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7 18:41:03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1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维度;旅游态度;旅游行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4―0082―06

随着全球国际旅游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将文化因素作为影响旅游者偏好和行为的关键变量纳入旅游行为研究之中。有的学者呼吁:无论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必须理解和容纳国际旅游者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金(Kim,1998)总结了跨文化研究得到重视的几个原因:国际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文化和种族多样性得到认同;社会科学领域内出现更广泛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趋向,如后现代主义、现象学。但他同时指出了旅游领域中的跨文化研究仍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关于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文献散布于多种国际性旅游和接待业管理期刊中,本文搜索的相关文献来自12种主要的国际性旅游、接待业管理和消费者研究期刊,其中最主要的期刊是《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0f Trav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ospitality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共50多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能反映目前国际范围内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总体状况。通过对这些文章内容的分析,本文希望能较全面地展示目前国际上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依据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主要争议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1 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中文化含义的界定

对文化下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克鲁伯和克拉克洪(Kroeber&Kluckhohn,1985)曾总结有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一些学者尝试对文化的定义进行归纳分类,如瑞卡德森等(Richardson et al,1988)将文化的定义分为两类:行为模式和知识、信念系统。他们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定义对旅游研究都是有意义的。马斯特和普瑞迪克斯(Master&Prideaux,2000)认为可以从两个视角看待文化,一个是将文化仅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中潜在的、支配行为的信念、规范、价值观和习俗;另一个视角是将文化看作是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综合体。苏斯曼和拉西克斯科(Sussmann&Rashcovsky,1997)认为文化包括可观察的因素,如行为特征、物化的艺术和不可观察的因素,如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文化一般被认为有三层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中,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大多文化的定义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强调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被一个社会成员所共享,不同文化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赫夫斯蒂德(Hofstede)形象地把文化比喻为人的心理程序,决定着特定群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可见文化的定义更多地是从心理学角度论及文化的。

2 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

被跨文化研究者引用最多的文化理论是赫夫斯蒂德(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该理论将国家文化分为4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男性气质一女性气质、不确定性规避。后来又加了一个维度:长期导向一短期导向。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被定义为处于低权力地位的个体期望和接受权力不公平分配的程度。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被定义为社会中个体间联系的松散程度,个体只需照顾自己及小家庭成员。男性气质(masculinity)被定义为社会中性别角色差异的程度,男性被认为是果断、粗犷、关注物质上的成功,女性被认为是谦虚、温柔和关心生活质量。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avoidance)被定义为某一文化的成员对不确定和未知情境的恐惧程度。长期导向(long-term orientation)指一个社会体现实用的、未来导向的观点的程度。赫夫斯蒂德(Hofstede)计算了66个国家在以上5个维度上的得分,成为比较国家文化差异的重要依据。

1983年,霍尔提出了区分文化差异的4个维度:语境(高语境一低语境)、空间、时间、信息流。低语境文化中,个体间的交流更多使用直接的言语,而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多使用非直接的、含蓄的交流方式。大多亚洲国家属于高语境文化,西方社会大多属于低语境文化。克拉克洪和斯特罗贝克(Kluchhohn&Strodtbeck)在1961年根据对5种关系的价值观取向提出5个文化维度:人的取向、自然取向、活动取向、时间取向和人际关系取向。1969年,印克勒斯和利维森(Inkeles&Levinson)在回顾了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文献后,总结了国家性格的3个维度:和权威的关系、自我概念(特别是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个体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概念)和处理冲突的方式。和赫夫斯蒂德(Hofstede)文化理论相比,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较少以这几个文化维度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3 旅游态度和行为跨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

通过对旅游跨文化研究内容的分析,本文将旅游跨文化研究分为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搜集、旅游形象、旅游决策、旅游活动和行为、满意度及旅游服务等几个领域。

3.1 文化与旅游动机

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但大多数旅游动机研究基于西方个体主义文化背景,很少考虑文化的差异。金(Kim,1998)分析了北美流行的几个动机理论(期望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和需要层次论),认为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美国文化基础上,很难解释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但旅游动机的测量量表却被证明可以进行跨文化使用。姜和帕克(Jeong&Park,1997)在检验李和克伦普顿(Lee&Crompton)提出的猎奇动机量表时,发现基于美国居民和长期假日情境下提出的猎奇量表被用于韩国的一个主题公园的研究情境时,结果和原作者的结果非常相似,从而证明原量表在韩国文化背景下同样可信和有效。施奈德和巴克曼(Schneider&Backman,1996)的研究也说明在北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节事动机量表可以用于阿拉伯国家。

李(Lee,2000)比较韩国Kyongju世界文化博览 会参观者的动机,发现亚洲客人(日本和韩国)与高加索客人(欧、美)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金和李(Kim&Lee,2000)分析了美国和日本游客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文化态度、旅游动机及两者的关系,发现两组游客在文化态度和旅游动机上均存在差异。尤(You,2000)等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英国游客与日本游客的推拉动机的差异,金和普瑞迪克斯(Kim&Prideaux,2005)研究了来自5个国家或地区(美、澳、日、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韩国入境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克扎克(Kozak,2002)研究了英国和德国旅游者去摩洛哥和土耳其的“推”和“拉”旅游动机,方克和柏润(Funk&Bruun,2007)比较了体育旅游动机的跨文化差异。以上这些跨文化研究提供了较充分的证据说明旅游动机存在文化差异,来自不同国家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旅游动机,同一国家的旅游者在不同的目的地旅游时的动机也不同。

