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

时间:2023-03-09 06:59:45

中学生作文素材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1篇

1 素材源于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中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存有好奇心,因而他们会比较自觉地留心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基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真挚感人的情感,快乐抑或烦恼的成长旅程,成了学生们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是广阔的海洋, 只有热爱生活, 才能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 才能从中获取知识, 只有生活, 而没有体验,往往写不出鲜活生动的文章来。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做人, 有目的、多层次、多角度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 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让其亲身体会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宝藏。我启发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生活中的“素材”。从学校到家庭,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大自然,留心身边的生活,用心感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作文有真情实感,有自我意识,有生命的活力。我的学生谭慧玲是一个文静的女孩,今年已读初三,在一次课堂作文中,她依据我给的作文题《分享》写了一篇情感真挚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我望了望窗外的月,明亮、美丽、带着光晕,又看了看手中圆圆的饼,很软、很香,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掰成两半,一半捧给奶奶,一半留给自己。拿着月饼,奶奶笑了,笑得很甜。我分明看见,一颗晶亮的东西在她眼中涌动。……时光荏苒,六年前的今日,只剩下自己独坐在月光中,没有奶奶,不能再和奶奶分享那甜甜的月饼,只有记忆还飘在岁月的长河里。”这篇课堂作文最大的亮点就是素材源于生活,并且融入她切身的体会,使人读后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对亲情的独特感受。“天然去雕饰”不用矫揉造作,用真情去感染读者。“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语)。

2 在练笔中积累素材

每周一次的课外练笔,学生会针对自己作文的内容去选取相关的素材,在选取素材的过程中,我建议学生对素材进行筛选、整理,并把这些素材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长期的积累中学生自然而然的会累积不少的素材。古人云:“心中有趣,方能得趣。”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除了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外,更能促进学生自觉地对生活素材进行深度发掘,教师应科学的引导学生不断练笔、不断的思考,逐渐丰富作文素材。

3 在摘抄中积累素材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我们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紧密的,要写好文章,就要读好文章,像“善说者必须是善听者”一样,书读得多,素材自然也较多,写作就有了内容与功底。我每个月要对学生布置两次对书籍的摘抄,这也是积累素材的一个好方法。每次学生总会把精彩篇章中的优美语段,构思新颖、文质兼美的文章抄下来,或是一些针对某些社会现象有感而发的文章,例如在一次的摘抄中,陈欣宇同学选择了一篇当代作家肖复兴的《风景只在想象中》,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路上,到处是鳞次栉比的小店,卖着孔乙己的茴香豆,就连华老栓也成了店名,……店前的孔乙己塑像比孔乙己本人要辉煌的多了,不少人和他合影留念,但可能已忘记了他曾经的屈辱。”摘抄的内容虽不是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但这是个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对学生的写作也是切实有效的。

4 从课本中积累素材

课内的文章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着生动恰当的表达方式。课本是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将思想、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等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作文时就会显现出来,让学生汲取优秀的文学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新教材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新的中学语文教材实质上更是一部作文素材宝典。我们若利用好这本教材, 积累素材,有针对性的进行作文训练。合理拓展课程资源, 让课文的例子作用发挥得更充分,课文作为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是很重要性的。学生基本每天都在和课本打交道,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先积聚素材,继而活用素材。

5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丰富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所以中学作文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阶段,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确实是丰富多彩的,它涉及了人生、理想、自然、科学、天文、成长、青春、读书等主题,教师可选择一些主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当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在对主题阐述时,学生从中会查阅不少的资料,其间自然会积累较多的素材,陆游说“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作文亦是如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从学习实践中丰富写作素材。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2篇

“取材来源生活,作文以情动人。”这是人们对中学生作文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可是现在学生的作文却不是这样的。现在中学生作文中大量存在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以及作文套作、宿构、抄袭等不良现象。在作文中,“见古不见今”、“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己”的现象相当普遍,引用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事迹不断撞车,对所了解的生活材料不能有所判别、有所取舍、有所利用,写到作文就是回忆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生活,不会关心自己当下的生活。倡导“作文素材生活化,感情流露自然化”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生态环境下写出真实生活,表现一个原生态的自我。帕思卡尔说得好:“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作文要以表达思想、充分显示生命活力为本真,这也是对人类尊严的敬重。

“作文素材生活化”的主题是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其本质是“真”:写真言,抒真情。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写人就是生活中的人,写事就是生活中的事。我们要想在作文中写出“素材生活化”的文章,可从以下两“真”来入手。

一是“事真”。这点主要指记叙。事情中往往流露出感情,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要依照题意大胆想象),只要符合来源于生活就可以视为“真”。如江苏省的优秀作文《怀想天空》,作者真实的记述了自己看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虽不着色彩,娓娓道来,但一片父子深情却潜伏其间,读来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再如云南一考生的《父亲,我爱你!》,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没有丝毫的夸饰和矫情,朴实无华,感人肺腑。尤其是文中那些对父亲深情的呼唤,一声声,一句句,重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灵。

