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4:18:32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篇

中日两国都是父系家长制,但在家长权力上有所不同。中国的家长权力为终身制,只要家庭当中的父亲活着,那么他就一直具有家长的权力和权威;而日本的家长权力为阶段制,父亲在年纪大了或生病不能继续料理家业的时候,就要把家长的权力交给继承人。一旦交出了家长的权力,就要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一样,服从新家长的领导。

2继承人的选择

中日两国在继承人的选择方法和制度上有很大差异。

2.1养子条件在中国,夫妻在没有亲生子女或者没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会考虑收养他人的儿子做养子。收养对象通常为父系亲属的儿子,称之为“过继”;而日本的夫妻在亲生儿子以及入赘的女婿不够优秀的情况下,会考虑收养他人的儿子做养子。收养对象可以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选择范围比较广。

2.2赘婿要求在中国,夫妻在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会考虑招婿入赘。入赘的女婿一般不改姓、不能入族谱、不具有继承权,而且生下的子女随其母亲姓;日本的夫妻在儿子不够优秀时,会考虑招婿入赘。入赘的女婿要改姓,成为婿养子,而且有家产继承权。

3家族观念

中国的家族主要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集团。这个家族集团不但包括直系亲属,还包括旁系亲属。中国人对家族的延续非常注重血统的纯正,在以“孝”为家族伦理核心的中国家族中,传宗接代被看做是最大的孝顺。俗语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日本的家族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地缘集团。比起血统的延续,日本人更注重家业的传承,从而保证作为生活共同体的“家”的长期兴盛。日本人的亲属范围比中国窄,一般仅限于直系亲属。家族成员不一定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可以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仆、佃户、雇员等。日本的家族伦理以“忠”为核心,只要对家族忠贞不贰,非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也可以参与祭祀活动,死后也可以葬入家族墓地。

4家业管理及财产继承

在中国的家庭中,家业由父亲管理。除非父亲过世,否则就一直拥有家业的管理权。在财产继承方面,中国实行的是诸子均分制,即将家产平均分给所有儿子(有时也包括女儿),长子一般在分配中不具有特殊权利。在日本的家庭中,家业由父亲和继承人共同管理。在父亲有能力管理的情况下,家业由父亲管理。当父亲年纪大了或因病没有能力管理家业时,家业就交给继承人管理,并且继承人可以是入赘的女婿或者养子。日本的家庭财产实行长子继承制,不分给其他子女。而且长子虽然在家庭中拥有特殊的身份与地位,但当长子的能力不足或身体上有缺陷而无法管理家业时,日本的家庭就会剥夺其长子地位而改立其他儿子为长子,或者另立有能力的养子、婿养子为家中的长子来继承家产。

5结论

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中日两国的家文化有着诸多方面的不同,这种不同对中日两国社会、企业、家庭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家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加以改进。首先,财产均分制将会造成资产的分散,导致无法合理地利用资源,不利于家族、社会的发展。应改变财产均分制度,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次,继承人的选择只限于直系亲属,甚至传男不传女,这就人为地缩小了继承人的选择范围,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应该使继承人选择多元化,扩大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保证优秀的人才成为家族的继承人。最后,家业管理方面,应该是能者居之,而不是长者居之。总之,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和家族的长期发展。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日译;翻译方法

大部分民族典籍外译的研究著作或论文,都集中在英语翻译问题上。如何认识民族典籍的日语翻译,日语翻译和英语翻译有哪些异同性,如何处理中日文化差异中的翻译问题,是个迫切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根据翻译语种的不同以及民俗翻译的独特性,应考虑不同的翻译方法论。本文以研究壮族民俗旅游资料的日译为例,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不同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语言

根据纽马克理论的阐述,旅游词属于呼唤型文本,应以游客为对象,考虑受众和受众体的信息接受度。另外,日语的语言特点不同于英语,日语根据不同的文本、场合以及受众对象,有不同的语体用词。这一语言体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民俗旅游介绍中使用的文本,应该使用语体。而导游使用的导游词中,应使用更高级别的敬语。

在维基百科和国家对外介绍的官方网站上,对壮族的介绍,使用了型文本,这是作为报告、论文等等正式书面语场合使用的文章体,应与导游词介绍区分开来。而在日本观光网站上,几乎都是使用语体。

二、不应直接套用西方的翻译理论来解决民俗旅游中的翻译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莫言作品外译的成功经验说明,在异文化输出时,一味的归化或异化都不是理想的选择。“硬译” “直译”应建立在对方对本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上,否则适得其反。

适当的翻译成目的语国家的固有表达,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如在介绍壮族特色食品“驼背粽”时,将其比喻成“猫背,因为在日语中,常用“猫背”一词来比喻“背弯得像虾米一样”。“猫背粽”,很容易说清楚这种粽子特殊的地方。再配以制作说明,很容易就让受众理解。

三、注意中日文化及表述思维的差异

日本的文化因起源于中国,相似性较多,因而差异性容易被忽略。但日本文化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国文化,要注意文化中共通的部分和差异部分。在民俗旅游文本的翻译中,大部分都是根据中文导游词直接翻译成日语,其中的语言表述思维差异较明显。

显而易见,两段文字对于“(壮族)是少数民族人口中最多的民族”及居住位置的描述是有差别的。四、尊重民俗旅游文本中的独特性,但应合理翻译文本内容

因民俗旅游文本内容的独特性,在翻译这些文本时,应结合受众的文化水平、对本民族的了解程度,适当进行增译、删减和解释,引用目的语国家的部分成语、惯用语等进行类比,更容易使其理解和接受。

如在翻译壮族是“歌的海洋”时,翻译成“歌海”后,再形象的用“歌祭”来说明,则很容易理解“像节日一般的热闹,处处在赛歌”的场面。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卓文君 中日文化差异 《十训抄》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1 先行研究及论文问题的提起

1.1 先行研究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00年)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此文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传记。作者采用“以文传人”的写法,简练地记述了司马相如一生游粱、娶卓文君、通西南夷等几件事,并全文收录了与此有关的文和赋。“连篇累牍,不厌其繁”,文字之多,远超司马迁自己的记述,足见作者“特爱其文赋”,“心折长卿之至”。后来该故事又被收入到班固的《汉书》,《西京杂记》中又增添了“茂陵女”和“白头吟”的情节。由于这个故事产生的时间很早,且主人公形象又具有典型性,因此在后世一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就连日本的古书《十训抄》中也有收入。

《十训抄》共3卷,编者不详,成书于1252年,是日本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集。该书针对青少年,以“教训”为主题,将印度、中国和日本的传说故事按“朋友”、“思虑”、“忍耐”等列为10项,佛教色彩浓厚。①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被收入在该书的第五项——“朋友”中。

1.2 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对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司马迁采用的是积极肯定的态度进行记述。尽管后世对该故事有不同的解读,但基本上也无外乎两种:一种认为,相如和文君的爱情折射出女子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另一种则认为,所谓的“凤求凰”实际上是劫财劫色的骗局。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实际上是体现了后人对爱情故事主人公或褒誉或贬斥不同态度和评价,也反映出读者背后的文化心态。

与《史记》不同,日本古书《十训抄》中引入该故事却引用了惟乔亲王的诗句来评述:“相如昔挑文君得,莫使簾中子细听”,②以此教育读者夫妻关系平等的道理,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夫妻关系对于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性。

本文拟以《史记》和《十训抄》为例,从中日文化差异的角度对比中日两国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故事的不同解读,并分析导致不同解读的原因。

2 《史记》中的解读及其原因

2.1 故事的解读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取材于司马相如《自叙》,司马迁采用“以文传人”的写法,简练地记述了相如一生游粱、娶文君、通西南夷等几件事,而将与此有关的文和赋却全文收录。相如、文君的故事不但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也是整个《史记》中文学性最强的部分。从史书的记载可以看出故事梗概是:卓王孙慕相如名声,将他与县令请到家中做客,相如弹琴(以琴声文君),卓文君偷听偷看,“心悦而好之”,便与相如私奔至成都。

司马迁著史的目的,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琴挑”、“夜奔”乃儿女情事,非关社稷。但司马迁却以极大的文学兴趣来叙述这一故事,并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使用倒叙、插叙、曲笔等手法,把“托喻凤凰”、“曲传心声”、“以琴为媒”等韵事,写得引人入胜。并在其描述之中流露出对此故事所持的欣赏与肯定的态度。

