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4:32:15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第1篇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被日本人吸收、丰富与发展,使茶文化具有了日本本圭化的特点。日本人对茶文化的定义与中国不同,也们认为:茶道就是有关沏茶、饮茶的文化祗,是用以修身养性,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学习的工具。二十世纪末期,日本的谷川激三先生曾在《茶道的美学》中,对茶文化进行了定义,也认为茶文化是一种艺术,是以茶品为媒介而演出的一种艺术。因而谷川激三先生认为茶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艺术、社交、礼仪与修行。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更具有实用价值,从中国古代高深玄妙的宇宙观中解放出来,将之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工具。日本茶文化的核心是禅,这与中国古代诗词中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修行十分吻合,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认为,思想的修行不需要去全心向佛,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品茶正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日本茶文化的形成,受中国影响很大,与中国的“和、静、怡、真”相比,日本提出了“和、敬、清、寂”四个品茶原素。与中国的道家形上的思想观相比,日本茶文化则具有相互尊敬、渴望社会安定、国家和平的愿望,这是日本茶文化在吸收了中国茶文化之后,进行了本土化思想的加工与改变。

二、中日茶文化之异同

饮茶,是中国与日本代表的东方世界所特有的生活现象。虽然茶文化最先起源于中国,但当它传到日本之后,茶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开始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以下,本节将对中日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更好的理解茶文化有所帮助。

(一)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中日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茶文化中重视“精神内涵”的特点却是相同的。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思想,是中国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因而中国人品茶十分注重“品”字,他们把茶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甚至把茶水当作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媒介,而饮茶的过程则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其精神内涵的追求是品茶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茶文化与中国相似“,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精神理念,日本人在品茶时,茶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及时茶具的使用也是极具禅宗意味的。从茶室的布置与安装,到茶具的选用,茶叶制作的程序等等,日本的茶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禅宗文化中“本来无一物,勿使染尘埃”的精神追求。此外,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简而言之,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人们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重担,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家庭、民族的伟大与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背负着重重重担的中国人,把饮茶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希望在这种放松心灵的品茶活动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动力与领悟。由于日本民俗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品茶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正是基于品茶这样的特点,饮茶才成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放松方式,无论是王化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茶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二)中日茶文化相异之处中日两国茶文化的相异之处,首先表现在形式方面。中国人品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茶馆,在一些古装电视里经常会有茶馆出现,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为中国的茶馆面向于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具有平民性、开放性的特点,茶馆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休闲方式。到了现在的中国,茶馆虽然已经不见身影响,但是一些极具古典特色的茶楼、茶间却开始出现,它与古代的茶馆一样,有着随意性、开放的特点。而日本的品茶形式则与中国有所不同,日本茶文化的场所主要是茶室,日本的茶室与中国的茶馆不同,以其严谨、繁琐与等级为特色。

在气氛与环境上,中日茶文化也有所不同。在中国的一些古老的茶馆里,我们会发现,其环境十分幽静,里面所收录的家具、茶具等都是极具古典气息的,有的茶馆里面甚至有花花草草、鱼虫等等,有的还会有大荧幕上的皮影戏表演,因而整体的氛围是“悠闲”与“自在”的。相比之下,日本的茶文化氛围则相对要严肃很多,日本的茶室总是静悄悄的,茶室里的任何物品都极为讲究,给人一种严肃、严谨之感,并没有中国茶馆里的随意的感觉。此外,中日两国茶文化在文化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同。中国的茶文化成熟于唐朝时期,此时的中国文化与思想已经处于成熟阶,中国的社会、文化以及思想都已经定型,因而茶文化是处于主流文化的支流地位,它处于辅的地位。但是日本则与中国不同,茶文化传处入日本时正是七、八世纪,此时的日本文化还没有形成,茶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因而茶文化对于日本文化来说是一种主流性文化,对茶文化的改造与丰富,才使得日本文化具有本土性的特点,与中国茶文化的辅地位不同,日本茶文化则处于日本文化的主流地位。

茶文化,是东方世界特有的文化现象。无论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还是发展于日本,茶文化始终因其国家背景、时代背景的不同,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中日茶文化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是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共同要求。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弘扬,人们开始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了较为浓厚的研究兴趣,对于中日两茶文化的正确分析与对待,是中国茶文化继续发展与进步的前提,因而对中日两国茶文化异同的分析,是有着巨大的时代作用的。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第2篇

一虽然我们在时间上界定了30年来的陆羽《茶经》研究,但并不忽视在这之前的学者所做的研究。目前可查的最早公开发表的陆羽《茶经》研究论文是庄晚芳先生《关于陆羽及其茶经的一二事》(载《茶叶通讯》1963年第1期),该文对陆羽生平的片断史料,以及陆羽撰写《茶经》的动机作了简要辨析。真正学术意义上对《茶经》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地研究的,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即1978年至今的30余年。这一时期的研究逐渐走出了传统茶学、茶业的界限,而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当中对陆羽及其《茶经》进行考察和研究。众所周知,学术研究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或时期)的影响或驱动,陆羽《茶经》的研究历程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地说,新时期以来的陆羽《茶经》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78至1989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复苏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茶叶工业的需要,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回归,作为茶学、茶史和茶文化的经典著作,陆羽的《茶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传播茶叶知识、进入茶学以及传统中国茶文化领域的门径,此时在中国内地逐渐复苏并引起了关注。这一阶段出版了一些科普性或介绍性的图书和文章;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专题性的研究论著,包括公开出版的《茶经》研究著作10部,陆羽研究专著6部,发表《茶经》与陆羽研究论文39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茶经》的文献价值、陆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研究,或对《茶经》的版本、成书进行考察,或加以译解注释,或对陆羽的生平进行史料方面的搜辑、整理与考辨等。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张芳赐的《茶经浅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傅树勤和欧阳勋的《陆羽茶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陆羽研究会编的《茶经论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都是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著述。傅树勤的《茶神陆羽》是早期出版的一部关于陆羽的传记。欧阳勋的《陆羽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寇丹的《探索陆羽》均为作者多年研究陆羽的集成之作。在香港,由内地学者陈彬藩撰写的《茶经新篇》可谓“海外最畅销的书籍”,此书一版再版,如今已发行第五版,书中收录陆羽《茶经》研究论文一篇,并附录《茶经》原文,加上注释和语体译文,此外还补充了有关现代茶文化交流的论文若干篇,是谓之“新篇”。在台湾,张宏庸编的《陆羽全集》、《陆羽茶经译丛》、《陆羽研究资料汇编》、《陆羽图录》、《陆羽书录》于1985年出版,这一系列著作汇辑了陆羽的生平史料、《茶经》的多个外国译本、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这一时期的权威著作是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其富有新意的“且译且评且述”的写作方式至今仍被许多学者所沿用。该书初版于1987年5月,并于2005年3月再版,是茶学界公认的典范之作。这一阶段陆羽《茶经》的研究者主要是茶学和茶业界的学者,这些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陆羽《茶经》研究的基础,对此后的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1990至2002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调整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新时期茶文化研究的重要转型期。一方面,中国茶文化的民间团体活动在此时活跃了起来,另一方面,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也陆续建立起来,全国各地种种国际性、全国性或专题性的茶文化活动及学术研讨会纷纷举行,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研究的开展。在这股茶文化研究的热闹场景中,与其说陆羽的《茶经》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勿宁说是进入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端口,一个绝佳的、当仁不让的范本。因为研究陆羽不可能不涉及到唐代佛寺、唐代茶经济、文人心态、酬唱交游等文化范畴的内容,研究《茶经》也不可能不研究中唐以前的茶史。在某种程度上,陆羽《茶经》研究应该说是茶文化研究与发展的先导。1986年,湖北天门举行了首届陆羽研究学术讨论会,1990年,浙江湖州举办了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两次会议都为陆羽《茶经》的中外学术交流与研讨提供了平台,但两次会议主题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从“茶学”(或“陆学”)向“茶文化研究”的转向。面对20世纪90年代新的契机和背景,陆羽《茶经》研究的调整和转向似乎是自然而且必须进行的。事实上,这一阶段出现的论著的确从一般性的普及、介绍性写作进入到较深层次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比如日本学者千宗室的博士学位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1992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着力考察了《茶经》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和意义,是中日茶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与前十年相比,这一阶段的研究状况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探索与固守同在、冷寂与热闹并存。据笔者初步统计,出版的研究著作的数量减少了,只有5本;但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则显著地增加了,共计113篇。这其中当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大背景方面的原因,但有两个直接因素值得关注:一是进入深一层次的和更加广阔的茶文化研究领域是这一阶段的大势所趋,在论著的选题上,表现为“面”的铺开甚于“点”的钻探,不少学者撰写和发表了许多有独到见解的茶文化论文与著作,一批颇有价值的资料性著作与工具书也在这一阶段先后编撰问世。这些论著发表和出版的背后,是学者们所付出的大量时间与精力。陆羽及其《茶经》虽然是茶文化研究必然会涉及的部分,但并不是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视野的拓宽使其成为研究茶艺、茶道、茶文化的载体或重要文献之一,因此研究专著的数量有所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这一阶段茶文化杂志与学术期刊对茶文化研究所起到的推助作用。茶文化的杂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增加,但刊发论文数量仍然十分有限。直到199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陈文华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此后每年出版两期,成为国内唯一公开出版的茶文化研究刊物。据笔者有限的统计与分析,在1991至2002年公开发表的90余篇陆羽《茶经》研究论文当中,有60篇发表在《农业考古》,约占该阶段总数的65%,超过了半数。虽然这65%当中有相当数量只是平庸之作,但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佳作大多都刊载在《农业考古》上,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陆羽《茶经》的研究论文能够成倍增长,与这份杂志所提供的平台是分不开的。这一阶段学界对陆羽《茶经》的研究除了继续对陆羽生平及行迹、陆羽的茶学等进行考察之外,尝试着将其与茶道、茶具、唐代经济文化等结合起来,对《茶经》的文化内涵以及陆羽的思想、形象、生平轶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虽然有精微见解的作品罕见,但学界拓宽研究视野、转向茶文化研究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2003至2011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提升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茶文化的当代认同与学术研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渐入小康的中国人在喝茶品茗之中,更注重审美的体验,作为茶文化重要载体的都市茶艺馆,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形象。相关学术活动仍在继续,如2010年,湖北天门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陆羽茶经研究中心”。从学术成果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阶段共116篇,研究著作12部,科普类图书及文献31部。此外,还有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各一篇。(1)下表按年度列出2003-2011年间公开发表及出版的论文、研究著作、科普类图书及文献的目录,限于篇幅,论文一栏在此只标明当年发表的篇数。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年可作为这一阶段研究整体水平提高的标志性年份,这一年21篇,出版专著3本,其他图书4本。这一年关于陆羽的生平史料的辑佚、年谱等文献研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同样在这一年,陆羽《茶经》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性的通俗读物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状态。2006至2011年,《茶经》的通俗读物在图书市场更是有增无减,各种影印、精装、图解、茶话性质的《茶经》编译图书不断地推陈出新,可谓琳琅满目,作为传统的经典文献,近几年《茶经》有向常销书甚至是畅销书迈进的势头。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在当时“国学热”的背景下,茶文化、茶知识的学术普及及市场需求情况。这一时期的著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在《茶经》的解读与译注方面有所精进,除了文字注解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图解类的图书。除了纸质出版物外,在互联网上还出现了电子版的《茶经集注》。第二个特点是将《茶经》与唐代以后的茶书,如《续茶经》、《意林》、《陶说》等合并呈现。第三个特点是深层次的研究探索著述少,普及性的编纂图书文字多。此阶段在《茶经》的校注上达到较高学术水准的学术著作有两本:一本是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合著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另一本是沈冬梅的《茶经校注》。

二通过对新时期以来陆羽《茶经》研究历程的回顾,从整体上我们能看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行进履迹,即从最初的发现与关注,到注释与考证、版本与成书,以及陆羽生平史迹为主的文献学研究,到古茶叶、茶学研究,再到作者心理、时代背景、写作思想、文化意义及当代启示等等的综合性考察,研究者的视角在逐步扩大,研究重心也有所转移。纵观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大致可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归纳:

(一)《茶经》的校注和考释

从文献学角度对《茶经》进行研究是治学的基础,是认识《茶经》文献价值的辅佐,也是进行其他深入研究的起始。《茶经》虽然篇幅不长,但毕竟在寰宇中流传了1200多年,它不仅文字精短简明,而且很多语词“奥质奇离”,还有不少异体字、简笔字、通假字,想读懂它并不容易。关于最早的现代《茶经》译注本,一般认为是台湾学者林荆南,于1976年据张宗祥刊本将《茶经》今注今译。近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黎际明(1880-1956)是最早的《茶经》译注者。(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校订、注释、语体文翻译的工作。在众多的校译之作中,吴觉农先生编撰的《茶经述评》广征博引、校注严谨,并将《茶经》放在传统茶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释,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赞誉,陆定一称其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经过第二版修订,该书以十章为纲目,依次按照正文、校记、注释和译文的顺序逐章书写,并自绘相应图片,最后附录四则。这本书具有区别于其他校注之作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但是限于体例,《茶经述评》最突出的还是其中“述评”的部分,校记和注释两部分不得不删繁就简,这也给更为细密的校注与释译工作留下了空间。到了21世纪以后,有两本《茶经》校注的力作陆续出版,给学界提供了新的解读和有益的参照。一本是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合著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出版,全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在收集研究陆羽《茶经》多种版本的基础上,对《茶经》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解读,特别对原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和难读的字进行了注解和注音,同时还插入了大量的彩色图片,点校采用繁体字,并附有校注说明,目的是为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一本文字规范的《茶经》白话文本;另一本是沈冬梅的《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全书以现行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国图馆藏宋刻百川学海本为底本,选用26种国内外藏本为校本,并参阅大量相关文献,同样采用繁体字对《茶经》作了认真的考释,书后附录陆羽传记资料和历代《茶经》序跋赞论。总的印象是该书的校勘做得十分严谨,并提出了许多前人所未发的独到见解,是一部相当出众的学术著作。除了上述公开出版物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些茶学机构内部印行了对《茶经》进行校注的作品,也为不少学人所参考和使用。(3)此外,前面提到的电子版《茶经集注》在网络上也有很高的人气和点击量。这些为促进更多的人阅读理解《茶经》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茶经》在南宋之前并无刊本,在相当长的时间靠钞本流传,此后虽在官修、私修目录中均有著录,但即使是最早的百川学海本也有讹误,很显然,校订工作对《茶经》原文的释义和引用的正确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细致的校注、点读是为后人解惑增益的基础。曾有学者对四库全书文渊阁本陆羽《茶经》进行了校订,这些校订有不少是正确的,有些则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4)这也说明要圆满地解释原文,必需有深厚的文字学、音韵学方面的根底,同时还需要对茶知识的不断理解与深化,可见校勘的工作殊为不易。老一辈学人张芳赐先生早已指出,《茶经》前八章都有“原注”(指现存《茶经》版本中的文间注),特别是第八章的原注最多。这些原注,有的当非陆羽自注,有的难以辨明何人何时所注。对这些原注的辨析其实很重要,虽然囿于资料的限制,很难对所有的引文及原注进行辨析,但还是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讨论与探究,并提出了不少独立的见解。邓乃朋对于《茶经•七之事》中记载的一则史料,即晏婴食“茗菜”一事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一史事是后人羼入的,并非陆羽原文;(5)而游修龄则认为“茗菜”应是“苔菜”之误;(6)于良子对于《茶经•一之源》中“其字旧注”中的舛误作了文字上的辨析;(7)王家葵对《茶经》所引述的“苦茶”条目进行了考证,(8)王钟音对《茶经•三之造》中两段文字中若干形容词的涵意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性。(9)这些文章为我们客观地理解《茶经》原文中的字词及部分史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茶经》的成书和版本研究。

《茶经》不仅文字古奥难懂,而且版本复杂,经历了多人多次传抄、校订、翻刻、印行,千百年来《茶经》的版本甚多,在传统四部分类当中又归类不明。厘清《茶经》的版本源流,能为学术界更好地使用《茶经》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为数众多的版本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解决《茶经》自身的文字内容问题,同时也可以梳理出相关的茶文化发展史。对于《茶经》问世的时间,学界一般认为在公元756-780年之间,但具体成书于哪一年,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争论主要聚焦三个问题:一是《陆文学自传》是陆羽自撰还是经他人篡改的伪作;二是陆羽著《茶经》是一次完成还是作过修改,有没有所谓的“初稿”和“修改稿”;三是短时期内陆羽获取《茶经》写作的资料来源问题。1958年,万国鼎在《茶书总目提要》中确定为乾元元年(758年)左右;傅树勤对美国和日本学者的研究结论做出的回应是:《茶经》初稿成于760年底或761年初,其后有两次大的修订,一次在764年,一次在774年;(10)杨浩认为《茶经》撰写于760年,成书于761年;钱时霖认为《茶经》的成书时间最迟是761年,不同意775年再度修改的看法;(11)沈冬梅在其著作《茶经校注》中分析了有关成书时间的三种看法,认为《茶经》经历了初稿和修改稿的过程,对于《韵海镜源》三条茶资料未入《茶经•七之事》的原因,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除了以上各种观点,还有不少学者撰文论述《茶经》成书时间,甚至引发了陆羽在何地撰写《茶经》的争论,表明了这一问题研究的分歧依然存在。从宋代至民国,历来相传的《茶经》大约有六十余种版本,迄今可见的五十余种版本,都是南宋以后流传的《茶经》版本,这其中还有不少在海外流传: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有卡本特儿《茶经》本;另有威廉•马克斯《茶叶全书》本;英国有大百科全书本;韩国有茶文化本、崔孔述韩国茶道本、韩国茶文化研究资料本、徐庭柱茶经刊本、金云学韩国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经刊本、金明培茶经刊本、韩国茶书本;日本的《茶经》藏本更多,达到20多种,早在元禄5年(1692年)的《广益书籍目录》就有《陆羽茶经》两册,这恐怕是日本刊行《茶经》的最早版本。学界对可见的各种版本的《茶经》进行了爬梳、研究和一定的对比。有的学者曾将它们分为“四库全书本”和“桑繧庐藏本”两个大类;(12)后又在这两大系统之外加上一类曰“名家校勘本”;(13)有的学者将它们分为刊本、丛书本、附刊本和译注本;有的学者分为有注本、无注本、三是增本、删节本(14)。马晓乐、祝恩元对历代《茶经》及海内外版本的流变情况进行了考察;(15)此外,基于百川学海本的文献价值,沈冬梅撰文专门介绍了该本的概貌,并指出了国图宋刻百川本《茶经》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百川本、民国陶氏景刊百川本的异同。(16)

(三)《茶经》本体研究

《茶经》本体研究,指的是在茶学和茶史的学科意义上对《茶经》进行的研究,它既要有令人信服的资料依据,又要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应当引起重视。作为一部茶书,《茶经》总结了中唐以前关于茶的知识,论述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名、茶之图等许多方面。按照现代科学划分,一部《茶经》几乎囊括了茶学和茶叶生产的各个方面。30年来,《茶经》本体研究不能说涵盖了陆羽茶学的所有面向,但是对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和研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茶的产地起源、茶的形态特征、茶的采制用具和烹饮器具、茶的术语、茶的地名等与现代茶学相关问题的阐释、考辨与解析上。茶的起源是研究茶史无法避开的问题,《茶经》开篇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不仅是关于野生古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地点的最早记载,而且为我们寻找茶树的原产地框定了范围。在国内外各种茶树起源的假说中,以中国起源说最为有力,而在中国起源说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倾向于认为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是茶树的原生地。不过,在讨论茶树原产地问题时,经常出现把茶树的原产地与饮茶文化的起源混淆起来的现象,如有学者就认为最早出现人工栽培茶的地区,和最早培植出茶文化的地区都是四川,(17)这就没有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区分。还有学者发现《茶经》记述有与现实地理情况不尽相符之处,经过实地调研后认为,“巴山峡川”应不仅是指长江三峡一带,而应包括川渝南部、黔西北部。(18)我们认为,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对《茶经》原文的存疑和新证,是应该加以提倡的。“一之源”从字义看是茶的起源,其实并不完全如此。陈椽先生认为这节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茶叶品质与土壤和鲜叶性状的关系;二是饮茶与卫生的关系。(19)邓乃朋、戈佩贞在两篇重名文章中,联系现代茶叶生产的实际,对“一之源”进行了逐句的解析,说明《茶经》中的许多表述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0)丁俊之认为,陆羽对茶叶效用的评价虽有局限性,但提示了茶不仅可以健身体而且健心灵,“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一句对当今茶叶市场上出现的质级不符,农药超标等问题仍有启示作用。(21)林盛有调查了顾渚紫笋茶的生态环境、茶树品种与茶质特点,论述了其与“一之源”中有关“上”的一段文字的相关性。(22)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视角,即以满足现代茶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实现对历史文献的有效利用。除了“一之源”外,不少学者还撰文对《茶经•四之器》进行了考察。如沈冬梅的《风炉考》、罗庆江对“风炉”和“漉水囊”的考辨;(23)殷玉娴、王峰还对“漉水囊”的佛教属性进行了一番讨论。(24)此外,一些学术争鸣颇值得关注。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四之器”中一段文字的理解,《茶经》原文是:“眊,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瓷不如越三也。”“邢不如越”的瓷评由此滥觞,影响着后代文人雅士对瓷的评品。李纪贤先生对这种所谓褒越贬邢之说提出反驳。作者以邢、越二窑系的历史遗留物和考古证明为依据,从烧造工艺到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甚而利用现代科学的条件,通过化学分析和物理鉴定来比较质量上的异同,以说明陆羽论断的偏颇和错误。(25)李砚祖先生则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陆羽“邢不如越”所指界的实质内涵不是邢、越二窑瓷器在实际质量上、烧造上、造型上乃至装饰上有多大差异;而是包括陆羽在内的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人文心理、审美意识和特定的工艺审美观。正是这种审美观所导向的内在文化心理,才是我们理解陆羽这一定论的钥匙。(26)另一个例子是对茶器的辨析,从《茶经》上下文和《封氏闻见记》等平行文献中可知,“四之器”中应列录陆羽煎茶二十四器,然今本《茶经》列有二十五器,到底误入了哪一“器”,学者似有不同的看法。丁以寿认为“繶”为采茶用具,而非茶器;(27)沈冬梅认为,文中有“以则置合中”,或许是陆羽将“罗合”与“则”计为一器;(28)而欧阳勋在一篇论文中认为“交床”应为附属器。(29)究竟哪些是言之凿凿的论据,哪些只是猜度,还有待学者明鉴。这两个例子带给我们某种提示,即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茶经》的实质内涵,还需要进入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文化研究领域。

(四)对《茶经》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茶经》的出现不是偶然,它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作为一部承前启后的茶学巨著,它受到中国文化的形塑,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如果以“古为今用”的标准去衡量,《茶经》中的很多茶科技方面的内容由于时过境迁,只能作为历史经验;但如果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茶经》中所体现的茶道精神、文人心态、民族意趣、饮茶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却能跨越时空,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30年来,学界对《茶经》文化内涵的研究探讨主要涉及茶道精神、茶艺观、美学思想、宗教关系、以及唐代茶文化的社会思想根源等几个方面。如傅铁虹对《茶经》中的道家美学思想展开的论述,并初步讨论了道家美学思想对后世品水文学、对茶诗、对茶艺术创作、对现代饮茶情趣的影响;(30)寇丹关于《茶经》的诞生基础和文化内涵的论述,(31)钱大宇对《茶经》的人文精神所作的阐发,(32)徐荣铨对陆羽《茶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唐代茶文化的思想源泉的论述,(33)林瑞萱对陆羽茶道美学的讨论,(34)朱海燕等对《茶经》体现出来的“生态美”农业观、陆羽茶审美观的成因及其现实意义所作的阐释(35)等等。这些论文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新的角度,其中不乏出色的论述,然而,继续深入展开的研究却罕见。对《茶经》的文化内涵讨论最多、争议最大、也是最核心的要目大概当属学界对“精行俭德”的解释了,对于该词在行文中如何断句、如何释义、浓缩了怎样的茶道精神等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至今仍众说纷纭。据学者统计,仅该词在原文中如何断句,目前就有至少6种不同意见。(36“)精行俭德”这一主旨所反映的茶道精神,有的学者认为它代表的是一种儒家理想人格和儒家茶文化的理想,有的认为它受道教茶文化的影响更多,还有学者认为它主要是源于佛禅文化的影响。的确,陆羽作为一个早年与佛家分道扬镳、后又与这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与儒、道、隐各家均有涉猎的颇为传奇之人,他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思想与文化系统,并游走其间,这背后应当是相当复杂的文化交织与碰撞。因此,仅仅从字面意义来考察“精行俭德”语出何方,恐怕过于肤浅,在儒、释、道、隐等文化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应是认清这一主旨内涵的方向。陆羽所生活的唐代,儒、释、道、隐都有其自身固有的发展,但它们总是互相影响着,其方式时而十分微妙,时而又显而易见,这种微妙的交叉是研究“精行俭德”丰富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期待学界在这方面有新的观念和更有力度的阐释。

