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18 11:07:53

中学体育教育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1篇

一、对中学体育学科没有准确的定位与认知

当代的中学体育教育,从上到教育部门、学校,下到中学体育教育教师、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认知。首先说体育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对各个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投入力度不够,对基层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不够高,检查不够细致,评估不严格不系统,从而使得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现阶段我国应试教育的这种体制,中学体育教育并不与中学升学直接挂钩,所以大多中学对体育教育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二、中学体育教育场地器材不足

现阶段,中学不断扩班,使得学校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却没有因为学校学生的增加去扩充相应的体育教育资源。操场面积不变,但却有更多上课的中学生,使得体育课程的开展本身就出现了问题,体育资源不够用,场地受限无法进行一些体育项目以及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从而使得中学生在体育课上活动量减少。再者,很多中学并没有一些体育项目场馆,或者是有体育场馆但是有限的资源并不够中学生人人都能享受的这种资源。所以说,体育教育场地与器材的不足大大制约了中学体育教育的进行与发展。

三、在中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教学观念、思想陈旧

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至今仍然沿用以前的旧的教学理念。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更多的老师在其意识中仍然觉得文化课高于体育课,从而忽视了体育课对中学生的管理与教育。重视学生知识的灌输但是却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短期的教育成果但却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与学生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自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中学的体育课堂越来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选择锻炼,虽然这样能够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性与学生的个人体育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了老师的指导与监督,使得有的中学生自主选择的体育锻炼方法并不科学、不系统,或者说并没有走到正确的体育锻炼的道路上来。再者,有的学生本身并不喜欢体育锻炼,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学生并不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去锻炼,从而将体育课时间白白浪费,达不到中学体育课增强中学生体质的目的。

四、中学体育教育方式单一

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育,大多只局限于体育课程的开设,而且因为各个层面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体育课程的开设节数也很有限,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中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并不能够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除了体育课之外,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基本没有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每一个方面基本都需要老师的系统科学的指导,加之现阶段日益受到重视的安全问题,使得中学有组织的进行体育教育更为重要,所以,老师应该更多的担起责任,系统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有序的体育锻炼。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入更多的项目,使得中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系统的锻炼。而不是单一的就那么几个项目而且更加偏向于男生。中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在体育课之外,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实现体育教育的进步。

五、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趣味性不足

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在方式基本以体育课为主。在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各类过去的体育锻炼项目单调、乏味,使得大多中学生都觉得很无趣,上体育课没有什么意思。而且体育课过程中一直都是那么几个项目,没有新意,从而不能使中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所以便产生了这么一个现象:有的学生选择不去上体育课而选择在教室里面继续学习文化课;有的学生不积极参与体育课,在自主锻炼的时间选择了找一个地方坐着等待下课。这些现象并不是个例,当然这也和学校人数多而场地有限等一些硬件条件不足有关,但是,怎样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升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应该是当下中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点。

六、中学体育教育不被部分中学生重视

在当下的中国中学校园中,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使得中学生在学习知识与锻炼身体之间大都会选择前者,而忽视了后着。在中学有限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有部分中学生表现的不积极,认识不到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本来就很少的体育锻炼时间变得少之又少。

七、结语

中学时代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人格和体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中学体育向前走的步伐绝对不能停歇。当今的中学体育教育,存在这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于各个方面,所以,改善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抓住重点,对症下药,从问题着手。我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长与国家对中学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会慢慢在不断发展中改变。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2篇

一、对中学体育学科没有准确的定位与认知

当代的中学体育教育,从上到教育部门、学校,下到中学体育教育教师、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认知。首先说体育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对各个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投入力度不够,对基层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不够高,检查不够细致,评估不严格不系统,从而使得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现阶段我国应试教育的这种体制,中学体育教育并不与中学升学直接挂钩,所以大多中学对体育教育并没有严格的要求。

二、中学体育教育场地器材不足

现阶段,中学不断扩班,使得学校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却没有因为学校学生的增加去扩充相应的体育教育资源。操场面积不变,但却有更多上课的中学生,使得体育课程的开展本身就出现了问题,体育资源不够用,场地受限无法进行一些体育项目以及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从而使得中学生在体育课上活动量减少。再者,很多中学并没有一些体育项目场馆,或者是有体育场馆但是有限的资源并不够中学生人人都能享受的这种资源。所以说,体育教育场地与器材的不足大大制约了中学体育教育的进行与发展。

