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30 08:07:35

有效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研究篇1

关键词:中职化学;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中职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培养满足行业和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化学也不例外。但因中职学生普遍化学基础薄弱,进入中职后又没有了升学压力,加上化学又是基础课,所以缺乏重视甚至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习,这些都成为了实现中职化学有效教学难以迈过的坎儿,化学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实践等能力的作用也就无从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和化学学习现状,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出发,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实现有效教学。

1 兼顾不同学生实行分层施教

中职学生化学基础普遍薄弱是不争的事实,但内部仍存在较严重的参差不齐情况,比如有些基础掌握了初中化学知识,有些则连正确元素符号都写不出来,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兼顾所有层次的学生,只能照顾多数中等程度的。加上中职化学的难度并不比普通高中低,所以很容易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在中职学生入校后,对其化学成绩进行摸底,了解其相关知识水平,并结合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帮助每个学生处理好初中化学与中职化学的衔接问题,对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有必要先进行初中化学知识的补充。接下来的教学中,可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侧重于继续丰富,基础较差的则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夯实。

2 问题教学模式发展学生较高水平思维

问题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引导和诱发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和探索,并形成自己看法的教学方式,这种强调师生、生生间合作、交流的方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加深对知识的自主理解、发展较高水平思维,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中职化学教学中,实际应用问题教学模式时,教师要结合好化学是一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学科这一实际情况,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水壶中的水垢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如何除去?你能设计出几个方案吗?等等。

要使问题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牢记问题设计的几个原则,分别为启发性、基础性、探究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即所设计的问题要根据教学需要,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要留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同时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和科学规律。

3 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样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生动有趣的反应现象,了解到物质变化的客观事实,进而提升化学学习兴趣,同时还可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等。因此,实验教学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且需要不断强化。

中职化学实验包括课堂演示实验和实验室学生自主实验,现阶段开设的化学实验课基本都是以验证化学理论为主,服务于理论课,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应该说始终处于化学理论的依附地位,无助于学生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升级,更多的给予学生独立动手、自主实践的机会。

3.1 在中职化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主要发挥指导、监督作用,在规范、准确的演示后,把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去发挥,帮助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操作和技能后,培养其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自主操作等能力,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勤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帮助学生将中职课堂化学实验学习延伸至课堂、实验室外,拓展实验教学领域,开展创造性的化学实验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有效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3.3 将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际中的化学应用结合起来,跳出课本、课堂所局限的范围,比如对公园水质、市场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等,丰富学生的实验课堂,帮助学生领会化学的有用性、实用性,提高重视程度。

4 课堂教授对接好专业需求

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化学是专业基础课,也就是说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基础的,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时刻有服务好、对接好学生专业的思想,这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同时也是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有用性的良好途径。

中职学校中各专业对化学基础知识的需求分为直接、间接两种。如药物制剂专业,对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药物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与专业需求结合紧密的内容就是直接需求,其他内容则为间接需求,而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甚至可以略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不同专业情况,对其直接需要的知识作为重点,对间接需要知识作一般要求即可,对与学生专业联系很少的部分,不妨略讲甚至越过,当然教师可以也有必要根据学生专业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扩充。

中职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面对的又是相对特殊的教学对象,这需要化学教师通过因材施教、创设问题、实验教学、实事求是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广平.中职化学问题设计与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25-29.

[2]卢金凤.刍议中职化学教学改革[EB/OL].http:///,2014-05-10.

有效教学研究篇2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性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通过设计目的性问题,了解被提问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应有针对性,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比如,在课前提问与上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可帮助学生复习数学知识,巩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也可以在课中讲完一节内容后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分析,然后再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参加数学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动作、情感和思维等各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数学概念生动化,数学内容具体化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喜欢照着课本解释数学概念,或是喜欢举一个数学领域的例子给学生诠释数学概念,这样做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数学概念不像语文概念那样通过描述就可以理解,又不像美术作品那样靠视觉去欣赏,更不可能像体育项目那样可以亲身去体会.要想把数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就要把数学概念放到生活中去,把数学概念生活化,如举生活中的例子,把数学概念生动具体化,让学生产生兴趣.

(2)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对新知识的渴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就会采取相应的学习行动.