2.2 原因分析

中国文学的基本功能和观念是载道、治世、教化、讽喻,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在以儒学占据主要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中,由于从一开始就具有宗教性因素与政治性因素的交融合一,使‘修身’与‘治平’、‘ 正心诚意’与‘齐家治国’、‘内圣’与‘外王’呈现出两极化的歧义关系。”③而以“内圣外王”思想、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为重要内容的儒家文化精神作用在文学上,使得中国文学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作为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注重社会功利性的特点。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司马相如事迹有三:一是他仕于武帝前的经历,二是通西南夷,三是其文赋创作于作品。仕前经历才主要写相如与文君的婚姻,生动地描画了相如落拓不羁的才子性格。但这并不是司马迁为相如立传的主要原因,相如的辞赋创作才是立传的基点所在,这一点不仅《太史公自序》中有明确的说明,从传中所载相如作品之多,所占篇幅之大,以及文中议论都可表明司马迁的着眼所在。实际上司马迁是借传主之文来反映自己的思想,相如文赋的思想都是司马迁赞成的,对相如及其文赋的评价,皆寓于相如的文章之中。他肯定《子虚赋》、《上林赋》倡言节俭的主旨,高度评价相如作品的讽谏作用与《诗经》无异,反映了作者重视作品教化作用的文学观念。正所谓“驱相如之文以为己文,而不露其痕迹”。④由此可见,用文学改造社会、启蒙民众是中国作家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文学与政治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关系。这也就成为《史记》中对司马相如持褒赏态度的主要原因。

3 《十训抄》中的解读及其原因

3.1 故事的解读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4篇

青岛是一座山、海、城完美结合的城市。青岛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国内游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国外游客又以英语、韩语、日语游客为最多。因此,青岛的旅游景点在对外宣传中,最好使用多种语言文字;而且语言要规范,能够准确地传达景点的文化内涵,并符合语言国的文化习俗和心理习惯。本文将在简要介绍青岛旅游景点外语使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的基本规则及其文化蕴含,以期能够对旅游景点日语的规范使用做出一点贡献。

1 青岛旅游景点外语使用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欧洲、亚太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也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世界旅游市场。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圆满召开,世界更了解了中国,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日本、韩国以及欧美游客与日俱增。据统计,2006-2009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4.13亿人次,其中韩国游客1585.77万人次,日本游客1448.70万人次,成为中国入境游的两大客源国。[1-6]

随着各国游客的增多,中国各地的旅行社、风景区等企业也开始重视小语种的使用,如日语、韩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这就出现了一些旅游景点除了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外,也开始针对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国使用第三语言。如,湖南的张家界最主要的客源国是韩国,所以主要景区每一个简介牌上都是中英韩三语,张家界景区附近的涉外酒店设施也是使用这三语标识的。

青岛作为一座海滨城市,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国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据统计,2009年青岛共接待入境游客100.07万人次,日本与韩国成为青岛入境游的两大客源国。那么,青岛的旅游景点在宣传上是否注意到了不同语言国家游客的需要,对此,笔者对青岛前海一线游客比较多的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过考察,笔者发现,景点在对外宣传时,基本上以汉语为主,多数景点能够辅之以英语,个别景点使用了小语种,如信号山公园和湛山寺。信号山公园,使用了汉、英、日、韩4种文字对游客进行概况介绍,在公园内的具体景点或导游指示牌上,也使用了汉、英、日、韩4种文字。湛山寺,景点介绍只使用了汉语,但在寺内的具体景点或导游指示牌上,也使用了汉、英、日、韩4种文字。

为了迎合国外游客的需要,虽然青岛旅游景点在宣传中开始重视外语的使用,但目前仍然以英语为主,更多的景点没有针对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国使用第三语言。由于青岛与日本有着距离上的优势,再加上青岛自身的美,日本也是青岛入境游的两大客源国之一。这就意味着,在青岛的对外旅游宣传中,日本是一个重要的宣传对象,而在旅游景点的宣传中日语的使用不普遍。而且,由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社会发展都不一样,因此,人们对旅游的期盼度、期待度、认识度也不一样。日本是发达国家,人们对旅游的理解不只是出门看看,而是在旅游的过程中涤荡心灵,即所谓“心で旅に出る”。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旅游指南中出现最多的或者必说的也经常是某某景点是国家a级景区等。所以对这一文体的翻译如果单纯采用直译的方法,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7]翻译不当,轻则信息传递不准确,使游客无法准确了解旅游地真实情况,重则导致游客的认知错误,从而降低旅游地的吸引力。

针对旅游景点的日语使用问题,学术界也开始了初步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中,胡丹、翁丽霞的《景点中的日译规范问题——以杭州市为例》、韦平和的《旅游景点介绍汉日翻译规律》等论文,仅仅是结合具体实例,对旅游景点日语翻译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探讨。[8-9]显然,学术界对旅游景点的日语翻译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语法层面,对旅游景点日语翻译如何适应日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和心理特点尚缺乏应有的关注,研究成果相对薄弱。就青岛而言,现有的旅游景点外语翻译研究成果均是针对英语,对景点日语翻译缺乏研究。由此可见,开展青岛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研究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2 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的重点在于理解和表达,只有充分理解原文,才能更好地解释原文,才能用精确的词语和句子完美地表达原文。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在景点日语翻译时,还要注意日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技巧。由于中日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翻译时完全对应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翻译本身就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工作,虽然要受原文的约束,但主要是所表达的意义上的约束,在行文中可灵活巧妙地处理,尽量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旅游景点日语翻译尽量采用书面简体,出现的地名尽量使用日语汉字,措辞尽量避免口语化。例如,在翻译“青岛海底世界各馆内设有总计4000吨左右的水槽。”中的“4000吨左右”时,使用书面语“4000トン相当”要比口语化的“4000トンぐらい”更妥当些。在进行旅游景点日语翻译时,还要结合翻译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运用顺译、减译、合译、倒译、变译、加译等方法,使景点日语翻译更加准确并符合日本人的文化和心理习惯。

2.1 顺译的使用

顺译,即按照原文顺序进行翻译,但不能违背日语语言的基本特点。因为中日语言在结构上有着根本差异,这些根本差异是不能改变的。也就是说,顺译是在掌握了中日两国基本语言特征之上的一种定义。在语言表达上,中文会非常详尽具体地描述某个动作,日文则修饰语很少,常常用一个动词就够了,足以要表达要说的内容。但同时,日文又很细心周到,句子之间很有层次关系,清晰明了。因此,顺译并不是字对字、词对词进行翻译。在翻译活动中,首先要清楚原文要表达什么,然后再用日文的表述习惯进行表达。

例如,关于青岛海底世界的介绍:“青岛海底世界是2003年鲁迅公园附近刚开业的大型水族馆。在地下五层的馆内设有总计4000吨左右的水槽,可以观赏到数千种的海洋生物的自然生存状态。”可译为:“青?u海底世界は2003年に?迅公?@の近くにオ?プンしたばかりの大型水族?。地下5?婴勿^内には、??4000トン相当の水槽が??浃丹臁⑹?ХNの海洋生物を自然の状?Bのまま?察できる。”

从上面的例句不难看出,“可以观赏到数千种的海洋生物的自然生存状态。”和其译文“数千?の海洋生物を自然の状?Bのまま?察论文联盟できる。”都省略了主语“游客(?光客)”。若把主语补充出来,两句将分别符合中日句式基本结构特征,即(中):主+谓+宾(svo型)、(日):主+宾+谓(sov型)。作为格的标示,汉语句多为介词(如:在地下五层的馆内)来表达,日语译文是以名词+后置的补格助词(如:地下5?婴勿^内には)来表达的。至于例句中的汉语句用了主动形式(如“设有”),而日语译文采用被动形式(如“??浃丹?rdquo;),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2.2 减译的使用

减译,即对原文中的某些部分不译。如果同一信息在译文的其他内容里得到了体现,在翻译时可以对重复的信息进行删减。同时,由于中日文的思维方式、表达特点不同,减译可以使译文更加符合日语的习惯。日文注重“避免重复”,属于“点到即可”的表达方式,在语言表达上比较留有余地,“意会”了就不必再“言传”,说者与听者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关系。因此,在中译日的时候,就要对原文里一些多余的内容进行删减,使之符合日语的行文习惯。