三、在中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教学观念、思想陈旧

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至今仍然沿用以前的旧的教学理念。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更多的老师在其意识中仍然觉得文化课高于体育课,从而忽视了体育课对中学生的管理与教育。重视学生知识的灌输但是却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短期的教育成果但却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与学生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自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以来,中学的体育课堂越来越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选择锻炼,虽然这样能够培养中学生的自主性与学生的个人体育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了老师的指导与监督,使得有的中学生自主选择的体育锻炼方法并不科学、不系统,或者说并没有走到正确的体育锻炼的道路上来。再者,有的学生本身并不喜欢体育锻炼,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学生并不会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去锻炼,从而将体育课时间白白浪费,达不到中学体育课增强中学生体质的目的。

四、中学体育教育方式单一

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育,大多只局限于体育课程的开设,而且因为各个层面对体育教育的不够重视,体育课程的开设节数也很有限,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中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并不能够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除了体育课之外,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基本没有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每一个方面基本都需要老师的系统科学的指导,加之现阶段日益受到重视的安全问题,使得中学有组织的进行体育教育更为重要,所以,老师应该更多的担起责任,系统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有序的体育锻炼。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入更多的项目,使得中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系统的锻炼。而不是单一的就那么几个项目而且更加偏向于男生。中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在体育课之外,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实现体育教育的进步。

五、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趣味性不足

现阶段,中学体育教育在方式基本以体育课为主。在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各类过去的体育锻炼项目单调、乏味,使得大多中学生都觉得很无趣,上体育课没有什么意思。而且体育课过程中一直都是那么几个项目,没有新意,从而不能使中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所以便产生了这么一个现象:有的学生选择不去上体育课而选择在教室里面继续学习文化课;有的学生不积极参与体育课,在自主锻炼的时间选择了找一个地方坐着等待下课。这些现象并不是个例,当然这也和学校人数多而场地有限等一些硬件条件不足有关,但是,怎样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升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应该是当下中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点。

六、中学体育教育不被部分中学生重视

在当下的中国中学校园中,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使得中学生在学习知识与锻炼身体之间大都会选择前者,而忽视了后着。在中学有限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有部分中学生表现的不积极,认识不到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本来就很少的体育锻炼时间变得少之又少。

七、结语

中学时代作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人格和体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中学体育向前走的步伐绝对不能停歇。当今的中学体育教育,存在这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于各个方面,所以,改善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抓住重点,对症下药,从问题着手。我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长与国家对中学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会慢慢在不断发展中改变。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3篇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先了解体育教育的"六性",即:集体性、表现性、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和交往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处理好突出事件,发挥集体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之中。下面根据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集体性: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共产主义思想。

二、表现性:

中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多、广泛,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地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躁、信心、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做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三、竞争性:

为了完成课的任务,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赛的形式,充分体现出竞争性,它反映一个人的实力、意志品质和心理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如上球类课时,要求灵活果断,有整体配合意识,上耐久跑时要求坚强,有恒心,肯吃苦耐劳,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要使他们在成绩面前胜不骄,败不妥,发扬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训练中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四、规范性:

在教学中,规范性可以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体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活动的空间广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如果堂常规、竞赛规则、规程等,用这睦常规、规则作为教学、训练的规范,使课顺利进行,做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多种规则,并且严格地执行,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训练中得到教育。

五、实践性:

体育学科区别其他学科最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学生必须使身体承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在学习掌握一个动作技术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而教学训练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必须有相应的各种意志品质的支配才能达到最后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性和协调性,从而达到自如化。做为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运动竞技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地联系实际,有目的地诱导学生用模范事迹结合教材特点和组织方法进行教育。

六、交往性:

体育教学中,交往性表现较为突出,教学形式常采用的如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等,有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我们要求在教学训练中,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尊重对方,讲文明礼貌,虚心向对方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相适应的上进、好学、友爱的观念,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和提高,交往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4篇

旨在增强学生体质、磨练学生毅力的中学体育课程,在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在传统课堂模式当中,中学体育教育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其重要性和意义未能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试从加强课余体育的角度引导,来推进中学体育教育的新发展。

关键词:

课余体育;体育教学;发展模式

当前,尽管体育课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中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但就从组织结构及课堂实效看,依然未能脱离副科思维的影响。在很多时候,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活动场地受限及活动器材不足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处于组织散漫、课堂效果极差的不良循环之中。而课余体育概念的引入,则将体育教育从课堂内引入到课堂之外,使其从一种理论化和实践化的授课模式,延伸到日常的训练当中。其大大丰富了中学体育教育的内涵,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训练机会,对于推进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余体育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支撑和内涵延伸

