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2 13:03:51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 高中语文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71-02

高质量的教学,源自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纲领,教学设计无疑是教学的航标灯。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强化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保证教学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使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教学思路上驰骋。对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学设计的质量显得更为重要。毕竟,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和辨析能力,没有好的教学设计,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笔者以的《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问题。

一、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

当我们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必须要有耐心,而不是急切地开始讲解课文,否则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也会显得糊里糊涂。所以,针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我们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让他们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再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了解。

在学习这首词时,需要对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做一定的介绍,让学生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来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作。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当学生了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后,老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这首词的朗诵录音放给学生听,并让学生在听的时候闭上眼睛,因为这样不仅是在用耳朵听,同时也是在用心聆听朗诵,这对学生的整体感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课文形式,正确引导学生

笔者在此所说的“形式”,主要是从课文的特点着手。因为词的结构的特殊性,对其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表达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文本研读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结构进行分析阅读,并让学生讨论本课结构上的特色。在这一环节笔者以两个步骤作为引导:

问题一:请同学们找出上下阙的引领词?

学生经讨论发现:“沁园春”词牌形式和内容上起统领作用的字为领字。(上阕“看”字,领起七句。下阕“忆”字,领起八句。用“看”字领起,一直到“自由”,与下阕用“忆”字引领的作用一样。)

问题二:这首词上下两阕,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1.上阕写景:绘湘江多彩秋色;下阕抒情: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主要是起引导和总结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不拘泥于整齐,而只要能够把握住“景”和“人”即可。)

2.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引起发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上阕的提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与上一问题一样,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发现。)

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能够从形式上把握文章的思想核心,同时也对文章的行文结构有了较为精确的把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情感渗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对诗词教学而言,情感和思想是教学的重点。本课的教学中亦是如此。《沁园春・长沙》是青年时期的作品,其中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豪迈的雄心壮志,让学生把握并能够体悟其中的这些情感和思想是教学的主要目标。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对关键句式的把握做起。下面是笔者设计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你觉得“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是什么?为什么作者用“独立”而不用“站立”?(提示信息:为什么作者要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而不是与友人结伴?)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这里的词序本来应该是“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分别点明了“处境”“季节”“地点”。

“独立”,表明是一个人,虽为“寒秋”,却独自一人伫立在微寒的秋风之中,体现了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也显示了诗人充当中流砥柱,顶天立地的气概。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前置,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同时也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与联想。

问题二:九月的长沙,天气只能算有些寒意,作者为什么要写“寒秋”?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在这里,诗人眼前的“景”已经与诗人内心的“情”融为一体了。作者当时一方面受到党内错误思想的排挤,另一方面受到军阀通缉令的威胁,同时去广州的前路未卜,可以说身陷困境,政治生涯也处于低谷之中。因此,“寒秋”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一首优秀的词总是包含着作者很深的感情,其中的感情正因为真实而感动读者,所以,当我们在教学这首词时,就应该注重感情的渗入,让学生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感情。

四、比较升华,拓展知识面

比较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对学生的视野开拓和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具有一定关联的内在比较,能够让学生对本文更了解,并对其中的思想情感有更多的发现和体悟。

因此,笔者引入了这样的比较教学:试比较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孤独是诗人最普遍的特征,如果说李白“独坐敬亭山”而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而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超脱,那么词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学生比较后达成共识:《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的,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秋”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怀和雄心壮志是不一样的。

通过比较教学,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更加深入的拓展,学生才会将知识学得更加灵活,而且通过比较教学,学生也容易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才算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

有效教学范文第2篇

1紧扣教学目标是注重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认知,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效整合每堂课的三维目标。否则,没有明确目标的课堂,老师本身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而学生则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最终留给学生的只可能是两种观念:思想品德课很难,或思想品德课很无趣。需要注意的是,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并不能实行平均主义。有些教材内容侧重知识,有些内容则应侧重于情感。就说九年级思品教材的第一单元,其核心词为责任。不管是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还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远比让学生掌握什么是责任、怎么履行责任知识点的解答要来得重要。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上,老师关注的不应是考试会考些什么,中考会不会考等问题,而是考虑怎样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责任,并自觉地在生活中去发现责任、承担责任、实践责任。