3.探索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同学间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把所学知识内化,丰富原有知识结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各自的责任,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有效的交流,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通过深入的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面对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和交流,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练习、活动、实验等教学方式,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5.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动画、色彩、声音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给学生,如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但也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甚至把学生束缚在设计好的课件中,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课件代替不了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讲解,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将多媒体课件与教师的自身讲解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四、结语

有效教学研究篇3

一、有效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课堂教学要坚持科学合理,兼顾教学艺术和技术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要科学合理,要兼顾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保证三者的相对独立,三位一体,使课堂教学在技术或技法基础上,达到灵活、自由、个性。

2.课堂教学要坚持长效和趣味原则

在教学中要兼顾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从而督促学生投入课堂教学当中。

二、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及行为举止,并且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与学生平等相处,形成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双向交流,才能对教学内容产生好感。

2.创新课堂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如在英语教学中,1 B Module 2 Unit 1 Toys I like中重点教授I like句型和名词的复数形式。这时教师可进行一个超市购物游戏,首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其中有人扮演超市售货员和顾客,从而用已学的句型展开对话。售货员询问顾客喜欢什么:Can I help you?What do you like?顾客以重点句型回答:I like balls.然后售货员再问How many balls?顾客回答:Three balls.最后售货员把准备好的球给顾客。整个过程学生既能操练到重点难点,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应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情景式教学法

情景式教学法,就是模拟或者采用一些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活气息,促进课堂教学的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成功运用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景式教学法,顺利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

(3)小组合作教学法

所谓小组合作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配合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更应该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

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且使得教学形式活泼,让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习得语言,这种方法还可以拓展到句型的应用中,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

(4)探究式教学

这种学习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在教学中,不可以出现本末倒置,教师要结合自己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形象的肢体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激情。如在英语学习中,在拼读没学习过的单词时可以根据前缀、词根和后缀。如前缀“anti-”表示“相反”;“bi-”表示“两个,两”;后缀“-er”表示“从事某种职业或参加某种活动的人”等。在英语单词学习中通过探究式的总结归纳出拼写规律,在以后的拼写中也会更得心应手。

三、创建高效课堂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准确

在教学中,教师肯定或者否定学生课堂心理和行为必须要认识确切的事实,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观察力和推测力,如果对事实认识不准确,该批评的反而肯定,该肯定的反而给予了否定,管理自然失效而且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2.方式恰当

教师要对学生课堂心理和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的方式要得当,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对各种奖惩管理的办法进行发挥运用。

3.管理有力度

在课堂教学中,管理要清楚分明,强度足够。拖拖拉拉、含含糊糊,比不肯定还要糟糕。

4.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教师在课堂上记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制定出肯定与否定的标准以及有关操作,要始终保持足够的统一性,即使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而导致变动或暂缓执行,也要完整的结束,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分析,掌握最佳的教学方法,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促进课堂效率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2]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有效教学研究篇4

1.树立明确的预习目的。

开始时可以先为学生划出预习范围,帮助他们寻找课文重难点,然后再以预习提纲来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效果远比不带问题阅读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针对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学起来更积极主动,效果自然会非常好。

2.鼓励学生积极质疑。

学生进行课文预习时,除了要进行摘抄一些重点字词和句段外,还应该积极提问,把那些自己没弄明白的问题汇总起来,以便上课时进行重点听讲和针对性提问。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然后互相提问课文中的相关问题,比较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水平更高,谁能不被问倒。学生都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一旦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使课堂变得异常活跃。教师要注意在这种一问一答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聆听的良好品德,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进行穿针引线,把表演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掌握。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进一步提高能力,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学到一些提问技巧,自学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二、以表演去深化领悟,让学生融入文中角色

小学语文收录的文章,大多数都与生活联系密切,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学生对某些场景的理解难度可能会比较大,比较难的是怎样透过语言文字,挖掘其中的深层思想内涵。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自我表现,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把文章场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引领学生扮演文中角色,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某个角色进行情景剧的演绎,让学生角色转换,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看待问题。由于角色的转变,学生会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会主动深入地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此外,通过安排他们模仿表演课文中的场景,以此来启迪学生智慧和思维,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并对角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习氛围也变得轻松愉快,学生们都沉浸其中,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实施有效德育教育

