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范文

时间:2023-03-07 03:16:22

中药鉴定

中药鉴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药鉴定;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法;综述

近年来,许多新学科理论和试验技术不断渗透到中药鉴定领域,中药鉴定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1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按照对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一种现代统计方法。选取不同的模糊相似系数或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一批样品或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的动态聚类图,从数图上即可分类、鉴定和评价药材质量。经李慧珍等[1]对马勃等18种真菌显微特征聚类分析、苏薇薇[2]以砂仁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为量化特征在计算机上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实践,证明该法的实验结果与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吻合,显示了该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广阔前景。常璇等[3]利用此法对宁夏中宁县、平罗县两地枸杞中铜、锌、锰、锗、硒、砷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比较研究不同产地之间的枸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在整体水平上可区分不同产地枸杞中6种元素含量,误判率为0。提示经过更多的验证之后,在不同省区枸杞之间进行聚类分析比较研究,可为枸杞道地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张水寒等[4]应用系统聚类法,对20批关黄柏样品的HPLCFP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分析。聚类结果显示16、17、18、19、20号样品为道地药材样品,质量均较好,且以湖南的道地药材样品为好。此方法可用于中药的鉴别,方法较为简便,且样品处理较简单,这将对中药质量的规范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指纹图谱法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5]是指某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几种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即用一定的方法(如HPLC、GC、TLC、HPLCMS、GCMS、FTIR、Xray和UV等),对特定的对象(如中药材、提取物、饮片、注射液等)和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的有特征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目前使用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采用HPLC法[6],可提供大量的信息,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研究的需要。

3免疫法

不同的动植物药材含有不同的特异蛋白,免疫鉴别即利用该蛋白制备的特异抗体与待检品中的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来鉴别药材的真伪。该技术适用于动物药材的鉴别,尤其是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动物药间的鉴别[7]。国内学者[8]采用免疫电泳法及琼脂免疫扩散法准确鉴定了虎、豹等多种动物的骨骼,还能将豹骨进一步鉴定为雪豹、石豹或金钱豹,说明免疫鉴别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鉴别法。

4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也称DNA分子诊断技术,是基于研究DNA分子由于缺失、插入、易位、倒置、重排或由于存在长短与排列不一的重复序列等机制而产生的多态性的检测技术[1]。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中药材(不含矿物药)物种的多样性是由于其基因多态性的结果,而基因多态性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它比在形态、组织和化学水平上检测更能代表其变异类型的遗传标记。由于DNA分子标记直接分析的是生物的基因型而非表现型,鉴别结果不受环境因素、样品形态(原品、粉状或片状)和材料来源的影响,因此可为中药品种鉴别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手段。如: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RFLP);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序技术;随机引物PCR技术(RAPD);DNA序列标记技术等。

综上所述,现代中药鉴定学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包括聚类分析、基因组成特征、指纹图谱法、等多层面的中药鉴定学科体系,同时通过这种学科体系建设,为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提供可靠的指导资料。新晨:

参考文献】

[1]李慧珍,李水福,胡清宇,等.马勃类18种真菌显微特征的聚类分析[J].基层中药杂志,1996,10(3):8.

[2]苏薇薇.聚类分析法在砂仁及其伪品鉴别分类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8,11(2):158.

[3]常璇,胡奇林.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宁夏中宁县和平罗县枸杞中6种元素综合指标的比较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248.

[4]张水寒,郭伟伟,蔡光先.HPLC指纹图谱结合系统聚类法对不同产地关黄柏药材的分析研究[J].科技导报,2006,24(9):53.

[5]王睿,徐伟,方翼,等.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4,7(10):764767.

[6]路飚,彭咏梅.HPLC法测定心脑健滴丸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7878,83.

[7]杨洪鸣,李真玉,唐金宝.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药师,2004,7(10):811812.

中药鉴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教学法;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8-000-00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此,该学科具有“三多二性”的鲜明特点。“三多”之一是相关学科多,因为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化学》等学科基础上,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新药开发利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故以上学科是学好《中药鉴定学》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既要掌握好《药用植物学》中的形态、解剖和分类学的主要内容,也要掌握好《中药化学成分》中各类成分的特性、主要定性、定量方法,以及《药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好《中药鉴定学》做好必要的准备;二是中药品种多,现用的本科教材全书共载药500多种,其中常用中药就有350种;三是鉴定内容多,每一味中药都有历史记载、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显微、成分、理化、效用和附注等项目,其涉及范围极为广泛[1]。“二性”一是指复杂性,中药鉴定品种繁多范围极广,随着药材市场的开放,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真伪混淆、参杂参伪、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地域差异、野生与栽培的差异、新陈差异等因素,影响临床合理用药。在鉴定时还需把众多知识交叉综合应用,这使得中药的鉴定显得更加复杂;二是指实用性,《中药鉴定学》虽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药材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及应用。为此,《中药鉴定学》的教学应该紧扣市场分析和社会应用这一主题,让学生将来在药厂、药店、医药公司、药检部门、医院等各种不同的岗位都能发挥自己的技能,使之真正成为高等应用型医药技术人才。

1 性状鉴定是多年鉴别经验的积累

在中药鉴定的教学中,药材有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鉴定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强调什么内容,这是在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目前,人们对中药鉴定工作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认为本学科的方法比较原始落后,而且鉴定工作是辛苦的事,成效不显著,也不易与经济社会接轨;另一方面在科研和新药的研究过程中,常常有照抄药典的现象,易导致错误。应该强调:

(1)掌握《中药鉴定学》全书的重点、难点和一般要求:按大篇幅来分,以植物药和动物药为重点;其中动物药又是难点(因学生未学过药用动物学);按植物药来分,根和根茎类中药大多数是最为常用的中药,应列为重点。果实及种子类药细小难于观察,全草类中药器官复杂,若切碎后更难以识别,饮片大多切制和炮制后破碎不全也难以鉴别,这三类情况都可以列为难点。

