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0:52:06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第1篇

一、抓“熟”

指的是要善于选择最熟悉、体会最深刻的角度写议论文。一则或一组材料,涉及的内容可能是多方面的,对于不同家庭、不同阅历、不同知识面的考生来说,熟悉的程度就会明显不同,而选择一个最熟悉的角度来展开议论,就能比较深刻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对材料议论的深度和广度都会达到最佳程度。

如一次考试作文为考生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漫画《拔牙》―牙医不小心拔掉了病人的好呀,留下了坏牙,要求学生写篇议论文。由于议论的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考生就要根据“熟悉”的原则,有所选择。对社会上一部分人工作马虎有感的考生,可以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写成思想评论;对现实生活中成绩与错误、优点与缺点对立关系感触较深的考生,可以写成哲理评论;还可以从改革的角度,写成时政评论等。这样选择不同的角度都是切合漫画内容,符合作文要求的。

二、抓“新”

所谓“新”,就是根据要求,选择人们很少选择的角度来作文,给人以出奇制胜、新颖别致的感觉。就学生平时作文来看,如果要求写议论文,则大部分学生都是选用一两个角度来写,写出的内容缺乏新意,大同小异,阅读时给人疲倦感,当然不会得高分。因为多数学生选择的角度,都是从材料的字面意义或本意出发的,就事论事,这样的作文是很难得高分。

如果能改换一两个角度,就会令人耳目一新,获得较高的分数也是不言而喻的。仍以上面的作文题为例,不少考生都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批评给患者做手术不负责任、粗心大意、去好留劣的错误做法,但都是这样写,就难免千文一面了。而有的考生则独辟蹊径,从当今社会改革人事制度的角度行文,批评某些单位“革掉了优秀的民族文化”,“革掉了优秀人才”;保护了哪些畸形变态的“低俗文化”,庇护了“碌碌庸才”,触及的主题很深刻,令人深思警醒,给人以新奇的创意。这样的作文,比较容易得高分,应该肯定“出新”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三、要“小”

从社会大角度来论证某一个道理,难度也较大,一般人不容易写好,因为它涉及面太广,一般人并不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作为一名中学生,就很难把握住度,至少写不深刻,要想使论证的问题深入浅出,同时又有话说,最好以“小”取胜,通过细小的角度,看出具有普遍的问题,即“小中见大”,选择的角度小,反映的主题大。还以上面的作文题为例,如果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批评给患者做手术的少数医务工作者,这虽是材料的本意,但职业道德是个范围很广的话题,泛泛而谈的话,很难写深刻,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举教师批改作业的例子:教师将学生作对的作业判错,将做错的作业判对,从这一小角度出发结合漫画,可以谈教师应当如何工作,怎样具有责任心?

或者再由漫画联想,从种田的角度来写,农民在田间除草时如果三心二意,将禾苗除掉,留下稗草,良莠颠倒,去掉精华,留下糟粕,那么秋季将收获什么?没有收获将如何生活?还可以联系市场经济,从商人经商的角度去写,不法商贩用假冒伪劣商品坑害广大消费者,以此品当精品消售给人们,赚了昧心钱,这种行为不仅坑害了广大消费者,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例子,选择的角度都是比较小的,但写起来反而有许多话说,也有利于思路的展开,更容易揭示文章的主旨,如果是考场作文,选择小角度更容易写出好文章。

总之,考场写议论文一定要掌握方法,一定要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只有这样,作文才能得高分。我希望上述三法,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帮助。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高语文;议论文写作;立足当下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049-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明确规定,学生要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议论文写作要“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一致”,“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但中职学生议论文写作现状怎样呢?一是表现在写作心理上:惧怕作文,尤其怕写议论文。二是表现在文章上:观点不明,有些作文观点前后不一致,更不用说做到观点鲜明;缺少材料,内容单薄,论据不够充分。有的文章的材料根本不能证明其观点,有的文章材料胡编乱造没有说服力;论证缺乏逻辑,有些文章只是观点和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析,没有论证过程,有些文章虽有论证过程,但论证不合理,欠科学,有失偏颇。

造成中职学生议论文写作诸多问题的根源何在?究其原因,既有中职学生自身语文基础差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尤其怕写议论文,更有多年来高职考试对作文的文体不做要求,以至于教师避难就易对议论文的写作不够重视。学生怕,老师避,使得中职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现状堪忧。幸好新的《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语文考试大纲》对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能以公民姿态,就公共话题,运用所掌握的写作知识,作思辨性表达”,新考纲虽在文体上未作明确要求,但明显倾向于议论文写作。笔者认为,根据学生作文现状,借新考纲推出的契机,当下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更应立足于当下。

一、立足当下的学习生活

学生怕写作文,怕写议论文,究其一大原因,就是作文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情况,那么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兴趣和能力。作文课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然后把讨论过程和内容用文字呈现出来。这时不难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题就是议论文写作时的议题,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写作是生活的反映,把生活体验引到作文中来,写作不是难事。

立足当下的学习生活,贴近生活,议论文写作从云端来到地面,接地气的写作消除了学生对写作恐惧的心理,且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形成良性循环,教师何乐而不为?