二是“理真”。这里主要指议论。人们常将“情”与“理”连在一起,称为“情理”。文章阐述的道理若想说服人、打动人,非有“情”的加入不可。因此,道理“真”有助于感情“真”。只有这样,“真情”才能始终“真挚”。如福建一考生的《壮哉,猛士!》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为人、处世、人格魅力深深折服,钦佩不已,文章字里行间充分流溢着感人至深的情愫,自然而然,恰如其分地把真情实感流诸笔端。真实的情感深邃如海洋,广阔如天空,能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为了更好地贯彻“作文素材生活化”的要求,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要真实地再现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热爱生活,以饱满的感情从生活中去汲取丰富的营养,然后再让这种感情自然地流露,那么写出来的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文章。写《天山景物记》的著名作家碧野先生说:“如果我没有去过喀什的丰饶的田野,如果我没有去过苹果之乡的伊犁河谷,我是不可能写出《天山景物记》这篇散文来的。边疆的辽阔壮丽开阔了我的眼界,扩展了心胸,我心中充满了对祖国西北边疆的甜蜜、沉醉之情;有了喀什原野和伊犁河谷的衬托,天山千里牧场就像一块碧玉镶嵌在南疆和北疆之间,更加晶莹美丽,给我以鲜明的印象和美好的感觉。”是啊,对于作家而言,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深入生活,那么对于爱好写作的同学来说呢,就应该细心观察生活,多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的素材,而且只有挖掘得深,写作的时候才能做到立意明确,构思新颖。因此我们写作时要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选择那些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如父子情、母女情、兄弟情、同学情等。身边的人和事、现实的生活、现实的世界,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考场作文考查的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所以我们中学生千万别忘了关注生活、关注时代、重视人生体验,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可贵之处,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我的真实感受。行文过程中,准确使用词汇,适当注意语言美,回归作文的本来功能,自然就是好文章。

二是真事中蕴含意义。生活中的真事很多,但不一定都有意义,有的真事完全是无厘头的琐事,这样的事我们就没有选择的必要,因此要注意我们所写的真事,一定要有意义、有意蕴,要能“尺水兴波”、小中见大。

三是要选取典型的细节。当然,优秀的记叙文一般都要有细节描写,生态化素材作文尤其需要。同学们知道,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叙述与描写,过多的叙述而没有描写,文章必然显得平铺直叙,庸常板滞,生动形象的描写能使人物丰满起来,使得事情有血有肉。细节描写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可谓大矣。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应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切忌空泛造假,贫瘠枯瘦。作文中要做到具体生动,有血有肉就必须要采取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实际上就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或自然风景、社会环境、场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其作用却不小,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四是不可勉强抒情。勉强抒情是指感情还没有流露出来或感情还没达到某种程度,却为了什么主题深刻而人为地拔高主题或作口号式的呼喊。

作文本质上是一种交流,是心与心的撞击。交流的成败或好坏,不仅仅取决于作文的技巧,更取决于作文者的态度。可以说,作文中唯有真情最动人,这是我们备考时应十分注意的。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学生;作文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145-01

对中学生的作文问卷调查发现,63?9%的学生感到写作最困难的事“没有内容可写”。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纷繁复杂的客观现实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都是学生写作的对象和内容。为什么学生会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熟视无睹,对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毫不动心呢?究其原因是,在为“应试”而作的目标驱动中,学生的作文反映的是“伪圣化”、“超现实”的东西,表达的是他人的情感,无需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现象、分析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成了“聋子”,听不到悦耳的声音,成了“瞎子”,看不到五彩的世界,学生的心灵显得空虚,学生的生命显得暗淡,没有绿洲,没有春风,没有红日,没有激情,也就没有了激荡的文字。学生积累的匮乏,认识的肤浅,情感的淡漠,也就必然导致语言的苍白,信息输出的贫弱。作文的过程是“写作主体把潜在着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尽情释放”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人”,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而不在于“文”本身。所以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注重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积累,引导学生走出心灵的荒漠,就成了作文教学的关键。

1 阅读积累:奠定学生习作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既了解客观现实,获得间接经验,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吟咏,得到情感的熏陶;既认识客观现实,又认识如何借助语言反映客观现实。学生的心灵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渐充实,犹如小溪汇成大海。阅读不仅仅是教材阅读,还应该包括课外阅读和视听阅读。

1.1 教材阅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例子。学习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和语文实践获得敏锐的语感和规范化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教材阅读的关键。然而,我们有的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把“阅读教材”肢解成无数个问题,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作无谓的答题练习。学生失去自由解读的权利,教材崇高的思想和灵魂在语言文字纯工具性的操作中荡然无存。没有诵读的语文课怎么能算是语文课,学生的语感何以形成?我们首先应重视教材阅读,要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程度的语言积累和心灵的熏陶。

1.2 课外阅读。许多作家在谈到写作起步时,无不提到得益于课外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夸张,多阅读不仅仅能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和思想,更能感受那充满魅力,充满人性的语言美,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从而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素养和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认识积累:扩大学生习作的内涵