(2)掌握特殊的道地药材和专业术语:道地药材就是一般以产地命名的,经过精心培育和加工,被一致公认为品质好的中药材。产于某地的道地药材反应了该中药的质量优劣和纯度,对于加强记忆,掌握中药的真伪优劣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广西的蛤蚧、浙江的“浙八药”、河南的“四大怀药”等质量极佳,闻明全国[2]。

专业术语形象描述了中药材的外观特征或内部结构,也可以说是某种中药的代名词,如:黄芪的“金井玉栏”,何首乌的“云锦花纹”,天然牛黄的“挂甲”、“同心层纹”、“乌金衣”,白术的“云头”、“鸡腿”,天麻的“鹦哥嘴”、“红小辫”、“原底盘”等,这些形象的描述对某一种药材的鉴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合理利用、仔细比较、照出异同、提高效果

为了又快又好地掌握各个中药的鉴别特征,可将中药分组比较,找出性状、显微或理化方面的异同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

(1)同名异物:这类药材虽同名,但根据来源,存在于同科异种、异科异种,如川牛膝与怀牛膝,汉防己与广防己,山豆根与北豆根,关木通与川木通,白芍与赤芍。

(2)同药异材:这类中药虽然以同一中药入药,但药材规格不同,质量有优劣之分,应特别注意,如杭白芷与白芷,关黄柏与川黄柏,乌拉尔甘草与西北甘草,毛苍术与北苍术,松贝与青贝、炉贝,南山楂与北山楂,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进口沉香与国产沉香,牛黄的胆黄与管黄,梅花鹿茸与马鹿茸等。以上各种药材的比较,以性状和显微鉴定为主,以理化鉴定为辅。

(3)一药多源:这类中药是指有些中药的新药源在不断发展。如人参叶、杜仲叶、山楂叶、银杏叶、甘草叶、苦竹叶的开发研究;贝母类、丹参类、金银花类、蛇类与蛇胆类等品种新资源的开发利用。

(4)真伪混淆:这类中药多为名贵中药或紧缺中药,常有掺杂、伪制和混淆品出现,要正确区别这类中药,必须仔细比较它们的外形和内部显微构造。如人参与伪品商陆的真伪鉴别,乍看外形,两者相似,仔细比较,人参根上端有横纹,商陆无此特征。若无把握或把握不好,可通过显微鉴别进行区分。人参为双子叶根的正常次生构造,具树脂道和簇晶,而商陆虽为双子叶植物根属于不正常的异常构造,具有同心性多环的异型维管束,俗称“罗盘纹”,无树脂道,含针晶束。又如川贝母与土贝母、天麻与伪品巴蕉芋、番茄红与掺杂或伪制番红花、蛤蚧与壁虎等。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中药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深人发展,中药的GAP、GSP、GMP、GLP、GCP的各种规范管理标准相继完善,对中药材的各种指纹图谱测试手段的不断提高,这也决定了对中药鉴定的教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3 追根就因、理解记忆、整理归纳、前后贯通

学习《中药鉴定学》,单凭死记硬背不行,重要的是理解记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豆蔻与槟榔都具大理石样花纹,前者是外胚乳不规则错入到内胚乳中所致。而后者是外胚乳和种皮的折合层不规则地错入到内胚乳中所致;菟丝子、牵牛子横切片中可见的“光辉带”,是种子横切面栅状细胞外缘处的细胞折光率极强,形成一束发亮的光带。需强调的是,整体归纳,把所学内容贯通一体,是学好《中药鉴定学》的重要一环。比如中药的显微构造,药材多,内容又多,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有各自的特征,若一味药一味药的去记,显然是不行的。只有系统归纳,分别整理,才能举一反三。又如,具双子叶植物须状根构造的中药有龙胆、徐长卿、紫苑、细辛、威灵仙等,它们有的具表皮、皮层、髓部,但都保留了初生构造的特点;具异型构造的中药有大黄、何首乌、牛膝、商陆、南沙参、沉香等;常去栓皮的药材有大黄、明党参、南北沙参、桔梗、白芍等;常具分泌细胞的中药有肉桂、厚朴、苍术、五味子、人参、三七等;具有微量升华的中药材有大黄、丹皮、青黛、斑蝥、薄荷、安息香等;动物的病理和生理产物如天然牛黄、马宝、狗宝、猴枣、珍珠等;含有醌类成分的中药材,中蒽醌类有大黄,萘醌类有紫草,菲醌类有丹参等。对某些贵重药材(细料药)还可借助水、火试的简易方法来达到独特的鉴别效果。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把每一味中药鉴定要点理解透彻,掌握牢固,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讨论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3/4鉴定内容属形态学鉴定范畴,故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手段上,除加强中药性状鉴定教学以外,还要搞好标本室、药房、药材公司、药检所等实践教学,从而要求掌握300~350种常用中药的性状特征,特别是药材的经验鉴别内容。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生动地把性状、显微形态学特征表现出来;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应由现在的已知单味药材,由老师设计方案和步骤,变为未知药、药材的混淆品、中药复方等,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查阅资料―分析实验结果[3]。这是因为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必须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普及,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及检测仪器的操作使用上,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检测仪器,如显微镜、分光光度计、薄层扫描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为此,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学生应有机会充分利用和操作现代仪器设备,因为只有培养充分利用和操作现代分析仪器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未来中药鉴定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21世纪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在中药鉴定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帮助他们了解新的科学原理及研究方法,以掌握新科技为人类造福。

参考文献:

[1] 李佳,贾富霞.《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60~161.

[2] 张乔桥.中药鉴定学的发展与教学探讨[J].药学教育,2002,18(2):37~38.

[3] 陈海洋.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161~162.

[4]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2.