二、立足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1. 有效设计问题

阅读教学时就文本中的重难点或有争议的话题有效地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其思辨能力。

例如,教学《项链》一文时,笔者设计问题:丢项链这件事对玛蒂尔德来说是成全了她还是败坏了她?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A类学生认为丢项链这件事败坏了玛蒂尔德,因为她原先生活虽不如意,但衣食无忧,家务活由佣人代劳,还可以整天地幻想,沉浸于自己的世界。B类学生认为是成全了主人翁,因为之前虽然生活无忧但玛蒂尔德心里十分痛苦,丢项链之后,她选择面对现实,卖房借钱赔项链,用十年青春与丈夫同甘共苦还债,虽生活艰辛,但心里踏实,同时褪去了虚荣的毛病,而诚信、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人性之美熠熠生辉。C类学生认为:丢项链是生活中一件小事,不妨看作人生中的一次挫折,是败坏还是成全关键看当事人对这件事(挫折)的态度。如果当事人逃避不敢正视问题,就有可能是“败坏”,就像前文中玛蒂尔德不能正视自己的婚姻,虽然丈夫不太富有,不太有地位,但疼她、爱她、宠她,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心里痛苦万分。如果正视问题(挫折),迎难而上,努力解决,人生也许就会改变,就如后文中的玛蒂尔德,卖房租阁楼,辞女佣干粗活,丢掉幻想,勤俭持家与丈夫同心同德,还掉债务,在这一过程中,玛蒂尔德诚实守信,勤劳能干的人性之光,光芒四射,谁说这次挫折对她来说不是一种成全呢?从“败坏”到“成全”,再到关于面对挫折人生态度的阐述,这一过程中学生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能结合文本内容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一个学生发言的内容整理成文稿就是一篇微型议论文。同时,这一讨论过程中学生思想碰撞的结果是把一个单纯的语文阅读问题解答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道理的获得。不可否认的是,C类学生以辩证的态度看问题的收获,一个具有思辨能力的学生相信他的议论文写作肯定也是不错的。学生这种思辨能力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不断训练中得到培养。本课中,笔者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学生从最初非此即彼的争议到最后逐渐达成一个共识:必然离不开偶然,偶然中寓含必然。课后,笔者让学生就本课的两个讨论题目二选一,写一段议论性文字,完成从说到写的能力迁移。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效设计思考题、讨论题,让学生在思考争论中学会辩证看问题,最后做到从说到写的迁移,培养他们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时常感到缺少论据,其实这些作文素材可以平时从语文课中积累。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都会对作家、写作背景作一些介绍,介绍这些文学常识时,教师可在内容上进行适当拓展。孔子、苏洵、苏轼、辛弃疾、李白、史铁生、老舍、列夫・托尔斯泰、莫泊桑、欧・亨利……课内涉及的古今中外那么多的作家,他们的创作事例、生平事迹就是学生写作时的宝贵材料。

材料的积累需要长时间积淀,可积累得再多也有不够用的时候,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素材就是关键。苏轼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素材可以一材多用,例如《鸿门宴》:刘邦虚心接受张良的建议逃过一劫;而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范增的计谋,最终兵败自杀。这一正一反的例子可适用谦虚或骄傲的话题。同样,项羽在鸿门宴会上优柔寡断没有当机立断,错失良机让刘邦溜走,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这一情节适合“时机”。还可用于“谋略”话题:同为谋士,范增和张良对当时的形势分析都没错,可范增算漏了项羽的刚愎自用和优柔寡断,还有项伯不分轻重,置集团利益于不顾拿军事情报报私人恩情。范增一招漏算,结果满盘皆输。一材多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素材的利用率,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学生作文材料有限的问题。

3. 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

写作如摹画,教材中有不少议论文:《读书人是幸福人》《拿来主义》《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劝学》《师说》等。议论文写作教学时不妨以学生熟悉的课文为范例,从“临摹”开始。例《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先开宗明义提出观点,接着紧扣中心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从阅读能增加人们的知识,阅读能感化人的精神和陶冶情操,阅读能使人向善避恶三个方面,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展开论证,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像这样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的文章,是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范文。

三、立足当下社会论点

好奇是人类的本能,人们普遍存在好奇心,尤其关注当下的社会论点,热衷于讨论热点中的人、事、物。学生对这些社会话题也非常关注,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这些社会论点,并分门别类加以整理,议论文写作时作为论据使用,可增加文章的新颖性、时效性和现实性,体现文章的时代感。

例如,热点人物王健林,他的一天从凌晨四点到晚上七点,连续工作12小时,在空中飞越6000多公里,到达两个国家三个城市签500亿的合同。从中可以看到名人光鲜靓丽背后的付出,勤奋、吃苦耐劳的品质。又如,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朗读者》的开播,主持人董卿又火了一把。学生觉得董卿真美,特别的美:知性美。通过了解,她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奋斗史,一曲励志之歌:从浙江电视台到上海电视台再到中央电视台,抓住一次次机会又一次次华丽地转身,这过程苦不堪言,她却乐在其中,坚持不懈,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我。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天道酬勤”,所谓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董卿是也!