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让学生得到综合发展。而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思想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深层次挖掘渗透面,处理好“露”和“含”之间的关系。有些文章明明白白地表露了主旨和思想,而有的文章却将主旨隐含于平淡无奇的文字中,这就需要教师着眼于全文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其中的含义。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通过对“露”的感知,挖掘其中的“隐含意义”,最终达到文理相通的最佳境界。例如,《蒲公英》这篇课文的作者借助童话故事告诫我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领悟文章表露出来的旨意:三粒种子由于存在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最终导致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文章隐含的深意,还需要教师深入挖掘与渗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直接刺激学生各个感官,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进入文章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感悟,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目的。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更具效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有效教学研究篇5

关键词:高三数学 复习 有效教学

在当前的背景下,高中数学尤其是高三年级复习的教学决不能往复以往的高考总复习策略。此刻,对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研究新课程下高考试题的特点,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做好高三复习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去学习,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质,培养数学能力,在有针对性的训练中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得到足够的锻炼,准备充分,满怀热情和信心迎接高考。另一方面,研究高三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也是减轻当前师生负担过重的一个举措,同时对数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研究当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三数学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是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新课程实施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1、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灵活多变的开放性。教学行为的开放性是指教学行为是灵活的、富于弹性的,计划仅作为行动的参考,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多变地选择和组合教学行为。开放的教学行为给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精神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赋予学生更多的自,学生可以较多地依据自己的能力、个性来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有效教学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的内在发展。

第二,显著的个体适应性。教学行为的个体适应性是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行为指向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为目标。教学行为的个体适应性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教师传统教学行为的目标是把学生发散的行为集中,使学生行为趋于统一,而新课程则要求把学生过于集中、一致的行为发散开来,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展目。

第三,和谐的师生互动性。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能够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良好的沟通和期望策略,合理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和情境,引导学生发展其自制、合作、负责任的品质,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有效教学氛围,建立师生间、学生问的自然、和谐的互动与沟通。在课堂中,不仅教师要成为主体,同时也要使学生成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

2、高三数学复习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2.1 在融会贯通中强化数学基础

2.1.1 把握系统性、精确性、发散性

针对高三总复习阶段,教师应重视引领学生对知识脉络的清晰化,即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把握,冲破简单的章节、模块,形成代数、几何两条主线,充实、梳理每一条主线的系统脉络。同时,对知识的精确回顾也是至关重要的,扫清模糊点,对知识点进一步清晰化。在新课程理论下,强调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由此,尤其应注重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重视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1.2 规律化、序列化、网络化

通过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应用,对于一些常见问题常常体现出来一些规律,以往都是由老师讲解并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的,学生应用起来势必会感觉不自然进而常常遗忘,在新课程下,教师应着重引导的是对于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而非仅是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呈现出的规律,应引导数学思维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同时,构建科学有序的训练体系,学生不会觉得零乱,进而真正实现知识网络化,特别是对于章节复习应着重强调网络化。

2.2 巩固双基时突出各种能力

2.2.1 重视数学的本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以往教学容易陷入纯技术化和机械化的泥潭,教师“教”,学生“学”,机械记忆偏多,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方面。高考数学命题融入教育改革的理念,努力发挥数学科本身的特点,拓宽题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有层次地考查数学理性思维,特别是通过解题过程对思维能力进行深入的考查。

2.2.2 思维过程的展示与暴露

为了使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保证训练的有效性,除了以往我们常常强调的命题要有针对性、适度性、渐进性,用题要有题组及变式训练,讲评要启迪思路揭示本质,错题要重整理、重反思等等策略,还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注重和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学生做题时做对了,要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每一步他注意了哪些细节信息,如何顺利有效的提取数学方法,以供更多同学反思,若学生做题做错了,仍要暴露出他们的思维过程,不提倡教师不针对症结所在,从头至尾一概讲解,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对重点出错之处剖析不深,降低了复习的有效性。

2.3 适应课改中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教师的“教学”为“导学”,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实现学生的自主知识建构。那么有人质疑,对于高三总复习关键时刻,探究式教学课堂效率是否太低,是否更适合讲授式教学?通过我们的实验探究发现,启发式讲授教学与活动式教学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能动手,教师没有必要包办代替,教师所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怕“讲不完”,实质上,只是完成了教师“教”的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真正接受了多少,教师做了很多低效劳动。教师对于临界点知识,适宜调动学生参与研讨,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调查,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适时引导,发现共性问题教师再进行精心点拨,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3、结论