中药鉴定范文第3篇

中药显微图像是鉴别中药真伪品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主要用显微镜进行镜下观察,然而这种方式对于同一图像的科研鉴定、集体讨论、集中教学多有不便,写作论文经过反复的调试,我们把计算机程序软件(华硕ASUSLIVE3000)应用于中药显微鉴定图像上,并收到很好的观察效果。下面我们就什么是多媒体及本软件在实验当中的应用过程做一介绍。

l多媒体的概念和现状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它能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活动影像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多媒体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它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多个学科领域的进展,同时它将会更广泛更深人的迅速波及到各个领域,使各门学科依赖于多媒体的发展而得到发展,中医药学即是多媒体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肥沃土壤,医药学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使中医药方面的研究人员对多媒体及相关技术有了更高的需求。在中医院校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c3u)教学不仅使学校教育发生了根本变化,还可以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体验到计算机的应用,培养学生更科学的学习方式。

2中药显微图像的应用现状

目前中药显微图像主要是在教学中应用,经镜下鉴别后,再徒手绘制出来。集中教学主要是靠制做幻灯片,但是由于人的视觉误差,色彩误差,幻灯片由于它的亮度和投影面积、色彩等的限制镜下鉴别很难获得较为理想的演示效果。如何统一镜下标准,提高集体化教学效果?将中药显微图像移植到计算机上,也可以移植到计算机网络上,利用交互方式进行更有效的教学,是值得探讨的。

3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过程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显微图像的处理、显示和交互方式上。主要工作如下:

采用立式显微镜、计算机、常规视频输出的实物

展台和彩色喷墨打印机各一台,计算机要求具有640×480以上分辨率,真彩l6色VGA模式并具有视频采集的功能。在开始菜单中点击程序项,在随后出现的菜单中选取ASUSLIVE项,然后点击LIVE30000运行这个软件。软件运行后会出现一个控制面板和一个图形显示窗口。将连接好的实物展台对准已调节好的显微镜并调好实物展台的放大倍数,使实物展台将显微镜下观测到的图像转换成模拟信号,图形显示窗口中会出现清晰的显微图像。然后用视频采集卡将收集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码信号并在LIVE3000控制面板中点击“抓取模式”按钮进入抓取状态。其次点击“设置抓取画面之储存档名”按钮,设置存盘路径和文件名,最后点击“抓取单张静态画面”按钮,把图像抓取并保存了下来。这种方式在图像显示上即可以用投影仪直接在大屏幕上投影,也可以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后供教学、科研、集体讨论之用,更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随时查看,方便而快捷。

4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4.1LIVE3000软件兼容于微软的VideoForWindows标准规格,可以抓取352×24O大小的视频画面到系统中存储起来。有各种操作指示,所有操作均用鼠标进行。

4.2方便灵活的使用方式本软件有清晰、真实的显示能力,单击“显示/隐藏视频来源设置”按钮,可以设置视频画面显示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选项。

各类显微图像可个别显示,也可以设定某一部分显示,必要时也可用文字或语音给予提示,在使用时可单机使用,也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运行。在教学中可以用大屏幕作演示,也可以由教师指定若干图像对学生进行考试,更适合于时下流行的视频会上做研究、探讨。

中药鉴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半显微镜技术;性状鉴定;中药药材;真伪鉴定;应用

随着临床用药的不断发展和合理化,中药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西药在临床上的滥用,副作用越来越多,传统中药作为中国的宝贵资源,在治病和保健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药药材种类多,药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过去我们只对药物的性状、 外观、受潮等方面进行鉴定,不重视药物的药效,大大降低了中药成分在药品中的治疗效果。因此,对药物成分、结构、药效进行有效的鉴定,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和疗效的重要手段。半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的细胞?组织?构造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1】,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逐步在应用于临床中。

1 半显微镜技术在中药药材鉴定中的重要性

半显微技术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或粉末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内含物,辨别中药成分的所含药量和真伪。它可对中药表面特征的放大,清楚地显示其表面的纹理,对一些细小的果实种子类扁平的中药饮片?叶类及花类药材鉴定真伪和性状【2】。如茯苓为菌类中药,在显微镜下可呈现不规则分枝状团块及菌丝;牛黄属于动物类药,显微镜下可呈现黄色小颗粒或不规则团块,团块内有大小不等类方形晶体,而伪品则无此征象,还有如人参、天麻等药物利用草酸钙结晶的存在辨别真伪,大大降低了临床用药中由于药物伪劣影响的药物的疗效。半显微镜技术在中药药材鉴定中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临床合理用药和辨别真伪药物起到作用作用。

2 半显微镜与性状鉴别、放大镜鉴别的区别

半显微镜与性状鉴别是中药药材鉴别的常用的2种方法。性状鉴别是利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尝等对中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断面、气味进行鉴别,不需要任何试剂,比较直观、快速,但其鉴别只靠人的主观意识来鉴别真伪,而且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及掌握正品的性状特征,对鉴别真伪有盲目性。

放大镜鉴定主要是鉴别药材形状的常用方法,但其只对药材的表面进行鉴定,对一些药材的更为细微的特征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而且对其性状很难描述。

半显微镜技术可针对性的对中药表面特征的放大,清楚地显示其表面的纹理,而且对其横断面和粉粒状颗粒进行内部结构的辨认,而且可利用扫描仪进行实物扫描和图像放大,清楚的看到药材内部的细微结构,使其对中药药材的鉴别能力大大提高,有效减少了伪劣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3】。

3 半显微镜技术在中药药材鉴定中的优点

半显微镜技术在中药药材真伪鉴定中占有重要作用,可对药物的品种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鉴定,保证用药安全性。显微鉴定主要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组织鉴定通过对药材的切片进行观察区别其组织构造特征,对完成的药材和粉末状药材特征相似的同种药物进行鉴别;粉末鉴定通过对药材的粉末进行鉴别其细胞分子及内含物的特征,对破碎?粉末状药材或中成药的鉴别效果好,2者对于中药药材的不同形状、种类、部位选择不同的鉴别方法。半显微镜技术利用低倍的显微仪器来观察药材,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及区分药物的广泛性,而且解决了其他鉴定对表面特征进行鉴别而无法观察到药材组织构造特征?细胞分子和内含物,提高了药物真伪的鉴定性。此方法操作简单、迅速、对药物的内部结构观察更为细致,是鉴定在中药药材真伪的重要方法【4】。