学生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世界,壮丽雄伟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为什么会无动于衷?为什么会感叹无内容可写?最重要的是心灵的麻木,缺少对客观现实直接的体悟能力;缺少对现实生活的敏锐的感悟能力;缺少对社会现象的透彻的分析能力。有位中学生在上楼梯时由于跨越了两级而摔了一跤,由此想到学习必须循序渐进的道理,写成了一篇漂亮的文章。上楼梯摔跤是生活小事,要把它写成漂亮的文章那就得依赖于敏锐而又深刻的认识能力,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从平凡小事中挖掘出深厚意蕴,从周而复始的自然景观中联想到与人类精神的某种契合,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振聋发聩的启示。学生是极具个性的生命体,他们的气质、思想、修养、认识、情感、经验都不一样,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也不相同。同是一轮西沉的红日,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限惆怅,也有“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积极乐观。因此,我们应该先承认学生的认识差异,鼓励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识生活,让学生的心灵在立体的思考过程中显得更加丰满,让学生的思想在多维的联想中显得充满智慧。

3 情感积累:丰满学生习作的“质度”

黑格尔曾经作过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一个小男孩把石子投入水中,以好奇的眼睛看水中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这里的“石子投入水中”和“圆圈”也是社会实践、社会生活,而“好奇的眼睛”和“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就注入了小男孩的感情和悟性。确实语言文字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作为依托,它只是一堆抽象的文字符号。“情动”而后才能“辞发”,只有有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先的高尚灵魂,才能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生辉的名句;只有有着背井离乡、背亲离友的惆怅失意,才会留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独特“愁”的感悟。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学生的心灵是纯真的。我们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对简淡的生活进行诗意的

捕捉和鉴赏,使他们学会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4 实践积累:拓展学生习作的外延

这里的实践指的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外延部分,它可以是参观、访谈、旅游、公益劳动、社区活动等,它注重个体的亲身体验和真切感受,是学生积累素材、采撷灵思的契机。如组织登山,学生从登山的艰辛体会到战胜困难的喜悦;从登高望远,感受到家乡山水的壮美;从采摘野果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活动充实了学生的心灵,活动净化了学生的灵魂,活动启发了学生的生命意义,拓展了学生习作的外延。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

初中学生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也可以是议论文等。现在,强调淡化文体了,也可以写成诗歌、小说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作文的好坏。也就是说,学生作文水平上不去,肯定达不到优秀的成绩。因此,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如何写好作文,仍是一个难题,不好把握,也无法量化、系统化。因为学生的作文水平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一名初中学生要从小学的时候,并开始积累素材,培养观察力,加上长期练笔、读书等,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杰作首先要有内容有较为雄厚的素材积累;其次是要有一个较好的完整的结构安排。我们先分析一下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关系到作文的内容,是作文的核心,也是一篇文章主旨表现的载体。那么,如果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能力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要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你想要表现的内容

文学艺术讲究“真、善、美”第一位是“真”。只有真的,才是善的,才是美的。因此我们要发现的是另人感动的,赞美的东西。所以在生活中找到我们要发现的主旨载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改后初中语文教材中,就选取了大量的与学生同步的生活题材。因为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与学生生活相同,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作文也如此,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选出来,写成文章表达中心,才会感动人,才会收到中心鲜明、内容充实、喜闻乐见的效果。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成绩才能上去。

尤其是记叙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写日记,观察生活中所有的发生过的现象,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把它们写成文字,在心底留下一个影像。待到作文时,把作文的中心与曾有的影像一对,以生活写“中心”,文章肯定充实而有意义。初中议论文,相对讲有些简单。生活中的例子发生过的事情,比如那些英模人物的事迹,那些罪恶的轨迹……也是学生写作文中典型有说服力的例证。这些例证好似法官手上的铁证,运用到文中非常有力度。总之,作文素材的积累,第一位要向身边事,生活中索取,这是最好的取道。

二、要多看书籍、报刊、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来提高素材的积累

学生生活毕竟简单,范围小,哪有那么多的材料可以获取呢?因此,我们虽然提倡写生活,但写起来,仍然觉得窘迫。那么我们就要挖掘第二条取道,从书刊、电视、网上来探寻、收集,积累作文材料。应该说学生作文的素材积累,这条道路是阳关道,道上风景更多、更美,所以学生多读书,多看有益的、有价值的网络作文素材,搜集一些有用的东西,对提高作文素材积累,提高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写文章要引经据典,这里的“经”与“典”就是历史上有价值、有说服力的东西。古人教学就是读书,反复读,直到会背诵,教师也没有怎么讲解,不像现在老师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解释。但古人的作文水平却很高。这说明多读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在前两个内容基础上,会演绎,也就是会虚拟一个材料

生活中没有,但却合乎逻辑,也可以叫做“编”一个材料。这一点做起来比前两项要难,真的在生活中发现的,我们可以用录像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作文中。在书本中、电视上、网上看到的,我们可以把它拷贝在作文上。而这种方式,让我们去创造材料,以生活为基础。加上想象联想,塑造一个新材料就不好说了。这就要求一个学生前两项的基础功上非常扎实。