3.2文化与旅游信息搜集

文化是影响旅游者信息搜集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相关的研究却不多,只有少数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研究,且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尤斯尔等(Uysal et al,1990)研究了去美国旅游的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发现各个市场最主要的信息源分别是旅行社、家庭和朋友及书籍和图书馆资料。古斯奥依和陈(Gursoy&Chen,2000)考察了美国的德、法、英入境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根据旅行目的和信息搜集行为将旅游者划为4个细分市场,每个细分市场依赖的主要信息渠道存在差异。陈(Chen,2000)研究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去美国旅游的旅游者信息搜集行为,得到了同样的结论。陈和古斯奥依(Chen&Gursoy,2000)比较了美国的英、法、德首次和重复入境旅游者的外部信息搜集行为,发现旅行社是使用最多的信息源,并指出国家文化和旅游经历都会影响信息搜集行为。马里和克罗特斯(Money&Crotts,2003)考察了不确定性规避对美国的日、德入境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的影响,发现高不确定性规避的消费者较多使用旅游中介,较少使用个人的、目的地营销导向的和大众媒体等信息源。古斯奥依和乌马伯瑞(Gursoy&Umbrei,2004)研究了欧盟15国居民的外部信息搜集行为,发现国家文化影响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

3.3 文化与旅游目的地形象

较早考察文化对目的地形象影响的学者是瑞查德森和克伦普顿(Richardson&Crompton,1988),他们选择说英语和说法语的加拿大人作为两个文化组,并确定了10个旅游目的地属性,结果发现10个属性中的6个存在显著差异。柯(Kau,1993)对新加坡一个新建的主题公园唐城(Tang Dynasty Village)的吸引力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发现欧美游客与亚洲游客在心理特性的8个项目上有4个存在显著差异,在主题公园提供的9个吸引物和活动项目上有6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

陈和克斯泰特(Chen&Kerstetter,1999)研究了美国国际学生对宾州乡村地区的感知形象,发现来自东南亚的学生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评价高于来自东亚和欧洲的学生,中南亚留学生对乡村氛围的评价高于加拿大、东亚和欧洲留学生;东亚留学生对舒适宜人的自然评价低于拉美、中南亚和东南亚留学生。马克埃和费森马依尔(Mackay&Fesenmaier,2000)使用加拿大亚伯达的9张风景图片和多维尺度分析技术考察了美国和台湾研究生的目的地形象评估。结果发现两个文化群体在形象评估的维度和对维度的解释上均存在差异。台湾学生出现3个形象维度(水、适度风险、山),美国学生出现2个形象维度(复杂、粗犷、与自己国家不相似;自然、无名、有水)。

3.4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

在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领域的跨文化研究相对缺乏,只有少数几个研究涉及决策时间差异和影响目的地选择的政治不稳定因素的感知差异。爱弗森(Iverson,1997)对日本和韩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进行了比较,卡方检验发现两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存在显著差异,韩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比日本旅游者短,这可能因为两国在赫夫斯蒂德(Hofstede)的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上存在差异。作者还同时考察了性别、婚否、旅行经历、年龄和收入对决策时间的影响,发现年龄和婚否对决策时间存在显著影响。但和国籍相比,这些变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政治不稳定很显然会对目的地旅游业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不同的客源国对目的地政治不稳定水平的感知及对这种不稳定的敏感度是否存在差异呢?斯第吉等(seddighi et al,2001)考察了6个欧洲客源国的旅行对各种类型政治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性的感知及对8个地中海目的地国家政治稳定性的感知。研究发现:各种类型的政治不稳定对旅游业影响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决定以上感知的差异;文化背景对地中海目的地政治稳定性水平的感知差异也产生重要影响。

3.5 文化与旅行行为、旅游活动

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的跨文化研究得到相对较多的关注,研究方法包括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定量和定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入境旅游者、一国内部的不同人群以及移民。皮扎姆和苏斯曼(Pizam&Sussmann,1995)用间接的方法考察了伦敦市导游对日本、法国、意大利和美国游客的感知,发现导游感知的不同国家旅游者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皮扎姆和姜(Pizam&Jeong,1996)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考察了韩国导游对日本、美国和韩国人旅游行为的感知,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米克莱顿(Mykletun,2001)等在研究波罗的海旅游非优区岛屿目的地的市场定位时,用多元对数回归方法考察了国籍作为市场细分变量的有效性,罗森鲍姆和斯皮尔(Rosenbaum&Spears,1999)考察了夏威夷国际游客的消费行为差异,发现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6组游客计划在购物和其他各种活动上的消费存在差异。

跨文化研究中,国际学生市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菲尔德(Field,2004)比较了美国克莱姆森(clemson)大学国际学生和本国学生的旅行态度和行为差异,金等(Kim et al,2003)比较了美国大湖区3所大学中来自亚洲的国际大学生和美国本国大学生的旅游活动偏好,施奥汉姆等(Shoham et al,2004)比较了美国、南非和以色列3国学生的旅游偏好,皮扎姆等(Pizam,2004)通过对11个国家接待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冒险和追求感觉的个性倾向特征对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选择的影响,这些研究证明不同国家的大学生在旅行特征和旅游活动上存在文化差异。跨文化研究中建构理论 模型的研究较少,赖辛格和马夫昂多(Reisinger&Mavondo,2004)对美国和澳大利亚学生心理特征的模型建构和比较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跨文化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但也有一些研究使用定性方法。马奇(March,1997)使用定性方法(访谈)对5个亚洲国家的出境旅游产业及旅游者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如“说英语的能力和欲望”、“饮食习惯”、“独立冒险精神”、“海外旅行的期望和需求”等项目上存在国家间的差异。另外一个使用定性方法的跨文化研究是桑普森和卡特勒(Thompson&Cutler,1997)对西非冈比亚旅游工艺品的考察。研究发现斯堪的纳维亚旅游者喜欢真实性的、高质量的工艺品,德国旅游者喜欢代表非洲的、抽象的、小型化的工艺品,英国旅游者喜欢实用的、小型的、便宜的工艺品。