在进行中药药物鉴定时,应注意:(1)根据药物的种类和需观察的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材,制备不同的显微制片,然后依法进行鉴别;(2)必须掌握植(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3)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药物分类、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显微鉴定方法。

4 结论

半显微性状鉴定可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及内含物等特征来鉴别中药的真伪,对于一些从性状鉴别上难以鉴别真伪的或粉末状的药物有较好的鉴别意义,还能从中药饮片?叶类及花类药材的切面或粉末、草酸钙晶体的形态大小、石细胞的有无、形态;花粉粒及菊糖的有无中鉴定出中药药材的真伪。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不同的鉴别方法,快速准确地鉴别中药真伪,从而为保证药品质量提供前提。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主编.中药鉴定学[M].北京: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2003:34-39

[2]姜红,陈霞,快速鉴别九种中药材的半显微性状鉴定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09:389~390

[3]周建理,杨青山,中药微性状鉴定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01,211

中药鉴定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沉香的品种鉴定及鉴别方法。方法分析紫外光吸收图谱及薄层色谱的数据,进行鉴定及鉴别。结果在200~300nm的范围内对吸收光度进行测量,正品的中药沉香其紫外光吸收图谱显示最大吸收峰值在223±nm。结论使用紫外光吸收图谱及薄层色谱鉴定及鉴别中药沉香的品种,具有简便、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沉香;品种;鉴定;鉴别

沉香是一种双子叶类植物,属于药瑞香科的乔木植物,具有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的功效,主治小便气淋、大肠虚秘、腰膝虚冷、脘腹胀痛、呕吐呃逆、气逆喘息、男子精冷等。沉香一般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形成,若是树脂含量较高的更是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因此,一直以来沉香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健康的追求也日渐提高,人们对于珍贵药材沉香更是求之若渴,导致近年来,沉香的数量越来越少,本文通过采取薄层色谱与紫外吸收图谱的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沉香进行鉴定及鉴别,其实验结果如下。

1仪器与方法

1.1仪器与试药

使用器材为日本岛津出产的型号为UV-2550的紫外分光光度计,试剂选用为乙醇、盐酸、香草醛、丙酮。其中苯和硫酸为分析纯。

1.2分析方法

1.2.1紫外光谱鉴别法

选取本品的粉末0.5g,加95%的乙醇10mL后,经超声进行提取15min,最后滤至25mL。在200~300nm的范围内测量不同样品的吸光度,比对分析其结果。

1.2.2薄层色谱鉴别法

选取本品的粉末1g,加95%的乙醇20mL后,进行加热,使其回流1h,最后过滤出滤液并蒸干处理,残渣中加入2mL的丙酮将其溶解,作为待测试的样品溶液。另外再选取沉香的对照药材,使用同样的方法制成对照药材的待测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I部附录ⅥB试验),各吸取两种溶液5μL,并点在同一硅胶的G薄层板上,使用9∶1比例的苯-丙酮作为展开剂,将其展开,取出后晾干,经紫外光下观察有亮蓝色荧光,再喷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将其显现粉红色的斑点。

2结果

在200~300nm的范围内对吸收光度进行测量,正品的中药沉香其紫外光吸收图谱显示最大吸收峰值在223±nm。

由表1可见,按照药典法作为标准对沉香进行理化鉴别,加入试剂后通常会显现樱红色,但是经放置后,颜色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浸出物的测试结果中可见,有的非正品中含量较高,经进一步鉴别后,其实是经松香浸泡处理过的,反而正品沉香的含量较低,大多数均显示不符合药典的规定。表明,仅仅采用理化鉴别而不进一步检验,容易被误导误判,另外,采用薄层色谱与紫外吸收光谱的测量方法对沉香进行鉴别分析,其准确性高,明显优于理化鉴别的准确性。

3讨论

3.1中药沉香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3.1.1中药沉香的化学成分

国产沉香中的挥发油含量约为0.8%,其中包括有β-沉香萜呋喃、茴香酸、对甲氧基苄基丙酮、苄基丙酮、白木香醇(baimuxinol)、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异白木香醇(isobaimuxinol)、白木香醛(baimuxinal)、白木香酸(baimuxinicacid)、去氢白木香醇(dehydrobaimuxinol)等,此外,还包含呋喃白木香醇、呋喃白木香醛、色酮类化合物及等倍半萜类化合物。

3.1.2中药沉香的药理作用

西医角度,①消化系统作用:沉香的水煮液和水煮醇沉液具有使离体回肠自主收缩的作用,尤其针对抗组胺及乙酰胆碱等造成的痉挛性收缩起解痉的作用。②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沉香中的提取物沉香苯具有明显延长环已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中医角度,“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沉香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清神理气、香气入脾、通气定痛、暖胃温脾、止咳化痰、补五脏等,是药材中的极品。性微温,味苦、辛。起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等功效。对胸腹气逆、胀闷、疼痛、胃寒、呃逆、呕吐、喘急、肾虚等病症,每天服用1.5~4.5g,配合方剂使用,可收暖肾纳气、降气温中、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疗效。另外,土沉香内含挥发油与树脂,其中的挥发油包括有沉香螺醇(Agarospirol),是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物质,其药用价值具有温肾纳气、调中平肝、行气止痛的治疗功效,能有效改善呃逆、呕吐、喘息、气逆、男子精冷、小便气淋、大肠虚秘、腰膝虚冷、脘腹胀痛等症状。

