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2-21 10:00:23

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建立医院管理制度对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理解现代医院管理的内涵,科学把握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属性,主要包括紧迫性、政治性以及时代性。本人结合多年的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几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包括坚持公益性以及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理事会以及监事会制度、加强标准化建设以及优化管理机制。

关键词: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议建设

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就应当保障全民的健康,只有加强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才能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健康中国是时代以及政治对于医院的要求,应当建立现代的医院管理制度为人民提供廉价、方便的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具有紧迫性、政治性和时代性。本文主要结合医院管理经验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思考并且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内涵分析

现代医院管理就是指能够保障公正公平原则以及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的管理制度。在新型的管理之下,政府、医院等的权利、义务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可以促使医院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以及保障医院的公益性事业发展。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之下,不但包括宏观层面政府对医院管理制度的科学规划,而且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的医院管理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调建立动力、规范、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制度实施中强调人文性以及创新性,促使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得到有组织的架构以及优化的配置。

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属性分析

1.紧迫性。首先,干细胞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快速发展对于现代的医院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先进技术的推动可以为当前医院管理制度指明发展的方向。其次,询证医院、转化医院以及整合医院等新型概念的提出,要求人们对现代的医院制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反思,从而认识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本质特点,并且从战略高度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谋划以及思考,形成有效的解决医院问题的方案。最后,可以把握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规律以及特点分析我国和国外医院制度发展的差异性,从而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适的变革策略以及调整方式,对于医院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加以改善以及提高,建立新的医院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促使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因此,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具有紧迫性。

2.政治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应当做到为人民服务,显著体现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政治性特点,不但应当对人民的疾病加以医疗,而且应当对疾病进行监控、预防等,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提升人民的寿命。其次,在管理制度上体现服务性以及公益性的特点,不但保障本区域内的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而且通过信息技术促使医院的服务以及技术可以为每个患者提供帮助。最后,现代医院管理的制度需要保障社会效益以及体现医院的社会责任感,不但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而且大力维护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业以及国家生物安全,建立以现代医院为支撑的生物安全防御系统以及公共安全系统。

3.时代性。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医院的发展促使医院管理制度应当符合时展需要,不但需要将先进技术和时代相互结合,而且需要关注世界最新、最前沿的医学技术,并且对医学的技术发展趋势应当加以把握。医院技术不但需要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而且需要符合医院运营实际以及符合广大人民的健康需要。其次,需要体现出现代企业管理特点,对医院运营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如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应用数字化技术对医院管理各个环节加以优化。需要提出新型医院管理路径以及思路,促使医院的决策可以建立在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前提之下。最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需要体现新常态,其中的评价机制、制度标准、功能定位等应当是成熟以及完善的,属于新常态的制度。

三、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1.坚持公益性以及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医院的现代管理制度应当保障医院公益性的特征,首先,应当坚持政府和医院相互结合的管理制度,建立公有、私立以及混合制度的医院,并且制定完善的财政投入政策,不但对医院的基本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等应加大投入,而且对于科学以及人才培养,政府也应当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需要落实设备购置以及卫生服务等,促使医院在公共服务的体系当中发挥更巨大的作用,其次,应当改进当前的医疗支付制度,建立科学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其中,医保制度对于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有效维护患者的合理利益,而且促进医疗服务的优化。最后,合理医院布局并且对药价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促使医疗更好服务社会以及人民群众。

2.建立理事会以及监事会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取消行政级别的制度,并且建立医院理事会,通过理事会进行医院的重大决策。建立必要的监事会,对于各项决策以及医院管理各事务加以监督。通过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等制度对现代医院的监督权以及决策权进行分离,从而促使决策监督相互分离以及相互制约。其中,理事会主要承担政府方面的责任,包括医院的财务预算、章程拟定、薪酬制度以及重大业务的决策等。监事会主要对医院的各个环节以及各项事务实施监督,主要包括监督理事会各项管理的行为等,医院院长由理事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进行选拔,并且建立现代医院院长职业化制度,院长应当对理事会负有责任并且接受监督。院长可以自行聘请副院长以及助理等。

3.加强标准化建设以及优化管理机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应当坚持质量以及创新的发展之路,首先,应当促使软件以及硬件协调发展,不但加强医院的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而且在科研创新、管理机制以及制度建设方面加以强化,从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以及医院服务,促使软件以及硬件发展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协调。其次,应当促使质量效益和规模数量等协调发展,在保障医疗效益的质量以及医疗数量的同时应当对技术加以创新,提升医院的技术水平,促使医院的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及提升。最后,应当促使科研和临床相互促进以及协调发展,在注重临床经验的同时应当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对临床人才以及科研人才都应当加强力度进行培养。此外,需要促使标准和制度相互协调以及发展,不但应当建立质量制度、服务制度、流程制度等,而且应当建立质量规范、质量全程以及质量程序化等标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群众解决看病贵以及看病难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一定程度防止医院腐败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几点意见,包括坚持公益性以及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理事会以及监事会制度、加强标准化建设以及优化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苏拥军.法治医院建设的缺陷与实施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法制,2016,02:67-70.

[2]王发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6,03:15-20.

[3]方鹏骞,张霄艳,谢俏丽,张凤帆.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与发展路径[J].中国医院管理,2014,10:4-7.

[4]闵锐,汪琼,张霄艳,张凤帆,谢俏丽,方鹏骞.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10:10-12.

[5]万祥波,朱夫,杨扬.公立医院改革下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与创新—以江苏康复医疗集团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06:421-423.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研究型医院;财务管理;探索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已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医改供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期提升患者“获得感”。2016年1月,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财务管理是公立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并提出“以加强财务管理为抓手,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总体要求。可见,医院财务管理已是改革核心中的核心。

1研究型医院及其财务管理的特性

研究型医院是指以新的医学知识和新的医疗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为使命,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医院[1]。研究型医院具有8个特征[2]:根本目的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主旨要义是质量内涵建设、核心动力是持续自主创新、基本方法是临床与科研有机融合、基本管理服务形态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关键是造就临床和科研水平兼优的研究型人才、基础是建设持续引领本领域技术进度的研究型学科、目标任务是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类社会做贡献。研究型医院在发展动力、发展特征、诊疗重点、效益主体、科研地位、人才类型、组织结构、研究方式、创新模式[3]等方面明显区别于非研究型医院,更加侧重于内涵建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此,研究型医院财务管理在遵循《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卫生财会制度的基础上,更应注重经费投入、创新引导和转化评价角度的管理,以保障与促进研究型医院特质的体现;同时,在自身专业领域上,也应积极顺应当前宏观经济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需要,进行创新性探索。

