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义务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28 11:08:32

中学义务教育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1篇

由于被试学生的得分在高低两端悬殊较大而造成组内离散程度也较大,这说明了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普遍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和实效性的学习态度教育。即从学生性别上看,女生在学习态度水平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女生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不大;从学生群体上看,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初中生的得分,总体上小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比初中生积极得多,而且小学生学习态度间的差异度明显小于初中生,说明在小学里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小于初中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了小学生的情感和知识技能的平衡,初中教学中过于考虑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导致了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得分不高。

即从学生年级上看,小学生在三、四年级中学习态度基本上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是到了五年级时由于学生的心理情感开始有了倾向,对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有所反应,易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变化,一方面教师的正确疏导,另一方面加上五年级学生学业上比六年级学生压力要轻,所以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是小学中最高的,到了六年级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教师在教学中偏向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倾向,缺少了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关注度,致使六年级明显低于五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水平。

在初中三个年级中,七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水平是最高的,基本上是九年级学生的1.5倍还多,学生到了八年级学习态度水平大幅度地下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业上的难度加大和家长的期望值有所提高,到了九年级,学生就学的压力到了初中的极点,教师更加偏向知识技能的培养训练,基本上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关注;学生家长在家里对学生的期望值大幅增加,家庭压力和学校压力使得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最低点。所以,如何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意志的平衡对于学生学习态度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

学生随着年级变化和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通过多因素方差检验,我们不难发现年级因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为了进一步说明年级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我们又做了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差异性比较。从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三、四、五、六年级与九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差异显著。更加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所引起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年级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态度起着很大的影响,一般就学生学习态度的稳定性而言,学生学习态度水平发展是不稳定的,极易受内部情感和外部行为倾向的影响。本调查发现生源地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由于非本学区生源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和本学区生源一起学习和生活,经过几年的相互“磨合”,两类群体相互作用、相互“同化”,因此学习态度差异不明显。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2篇

由于被试学生的得分在高低两端悬殊较大而造成组内离散程度也较大,这说明了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普遍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和实效性的学习态度教育。即从学生性别上看,女生在学习态度水平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女生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性不大;从学生群体上看,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初中生的得分,总体上小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比初中生积极得多,而且小学生学习态度间的差异度明显小于初中生,说明在小学里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小于初中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了小学生的情感和知识技能的平衡,初中教学中过于考虑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导致了初中生学习态度的得分不高。

即从学生年级上看,小学生在三、四年级中学习态度基本上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状态,但是到了五年级时由于学生的心理情感开始有了倾向,对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有所反应,易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变化,一方面教师的正确疏导,另一方面加上五年级学生学业上比六年级学生压力要轻,所以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是小学中最高的,到了六年级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教师在教学中偏向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倾向,缺少了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关注度,致使六年级明显低于五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水平。

在初中三个年级中,七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水平是最高的,基本上是九年级学生的1.5倍还多,学生到了八年级学习态度水平大幅度地下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业上的难度加大和家长的期望值有所提高,到了九年级,学生就学的压力到了初中的极点,教师更加偏向知识技能的培养训练,基本上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关注;学生家长在家里对学生的期望值大幅增加,家庭压力和学校压力使得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最低点。所以,如何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意志的平衡对于学生学习态度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

学生随着年级变化和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通过多因素方差检验,我们不难发现年级因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最为显着,为了进一步说明年级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我们又做了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差异性比较。从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三、四、五、六年级与九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差异显着。更加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所引起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年级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态度起着很大的影响,一般就学生学习态度的稳定性而言,学生学习态度水平发展是不稳定的,极易受内部情感和外部行为倾向的影响。本调查发现生源地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不显着,可能是由于非本学区生源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和本学区生源一起学习和生活,经过几年的相互“磨合”,两类群体相互作用、相互“同化”,因此学习态度差异不明显。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态度差异情况比较,我们发现年级因素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很显着,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普遍表现出的怪状--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情感和意志方面的疏导,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方面的教育,这点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3篇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持续的发展.继实现“两基”后,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校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一步一个台阶,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现把我们的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依法治教、努力巩固“普九”成果

、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每年暑假期间镇政府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层层召开会议,签定目标责任书,宣传和贯彻《义务教育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力,坚决遏制辍学现象的发生.学生的入学率达。认真落实《控制辍学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在%以上,争做“无辍学班级”,对控辍工作抓的好的班级和老师给予表彰奖励,对辍学率超标的班级实行‘评先树优’一票否决,真正做到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⒉建立健全了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就学的制度。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经济有困难的适龄儿童,能否接受义务教育,既关系到能否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公民,关系到他们及家庭能否摆脱贫困,也关系到能否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采取一切措施扶持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年全校共免费教科书和爱心捐助贫困学生人,计元。

⒊加大投入,巩固“两基”工作。“两基”巩固和提高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克服松懈、厌战和畏难情绪,要像当年实现“两基”一样,抓好巩固和提高。二是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年全校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条件,为争创“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措施,努力规范办学行为

,按照《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要求,镇党委政府一贯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工作原则,采取一切措施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时发放,教育经费的拨付每年都比上一年有增长。分配来我校的大、中专毕业生都能按时上岗,并及时解决了工资待遇,从而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⒉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为规范办学行为,加强了对学校的收费管理,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行为,要求各班严格执行《收费许可证》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严格执行“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定严格执行“学期一次性收取,期末结算,多退少补”的规定,不准在学期中间加收任何费用。义务教育阶段不准举办实验班,不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给学生补课等,从而使学生素质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要想搞好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干教师队伍.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教干教师的管理,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和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对老师们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逐一进行解决.

