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03 15:43:51

化学课件

化学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件 学生 情景 协作 反省

化学教学强调动手与空间抽象,重视直观和操作,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使用化学课件来做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心得和体会。

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知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传统的教学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基本宗旨的,传授知识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这种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不符合化学教育的规律,阻碍学生的化学素质的提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其具体表现是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学会”轻”会学”、重方法轻思路等。传统的教学观念远远落后于现代的教学思想,难以达到我国目前对人才的要求――能在21世纪迎接挑战的、全面发展的、潜能大、素质高的现代化人才。因此对于旧的传统的教学要在继承和借鉴其经验与长处的同时,必须改革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低效高耗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引进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

二、强调情景的作用

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问题情景或展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等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比如,在演示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时,将锌条设计成“Zn”字,将铜丝弯成“Cu”字,用导线把它们连接后一起浸在盛有稀硫酸的培养皿中,并在导线中串联一个电流计。在约十秒钟后,从大屏幕可以看到铜丝上聚集了许多氢气泡并溢出。同时,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根据指针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电路上的电流是从铜丝经过导线流向锌条,即电子从锌条流向铜丝。这个实验如果在课堂上现场做,可见度低,同时由于极化作用,电流不能畅通。而运用动画模拟实验,不但可以把每一个细节让学生看得一清二楚,而且还可以防止外界干扰。又如,钠在氯气中燃烧,由于在反应结束后,集气瓶中含有未反应完的氯气,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不是生成白色的烟,而是黄绿色的。要排除氯气的干扰,就可运用动画模拟,再现真正的现象。在课件《离子键与共价键》中,利用微机模拟核外电子运动和化学键的形成就很成功。这一内容抽象、枯燥、难度大,用一般模型演示不能给学生以动感,且易造成概念模糊。计算机的二维及三维的图像与动画模拟达到了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形成离子键时的电子的转移、阴阳离子的形成、离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等都表示得清清楚楚,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能较科学准确地理解化学健的实质和特征,强调一定的情景作用。

三、强调交流与协作

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对学习内容考察、协商、辩论。这样,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用《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气体的制取与发生装置》两个课件的实践中深切地体验到及时反馈、迅速调控的必要性与优越性。在练习或检验过程中的任何时刻都可了解任何学生的进度、成绩及任意一题的通过情况,这是过去常规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常规教学往往是:要么耗时费力,时过境迁;要么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课件还能随意调出需要重新讲解或答疑解难的问题,重点剖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计算机联网中CAI信息处理系统的使用,为知识反馈、释疑和进一步深化的及时性创造了条件,缩短了反馈周期,也使教室中的每位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置于教师主机的监控之下,加强了调控的针对性,形成了课时内讲、练、评一体化。

CAI课件不能取代人的作用,CAI课件虽然设计了一些交互结构,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人机对话,但是这些都是按一个固定模式组织的。这种对话一旦取代了师生对话,就会使学生按照课件所设计的固定模式思考,从而阻碍其探究活动的进行,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过程,是学生认知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调查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必要的分析过程和运算推理过程还应通过板演充分展示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认知与情感统一,使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起到辅助的作用,以确保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同步发展。

四、强调反省与监测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省调整教学策略,尤其是在应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更应如此。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自我监控能力。

举例:在《原电池》一课里,通过人人动手实验已经令人信服地看到了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事实。在学生急切渴求解决疑问――电流究竟是如何产生时,计算机屏幕上以鲜艳的彩色图像展示出铜锌两种金属的自由电子的浓度的不平衡,又以生动的动画效果模拟出自由电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沿着导线从低电位向高电位的定向移动。画面中H+得电子成为H原于,两个H原子结合为H2分子,H2气泡在铜板上冉冉升起。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的融洽,学生眼耳手脑的全部调动并聚焦于一点,达到了教学的最优化。学生将所得的知识,结论在网上进行交流,教师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小结,使学生消化这部分知识。最后,教师给出预先准备的检测题,供学生自检自测,并对其中共性问题,作适当的讲解。

化学教师通过化学课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这一新生事物对于我们仍然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我们去追求。为了培养21世纪祖国需要的人才,我们一定要把充满生命力的CAI工作深入下去,创造出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晓红,朱建国.现代信息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轻工业,2007,(8).

[2]叶青,陈永保.计算机多媒体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1999,(3).