其次,围绕社会热点激发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兴趣。2016年底在网上持续发酵的“罗一笑事件”,一经抛出,学生就活跃起来。最初是直接的情绪表达,有对罗一笑的爱和同情,有对罗父的谴责,更有对网络带血营销的痛恨。情绪过后是理性的表达,有诚信是金、人间自有真情在、人善不可欺、请别消费善良等不同见解。但囿于年龄、身份、阅历的限制,他们看问题不够深、透、广。而热门素材社会关注度高,官方媒体、自媒体纷纷撰笔。新华社的《“猎取善良”透支社会信用必须叫停》《深圳晚报》的《罗一笑事件应成为网络慈善规范契机》《北京青年报》的《慈善不可如此“营销”》,这些深刻独到的见解、全面透彻的分析,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借鉴,笔者适时地引出官方评论供学生参考。将当下社会热点引入写作课堂,既可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各路媒体的评论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提升学生作文品质。

立足学生写作现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应立足当下学生的学习生活,立足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立足当下的社会,关注社会。

⒖嘉南祝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Z].2009.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第3篇

生活中时常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我们对每件事都有自己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我们作文中如能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个问题、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它写入文章,就属于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了。

我们在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分析材料,提炼观点。因为“一事一议”属于给材料作文,所以写好“一事一议”的第一步就是认真阅读材料,然后抓住关键段落、句子或词语认真分析,归纳出材料的中心。概括出材料的中心,只能算读懂了材料,要发表议论还需要在读懂的基础上推进一步,即针对材料的全部或某一方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就是“一事一议”的论点。一个材料有时可以提炼出许多观点。同样一个材料,由于提炼的观点不同,便会出现论点不同的文章,因此在提炼观点时,应选择最佳角度。

二、拟好题目,力求醒目。“一事一议”的作文一般都是没有题目的,需要我们自己来拟。

我们拟题时要注意紧扣论题,力求醒目。要尽量防止拟题的平泛,人云亦云;也要尽量防止拟题大而空。

三、写好开头,简明扼要。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然而开头又是关键。写“一事一议”的开头,必须紧紧扣住所提供的材料内容,文章的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然后根据它的意义或教训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文章的论点。这部分用的笔墨不宜太多,否则喧宾夺主。初学写“一事一议”的学生常犯的毛病有两个:一是先将材料从头到尾抄一遍,这是要求不允许的;二是在概述原材料时,抓不住重点,抓不住关键的语句,意思表达不清。以上两个毛病均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较差。因此,在概述时一定要抓住重点和关键语句,力求简明扼要。这才有利于观点的提炼。

四、紧扣材料,合理论证。在论证中,要紧紧扣住这个材料阐明观点,议论的内容要具体、集中。可以联系现实将议论向深广展开,但不要脱离原材料空发议论或使论题转移。

【病文展示】

我看中学生高消费

刘 佳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同学,会发现在我们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这些人出门打的士,穿名牌,吃的要贵,用的要高级,他们只讲铺张浪费,不注意勤俭节约。中学生们在吃、穿、娱乐方面的消费要求很多,比成人的支出毫不逊色,且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开头摆现象,引出下文的写作,这一点很好。)我认为:这是极不适宜的。(点出自己对这类事的看法。下文也应着重突出“极不适宜的”的原因。)

纵观现在我们身边中学生高消费情况,以以下现象最为突出。(下面又是摆中学生高消费的现象,这里与第一段的内容有明显的重复。)

一是很多学生乐于搭伴用餐,大吃大喝并且零食不离嘴。很多中学生喜欢几个同学吆五喝六地一起吃饭,他们觉得热闹又时尚;有些中学生效仿成年人喝着啤酒和高档饮料,边喝边侃。喜欢吃零食是当今中小学生的又一特点,他们喜欢吃一些流行的新、奇食品,这些食品其实并无营养,是典型的“垃圾”食品,但因为广告打得好,学生们就争先恐后的购买。(这些现象只需在开头点出即可,目的在于引出事例,而应把重点放在我们对这事的看法与态度上。)

二是一些学生为了摆阔,现代通信工具随身带。现今中学生移动通信工具使用率逐年增高,尽管大多数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上课质量,不允许学生带通信工具到学校,但很多学生还是悄悄地怀揣手机或小灵通入校。移动通信工具成为当今中学生摆阔、显示自己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是一些学生为了追求时髦,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崇尚品牌。他们追求时尚,崇尚时髦,喜欢穿品牌服装和鞋子是现在中学生的又一特点,有些学生甚至不是品牌不上身。相信如果不是学校要求统一穿校服,他们的衣着消费还会更高,支出会更大。显而易见,部分中学生高消费的出发点在于仿效富裕人群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是否拥有某些物品成为他们显示自己的标志。

中学生高消费在目前是不合适的,(为什么不合适呢?没有恰当的论据来证明,这样的观点也就没有说服力。)我们应杜绝这种现象。

【评改指津】

本文能从现在中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问题,这一点很好。但是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按第一段的思路来行文,而是中途改道了。以后的三、四、五段大写特写目前中学生高消费的种种表现,这显然是“叙”而不是“议”了。

建议在升格本文时,多写写自己对中学生高消费这种现象的看法和认识,既然作者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就要说说为什么不合时宜,要注意用合理的事例与道理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让别的同学能够接受你的观点。

【升格佳作】

我看中学生高消费

刘 佳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同学,会发现在我们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这些人出门打的士,穿名牌,吃的要贵,用的要高级,他们只讲铺张浪费,不注意勤俭节约。我认为:这是极不适宜的。(由现象入手,进而提出论点,观点鲜明,引人思考。)

说高消费极不适宜,首先它不符合我们如今的国情。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没钱上学。在这种情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先从主要的方面来分析,说理透彻,让人信服。)

我不提倡高消费,是因为高消费还是一种腐蚀剂。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有些青少年为了要一双“耐克”苦求爹妈,这对那些拿工资的家长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在学校中上课是不创造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别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条件。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适宜播种理想的时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质享受,折断自己理想的翅膀。(从青少年自身上来分析,使得文章很有针对性,很能引起青少年学生的深思。)

