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8:23:57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1篇

期中考试的成绩陆续出来了,一直让我引以为豪的语文却成了我所有科目里面最差的一科,看着卷子,说不难过都是骗人的,伤心过后,我还得冷静的分析了试卷,有总结才能有进步。

这次我们班语文总体上不错,位居全年级第一,但我考得不尽如意,一个是心态没有摆正,在考试的过程中,一看题目不是很难,就有点掉以轻心。在基础27分,我只得了20分,扣去的7分有两分是默写,完全是粗心大意,有一分是临时改错了,不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还有四分是看错了题目,直接把题目大纲都搞错了。虽然失去七分,但也让我知道自己在平时要仔细认真,要自信一点,不要左右徘徊。

阅读部分十分达12分,课内的把握很好,没有失分,这是值得自豪的。课外的,文言文阅读失分最多,达9分,完全没有看懂文言文的意思,全答偏了,另外3分是修辞格的作用写错了。由此可见,我的文言文是一个大问题,必须在文言文摸索出一套方法来,以后坚持每周练习几篇文言文阅读。修辞的作用还得过关,强化,做到不再因修辞而失分。

扣分最厉害的是作文,直接扣了16分,差一点作文就没及格了。作文,一个是字数不够,另外一个是中心不突出,有点罗里吧嗦。这是一个让我倍觉头疼的问题,看来日后除了要多看作文书,还要多看课外书,并且必须坚持写心得,发散自己的思维,不可以总是局限于那么几个作文大纲。

虽然此次语文严重失利,但能看到不足也是件好事,我相信下一次我一定可以更好。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2篇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2011年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数;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3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087

语文告诉我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谊,告诉我们“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之情,告诉我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语文是充满正能量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笔者就从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这几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语文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教学大纲中要求中学生了解的基本知识。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字拼写、古代和现代汉语知识、文学历史及古文化常识等。虽然新课标对语文的学习注重拓展知识范围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但这不意味着否定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下一步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些知识的讲解仍然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础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理解、熟记、运用,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对比总结、课后练习这三个过程来实现。

教师讲解就是教师对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强调知识的重难点。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依然很奏效。基础知识的理解需要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进行。基础知识中的许多内容比如汉字的拼写以及历史常识等都有很强的相似性。

对比总结就是将基础知识中相似的内容进行对比,对一些规律性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做可以避免由于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而产生混淆,同时加深理解记忆。

考试练习,就是对基础内容通过考试、课后作业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理解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这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最直接的办法,教师在设计考试题目的时候,应更加综合。不是单一地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考查。这也符合新课标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要求。

二、阅读

阅读时学生所面对的是一篇文章,学生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篇文章,正确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在阅读中也包含着理解与思考两个过程,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他们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内容与理解深度都不相同。

对于阅读教学,首先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这篇文章的标准答案。多听一听学生对这篇文章是怎么看的,或许学生也会对文章有独到的见解,值得教师去学习。

其次,对于学生的错误认识要善于引导,不要认为学生就是错了,阅读的理解并没有完全的正确与错误,否定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阅读考试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深度,内容也要丰富,避免因为类型过于单一造成学生的厌烦。

总之,对于阅读的教学来说,教师传授的应该是一种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篇文章有它的布局结构,有其主要思想。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结构,在观察思考中把握文章整体思路,这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之处。

三、作文

作文在语文中学考试中由原来的四十分提高到了如今的六十分,已经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这都来源于近年来考试制度的改革。把作文写好已经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作文成绩的多少关乎着语文整体成绩的多少。但是随着学生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文任务,大多数学生开始上网去查找,不再自己花心思好好完成一篇作文,而是直接下载网络上已经写好的作文。毫无疑问,这对教师来说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对于教师来说,作文很难改,对于学生来说,作文难写。长期以来作文就成为了阻碍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进步的障碍,教师也不愿意花大量的心思去教怎么写作文,学生也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作文成绩已经成型,无法继续进步。但事实并非如此,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作文成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如何教授学生学习写作,可以从内容、形式两个方面下手。

作文的内容是作文最主要的部分,但是现在很多学生自己的课外知识储备有限,经常是一个故事写很多篇作文,而且故事的案例都来自课本,阅卷教师从中很难看出亮点,导致作文成绩一般。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生活也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对于作文的形式,在传统的考试中一般都是指定体裁进行写作,但新课标以后的作文更多的会不限制题材,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给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要求,让学生写出题材新颖的作文,如何“新”但是不“偏”,我认为通过阅读一些范文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让学生参考一些优秀作文的题材和内容,是学习但不是抄袭,丰富自己的作文题材。

