、制作课件,准备得越充分、越细致、越周到,效果越好。课件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既要避免大段文字的简单堆砌,令听者索然无味,也要避免过于繁杂,动画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9篇

中医基础理论与代谢组学研究的联系及应用

1代谢组学在阴阳五行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是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而五行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古代朴素的系统论,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重要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被引入到中医学领域,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存在着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变化规律,以生克制化规律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保持事物间的动态平衡。阴阳及五行不能脱离具体的事物单独存在及变化,从中医学角度研究疾病的诊治来说,阴阳及五行的存在不能脱离患者的主诉、症状及体征等所有具体存在的客观事实。相对于中医学中系统、动态、整体的诊治体系,西医更加倾向于怎样解决当下最主要的问题,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但因为中医的诊治体系不能量化、标准化及透明化,尤其是像阴阳五行这样的抽象、复杂的概念,不能得到现代医学的完全认可,所以大家都在致力于找到能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契合的一种研究方法。而代谢组学的兴起给中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机体体液代谢产物的多样化、数值化及组群的整体化,与阴阳五行的动态变化不谋而合。虽然现在代谢组学在中医基础的研究及应用可能只是初步阶段,但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有希望以现代化技术量化中医体系,将中医与现代医学融为一体。简单的举个例子,范群丽[9]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的血清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血清代谢学物质基础,发现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不仅可与健康人从代谢组上相区分,还可与其他证型相区分,说明人体阴阳失调后可造成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即不同的疾病、同病异证都存在物质基础差异,这与前期研究结果相一致[10]。

2代谢组学在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中的应用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联络、气血津液灌注运行形成一个完整的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变化是独立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同脏腑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代谢物质存在明显差异。简单地说,中医学中的藏象学说就是通过外在可见形象以研究内在不可见事物的方法。而现代研究方法中的代谢组学正是通过对体内代谢产物和代谢网路的变化,推断机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最终结果。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代谢物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也能反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以五脏中的肾为例,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蕴元阴元阳,能够激发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是生命的原动力,支配着人的生、长、壮、老、已[11]。而如何进一步理解肾精是什么,肾精是否存在,能不能将其量化,到底肾精的量在什么范围内是生理性的,在什么范围内是病理性的。所以我们希望可以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测定健康人与肾精不足证的体液中代谢组群的差异,以现代医学的角度理解中医学,更好地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例如倪艳[12]提出利用“一对一”相关性研究和“一对多”的分析方法探讨区分肠癌患者或肝癌患者的特异性和共有性变量,建立特征代谢模式方程,探讨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筛选特异性指标的应用价值。同时我们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可以通过分析机体尿液、唾液、汗液或血清等的代谢组群的差异,结合现代化生物学知识即具有明显差异的代谢物质在体内的合成、转化途径,溯源到产生疾病的主要脏腑,而达到针对性的治疗或者未病先知的目的。比如利用代谢组学研究“脾在液为涎”等中医藏象学说的相关课题正在开展[13]。中医经络学说的现代化研究也在快速发展,唐勇等[14]发现针刺阳明经穴对机体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基本一致,均可以升高尿液中马尿酸和氧化三甲胺的含量,降低甘氨酸含量;针刺阳明经穴与针刺阳陵泉对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差别不大,但与针刺委中后的差别明显;针刺委中后尿液代谢物中肌酐明显升高。

3代谢组学在病因病机中的应用

病因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病变机制的系统理论,病因包括外感、内伤、病理产物性病因等;而病机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结合病因对机体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阐述。机体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产生不同的病理产物,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后,可能会发现相应的代谢产物的种类、数量等有所变化。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辨证、辨病的研究应用,有可能使疾病的病理机制量化及标准化,使患者就医时最常关注的事情———“为什么生病”一目了然。相应的研究如朱萱萱[15]将中医辨证方法同现代系统生物学理论相结合,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基于GC-TOF/MS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区分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男性患者中气虚血瘀型和痰阻心脉型可明显区分;女性患者中气虚血瘀型、痰阻心脉型和气阴两虚型也可明显区分。提示代谢组学方法可能成为冠心病病因病机有价值的新研究手段[16]。牟慧琴[17]认为因研究者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侧重不同,对此病的辨证分型各不同,缺乏统一标准及规范化辨证施治,影响了中医药优势的发挥。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病因病机导致的疾病发生后机体体液代谢物的进行分析,可以将中医辨治规范化、标准化。