(五)对陆羽进行了多面向的研究

作为《茶经》的作者、茶学的开创者,陆羽被后世奉为茶神、茶仙、茶圣,享有崇高的地位。陆羽和《茶经》在学者们看来,已形成一种互为关系,这就意味着研究陆羽不可能不关注《茶经》,研究《茶经》也脱不开陆羽,两者成为统一体。因此,前述的《茶经》研究四个方面的论著几乎都涉及到陆羽的茶学。但这里的区别在于,既然是对陆羽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那么除了关注作为“茶人”的陆羽,也关注作为“文人”的陆羽。据笔者统计,从1980到2011年,公开发表的以“陆羽”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有150余篇。这些论文基本可归结为六个方面:一是陆羽的生平身世,包括对他的名号、卒年、行踪遗迹、交游、著作存佚的考述;二是陆羽的形象,包括他丑陋的常人形象以及在民间信仰中光彩的“茶神”形象;三是陆羽的思想品格;四是陆羽的茶学观念;五是陆羽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他的诗歌创作、书法理论、方志编纂;六是陆羽研究的评论文章。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内容是多面向的,甚至是驳杂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每个面向研究的学术水准并不均衡,而是有短有长,有高有低。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多的,当属陆羽的生平研究与考证。关于陆羽生平最权威的考证是储仲君、陈耀东二先生作的《唐才子传•陆羽传》笺证,(37)但限于体例,他们对陆羽生平的重要问题未能作出翔实的考订,其中就包括陆羽的卒年问题。陆羽生平公元733年,学界对此没有意见,但对其卒年却有不同的说法。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更广泛深入的史料发掘基础上,对陆羽卒年的认识基本明朗并趋于一致:陆羽卒于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对这一问题的争鸣及讨论,可参考殷玉娴的《陆羽卒年考述》(38)和竺济法的《陆羽卒年再认识》(39)。由于《新唐书》和《全唐文》所载陆羽传记简略,使人们对他的生平总有扑朔迷离之感,不少学者挖掘和增补了不少有关陆羽生平的史料。史念书对《全唐诗》中与陆羽相关的诗句及其中晚年的行止做了考述。(40)关于陆羽的生平著述,除了载于茶叶典籍之外,广泛散布在其他相关史料中。万国鼎曾据《梁繷漫志》作过考证,但增补不多。此后,欧阳勋、周靖民、朱自振等多位学者从诗集、方志中辑出有关陆羽的史料,(41)尹占华从唐宋诗集、文集、碑记中将陆羽的著作与佚文作了辑考,(42)周志刚撰述的《陆羽年谱》和《陆羽著述辑考》等等,这些学者在史料文献上作的发掘,为陆羽研究的深入、为更接近历史上那个真实的陆羽,提供了新的资料,铺设了新的地基。

三我们已经详尽地评述了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学术成就,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回顾以往的学术得失,是为了理性而客观地加以省察与思考,从中得到些许对今后的研究者有益的提示,以促进学界在这一课题研究上有所提升,有所突破。总的概括,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呈现出一些特征:

一,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来看,主要来自茶学、农学、史学、文献学、食品学等传统学科,大多数学者同时也是茶界人士。这就决定了陆羽《茶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来自茶学、文献学和史学等几大领域。

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学界正经历从传统茶学、文献学、史学的观念方法到文学、美学、文化学的观念方法的转变,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尤为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时空的流转变换使得《茶经》在物质与技术层面的现代价值日渐式微,然而在精神与文化层面所焕发出的价值却愈显珍贵。

三,从研究模式来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多,观照问题与反思问题的研究少;理论性弱,功利性较强。这里也涉及到学界所乐谈的“问题意识”,体现在陆羽《茶经》的研究中,建立起学术前提和学术理念的论著寥若星辰,而基于学术意义上的真诚对话也不多见,因此难以碰擦出“火花”。

除了这几个特征以外,陆羽《茶经》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如同大多数对历史经典的研究一样,虽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对它们做一种“大问题,小切口”式的考察,但个案或专题研究难免存在支离破碎的问题,换句话说,微观研究、细部研究多,中观(或宏观)研究、系统(或理论)研究少。陆羽《茶经》研究也出现过这种现象,这里暂且以学界对陆羽行迹与交游所做的考察为例。我们知道,陆羽一生到过许多地方,结识了不少友人。考察陆羽的行踪、遗迹、交游、轶事,对于切入陆羽的文化身分、社会风貌、性情品格、以及当时文人雅士阶层的心理意趣等课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相关研究的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从对陆羽行迹研究的论文标题看,几乎都呈现出相似的“点对点”的简单套路,其中以“陆羽+地名(+宾语)”的格式为题的论文就有将近30篇。这多少暴露出在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术视野的狭窄和问题意识的缺席。此外,一些对于陆羽行踪的考证夹杂着比较明显的地方利益,强调现代行政区划的地理概念,淡化古代行政区划的地域及文化属性。这些问题都是在学术研究中应当尽量避免的。

不管怎样,通过对陆羽《茶经》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进行反思,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对于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有用的信息,简要地说,就是了解学界已经研究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哪些问题很重要却亟待学者去解决。到目前为止,学界已做了很多关于陆羽《茶经》的茶学、文献学、史料的考证与研究,在没有发现新史料之前,一些传统学科的研究已进入相对饱和的状态,而文化学层面的研究却刚刚开始,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空间。新的空间有新的空白和新的挑战,还有待学界和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努力。

陆羽的《茶经》把茶的学问和文化系统化了,这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研究陆羽和《茶经》也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构成。目前,中国茶文化的学科地位尚未确立,这就更需要学术的积淀、方法的整合、理念的重构,来提高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准,通过真正的学术影响力来带动整个学科地位的提升。余悦先生曾指出,“茶文化研究最有可能产生较强影响力的,大体有六个方面:一是与哲学相关的研究,即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及其他思想层面的探讨,中国茶文化精神的进一步探寻;二是与历史学相关的研究,如茶文化各个历史阶段和事项的研究;三是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研究,许多文学艺术形式都有关于茶的内容,都得得关注和探讨;四是与民俗相关的研究,这方面还有许多未被发掘的领地;五是与美学相关的研究,茶艺可以说是美的集中表现,但对这一形态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都缺乏有深度的成果;六是与文化学相关的研究。”(43)这六个方面的研究虽然时对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整体而发,但对于陆羽《茶经》研究的未来走向,同样是适用的。这里不妨根据陆羽《茶经》的研究实际,对一些可行性课题作一简要而初浅的抒发。

首先,不管是论《茶经》的物质还是论《茶经》的精神,不论是探寻陆羽的生平还是他的思想,把他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去揭示《茶经》所诞生的时代与历史上其他时代所共同面临的饮茶、制茶、茶的习俗、茶的利用、茶的交流、茶的变化等问题,去剥开陆羽及其跟随者对茶的道德、茶的精神、茶的意义进行宣扬的层层包裹。这将与那些单纯地把陆羽和《茶经》作为至高无上的“茶神”和“百科全书”所作的理想化研究有着根本区别。

其次,从哲学的角度观照陆羽的茶道精神,既要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出发,同时也要兼顾思想史的非主流因素。在对陆羽思想的研究中,儒、释、道因素已有所考量,有学者曾零星提及“隐”、“野”、“禅”等观念意识,这些主流与非主流思想之间的分别,以及它们曾对陆羽的内在文化心理产生了何种影响,和程式化的茶道研究相比,这种研讨或许更值得期待。

第三,《茶经》用有三分之一的文字记载了茶的史事,涉及故事、散文、诗歌、传说、寓言等各类文学作品,这些为数不少以茶为对象的文学艺术作品既需要史学的日常叙述,也需要文学的丰富想象。这些叙述和想象或许能激发《茶经》新的生命力。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球与空间科学 国际合作 学术交流 引文分析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072-08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下,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加快,配置更加合理,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科向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相当多的科研难题必须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得以解决;同时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交通领域的不断进步,也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创造了技术条件[1]。因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成为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特别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为世界科技发展史做出不朽的贡献,但由于一些近现代历史原因,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各学科领域发展迅速。英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哺育出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并奠定了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坚实的基础,为世界科学技术众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直至今天,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强国之一。由此可见,中英两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可谓各有优势,同时,两国间的交流渊源已久,早在17世纪,中国的茶和茶文化传播到英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对英国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英国传教士Robert Morrison是迄今所知最早将唐诗英译的汉学家[3];而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则被誉为“架起中英文化交流之桥”,他倾毕生精力撰著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中国科技史及西方中国学的研究树立了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丰碑[4]。而近30年来,中国政府和各领域学者充分意识到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与其他各国学者间的合作,英国学者也不例外,中英在各领域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教育等领域尤为突出。

21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及自然灾害问题。21世纪也是空间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在现代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科学。以地球及其远近空间为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是全人类共同点财富。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研究,不仅在航天、资源堪察、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御等传统领域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爆监测、重大和生命线工程的选址与抗震设计、地球环境监视与预测、数字地球等新领域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今天,地球与空间科学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其发展将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太空环境的充分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成为决定未来世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为样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反映两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及合作情况,以期为中国该领域学科规划发展决策提供客观的分析数据支撑,同时也为中英两国该领域未来更有序的合作交流提供保障,真正使中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说明

为充分了解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在该领域两国的国际间合作交流情况,我们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根据Web of Science的学科分类,选取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并将相近领域进行归类,来分析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从而增进两国对各自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研究状况的了解,通过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研究领域未来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研究领域包括:astronomy astrophysics(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engineering aerospace(航天工程)、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ical(工程学及工程地质)、engineering petroleum(石油工程)、geochemistry geophysics(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geography & geography physical(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地球科学综合学科)、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气象学和大气科学)、mineralogy & mining mineral processing(矿物学及矿业选矿矿物加工)、oceanography(海洋学)、paleontology(古生物学)、remote sensing(遥测技术)和urban studies(城市发展研究)。

本文的数据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9~2011年共13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现相关数据,具体数据包括从SCI-EXPANDED、SSCI、A&HCI(下文简称引文索引)和CPCI-S、CPCI-SSH(下文简称会议索引)中检索中英两国学者历年的发文数量和被引数量,中国分别与英、美、德、法、日这五个国家学者历年合作数量与合作论文被引数量,并就中英两国间在该领域的合作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3 对比分析

通过检索我们得到如下数据,1999~2011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论文(包括13个子领域类)1,016,218篇,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96,656篇,占总量的9.51%,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28,166篇,占中国总发文量的29.14%,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134个,中国发文的累计总被引次数为518,308次。英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144,956篇,占总量的14.26%,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76,869篇,占英国总发文量的53.03%,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187个,英国发文累计总被引次数为1,915,772次。

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无论是发文量还是被引频次,英国都远高于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英国学者也更加积极,有超过一半的论文是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如果从篇均被引频次上来看,英国达13.16次/篇,而中国不足英国的一半,仅为5.35次/篇;这一差距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子领域均同样存在。因此就总体而言,中国该领域学者不仅要在论文的数量上,更要在论文的质量上得以提高;而英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研究比中国成熟,发表的论文得到更多学者的引用和借鉴,学术影响力更大。

3.1 中英两国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中国学者被Web of Science 收录的文章不及英国,英国发文总量为中国的1.5倍(详细统计数据参见表1),说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英国发文量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1999~2011年,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中国的发文量除2007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英国。中国早期发文量较少,远不及英国,但发展速度快,与英国发文量差距日益减小,特别是在2007年,发文量到达顶峰,且反超英国;反观英国的情况,在1999~2011年13年间发文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9000~13000篇之间(两国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和比较见图1)。

众所周知,中国在古代和近代就对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不少领域都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并涌现出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明代科学家万户、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近代地质学家李四光等都为我国乃至世界该学科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可见中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近代一些历史原因导致中国没有紧跟国际科学发展的步伐,在该学科领域停滞不前,同时中国学者普遍英语水平不高,制约了在该学科领域世界顶级期刊上的。虽然初期较少,但近年来发文数量有明显的提高,与英国差距也越来越小。而英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有显著地成就,其中不少子领域都有望达到世界最高水平[6]。通过对数据进行细化分析发现,近五年来中国在该领域数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这得益于中国学者和政府部门对该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会议,方便中国该领域学者与世界其他国家学者间的交流,了解领域先进知识,发表了大量论文;此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也是发文量增长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发展举世瞩目,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使得该领域的发文量也自2006年开始有了明显变化,相信随着最近神舟九号飞船的升空,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会进一步提高。而反观英国,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科学技术各领域均有长足的发展,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学科发展较为成熟,近十几年来发文量变化幅度不大。

引文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显示出科学研究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反映出知识流动方向和渗透关系。论文被引次数的高低则反映了文章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继而反映出该国整体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根据项目和协议,我们对1999~2011年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同样在1999~2011年间的历年被引作了统计(详细数据见表2)。

由表2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英国论文的被引总量是中国论文的被引总量的3.70倍,远高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论文总量不及英国,尤其在2007年以前中国的发文量与英国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在2007年后中英两国发文量差别不大,但由于论文从出版到被引用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同时,文献的被引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造成了中英两国发文被引量的巨大差距。通过表1和表2我们也计算出发文的篇均被引量,该指标可以反映出两国论文的影响度差异。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5.36次/篇,英国为13.22次/篇。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英国的篇均被引要远高于中国,说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引用影响更大,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当然,随着近几年中国发文量的增加,未来阶段论文被引量势必有所提高,篇均被引也将有望得到提升。