有效教学研究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研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的教研组建设越来越跟不上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步伐。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例展示、研讨交流、实践反思等应该成为教研组帮助教师掌握课改理念、学习先进课改经验,解决教育教学疑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可是,我对全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部分学校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校本教研制度不完善,教研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教研形式比较单一,教研氛围不浓,教研活动中问题意识差,教师缺乏真正的合作交流,没有达到同伴互助、共同进步,教研组活动实效性不强。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想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研组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提高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

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首先需要有小学语文教研组长的创新性作为,更要有教研组内教师的内在需求。教研组长是实施课改和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要能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创造性地制定本学科教研工作计划,还要唤醒本学科组每位教师的发展意识,并依据本学科的情况,指导本学科每位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只有唤醒每位教师的发展意识,教师才会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教学研究才能变为现实。所以,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教学领导要跟踪指导教研组2有效开展活动,教研组长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研能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本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聚合组内教师的智慧,从而构建有效的教研群体。

二、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

教师专业发展要靠自己学习研究、实践反思,还要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而许多教师平时只自己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等低水平的重复工作,缺少教研组研讨交流中的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特别是缺少专家型教师的引领。因此,教研组长要认真谋划好教研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型教师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最根本的还要建立有效的教研组评价机制。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调动每位教师教研的积极性,给教师创设展示教研成果的平台,帮助教师树立在同事中的威信,形成教学研究的内驱力与教研组的群体合力,真正开展教学研究,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

三、聚合常规与主题研讨

1.常规教研要务实。教研组长要严格按照本组教研活动安排,规范有效地组织教研组活动。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做到“三定、四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有主题、有准备、有记录、有总结,积极创设民主、务实、科学和充满活力的教研风气。跟踪教研组的领导要经常参与教研活动,并做好教研活动的指导和点评工作。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观课、说课评课、课后反思等都是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研组长都要按计划认真落实。教研组特别要加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生为本,先学后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我通过深入学校参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指导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加深教师对课改理念、课标和教材的理解,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2.主题研讨重实效。通过常规教研不能系统有效解决的教学困惑和问题,最好采取主题研讨的形式来解决。但通过调研,我发现有的学校语文主题研讨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主题研讨没有主题,研讨主题表述不清,研讨不能紧扣主题,研讨成了3读稿发言。为了各校能有效开展语文主题研讨活动,我专门指导一个学校承办全区小学语文主题研讨观摩活动。通过研讨建议学校可以采取“主题研讨八步法”:一要明确教研主题。学校要根据主管教研部门的工作要点,结合本校实际,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教研组确定每学年或每学期教研主题。教研组要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富有共性的而个体又难于解决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后提炼出教研主题,还可以针对教师个体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主题。教研组长要在一次活动结束后明确下一次活动的主题,其目的是让教师做好研究准备,在下一次活动时能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便本组教师共同研究解决。二是指定教师作课。教研组长先征求组员的意见,可以组长带头作研究课,也可以指定教师作研究课,还可以轮流作研究课。三是围绕主题备课。组长或备课组长要先组织教师围绕教研主题进行理论学习,再紧紧结合教研主题备课,采取“个人——集体——个人”的形式,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模式、师生活动以及时间分配,都要突出教研主题,即探索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策略。四是确定中心发言人。教研组在课后主题研讨活动时都要指定一位教师作为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也可以安排教师轮流担当,中心发言人要围绕教研主题做好主要发言的准备。五是课例展示。作课教师要严格按照集体备课后达成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教研主题给本组教师作研究课展示,尤其要突出教研问题的解决策略。六是听课研讨。教研组全体教师都要围绕主题,结合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设计进行听课、评课、研讨。中心发言人主评,其他教师互动补充。在研讨时要畅所欲言,对课不对人。要积极围绕教研主题对照教学设计,既要肯定成绩,又要发现解决教研问题的不足,尤其要能围绕教研主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七是组长总结。教研组长要对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全程进行总结,包括备课、讲课、研讨等过程,尤其要提炼总结出解决教研问题的方法策略,还要反思不足,提出建议及布置今后的教研任务。八是跟踪领导点评。跟踪教研组的学校领导要针对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的过程,包括“备课、讲课、研讨”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优点、不足以及对教研组今后活动的建议提出明确要求。全区小学语文主题研讨观摩后,我又深入各校调研指导主题研讨活动,发现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教师掌握了主题研讨的方法,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四、聚焦课堂教学的研究