当然,这三点是相互关联的,第一项是第二项的同步,第一、第二是第三项的基础,第三项是前两项的飞跃。

一些学生作文苦于无法下笔,就是他的大脑中装的东西太少了。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便是学生作文的素材。尤其近年来中考作文总是与时事相关联,比如,03年的《感动》,08年的《那一刻,我们……》,都把时事引入到中考作文中。因此观察生活,多在电视上、网上搜集有用的材料,同时灵活运用材料,虚拟材料,是中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积累作文素材的三个有效途径。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5篇

常言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课本本身就是我们很丰富的写作素材“活水源”,其实,我们的课本就是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素材库,只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这个问题主要在于:一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淡化甚至漠视了课内文本素材的积累和引导,二是不少同学“只缘身在此山中”而难识“庐山”真面目,结果一味地积累引用课外素材,走了很多的冤枉路。

可想而知,如果能灵活运用好我们课文中的素材,一定能解决作文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因此,高中阶段的学生多角度的分析、论证课文中素材,通过个性化的解读,丰富作文内容,加深作文深度,就成了我们找到写作中 “活水源”的捷径之一。

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结合课内文本阅读,通过对学生学习经典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分析并积累与运用。从多角度分析而言,可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诸如我们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林冲人物素材的片段描写的阅读分析,进行相应的《林冲,我想对你说》个性化解读的随笔练习;通过学习屈原《湘夫人》一文,将其联系我们学习过的《离骚》一课对比解读,进行相应的《屈原,其实我你》个性化解读的随笔练习;通过学习《长恨歌》一文,我们也可以以“懂你”为话题要求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相应的文本解读,如可以从“唐玄宗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或“文内白居易笔下的情感语言的体验”等角度进行个性化解读。

从积累来说,可引导学生积累课文经典片段,积累课文经典人物,积累课文经典语句,积累作家经典小故事,积累古诗名句等相关课内文本素材。诸如积累课文经典片段,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想象,结合《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对荆轲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解读,对“易水送别”课内经典片段加以扩写;积累课文经典人物,比如我们在必修三小说单元,可以对《红楼梦》中林黛玉等人物个性化解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可以对林教头进行个性化解读,《祝福》一文我们也可以结合对“祥林嫂”特殊的命运经历进行多角度个性化解读对“祝福”的不同理解;积累课文经典语句,我们可以对《老人与海》一文内,桑迪亚戈的“可是一个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等经典语句进行积累,进而在相应的材料话题作文中加以引用,并化用成自己的论据素材。

从运用来说,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思考哪些材料可以为哪些话题服务、如何为话题服务,进而使教材文本素材成为学生的“写作源”。对此,一、要求我们加强平时的教学赏读,培养学生多角度个性化思维的意识;二、分组讨论,加强学生间思维启发,打开思路,求同存异,活学活用;三、在具体写作练习中指导学生使用课内文本材料,紧扣作文要求进行合理引申,并适当剖析,应用时注意变换角度,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从不同的话题角度或命题意图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分析,灵活使用。

通过一定时期的个性化解读的指导、训练和积累,学生就会具备更为丰富而熟悉的写作素材,这便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而且随着训练的深入,原本的素材“水”资源就会汇集成我们写作的“活水源”。“石蕴玉则山朗,水含珠而川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肯下苦功,立足课内,多积累,多训练,多运用,完全可以使课内文本素材变成充实学生作文素材的“水”资源。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6篇

一、中学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分析

1.中学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现状调查

从我校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大致有如下原因:

第一,缺乏素材积累的习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积累丰富多彩的、鲜活的作文素材,必然要求学生要做一个有心人,养成经常积累的习惯。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经常积累素材习惯的人只占被调查人数的5.5%,而大多数的人很少有积累的习惯。

第二,缺少将拥有的资源转换为素材的能力。一般来说,写作素材主要来自个体所接触的生活和对这些生活的体验、阅读积累和基于前两者的虚构想象。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写作素材来源于阅读,接近20%的学生素材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没有把握好丰盈的源头,又怎能将其转换成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第三,对自己拥有的素材缺少个性化的体验解读和深层加工。作文素材积累的过程不是一个机械地摄取素材的过程,不是像照相一样简单地定格然后然后就可以冲洗出照片,而是一个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68%的学生认为自己使用素材时生硬,28%则干脆很少或不会使用。

2.中学学生作文素材使用现状分析

(1)贫乏化

学校课程学习已几乎占据了中学生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写作素材相对单调、贫乏。如一次写作训练中,一学生作文的中心为“人生在世,会经历各种痛苦。痛而不言,体现人性的坚强。”全文主要采用例证法,可通篇作文只写了林肯成为一届著名总统前经历的人生的种种惨痛经历一个例子。