2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解读教材内容,让教材回归到生活中。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他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事实确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讲解“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一课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我县近年来社会发生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历数县区的巨大变化:平房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外资企业逐渐增多,城市绿化明显改善,私家车进入普通家庭,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思考、分析我县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深化学生的认识,实现了知行的和谐统一,教学效果很好。

3教师要改变自身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有效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用心;理清;盯紧;反思

每个人都无法预知自己生命的长度,每个人所能做的就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因此,有效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话题,有效教学也成为我们教师的话题。而对于有效教学,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体验,从教十几余载,我对有效教学也有一心之得,我觉得有效教学需要四个词“用心,理清,盯紧,反思”

一、用心

常言道:用心做事就能把事做好。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用心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以用心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达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为教育、为学生用尽了全部心思,所以他们能用最少的时间在身兼多职的情况下取得令人惊叹的效果。具体来说,教学一系列环节,诸如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自身的准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构建,课堂的管理,作业的设计、批改,课堂的评价,课后的反思都需用心。

二、理清

纵观身边教学质量较好的老师,无非有两个原因:(1)“理”,老师课堂上理得清;(2)“盯”,老师课下盯得紧。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的追求。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我们理清几个关系。第一,新知和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教授矩形的性质时,这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之后的学习,这时的教学就从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寻找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展开教学,学生易于接受新知。第二,重难点之间的关系。课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要放在重点之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活动都应围绕重难点展开。比如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探索结论、完成证明及应用,学生通过将三角形纸片剪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来展开,通过操作活动发现定理辅助线添法的灵感。第三,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讲授,课堂中滔滔不绝,课后却总抱怨,这个题都讲了十遍,学生还不会。这可能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地位。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事实上我们数学课中如果一节课讲到最后,让学生去练习,则学生大都不会。

三、盯紧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知一堂课想上得精彩,若课上课下不去盯一部分学生教学效果也会不佳。上新课的过程中我们要盯学生的习惯,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在学乘法的平方差公式时,我们要盯一盯学生对公式的结构是否掌握,可以给学生出两道计算题:(1)(b+2a)(2a-b);(2)(-x+2y)(-x-2y)。盯学生的计算过程,看是否把握了公式的结构,是否养成了套公式的习惯。习题课中我们要去盯学生的解题,一般解数学题按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审题,要盯学生认真读题,仔细推敲其中的字、词、句,圈出隐含条件及出错的地方。第二步:建立数学模型,盯学生学会寻找关键词,找到切入点。第三步:求解求证,盯学生规范、严谨、条理清晰地表述题意。第四步:反问自己正确吗?盯学生的解题经验。复习课中,盯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情况和思想方法的掌握,复习课中盯住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并注重盯学生对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换思想、整体处理思想、特殊值法等的领悟。

四、反思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积累经验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反思显得必不可少。为反思积累素材可以记录这些内容:(1)记课堂生成。记录掌握学生的名单,他的学习特点,他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教师的问题,记下未掌握学生的名单,他模糊的地方,什么原因导致的。(2)记下规律。记下课堂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及使用了怎样的手段学生能很快接受,将成功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方法。(3)记下精彩。记下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精彩表现,可以是精彩的语言,可以是精彩的解题方法,可以是学生之间精彩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精彩的交流,也可以是精彩的发现;(4)记下败笔。有成功,就有失败。每节课可能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能是学生问题没听懂知识没掌握,也可能是教学时间不够,一节课没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5)记下灵感。有时在教学中可能有那么一丝的想法,一闪而过的念头记录下来可能是将来的智慧火花。当然,反思不止记录,记录下来我们还要去感悟,用心改进教学实践,并能力争在下一轮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

有效教学,即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追求最优的学习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生命中重要的课题,是提高学生幸福感和教师幸福感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荣娟.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J].学周刊:A版,2010(12).

[2]郭亚飞.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1).

[3]吴海莲,董守聪.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上的互动[J].教育艺术,2013(5).