4我认为教研组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重在“聚焦课堂”,构建快乐、思考、收获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主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境界,课堂追求“丰富、生动、有趣、高效”,教师做到“组织、参与、启发、精讲”,学生变得“乐学、好学、会学、学好”。我认为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最好采取课题研究,因此我指导教研组并带领区域小学语文部分骨干教师开展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我们主要探索出小学语文“三步八环节”阅读教学和“六环节”习作教学等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并通过全区语文“板块教研”各课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推广。我先指导骨干教师备课作示范课,再组织观摩教师研讨交流,然后我又给观摩教师作专题讲座,最后将观摩研讨系列资料下发给各校,要求学校在语文教研组活动时继续研讨,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升华,提倡创新总结适合学校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指导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先探索“教什么”的内容,再探索“怎么教”的策略,后指导学生“如何学”的方法。通过研究,建议教师在讲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精读课”时力争一课时完成新授任务,用结合“课后思考题”精心设计的导学案组织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能力,又要根据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语文知识(问题答案),一课一得,有舍有得,践行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练习度、整合度、延展度。“略读课”力争25~30分钟完成新授任务,用结合“课前导读题”所设计的导学案组织教学,余下的时间根据单元专题和课文内容、作者、题材、体裁等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略读课一课时也可以选择两篇课文进行教学,开展对比阅读。我还指导教师在进行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时重点关注六方面:了解相关资料、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概括内容、体会文章主旨、掌握表达特点、实际操作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变只口说为重手写,说写并重”。建议教师在阅读课上指导学生适机朗读、默读、写字、写话,根据课文内容做点填5空、勾画、批注、句式转换和问答题;课下布置学生运用所学写法练习写小片段或小作文,练习背诵、拓展阅读积累等。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指导教师围绕“明确课标要求、正确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困惑、创新教学策略、探索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评价、做好作文修改”等开展写话、习作课教学研究。特别强调教师指导学生写话、习作要做到“三真”,即“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能体现“真、善、美”。读写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主题、内容、写法、好词佳句等,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积累一些好词佳句片段,加强模仿和创造性练笔训练。提倡教师对学生分类指导,进行作文专项训练,尝试“作文五步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坚持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原则,引导学生对照习作要求独立思考和作文。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指导教研组探索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将课堂教学与教学准备、训练检测、教学评价、课下辅导、课后反思等方面有效性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分类开展好各项教学研究。特别强调教师课堂教学要听说读写整体推进,培养学生质疑、创造、批判精神。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不可能产生奇迹,要坚持“先学后教,因势利导,以学定教,能学不教,顺学而教,少教多学”。教师要追寻和创建“真语文课堂”:课堂要做到“三真”——“教师真教,学生真学,教学真评”,“三多”——学生学的多,思考多,练习多,“三少”——教师讲的少,问的少,演的少。教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切实的语文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永远在路上。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研组活动,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反思再提升。教研组活动是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服务的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必须“学研一体、研以致用、务实创新”。教研组长要精心设计和认真组织教研组活动,教师要有准备地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力争每次教研组活动都能取得实效,愿各校教研组活动都能扎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有效教学研究篇7

【摘 要】小学的课堂教育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数学的教育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课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练习,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练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育;有效练习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在新课改的号召之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练习也应该有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改变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练习更彰显其重要性。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的局限性

(一)强调重复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育中所存在的最大误区主要是简单重复,这种教学方式带来很大的盲目性。一边是老师布置的大量的练习试题,一边是学生应付完成的作业。其结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成绩,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厌烦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甚微。

(二)练习的习题效率较低

小学阶段主要是学生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关键时期,但是,作业量的大量布置以及简单重复的记忆性的习题的训练,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这种大量练习的结果是僵化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勤于动脑的习惯。面对着课堂上的练习,学生们只要学会一定的“套路”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想要的分数。然而,在真正学习的背后更重要的是相关思维方式的培养。数学,作为一种锻炼思维的一门学科,更应该注重数学教育中的盲目性与无目的性。

二、改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练习的重要措施和意义

(一)改变小学教学重要课堂中有效练习的重要措施

面对着小学数学重要课堂有效练习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改革相关的教育措施以及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训练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变。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较为全面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氛围。在小学数学这样的教学环节上,更应该有活跃的课堂气氛。面对着各种“游戏般”的数学试题,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够带动习题的针对性。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相关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既能够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中学到知识,又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相关的知识点,更便于记忆和理解。