作文的教学,教师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克服教学作文的恐惧心理,与学生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总结

初中这一阶段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语文亦是如此。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不好语文,就会理解不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含义。学习语文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方式培养的过程,“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说的话。一位数学家都认为学习语文很重要,当代学生又有何理由不学好语文呢。

参考文献:

[1] 吕巧珊.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2014(6).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4篇

所谓技巧,不过是临阵之辅,考试最倚重的仍然是平日丰富的积累。然而,应试讲究技巧则如用兵之道,奇正相合能有摧枯拉朽、批亢捣虚之力,奇兵正可对应技巧,若能善用,定有所报,若不能用,只需稳固积累本身的水平,亦无须太多介怀。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其一:善用总结

临近考试,将自己以前写在卷子、错题集上的总结拿出来看看,思考如何回答,想想如果再次面对同样的题目,自己能否精准的给出答案;同时对照总结,看看自己现在有哪些问题尚未补缺。语文答题,重在理解,如果之前只是机械地记住了答案,那么时隔数周或者更久,大概便会忘记,从而再次出现答题的偏差。而之前自我进行的总结,能起到检验复习成色的效果,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不是的确提高了能力,同时,这也能提醒我们在即将来临的考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老师常说的“考试之前一定要看错题本”也正是这个道理。

其二:善用范例

复习中我们掌握了无数的答题范例,对于这些范例多数同学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我觉得,考试中对这些答题范例的使用,应该是取其神而淡化其形。我们其实可以借助范例的形式去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理清文章的结构,主旨、叙事手法、行文组织、表达方式、表达技巧等,答题范例里一再出现的字眼,正是答题者需要注意的地方。当你循着这些重点理解了文章,那么答题时自然更有方向,也更有把握,此时就可更灵活地根据题目作出回答,而非一味地靠着对范例的记忆去套,如此往往便能取得更好的答题效果。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便是这个道理。

其三:善于变通

兵书有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善于变通方能不陷“死答题”的呆板。变通体现在很多方面,以答题顺序为例,便是不必拘于题目的顺序来做题。例如,在审视全卷后,可以先留意作文题目,理解题目后,便可以回头做前面的题,同时在答题的缝隙打作文的底稿。而当带着这样的思考去做阅读题时,还有可能由阅读文中的素材带出更多关于作文内容的思考,找到作文的方向,从而打开思路,写出更富文采的作文。而如何找到变通之法、如何变通更适合自己,这又回到了“善于总结”之上。只有做好反思,明确自己短于何物,工于何物,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变通之法并不适合于每一个人,这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否则还是按顺序答题比较有把握。

其四:善抓细节

所谓“细节决定一切”,考试亦是如此,能够多抓细节,从细处改善答题质量,总是不会错的。例如在默写时便应一笔一画写好,答题的卷面也要保持整洁,留给改卷老师良好的印象,老师会相应斟酌给分的标准,这点在作文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若是字形不佳,卷面不洁,那么即便文具神韵,最后的得分也难免吃亏。除了答题,审题、解题之时也同样需要抓细节。如某些题目便是从细节处提问,某些阅读题近乎于“抠字眼”,答案隐匿极深,欲要拿到这些题目的分数,便自然需要更认真的审题,更注重于细节。

值得提醒的是,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第一大版块,而此文没有提到作文应试技巧,这并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求学·高分作文》中有更全面的写法指导,相信对同学们会有更大的帮助。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考前辅导;综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17-02

众所周知,考试不仅是我国一项最为基本的选拔人才制度,也是我国各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项知识检测项目。它主要针对某一学科来调查和检测学生在某个段的知识掌握水平,尤其是对于大型考试来说,也是对于教师某个阶段教学成效的一种验收。所以,虽然现阶段,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在逐渐弱化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教学标准,但是对于考试的检测性能力教师却不容忽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和选择,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教师更要在考试之前做好相应的辅导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进而激发学生继续前进的信心。

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通过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看出,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所涉及到的知识较为简单,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相对于初中、高中等高年级学生要低得多,但是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方面依旧需要全面涉及,尤其是对于字词的掌握能力要求更为严格,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要做到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从阶段性知识的特点入手,制定一套最为有效的复习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复习效率。

1.字词方面

语文是一门语言语文学相结合的学科,所以字词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并且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在小学语文考试过程中占据分值较重,所以在任何阶段的考试辅导过程中,教师都要做到字词为先。