2研究型医院财务保障管理探索

宏观经济的“新常态”要求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求医院从简约型向技术型方向转变、从追求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运营转变。2014年,中央提出“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的要求,医院唯有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研究型医院管理的创新发展之路,才能实现质的提升。

2.1加大投入,注重规范

2.1.1增加总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研发投入明显加大,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研究型医院财务也需要主动调整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医院研究型经费的总量投入,强有力的支撑研究型医院的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丰富其科研产出成果、激发其创新活力。2.1.2加强规范。在增加研究经费总量投入的同时,尤其需要注重研究经费使用结构的合理规范,特别是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要求日益提高。2014年,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和《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以促使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创新规律和要求,两个文件的出台,将对研究型医院的科研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研究型医院财务部门应积极把握最新政策规定,及时对照国家、省级及当地相关制度要求,进一步梳理与规范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其中尤应注意:①经费预算执行率。经费预算编制必须具备较强的可预见性与可行性,使用必须严格遵照预算安排,预算完成率必须严格符合标准要求;经费预算遵循编制、审批、执行、调整、考核和评价等流程要求。②经费条块结构要求。科研经费的10项直接费用中,设备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之间不允许调整;差旅费、会议费、合作协作研究与交流费允许在总额范围内互相调剂;测试化验加工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经医院内部审批同意后允许作适当调整。

2.2考核激励,分配引导

2.2.1保护前期培养的主动意愿。对于外出进修与学习的,予以确保一定水平的薪酬,或实行带薪进修或奖励性进修,消除进修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发研究人员学习国内外前沿技能的主动性。鼓励非泛指的高薪进修,即对一般进修给予基本补贴,学成后如能在规定期限内应用于实践并产生成效或能较快开展前沿技术、方法,则予以补足高额薪金,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解决后顾之忧、也能促其学以致用,并推动新技能的快速转化。2.2.2扩大研究过程的协作范畴。研究型医院立足于临床,通过科研成果的应用又反哺临床,财务部门应大胆打破原固有的诊疗组或专业科室的划分樊笼,通过科学测算与合理核算,核定内部结算价,采用灵活多样的分配调整机制推进跨专业合作、推进研究单元与临床单元的强强联合、实现病种资源的全院最大化共享。例如实行病例的协作提供,对研究项目缺少实验案例的,可以经院职能部门核实后向全院乃至兄弟医院有偿征集,实现研究协作范围的极大扩展。2.2.3用足成果奖励的激励作用。首先,增加研究经费的投入总量,重点体现于对成果奖励的额度方面;其次,采用灵活多变而又不失相对公平的政策制度,通过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研究人员的创作激情;然后,尝试实行分段切片式奖励,将成果奖励金部分分解到研究过程中,阶段性地推进研究进程,确保研究进程与最终研究成果如期保质完成。2.2.4缓解创新风险的各种压力。多措施、过程化监控与降低创新研究失败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临床试验阶段,对因实施科学研究、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医疗风险由医院全额或部分承担,最大限度地推动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完善首席科研专家的薪酬分配方案,促使其切实肩负起教学及科研、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任务,积极发挥其在研究单元与临床单元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2.5允许研究与临床单元互换。将理论研究人员与专业业务人员进行相对明确的单元划分,研究单元预发部分薪酬,视成果等级予以甚至高于余额的奖励;允许建立退出机制,对自认研究结果无望的,经评估允许在中途转为临床单元,但不再补发余下部分薪酬;允许建立介入机制,对自认有信心中期介入的,经评估允许其在中途接管,之前研究单元被截留部分薪酬在获得成果后一并作为奖励发放给新研究组。

2.3注重实效,促进转化

通过科学设计与全面核算医疗科研成果投入产出率,考核比较研究项目的转化成效,考核结果直接与研究者的薪酬或奖励金挂钩。其投入包括研制成本、期间费用和成果奖励;产出主要是研究成果应用后,在一段时期内产生的经济效益,等于该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所带来的收入减去在应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其中:研究成果投入产出率=期间经济效益/研究成果投入成本之和。

3研究型医院财务专业研究探索

医院财务管理作为研究型医院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勇攀学术高峰,反哺财务管理实践,发挥管理出效益的作用。尤其是在公立医院改革多项内容均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当前,研究型医院的财务部门唯有把握当下时态、创新管理思路,通过“提质增效”,改变原有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卫生经济的转型升级,才能切实提高公立医院改革成效[5]。

3.1确保一个步调

围绕医改目标,突出研究型医院的特点与要求,从财务的角度积极探索创新与应用,改革财务流程、创新结算机制、革新组织架构、探索管理机制,顺应现代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对研究型医院财务专业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充分体现研究型医院的技术全面性。

3.2借助两个工具

借助“互联网+”和管理会计[6]这两个先进的工具与方法。3.2.1借助“互联网+”平台“互联网+财务”将促进研究型医院的财务管理由静态转为动态,实现研究型医院内外各部门的协同管理,能够实现区域内卫生经济数据的共享。利用区域内“互联网+”平台,可以探索提供在线预约挂号、诊间结算、床边结账等便捷的结算服务,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利用区域内“互联网+”平台,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工具,科学分析患者流量分布,据此合理配置财务人力资源,从而科学提升财务服务质量,推动医改整体成效的体现。3.2.2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对于研究型医院来说,科学的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能够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较大化;通过杠杆职能的发挥,结合研究型医院自身战略目标,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提升研究型医院的管理效益。引进战略管理会计、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相对价值表法(RBRVS)、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法(BSC)、作业成本法等方法与工具,从研究型医院的司库管理、成本核算、精细管理、决策提升、绩效评价等几个重点方向突破,创新财务管理方式,真正体现财务管理出效益、出大效益。

3.3通过三个途径

通过“强体魄”、“修内功”“提效能”三个途径[7],创新运营管理模式[8]、争取生存发展能力、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实现内部精细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以体现公益性为出发点提升服务效率、以最大限度提供医疗服务为目标,提升服务效率。当前的主要创新方向有:①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办医模式(PPP),缓解卫生计生行业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引进竞争机制以发挥“鲶鱼效应”,同时引入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研究型医院的效率与效益;②建立并完善总会计师制度,积极发挥其经济分析与整体把握功能,合理调度与配置研究型医院整体资源,提升研究型医院资产整体利用效能;③积极处理好医改与政府会计改革之间的关系,吃透财会准则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精神,重点在政府会计领域,尤其是全面预算管理、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管理会计在研究型医院改革中的引进、研究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等财务前沿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索。④进一步加强研究型医院内部控制监管的探索,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准绳,促使做到“不盲为”、“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的四不为。总之,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研究型医院的财务管理唯有走持续自主创新的道路,促进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才能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医院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秦银河.研究型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3]王发强.研究型医院发展历史与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7-11.