3.6文化与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

1988年,帕拉苏拉曼等(Parasuraman,PZB)设计了服务质量测量量表(servqual),认为服务质量可通过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对服务质量的感知的差值来测量,即0=P―E。但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克罗宁和泰勒(Cronin&Taylor,1992)提出仅“服务质量感知”这一个测量就可以解释整体服务质量绝大多数的方差。PZB的量表被接待业研究者用于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研究,产生了Lodgserv(住宿业服务质量量表)、Dineserv(餐饮业服务质量量表)等。和在一般的服务质量研究领域存在的争议相似,在接待业服务质量研究中也存在关于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是否可以用于所有情境的争议。阿姆斯壮等(Armstrong et al,1997)考察了文化价值观对服务质量期望的影响,以及跨文化情境中服务质量的测量是否与服务期望有关,金和普瑞迪克斯(Kim&Prideaux,2003)考察了韩国航空服务员对4个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和美国)乘客的服务期望感知差异,马斯特和普瑞迪克斯(Master&Prideaux,2000)根据旅游研究中缺乏对物质文化和旅游关系的研究这一情况,考察了物质文化与度假满意度的关系,克扎克(Kozak,2001)比较了到土耳其和马约卡岛旅游的英国和德国游客的满意度,余和古尔顿(Yu&Goulden,2006)比较了蒙古国的入境国际旅游者的满意度,以上研究都证明了服务质量感知和满意度存在文化差异。雷特文等(Litvin,2003)以新加坡的国际游客为例,研究发现自我形象和目的地形象有较高同一性的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较高。

跨文化研究面临一些方法论的挑战,常等(Cheung,et al,2004)以美国和中国香港学生对提供全套服务的餐馆的服务期望为例,探讨了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结构无差异和因子无差异,认为跨文化差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被比较文化群体在题项得分上的差异,二是被比较文化群体赋予“题项一结构”联系强度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在服务适应性、职业技能、卫生和产品知识4个维度上,美国人的期望值均高于中国香港人。

3.7主客文化差异和主客交往

在国际旅游情境中,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往往存在文化差异。魏等(Wei et al,1989)分析了300名1985年一1987年在中国参加科技交流项目的美国访问者的总结报告。内容分析的结果发现了4种类型的文化冲突:文化中心主义、交流问题、服务质量差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赖辛格和特纳(Reisinger&Tuner,2002)分析了印度尼西亚旅游者和澳大利亚东道主之间在8个方面的文化差异,他们随后将澳大利亚的亚洲市场按所使用的语言分为5个部分(印尼语、日语、韩语、汉语普通话和泰国语),考察了亚洲市场旅游者和澳大利亚东道主在文化价值观、社交准则、服务感知、主客交往方式和主客交往满意度几个维度上的差异。皮扎姆等(Pizam et al,2000)以在以色列境内的工作型旅游者为例,以社会心理学的“交往模型”为依据,考察了主客社会交往的强度及其对满意度和态度改变的影响。泰伊尼等(Thyneet al,2006)用结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西兰居民对不同类别旅游者的偏好。早在1976年,人类学家伊万斯(Evans)就从人类学视角考察了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他以墨西哥西部的一个港口城市为例,从时间、空间、交流和文化因素几个方面分析了旅游者的类型(大众旅游者、探索者、漂泊者和居民型旅游者)和文化经纪人对主客交往的影响。艾默(Amir,1969、1976)和库克(Cook,1970)曾提出种族间交往要产生积极效果,参与双方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地位平等;互相合作,达到共同目标;有较亲密的交往;有支持交往的社会气氛等。但在旅游者和东道主的交往中,这些条件却很难被满足,以致这种交往对旅游者对东道国文化态度的改变的影响也是较小的。

4 总结与讨论

旅游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上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但大量游客来到不同于自己国家文化的目的地,可能会引起各种文化冲突和摩擦,给游客和东道主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近10多年来,主客文化差异及文化背景对旅游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涉及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搜集、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旅游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及主客交往等。其中,文化对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的影响研究较多,文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较少。尽管存在一些争议,绝大多数研究都证明了文化是影响旅游态度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旅游行为的其他解释变量相比,文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学者们也指出,文化只是影响旅游行为的一个因素,要全面理解旅游行为,必须将影响旅游行为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大多数跨文化研究用国籍来代表文化变量,并未深入到文化的内核来探讨文化对旅游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但有部分研究借用赫夫斯德(Hofstede)的文化理论解释旅游态度和行为的差异。

在世界旅游市场中,中国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均占据重要地位,目的地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不可能无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他们需要研究中国游客的特殊需求和特殊的行为特征。有一些跨文化研究已经涉及中国游客,但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入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重心,政府和企业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争取更多的境外游客,学术界也有涉及入境游客行为差异的研究。但总体来说,目前对入境游客的行为差异还缺乏深入了解,国内的跨文化旅游行为研究无论在数量上和深度上都存在相当不足。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2

一、课堂导入中对比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以图片、flash、影视片段等方式对比呈现中西文化差异,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营造教材中主题的文化背景。例如,教师可以先以Birthday Party为主题进行导入,利用互联网资源,事先准备一些关于中、西生日聚会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比观看。通过让学生观看这些影视片段中生日聚会时的场景,使他们直观地、身临其境地对比、体验中西文化差异,并为接下来的单元教学做好铺垫。

二、分组讨论中发现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的智力获得最好的发展。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将学科结构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所以,在导入阶段后,教师应该设置一个分组讨论阶段,让学生自主发现、顿悟其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帮助他们克服跨文化焦虑。分组时注意要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在小组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在观看完中西生日聚会影视对比资料后,可以以“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birthday party in the videos?”为话题进行分组讨论,自主发现。讨论时间3分钟,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讨论结果交给老师,由教师一一宣读。经全班学生辩论、审议是否为文化差异后,判定发现不同点最多的小组获胜。如此,将中西生日派对的差异一一找出,如歌曲不同、有无蛋糕、场景布置差异、是否吹蜡烛及燃放鞭炮等,从而通过对比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强烈的文化差异印记。

三、具体举例中讲解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了解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学会用恰当的英语表达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如果只靠教师去讲解两者其中的文化差异势必会抽象、乏味,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可以自己编造给出一些中西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的例子,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

(中式邀请)

小张:老李,你看你帮了这么大的忙,我晚上请你吃饭!

