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08:28:23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1篇

国际石油价格暴涨急跌的罄辑和中国的应对华民 刘佳 吴华丽 (14)

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外贸顺差及其利益分析马野青 (27)

国际货币地位的决定:经济与政治的双重视角分析曹勇 (37)

银行异质性与银行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刘博 邱立成 孙海军 (48)

澳大利亚小麦局出口专营权取消的政治经济分析高瑛 童葶 (58)

我国科技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冯海昱 任立 (68)

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中心地位朱听昌 (76)

美国“重返”东南亚对南海安全形势的影响鞠海龙 葛红亮 (87)

五把钥匙解中东——兼评《中东政治与社会》余泳 (98)

世界政治中的伊斯兰国际秩序张燕军 (105)

两岸民意异同与两岸和平发展——从民意比较角度探讨两岸和平发展框架林立辉 (115)

台湾“非政府组织外交”评析徐晓迪 (125)

经济管理学从“边缘”走向“前沿”——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析祖强 (137)

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影响——基于CSSCI的分析(2000-2007)李志红 (147)

国外学术著作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基于CSSCI的分析(2000-2007)苏震 (160)

大型城市雕塑赏析——江苏淮安市城市标志雕塑《南船北马》 (F0003)

周期与转型的双重过渡: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前瞻孙建波 黄旭平 (1)

国际太空竞赛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3)

制度因素对中国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孙少勤 邱斌 (23)

金融危机视角下转型国家资本流动和外资依赖问题分析——以波兰、捷克、匈牙利为例刘哲 孙熠 (34)

区域生产网络与中韩FTA: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陈丰龙 (45)

后危机时代开发区体制机制研究——基于全球视角沈和 (57)

全球化的多维政治内涵及思考房乐宪 (67)

对世界力量转移的系统分析——理论、历史及其区域效应杨成 (79)

美国世纪的终结?——技术优势与美国霸权合法性刘杨钺 (90)

奥巴马的困境——美国在世界气候变化问题面前的选择于欣佳 (101)

伊朗因素对以色列-海合会国家关系的影响钮松 (111)

执政后的日台关系动向探析王海滨 (120)

ECFA议题下台湾政党互动分析段皎琳 (130)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之历史性考察刘相平 (141)

以规则话语应对国际贸易争端论析陈爱蓓 (153)

国际经验对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的启示徐伟 (162)

版画艺术作品赏析——《风景之一》 (F0003)

东亚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基础与理性思维——基于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1)

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和春红 (14)

东亚能源共同体建设的背景、进程与前景——基于《能源条约》的讨论舒小昀 (26)

世界经济未来五年发展前景分析田伯平 李洁 蒋昭乙 季绣宇 (38)

我国出口产品需求弹性分析安礼伟 (51)

从不对称信息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徐清 (63)

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有组织行动研究——以K市国企MBO为例梁德明 (73)

对当前国际格局与中国对外战略的思考季正明 (85)

从中非合作论坛文件看中国“南南合作”理念的发展吉磊 (97)

小布什时期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反恐合作评析熊吴 (106)

马六甲海峡安全机制及其特征分析钱忠礼 (118)

中亚安全形势:现实威胁与潜在挑战的交融刘宏周 (126)

政治机会视角下的反全球化组织——以法德ATTAC为例刘颖 (137)

民族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郭锐 凌胜利 (150)

近年来台湾主要政党与青年选民群体的互动分析艾明江 (160)

剪纸艺术作品赏析——《福虎迎春》陈耀 (F0003)

两岸南海政策:历史分析与合作基础冯梁 王维 周亦民 (1)

台湾政治走向的结构分析刘小年 (14)

ECFA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进展与前景盛九元 (25)

大陆政策研究杨泽军 周睿 (35)

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基于WTI的实证分析陈明华 陈蔚 (47)

现阶段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东亚的困境与战略选择李晓 付竞卉 (62)

在相互依赖中促进东亚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欧定余 陈维涛 (76)

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贸易利益理论研究述评曹晓蕾 (87)

近代西欧历史上的泡沫事件及其经济影响张健 (99)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异质性与路径选择——基于“金砖四国”比较视角的分析张国强 郑江淮 崔恒虎 (110)