(2)老旧化

与素材积累的贫乏化紧密相连的是作文素材的老旧化。作文中,常常重复写着众所周知的、缺乏个性色彩的老旧材料。如对高三年级一次作文材料的归纳,下列素材反复出现。

古:孔子、屈原、司马迁、夸父、诸葛亮、陶渊明、苏轼、李白、文天祥……

今:邓小平、史铁生、钱学森、袁隆平、刘伟、李泽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外国:贝多芬、海伦凯勒、哥伦布、乔布斯、林书豪、马丁路德金、奥斯特洛夫斯基、霍金……

(3)浮浅化

浮浅化就是学生对自己作文当中所用的材料没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只是人云亦云或者在作文中简单地拼凑、堆砌材料,写作流于事情的表面,用这些材料堆积而成的文章不能给阅读者任何感情上的共鸣或思想上的启迪。

如《夏之韵》片段:

夏天天气炎热,不愿外出,待在家里,看看电视,睡睡午觉,虽然无聊,但非常舒服,有空时,玩玩游戏、打打牌,也可以打发时间。炎炎烈日,到了水库,脱下衣服和裤子,跳进水里,那就一个字:爽。洗澡可以洗好几个钟头,天气热,大家都不愿从水里出来,但为了吃饭也没办法。

这段对夏天的描写,只简单罗列了夏天做的几件事,对夏天的感受仅停留在打发时间上。缺乏对夏日风情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对夏日生活独特的体验,也没有由夏日而引发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到思考,整段文字就停留在由夏联想到的若干事件的浮浅、粗线条的概述上。

(4)雷同化

写作素材的雷同化是不容忽视的现象。写作是一种充满个性的活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每个人感受到的内容必然有所不同,写作要表现的就是个体感受到的独特的东西。但现实生活中个性飞扬的学生作文中的用材却常常惊人的一致,这也反映在高考作文当中。阅卷老师往往觉得苦不堪言,不断雷同的素材,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不到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阅读体验。

二、作文素材积累的对策

针对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以及其身心特点和现实条件,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素材积累指导的对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列举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

(一)生活素材调查法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注意到这些素材,使之成为写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为了积累收集某一方面的素材,可制定某一收集调查的计划,设计调查的内容。

例如:家庭生活类调查(父亲)

①翻翻父亲的相册,了解不同时期的父亲。

②请母亲说说她心目中的父亲形象。

③请爷爷奶奶说说父亲的故事。

……

调查法能让学生对所收集的素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甚至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事情的过去等这些凭人的感官无法感知的方方面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理解。

(二)构建素材网络法 构建素材网络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时收集起来的零散素材定期进行归纳整理,把他们变成一个个系统的、互相关联的网络,使零散变得系统、陌生变得熟悉、肤浅变得深刻、单一变得多向。

(1)盘点罗列法

围绕某一主题,针对某一阶段时间内的中心人物或事件对素材进行盘点罗列,这样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素材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网络,达到强化素材积累的目的。分类时不拘泥于类别的逻辑性,以容易实际操作为准。如我们把要积累的素材分成人物、事件、自然、语言等若干方面,每方面划分小的主题。人物类分十大品质人物、十大魅力人物、十大个性人物等;事件类分十大感动事件、十大哲理事件、十大反思事件、十大动人瞬间等;语言类如美丽十句话、哲理十句话、幽默十句话、最美诗词、最直入人心的句子等。

(2)层层挖掘法

层层挖掘法指的是根据某一中心事件,采用层层分析,深入挖掘其内涵或多重意蕴,以严谨缜密的思维来深入分析材料,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观点。

如关于德国青年卢安克的素材:卢安克已于2010年年底关闭博客,离开中国。但卢安克在中国的影响已持续了十多年。在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后,他顿时成为舆论的焦点人物,其原本安静有序的生活也被彻底打破!怎样看待这一事例?

从材料中卢安克的选择角度,可以这样看。

挖掘层次1:卢安克特害怕别人崇拜自己,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想到理想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其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可以写“理想与现实”。

挖掘层次2:有很多人不解,被人关注有什么不好?既可以出名,还可以得利。但卢安克名利都不想要,他希望平淡的生活,认为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挖掘层次3:卢安克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博取众人的眼球,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而已,他只希望做好自己,可以写“做好自己,留住真我”。

(3)发散蔓延法

发散蔓延法指的是围绕着某一素材引申出不同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联想到相关的材料,甚至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二次联想,三次联想等等,使那些本来看似无关的材料联系起来。

下面以乔布斯的素材为例:由乔布斯与苹果公司的中心事件可以提炼出梦想、创新、机遇、胆识、坚强、慧眼识珠、珍惜时间等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出发,进行二次联想,如苹果公司的成功源于一次次的创新,由此可以提炼出“创新”这个关键词,由创新这个关键词出发又可以联想白石老人五易画风的故事,还可以联想到现在兴起的“国学热”,社会上各种国学传播的新方式,如《〈论语〉讲义》《隐藏的〈论语〉》《和孩子一起读〈论语〉》《漫画〈论语〉》等的各种创新解读。

(三)激活提升感悟法 感悟的积累是作文素材积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感悟的贫乏无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生作文的浅层化、平面化。那么,怎样才能激活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呢?