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长久以来教育发展的方针。从这个角度而言,体育教育应该与智育、德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从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和唯成绩论观念的影响。在很多地区,尤其是教育资源分布稀缺的广大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学体育教学往往沦落为日常教学活动的补充。副科教学模式下,体育课程往往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补充。学生的渗透素质和体育技能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而体育教学也呈现出非专业化和弱势化的倾向。这不仅大大束缚了广大学生体育技能及身体素质的锻炼,也不利于其身体健康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驱动中学体育改革的开展,对于打破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课余体育概念的引入及发酵,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改革路径。所谓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化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普及与提高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课余体育教育其实现代中学体育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延伸。首先,作为课余时间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传统体育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体育教学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体育课堂的安排上,每个周两个课时的教学安排,无法满足学生锻炼和提升自身体育技能的需要,特别是训练时间无法得以有效满足。而课余体育训练的安排,则打破这一瓶颈,对于学生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课余体育训练是建立在广大学生自身的兴趣基础之上。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是那些对于体育运动有着特殊兴趣和热情的学生群体。他们喜欢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并能从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兴趣。这有效地实现了传统课堂所无法达到的人群分化的目的。这对于体育教师及教练员来说,其训练将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2课余体育教育的组织原则及实施路径的选择

课余体育对于提升中学阶段学生的训练水平及训练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广大教师在组织实施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要按照科学有序的组织原则和稳扎稳打的步骤实施,来稳步推进课余体育教育的稳步实施。从当前中学发展态势来看,课余体育教学仍然面临着较多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水平专业训练人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呈现出严重缺失的态势。中学体育教师往往只对于一门或几门体育运动及训练较为擅长,而全可性的体育教育人才相对稀缺。对于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大体育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专业性教育人才给予较为优厚条件积极予以引进;另一方面,加大对自身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从现有教师队伍当中,培养学习能力强、技能全面的全科教练员,通过人才引进或自身培养来填补人才缺口。第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而言,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制约课余体育发展的瓶颈。训练场馆不足、体育器械严重缺失,严重制约着课余体育的发展。基于此,校方及教育主管机构应大力推进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课余体育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地方政府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全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另外,教练员要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在安全训练和科学训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特别是在训练组织实施的过程当中,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注重每次训练的效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第三,在推进业余体育训练的实践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在课余体育训练中,除了加强学生的运动学习和身体素质培养,还要注重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除了对其专项训练以外,还要使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结语

为进一步提高各个中学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质量,应树立正确的课余体育训练观念,理顺课余体育训练的各种关系,增加投入和改善各种训练条件,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中学阶段,如何实现中学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教学的专业化,集聚培育体育人才,提升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

作者:危正东 单位:重庆市奉节永安中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德志.新课程标准下陕北农村中学课余体育开展情况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6:46-47.

[2]潘前.美国中学生体育运动发展现状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3:75-78+91.

[3]周君华.胶东半岛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4:312-317.

[4]莫概能,朱东,姜熙.武术作为学校体育中课余体育的价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05:69-71+73.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5篇

旨在增强学生体质、磨练学生毅力的中学体育课程,在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在传统课堂模式当中,中学体育教育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其重要性和意义未能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试从加强课余体育的角度引导,来推进中学体育教育的新发展。

关键词:

课余体育;体育教学;发展模式

当前,尽管体育课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中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但就从组织结构及课堂实效看,依然未能脱离副科思维的影响。在很多时候,由于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活动场地受限及活动器材不足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处于组织散漫、课堂效果极差的不良循环之中。而课余体育概念的引入,则将体育教育从课堂内引入到课堂之外,使其从一种理论化和实践化的授课模式,延伸到日常的训练当中。其大大丰富了中学体育教育的内涵,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训练机会,对于推进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余体育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支撑和内涵延伸