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以及中国的应对方婷婷 (123)

中亚无核武器区的创建及影响杨林坡 (133)

东南亚反恐斗争的困境与出路王利文 (140)

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全球治理范式研究——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孙德刚 (151)

八国集团对非援助效果及对策——基于遵约率角度的分析黄梅波 胡建梅 (163)

写意山水艺术作品赏析——《家在青山绿水间》 (F0003)

社会主义中国与世界之关系析论——以世界体系论为视角的历史考察刘相平 (1)

2008年全球安全形势纵论刘强 (12)

2008/2009世界经济形势:全球化的新挑战 (22)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趋势与应对朱乃新 (29)

中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研究综述——途径、规模和影响因素沈庆劼 林文浩 (34)

大国兴起与国际经济摩擦——兼论中美贸易摩擦王亚飞 (42)

美国跨国公司与东盟五国的经济发展——一个阶段性动态演化分析黄荣斌 (48)

从产品内分工看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徐毅 (55)

中国对美国思想库的研究陈广猛 (61)

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冯梁 (71)

国家利益:概念的界定及其解读高伟凯 (80)

国际核危机及其控制——国外研究四十年述评程晓勇 (86)

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的未来发展邱芝 (95)

国际能源机制的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合同执行的分析框架徐斌 (101)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二):学者、研究机构、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及研究热点——基于2000-2007年CSSCI期刊论文数据的分析王维 周桂银 (108)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培育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人文精神是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思,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我国古代人文精神来自儒家《老子》的“为道”以及《庄子》的“体道”,主要是从人的道德属性来诠释人文精神,体现为通过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以达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的大学人文精神理念,为《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人文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

近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在20世纪初积淀为一种传统,那就是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和反思,对真善美和自由的追求精神。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体现为:刚柔相济、穷本探源的求索精神;厚德载物、互助谦恭、奋发不屈的道德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无私奉献的责任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珍爱生命、积极向上、豁达开朗;求真务实、勤奋学习;自强、自立、自主;有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追求精神。在人与人层面上表现为: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善解人意、知情达礼、与他人友善相处、人际和谐;从观念到行动都能做到“由于我的生存而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在人与社会层面上表现为:遵守社会规范;关心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有奉献精神和行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人与自然的层面上表现为: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状

(一)人文知识贫乏,文化底蕴浅薄

在大学校园中,文科的学生们不懂得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大有人在,理工科学生不懂得什么是gdp和文艺复兴的也不乏其人。人文知识的匮乏,文化底蕴的浅薄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造成了他们理解领悟能力差,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种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思维方式死板,思路狭隘。

(二)人文价值迷失,精神萎靡、颓废,缺乏社会责任感

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发展和思想解放。面对商品市场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们的善恶是非分辨能力和价值取向受到了严峻挑战,许多人陷入了迷茫和空虚中。

价值观扭曲,善恶是非模糊。他们喜欢那些用肤浅的文字批判一切、贬低一切、否定一切、迎合低俗心理、哗众取宠、昙花一现的作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博雅文化不感兴趣,缺乏鉴赏能力,却追捧矫揉造作、搔首弄姿、歇斯底里的逋俗歌星的演唱,欣赏虚幻离奇的鬼怪故事,迷恋充满色情和暴力的小说、游戏。

价值取向功利化,精神空虚萎靡。在科学技术无所不能,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当大学生们面对巨大的商品堆积和炫目的文化快餐,从而有可能获得享受和满足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向金钱和物质享受倾斜。一部分学生把买豪宅、购名车、出国定居、锦衣玉食作为自己的追求。在一部分学生眼里金钱成为唯一的追求,良心、美德、人性、人伦、人格这些人最宝贵、最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的东西成了金钱的等价物。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里面的善恶是非观,一直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得广厦千万间”所反映出来的高尚情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而今天的大学生缺乏的正是这样崇高的思想和志向。当电影《》中的英雄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口号时,台下竞有少数大学生哈哈大笑……在许多大学生身上找不到“天之骄子”的骄傲与为国家建设而献身的崇高。

(三)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人格不健全

>

心理失常、感情荒漠化现象。有些学生不论是对地球上的生物,还是对父母乃至对自己的生命,都缺少热爱、亲情、温情、同情。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一些大学生杀害亲人、同学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和心理失常,令人痛心。