(1)交流碰撞法

在与社会的交往中,许多心理体验活动是人们不曾明确意识到的,如果说人的全部体验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很大一部分是沉在海底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丰富的资源打捞出来,成为写作的鲜活素材。

交流碰撞法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如在写作“成长”这个话题时,我就让学生围绕“我的成长有你相伴”、“成长就是渐渐懂得”、“成长的味道”展开课堂讨论交流。也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激活学生感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去唤醒学生,如在春意盎然的时候,我们曾做过一个“人间四月”的活动,教师用自己对春天的热情去呼唤学生,利用QQ群向学生发出倡议:“人间四月天”,一个诗意盎然的季节。你有多久没有感受过自然的气息,带上你的相机,带上你的纸和笔,带上你的心,让我们和春天来个约会吧……附上教师拍摄的“美在这里”的图片和文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他们上传了许多心灵与自然偶然相遇而感受到的强烈春天之美的风景与文字,这些都成为他们写作的难得的素材。

(2)情景感染法

写作只有调动学生生命中最深切的体验,才能真正走进人的心灵。许多曾经拨动我们心弦的东西渐渐被岁月的风尘淹没,曾经生动丰富的素材沉积在记忆深处,无从打捞。这时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设置一定的情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动,将它变为写作的可贵素材。

首先,抓住情景,适时积累。生活当中有许多特殊的时刻会激发我们独特而深切的感悟,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特殊的情景,在学生感慨万千、心潮澎湃的时刻把这些材料及时地积累下来。如新生入学不久,第一次住校,第一次体验到离家的孤独,第一次体验集体的生活,第一次体会思家的滋味。这时,引导学生积累离家的感受,对父母的理解,成长的滋味。中秋时,引导学生积累节日的诗文,情形和感受等。

其次,创造情景,积极积累。如在收集与“亲情”有关的素材时,教师可事先收集一些体现亲情的真实瞬间,拍摄或收集相关的图片,寻找相关的音乐,可以通过动人的亲情画面勾起学生对亲情的点滴回忆。可在课堂上播放父母接送孩子、为孩子送东西的画面,不同年龄的父母见到孩子的表情和孩子见到父母的表情,比照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父母的照片。网上搜集父母的空间或博客里有关儿女的内容,父母年轻和年老时的照片。虽然亲情的表现各有各的不同,每个人所感受到的亲情都不一样,但这些真实的生活一定可以引发学生对自己亲情的记忆和感悟。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7篇

《意林作文素材》杂志是一本专注于中学生作文素材的期刊,旨在为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该杂志的背景源于对中学生作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追求。在中学阶段,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很多中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缺乏写作素材和灵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意林作文素材》杂志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诞生的。它致力于传播中学生作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读者提供有关写作素材的知识和技巧。该杂志的内容涵盖了中学生作文的各个方面,包括写作素材、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等。它通过发表优秀作文、写作指导、素材解析等文章,为读者提供可借鉴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同时,杂志还注重对中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意林作文素材》杂志还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和沟通。它通过线上论坛、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杂志定期举办写作讲座、工作坊和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分享写作的知识和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杂志已经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期刊之一。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和经验分享,还为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同时杂志也成为了家庭、学校和社区关注中学生作文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源,为推动中学生作文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杂志是一份以中学生作文教育为主题的期刊。它以传播中学生作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宗旨,为读者提供有关写作素材的知识和技巧。同时该杂志也为中学生的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成为推动中学生作文教育领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作文 取材 生活 源泉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48

社会生活千变万化,现实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多样性,我们的学习生活不可能置身事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与时俱进,积极融入生活,将现实生活当成“活的教材”,从现实生活中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是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带给我们的思考,即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身。

一、作文取材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而展开

纵观传统教学模式对中学生写作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写作脱离实际生活,往往追求“高大上”或者“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方面,中学生还不具备创作这类文章的较高素养,另一方面,远离大众生活的作文缺乏较强的可读性,对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而展开,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作文写作。为此。中学作文教学应突显“以生为本”的理念,将生活“课堂化”,将课堂“生活化”,打通作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渠道,体现每个学生由生活环境各异而产生的差异化。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时,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文章。在课文《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每一个在农村生活过的中学生必然都是有过类似体验的,鲁迅先生将其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值得玩味。因此,学生在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可着重选取其中的几个场景,如抓鱼、下田插秧等,并进行细致的描写,一定能打动读者。

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应进一步转变教学思维,彻底摆脱纯理论式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场景,善于提取现实生活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不断充实中学生写作内容,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深入挖掘社会生活背后的情感和哲理。中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增强对现实生活的悟性,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进一步感受自己生活场景之外的“风光”,拓展视野,深化对中学写作的认识。