转贴于论文联盟

例如,关于青岛电视塔的介绍:“青岛电视塔位于海拔116米的太平山山顶。是市内第一高的建筑物。高232米,被称为中国第一钢塔。该塔仅次于法国埃菲尔铁塔和日本东京电视塔,居世界第三。”可译为:“青?uテレビ塔は、海?i116mの太平山山?にある、市内でもっとも高い建造物。高さは232mで、中国随一の?塔だとも称される。パリのエッフェル塔、?|京タワ?と?Kび「世界三大?塔と称されるとか。”

日语译文都在讲“青?uテレビ塔”,从上下文中可以读出省略后的主语,将“该塔”在译文中省略符合日语注重“避免重复”的特点,删掉后的译文更加符合日语的行文习惯。

2.3 合译与倒译、变译的使用

合译,即把原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译成一个。但是也有很多一句内的合译(称为逗号合译)。从语言结构特点来看,汉语的主体前除时间和地点外,没有过多的修饰语,连体修饰句和连用修饰句比较少。而日语正好相反,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很多。另外,汉语要经常明确主语,主语经常反复出现。而日文中的主语经常省略,不重复出现。合译技巧可以省略中文里过多的主语,使其更加符合日文的表述习惯。在方法上,合译与倒译的关系非常密切,合译往往就是采用句子倒装方法,进行倒译。中文句子里表示原因、条件、补充说明、状态描写、比况、示例的内容,都可以在译文中作合译处理,方法大都可以采用句子倒装的形式,进行倒译。

例如,关于青岛崂山的介绍:“崂山在青岛的郊外,是国内上数的旅游胜地,作为神仙居住圣地来崇拜。南面观光路线,露出岩石,散布着奇岩,巨岩神秘的风景,从有名的太清宫进入洞窟,至岩石的展望台有仰口风景区等。北面的观光路线是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美丽的溪谷。北九水风景区,初夏能够品尝到樱桃。在崂山有名的碳酸水——崂山矿泉水,销量很大,也是青岛啤酒的原料。”可译为:“崂山は古来より神仙の住まう?地として崇められてきた、青?u郊外にある国内有数の景?俚亍D悉斡Q光ル?トは岩石が露出し、奇岩、巨岩が点在する神秘的な?景であいられ、「太清?mのある「太清?m?景区、洞窟をくぐり岩石の展望台に至る「仰口?景区などがある。森林と?l谷の景色が美しい「北九水?景区では、初夏にはサクランボ狩りも?Sしめる。崂山で?袢·丹欷胨?庥忻?恰ⅴ撺庭楗毳Ε`タ?「崂山?泉水として?冥???婴丹欷皮い毪韦悉创妞袱韦趣?辍G?uビ?ルの原料にも使用されている。

译文“崂山は古来より神仙の住まう?地として崇められてきた、青?u郊外にある国内有数の景?俚?rdquo;就是采用合译与倒译的方式,比起直译“崂山は青?uの郊外にあり、国内有数の景?俚丐扦ⅳ辍⑸裣嗓巫·蓼β}地として崇められてきている”要更地道、更加符合日本人的表述习惯。译文中将“初夏能够品尝到樱桃。”翻译成“初夏にはサクランボ狩りも?Sしめる。”是变译,即变通翻译,又称意译。和直译“初夏にはサクランボが味わえる”相比,显得更加地道。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不同,思维及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在翻译时很多句子不能照搬原文,需要在语言结构上按照日文的语言规律做一些改变。”

2.4 加译的使用

加译,即在译文里加入原文中没有的词语,又称增译。使用加译时,添加的内容要简洁,不能过于??拢?悦獗灸┑怪谩A硗猓?右牖褂糜谙韵种形睦锏囊??煞帧K淙唬?形挠镅员泶锲?谙昃。??牵?诰渥佑刖渥又?涞墓叵瞪希?捎诹焦?幕?尘昂陀镅运嘉?煌??惺敝形睦锩挥忻魅返模?沼锢锘剐枰?魅繁泶锍隼础

例如,关于青岛胶南琅琊台的介绍:“琅琊台位于胶南市西南26公里的琅琊台镇境内,春秋战国时期,琅琊是齐国的重要城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琅琊台。徐福东渡日本。”可译为:“琅琊台は春秋?楣?r代に?扭未蟪枪??ⅳ盲郡趣长恧恰⒛z南市の西南26kmの所にある。秦の始皇帝は中国?一後、三度もここを?ねたとされ、当?rはるばる日本へと渡ったとされる徐福の物?りもこの?鏊???护à椁欷俊?rdquo;

将中文中的“徐福东渡日本”,译为“当?rはるばる日本へと渡ったとされる徐福の物?りもこの?鏊???护à椁欷俊?rdquo;,更好地解论文联盟出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即“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就是从此传出来的”。如果采用直译“徐福は日本へと渡った”,尽管语法正确,但是没有精确地表达出中文原文的内涵,反而给人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谈着琅琊台怎么突然冒出个徐福?”。

掌握了以上这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旅游景点日语翻译更加准确、易懂、自然。

3 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人们心灵的反应,而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日本社会文化,抓住日本社会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翻译才不会只停留的文字表面。[10]我国学者周有光也说:“文化像水,不断从高处流向低处,形成湖泊、江河、海洋”,“文化是有生命的运动”,“文化在流动中不仅发生空间的伸缩,还发生内容的消长”。在这种“文化的生命运动”之中,自然也要发生“空间的伸缩”和“内容的消长”的。这充分说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异存在的普遍性和自然性。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在翻译旅游景点宣传资料时,要充分考虑对象国的文化与习俗,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混乱。同时,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语言的读者长期在各自特定语言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养成了一种固有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这种心理和习惯自然而然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美学标准。另外,旅游景点日语翻译实践性较强,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而绝大多数问题属于文化传递方面。如何处理好日语翻译中的中日文化差异是提高旅游景点日语翻译质量的关键所在。下面从历史典故、、思维模式三个方面,简要介绍在旅游景点日语翻译中如何更好地传递文化内涵。

3.1 历史典故

青岛旅游景点很多,而在这些景点中许多又与历史典故惜惜相关。在景点介绍中,历史典故等文化内涵必然会渗透在语言表达中。译者若缺乏对这种文化的深刻了解,就难以鉴别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导致错译或误译现象。在青岛景点中,除了上文提到的琅琊台景区外,康有为旧宅、青岛迎宾馆、花石楼等也是与历史典故密切相关的景点。在对诸如此类的景点进行日语翻译时,应该尽量体现出历史典故所表现的文化意蕴。

例如,关于关风景区的介绍:“关风景区始于1930年左右,因当时各国官僚和资本家住过的别墅区而繁荣,由于残留着各国富豪独出心裁的建筑,因而称为世界建筑博物馆。2002年指定为国家文化财产。花石楼是代表关的别墅建筑,此楼采用花岗石建造,小巧美观,因而起名为‘花石楼’。俗称‘歇脚楼’。据说总裁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期。”可译为:“??景区は、1930年代?から当?r青?uに滞在していた各国の官僚や?本家の?e?地として?绚à郡郡帷⒏鞴?胃缓坤?は颏蚰?椁筏拷êBが多く残り「世界建?博物?とも称される地区。2002年「国家文化?に指定された。中でも、花石楼は?を代表する?e?建?で、花??岩を用いたたたずまいからこの名がある。?e名「歇脚楼(足休めの建物)。国民?裁であったが一?r期滞在していたことでも知られる。”

花岗石可以翻译成“花??岩”也可以译为“みかげ石”,那么采用哪种翻译更准确呢?关于“花石楼”,据说是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临海呷角上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建于1930年,完工于1931年。此楼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由于楼内由花岗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因此,与“みかげ石”相比,译文中采用“花??岩”既符合人的直观感觉让游客一下子理解“花石楼”名称由来意义,又能译出了深层的文化内涵。转贴于论文联盟

3.2

从人类学和文化学角度讲,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必然是由民族的、意识等构成,具有民族性。青岛旅游景点中有体现道教的崂山,还有佛教湛山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与宗教有关的宣传文本不能随便翻译,要按照各自的宗教习惯来译。如不能用描写佛教建筑的词汇来翻译道教的建筑,或用基督教的词汇来翻译天主教的建筑等。每个宗教建筑都隐含着其内在的文化,翻译时,一定要准确地反映出来。