一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要求父母、老师、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从不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有的回报。某些大学生性格孤僻,行为乖张,缺乏合作意识,他们意志薄弱,在挫折和打击面前手足无措,在心理上急进、狂躁,做事无恒心毅力,执拗偏激,容易走极端。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上述种种,给我们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刻不容缓。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需要注重的四个问题

(一)重建大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首要途径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它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生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大学人文教育,即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即塑造“天之骄子”的灵魂,使他们成为这个社会“仰望天空”的人,也就是用人文精神之火点燃他们对自由、梦想和未来幸福的追求。

(二)第二课堂是实施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阵地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反映,是人文素质的升华,是人的一种自醒、自悟,它的培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单纯通过教化就可以拥有和实现的,它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广泛学习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在行为中自我教育,在实践中自我养成。而这些是在第一课堂不能实现的。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它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更加灵活多样,是大学生们喜欢的教育模式和空间,它的特点决定其成为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

我们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采用报告会宣传典型人物的事迹;采用讲座介绍新思想,新知识;采用座谈会听取人生经验和体会;采用辩论赛明辨是非;采用演讲培养人的激情和严谨;举办艺术节、音乐会、话剧表演、艺术作品展览、文学作品赏析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写一封家书、家务劳动、体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互助精神。

(三)博雅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所谓博雅教育在形式上是一种通识教育,但博雅教育比通识教育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让人摆脱庸俗、唤醒卓越,它是一种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大学教育理当担此重任。博雅教育就是在学生全面学习各种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解参悟,使自己的精神升华,通过知识的“博”达到精神的“雅”,塑造其灵魂和内在气质。

博雅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关涉到很多问题,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措施。(1)对“两课”的教学内容要进行全面改革和调整,突出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因素;(2)选定一些人文基础课程为全校公选课或必修课,比如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赏析、东方哲学智慧、《论语》赏析、中国书法艺术与鉴赏、四大名著漫谈、从文化视野解读成语典故、古典名曲赏析、辩论艺术等;(3)各专业设立反映本学科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课程,比如数学发展史等;(4)形成经常性的名师交流和讲座制度;(5)鼓励教师或学生成立独立的学术和文体社团组织;(6)建立高水平的学生心理、生活、学习和就业辅导咨询机构;等等。

(四)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工作的重要保障

要想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实现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除了思想认识到位,措施方法得当,还需要建立健全评价和考核制度,这样,才能确保此项工作长期有效,并落到实处。而对此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论文网在线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艺术设计;摄影教学;核心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0-02

一、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

真实性是摄影艺术超卓的审美品质。

摄影是一门把“瞬间”凝固成“永恒”的艺术。将素材的“瞬间”凝固为形象的“永恒”,其负载的丰富含义从不同角度诠释着摄影艺术的审美品质,那就是“真实性”。将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通过创造性地再现为艺术形象,因而“真实性”是摄影艺术超卓于其它形象艺术的审美品质。

摄影艺术是科技介入程度最高的艺术门类之一,是人文创意与科技创造的完美结合。在摄影创作实践中,我们在掌握摄影的材料特性和技艺特征的基础上不能忽略作为有思想的人的认知基础上的“创意”表达,不然将会陷入只见图像不见形象、只见技术不见艺术、只见形式美不见思想美的误区。“创意”是摄影者艺术审美之创造意愿的表达。是摄影者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力、洞察力和概括力之上的一种艺术创造。美的“创意”是摄影艺术重要的审美支点,赋予“创意”能使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观赏者凭借它获得某种美学意义上的深切感受。强化“创意”的根本原则是要符合艺术创作的特殊品质,即是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

二、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

摄影的诞生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诠释垄断,使得艺术得以平民化,在当今高度自动化的数码相机以及影像洗印设备普及的条件下,摄影技艺已不是考量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而摄影者的艺术素养凸显重要。设备的高度智能化使拍摄者可以贯注于发现和认识自然本体的美与秩序,获取直接发现和阐述美的能力。同时,摄影将审美与大众的视觉感受和生活经验统一起来,提供了能够获得普遍认同的艺术表达模式,消除了艺术传达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审美隔阂。摄影创造了易于解读的文化与艺术的视觉语汇,将自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同时,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促使我们对人类行为及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这就是摄影的审美价值所在。