从中英两国之间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的年度被引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图(见图2)可以看出,1999~2011年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发文被引量的差距逐年拉大,英国学者所的被引频次始终领先于中国学者,剪刀差已经形成。正如前所说,文献的被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且论文从出版到被引需要一段时间,而近几年中国在该领域论文的高产将会带来更多的被引机会,影响也将会进一步提升。此外,中国学者利用在本国近几年频繁举办学术会议的机会大量发表学术论文的同时,更应重视发文的质量,得到更多国家学者的认可,从而不断提高该领域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进行国际间学术的合作与交流,无疑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动中英两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发展,从而使研究成果能够更好的造福两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

通过统计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下13个子领域1999~2011年的总发文量,发文总被引量以及计算篇均被引量我们可以更清晰的比较出两国在各分支领域的发展情况(详细统计数据如见表3)。

由表3数据我们可以对比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13个子领域中的发文总量、总被引量及篇均被引量,数据显示中国虽然在一些子领域(例如工程地质&地质学、石油工程、遥测技术矿物学&矿业选矿矿物加工)的发文量要明显高于英国,但所有子领域的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不及英国。我们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在这些学科领域举办的大量的学术会议引起会议论文数量的增加,从而使得发文总量提高,但这些会议可能由于其论文评审周期短、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收录论文质量不高,因此被引量很低。这给予我们中国学者以启示:通过举办会议论文的方式促进学科交流发展,这一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会议举办方应规范会议论文评审制度,我国领域学者也必须提高论文写作质量,避免造成发文泛滥的情况。英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目前英国在该领域发展成熟,中国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深化合作交流必将对中英两国均具有积极影响。

3.2 中、英与国际间的合作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整个世界也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各国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局限于本国,更多的会走出国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学科领域也同样如此。表4为中英两国与国际间合作的发文量以及占对应年份论文数量的比例。

从表中数据我们发现,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中国学者的国际间合作度明显不及英国。中国在13年间共合作发文28,166篇,占全部发文的29.14%,而英国国际间合作发文总量高达78,669篇,占全部发文量的53.03%;比较中英两国历年国际合作发文比例,英国从1999~2011年比例由39.66%逐年增至64.13%,而中国该比例则变化不大;若比较中英两国合作国家/地区数量则发现,与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国家/地球达134个,而与英国合作的国家/地球多达187个,由此可见,英国学者更注重且越来越善于和世界各国的领域学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这一点同样可以从中英两国在13个子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展现(见表5),除在地理&自然地理学、古生物学中国国际间合作发文占学科总发文的比例高于英国外,其他学科国际合作比例中国均不及英国,在这13个子学科领域中英国有7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文数量超过学科总发文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绝大部分子领域英国学者比中国学者树立了更强的国际合作意识。

学术交流与国际间开展合作在当今社会已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际间交流。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国际间合作是否具有更大影响力?表6为中英两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历年被引量统计,图3为根据表6数据所做的两国合作论文被引量的年度变化图。

由表6中的数据和图3的变化趋势我们看出由于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合作发文被引量之间差距悬殊,且该差距逐年增大,中国国际合作发文累积被引304,091次,而英国国际合作被引量是中国的4.28倍,高达1,301,769次,引起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国际合作发文量逐年均远高于中国,而论文被引是一个按年度累计的过程,因此英国学者发文带来了更多的被引机会。我们也计算了中英两国国际合作发文篇均被引频次,以此反映两国国际间合作发文的影响力,中国在该领域国际合作论文篇均被引10.80次/篇,而英国达16.94次/篇,通过该指标我们发现英国国际合作发文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引用,中国与英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同时我们发现,中英两国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相比全部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均得以提升,且中国提升幅度更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通过国际合作发文可以获得更高的被引频次,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国际合作性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尤其对中国领域学者来说,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可以缩小与领域强国之间的学术差距,通过百家争鸣,才是科学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英两国都应该紧紧抓住合作的机遇,不断深化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以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世界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的造福人类社会。

3.3 中英两国之间合作分析

随着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人类活动已经开始对地球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许多地球科学问题的宏大空间尺度和漫长时间尺度要求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合作研究,最近5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计划日益兴起,从50年代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到后来的国际岩石圈计划、国际减灾十年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大洋钻探计划和日地能量计划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借助他们现有的科学技术,可以加快实现中国的科技现代化的梦想,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提升自身在本地区的影响力[7]。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五个发达国家,他们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容小觑,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领域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而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最一流的高等教育水平,特别是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顶尖水平[8]。

为此我们检索了1999~2011年中英、中美、中德、中法、中日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的合作发文量,以及历年发文的被引量(见表7-表11,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主要国家的数量及比例见图4)。

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按合作发文数量统计,与中国合作的五个国家的排名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其中与美国合作数量最多,高达12514篇,占中国全部合作发文的份额的近一半,几乎与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数量的总和相持平,而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数量差别不大,保持在2000~4000篇的范围内,这说明中国学者尤其偏爱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进行学术交流,而中英在该领域合作数量虽然不多,仅高于中法合作发文数量,但被引总量名列第三,仅次于中美、中德合作发文被引量。这一点同样可以由表12看出,该表为我们清晰展现出中国与五国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量。

在中国与五国的合作中,中美虽合作发文量最高,篇均被引量却最低,仅12.24次/篇,而中法合作发文量最低,但篇均被引最高,达16.57次/篇,可见美国虽然是科技大国,但在与中国的合作进程中发文质量不高,没有得到更多领域学者的认可,而中法合作论文少而精,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正如前所说,中英合作虽然数量较少,但被引情况有所好转,且篇均被引13.35次/篇,处于中游水平,且自1999年至2011年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两国可以通过互派学者访问、举办学术会议等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共同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相信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无论从发文数量还是篇均被引量都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由地球与空间科学中13个子领域分别来比较和考量中英两国的合作情况(见表13)。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子领域中,中英合作发文量占中国国际合作发文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在国际合作发文量不及英国的情况下,对中国学者来说,英国该领域学者是他们很好的合作伙伴,而由于英国发文量较大,且与欧美合作更加频繁,因此中英合作发文在英国显得微不足道。在这13个子领域中,中国与英国在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城市发展研究等领域比与其他四国往来更密切,合作更多,而在遥测技术领域, 中英两国合作发文量无论占该领域中国国际合作发文比例还是占该领域中国总发文量比例都是最低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开展合作研究,对两国该领域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两国要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科合作的深度和全面性,对中国学者来说,英国成熟的学科技术值得借鉴,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对英国该领域学科来说是良好的“催化剂”。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与英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中国正逐步取得发展,且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中英两国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学术影响力,结论与建议如下:

(1)1999~2011年这13年间,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发文总量与英国有明显差距,虽然中国古代及近代在该领域卓有成就,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中国学者英语水平限制了其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数量偏少,起步较晚,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使发文量有明显的提高,并从2007年起发文量开始与英国齐头并进,这说明中国在该领域具有大量的研究人才和良好的发展潜力,而英国在该领域发展较为成熟,一直保持较高发文量。

(2)中国在该领域的被引次数与英国相比,同样具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发文量本身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存在科研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崭露面孔的科研新生力量,若想在国际上取得更高的学术地位,需要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两手抓,不仅要注重论文的数量,更要注重提高论文的质量,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国的学术影响力。

(3)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方面,英国比中国更加积极,无论是合作发文数量、合作发文国家/地区数量还是和五个国家合作发文的数量,英国都普遍高于中国,中国该领域学者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学习和吸收各国的先进技术,充实自己的科学研究,这对提升中国在领域内的学术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而英国在不少子领域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必将成为中国学者合作交流的主要对象。

(4)通过国际间合作交流而发表的论文更能得到该领域学者的认可。数据显示,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与其他国家学者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均高于全部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因此,加强各国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是提高学术影响力的有力措施。对于我们中国学者而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缩小与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才能真正在该领域获得更大突破;同时在进行学术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本国周边国家,更应该开拓视野,吸取各国的先进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科研融合。对于英国方面而言,则应该抓住中国处于科研上升期的机遇,发挥中国具有最广大科研人才资源的优势,积极与中国开展这一领域的科研合作,进一步提升发文量和国际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单玉丽,苏美祥. 全球化视阈下的国家科技合作与我国对策[J].亚太经济,2011,(6):134-139.

[2]乐素娜. 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37):121-122,126.

[3]江岚,罗时进. 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J].文学研究,2009,(03):33-42.

[4]肖朗,施峥. 李约瑟与近代中英文化教育交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5-14.

[5]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EB/OL].[2012-09-05].http:///Index_xygk.asp.

[6]J.C.R. Huntand, A.J.Coates. Developments in space engineering and space science[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A-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2003,361(1802):205-218.

[7]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105-109.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建筑;日本;禅宗哲学;传统美学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64。04

收稿日期,2006―04―15

作者简介,向正祥(1964―),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 引言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总会让人感觉到一股禅气扑面,如同品尝一杯苦茶,能回味出它的寒素与枯涩。着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似乎成为安氏建筑的显著特征,他所设计的建筑独有的那种酷似老僧禅定般的纯粹素净,或许会令东方人感觉生硬,也或许会让西方人感到陌生,但它将西方建筑的豁达与东方建筑的婉约巧妙地柔和在一起,展现出日本现代建筑阳刚与阴柔综合美的奇特艺术魅力。

安藤的建筑与现代主义大师柯布相比,其清水混凝土反映出的建筑形象有着本质区别。柯布的建筑是塑性、连续、粗犷的;而安藤的建筑表现的是细腻、均质,更多的是为体现日本传统木构件之趣味(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墙面与日本传统木屋的纸格栅颇为类似),并且源自他的切身感受,包含着人性化的精神。故此,论及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时,完全可将柯布搁置一旁。安藤酷爱运用清水混凝土演绎建筑,这是因为他深刻理解其属性及其抽象的美学价值,能够赋予它一种更为精致的表达方式,尽管这种精致在历史的今天正日趋消失,但却依然能在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中得以幸存,这与日本的民族传统以及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早在《源氏物语》时代,受原始的贬神论文化影响,日本人就已特别钟爱天然素材,且对材料本性的认识异常地敏感,对本身材料的开发也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禅宗哲学传入之前,日本民族就已形成极其亲近自然的传统审美观,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喜欢运用简单、素朴的材料来塑造空间,安藤正是运用清水混凝土表达着这种简单与素朴。而禅宗一经传入后和日本母体文化嫁接,大力宣扬“无处不修禅”、“粪堆里寻佛”等禅宗义理,使得任何在常人看来低微的生活琐事,都被标榜“带有禅的体验”,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神境界。由此观之,日本当代涌现出的大量清水混凝土建筑,这决不仅仅是一种没有由来的审美体验,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必定有着深层的历史渊源,这必定与日本的禅宗哲学以及传统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2 日本禅宗哲学思想

禅宗是中日两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宗派,它创于中国而后又流传到朝鲜和日本。传于日本的禅宗一派,是日僧荣西和道元分别传入的临济宗和曹洞宗的禅法。宋元时期中日僧人的频繁交流,使禅宗的影响在是利时代以后的日本迅速扩大。

禅宗哲学的主要观点:

2.1“本性是佛”说

人性即是佛性,心中有佛性,万事万物随心而生灭。“佛在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般若品》;“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古尊宿语录》卷3)。

2.2“无念为宗”说

“无念”是指心不为外物所牵,“不断在境上生心”;还要“无相”,即心中不存在任何物象,“外离一切象”。如此,则虽然处身尘世,但心中一尘不染,精神超然而自由。

2.3“顿悟成佛”说

须累世修行,不用烦琐仪式,不做财物布施,只凭自己的灵知,刹那间有所领悟,便达到成佛的境界。

总之,禅宗认为,人的心性清净空寂,心中灵明的佛性则永不泯灭,只要静悟心中佛性就可成佛。这种日本民族由来已久的禅学哲理、艺术思维及其审美感悟是相通之处,就是感性中的直觉领悟: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禅宗哲学揭示了在“禅定”状态中,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基于此产生的朴素辨证思想与安藤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精神源泉似乎一脉相承。

3 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受禅宗哲学的影响,日本传统的美学观也颇具禅意,在日本传统的艺术审美观中也相继出现了“余情”、“幽玄”、“寂”、“刹”等禅学美意识,讲求“韵味”与“余情”,注重“空灵”、“冲淡”、“闲寂”与“清幽”,试图以此来体现直觉顿悟之妙意。日本传统审美文化就是禅趣所赋予的一些独特的美意识。

3.1韵味与余情

含蓄美造就出的韵昧与余情是日本美学文化“幽玄”的中核。日本文艺审美也极其注重”余情”,这些大量反映在纪贯之《古今集序》中。众所周知,日语的显著特点,即是朦胧意味,三十一音中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得以暗示气氛和情绪。“韵味”与“余情”也是日本中世纪歌论文化的核心。