二、联系现实生活场景,增强作文教学的丰富性

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对中学生作文教学具有启发性,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场景,增强作文教学的丰富性。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是作文写作的落脚点和立足点。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切换不同生活场景,善于从不同渠道感知生活的酸甜苦辣,寻找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片段,进行艺术加工,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又体现出较高的作文艺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学语文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时,作者在描绘父亲翻越栏杆为自己买橘子的情景时,读者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脑海中浮现出了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文中的父亲形象和农村中父亲的形象十分相近,作为一名生长在农村的中学生,自然拥有相似且更加美好的回忆。当教师布置学生创作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时,学生应联系现实生活中和父亲在一起的种种场景,将其串联起来,运用生动的笔触,自然而又娓娓道来。

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不断充实写作素材

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以其自身的实际生活场景为源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也对中学作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依托一定的技巧外,还要依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不少教师反映,中学生的作文内容单调乏味,缺乏一定的深度,见解平淡,言语拼凑,缺乏对事物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描写缺少真实感。

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不断充实写作素材。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模范,不应墨守成规,应善于将作文教学的触角延伸至课外,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善于从现实生活提炼作文养分。学生不仅要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还应关注时事热点,多渠道、多角度地获取讯息。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素材整理出来,比如,学生可以把所感所想写成随笔、日记等,或者就是摘抄本的形式,让学生有空的时候去温习一下,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素材。

四、挖掘现实生活场景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学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作文教学重点在于讲解各种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结构的设计等,而对于学生作文内容的选择却缺乏细致的解说。

教师应转移作文教学重点,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场景的内涵,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学生只有对生活有所了解,才能形成感情,才会具备爱这个世界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媒介去获取讯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聚焦热点时事的良好习惯,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现状,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形成全面的思维。学生通过了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激发内在的正义感和诉诸笔端的强烈愿望。例如,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自费远赴美国调查转基因食品,这是一例聚焦民生、具有积极社会影响的事件,学生应从中学会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与其现实生活具有深刻的关联性,无论素材形式还是素材内容,都深深地刻上现实的烙印。农村中学生丰富而美好的生活成为其作文取材的源泉和资源库,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学生写作应紧密联系生活,只有取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并创设一系列逼真的生活场景,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艳清.对小学语文习作的透视和反思[J].华夏教师,2014(12):84-85.

[2]汪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216.

[3]陈建生.因势利导、调动积累,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底蕴[J].大语文论坛,2011(53): 78-79.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9篇

《中学生优秀作文》杂志是一本专注于中学生作文领域的期刊,旨在为中学生的写作学习和提高提供指导和帮助。该杂志的背景源于对中学生作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追求。在中学阶段,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很多中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困难,缺乏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中学生优秀作文》杂志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诞生的。它致力于传播中学生作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读者提供有关写作的知识、技能和策略。该杂志的内容涵盖了中学生作文的各个方面,包括写作技巧、写作素材、写作思路、写作评价等。它通过发表优秀作文、写作指导、写作心得等文章,为读者提供可借鉴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同时,杂志还注重对中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中学生优秀作文》杂志还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和沟通。它通过线上论坛、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与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杂志定期举办写作讲座、工作坊和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分享写作的知识和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杂志已经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期刊之一。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和经验分享,还为中学生的写作学习和提高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杂志也成为了家庭、学校和社区关注中学生作文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源,为推动中学生作文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杂志是一份以中学生作文教育为主题的期刊。它以传播中学生作文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宗旨,为读者提供有关写作的知识、技能和策略。该杂志也为中学生的写作学习和提高提供指导和帮助,成为推动中学生作文教育领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学生作文素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乡土文学;作文教学;内容;原则

农村中学生对作家们所描写的乡土人情风俗、乡土文化产生共鸣,并能对所描写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或是联想,甚至是在乡土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有着自己不同的感想与质疑。正是在乡土文学与农村中学生两者间生活方式一致的前提下,思想朝着同一方向发展,两者的相互作用会迸发不一样的火花。

一、将乡土文学引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1.借鉴乡土文学作品,拓宽作文素材来源

第一,农村中学生写作可从身边最熟悉的人物下笔。从人物出发,如借鉴《蒲柳人家》小说故事里的人物描写,众多人物构成的人物群体,对多种人物进行描写,展现乡土生活风情。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叙述角度,通过充分地记叙每个人物,展示其固有的乡土文化气息和地方色彩。中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起,认真观察身边的各式人物,从这些人物下笔,扩充作文素材,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独具特色的地方风俗是农村中学生作文的一片沃土。比如传统节日,沈从文《边城》选段《端午日》描写了湘西人民端午节一天的日常风俗习惯:雄黄蘸酒画王字、赛龙舟、赶鸭子等等,以故乡凤凰端午节的节日风俗为文章内容,描写了民风淳朴的湘西世界。农村中学生作文可从家乡的传统文化线索发散写作思维,用传统地方风俗扩充写作素材。

第三,家乡独特的民情特色、民间传说、故事等。比如钦州犀牛脚小镇有一个纯美的“三娘”故事。每一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风情特色、民风习俗,这种可挖掘的作文素材不可错过,寻找生活中的故事和传说,不仅能扩充作文的素材,而且新颖,具有地方性,还能传承家乡文化历史。

