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2:03:25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的有效性呢?以“美”为突破口,从“美”着手,也就是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三方面思考,具体地说:

一、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

翻开现代语文课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页页美丽的插图,细读内容:儿歌、韵文、古诗、寓言故事……语句优美,展现的是一个个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我们应怎样来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呢?

1、创设情境品味意境美

“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

如在教学古诗《忆江南》时,一幅幅与诗风格相近的书画作品映入学生的眼帘,一首首委婉优美的古筝乐曲飘入学生的耳廓,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已自然地进入了情境。教师读后,让学生再运用齐读、串读、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然后让他们抒发自己的感受,体会江南风光的明媚及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叹和眷恋。这样,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就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领悟到诗中所蕴涵的意境。

2、通过“美读”把握形象美

如《司马光》一文,记叙了司马光小时侯砸缸救人这件事。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思考:当其他小朋友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司马光怎么做?再通过反复读、表演读等手段体会人物心理:司马光为什么不跑,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一句表现出司马光胸有成竹的样子,要读的稍慢些;“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被救出来了。”读得稍快、用力一些;最后一句前半部分读得稍慢些,好象悬在心上的石头放了下来,后半部分语调高些、语气高兴些。这样才能体会到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的优秀品质。通过美读,学生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沉着、勇敢、果断的司马光的形象。

二、恰当运用“美”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能否达到“美”的境界,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现教材之美。教学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一种美感,那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因为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的。没有儿童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

《升国旗》这首儿歌蕴涵着一定的爱国思想教育。这课的教学我分三步走:1、看图导入,感受形象。课始,我出示一幅色彩鲜艳的国旗图,问:这是什么?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争先恐后举起了手。2、借助录象,进入情境。认识了国旗后,我又播放有关国旗的录象,让学生形象地、多方位地了解国旗,达到爱国旗的思想教育。3、模拟升旗,体会感情。当课接近尾声时,我通过模拟升国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正是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蕴涵的美,让儿童经历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教学手段的美感,作用于儿童的感知觉,又必然丰富了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可谓“一举多得”,其益无穷。

三、善于运用“美”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都要凭借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教学语言对儿童的感知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情感的活动都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儿童心中的琴弦,往往是美的语言拨动的。在教学中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往往是再现了教材描写的情境;或是联系了儿童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或是利用儿童联想、想象,把他们带入向往的境界;或是引导儿童对美的实质的理解、对教材语言美的鉴赏,连同对教材表现的“美”与“丑”的评判。也就是说,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要么让学生感受到美;要么让学生联想到美;要么引导学生去追求美;要么启发学生领悟到美。

现代小学语文第二册《树林里》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在教学时,尽量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自己读,自己体会。一开始,我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树林里去看看,树林里有哪些可爱的生命?”“动物”、“绿色的树林”、“可爱的生命”都是一年级小朋友很喜欢的东西,“到树林里去看看”更是他们十分向往的事。这样,既联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又把他们带入向往的境界。当学完全文,引导学生齐读时,我说:“小朋友,你去过树林吗?你听过吗?用心听过这些美丽的声音吗?为了听,为了看,为了欣赏树林里的生命的美丽,我们只有融进了树林,才能听到树林中许多美的声音,认识树林中许多可爱的朋友。让我们带着美的感情再来体会一下生命的可爱。”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亲身感悟,一把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火种在学生心中点燃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形象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的确,美感的产生不是靠“传授”得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亲身去感受和感悟。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熏陶和感染无疑会起到激励和唤醒的作用。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学会感动,学会做人

(一)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这样说过这句话。也就是说只有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促进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养成教育占教育的比重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却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中最务实的基础部分。笔者所在的学校,平常就是利用班会的时间,由班主任带头与学生共同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现实的例子,让孩子们学会理解父母的艰辛,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生活,教育学生孝敬爷爷奶奶,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严守纪律,遵守公德,诚以待人;经过学习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就是下去将学习的所感所悟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小文章,针对性考虑自身到底是哪里不足,应当怎样去改正,不断地完善自我,自我超越,做一名品德兼优的中学生。

当然,行为规范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要想出成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完成的,必须坚持不懈。一个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旦夕之间的事情,不是通过一次班会、一次活动、老师的一次说教就能完成的。特别是那些已经形成不良习惯或有不良习惯倾向的中学生,要纠正其不良习惯,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班主任倾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为教育做奉献的精神,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进行关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去帮助我们的学生。

(二)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将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作为树立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笔者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比如在学校举行的“艺术周”的活动中,通过笔者的观察与学校各班主任的反映,发现许多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天赋,他们有的画画,有的学生写了硬笔书法,有的组织篮球队、乒乓球队等等,更让人想不到的有学生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感恩的心》,这位学生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对父母长辈的感谢与关爱,写出了对师长的尊敬之情,语言虽然不是那么的华丽,却感人至深。笔者认为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方法可能存在缺憾。如果没有教育好学生,羞愧的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知道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优秀人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永远会珍惜。”是的,我有时候一直不解这样一个现象,中国的父母绝对是全世界付出最多的父母,可是却是全世界得到回报最少的父母。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教育不到位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去感染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懂得做一个真正的人。因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对感恩这个词语有了自己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我校曾一度掀起了一段感恩的热潮。这次活动的开展,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从活动的形式到内容上,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很大的震撼。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感谢他人,善待他人。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实素质教育

(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重担

要想改变农村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学校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到学校读书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而是学校、家长、老师共同的事情。在如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组合。许多农村家长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已造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诸多阻碍因素。只有学校与家长进行紧密的联系,形成一种在校有老师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之情;在家有父母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特别是学校生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之情。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笔者认为应当对学校的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的家里取得联系,交流孩子的具体情况,共同管理教育我们的孩子。

