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18:17:24

中药材培训总结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中药材产业工作完成情况

2013年,全年已规范化种植中药材面积约1万亩、管护约5300亩,其中:

(一)杜仲:管护3000亩,产籽9吨,产叶100吨,产皮80吨。

(二)天麻:新栽天麻13.5万窝,产量214吨。

(三)猪苓:新栽猪苓4万窝,产量26吨。

(四)柴胡:新栽柴胡820亩,产量100吨。

(五)银杏:管护1300亩,产量3吨。

(六)其他药材:管护1000亩,产量70吨。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站所同志为成员的镇中药材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中药材产业项目的组织领导,确保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扶持力度。镇中药材产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高度重视和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从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制定帮扶计划。各村积极争跑投资项目,大力整合落实支农资金和奖扶政策。

(三)夯实包抓责任。镇上实行责任包抓制,强化了对中药材产业基地的技术指导,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具体困难和问题。各村明确任务分工明确,部署周密,每个产业都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了合力包抓推进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供、销信息缺乏。没有建立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体系,市场需求信息缺乏,抗风险能力弱,持续增收困难。

(二)产业发展经费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虽然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但随着产业不断发展,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在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中药材天然资源的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品牌建设等方面没能有效开展工作,制约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药农在生产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产业规模不集中、品种结构单一,种植面积较小。大多以农民自发的个体种植为主,生产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呈现出小而杂的生产局面,且种植不集中,种植面积小。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争取中药材项目。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中药材项目,特别是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研究、标准化基地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品种提纯复壮、扶贫开发等项目。通过项目实施的带动,进一步促进我镇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不断完善中药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药材信息收集、制度,加强同中药材市场、药企等的沟通联系,了解产、供、销动态,定期不定期向农民药材信息、药市动态,为药农及时提、供、销信息。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1 中药材产业现状

内丘县中药材资源丰富。有王不留行、柴胡、荆芥、金银花、知母、黄芩、连翘、枸杞、射干、邢枣仁等50多种。全县种植中药材8.5万亩,其中:王不留行种植3万亩,柴胡、金银花、知母、黄芩、连翘、荆芥等中药材2.5万亩,酸枣种植3万亩。惠及全县5个乡镇2万多农户,中药材总产达到9331吨,销售额达到1.08亿元。《本草纲目》记载的“邢枣仁”即产自我县,是道地药材“邢枣仁”的原产地,享有“世界枣仁看中国,中国枣仁看内丘”的美誉。我县柳林镇成为全国最大的酸枣仁集散加工基地,年加工酸枣70万吨,酸枣仁3.3万吨左右,产值60亿元以上。

全县中药材种植大致可分为五个地带:

一是王不留行种植带。以五郭乡山凹村路申合作社、内丘镇西邱村新湾合作社为中心,以丘陵、平原干旱地区及退耕还林地区的五郭乡、柳林镇、大孟村镇、内丘镇为重点,采用订单形式实施王不留行种植。中药材“王不留行”,别名奶米、麦蓝草等,为1年-2年生草本石竹科麦蓝菜属植物。供药用的王不留种子形状似油菜籽,具有行血调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等功能,特别对治疗胆结石症颇有疗效,货源较为紧缺,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元-6元。

王不留行多野生于荒地、路旁,耐干旱耐瘠薄,也可与小麦一起生长,适应性极强。亩产量稳定在150公斤-300公斤之间。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很有借鉴作用。

二是金银花种植带。以大孟镇联丰果木公司、南赛乡鹏超合作社为中心,辐射带动大孟村镇、南赛乡、柳林镇发展金银花种植。金银花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坝、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繁殖可用播种、插条和分根等方法。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故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亩栽300株,成年树每株鲜花产量按保守数值6市斤计算,300×6=1800斤,亩产1800斤鲜花, 5斤鲜花出1斤干花,即亩产1800斤÷5=360斤,计180公斤。全国药材批发市场金银花的批发价格,现统货(花蕾)为160元/公斤,统货(花)为70元/公斤。每亩金银花的干花纯利润12400元(减去成本后)。

三是柴胡、黄芩、知母种植带。以南赛乡扁鹊药园、布谷药园为中心,辅射带动南赛乡、柳林镇、金店镇、官庄镇发展柴胡等种植。

柴胡适应性强,能耐旱,耐寒,怕水涝。人工种植宜选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壤和腐殖质土,通风良好的地块为最好。柴胡的繁殖采取直播和育苗移栽法,大多采用直播方法。适应性很强。耐寒能在田间越冬,喜阳光、怕积水,对土壤要注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地生长较好。柴胡生长期为1―2年,如条件适宜,一般1年可收获,亩产干品100公斤。1年生的质量好,柴胡皂甙总含量高;2年生的产量高,折干率为1年生的3倍。亩产干品可达100―200公斤以上。按一般市场价元/公斤,年亩收入元。生产成本:化肥款元(其中亩施复合肥元、硫酸钾元、过磷酸钙元)耕地款元、浇地元、农药元、种子款元,共计投入元,去除成本,每亩纯效益3000多元。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有清热燥湿安胎凉血的作用,别名黄金茶,用来泡茶喝,有清凉败火、消炎去暑的功能。黄芩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黄芩亩产200-350公斤,亩效益2800-4900元。

知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味苦性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能,主治口渴烦燥,肺热咳嗽,结核病发热、热性病高烧、糖尿病、大便干燥、小便不利等。知母野生于向阳干燥山地、丘陵及固定沙丘上。适应性很强喜温暖,耐寒、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质土壤为好。一般亩产干货200―400公斤。平均亩效益在1000元以上。