三、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进行摄影课教学时,在进行摄影基本知识技艺传授的同时,则应遵循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为设计专业的摄影课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摄影家,而是在掌握这门技能的基础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并为所学专业设计所服务。

为实现摄影课审美教育目标,摄影课的教学环节就必须紧紧围绕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及艺术属性来进行。根据摄影的造型艺术规律,从摄影独特的艺术语言入手,培养学生在构图、用光、色彩、形体与线条等方面的观察、理解和运用能力,真正做到使摄影艺术地反映现实世界,充分地表达审美感受、精确地塑造视觉形象。

四、摄影审美教育的方法手段

(一)加强摄影艺术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基本艺术素养

传统的摄影教学,过于注重摄影知识的讲述与技能技巧的训练,照相机和镜头的种类和应用就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描述,就事论事的教学方法,忽略了人与社会,艺术与人生之间必然联系,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思想的培养。

由于艺术本位、技能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使得艺术教育缺乏关注社会及人生,教育者自身人文精神匮乏、人文素质偏低误导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不全面的观念意识。

摄影艺术具有纪实性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人生的联系较为真实和直接,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也较大。它能如实地记录社会生活的典型瞬间,揭示事物的本质。

加强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为学生进行摄影艺术创作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艺术素养的提高。快门开启的瞬间积蓄着作者艺术素养的体现,构图和用光的把握,主题的表达,主体的呈现等摄影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将大大扩展摄影过程的自由度。

在拍摄练习中,独到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揭示艺术生命力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诸如线条、影调、景深等各种摄影艺术造型理论,以此培养学生对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技能,形成敏感而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千变万化事物的瞬间完美把握。用美的视角审视周围事物,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

摄影艺术理论知识的熏陶,使学生学会了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独特的美质,他们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积聚于内心,从而升华成稳定的艺术素养,进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摄影是视觉艺术,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往的摄影教学注重技术层面的训练,虽也注重画面构图、用光等造型技能,但对视觉感受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

摄影又是瞬间的艺术和观察的艺术,若不具备以敏锐性、准确性和整体性为特征的视觉感受力,就难以创作出好的摄影作品,因此,加强视觉感受力的培养才能方能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活动的顺利开展。

审美教育是通过训练人的感觉器官开始的,训练能够准确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是摄影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双眼睛的培养是在不停地感受训练和不断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的。

从摄影创作到摄影欣赏,从对焦取景到画面构图,从光影到色彩等。所有内容都与培养视觉感受力关联,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影调、色彩、点线面、结构、空间等视觉要素和人物、景物等视觉形象中发现美感、秩序感、韵律感。培养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激发其发现美的潜能。

在教学中,要加大作品赏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要善于透过现象发掘本质的能力,全面整体地把握艺术形象,感受艺术情景,体味情感境界,领悟人生百态。

审美教育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心灵与情感交流,陶冶和历练性情的过程,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也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

在摄影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作品的人文资源,深入地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构建文化心理结构和健全人格,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分析评价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深入理解其中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视角进行解读。

结合拍摄者的思想倾向、创作动机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帮助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在鉴赏、分析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体验、感受和理解的交汇融合,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开展摄影创作实践,提高探索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创作实践可有效地让学生体验创作乐趣,积累创作经验,理论掌握的再扎实,没有创作实践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得以活化和升华,激发灵感,表现美的事物。将审美理念转化为艺术实践成果,使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得以提高。这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摄影艺术如同其他造型艺术,操作性强是其基本特点,摄影创作在摄影艺术活动中应当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在课程教学上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一方面可让学生在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中得到启发和灵感体验,主动地去发掘美、体验美、捕捉美、表现美,同时激起创造美的欲望和行为。

一幅好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但要表现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人对社会美的感受,表现作者个性的审美情趣。在不同的摄影题材创作体验中创作出自己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富有感情的摄影作品。摄影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也逐渐形成其基本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情操。