例如,关于湛山寺的介绍:“湛山寺中国近代在湛山建造,作为传统寺院而闻名。1945年竣工的多层石造塔湛山佛塔也很有名。”可译为:“中国近代に建てられた?唤y的寺院として知られる名刹で、1945年に竣工された多?邮?焖?刚可??塔も有名。”又如,关于天主教堂的介绍:“全名‘圣弥爱尔教堂’。1934年由德国人建成。带有两个尖塔传统的哥特样式的天主教堂。即使在国内也是很有规模的耶稣教堂。两个尖塔高60余米,是当时青岛较高的建筑物”。可译为:“正式名称「?ミカエル教会。1943年に建てられた、2つの尖塔を持つ?唤y的なゴシック??式のカトリック教会で、中国国内でも有数の?模のキリスト教会。2つの尖塔は高さ60 mあり、当?rの青?uの街ではもっとも高い建物だった。”

3.3 思维模式

语言是一种观念的精神存在。作为人类重要交际工具的语言传达着人们的思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极为密切。被动表达是日本人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说全世界再没有一种语言比日语更多使用被动表达了。之所以如此,这与日本社会、文化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存在着不可分隔的联系。日本四面环海,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发展道路也比较独立。这就造就了日本人重视内部关系的性格,故与人交往时小心谨慎,力求避免使人不快,追求一团和气。将“和”作为中心理念的日本人讨厌自我意识过强。被动表达这可隐藏自我意识、避免展露锋芒,利于保持一团和气,更加符合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如何保持和尊重日语的语言风格和日本人的思维表达习惯,同时让读者读懂原文的含义,这是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斟酌推敲的问题。需要根据语境、上下文去做具体,甚至有创意的翻译,以达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无误,为异文化的交流搭起畅通的桥梁。在汉语句子里用典型的主动句而在翻译成日语时常用被动的形式客观地表示事物事项。这样既可以把事实原样传达,又避免涉及说话者,从而消弱个人意志,符合有利于与人交往的日本人心理特点。[11]在景点日语翻译中,被动表达也是经常用到的。

例如,关于中国海军博物馆的介绍:“馆内展示各种武器、兵器,另外介绍关于海军作战等的壁画。”可译为:“?内には各?武器、兵器が展示され、また中国海?の?わってきた作?椁胜嗓猊靴庭毪墙B介されている。”上文例句中表主动的“展示”、“介绍”分别译为表被动的“展示され”、“?介されている”。像这样的中文主动翻译成日文被动的现象在景点翻译中频繁出现。

再如,关于青岛山炮台遗址的介绍:“侵占青岛的德国军1899年建设的青岛山炮台是南北两基的炮台和庞大的地下司令部,地下指挥司令部的总面积是2000平方米,所谓3层大规模的建筑,至今依然保持原样。”可译为“青?uに侵攻したドイツ?により1899年に建?された青?u山?台は、南北二基の?台と?诖螭实叵滤玖畈郡?槌嗓搿5叵陇私ㄔOされた指令部は?面?2000?、3?婴趣いΥ笠?模なもので、?在も当?rのままに保存されている。”其中的“至今依然保持原样”译成被动句“?在も当?rのままに保存されている。”更加符合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民族心理特征。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中日对比 体态语 客体语 环境语

非言语的Nonverbal一词,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而伴随言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的不属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称为“不是语言的语言”。非语言交际指不需要使用言语就能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不像语言只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音调等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来辅助说明。非语言交际就是交流的双方利用身体的特征或者自然环境给交流对方传递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语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在意对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等,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对于非语言的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美国的玛娇丽・F・瓦格斯把非语言分为9类,分别是人体(身体特征、皮肤、体形等)、动作(手势、姿势等)、眼睛(视线、眼神等)、副语言(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特点)、沉默、体触行为(接吻、拥抱、握手等)、对人空间、时间、色彩等。显然,玛娇丽・F・瓦格斯的这种分类归纳并不能完全涵盖非语言的范围。纳普(M・knapp)将非语言分为7类,分别是人体的传递行为(例如表情、视线、手势、体势等)、身体特征(体形、肤色、毛发等)、 触摸行为(握手、拥抱等)、副语言(如声音的特征、咳嗽、哭声、发话间隔等)、空间因素(如体距)、个人物品因素(如服饰,化妆,随身物品等)、环境因素(如家具、灯光、温度等)等。美国的K.W.back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以及有声的非言语交际等。毕继万将其分为4大类,将姿势、身势、面部和手部动作、体触行为等归类为体态语;将沉默、话轮转接、非言语声音等归类为副语言;将化妆、衣着、肤色、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归类为客体语;将空间,时间、距离、灯光、颜色、标志等归类为环境语。

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有很多,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衣着服饰、声音暗示等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语交际的有效手段。例如人们高兴时会眉飞色舞,忧伤时会愁眉苦脸、悲痛时会嚎啕大哭等等,这些情绪都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表达出来的。又例如我们在说话时往往同时会借助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有时这种动作会起到强化言语信息的作用,有时则起到弱化言语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给小孩礼物时,他若真的不想要,就会说不要,同时也会伴有摇头、扭身、眼神漠视等行为;而若他很想要却碍于大人的说教,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眼睛会一直盯着看,并使劲扳着手,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语内容。所以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使言语信息更加鲜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补充言语信息的内容,还可以代替言语手段来表达信息。西方学者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尔认为:文化背景相同的两个人在交谈时,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仅占35%,非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认为,两人在交谈时,非言语占93%,语言本身仅占7%。由此可见,在交际中,仅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往往需要非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效果,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减少交流障碍,促进交流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对非言语交际的正式研究普遍认为始于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年)一书中,对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各种心理活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此后,逐渐出现了大量研究非言语交际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尔的《身动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类行为观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马兰德罗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人体语言》(Body Language)等。而关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可谓始于美国的莱克・布罗斯纳安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它第一次直接对中英国家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方面,代表作为李庆祥主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前沿丛书,其中收录了25篇论文,内容分为概论篇、分论篇、音声语篇和教学篇等。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对比方面,概论篇中有卢涛的《日本非语言交际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比较研究》和吴宏的《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日本文化――兼谈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之差异》等论文;分论篇中主要关于手势、表情、副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其中关于中日对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势文化比较――以手指动作为主》;教学篇中有赵春利的《对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和樊军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与日语跨文化教学》等论文,主要是关于日语语言教育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语言 文化与交际》(2007),主要论述了中日文化差异与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副语言及交际功能等。铁军编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中,以五种基本色为中心进行了中日对比。

另外,关于体态语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方面有孙鹏的《从体态语看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日体态语对照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3));王连娣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日手势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林燕燕的《体态语语言表现之中日比较――以“喜”的面部表情为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2));赵平的《从灾难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语言交际》(日语知识,2012(09));张晓梅的 《论中日手语中表情与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张淑婧的《关于中日谈话节目中附和表现的使用实态》(2010);王冠华的《关于面部表情描写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所进行的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4)); 程放明、刘旭宝的《体态语的中日语言表述异同》(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 硕士论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体语言”的中日对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2016)等。

在服饰色彩方面,有马兴国的《中日服饰习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张祝平的《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历史教学,2002(11));钱国英的硕士论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颜色词的异同》(2005);刘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使用的差异――以服饰、礼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4));李的《日本服饰搭配中日对照》(1-8),(日语知识,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间概念中“内”与“外”的对比分析》(科技风2010(6));魏娜、蒋翔云的《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学理论 2012(21));白玉兰的《中日时间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苗M的硕士论文《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2014);陈颖超的《中日两国“白色”异同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谷秋实、吕园园、王芳的《小议中日服饰色彩禁忌》 (萍乡学院学报,2015(2));张欢的硕士论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综上所述,我可以看出,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比较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无论是期刊还是硕士论文数目都不算多,相关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论文分布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体态语对于和服饰色彩的对比,主要是关于姿势、身势、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的对比研究,还有关于中日服饰色彩方面的比较研究。少数文章关于副语言的比较研究,但是论文数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总之,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发掘的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亟需进一步构建,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学者们今后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J].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年版。

3.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版。

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语境;日语词汇;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75-02