首先,教师要确保学生对课本字词的掌握效果。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中后面都有对应的字词,这些字词全部都是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所以在考试过程中是最基本的考查部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对待。字词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听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记忆不准确的部分,然后进行重点性的复习。注意,听写字词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定位需要重点复习的字词,而不是检测,所以教师要避免给学生打分或者进行评比,以免打击学生的语文复习信心。

其次,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对以往考试分析的结果,对重点字词进行集中教学,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较为有限,所以每个学期所涉及的语文基础性字词并不多,结合以往的同阶段的考试重点,教师基本上能够确定一部分考试的重点字词,可以针对这些字词让学生重点复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避免学生做无用功。

2.阅读方面

阅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文学方面的存在,并且在语文考试过程中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所占据的比重也会增大,所以小学语文尤其是较高年级的考前辅导过程中,教师要尤为重视阅读。

首先,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分析方法。小学语文阅读在现代文和文言文方面都有所涉及,现代文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要的代表形式,而文言文则主要涉及诗词方面,所以教师在考试辅导过程中要从这两方面分别入手。一方面,对于现代文来说,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文章体裁教给学生既定的解题思路,例如通过对以往考试侧重点的分析,记叙文的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情感分析、修辞等方面,而议论文则主要集中在论点分析等方面。另一方面对于文言文来说,教师的辅导任务相对于现代文要重,诗词不仅篇幅短小,而且所使用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意思表达方面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诗词考试辅导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转换问题,还要让学生通过最短的篇幅体会出情感,即锻炼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

其次,在考试辅导过程中针对阅读部分,教师要给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尤其是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积累总结出一些浅层次的阅读方法。所以在考试辅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分析以往考试易考阅读类型的基础上,让学生每天都有规律性的阅读一些相似的题材的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然后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可以大体总结出学生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重点性的讲解和点拨。另外,针对学生个体出现的个别性问题,教师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这样通过整体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照顾到班级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

3.写作方面

对于语文来说,听说读写四方面中,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难度最大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社会阅历缺乏,观察力不足等原因,在作文考试方面往往是"担惊受怕"。容易离题,所以在作文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紧扣主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考试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几种作文题材让学生进行集中性的练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从作文体裁上看,小学考试作文同阅读相近,小学阶段的作文尤其是高年级作文考试中所涉及的一般是议论文和记叙文;而从命题形式上看主要是半命题性作文和开放式作文,并且近几年以来,开放性作文逐渐成为语文考试的主流形式。所以,教师在作文辅导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一类作文的特点教给学生相应的写作技巧。例如,对于记叙文,最主要的是将故事讲清楚,可以以小见大的形式这种细节和语言方面的刻画,做到真情实感;而对于议论文来说一般是和开放性命题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阅读材料来确定自己的论点,寻找议论角度,然后进行文字和思维的发散性拓展。

其次,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对于教师来说考试辅导时期仅仅是帮助学生进行方法上的优化。所以从日常教学开始,教师就要不间断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方面的练习。一方面教师可以以课本内容为依据,寻找在题材和叙事表达手法方面较为典型的文章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找到某一类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教师要锻炼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吸收能力,例如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眼寻找素材,从优秀文章中寻找合适的例子等等。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 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中,考试可谓是复习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小测、月考、段考、联考,考试频率之高。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

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中,考试可谓是复习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小测、月考、段考、联考,考试频率之高。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

尤其是对于薄弱学校高三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语文理解分析能力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不够。所以,在高三平时模拟考试之后,课堂中试卷的讲评由为重要。

一次大型考试,从组织到试卷终评,语文考试时间长达150分钟,将近需要四节课堂时间,加上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严重挤占了学科的复习时间,影响了复习备考的进度和质量。怎样缩短考评周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应是高三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高三的考试评价要想提高信度,关键在于考后试卷的讲评过程。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一环,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决定着复习备考的整体效果。

教师评讲试卷,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是让学生明白“考我什么”,是将学生被动地埋头做题变为主动地审视答题,因此让学生每做一份试卷,每听一次评讲,都能巩固知识,领悟道理,开拓视野,掌握技巧,提高应考能力,这才是评讲的收获。

语文试卷讲评课要力求达到以下四个目的:1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2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3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4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语文试卷讲评课是根据学生测试情况,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实现有效迁移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课型特征表现为针对性强,重视反馈。因此,课堂结构可大致这样确定: 1呈现答案——2讨论或自省——3针对性讲解——4优劣比较——5相同或变式训练——6教师总结、学生整理笔记。