[4]张薇.医院现行绩效管理的补充措施[J].现代医院,2015,15(04):137-140.

[5]王延军,李维开,刁天喜.研究型医院在医改大格局中的使命与任务[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12-15.

[6]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李乐波,马新丽,高彦兵.新常态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思路探新[J].现代医院,2016,16(03):317-319.

[8]董群伟,房银鑫,王茂生.在托管中全面快速提升服务能力的连南医院[J].现代医院,2015,15(7):101-102.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常态,现代医院正逐步向精准化、质量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医院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现代管理理论向医院管理的有机渗透和融合,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医疗改革的需要,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目前医院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作为提供健康卫生服务的主体,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016年,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国小康。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督制度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因此,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国家实施长远目标的要求,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含义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维护公益性原则,着眼全民共享目标,在新型的公共治理框架下形成的政府、所有者代表与医院之间责任和权利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建立在医院功能结构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保障医院公益性质的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医院制度的总和;目的是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管理科学,既包括外部层面科学筹划政府治理制度,也包括内部层面系统构建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管理制度等。

2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缺位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尽管有一些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作为法律依据,但是上述法律法规只针对于医疗机构某一方面的行为,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医院管理相关的法律。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公立医院性质模糊,定位不明确,从根本上导致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上位法”缺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2医院监管缺位

新医改实施以来,公立医院改革一直强调管办分开,但实际上,政府作为公立医院所有者,对行业监管和运行监管所有职能采取“一手抓”,政府权力集中,没有真正做到管办分开。从监管效果来看政府主要对医院进行日常的行业监管,但缺乏以财务与经济运行为重点的运行监管[1]。

2.3配套政策不到位

国家虽然鼓励多元化办医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但由于政策不明晰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到位,公立医院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我国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虽然机构数量基本相当,但公立医院拥有80%以上的医疗资源,提供85%以上的卫生服务量,在整个医疗市场中,民营医院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发展缓慢。

2.4医院相关利益方制度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方面。我国公立医院多数推行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普遍存在流程不规范,招标设计不合理、公立医院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寻租等问题,导致招标价格高、供给可靠性低、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是在医保制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医保付费改革滞后,医保机构缺乏专业人才。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机制需要完善,医保付费支付设计不当导致医疗机构行为扭曲[2]。

2.5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3]。目前我国部分已实施法人治理的医院,内部权力制衡体系大多形同虚设,还不能完全真正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型,对公立医院实行大包大揽和直接干预,导致医院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主体,没有自主经营权。医院对于自身运营中所涉及的人、财、物等没有实际的管理权,使医院在日常运行和管理中存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3]。

2.6人事制度改革缓慢

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现有人事编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院发展[4]。一方面,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员工把编制当做“铁饭碗”,工作有惰性;而一些医院非编制的员工与其工资待遇有差距,没有完全实行同工同酬,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编制制度束缚了人才的流动,不能适应市场化需求。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也开始改革,推行取消编制,但进展缓慢,大部分地区和公立医院还未落实到位。医院内部的岗位设置、人员晋升等制度相对落后,医院招人与用人机制不灵活。《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部分不适应时代需求的条款修订迟缓,也影响了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继而影响了医疗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2.7薪酬制度不合理

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无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医疗服务定价过低,医务人员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药品加成[5]。医院内实行的行政化管理,大多实行按职称、按级别管理的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占比较小,不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绩效考核中绩效工资的发放与医务人员工作量与业务收入挂钩,导致医务人员过分追求病人就诊量,病人满意度不高,开大处方行为仍然难以杜绝。

3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思路和途径

3.1完善以政府为核心的外部管理制度

3.1.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完善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相关“上位法”。建议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尽快出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法》以及《医院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将各方面政策文件上升到法律层面,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1.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通过政府治理推动医院管理体制的完善领导、管理和保障是政府治理的大核心。医院管理体制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权责统一。国家卫生计生委是委属(管)医院的出资人,应履行出资人职能,参与各委属(管)医院的管理决策;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应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管委会进行部分授权,代表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医院出资人履行职责;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层面,应设立医院管理中心,职能与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应,作为其日常办事机构[6]。

3.1.3实施管办分开,明确各方监管职能

要推进公立医院行业监管和运行监管分开。在组织机构上讲,就是要设立专门机构(如管理局、管委会、医管中心等)代表政府履行部分职责。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对医院的行业监管,医院管理中心等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对医院的运行监管。加强以公立医院财务安全与经济运行为重点的运行监管,实施全成本核算、总会计师、第三方会计审计监督等制度,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效。

3.1.4明晰医院产权,建立多元化办医格局

随着公私合营(PPP)模式在医疗市场的应用,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也逐步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医院内部治理结构的进一步。未来,公立医院可以探索产权制度变更,做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7]。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医院进行融资,建立公私合营的股份制公立医院。促进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多种产权形式共存的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行业管理政策,为公立医院和其他产权形式的医疗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1.5积极推动“三医联动”机制

强化国家医保、医保相关制度的保障作用,促进三医联动,从加强三医联动的角度做好医改顶层设计,加强“医疗、医保、医药”有效衔接,相互制约。医保作为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要发挥好主动权,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引导与监管,推进多种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医院、医保与医药企业三者间进行谈判与合作,引导合理用药和适宜治疗,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进而逐步提高保障绩效。

3.2完善以法人治理为核心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

3.2.1完善医院法人治理制度

落实医院法人治理应建立治理结构和完善治理机制。建立四层的法人治理结构,即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和医院管理层法人治理结构,分别代表医院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四者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相互联系,相互制衡。使公立医院具有独立经营的能力,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并进行高效率的运作,最终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7]。

3.2.2改革医院人事制度

深化医疗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人事制度改革。一是逐步推进公立医院编制改革,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方式,探索编制备案制,弱化编制集中管理,强化编制分级和动态管理,最终逐步取消编制;二是完善岗位设置,变编制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推行医院全员聘用合同制,通过公开自主招聘、考核上岗等规范医院人事管理,不断加强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

3.2.3探索科学合理的医院薪酬制度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薪酬制度和体系。要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宗旨,以完成社会公益目标任务为前提,以工作岗位、风险度、工作量和强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薪酬等级,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一是建立稳定的薪酬投入保障制度,逐渐提高院薪酬水平,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二是改进医务人员工资结构,打破按职称、按级别管理的工资制度,改为岗位工资制度;三是以公益性为导向,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蔚晗,吴雨静,王丽丹,等.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28-29.