恩格斯曾说“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①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系统的支柱,是语言系统中的核心知识领域,因此,词汇教学研究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而传统的日语词汇教学侧重强调字面意思的解释,忽视词汇的文化内涵,致使学习者难以扎实掌握词汇,同时也存在基本词汇掌握扎实,实际交流时却出现表达差异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中。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语言与文化研究及教学的专著与论文日益增多,提倡外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研究也不在少数。而其中将文化与词汇联系在一起加以探讨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化语境视角出发,在参考相关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文化语境与日语词汇的关联,希望能为日语词汇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一、关于语境和文化语境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首先提出语境这一概念。他认为语言是人们行为的方式,语言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语言不独立于语境而存在。语境与语言有密切关系,语境对理解语言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起一定的解释性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制约性。之后英国著名研究语言学家弗斯对语境研究又进一步深入,将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提出语境理论。韩礼德完善了马林诺夫斯基和弗斯关于语境的思想,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系统功能语境理论。他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中国语言学家胡壮麟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亦称为上下文语境(指语篇自身的结构及逻辑连贯);情景语境(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具体场景,事件及参与者);文化语境(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等)。申小龙指出,语境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指的是言语交际的上下文。非语言因素包括说话的背景和情景。背景指的是百科知识(常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以及交谈双方之间的关系等;情景包括交谈的主题,交际的程度、时间、地点。②可见,研究者从不同领域和学科视角对语境做了界定,虽然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界定,但大都包含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次。

胡壮麟先生指出文化语境是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众所周知文化的涵盖范围极广,既有衣食住行,又包含在特定环境中所形成的处事哲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语言形式等等。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在特定语境和情境中使用的语言也会受到其社会文化的影响,深深地烙上文化印迹。因此语言的学习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语境视角下组织语言教学也是尤为必要的。

二、文化语境视角下探讨日语词汇的必要性

早有研究者指出“各种民族文化对本民族语言的文字,语法,语音,词语都有深广的影响,其中尤其是词语,是语言诸要素中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就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③而词汇以外的其他诸语言要素对文化的体现较少。邵敬敏早在1992年便指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不均等的。好比阳光照射,阳的一面照得到,阴的一面则未必。反映在语汇(甚至包括文字)上最浓烈、明显、突出、集中,而在语音、语法上比较清淡……”④日本学者角田太作则明确地说:“一般的に言って、音声、音が文化を反映しているとする根はoい。”⑤可见词汇最能表现文化的差异及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不同的语言加以表达。例如日语中关于鱼的词汇特别丰富,这反映了岛国日本鱼文化特别丰富多彩。汉语中有关亲属称谓的词汇较其他语言丰富,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每一种身份的亲戚都有特定的称呼,如女性长辈就有“姨妈,姑妈,婶婶,伯母,舅妈”等称呼,而日语中只有“おばさん”,英语只有“anti”,这充分现了汉语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影响,较为重视家庭观念。因此日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加强日本文化知识的传授,特别是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的讲解,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词汇之间也很难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日语中的“女流作家”,表示对成功女作家的褒奖和称赞,而在汉语中“女流”包含贬义,是对女性的轻视,不尊重。这起源于中国长期的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あなた”一词虽然大致相当于汉语的第二人称“你”,但具体使用范围却跟汉语相差甚大。日语中あなた一般用于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之间,不用于长辈,尊长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同时该词还可用于处于恋爱中的少男少女之间,婚后的日本妇女称呼自己的丈夫等。所以,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理解词汇内涵,否则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

目前日语词汇的教学现状也要求词汇教学中需要导入文化因素。以笔者所在学校――济宁学院为例,我校开设的日语课程分别为面向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课程和面向计算机科学系对日软件外包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两个专业的日语词汇教学均存在较多问题。教师迫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压力,词汇教学中局限在音、形、义的讲解上,较少讲授和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专业课学习上,对于日语词汇重视程度不够,倾向于死记硬背。同时学校整体学习日语的氛围不够浓厚,缺少诸如日语角,日本文化讲座,日语广播等资源。由于以上一系列不利因素,学习者普遍反映日语词汇难记,随记随忘,掌握不牢固;或者在运用已掌握词汇时,因使用场景不对导致语意和表达的差异。

正如胡文仲指出的“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⑥日语词汇不仅仅是音、形、义的简单匹配,它是承载文化信息的元件,不同的文化风貌会反映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所以日语词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育,也是文化教育,更是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统一。

三、文化语境下的日语词汇教学方法

基于文化语境与词汇的紧密联系以及日语词汇的教学现状,日常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知识的导入。日语词汇教学应在讲解过程中渗透日本文化知识,要求学习者能够理解词汇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在异文化交流中减少摩擦,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1.中日文化对比法。中日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久远,两国文化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利用对比法讲授日语词汇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日词形相同,词义相同的词汇。如山、水、川、人、学校、nL、部L、一、二、三、豚、猫、犬、心理、感、高い、Sしい等,此类词汇在日语中所占数量较多,多用汉字书写,主要是一些人名、地名、方位、物体名词,心理感觉等词汇。学习此部分词汇可以借助汉语优势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二是词形相同,词义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的词汇。该部分词汇词义存在扩大或缩小甚至感彩不一致的情况。“爱人”在汉语中是已结婚的夫妻互相称呼对方的说法,而在日语中“廴恕敝盖槿恕⒘等嘶颉扒楦荆情夫”,如果在日本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使用“廴恕本突岵生误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教学方式能够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词汇的含义,也能够避免学习者在使用词汇时出现混淆。

2.情境交际教学法。通过设计营造特定情境、人物、事件帮助学生进入相关角色,重现现实情景进行交流。日语教材大多编排使用场景对话,教师可将词汇的文化切入点在情境引入并让学习者运用到模拟场景中反复练习。如设计打电话场景,要找的人不在时接线员可以说“~~は今席を外しております”通过场景演练学习者可以熟练掌握“外す”的用法。通过此方法还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的偏误。如いい、けっこう既可表示接受,赞同等肯定意义,又可表示拒绝,反对的含义。通过不同情境的对话可以让学习者体会到这两个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含义,从而能够根据不同语境灵活准确地选择恰当词汇。

3.直观感知文化法。对于特定文化词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幻灯或者视频进行直观展示。比如在学习“すし”时,运用图片展示“すし”的制作原料、类型,也可播放视频让学习者了解“すし”的制作过程,甚至可以让学习者参与到“すし”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展示学习者能够直观感知“すし”,深化对“すし”的理解,提高对日本文化的兴趣。通过直观感知文化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找到提高日语教学效果的新方法。

由于词汇本身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所以词汇既是语言要素更是文化的要素。教师在了解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词汇讲解中比较分析两国文化差异;创设情境对话,让学习者在实际场景中体会词汇的文化含义;通过直观感知文化的方法将文化因素导入词汇教学。教师只有立足于文化语境视角,切实将文化和词汇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日语词汇的教学质量,增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注释:

①符小军.日语词汇教学[J].科学教育论坛,2005,(22).

②鲁畅.语境视域下的日语词汇教学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3).

③④⑤转引自李庆祥日语词汇与文化――日本人的「(sみ)志向与「野菜のミニ化[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128(1).