目前薄弱学校大部分高三老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传统的试卷讲评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满堂灌式的讲评。老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依照题目照本宣科地讲解,唯恐学生求取知识不全面。这样讲评试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死的答案,学生没有动手,没有动脑,没有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就缺乏主动意识去学习,去思考,还有少数自觉性差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修改试卷,试卷讲评根本就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如语文试卷第一卷的前四个小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词义,第二卷中关于课本上的名篇名句的默写题,学生自己不动手去查工具书、资料和笔记,老师一味包办,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在下一次考试或练习中还会出现。同时这种满堂灌式的讲评耗时长,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听课会觉得很疲倦。从接受原理来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反馈、反思的空间和权利,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是成反比例的。

二、盲目讲评,缺乏理论深化。由于考试时间紧促,老师在阅完试卷后,没有对试卷作整体分析评价,没有对本班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就盲目地讲试卷,结果只能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因此,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题目没有形成思维方法,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如湖南省高考考纲从2005年起设置了一个文章赏析的开放性试题,2008年湖南高考文言文考题忽从诸子散文文章变成了纪传体例。如果在模拟试卷时只讲一个答案,没有对知识加以拓展和深化,没有总结规律方法。学生再做这种题目时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三、重基础,轻作文讲评。由于在前面基础题上讲得过多,而在作文讲评时就压缩时间,匆匆收场。或在讲评中对作文缺乏深层理解,泛泛而谈,念几篇范文了事。没有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阐发和指导,也没有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对学生的写作没有指导性和针对性。重基础、轻作文的讲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也会影响学生最终的成绩。像湖南师大附中200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中的作文题目选的是《给自己一个理由》,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实际来写一则作文。在考试中,有一部分学生审题不准,理解不透,造成写作中偏题。因此,在讲评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作文本意,然后再展开想象领悟其中包含的言外之意。要帮助学生完成字面意思向言外之意的拓展。

四、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讲评试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这次考试中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为以后的复习作指导和借鉴。讲评时,不分析试卷命题的优劣、难度,不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分析试卷的创新之处,这样处理试卷跟平时讲解练习没有差别。学生既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也不能总结规律,就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学生没有老师的指导,自己对试卷的分析也很肤浅、盲目,甚至找不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明确命题中的一些新信息。

总之,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考试评价对复习备考的指导作用,学生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而在高三教学中,语文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服务员和质监员。因而试卷的讲评也必须围绕这个基本的原则展开。

反思我们教学的现状,试卷的讲评应做为一个高三课堂教学中一个重点环节来抓。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而“渔”。

因而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1、激励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不甘心落后于同学,取得成绩后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进行语文试卷讲评时应保持和强化学生这些心理动机。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往往情绪高涨,产生喜悦感、自豪感。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应激励他们向更高目标攀登。而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情绪低落,产生耻辱感、自卑感。对于这种学生,教师不宜过多指责、批评,应让他们明白,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检查知识掌握情况的手段,这次考试考得不好,不等于下次还考不好,应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2、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试卷讲评课要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多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允许学生对高分作文提出批评意见。考试试卷虽然相同,但学生分数参差不齐,解题思路各有差异,知识缺陷和错误情况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使试卷讲评课取得最佳效果。

3、系统性原则。试卷讲评,从一定角度上讲是一个重新整理知识的过程,语文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系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应将分散于各题中的知识点和语文思想方法适当归类。对典型试题,要突出思路的探索过程;对病例作文,要讲明出错的原因。力争讲一题,学生会一串,懂一片,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典型性原则。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特别是供讲评用的作文),必须有所选择。要选择新颖独到的题,学生出错较多的题,有代表性的作文。实际上,一份试卷批改下来,通过统计分析,总有一些错误是具有共性的,这类错误题才是讲评的重点。应仔细剖析,找出出错根源。

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目的和课堂结构。

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高考要求,我认为薄弱学校高中语文教师讲评试卷应尤为注重“四要”。

1、课前准备。要认真及时地评阅试卷,做好考试统计工作。 包括考点分布的统计,考查类型的统计,考试结果的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等),错误类型的统计。统计是一项艰苦复杂而又必不可不少的工作,它为试卷的分析和讲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些教师不太重视统计,只凭主观估计来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事实证明是不合理的。此外,还应做好试卷分析工作。一方面要分析试卷的内容、结构和答案,这样在讲评时,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内容该少讲,哪些内容该重点讲,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避免了因试题设计或答案的不合理而导致讲评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另一方面要分析犯错误原因,并从中了解、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还可以对学生试卷中的好的解法进行整理,推荐或打印优秀作文、病例作文。

2、概述成绩。讲评课开始,可用几分钟时间简述本次考试班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达标率,表扬达到目标分、超出目标分、获得最高分的同学,尤其要表扬达到目标分、超出目标分的中下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宜公布他们的成绩,更不要责难、讥笑他们。