4代谢组学在防治原则中的应用

防治原则包括预防和治则两方面。预防包括“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及其与养生的关系;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我国古代医家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古代医家总结出了一些疾病发病前容易出现的症状,例如患者中风前会有头晕,甚至目眩,指端可能会出现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跳动等症状。虽然古代医家总结出了一些疾病的发病预兆,但目前临床很多疾病还未总结出发病征兆,况且随着时间、环境、气候等变化,出现愈来愈多的新发疾病,而诊断、治疗的手段远远跟不上疾病变化的速度。所以,现代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倾向于中医学一贯坚持的治未病思想。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疾病阶段的机体体液代谢物的差异,有可能使“治未病”成为现实。代谢组学可以通过对“黑箱”外内源性代谢物的种类及数量的变化,从疾病前兆到疾病发生,达到临床诊断判定标准的逐步演变,获得疾病前判定的科学依据,有利于对疾病进行预防,并进行预防效果的评价及预后评估。崔海珍等[18]通过亚健康脾虚证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成功区分出亚健康脾虚证组与健康人的尿液,初步得到其证型的代谢表型与差异性代谢物。分析出亚健康脾虚证的尿液代谢表型谱,从代谢谱图中寻找到有生物学意义的特征代谢物组。从整体代谢途径来研究亚健康脾虚证,有助于发展中医整体观在证候中的现代应用,为传统医学的现代化深入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杜振华等[19]通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代谢轮廓分析,发现血清代谢物在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差异,可较灵敏地区分肝硬化的临床分级,区分肝癌的发生与否。在大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有比较明显的阶段差异,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有较大的施展空间。

中医基础理论范文第10篇

21中医之气是生命之根本气概念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中医学引进哲学“气”范畴并将其作为构筑医学理论体系,解释物质存在,解释自然、人体、生理、病理“一以贯之”的基本概念。中医理论从自然到人体,从生理到病理,贯穿着“气一元论”观点。认为气是一定物质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相应的功能运动[6],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表现。故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活力(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无形可见的构成人体极细微的最基本的物质,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又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7]。从气的实质方面讲,人体之气就是生命[8]。上述可知,中医之“气”表征的是生命之本质之根本。

22现代科技理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从化学的观点来看,一切生命,不论人还是动、植物,都是由原子与分子组成的。在生命体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由氨基酸和核苷酸组成的蛋白质和DNA,以及糖类和脂类等分子。生命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调节、应激等各种生理、病理、生化、免疫等所有反应都是在分子、原子层次,其实质是分子、原子的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在生命体中主要以共价键、离子键、范德华力、亲水疏水力等形式体现出来[9]。在量子化学的视角下,所有的相互作用或化学键本质上都是原子或分子周围电子云的相互作用,这种电子云的叠加作用实际上是电磁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生命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包括小分子、大分子、各种离子等都是靠电磁相互作用将它们组成一个活的生命体的。因此,电磁相互作用是生命体中主导型的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决定着生命的现象,生命运动的本质就是电磁的相互作用。从现代物理的观点来看,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互相作用。自然界中存在强、弱、电磁和引力等四种作用力。强、弱、引力对生命体的影响或者太大或者太小,生命运动一般不涉及它们。只有电磁力对生命体活动现象起着决定性作用。生命系统的任何内部变化,无论是组份上的还是结构上的,都会引起系统微观能级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上述电磁力的作用,理解为生物分子高能态和低能态的相互跃迁,换言之,处在高能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它们须向低能态跃迁才稳定。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即生物电磁辐射。生命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存在着永恒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外界不间断地泵浦耗散的能量,使回到低能态的分子在外界作用下又跃迁到高能态,再次发生电磁辐射。外界泵浦和电磁辐射相伴发生,达到一个动态平衡[10]。因此,机体的电磁辐射是由生命运动的过程中最根本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现象,是生物有机体的一个固有功能,是生命之本质。