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长久以来教育发展的方针。从这个角度而言,体育教育应该与智育、德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从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和唯成绩论观念的影响。在很多地区,尤其是教育资源分布稀缺的广大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学体育教学往往沦落为日常教学活动的补充。副科教学模式下,体育课程往往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补充。学生的渗透素质和体育技能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而体育教学也呈现出非专业化和弱势化的倾向。这不仅大大束缚了广大学生体育技能及身体素质的锻炼,也不利于其身体健康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驱动中学体育改革的开展,对于打破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课余体育概念的引入及发酵,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改革路径。所谓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化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普及与提高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课余体育教育其实现代中学体育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延伸。首先,作为课余时间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传统体育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体育教学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体育课堂的安排上,每个周两个课时的教学安排,无法满足学生锻炼和提升自身体育技能的需要,特别是训练时间无法得以有效满足。而课余体育训练的安排,则打破这一瓶颈,对于学生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课余体育训练是建立在广大学生自身的兴趣基础之上。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是那些对于体育运动有着特殊兴趣和热情的学生群体。他们喜欢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并能从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兴趣。这有效地实现了传统课堂所无法达到的人群分化的目的。这对于体育教师及教练员来说,其训练将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2课余体育教育的组织原则及实施路径的选择

课余体育对于提升中学阶段学生的训练水平及训练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广大教师在组织实施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要按照科学有序的组织原则和稳扎稳打的步骤实施,来稳步推进课余体育教育的稳步实施。从当前中学发展态势来看,课余体育教学仍然面临着较多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水平专业训练人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呈现出严重缺失的态势。中学体育教师往往只对于一门或几门体育运动及训练较为擅长,而全可性的体育教育人才相对稀缺。对于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大体育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专业性教育人才给予较为优厚条件积极予以引进;另一方面,加大对自身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从现有教师队伍当中,培养学习能力强、技能全面的全科教练员,通过人才引进或自身培养来填补人才缺口。第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不发达地区而言,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制约课余体育发展的瓶颈。训练场馆不足、体育器械严重缺失,严重制约着课余体育的发展。基于此,校方及教育主管机构应大力推进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课余体育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地方政府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全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另外,教练员要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在安全训练和科学训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特别是在训练组织实施的过程当中,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注重每次训练的效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第三,在推进业余体育训练的实践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在课余体育训练中,除了加强学生的运动学习和身体素质培养,还要注重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除了对其专项训练以外,还要使处在成长期的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结语

为进一步提高各个中学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质量,应树立正确的课余体育训练观念,理顺课余体育训练的各种关系,增加投入和改善各种训练条件,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中学阶段,如何实现中学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教学的专业化,集聚培育体育人才,提升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

作者:危正东 单位:重庆市奉节永安中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德志.新课程标准下陕北农村中学课余体育开展情况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6:46-47.

[2]潘前.美国中学生体育运动发展现状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3:75-78+91.

[3]周君华.胶东半岛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4:312-317.

[4]莫概能,朱东,姜熙.武术作为学校体育中课余体育的价值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05:69-71+73.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6篇

一、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更强的新一代人,成为几乎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根据《纲要》的要求,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多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人学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特别是在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学校体育必将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体育不仅能强壮体魄,还能培养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并能培养孩子敢于比赛、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另外还能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体育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为学生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鉴于学校体育的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其既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完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第一,增强学生健康体质。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步入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体育课件制作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创造意识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

第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目标的心理动机。为此,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创造性的劳动,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因而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使学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二、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1.注重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明显缺少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就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在使用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

2.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等方面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用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3.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此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习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4.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须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字:立体教育;体育教学;多维立体教育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推动了教育体系的改革。体育教学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做好体育教学的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调查国内体育教学的现状,发现传统经验式的教学手法是当前体育教学主要的教学手段,其内容为:动作示范,动作讲解,纠正学生动作。这样“手把手”的教学,不断重复,实现学生掌握技术要求。枯燥的教学手法不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还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使的教学效率非常低。从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国内的体育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立体教育的概述

立体教育就是集学历(academic qualification)教育 、 能力(ability)培养、 品质(character)塑造、职业(profession)定位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新模式。立体教育是当前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理论,对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改革非常有价值。立体教育又称“多维立体”教育。“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创造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因素对学员学习效率的影响,并充分运用合理的教育方式组织教学的开展,实现体育的有效教学。

1、立体教育教学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分析。首先,通过立体教育理念实现学生运动技能的有效提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教学中正确的应用预防措施,避免教学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近几年频繁发生校园体育运动安全事故,一些学校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就减少或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运动量。其次,立体教育还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中学生普遍在自信心、创造性方面存在不足,针对学生个性不断提高学生素质。最后,立体教学理念还为体育教学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方法。而且不同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了不同的学生,不同课程设计。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