四是连翘基地。以柳林镇苏寨沟林果园为龙头,辅射带动柳林镇、南赛乡、五郭乡利用地埂(埝)发展连翘种植。连翘为木犀科植物,味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连翘常生长在海拔200~2000m的半阴坡或向阳坡的疏灌木丛中。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生态气候环境,具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枝条萌发能力强等特性。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观赏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每亩定植222株,每株产商品连翘2-3千克,每亩产连翘450-600千克,当前市场价格12-15元/千克,每亩产值5000-8000元。

五是天麻、i苓种植带。由侯家庄乡岭西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在侯家庄乡孟家坪村、桃园、七里会、百草坪等村利用天然森林资源,发展天麻、猪苓珍贵药材种植。

猪苓野生在海拔1000―3000米的阔叶林带,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环境,栽培猪苓,只要温湿度适宜。栽培猪苓可在山地林下,也可在房前、屋后、塑料大棚栽培,林下栽培在10-40度南坡及西坡的阔叶林下,栽培3―5年可收获,我县一般挖窖栽培,猪苓窖的规格是长宽各70厘米,除50厘米二年生每窖可产干品2公斤。二年以上采挖,每窖可产干品10-12公斤,按市场价50元/千克计算,二年生每窖效益在100元左右,二年以上每窖效益在500-600元左右。

几年来,内丘县共创建17个中药材示范园区,创建面积17000亩以上。生产中药材主要品种为枸杞、金银花、黄芩、知母、王不留行、柴胡、板蓝根、丹参、桔梗、瓜蒌等。我县在中药材品种的多元化、种植的规范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商品化道路上力争迈出新的成功步伐。我县的邢枣仁、王不留行早已种植成功并闻名全国,特别是近几年主打品种王不留行为全县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面积、产量及产值也占到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份额。但药材效益的最大化与风险也同时并存,适当增加品种有利于降低风险,所以我们在主打品种上加大规范化种植力度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扩大金银花、黄芩、知母、、丹参、桔梗、 枸杞等药材品种的种植面积,循序渐进地推进中药材种植的健康发展。

在狠抓品牌建设,打造内丘道地药材的同时,积极与神威药业、安国中药材市场、扁鹊制药等企业合作,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引进经济效益好、生产价值高的品种。目前,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始显现。中药材示范园创建模式已成为山区群众学习的样板。

2 产生效益情况

经济效益:种植中药材亩收入1000-6000元,和种植一般农作物相比,平均增幅50%以上。

社会效益: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种植中药材,同时提高农民就业率,为增加丘陵山区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生态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有效调节种植结构作出了榜样;绿色、生态的生产模式对保护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主要推进措施及出台政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农业局长柳东红为组长,农业局副局长袁连海、财政局副局长富艳坤、卫生局副局长石志坚为副组长,三局有关科、站、室负责人为组员的中药材示范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县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以中药材专家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各示范园区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创建工作和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3.2 明确实施主体。示范园创建单位必须是注册登记,并规范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司)。明确技术员和指导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等相关工作。县级农业部门,是示范园创建的组织实施单位,负责制定技术规程,培训、指导、督查示范园完成项目目标,做好资金审核、总结评估、初步验收等工作。

3.3 树立创建标牌。按照省级要求的统一样式和规格在显著位置树立标牌,标明建设规模、主导品种、生产目标、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工作责任人等,示范展示创建成效,宣传工作开展,接受社会的监督。

3.4 建立工作档案。创建方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档案、农资统购统供、工作总结制度等文件资料齐全、完整,并分类立卷归档。

3.5 加大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力度。县级财政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整合惠农项目资金,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活动,为创建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主动联系科研部门、技术院校,邀请安国中药材专家艾庆虎、张鹏越、定州市中药材专家赵健合等对示范园开展中药材种植、管理等方面技术培训。

3.6 强化工作督导。县农业、财政、卫生部门联合专家组不定期对中药材示范园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技术服务到位、资金投入到位,确保创建任务目标完成。

4 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

通过加大中药材种植力度,在调节我县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土地流转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1000余个劳动力就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工作中的亮点和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勤W习、多培训 针对不同品种中药材生长关键期进行中药材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同时发放中药材配方施肥卡片、中药材禁用高、剧毒农药名单等技术明白纸。从根本上树立生产绿色药材理念,从根本上杜绝中药材生产污染源,确保中药材质量,为打造内丘道地中药材奠定基础。

二是走出去、请进来 组织中药材种植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创建模式、经验、技术;聘请技术专家艾庆虎、张鹏越、赵建合等来我县进行现场或开班培训。确保中药材生产技术实行标准化、规范化。

三是找不足、强优势 找准位置,端正态度,查找自身不足,虚心求教,及时整改;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地理环境、绿色生态等优势,科学规划,多方位运作,加大投资,完善初加工、深加工设备,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产量、质量,增加收入。

四是创品牌、提效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品牌效应。在提升中药材产品产量、质量基础上,注册商标品牌,加大宣传投资,扩大知名度。从而增加合作方,拓宽市场渠道,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5 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5.1 中药材种植单位或组织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的差异,导致发展规模和进展程度不一。

5.2 中药材种植人员素质偏低。 素质影响着产业发展进程,素质不良的主要表现是“两个极端”:一方面,盲目加大投入建园,目标明确性全靠上级精神牵引,容易导致产业示范园整体合格、漂亮,但实用性、经济效益差;另一方面,工作扎实,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确实好,但形象工程建设不过关,档案、台账完善不到位。

6 下一步工作建议

6.1 逐步加大产业发展资金补贴额度;

6.2 增加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技术培训次数;

6.3 多印刷、发放中药材种植指导技术手册或资料;

6.4 在规范档案制度方面下功夫。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个别医院在进行中药药材采购时,未能及时检验供货方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导致一些不合格药材被采购入院;最终导致药材质量不过关,而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并给医院的声誉、经济效益带来重大隐患。