3、讲评试题。讲评课不能面面俱到,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1)重点讲评若干问题。讲评切忌平铺直叙或简单地对答案、说答案,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2)多让学生发言。请学生发言主要是为了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3)借题发挥。为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讲评时对重要题目特别是作文要进行变化延伸,这样,学生对相关问题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试卷的功效。借题发挥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加深,一套覆盖面再广的试卷也肯定有某些知点的遗漏,所以在讲评时应有意识地把遗漏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识网络,以便在下一次考试中学生能迅速判断和提取有关信息。借题发挥可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讲评时要注重渗透试题变形、重组、分解和组合的出题思想。(4)追根寻源。讲评课上要引导学生弄清自己出错的原因,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以求收到实效。要注意答题规范。每次考试,总有些学生因非智力因素失分,如看错题目失分,写字潦草、卷面差失分,不按要求答题失分等。

4、课堂小结。常见许多教师因讲评试卷题较多,常感时间不够,总是匆匆忙忙下课,忽视课堂小结,这是课堂一忌。要善于回顾小结,概括讲评的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强调要注意的问题。

5、迁移训练。一堂试卷讲评课的结束,并不是试卷评讲的终结,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布置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以查漏补缺,扩大“战果”。应要求学生及时在《错题集》上订正错题。高明的医生能给病人开出良方,关键于于探明了患者的病因,语文试卷的讲评,只有开出"良方",才能避免学生下次考试犯同样的“病”。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语文试卷 讲评 效率 复习

高三的考试可谓家常便饭。半月一小考、一月一大考,频率极高。高三的考试评价要想提高信度,关键在于考后试卷的讲评过程。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一环,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决定着复习备考的整体效果。

目前我们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语文学科试卷讲评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

一、传统的试卷讲评存在的不足

(一)满堂灌式的讲评。

教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依照题目照本宣科地讲解,唯恐学生求取知识不全面。这样讲评试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死的答案,学生没有动手,没有动脑,没有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就缺乏主动意识去学习,去思考,还有少数自觉性差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修改试卷,试卷讲评根本就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满堂灌式的讲评耗时长,学生被动接受,听课会觉得很疲倦。从接受原理来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反馈、反思的空间和权利,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是成反比例的。

(二)盲目讲评,缺乏深化。

由于考试时间紧促,教师在阅完试卷后,没有对试卷作整体分析评价,没有对本班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就盲目地讲试卷,结果只能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因此,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题目没有形成思维方法,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重基础,轻作文讲评。

由于在前面基础题上讲得过多,而在作文讲评时就压缩时间,匆匆收场。或在讲评中对作文缺乏深层理解,泛泛而谈,念几篇范文了事。没有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阐发和指导,也没有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对学生的写作没有指导性和针对性。重基础、轻作文的讲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也会影响学生最终的成绩。

(四)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

讲评试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这次考试中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为以后的复习作指导和借鉴。讲评时,不分析试卷命题的优劣、难度,不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分析试卷的创新之处,这样处理试卷跟平时讲解练习没有差别。学生既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也不能总结规律,就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自己对试卷的分析也很肤浅、盲目,甚至找不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明确命题中的一些新信息。

二、 试卷讲评要处理好的关系

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考试评价对复习备考的指导作用,学生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考试中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评,注重试卷讲评的质效。反思我们的教学现状,我认为高三的试卷讲评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在知识层面上,要突出重难点。

尤其是考试中的易错点、易混点、创新点,教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并作系统化的整理。而对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知识点,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或探究,切忌面面俱到,纸上谈兵。一般而言,讲评一份信息含量大的试卷,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阅读和作文及能力型新题上,重在思维启迪和规律总结。而对于学生会做的题目,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消化落实。对于创新性题目,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评时要进行知识拓展,要归纳方法,不可淡化处理。为此,讲评试卷时,不妨从主观题开始或从试卷的创新题目突破。

其次,在技巧层面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讲评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答题思维点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答题的思维;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和整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第一、把知识点讲评和考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教师在讲试卷上一个考点时,要引导学生尽力去回忆以前讲过的考点知识,让学生能做到前后知识钩连,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讲评一个小的考点,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一桶水,还要给学生一池水、一江水。第二、教师讲评知识点、启迪学生思维时,还要引导学生从实践练习中自行总结方法规律。如文言文的翻译,如果按教材教的方法去操作,学生可能很难做全对;如果引导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总结出一套既快捷又实在的方法,他们就会记得牢,就会很准确地去翻译了。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评价试卷,寻找学习中的盲区,以确定下一阶段学习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自己对几次考试作质量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或教训。让学生参与评估试卷,是为了更好的不教。