23实验研究显示,机体电磁辐射可表征人体的整体状态顾樵[10]对不同年龄的正常人群,测量手指的生物光子辐射“动力学”,如图1,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正常人手指生物光子辐射呈上升,强度平均值在大范围年龄段的变化服从S型的增长曲线。图1正常人的手指光子辐射“动力学”各种年龄段正常人的手指生物光子辐射作为一种“动力学”演化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观察值与下述表达式有高度关联,表明生物光子辐射是生命体的一个固有功能,该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I(t)=A1+(AB-1)exp(-Ct),式中,A=Ⅰ(∞)为饱和强度B=Ⅰ(0)是初始强度C是一个特征的增长率。这个实验提示我们:①上述函数式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生长曲线”,许多生理现象如人体体重的增加、身高的增加,细菌数目的增长等都服从这个时间演化函数,表明生物光子辐射是一个很本质的生命现象,是有机体的一个固有功能,这与中医“气”概念的意义相一致。②图1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观察点的标准方差越来越大,到老年段不确定性达到最大,意味着同样年龄的老人其健康状态可以相差很大,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与中医理论也相当吻合。大量的实验研究也证实,生物系统处于境(stress ),如病变、受伤、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等时,其生物电磁辐射行为一般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生物电磁辐射提供了一个关于生物系统基本特性的综合指标[10],这个指标关联到生物内部变及环境影响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整体信息。

24中医之气与人体电磁辐射的基本特征同构中医之气的基本特征有物质性、功能性、恒动性、转化性和中介性。下面通过比较两者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吻合程度。

241物质性气是有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无形有征,是构成人体极细微的最基本的物质。气一元论认为:气这一极细微的物质统一了整个物质世界,无形的太虚,有形的万物,乃是同一体--气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众所周知,电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组成电磁场的基本粒子是量子,电磁波的量子也称光子,一般认为光子是没有静止质量的基本粒子(光子是否有静止质量尚有争议),它是目前所知质量最小的基本粒子。因此可以说,电磁场的量子是非液体的、非固体的、流动的(可传播性即电磁波)、无形有征(可测知)的极其细微(无静止质量)的基本物质。电磁场的波粒二象性与中医“气”的“无形的太虚,有形的万物”同义,由此可见,电磁场与中医气在物质的属性方面基本同构。

242功能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物质,同时又是物质具有的功能。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呼吸运动、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抵御外邪、自身调控、康复等功能活动的体现[11]。气在中医学中主要指功能,是言功能而寓物质。从病理角度理解,气又是人体致病因素。《素问•举痛论》云:“夫百病生于气也。” 电磁场具有传载能量、动量和信息的功能。在人的机体中,各种生理、生化、病理等生命活动如人体生长发育、呼吸运动、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抵御外邪、自身调控、康复等等都是通过物质相互作用力实现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力在本质上就是电磁的相互作用。量子力学理论中,传递电磁作用的是光量子的交换。因此,在功能层面上,电磁场的量子与中医气相当。

243恒动性气是永恒运动的物质微粒,虽有聚有散,但总以有规律的运动不息、流行不止为基本特性。《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天地之间,上下相成,更迭为用,就是由于气升降运动的推动。《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聚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蓄育,气中而象变,气致一也。” 一切存在和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都是气,只是气的凝聚和离散两种不同的状态。天地之间,无论是生命的繁衍,还是无生命体的形气聚散,无不是根源于气的运动变化。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既是光速,恒动性是电磁波的基本属性。这与中医气“是永恒运动的物质微粒……总以有规律的运动不息、流行不止为基本特性”特性相对应。量子力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粒子都有和它相湮灭的反粒子。一对正、反粒子相遇时,会同时消失而转化为别种粒子,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相遇会发生湮没而转化成一对光子能量超过102 MeV的光子穿过铅板时,会产生电子、正电子对,说明光子与电子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对正、负电子可以转化为一对光子,而且根据其能量的大小还可以转化为其他的各种实物粒子,但粒子间相互转化过程中永恒不变的原始物质却是光量子。这就是“一切存在和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它既可以“凝聚”成实物(电子等)也可以有实物“离散”成电磁场(光量子),这与中医之“气”非常吻合。