2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2.1提高中药房的养护能力

首先,加强医院中药房中药存储环境的完善与管理。中药贮藏必须考虑到其贮藏环境,避免贮藏室潮湿、加强空气流通;同时,还要避免虫蛀和霉变等情况发生。定期对药才进行养护处理;加强对室内温度、湿度的控制。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中药特性实施不同的贮藏、养护措施。其次,对中药品入库后,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检测;并对过期、失去效用的中药材及时予以清除、销毁[3]。

2.2加强中药材的检验

中药房必须加强对中药的质量检验工作,从根本上保障中药质量。同时,医院还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并完善中药质量管理制度。并对药材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购买和入库日期等进行详细记录;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另外,中药房的负责人员还必须加强对中药材真伪的检验工作,避免劣势、假充药进入中药房。只有经过相关质量检验流程检测合格的中药材方可方库备用。

2.3严管采购渠道

中药房要确保中药材的质量与治疗效果则必须对采购渠道进行严格把关。中药房在进行中药材采购时,必须选择有资质的正规供货商;同时,医院也必须在制定中药房采购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中药材采购流程的监督工作,杜绝一切未经正规渠道的中药材进入医院[4]。

2.4强化中药炮制质量

中药房在进行中药炮制处理过程中,必须要经过仔细的挑拣、筛簸、捣切等加工、炮制程序。如党参、牛膝、当归等中药材必须切断之后入药;酸枣仁须炒后入药;川楝子、天麻等需原个入药等。因此,中药房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各种中药炮制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之中,加强对各种中药炮制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以全面提升中药炮制的质量。

2.5加强对中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中药房的药材调配、复核等工作是把好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患者服用前的最终质量监控阶段。因此,中药房工作人员必须利用自身经验以及对各种中药材的了解观察中药材的形、色、气、味等,还可以通过简单的水试、火试等方法速度、准确地鉴别各种中药的优劣、等级以及真伪等。这就需要我们应全面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工作,定期或不定期以讲课、座谈、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并就一些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也可以派专人参加各类中药学会举办的培训班、培训课等,以及时了解、掌握各种中药的最新鉴别知识与方法。

3结果

通过对中药房中药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工作,笔者单位的中药材质量管理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既得到了广大患者与医师们的认可与依赖,也提升了中药房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也全面提升了本院的社会声誉;甚至还有一些外院患者拿着处方来我院调配的现象。

4小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中药房如何以满足现代人医疗需求;最大程度地提高中药质量管理工作,避免中药质量受环境条件等的影响而降低中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笔者结合相关国家对中药房质量管理规定,相对一些中药房的一些现存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并针对本院实际情况落实、规范了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标准,全面提升了中药房的中药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与安全保障;进而全面提升了本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声誉。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主要措施

(一)扎实做好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有效利用科技下乡及科普宣传等活动,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深入到老百姓田间地角,组织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同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并详细解答老百姓问题。通过深入的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使老百姓了解到相关中药材的知识,掌握了种植技术,从而为老百姓更好的种植中药材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积极实施中药材种植奖补项目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特色农牧业的重大安排、部署,我局结合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大中药材种植奖补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调动老百姓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并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14年加快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奖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制定并下发了《县2014年中药材种植奖补项目验收实施细则》。细则对验收的标准、申报的程序和时间以及注意的事项都做了明确的说明,从而使得验收工作得到及时、有序的推进。

对今年全县申报大黄、羌活两种纳入奖补范围中药材面积达到7932.27亩,其中大黄6475.87亩,羌活1456.4亩,我局会同县农工办、县目标督查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等单位组成验收组,于7月8日到10月21日,深入到相关乡镇对其进行核实、验收。最终全县通过验收面积为6430.77亩,其中大黄5364.87亩,羌活1065.9亩。未通过面积为1501.5亩,其中大黄1111亩,羌活390.5亩。

(三)大力支持老百姓成立中药材种植专合组织

为了能有效改变中药材种植分散的现状,我局大力鼓励支持老百姓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组织。按照自愿原则,以村组、地域为基础,让老百姓自发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组织。如此,便可以使大家集中起来,发挥群策群力,使中药材种植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同时政府对发展良好的合作组织予以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促使合作组织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鼓励支持

龙头企业在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一直起到示范带动及技术支撑作用,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这一作用,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促使其能够长期、持续的发展,进而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狠抓重点品种,打造核心示范基地。以道地优势品种——川贝母为主,依托药业企业狠抓种植技术研究与攻关,制定了相关种植技术标准,建立了川贝母规范化种植基地两个——卡卡沟川贝母种植基地(国青科技)、龙让沟川贝母种植基地(新荷花),新荷花川贝母种植基地成为国内首家通过gap认证的川贝母基地。新荷花现种植面积2700余亩,建立了11个川贝母现代温室育苗大棚,面积3000余平米,主要用于川贝母两年生幼苗的繁育,可以大幅提高幼苗的保苗率,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国青公司瓦布贝母种植已初见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实施中药材奖补项目中,因全县种植面积大、涉及面广、户多、验收难度大。部份农户只种不管,后期管理跟不上。

(二)道地中(藏)药材生产周期长,见效缓慢,影响农户积极性。

(三)市场信息和销售机制不健全,中藏材种植市场风险较高。

三、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要完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搞好中药产业布局,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

(二)要加快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建立种子种苗基地,为中药材种植提供服务;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生产、集中连片开发的要求,着力建设贝母、大黄、羌活、秦艽、“三木药材”等道地药材的基地化种植。

(三)要重视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切实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加强优选优育和中药种源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加强中药材野生品种科学种养研究;开展珍稀频危药用动植物资源普查;加强中药材新品种研究,开展珍稀频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确保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建议在县级层面上设计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及科技创新协作方案,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招商引资、资金扶持等方面制订符合我县实际能够落地实施的政策措施,快速促进一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根据我国中医疗效的经验总结来讲,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就影响着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讲,中医临床上,中药饮品在质量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中药材的来源不明