最后,在考试心理层面上,评价一份试卷,不是在评价一次考试的成败,而是从中衡量一个学生在一个阶段里学习的进步与后退。

因此,备课既要备知识点,又要备学生,备学生的考试的心态。每次考试后,可能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形。为避免学生考试后在心态上大起大落,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大力肯定,对于学生因马虎大意而造成的失误不可粗暴地加以斥责,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或问题,教师要认真听取,不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要以宽容的心和学生交流讨论。

三、 注意培养理科班学生的几种意识

针对理科班学生不重视语文、厌学的情况,教师在讲评试卷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几种意识:

第一,要有得分和高分意识。

语文学科考试得分可能不如数理化生考试得分容易、实惠,我们要注意复习到位,基础题目要求得全分,能力型题目最大限度地得分。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我们还要有高分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及格水平,要向三位数、优分和更高分冲刺。

第二,要端正学习态度。

理科班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都可以及格,平时只要多看点书,考试一定没问题的。这种错误思想的形成不仅是语文学科本身的问题,还取决于学生高分意识不强烈。态度决定一切,在讲评试卷中要培养学生的得分意识,规范他们的答题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复习备考中,确实在语文科是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可是在考试中失败了,于是在讲评试卷中露出浮躁的情绪,在语文课堂是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心态,教师要耐心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试卷的成功与失败,要做好个别学生心理的辅导工作,让他们从中重拾信心,投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中。

总之,高三复习讲评试卷,教师不仅要重知识的拓展,还要重答题技巧的归纳提升,更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与研究。教师要在试卷讲评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和信度,才能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度。

参考文献:

[1]陈仁龙.如何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与管理,2004年10月.

[2]周立根.高三试卷讲评课的“四性”.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年2月.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8篇

什么是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

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又称“在线英语写作培训系统”,是基于网络的英语写作练习、测评和分析系统。该系统提供的作文题目均由美国著名的大学教授及写作专家设计制定,其中包括TOEFL考试作文试题以及其他不同级别的英文写作题目。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模拟人工评阅过程,通过该系统,学生在线提交作文后,30秒之内即可获得评分结果及详尽的分析意见。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英文写作的参考,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

哪些人应该使用CriterionSM(英语文豪)产品?

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目前已经被许多写作评分机构所使用;美国境内的高中、大学,也在许多学术考试中广泛使用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作为写作评分工具并辅助教学。CriterionSM(英语文豪)产品适用的范围有个人、学校团体、写作教学中心、英语培训机构及各公司的英语分级考试和训练课程。想增进英语写作能力、改善英语写作技巧的人,都可以使用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来加强写作能力,而学校或英语培训机构老师也可以使用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辅助教学,或者作为英语分级测试和英语考试的工具。公司企业可以应用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来测试应聘者的英语水平,或者作为员工英语培训的辅助工具。

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特点是什么?

1、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是目前最具突破性的在线英文写作系统。

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是根据自然语言的发展过程(NLP)进行审慎的调查及研究,以及专业阅卷老师所使用的典型评分标准,所开发出来的在线写作测评系统。根据计算机中指定的题目,英语文豪的使用者可在线写作,并由计算机实时完成阅卷及分析。

2、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是采用美国权威写作标准的评分系统。

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提供的作文题目均由美国著名的大学教授及写作专家设计制定,它应用了目前美国高中、大学各项写作测验(如TOEFL考试、GMAT考试、PRAXIS考试等)的权威标准。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使用e-raterTM评分引擎作为评分工具,全球有超过200万份的作文采用e-raterTM评分引擎做过成绩比对,报告证明e-raterTM评分引擎的阅卷结果与阅卷老师的人工评分结果的吻合度高达97%以上。

3、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是教师英语写作教学的得力助手。

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模拟人工评阅过程,在对学生作文给出总体评分的同时,还从语法、句法、文章组织和逻辑推理等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全班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统计、总结,是对英语教师的有益辅助。

4、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是学生练习地道英文写作的测评工具。

学生提交作文后,可迅速获得评分结果。CriterionSM(英语文豪)系统对学生的文章在语法、用法、拼写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建设性修改意见,同时还提供每个分数线上的范文以及其他学生在同一题目下写出的作文供学生参考。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文;复习;低效;原因

中考复习阶段是中学生进行系统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学生参加毕业和升学考试的冲刺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中考语文总复习承担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稳步提高的重任,总复习效果如何至关重要。在时间短、任务重、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的情况下,怎样带领学生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是每一位初三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几年来,语文教师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复习计划如此周密,为何复习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学生经过总复习之后成绩反而会下降?下面笔者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略作一些分析。