老李:不用,不用,你太客气了!

小张:真的啊,这不应该的吗!赏个脸吧,地方我都定好了,在XX饭店晚上六点。

老李:那恭敬不如从命了。让你破费了,晚上见吧。

(西式邀请)

Jim: Hi, Jack.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afternoon?

Jack: I’d love to. Thank you!

Jim: What about you? Ellen.

Ellen: Oh, sorry. 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 then. 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白:中国人喜欢推辞,即便是想去也要拒绝一下,以示谦让和礼貌;西方人则喜欢直来直去,不会客套,拒绝后也会给出适当理由,而且无论接不接受都会表示感谢。

四、课堂总结中升华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3

研究目的: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纷纷将经营的重点从传统的语音固话业务转向3G数据业务,作为中国电信八大业务基地之一的天翼空间应用商店,定位于中国电信的3G应用门户,肩负着支撑大网数据业务进行流量经营的重任。为用户提供各类手机应用、数字内容发现、下载、购买的一站式服务。所提供的应用软件涵盖影音娱乐、新闻资讯、游戏、理财、实用工具、书籍、旅行、社交网络等类别。

本文将从天翼空间的定位开始,沿着“行业现状”、“战略制定”、“实施方案”,的路径,通过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及自身的分析,为中国电信天翼空间应用商店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本研究不仅对于中国电信天翼空间业务具有应用基础,对国内正在兴起的3G数据业务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1. 运用PEST工具对天翼空间应用商店进行宏观环境分析,得出其战略定位

2. 进行三角形模型分析,设计出天翼空间差异化市场营销战略

3. 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维度制定差异化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方案

所需条件和完成时间(附细化到三级目录的论文纲要):

时间 完成任务 特别条件

3月10日 开题报告

6月10日 中期检查表

8月30日 论文初稿

9-10月 资格审查

10月 论文正稿

10月下旬 论文评审

11月中旬 论文答辩

(附:三级目录)

1.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内容

1.3研究思路

2. 天翼空间战略定位

2.1政策环境分析

2.2经济环境分析

2.3社会环境分析

2.4技术环境分析

2.5天翼空间战略定位

3. 天翼空间现状

3.1天翼空间产品现状

3.1.1产品平台组合现状

3.1.2商店提供应用及内容现状

3.2天翼空间推广现状

3.2.1天翼空间渠道现状

3.2.2天翼空间价格及促销现状

3.2.3天翼空间用户发展量现状

4. 制定差异化市场营销战略

4.1三角形分析模型

4.1.1竞争环境分析

4.1.2竞争对手分析

4.1.3企业自身分析

4.2制定差异化市场营销战略

5.差异化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

5.1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5.1.1平台差异化

5.1.2商品差异化

5.2价格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5.3渠道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5.4促销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6.结束语

6.1成果总结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4

【关键词】文化;时间观;差异;影响

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紧密。据外交部网站信息所示,截至2006年8月6日,中国与乍得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至此,中国已与16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中国又同马拉维建立了外交关系。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接触势必会产生摩擦、冲突,因此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各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两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本文主要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中的时间观念差异,旨在让人们认、了解并重视中西时间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从而顺利开展各种中西交流活动。

“人类的时间观念主要来源于观察到的自然运动(含天体运动)和人文运动(含历史进程)的有序性,来源于此等有序运动的节律性或律动性。”因此,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时间的看法也就不同。时间观属于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它处在人们的无意识之中,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只有35%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我们经常听说,大学毕业生去应聘工作,因面试迟到了而失去了宝贵的工作岗位;当两种不同时间观的人在商场上谈生意时由于时间观的不同会造成生意谈判失败,造成双方的巨大损失。然而,也听说在一些政府部门或国企等单位召开会议,通知下午两点开会,人们通常是在两点半才陆陆续续到场。而在美国,人们是讲究绝对准时的。因此,为避免不利后果的出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时间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欧美国家的人们非常重视时间,无论做何事都讲究准时、守时。例如,美国人视时间如金钱,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说过:“记住,时间就是金钱(Remember,that time is money)。”他们干什么都要做时间计划安排,有一套日程表,一天的时间日程安排,一周的日程安排,甚至一个月的时刻安排也会有,他们会严格按照日程来办事,甚至探亲访友也会提前安排。例如,德国人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刻板,他们注重分秒不差。德国是世界上生活节奏很快的国家,守时惜时基本上是德国社会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之一。德语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英国人同德国人、美国人一样,都是把守时、准时看作一种行为准则。

有些国家的人们则不太在意守时的时间观念。法国人在会谈时很看重对方是否准时,而自己则常常迟到,且常以塞车等借口加以搪塞。如果你找法国人办事,如果他说“请等一秒种”,你千万不要相信他的一秒钟的意思,其实他是在告诉你要等一会儿,这同中国人的“马上”的意思差不多。阿拉伯人把家庭、朋友、宗教看得比工作重要,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比较随意。印度人一般说好几点见面,往往要迟到半个小时左右,甚至根本不赴约。菲律宾人、埃及人办事也经常迟到。韩国人在商务谈判中不会提前哪怕半分钟到达,总是故意迟到几分钟。

当然,上述所举国家的例子只是一个大致的情况,不是说某个国家的所有人的时间观念都是一样的极端。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时间观念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当然还有很多国家的时间观也不一样。时间观念的不一致,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诸如哲学基础、文化、风俗、宗教、历史等等。例如,在中国,国家规定除节假日外,工作日是周一到周五,然而由于宗教原因,星期六是犹太教的安息日,所以以色列的工作日是周日至周五。所以,我们在进行对外交流时,要先做了解。造成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时间观念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已有很多学者对此做了研究分析。