3,2空灵冲淡与闲寂枯淡

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从中世纪开始,受禅宗意识影响而趋向闲寂清幽的禅趣。到中世纪后期,日本的能乐家们大肆倡言“枯萎风体”、“冷寂之曲”、“无心之能”及“无文之能”等空灵、枯淡的艺术美,带有浓厚的禅趣,追求圆通无碍的空寂之境,推崇的更是一种空灵素淡的“幽玄”美。蕉门俳谐讲求“寂”重视的还是闲寂清幽,以及此种“寂”境中隐现的华采,这些乃是日本传统美学文化与禅宗思潮的集中反映,日本的禅文化较之中国更加突出闲寂与枯淡。

4 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属于一次浇注成型,除了表面涂有一、两层透明的保护剂外,不加任何修饰,直接体现天然的表面肌理,用于建筑立面装饰显得格外的天然与庄重。它与身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其它现代建材所无法比拟的,不仅能对人的感官和精神产生极大的:中击,还能传达出设计师的创作情感。这种潜在的高贵朴素看似简单,实质上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感染力,极其接近于日本的传统美学与禅学思想,无外乎日本的现代建筑在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利用现代建筑的外墙修补技术结合传统手工艺,对混凝土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脱膜后墙面呈现出的自然纹理在缝与螺栓孔的划分限定下,能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天然质朴与厚实,且还能借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气质。这种极其接近于东方禅学“无为而为”思想精神世界的建筑素材,被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广泛融入创作,并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

5 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似乎成为安氏建筑的显著外表,他的建筑多半其局部或

整体由清水混凝土构筑,且墙面不加任何修饰,依然保留着由模板螺栓留下的圆形孔洞。他就是运用这种朴素的建筑语言,巧妙地向世人诠释着日本民族的传统哲学,造就出一部“安氏混凝土美学”。在20世纪的日本,很少有人能像安藤这样将清水混凝土演绎地如此完美:

5.1住吉长屋

住吉长屋是安藤的成名作,这是对大阪的旧式住宅进行的一次改造项目。为能更好地满足当地人们生活对采光、日照、通风等条件的需求,丰富空间层次,设计中切掉了部分原有建筑,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混凝土立方体间插入了一个具抽象艺术表现力的混凝土方柱。建筑外墙上没有采光,似乎就是一个封闭严实的黑匣子,但中庭为室内注入的大量光照与日光,使得室内异常地明亮。安藤的住吉长屋从表面上看,均一、单调且缺乏细部装饰,它留给人们更多地的是一种空间体验。这座建筑的中心――庭院,占据总面积的1/3,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暗示,自然界的各个方面是住宅生活的中心,并且呼唤着现代生活正日趋消失的光、风、雨等自然物质[1]室内光线从天空渗入,落到内庭四周墙壁上留下深深的阴影,人们能通过光影的微妙变化,体验到日、月和地球的运动以及气候变化,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庭院,它能够激发人产生出与自然界间的情感触动。安藤通过住吉长屋中清水混凝土建筑形式揭示出日本人的生活与自然(如光)共生中的亲密性,这也是禅宗哲学揭示的“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的朴素辨证哲学观的主要理念。

5.2“双生观”茶室

“双生观”最初是安藤为两个兄弟家庭设计的住宅,而后改造成的一个抽象、独特,且充分继承日本茶文化的冰冷茶室。(采用混凝土这样的硬制素材建造茶室,让使用者感觉到非常紧张,这是一个茶室从未有过的冰冷)建筑外形依旧处理成单调的混凝土几何形式――通过平台连接左右对称的两个方盒子。室内从混凝土直墙上小天窗射入的光线,沿着墙面由高到低逐渐削弱,且各层光线生成的光影之变化各不相同,它们变化微妙且层次丰富。利用预制混凝土板悬梁组建的两个榻榻米房间,室内没有任何照明,仅由墙上并排的三个接地窗射入的光线会使坐在对面的客人产生强烈的苛求欲,感觉这是一个隐藏在光缝深处的专门用来品茶的空间,在这里能真正地感受到品茶的乐趣。茶道是日本人修身养性的一门生活艺术,他们为了陶冶内在的精神及培养礼让恭敬的品德,而将禅宗精神的隐逸思想融入生活。日本茶室建筑一向注重格调洗练、简约,重点突出隐逸气势,及平淡恬逸的境界。在传统的茶室中,光线经由撑张在框栅中的纸来分割,光穿过纸时在室内静静地漫散开,与黑暗混合在一起形成单色退晕的空间。传统的茶室建筑正是凭借这种感性的方式,将精细微妙的光影变化赋予室内。在安藤的“双生观”中,清水混凝土将这一切装扮地朴实无华,凭借无形的自然光力量,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式将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品茶修禅。

5.3直岛当代美术馆/分馆

美术馆建筑主体采用清水混凝土曲面直墙围合成一筒柱体,顶部没有封合,不经意间形成一个圆形的天井,且随建筑顶光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形态:有的可以形成完整的圆,而有的只呈现出扁的……然而,不论你观察到的形态究竟如何,在该混凝土墙体下方的水面总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正圆投影。安藤主要依托清水混凝土墙体来组织光、影、水这一类自然元素,无形中为凝固着的建筑赋予了自然的生命力,造就出一种奇特的动态建筑。禅宗思想尤其注重对意象思维的激发,在当代美术馆中安藤表现出对禅圆通无碍空寂之境的追求与向往,这座清水混凝土建筑向人们展现着一种空灵素淡的“幽玄”美,它抽象的几何造型,纯净的装饰语言,为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受禅宗“空、静”观念的深刻影响,馆中的池水也显得异常地明澈、纯净,加上倒影在文口镜水面上的实物与景象的虚实变化,构成一副空幽的图景,使得建筑的清幽与凝重、动与静能如此完美地相互综合。

5.4光主教堂

这栋建筑几乎完全由坚实的清水混凝土直墙围合,没有施加额外装饰,只是墙面开出纵横交错的两条裂缝,为空间赋予了张力,使建筑变的神圣化。室内没有任何照明设施,然而在这异常昏暗的环境中却依然能浮现出由墙面裂缝产生的“十字”光束。光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是最有生命力的,它单纯而简洁,光主教堂室内的冷灰色光调,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沉静安宁和寂静的心境,这种情绪的纯粹和净化会使人们深刻感悟出这座神圣殿堂外部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一个黝黑的教堂室内,在这极其抽象的文脉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焰般燃烧的“光的十字”缝隙,被深深切割在圣坛背后的混凝土直墙上,不禁让人感觉到它连接着另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安藤就是这样运用朴素、纯净的清水混凝土直墙,采用光明与黑暗对比并存的禅学理念,抽象地渲染着已被净化的室外光线,为建筑的神圣赋予了高度纯粹的艺术表现力。安藤对自己的设计解释道:当世间万事万物被光照揭开神秘的面纱时,人们便有了精神上的存在,甚至可以达到更高境界,同时亦可以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这种看似无形胜有形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6 结束语

解读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这即是隐藏在安氏清水混凝土建筑深处的精神源泉――感性中的直觉领悟,这也是日本民族由来已久的禅学哲理、艺术思维及其审美感悟的共通之处。日本禅宗哲学揭示出在“禅定”状态中,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基于这种认识产生的朴素辨证思想与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精神源泉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与其说安藤的建筑是一部承载着日本民族传统的清水混凝土艺术,毋宁说是一部清水混凝土禅学文化。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具有的这种抽象、纯净的物质形式,给予人们无限遐想的天地,他以自己的人生观、思想素养和生活经历来塑造心目中神圣或美好的净土。他对建筑的追求与其说是美学境界,不如说是禅宗意识,它的产生和发展必定与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日本人的民族情感有着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姜文清.日本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P36-48。

[2]井上靖,东山魁夷.日本人与日本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高宁,李卓.日本文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WWW.abbs.com.cn建筑论坛

[5]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王建国,张彤编著.安藤宗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M].商务印书馆,1992.

[8]铃木大拙.禅宗与精神分析[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今道友伯东方的美[M].三联出版社,1997

[10]季羡林,吴亨根.禅与东方文化[M].商务印书馆,1996.

(图片来源:《安藤忠雄论建筑》安藤忠雄著,白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第5篇

孙建兴 孙福昆 谢松青 丁家相 许建寿 叶礼旺 裴春元

黄明兴 宁志鹏 唐春和 叶少华 游义斌 游文 赵雄

李仁武 李德福 徐峰 连小华 王清霞 蔡涛 杨华华

林建鸣 谢朝秋 刘忠礼 周勇 邱芙蓉 叶元锋 游伍信

翁书杰 谢朝华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孙建兴

1952年出生。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8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为陕西科技大学)陶瓷专业,工程硕士,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鉴赏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分会副会长,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南平市建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从事陶瓷艺术创作40年,先后开发出黑釉、黄(红、蓝、金、银)兔毫、异毫、亳变、国宝油滴、金(银、虹彩)油滴、虹彩(金缕、白点)鹧鸪斑、铁锈斑、黄天目、蓼冷汁、灰被、金(银)彩文字、木叶、玳瑁、柿红、虹彩、窑变、曜变天目等系列作品。作品瓷胎似铁,釉色古朴典雅,釉面斑纹自然形成,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给人以质朴的美感,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作品深得业内和海内外收藏家以及艺术爱好者的青睐和好评。

荣获奖项:

1979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1980年参加研制《建窑兔毫釉》成功,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为项目主要人员之一。“恢复宋代建窑兔毫釉产品”获轻工部四等奖(为项目主要人员之一。“兔毫纹建盏”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国家专利十余项。

作品分别获国际陶艺学会大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部级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等。

1993年“鹧鸪斑建盏”经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兔毫盏”获福建省轻工业厅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全省陶瓷创新大奖赛创作设计三等奖;1995年“仿宋天目建盏研究”获福建省南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仿宋制品经中科院、福建省科技等有关部门及专家小组鉴定:“银兔亳天目建盏”,“油滴天目建盏”评为国内领先水平,“木叶天目建盏”评为国际领先水平,“虹彩天目建盏”评为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仿宋系列建盏”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在第十三届日本抹茶茶碗竞赛中“油滴天目茶碗”被入选,“曜变天目茶碗”获得奖励奖;2004年“建盏”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油滴天目龙虎茶具”获首届福建省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中获得金奖;2008年在首届中国“海丝杯”美术陶瓷作品展评中,“曜变天目茶碗”获得金奖,“油滴天目茶具”获得银奖;“曜变天目茶碗”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2008年第43届国际陶艺大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建盏“金油滴、银油滴、兔毫”获此展览“和谐奖”优秀奖;茶碗(曜变天目)、茶碗(金兔毫)、茶碗(窑变)、茶碗(银兔毫)、茶碗(铁锈斑)、茶碗(鹧鸪斑)、茶碗(油滴木叶)、茶碗(油滴)、茶碗(金彩文字天目)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2009年在第二届福建省陶瓷艺术与创新设计评比中,“油滴天目茶具”获得铜奖;在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中,“曜变天目茶碗”获得金奖;“曜变天目茶碗”荣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作品“对洗”荣获银奖、作品“曜变系列建盏”荣获铜奖;2011年在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中,“曜变、油滴、兔毫系列建盏”获得铜奖;“兔毫、油滴、金柿红冼”在第六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获得银奖。

作品收藏:

“仿宋建G兔毫天目茶碗”、“仿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碗”、“油滴天目龙虎茶具”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曜变天目茶碗”、“油滴天目茶碗”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曜变天目盏”、“金彩文字天目盏”、“木叶茶盏”、“鹧鸪斑茶盏”、“金兔毫盏”、“油滴龙虎茶具”被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收藏;“兔毫天目茶碗”、“金柿红茶碗”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2002年《仿宋建窑油滴天目盏》、《仿宋建窑兔毫天目盏》、《油滴天目龙虎茶具》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兔毫盏”、“油滴盏”被汝州市汝瓷博物馆收藏“金、银兔毫天目茶碗”、“金、银油滴天目茶碗”、“曜变天目茶碗”被湖南省醴陵市博物馆收藏

1992年以来,参加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参与写作发表《大型御用建盏》、《从稀珍残片研究结果论国宝油滴建盏的特质》、《银蓝色兔毫与乳白色木叶的结构》、《清代德化青花瓷的研究》等论文;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第13卷第3-4期上《供御鹧鸪斑建盏的新发现――黑点鹧鸪斑》;在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96年年会(福建文博)发表《建盏古今谈》论文(写作组主要成员);在(ISAC)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数十篇。2005年受邀于韩国参加“世界陶瓷双年展”――国际柴烧窑演**营,进行幻灯片作品解说,讲演《中国传统窑炉的历史研究以及当代传统窑炉的结构和特点》。在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上,:《虹彩天目建盏分相釉瓷的研究》、《类曜变天目的研究》、《宋元南平茶洋窑灰被天目茶碗工艺探讨》、《宋代南平建窑曜变(星)建盏天目茶碗的研制》等论文;在中国陶艺家杂志上发表《宋代御用茶器-建窑建盏》(写作组成员排名第一)

参加展览:

1999年《陶瓷技术创新项目系列》列为建国50年福建省科教成就展优秀项目参加展出;2003年“曜变天目茶碗”人选中国唐山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2008年“油滴对瓶”、“木叶柿天目茶具”入选第十一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

2009年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孙建兴天目茶碗展”;2010年建盏作品入选上海世博会福建省馆,制作的10只建盏系列小盏作品参加“一千零一个茶杯”世界巡回展;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成功举办“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成果展”。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孙福昆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陶瓷工业协会副会长,工艺美术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获得者,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建阳区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南平市建阳区芦花坪建盏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生于陶瓷世家,从小酷爱陶瓷制作工艺,从事建盏研发20余年。

其作品“兔毫盏“2013年10月获得第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银奖;

2014年5月“兔毫盏”“蛇皮纹盏”分别获得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银奖和铜奖;

2014年10月“油滴盏(鹧鸪斑)”获得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金奖;

2015年3月“柴烧柿红兔毫盏”“柴烧兔毫盏”分别获得北京第三十一届国际礼品及工艺品展览会工艺美术金奖和银奖;

2016年3月“玫瑰金油滴”荣获第14届全国(大连)工艺品博览会优秀工艺美术作品金奖:

2016年3月“撇口油滴盏”在第51届全国(南京)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

2016年4月“油滴盏”获得中国(莆田)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6年5月“油滴盏”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莆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6年8月“撇口油滴K”“柴烧兔毫盏”获得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龙窑柴烧作品于2015年十月被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收藏。

油滴盏两件作品于2016年5月被南平博物馆收藏。

金兔毫盏、银兔盏盏两件作品于2016年4月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链接:

孙福昆创建的南平市建阳区芦花坪建盏有限公司,被建阳区列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集建盏研发,生产,推广为一体的企业。主要产品有各类油滴,鹧鸪斑及金毫,银毫,蓝毫等多种釉色,制作的器型精美独特,深受广大建盏爱好者的喜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

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谢松青

1978年5月出生于水吉镇后井村建窑建盏古窑址地。建窑建盏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陶瓷工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建阳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建盏协会鉴定咨询委员会担任建盏鉴定师、宋代建盏收藏家。

艺术历程:

1995年7月,在建阳市水吉后井村开始收藏和研烧建盏;2006年5月―2014年6月,在水吉新街烧制建盏工作室当学徒,后成为师傅工;2006年5月起向唐兴忠(建阳瓷厂柴烧制老师傅,池中村人)、张闽喜(建窑建盏烧制老师傅)、卢国华(建盏油滴烧制老师傅)等建盏烧制师傅拜师学艺,从事建窑建盏的制作与研究。在烧制建盏期间还不断到景德镇、德化、龙泉等地向各地陶瓷大师们学习。2012年起积极参加全国建盏文化交流活动。2013年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展览建窑建盏,并与华豫之门杨实老师交流建窑建盏现代仿制和宋代建盏的区别特征。2016年8月参加国家文化部中国非遗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三期福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培训、研修班。

作品技艺特点:

作品采用后井村建窑遗址原矿土、矿釉、草木灰,遵照几位师傅的指导,按照宋代建窑烧制工艺烧制而成!釉面斑点分布均匀,玻化效果好,底色青黑,可与宋代建窑鹧鸪斑盏相蓖美!

作品获奖概况:

2015年1月;建盏作品荣获福建省建阳市建窑建盏上海协会举办首届上海虹桥古玩城展示会荣获《传承奖金奖》;2015年10月建盏协会工艺作品大赛获得铜奖;2016年4月首届建阳建窑建盏养盏大赛获得金奖;2016年9月首届华夏工匠评选委员会授予谢松青先生为华夏工匠建窑建盏工艺名师称号;2016年由南平市经信委、南平市商务局、厦门报业传媒集团、闽北日报、授予谢松青(建窑建盏十佳工匠)荣誉称号;2016年9)q份由南平经信委、南平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谢松青《建盏大师工作室》,并由政府财政局颁发5万元津贴;2016年10月,作品在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专家委员会评审中获得十大名窑金奖。

2014年12月,建盏被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建阳》选为指定礼品;2015年由建阳建窑建盏协会授予第一批建阳建盏地理位置证明商标使用权;2015年11月,谢松青春盏建窑单位由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建阳侨联联系点,对国外侨胞宣传建窑建盏文化;2016年3月谢松青春盏建窑单位被南平市商务局、闽北日报、南平市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促进中心,被建阳区城镇工业联合会评为南平市工艺美术行业推荐品牌;2016年由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谢松青春盏建窑工作室为副会长单位;2016年获得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实习基地,培养、传承和宣传建窑建盏文化。

2016年以来,《闽北日报》《建阳报》《浙江日报美术报》《美术报》《中国美术学院》等新闻媒体多次采访、宣传报道谢松青的事迹。

作品被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2014年8月,建窑银油滴盏被建阳市博物馆收藏;2016年5月油滴作品被南平市博物馆收藏;2016年9月,仿古银油滴作品被厦门博物馆收藏;2016年3月,油滴盏作为礼品由福建旗袍协会赠予南非总统和总统第一夫人;2016年6月,油滴钵盏由建阳区政府、南平市建阳区侨联作为礼品赠予马来西亚槟城建阳公会惠存;2016年7月,油滴盏作品由南平商贸局作为礼品赠予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收藏。

宋代建盏收藏品:

2014年5月,福建省建阳市建盏协会出版会刊第3期专版报道《大宋御

》藏家谢松青;2014年藏品“供御”款大盏人选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建阳》栏目并播出;2014年12月,20多件宋代建盏藏品和现代烧制建盏图片入选建阳出版的图书《建窑建盏》。

建窑工艺师――丁家相

丁家相,1976年生,福建建阳人,美术专科,建窑工艺美术师,民俗协会副会长,从事宋代建盏收藏研究多年,对建盏的胎体、斑纹、器型有着独道的理解,仿古与创新不断尝试,烧制的建盏深受业界人士和建盏爱好者的认可,作品在多个展会上亮相并荣获多个金奖。

建窑工艺师――许建寿

建窑遗址边民,长期从事建盏收藏与研究,十年前开始涉足建盏烧制领域。在泥与火的交融中,一直寻找那温润的老味,直到柴烧龙窑的到来。柴烧建盏的研究和烧制,在不断的烧制中,终于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烧出特有的柴烧建盏。

柴烧柿红建盏:

宋代建窑有一类盏,未发生窑变,没有形成兔毫、油滴一类的结晶,非常朴素的以单一釉色示人。多见的有黑釉、青釉、和柿红釉。柿红釉盏在日本被称为“灰被天目”,也被当成一个名贵品种。柴烧柿红是和宋代工艺一致,味道相同,是难得学习和了解宋代柿红老盏的观摩品。

柴烧油滴建盏:

柴烧油滴建盏受到窑温和还原气氛的制约,烧成范围就更窄,得完美品更难。宋代的油滴盏也是寥寥可数,可见难度多大。得一柴烧油滴建盏靠的不单单是技术,更多的是缘分,让我们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柴烧油滴建盏。

柴烧金银兔毫建盏:

金银兔毫建盏烧制不易,烧成温度控制窄,y得一件完美品。柴烧古工艺的金银兔毫更是难上加难。在不断的研究和实验中,终得柴烧金银兔亳的烧成方法。柴烧金银兔毫的兔毫分列层层叠叠,从内到外,不同的颜色过度,才有了柴烧建盏的独特神韵,那一根根的金银兔毫,让我们在现代社会,感受到那一点点的宋韵。

建窑工艺师――叶礼旺

1965年8月出生,汉族,初中文化。出生于陶瓷世家,爷爷和父亲辈当时在水吉镇南山村半岭有自己的柴烧陶瓷工厂。本人1982年12月进建阳市瓷厂工作,25年中以烧瓷技术为主。1991年在水吉镇山下自己创办建盏工作室柴烧建盏,2013年11月创办叶礼旺建盏工作室。

有了30多年的陶瓷研究技术,叶礼旺注重建盏的器形,特别是手拉坯技术一次成型(盏的里外不动刀,只修底足),传承传统工艺生坯上釉(建盏窑址没有速烧瓷片),坚持原矿釉和草木灰配方,突出建盏铁胎,兔毫的釉色饱满,毫纹沉底,润油条达,层次立体感强,釉泪动人,烧制出的金兔毫、银毫在建盏界倍受关注,有“美毫王”之称。

叶礼旺的建盏传承了宋代生坯上釉,地方原矿釉和草木灰尘配釉的传统工艺,兔亳盏毫丝立体,条达有金毫、青毫、绿亳、银毫、蓝毫各放异彩(与草木灰配釉,坚持传统工艺是分不开的),其作品铁胎独特,干口有度,釉面油润,与宋代兔亳盏极为相似。

2016年3月叶礼旺的作品在河南开封举办的第一届开封市宋盏文化研究选拔赛中荣获“金奖”,并授予“优秀宋盏制作”称号。能够在宋代国都现代的开封市被授予此等荣誉,这不仅是对工艺作品的肯定,也是一种文化的归属,其意义非凡。

2015年10月叶礼旺的作品在南平市建阳区首届建窑建盏作品大赛

(工艺传承)中荣获“金奖”;2016年8月在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金奖”。以上是在建盏发源地首届作品竞赛,参赛作品之多,竞争程度的激烈可想而知。其作品被南平市博物馆永久收藏,此等荣誉是众多姣姣者中出类拔萃的。

2015年11月在中国(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叶礼旺的作品荣获工艺美术华表奖“金奖”;不仅如此,他的作品在上海、深圳、厦门等地都得到了不同的奖项。叶礼旺建盏是用实力打拼出来的,其作品在建盏界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2017年5月同时荣第九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银奖和铜奖。

制作建盏的过程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以大度之心待大气之器,亦是完美。

叶礼旺受爷爷和父亲的5位兄弟的传承,父亲5兄弟原是南平市政和县人,后来5兄弟跟着爸爸到建阳水吉镇南山村、半岭(现在后井窑址进去5公里)建起了瓷厂,做生活用白瓷碗,家中雇有砍柴、种稻、种菜工人,一年只能做4大龙窑的碗,维持一家的生计,后来一大家庭就与建阳瓷厂合作成了建阳瓷厂的工人。叶礼旺爸爸早逝,他在17周岁就接爸爸的班离开了学校。当时刚初中毕业,成了瓷厂的国营工人,烧成工是他的主要工种,也做过模具工人。就这样一直做到建阳瓷厂解体,不愧是三代传承。

要做出与建盏极为相似的作品是不容易的,早在1990年刚结婚,叶礼旺就在建阳水吉营山头做起了建盏,而且是柴烧建盏。当时釉石要去建阳边远处挖,坐班车,走山路,肩膀扛,一次一次的实验,一次一次的采釉,花去了三年多的时间,用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从办厂,制作机器、模具到劈柴烧窑,一条龙的生产都自己亲自作,当然顾不起工人,只因当时,柴烧温度达不到1300多度被迫停产。

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是下岗工人,受爸爸的影响,时常研究爸爸的工作笔记。爸爸是优秀工人,经常去德化、景德镇学习,至今还保存着爸爸的学习笔记。由于是建盏世家,深受影响,叶礼旺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建盏更是由衷地喜欢,成家后他与聪明的妻子一起办厂,虽然失败过一次,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2013年又重新崛起,调整思路,在还没几人做建盏的路上,要一点一点地实验出来实属不易,全凭一次一次的实践所得。只走传统工艺之路,草木灰的配釉,虽然难而不稳定,但也是是可以把控的,发源地建阳首届的建盏“金奖”,南平首届的建盏“金奖”就可以证明,并且龙窑柴烧的作品也是兔毫极品。

建窑工艺师――裴春元

1971年出生。20世纪90年代,行走于大江南北,搜罗各式陶瓷制作技艺,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从古朴典雅的青铜器具到意蕴悠远的文人字画,他畅游其间,颇有收获,而最令他倾心的还是那变化万千的陶瓷器皿。他先后学习陶瓷制作,辗转龙泉、景德镇等著名陶瓷产地,手艺便在这学习中日趋成熟。

1986年-2001年,先后到过龙泉青瓷大师张绍斌、民间绝技艺人梁贵禄学烧青白瓷;2002年开始对建盏由衷热爱,酝酿创办建盏研究室;2007年至今,创办了建阳区陶源建盏工作室,进行独立的创作与经营;2013年―2014年,在创办研究室的基础上,经常跟随陈大鹏和卢国伟学习建盏烧制技艺;2015年至今,从事建盏油滴精品的研发,将自己制作的油滴盏定名为“鹧鸪斑”。