一、 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忽视知识的运用技能

有些老师的复习,仅仅是将初中一至六册的基本课文重讲一遍。小到字词音形义,大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也都一一重讲;也有的老师将基本课文按照体裁分类,然后逐篇仔细讲解分析。以上两种复习方法大同小异,教师不管学生以前是否掌握或掌握到什么程度,只是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重复讲授,殊不知学生花两三年都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月的复习中完全掌握?不论教师的愿望多么美好,复习结果会与之背道而驰。通过这样的一轮甚至两轮的复习,学生只能获得一些机械的死知识,还是没有把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复习时间越长,学生思维越僵化,钻进了死记硬背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复习效果自然不会明显。

二、题海战术,盲目迎战

中考前,时间短,任务重,要跳出“题海”,克服复习的盲目性,切实提高效率,明确复习的重点尤为重要。语文中考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必然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要依据。因为大纲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语文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本是联系教、学、考的一条纽带,是训练并形成各种能力的重要凭借。不少语文教师在毕业复习时完全抛开课本,让学生做一本本的练习,完成一张张的试卷,忽视语文知识体系的系统复习,这无疑是舍本求末。脱离大纲、架空课本的复习,如同空中楼阁,是绝对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为了取得高质高效,教师在确定了目标以后,必须以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主线,理清线索,概括纲要,无论以单元知识为系统,还是以文体知识为系统,抑或以专题知识训练为系统的复习,都要做知识的梳理归类指导,突出该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结构。避免漫无边际地做一些无用的复习。近几年,学生手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很多,各种版本内容大同小异。很多学生被埋在资料堆里,虽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我们应该在众多种语文复习资料中,为学生选择一种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能有条理地编写出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训练等内容的复习资料,由学校或班级统一购买,这样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一味模拟

不少教师一进入复习教学,只是让学生做大量的模拟试卷。这种复习形式,弊端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反复的综合训练,长期给学生多点刺激,实际上造成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印象均不深刻,导致考试点模糊;二是同质知识点反复操练,学生缺乏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复习效果;三是一次次的模拟考试,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误入了“重负担、低质量”的怪圈。

针对上述原因应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一、深入全面地研究课标考纲

语文新课标是语文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纲要是确定复习要点的依据。在复习前,应首先认真地分析新课标和考试纲要,选准复习侧重点,尤其应注意中考试卷内容形式新变化,避免难易不分,避免一些无用的复习,这样才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目标观念

复习目标是复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复习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复习目标,其意义在于使复习工作明确方向,避免出现脱轨和失误,有利于克服师生复习教学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因而,目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这种教学以确定目标为先导,以达成目标为终结,整个教学过程都紧扣目标,目标达成度的高低就是复习效率的高低。

三、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同时强化限时作文。

四、查漏补缺,适当拓展

复习课除了系统地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扫除学生在巩固学习中的障碍,解疑答难。这一轮复习,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增多了,我们应该诱导学生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中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对学生掌握比较好的,可以少花一点儿时间;对那些尚不扎实的知识点,理所当然地要多花一些时间。处处平均用力,均衡用时,势必会使学生出现有些知识点“吃不饱”或“撑坏了”的现象。

五、严格系统地进行作文训练

了解作文的评分标准。作文评分标准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给分,一是内容: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具体。二是表达:要求作文叙述具体、描写议论得当,结构合理,语言顺畅。作文书写要规范整洁。平时要多读书,好的文章要背下来,精彩的词句段应抄下来。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

六、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与传授

教学要不断地学习、积累他人的学习方法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这些年我就为学生总结和积累了很多学习方法,如:《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炼”出来的》、《怎样预习现代文课文(阅读)》、《怎样做现代文阅读练习》、《怎样学习文言文》、《中考语文考试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语文考试总结作文范文第10篇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相信所有接触过高中语文的人都会发现,语文的考试成绩往往波动很大。可能这次你还在为一个135分激动不已,下次却跌落谷底,而两次考试中的感觉却并无大的不同。我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语文考试就像在茫茫大海里取一杯水,而你却无法保证自己有多大机会碰上自己了解透彻的水;再加上考试发挥(如作文灵感)或是评卷中的出入,波动就很正常了,所以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

既然波动正常,那么何不在平时对结果付之一笑,顺其自然。平和的心态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对语文学习感到无趣与疲惫,甚至怀疑语文根本就是一个发挥的问题,或是一个运气的问题,而不愿再投入。