(二)吸收优秀教师到学校任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中学校长仅仅是一个宣传者,而真正去落实和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是广大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需要优秀的教师去落实和实施。吸收新鲜血液到农村教师队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农村学校管理者应当争取上级部门的各种支持,吸收大量优秀的教师到校任职。

(三)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特别是财政支持

农村中学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各种设施的不完善。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是离不开各种“硬件”支持的。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笔者认为应当尽力改善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性;尽力改善学校的环境设施,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做到这些,学校管理者应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让上级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对农村中学的财政投入。

三、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通常学校内的一切工作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与低。因而,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对教师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进修、评价等。通常情况下,要加强对教师长期脱产校外与校内进修的有机结合。通过国家和有关的教育部门制定、建立多样化培训机构等,促使其从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保证。在目前来讲:在乡镇的学校、教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想要进行校外进修存在一定的困难性,所以,针对教师的进修一定要加强校内的进修。学校可以是定期、定时请有关的专业人士到校内为教师培训,负责他们的进修任务,尽可能的提升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同时,还要在校内充分的利用在职进修,常见的有:讲座、教研会等。

对于教师的评价方面: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校内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还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促使形成完整的评价机制,以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在管理方面:尤其是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要全面落实、贯彻党制定的教育方针,各学校根据自身的事情情况提升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因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重抓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更加的要注重这点。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严海燕(红河州教科所):要写好数学教学论文,选好研究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确定主题时,一要注意是自己日常教学和研究中比较关注的问题;二是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需要启发和帮助的问题;三是在听课和课题结题鉴定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云南教育》2010年第4期刊登的《“商两位数”教学片段与思考》和2010年第6期刊登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例谈》都是我在参加云南省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中搜集到的素材,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提炼而撰写成的。

确定了主题后,在脑海里形成基本的写作框架,首先构思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主题,接着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中有关这个主题的论文,或是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专家、教师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听课、评课进行内化,逐步升华主题思想,这时动笔写作便“下笔若有神”了。

戴晖明(马龙县教师进修学校):论文主题的产生是一个苦苦思索、不断提炼的过程。它需要作者从大量的教育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寻求正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提炼主题的过程,是作者调动多种思维对材料深入发掘,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并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既要能够“入乎其内”,即深入到占有的材料之中,吃透材料,又要能够“出乎其外”,即从一定的思想高度来分析理解占有的材料,从中提炼出具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主题来。

赵映红(昆明市西山区书林第二小学):我认为写稿要做到“占有、吸引、灵感”。所谓占有,就是占有材料。确定主题后,要注意收集积累相关资料,主要途径有四:一是上网查阅,搜索相关材料,看看这个问题别人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成果,哪些是可以借鉴的,哪些还有可研究的空间。二是阅读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类杂志,先浏览,然后仔细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用的文章,学习优秀文章的写作方法。三是注意积累自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四是多听其他教师的课,在听课中得到收获和启发。你占有的相关材料越多,写作时底蕴就越厚,才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所谓吸引,是指作者要努力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不同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思维清晰、表达流畅的前提下,要特别在标题上下功夫,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教学设计类文章,要讲究详略得当,亮点突出。

所谓灵感,就是要及时抓住思维的火花。常写文章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在不经意间,一些经常思考的问题会突然灵感一现,这时就要及时记下这些难得的思维火花,要克服“等一等”、“下次吧”这类懒惰思想,勤于动笔,否则一些灵感会转瞬即逝,过后再也想不起来了。

张学万(宣威市务德镇茨嘎小学):在写数学教学论文时,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论文内容要“少而精”。这里的“少”指每篇数学教学论文涉及的内容不要贪多,要突出重点,最好是一事一议。“精”指语言要精练,内容要精要。我们要认真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要求。要找准有代表性的问题精心写作,做到精当合理。二是论文例子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写数学教学论文时难免要列举一些教例,所举教例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创、人创我实、人实我深。这样才能做到“富有新意”,才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加深印象。三是论文语言要通俗。在写文章时,我们运用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让读者一读就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要用偏僻古怪的词语。四是论文材料要丰富、扎实。要写好数学教学论文,我们要做长期的写作准备,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积累有关方面的资料,不能临时抱佛脚。一旦确定了写作的主题,就要马上着手准备资料,我常把确定的写作题目挂在床前,每天起床时能看见,睡觉时看一遍,好多时候躺在床上也在想有关主题的内容,并构思文章要从哪些方面撰写。

曹文(云南教育报刊社):数学教学论文是指围绕数学教学中的某个问题,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可资借鉴或值得推广的做法的文章,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感性与理融,可操作性强。

文贵出新,好的教学论文必须有创意的主题,有翔实的论据,并能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题的创意,主要体现在:

一是观念新。就是把确定论题的注意力放在补充、加深、拓宽前人的观点上,总结新出现的、尚未引起关注的做法或纠正以往习以为常的做法,寻找前人还没有涉及的空白。我们在教学论文写作中,常常会在收集教例、提炼主题时发现别人文章中的有些观点,正好是自己要表达的感受,这种发现正是创作灵感的萌发,应趁热打铁,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用不同的思考方法,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语言风格,重新论证,并加以丰富和完善,使原来的观念有所加深,有所拓宽,形成有创新意义的论题。

二是角度新。古人云:“一树梅花万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面对同一个写作内容,不同的作者所选取的论题的角度或切入点会有不同,写成的文章便会异彩纷呈。写作时巧取论题的角度很重要,必须学会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初选论题进行审视,定好着眼点、着力点、落笔点。同时注意论题的针对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如,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等。从小处考虑,数学教材分析、建议;课堂教学设计、评析;数学知识复习、梳理;数学解题规律的探讨、归纳等,文章的开口小,才能避免空泛,又易显现新意。

优化文章的结构也是写作教学论文的重要一环。文无定法,行之有法,教学论文亦有基本的结构范式,即一般是确定了论点(论题),选定了论据(教例)后,便着手安排写作内容:针对中心论点,分解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安排相应的教例,根据内容的主次和逻辑关系,巧妙安排,形成一个严谨、完整的结构。