三、落实责任,积极做好学校安全和危房改造工作

⒈全校教干教师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了学生自救自护能力,防止学生受到意外伤害加大了对重点环节的检查力度,对道路交通安全,用电安全,体育训练、饮食卫生,实验教学、危险品的管理和使用等,学校都要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检查。学校保证教学楼、实验楼、宿舍等场所畅通,夜间照明良好。配合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清理学校周围摊点等。为落实责任,为学校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每学期初,学校与各班级、各科室、各任课教师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哪级出了问题追究哪级的责任,××年全校无—起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⒉镇党委、政府从实践“三个代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角度来认识危房改造。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校危改工作,层层签定责任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哪级出了问题就追究哪级的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各部门,各班级也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措施,积极做好危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我们还专门邀请县、镇人大代表对学校校舍进行观察,又组织专门人员对校舍进行拉网式的全面检查。

四、加强督导,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教育督导文件》,进一步加大督导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的复查和督查制度。结合工作实际,科学的制定出评估方案,保证全校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实施,每学年学校都要紧紧围绕“普九”工作的巩固和提高,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工作计划和评估方案。开学初,重点检查入学情况,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细则、工作计划的制定,以及校舍维修、危房改造情况。学期中重点检查突出的难点、热点工作。学期末,将依据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及学校工作计划,对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依据工作实绩,评先树优。同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有各级党委、政府对我校教育工作重视,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有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有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上的广大教师的辛勤努力,紧紧围绕推进素质教育这一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各项教育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在义务教育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些问题和不足,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偏低、基本的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公用经费十分紧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急需扶持、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程度脱离实际等现象。今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逐步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干教师队伍管理,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镇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4篇

一、目前农村中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

为了解进入初中就读的农村学生的小学数学知识水平,有一次我从本校刚升入中学的七年级八个普通班中随机抽取了三个班180人进行一次检测,检测所采用的是一份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测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检测结果为:最低分0分,最高分78分,总分10分以下的有35人,10分以上20分以下的有78人,20分以上30分以下有43人,30分以上40分以下有12人,40分以上50分以下有2人,60分以上有10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二、影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面

1.小学老师、家长思想认识偏差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一方面,有很多农村完小师资水平有限,且对义务教育理解存在偏差,以为义务教育就是小学毕业直接升入初中,减负就是不布置作业或不让学生做作业.致使有些老师忽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升学考试的取消,部分小学老师只关注成绩较好的有可能参加重点学校重点班选拔的为数不多的尖子生,而忽略了对其他学生的辅导.另外,这些学生祖祖辈辈过着农耕生活,家长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愿望不强,特别是取消了工作分配制度后,“读书无用”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孩子能早干活早赚钱才是最大的出息.受家长的影响,农村许多孩子的求知欲不强.

2.使用教材偏离农村学生实际

现今使用的数学教材中,很少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教版八年级的“分式方程”为例,几乎每一节课都安排了一道应用题引入.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非常差,教材中的情境创设并没有考虑他们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农村中学与城镇中学使用同样的教材,很多农村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顾不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按教材设计教学,渐渐地,数学课堂成了老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学生无法参与其中.

三、主要措施

要改变目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让学生学到知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转变学生思想,联系实际,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给他们讲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与实际的联系,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比如运动会跳远成绩的测量、篮球赛的获奖概率估计、参加保险、板报、房间装饰设计等,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方案,当他们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美化生活环境时,自然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2.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现有教材,设计合理教学方案,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设置的情境学生不经历过,教师就要设置他们易于理解的情境.比如,交水费可以改成交电话费.又如,教学“分式方程和分式方程的解法”时,可以舍弃教材的情境设计而采用复习引入.教师首先帮学生梳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然后出示一组最后一道是一个分式方程的练习,很多学生就会提出疑问,教师抓住时机提问:“该方程与前面的方程有什么不同?”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分式方程的概念.教师接着问:“想不想学会怎么解分式方程?”学生带着前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成就感,情绪高涨,后面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四、几点不成熟的设想

1.由政府牵头,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转变“读书无用”思想

政府的宣传作用要远远大于学校对他们的沟通作用.所以,如果政府把对义务教育的宣传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多向农村学生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和双向择业制度,使家长明白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让他们认识到读书还是“有盼头的,有用的”,才能渐渐消除“读书无用”的思想,使他们步调一致的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珍惜学习的机会.

2.区别对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农村中学的学生见识少,且生活、社会经验都比较缺乏,在文化学习上,他们较城镇学生起步晚,基础较差.因此,在教材的使用上,应有别于城镇中学,适当地降低要求.