244转化性气的转化在中医学中主要指气化,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包括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等运动形式[12]。脏腑是气化的主体,气化运动是脏腑、经络、器官等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本质和核心,整体生命现象就是一个气化运动的过程。在气化过程中,一方面脏腑、经络等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本身使气化得以进行和实施另一方面脏腑、经络等器官又从气化过程中获得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从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自我再生等。气化的本质是机体质量(物质)与能量(功能)之间的交换。电磁场的质能转化可用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来表达(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在相对论中质量和能量等价。在中医脏腑气化的过程中,各种生理机能的活动无不是通过电磁力实现的,而气化的本质就是“机体质量(物质)与能量(功能)之间的交换”。因此,从转化性层面,辐射电磁场的量子与中医气也是相通的。

245中介性气的中介性一方面是指气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联系的中介,因为气的中介作用,人才得以 “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另一方面中医气也是机体内脏腑、经络、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研究发现宇宙间、地球都存在电磁场,因为电磁相互作用是生命体中主导型的相互作用力,实验也证实,人体存在微弱电磁辐射场。电磁场之间是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叠加的的,这使得人与宇宙、大地以及人体内各脏腑、经络、器官通过电磁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这不正是“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五脏六腑之间的相生相克以及经络的相互联系吗。而电磁的相互作用力却是源于光量子的交换。因此在中介性层面,辐射电磁场的量子与中医气相通。通过分析比较电磁辐射场与中医气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有关的实验研究,有理由认为用机体电磁辐射场(量子)可以表征中医的“气”。

3基于人体电磁辐射表征中医人体之气的观点及生物系统电磁辐射相干性理论诠释中医理论学说内涵生物系统电磁(或称光子或量子)辐射相干性理论是德国生物物理学家Popp研究小组等提出的基于生物系统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是在生物系统的“耗散结构”本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描述生物辐射行为的理论体系[10]。主要要点有:(1)生物机体内存在非局域性相干辐射。(2)透明性效应:生命物质对量子的传播显示出高度的透明性。(3)生物系统内电磁辐射具有合作性,存在“亚辐射”现象[13]。(4)生物电磁辐射可能是生物系统组织序的一个潜在性的度量,提供了一个分析实际生物系统状态的概念和方法[14]。(5)生物电磁辐射存在外泄现象,但强度极低,是一个典型的量子效应。通过探测外泄光子的特征(强度,光子空间分布,光子统计性质等),可反映生物系统内部性质的变化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包括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藏象、经络、精气神、辨证施治、四诊八纲,以及中药药性理论等学说,其中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哲学思辨工具。如前所述,阴阳学说和互补原理之间有着渊源的内在联系。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元素论的宇宙观,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从属于气,与量子理论的整体观有着深刻的认同。也即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寓于量子理论之中。基于人体电磁辐射是中医人体之气的观点能在现代科学层面而非哲学层面解释中医理论中医理部分的学说,且有大量实验佐证。

31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古人对人体内信息传导、网络调控及管道运输的宏观认识与总体理解,经络主要分经脉和络脉,经脉以纵行为主,是经络的主干,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两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腧穴主要分布在经络的体表起止、分支、会聚、出入胸腹、经脉曲折处。基于电磁辐射相干理论,我们提出了人体简化模型,通过数理推导计算,在模型表面可形成强的干涉条纹。结合中医理论关于经络阐述,我们提出经络相干假说[15]:人体电磁辐射场具有非局域相干性,在机体内发生干涉现象,其干涉聚束构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性的网络,在生物体表(相当半反射面)形成强弱相间的条纹(聚束)。它携带着相关脏器的生物信息,将机体内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其中纵向聚束一般为经脉,横向聚束一般为络脉。腧穴是电磁干涉聚束的交会集聚点。实验研究发现人体光子辐射与经络吻合[16]。人体微弱电磁、光子的辐射(生物外泄电磁辐射)线分布与中医14条经络吻合,并且腧穴的辐射变化表征相关器官的病变。生物电磁信息和相干态的实验研究发现,经络系统的背景是人体内一个连续分布的电磁驻波叠加而形成的三维干涉图[17],有力的证明了经络干涉假说的正确性。经络干涉假说可以解释经络现象,如针刺效应可解释为:金属毫针相当引入一个反射面,形成一个与体内电磁波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电磁波,对原电磁场产生扰动现象(中医称得气),从而引起生物效应。经络低电阻、良导电特性是因为电磁聚束为高内电场线,在这条线上,电导、波导、光导能力都比较好[18]表现为经络的良导电性、波导性、光纤性等。