[2]吴登丰.公立医院药品供应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3]闵锐,汪琼,张霄艳,等.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10-12.

[4]王元元,丁宏.安徽省城市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路径的探讨与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22-123.

[5]方鹏骞,罗桢妮.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制定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6):408-411.

[6]逯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探索[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6.

[7]方鹏骞,张霄艳,谢俏丽,等.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与发展路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4-7.

[8]兰迎春,王敏,徐秋云,等.新医改背景下政府卫生投入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1-3.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院管理制度;启示

一、德国医院管理制度的优点

(一)政府对医院监管到位

德国是资本主义联邦制国家,所以其医院管理实行的是分权管理决策,即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管理上分权决策。德国的医院主要有公立医院、特殊型医院、教学医院和其他医院四种类别。不同类型的医院所有权各有不同。如公立医院归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特殊类型医院归联邦政府,教学医院归州政府,其他医院则分属于市、县或镇等各级政府。德国政府及其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监管和支持。

(二)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

德国能够拥有高水平的医院管理,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功不可没。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医疗保险的国家之一[1]。以法定医疗保险税款配置制度和私人医疗保险资本抵补制度同时存在为特点的健康保险制度是德国卫生保障体制的基础。在德国,所有的社会从业人员,如果你的工资收入低于国家法律规定的收入水平,你就必须选择法定医疗保险;当你的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国家法律规定的收入水平即保险义务范围时,你可以选择参加法定医疗保险或者私人医疗保险。

(三)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我国,杀医砍医事件时有发生,医患矛盾日趋尖锐,这令众多立志成为医疗服务者的人望而却步。反观国外,在德国,这样的情况几乎从未有过。德国的医患关系非常和谐,很少发生医疗纠纷事件,即使有个别的投诉,也可通过医院管理层的协商得以妥善解决,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向该国的医师协会投诉,这样也能很好的解决,基本上不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2]。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合理分配政府权力,强化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

鉴于此,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应明确自身对公立医院的产权,将医院的各项收入和支出纳入政府的财政加以管理,对于各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则应由各级地方政府按着本政府的雇员进行管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医疗卫生体制也要随之进行改革。

(二)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德国医院在财政、人事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这是由于在德国,疾病基金会负责补偿医院的运营成本,且疾病基金会所出的资金主要应用于医院的自治甚至公司化管理。除此之外,因为德国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所以德国的公立医院实际上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实体。通过以上方式,大大加强了医院经营者及其雇员的责任感,这极大的促进了德国医院的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德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执政党的宗旨,因此我国的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应将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放在首位。所以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发展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万不可完全照搬德国的公司化管理体制。

(三)结合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服务支付制度

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支付方式主要是按项目付费,按项目付费的缴费方式极易产生诱导需求,非常不利于医疗和卫生总费用的控制。我国卫生、社保等有关部门可借鉴德国2004年开始实施的以积极促进门诊治疗来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从而抑制的 G- DRGs( German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改革的相关经验,改革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

(四)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

虽然以病人为本的口号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已提倡多年,但大多还停留在紧作为一种策略和宣传手段层面,尚未真正落到实处,“医院人性化服务”水平与国外医院相比较仍有一定的差距。德国的公立医院从医院环境、医院基础设施、诊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切实为患者全方位考虑,并且在不断的完善提高。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病人橹行摹薄N夜医院也应该从以上各方面出发,树立应患者所需、为患者所想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探索并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Observatory on Health Care System.Health Care System in trranstion-Germany[M].Copenhagen,Denmark: European Observatory on Heahh Care System in 2000,2000: 81-89.

[2]张友定,金玲.谈德国医院的管理体制[J].卫生经济研究,2003(7):29-29.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立医院改革如何遵循现代化理念,与时俱进,趟过“深水区”,走向成熟和成功,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公立医院改革要求,能够有效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运行效率,保障医院公益性质的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一系列医院制度的总和[1]。迄今为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仍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重要环节,其设计重点在于保证医院现代化管理功能的实现,但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仍面临不少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建立和完善科学长效的保障机制,才能更好的发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作用,切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面临的问题

1.1政府监管失灵

在计划经济时代,医院产权大多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医院因自身不具有法人产权和自,经营管理缺乏灵活性。目前,虽然计划经济已向市场经济转变,但这种行政管理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政府对医院监管权力过大,医院领导班子全部由上级组织部门任命,院长负责医院的全面工作,却无法选择副职,管理权力和能力多受限制;政府对医院事务直接干预的随意性过大,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实现,势必影响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在调整权责的时候,基于权、利、责一致性的要求,在扩大权力的过程中,应同时强化责任,而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只对卫生行政部门权力集中巩固较为重视,而相应的责任,却缺乏有效的强化[2]。医疗卫生领域各行为主体没有统一集成的法律规范约束,甚至一些基本的责任问题没有用法律予以明确,规制机构间存在冲突或协调机制缺乏,相互推诿的现象履见不鲜,规制体系运行效率无法让人满意。另外,医院的财产所有权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其作为医院的监督管理者,与医院的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且医院的经营绩效无法实际及时地测量,在监管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缺乏收集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缺乏效率和责任心。政府缺乏对医院相应的监管控制和责任介入,对医疗市场管理力度较弱,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失灵治理不到位,政府定价与价格管制,非但没能产生明显正面效应,反而抑制了价格的合理竞争,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上涨。

1.2补偿机制不健全

现行的财政补助模式对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来说较为不利,基于差额补助模式,医院在越少的收入下,将会付出越高的成本,从而能够得到越高的补助,这样会极大的损害医院增收节支动力。在不同级别、情形和地区的医院中,补助也缺乏灵活和差异性。另外,政府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对医院投入比例过低,物价部门严格管制基本医疗服务费用标准,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所得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并长期维持在低于成本的水平,正常劳务收入相对偏低,只好依靠“以药补医”补偿,医疗费用飞速上涨,人民群众医疗经济负担日益加重。在当前医院总收入中,占据主导位置的大多是药品加成收入,依靠医疗收入医院的收支平衡难以维持。现行公立医院改革计划推进医药分开,破除“以药补医”,取消原有的药品加成,补偿途径缩减为财政补助和服务收费两个渠道。但是国家财力有限,政府短时间内难以明显的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服务的定价机制仍未完善,补偿机制与保障机制改革没有同步进行,将严重制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3职能部门协作不良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在实施当中,需要多方的共同支持和积极参与。在卫生服务体系当中,行政管理体制应当实现多部门协作,但在我国医院监管过程中,多个部门分担职能,职能定位不清楚、交叉管理内容较多、责权不明确、工作制度欠规范及随意性过大,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政策目标和工作重心,办事规程过于繁琐等,相互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部门协作[3]。另外,由于复杂的行政隶属关系,在实际管理中容易发生管理调控的越位、错位,难以形成高效率的监管,因而提升了医院的成本,同时降低了约束力和执行力。甚至在某些利益驱使下,行政管理,破坏了行业秩序,对公益性及服务性管理则相互推诿,管理严重滞后。