有效教学范文第4篇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培养;提高;兴趣;有效教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4.1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技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是学习的向导。只有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语文的教学是无穷的大课堂,走进语文教学世界,你就会发现它的丰富多彩。教师只有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好,学得快乐。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一定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学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语文课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抓好课堂教学,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课堂是教育活动领域的重要场所,课程改革提升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抓好课堂教学,就是要抓好学生学的教学。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到“教学相长”,主张教学民主。孔子认为,学生并不一定处处不如老师,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学生并不是课堂中的被动者,他们是课堂中的主体。课堂教学活不活,生动与否,学习效果到底如何,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学生身上。作为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求,要创造一种“自由地呼吸”的课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的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之下,才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愉悦地掌握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丑小鸭》一文时,我扮演那只丑小鸭,垂头丧气地来到学生中间:“你会对我这只丑小鸭说些什么呢?”一位学生说“丑小鸭,你别太伤心,我愿意和你做朋友。”另一位学生说“丑小鸭你可以来我家做客,我搭一个舒适的窝给你住”丑小鸭马上说“谢谢!你真有爱心。”又一位同学说“其实你也不是很丑,你不要失去信心,要勇敢些,坚强些,你一定会变漂亮的。”丑小鸭说“谢谢你给我信心和勇气。”还有一位同学说的太好了“丑小鸭,我要告诉你,看一个人的美与丑不是光看外表的,如果你的心灵美,我就会觉得你很美;如果你的心灵坏,你再美我也觉得你丑。我相信你是美丽的。”在肯定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之后,再请八名同学上台表演读,把丑小鸭变天鹅后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课堂中,学生的强烈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获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电教设备,是进行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形、声、光、色作用和视听结合,给人以生动、鲜明、深刻的印象,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使课堂教学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用图片展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葡萄的种类,看着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的一串串葡萄,学生顿时精神大振。我适时地出示晾房以及晾房结构示意图,对照课文描写,很容易地使学生了解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关注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是运用合作学习法,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采用不同的合作方法:开火车、找朋友、摘水果、抢答评分、猜谜游戏等等,使课堂识字活动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识字的好习惯和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从而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效益,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重新定位我们的学生观、质量观、成才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始终要围绕课堂教学来实现,只有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益,才能把有效教学的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有效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有效性 优质教学 培养人才

有效教学一是速度指标,二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考量,三是学生学习的体验,正如穿越玉米地,首先要比速度,其次是谁掰的玉米多,再就是安全,这是企业竞争模型。类似地,在教学上,就要考量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速度就是学习效率。第二个指标就是学生通过教学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成绩。主要表现为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等等。这是一个核心指标,其三是学习体验,即学生在学习中是什么样的状态,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呢,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进行学习呢?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学习中,学生可能觉得学习过程没那么有趣,但学完之后觉得蛮有价值。前者教育上称过程兴趣,后者称结果兴趣。伴随学习的进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否越来越浓,这个体验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学习速度,学习时间控制对教师来说是最重要的,因树立“学习时间有限”的意思,这意味着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时间来进行。学习时间分课程学习和课后学习两块,各科所花时间就是学校学习时间,但这并不是学生全部学习时间,应留有学生个人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专长,在课外、校外自由学习的时间,还需留有玩耍、休闲、游戏、劳作、审美、交友等有关精神生活的时间,这是人性本源的一部分。老师讲课和布置作业都应该切记这一点,并非知识讲的越多越好,习题和考试越多、越深越好,不能让学生学习时间无限膨胀,各科之间更不能相互挤压时间让学生喘不过气,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更有甚者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这是一种非常不值得的事,比如物理学分既然分了三、四、五、六、七五种形式,讲学分三的课就不能按过去模式套。半期有学生对物理提意见了,说一学期讲完两本书学生目不暇接,有的学生干脆说老师不知在讲啥,厌学情绪显然浓重,这不是学生问题,而是教师问题。反过来,教师如果在规定的课时内没有完成规定任务或不能实现高校教学中“高速度、高难度教学”的原则,那么这样的课程也是失败的。