32藏象学说中医学的藏象学说具有五脏网络调节的思想,认为人机体通过经络等由“气信息” 传递调节,联络脏腑、官窍,甚至自然界、社会,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现了整体、联系、动态的中医学思想,相干性理论认为:一部分自发的和光诱导的生物超弱发光的光子(量子),起源于生物系统内一个高度相干的电磁场,这种相干电磁场很可能是活组织内通讯联络的基础[19]。海洋甲藻Pyrocistis elegans群体实验观察显示[20],被禁闭的生物量子扮演了传递生物信息的角色。生命运动是无限多生物子系统(在不同层次上有器官、组织、亚细胞、生物大分子等)的集体效应。它们之间通过禁闭的量子作为通信方式,基于此它们被组织起来,在生命运动中表现出关联、协同、合作的行为,从而导致生命体内部的大范围相干性[21]和宏观上的高度有序性。由此可知,机体内电磁辐射的量子在组织、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通讯联系中扮演者信息传递信使的作用,与中医所谓脏腑调节的“气信息”功能一致。我们提出藏象量子信息假说:人机体内电磁辐射形成的电磁场具有相干性,其量子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是机体内组织、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等信息通讯的另一种信使。在生命运动的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机体内量子是中医学脏腑网络调节的“气信息”。1992年,Alrecht等[22]首次发现光子参与细胞间的通讯,将培养的仓鼠肾细胞接种到载玻片的一个面上,培养2~3天后,在该载玻片的另一面上再接种 BHK细胞,在暗处继续培养7~12 h后,发现后接种的细胞的生长不是随机取向和分布的,而受先接种一面细胞的影响。如果在该载片两个面之间放一层金属薄膜,这种影响就不再存在了。这说明载玻片的两个面上的培养细胞之间存在着光通信。2009年,Daniel Fels通过实验研究提出光子是细胞间通讯除分子之外的的信息载体[23]。 验证了光量子是细胞间通讯的载体即“气信息”。研究还发现,人体太白穴、太渊穴、期门穴的某些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分别于心脏、肺通气功能、乳腺增生有相关性[24~26],这不但验证了腧穴处有量子辐射,还进一步说明了腧穴处的量子辐射与机体的器官有信息通讯。