1.4法人治理机制不明确

在当前诸多医院当中,法人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产权所有者变更型、管办分开型、政事分开型、内部管理机制变革型等,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医院管理制度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发生根本上的改变,医疗体制改革仍存在不少“短板”,如政府支持投入不到位、监管不善,医院产权不明确、内部管理落后,制约了医疗保障、药物供应保障和公共卫生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医院管理实施方面,流程设计欠合理,管理模式生搬硬套,过程管理不到位,关键环节无法有效控制,致使管理成本高,效果差[4]。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大包大揽的管理,直接干预医院的运行,使得医院经营自受到制约,法人主体地位无法真正实现,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对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的建立,也是非常不利的。

2建立和完善长效科学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机制

2.1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首先应明确政府定位,对监管制度、监管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和完善,通过立法的方式,对部门职责、职权、义务和权力等加以明确,从而对监管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外部监管体系当中,除了监管医院外部运行机制以外,还应当有效的监管医院外部管理制度的管理者[5]。对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应当不断强化,确保能够有效的行使监管职权。对于医疗服务的监管人员,应不断提升综合管理素养,着重培养其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对外部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应进行有效考核,从而确保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的有效建立。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外部监管体系的核心,其保障措施是否得力和到位是医院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通过开展多元模式的监督与管理,每年就1~2个监管专项内容进行督查,强化医院“姓公为民”的意识,提高运转和管理能力[6]。

2.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健全补偿机制

现代医院的补偿机制,政府应承担主要的责任。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应全方位考虑政府、医院、患者、社会等各方利益,以全民医保为支撑,加大资金投入,既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又保持医院的公益性,形成降低成本、价格调控、财政补助、医保基金支持的组合驱动模式,对财政补助的方向、额度等,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保证医院人员的保险经费和政策性亏损补助等,进一步规范医保结算方式,努力解决欠费问题,国家出资、多渠道筹资共同承担应对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特困病人、“三无人员”实施医疗救助造成的欠费问题。在地方医疗事业发展中,应形成良好的社会融资机制,大力吸收社会、企业的捐助。针对医院成本核算,应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对医疗服务价格,也应相应的进行调整,对医疗服务成本及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加以体现。对于现代医院建设的历史债务,应通过医院收支结余和财政补助的方式共同解决,逐步消化,使医院的收益得到优化和提升,从而更好地保障现代医院管理制度[7]。

2.3完善内部经营机制保障措施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的建立中,应当对内部经营机制保障措施加以完善。其中,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两个保障部分。对医院薪酬制度进行科学化的设计,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职称制度应逐步取消,建立专科医师、住院医师等制度。对人才考评体系应进行完善,逐步建立责任明确、充满竞争活力、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坚持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聘、考核上岗、能上能下、评聘分开、双向选择、优胜劣汰、择优聘用、减员增效等方式方法,不断地丰富和优化医院的人才储备,结合人才的专业分工,依据保障机制正常快速运转需求的性质和特点,对所有人才进行分类和编组,合理调配资源,实施专业保障,充分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8],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竞争力。对于财务管理制度,也应向现代化迈进,不断的优化、改进和完善,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对财务分析、预算管理等进行强化,建立以诊疗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行政管理费用、预算管理等为主要抓手的全成本核算体系,从而更大的节省医院成本,促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的有效建立。

2.4明确法人治理机制,理顺法人治理结构

医院管理的好坏,院长既无明确的政治责任又无严格的经济责任,上级部门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存在缺陷,院长缺乏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医院的事业发展必然产生严重影响[9]。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法人治理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问题则在于医院法人治理机制的建立及治理结构的明确。管理过程中,防治结合、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通过对医院法人治理的施行,针对信息、技术、人财物的管理,对管理体系与管理架构进行完善,解决好监督权、所有权、决策权和经营权间的关系,建立起权责体系,将各自的责任和利益关系进行明确划分,更好地实现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让医院拥有更大的经营自,才能更好地发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的作用和效果,有利于保证医疗质量,优化医疗服务,提高医院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在现代医院管理当中,通过建立和运行科学长效的保障机制,通过各个保障环节间的互联与融合,实现各保障体系高效运转[11],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不足和困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才能有效发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作用,更好地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赵莹莹 单位: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科

参考文献:

[1]朱夫,万祥波,杨扬.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目标与关键问题和路径[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4):250-252.

[2]闵锐,汪琼,张霄艳,等.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0):10-12.

[3]方鹏骞,张霄艳,张凤帆,等.对我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公益性与生产性的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2):1-3.

[4]姜振家,杨武,张岩,等.医院管理培训机制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3):23-25.

[5]吴婉云,李娜玲,杜仕林,等.广东省试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9):5-8.

[6]陈丽丽,严艳清,曾叉霞,等.完善为部队服务的护理训练保障机制探讨[J].医院管理,2012,19(6):547-549.

[7]王飞,邱海鸥,王乐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形势下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现状与发展[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3,2(2):128-132.

[8]王光华,郭雪清,肖飞,等.医院信息中心三级运维保障机制的设计与实现[J].医院管理杂志,2013,20(7):642-644.

[9]张平,吕春梅,董碧莎.在落实院长负责制中发挥医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6):477-478.