再谈谈学习结果。传统角度看是学习成绩,但我们知道成绩中有两个含金量最重要,一是智慧含金量,学习成绩是靠时间记忆、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复制得到的了,还是靠自己思考、用创造性思维获得的呢?它有精神劳动的低层次和高层次之分。其二是学业成绩,它本身内容的智慧价值,简单说是试题中智慧性题目还是知识性题目。是靠知识技能解答的还是创造性思考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记得有一位教授讲思想品德,考试按期举行,他让另一入装成重病躺在学生必须经过的路边,有许多同学见后因马上要考试而离开了病人,仅有一个人留下来照顾病人,因去医院迟到了考试,最后老师将满分给了这个学生。这其实是这个思想品德课设置的一个试题,而班上的许多学生就考试不过。又比如学生毕业时,一个学生应聘一家国际会社,面试的桌上有两个杯子一壶茶,老板让应试者给他倒一杯水,倒完后老板说:你不能通过。学生不得其解,认为自己是高材生,怎么没有面试就被淘汰了呢?一定要老板讲一讲,老板说你把壶嘴对着我,壶把叉着腰,像一个悍妇在骂人,你这样随意放茶壶是对客人不尊重,你们老师没给你讲礼仪吗?因而你不合格,再举一个例子是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福特先生,他年轻时参加汽车公司应聘,他忐忑不安的看着应试者比他学历高,身材比他高,看着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走出应聘办公室后时,他的顾虑更重了。到他面试时他进屋随手拾起地上的一个纸团扔进纸篓,被聘任入独具慧眼看中,认为他能看见小事就一定能成大事,他被破格录取了。这就是后来福特公司的总裁福特先生。这些例子告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坚定不移的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是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我们的留学生在国外,老师讲的东西掌握最好,可是国外大学成绩不仅仅要求这个部分,重要的是个性化的东西,把老师讲的课程背得滚瓜烂熟,最多只能及格,学生必须要有个性化的东西,他们的含金量比我们的要高得多。另外是成本意识。你获这个学业成绩所花的时间,比如你获90分,可花时过多。

第三个指标是学习体验。学习体验中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养成学习的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一种品质,这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责任。如果教学令人非常烦躁、非常苦恼就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品质和习惯,只有体验和感受到学习趣味和快乐,才能自然养成这种习惯,感到不读书就会难受,所以我们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性。

以上三个指标缺一不可,我们不能不顾学习速度,不考虑学习收益,那种只考虑学生开心也是不对的,这是“快乐学习、安乐死”,是对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讲究效率的世界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这三个指标必须综合考量,这是讲有效的学,下面讲有效的教。

教是促进学的,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落脚点在学上,教促进学,一是直接促进,通过老师讲课是学生更多、更快、更深、更容易,这比学生自学快、深、收获大;二是间接促进。是指老师不是教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老师的教学生慢慢悟出了学习的道理,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这样他就会慢慢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进行自主学习,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直接的促进称为短效,间接的促进叫长效,它是后劲的。我们的学生跟西方比通常是“在起点,输在终点”,讲的是这个意思。因为国外孩子从小强调的是自主自立,学习进程会慢一些,上了大学以后他们的学习速度就很快了,而我们是教师和家长全包,这是危害的起点。中学生的奥数为什么受专家的批评和质疑,是因为奖牌的获得来自于大量、长时间训练和灌输,从逻辑上讲,奥数奖牌能拿回这么多的国家,诺贝尔奖应不成问题,为什么事实不是这样,是教育的发展缺乏后劲。

教改的观点就是要三维目标统一: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才能使教学发展,我们讲课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还要注重情感价值,注重三维目标和谐发展,注重接点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教学吸引力和教学相长,这就是有效教学。那么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又表现在哪里呢?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从教师方面来讲。优质教学必须具有对应五个方面:第一是有思想。有思想的教学就是老师怎么教,是他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结果。是老师的追求:我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来教学。优质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有思想。对教学工作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第二是有智慧。智慧不是技巧,更不是雕虫小技,有智慧的老师在课堂上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从而真正做到亲切自然、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达到从灵性启迪学生悟性的最高境界。第三有激情,当然这个激情是真情,如果老师没有真情,没有激情,那么课堂就是死水一潭了。第四有个性,老师经过努力,经过自己的实践、反思、提炼。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五有文化,有文化品味的教学是高层次,高境界的教学。这五个方面值得我们不断去追求。

有效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有效学习;有效教学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终生学习已成为人们的新理念。它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一种工作、一种责任。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怎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是学生利用教材、设备,通过适当的方法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是进行信息加工,完成记忆的过程。记忆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种,实现记忆的加工方式有选择、组织、整合。

美国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巳梅耶(RichardE.May-er)将学习分成三种类型,即反应增强、知识获得和知识建构,知识建构(knowledge construction)型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领悟经验主动完善自己,学习发生于人选择相关的信息,将它组织成一致的结构,以及通过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

学习的状态有无效学习、机械学习和建构学习三类,学习的驱动力是怀疑和满足好奇心,在不断的怀疑、批判、猜想、验证过程中逐渐释放好奇心。

二、有效学习

所谓有效学习是学会学习、发现学习,是知识建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是和教学同步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有确立的学习目标,监测自己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进步。是信息的采集者、认知方法的练习者、知识的建设者、自己学习过程的管理者。

有效学习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观念之间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它从单纯的吸收知识转变为掌握方法,它不强调学习的结果,更突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感兴趣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怎样学习,这种学习是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学习过程。有效学习不仅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那么,如何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完善其认知结构呢?