(四)加强体验交流,培养审美评介能力

只有提高了美的分辨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是摄影教学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统一。通过对佳作的欣赏,可以体验到原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而能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体验。让学生分析从构思到各种造型因素的成功运用,分析对作品的感情投入,领会摄影作品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在范例欣赏教学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剖析自己的作品,因为自己的作品都是作者投入了真感情的,从拍摄前后的各个环节都是有体会的,让其自己体味习作的经验得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摄影赏析课中还要加强流派风格剖析,使学生系统掌握摄影发展的历史,做到以史为鉴。逐步形成自身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除了通过欣赏佳作获得审美感受外,还让学生对摄影艺术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培养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使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付诸于语言,能够抒写摄影评论文章,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使借鉴交流更加丰富实效。

总之,摄影审美教学让学生在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体验中,提升了审美素养和艺术素养,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也使得我们对摄影教学的本质和成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作者单就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的粗浅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不对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振民.摄影审美纵横[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顾建华.摄影鉴赏与实践[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创作;人格;音乐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音乐家中,引起后人诸多歧义评价的作曲家并不多,古斯塔夫•却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西方音乐学界对持否定态度的音乐批评家认为音乐作品结构庞大、繁杂,主题平庸、黑暗、缺乏独创性,蕴含着特定思想内容与情感的标题性音乐更是破坏了“纯音乐”自身绝对的美;而与这种观点相反的音乐学家、作曲家却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一生创作的十部交响曲和若干声乐曲作品传承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瑰宝,是德奥古典音乐学派的继承者,同时作为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的先锋,更是一位勇于实践的创新者。没有一个音乐家能这样融汇糅合了两个世纪的音乐内涵,并在其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其丰富的音乐魅力。

强烈的紧张性、不安性是音乐作品最为显著的风格。这种来自于个性中紧张焦虑气质和痛苦的缺失性体验的紧张性和不安性,把他内心里的狂喜、完美、不安分、对于音乐殉道般的奉献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时而咆哮时而哀伤的以死亡和葬礼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风格是音乐家所能到达的至高境界,是一个音乐家成熟的标志,它展现的是个体对生命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创作个性。而这种创作视角及创作个性正是来自于音乐家独特的人格特质、生命体验和创作心理。交响曲作品中另一个令人瞩目的特点,是其内在的统一性。从第一交响曲开始,一切他所具有的音乐特性都已经存在了,通过九部交响曲的创作阶梯性的完成了生命历程的发展,用其特有的音乐风格语言呈现了完整的内心世界。此外,被称为带有复杂的内心情感的人,其生活经历、童年环境及个性也是复杂而独特的。他从出生到纳粹时期,从音乐创作到指挥职业生涯一直背负着犹太人的烙印;成长过程中夭折的8个兄弟姐妹,更是给他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纵观音乐史上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影响其作品风格的不在少数,但的个人经历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却更加具有表现意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甚至认为他的童年及独特的生活经历对于他的音乐创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这种特殊强烈的人格特点与创作活动的碰撞,使的作品独树一帜备受瞩目。在创作活动中,音乐家作为创作活动的主体,其外在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因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艺术家人格为中介,把内在的自我呈现到艺术作品中。音乐作品风格强烈的紧张性和不安性也是他个性中最为显著的性格特点。作品中对死亡的思考与矛盾;情感的逃匿与挣扎;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皈依,更是深刻体现了其人格深层潜在的矛盾冲突。因此,为了对音乐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把握和理解,人格是研究音乐作品及创作心理的一条重要线索、一个最佳切入点,也是从人格心理学角度研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一个很好的视角。

对的研究及关注,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音乐界渐渐兴起的“热”后才逐步展开,一如他在世时曾经说过“我的时代终将会来临。”在国内外的研究著述方面,苏珊•菲勒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一名主要学者,著作《古斯塔夫•和阿尔玛•――研究指南》,从传记研究到音乐作品的美学研究,基本都代表了对整体性研究的最高成就。奥地利音乐社会学家布劳科普夫所著《古斯塔夫•:未来的同时代人》,从社会学角度,对家庭、种族、事业、精神活动及心态进行了考察,以与弗洛伊德的见面为开场文,为这部著作画下心理分析的轨迹,认为他的早年生活经历对于成年后性格及艺术创作具有深刻而又难以琢磨的影响。德国音乐评论家沃尔夫冈•施雷伯著《》,是一部详实而客观的传记,对的一生做了简要详尽的刻画。国内音乐学家王次昭主编的《研究》综合了国内知名学者对《大地之歌》三个乐章中七首唐诗歌词的溯源解译,以及对音乐作品内涵的评析解读。周雪石编著的《》,以音乐作品为线索,串起了从个人传记到音乐作品赏析,深刻准确的传达了音乐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成熟过程。李秀军的《生与死的交响曲――的音乐世界》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奥社会的现实背景、艺术思潮、宗教文化入手,通过对独特的心路历程、音乐作品分析,详细阐述了音乐的深层内在意蕴与精神内涵。