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个地步?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烈士有这样一句话:“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由此可见,事业离不开俭朴。(运用事实与道理论据相结合的方式,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

今年的“两会”已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会场全部采用节能光源,减少照明用电。我们从这处细节中不难体会到,我们个人的事业想有所成就,我们的国家想要强大,我们的社会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提倡俭朴。尤其是中学生,应该反对高消费。(既总结上文,又回应开篇,使得文章结构圆合,主题鲜明突出。)

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较符合“一事一议”的写法,文章在开头首先引出了要写的“事”,但这里的“事”不是某一具体的事,而是一种现象――中学生高消费的现象。在第一段中作者简明扼要的叙述了“事”,然后引出对事的“议”,认为这是极不适宜的。接下来重点论述了 “不适宜”的理由:一是高消费不符合国情,二是高消费是腐蚀剂,事业成功离不开俭朴。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第4篇

当今社会是一种快节奏高效率的消费社会。“文化快餐”,不论是褒还是贬,毋庸置疑的是它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也进入我们的菁菁校园。口袋图书,缩微名著,Q版西游,戏说水浒,网络文学等等。文化快餐确实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要求,使人们以轻松的方式、简捷的过程了解了某种文化。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它只能是文化辅料,我们还需要一些高尚典雅的文化“正餐”。否则,我们的文化结构里,一定是“贫血”的。

文题示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上世纪90年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脍炙人口的“文化散文”刚一问世,立即就风靡全国,被称为“余秋雨现象”。有的人将其散文比喻为“文化快餐”。21世纪,著名学者易中天和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三国演义》和《于丹〈论语〉心得》,声名大震,风靡全国。又有人把易中天、于丹的讲座和作品斥之为“快餐文化”。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报道,现在的中学生对“名著”越来越“无动于衷”,甚至家长、老师指定读一些名著,他们也不愿读。反过来,他们对漫画、青春小说、武侠奇幻小说、流行杂志这些被老师、家长们视为“快餐文化”的读物却格外青睐。有人认为现代的中学生越来越肤浅、浮躁,他们正在被快餐文化吞噬;也有人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学时代读那些大部头名著呢?到底如何看待这个令老师头疼、家长担忧的文化现象?

请以“我看文化快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方法指津

上述两题,第一道关键是审清材料的内涵,余秋雨、易中天和于丹,他们的作品算不算快餐文化?所以观点确立需要有个肯定或否定。第二道是话题作文,谈谈对文化快餐的看法。反正是三种观点:文化快餐的“利”、文化快餐的“弊”和文化快餐的利与弊。不管何种观点,都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可以从“文化快餐是什么”“为什么要文化快餐”“怎样消费文化快餐”等角度构思写作。

例文借鉴

“文化快餐”利弊说

快餐店虽然是中国都市一道并不亮丽的风景线,但它却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一则方便,二则便宜,三则可以提供基本的热量和营养。就像吃了总比饿着舒服,知道总比不知道强。对于进入飞速运转的新世纪的人们,文化快餐也是如此,它为当下患有文化饥饿症的人们提供了一份精神“快餐”。

校园“文化快餐”也成为青少年学生中的“阅读时尚”。他们阅读中外名著缩写本,学习古诗词只熟诵“名句”,看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看影视剧版的名著戏说演绎,看动漫、青春小说、武侠奇幻小说、流行杂志……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减负”并未能真正落在实处。因此,要求青少年学生静下心来一本本地阅读中外名著,品味精品图书,确实没有现实的可能性。再者,在现代全方位开放的社会氛围中,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也必然分散着学生的精力、时间和注意力。从这个角度上看,“文化快餐”在一定程度上正适应着快节奏的生活。以“缩写”“戏说”的影视剧、广视角的“网络文学”等弥补学生人文知识的严重匮乏,来舒缓一下绷紧的神经,应该说也不无益处。况且像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讲解浅显风趣,结合当下实际,联系现实人生、生活的酸甜苦辣,让人咀嚼回味,虽带点快餐的味道,但也的确是一种简单惬意的文化享受,不受学生喜爱才怪。这是一种文化的普及,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是,“文化快餐”又有其严重的局限性和潜在的危害性。“文化快餐”之于“精品文化”,犹如零食之于正餐。零食虽然也能充一时之饥,但长期以零食代替主食必然会伤及脾胃,影响健康。“文化快餐”传播的知识不仅良莠不齐、真伪参半、一鳞半爪,且很少具有丰富严谨的学术内涵、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多为消费性、娱乐性的“泡沫文化”,不可能稳定长效地给青少年学生以健康的精神滋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丰富的人文知识。长期沉湎于“快餐文化”,难以养成高尚的人格、高雅的品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气质修养,甚或影响着学生健康的人生观的形成,这又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要想让青少年学生真正从“快餐文化”中走出来,首先要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还学生以充分的业余时间。其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取舍,懂得鉴别,热爱名作,培育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欣赏品位,让文化正餐和文化快餐交替进行,提供更多的精神养料,全面均衡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亮点综述】

本文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辩证说理,谈清对文化快餐这一文化现象的正确见解和评价。一分为二辩证分析,议论有深度,显示出一定的思想内涵。