化学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网络心理 多媒体 课件

引言

“羧酸衍生物的性质”课件于2011年10月获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医学组二等奖,笔者在开发设计过程中结合学生网络心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制作完成的多媒体化学课件。

学生网络心理是指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对网络的认知,和对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一种心理[1]。学生的网络心理已经引起教育者和心理学家的重视,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学践行者,将学生网络心理地正面影响合理地运用于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化学课件是结合学科特点,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特性[2],模拟真实的化学实验全过程,学生通过点击和拖动鼠标来实现实验操作,学生没有鼠标动作,实验将不会进行,学生操作错误,实验将显示错误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人机多媒体极强。这样的实验课件较传统的演播式的实验动画有本质的区别。

本院对于学生的培养计划,将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大学生刚走进校园,自我意识较中学阶段明显增强,面对网络,表现出极高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而化学实验课件正是利用这种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正面影响,打破教学的时空界限,为新生搭建了集文本、图画、声音和影像为一体的学习平台。下面以“羧酸衍生物的性质”课件为例,谈谈制作过程的心得。

1.利用首因效应,突破重点难点

本课件中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是学习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们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编排。同时针对学习难点——化学反应历程,我们采用动画形式[2],使其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学生还可以反复观看,直至理解为止;针对学习重点——醇解反应,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以首因心理效应作为指导[3],配以模拟实验——阿司匹林的制备(图1),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对生动的实验产生兴趣,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良好学习愿望,才会进一步深入学习反应过程的理论知识。

2.模拟现实的学习环境,激发网上探险心理需求[1]

学生真实实验过程中,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通常不能接触到实验准备的前期工作,但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模拟实验(图2)中我们将其完整呈现,添加前期准备的三步:电极选择、电极活化和电导率常数设置,让学生全面了解整个过程,这样就弥补了学生真实实验中的不足。这样的设计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体构建,运用海潮心理效应[3],激发大学生网上探险的心理需求。在这个模拟现实的实验环境中,运用个体的观察、判断、思考和反应,满足竞争心理。同时实现远程教学及其教学资源的共享,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也为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自主学习提供的良好的平台[4]。

在模拟实验操作过程中,可随时点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来学习,这样满足了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且整个模拟实验均由鼠标点击拖动来进行完成,学生的每一步操作,计算机会自动对其下一步实验步骤做出判断,这样的设计更好地体现人机交互和智能化的特点。

3.教学视频与模拟实验的对比学习,体现B-Learning的教育思想

课件所配视频为阿司匹林制备的实验操作过程。老师操作视频可以和模拟实验结合学习。该设计更好地保证了老师的最佳授课状态和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同步进行。实际上这就是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体现了B-Learning(Blending Learning)的教育思想[6]。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重在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4.应用迁移效应,加深知识点的巩固练习

本课件的综合测试题库中,配有多种题型,题量丰富。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版块,利用迁移心理效应[7],特别添加有“随堂练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于所学知识可以做一个及时的巩固学习。点击“返回”按钮,学生可以继续学习相关知识。

通过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相结合的开发理论设计出的多媒体化学课件,已在本院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实现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提升。该课件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为教师实现B-Learning教育理念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学生不受时空限制提供了获取知识的良好环境,真正实现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3-95;108.

[2]何克抗.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现代教育技术,2007,11(17):5-12.

[3]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20.

[4]刘勇平,刘长久等.“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广东化工,2010,8(37):215-216.

[5]刘源.浅谈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导报,2010,9(25):138-139.

[6]王文昌,李雯等.在化学教学中以Blending Learning为理念尝试“双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化学教育,2008,2(29):33-35.

[7]何根基,吴春晓.谈谈中学物理解题中的迁移效应.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6(25):88-90.