[10]万祥波,朱夫,杨扬.公立医院改革下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与创新:以江苏康复医疗集团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6):421-423.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开发和利用

一、我国医院管理制度的情况

现有11万家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医院纷纷抢滩中国医疗市场,据估计,全国约200多家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医疗机构,这已对我国的医院产生巨大冲突。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获胜,则必须加大医院内涵建设,把医院建设成为技术精湛,管理严明、保障有力、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但起决定作用的党政军是医院的内部管理。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果。强化科学管理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第一,医院管理已不能局限于注重实际操作的技术管理,而要逐步扩展到对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全程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科学管理制度。

第二,应建立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医院把目标管理的总目标分解、作到横向到位,纵向到底。垒院上下都有具体的工作标准和明确的工作目标。同时制定具体的落实 措施,使每个工作人员工作的数量、质量、经济指标、人员素质等指标具体化、定量化、可操作化。全院上下以多层次工作岗位目标为目的,以规章制度为行为准则,通过自我控制,检查评估,定期总结,努力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

二、医院管理制度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医政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质量是效益的根本。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加强《职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学习,树立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完善自我;继续推进“放心药房”工程;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完善医疗纠纷、医疗投诉处理办法,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有利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抵制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坚决反对医疗过程中的开单提成,收受药品回扣,做到不收受红包,不开搭车药,不推委病人,不开大处方,不吃拿卡要。

(三)有利于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

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定员定岗,中层以上竞争上岗,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逐步形成缋效工资制,调动垒院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有利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关系

认真贯彻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及财务工作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做到科室核算及时准确,会计科目准确、数字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建立科室收支明细帐。

三、医院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滞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意见越来越多,频频发生的医疗失职和腐败事件已经成为媒体经常曝光的社会顽疾。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正视和解决当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

(一)医院公益性质淡化,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倾向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不少公立医院运行主要靠向患者收费,出现过分依赖医疗市场的导向。与医院服务相关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一些企业违规操作,虚报成本造成政府定价虚高;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等,增加药品和医用器材的销售量,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也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

(二)医院单纯注重硬件建设,忽视内部管理

过度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添置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医院内部管理混乱,一些医院医务人员过多现象突出。有的财务制度混乱,私设小金库和设立帐外帐;经济核算不合理,收费和物价管理混乱,不同程度地存在扩大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多收费等现象;医院后勤供应、基础建设也严重存在浪费现象。

(三)医疗卫生队伍的职业道德和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人文素质培养,行风建设措施未落实,造成一些医护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态度生硬,医患之间潜在的危机随着沟通不良升级,演变成医疗纠纷,医患关系不断恶化。有的医院不顾自身能力、条件盲目开展大型、复杂手术;有的使用无合法资质的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还有的医院违法违规涂改、伪造医疗文书,有些甚至是在医院领导下集体造假,社会影响极坏。

(四)医疗质量管理薄弱,医疗安全存在隐患

不少医院忽视医疗质量管理。三级查房流于形式,观察病情不仔细,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病例、疑难病例讨论不深入,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不落实。不合理检查、用药和治疗情况依然严重;医务人员不按技术规范开展诊疗,不重视患者临床表现,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结果,处方管理不严,药物应用不合理,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

四 医院管理制度的对策分析

(一)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强化管理的职能

针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医院管理职能方面的弱化,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中,首先要打破垄断,实施分业。分业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前提条件,是国家从体制上解决“药品虚高定价、防止购销活动中腐败现象”的根本性措施。只有从体制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医药垄断药品采购的局面才能打破,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才能形成。

(二)加强医院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医院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具备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对医院这样管理方面的人才可以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过在职培训或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等形式获得。坚守职责,精通业务技能,同时,定期参加思想道德教育培训,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掌握和使用最优专业知识和技术,把病人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在作风上热情待人,不受金钱的诱惑,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三)加强网络技术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综合性大医院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流程改造。持卡就医的基础上进行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信息网络为手段,以优化就诊流程为重点的门诊流程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 结束语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管理学是重要的独立学科,它是研究企业或者其他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如何整合所有的资源,建立科学的体制和制度,从而使各项资源充分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的学科。它其实不仅仅是制度或者是阶级,它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由抽象的活动。现代医院的管理是指当前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医院应当改变传统混乱的管理局面,在新型的框架下进行的各种外部的和内部的资源整合。外部的整合包括处理好与国家、社会、政府、患者等等的关系;内部的整合包括建立健全医院管理体制,完善各项制度,使医院能够科学地向前发展。现代的医院管理制度具备下面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突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医院在治病救人方面应当起到的作用。即便是再科学的管理,也不能忽视医院本身的性质,医院的存在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先进的管理制度脱离了这个宗旨,就变得毫无意义;其次,要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国情。当前,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医院行业也不例外,并且医院的发展必须跟社会跟经济的发展脚步相适应,否则就不能够说制度是完善的、科学的;最后,管理活动应当积极地创新,要体现医院的特点,也要充分地发挥各种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

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未来发展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应当是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其一是各种外部的管理,指的是医院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管理活动;其二是内部的管理,是在医院这个整体内部进行的管理。首先来看外部的管理创新。外部的管理对于医院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外部的管理应当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地与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医院管理模式。当前人民群众对于医院的普遍感受是看病难、看病贵。对于人民最基本的生命健康来说,如果还需要高额的花费的话,只能说这是不正常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医院能够在管理体制上进行的改革应当做到两点,一是尽可能地降低人民的看病成本,适当降低服务的价格,二是充分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尽可能地减少人民的负担。第二,进行医院产权的改革。当前的医院公不公、私不私,产权上十分混乱。公立医院的下一步改革应当明晰产权,医院的所有者一定是国家和政府,医院的管理者仅仅进行国家和政府授权下的具体活动,同时设定多方位的监管,将公立医院也放置到市场中去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市场的竞争,才能够保证医院的良性发展。私立医院则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能够极大地敦促公立医院改善管理质量。其次要看医院内部的管理创新。内部的管理比外部的管理更为重要,因为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只有内部管理科学完善,医院才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应当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于医院来说,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和安全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人事管理来说,应当建立起更强的竞争氛围,对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和奖惩,改变现今只要进入医院就一劳永逸的局面,这也是提升医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必要手段;对于财务管理来说,既要有一定的盈利,也要突出医院的公益性质,建立起专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在这方面医院的财务管理应当达到与企业相当或者更甚于企业的目标;对于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来说,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要特别注意这两项工作,用科学的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确保医院不会在市场竞争大潮中落后;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最为重要,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推动严格的追责机制。第二,应当建立起医院的法人制度。传统医院的领导性质上类似行政领导,强化了其行政职能而弱化了医院本身的特性。其实医院本身就是法人,现代的医院应当充分落实医院的法人地位,建立起相关领导负责的制度,将医院管理者的权力进一步淡化,而更加重视其义务,维护未来医院的形象,也确保我国未来的卫生事业能够稳定发展。

三、结语

当前我国的医院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形象,也无法保证医院最根本的宗旨----治病救人的顺利进行。归根究底来说,跟医院没有较为科学和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从本质上来说,医院都应当是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不应当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原因,中国当前的医院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医院药剂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医院药学科必须根据医疗、科研的实际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医院药剂管理,严把采购、保管、使用关,为人民健康服务。一、西药管理