教学论文的结构单纯、层次清楚,一般由题目(根据中心论点制作的大标题)、引言、正文、结语组成。大标题要求语言精练,表意明确,让人一看就能明白论文的观点和内容。引言是放在正文前的短文,主要说明选择论题的缘由,提出研究的问题,要写得短小精悍,开门见山。正文主要介绍几种做法,每种做法拟定一个小标题(根据中心论点分成的分论点)构成文章的段落,各个段落有内在逻辑性、有章可循,每一段落常用的写法是:先用几句话简明扼要地对小标题进行解说,概括归纳某种做法的操作要领及根据或理由,再举典型教例具体说明操作要领,然后简要评析,点明意义或效果。各小标题下的教例要有力说明小标题,各小标题又共同阐明大标题。这实质上就是让论据(教例)支撑分论点(小标题),分论点共同支撑中心论点(大标题),从而构成一篇中心突出、布局合理的好文章。有的文章还要求写一写结语。结语是一篇文章的收尾,主要概括论文的精华,要写得简明、精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章不厌百回改”道出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毫无例外地要在修改文章上下工夫。修改文稿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文章的标题是否准确。文章的标题对于突出主题,表现内容有重要意义,大标题(文章题目)既要涵盖全文又不能大而失当,一旦发现初拟的题目太大,应将之改小。一篇好文章的题目应开口小、文字简练、内容鲜活,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二是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表现在文章上就是结构是否合理。修改时要综观全文,针对文稿的开头、中间、结尾是否完整、和谐、统一进行恰当修改。教学论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由中心论点分成的几个分论点或按并列、或按递进的次序安排。几个分论点呈并列安排时,要看是否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其内在联系是否紧密。几个分论点呈递进关系时,要看是否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形成内在逻辑联系,同时修订教例对论点的支撑作用,教例单薄,往往说不清问题,应该补足充实。教例堆砌,显得累赘,要忍痛割爱,删减得当。三是语言文字是否精练。教学论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要求是准确、明晰,同时叙事条理清楚,文从字顺,能用一句话讲清的,决不用两句话讲,去掉每一个多余的字,点明每一个标点符号,使修改后的文稿通俗易懂、精练流畅。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能否培养出满足需要的审计人才,是衡量审计教学论文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审计专业教学论文办法改革的当务之急,一要明确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二要转变传统教学论文观念;三要应用新的案例教学论文办法。案例教学论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论文办法,如何在审计专业教学论文中充分利用,以提高教学论文质量,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

一、明确审计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审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师事务所、管理部门、单位、机构从事审计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按照这一要求,我们长期以来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从事审计职业的工作者。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审计作为一种职业在工作范围、服务本质和上迅速扩张,出现了审计毕业学生与需求的不适应性。原因在于: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合格的审计人员,而且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技能、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基于以上需要,笔者认为审计专业教育教学论文目标应是培养他们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使其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是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审计人员。

审计学科具有很强的性、实践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审计专业教学论文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努力实现高素质审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论文质量和教学论文改革工程”,强调以质量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审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由于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机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审计的难度增大,审计风险大增;另一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及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提高了对审计工作质量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业务,审计人员不仅要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具备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审计环境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团队互助精神。培养一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和适应能力强、知识结构完整、职业道德素质高的审计人才,是审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二、改革审计教学论文传统模式

审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有着独特的教学论文,而我国高校审计专业教学论文办法,还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讲授法,课堂教学论文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尽管大多数教师很清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论文工作中,往往还是走“填鸭式、满堂灌”的老路子,严重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导致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不能很快适应审计环境及审计业务的需要。这种传统教学论文模式不能很好地顺应审计专业教学论文规律,直接制约着审计专业教学论文改革,未来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必代之以先进的、合理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能够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办法,案例教学论文法的实施势在必行。

由于审计行业是一个高智力行业,对审计人员与一般财会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对审计职业判断的依赖性,而职业判断的依赖性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实践经验,这种职业的特点使得审计专业教学论文比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基于实践的案例教学论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各国有关专家意见的调查,案例研究对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保留的持久性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随着教育教学论文观念的更新和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审计教学论文改革已成为审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入探索审计教学论文规律,广泛实施案例教学论文办法,以便在教学论文办法和教学论文内容安排上适应全面培养审计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三、运用审计案例教学论文

学校不能满足学生到师事务所进行直接实习的要求,但可以积极采取间接实践形式,如校内审计模拟操作、课堂案例教学论文等有效形式。案例教学论文法是指审计专业教师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提炼和采用审计实践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对原理、和道理进行解释,将审计理论知识描述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入审计情境现场,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教学论文中的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专门技术办法。案例教学论文主要不是研讨理论本身,而是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它要求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体验的飞跃,在于它不仅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而且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它适合对审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能力的培养。

审计专业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论文法时,适当地选用案例教学论文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论文目的、不同的教学论文阶段、不同的教学论文课程选用不同的审计案例教学论文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案例教学论文与理论教学论文相结合,以理论讲述为主,再结合相关理论讲案例。比如在讲授《审计学原理》课程时,由于学生刚接触专业知识,可以理论讲授为主;教材中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讲解,只是写明应包括的和层次,学生学习时感到抽象,又不好掌握。教师如果将一份真实的审计业务约定书或带有一些不完善、有毛病的审计业务约定书交给学生判断,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直观实际,教学论文效果明显提高。