3.2中药沉香品种鉴定及鉴别

3.2.1理化鉴别

选取沉香醇溶性的浸出物进行蒸干后,微量升华获得黄褐色的油状物,在油状物上滴加一滴盐酸,及加入少量的香草醛颗粒,再追加滴入1~2滴乙醇,使样品逐渐呈现出樱红色或紫堇色。本文研究中发现,按照药典法作为标准对沉香进行理化鉴别,加入试剂后通常会显现樱红色,但是经放置后,颜色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浸出物的测试结果中可见,有的非正品中含量较高,经进一步鉴别后,其实是经松香浸泡处理过的,反而正品沉香的含量较低,大多数均显示不符合药典的规定。表明,仅仅采用理化鉴别而不进一步检验,容易被误导误判。

3.2.2显微鉴定

正品沉香粉末多呈深棕色,质韧,其纤维较细,直径一般在16~40μm,具缘纹孔,导管的直径约为150μm,其木的射线一般在1~2列细胞宽度,高度一般约在5个细胞的宽度,柱晶长一般为80μm,极少见。选取沉香样品制成纵刨与斜刨的菲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纵刨片表面具有清晰的淡棕色组织,其中中密布着棕黑色的纵条纹,而斜刨或横刨片的表面,则具有棕黑色的斑纹。但是实际操作中,一般无法准确进行观察分辨,原因为其一,样品规格参差不齐,切片难以进行,其二为药材多为干燥处理,切片难度大。

综上所述,使用紫外光吸收图谱及薄层色谱鉴定及鉴别中药沉香的品种,具有简便、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中药鉴定范文第6篇

【关键词】显微鉴定法 理论教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46-01

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及理化鉴定法等。显微鉴定法是一门专门技术,中药材伪品在显微上是最难造假的,所以显微鉴定法是中药质量检验的法定方法,在中药的真伪鉴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鉴别方法。显微鉴定法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显微鉴定主要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的特征、矿物的光学特性和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性质或某些品种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等,用以鉴别药材的真伪与纯度甚至品质。《中国药典》中收录的中药、中药成方制剂大多数都是用此方法鉴定。

1.显微鉴定理论教学现状分析

1.1单纯进行灌输式教学,对着书本讲解。目前理论课上缺少互动性,在理论课上,老师用语言描述或用图片来介绍药材的性状鉴别特点,学生则是不停的做笔记,而不是通过实物显微观察来学习药材的鉴别要点,这种“注入式”、缺少互动性的教学模式是存在一些弊端的。

1.2理论课与实验课分离,巩固率较差。大部分医药院校在显微鉴定这部分知识时,通常都是理论和实验分开教学,理论课在先,实验课在后。课堂上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细,学生当时感觉也学会了,一上实验课,学生就出现操作生涩艰难、不会操作、药材的显微鉴别要点找不到等情况,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3中药实物和图片较少,对药材鉴别特点难以把握。显微鉴别通常都是在微观下对中药材进行鉴别,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来辅助显微鉴别。药材常常受到分布和季节性等特点带来的影响,标本收集困难、药材保存易变质、经费短缺无法购置贵重药材等影响教学质量。常用的挂图、投影虽然较为客观, 但仍然比较失真和抽象; 幻灯片、蜡叶标本依然与实际药材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容易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动手能力差,对老师依赖性强,教师负担重压力大等许多不利因素。学生也为死记硬背书本的术语而倍感枯燥。

2.显微鉴定理论教学改革建议

2.1利用多媒体进行显微鉴定理论教学,展示显微实物图片。教材因印刷排版,许多图被缩小、压扁,造成比例失调,甚至模糊不清。实验课上学生对切片的理解也是建立在理论课的基础上,所以书上的图或教师的手绘图将直接决定学生的理解,多媒体条件下的显微投影镜头,可以清晰地把真实切片放大投影在屏幕上,讲解效果是显著的。对于没有现成切片的情况或是参考书上有更清楚明了的照片,我们扫描后加入课件效果亦佳。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改善教学条件的限制, 而且给教师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增加教学风格体现的手段, 因此不但学生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教师也能提高教学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入三维动画表现花粉、孢子的形态等, 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2.2理论联系实践,理实一体化,将理论课程教学转移到实验室进行。中药显微鉴定是中药鉴定学教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实践性极强。因此要求教师在传授显微鉴定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操作鉴定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它表现为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以及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把显微鉴定这个部分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知识点多而碎,易学易忘的部分知识点先细致讲解,学生当场就进行中药材实物显微观察,这样学生不但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而且印象深刻,容易掌握。

2.3将药材微观下三维立体实图放入教材。随着现代科技的逐步发展,拍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微观成像在中药显微鉴别上的中药作用也日益凸显,如植物中的腺毛、非腺毛、花粉粒等,过去都是二维平面形态图,现增加电镜下的三维立体实图(见图),形态更加直观,教材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车苏容. 《中药鉴定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手段技术初探[J]. 医学信息,2000(2):76.

中药鉴定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药;鉴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c)-006-01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但由于品种繁多,发挥疗效通过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和多途径综合作用于人体,且每种药材存在成分复杂、质量不稳定、难以定性定量分析和有效成分不确定等缺点,极大限制了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控制中药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中药鉴定成为中医药研究的首要工作。

1 组织形态鉴定法

常用的方法有显微化学反应观察、物理常数、微量升华、荧光分析、光谱法及色谱法等[1]。夏春丽等[2]根据中药材水浸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利用中药材所含有的某些成分可在紫外光或可见光下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确定了几十种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王凤玲等[3]也使用红外光谱法成功鉴定了栽培与野生丹参。

2 蛋白电泳法

中药多是动植物药,细胞中含有受遗传基因控制的蛋白分子。将被分离物质置于一定的支持物上,在外加

电场作用下,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荷电性质不同,向电极泳动的方向和速度就不同,从而达到分离和鉴定被测物的目的。其中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样本体积小和分析范围广阔等优点。王德先[4]用此技术较容易的鉴别了天麻及其4种伪品。该方法也适于氨基酸 、蛋白质、生物碱及动物类药材的鉴别。