3.改变每个到了一定年龄的人都可以直接进入初中,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各种中职学校就读的模式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村中学义务教育质量 问题 成因

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广大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尤其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农村“公共财政”机制的确立,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基本解决了农村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但政策在保证普及率提高的同时,却忽视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办、城市义务教育基层政府和人民办”是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致使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偏低。本文以遵义部分农村中学为调查对象,对农村中学义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

1.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流失严重,整体素质较低。

近几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大幅度增加,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教师队伍,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教师队伍还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城乡结构性失衡等问题,表现为:城市地区教师过剩,农村地区教师则普遍短缺。原因主要是农村中学的待遇差,条件艰苦,不仅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就是在职的老师多数也都不安心,总想千方百计调离农村,导致学校陷入“培养、发展一个,就流失一个”的尴尬困境,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再加上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低,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师资不足、教师培训时间少、流动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高。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加,农村中学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有所增多,但总的来说,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1.2升学率普遍不高,辍学率高于城市。

农村中学义务教育质量问题首先突出表现为升学率低。在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上,由于农村中学所处的特殊环境,学生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较窄,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升学率低(见表2)。但学生的优秀率与及格率是直接影响升学率的因素。统计显示近三年农村中学的升学率在20―40%之间徘徊。据2006年10月12日的新华网载:至2005年,遵义市14个县(区、市)已通过“两基”达标验收,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从2000年的5.2%下降到2005年的2.1%。但实际上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应控制在3%左右”的底线标准。对遵义部分农村中学的调查显示:初中一年级辍学不明显,但年级越高辍学和流失的现象越严重。辍学或流失的原因主要有:成绩稍好的学生转往条件好的城市中学;成绩很差的学生自感升学无望,要么在家务农要么外出打工,还有部分学生事实上已经辍学,但学籍仍然保留在学校,成为隐性辍学者。因此,实际的辍学率远远高于3%。这说明农村学校教育观念滞后,缺乏生机与活力,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农村教育需要,等等。

1.3新课程实施难度大,问题多。

农村中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参与到新课改当中来。但是大多数农村中学由于远离城市,存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配备不齐,学生素质差等问题,使新课改的实施面临很大的困难。应该说,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既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有利于农村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上述方面的现实困难,新课程在农村中学进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为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城乡之间课程实施水平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师还不了解新课改的真正意义,因而对新的课程观念、内容与新的学习方式,表现出疑惑、甚至排斥的态度,部分课程名存实亡,老师备课不上课,或者在应付检查时才备几节课。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根本不可能考上高中,更不用说大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苦读九年后,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不能吃苦,搞二、三产业无门无路,只好在家里闲着,家长看不到教育的经济效益,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由于许多农村地区的财力有限,绝大多数县镇仅能做到按时发放教师工资,要想拨一部分资金保证新课改工作的开展,更是难上加难。靠学校本身的财力更不现实,因为学校所收取的学杂费最多只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但实行新课改确实离不开相当数量的经费。

1.4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调查反映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4.1学校布局不合理和校舍不足。偏远的农村中学在校园建设规划,教学、生活、运动区的布局上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学校周边环境还有安全隐患与污染。这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1.4.2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学教育资源不能均衡配置,缺乏教学设备,影响了教学工作正常的开展。

1.4.3部分农村中学主管领导对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常规管理工作抓得不细,缺乏规范性管理。这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直接因素。

1.4.4近几年,一方面是中小学在校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是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加上难以吸引大学生和留住优秀教师,既造成了教师局部缺编或结构性缺编问题日益突出,又使农村中学师资素质不高,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1.4.5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虽然政府部门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是影响农村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农村中学义务教育质量存在问题的成因探析

2.1农村教育投入机制是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源。

农村自实行税费改革以来,国家确立了“以国务院为领导,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起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一新体制的实施,使县级政府成为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但由于县与县之间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经济困难的县自身财力有限,因此“以县为主”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我们调查的遵义务川县就是如此,很多农村中学还是负债运行,基本上无力改善办学条件。很多县根本承担不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重任。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又对“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经过调整,“以县为主”体制逐步清晰地界定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教育经费由各级政府合理分担。2005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应承担的责任,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义务教育纳入国家财政保障,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担,实行省统筹的经费保障新机制,并明确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至此,教育投入的重心逐渐上移,在教育经费方面,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投入体制的变革与投入重点的上移对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问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现行的体制并没有明确规定中央政府应当担负的具体责任,现实中中央政府只提供少量的义务教育专项补助,没有规范的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宏观调控能力很弱,把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责任推给了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的财力能否承担呢?这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今天的农村中学,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师资队伍的典型特点是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及学历结构失衡等。年龄结构失衡是指农村地区中学中老教师偏多,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数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严重;学科结构失衡是指农村中学中专业教师少,能胜任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师屈指可数,一师多科目多年级上课的现象相当普遍,教师教学蜻蜓点水,难以求精。学历结构失衡是指农村地区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特别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同志,几乎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基本上通过补偿教育获得大专文凭,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很少。如此的师资队伍现状,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矛盾。