(二)以案例讲述为主,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通过对案例讲授、分析和讨论,归纳理论。比如在讲授《效益审计》课程时,可以案例讲述为主,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如讲解对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延伸的效益审计时,教师可以先从案例库中选用某单位连续三年真实合法的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资料做好编制动态比较财务报表、测算各项评价指标、对比标准进行评价等多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提示学生们自己分析,独立完成上述业务操作过程;接着在小组相互交流,在班内讨论,评选出学生完成情况的等级;最后由教师对这次实际业务的操作进行讲评,总结出学生们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在整个教学论文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审计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通过分析并提示学生思考,便于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领悟和巩固;不仅可以突破教学论文中的难点问题,克服死记硬背,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审计理论课之后,专门进行审计案例课程的讲解,通过大量案例的讨论,侧重解决审计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如《审计案例分析》课程,通过引入大量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用性的案例,使学生掌握审计理论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问题。如教学论文中引入“安达信对世界通信的审计失败”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总结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一是安达信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二是安达信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和职业怀疑;三是安达信编制审计计划前没有对世界通信的会计程序进行充分了解;四是安达信没有获取足以支持其审计意见的直接审计证据。通过对本案例的讨论分析,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中对审计独立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等重点、难点问题有较深的领悟。教师应注重引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既是目标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自主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具有差异化和多变特征,因此,教师科研素养提升既要体现教师专业素质要求,又要能满足教师内在价值和潜能实现的本性,遵循的是 “自我导向性学习”和“用以致学”的学习理念。

一、 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行动研究活动,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主动、积极实践学习的过程,满足不同年龄和学科的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利于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育科研理念。

1.制度保障,营造教师“小课题研究”氛围

学校教科室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题组团队”建设为抓手,促使全体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管理课题研究。负责起草了《校本化科研――教师“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从小课题研究的选题特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操作流程和小课题研究管理措施等五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和举措。随着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开展,教科室相继制定了小课题立项、检测、结题等相关的制度,还编辑了“小课题研究”学习资料。学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科研文化氛围。

2. 讲座沙龙,引领教师“小课题研究”实践

科研沙龙是一种交流科研成果、探讨研究问题的有效研究方式。教科室把“科研沙龙”作为教师课题研究过程动态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科研沙龙让教师们交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或困惑,讨论教育实践问题,提高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育实践的把握。学校多次给全校教师作“小课题研究”的理论讲座和案例指导。教师的科研问题意识和课题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教学成果撰写

教育科研成果是针对某种教育现象、某种教育理论进行实验或论证后所得出的新的教育观点、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等。教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主要形式,是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总结。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的写作过程也是对研究课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建构的过程。了解撰写教育论文、教育科研报告的一般程序对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1.以校“暑期论文”评审为载体,促进教师提升教学反思意识

教育教学论文是教研成果的记录,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总结,它是衡量一个教师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年一度的“暑期教学论文”评比是培养教师教学“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校科研处也非常重视对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进行修改、提炼的指导工作。为帮助教师修改论文并编辑相关学习资料,使教师能从论文的题目、内容摘要、正文和具体案例呈现等方面知晓如何处理、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科研反思能力的形成。

2.以区“课题成果”提炼指导为载体,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要求具有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有助于培养、提高研究者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科研活动。

每年2月,学校科研处结合区科研成果评审的契机,对全校教师开展科研成果总结的讲座培训,并对立项课题负责人进行一对一的修改指导,帮助教师整理、归类、提炼,拓展教师课题成果总结的视野。

三、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使人们对教师与课程的内在关系、教师课程角色的理解和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教师不再是教学计划、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教师课程创生”使课程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职业的内在生命价值,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以“社团课程”开发为载体,促进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提升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有一批具备课程开发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的专业化教师的参与和支持。学校科研处确立了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价值取向,通过对学生兴趣和潜能的调查,开展了各级各类的培训,让教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和思路,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提升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构建了使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社团课程多样化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路径。

2.以“学习社群”建设为载体,促进教师“2+1”专业结构能力调整

专业学习社群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师专业知能、增进教师之间合作,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教师“2+1”专业结构发展需要教师与专家对话;分享与讨论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学习与评价等相关议题。学校为教师专业学习召集了校内同领域、跨领域的教师成立了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增进教师共同专业成长。“科研导师”旨在发挥学校科研“学习共同体”的引领作用,促进更多的一线教师走上“教育科研”专业发展之路。为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学校还成立了校外科技导师团,开发丰富的科技教育社会资源。

四、科研学术交流

学术论坛培育教师自由的学术思想、深邃的学术智慧,激发教师自觉行走在造福学生、幸福自我的教科研之路上。学术交流活动有很多专家参加,有不同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被展示,有对热点问题的深入研讨,通过参与切实有效的学术交流,可开阔视野,启发教师教育科研的兴趣,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育科研选题的产生,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学术思维的碰撞。

1. 以市区级“科研论坛”交流为载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表达

“科研系列论坛”活动能活跃学术气氛,也便于广大教师分享和交流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激发教师的职业情感。学校科研处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系列论坛活动,去年一个学期就有10人次参加了市、区各级“科研论坛”的交流,大大提升了学校青年科研骨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2.以学校“科研特刊”编辑为载体,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理念的传播

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体现出来。价值的大小与其应用的范围大小成正比。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教育科研效益的直接体现,也是教育科研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和重要基础,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推广学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教科室创办了教研刊物―― 《科研特刊》,分六个栏目:【科研望】【科研方法】【科研动态】【草根科研】【科研随想】【成果推广】。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写作规范;论文质量;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论文,是记录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更是表达自身学术品位的重要工具,不论研究方向、过程和结果如何,都需要通过相对规范的形式予以行文。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工作顺利结题,共有103篇作品入编《优秀教学论文集》。综观百余篇入编论文,作为教师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撰写规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入编论文基本情况

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从试点校推进到全面推广,历时三年,参加课题研究学校四百余所。课题于2011年10月在合肥结题,在各县区推荐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合肥市总课题组共收编优秀教学论文103篇,并集结成册,其中符合教学论文范畴的作品98篇,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5篇。合肥市各县区在征集优秀作品时,未提出统一的格式与要求。经过比照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98篇论文中,除少数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外,大部分论文在格式上不同程度存在国家标准要求不符之处。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前置部分主要项目缺失或不规范