第一,中药材的真假分不清楚。

1)药材品种易出现品种混淆现象。如:川贝母、暗紫贝母、梭砂贝母以及甘肃贝母等,通过市场上的有关调查,其中川贝母的来源就有二十几种以上,有的商品药材将浙贝母等数种贝母混淆在一起,由于不同的贝母所含的有效成分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西贝母素的含量竟然相差6.3倍。

2)药材出现以假乱真的现象。例如:柴胡、炒白术、大黄、何首乌等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出现了以黑柴胡和大叶柴胡等来冒充柴胡;以土大黄来冒充药用的大黄;制作番薯片来冒充制附子、制何首乌等。

3)以次充好。例如:医药使用的金银花,在其上面喷洒高糖水、盐水、糖蜜混合水等;在法半夏中参入一些染过染色的小石子;在蝎子的腹腔内含有大量的泥沙等。

第二,中药材的产地出现不明现象。中药材比起其他的生物制品来讲更加的具有地域性,很多中药材,尽管药材的品种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产地的不同其质量相差甚远。例如:四川的黄连、东北的人参、宁夏的枸杞、玉树的虫草等。

第三,原植物的生产、种植等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我国药材目前的生长、发展情况才看,我国中药材的生产之地主要是集中于欠发达的山区中,因此,原植物在种植、生长期间的管理很难达到规范化、正规化;过量的喷洒农药、施肥等,都会造成原植物上的农药残留或者是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超标,从而降低中药材的质量,最终导致中药饮品的质量降低。

第四,采集方面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中药材的采集在年份、月份、季节、一日之内的时辰、采集的方法等,对中药材的质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都具有一定时间的生长期、成熟期,然而,其内所含有的有效成分也是因为季节的不同而出现不同。例如:7月份丹参的有效成分含量最多;黄连其有效成分在第六年的7月份含量是最高;每年9月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市场上由于很多药贩子为了抢收货源,提前收购,出现了夏药春采、冬药春挖、秋果夏摘等不良现象。这些劣质的药材大量的流入市场上,给中药材饮品的质量造成严重的下降。

1.2中药材饮品的炮制问题

首先,中药材炮制工艺的统一化、标准化。虽然在目前上有《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以及地方中药材的炮制规范一同形成了中药材饮片质量的三级标准,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其次,具体的操作中存在不足之处。

1)原药材的修制不规范,导致药材饮片中的非药用部位的比例过高。如远志、牡丹皮等药材去心率低。

2)药材饮片的切制不规范。如将板蓝根切成薄片,其有效成分明显高于厚片、斜片。

3)中药材饮片的炮制方法不恰当。常见的辅料过量、不规范操作、炮制不到位。

4)使用劣质的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如使用霉变的山栀炒成焦的山栀;使用发绿的黄芩饮片加工炒制成炒黄芩。

最后,临床炮制药品的品种严重的欠缺。同样的中药材在不同的使用处方中会采取不同的炮制饮片,照目前的治疗来讲,在临床使用中炮制药品欠缺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1.3中药材饮品的储存与保管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药材从采收到炮制成为饮品中间有一段储存的瞬间,如若药材在这期间不能严格的储存,很容易导致药材发生霉变、质变、虫蛀、受到潮湿等。

2加强中药材饮品质量的有效对策

2.1加强对中药材的法制教育以及专业的培训

对中药材饮片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业务人员加强有关法律法规、中药材的专业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以及培训。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熟悉中药材饮片的炮制规范、鉴别、养护、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有关企业质量监督负责人的业务、知识培训等。

2.2加强依法监督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重点要加强对药品的监督与管理,重点要提升各单位质检人员的能力,有效的发挥质检作用。加强对中药材饮片的生产加工与分装的监督与管理,并且还要严格的按照中药材饮片的包装进行分类的管理;同时,还要在中药材饮片的包装盒上注明药品名、生产日期、生产场地、生产的单位、质检合格的标志等,若是不能达标则不能流通于市场上;严禁使用没有正规包装的中药材饮片。

2.3加强对中药材的源头控制

2.3.1加强对GAP的推广和实施

首先在生产加工上,政府要组织中药材专家对生长某药材的地区、气候、土质、设备、人员、技术等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其次,要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农药、肥料、采购、炮制,有助于中药材从种植、采收,到炮制等的每一个环节上做好严格的把关,促使其从根本上解决并保证了中药材饮片质量的高低;避免在以后的种植、采收、炮制上出现质量问题、混淆问题等。

2.3.2合理的规划中药材的生产区

加强对地道中药材的生产区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还要制定相符合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药材真正的体现出地道、纯正,避免出现异地引种地道的中药材。要逐渐在各地区组织并制定对地道药材定量化的质量标准等,同时还要对合格的药材颁发质量认证书、合格书等。

2.4统一标准,依法进行中药材的炮制

根据《药品管理法》,建议国家的有关部门加强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进行修订、完善[3]。有关企业、单位、医院要加强引进新的药材炮制设备、新的炮制技术,以及炮制饮片所需辅料的质量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对加强对中药材生产企业的管理,逐渐施行“品牌”药材饮片制度,尤其是要对通过了GMP认证的药材饮品企业进行有效的扶植,逐渐的提升药材饮片生产的质量门槛,实现饮片生产的优胜劣汰,且要净化药材饮片的市场环境。

2.5提升管理的意识、质量、环境

如在药材仓库中增添新的药材架、增添空调、抽湿机、排风扇、温度计等,帮助药仓有效的调节温湿度,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中药材饮片的乱堆乱放。有条件的医院可对贵细中药材饮片进行气调的养护管理,尤其是淘汰掉使用硫磺熏蒸药材的旧老方法。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林下中药材;做法;成效;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567;F3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079-01