在国内学术论文研究中对音乐的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对音乐的音乐学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林松源《持续的艺术――浅析声乐套曲》主要从持续音的重要作用、其他用法以及持续音运用与调性布局的内在联系三个方面来写持续音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和呈现出的效果;陈云飞《的复调技巧运用》分析作品通过复调技巧的运用,从旋律、多声部对比及多层次复合、非量化模仿、固定音型与持续音、定格式模仿的变异与支声对作品进行分析;

(二)对音乐作品的美学研究。李秀军《再论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影响》主要从对苏联交响乐的影响和世界声誉两方面来写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影响。其中,把交响曲作为宇宙万物和生活的一面镜子这一美学思想在苏联当代作曲家中始终保持着最强烈的呼声。王文澜《艺术风格概观》认为音乐在审美内涵及艺术境界方面主要体现的特点有:精深博大的艺术审美空间、合乎情理的悲观主义和对大自然的深情依恋。

(三)《大地之歌》歌词与中国唐诗溯源研究。《大地之歌》――全曲六个乐章共用七首唐诗所作,而其中第二、三乐章歌词出处被视为悬案而搁置。到目前为止,第二乐章《寒秋孤影》考证为钱起《效古秋夜长》,而第三乐章仍然有三种研究倾向,众说纷纭不能确定。

总而言之,目前关于作品的音乐学及美学研究,资料详实丰富,专业性强,对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都有所阐述,但这些研究主要还是属于音乐学及美学范畴的研究,鲜见立足于心理学的研究立场分析探讨的人格研究。笔者认为对于艺术家的研究应展开人格心理学的独特视角,立足于个体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脉络结构来分析探讨的人格特征、人格形成的原因以及这种独特的人格特征对其音乐创作心理的影响,进一步丰富的研究成果,深化人们对人格、创作心理及其艺术成就的理解。本文从人格心理学角度研究,丰富了艺术心理学对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的分析研究,使艺术创作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作品上,更深刻地凝聚在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本体上。同时也有助于启发人们对艺术家尤其是音乐家的人格成长与塑造问题进行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冈•施雷伯著,高中甫译.《》.北京:人

民音乐出版社,2004版

[2]李秀军著.《生与死的交响曲―的音乐世界》.北京:

三联书店,2005版

[3](奥)Kurt Blaukopf著,高中甫译.《古斯塔夫•:未

来的同时代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版

作者简介: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素养;艺术生;提升;艺术院校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者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充分展示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同时,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活动,他不仅需要个人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技能,而且最重要的还需要丰富的文化素养,因为文化素养是创作的基底和源泉。

文化素养指一个人能够了解并熟知各个领域的知识文化,并将所知涵盖于平时的认知和表达。深厚的文化素养可提升人的认知水平,让个人具有更为明确的是非辨别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创作不仅需要掌握各国、各个时代文化进程的发展特点和表现,还应了解当下流行元素所创造出的各种文化,各个领域的知识相叠合,艺术创作者本身才能从中感知进行创作,对艺术特征进行正确的阐述和评价。

近年来,由于艺术院校专业招生规模扩大,艺考之风愈演愈烈,但是从历年的招生考试中,不免发现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艺术生对于文学、地理、科学、历史、政治、经济、包括艺术的发展史等文化形态的了解程度都相当低。但只有正确的把握这些文化形态,才能真正的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意义,才能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有所突破。

一、艺术高校学生文化素养现状

1、艺术生招考现状导致部分艺术生文化素养偏低

艺术生在大学以前的教育阶段,他们需要投入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中,用于文化课程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同时在学习阶段并没有接受特殊的教育模式,这样就导致他们的文化课程相对落后,没有扎实的文化基础,专业学习上也就无法深入和突破。