2.3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

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给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农村中学通常位于偏远山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先进文化和重要信息的吸收比较缓慢,人才与人才之间的交流,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都较缺少。其次,农村经济滞后,很难为农村中学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的实验室与阅览室等。不少农村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但生存的环境、闭塞的文化限制了他们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最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不能给农村学生提供优良的师资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长期以来,政府对城市地区尤其是城市中的重点学校“精耕细作”,而对广大的农村学校基本上实行的是放任自流的“放养”政策,使一些农村中学只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从教育投入的结果来看,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太小。全社会有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居民只获得其中的23%[1]。农村教育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施简陋,图书器材严重不足。并且在农村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又低,实际起作用的效力就更小了。

3.结语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存在,要完善解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们认为,总体的思路应是在充分了解现状与问题并加以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加以筛选,洋为中用,循序渐进地完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目前工作的重点应着眼于建设与规范公平合理的教育投入机制、尽快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村义务质量监控、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加强适合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祝俊初.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015997115736.工人日报,2005-02-24,(5).

[2]李良.广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17-19.

[3]陈桂华.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财政制度安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8-11.

[4]周元武.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新机制解读.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2):8-12.

[5]邬志辉,王海英.农村义务教育的战略转型:由数量关注走向质量关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31-34.

[6]粟占荣.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些意见.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2):52-54.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编号082X064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自主教育 主体

“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从质的角度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德育改革或再塑的发展方向。那么,作为学校德育主导的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地让德育的主体学生在现在与未来通过自主教育而稳健发展呢?只有坚持唯物辩证地德育自主,与时俱进地务实改革。

一、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一般概述

(一)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含义。

一般而言,自主教育就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一定的社会规则范围内依据自身的生理与心理规律和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我学习、自我培养和自我实现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现阶段的我国义务教育中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地不断培养初中学生自主教育的能力,即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正确、协同合作精神增强、行为文明程度提高、生活方式科学,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与生活态度等的发展需要。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四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主旨所在。

(二)把握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必要性。

从个人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角度来考察,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积极实施学生自主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基本能力,是现实中的社会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社会历史进步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力的积极因素,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理论的现实体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起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的夙愿,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的实践结晶,是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建设纲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所强调的道德建设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学校建设和班级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三)认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重要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突出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中心的自主教育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或能力,有利于把学生锻炼成为思想纯洁、志趣高雅、身心健康、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学习型与国际型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整体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加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利于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兴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生产力;有利于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国家的和谐进步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或动力。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主体学生与主导教师的关系,自主教育与教育指导的关系,自主教育与自由放任的关系,自主教育与自觉主动的关系,先天形成与后天习得的关系等。

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德育方面自主教育的问题探因

现阶段义务教育中的初中学生德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德育教育因素影响或制约:德育的目标,单一、太远、太高,强调学生服从、顺从,缺乏自主化、层次性、多元化(如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针对性;在德育的主体上,多以教师、学校要求为中心而忽视学生德育的个性心理需求、健全人格的发展、自主性;在德育的方法上,多以说教或大道理灌输、压制,简单粗暴,缺少自主性、多样化、可操作性;在德育的内容上,多强调形式而忽视务实、落实、实效、阶段性、层次性;在德育的途径上,过份强调教材课本而忽视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实践性、活动性;在德育的评价上,评价标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多强调荣誉、结果,而忽视过程体验、发展性、创造性。

三、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自主教育的德育策略探微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德育工作只要唯物辩证地开展德育自主教育,与时俱进务实地进行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系列改革,则德育自主教育的鲜花勿愁不绽放结果。

(一)强化德育自主教育意识,有序自主规划,创设和谐环境。

1.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强化德育自主教育意识,合理安排德育自主教育的计划或规划。学校、年级、班级、教师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个性心理、生理特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制定指导性的、具有层次性的月度、学期、学年德育目标。学生自身也必须在学校和班级等的指导性意见下自主设计德育自我教育计划。诸如,学期初,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学生自己查找班级问题――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自己民主表决通过办法――学生自己制定日常行为守则;学期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完善日常行为守则。学生自己制定,自己参与管理,自己执行,达到德育自主化。班主任要宏观调控地指导方向。

同时,学生个人也要制订个人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计划,自己找优点、弱点,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实施计划。

制定德育自主教育计划务必遵循一些现代实用原则,诸如教育的目标务实化、教育的主体学生化、教育的目标需要自主化、教育的内容需要生活化、教育的方式需要多样化、教育的途径需要实践化、教育的评价需要发展化。

2.学校、教师要以宽容的理念千方百计创设和谐与自由的德育自主教育环境。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宽容理念与日常教育的关系,宽容与严格的关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个性化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要构建良好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激发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兴趣,教师既要在教学课堂上又要在课堂外关心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同时,教师要根据时代特点和上级指导意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指导学生了解、理解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立的精神实质,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自主教育计划,随时随地地自我培养时代所需要的独立人格和个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大胆地民主探索学生自主管理的新思路,从而保证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活泼而不乱、紧张而有序。如可以采用通常的班级干部民主选拔、竞争上岗,实行自主岗位责任制度、自主事务(问题)处理制度,营造事事有人做(管)、人人有事做(管)的自主教育良性运转局面。