(一)有效学习的策略

学校教师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导,而知识的获取更多地要靠学习者自己,学会培养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即所谓“学会学习”。

“学会知识”是指在教师或师傅的指导下掌握了某些知识和熟练提高技能的结果,即“学会”;而“学会学习”则是用从教师或师傅那里学来的各种方法,自己去获取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过程,即“会学”。前者是被动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主动参与学习的。

学校教学实践的基本学习环节可分为预习――听课――复习――预习,构成一个循环系统。学生只有遵循学习规律,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分析问题,运用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去探求未知领域,更好地发展智力,掌握技能。

1.预习

所谓预习,就是指在上课前,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做到初步理解新内容,并找出教材的难点和自己不懂的地方,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从课本上初步获取信息进一步发现问题,以便为听课做好准备的学习活动。

通过第一次质疑,查阅资料,反复推敲,探索规律的形成,利用与新内容有关的旧知识,找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不懂的问题;通过列框架归纳知识点,整理要点和问题,为课堂研讨做准备。

2.听课

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听课,而听课则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课堂上专心是关键,在听课时要掌握节奏,力求跟上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专注难点,积极思考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学生的很多知识,一般都是通过听教师的讲解分析所获得,学生要掌握好听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听课能力,教师更要做具体的指导工作,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一要专心听讲,将课前自主预习与课堂教学进程相结合,特别关注教师对自己在预习中存在问题的讲解,从听课中求解释疑;二要紧跟教师讲课的思路,对教师在讲课中提出的问题应积极思考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内容,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三要带着问题听课,同时要大胆暴露自己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实现第二次质疑,努力寻求问题的第二种、更多种解决方案,讨论变换条件后,规律是否适用,结论有何改变,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教学相长的场所。

听课中作必要的课堂记录,要善于将教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或自己认为老师分析的最精彩的内容记下来,关注教师分析问题的切入点,了解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整理所学内容,又完善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3.复习

学生通过预习和听教师的讲解,对所学内容已基本掌握,但为了加深记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还需要进行认真及时的复习。复习是听课的补充,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可以进一步消化所学内容,它既是对知识记忆的训练,又进一步深人重点、难点,记忆所学的知识。复习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要教会学生在复习时善于归纳、总结,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方便运用和记忆。在梳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还要第三次质疑,要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两者的异同,从共性找出固有的联系,由异性发现变化的规律。通过疑惑、解惑、再质疑、猜想、验证,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由现有知识进入未知领域。

经过认真的复习,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而知识是无止境的,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熟练提高,总要有一个循环往复,不断积累的过程,因而复习不是终结,还需要进入下一轮的预习,这次预习仍和前面的预习一样,仍然是对新内容的理解,是寻找新难点的过程,是接受新知识的开始,这样“预习――听课――复习――预习”,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进入新的循环。

(二)优化有效学习的技巧

1.做有意义的连结:

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清楚说明对学习结果的期待,课前设法能够接触所学、所需的所有信息。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形成连结,让学习具有意义。

2.表现正确蛇行为

利用适当的练习机会,培养学习能力,并检验是否达到特定的标准。在练习前将思考的步骤牢记,回忆并说出每一个步骤的学习内容;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可以记忆所学的内容,显现学习的进度与困惑。

3.增加体验与实践的机会

所学的技巧或概念,适当的运用到真实的世界中验证,并进行学习迁移。

4.协作学习与分享学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三、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是教师能够进行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的教学活动。教师是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学习的向导,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出相关实例,提供信息资源,运用认知工具、合作工具、社会情景工具,通过交互学习和群体学习,使学生主动探究,获得完善的认知结构。学生通过教师的授课,有收获,有成就感,最终对该课程感兴趣。