Abstract Xiji County leading farmers to carry out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under forest by using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land. This paper introduced its main practices,and summarized the effects.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under forest;practice;effect;Xiji Ningxia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有黄土丘陵、河谷山川、土石山地3种地貌类型。年平均气温5.3 ℃,年平均降水量400 mm左右,平均无霜期130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322.3 h,日照率53%,光照资源丰富。土壤以浅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低,氮磷不足,钾元素含量较丰富。因为长期垦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下降。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农村实行退耕种树种草,截至目前,退耕还林面积达到4.53万hm2,实施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状况得到缓解,恢复了林草植被,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为充分发挥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西吉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林下经济政策,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等,县林业局扶持发展林业农民合作组织21家,涉林企业8家,部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县级林下药材标准化培训基地1个,林下经济参与农户4万户。201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 333.33 hm2,年产量1.5万t左右,年产值达1.5亿元,林农人均收入达1 800元。

1 西吉县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优势

1.1 优越的地理环境

西吉县发展中药材产业,自然条件优越。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土质适宜中药材的生长。西吉县属于半干旱区,大多数中药材都具有抗旱性,有的品种对季节性要求不严,可春、夏、秋季3个季节播种,再加上无工矿企业,种植的中药材绿色、品质好。交通较为便利,有利于中药材产品的运输[2-3]。

1.2 林地资源丰富

西吉县现有退耕还林地1.47万hm2,且林下环境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3 农民林下种植中药材积极性高

林改的实施促使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林农不断向林地要效益。同时,林下种植中药材效益显著,激发了林农对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

2 主要做法

2.1 政府推动,宣传发动

西吉县林业部门为了切实做好林下药材种植,通过多种途径如会议、培训班、学习班 、广播、电视、报刊、种植手册等宣传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前景、效益和政府优惠政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确保林下种药质量,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入到乡镇、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并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使林下种药品种好、卖得出、效益高[4]。

2.2 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

为推动林下中药材种植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建设的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例如,西吉县心雨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在吉强镇万崖村龙王坝建设的心雨林下示范基地,退耕还林面积213.33 hm2,开展林下种植金银花、油用牡丹等中药材,示范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1 000 hm2,年产值逾5 000万元。

3 取得的成效

西吉县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发展,对林下资源的利用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义重要。截至目前,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带动,林农主动参与,西吉县林下种药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为把林下种药产业做大做强,到2017年西吉县力争完成中药材种植6 666.67 hm2,集中连片66.67 hm2以上的示范基地10个,突出培植典型。建设暖棚育苗50栋,建设1个中药材交易中心。同时,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的中药现代化人才,全力打造林下种药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使林下中药材种植成为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5-6]。

4 参考文献

[1] 郑丽萍.关于林下药材发展的实践探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4):126-127.

[2] 陈慧玲,杨彦伶,李振芳,等.湖北省林下药材种类及种植模式探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4(4):16-20.

[3] 马增旺,赵广智,邢存旺.山区发展林下药材的前景、问题与对策[J].林业实用技术,2012(11):87-88.

[4] 陈慧玲,张新叶,孙庐山,等.湖北省杨树林下药材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5(1):9-12.

[5] 汤志馥.朝阳地区河滩林林下药材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3(2):64.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搞好中药材产业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性

当前,随着中草药在世界范围产生的广泛影响和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县中药材产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据统计,世界上有超过3/4的人口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中草药产品,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潜力日益显现、作用日益增大。为了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国家正逐年加大对中药产业化开发与现代化研究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确定了重点项目,这将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拉动力,给中药材产业开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县多年来一直是药材传统种植大县,在推动农村进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步成为主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过去的工作中,中药材产业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群众脱贫致富的要求相比,同我县中药材资源大县的地位相比,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在药材基地建设上,还停留在扩大种植面积和更新品种上,集约化程度低,未能与制药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难以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在中药材生产上,缺乏对传统优质药材品种的培育和扶持,生产技术不规范,不能适应药材产业化的要求。三是品牌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和拳头产品。四是营销观念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优势品种市场占有额不大。五是产业链条不完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药材加工企业还属空白,大宗中药材仍处于卖原料和粗加工的初级状态,没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在新一届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县在规模种植上已成为陇南第一药材大县,但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中药材产业潜力很大,同时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全县上下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性,紧紧抓住中药材产业发展机遇,牢固树立“药材富县”的强烈意识,确立中药材产业在我县农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对中药材产业开发投入极大的热情,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全力投入中药材产业开发,努力把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增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信心

(一)基本思路

年中药材产业开发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第届六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南果蔬,北药牧,全县兴劳务”的产业开发思路不动摇,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奖励扶持工作措施不放松,强化基地建设,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种植模式;完善药材专业市场,组建全县药农总协会,提高药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加强技术、信息服务,努力提高质量、效益;培植龙头企业,加快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着力推进我县中药材开发走上社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路子,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二)奋斗目标

抓好三片传统药材生产种植基地建设,做好哈达铺至阿坞、哈达铺至庞家、理川至八力、南阳至好梯四个中药材示范带建设,建成31个中药材示范点,通过片、带、点示范,年内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4.5万亩,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当归9万亩、党参6万亩、大黄4万亩、红黄芪7万亩、柴胡3万亩、其它6万亩)。预期药材总产达到4124万公斤,总产值达到3.8亿元。培育五个拳头产品,即当归、红芪、黄芪、党参、大黄。实施好两个项目,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户后续产业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和县官鹅沟百味中药材示范园建设项目。

(三)主要任务

(1)加强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以哈达铺、理川两片7个乡镇20个村为重点,建成9万亩当归种植基地。以将台、何家堡、城关、贾河、车拉、新城子6个乡镇15个村为重点,建成7万亩红黄芪、3万亩柴胡种植基地。以南阳、新寨、狮子等7乡镇为主,在良恭河流域、岷江流域发展大黄4万亩、党参6万亩。在适宜区发展市场价格看好的名优中药材6万亩,基本形成“一区一品”的种植格局。