韩银燕和钱鑫两位学者在其论文“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张颖在其论文“中西方时间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将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的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中西方的社会背景不同,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一切农事在很长时期内都是看一年四季的更替来决定农事,所以中国人表达时间的常用词汇常常采取模糊表达方式,而西方社会大多是发达的工业社会,一切都讲究效益,利润最大化,而且他们发明了时钟,所以西方人们往往把时间精确至分和秒,以争取争分夺秒。基于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传统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道教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最好的体现,因此注重循环往复的整体,善于综合性思维,趋向于采用多向的循环时间观;西方人的基督教原罪论和末日审判论基本奠定了历史不可循环的理论,倾向于采用单向的线性时间观。中国文化在时间取向上倾向于过去;西方文化则极少回顾过去,一切着眼于未来。中国人写日期采用年、月、日这样那个由大到小的顺序,西方人则恰好相反,这是因为中国人重过程,过程优先,从大到小,一切事情都喜欢循序渐进;西方人重开头,开头优先,从小到大。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在同各国的交流中,我们的时间观念也在逐渐改变。我们现在也讲究准时、守时。“时间观念的差异反映了来自不同文化人们的心理倾向和文化积淀。时间观念是长期逐渐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是充满文化和主观意念的东西,因而是可以调节的。”外国人来中国办事,也知道了何时准时,何时不能对时间的分秒太较真。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文化差异;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一、文化差异与管理成本理论概述

在跨国公司中,由于组织外在环境的多元化及内部“亚文化群落”的增多,使得受文化因素影响较深的管理成本的计算出现了复杂化及不均衡态势。由于影响管理成本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圈层面的差异,带有深刻的群体倾向,因此分析分别以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为特征的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对跨国公司管理成本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分析

1.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从维持和辅的管理职能上升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互联网技术在日常事务管理中的运用大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时间,人力资源管理者得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管理时间开发和战略经营伙伴的形成等功能。职务分工细腻和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对每一个人的分工、职责、权利和突发性问题处理的过程和政策都有具体的依据。反观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多还处于以“事”为中心的阶段,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政策,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另外,人力资源部门无法统筹管理整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缺乏先进的、学习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有效的激励机制。

2.文化差异对员工培训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认为员工培训是一种风险性投资而不是消费,培训是员工素质弹性的调节器而不是无所作为。而国内企业经营者在培训中则过分追求短期利益,不愿意耗费精力去开展培训。

3.文化差异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激励机制的实施上,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别。如西方西方企业崇尚个人奋斗和竞争的个人主义,注重规章制度、契约关系,强调制度化管理;而中国企业则注重人际关系、忠诚和集体主义,更强调人性化管理。换句话说,在以理性为本,还是以情感为本;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问题上,东西方在激励机制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差异形成的原因

1.历史差异基础。美国:(1)受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企业里的技术分工日益精细严密,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操作逐渐规范化、有序化;技术研发和成果考核强调科学和定量的分析。这些都使得员工分工明确,职责清楚。(2)典型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使得美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各种资源的配置都具有市场化的特征,劳动力的市场化供求模式导致人力资源流动频繁,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和解聘非常容易。(3)美国人的“法制”观使得企业在人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出员工录用合同制和契约制的特征。

日本:(1)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之前,几千年的农耕经济使得国人具有农耕民族典型的求稳的传统观念。(2)在历史上日本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他们先后学习中国的孔孟之道和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方法及理论,并有效结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3)日本自然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利用,他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主张先培养人,后做事。

2.文化差异基础。美国:(1)美国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美国聚集了世界上几乎所有人种和民族的移民,他们初到美国便努力摆脱本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羁绊。(2)人们等级制度观念淡薄,不受上级权威的约束,民主意识强烈,强调人人平等,认为人人享有同等的权利。(3)由于这些移民往往是各民族中最优秀的人,他们渴望成功,追求豪华的物质生活,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4)美国人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追求新鲜刺激,往往对现状不满,工作变动频繁。日本:(1)日本文化属于东方儒家文化体系,等级观念深重,注重上下级关系。(2)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人讲究谦恭礼让,忠诚守信,崇尚团队精神,注重合作,集体决策,集体行动。(3)日本人重视长远打算,不会因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未来的发展,注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4)由于日本人对企业的忠诚度高,工作态度踏实,从一而终,很少有跳槽现象发生。

3.价值观差异基础。美国:(1)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注重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他们追求成功,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这使得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注重能力,鼓励竞争的良好氛围。许多佼佼者在这种氛围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2)他们天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反对束缚,崇尚个人自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以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重钱轻义,人际关系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对组织无任何忠诚可言。

日本:(1)与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相比,日本崇尚团体至上,推崇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公大于私,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2)日本员工努力为组织工作,他们极度信任组织,个人对集体有强烈的感情依附。(3)日本人也注重金钱,但并不把它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精神激励为主。

四、完善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分析

1.转变观念——打破常规思维。在企业兼并的过程中,应该打破常规思维,转变思路。习惯思维不能解决跨文化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克服文化自大主义,应该尊重被兼并企业的文化,以及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管理方法

2.挑选文化相容性高的管理者。每个人的文化相容性并不一样,文化相容性高的经理能够妥善处理冲突,但是文化相容性差、特别是有排外现象的人处理起来就非常危险。

3.管理人员的本土化。进行跨国化管理的通常做法是管理人员本土化,用文化相近的人来管理。即中国人管理中国人,德国人管理德国人。

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整合。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整合时,应以嫁接方式开始,与管理人员本土化相配套,进行渐进式的整合。

5.妥善处理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处理原则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磨合需要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应该把握分寸,掌握技巧,妥善处理矛盾,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也是管理的客体, 既是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文化的继承者。因此企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而本文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探讨正是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形势提出的, 旨在为中国已经及即将走出国门的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陶明.美欧、日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中国人才.2002年(5) .

[2]张小华.王佳锐.美日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6).