(一)有效讲授

一种富有挑战性的讲授,具有明确的目的,使讲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提供鼓励性的即时反馈,注重学生的体验。

1.课前摘要学习要点

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预备知识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教法,编选与组织教材精要的内容,决定呈现教材的先后顺序,让学生有系统的处理信息;提示应用,处理教科书与真实世界的应用关系,总结教材内容,摘要学习要点,示范并指导学生整理学习要点,提供导学材料。

2.课堂利用旧识学习新知

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问题,评估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多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新的观念,为学生制造容易学习的经验。

(二)有效提问并倾听

有效教学必须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要重视培养学生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重任就由讲授、提问转向倾听。教师为分解难点提出有效问题,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当提供提示。不仅要倾听学生对自己的回答,更要倾听学生对自己的提问。

1.创设愉悦的情境

营造适于学生知识建构的氛围和空间,创设一个平等温暖、充满善意、毫无威胁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将学习的快乐与科目连结。

2.师生互动沟通

必须努力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逐渐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会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善于发现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强的标志。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确定哪些问题是靠自己的力量暂时解决不了,哪些问题是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下还解决不了,又恰恰是学习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讲解学生最需要听、最有效的知识,解决最难的问题。

(三)有效激励

1.满足好奇心

让学生思考一些怪的想法,呈现新的观点,对学生的表现、问题与态度给予响应。对于学生的猜测和疑问,要抓住亮点,积极充分地肯定;对错误的质疑,决不嘲讽打击,而是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适时适度地赞美与鼓励,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运用变式学习

学习重在运用,变式学习促进概念的形成,又吸引学生注意力,应该让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的需要去分析问题。学生理解了概念,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不同情境,从而完成认知策略的迁移。在课堂教学中,连续呈现一系列有组织的信息,获得信息反馈,促使学生从新建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信息,以便连续地比较概念的有关特征、无关特征,在改变了条件的问题中发现共同的规律。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训练: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个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理解和表达;适当安排一些具有不确定答案的练习等。这个过程梳理了知识体系,简化了教学内容,既便于学生记忆编码,又可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

激励是指激发有机体努力追求某一既定目标的行为,使有机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去努力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青少年普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他们对尊重的需要,高于对物质的需要,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高于对分数的追求。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四、结束语

教学方法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法。教师要把改革自己的教法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法结合起来,用教师的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自觉运用,不断归纳总结,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养成有效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有效教学范文第7篇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研究”是前提

说到学生研究,我们当然首先关注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研究学生学习今天的数学知识,他们过去有什么?今天他们要做什么?明天他们将会去哪里?简单点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新知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的深入了解,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在今天的课堂上将要实施哪些数学学习行为、经历哪些数学活动的通盘考虑,有赖于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新知识以后用今天学习知识去研究掌握更新知识的未雨绸缪的规划。着眼于上述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才能做到有效而不无效,高效而不低效,长效而不短效。以《圆的面积》一课为例,教者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学生经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面积计算的途径:一、通过数方格粗略的计算;二、通过转化的方法总结出计算公式进行实施精确的计算。不仅如此,教师显然也充分了解到:学生即使有了上述的知识和方法基础,但要在今天的课堂上完全自主的迁移过去的方法研究圆面积计算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个全新的挑战,因为圆是曲线圆形,它的面积计算不管是用数方格还是去推导面积公式都与以前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注意设计了合理的、适度的教师示范、引领或暗示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这样就打破学生学习的瓶颈,推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显示了教学设计在追求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基石力量。

如果说,过去我们理解“学生研究”更多地关注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还要关注学生自己的研究。一句话,就是要把“研究”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亲历研究的过程。在这其中,教师要做什么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给学生提供相对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其次,要做的就是相信你的孩子,相信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为例,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本节课学生的研究活动看似进行而实际是教师示范,学生成了看客,顶多是一个操作工,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研究者:一是课程设计本身导致本节课课堂教学容量太大,教师因为瞻前顾后,没能对教材进行大胆在取舍无法提供给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二是教师过份低估了学生的研究能力,过分估计了学生可能遇到研究的难度。一句话,教师没能在学生研究这方面做适切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在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方面打了折扣。