(2)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引进新品种25个,集中连片在等地建立县级药材种植示范点6个,即庞家乡许家村500亩黄芪无公害栽培示范点、好梯乡彭家山500亩党参无公害栽培示范点、哈达铺拉路梁万亩中药材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其中集中连片1000亩)、理川镇蔡家村千亩中药材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阿坞乡各竜村500亩当归GAP种植示范点、将台乡罗家村500亩红芪无公害种植示范点,在每乡镇建立乡级示范点1个,全县建成药材种植示范点33个。抓好官鹅沟百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建设,将示范园建成全县药材示范展览、科技培训、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园,使其成为全县的药材培训基地、科技成果展示基地和农业休闲娱乐基地。

(3)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药材基地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是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和长远发展问题,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努力构建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按照市上要求,在全县退耕区阿坞等9个乡镇15个村发展中药材生产基地12500亩。在基地建设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村蹲点,积极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农民科技培训,推广中药材GAP种植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基地建设良种化。

(4)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条。一是要成立由药材种植大户、药材企业为主的药农总协会,统一组织,统一管理,互通信息,严格标准,整体增强抵御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切实帮助引导协会发挥作用,支持协会间加强协作,建立协会联盟,下功夫提高药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使药材销售更加便捷,效益更加明显。二是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多方招商,引进外资,力争年内引进1户制药企业落户。同时,在全县选择产品开发先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效益比较好的药材企业作为龙头进行重点培育,逐步形成基地加农户、企业带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5)加强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多方争取资金,争取完善城关中药材加工一条街、衙门地药材加工一条街,新建南阳党参销售加工一条街,建设计子川中药材市场,并组织加工大户开展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加工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利用政府网站和农业信息网,建立县中药材专业网站,向国内外定期药材信息,互通市场行情,实现网上交易,促进产品流通。

(6)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制定完善《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教材,发放到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在药材种植重点区域培训种植大户300户,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加工流通体系培训加工户300户,引导种植户和加工户的积极性,为全县中药材的发展做出示范带动作用,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7)积极开展注册认证,提高产品竞争力。切实加强“一注册三认证”和名牌产品创建申报工作,年内完成8万亩无公害党参产品认证。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中药材产业开发各项工作任务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农口各单位要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把中药材产业开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对中药材产业开发重点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力抓,全体干部职工要全身心投入,推动落实,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要立足全县工作形势,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制定科学的工作规划,严格组织实施,为顺利推进中药材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强化工作责任。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要从产业发展规划、基地建设、注册认证、龙头企业、产销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各乡镇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制订具体规划,明确责任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严格绩效量化考核制度,切实把中药材产业的责任、任务落实到乡、村、社、户和广大干部群众身上。

3、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切实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工作,搞好示范,抓好指导,培育一批产业示范户,使其发挥辐射作用,力争全县户均达到1个科技明白人。同时要加强对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的技术指导,确保产量和质量双向提高,稳定发挥效益,带动和帮助周边群众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步伐。县中药材中心要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在提高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同时,全力办好6个县级高标准规范化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4、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创新投资机制,既要争取国家投资,银行融资,更要注重启动民资、招商引资,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客商多元投资的体系。涉农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政策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编写相关项目报告,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争取工作。引导和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小额信贷、风险投资等方式,投资开发农业特色产业,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发展订单生产,解决中药材产业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

5、加强督促检查。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调研,按照各项工作进度时间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采取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推进工作落实。各乡镇、农口各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主要领导要腾出大量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帮助、指导、督促广大干部群众搞好产业开发,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管理,量化责任,对农业科技人员制定和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奖罚措施,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技术指导不力的要严肃查处。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随着中草药在世界范围产生的广泛影响和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进步。世界上有超过3/4人口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中草药产品,当前。县中药材产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潜力日益显现、作用日益增大。为了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国家正逐年加大对中药产业化开发与现代化研究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确定了重点项目,这将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拉动力,给中药材产业开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县多年来一直是药材传统种植大县,推动农村进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步成为主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过去的工作中,中药材产业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群众脱贫致富的要求相比,同我县中药材资源大县的地位相比,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药材基地建设上,还停留在扩大种植面积和更新品种上,集约化程度低,未能与制药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难以发挥规模效益。二是中药材生产上,缺乏对传统优质药材品种的培育和扶持,生产技术不规范,不能适应药材产业化的要求。三是品牌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和拳头产品。四是营销观念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优势品种市场占有额不大。五是产业链条不完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药材加工企业还属空白,大宗中药材仍处于卖原料和粗加工的初级状态,没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新一届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县在规模种植上已成为陇南第一药材大县,但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中药材产业潜力很大,同时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全县上下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性,紧紧抓住中药材产业发展机遇,牢固树立“药材富县”强烈意识,确立中药材产业在县农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对中药材产业开发投入极大的热情,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全力投入中药材产业开发,努力把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二、理清思路。增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信心明确目标。

一)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北药牧,年中药材产业开发工作要以党的全会精神和县全委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南果蔬。全县兴劳务”产业开发思路不动摇,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奖励扶持工作措施不放松,强化基地建设,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种植模式;完善药材专业市场,组建全县药农总协会,提高药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加强技术、信息服务,努力提高质量、效益;培植龙头企业,加快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着力推进我县中药材开发走上社会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路子,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二)奋斗目标

做好四个中药材示范带建设。通过片、带、点示范,抓好三片传统药材生产种植基地建设。建成31个中药材示范点。年内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4.5万亩,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当归9万亩、党参6万亩、大黄4万亩、红黄芪7万亩、柴胡3万亩、其它6万亩)预期药材总产达到4124万公斤,总产值达到3.8亿元。培育五个拳头产品,即当归、红芪、黄芪、党参、大黄。实施好两个项目,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户后续产业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和县官鹅沟百味中药材示范园建设项目。