2、立体教育理念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很好的价值,但在教育实践并没有受重视。实践经验的缺乏是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立体教学强调按照社会人才标准培养学生,即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次,立体教育提出了用“课堂”去替换“教学”的概念,无限延伸了教学的概念。立体教育扩展了体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体育教学的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也为体育教学的创新实践提供方向和内容。因此,利用立体教育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因素改进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立体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立体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了体育教学中动作技能的有效教学。加强立体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实现立体教学的“多维立体教学”。首先,实现空间上的有效教学。在视觉空间范围内实现方向、位置、幅度、速度、节奏等全方位的正确动作展示教学。在动作示范阶段让学生看的清楚,充分理解每个动作的内涵和技术要领。避免学生盲目尝试。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帮助学生掌握到了正确的技术要领,避免了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其形式虽然也是先示范讲解学生再模仿,但其内涵与传统教学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教学目的性更强其次。其次,在实现空间有效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视觉与动作表相结合的方式。一些学生模仿示范动作时,有些学生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性较差,领悟过程比较慢。可以通过视觉控制到动觉控制动作的过渡实现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对比动作的视觉效果与实际动作效果。例如,将动作拍摄下来,让学生观看作对比,找到不足。实践证明对纠正学生动作要领效果非常明显。最后,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正面鼓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体验自己动作技能的进步就是非常好的鼓励手段。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信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方法:教学中适时开展经验总结教学,通过对比、点评等方式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同时,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动作和训练方式的改进,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也是非常不错教学手段。

2、实现体育教学立体教学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充分理解立体教育理论实质是实现体育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环境等因素的重视程度反映了教师对立体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首先,体力教育要实现各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的有效整合,即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目标。其次,要实现不同教育形式的整合。例如:排球教学中的发球教学中采用抛球、抬臂到击球形成三个阶段的阶梯式递进分解学法。而在扣球则采用了逆进分解学法。是教育形式整合的典型案例。最后,实现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的整合。训练和比赛相结合的环境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的进行。学生们“勇争第一”的教学效果反映立体体育教学的成绩。

3、重视体育教师对立体教育理念的学习,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在“立体教育”是指多种教育思维方式在空间时间上有效融合,体现了立体教育理念的包容性。权威的教育理论都能融合到立体教学中,同时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方面都能实现有效的融合。因此,立体教学对教师个人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加强体育教师的学习,重视体育教师在运动技能、文化知识,思维方式等各个角度立体提升。体育教师素质提升是保障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三、结束语

立体体育与中学体育教学相结合,是实现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对推动未来的教育教学水平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詹振权.关于“立体教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基本宗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中学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本身也对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学生体魄,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不畏困难的学习态度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全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全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专才”到“全才”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当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教育要面向学生,要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而不是单一的以应试为目的,尤其是中学作为中学生人格塑造和思维养成等关键时期,素质教育更加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的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而体育教学作为德智体美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体育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鉴别形体美、健康美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同时对传承和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教育部门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理念和方式上,都在逐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但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学体育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中学体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中学体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关键。当前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例如有的学校忽视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单纯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还有的学校体育活动以长短跑等田径方式为主,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2.中学体育的教育教学缺乏科学规划

由于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课时比较少,课程安排也比较紧凑,教学方式也有别于语文和数学等教育教学,因此科学规划显得很重要。但中学体育的教育教学在科学规划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课程安排没有针对性,课程安排的随意性比较大,以及课程安排没有结合当前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效展开等。此外,中学体育的课程设计也大都以考试大纲为主,内容编排也缺乏合理有效地规划和论证。

3.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有限

中学体育课程需要大量的体育资源,例如足够的训练场地,完备的体育设施等,此外还需要足够的课时保障等,另外体育教师资源也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担任。这些教育教学资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的投入。因为体育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同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有的学校在体育教育资源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失,甚至部分学校无法正常开展大型的球类运动,如篮球等。此外,由于学校相对于偏重语数外等课程而忽视体育、美术和音乐课程,也使得部分体育教师有主科老师担任,课程教学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等。

三、素质教育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问题的对策。

1.丰富教育形式,寓教于乐

中学体育有着丰富的教育形式,例如将课堂多媒体教学与室外活动相结合,既可以将一些常见运动的规划生动化,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合理利用这些规则,以篮球运动为例,教师在教授篮球技巧时,可以将nba等体育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或者制成ppt或动画课件,详细解析运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传统的战术,然后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规则和战术进行实践。再例如,将一些传统的训练方式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展开,例如将传统的短跑项目与背靠背游戏相结合,既可以增加体育的趣味性,也能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竞争的体育精神。