根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前置部分中应包含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文章摘要、关键词等部分。文章摘要是作者向读者传达必要信息的载体,它包含了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使读者在未读全文的情况下就可以掌握论文的主要信息,同时它还是二次文献引用的基础。在论文集符合教学论文范畴的98篇作品中,45篇有文章摘要,另53篇无摘要。

在已有的摘要中多篇无法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如某中学教师入编的《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之我见》一文,其摘要起到了引言的功能。作者提出,希望自己提出的见解和认识帮助体育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准确定位,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对其文章主题――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只字不提。又如某位小学管理者入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模式的研究》一文,用一句话近50字提出了教学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更像是对其题名的注解,读者无法从中了解其如何建立一个学习、研究、反思、提升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模式和如何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专业水平。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还原实验与生活之中――关于家庭小实验的几点浅见》一文,作者仅告诉读者,家庭小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没有告诉读者任何关于家庭小实验的“浅见”。在入编论文中,还有甚者竟然将文章摘要理解成为正文的小标题,在《发挥教学艺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作者将内容摘要表述为从正文中提炼的各级大小标题。

这些都反映出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对于文章摘要的误区,没有将其提炼为概括论文大意、提出主要观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文摘。

同样不规范的情况出现在提炼关键词上,98篇作品中,46篇有关键词,52篇无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项的单词和术语,3至8个为宜,且须尽量使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表1列出了部分需要修改的论文关键词。

表1 部分需要修改的论文关键词

同时有文章摘要和关键词的作品仅32篇。

(二)随意更改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是作者为了表明文中的某些论点、数据、资料与方法的出处,供读者参阅、查找而引用的有关文献,它有助于正式论文的科学性,也表示对被引用著作者的尊重,同时便于检索。

在论文集符合教学论文范畴的98篇作品中,有参考文献标注的有35篇,63篇无任何引用说明。

参考文献的列示大多采用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即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期数)、起止页码;当文献是书籍时,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年份、起止页码等。在有参考文献的35篇论文中,仅有3篇完全符合引用格式规范。其余32篇均存在规范性问题,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将参考文献写成“参考书目”“参考资料”。

2.没有使用规定的著录方式,且著录格式中缺项较多。表2列出了较为典型的几种著录方式。

表2 几种典型不规范的参考文献著录方式

三、反思与建议

作为合肥地区承担的一项教育部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重要部分,其入编优秀论文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反映课题研究工作的重要学术成果,不应在论文规范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和教育管理者、教师密切相关的论文集、报告集甚至是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中种种不规范的情况依然存在。这说明论文撰写不规范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应该引起各类编辑和作者们的重视。建议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抓好论文的规范性工作。

1.加大宣传,强标准化意识

大多数教育管理者与中小学教师是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主体,他们虽曾经在获得学历的过程中接受过论文写作的相关培训,但无系统性,且许多作者无从获得与论文写作相关的标准与规范要求,大多数通常依据自己的经验确定撰写标准。教育管理者应当加大论文写作规范性的宣传力度,使之成为与选题、研究同等重要的工作。

2.坚持标准,实行质量管理

在进行论文征集时,应当向作者提出明确的、详细的、规范的论文写作格式要求。对于不规范者,在要求其进行修改后仍不规范的,应该退稿或者降低其评价等次,这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确立论文规范性标准的重要节点。

3.培训教育部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骨干

教育管理机构中的教育科研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育科研组织应该成为推广论文规范性的工作骨干。各方面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骨干的作用,发挥他们宣传、组织、服务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纽带作用,推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论文写作规范性要求的普及。

总之,规范性需要与科学性一样,成为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论文作者应当认真执行学术规范,提高标准化意识,进而保证论文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文献工作标准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编写格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2]王群峰,石波.选题及题名撰写规范:论文写作的关键[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2):35-36.

[3]王俊峰.论文写作的游戏规则[J].中国研究生,2003(1):32-34.

[4]全国文献工作标准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T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5]王力,朱光潜.怎样写学术论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方法型教学论文

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做法、应用、实践、探索),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励学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尝试》《“自学——质疑——释疑”的阅读教学的应用》《用经典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对于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最喜欢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师教学论文,因为它最实用,学了马上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最容易写的也是方法型教学论文,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写起来比较顺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学论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如何使介绍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导性,这是写作方法型教学论文的关键所在。

二、观点型教学论文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又觉得它会对现实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就总想把它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观点型教学论文。观点型教学论文是直接阐明作者观点的,常常用这样的句子形式作为标题《要……》《……是……》《应该(必须)……》等。例如《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应该简单扼要》。观点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根据现状提出观点

观点总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罗列一些现象,陈述一二个具体事实,然后从现象和事实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来。这里的现象和事实必须具有典型性,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观点必须是旗帜鲜明的,不要含糊其辞,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或极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师最近通过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将要使用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后,写了篇教学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建立于两种教材的比较,由于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因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吸引人,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是不可取的。

2.摆出依据分析观点

光有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论证,才会使观点站立起来,才能为读者接受。这一部分就是论证观点。论证通常有理论依据或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就是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演绎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观点作为佐证;事实依据就是摆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一般而言,依据越充分,就越有说服力。例如上文说的“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作者就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A.课内分量明显增加;B.课外阅读要求提高;C.课文理解难度加大;文本内涵丰富多元;E.知识分布松散无序。对这些依据,作者自然都作了详细分析,或举例说明,或用统计数字,或运用对比等。这一部分是此类文章的重点,它的篇幅应该占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结论指出对策

经过详尽论证后,往往要有一段结论性的论述。这段陈述,可以是观点的重申,可以是主要观点的概括,可以是观点的延伸,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希望,还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思考。这段文字不必多,但必须集中、有力。

观点型教学论文是表达个人思想观点,特别是全新的观点,往往会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这并不重要,也不要考虑得太多,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此类论文的观点必须鲜明,如果怕有不同意见而不敢直说观点,故意表达得含含糊糊,那就写不成任何文章了,这也是观点型教学论文的大忌。