3 指纹图谱法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5]是指某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几种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即用一定的方法(如HPLC、GC、TLC、HPLC-MS、GC-MS、FTIR、X-ray和UV等),对特定的对象 (如中药材、提取物、饮片、注射液等)和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的有特征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目前使用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采用 HPLC法[6],可提供大量的信息,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研究的需要。

4 免疫法

不同的动植物药材含有不同的特异蛋白,免疫鉴别即利用该蛋白制备的特异抗体与待检品中的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来鉴别药材的真伪。该技术适用于动物药材的鉴别,尤其是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动物药间的鉴别[7]。国内学者[8]采用免疫电泳法及琼脂免疫扩散法准确鉴定了虎、豹等多种动物的骨骼,还能将豹骨进一步鉴定为雪豹、石豹或金钱豹,说明免疫鉴别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鉴别法。

5 分子生物学技术

传统的中药鉴别主要依据形态学特征和理化性质,但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应该是 DNA鉴定。DNA是物种的遗传物质,物种的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它们 DNA之间的核酸序列不同。中药的 DNA鉴定,通过对中药品种基因组的直接分析,不仅有助于正本清源,而且对于建立我国名贵中药材的基因库,了解这些品种的遗传变迁状况及代用品间血缘关系都有重大意义。可应用于药用植物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随机引物PCR(AP-PCR)、DNA指纹技术(DAF)和生物芯片等技术[9]。

综上所述,现代中药鉴定学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包括基因组成特征、基因差异表达、化学组成和含量、植物形态、临床疗效等多层面的中药鉴定学科体系,同时通过这种学科体系建设,为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提供可靠的指导资料。除文中所述主要方法外,电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体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同功酶分析和mRNA差异显示等方法[10]也可用于中药鉴定。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将逐步引导中药鉴定向标准化、高速化、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苑冬敏,康廷国. 中药显微鉴定研究方法探析[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1):67-68.

[2]夏春丽,朱新元. 常见中药材的吸试法及荧光鉴别法[J]. 陕西中医,2006,27(11):1424-1425.

[3]王凤玲,周建科,吴婧,等. 栽培与野生丹参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定研究[J]. 现代仪器杂志,2006,12(5):18.

[4]王德先.天麻及其伪品的毛细管电泳鉴别及天麻素的测定[J].中草药,2001,32(4):351-352.

[5]王睿,徐伟,方翼,等.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2004,7(10):764-767.

[6]路飚,彭咏梅. HPLC法测定心脑健滴丸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J].湖南中医杂志,2007, 23 (1):78-78,83.

[7]杨洪鸣,李真玉,唐金宝.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中国药师,2004,7 (10):811-812.

[8]向金莲,张榕.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 2001,16(3):204-206.

[9]曹秀明,郑蔚虹,尚明.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龙胆鉴别与亲缘关系划分上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4):829-830.

[10]方和桂. 基因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 中草药,2006,37(2):315-316.

中药鉴定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进展

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万余种中药材存在着诸如品种混乱、真伪难辨等现状,古代仅靠有经验的老药工眼观、手摸、口尝,一些新技术也逐渐应用在中药鉴定领域,包括较为传统的基原鉴定、形态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近年来常用的光谱技术、同工酶分析技术以及随着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应用于中药鉴定的PCR技术等等,本文就近年来新发展应用的中药鉴定技术展开综述,以利于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1 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光谱技术与化学技术的新技术,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分子的振动,测定相应的光谱,利用相关数据库,将未知样本与建立的校正模型进行对比,以达到定性及定量分析的目的[1]。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效率高,花费少,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本技术能够应用于鉴定多种中药药材,结果准确迅速,从而为鉴别其质量的优劣提供基础。另外,近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中成药的定性鉴定,原理主要是通过不同组分的指纹图谱之间的差异建立识别模型,以达到对于不同配伍比例的中药复方的鉴别。尽管如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鉴定样本的组分含量要再0.1%以上,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并且在药材鉴定时,需要对原始图谱进行准确的数据处理[2]。

2 同工酶分析技术

同工酶是基因编码的产物,可以反应出编码 DNA 的变化,因此能够通过分析同工酶酶谱的变化获得所需的遗传信息。电泳法是同工酶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同工酶电泳的操作方法与蛋白质电泳的原理基本一致。由于不同同工酶的电荷、分子大小以及形状不同,在电泳作用和分子筛作用下,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同工酶会产生不同的移动速度,从而被分离。而同工酶的染色主要是通过酶催化特异性底物发生生化反应形成有色产物而实现的。目前研究的同工酶有数百种,而主要用于中药鉴定的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酯酶、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脱氢酶等十几种[3]。同工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不同种源间遗传的差异。因此,同工酶在真伪鉴别、遗传种质的分离与筛选、药物品种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等研究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3 X射线衍射技术

X线衍射技术作为结构和成分分析的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分析快速,所需样品量少,所得图谱信息量大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矿物类中药的鉴别。主要分为单晶X衍射和多晶X衍射。单晶X衍射是晶体结构测定的方法。能够得到样本的键长、键角、配位数等晶体化学数据,还可以通过高分辨电子密度分辨图进一步得到价电子分布、原子及离子的大小、键型等数据;多晶X射线衍射又叫粉末X射线衍射,其得到的衍射图是各组分衍射效应叠加而成的,在混合物组成恒定的情况下,所得衍射图谱就可作为该混合物的特征性图谱。不同矿物药的成分各不相同,因此X射线衍射图谱也有差异,也就实现了通过X衍射对矿物药的鉴别。但是,矿物药材往往来源复杂,同一种矿物的化学成分在环境、采集时间、储存方法等影响下也会发生差异,所以同一种矿物药的X衍射图谱可能不同。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需首先采集大量不同样品,建立其X衍射谱的变化范围和幅度,才能进行准确的鉴定。X衍射技术主要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是矿物药的鉴定,如雄黄、白矾、滑石等,在鉴别矿物药炮制品鉴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通过观察一些矿物药生品与其炮制品图谱清晰的区别其生品与煅品[4]。X射线衍射技术还能够应用于确定矿物药成分及其定量,在矿物药鉴定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4 基于 PCR 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问世,基于PCR 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也得到很多应用[5],由于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因此具有其他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在PCR 技术的基础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许多操作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的鉴定,如:RAPD技术主要用于药用植物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多态性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ISSR-PCR技术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探针,能够构建出多态性DNA图谱;PCR-RFLP 技术用特异性的引物对模板DNA扩增,获得特异性产物,并进行酶解,构建物理图谱,在鉴定中具有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还有尚处于起步阶段mRNA 差异显示技术,能够鉴定栽培品种与野生种、道地药材与普通药材之间的差异。