模拟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第二届重庆读书月拉开帷幕,重庆市委书记要求重庆人要“多读点经典餐”。他在为《读点经典》作的“序言”中说:“为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就一定要读经典、看精品,以便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他把《读点经典》小册子称为“维生素片”,“有如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读经典、看精品,提高生命的知识含量和学习效率,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营养”,这是多读经典精品的好处。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构思立意“多读经典,受益一生”。当然可以多角度思维,如读书是自我提高等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礼记》中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请以“慎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我的写作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怀哲行走在非洲贫瘠的土地上,史铁生行走于精神的广袤领地。陶渊明行走于田园,追求的是一份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安顿;孔子行走列国,只为恢复古礼,实现自己的理想。

请以“行走”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我的写作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议论 分析 就例说理

写议论文要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应是议论文的主体。对事物要有正确认知,不要片面地、呆板地、绝对地看问题。现在中学生普遍存在分析问题能力较弱的问题,有些中学生写议论文不是以分析问题为主,而是单纯举例,“以例”,以摆出例子来代替分析问题。有的议论文除去摆现象、摆材料以外,真正的分析文字剩下的并不多。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现象呢?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以训练分析问题为目标的专项训练,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切实可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变“以例”为“就例说理”,这对写好议论文至关重要。

所谓“就例说理”,就是结合所举事例,来讲清事理。写议论文务必要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例子举完了,然后马上就例说理,使这个例子更好地为证明中心观点服务,把事例和道理拴得紧紧的。那么,应如何就例说理呢?

1. 由果溯因法。例子看作“果”,用分析文字探求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即从因果关系上把论据和论点联结起来的方法。例如:

古今中外的学者,都严于律己,提高个人的素养。他们高贵的素质,也是其成为名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东汉的刘宽就是以个人的宽容的品质使他人心服口服的。一次,他骑着一头牛去野外郊游。途中,一位丢了牛的农民指着刘宽的牛说:“这牛与我的一模一样,是我的。”刘宽没说什么,让农民牵走了牛。过了两天,农民牵着牛回来了,告诉刘宽他的牛回来了,并请求处罚。刘宽答道:“物有相似,认错也是难免的嘛。”

刘宽的宽容是一种素养,这种素养是他流芳百世的原因之一。拥有这种素养,才能让心灵的花园锦上添花。(2004年高考佳作《为心灵建一个漂亮的花园》)

上文第一段举例,第二段就例说理,以刘宽宽容农民一事为“果”,以刘宽的素养为“因”。运用这种方法说理,关键是例子与分析应当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人为地强加上去的。同时还要注意到所分析的原因跟论点相一致,否则就无法把材料和观点联系起来。

2. 假设说理法。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信服。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所举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这是最简单易行的说理方法,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

例1:只有订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订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支配我们的思想,放出我们的活力,鼓舞我们的希望,从而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假设说理)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以“目标”为话题的文章《识时务者为俊杰》)

例2: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女排主教练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灿灿的奖杯如何能捧回来?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己,和取得了骄人战绩。(2004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

例1在举例之后进行假设说理,从反面谈如果鲁迅、李光耀、勾践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也许就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例2在论证了为什么要相信自己,举了女排腾飞的事例之后,接着用这么一句“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灿灿的奖杯如何能捧回来?”来从反面假设分析和不相信自己可能出现的后果,令人信服。

3. 引用分析法。在举出例子之后,援引相关的名言、格言等,而后用一些话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说理方法。运用这种分析方法说理,关键在于引言要恰当,即与事例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分析能使材料更好地为观点服务。

例1: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的基础上。有些青少年为了要一双“耐克”鞋而苦求爹妈,这对那些拿工资的家长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在学校中上课是不创造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别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条件。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最适宜播种理想的时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质享受,折断自己理想的翅膀。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个地步?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俭以养德”。烈士有这样一句话:“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由此可见,事业离不开俭朴。(选自《小议中学生高消费》)

例2:他,从小患严重的哮喘,并由此引发肺结核,治愈后的他,仅剩半个肺,他说过:“你能想象吗?你和别人赛车,而人家的气缸却是你的4倍!”他就是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备受瞩目的男子400米混合泳冠军――汤姆斯,一个丧失了一半肺功能的“残疾人”却出人意料地在这项最需体能与肺活量的竞赛中拔得头筹,这不能不令人惊叹,当记者向汤姆斯提问:“我想知道,你如果没有如此严重的肺病,你是否会得到更多的金牌?”汤姆斯回答:“不,我想一块也得不到,是苦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潜能。”(2005年广州一模《甘瓜抱苦蒂》)

例文1引用的名言来论证“事业离不开俭朴”,例文2则是用人物自己的话来证明“苦难的价值”,引言恰当,观点鲜明。

4. 对比评析法。举出正反两个例子从而构成鲜明的对比,然后用比较对照所得出的结论来联系论点的方法。对比评析法适用于对比论证,分析文字围绕对比展开,对比后的结论要与论点相吻合。

如2004广东高考优秀作文《沟通,勿轻语言》

首先,语言对沟通有重要影响。英国有一款小轿车,车型新颖,马力强劲,其性价比十分优越。然而,这款车在德国却打不开销路。英国汽车公司总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派人到德国调查。原来这款车的英文名字被翻译德文后叫“粪便”,难怪没有问津了。由此可见了,语言对沟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语言沟通成功,我们办事就容易得多了。百事可乐公司产品“7up”直译成中文就是“七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七上八下”,怪怪的。翻译人员别出心裁,叫它为“七喜”,取“起”的谐音,“起”不就是“上”吗?可这么一改,“七喜”便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销量大增。语言就这样在沟通中扮演了这么一个重要的角色,利用好了,沟通就成功了;利用不好,沟通注定失败,谁愿意买“粪便”呢?更不用说坐了。