化学课件范文第3篇

摘要: 任何教学系统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都必须遵循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也不例外。为了使研制出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课件的灵魂即“脚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并要在脚本设计的每一环节中认真考虑教学设计问题。关键词:课件脚本 脚本素材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正在兴起。无疑,多媒体技术也同样能为化学现代教学提供先进的教学手段,能把一些化学微观世界放大,模拟一些三维结构动画,使许多抽象和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从制作化学教学课件并运用于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多媒体课件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只有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化学课件才具有课件思想,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贯彻教育思想。课件制作包括脚本的创作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制作这两个过程,而其中脚本创作是基础、是灵魂。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脚本是课件创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进行多媒体化学课件脚本创作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并引发了以下几点思考:1、认真钻研教材,精选脚本素材。脚本的素材来源于教材,只有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才能从中精选出好素材。素材包括课本内容的文字素材和用于多媒体制作的素材两种。文字素材包括教材中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考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多媒体制作素材包括在课件中可用到的各种声音、图片、动画及课件制作相关软件。在具体制作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借鉴传统教学经验,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要领会教材中哪些内容需要多媒体技术、可作为多媒体制作素材,哪些能成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考点的文字素材,要认真筛选,从中选出好的脚本素材。如:我们在《化学平衡状态》的脚本创作中,为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中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这一规律,我们精选了“H2与I2反应生成2HI”这一可逆反应作为素材,并制作成动画。因为化学平衡状态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这一规律比较抽象,学生在课堂板书讲解中难以理解,而以这一简单的化学反应辅以形象的动画,演示出两种反应速率,就能使学生易于理解这种抽象规律并留下深刻印象。2、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优点进行脚本创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学习,增强记忆,促进空间想象等方面都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其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效果不理想或者遇到难以实现的教学问题时,就可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1)在化学教学中,化学的概念与原理抽象程度高,难以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比较抽象模糊,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难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揭示化学过程的微观实质、展示化学思维的形成途径、描述化学思想的产生、理解化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如我们在《两种常见离子晶体》的教学中,利用电脑展示NaCL晶体结构的比例模型,通过鼠标点击演示按钮,使其旋转,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便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有些实验又无法实际操作。而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将实验过程制作成动画进行演示,学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在讲解温度对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我们制作了颜色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画,在讲解时,进行播放展示在屏幕上,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颜色变化这一实验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3)在化学教学的综合性复习课中,因为知识容量大,知识网络、例题、图表比较多,在传统教学中,耗时就比较多,教学效率非常低。而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能够把这些内容迅速展示在电脑屏幕上,节省教学时间,紧凑复习节奏,提高复习中的课堂效率,同时利用课件中的文字可变化的特点,可以突出教学重点,这样就有利于对教学环节作周密安排,便于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3、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化学教学方法和手段。(1)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的,只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为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潮流,只注重形式,不重本质,毫无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无止境地滥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采取了“电灌”的教学方式,变相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多媒体课件虽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但由于它固化了知识间的联系,模式化了人的思维过程,机械化了教学程式,忽视了教学环境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多变性,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信息交流。(2)鉴于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在实验中对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验来实现。虽然可以通过微机解决实验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的宏观展示,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和微观变化,但是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因此,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而人为削弱实验教学,化学教学仍然应该以实验为基础,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使它们完美地结合,为化学教学更好地服务

化学课件范文第4篇

以实验为主是化学学科的显著标志.正因为借助了实验,化学学科才建立了科学的概念,获取了客观的规律,而且化学实验还验证了人们提出的各种假说和设想.曾几何时,化学教学由于受诸如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实验设施设备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的实验都不能进行或者无法有效进行,有的实验即使能进行,但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实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成为了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此外,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限,他们很难想象、认识和理解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微观空间模型,从而限制了他们化学知识能力的提高,而多媒体技术能很多好地解决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这一难题.正确适时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将学生带入化学的奇妙世界,会有效地提升化学教学效率.与普通的教学手段相比较,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凸显出来一下五个方面的优势.

一、将整个实验过程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一些实验无法进行而只能靠教师讲解和学生凭空想象,而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演示这些实验,并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了解和加深掌握这些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1.一些难以实现的实验.例如,N2与H2合成NH3的实验;H2与F2的反应;Cl2和CO的中毒实验;氯水的见光分解实验等.

2.一些化学反应现象比较模糊的实验.例如,压强对NO2与N2O4平衡混合气的影响;胶体的电泳实验;氯气的漂白性实验等.

3.严重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例如,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在撤制取氧气装置的时候先撤去酒精灯等.

二、将静态的教学情景变为动态的教学情景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视频剪辑办法或者是动画手段来模拟仿真各种物质的工业生产全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体现出多媒体教学变静为动的优势.

例如,在教接触法制硫酸;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炼铁、炼钢和电解食盐水等化工生产的过程,教师应制作或者选用课件来进行教学,将孤立、分散的设备用课件连接成完整而又系统的设备,变静态的生产流程为动态的生产过程,放大局部和重复演示各个生产环节,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及整个生产的流程看得一清二楚,了解得也比较深刻.

三、将抽象的分子知识变为为直观的分子状态

如,一些典型分子的构型CH4(空间构型)、C2H4(平面构型)、C2H2(直线构型)、C6H6(平面构型)、P4(正四面体型),C60(足球分子).以前的化学教学中对这些分子的结构示意,教师唯一能用的就是球棒模型和比例模型,或者是让学生依靠想象来理解.而现在的化学教师就可以很方便地选用或者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充分地演示和解剖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及其内部结构,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到在三维空间中各种分子模型多种变化的状态,对各类分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充分的比较.这样就能有效地深化认识和理解这些抽象的分子知识.