⑥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7篇

她就是加代子,她相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逆转人生 由茶而来

加代子的家乡在日本大阪,一个美丽的岛屿城市。父亲比母亲整整大12岁,父亲是 “反政府分子”,因此进过监狱;母亲是学者,战争后回国艰难发展就业,由于政治原因变窘迫的家庭景况让加代子和两个哥哥都有很强烈的独立意识,加代子从小就想出国留学开始独立的生活,基于家里只有一个女儿,父亲实在是放心不下,只得作罢。

像大多数的日本女性一样,活到30多岁,加代子仍然“以夫为天”,丈夫有外遇,对她冷脸相向,也忍气吞生、粉饰太平。但是,终于有一天,父亲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人生,他说:“尽管你已经不年轻了,但你仍有能力改变你的生活。”

时隔不久,一位妇人给加代子看相,当她看到加代子第一眼,就肯定地说:“你的根不在日本,在中国。”

也许是机缘巧合,离婚后的加代子在命运的推动下,只身来到北京,她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中文,她的想法很简单,只想找一家日本人少的学校。在北影,她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偶然的认识了赵薇。赵薇被这个执着的日本女子吸引,常常在生活上给予她照顾,并带她去茶馆喝茶。第一次喝茶,加代子就被满桌精巧的茶具吸引,她由最初对茶具的喜好,渐渐的迷恋上了茶道。蜕变在学习中国传统茶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她逐渐恢复了平静自信,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属感。

占尽四大幸事的男人

他称她是“中日民间友好文化的使者,在有生之年搭起民间友谊的桥梁”,又戏谑她说:“间谍工作做到内部来了。”99年至今,他们已经波澜不惊地度过了7年婚姻。石先生是加代子的现任丈夫,至今,他保持着中国国籍,加代子也仍保留日本国籍,他们并不打算要个孩子,认为“这样的生活正正好”。

当问及中日的文化差异是否在生活中造成障碍时,他毫无困惑:“文化差异肯定是有的,但没有构成障碍。”初接触加代子的时候,石先生就已经在心里有所准备接受差异。

“中国的茶,法国的衣,美国的洋楼,日本的妻。”男人的四大幸事,除了住的不是美国的房子,几乎石先生都有了,“但是现在中国的房子也不比美国的差啊。”言下之意是说,男人的幸事都给他占了,对生活,真是没有可抱怨的了。

茶道 人道 人生道

茶道精神有四:“和、敬、清、寂、”其中, “敬”是加代子对中国最深的感触。生活上、工作上,互相尊敬,男女之间的尊敬,尊敬长辈,中国人的好客,这一切都对加代子有着很深的影响,包括在茶道里,也渗透着敬客的方式。

原来在东京的生活,工作于大公司,节奏快压力大,虽然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感觉很空虚,尤其是婚姻的不幸福,更加重了加代子对生活的怀疑,接触中国的茶文化,学习茶道,她发现自己慢慢开始改变,她可以很静心地去读书,她爱上了茶道,并立志将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她还就此写了篇名为《日本有可能再次掀起中国茶热》的论文,加代子说,早在唐宋时期,日本就曾掀起中国茶热,那时中国茶只有日本的皇家和高级僧侣才有权享受,后来空海和尚从中国留学后带回茶种,日本这才逐渐茶源多起来,再后来才有的现在建立起的日本茶道文化。现在日本人对茶的了解仍停留在唐朝时传入的那些,并不了解中国的泡茶方法,也不了解现在中国有这么多品种的茶。

一半北京 一半东京的雅适生活

他们在东京的家,是一面朝山一面靠濑户内海的两层楼。为了方便母亲的起居,加代子和先生住楼上,母亲住楼下。楼下一条小石子路,上面浅浅的铺着“曲径通幽”的字样,这条路一直从家通往石先生亲手搭盖的“燕京茶室”。“燕京茶室”的摆设相当中国化,来的有加代子的学生,也有一些过客,在这休憩。曾有一位日本老板来到茶室,感慨地对加代子说,来这里静静地坐一天真是人生莫大的享受。”

东京的日子,加代子教授茶道,石先生则教学生中文。

现在,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加代子和石先生在中国,大哥不放心,还特意来北京看她。他惊讶地对加代子说,“这城市分别就是另一个纽约嘛,一样的大都市,你从小就想去纽约读书,现在在北京不是一样了嘛。”加代子幸福地告诉我们,她有很多日本朋友都是中国迷,她们对现在加代子的生活真是既好奇又羡慕。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异化;归化;文化融合

1978年10月由佐藤纯弥担任导演、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追捕》被引进中国,引起全国性的观影热潮,从而进一步形成了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个符号。而进入90年代后,描写热血青春、青年男女的浪漫爱情以及玄幻世界的日本动漫和偶像剧出现了,以《东京爱情故事》为契机,各电视台开始争先恐后地引进日剧,从1995年至2002年共播出了《第101次求婚》《同一屋檐下》《理想的结婚》和《美丽人生》等50多部日剧,之后描写中年男女婚外恋的电影《失乐园》的播出再次成为当年的热门话题。这些影视剧的播放与随后兴起的网上收视一起共同成就了日本影视作品在中国的热潮。当然,由此而生的日本影视剧的中文翻译工作也随之大大增加了。

笔者的研究方向并非主攻翻译学,也并未有过太多翻译文学著作和专业论文的经历,但是曾应电视台之邀请多次参与翻译引进的日本电视连续剧。在数次翻译工作之余,对将日文影视剧中的对白翻译成中文对白一事,深感并非易事。

翻译电视剧在满足“信、达、雅”这一翻译学的要求之外,还有诸多限制和必须满足的条件。比如,译为中文的对白时长,要求与相应日文对白的时长相同;中文对白结尾时的口型也要与剧中人物的最后口型大致相同。其次,翻译时使用的中文词汇除了在正确译出原文中对应词汇的意思之外还要考虑是否与剧中说话人的年龄、身份、文化层次等条件相吻合。但是最让电视剧的翻译作者感到苦恼的应该就是遇上了穿上“文化外衣”的词汇、俗语和其他在特定环境中使用的特殊说法。这种“文化外衣”涵盖了语言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多项内容,从而使翻译变得充满挑战性。

例如,「てんぷら「さしみ这两个在日本人生活中频频使用的词汇,同样在反映日本人生活的电视剧中也同样高频率地出现。「てんぷら是日本特有的油炸食品,在汉语中原来没有“天妇罗”一词,所以不少以前的翻译文章将其译为“日本软炸食品”。这样翻译,尽管能让中国读者了解「てんぷら是什么,可是在电视剧中却不合适,因为字数太多,会造成配音的困难。而「さしみ这个词长期以来被译为“生鱼片”,在港台地区译为“鱼生”。但是有过日本生活背景的人都应该知道,日文的「さしみ不仅可指生的鱼片,还可以用来指生虾、生肉等切成薄片蘸着酱油生吃的东西。对于以上「てんぷら与「さしみ的译法,笔者认为随着日本料理店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品尝过日本料理的中国人也已经是数不胜数了,同时了解日本饮食文化的人更是无法计算,所以笔者在电视剧剧本中出现这两个词时,均采取了“异化”①的方法,直接以“天妇罗”和“刺身”作为中文的译文译出,既能满足配音时的时长需要,相信也能为广大的中国观众所理解。

又如,日本多雨,表现雨的词就异常丰富,如:五月雨(梅雨的雅称)、春雨(春雨)、ひさめ(秋天的凉雨)、しぐれ(秋冬之交下的雨)、ゆうだち(夏日傍晚下的雨)、とおり雨(过云雨)、きり雨(饔辏、天萦辏ㄌ阳雨)、@雨(樱花时节下的雨)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文里缺少此类按照时节或状态进行分类的词语,所以这部分词汇的空缺就不是光靠译者的努力就能弥补上的。对于此类词汇,笔者现在采用的办法只是尽量在忠实于日语词汇原意的基础上用与原词汇音节数相当的汉语词汇来代替,但是如ひさめ(秋天的凉雨)、しぐれ(秋冬之交下的雨)等依然没有找到适合影视剧对白的译法。这种现象就是两国文化的缺失导致的语言中词汇的缺失。

接下来笔者想归纳一下在翻译中遇到的日本谚语等惯用语的翻译问题。谚语具有结构简洁、音节优美、韵律协调等特点;有的形象鲜明,使用了比喻或夸张等修辞手法;有的风趣、委婉,意在言外。翻译时不但要正确地译出其意义,而且必须如实地反映出其所具有的修辞特点。

日语谚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汉语,另一部分是日本人自造的。来自于汉语的谚语均可采用“还原法”翻译,即把它们还原为原来的汉语谚语,例如「R耳|L(对牛弹琴)、「壁に耳(隔墙有耳)、「好事Tを出でず(好事不出门)等。不过日语中的汉语谚语的翻译都是不难的,比较难翻译的是日语里固有的谚语,原因是一些谚语的比喻形象与汉语不同。能否译好日语中固有的谚语,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做到因汉语之宜。如果译出的谚语不符合汉语的一般表达习惯,那么影视剧的观众就会感到难以理解、接受,原剧本中谚语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例如笔者在翻译日本长篇电视剧『渡る世gは鬼ばかり(第六部)(中文译名为《冷暖人间》)②时,曾遇到如下台词「タデ食う虫も好き好き言いますよってな③,辞典上的解释是「辛い蓼を食う虫もあるように、人の好みはさまざまである。若按此字面意思直译为汉语即为“就像有爱吃辛辣的蓼草的虫子一样,人的喜好也是各式各样的”,这样直译固然不妥,但是若译为“人各有好”“百人吃百味”,尽管意思正确,但是作为对白未免显得太过书面化,同时在音节数上也与原文不相符,会造成配音时的困难,所以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定稿为:“不是说什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这样就既生活化又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最后原文中终助词「な④与汉语译文结尾的“嘛”在口型上也能做到一致,从而达到较好的配音效果。