上文中两个企业文化的例子一正一反,精当又俊俏,要言不繁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可谓事实胜于雄辩。

5. 一分为二法。事物是复杂的,我们认识分析事物以及事物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化,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问题。

例如“失败,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作文题目就是一个需要辩证分析的典型例子。如果作者将失败看成成功的前提,过多地强调失败对于成功的意义,虽然无可厚非,但总觉得有失偏颇。而从“懦夫弱者”和“壮夫强者”这两个角度来谈失败的意义,得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对强者而言”的结论,这样的说理就是全面的辩证的,分寸把握得很好,说理令人信服。

又如下文,分析辩证、全面,避免了说理的绝对化。

凡是要成功,必须有志。像我们尊敬的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才做出了一番开天辟地的事业。童第周、徐悲鸿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当年抱定了为国为民的伟大志向,飘洋过海,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实现了崇高的理想,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有志者不一定个个都能成功。因为成功还有机遇和其它一些因素起作用。对于一个失败者,他的伟大的志向和不懈的奋斗也值得我们学习。我国有句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世界女排三强之一的美国女排自从中国队一九八年夺走冠军以后,她们把星条旗剪成几段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表示只有夺回冠军才能亲手把它缝起来。美国女排到今天仍未夺取世界冠军,但他们的志向显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选自《人贵有志》)

要避免说理绝对化,首先是学生的认识要全面正确,符合客观实际。在思维方法上要运用辩证法分析,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那一面;用联系的观点看复杂的事物,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因果联系;用发展的眼光去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6. 同类列举归纳

例文:

“文天祥当面叱责前来劝降的叛将吕文焕,最后在狱中不屈不挠,从容就义,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徐悲鸿面对洋学生的诬蔑,勇于向洋学生挑战,勤学苦练,在多次竞赛和考练中一直名列前茅,使那位洋学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富有聪明才智。朱自清宁愿饿死,坚决签名拒绝美援和拒绝接受配售的美国洋面粉,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不妥协的反帝精神。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洋楼、汽车,带着全家登上邮船,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真正表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他们的凛然正气将永远名垂青史,永远为人们所敬仰。

例文在列举概括性事例之后,用揭示人物实质的方法总结出四个人行为的共同特点:一种浩气四射的凛然正气!四个人虽是出自于不同的朝代,经历着不同的遭遇,但相同的一点便是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傲然正气。正是这一点,四个论据才会共同作用来论证论点。因此,这种点出行为实质的分析无疑能加深对论据的理解和把握。当然,正面的可以分析其闪光点,而对错误的行为则分析其丑陋处,揭示其造成的危害后果,给世人以警醒。

这种方法在考场上经常用到,如我们的同学在《笑对人生》中就运用了这种写法:

刘备早年贫困,沦落到卖草席为生的处境,但正是在这其中,他树立起了称霸一方的雄心壮志,并学会了礼贤下士。因此造就了“桃源结义”和“三国鼎立”。

匡衡少年更寒苦,在三餐饥饱成问题的情况下,仍然不忘读书,而又正是这寒苦造就了他勤奋好学的决心,于是凿壁偷光,成为大儒。

韩信年少已成为孤儿,四处流浪,受胯下之大辱。但正是在这苦境中,韩信的心灵坚强了起来,最终辅助刘邦一统天下。

由此看来,苦尽必甘来,否极必泰来。在苦和坏的时候必定伴随着甘与好。因此我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应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而不应消极。

7. 比喻说理法。就是在举例之后紧接着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形象说理。

例文:

宫廷的黑暗,皇族的腐庸使他饱受委屈,虽然宫刑是残酷的,但并比不上无情的污蔑更伤他的心。他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在恶劣的环境下写下了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作――《史记》。为后世填补历史的空白,痛诉世事的纷尘。苦尽甘来,如今司马迁这个响亮的名字震惊文坛,受人敬仰。人生本来就是这样,必需经历甘与苦的洗礼。如果小树苗不经风吹雨打,何以遮下一片绿荫?蚌不经过海水的冲擦和泥沙的磨练,何以成为夺目的珍珠?人不经过甘与苦,何以创下辉煌的事业,成就伟大的人生呢?

上文在论证人“必需经过甘与苦的洗礼,才可以创下辉煌的事业,成就伟大的人生”这一观点时,就以小树经风吹雨打才能遮下一片绿荫和蚌经过磨练才能成为珍珠进行比喻说理,说理形象生动,令人信服。

写好议论文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学生能运用以上方法就例说理,无疑能解决不会分析说理的问题,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志浩.议论文写作技巧――中学生怎样过议论文写作关.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年.

[2]郭铁良.中学作文教学想象能力的培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3]蒋念祖.高中议论文写作与思维训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

[4]周裕国等.实用文写作导引.南京出版社,1992年.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第6篇

去超市买一盒饼干,回家后打开鲜艳的塑料外包装,是一个铁盒,打开铁盒,竟还有一个透明的薄塑料包装,小心撕开这最后的一层,才能吃到厂家花了层层心思打造的饼干,结果,这饼干还特别难吃!