[3]陈晓波.“内核—外圈”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江海学刊.2003年(6).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6

关键词: 文化差异;目标语文化;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79-01

0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语言总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所以任何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都是用来表达不同文化世界的。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差异。汉语属于东方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两大语系截然不同,汉英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不同导致了知识文化和意识文化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涉及文化方面的问题比比皆是,下面就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大学英语 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 中多次提到Stocking, Chimney, gift 及Santa Claus, 如果不了解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一些习俗, 就无法充分理解这篇课文。 在讲述这篇课文前,教师就先向学生介绍西方的圣诞节:圣诞购物,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卡片,圣诞歌曲,圣诞晚宴等,然后让学生把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从而使学生对西方的最重大的节日——圣诞节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就能更好的体会课文了。《大学英语 精读》第三册第四单元“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一文中,有这样一句“If she choose your doorway as her place to sleep in the night, it is as morally hard to turn her away as it is a lost dog”,在中国人眼中,狗不是很受欢迎的动物,这从“落水狗”、“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狗头军师”等贬义的用法中可以看出来,所以我们就会觉得“to turn away a lost dog” 不应该是件困难事,可文中却用“hard”,学生们会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是文化差异造成了这种理解上的困难。在英美人眼中是 “Man is best friend”,是心爱的宠物,忠实的朋友,将一只丧家之犬拒之门外是很不道德的,所以在英语中才有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 (最重要的人物),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用法。《大学英语 精读》第三册第三单元 “Why I Teach” 中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ings to breath.” 。据《圣经》记载,上帝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并将生命之气吹向他的鼻孔里,使之成为有灵气的人,这样上帝 “造人”的工作就完成了。很明显,作者在这里恰倒好处的运用了《圣经》典故,把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比做上帝造人的工作。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文化方面的差异成了英语学习的绊脚石,要扫除这一障碍,我们要尽可能的了解研究文化的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我们越来越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问候寒暄方面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尤其是在城市中,人们见面的问候已改为“你好”“你早”,年轻人更流行“Hello” “Hi”,寒暄语中问及工资、婚姻的减少,谈及天气、健康、衣着的增多。

在传统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多侧重于词义辨析,结构分析,课文翻译等表层结构的处理,忽视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导入文化知识呢?

1通过教材直接讲解法

在课堂上,在遇到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介绍给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授英语文化方面的知识。《大学英语》教材中第一册到第四册,总不乏涉及文化方面问题,在前面已举了一些例子。教师讲解传授是学生获得文化背景知识的一个主要渠道。另外,要充分发挥外教作用。众所周知,对我们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莫过于讲母语的外国人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接触外国人是别的任何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直接请外教定期进行专题讲座,讲授关于西方人风土人情、节假日、《圣经》等典故、餐桌礼仪文化等,是学生直接感受到文化差异,并及时就平时遇到的文化差异方面的问题进行请教。教师平时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英语文化知识,学生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渐渐越来越多地掌握这种差异,为更好的学习英语开辟道路。

2教师引导法

文化本身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对比,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引导学生时,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作品,使学生短时间内有助于提高交际技能,所选材料中的词汇和结构是能与学生的本族语形成鲜明对照,及学生本族的社会文化因素与他们所学外语的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差异的。

3组织学生讨论法

利用讨论法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时,教师要精心安排。在进行讨论之前,要求学生对要讨论的题目及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在讨论时才不至于出现冷场而且能激发学生课后阅读、收集相关资料的热情。通过讨论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共同学习中互相帮助,提高和增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4补充法

英语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知识都在课堂上传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文化教学,作为英语教师平时应不断学习,广泛涉猎英美文化作品,注意日积月累,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具备广博的知识,尽可能地开拓渠道,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真正有能力的英语学生。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与语言相关文化内容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其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同时进行,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剑晶.谈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3).

[2]滕海.浅析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3]李艳.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广西师院学报,2002,(S1).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 关系 影响 作用 内容

一、文化差异与中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文化方面的内容如烟海,是人们终身学习也无法穷尽的,因此,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对目标语的敏感性和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种敏感性和意识是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随着他们对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他们对外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和深入理解,而逐步形成的。文化内容的教学应该成为外语教学中教师有意施教的内容,应该成为显性课程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语言则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的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通过对外语的学习,了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提高文化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会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理解,能够奠定个人终身发展的人文素质。

二、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学习的影响

听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了解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我们日常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或通过通信媒体或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流。只有说而没有听的交流过程是不可想象的。与母语一样,听外语也能使我们扩展知识和信息、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进入21世纪之后,政治经济全球化,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外语作为重要的沟通手段,可以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听外语也是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其对英语听力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2、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口语学习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称呼

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 中出现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 的道歉语。 “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 和 Madam 。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名其妙。

(2)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3)赞美

在英语国家中,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称赞,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 Your skirt looks nice.

B: 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 it’s asecret!” 为什么Mrs Read 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长在。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5)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的人通常打招呼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

在初一、初二的教科书上,常见到“What is your name?”等相当高频的句子,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 ”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 i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春节、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 Autumn Day和Book 3 Unit 13 Merry Christmas!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8)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 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 letter days”(节假日)

3、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容易理解错误。如对下面这段话的信息获取,易产生误解或不懂:

“A great deal can be learned about France by watching a Franch family at its meals or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by attending a baseball game, or about Britain by an hour in the gallery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at question time.”(张中载主编的《大学英语》第六册第五课The Spanish Bullfight)

这段话从文字看并不难,但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较多,这给理解文章带来了很大困难。内容最能体现法、美、英三个国家特点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法国以它的饮食文化闻名于世;美国以它的垒球而世界著称;那么英国就以它的question time 而自豪了。如果对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就很难理解这句话中的question time。

4、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外语学习主要是学习语法规则,学习语言形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应该围绕语言形式的学习来组织。特别是外语写作方面,了解其语篇结构特点和母语的不同是很必要的(沈昌芬,2004)。卡普兰(Kaplan)认为,与运用其他语言写成的段落相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写出的段落以线型模式为主。而我国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通常只是一段式,无主次之分,条理不清楚。这些都是不了解英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以及母语与目标语写作的不同而造成的。