第四,借鉴乡土文学作品,从细微的物品出发,由小见大,使非艺术化因素成功转化为艺术因素。借鉴萧乾《鼓声》,从生活中极平常可见的小事选材,如我的家乡每家每户都会挂在大厅墙壁上的宗亲神位;借鉴郭风《叶笛》,从身边细微到自己都不会留意的小东西上下笔……以小物件看见细微的真实生活,不仅扩充了作文素材,而且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发现生活素材。

2.借鉴乡土文学作品,提炼作文主题

第一,借鉴乡土文学作品回归式主题,有助于农村中学生作文提炼主题。赵树理真实记录了农村生活现实,沈从文描写了湘西民间真实可感的田园风景下的人性的真、爱与自由,萧红对中国农村女性人生命运的思考,余华以“活着”诠释了人生应具的生存态度。借鉴乡土文学回归原本真实可感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有利于农村中学生作文时关注现实生活,作文主题注重人性、生命、生存、自然,记叙生命现实的自立、刚强、健全的人性与精神家园,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

第二,借鉴乡土文学作品巧用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农村中学生作文提炼文章主题。借鉴乡土文学作品,从文章的素材出发,以素材的性质特征、事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确定文章的主题,可以缓解学生主题不明确的问题。

3.借鉴乡土文学作品,启发作文构思

第一,以人物为角度构思文章。每个人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叙述角度,让每个人物都能充分展示其固有的文化气息和审美意义。鲁迅名篇《孔乙己》,作品以一个天真烂漫儿童的眼光看待事情经过,没有偏见、没有顾忌,犀利地批判封建制度的腐败与国民劣根性。由此可借鉴乡土文学多角度构思文章。如写一篇《孔乙己》读后感,可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选择,达到新奇的效果。

第二,生活片段的描写可以成为文章的构思角度。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一种横向铺排的生活片段和众多人物速写、素写贯穿小说始终,可以称之为一部抒情诗、一篇抒情散文。农村中学生可以借鉴这种构思方式,在一篇短短的记叙文中,可以诗意化地描写一个精彩的生活片断。

4.借鉴乡土文学作品,锤炼作文语言

第一,借鉴莫言乡土小说的短语、短句。短句语法关系明确,结构简单,生动活泼,节奏明快,明白易懂。莫言的小说以大量短句句式为主,以短句叙事表达思想感情,韵律整齐,节奏感强,例如:“他生着一头自然卷曲的头发,小脸雪白,大眼明亮,嘴吧宽阔,胡茬子靛青,喉结突出,身材高大,与屯里的青年大不相同。”把长句分解为一个个短句,以简短的口语短句群句式清晰叙事,言简意赅,精简文字,增强文字感染力。短语语群的组织结构错落有致,增添了叙事写实与写意相融合的功能。

第二,借鉴莫言乡土小说的插入语。插入语是民间口头文字最常用的套话。其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句末。如《食草家族》:“我从地上站起来――我不愿意站起来,我觉得装妖怪比当孩子好玩多了……哥哥姐姐当马骑――是大毛和二毛把我从地上提拎起来的。”

二、将乡土文学引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1.作文题目的开放性

第一,减少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会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如初一入学后第一篇文章题目《我的校园生活》,翻看学生所写的作文,大多数是写新校园怎么样,与小学的比较等。这个文章题目可能会让学生抓不到具体细微的生活事件,内容大多空洞乏味。

第二,文体的开放性。为了应试,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意无意中偏向对记叙文的引导,极少触及到小说、诗歌、散文等,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大误区。将乡土文学引入农村作文教学,能从平时所忽视的文章文体出发,将文体的局限打开,有利于学生讲心中所想,培养学生作文的独特个性。

2.作文内容的人文性

将乡土文学引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应注意乡土文学作品是否适合现阶段的农村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乡土文学作品,将其引入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教学课堂,有助于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同时能够关注学生的生命个体健康自由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健康向上的思想道路。作文内容的人文性得益于农村中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思想,所以将乡土文学引入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需要引入的乡土文学作品具有人文性,并且符合农村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

3.作文引导的渐进性

作文引导需循序渐进,即写作训练注重阶段性,将作文训练从板块训练逐渐深入到整体训练。将乡土文学引入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分阶段训练写作能力。在语言训练方面,中学阶段的学生依然存在语言表达不通畅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逐句引导学生写整句和短句,使农村中学生至少需要达到表达无碍的标准。在语句畅通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片段写作训练包括文章主题、开头、正文、结尾、题目的有序训练。作文训练的次序应根据每一次训练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估推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作文板块,引导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要有渐进性,从而提高作文的整体水平。

4.作文要求的适度性

教师对农村中学生作文要求不宜过高,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独特的个性思维,不强求每一名学生。如果写作要求过高,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有一个记录学生作文成长的记录表,以每一次的训练为参考,对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提出作文的具体要求,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关于作文的交谈。

总之,乡土文学对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大板块作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阳.西部民俗风情与乡土小说的文体特征――西部20世纪80年代乡土小说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

[2]周海波.论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主题的理性内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3).

上一篇:正能量作文素材范文 下一篇:改变自己作文素材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