三、随笔型教学论文

眼下,教育随笔的写作非常繁荣,应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随笔简短、随意、取材方便、形式活泼,写起来又不必占用大量的时间,十分适合处在第一线的教师写作。随笔的写法灵活多样,似乎很难用一个固定的程式来概括,但通过大量阅读时下教育类报刊的随笔,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一些基本思路。或者说,这种基本思路是符合一般的思维习惯的。随笔类教育教学论文的一般的写作程式为——

1.叙述事例引出想法

教育随笔往往是由一个具体事例作为由头。对这个事例的要求是:真实、生动、有新意。真实,就是事例必须是生活当中确实存在的,是自己所见所闻甚至是经历过的,而不是随意捏造的,或者道听途说的;生动,是指事例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比较有趣,或者有经典细节的,可读性较强,不是那种平淡无奇的老生常谈;有新意,指的是事例能折射出某种新的动向、新的意识,或者是一种新的现象的端倪。例如下面这个事例:

这是一次区级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课堂展示活动。第三位上场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执教的课文是《舍身炸暗堡》。因为是借班上课,上课伊始,老师为了调动情绪,活跃气氛,她问学生“: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有的说崇拜棋王聂卫平……待学生讲了一些崇拜对象后,老师反问:“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崇拜。”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坐有近百位听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室里顿时爆发一阵哄笑。老师们为什么笑?笑学生回答得巧妙?笑学生回答得整齐?恐怕都不是。本来,老师也许是要说崇拜的,可是,这一阵哄笑,使老师尴尬了,语塞了,她承认不行,不承认也不行。

这个事例无疑是新颖而有新意的。事例的叙述应该简洁而不粗略,具体而不烦琐,不要用笼统的概括,也不要用细腻的描绘。事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随笔的价值。因此,精心选择事例是写好随笔的第一步。引出事例后,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旁征博引深入分析

事例的内涵总是多元的,往往可以从多方面来思考,产生不同的想法,但在教学论文写作时,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不能方方面面都写,而是要抓住感受最深的、有新意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点来展开。在这一层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不要就事论事,只作简单的判断,说这个现象好或不好,简单的判断是容易的,但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B.要透过现象看实质,作深层次分析,挖掘出潜伏在现象背后的根源。例如有一篇《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的随笔,在举出事例后分析:“有些教师太听话,他们规规矩矩照着课本教,他们不折不扣地按照参考书上说的办,他们把课本和教参作为绝对正确的圣旨,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什么会这样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呢?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他们以为这样教就不会错,保险,因为课本和教参就是这样,如果说错了,那也不是我的责任;二是他们以为这样教,就能有效应对考试,考试的内容总是课内为主,课外是没底的,课内是抓得牢的;三是这样做省力,课本和教参里现成的,拿来就可用,不用动任何脑筋,而且谁也不会说”。这个分析,实事求是,很有说服力。新晨

C.分析要旁征博引,要打开思路,从多方面简述,以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在分析原因后,有这样一段引申和发挥,“四百年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因而他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思想录》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帕斯卡尔后面的这一句,粗粗一听,似乎有点不可理解,细细一想,却颇有道理: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个被别人的思想牢牢控制的人,一个有思想却无法表达的人,还会有多少尊严?那还不是奴才!这里,我想冒昧地引申一下:教师教学的全部尊严也在于思想。一个教师想在教学上获得尊重,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一个没有自己教学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赢得学生尊重的,也是不可能赢得同行的赞赏的。”这段旁征博引,不但突出了立意,而且使论述更富有力度,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3.照应开头表明态度

以事例为由头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结尾处一般有这样三种写法:一是照应开头,对事例作结论性的判断;二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强调和重申自己的观点。《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思想是一种尊严。人最大的耻辱是不善于思考,最大的痛苦是思想被压制,有话不能说;人最光荣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别人拥护。作为当代教师,不能只是传播思想,而是应该努力体现自己的思想,实践自己的理想。”这个结尾无疑是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强调。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做法、应用、实践、探索),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励学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尝试》《“自学——质疑——释疑”的阅读教学的应用》《用经典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对于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最喜欢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师教学论文,因为它最实用,学了马上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最容易写的也是方法型教学论文,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写起来比较顺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学论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如何使介绍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导性,这是写作方法型教学论文的关键所在。

二、观点型教学论文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又觉得它会对现实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转就总想把它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观点型教学论文。观点型教学论文是直接阐明作者观点的,常常用这样的句子形式作为标题《要……》《……是……》《应该(必须)……》等。例如《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应该简单扼要》。观点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根据现状提出观点

观点总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罗列一些现象,陈述一二个具体事实,然后从现象和事实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来。这里的现象和事实必须具有典型性,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观点必须是旗帜鲜明的,不要含糊其辞,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或极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师最近通过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将要使用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后,写了篇教学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建立于两种教材的比较,由于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因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吸引人,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是不可取的。

2.摆出依据分析观点

光有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论证,才会使观点站立起来,才能为读者接受。这一部分就是论证观点。论证通常有理论依据或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就是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演绎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观点作为佐证;事实依据就是摆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一般而言,依据越充分,就越有说服力。例如上文说的“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作者就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A.课内分量明显增加;B.课外阅读要求提高;C.课文理解难度加大;文本内涵丰富多元;E.知识分布松散无序。对这些依据,作者自然都作了详细分析,或举例说明,或用统计数字,或运用对比等。这一部分是此类文章的重点,它的篇幅应该占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结论指出对策

经过详尽论证后,往往要有一段结论性的论述。这段陈述,可以是观点的重申,可以是主要观点的概括,可以是观点的延伸,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希望,还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思考。这段文字不必多,但必须集中、有力。