所以,对于电视剧中出现的固有谚语的翻译笔者认为有两条基本的做法:一是,尽量转译成意义相似的汉语谚语、歇后语、成语;二是,实在不能转译成汉语谚语、歇后语、成语的,译文也要做到通俗、易懂,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在第二种情况下,译者应首先考虑如何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其次才是能否改造译文,使之带有惯用语味道的问题。惯用语是人创造出来的,只要得当,这也是可以创造,不一定非局限于现有说法。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对译者的双语理解和表达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因为如果创造的不好,与原文若即若离,那还不如不去创造。

除了以上所分析的词汇和惯用语的翻译之外,最让笔者在电视剧的翻译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应该说是在特殊场合用到的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的翻译了。

以下的对白是在中央电视台2010年引进的日本电视连续剧《浅草福丸旅馆》第四部⑤第四集中出现的。这部电视剧由于江户趣味十分浓郁,在翻译中对于许多特殊的台词的处理就很有难度了。例如:

(1)ああ、「ってゃいけねえ、おやじの^、らなきゃ肖à亭āL粑荨工妊预Δ浃膜扦工汀

啊啊,“老头子的脑袋上不能贴,灯笼铺要是不贴就没法过” 这类的吧?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下划线的两句话是在日本摆摊儿吆喝时比较常使用的语言,对于日本人来说应该是很有代表性并且认知度很高的。但是对于翻译成中文之后,中国观众观看的时候就不容易理解了。虽然与中国人熟知的“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这样的吆喝语在认知度上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差别很大,无法直接加以替换。译者最后只有直接翻译原文的字面含义,只能尽量保证语言的形式对仗工整。遗憾的是没有能保持住原文中句尾押韵顺口的特点。

(2)さア、お次は、このバナナだ。バナナの数え方にも色々あるよ。一、二、三、四は当たり前、イ`、アル、サン、スウは、麻雀やってりゃlでも言える。一は万物の始まり、二は憎まれっ子世にはびこる、三十三は女の大厄、サンで死んだだが三uの仙、さあ、そこのおばちゃん父ちゃんのおやつにどう。青々してて新rそのもの、一本食べたら、元莅俦丁H舴丹盲菩禄r代がってくるよ。

来!下面请看这些密密麻麻的香蕉!香蕉的数法很多。一个两个是正常,一条二条那是打麻将。说一想到万物之始,说二想到小儿偏得势,三十三想到女人的灾年,三岛的仙女还死于难产呢~!喂!那位小姐!给你爸爸带串儿香蕉怎么样?!这香蕉金黄金黄多新鲜,吃下一个精神百倍!当时返老还童回到新婚时代!

以上的这段话也是剧中的主人公在叫卖香蕉时的语言,原文的画线部分蕴含的数个典故都是与日本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以及惯用说法紧密相关的。同时主人公的语言生动,诙谐幽默。作为译者既要使字面的语意得到正确的表达,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到此处作为叫卖语言这一特殊情况,如果能够从中文中找到与之对应惯用表达方式固然是最好,但是对于这种极其日本式的表达方式一般很难直接从中文中找到合适的译法。笔者认为面对这种问题,应该充分地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正确表达原文语意的前提下加入一定的文学创意和语言创意,使译文尽可能反映出原文的神韵和妙趣。

由于两国文化和语言本身的差异,日汉翻译中还是会有不少将日文表达方式“移植”到中文中的“异化”现象。尽管这样有时会被认为“翻译腔太重”,甚至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晦涩,但是盲目地使用“归化”(即恪守本民族文化的语言传统,使用本民族语言中地道的表达方式)译法,也会抹杀掉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尤其是电视剧这种文化载体,生活气息强烈,文化内涵丰富,所以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对于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不能一概采用“异化”或“归化”的译法,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翻译技法与文学创作结合的方式,多方借鉴,灵活运用,这样既能使译文中含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使得汉语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由于受笔者水平所限,本文只是围绕日本影视剧的中文翻译中遇到的中日两国的文化间差异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够找到一些规律,如有错漏之处,还望不吝垂训。

注释:

① 即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② 于2010年10月在CCTV-8《海外剧场》栏目播出。

③ 选自《冷暖人间》第六部第一集。

④ 该日文字母发音为na(音同“那”)。

⑤ 拟在CCTV-8《海外剧场》中播出。

[参考文献]

[1] 于长敏.菊与刀:解密日本人 [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2] 林涛.《追捕》与70年代末中国的接受视阈 [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04).

[3] 潘钧.汉文训读与日本汉字[A].北京师范大学日文系.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丛(第一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汉日语音差异;分析与教授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22-01

众所周知,汉语和日语两种不同的语言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异同,在语音方面也是如此。虽然日语中借用了大量的汉字和汉语词汇,但是其发音却与汉语大相径庭。本文对汉日语音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教学法,有助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和日本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音学习。

一、日语语音和汉语语音的对照

日语语音的成分主要包括假名、促音、拗音、拨音、浊音等,大多数学者都会取其中一个部分和汉语语音进行比较并且对照,从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这类文章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刘介人的《日文汉字音读与我国汉字古读的对应规律》,是从整体找到两种语音之间存在的关联性,通过对比得出比较科学的规律。这方面的论文还有曲翰章的《通过日语汉音看假名五段与汉字四等的关系》,刘淑学的《日语拨音音节的读音与汉语音韵的对比研究:兼论研究日语汉字音读的意义》等。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是很大的,不难看出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学习日语语言的技巧

学习日语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因为只有你大声说出来,才能刺激自己的听觉,增强自己的自信,加深自己的记忆,达到终身不忘的效果。一些人读外语的声音,实在是太小了。学日语一定要跟着发音纯正的音频一起读。当下市场上有各种教学资源,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是非常正宗”的日语,这对日语发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过,发音纯正的音频也很好找到,比如学生学习的课本音频、NHK广播、历年真题听力等等,都可以用于练习材料。

三、语音教学基础最重要

学语言,特别是对国际汉语教育来说,基础扎实很重要,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比如跳舞等都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汉语最难学的就是声调,因此,声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仅仅只是使用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很老旧,特别是不够准确,因为每个人发音都会不一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教师可以借用计算机技术让学生的发音更加标准。就像学歌曲一样,首先要做的就是下载下来,跟着节奏哼唱,学着里面的发音来哼唱。学语音也是一样,由老师发出标准的语音,学生去模仿老师的发音,尽可能接近老师发出的标准音。当学生的声调可以完全和老师重合的时候,基本上这个发音就是合格的。每个人的发音都会不一样,不要将地方特色带到课堂上。在拼音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每个音节中字母的真正读音,避免学生误会写法一样的字母读音就一样,要多多补充汉语拼音以外的语音知识,避免让汉语拼音成为语音偏误的起源地。还要让日本学生弄明白每个字母的真正读法,一定要把汉语中字母的读法和日语五十音图区别开来,避免混淆后把日语的读音带到汉语中来。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那些只在汉语中存在,而日语中没有的音,如汉语中的:zh、ch、sh、r、ü、er。日本人通常很难说准翘舌音,主要是因为日语中没有。所以,当他们说“我是日本人”这句话的时候,就说不清,通常会说成“u、si、li、ben、len”。对于翘舌音的教授方法可以循序渐进,先练习一些翘舌音在后面的词汇,例如“繁荣”“外国人”“老师”“戒指”等,然后再练习包含多个翘舌音的词汇;对于ü的发音,可以先让他们学说y或i,然后慢慢地将嘴唇向前并拢,形成圆唇状,这个ü音就发出来了。还有一些相近但不同的音也值得注意,例如,汉语中的a、u、w、f 和鼻音。对于这些音的学习最好采用汉日语音对比的方法讲授,例如,汉语的鼻音比较多,有an、en、un、in、ang、eng、ing等,而在日语中只有一个鼻音,平假名写为h。日语的鼻音h在与不同的音拼读时会发出不同的鼻音。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来讲解。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最好是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要有耐心地去指导,一遍一遍地纠正语音;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更有信心。对日本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系统的训练和针对性的讲解,课后有难题不懂就问。反复练习口语、辨音,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四、结束语