四、将复杂的化学反应变为简洁的化学反应

教师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因素的分析,并且想象出具体的球棒模型或者是比例模型,然后要求学生以各种技术手段在多媒体动画中进行画面分析就便利了许多.例如,在《乙醇》课件中,教师指导学生在计算机中动态模拟乙醇分子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分子间的脱水反应、氧化反应时,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的情况,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顺利地突破了这些难点知识.

五、有效地增加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和教学密度

化学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谐性;课件设计;课件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用和研制化学教学软件,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等”,多媒体化学课件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化学教学软件,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将化学知识、反应过程、基本概念、化学现象或一堂完整的化学课,用多媒体信息的方式进行表现,以期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达到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所期望的各种教学要求上的效果。但是,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在多媒体化学课件的设计和运用方面还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尤其要注意的是“和谐性”的问题。

二、多媒体化学课件设计和运用的和谐性

1.关于和谐性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匀称。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要素构成有机的整体,而这一整体又处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学过程的和谐性就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多媒体化学课件作为辅助化学教学的手段,不能破坏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和谐

关系,否则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多媒体化学课件的和谐性主要表现在多媒体化学课件的设计和运用两个方面。

2.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和谐性

设计多媒体化学课件时,首先要对教材做充分的研究,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整个教学内容要胸有成竹。然后要注意文本设计、声音设计、图像设计、动画设计、视频设计等方面的

和谐。

(1)文本设计

文本是课件设计制作中不可缺少的媒体形式,教学内容多以

文本形式表现出来,它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文本设计时要注意字体、字号、色彩的和谐。尽量选择丰满的字体,为区别层次和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字体以示区别;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屏幕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字号,设定合适的字间距、行间距,力争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在深色的背景上要用白色或黄色等浅色调的字。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通常字幕还可以采用移入、滚动、闪烁等形式。

(2)声音设计

声音是为课件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服务的,通常有音乐、配音两种形式,这两种声音和谐的配合,使画面内容和主题思想得到烘托和渲染。音乐主要放在上课之前和课堂结束时,选择一些清新、舒缓、悠扬的曲目,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课堂,高兴愉快地走出课堂;配音主要用来解释画面、深化主题,应力求朴实生动、清晰流畅、通俗易懂、节奏合理、准确无误。

(3)图像设计

色彩美丽、栩栩如生的图像是课件中最有魅力的部分,图像通常有绘制、剪贴、扫描三种形式。绘制图像时要注意构图、色彩、画面等方面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原则;剪贴图像要注意与整个课件的格调协调、和谐;扫描的图像往往还要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如,图像的色彩效果、滤波的调整、图像的翻转和旋转、文件的格式转换等。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图像,都要注意从一个画面过渡到另一个画面,不要出现明显的间断、抖动、闪烁等,要自然、连续、和谐。

(4)动画设计

动画是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它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动画可以将抽象的、无法亲身感知的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动画设计时,力求真实,造型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比喻和夸张要恰当、合理,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不能随意臆造。另外,动画设计时,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交互性,便于仔细观察和分析。如,在《苯酚》教学设计中苯酚三维立体比例模型用黑、红、蓝三种球分别表示碳、氢、氧原子,可以任意旋转,便于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

(5)视频设计

视频在多媒体课件中有许多不同的用途。主要是用来采集画面(可能是单幅画,也可能是连续的动态画),采集时先要将视频信号数字化输入计算机储存起来,使用时将数字化信息还原成图像

输出。在转化的过程中,由于运用不同格式的文件,尤其是avi文件占的空间较大,设计时不宜大量采用,要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部分视频材料。另外,对选择的视频材料要进行编辑,使内容和格调与整个课件和谐统一。

3.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和谐性

设计多媒体化学课件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化学教学,进而优化

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教学之后,对教学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教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为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建立的教学过程诸因素之间应处于和谐的状态。

(1)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和谐性

多媒体课件这种现代教学手段的确具有一般教学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使上课形式更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能把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再现等。但这种优势也不是绝对的,题材选得不好,其优势就不明显。本人曾经参加江苏省化学优秀课件的评比,课件《硅酸盐工业简介》,设计制作者自我感觉不错,但是使用后发现效果并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本节课在教学大纲上要求很低,在实际教学中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能够胜任。