5、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翻译学习的影响

由于人类生活的共同经历,即使像汉语和英语这样十分不同的语言也会有一些大体对应的说法,翻译中大多可以拿来使用。有的几乎完全一致。然而,中西两种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通的。并不是处处都可以照搬的。如:“祝你一帆风顺。”一般应译为“Have anice trip”。

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近、现代的方方面面来看,中国文化都可以说是处于现代文化光谱的两极。(潘绍中,2003)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地缩短了这种差距,然而,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遍的。

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来看,英语民族长期过着航海生活,因而英语中就有了大量关于航海,或源于航海的说法----- 这些在以大陆文化为根基的汉语中就没有对应词语。以下举几个易搞混的例子:able seaman(“一级水手而不是能干的水手” );be left high and dry(“船高高搁浅在沙滩上”,指“陷与困境”而不是“高高在上” )。[4]反之,汉语有许多关于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以找到现成的对应词。例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A day's separation seems as long as three years(一般不用three autumns),而在一般行文中往往干脆译为:miss sb. very much.

三、如何应用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来进行英语教学

1、明确文化教学的目标

文化教学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教育目标分类论的影响,对文化教学应该达到哪些具体的目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西利的七种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哈默利的十个文化教学目标和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所进行的分级等。[6]西利和哈默利所列的文化教学目标,则强调培养学生了解目标语国家文化的情感态度。哈默利以及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所列的文化教学目标,都着重强调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目标语文化知识。

2、弄清文化内容导入的原则与途径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内容的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导入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为交际服务的原则和通过多样化手段导入文化内容的原则。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导入适当的外语文化内容具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作出一定的总体规划,设计目标语文化的教学,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对文化内容进行逐步的扩展和深化。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文化知识为交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从视觉、听觉 、触觉三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文化内容的渠道,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如实物、电影、录相、录音、CD、电视、因特网、报刊杂志、文学作品以及歌曲等都可以被教师开发成教学资源。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文化对比的方法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是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分不开的。真正理解和领悟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历史、社会现状和礼仪文化,才是对文化的了解,而这个进程正是衡量语言教学成功的尺度之一。我国传统上外语教学较为注重词汇和句子意义的讲解,很少涉及文化间的对比。在教学中没有具体的文化对比,培养出的学生在交际中注定是要失败的。

(2)语境分析的方法

人类学家B.Malinowski指出:“如果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 。例如,在教授 “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Good morning, Mr Chen!”等分别用于熟人之间;双方初次见面;不十分熟悉的关系的问候语的时候,教师就应给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环境问题。

(3)价值观分析的方法

在价值观方面,中西差异是很大的。在美国,个人主义是价值观最主要的内容。这正是美国年轻人在20岁甚至18岁就开始独立的因素之一。而中国文化却提倡大家庭和集体精神。中国文化强调“仁、义、谦、和”,侧重群体力量。美国人的价值判断以事实为依据,认为“谦让”就是虚伪。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以理论为依据,认为“认同”有失礼节。中学英语教师在相应教学中,对这种不同价值观应分析对比,以利于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并正确应用于语言交流。只学语言而不了解文化,风俗习惯是适应不了当今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的。

中日文化差异论文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 制约 对策

一、国家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从前些年的主要是中西文化差异扩大到与东方国家的差异。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由此可见文化范围之广,因而,文化的差异也是多方面的。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有无法律精神的差异。罗素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后,认为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法制,中国文化在于合理的生活观念。他又说“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考特在著作中讲的这个故事颇能说明西方的法律精神的根深蒂固。

“你老了,”年轻人说,“你的颚骨脆弱得连比牛油硬点儿的东西都咬不动。然而你竟然吃完了那只鹅,连骨头带嘴都吃掉了。请问,这怎么可能?”“我年轻时喜欢法律,”父亲说,“和我妻子辩论每一个案子;这给我的颚骨以强健的肌肉,使我能安然度过我的余生。”但中国文化的本质却是“和”,“中庸之道”内化成了中国的文化特征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因而,近年来可以经常看到西方国家动用世贸规则向世贸组织中国,却罕见中国同样做。

中国与东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则因东方国家的情况不同,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比如与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文化差异,有的国家存在妄自尊大的自卑文化心理也与我国和为贵的文化形成了冲突。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制约

文化的差异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诸多方面。“在国际贸易中,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国际营销中失利,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资本和技术,而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忽视了文化差异对贸易与交往的影响。”因而,与目的国开展国际贸易首先要了解两国间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制约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因素大于地缘因素,使邻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受限。一般来说,邻国之间由于具有距离优势,可以更便利地开展国际贸易。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省却了大量的运费,并且交易的速度也快。这种情况,从古至今都十分普遍。比如,在中国历史上繁荣的宋朝与周边的辽金夏的贸易;再比如,当今世界上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加、墨三国之见的贸易。但文化的差异却可以抵消这种优势,使国际贸易的开展受限。比如,中俄两国有辽阔的边界线,两国之间经济的互补性也比较强,但在2012年1-9月,中国对俄出口仅为325.8亿美元,进口仅为336.0亿美元,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不足700亿美元,尚不及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间的贸易额。因而,俄罗斯的文化是欧洲的文化,这种文化与东方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样,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分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但由于两国间存在着不少的文化隔阂,因而两国间的贸易总额还不及中国和东盟间的贸易总额。2012年1-9月间中国对东盟出口1447.0亿美元,进口1441.7亿美元,而对日本出口1125.1亿美元,进口1362.5亿美元,并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第二,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消费拒绝。比如月饼在我国是大众喜爱的美食,特别是在中秋节时销量非常旺盛。但在蒙古国,则没有消费月饼的习惯。我国即使再好的月饼也不可能在蒙古国畅销。原因就在于蒙古人的文化,相传古代蒙古人与汉人作战时,汉人通过月饼传递军事情报,从此以后蒙古人世代不再吃月饼。美国是世界上的粮食生产大国和猪肉生产大国,阿拉伯国家是世界重要的肉类消费地区,但美国的猪肉根本无法进入阿拉伯地区,原因就是穆斯林教规规定穆斯林不能吃猪肉。还有一个熟悉的例子是,在早些年间中国的白猫洗衣粉出口到英国,结果翻译出来的名称是WHITE CAT,但这一用词在英语里有恶毒的女人的潜在意思,因而造成了销售不畅。更极端的例子是,美欧国家的奶粉外包装上印有孩子欢笑的脸庞,出口到非洲后,在一些地区人们认为这种奶粉是用小孩儿的头颅做的,不敢食用。