5 结论

除了上述方法外,尚有中药指纹图谱技术、DNA条形码技术[6]等新技术在不断研究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为中医药在安全性、疗效性和科学性方面提高打下基础,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

参考文献:

[1]王绪新.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10(8):254.

[2]王星,白雁,陈志红,等.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连翘中连翘酯苷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2071-2075.

[3]牛红军,姜明,杨官娥.同工酶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3,12(6):2976-2978.

[4]黄必胜,袁明洋,陈科力. X射线衍射技术在矿物类中药鉴定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3,11(4):917-921.

[5]詹立平,赵鑫,刘志梅.基于PCR技术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操作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25-26+29.

中药鉴定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1],是中药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中药鉴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2],因此,中药鉴定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灵活运用理论课所学内容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过程。

1 中药鉴定实践教学的现状

1.1中药鉴定实践教学项目单一,内容不全面 目前鉴定实践基本以性状鉴定实验为主,显微鉴定实验为辅,性状鉴定实验主要是利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尝等方式鉴别课上所学的300种常用中药饮片。显微鉴定实验则是利用显微镜观察理论课所讲的中药粉末特征。

1.2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3]。学生不能很好的将鉴定术语与药材实物特征进行联系,如黄芪在课上看到的是横切片,在见到纵切片时很多学生就含糊了,不知道是什么。正品药材也有质量优劣之分,平时看到的百合个比较小,肉质薄,当看到个大,肉厚的百合时也不敢认了。再有实验室的伪品有限,很多都只能局限于图片进行讲解,看不到实物,无法形成鲜明的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影响教学效果。

2 中药鉴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2.1加强中药标本馆建设 我校标本馆内设有生药标本区、人参标本区、浸制标本区、经典方剂区、动植物、矿物标本生态园区等十二个展区。其中有生药标本1200余种,生药伪品200余种,蜡叶标本50余种,动物药标本20余种,经典方剂60套。有些药材除有正品、伪品外,还有地方代用品,如川贝母,除有不同性状的松贝、青贝、炉贝外,还有新疆贝母、湖北贝母、土贝母等。在讲课时,教师可以将相关药材进行展示,拓展知识,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如讲到人参时,引导学生参观标本馆不同年份的园参和野山参,了解相关术语,比较正品药材和伪品的性状特征,找出二者的性状区别,理论联系实践,增强鉴别药材的能力。标本馆建设是中药鉴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中药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应与时俱进,做好正品、伪品、地方用药等的收藏。

2.2改善实验室教学条件,更新实验仪器设备 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障,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4]。改善现有实验室条件,如使用专业显微数码的显微镜和电脑的连接系统,把在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显微结构特征,通过主电脑屏清晰地显示出来,并投影到大屏幕上[5]。教师结合图像进行讲解,学生参与互动,生动形象易于掌握。积极开展理化鉴定实验,购买仪器设备,适当将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仪、薄层色谱等引入鉴定实验中,开展灰分测定、含量测定,如槐米中芦丁的含量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显色反应、沉淀反应、荧光实验、微量升华实验等定性实验,使学生会操作相关仪器设备,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中药理化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2.3建设中药资源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将中药文化以数字化方式展示出来,采用虚拟与实际相结合的多媒体手段,为学习中药知识提供一个新途径[6]。建设中药资源网络平台,网络中药标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查阅自己所需的资料,方便快捷,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中药性状特征的平台。

2.4药材市场实践 目前中药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较多,地方习用品、代用品各异,中药混淆问题普遍。不法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如硫磺熏制枸杞子、西洋参;以水半夏充半夏、以芍药根充牡丹皮、以生晒参加工后冒充西洋参、以光皮木瓜冒充木瓜,将未成熟的杏、山杏、桃等加工做乌梅用。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加强学生对伪品、混淆品的鉴别能力,弥补了学校现有药材伪品有限的不足。了解不同商品规格的药材,如三七、西洋参,加深了对中药商品规格的认识,巩固中药商品规格知识。不同来源的药材,如花鹿茸和马鹿茸的饮片,根据其性状特征判断质量优劣,学生可以获得形象直观的认识。还可以了解书本上学不到了一些冷背药材,如一叶、七里香、一碗水、百草霜、九层塔、玉蝴蝶、西河柳、过江龙、桃胶、刀豆壳、积雪草等。药材市场的药种类多,进行教学实践,丰富了学习内容,弥补了学校实验室、标本馆药材有限、更新速度慢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鉴定药材的水平。

2.5参观药园,上山采药实践 常用中药大部分来源于植物类药材,叶类中药、草类中药如紫苏叶、艾叶、蓼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莶草、墨旱莲、薄荷等干燥后都比较皱缩,性状特征不明显,学生鉴别时容易混淆。在实践教学中,带领学生参观药园,引导学生将叶类、草类药材与原植物进行对比,提高鉴别药材的能力。北京地区车前草、地黄、败酱草、黄芩、桔梗、丹参、柴胡、苍术等药材较常见,上山采药,使学生对药材生长环境、原植物特征、个子货有形象认识。学生经过采药、观察特征、制作标本,提高了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7]。

2.6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 为保证中药的质量,我国对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实行规范化管理。如西洋参、太子参、三七、人参等种植基地,中药鉴定的任务是鉴别真伪优劣,通过对药材GAP基地参观学习,使学生走进中药生产的第一线,了解中药的种植、采收、质量控制等内容,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7医院中药房实习 中药房实习不同于课堂教学,是一种灵活直观的教学方式[8]。带教老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学生在其指导下,熟悉上药、审方、调配、复核等环节,对中药炮制品、毒性药材、贵重药材的鉴别技术及理论知识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3 小结

中药鉴定实践教学要根据其学科特点和中药专业岗位培养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教学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钦德.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李峰,刘丽,张元桐,等.《中药鉴定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98-99.