3.学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力度。学校要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知识教育,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初中学生特别是耐挫力较差的学生的心理辅导,以有力地促进初中学生自主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是其将来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也是其能够自如地应付现代社会竞争的重要精神保障。

(二)积极筹划德育自主教育活动,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深入浅出。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因为它符合儿童的天性,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谆谆告诫于今仍不无裨益。

1.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活动,要坚持自主的计划性与学校的指导性结合,以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开展德育自我教育。例如,根据德育教育的内在规律、学校自身的教育任务、不同的年级的学习特点,可以在“两点”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开展系列德育自主教育:初中一年级,主要开展以行为习惯为中心的养成教育;初中二年级,主要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立志成才教育;初中三年级,主要开展以升学为中心的精忠报国(理想前途)教育。

同时,在每一学年的上学期,又可以结合民族传统、学校实际,有条不紊地开展9月文明礼貌活动与感恩教育、10月爱国教育活动、11月科普活动、12月健身与辞旧迎新活动;在下学期可以开展3月学雷锋活动、4月革命传统与法制教育活动、5月青少年艺术活动与亲情教育、6月环保活动、7月安全教育活动。

2.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形式必须多种多样,活动通俗易行、幽默成趣。诸如“请进来、走出去”家校社区联系会与联谊活动、师生民主生活会、现身说法说事、演讲、表演(讲故事、讲笑话、唱儿歌、唱歌曲、写诗歌、编三字经、说相声、演小品、说快板等)、竞赛、游戏、运动、座谈,阅读名人传记、参观名胜古迹或革命遗址、调查或访问老边山少穷富地区、写观后或读后感等。例如,元旦时,师生共同制作贺卡;母亲节时,师生共同制作感恩卡;教师节时,学生制作感谢卡。

3.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活动必须多样化。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教育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学校教师必须身先士卒地开展具有榜样性的德育示范活动,诸如,可以开展德育自主教育优质教案或活动设计方案的征集评比,开展班级德育自主教育“专题周、专题月”竞赛活动,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题讲座等。学校大力创造条件,教师积极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参加的电脑、体育(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音乐、舞蹈、钢琴、美术、书法(硬笔、软笔)、剪纸、演讲等业余活动课。这样,在活动中,学生自觉自主有趣,教师适时教育指点。

应该注意的是,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即把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学生行为规范、教师口若悬河的枯燥教导等通过学生自我的生活细节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日常的细小生活中体验、感悟。例如,可以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到食堂帮工,让学生捡拾废旧物品,让学生帮助父母买米购物等,从而体会他人生活、劳动的辛苦与光荣。

4.在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规划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学生会、团组织、文学社等)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评价问题上,要努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德育方面的评价,实现自主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学生干部与“大社员”学生的积极带头作用,充分实现教师“解脱”与学生自主自立两大功效。

(三)推进德育立体自主教育,校内校外齐导,八方和谐并进。

在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内引外联,努力促进形成学生德育立体自主教育的有序网络。学校、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教室、宿舍、图书室、电脑室、食堂、活动场所、家庭等共同构建成一幅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和谐蓝图。

(四)深化德育自我教育实践。

为了更进一步地推动初中学生德育自主教育的蓬勃发展,更好地走出一条德育自主教育的新路子,学校应大力倡导和推行社会实践,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活动中享受课本联系实际的乐趣,获得教导见诸活动的愉悦。诸如,可以走出学校到军营体验保家卫国的豪情;亲临农村感受农民的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之情;参观污水处理厂以培养环保意识;向灾区捐款捐物以培养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的崇高品质;慰问老年人、留守儿童以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饭店、工厂打工实践以培养劳动光荣的思想;实地考察火车站人群或人才市场的招聘状况以培养竞争意识和人才强国意识。

教育工作者理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以求,为了青少年的稳健成长和民族、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新跃等.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

[2]李建光.创新班主任工作思路,开启学生心智.魅力中国,2009,(25).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价值 现状 对策 教育教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当前,启蒙阶段的化学教育现状很难实现化学教学的价值,也很难减轻学生的负担,很难使化学教育与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的化学启蒙教育不得不进行改革。

一、 审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价值

化学是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解决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坚实支柱。所以化学教学一要强调学生适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使他们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科技、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二要从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求和实践活动情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三是规定学生所要达到的最低水平,要求学生“建立初步的科学物质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二、 察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乡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现状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教育”制度的制约

考试制度的简单化、单一化成为实现化学教学价值的绊脚石,升学压力、评价体系、考核制度只能导致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只能导致化学教育脱离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只能导致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能导致“讲、记、背、练”重复循环的应试教学方式。

(二)化学实验仪器的严重匮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的序言中就明确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然而乡村中学的实验仪器与药品的严重匮乏,严重地制约着化学教学,很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导致学生不善于置疑、不善于观察实验、不善于合理推导、不善于归纳总结,更谈不上设计实验,这本身就违背了化学教育教学的规律。

(三)落后的考核评价制度

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是教学成绩,是升学人数。教育教学的价值趋向,不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学、勇于探索精神,不是培养学生耐住寂寞、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而是追求学生试卷上的高分与竞赛中的荣誉、折合分的排名,进而导致考核成落后。