2.中学体育课程要做到科学性和针对性

中学体育课程对于中学生的成长作用十分关键,这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塑造期和生理的发育期,思维和身体等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科学有效地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强他们的体魄,同时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协调能力。中学体育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计划,通过科学论证和实践将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体育课。

3.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要做好中学体育的统筹和监督工作

中学体育课程的展开离不开学校和相关部门的统筹和监督,学校和相关部门要合理利用当地教育教学资源开展中学体育的相关课程,并对课程的效果及时评估和反馈,以便为下一步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此外,学校和相关部门不仅要支持中学体育项目的展开,同时还要加大对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宣传和引导,例如对中国的武术文化的宣传和引导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育项目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又可以体育文化的引导和宣传中继承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文化的认同感。中学体育课程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学体育课程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许多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素质教育下的中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改革,因此教师作为改革的主力军,既要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也要将提高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创新教学方法。

作者:孙伟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六中

参考文献:

[1]陈红.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2]喻坚.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1998年04期.

[3]李静.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年13期.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美感教育 中学体育 体育教学 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实现途径

体育的本质是力与美完美的结合,但是在当下的体育教学中,老师基本只是注重用体育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却忽视了体育在美感培养方面的作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蕴含着许多美育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以及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借助教学中的美感,不断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品质和质量。本文主要希望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品质和质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多多使用到美感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美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体育是一种力与美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学科,从体育教学的主要过程来看,其必须做到要“真”;从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来看,其必须做到要“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方面的条件把真善美进行有机的结合。

(一)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学不仅仅是需要传授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技能,更加需要把先进的体育教学规范与教学审美进行有机的结合统一,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体育理论知识以及技术和技能还要持续的得到审美的融合和润色。

(二)体育教学不单单是一个静态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的过程,它更加是是一个动态的教学,它需要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自由创造思维培养,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中学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自身意愿出发,体育教学就要使学生的运动感以及道德感和美感得到融合和互通,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结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美感教育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需要为嘘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操场上进行,操场的周边环境、天气因素、场地因素以及体育器材器械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进行体育活动时,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感受美感,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以及环境(美化校园以及植树种花等)。同时,体育老师要针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前根据教学目的以及要求对场地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布置,合理的选取体育活动需要的器材器械,使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和感官出发,保证体育教学设备的完好整洁以及体育器材放置的规范有序,同时保证体育活动场地的合理美观的布置和运动场上线路的规范清晰,精心营造的美的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体育个活动的欲望。

(二)实现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美

如何选择教学方式是教学效果好坏与否的关键,中学体育老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学习能力,在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体质以及接受能力,同时还要对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达到课堂的内容生动活泼以及形式丰富多彩。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训练热情,进而达到练习的效果,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多使用节奏欢快的配乐,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情绪。如广播操练习,对几个动作多次的重复的练习,学生难免就会就会感到厌倦,训练的热情就会大幅度下降,如果这时用播放不同音乐,用音乐的美来感调节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就会融入到音乐当中,在广播操中音乐尽情的释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达到发现美以及创造美和表达美的境界。

(三)要关注对体育教材中美的提取

学生要了解美和展示美体育教材的内容是重要依据,但是学生自己并不能彻底的感悟,原因就是由于其中蕴藏的美是一种静态的和隐性的。所以,要使隐形美能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那就需要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的之前,对所教授的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对教材中蕴藏的特质美进行挖掘归纳和总结,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诠释和点拨指导。当今的中学体育教材中,所包含的运动项目种类繁多,其形式也五花八门,其中所蕴含的美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对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内容进行细致的挖掘和探索,使学生都能更都深刻的感受到体育教学中美的存在。

(四)老师要注重自身的仪表美

学生会对中学体育老师的言行举止进行仿效,因此会对学生观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所以,体育老师要对自己自身严格要求,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美的感染。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示范动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以及连贯性和协调性并且做到轻松自如。使学生不但可以在相对抽象的动作要领中领悟此动作的相关结构以及内涵,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品味,从而在进行直观形象以及动作定型的过程中,能够给学生以美的体育享受。

(五)老师要熟练使用美的教学语言

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以及体育技能和技巧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体育运动,通过练习和运动积极的进行创新和自我的展示。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用规范化和准确性的教学语言,在进行动作的讲解说明时要简明扼要,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要注重语言的言简意赅,使用的语言具有针对性以及趣味性和教育性,并且举例要恰如其分,把教学语言中的魅力和美感传递给每个学生。中学体育老师要不断学习进步并且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基础,积极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运动中发现美创造美和表达美,在根本上提高中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结束语

加强每一个体育老师自身的修养和对美的追求,把这份感悟传递给没一个学生,让学生能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也促使从本质上提升中学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志文. 调味性语言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2] 焦艳. 试论体育教育中的美育因素[J].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02) .