[3]王红霞,陈随清.《中药鉴定学》课外实践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119-120.

[4]刘丽,翟延君,康廷国.《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253-254.

[5]王海燕,袁艺.数码互动多媒体系统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53-54.

[6]孟凡红,万芳,张早华,等.关于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2011,13(3):461-464.

[7]郑岩,王红霞.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中建立实践基地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90-91.

中药鉴定范文第10篇

1明确目的,培养兴趣

从大的方面讲,学好《中药鉴定技术》能够保证中药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从个人自身的角度说,尤其中药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好这项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关于学习《中药鉴定技术》的兴趣培养应该讲究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在明确目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2掌握技巧,科学记忆

2.1形象记忆法

充分利用学习者对已知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发挥想象,把生疏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熟悉化[1]。一些老药工总结的中药鉴定的术语,都是多年经验的总结和浓缩,一般都很形象鲜活,要作为重点记忆,有时往往1个简明的术语就可以轻松地将1种药材的真伪鉴别出来,这需要对常用的术语充分地理解和认识。例如:中药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鉴定的术语称为“蚯蚓头”,有的在环纹上还具有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术语称为“扫帚头”,非常形象。如:天麻(冬麻)的“鹦哥嘴”;蕲蛇尾端1个长三角形侧扁的鳞片,习称“佛指甲”;中药党参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石狮子的头,习称“狮子盘头”;还比如山参的“雁脖芦”、“枣核”、“铁线纹”、“珍珠疙瘩”等都非常形象,记住了这些术语,这些中药的性状特点也就鲜活地呈现在脑海里。

2.2谐音记忆法

对于一些数据等需要硬性记忆的内容可以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如:据《中华本草》记载,全国中药资源(包括民族药和民间药)共12 807种,其中植物类药11 146种,动物药有1 581种,矿物药有80种,可以这样记忆这些数字,比如植物类药11 146种,可以记“妖要药死了”,意思是“妖(1)怪要(1)被药(1)死(4)了(6)”,动物类药1 581种,可以记为“要(1)我(5)发(8)哟(1)”,矿物类中药80种,可以配合“八”和“十”的手势(攥起一个拳头,然后伸出拇指和食指做“八”的手势,再双手十指展开做“十”的手势),这样配合肢体动作80也就记住了。这样记住了11 146、1 581、80这3个数,将三者相加就是总数12 807种。

2.3口诀记忆法

把中药的性状通过自编一些学生能理解的歌诀或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西红花的性状鉴别描述为“本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 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高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为了方便学习和记忆,特用4句自编的“诗”给概括为“柱头入药三分枝,颜色暗红顶不齐。内侧裂隙黄花柱,体轻质软气微异”。

2.4逻辑记忆法

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中药鉴定技术知识理解,把一些概念、定义和描述,按照内在联系来记忆。比如性状鉴别所描述的气香,联系到显微鉴别中的油细胞或油管或树脂道。油细胞等物质或构造的存在是因,气香或异味是果。

2.5关键字提示记忆法

从1段话的每1句中提出1个能代表该句的关键字,再把这些关键字组合成1句顺口压韵或谐音有一定意思的句子来进行提醒记忆。例如:有的教材中引用《药品管理法》第48条对假药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①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②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把“规定”中的重点词挑出来,如“成分不符的”、“非药品”、“他种药品”,再进一步把重点字“不”、“非”、“他”提出来,调整顺序后连在一起记为“非他不(可)”,为了方便自己记忆故加上了个“可”字,“非”指的是“非药品”,“他”是指规定中“他种药品”的缩略,“不”是“成分不符”的缩略。这样再联系具体规定的内容,记忆起来就更加方便。

3手脑并用,绘制简图

简单说就是通过综合运用自己的身体器官,以加深对中药识别的记忆效果。具体的来说:一是理论学习时,根据教材中的描述以及看到的图片或图像,绘出每种中药的性状或构造简图,并在简图旁进行标注,比如标注上外观有没有突起、绒毛、残留的根或茎、纹理以及皮部或木部的颜色等[2]。二是在实训中,边观察具体的中药个子货和饮片,边进行绘图,同时对比书中的描述绘出的该种中药的图片,看看有什么不同,以便纠正不正确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有的初学者反映以“我画得不像”或“我画得不好看”为理由,就不画图了,其实绘图的目的是手脑并用,加深记忆,图像画得好看与否本身意义不大,关键是自己能看懂,加深自己对中药特点的形象记忆,为实践中识别中药服务。经过实践验证,通过手绘简图的方法进行记忆的效果非常好。

4课外阅读,开阔眼界

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发展完善的技术。很多知识内容都是我国中医药历史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由于受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很多方法和经验还有待于后人用科学技术来验证[3]。目前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有的验证了传统经验,有的了原有经验和结论,国家药品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提高。课本知识总是落后于现实的发展,因此不要满足于课堂和课本上的知识,要在课外多阅览一些有关的专业报刊杂志和书籍,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开阔眼界,启发思维,跟上时展的步伐[4]。

5参考文献

[1] 刘国权,赵光辉.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9.

[2] 王满恩,张继.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19.

[3] 刘来正.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8.

上一篇:糖尿病中药范文 下一篇:中药提取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