三)主要任务

1加强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以、两片7个乡镇20个村为重点。建成7万亩红黄芪、3万亩柴胡种植基地。以、新寨、狮子等7乡镇为主,建成9万亩当归种植基地。以将台、何家堡、城关、贾河、车拉、新城子6个乡镇15个村为重点。良恭河流域、岷江流域发展大黄4万亩、党参6万亩。适宜区发展市场价格看好的名优中药材6万亩,基本形成“一区一品”种植格局。

2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集中连片在、、等地建立县级药材种植示范点6个。每乡镇建立乡级示范点1个,引进新品种25个。即乡许家村500亩黄芪无公害栽培示范点、乡彭家山500亩党参无公害栽培示范点、拉路梁万亩中药材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其中集中连片1000亩)镇蔡家村千亩中药材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乡各竜村500亩当归GAP种植示范点、将台乡罗家村500亩红芪无公害种植示范点。全县建成药材种植示范点33个。抓好官鹅沟百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建设,将示范园建成全县药材示范展览、科技培训、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园,使其成为全县的药材培训基地、科技成果展示基地和农业休闲娱乐基地。

3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药材基地建设项目。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和长远发展问题。努力构建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按照市上要求,全县退耕区等9个乡镇15个村发展中药材生产基地12500亩。基地建设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村蹲点,积极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农民科技培训,推广中药材GAP种植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实现基地建设良种化。

4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条。一是要成立由药材种植大户、药材企业为主的药农总协会。统一管理,统一组织。互通信息,严格标准,整体增强抵御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切实帮助引导协会发挥作用,支持协会间加强协作,建立协会联盟,下功夫提高药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使药材销售更加便捷,效益更加明显。二是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多方招商,引进外资,力争年内引进1户制药企业落户。同时,全县选择产品开发先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效益比较好的药材企业作为龙头进行重点培育,逐步形成基地加农户、企业带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5加强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多方争取资金。新建党参销售加工一条街,争取完善城关中药材加工一条街、衙门地药材加工一条街。建设计子川中药材市场,并组织加工大户开展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加工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药材产业的经济效益。利用政府网站和农业信息网,建立县中药材专业网站,向国内外定期药材信息,互通市场行情,实现网上交易,促进产品流通。

6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制定完善《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教材。提供技术指导。药材种植重点区域培训种植大户300户,发放到种植大户。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加工流通体系培训加工户300户,引导种植户和加工户的积极性,为全县中药材的发展做出示范带动作用,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7积极开展注册认证。年内完成8万亩无公害党参产品认证。提高产品竞争力切实加强“一注册三认证”和名牌产品创建申报工作。

三、强化措施。全面完成中药材产业开发各项工作任务狠抓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把中药材产业开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各乡镇、农口各单位要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认真研究。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对中药材产业开发重点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全力抓,全体干部职工要全身心投入,推动落实,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要立足全县工作形势,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制定科学的工作规划,严格组织实施,为顺利推进中药材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强化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要从产业发展规划、基地建设、注册认证、龙头企业、产销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狠抓工作落实;各乡镇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订具体规划,明确责任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严格绩效量化考核制度,切实把中药材产业的责任、任务落实到乡、村、社、户和广大干部群众身上。

3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工作。抓好指导,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搞好示范。培育一批产业示范户,使其发挥辐射作用,力争全县户均达到1个科技明白人。同时要加强对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的技术指导,确保产量和质量双向提高,稳定发挥效益,带动和帮助周边群众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步伐。县中药材中心要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提高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同时,全力办好6个县级高标准规范化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4加大资金投入。既要争取国家投资。更要注重启动民资、招商引资,进一步创新投资机制。银行融资。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客商多元投资的体系。涉农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政策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优势,编写相关项目报告,积极开展项目申报争取工作。引导和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小额信贷、风险投资等方式,投资开发农业特色产业,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发展订单生产,解决中药材产业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

5加强督促检查。按照各项工作进度时间表。并采取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推进工作落实。各乡镇、农口各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调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主要领导要腾出大量时间深入基层一线,帮助、指导、督促广大干部群众搞好产业开发,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要加强管理,量化责任,对农业科技人员制定和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奖罚措施,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技术指导不力的要严肃查处。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认证工作,保证中药材GAP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局经过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并在开展试点认证摸底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及《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药材是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的基础原料。实施中药材GAP,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中药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对全面深入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及要求,进一步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予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中药材GAP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二、自2003年11月1日起,我局将正式受理中药材GAP的认证申请,并组织认证试点工作。《中药GAP认证申请表》(见附件3)由我局统一印制,各地可根据需要数量向我局领取,也可从我局网站下载使用。

三、中药材GAP认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都很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加强对中药材GAP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坚持依法行政、积极稳妥、质量第一的原则,做好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注意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办法,保证中药材GAP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地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

附件:

1、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2、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3、中药材GAP认证申请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材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福建省 中药材 问题 对策

福建地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多丘陵山地,海域广阔,岛屿众多,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类型,孕育了丰富的中药资源,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共有药用资源445科、2468种,其中植物药245科、2024种,动物药200科、415种,矿物药l9种。福建省资源总量占全国中药资源的l9.2%,是中药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是我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目前,福建主要中药材达800多种,其中,属福建省道地名产药材有30种,大宗药材82种,珍稀名贵药材27种。

近年来,随着医药保健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及全球“人类回归自然”的呼声高涨,中药材的用途已不限于人们防病治病的需求,大量的保健品、化妆品也含有中药材。因此,对我省的中药材产业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推进我省中药材的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