二、有效教学设计:科学提炼“核心问题”是关键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美斯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由此可见问题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而“核心问题”则是指中心问题,是教学过程的诸多问题中最具思维价值的、最利于学生思考及最能提示事物本质的问题。核心问题的成功提炼有利于学生清晰学习目标、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发展思考力,以纲举目张之势,推动课堂教学节奏分明地前进。教师怎样才能提炼出数学核心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的重难点,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关键。还是以《圆的面积》一课为例,一节课听下来,与会老师虽然感到课堂容量很大,但课程推进的脉络非常清楚:猜一猜,初步估计圆的面积与半径平方之间的关系;数一数,粗略验证猜想;拼一拼,实现从圆到长方形的转化;算一算,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课堂进行的如此清晰呢?在该备课组的执教反思中,我听出了他们在设计该课时准确提炼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要知道圆的面积,可以把圆转化为什么?如何转化?转化后又是如何推导出面积公式的?笔者以为,正是教学围绕着这些核心问题进行,才使得学生顺利掌握了圆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并且为学生研究平面圆形面积的方法做了主动的整理、固化,为一类知识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有效教学设计:合理整合教材很重要

落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已经重视了对教材的深度解读,不少老师基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科学合理地对课程作了整合,显示了用教材但不唯教材的意识和气度。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很多时候,整合教材往往只表现为教师或者是把教材提供的学习范例由A换成平行思考难度上的B,或者把课程的内容顺序在前后序列上的调整,整合教材有形式化的倾向。要知道,教材整合的本质是教师对一类学习内容在全面了解、深度解读知识联系的基础上思考:在今天的课堂学习中,我怎样通过不显山不露水的教学设计,让“今天”知识的学习在知识和方法上为“明天”的学习“打前站”,让学生在未来的某一天的学习中能恍然大悟:喔,原来这个知识(方法)曾在灯火阑珊处!以《统计》一课的教学为例:二年级上册“方块统计图”的学习是以一年级形象统计图的学习为基础的,它将为三、五年级学习条形统计图作准备。教师在动手设计教学预案时要有“大数学观”,既要知道过去的学习已经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提供了哪些准备,更要清楚方块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哪一个地方血脉相连。

有效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有效提问 有效教学

Actualize the effective quiz and carry out the effective teaching

Yuan Weimiao

【Abstract】“The question teaching method” is one kind of new method of teaching for actualizing the effective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ourse idea. Actualizing the effective questions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doing well the question teaching method and is the sticking point for carrying out the effective teaching. The writer has summarized some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on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question used in the senior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Effective quiz Effective teaching

问题启迪思维,思维始于提问。

“问题教学法”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给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有效提问,是搞好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课堂提问,其作用主要是反馈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检查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能够按照老师提前设计的过程顺利进行,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教学提问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式。

目前,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更好的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下面是我自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有效课堂提问的一些肤浅认识和感悟,愿与同仁切磋共勉。

1.有效提问的原则。

1.1 思维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思考和创造。课堂提问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不能停留在是什么、有什么、会不会、能不能等等。这样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确定性的问题,教材中已有明确的答案,学生不需要思考或者只要简单复述课本某段内容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提问这样的问题仅仅起到了强化记忆、巩固知识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更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所提的问题必须具有思维性,必须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给他们创造思维的空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2 层次性。教师要从整篇课文、整堂课来谋划布局,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应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由浅入深,以旧导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抛砖引玉,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只有恰当的提问,适当的坡度,才能引导学生去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1.3 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对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才会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每个教师为之不断奋斗的宗旨。所以,课堂提问必须注意趣味性。老师的提问,学生如果都很感兴趣,都乐于思考,乐于探究,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4 要善于逆向提问。有些问题正向探究比较困难,但换个角度,改变方向,逆向思考会突然变得简单。所以巧妙的逆向提问往往会使问题更好理解,使正向探究更为顺利。

2.有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2.1 注意语气和态度。老师提问时语气要平和,态度要和蔼,对回答好的同学要给予及时表扬和肯定,对回答不太好的同学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2 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老师提问的问题首先应面向全体同学,然后可让同学举手回答,也可点名让个别同学回答,切忌先叫某个同学站起来,再提问这个同学,如果这样提问,那问题就与其他同学无关了,并且被提问的同学可能由于紧张也回答不好,起不到提问的作用。

2.3 注意留有思考的时间。老师提问后,要让学生去思考,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随问随答。遇到较难的问题,要善于启发诱导,启迪思维,逐步解决。

2.4 注意提问要明晰。提问的问题要让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不能含糊不清。提问的句子不宜太长,一次提问最好也不要连续多个问题,不然学生会记不清所问的都有哪些问题。

有效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堂设计;有效问题;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01-0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习的源头。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汗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然而有些教师对提

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严密的推敲,使有些问题太过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问题过于抽象,让学生无所适从;有些问题是课本内容的重复,效果不好;有些问题过于呆板,缺乏创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有质量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设计问题,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呢?