观点型教学论文是表达个人思想观点,特别是全新的观点,往往会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这并不重要,也不要考虑得太多,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此类论文的观点必须鲜明,如果怕有不同意见而不敢直说观点,故意表达得含含糊糊,那就写不成任何文章了,这也是观点型教学论文的大忌。

三、随笔型教学论文

眼下,教育随笔的写作非常繁荣,应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随笔简短、随意、取材方便、形式活泼,写起来又不必占用大量的时间,十分适合处在第一线的教师写作。随笔的写法灵活多样,似乎很难用一个固定的程式来概括,但通过大量阅读时下教育类报刊的随笔,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一些基本思路。或者说,这种基本思路是符合一般的思维习惯的。随笔类教育教学论文的一般的写作程式为——

1.叙述事例引出想法

教育随笔往往是由一个具体事例作为由头。对这个事例的要求是:真实、生动、有新意。真实,就是事例必须是生活当中确实存在的,是自己所见所闻甚至是经历过的,而不是随意捏造的,或者道听途说的;生动,是指事例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比较有趣,或者有经典细节的,可读性较强,不是那种平淡无奇的老生常谈;有新意,指的是事例能折射出某种新的动向、新的意识,或者是一种新的现象的端倪。例如下面这个事例:

这是一次区级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课堂展示活动。第三位上场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执教的课文是《舍身炸暗堡》。因为是借班上课,上课伊始,老师为了调动情绪,活跃气氛,她问学生“: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有的说崇拜棋王聂卫平……待学生讲了一些崇拜对象后,老师反问:“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崇拜。”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坐有近百位听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室里顿时爆发一阵哄笑。老师们为什么笑?笑学生回答得巧妙?笑学生回答得整齐?恐怕都不是。本来,老师也许是要说崇拜的,可是,这一阵哄笑,使老师尴尬了,语塞了,她承认不行,不承认也不行这个事例无疑是新颖而有新意的。事例的叙述应该简洁而不粗略,具体而不烦琐,不要用笼统的概括,也不要用细腻的描绘。事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随笔的价值。因此,精心选择事例是写好随笔的第一步。引出事例后,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旁征博引深入分析

事例的内涵总是多元的,往往可以从多方面来思考,产生不同的想法,但在教学论文写作时,

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不能方方面面都写,而是要抓住感受最深的、有新意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点来展开。在这一层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不要就事论事,只作简单的判断,说这个现象好或不好,简单的判断是容易的,但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B.要透过现象看实质,作深层次分析,挖掘出潜伏在现象背后的根源。例如有一篇《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的随笔,在举出事例后分析:“有些教师太听话,他们规规矩矩照着课本教,他们不折不扣地按照参考书上说的办,他们把课本和教参作为绝对正确的圣旨,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什么会这样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呢?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他们以为这样教就不会错,保险,因为课本和教参就是这样,如果说错了,那也不是我的责任;二是他们以为这样教,就能有效应对考试,考试的内容总是课内为主,课外是没底的,课内是抓得牢的;三是这样做省力,课本和教参里现成的,拿来就可用,不用动任何脑筋,而且谁也不会说”。这个分析,实事求是,很有说服力。

C.分析要旁征博引,要打开思路,从多方面简述,以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在分析原因后,有这样一段引申和发挥

“四百年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因而他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思想录》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帕斯卡尔后面的这一句,粗粗一听,似乎有点不可理解,细细一想,却颇有道理: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个被别人的思想牢牢控制的人,一个有思想却无法表达的人,还会有多少尊严?那还不是奴才!这里,我想冒昧地引申一下:教师教学的全部尊严也在于思想。一个教师想在教学上获得尊重,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一个没有自己教学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赢得学生尊重的,也是不可能赢得同行的赞赏的。”这段旁征博引,不但突出了立意,而且使论述更富有力度,

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3.照应开头表明态度

以事例为由头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结尾处一般有这样三种写法:一是照应开头,对事例作结论性的判断;二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强调和重申自己的观点。《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思想是一种尊严。人最大的耻辱是不善于思考,最大的痛苦是思想被压制,有话不能说;人最光荣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别人拥护。作为当代教师,不能只是传播思想,而是应该努力体现自己的思想,实践自己的理想。”这个结尾无疑是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强调。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应该说,任何一个有一定教龄的教师,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都会有自己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做法、应用、实践、探索),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比如:《鼓励学生走生活作文之路的尝试》《“自学——质疑——释疑”的阅读教学的应用》《用经典范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等。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对于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最喜欢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师教学论文,因为它最实用,学了马上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最容易写的也是方法型教学论文,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写起来比较顺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学论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如何使介绍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导性,这是写作方法型教学论文的关键所在。

二、观点型教学论文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又觉得它会对现实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就总想把它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观点型教学论文。观点型教学论文是直接阐明作者观点的,常常用这样的句子形式作为标题《要……》《……是……》《应该(必须)……》等。例如《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应该简单扼要》。观点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根据现状提出观点

观点总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罗列一些现象,陈述一二个具体事实,然后从现象和事实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来。这里的现象和事实必须具有典型性,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观点必须是旗帜鲜明的,不要含糊其辞,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或极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师最近通过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将要使用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后,写了篇教学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建立于两种教材的比较,由于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因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吸引人,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是不可取的。

2.摆出依据分析观点

光有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论证,才会使观点站立起来,才能为读者接受。这一部分就是论证观点。论证通常有理论依据或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就是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演绎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观点作为佐证;事实依据就是摆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一般而言,依据越充分,就越有说服力。例如上文说的“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作者就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A.课内分量明显增加;B.课外阅读要求提高;C.课文理解难度加大;文本内涵丰富多元;E.知识分布松散无序。对这些依据,作者自然都作了详细分析,或举例说明,或用统计数字,或运用对比等。这一部分是此类文章的重点,它的篇幅应该占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结论指出对策