因为“精讲、强记、硬背、多练”重复循环无疑是提高学生试卷高分的最有效手段与最直接手段、最成功手段。相反,多组织学生置疑、设计、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在实际的评价体系下显得吃亏。所以即使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探索的想尝试的教师也不得不新教师与老教师相结合,公开课、观摩课大显教育教学改革,将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平常课堂上、课堂下无不是“强抓、硬记、多练、多讲”。面对重点高中的升学压力,学生的减负不过是句空话。

面对上述现状,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得不进行更彻底的革命。

三、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对策

为了最大程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价值,我们不得不彻底改变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笔者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与同仁共探讨。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考试制度必须改革

我反对放弃考试,推荐升学的政策,但是考试制度必须改革,考试要按照学生的发展,分为基础考试、选拔考试,考试要多注重过程,少涉及结果。

基础考试可分为试卷考试和社会实践考试,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初步形成的物质观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世界观;考察学生是否运用这些基本技能,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科学种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回收等一系列的社会实际问题;考察学生是否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考察学生是否树立了依靠科学、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考察学生是否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选拔考试则注重考察学生的科学探求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要分笔试与实验相结合,考试要注重选拔有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善于创新精神的科研工作者,要考察学生是否有探索疑难问题的勇气,是否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否有浓厚的实验兴趣,是否有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否有改进实验装置的创新精神。

(二)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必须改革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可将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所占比例定为40,注重教师如何创设生动、多样地科学探求和实践活动的情景,注重教师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将教师的论文与课题研究所占比例定为30,注重考核教师联合学生的获奖情况与选拔情况。

将教师联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后,社会反馈的评价材料所占的比例定为30。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情况。

(三)教与学的方法与态度必须改革

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减少“讲、记、背、练”循环重复,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

例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发时,教师没有必要在大讲特讲,让学生作笔记,只需要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依据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氧气实验操作能力,自行设计实验的发生与收集装置,并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装置的缺点,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归纳制取气体的装置与方法――固固反应制气法、固液反应制气法的实验装置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8篇

一、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新《义务教育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20__年9月1日起已经全面实施,教育部号召全国各领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我校组织全体教师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及教育部领导的讲话摘要进行学习,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安排了四次集中学习,其余为自学时间。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学习。

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对新《义务教育法》进行宣传,主要有:发放宣传单。学校从9月4日起向每位同学发放了《义务教育法》宣传单,让其了解,并向其父母、邻居进行宣传解释。利用板报、橱窗、报栏。我校的各班充分利用板报对学生进行宣传,学校利用橱窗、报栏宣传。张贴标语,制作条幅。学校在大门口、校园内张贴标语,并制作悬挂了条幅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宣传《义务教育法》。

通过对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1、提高了对新《义务教育法》重大意义的认识。新《义务教育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法的基本目标,做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第一次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入了法律,是素质教育从一般的政策指导转变为统一的法律规定,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法律要求予以明确。这些重大制度创新将对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广大教师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大问题。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和目标,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概念,规定要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规定,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将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育质量,关键靠教师。新《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地位、职务、待遇及社会保障等制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将会发挥重大作用。重视并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依法落实保障教师待遇,使教师安心于教育工作。

二、全面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一是在学年初,我校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制定并下发统一的课表编制意见,要求从执法的高度,从实施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高度,严格对照并“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学校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对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

二是强化了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开好”上做文章,各学科均配齐了专职教师。学校制定了《教师年终考核细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进行考核,较大地调动了各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领他们的专业发展。针教学较为薄弱学科的实际状况,我校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各学科教研活动,使老师们在理论学习、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了综合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进行随机抽查,确保课程计划得以严格落实、有效实施。本学期,我校对各年级教师的上课情况开展随机、全面的专项抽查,重点督查课表的执行、教师备课改作、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跟踪检查。

2、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坚持德育为首。学校坚持每周一规范化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制度,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宣传”、“学规范、记规范、守规范”、“宣传八荣八耻”等德育系列教

育活动,重视对学生进行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每周有教育重点,每天有具体要求,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强化训练,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重视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开设法制教育专栏,召开法制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还重视了诚信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教育等专题教育工作,并将上述内容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努力提高教育效果。抓好常规工作。我校认真对照上级的有关要求,不断探索精细化管理的新模式,重点抓好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按照有关要求招生和对学生进行平行编班,没有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教育部新形势下“减负”工作的“五坚持、五不准”要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宽松的环境。认真执行省教育厅下发的通知,严格控制学生到校、放学和在校的时间,根据学校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统一的作息时间,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早操、课间操每天正常开展,并保证了学生每天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

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学校努力实施新课程,严格执行国家方案,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建立健全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等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考试体系,按规定对所有科目进行授课和考试,坚决禁止教师按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没有随意减少非考试(会考)科目教学时间的现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给学生配发课本和教辅资料,坚决禁止各部门和教师动员、强迫学生统一订购教辅资料。努力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教学常规责任要求,对各学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增强了操作性,确保了规范性,提高了科学性,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充分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学校领导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深入课堂第一线,通过上课、听课、视导检查等多种形式调查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状况。