具体地说,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对水泥、玻璃、搪瓷的简单介绍,只要联系实际结合实物模型来讲解,很容易就能达成教学目标,但使用课件以后,使人感觉只起到“电子黑板”的作用,所以效果不

明显。

(2)学生与多媒体课件的和谐性

运用多媒体课件必须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因为课堂教学的主

体是学生。如果一节课全部由教师操作、讲解,不给学生动手、思考的时间,那么,我们又有可能回到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部分,让学生自己演示、操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又使学生的活动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只有学生与多媒体课件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3)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的和谐性

每一位教师肯定都明白:倘若使用该课件后教学质量没有明

显的提高,那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能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目前,新课程进入普通高中,多媒体化学课件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但要注意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课件的和谐统一。

多媒体化学课件运用于化学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造,更主要的是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本学科的教学规律,还要努力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努力寻找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特别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化学教师在平时应该多学一点现代化的教学理论,结合网络教学在多媒体化学课件中的设计和运用,注重灵活性、和谐性。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6.

[2]金新革.乙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编制.化学教学,1999(10):31.

[3]金新革.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新课改导刊,2004(2):28.

[4]李德泉.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环境设计的原则.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04).

化学课件范文第6篇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习题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化学知识。在一堂课的有限时间内,教师精心选取典型的各类最新的习题,运用幻灯片来全班集中练习,可以节省题目的工本损耗,节约时间,增多有效训练的次数,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教师博采众长,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要经常通过互联网学习其他教师授课的成功经验,借鉴其他课堂的先进之处,然后不断对自己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而从整体上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清晰、图文并茂、色彩丰富、视频影音相互结合,操作简便,耗时少,见效快,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比起传统教学的黑板书写、挂图模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加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化学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对于化学知识中的抽象理论和反应原理等教学难点,教师往往手足无措,学生理解起来也十分吃力。而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调动学习资源,补充知识背景,增加试听读写功能,提供帮助理解的阅读材料,这些都有助于化学课堂教学。1)解释学生理解困难的原理和概念。比如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中的元素得失电子原理、电子的运动轨迹、电子云概念等,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观察多媒体动画模拟电子的运动等,形成一个具体形象的记忆,帮助他们理解知识。2)模拟微观物质的结构。由于微观物质的构造和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的运动模拟成宏观物质的运动,加以合理的比喻手法,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知识的启示。3)与解释生活现象相结合。在讲解化学原理时不要忘了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活常识,这样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氧气、电解液原理及应用、肥皂的洗涤原理等内容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画面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会使教学生动形象,学生求知欲大大增加。

使化学课件内容丰富,节省时间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有的课件设计精巧,内容丰富,集图片、声音、文字、音乐等于一身,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通过多方层次、多种渠道、多个角度理解化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知道该怎样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形成科学的化学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创新学习意识。这样才真正做到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把知识满堂灌的教学目的变为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它还能减轻教师工作量和节省课堂时间。教师需要课前充分准备课件,把自己的智慧和教学经验运用在多媒体课件中,使教学内容规范化、丰富化,增大课堂信息量。这样,教师就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上课板书的劳累和板书时间的损耗。教师只需要按一下“next”键就可以完成板书之间的切换,节省了大量时间和劳力。使用化学课件促进化学实验教学之所以说多媒体课件促进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那些危害性较大、操作性较高(中学实验条件无法进行)、结果不易观察等在实验室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实验,就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实验的视频和标准操作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实验风险较大,CO、SO2、Cl2等毒性气体的制备实验反应太快,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操作危险,点燃不纯气体引起爆炸,等等。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教学模式发展方向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是主要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集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充实的课堂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增强教学效果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作为新世纪的初中化学教师,要与时俱进,在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和有效的教学课件,备出内容丰富、风格有趣、效果显著的教案,达到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王振勤 单位:莒南县新华中学

化学课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件制作;化学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当前,高师学院师范生中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课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现行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利于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专业技能的培养。经过探究与实践,我们对现行教材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使其更能满足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

一、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现行教材的局限

我系经过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率先于99级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组织专门的教师在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专门对学生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进行培养。学院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纳入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的全院性公选课后,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老师们发现统一的教学内容体系不能满足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经过认真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主要困难。

我院先后使用过的几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材有《多媒体网络课件设计与开发》(马燕,李明主编,重庆出版社,2001)、《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实验教程》(朱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等,教学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包括CAI课件制作基本理论、多媒体基础知识、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的应用等内容,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化学课件制作的需要,制约了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甚至会影响到将来师范生毕业进入教学一线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