中学体育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变革

近年来,城镇化的的大潮侵袭之后的农村面临巨大挑战,既是机会也有挑战。在社会各行业变革的进程中,教育无疑呗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尤其是这两年兴起的“校园足球”的开展,有一次掀起了继“乒乓外交”之后的又一次体育浪潮,让所有从事体育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业看到了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之最密切的应属教育部门,做好学校体育无疑成为教育部门最热议的话题,而体育课堂教学就有了一席广阔发展的天地,必然会掀起体育教育教学变革。

1农村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

1.1优势

1)民间项目众多。2)农村中学地域广阔。3)农村气候环境适合体育项目发展。

1.2劣势

1)农村中学学校体育师资欠缺。2)农村中学学生流失严重。3)农村中学学生能利用的体育资源有限。4)村中学的所需资源与之不相匹配,形成体育资源有限。

2农村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拐点

从“新课改”推行至今十多年过去,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存在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堂教育教学太死板,没能真正的应用“新课改、新课标、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推行,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要切地的推行“新课改、新课标、新课程”,就要从新发信啊体育教育教学的“新拐点”,就是要从体育教育教学变革开始,以“体育游戏”作为主要拐点,将体育课堂渗透到课堂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才能真正的做到先学后教、带着问题学习等,才能让体育课堂变“活”起来。

3农村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策略

3.1规范体育学科工作评价

在规范化办学的进程中,对于教师工作的评价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就是如何科学的对各学科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业绩评价上,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一条能符合大众的评价标准,而体育教师的教学业绩也不列外,而规范体育学科工作评价的内容、方式、机制等都应科学化。对体育教学来讲不仅要育体,更重要的通过育体来育人,从而实现体育的育人与育体的双重任务,其关键就在于课堂参与度来考量,在评价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业绩要将“体育游戏”作为考量标准,学生是否玩起来了,是否愉悦的玩起来了,是否每堂课都愉悦的玩起来了。

3.2丰富教学内容

农村中学包括城镇中学的体育课更多的是强调“运动负荷”,而没有采用多元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的体育教学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练”,让内容和形式变的相对较单一,应加强体育教学内容安排,看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案和教学内容的符合程度,从而规范教师的教授内容。

3.3抓落实,强调过程监督

从学校半血规范来看,我国学校现行正在加强“督导”体系的构建,其核心就是强盗过程监督,从学校督导、片区督学整体的规范进程来看,我国的体育课堂的落实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提高的是教师的素养,提高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准,提高的是教师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提高的是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等,让体育教师的整个课堂都受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社会人士的多方监督,从而落实“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和理念。

3.4开拓教学手段

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文化课教师教学手段更应该多样化,其拐点或是突破口就是——体育游戏的开展来看,同样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体育教师有不同的教法,那么同理,我们可以让同一个教师学习多个教学手段或教法教授同一个内容,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真正的培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我国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育教学的发展不竭动力,才能真正的改进我们的体育课堂教育教学。

3.5推广多元体育锻炼方式

纵观现有的体育锻炼方式,你很难发现同一个人有多种多样的锻炼方式或是体育锻炼项目,大多都集中在一个或者两个体育运动锻炼项目,在郎治提出的“散点闪点”理论里就明确其点、线、面、体、宇宙的多元锻炼观,要丰富气我们的体育锻炼项目,同时要强化我们的优势体育项目,让我们真正的想到到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和体育运动的成功体验。总之,我们的体育课堂如何让学生“玩”起来,让学生越快的“玩”起来,如何让学生能多体验成功的“玩”起来,将决定我们体育课堂的成效,将决定我国未来人才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基础,还需要同行参与并发挥其才智,为未来人才打下坚实的体育基石。

上一篇:知识产权审计范文 下一篇:农业企业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