(一)悬念设置,扣人心弦。在讲授新知识前给学生设计一个悬念,埋下伏笔。这种方式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二)故事设疑,妙趣横生。讲故事设置疑问,既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又能加深对相关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讲《时区日界线》时,可以这样故事设疑:一位名叫吕萨的外国商人,于某年4月10日乘飞机从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飞往檀香山。登机前1小时,他去机场附近的花旗银行兑换货币时,遇到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张过期(兑奖日期是4月9日)的中奖,捶胸顿足,非常难过。这时,走来一位身穿笔挺西装的中年人,他“关切”地对老太太说:“请不要伤心,我愿用3000美元买你这张废(奖金为8000美元),你同意吗?”老太太一愣,自忖反正这张过期已经无任何价值,就同意了。这件事令吕萨好不纳闷。在飞机上,吕萨又遇到那位中年人,而且中年人告诉他,到檀香山的时候,这张又会有效的,你相信他的话吗?

(三)情境设疑,引人入胜。通过视频影像,实地考察采集的图片资料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观看视频影像《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钱塘江入海处的地形和八月十八日的月相。

二、设计问题,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围绕生活中的问题独立开展试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地理原理和规律,以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授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时,教师提出:寒暑假,昼夜长短有何变化?你观察过自己的影子吗?它是如何变化的?一年中,正午时分影长是如何变化的?同学们由于亲身经历过,所以很快找到答案。这样,教学就能达到事倍功半,大大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问题,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设计问题,首先应对教材或讲解的内容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确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重点地位和作用,弄清知识间的纵向和横行的联系,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勾画出知识链和知识结构网络,抓住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设计问题序列,使中心突出环环相扣。这样学生围绕老师设计的问题积极思考,合作探究,验证评价,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体,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的思维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使教师真正做到讲学生的疑惑点,体现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四、设计问题,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必要手段

开放性问题的优化设计指设计地理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再到知识的迁移、运用,最后到行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把认为学生不易理解,易混淆的内容设计成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去理解辨别,分析增强对内容的理解力。

例如,教《地质灾害》这一节时,可利用有关地震、火山的影像做成课件,再结合印尼的地震引起的海啸这个典型例子,设计开放性问题:①你知道海啸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吗?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多个国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什么?③假如在我国沿海发生同样震级的地震引发海啸有这么大的危害吗?④为什么这次没有波及到我国?⑤你若遇到海啸发生,你会采用什么样的逃生方法。学生对这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会情绪高昂,乐意思考,从而得到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进行拓展式学习,开展科研尝试。

此外,积极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也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荣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考试周报,2009年第22期。

有效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有效参与 亲历体验 有效课堂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创设有效情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发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找准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切入参与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能否有效吸取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每节课的知识点都要有前期的基础和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本节课要学的知识做适当的“降格处理”。即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地完成正迁移,通过亲身经历解决新的问题。(2)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调动各种“器官”,让学生切身参与

在新课改课堂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学生要动。所谓的动是动脑、动手、动眼观察、动心体会、动耳倾听、动口讨论。学生动用各种器官去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主演变成平等中的首席,更多起组织、协调、引导、帮助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 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

四、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置身参与

学生课中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巩固复习,才能建立稳固的认知结构,复习巩固是对新知获得深刻感悟的基本方式,也是体验的深化过程。如学习《周长和面积的对比》一课后,我布置了一道练习题:“拿一条16米的绳子,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它们的面积怎样?如果围的地属于你,应该怎样围好?”(长、宽均为整米数。)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上卷尺,到操场上边围边量。

学生通过动手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想一想,发现了当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学生在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计算的同时,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上一篇:幼儿教学范文 下一篇:科学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