33天人相应学说研究发现,大部分天体都有自己的磁场[27],二十八宿恒星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自己的磁场,就是说,他们都会以场量子形式向宇宙空间一刻不停地发射自己的磁场能量。地球同样具有自己的磁场,且是一个弱磁场。地球伴随着庞大的地磁场遨游于太空之中,每时每刻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能量辐射造访地面。如以微波为主的宇宙辐射背景场,以宇宙射线为主的高能辐射,来自脉冲星的电磁脉冲,来自中子星的中子辐射,来自超新星爆发的能量辐射,来自太阳黑子活动的太阳粒子流(太阳风)、太阳辐射以及太阳整体磁场(包括行星际磁场)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能量辐射与地磁场发生不同层次的相互作用(屏蔽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害),最后构成一个整体的宇宙自然太空场。由于宇宙太空场中的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瞬息万变,地面上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相位)接收到的这种相关的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不同,它与此时此地地磁场所发生的作用和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换言之,在地球表面,存在一个由太空各天体运动辐射相互作用形成的庞大的电磁场,该电磁场与时间、空间位置相关,人类以及世间万物就生活和生存在这个空间,这种由太空各天体运动辐射相互作用综合形成的庞大的电磁场不妨称为“时空电磁场”。人类生活和生存在由太空天体和地球综合形成的时空电磁场中,人体磁场是在时空磁场这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维持的。这两个磁场之间必定存在着相互共振作用。由于人类长期的进化, 人体与时空磁场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某种平衡。当时空磁场发生剧变时, 这种磁场平衡即会被打破, 因而给人体带来某种影响。这种共振作用就是中医所谓的“天人相应”,这种时空电磁场既是所谓的天地之“气”。由此认为:天人相应是人体电磁场(人体之气)与时空电磁场(天地之气)相互共振作用实现的。实验研究显示,时空(地球)磁场强度及各种要素在区域上的不均匀性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体健康呈现出不同的特性[28]。尤其是在异常区域, 易引发高血压、风湿病和神经性精神病。例如:库尔斯克地区等。时空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太阳剧烈活动引起磁暴对人体产生影响。常引起皮肤电位的变化进而影响人体内脏的变化;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易导致精神病、癫痫等; 影响血液凝固状态和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 如: 心肌梗死、血栓、中风等; 影响生物渗透率, 而导致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此外, 在磁暴期间女性的分娩个数, 早产数量及病孩的出生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34辨证施治中医症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29]是对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30]是一种综合性的功能态[31]。中医理论认为“夫百病生于气也”,即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源于机体之气。机体的“病理概括”、“整体反应状态”、“综合功能态”都是机体“气”的体现。如前所述,机体电磁辐射可表征中医之气,机体电磁辐射场的量子的状态就应该可以表征机体的状态,也即表征症候。相干性理论认为:生物电磁辐射可能是生物系统组织序的一个潜在性的度量,提供了一个分析实际生物系统状态的概念和方法[10]。生物电磁辐射可以被理解为众多相干态的叠加,其中每个分量相干态来自于不同的生物单元(如组织、细胞、亚细胞、生物大分子等)这些单元被高度关联起来。它们各自的辐射场之间发生干涉。当生物系统处于逆境,如病变、受伤、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等时,会使系统本身发生变化,如系统能级结构的变化、系统本征态的变化、激发态布居数的变化等,致使光量子储存能力下降,泄漏出的光量子数目增加。通过探测这些具有量子效应的光量子特性,从而探知生物系统自身整体反应状态和外界逆境状况的信息。这种“整体反应状态”与中医所述完全对等。由此我们提出:中医证侯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相干叠加态。生物系统在外界能源的不断泵浦之下,总是处于一个远离热平衡的状态,并在这样的状态下不断辐射生物光量子,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这其实是一个非平衡的稳定态,当生物体系统处在逆境(如病变、受伤、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等)时,生物系统会偏离其稳定态,显示出特殊的生理反应。辨证施治的核心是在识别证偏离正常状态下,通过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校正偏离态达到正常态的过程。而这个“态”就是证候,就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相干叠加态。Popp提出补充医学治疗方法如药物等,是通过与机体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的[32]。我们认为:在病理情况下,人体电磁辐射场相干叠加态肯定与健康情况下有差异,辨证施治就是调整病理情况下的电磁辐射场相干叠加态,使其转变为健康情况下的状态。实验研究发现,人体手指穴位的生物光量子携带着关于体内器官信息的丰富信息[10],正常人的生物光量子有明显的规律性,某一器官的病变会导致相应手指穴位的生物光量子辐射偏离正常值。用生物光量子分析技术对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程度的人群监测分析,获得人的“生长曲线”,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光量子辐射强度服从S型曲线增长,并且不同健康程度人群的S型曲线有显著差异。说明生物光量子检测提供了一个指示人体健康状态的指标。另外,在其他领域,如对各类种子(如黄豆、大麦、葵花籽、油菜籽等)的出芽率及水果等食品的新鲜度[10],这样综合的整体性指标,生物光量子检测也显示出优势,并已推广应用。大量的实验显示,生物光量子分析技术能给出被测样品由内部变化及环境影响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整体信息。提供了一个生物系统基本特征的综合指标。这些实验结果都直接或间接支持中医证侯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相干叠加态的观点,同时为证候的定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诊察手段。另外,中医证侯和电磁辐射场的特性一致,都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功能性、动态性和信息性等。4量子中医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医理论与量子理论具有通约性,人体电磁辐射可以表征中医人体之气。基于人体电磁辐射(量子)是中医人体之气的观点,用以量子理论等现代学科理论转化中医理论其实已将阴阳五行寓于其中,用量子理论等现代学科理论而不是阴阳五行等哲学的思辨工具基本诠释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医理学说,说明其转化的可行性。尽管有些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尽管哲学范畴的中医之气会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可能还会深入,但能利用现有的基础学科理论和技术转化中医理论,使其具有现代学科的清晰性、严密性和可证性等基本特征仍然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由此,我们提出量子中医学〔3〕概念,即:以整体论和辩证思维为哲学思想,以量子理论等现代学科为理论基础,基于人体电磁辐射场是中医人体之“气”的观点,运用微观状态的电磁辐射、光 (量)子辐射、能量(热)等量子形式,研究阐释中医理论关于人的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科学。量子中医学主要研究内容:(1)用量子理论等现论转化中医理论实现其科学范式转换,建立量子中医学理论体系。(2)运用微观状态的人体电磁辐射、光(量)子辐射、能量(热)等量子形式,建立量子中医学实验和定量诊察技术体系。参 考 文 献