不过顺其自然并非置之不理,为所当为才是应有的态度。对考试本身,成败都应有所总结,理性分析;对考试结果,不要过分纠结,继续坚持下去才是王道。

其实,像任何学科一样,语文成绩的波动只是表象,语文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就如同一个武功高手,也会有失手的时候,但并不能说他的功夫因为一次失手就全废了。功夫依然存在,何需耿耿于怀。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要想在语文的大海里来去自如,就必须有耐力去弄清它的点点滴滴,也就是要重视积累。

从高一起我便树立了“天天语文”的意识,再忙也要搞搞语文。这绝不是说要刻意划定时间,而是能将积累放在心上……课间翻翻杂志上的小素材,路过报刊亭时稍稍驻足看看小品文新鲜事,睡觉前拿出小积累本随手翻翻,都会在无形中为你注入力量。时下人们太“实际”,什么都想速成。殊不知春风细雨才最滋养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来得最深沉持久。

值得我们积累的东西亦不必刻意去找。像课本、读本,很少有人真正读透,何不利用预习、复习时间,把角角落落的知识都积累到位。桌上的字典亦是无穷的宝藏,遇见一个不太明白的字或词,就查一下字典。而我习惯查到后不急着合上字典,而是将查到的那页浏览一下,看看其他词条,这样便觉得更有收获了。人们常称查字典为“翻老师”,一翻就是老师,而且是天天跟在身边的老师。

如果点滴积累是“博观”,那么整理提炼则是“约取”。我有一个本子,从前往后是老师整理的资料,主要是一些方法归纳,以及我在平时练习与考试后对答案时,发现的一些术语与规范的表达;从后往前是我做题中总结的一些小的注意事项与经验。这一过程在我看来至关重要,尤其是对考试,这些规范性的东西必不可少。

积累与整理都做好,便水到渠成了。

莫为“情调”遮望眼

60分的作文对语文成绩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文方法林林总总,我在这里主要想说说审题的重要性以及我对作文的“情怀”的看法。

首先是审题,这是我作文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硬伤。后来我逐渐长了记性,即使留给作文的时间不多了,也要迅速平复心情,耐心审题,尤其是对材料作文,确保切题才下笔。审题的诀窍在我看来是全面把握,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而非先入为主地草草下笔。

其次是作文的“情怀”。作家梁晓声批评当下学生作文“只见情调,不见情怀”。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太在意表面上的光鲜,太在意素材的充分与新鲜,却不知在没有思想支撑的文章里,这些都只是堆砌,空有一缕软绵绵的小资情调,而不见大爱情怀。虽然作为应试作文,外在的结构与文字亦很重要,但我要说,莫为“情调”遮望眼。在审题准的情况下,或高远或独特的思想才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空有华丽外衣与素材堆砌的文章反倒令人生厌。只有有了质的厚重,文字的优美才是锦上添花。

不过真挚的情怀需要培养,大爱情怀绝非唱高调,独特见解也绝非唱反调那么简单。在我看来,要培养真挚的情怀,我们需要多见与多思。

多见,即广读博览。读素材,积累的同时也应看到素材背后的真金;读美文,享受的同时也当发现艺术升华的精妙。此外,名人传记、重要演讲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

多思,即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点点滴滴的身边事,到轰轰烈烈的社会新闻,都能主动去追求思之深与思之广,或是发现些新东西。这不但让人有种成就感,还能在作文灵感上帮我们的大忙。

有了多见与多思,文字的优美便不会是问题。这绝不是靠刻意培养的,因为好文字来自内心,而不是单靠背记“好词好句”就行的。

莫为“情调”遮望眼,重视文章的情怀,情调与情怀共舞,才会有好的文章。

另外,美玉当无瑕,书写的规范、卷面的整洁、表达的流畅都是语文考试里需要格外注意的。想好再下笔,认真对待,结果一定不错。

以上便是我对高中语文学习与考试的一点体会。真正的语文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功到自然成。我劝那些在语文成绩面前痛苦、徘徊的同学,“在阴郁的日子里需要镇定,相信吧,那快乐就要来临”,你也一定会从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指导教师点评]程梦稷同学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大学,语文还考了令人惊讶的144分,从这一点说,她是一个成功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但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是从一只“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的。看到她的文章,我眼前又浮现出她的两种形象:一是考试失手时短暂的失落形象,二是埋头苦读、孜孜不倦的形象。她总结得很好,是经验之谈,值得大家学习,换句话说,是一个可以复制的典型。

上一篇:期中考试分析及总结范文 下一篇:期末考试语文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