2007年3月作品“高仿建盏银兔毫”被建阳市博物馆收藏;2008年5月作品“仿古兔亳碗”被建阳市博物馆收藏;2012;g12月作品“兔毫建盏碗”被南平市博物馆收藏;2013年7月作品“建阳油滴束口盏”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获铜奖;2013年作品建盏(鹧鸪斑碗)被选送为建盏代表参加中国海峡陶艺博览会;2013年作品建盏(银兔毫碗)被新加坡火凤凰艺术馆收藏;2013年11月15日,参加建阳市首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座谈会.2014年5月作品“建盏鹧鸪斑”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莆田)工艺品博览会上获优秀作品评比银奖;2014年5月作品“银毫天目盏”获“2014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2015年1月作品“建窑银油滴”在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举办的2015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中获金奖;2015年首届建窑建盏作品大赛(传统金奖);2016年5月4日《玫瑰金彩斑盏》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评比中荣获(金奖);2016年5月1日《建窑建盏鹧鸪斑》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作品评比(金奖);2016年6月7日《彩虹斑撇口大碗》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国艺杯”金奖,金油滴“银奖”;2016年8月作品《彩斑鹧鸪斑》荣获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奖(金奖)。

2015年5月14日福建省经济台摄制《寂寞恒心,盏望未来》节目;2016年福建省公共频道和建阳区电视台共同摄制《建盏 匠心》节目,为裴春元制作一期节目。

创烧建盏感言 裴春元

一花一世界,一盏一桃源。建窑黑釉瓷奇妙之处在于:建盏虽然也需借巧匠巧技,但它的花纹皆由瓷器烧制过程中天然形成,黑釉在炉火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幻化出”可遇不可求”的花纹,呈现出变化万千、绚丽多彩之态势。其花纹至今难以掌控,纹样无偶,举世无双,每块建盏的纹路都不可能相同,但每只建盏又都有各自本身的精彩。裴春元在G火中领略着宋人求朴归真的闲雅意境,追寻着心中的”桃花源”。经过多年的试验,所做仿古建盏形似神似宋盏,深得藏家喜爱。其所制建盏胎骨厚重,含铁量高,器型流畅,釉面温润,釉光澄澈,透出浓浓古韵。他尤其擅制鹧鸪斑盏,其斑点密致、斑纹清晰、斑块晶莹,深受建盏爱好者喜好。建盏釉面奇特的斑点是人工难以控制的,它像宇宙的星空,精美绝伦。正因为美丽,所以努力地追求。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研究,了解建盏的历史知识,了解建盏的烧制全过程。20多年来,饱受研制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快乐,终于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实验结果和不断地学习让我知道:釉料的化学组成是影响油滴釉效果的内在因素,决定了油滴斑的产生和色泽,釉厚适中才会有较好的釉面效果。

经过潜心学习,我了解了油滴釉是气泡在釉面上未爆破和未完全平复之间析镜面氧化铁微晶薄层所致。油滴斑以原来气泡为中心发育成一朵氧化铁雪花状的晶花。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建盏的烧制技艺,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烧制中我坚持手工拉坯,能生产多种器形的建盏。主要生产研制有撇口、敛口、束口、敞口的油滴建盏。作品底色黝黑,油滴分布均匀,有很强的颗粒感。盏的釉面光滑,玻化层度很高。

经过了几千窑的实验而成的,才掌握了一系列的工艺。同时,我不断地提高拉坯技艺,力求器形上的多变和创新,符合现代审美又有实用性、多样性。研究烧制出外观没有缺陷,又具有美好斑纹的建盏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从事陶瓷工艺的艺人们不懈的追求。于是,我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制作的建盏取得了业内人士和建盏爱好者的好评,这也是我对建盏创作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的原动力。

因为自己一直都是从事陶瓷专业,所以有较扎实的功底,再通过后期的学习,不断地吸收和借鉴陶瓷行业的经验,甚至学习青瓷、青白瓷等创作经验,所以打下了坚实的审美基础,对陶瓷之美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对建盏的胎骨、釉色和器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建窑工艺师――黄明兴

黄明兴,从事建盏研究16年,国家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华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建盏传承人;中华建盏陶瓷工艺大师。分别荣获第八届海峡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中华工艺精品金奖、最佳传承奖;第十届海峡博览会金奖;第十届中国工艺品博览会金兔毫金奖;2016年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宁波展鹧鸪斑、金兔毫精品金奖;2017年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大会指定用盏。

建窑工艺师――宁志鹏

建盏原产地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人,从小耳濡目染对建盏千年文化充满好奇与痴迷。师承建盏民间工艺大师谢朝华,对建盏的胎体、斑纹有独特的理解,追求古朴,擅长烧制乌金釉与大油滴斑纹,且泛蓝斑效果好,深受广大建盏爱好者肯定,其落款“宁志鹏制”。

建窑工艺师――唐春和

1969年出生,从小爱玩泥巴。家住建阳水吉建盏古镇,2014年着手建盏研究,从拉坯开始研究古建盏的坯体,而后研究建盏的烧制。产品多种多样,有鹧鸪斑、银油滴、兔毫盏等各种各样的作品,深得广大客户的喜爱。2017年他着手研究“跳刀”技法,通过物理的方法改变釉水的流动方向通过改变建盏结晶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动感花纹,终于烧制出自己独特的建盏纹饰。

建盏“跳刀”

“跳刀”是中国陶瓷特有的一种装饰方法,点缀了陶瓷的各种风韵和艺术的魅力。黑底银纹是建盏独特风格,它形成色彩明显的对比,赋予建盏特殊的艺术风格。跳刀纹路精美,有序,独具匠心,色彩斑斓绚丽,完美跳出了千年文化的艺术精髓,结晶纹路干变万化形成独一无二的“蚯蚓纹”“云彩纹”“孔雀羽毛纹”,好似一副生动的美丽的图画。它随性、自然,以清纯、大气的本性,为人们传达出特殊的形式美感。它是吸纳自然能量的一种瓷器,讴歌了生命与自然的完美,也绽放出自然科学与艺术之花的奇香。使用这种物理方法工艺制作,既可以品茶,又可以欣赏,养眼养心,还可以体验匠人的美的艺术传达,一举多得的产品,让人感受到建盏一盏一境界,一盏一乾坤的艺术魅力。

建窑工艺师――叶少华

1979年生,陶瓷工艺师,2002年起开始烧制建盏。一个传统的制盏艺人,自幼在父辈们的熏陶下喜欢上了建盏,经过十四的实践,对建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思维、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代表作品有“彩金鹧鸪斑,制盏所用泥料,都是采自建阳水吉的正宗铁胎泥料。

作品介绍:

《彩金鹧鸪斑》色相沉稳,精光内敛,温润如玉,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泽,美轮美奂。

一只质朴、典雅的“建盏”,就是充分利用了釉料的材质,把固有的、潜在的美表现出来,它所给予人们的不仅是大自然和宇宙的壮观美,还有视觉和触觉所不能觉察到的,一种靠心灵才能感受到的美。

建窑工艺师――游义斌

2014年5月3日开始潜心研究建盏工艺,是建盏界的一位成熟的工艺师。其烧制的油滴盏,胎土纯正,器型圆润,斑纹饱满,斑点大,形状呈卵形,清晰度高,疏密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质感;色泽蓝中带银,十分优雅,温润晶莹,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其作品深得广大爱好者的收藏和把玩,

建窑工艺师――游文

1991年生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于2014年6月28日,始初入建盏工艺行列,创立了文韬建盏陶瓷坊,是建盏界的一位细心沉淀的青年工艺师。其烧制的蓝光油滴盏,器型多样,晶体清晰,立体感强,花色多变,清晰度高,错落有致,具有很强的质感,色泽幽兰透亮,十分优雅,温润晶莹。盏形丰富,时而古朴厚重,时而轻巧方便,将典型的时尚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织其中,水乳相融,其作品深得全国各地盏友的喜爱。

建盏之蓝光油滴

“油滴”一词来源于日本,于日本应永年间《禅林小歌》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历史绵延,岁月融合,将技艺之精粹源远流长。蓝光油滴有其独有的底色,蓝色的浩淼,加之不均匀的斑点,呈现出如宇宙般的浩瀚c广袤,给人无限想向空间。那有如沸腾的油滴一般、呈点状分布的结晶斑纹与不同的光线相搭配,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美感。那充满美妙的镜面感带给人视觉的冲击、心灵的慰藉。而蓝色呈现出的金属光泽展现出神秘和高雅的魅蓝神秘。蓝色、斑点在质感与层次感的相交之下,呈现出不同于普通陶瓷的美感。在茶香浓郁的氛围中,这种美感显得更加锦上添花。俗话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手持蓝光油滴感悟时光沉淀,携一缕茶香,冥想宇宙之悠然,凝香唯美一瞬间。

建窑工艺师――赵雄

1989年出生于福建省建阳区建窑建盏遗址水吉古镇,自幼受建盏工匠及前辈影响,从小酷爱建盏,2010年学校毕业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建盏工作室。2015年担任建阳区建窑建盏协会理事,同年建盏作品荣获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6作品《耀变茶树盏》被建阳区博物馆收藏,同年〈精品油滴盏〉被建阳博物馆和南平地区博物馆收藏。

建窑工艺师――李仁武

1974年出生于建盏之乡―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从小受环境熏陶,酷爱建盏文化。为了弘扬传承建窑建盏文化,希望将失传已久的建窑建盏制作工艺发扬光大。经过多年的学习及研究工作,先后自主研发出一系列建窑建盏产品,其中金兔毫、银兔毫、油滴、鹧鸪斑最具有代表性。其作品工艺精湛,曾多次在全国性的文化(建窑建盏)艺术展览会上展出,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厚爱,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与好评。其制作的建盏,在学术研究及收藏界中,具有很高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建窑工艺师――李德福

出生于1975年10月,普通农民家庭。1992年-1994年,就读毕业于将口职业高中;1994年-1999年经营茶叶销售,业余时间喜爱把玩品鉴建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烧制和鉴别知识;

1999-2010年,在销售建盏与茶叶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有针对性地学习建盏烧制技艺;2009年3i式拜邹云源为师;2010年,成立《晨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茶叶的同时,开始以烧制建盏为主业;2012年,正式建立自己的建盏制作厂房,集制作、研发和销售一体化;2014年,注册自己持有的建盏商标“岩盏”,在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支持下,特别成立“南平市建阳区岩盏建盏陶瓷研究所”,担任所长,专注于建盏制作、研发与销售。2015年01月,担任建阳建盏协会常务理事。2015年12月,担任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常务理事(闽北委员会会长)。

个人成就

2015年08月15日,在厦门非遗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上,荣获“百年建盏手艺民间传承大师”称号;2015年11月27日,《中华工商时报》刊登:本人所制的“岩盏”牌建盏入选“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指定产品;2016年09月02日,传统金油滴对盏被厦门博物馆专门收藏。2016年09月24日,在厦门国际旅游博览会的“华厦工匠论坛”上,荣获“华厦‘岩盏’建盏工艺名师”称号。

2017.5.13德福岩盏作品传统仿宋银油滴获厦门华厦工匠论坛的“华厦名品”荣誉称号。2017.5.18德福岩盏作品“传统仿宋金油滴”被山西博物院收藏。

技艺特点

建窑建盏作为黑瓷代表,中国宋代名瓷之一,本人主要生产兔豪、油滴、鹧鸪斑,烧制建窑建盏的铀矿石以石英为主,也有长石,含铁量高,带有少量粘土,淘冼出的矿釉颜色呈红,紫色,属铁钙系结晶釉;在1300度以上的还原焰中,釉层流动,把铁质拖带成各种形状,冷却后从析出赤铁矿小晶体,在黑色釉面上开成兔毫样、油滴、鹧鸪斑等斑纹,成为建盏的行色元素。

建窑工艺师――徐峰

福建省陶瓷工艺师一级,福建省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从小喜爱建盏,经过多年研究学习建盏文化,其作品胎骨似铁,善于烧制油滴,釉彩中透着蓝光,深受广大建盏藏友们喜爱并收藏。从事建盏制作研发十余年,其作品《炫彩油滴》在2015年中国(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中荣获工艺美术“华表奖”金奖;2016年在第一届开封市宋盏文化研究选拔赛中荣获金奖,并授予“优秀宋盏制作”称号;2017年莆田争艳杯大赛中荣获银奖。2016年8月在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展中,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陶瓷作品《龙鳞甲》荣获银奖、铜奖。

建窑工艺师――连小华

1972年12月出生于水吉镇后井村建窑建盏窑址地。1991年入伍~1994退伍;1995年~1997年务农;2015年8月担任后井村建盏之乡・村主任。

1998年―2013年拜阙梅娇老师门下学习陶艺建盏,从此与陶艺建盏这行业结下不解渊源,在阙梅娇大师的工作室中学习拉胚,上釉,烧制的管控。这其中的门道太深,很多感觉难以描述,都是十几年如一日不间断地烧制学习,只要能静心沉浸在这个行业,与师傅一起工作,每日还可以聆听到师傅的偶然心得,那可是很有启发的经验之谈啊!