(一)采购 药库管理人员负责全院的药品采购供应工作,根据每月由微机输出各类药品消耗动态,按时编制药品分期采购计划,经有关领导研究批准后方可采购,在供应政党情况下库存量一般为2~4个月,特别注意解决药品紧缺与积压两方面矛盾,摸准用药规律,把握药品市场动态,掌握供求信息,严把质量关,不进“三无”及伪劣药品和非药品,畅通购药渠道,坚持按主渠道进药,健全外部调整网络和内部流通体系,预见药品前景,把握最佳购入时机,对抢救急用药品积极组织进货,保证医疗需要。

(二)验收 购进、调进或退库药品,由药库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严格验收。对品名、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家注册商标、有效期限、外观质量、包装情况、进价等项进行验收核对,全部合格逐项填写药品验收入库记录本,经与原始单据核对无误,采购、保管人员双签字后方可入库,交有关领导签字办理专帐付款。

(三)保管 药剂人员要认真执行药政法。对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必须按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保管药品库房建筑必须坚固、干燥、通风。易燃易爆药品需保管入危险品库内。防火安全设施要齐备。

库存药品按性质、剂型分大类、再按药理作用系统存放,注意药品要求温度低温保存药品需冰箱内存放,需避光药品注意放在非光照处,效其药品及时登记,定期检查。做好防霉、防虫、防鼠措施。有完善的药品帐、卡进行统计,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四)调配 配方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收方后执行查对制度,核对处方内容无误后,方可调配。处方调配要细心、迅速、准确,核对双签字。对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类药品的调配必须按其有关规定审方、调配。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更改后再调配,药剂人员不得私自更改。对急救抢救用药随到随配随发,不得延误。

(五)使用 门诊药房供门诊病人使用,病区药房药品供住院病人使用。药剂人员必须把好使用关,对品、毒性药品、精神类药品、贵重药品的使用,必须依据有关规定、专方、限量使用,消耗要逐日统计。自费药品要严格管理,不得用于公费处方。杜绝滥开方,开大方,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药剂人员可拒绝调配。

药剂人员应主动深入科室征求意见,介绍国内餐新药及其药理作用、性能、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有关资料,使临床用药不断得以更新。

二、中药管理

(一)采购 根据本院业务性质和工作范围,参考微机输出药品消耗动态及不同季节用药情况,编造采购计划,经有关领导批准后进行采购,正常情况下库存量限定2~4个月。

采购药品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执行。不得购进伪劣、变质和非医用药品。采购人员自觉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廉洁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严把药品质量关。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严禁从私人手中购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

(二)验收 严把验收关是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步骤,中药的真伪、优劣、霉变、虫蛀、掺假问题比较突出,要求验收人员根据原始凭证进行品名、规格、产地、质量、数量、价格等方面的验收。中成药需按规定验收核对。验收合格后按原始凭证填写入库单及时入帐。要求帐物相符。

(三)保管 中药保管视药物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贮存方法,按药物性质,入药成分或帐号次序集资保管,注意室内干燥、通风、掌握好室温与光线对药物的影响。

不具芳香性的根茎叶花宜放木箱阴凉处,气味芳香及贵重药品宜密闭于瓷器内,易生虫又不易爆晒的需熏蒸;果实、种子类需密闭于瓷罐及缸中防鼠;动物脏器及胶类药品需保存于盛石灰装置的瓷罐中;对毒性药品、品需专人专柜加锁保管。

(四)调配 中药调剂室负责全院各临床科室所用中药的调配,调剂人员根据本院医师签名处方进行调配。调配人员要严格按调配制度进行调配。称量要准确,如一方多剂者分包要等量;如需“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煎服方法。调配毒性药品需经二人核对,调配后量具应及时清洗干净,处方调配后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实行双签字再行发出,急症处方随到随配方发药,不得延误。

(五)使用 调配毒性中药及精神类药物必须遵守《医疗用毒性药品及管理办法》管理使用,贵重药品都应有专人、专柜保管。建立登记、逐方销存、定期检查、帐物要相符。

紧缺药品的使用只应用于配方中,不得以单味药出售,并注意向临床介绍其代用品性能以弥补配方上的缺药。

三、特殊药品的管理

特殊药品是指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药品管理法》规定对上述药品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

(一)品 品系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信赖性且能成瘾癖的药品,品只限于医疗、教学、科研需用,品的采购,保管、调配、使用必须按照《品管理办法》执行,品处方权由医师以上职称,经医务科审批方可执行、签字字样由药房备查。

药学科对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即专橱加锁、专册登记、专帐消耗、专用处方和专人负责管理。控制针剂二日常用量,片、酊剂不超过三日常用量。杜绝滥用、防止流痹。对晚期癌症病褚┢访糠讲怀粘S昧浚嗑褚┢访糠讲怀呷粘S昧浚敌凶ü癖9堋R焕嗑褚┢沸柚鹑盏羌窍模ㄆ诩觳椤>褚┢范ㄆ谂痰悖Ψ奖4娑瓯覆椤?

(三)医疗用毒性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药理作用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用量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的收购、供应、使用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必须建立保管、验收、领发、使用核对制度、须有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中级以上药师负责保管,专柜加锁,专帐登记。毒性药品包装容器及存放专柜必须印有毒药标志。

医疗用毒性药品凭医师规范处方进行调配,每日不超过二日极量,配方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称量准确,中级以上职称药师复核、签名盖章发出。对未注明“生用”中药,应当付炮制品,调配毒性药品用具必须随时清洗干净,技工炮制毒性药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执行,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制度;创新;必要性;策略

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事业,医疗卫生事业一直广泛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总书记曾指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在于健康,健康不仅与千家万户的幸福有关,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全面对医疗读物体系加以建设,给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和安全的医疗服务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亟待完成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要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医疗管理制度来说也不例外。当前医疗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

一、创新医院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是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下,各行各业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危机意识及应急机制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的焦点。处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医院也必须提高危机意识以便更好地面对竞争。从各种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国内的合资与外资以及私有的医院正在不断地增加,使我国医院面临着医院经营公司与企业财团双向的竞争和压力。现代医学在模式上从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社会医学模式。针对这种时展的变化以及医院治疗模式的改变,现代医院必须要对医院的结构与服务加以调整,只有经过新的制度的创新和调整,才能更加适应时展的变化和医疗模式的改变。

2.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对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有重要作用