语音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进行语音教学的时候,大学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国家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中国人学日语,日本人学中文,就没有中国人学中文,日本人学日语来得简单。但只要掌握方法,还是很容易学会的。日本和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长久的历史渊源,为中日语音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美国、英国等其他国家相比,中日之间的语音教学肯定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这点找到日本学生和其他国家学生不同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日语与汉语授受表现的对照研究――透过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看“要”“讨”与「もらう的对应关系[J].中国教师,2007(11).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第10篇

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带动着国家之间跨国、跨文化的各种活动日愈加多,文化的差异性日渐显露,谋求一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能力变成了学习一门语言中比较重要的板块,传统日语教学中只是单方面培养“听、说、读、写、译”能力,已经开始无法适应如今社会中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本论文通过对于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方法和必要性的讨论入手,提出应该打破传统教学中单纯对于读写能力的追求,而转换教学目的归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为了满足文化交流中对于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更应该加强对该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性;日语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文化融合度、交流度十分高的世纪,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不同文化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变得原来越重要,由于接受的文化教育类型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甚至是由于阶级水平的不同,不同的文化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蒸蒸日上被放入了同一个大熔炉,经济利益和科技推动使其不断融合,而其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又让它们不停碰撞摩擦出火花。如何在不同文化中得体有用的沟通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商业会谈、经济交易中不同的文化背景让人们在面对同等利益时有了不同想法,国际舞台上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都成为了文化交际中的大问题,如何在每一个场合保持礼貌的沟通交流,为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给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巨大挑战。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以及中日关系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拥有不同语系的人互相之间的交流交际行为,也就是在与异国人相处时候所需要注意的礼节,如何表达以及避免某些容易犯错的误区。跨文化交际不仅仅发生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也会发生在我们个人之间,例如,我们很容易在与异国人交际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教育让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在生活习惯、交谈习惯甚至在思维特点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异,如果不加以注意就容易在异国他乡闹出笑话或者在交谈中发生不愉快。在国际商务或者跨文化商业中,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能够带给对方以愉快的商谈心情,同时也能极大程度上表现出我国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在某些商谈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商谈成功的推动性作用。但是在中国教育中大部分学生与家长对于外语学习的要求只是学习语言本身而不是学习语言在交际中的运用,这样的误区导致我国的语言学习方面多数有优异成绩而在跨文化交际就常常发生笑话。而日本作为亚洲地区唯一一个身居发达国家之列的国家,与中国交往关系从古至今都有,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从山东蓬莱出发到扶桑的大阪,民间也有无数关于中日关系的传说,并且在文化方面中日之间体现出了大量一致性,例如在日本曾经挖掘出中国的开元同宝钱,在中国也曾经挖掘出日本的银币,以及史书记载中两国高僧都曾经到达对方国家进行学习传经布道,这些诸多事例无一不在说明,中日之间关系是十分值得考究的,但是即使是在前期有很多的联系,由于日本特殊的地形和传统,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有十分大的差异性。随着近年来日漫不断引进中国动漫市场,日本的许多企业也陆续在登陆中国,中日之间虽然仍有矛盾,但是更多的还是合作,越来越多的中日合资企业的建立,日本留学市场的扩大,这对于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言是一个十分严严峻的考验。

二、在日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中对于外语学习的普遍认知认为,学习一种语言知识学习语言的形式,这种现象与国人面临的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心理有很大相关性,很大程度上的语言学习注重的是语言中必要的语法和词汇的积累,大部分的教师认为在掌握了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就必定可以使用这种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只要再注重平常表达方式和某些细微的变化,甚至有教师并不在乎学习一种言语是否要使用这种语言,而在乎掌握一种语言给自己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使得我们的教学成果在交流中得不到体现,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交流时却漏洞百出,引人笑话,这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欠缺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在日语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更多的日语学习还禁锢在课本词汇本身微乎其微的知识摄取,而对于实际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当地习俗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却忽视不见。所以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日语中将某些表达方式和平时所学习的常规语法相违背,或者存在有从逻辑思维的偏差,这些问题只是从文学现象本身上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如果仅仅是从古板的某些学习入手,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并且这些问题在重要场合的影响十分重大。比如在中国,见面打招呼一般是“你去哪里?”或者“出去吗?”,而在日本,两个人遇见却一般以“今天天气真好啊。”此类比较漫不经心的话语作为开场白,这样的开头让相见的两方都可以保持一种尤为轻松的心情,从而引出之后的交谈。如果我们仅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本身而不是语言的运用,只是注重词汇和语法,而不在乎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那么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永远是低下的,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用于没有办法深入,只有培养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才有利于一种语言的掌控,同时只有日语教学可以置身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中,才可以看清楚文化交流之间的障碍,减少误解和冲突,才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交际理念和能力,从而才能让日语教学变得完整和全面。

三、在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举例

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学术性知识灌输,它建立在对日本文化了解程度以及交流经验的积累上,是一种长期性、综合性的能力培养,需要比较多样的手段以及长时间的坚持,有以下几个培养方法和要求。

(一)日语老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想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交流主体的日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直接决定着学生跨文化交际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没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那么学生仅仅通过自身的学习努力是很难找到一个正确的途径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为这是一个综合性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进程还是在课堂中,配合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与理解,如果缺少这样一个环节,那么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变得十分困难。一个优秀的日语教师,不仅仅要在日语教学水平上有其独特的特点,也要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有预见性的眼光和自己的方法,日语教师在教会学生日语语言特点和基本语法知识后,更要让学生认识了解到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对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保持一种敏感性,并且在教学中传播这种意识,导入两国的文化知识。

(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教学始终离不开课堂,课堂是它的依托,在教学中如果没有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常常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同时我们要明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堂教学进行的,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一带而过,而注重于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在如今时代的需求下,教师可以通过一则小的寓言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或者提出关于文化差异性的课题,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找经典关于文化差异的例子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些系列活动,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对于日语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事例导入,灵活地带同学们进入一个不同与中国文化的学习氛围中,运用先进的教学设施,从影片、文学作品、新闻写作等方面带领同学走进文化交际的世界。同时也要鼓励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师有意培养有关的日本本土文化的书籍,通过书籍体会不同的日本文化。例如某位大学的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小组学习组建“读书小组”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于日本的古代和近代文学的阅读来了解日本不同的习俗,他们阅读了例如《源氏物语》以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的作品,并且进行了讨论阅读,不是仅仅通过教学的知识性灌输感受到差异性,而是通过亲身实践和体会,了解其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从而了解到文化差异性的根源所在,同时也加强了识记、巩固了自身日语水平。

(三)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在如今的日本教学中,引进新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固然重要,但是同时也不能直接抛弃传统教学方式,在推陈出新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所以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时间安排提出来要求。例如某日语专业课程中的时间安排就十分合理,教师在上一节课先布置预习工作,在课程中分为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在课堂最开始的时候,对于语法的讲解和词汇的了解,此过程延续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方法,通过识记词汇和语法的强化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和加大词汇量的积累,此过程占据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的时间,接下来的板块是针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相关的影片,挑选出其中尤其带有重点性的片段进行分析,并且就此进行情景模拟扮演,配合教师幽默诙谐的语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十分高,本过程中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此过程占据全课程二分之一的时间,最后一个过程是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和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在课后,这位老师积极鼓励同学们阅读相关书籍,日本古代名著中有许多相关俚语和俳句,这对于同学们的学习也是有极大帮助的,他也鼓励与日本同龄朋友进行书信或者邮件往来,通过实际的交流来提高在言语交流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同学们不仅对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最主要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四、结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面正在形成,国家与国际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越来越多的交流和合作,竞争在不断变强,这意味着在文化交流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更快更好地越过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河流,到达一个新的不同于现在的文化领域,了解并且运用它们,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的在日语教学中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从中日之间的文化谈起,提出了要开始重视培养这种能力,以应对照会后越来越剧烈的一体化进程,同时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避免在交流中出现常识交际问题,更是应该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为之后开展对外的交流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中国美食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食品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