童年时经常和小伙伴上山砍柴,有时在草丛里玩耍时,经常能捡到建盏黑瓷片,仔细观察瓷片上的油滴含蓄而美丽。自小长于建窑遗址,耳濡目染,听着关于建盏的美丽传说,年幼的时候常常幻想着有朝一日,家乡重回宋代那时,建盏能工巧匠云集,烧盏的龙窑火光映天。

建窑工艺师――王清霞

女,福建建阳人。从小就对艺术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早年喜欢中国的古代艺术,被先辈的那种工匠精神所感染,喜欢上古玩,收集了许多唐宋明清的屏风、雕件、字画等。后又迷上了建窑建盏,对宋代建窑古窑址的标本情有独钟,收藏了许多建盏的标本器型和斑纹作标本。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十年前,又开始用电窑烧制建盏。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在已能熟练地烧制出兔毫盏、鹧鸪斑盏、龟裂纹盏、油滴盏、乌金釉盏等建盏斑纹。作品被国内的许多资深玩家所爱好和收藏。

近年来多次参加各种陶瓷文化、艺术博览会,屡获奖项。2014年研发的鹧鸪斑盏和“星耀天宇”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华表奖和金奖”。该件作品是作者历经十年的反反复复的上百次研发、烧制出来的精品。另外,为了恢复宋代点茶技艺,烧制了一种新器型――盏托。通过查阅大量的史书和资料,为了在斗茶、点茶中表示对贵宾的尊重,也为了体现宋代点茶的“高大上”,本人2015年率先研究、烧制了建盏的盏托。在敬献点茶时,将建盏置于盏托上,然后恭敬地为贵宾奉上一盏茶,以示时贵宾的尊重。作品问世以来,供不应求,为点茶新添了一款茶器。几年来,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在空余时间里,本人参加了多个培训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去年年底,还参加了入社部门组织的考试,获得了福建省人社厅颁发的福建省陶瓷工艺师技师考试,并顺利通过了考试,2017年初获得了陶瓷工艺师技师(国家职业二级)。近期,多个作品被各级博物馆、博物院收藏,说明本人的作品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认可。

2015年5月作品“鹧鸪斑茶盏”获建阳区首届建窑、建盏作品大赛银奖;2015年11月作品“鹧鸪斑钵碗”获中国美术协会“华表奖”金奖;2016年10月作品“宇宙之星”获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十大名窑”金奖;2017年5月作品“银河之星”获第九届福建省工艺美术“争艳杯”大赛金奖。

2017年5月作品建窑“银河之星”被西安博物院永久收藏。

建窑工艺师――蔡涛

蔡涛,男,汉族,1987年生,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人,福建省手工艺协会、建阳区建盏协会、南平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祖辈毕生致力于制茶、研茶及茶具事业,从小便耳濡目染与建盏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致力于油滴斑纹的研究,对建盏事业积极,热爱,坚持传承为主、创新为辅,烧制作品多样化,不拘一格,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福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培训班首批结业学员。曾被中国首届华夏工匠精神论坛中被组委会授予“华夏建盏工艺名匠”称号;荣获第十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2016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2017年第13届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等荣誉。

建窑工艺师――杨华华

古韵氤氲,匠人传承。杨华华一杨华建盏陶瓷研究所创始人,1978年出生,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人。自幼钻研古盏之魅;2008年师从叶礼旺师傅,研习建盏之精髓;2012年传承师者制盏精髓,纳艺术之灵气始建杨华建盏陶瓷研究所,潜心建盏陶瓷,释放古韵生姿,钻研建盏,立足建盏,以古文化为依托,展现技艺背后的文化品涵。

与古韵为伴,携技艺绵延,升华技艺,进获得诸多赞誉。所作曜变茶沫釉盏于2016年6月17日摘得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协会《中艺杯》优秀美术作品评比金奖;所作束口茶沫釉盏于2017~5月1日第十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优秀作品中荣获银奖;所作窑变茶沫釉盏于2017年5月1日荣获第九届福建工艺美术“争艳杯”铜奖。其所在研究所被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认定为会员单位;其个人被评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窑建盏协会会员。

数十载潜心钻研,其深钻茶沫釉盏领域,锻造锤炼匠人本领,参透艺术制作之本职,将作为中国传统的温颜色釉品种之一的茶沫釉进行深度研究,挖掘层次,传承古法,以心为伴,缔造只只经典。其所作束口茶沫釉盏传承北宋建盏兴起之初意,展现建盏的经典器型,琉璃岁月,穿越时空,将古瓷经典之姿重现当下,釉泪生樱古朴敦实。其建盏油滴黑亮如漆的釉上井井有条地镶嵌着大小不一的结晶状银色圆斑,闪耀着金属的光泽,犹如滴落水中的油滴,时聚时散,悬浮水面;又好像迢迢银汉,繁星遍撒。其以质朴之心在素朴的黑釉上烧制出精美绝伦的斑纹。

其所作窑变茶沫釉盏,以富于变化之属性,再其手中愈加美轮美奂,为追求超高技艺,其不断锤炼心性了然,重现华丽繁景,在寻中国式抽象之美,感悟其作品中超时代之艺术审美意境。其所作曜变茶沫釉被视为建盏珍稀之品。为释放其精髓,坚守福建故土,体味传承之气,以精湛技艺缔造纤细纹理,冲击视觉,温柔手感。路漫修远,传承不断。杨华华以杨华建盏陶瓷研究所为创作原点,不断汲取艺术之灵气,建盏之精华,以传承为旨归,展现匠人工艺,进发古韵之魄,傲然立于福建,涤荡技艺,以件件珍品建盏定义自身成就!

建窑工艺师――林建鸣

1976年生,福建建阳水吉人,从事建盏烧制新生代工艺师。其祖辈世代从事陶瓷烧制,自小受家庭熏陶,潜心研制建盏数年。他的作品三维玻化立体感强,以孔雀蓝油滴、金兔亳为主打作品,深受建盏爱好者和盏友们喜爱。

作品描述:

金兔毫建盏:撇口,口径13厘米,高4厘米。金兔毫盏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盏色贵有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层次感超强,实在美不胜美!

石榴纹建盏:口径12.5厘米,高5厘米。本款作品为林建鸣师傅的代表之作,传递千年建盏的古窑烧制技艺;纯手工拉坯施釉,大气灵秀;秉承石榴纹的精髓和神韵,非常珍贵和唯美;斑纹饱满丰润、大韵其美,落于晶体之中,片片金斑徐徐而出,犹如石榴晶透欲滴,娇媚如春,释放千年建盏的唯美传说。对于爱盏的人而言,遇见石榴纹,犹如遇见梦中的天使,奇缘之美,喜盏而悦。其价值之珍贵非常可期待!

建窑工艺师――谢朝秋

1974年出生,2012年向舅舅熊忠贵学习烧制建盏,在舅舅的指导下和自己的多次尝试和潜心地研究下,烧出了广大建盏爱好者青睐的产品,并多次获奖。其烧制的建盏油滴层次感强,晶体清晰,分布均匀,色泽光亮,结晶强,晶体园,犹如一个个小星星分布在宇宙中,一眼看去让人进入无限的遐想中。产品自然,脱俗,呈现静谧之美,胜似名贵的幽兰,与茶的精神内涵相结合相得益彰。

建窑工艺师――刘忠礼

男,出生于1966年12月,自幼生活在建盏文化浓郁的水吉镇玉瑶村,1984年退伍返乡后曾在玉瑶村附近瓷厂工作学习烧制瓷器,1997年第一次接触到建盏的复古烧制技艺并于2013年正式开始独立烧制建盏至今,目前每年烧制建盏5-8万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立志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我们建盏的文化、让建盏文化融入全球。

获奖情况:

2015年南平市建阳区建盏协会会员2016年福建省美术工艺协会会员2015年(绿油滴大盏)获南平市工艺美术作品展――铜奖。

建窑工艺师――周勇

1987年出生,是一个知识青年。2015年开始着手建盏研究,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验,终于研究出全包釉的建盏烧制方法,改变了古代建盏的烧制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建盏烧制技术。烧出来的建盏保留了原有的盏的器型,改造了建盏半包釉的传统,让建盏更上了一个崭新的层次,塑造了建盏的完美。他的作品深得广大建盏爱好者的喜好和收藏。

建窑工艺师――邱芙蓉

邱芙蓉,男,成长于建盏之乡福建建阳水吉镇南山,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福建省建阳古艺建盏陶瓷有限公司法人。从小喜爱陶艺,16岁开始随父亲学习并参与建盏制作,熟悉建盏制作过程中的拉胚、修胚,建盏釉水调配、烧制工艺,技术娴熟,工艺既恪守古法又独特精美。

为弘扬传统文化,创办福建省建阳古艺建盏陶瓷有限公司,长期着力于部级非物质遗产建盏制作工艺的传承,发扬。制作的作品简洁雅致,尽现神韵,更为通达人性,空灵悠远,富有禅静之美,釉色犹如星辰般璀璨神秘,斑纹有立体感,层次感,并有明显的金属感,色彩随着光线强弱而变化,内敛而奢华。

曾获得众多艺术奖项,作品遍布全国,多项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紫金油滴系列

一抹摄人心魂的紫,初见便不能割舍,三维立体感超强的晶体,加之粗犷且炫彩的斑纹,析晶彻底,在内敛的空间释放如宇宙般浩渺的自由。

夕阳花雨

许以时光,许以打磨,沉淀在夕阳里的,如花似雨。

建窑工艺师――叶元锋

叶元锋,民间工艺师。1979年出生于建盏之乡-水吉镇,从小对建盏耳濡目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建盏的喜爱不减反增。

在2011年,建盏烧制技艺被评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开始研究传统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经过三年多的研究,于2015年6月份创办(盏缘建盏工作室)。在掌握了传统烧制建盏技艺基础上,融入现代陶瓷烧制技艺,成功烧制出“金缕鹧鸪斑”“银河”系列。继承建窑建盏的传统烧制技法结合现念,不断创新,再创千年建盏的辉煌。

建窑工艺师――游伍信

1994年生,福建建阳人,建窑工艺师,从小对建盏充满兴趣的,从事建盏创作设计,作品类目有“鹧鸪天目”“雪花油滴”等。其作品釉面斑纹天然形成,富于变幻。斑纹晶莹清晰,金属感与玻化感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中国传统风格。

游伍信与鹧鸪盏建窑

建盏自元代湮灭以来,不仅工艺失传,特别是宋代古籍中记载的鹧鸪斑建盏也成了千古之谜。至今历时一千余年,有关鹧鸪斑的特征,古籍记载的鹧鸪斑建盏,其特征与建窑一带鹧鸪鸟特征类似。

鹧鸪斑天目,盏内外壁均布满黄色的鹧鸪斑点,形状如若鸟羽,层层林立叠放,过渡舒畅,收放自然,斑点大小从口沿至盏心,先是密麻小斑,再是如羽大斑,后又收缩为小斑。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都有很强的层次感,优雅、端庄,而不失内敛,如若“孔雀开屏”尽收一盏。必须说明的是,游伍信的鹧鸪之所以称“天目”,原因是它也属于黑釉,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宋代鹧鸪有所区别,釉面上有一层玻化层,斑点色泽不一样,形成机理也不尺相同。在阳光下,釉面上的玻化感更为明显,有较强反光。斑点也更为鲜艳,斑点之间的界限也更加明了、清晰,视觉上的立体感也更为强烈。

建窑工艺师――翁书杰

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工艺师。2013年拜师邹云源学习建窑建盏烧制工艺;2015年创办水吉镇宇杰建盏陶瓷工作室至今;2015年在第一届开封市宋盏文化研究选拔赛荣获金奖,并授予”优秀宋盏制作人称号”;2016年5月福建省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会授予建阳市水吉镇宇杰建盏陶瓷工作室副会长单位。

翁书杰始终致力于研究传统天然原矿釉烧法,静心专研原矿釉建盏独特的还原烧机理。在天目釉与草木灰之间,凭借其无数次实验所掌握的温度曲线规律,烧制出精湛的、极具其个人风格的代表性作品:蓝麒麟盏、曜变蓝麒麟盏、星辰曜变油滴盏、玻化鹧鸪斑盏、彩金鹧鸪斑盏、满天星盏、乾坤油滴盏、茶叶末兔毫盏等,并多次获得奖励。

他坚持建盏首先应该是健康、安全、环保的茶器,其次才是高雅的艺术品。无论多美,使用安全对人体无害是首要前提。

建窑工艺师――谢朝华

1968年出生,户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建盏之乡,世界遗产中国建盏艺术创作中心民间建盏大师、建窑工艺师。他从小受表舅(建盏非遗传承人)的熏陶,耳濡目染,对烧制建盏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是一个充满创作激情的民间建瓷艺术大师。近年来全身心投入“曜变天目”盏的研究与烧制。2016年8月终于创烧成功曜变七彩虹建盏,攻克了“曜变天目”工艺的难关。现他创办了“世界遗产建盏创作中心”,他的作品曾经多次荣获金奖。第12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并且作品被陕西省西安博物馆收藏,得到了广大建盏专家的认可和赞同,他烧制的建盏深受业界人士和建盏爱好者的青睐。深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上一篇:酿酒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产业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