虽然与盈利性企业相比医院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我们必须看到医院作为一个经营体系也应该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隐藏在企业核心产品或者服务中的知识及产品,而从医院的相对角度来说,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涉及产品问题,而主要是其医疗水平、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服务管理等。但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医院也不得不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医院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能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同时可以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3.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是医院生存的需要

我国医院目前分为两类,一类是盈利性医院,另一种是非营利性医院。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市场对医疗服务能力的高需求,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站和医院被建立。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医院的分级管理制度和补偿机制等的不完善都导致我国很多医院在生存与发展上陷入一定的困境。因此,医院要想更好地生存发展,就必须要对医院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二、创新医院管理制度的策略

1.对医院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在对医院管理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医院内在的发展规律。具体来说,医院管理机制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第一,对以质量和安全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进行建立。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全社会的公共产品,其永远的主题就是质量与安全,公立医院医疗保健的职能从某种程度说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要建立以质量和病人为中心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以往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加以改变,使公立医院尽可能地展现其公益性一面。第二,医院必须把病人的需求当成自己在服务上的起点,建立以病人满意度为主的医疗服务检验核心标准,通过这种标准将医疗服务人员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引导到对病人心理及生理细微需求的关注上,这样能够使医疗服务更趋人性化,使其服务水平不断地提高。第三,医院在管理机制上应该注意对内涵的建设。医院内涵建设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等,这些都是影响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医院可以从自身发展目标出发,通过对医院内涵的建设不断积累其发展地缘,保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协调发展。

2.对医院的管理体系进行创新

医院管理制度的创新离不开其管理系统工程的建设,医院要想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对其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医院管理体系的创新除了要对一些细枝末节加以改良之外,还需要对单一的管理体制及培训管理体系做出创新。医院在创新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开放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优秀成果不断地借鉴,具体的管理体系创新则可以从以下的几点出发。首先要对医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立,通过对医院、科室及个人三级质量体系控制的健全和建设,对科室及个人要定期进行全面的考核,使医务人员在这种管理体系下自觉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其次,医院可以对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完善。科技创新是作为医院进步的源泉,医院必须要加强对其重视程度。将防病治病确立为中心,与基础和临床、康复等结合起来,建立综合的研究机制,建设适当的医疗技术推广体系,对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进行提高。此外,医院还应该对人才发展战略加以认真研究,制定和建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发展体系,给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人才保证。

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创新医院管理制度,不仅是时展、医院核心竞争力打造的需要,同时是医院生存的需要,是当前医院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对医院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才能使医院管理制度得到全面的创新,不断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 蕾:三大问题困扰医院发展管理落后首当其冲[J].中国医院院长,2010,11(22):41-42.

医院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制度 伦理建设 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医疗卫生改革进程的深入,公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我国的医疗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医院的长足发展。因此,从管理制度上增强医院的伦理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医院管理制度对促进医学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1.1有利于规范医院各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行业仍没有从医学伦理角度来医治病人,具体表现为“以疾病为中心” 的医疗服务模式,未切实构建“病人至上” 的服务观念,所以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不能满足如今多元化、多样性的医疗服务需求。医学伦理建设不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长足发展和全院员工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也决定着员工和患者的经济利益,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加上医学伦理建设是一项庞杂的工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建立起来的。所以,医院要通过不同部门和专家的配合,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秉持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仔细研究医疗市场的走向,并组织专业人员全面分析本院的医学伦理建设的实际情况,客观理性的找出不足之处,再针对问题制定今后的医学伦理建设方案,确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和相关规范,将与医学伦理建设和医院的日常的医疗工作、人事关系、经济增强、后勤事项和科室协作等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医院决策、管理和控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逐步让医院管理走上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服务道路。

1.2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伦理素质和服务质量

医院要紧跟市场的走向制定的伦理建设方案,紧密联系医院文化和医学伦理建设,逐步建立配合新时代要求的医学伦理教育机制,将医院当成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中心,结合新时期对医疗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面向全院职工,结合党的思想及医德培训,撰写专题教育资料,全面发挥院刊、网站、电视和宣传窗口的作用,大力宣传医学的伦理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规范全院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倡爱护病人、尊重同行、共同进步、负责好学的工作要求,逐步规范医疗服务模式。并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为医院的发展改革贡献力量。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及工作方式

2.1规范医院的相关制度并简化工作流程

要严格规范医院各科室和部门的工作行为,提高约束力和激励作用,重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医院管理的重心,侧重品质管理并建立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系统管理机制,突出为病人服务的管理理念,全面推行院科两级管理制度,构建科室负责人和小组组长共同管理决策的制度,落实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主的诊疗和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排班、定期随访和反馈调查,不断改革医院管理的相关制度。还应该注意规范和简化医疗程序,优化诊治环节充分提升工作效率,构建合作与参与并重的良好医患关系。

2.2建立健全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

培养全院员工以病人为主、以院为家的归属感和责任心,认真按照岗位要求和医疗准则规范日常言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去配合患者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建立多样性的人性化服务模式;构建医疗反馈机制,划分责任和权力,提高质量监测,宣扬先进的医风医德,塑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的氛围;构建多学科、专业性的医疗协作体系;提高看诊宣传教育和护患沟通水平,充分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推广参与式的医疗模式;构建诊治保护机制,真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保护好患者的隐私权。

2.3大力推广医院的关怀服务

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要积极促进医学伦理建设,将“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融入所有员工的思维中,落实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流程。首先应该培养“患者至上”的服务思想,搞好护患关系,强化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其次,建设住院费用查询系统,落实医疗指导和咨询,提高医疗收费的公开度,合理收费和用药,推行药品双调配制、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制、划价和交费一次办理制等改革,优化窗口的服务态度;再次,可以外聘请行风监督调查人员,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多举办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充分接受社会的监督,并准备交流沟通场所供开展住院病患的分级管理;最后增设专家门诊、检查项目和接送等预约服务,为患者提供轮椅、开水和就诊须知等资料,设置意见箱和投诉点、开通投诉热线、经常举办医患座谈会,充分采纳患者和家属的建议,全面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学伦理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掌握医学伦理的重难点,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改革完善医学的伦理建设工作,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医学伦理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苏联珍.患者选择医院中的伦理问题[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67-69

[2]张颖、徐莉.论医院管理与社会认知度[J].医学与社会,2010(15):35-37

[3]陈佩、许善华.现代医院管理伦理的实践与探索[J].医院院长论坛,2012,9(2):26-29

[4]吴远、黄纯.医院医学伦理学应用与管理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6): 565-566

上一篇:保安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供应商管理制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