做好安全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安全工作,积极创建“平安学校”。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网络,做到要求明确、责任到人、措施有效。一方面通过班会课,通过板报、橱窗等安全专栏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的到位。学校的校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用电用水安全、周边环境与交通安全,教学活动与行为安全等都有专人负责,并做到安全工作日日查。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确保了我校师生的日常安全,维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依法执教

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我校制订了系列规章制度,从师德建设、骨干培养、班主任队伍建设、教师学历提高和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坚持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年级组长、中层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师德工作的要求和本校师德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和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将师德建设与规范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行为相结合,积极开展师德演讲、师德征文等活动,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工作责任心。平时结合期中、期末检查等活动不定期对师德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考核,并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优、晋升晋级、职称评定等各项工作中。通过努力,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教师中没有体罚歧视、侮辱、撵走等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没有教师举办校外补习班的现象,也没有教师利用职权之便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补习班的行为。

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学校《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将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整体工作水平。

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努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一年一次的教代会例会制度,学校重大决策通过支委会、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重大事情向教代会报告,并形成决议。对提拔干部、发展党员、考核晋升等教职工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采用公示制,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民主评议、校务公开等工作的开展,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对于广大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各种补贴和待遇,我校积极争取,确保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四、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按规定收费

我们严格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一费制”要求收费,做到收费项目、标准、用途“三公开”,坚决杜绝自行收费行为的发生;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免杂费、免课本费(文秘站:)政策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免借读费的政策;根据部分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放助学金、联系帮扶对象、减免等途径,解决贫困生的入学问题。学校无乱收费现象。在经费的管理上,我们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收费严格按照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全部缴入专户,有市教育局核算中心统一掌管,有效地防止了经费被挤占、挪用、统筹,确保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总之,通过学习、宣传,我校全体教师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地感到,义务教育法修订案的颁布实施,是我国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价值观;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对新课标的改革,重点提及了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令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今后的成长指明出路。由此可见,在当前的义务教育中,对于价值观的养成是相当必要的,那么如何对学生加以引导是当前工作中的重点任务,本文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希望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令学生掌握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并对此加以引导。

1 学生的兴趣是首要前提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事先已经经历了一些生活上的经验,并且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逐渐将之前的经验唤醒,因此学生就会希望在阅读课本时会具有不同的感受,对于学习产生一定的期待。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起这种期待,并且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本的兴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当学生具有足够的经验时,这种阅读期待就会被唤醒。所以培养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就会对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可以运用多元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已经深入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神舟五号”航天员的相关视频,令学生在心中产生一种爱国主义的热情,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自豪感,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我国还有什么样的大事件能够引起自豪的情感?学生们畅所欲言,提起了对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养成了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崇高情感,并且随之引导他们对课文加以关注,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总之,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可以运用的手段也是相当丰富,只要富有热情,并且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相信就可以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在新课标中指明了只有教师投入更多的情感,学生才会感受得到,并且将这种情感注入进学习中。由于学生具有个体性的差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更加应该体现出这种差异性,并且在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个人阅历的不同会对文章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并不能完全说哪一种感受或者想法是错误的,对于文章的理解与认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对于每一种理解都应该予以相应的肯定,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并不是仅仅用对错就能判断的。只有尊重学生个体性的差异,尊重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验,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予以肯定,这说明学生是经过细致思考后才产生的疑惑。这是一种应该予以鼓励的现象,对个性化的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并且引导他们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就足够了。

在具体教学中,以《范进中举》为例,过去学习时,对于范进中举的故事普遍会认为是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的一种悲剧,但是在体现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又存在了另外一种声音,认为范进中举实际上抨击的是读书人已经忘记了读书人的本分而过于追求功名利率的一种现象,这到底是一出悲剧还是一出喜剧,我们无从言说,因为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在文章中都找到相应的论据,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体现除了喜剧的特点,这也是与喜剧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但是同意这是一出悲剧的同学也找出了相应的依据,因为范进穷极一生都想获得功名利禄,这正是当时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代表,但是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又有几个人呢?这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的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灵魂,这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悲剧。两方各执一词,展开了一场生动而又激烈的辩论,通过这场辩论,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范进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压迫,也因此产生了对“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的思考。

3 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渗透,以情动人

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要让学生进入课文和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达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除了朗读以外,还要注意的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笔者在讲解《台阶》一课时,受益匪浅。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老师为了学生更加深刻体会文章中父亲的不容易教师引导学生想到自己的父亲,想到平常的生活状况,这样,学生有了类似之感,对课文的朗读就更加投入,更有感情,真正做到“披文入境以动情”,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艰辛和不易。可以说,学生的情绪深受感染,对父亲的理解和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人生、社会、国家的正确导向,是人的一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教师应把语文课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能真正成材的基石。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价值观的培养就没有教育。”可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提高人类素质方面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材具有民族文化凝聚的特点,始终保持着特有的民族素质标志的思想积淀,让我们充分利用这种教材优势,让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心灵之窗上永远飘扬。

参考文献

[1]王玉辉.对语文学科课程价值的再认识[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陈金香.我国价值观教育的错位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3).