经过详尽论证后,往往要有一段结论性的论述。这段陈述,可以是观点的重申,可以是主要观点的概括,可以是观点的延伸,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希望,还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思考。这段文字不必多,但必须集中、有力。

观点型教学论文是表达个人思想观点,特别是全新的观点,往往会有一部分人接受不了,这并不重要,也不要考虑得太多,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此类论文的观点必须鲜明,如果怕有不同意见而不敢直说观点,故意表达得含含糊糊,那就写不成任何文章了,这也是观点型教学论文的大忌。

三、随笔型教学论文

眼下,教育随笔的写作非常繁荣,应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随笔简短、随意、取材方便、形式活泼,写起来又不必占用大量的时间,十分适合处在第一线的教师写作。随笔的写法灵活多样,似乎很难用一个固定的程式来概括,但通过大量阅读时下教育类报刊的随笔,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一些基本思路。或者说,这种基本思路是符合一般的思维习惯的。随笔类教育教学论文的一般的写作程式为——

1.叙述事例引出想法

教育随笔往往是由一个具体事例作为由头。对这个事例的要求是:真实、生动、有新意。真实,就是事例必须是生活当中确实存在的,是自己所见所闻甚至是经历过的,而不是随意捏造的,或者道听途说的;生动,是指事例有一定的故事性,而且比较有趣,或者有经典细节的,可读性较强,不是那种平淡无奇的老生常谈;有新意,指的是事例能折射出某种新的动向、新的意识,或者是一种新的现象的端倪。例如下面这个事例:

这是一次区级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课堂展示活动。第三位上场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执教的课文是《舍身炸暗堡》。因为是借班上课,上课伊始,老师为了调动情绪,活跃气氛,她问学生“: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有的说崇拜棋王聂卫平……待学生讲了一些崇拜对象后,老师反问:“你们猜,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崇拜。”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坐有近百位听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室里顿时爆发一阵哄笑。老师们为什么笑?笑学生回答得巧妙?笑学生回答得整齐?恐怕都不是。本来,老师也许是要说崇拜的,可是,这一阵哄笑,使老师尴尬了,语塞了,她承认不行,不承认也不行。

这个事例无疑是新颖而有新意的。事例的叙述应该简洁而不粗略,具体而不烦琐,不要用笼统的概括,也不要用细腻的描绘。事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随笔的价值。因此,精心选择事例是写好随笔的第一步。引出事例后,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旁征博引深入分析

事例的内涵总是多元的,往往可以从多方面来思考,产生不同的想法,但在教学论文写作时,

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不能方方面面都写,而是要抓住感受最深的、有新意的、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点来展开。在这一层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不要就事论事,只作简单的判断,说这个现象好或不好,简单的判断是容易的,但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B.要透过现象看实质,作深层次分析,挖掘出潜伏在现象背后的根源。例如有一篇《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的随笔,在举出事例后分析:“有些教师太听话,他们规规矩矩照着课本教,他们不折不扣地按照参考书上说的办,他们把课本和教参作为绝对正确的圣旨,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什么会这样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呢?分析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他们以为这样教就不会错,保险,因为课本和教参就是这样,如果说错了,那也不是我的责任;二是他们以为这样教,就能有效应对考试,考试的内容总是课内为主,课外是没底的,课内是抓得牢的;三是这样做省力,课本和教参里现成的,拿来就可用,不用动任何脑筋,而且谁也不会说”。这个分析,实事求是,很有说服力。

C.分析要旁征博引,要打开思路,从多方面简述,以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在分析原因后,有这样一段引申和发挥

“四百年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因而他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思想录》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帕斯卡尔后面的这一句,粗粗一听,似乎有点不可理解,细细一想,却颇有道理: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个被别人的思想牢牢控制的人,一个有思想却无法表达的人,还会有多少尊严?那还不是奴才!这里,我想冒昧地引申一下:教师教学的全部尊严也在于思想。一个教师想在教学上获得尊重,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一个没有自己教学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赢得学生尊重的,也是不可能赢得同行的赞赏的。”这段旁征博引,不但突出了立意,而且使论述更富有力度,

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3.照应开头表明态度

以事例为由头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结尾处一般有这样三种写法:一是照应开头,对事例作结论性的判断;二是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三是强调和重申自己的观点。《教学的尊严在于思想》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思想是一种尊严。人最大的耻辱是不善于思考,最大的痛苦是思想被压制,有话不能说;人最光荣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得到别人拥护。作为当代教师,不能只是传播思想,而是应该努力体现自己的思想,实践自己的理想。”这个结尾无疑是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强调。

有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程;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近几年,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不断生发涌现。在当前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更是有许多问题需要反思,如果中学语文教师不具备反思的能力和习惯,就会迷失方向。本文就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略作探讨。

一、更新理念策略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上的困惑。而这份困惑和迷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

观照教学实际情况,我们发现“问题”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因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模式都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或教育理念来支撑。正是在教育思想的一次次大讨论中,教师才在意识结构中产生新的理念。开始,这种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并不清晰,笼统的并不具体,肤浅的并不深刻。然而,就是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去审视自己的教学,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要做到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自己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的看法,逐渐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和原理,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

二、改变行动策略

1.增强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反思能力。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是否倾听了学生的观点、意见和建议,是否发现了教学预设之外的问题,面对预设之外的问题是否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程,是否将这些意外的问题作为课程资源……;同时,教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回忆性思考,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对教学的成功、失败进行处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2.坚持记录教学反思,进行反思总结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在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完成某个中学语文教学任务,实现了新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之后,要以科学的理性态度和方法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深刻的理解,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批判地考查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将教与学结合起来,从而对自己已有语文教学行为和已经养成的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查,筛选并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

通过记录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素材,反

思得失,寻找良策,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达到了深化思维、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目的。

3.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努力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专业发展模式

授课前,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将教学案真正一体化,达到学案的最优化。教师更要注意教后的再次备课。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4.坚持撰写教学论文

上一篇: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教学有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