究其原因,一是现有教材适合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不多,教学针对性不强,在处理化学课件中涉及的分子模型、数据处理和化学公式的表达时出现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因此学生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二是现有比较流行的化学教学辅助软件的教材基本上处于空白,且该类软件多是国外公司开发设计,学生的现有外文水平靠自学掌握又比较困难,加之该类软件种类较多,其应用范围和应用平台的兼容性有千差万别,需要教师进行收集整理汉化,再针对高等师范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介绍和讲授。

二、依据化学专业特点,创新《计算机辅助教学》内容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在我系各专业的二年级开设。在各专业一年级主要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因此,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等)和基本技能(Windows基本操作、文件管理、Word 、Excel 、PowerPoint 等Office办公软件及IE浏览器等软件的使用)。在这些基础上,我系开设了计辅课,目的在于使师范生具备科学的课件制作理念、掌握多媒体资源的获取和处理技术、能制作精美实用的课件。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传统的化学教学手段(挂图、模型、幻灯等)无法表现神奇的化学世界。用化学课堂课件来说,它可将化学史资料包括文本、图像、影像等、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关化学的影像资料(如硫酸工艺化工生产的录像、大气污染的摄像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剪裁、加入背景音乐等处理后转化成多媒体制作软件能够支持的影像文件,自如地插入到MCAI课件中;化学原理(如铁钉生锈原理)、大型化学实验流程(如硫酸工艺实验)可用动画模拟;抽象而又丰富多彩的化学微观世界可用分子模型图及动画来表现。再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课堂教学不再像传统的教学形式那样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学习化学知识。另外,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化学课堂教学,可将抽象的化学微观世界形象化,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又是一门具有美的学科。化学学科关于宏观与微观物质世界的科学,具有其独特的美:化学物质美、化学结构美、化学变化美、化学实验美等。化学学科的美通过计算机丰富的表现手段制作出化学课件,表现得更好、更贴切。化学知识中的美有很广泛的内容,包括周期性的规律美、结构美(如各种晶体“多姿多彩”的结构、各种有机物“错综复杂”的结构)、平衡(如酸碱中和、溶解-结晶、沉淀-溶解、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中的对立统一的和谐美等等。化学课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化学知识的美,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美。

三、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内容设计上,一方面保持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内容,另一方面突出化学学科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多媒体CAI课件概述;第二部分是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第三部是分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第四部分是几款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第五部分是几款化学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多媒体CAI课件概述。本部分包括多媒体CAI的概念、教学功能、分类等内容。

第二部分: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本部分包括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课件制作软件的选用、CAI课件的脚本设计等内容。

第三部分:多媒体基础知识及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基础知识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多媒体软件系统组成、图像(点阵图和矢量图)基础知识、音频和视频基础知识等。

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包括图像的获取(从网上下载图像资源等)、图像工具软件的使用;音频资源的获取(从网上下载音频资源、录制声音、音频文件的转换等)、音频文件的播放和截取等;视频资源的获取等。

第四部分:几款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本部分包括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应用。PowerPoint作为重点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其基本应用。本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基础上,强调它的高级应用,主要包括应用设计模板的自定义、按钮、文本框等的设计、图像(点阵图和矢量图)的编辑、绘制化学实验装置图、声音和视频的插入及设置、Flas的导入及设置、打包等内容。Flash、Photoshop等仅介绍其基本功能。

第五部分:几款化学软件的应用。本部分包括ChemWind 3.0(主要用于绘制化学方程式和有机化学分子结构)、HyperChem 3.0 (主要用于建构化学分子结构3D模型)等软件的基本功能;ChemWind 3.0绘制的化学方程式等在PowerPoint中的导入及编辑;利用HyperChem 3.0和动画捕捉软件制作3D分子结构动画;ChemOffice、Chemlab、超级化学助手、仿真化学实验室等软件的简介。ChemWind 3.0、HyperChem 3.0现在已有升级版本ChemWind 6.0、HyperChem 7.0,但升级版本程序较大、使用比较复杂,而低版本的程序较小,便于汉化、拷贝。在教学中选用低版本,一方面学生易于掌握,另一方面在实践操作中便于学生安装使用。

四、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实施情况

该课程内容体系经过我系多名教师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与完善,日趋成熟。《计算机辅助教学》从2001年开始实施,得到了系领导和学生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制作课件的兴趣,应用计算机制作化学课件的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韩振华,赵建功,齐艳杰,赵瑞璞.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技术素质培养策略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1).