小时候妈妈买面粉,都是50斤的规格,一大袋,扛也扛不动。现在面粉厂的包装以人为本得多了,有些小到只有2斤,你再不用担心搬不动,你只需要经常扔它们的包装就行了。

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产品要尽量简单包装,支持环保,支持低碳,却收效甚微。过年过节时收到的礼品,哪有一个不在包装上下足了功夫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政府的宣传不够,政策不到位,还是其他?

低碳的涵盖宽广无际。无论是蓝眼睛还是黑眼睛都有同样的责任,每个人都不应该简单地说:这是政府的事!政府也确应“先天下之忧而忧”,承担起更大的管理责任。环保是每一个人的事,正如地球是每一个人的家园一样。鸟语花香钟情有节能环保意识的人们,有谁不想身边处处鲜花、天空蔚蓝、阳光明媚?

据科学家统计:今天的地球上,每天有70多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恋恋不舍地和我们说“再见”。这些被迫消失的物种,是地球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牺牲品。

人类工业化进程,的确创造了比农业文明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效益,也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流水线、互联网、海量信息,等等,一切都“快”了起来。人类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付出所谓“亚”文明的代价,许多人被这种“快节奏”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处处工厂林立,满山林木被伐,高楼平地起,农村变城市,满城汽车跑,好一派繁荣景象。繁荣的背后,却是河流干涸,清水变浊,风沙漫天,城市的天空不再蓝得那么透澈,曾经繁星点点的夜空再也难觅浩瀚星辰。今天的我们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文明都前所未有,但人类本性的贪婪却过度消费着地球的资源。

“高智商”的人类,在“战天斗地”,不断向地球索取的同时,也时刻加速着地球物种,也包括人类自己的毁灭进程。

假如能够成立一个法庭,面向地球所有生物进行审判,我相信,无数的动植物,包括空气和水,都会不约而同地控告人类,而人类也一定会被判处极刑。其实,不用了,人类已经或正在为自己的贪婪付出无可挽回的代价。

行文到此,得知已经实行三年的限塑,近日将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发改委或将实施价格税,以限制塑料袋使用。收税对于人类保护生态环境来说,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过度贪婪偷走了人类的美好环境,今天,我们保护被破坏的环境,就像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你要加入,首先要战胜的是你自己,以及你的贪婪!

张宏斌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44

写作是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文材料结合自己的思想进行创作的过程,其体现了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是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高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呢?

一、认识语文基础学习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

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进行知识能力迁移的依据。高中写作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因此,学生对作文文体的熟悉掌握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水平。因此,教师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帮助学生对写作文体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而这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传授,对文本的解读以及教案的组织。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单纯依赖于教师写作课的讲解,并且,高中生一星期两节写作课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需要教师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比如说,教师在对教材文本中议论文的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对文本基础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且还要对议论文写作结构,写作方法等进行初步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议论文的理解,避免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指导课中学生对新知识一无所知,这样不仅阻碍教师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学生能力迁移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此外,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文文本所涉及到的基础语文知识和历史典故等内容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整理,让学生以书本知识为点进行知识的扩充和完善,形成知识体系,为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学生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多、历史典故多、诗词背诵数量大以及素材准备多并不能保证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各种知识的储备,但是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就无法真正派上用场,就是一推无用的材料,而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将凌乱的知识片段进行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文。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日常写作中培养写作表达能力。学生坚持记日记和写读书笔记都是较佳的保持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习惯。高中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于发生在生活周围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能够通过语言顺畅表达出来,但是,其课业压力和紧张的学习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日记的写作,缺少足够的耐力坚持每天写日记,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日记写作的督促,时刻进行监督帮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教师无法对学生日记进行批阅就无法详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无法有效进行一对一的写作指导,而读书笔记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缺憾。高中生阅读能力比较强,因此,其在日常学习中对报纸、期刊文章的阅读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进行复述并对其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书笔记是学生思想的结晶,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写作,并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细心的批阅,让读书笔记成为教师与学生思想沟通和写作指导的重要途径。坚持写日记和记读书笔记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写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学生提高写作的有效方法。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与写作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学生写作能力与学生的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学生学习紧迫,可供学生阅读的时间有限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需要课外阅读的扩充。针对学生阅读时间少的情况,教师就应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阅读的质量,让学生在高质量的阅读中感受思想的光芒,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心灵的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高中教学中,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看得比较重,在阅读方面体现为不希望阅读占据学生过多的时间,但是,为了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增长其见识,允许学生进行杂志和快餐文化的消费,我们说,杂志和快餐文化对学生思想深度的拓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帮助比较小,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是没有多大益处。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指导这一环节应该加大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需求,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世界,让名著深邃的思想引领学生深入汲取丰富的文化成果,而这样的阅读学习才能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作品的思想性和深度性,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故此,在语文写作指导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引导,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其积极性,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有效的帮助和促进。

中学生消费议论文范文第8篇

一、遭遇困惑,正视瓶颈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已是不争的现实。应该坦承,当前不少中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写起作文文思枯索,搜肠刮肚也挤不出几个字。很多文章立意肤浅,观点低俗,思想苍白;有的文章“乱花渐欲迷人眼”,援引繁多杂乱,真可谓“名言与套话‘荟萃’,伟人与名家‘开会’”。而这一类文章常又引用失实、张冠李戴,甚至“移植”时下流行的戏说、穿越的手法,随便拼凑,胡编乱造。近年来,充斥在我们眼前的作文,若是记叙文,常见的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明式作文”;若是议论文,多见的是矫揉做作、故作深沉的“秋雨体散文”。当然,更多的不是几无章法可言的“意识流”,就是流水线拷贝制作的批量“标准像”。即便有生花的妙笔,有灵动的文采,而作文中最可宝贵的魂——个性、生命和思想,却令人遗憾地迷失了!