1.1 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滞后

在野生植物资源种群的更新方面,缺乏重视及深入系统的研究,在采集野生药材时,缺乏合理保护与利用的意识,乱采乱伐,滥猎滥捕,破坏了生态和野生药材资源,使资源利用强度超过种群的更新增长能力,导致野生药材资源的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域也日益缩小。如厚朴、红豆杉、草珊瑚、金线莲、满山白及灵芝等药材都面临着资源萎缩。

1.2 中药材产品开发利用程度低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各方面投入的加大,全省中药材种植管理水平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但对中药材的开发利用仍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由于资金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中药材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且加工工艺不科学,导致中药材加工仍滞留在粗加工上,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传统的生产经验使得中药材品种退化、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品质低下。中药材的栽培技术研究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养分分配、根系生理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还未进行深入研究。除太子参、泽泻等大宗中药材有过一些一般性的研究外,大多数栽培药材仍处于经验性栽培的阶段,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成果供药农使用。

产品结构单一,存在着卖原料药多,粗加工产品多,而高科技、精加工的产品少,资源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难以大幅度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仍缺乏应有的竞争力,制约了中药材需求向多样化、高层次、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影响我省中药材产业效益。

1.3 中药材信息服务滞后

中药材属特殊商品,其生产、加工、销售取决于市场需求,而中药材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价格涨跌频繁,信息真假难辨。市场信息不灵一方面导致我省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广大农民不知如何选择适宜本地种植、适销对路的中药材品种,农民种植的经济效益及积极性难以得到保障。

1.4 专业人才匮乏,种植技术落后

中药种类繁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栽培技术也各有特殊性,但是目前,我省在生产第一线的专业人才仍较匮乏,生产技术人员主要是以老药农为主,他们的技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种植技术原始落后;加之种植技术培训少、时间短、药农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接受先进种植理论缓慢,种植技术很难得到提高。

1.5 监管难度较大

由于中药材种植不受行业准入制度的限制,不必办理任何证照,也不要求登记备案,所以,药监部门很难对中药材生产情况做全面了解。

1.6 中药材质量检验重视不足

随着近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中药材的晒干、虫蛀等技术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部分经营者在晒干和保存中药材的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国家不允许使用的硫磺熏蒸,造成了部分二氧化硫残留。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进一步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相关工作通知,其中提到关键一点就是要加强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检验,国家局亦正在制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

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加工等每一个环节的规范化程度,都会影响其药效,只有制定了每种药材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按照检测标准执行,才能解决从种植到采收再到最终加工所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胜。但是目前,对于中药材这一中药源头中二氧化硫及重金属的检测工作并未引起我省企业的足够重视。

2. 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根据目前我省中药材发展的现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就要坚持以GAP规范种植为重点,以国内外中药材市场为导向,以科研开发为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全力加快中药材种植向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2.1 加强宏观引导,科学制定规划

加强政府宏观控制,指导协调,政策研究,充分调动、保护和支持各种积极因素,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我省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

2.1.1 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特殊性,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协调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药材生产共性技术障碍。

2.1.2 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指导中药材的发展,引导中药材生产企业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做强做大我省中药材产业,大力扶持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快我省药材GAP基地的建设。

2.1.3 从目标、规模、品种、基地、科研体系、服务体系、市场营销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等多个环节和保障机制上进行明确细化,确保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整个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紧密联接。

2.2 成立专业组织或协会,完善中药材服务网络

专业协会是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推动分散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一个重要载体。成立福建省中药材生产专业组织或协会,负责对中药材生产进行行业规划、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规范中药材生产经营行为,提供种植技术、质量管理、供求信息、专业培训、科技咨询等服务。同时,定期组织协会会员研究、分析、预测中药材市场行情,加强对中药材开发的宏观指导,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和必要的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等服务。

2.3 注重培育和引进技术人才

要切实加强中药材技术队伍建设,选择一批有文化、有意识、有事业心、懂技术的中青年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培养一批具有我省特色的科技种药人才;或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引进一批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有较强实力的中药材专业科技队伍,靠科技推动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2.4保护资源

我省野生药材部分物种蕴藏量丰富,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此,要合理开发天然药源,提倡科学采集,尤其要注重加大珍稀濒危药材及道地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使道地中药材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有计划地开展野生中药材定向抚育,例如对草珊瑚、雷公藤、石斛、石仙桃等野生资源的人工培育,研发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技术,促进中药材原产地资源的更新繁殖和自然增长,增加资源蕴藏量,实现优势资源的永续利用,进而确保我省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解决制药企业面临的生产原料不足、药品生产萎缩等问题。

2.5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中药材产业整体科技水平

科技是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决定着产业化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必须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中药材产业整体科技水平。要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科技人员的密切协作,围绕中药材资源保护、野生品种驯化、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无污染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中药材企业可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福建道地药材及大宗药材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研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附加值,提升我省中药材开发的科技水平和中药材产业竞争力。

2.6 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福建中药材信息服务平台,创立中药材信息网络,收集全省道地中药材及大宗中药材品种、产量等各方面的数据。广泛收集省内外中药市场信息,按照药材市场的发展规律,对重点品种的市场需求、销量走势、价格行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及时向农户提供政策咨询、产业动向、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以市场需求指导我省药材生产,引导药农根据规划发展药材生产,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提高药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为福建乃至全国中药材的生产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服务,为我省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2.7 加强中药材监测

应研究并建立主要药材品种的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如指纹图谱的建立等,加强中药材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监测,建立中药材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并完善有福建地方特色的药材质量标准。扩大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的整体影响力,助力我省中药材的出口创汇。

参考文献:

[1] 黄蔗亮,高华娟. 福建省中药发展概况与闽台合作交流[J]. 海峡药学, 2009, 21(12):234-237.

[2] 黄瑞平. 因势利导,促进福建中药材产业发展[J]. 福建热作科技, 2005, 30(2): 44-46.

上一篇:培训岗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新入职培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