2.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盲目的课堂练习不仅无益,反而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应该更加有针对性,要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进行练习,更要及时练习和巩固复习。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练习主要目的是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不在于数量的多少。所以,在教学的相关改革中,试题的练习在于“精”而非在于“多”。

3.试题应该注重趣味性和学习型

传统的试题较为注重书面性,简单的就是针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书面的训练和记忆。有效性的练习更应该注重习题的趣味性和学习型。例如:变传统的的书面作业为实验性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学到相关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效的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4.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言传”的方式,注重教师的说教。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对积极的同学实行奖励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着重改变一下固守在头脑中的教育思想,不断地学习,积极地配合网络教学,以便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上的进步。

(二)研究的意义

本次针对小学课堂中有效提高练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丰富小学生的课堂

学生课堂练习有效性的提高可以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思维模式。数学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在生活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可以更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

2.培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构建知识的重要学科,其思维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的教学课堂的有效改变之下,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练习有效性的研究进行相关分析,内容涉及研究的目的,研究中措施的改变以及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简单的介绍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布置的练习试题的盲目性和缺陷性,并提出疑问和相关的改进措施,以对研究的有效性提供借鉴。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数学练习的研究与改变,更着重让学生走出数学,去数学以外发现数学的真正奥秘。研究不仅仅需要书面上的文字表达,更应该注重实地考察与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试验。此外,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的试题遵循了开放性的原则,并实地去几所小学的课堂进行听讲,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得到了以下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深知内容不足以表达对小学数学练习有效性的体现,但愿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可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们的关注,关注小学生的教育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子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J].基础教育2013(03)

[2]徐继平.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初探[J].中小学教育2012(11)

有效教学研究篇8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吉林长春130015)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也一直在深化。当前,教育领域一直推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一些教学科目以及教学成效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详细分析了如何实现中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并探讨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旨在为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提供参考,为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http://

关键词 :中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实践;教学设计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3.053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3—0117—02

收稿日期:2014—09—23

作者简介:石宇(1988—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教二级,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

无论是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还是新课改的实施,其目的都是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也使得每一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有效性这一话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提倡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一)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领域的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提高必须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方法必须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依据而进行改变。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中学数学的教学问题也成为学校和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多,改革难度大,尤其是在处理数学教学中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问题时,很难找到最合适的衔接点,还有课堂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之间的关系、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这些关系的处理都关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中学数学教学现状要求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予以关注

根据多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对于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不同的教师讲解对于教学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大多数中学教师教学任务量大,教学压力也较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而只专注于讲义,这种方式本身就缺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在实际的教学效果上也很容易出现问题。中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数学教师没有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开展有层次的数学教学也缺乏规划,教学方式单一刻板,这使很多学生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由于中学数学难度加大而产生厌学情绪,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能被动地接受。

二、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一直以来,对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从未停止过,很多教育研究人员和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都在讨论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体制的完善、具体方法的实施,等等。笔者认为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必须要将课堂教学重心从“教”向“学”的方向转变。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当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课堂教学。具体要求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学会运用数学方法。[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应当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中心本身就是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视和落实。作为教师,要以有效性为核心,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以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也将有利于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加强以学为主的交流学习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必须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课堂提问、组织学习小组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学生为了能够回答问题和参与到讨论中就必须进行思考,并将思考表达出来或者进行自我验证,得到教师的指导评价,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加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分析、讲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要通过多做题等方法来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包括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和理解不了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更加专注于课堂学习,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的活跃期,因此,课堂教学要富有新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中巧妙地设计一些悬疑,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等。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配合不同的课堂外自学

课堂外的自学对于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基础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自学方式,例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的课业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学习,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结合自己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重温课堂笔记,或进行适当的加强训练。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无论采用何种自学方式,都要与自身情况相结合,也要与课堂教学进度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整体成绩。[2]

以学为中心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假设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都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实际上,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水平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教育方式对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进度和学生自身实力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如果能力不足,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作用效果就会不明显。因此,中学数学教师不但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钻研,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效果最终要依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检验,因此,加强对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十分必要。每一位中学数学教师都应当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品质。本文针对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方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全面和深化,希望广大中学数学教师能对该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为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做出贡献。

[ http://

参考文献]

[1]包长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教学方法研究,2012(3).

[2]倪晓云.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3]宋乃庆,程广文.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8(7).

[4]谭军,陈君瑜.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 2006(3).

上一篇:灰尘的自述范文 下一篇:不抱怨靠自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