从理想化的角度讲,最高的写作状态应该是生命写作。没有自我和真情,没有灵魂的生命,无异于行尸走肉。而没有灵魂的作文,又怎能具有感染力,怎能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

做为高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笔者常有一种莫名的困惑: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应该为考试而教,还是遵循文章写作固有规律而教。我想,真正有职业良知的语文教师,不应回避作文教学不堪的现状,应该重视作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建设,为气若游丝、病体怏怏、贫血寡情的学生作文招魂!

二、拨散迷雾,探究原因

造成当前中学生写作不容乐观的现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就学生方面而言,主要是不少学生平时阅读态度不端正,方法粗略;阅读不多,涉猎不广,视野狭窄;在读图时代,很多人只偏爱漫画、卡通与影视、网络,不重视亲近文本原著;文史知识积贮单薄,对历史名人、经典名著只进行“快餐式消费”,不重视接受文学的基本熏陶;没有意识到真实是写作的生命,没有把写作看成是生命的一种张扬和表达。

就高考招生而言,每年的高考阅卷场传递出来的讯号,以及每年各省市评卷之后推向公众视野的高分作文所发挥的指挥棒的“示范”“导向”作用,也是造成当今作文教学“功利横流”现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然,近一两年,这个势头已渐被修正扭转。从各省推出的优秀作文中已传递出彰显真实个性、力戒矫饰文风的决心。

就教师方面而言,一些教师教学消极怠惰、作文指导不作为也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只一味喟叹作文难教,不积极主动探索,不思方法创新;一些教师注重短期效益,不重涵泳之功;一些教师“匠气”太浓,一味进行“模式作文”训练,扼杀作文创作的生机。这些教师只知道在作文教学中施加主导力,让作文教学沦为纯粹的“教师命令——学生受命”的教与学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的规定性、技术化和模式化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过多的“匠气”,势必抽离了写作的生命气息和个性思想。如此忽视写作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漠视写作规律,只一厢情愿地依据时尚的“写作模版”、凭借高强度“强化训练”、依托“仿写工程学”原理“克隆”出来的学生作文,你想要在其中检索出“个性、生命和思想”的含量,显然是一种奢望。

美国著名文化评论家、小说家苏珊?桑塔格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么两句话:“我有一种道德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而是因为我是一个人。”“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一位读者,而是因为那里有文学。”这话值得高中学生尤其值得语文教师咀嚼、深味和反思。

三、重视涵泳,铁心沉潜

写作不是无源之水,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阅读的深化。要写好议论文,也必须下好沉潜之功。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吸收。”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都说明了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

正视议论文教学生态环境,直面在夹缝中挣扎的现实,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坚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这两个有限的阵地,重视下好涵泳之功,充分拓展挖潜,切实收取高效。就教师角度而言,笔者的思考和做法概要如下:

其一,在教材使用上,高中教师绝不能思维僵化,笃信以本为本,奉行教条主义,而应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剪裁,并创造性地建设校本教材乃至编写个性教材,尽量拓展延伸课堂,开阔学生视野。

其二,在课堂上,教师要着力搭建思辨平台,如从《新闻观察》《壹周立波秀》《麻辣书生》《腾讯微波炉》等节目中精心挑选一些“时事热点事件”进行课堂辩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思想交锋,熔炼学生思辨智慧,激活学生思维弹性。这一做法旨在炼“意”,着眼于评论能力的培养。

其三,教师要向学生遴选推荐“人民网”“新华网”等传媒的“时事热评”佳作,并耐心补上辩证唯物主义这一课,培养学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变化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做法着眼于强化理论素养,培养思辨能力。

其四,教师要切实重视晨读晚读的管理与引导。现在很多学校均安排出晨读、晚读时间,而教师应充分珍惜这段时间,对晨读、晚读要不但要做好气氛营造工作,更要适当补充材料,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读得有兴趣,读得有内容,读得有收获。让学生在书声琅琅中,快乐地汲取纯正思想、感受精美语言、积累丰富素材、培养良好语感。

只有广博地阅读,潜心涵泳,体味揣摩,才能拓展阅读,以读助写,为我所化,为我所用,实现学习写作与关注思考日常生活的有效“链接”。就学生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应该统一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多所涉猎,博览群书。要勤奋地并且切实地亲近美文、亲近名著,吮吸经典著作的精髓,主动培养审美情趣,做好必要的语言表达锤炼、思想素养熔铸和写作运思训练等前期储备工作,才可期培养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其次,要端正阅读态度,严谨治学,不可断章取义,不可急功近利。厚积才能薄发。写作时,提倡朴实真诚的文风,不要狐假虎威,拉张虎皮做面大旗,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再者,要勤做摘抄。不当游手好闲的蝴蝶,要做辛勤采花的蜜蜂。只有乐当浩瀚书籍百花园的蜜蜂,广泛采集典型事例、格言警句、精彩语段,逐步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和写作素材,从而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素材“内存”不断升级,写作时才可期八面来风,信手拈来。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观论文范文 下一篇:消费者权益法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