第三,文化差异引发规模空前的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大大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世纪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国际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频发。近十年来,不仅中美、中欧、中日存在贸易摩擦,日美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也存在贸易战争。如2009年的贸易战,先是美国提出“限制(中国)美音像制品进口”,紧接着,美国、欧盟和墨西哥三方,就所谓“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提出上诉,获WTO立案;中国也不甘示弱,对于美国对华产轮胎采取的“特保案”提出成立专家组调查。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景象惊心动魄。这些摩擦和战争已经不再是口味、喜好、风俗等浅层次的文化差异,而是更深层次的制度、理念的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全局性的冲突。比如,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一向注重节俭,政府也要节约用度,忌讳寅吃卯粮。因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的状态,靠出口换外汇进行经济建设。而美国则是典型的消费文化,长期以来通过大肆发行美元,靠一种无度的美元扩张来促进本国的对外贸易。美联储于2008年9月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9月实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12月,美联储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此,引发了以货币战为表现形式的国际贸易战。在美的大肆滥发的情况下,人民币面临不断的升值压力。美国制度化、长期、隐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延续,人民币也将呈制度化、长期、隐性的升值状态,对我国出口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这逼迫着我国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

三、对策分析

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带来的国际贸易限制也并非不可打破,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早已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国际贸易战争永远解决不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纠纷,从根本上还是要求同存异,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对策。

第一,增进理解,调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文化是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文化的差异不可能短时间内解决。国际贸易战争更不能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只有对世界多元文化进行调和才是根本出路。在文化调和的过程中,达到某些方面的融合。罗素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说:“我到中国,原本是为了教学。但是,我在这里待的时间越长,在向中国教学方面就想得越少,而在向他们学习方面就想得越多。在那些久居中国的欧洲人中间,我发现这样的态度并不罕见”,“那些智慧和审美的人,或者那些只享受生活的人,却能够在中国找到智慧、美感和人生乐趣,并乐于居住在重视这些的国度中,因为中国在这些方面要胜过烦躁、纷乱的西方。”罗素来到中国的1920年正是中国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年代,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中国的文化也已经没落了。但罗素由于到了中国之后,亲身感受了中国的文化,而被中国文化所折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不同的文化通过增进理解而达到调和,进而和谐相处是可能的。这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比如满汉文化。

第二,提高国际贸易参与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注意语言这种载体所反映的一个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习俗、是非标准等文化因素,有意识地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贸易的参与者不仅仅懂得外语,他也应该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懂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符号,传递深厚的文化内容。国际贸易参与者自身要懂得语言的文化深意,并把这种文化深意正确地传递给外界。国际贸易参与者要懂得不同文化的历史,只有懂得了文化的历史,才能更彻底地理解文化和它的独特之处。

比如,在中日文化产品进出口中,宋代的绘画作品非常昂贵。这不仅仅是存世的作品比较少的原因,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人的文化观。日本认为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也就是公元1279年元朝彻底消灭南宋残余力量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不复存在,因而宋代的绘画作品在日本国内被一些人看成是最后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所以才会非常昂贵。在日本南宋画家李迪的《红白芙蓉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都被日本政府确定为国宝。

第三,在一定的国际组织支持下开展国际贸易。由文化差异带来的单边间的国际贸易的不协调有时候难以协调,此时寻求国际组织的支持却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建国之初的新中国由于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的差异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对外开展国际贸易受到很大的制约。在此情况下,我国积极寻求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打通了与东欧的贸易关系,成为我国长期以来的主要贸易对象。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也是如此。东南亚国家文化差异很大,既有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新加坡、泰国,也有与中国文化差异的国家马来西亚、文莱,还有的国家长期歧视华人,在此情况下中国通过与地区组织东盟开展对话,实现了与各国很好的国家贸易关系。2012年1-9月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达到2888.7亿美元,超过了与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的贸易额。

第四,开展转口贸易。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是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比如香港、澳门、新加坡、直布罗陀。在对有着较大文化差异的国家直接出口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转口贸易则可以间接地实现对目的国的出口。如香港,既跟祖国内地有着直接联系,同时也与西方有着良好的文化融合。因而,长期以来,香港是中国大陆重要的转口贸易基地。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时期,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主要就是通过香港中转实现的。如今,香港在这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1-12月,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为2835.2亿美元,同比上升23.0%,占内地对外贸易额的7.8%。其中,内地对香港出口为2680.3亿美元,同比上升22.8%。”另一个例子就是新加坡与东盟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新加坡每年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大量的商品,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充当了贸易中转站的角色。

总之,打破文化差异带来的国际贸易限制的方法是多样的,任何文化之间都不存在着完全的对立,有差异也会有共同点。只要存在问题,就存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的世界是一个互相依存的世界,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限制是有限的,只要存在着经济互补的可能性,就必然要发生国际贸易。在此背景下,文化差异最多只是一个不和谐的小音符。国际贸易的主流还是求同存异、和谐共生,国家间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1.

[2]吴秀兰.文化差异――国际贸易中跨文化交流的无形壁垒[J].商场现代化,2008(18).

[3]苗健等.试论对外贸易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全国商情,2009(10).

上一篇:中国美食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食品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