化学课件范文第8篇

一、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教学过

程中的不足性

1.不可过分夸大电子白板教学的重要性

尽管电子白板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子白板并不是全能,电子白板在部分情况下,并不能完全代替多媒体或者是传统的教学板书,化学教师不应该将电子白板的重要性过分性夸大,应该正确、合理地使用电子白板.

2.电子白板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部分化学教师对电子白板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很完整,导致这些化学教师在准备电子白板课件过程中,大多数是从网上直接下载的,还有的部分化学教师则是直接拷贝其他化学教师的课件.这些化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均没有认真分析化学课件的内容,进而导致在化学讲课过程中,由于自身对化学课件内容的生疏,不能有序地对化学课堂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通常情况下不能做到讲解知识的连贯性,就是想到哪就讲到哪.此外,还存在一个现象,部分教龄较长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舍弃电子白板的应用,即便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其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存在缺乏创新、课件不充分的现象

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常会出现课件准备不充分或者是课件缺乏创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制作化学课件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思想,为了达到吸引初中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应该努力使设计形式达到新颖的效果,在最大程度上使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的应用

1.电子白板教学,可以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信息化的进程,电子白板逐渐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学也不例外.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电子白板教学具有较多的优势:可以通过动画形式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内容,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快速、全面地了解、掌握化学知识内容;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传统的课堂板书的时间,充分利用化学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师在化学课堂上知识讲解量得以变大,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开阔,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

电子白板是一种辅助教学技术,可以将化学知识理论转变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图片,使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中应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采取设计多个问题的措施,在学生观察图片或者是观察动画时,可以充分地调动创新思维,使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图片或者是动画,主动地寻求答案,为后期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一系列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还会充分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就会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有助于学生对难点、重点的理解

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中重点或者是难点的部分进行掌握,在化学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中,均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知识难点或者是知识重点,需要学生对此进行准确的掌握,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初中生而言,掌握初中基本知识内容已经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掌握初中化学中的重点或者是难点更是实属不易.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准确掌握化学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化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这也是初中化学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通过应用电子白板技术辅助化学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师对化学中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而且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3.可以合理有效地对初中化学实验中的缺陷进行弥补

电子白板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不足,可以将初中化学理论知识由静态化转变为动态化,由抽象化转变为具体化,可以使学生在生动化的动画以及形象化的图片中充分地感受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和化学物质的变化条件,从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化学课件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实验教学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误区 措施 途径

一、现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和进行教学时的误区

1.一味追求课件制作的技术含量。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会有意无意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特别是一些课件的评比和上公开课的课件,认为所用软件越高级,会的人越少越好。殊不知,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辅助教学,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以及心理学、教育学,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去教书育人。

2.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忽略了化学学科自身的特色。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多媒体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所有这一节课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果教师一个演示实验也没做,就连“氨的喷泉实验”也直接用媒体进行了模拟演示,即使画面很是生动,像变魔术似的,如此这样学生怎能相信?反过来不如演示实验,那学生就能轻松地毫无疑虑地接受下来。

3.忽视了师生情感交流。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教者已不自觉地放弃了主导作用,而沦为一名“播映员”,学生也变成了普通观众,失去其主体地位。少量的学生活动也因为缺乏情感交流而显得苍白无力。这样,既限制和束缚学生发散思维的绳索、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课堂变得没有任何悬念和意外,使教者失去发现问题的良机。

二、信息时代进行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课件的运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许多中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化学课件的制作更是处于探索性阶段,有些内容有没有必要制成课件,制作出了优秀的课件又如何把这堂多媒体课授好,所有这些,都要努力去思考和研究。

1.制作化学课件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制作化学课件,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明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看所选内容适不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学。例如,一些元素的性质,如钠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钠的燃烧及钠与水的反应等,在课堂上演示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就不宜制成课件。但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理解的化学理论以及反应或合成路线及机理。如《盐类的水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强碱弱酸盐CH3COONa的水解过程以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难以理解,我们可通过计算机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CH3COO-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CH3COOH和OH-的过程微观模拟,可形象、生动地将盐类的水解过程呈现出来,使其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2.制作化学课件要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要有好的创意设计,要把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接受信息的心理特征及创作工具的特点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件的具体内容及表现方法,并且把一节课的内容分为很多教学片段,每个教学片段作用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资源,每个独立的教学资源又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就可以把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综合起来考虑,从而设计出一个好的可编辑和可运用的课件。

3.化学课件制作的最后一步,是采集或自己制作一些媒体素材集成创作为一个课件。对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利用也有一定的要求:(1)文字内容要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突出重点。(2)动画、影像要能控制自如,可随时播放和多次播放,可以暂停,可以倒退。(3)声音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如山涧溪流流动的声音,轻风吹过松涛的声音等,都可让学生心情平静舒畅。