中学义务教育范文第10篇

一、学生素质差的表现

(一)普遍厌学

以我所带的初二年级历史来说,有一个班学生总数50多,自初一开始就有五六个不写作业。本学期上初二后,有近20个男女学生不写作业,有现成答案也懒得抄,一个字不写,一次作业也不交。

(二)不守纪律

同样是我带的初二的另一个班,有四、五个学生几乎各科作业都不写,迟到旷课是家常便饭,顶撞老师是习以为常,在班里横行霸道,在学校招摇过市,打架斗殴,气焰嚣张,影响恶劣。我通过了解,上述现象在各年级、各班级是普遍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社会上往往归咎于教育,说是学校没教育好、老师没教育好,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学生素质差的原因

按我个人的看法,导致这一严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社会风气差,其次是家长素质差,第三是教育政策法规有问题,第四是学校教育手段软弱无力,最后才是教师素质差。

(一)社会风气差

从改革开放开始,追逐金钱就成为社会大众唯一的价值观。那么多的人不择手段地造假制假,坑蒙拐骗,贪污受贿,最后发展到各种极端形式的犯罪:贩毒、抢劫、金融诈骗、制售黄赌毒等等。

在这种是非混淆、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多少觉悟高的成人都纷纷堕落,那些十几岁的孩子能不模仿、能不走上歧途吗?这种社会大环境的风气不正难道是老师造成的吗?

(二)家长素质差

溺爱孩子的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同时在道德品行上进行错误的教育。千方百计袒护自己的孩子,有错不罚,有恶不惩,有很多家长护短甚至到了无理取闹,强横不法的地步。这就造成了孩子道德缺失、是非不分、以恶为善、以丑为美,整个一个心理畸形。

(三)教育政策法规有问题

教育政策法规是为国家的百年大计制定的,不是为某个家庭制定的。从自己溺爱孩子的心理出发,制定出某些不利于教育人才的政策、法规,这就是误国的事!诸如“学生犯错要给他讲道理,不准体罚。只要讲清楚道理,学生马上就能改正错误。否则就是老师无能。”由于教育政策法规有问题,才纵容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不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一味指责老师,教育政策法规成了这些不合格学生和家长的保护伞,成了认真负责的老师的紧箍咒。这种情况难道是老师造成的吗?

(四)学校教育手段软弱无力

过去学校对违纪学生可以严肃处理,直至开除。现在呢?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许开除学生。不管学生恶劣成什么,必须让他上学。那么多不给国家尽学习义务、屡次违纪、恶习不改的学生和护短的家长在那里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义务教育是国家给我们的权利,你学校必须让我们来上学,否则就是学校违法,我要告你!”结果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机构对违纪学生毫无办法,惩治手段软弱无力,只能将就、乖哄。造成的结果是邪气旺盛而正气衰弱。

(五)教师素质差

现在教师自身素质差有三个原因:一个是过去的独生子女现在成了老师,他(她)们从小就有的缺陷必然表现在工作上。第二个原因是形形的人出于谋生的需要涌进教师队伍,无论是专业素质还是个人素质都与教师职业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第三个原因是“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对教师队伍的影响,使一些教师做出许多不合道德、不符法律的事情。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现在学生素质越来越差,第一要负责的是社会,第二是家长,第三是教育政策法规,第四是学校,最后才是老师。

三、如何解决学生素质差的问题

(一)端正社会风气,成人以身作则

五六十年代,共产主义可以说是每个新中国公民的信仰,为全人类的解放、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奋斗是每个公民自觉的信念和目标。正因为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了这种正确的世界观,所以他们才能影响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所以整个社会的风气才那么好。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才能在极端严峻和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义无返顾地投身到革命和建设的时代洪流中,所以那个时代的各行各业才会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模范:两弹元勋邓稼先、石油工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等等。这说明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对教育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整个社会的世界观和道德水平才是对教育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才是对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像王进喜和雷锋,又上过几天学?又受过几天老师的教育呢?还不主要是在时代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吗?还不主要是在良好社会风气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吗?

(二)完善教育法规,赋予学校和教师扬善惩恶的权利和手段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人的手段无非是扬善惩恶,这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缺一不可,否则你就教育不好人。惩恶就必须体罚,因为人是身心合一的,罚体才能罚心啊!这个道理难道某些专家不懂?学生有错不能罚,这等于是把教师手脚捆起来,这还怎么为国育人?你这种规定和要求寒了天下教师的心啊!谁还愿意管?

(三)尊师重教,形成教育兴国的良好风气

要尊师重教,在法律上给教师以最高地位,在经济上给教师以最高待遇,在培养上给教师以最好条件,在聘用上给教师以最严标准。这才能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才能拥有胜任为国育人重任的响当当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合格青年。在这方面,我们的榜样就是日本。日本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尊师重教达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日本教师天天都是教师节,公交车上是老年人给教师让座。二战后日本被炸成了烂摊子,百废待兴。但当时日本政府拨款最多的就是教育部门,是勒紧裤带办教育,是宁愿饿死人也要办教育!为什么日本屡屡创造从后进变先进的人间奇迹?教育立国是根本之道!

上一篇:科技市场范文 下一篇:户籍档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