[1] 李彭涛,苏刚强,王永炎.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8):509-516.

[2] 林德宏.科学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8.

[3] 韩金祥,韩奕.关于中医理论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34(4):306-308.

[4] 李翠娟,巩振东.中医证本质研究存在问题的思考.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1-4.

[5] 项晓人. 量子物理学对中医学的现代解读.中国中医药报,2009(2339):52.

[6] 王明辉,王风雷.中医气学说是联结传统与现代科学的桥梁.湖南中医杂志,1999(2):3-9.

[7] 邓中炎,徐志伟,陈群,等.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70-187.

[8] 李心机.中医学气论诠释.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18-21.

[9] 庞小峰.生物电磁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88.

[10] 顾樵.生物光子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30,277-291,314.

[11] 邓中炎,徐志伟,陈群,等.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70-187.

[12] 李昌.浅谈气一元论.河南中医,2009,29(5):431-432.

[13] Popp F A.Coherent photon storage of biological systems.In:Popp F A,Wamke U,Konig H L,et al.Electromagnetic Bio-Information.Munchen-Wien-Baltimore:Urban & Schwarzenberg,1989:144-167.

[14] Gu Q.On coherence theory of biophon emission.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Chinese Physicists in Gmany,1999,5:15-18.

[15] 韩金祥.基于生物光子相干性理论的经络本质探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0,29(3):74-78.

[16] 严智强,史燕清,王一中,等.人体十四正经高冷光特性的研究.针刺研究 1989(8):389-392.

[17] 张长琳.电磁驻波叠加作为经络系统的背景.针刺研究,1995,20(4):52-62.

[18] 胡翔龙.中医经络现代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9] Popp F A,Li K H,Gu Q. Recent Advances in Biophoton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s.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1992:1-46.

[20] Zhang J Z,Popp F A,Yu WD.Communication between Dinoflagellates by means of photon emission.In:Beloussov LV, poddFA.Biophotonics.Moscow:Bioinform Services Co,1995:317-330.

[21] Frohlich H.Long_range coherence and energy storage in biological systems. J Quant Chem,1968,2:641-649.

[22] Albrecht-Buehler, G. Rudimentary form of cellular “vis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2,89(17): 8288-8292.

[23] Daniel Fels.Cellular Communication through Light.Plos One,2009,4(4):e5086.

[24] 周愉,沈雪勇,丁光宏,等.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白穴红外辐射光谱比较研究.中医药学刊,2006,24(4):653-655.

[25] 邓海平,沈雪勇,丁光宏,等.太渊穴自发红外辐射的相对特异性.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94-495.

[26] 应荐,沈雪勇,丁光宏,等.乳腺增生患者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点红外辐射光谱比较.辽宁中医杂志,2008,36(8):1145-1147.

[27] Gerda Horneck,庄逢源.宇宙生物学.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58-83.

[28] 葛本伟,郭世先.地球磁场与人体健康.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5,26(1):39-42.

[29] 童舜华,段逸山,童瑶.“证”概念探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6(3):9-11.

[30] 郭蕾,王永炎,张志斌.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5-8.

[31] 沈自尹.再从证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的互补性.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3)180-182.

[32] Popp FA,Priciples of complementary medicine in items of a suggested scientific basis.Indian J Experimental Bio,2008(46):378-383.

上一篇:中医药法范文 下一篇:校本教研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