制成了一个好的课件只是实现了成功的开始,还需要有好的授课策略,才能使它在课堂教学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教师是主角,多媒体是配角。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教师要让课件跟着自己的思路转,而不能让自己跟着课件转,不然教师就成了典型的“放映员”和“解说员”,没有了有声语言、肢体语言所能表现出来的魅力,失去了教师昔日的光彩,缺乏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根本就品尝不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景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与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提高。例如,在课题小结中,不能是传统的老师单一的总结,而是学生总结,老师适当补充,再与课件小结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后老师再进行评价,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总结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3.课件的运用也要适时、适度。可以以课件为主线,以黑板和普通媒体作为辅助,这样使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信息时代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中学化学实验的课件和录像的获得并不难,化学教师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内容或去书店购买与教材相符的相关光盘,值得注意的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不能滥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有两类。

1.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如铁钉与稀硫酸的反应,由于反应速度很慢,产生的气泡又小,坐在第四排以后的学生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就可以利用投影仪,通过大屏幕电视,扩大演示效果,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再如,做电解演示实验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电解的理解,可以再用动画模拟电解的过程,重做一次,让学生观察,可以起到单独演示实验或单独使用媒体教学难以获得的良好效果。

2.根据现有条件难以做到的实验,就需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进行模拟的演示实验。如模拟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对环境污染的过程及结果,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再如,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可模拟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盛有氯气的罐车碰撞后氯气泄露造成的悲惨情景,这样使学生不仅对氯气的毒性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对氯气的色态也有了清楚的认识。

化学课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化学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必将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这种整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可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把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化学改变为“研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辟广阔的天地。结合学校化学教学的改革、实践和新课标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进行整合,不断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展示,能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环境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元素周期表》时,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元素周期表被人类发现的故事,然后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将搜索到的故事进行交流,并且互相补充,这样同学们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学习了元素同期表的一些规律,因为故事中会提及门捷列夫是根据何种规律发现,并组织成元素周期表的。还会提及到其他科学家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一些规律的补充。这样,既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主体性课堂的氛围与开端,又让学生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因为书中所讲的一些规律已经被他们在搜索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能给他们一种收获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节省单调乏味的老师板书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

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BBS论坛、e-mail邮箱、班级校友录论坛,等等。甚至可以用上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可以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与全班同学共享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

三、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重新组合既定的感受、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

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例如,在学习《乙酸》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由分子结构来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制作一个flash课件,模拟球棍模型,并通过动画来显示键的极性以及δ键与π键的键能的不同,并模拟断键的过程和其他基因如何连接到相应的位置,从而让学生很轻松的就理解与掌握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机理,以及它的羟基与醇类的区别、羰基与醛类的区别等。

四、信息技术促进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中学化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各学科有着许多的联系,如喷泉实验、布朗运动、气体摩尔体积等与物理知识有关;酸雨、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等与地理知识有联系;糖类、蛋白质、赤潮等与生物知识有联系。此外,现阶段的考试,除了强调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学科间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1)各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与综合;(2)理论和实际结合,学以致用;(3)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4)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结构,对学科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提供高速、大容量的信息汇聚,也为跨学科的渗透和综合学习提供了可能。

五、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应避免几种不良的倾向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媒体则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避免以下不良影响:

1.应避免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手段和信息技术,而忽视师生互动作用的倾向

多媒体化学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忽视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忽视了教师自身拥有的资源。教师的自身作用隐蔽了,教学过程不再是由教师引导,而为机器所主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少了,直观的刺激变多了,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讲是大量的重复感受。原本教学过程中的优势随着多媒体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多媒体本身的刺激也变得麻木,学习效果自然而然要大打折扣。

2.应避免在化学课件制作和网络教学中,存在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的倾向

化学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化学课件和建设化学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化学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教学中,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色彩艳丽,动感十足,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使化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化学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化学情感的熏陶。所以,任何脱离教学实际,片面追求课件的生动性、形象性的做法都亟须纠正。

3.应避免在运用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收集罗列知识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的倾向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捷性,促使个别化学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盲目加大知识容量,教学过程中既不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也不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结果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死机”。另外,许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大部分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补充、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对大量的垃圾信息和知识缺乏筛选,只能让学生坠入十里云雾之中。这样的教学,既无法达到学科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因此,盲目追求大容量的知识和形式,应该尽量避免。

上一篇:语言与文化范文 下一篇:艺术语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