艺术生在考取大学时,国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降分录取、破格录取,也就导致一部分并非从小学习专业的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以想借助艺考进入某些对文化课要求不太高的本科院校,这一部分学生也许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也并非真正喜欢,加之文化素养低,对个人追求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向往。

2、艺术院校学生普遍对中西方文化缺乏了解

当下,由于中国的迅速发展,受到全球瞩目,许多国家开始学习中国文化,一些国家开始开设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各种西洋节日在大学生中十分流行,相反,对于我国的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并不了解,甚至不清楚这些传统节日的渊源等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前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文化是艺术发展的源泉,他们之间也可谓是相辅相成,艺术创作没有以文化基底为基础,艺术作品也没有深度和广度,缺乏意蕴。

尽管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中国人的文化和思想,但是我们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西方文明的理解显得肤浅,根源就在于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遐想,学生本身并没有结合西方国家本土文化、个人信仰、思想观念等来进行理解,这样会导致艺术生在理解西方艺术作品时带有主观臆想和偏差,因此他们无法真实感受到西方艺术作品的深意。

3、道德价值取向紊乱

一名艺术家仅仅是专业突出,他充其量只能称其为匠人,所谓艺术家,需要德艺双馨,他自身具备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修养。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体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人们价值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所学专业性质,接触社会各个领域的机会会更为广泛,加之艺术生接受新事物,新思潮的能力较高,所以个人的思想状态容易出现波动,假若不慎引导,很容易走错方向。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沉迷于物质享乐,变得急功近利、浮躁、自私,喜欢与他人比较,注重金钱,最终导致价值观取向扭曲,道德败坏,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缺乏修养。

4、艺术院校学生文化课程学习现状令人堪忧

大学生在进入艺术院校之后,更多的时间安排用于专业学习,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敷衍了事。导致这样的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存在惰性,认为学好专业就行,忽视了文化知识对于今后艺术造诣的指导性;艺术院校本身不够重视文化课程的安排,在课程的设置上缺乏合理性和实用性,文化课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在授课环节中缺乏技巧,学生自然没有过多的兴趣。

二、提升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策略

1、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亟待改变

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它需要多元化的文化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让艺术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学校要通过不同教学形式和其他方式让艺术院校的学生意识到较高的文化素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比如开设名家赏析课程,对名家的求学背景、过程,成名原因,以及作品赏析等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深意,让文化素养决定艺术道路长远的观念深植于心。

2、提高专业教师的文化素养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高校的专业教师自身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学生才能在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作为文化课程的教师则应当适当地掌握艺术类的各种知识,才能正确良好地与艺术生达到有效沟通,将自己所授学科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学生才有兴趣融入到学科之中。艺术生进入大学之后,更是以专业学习为主,一部分专业老师也只是重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学生无法体会艺术经典之作的深刻趣味,也难以在创作上会有所突破。要提升艺术生的文化素养,首先就要要求艺术院校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规范他们的从教行为,对备课、课堂设计、课后交流、成绩考核、实践活动、毕业论文指导都要有所要求;要求教研室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教学要求、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内容的探讨以提升艺术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到其他学校学习交流、参加高质量的培训机构,从根本上提升自我素质,完善自我修养。

3、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设置,创新课堂教学环节

在艺术院校中,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没有系统地学习文化课课程,对很多传统文化或者基础性知识概念都比较混淆,如果学校按照普通学校学生的培养方案对艺术生进行培养那是不可取的;艺术生的专业课程都是一对一地进行教学,而文化课程则是大班制,甚至还有几个院系一起授课,所以说作为艺术生本身就对文化课程有一定的不适应和排斥性。学校应针对艺术生的特点,制定艺术生培养发展方案,选择相对适合的文化课程教材,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创新课堂教学环节。作为高校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要针对艺术生的专业特点,给学生增强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兴趣,并能够结合艺术生的专业进行有效学习,比如在英语课上,可以采取分组讨论,选择学生喜欢的文章进行小组翻译,分角色朗读原文等;思政课程则可以分组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并撰写调查报告的方式来进行授课;还应给艺术生指定课外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设读书沙龙或者读书品读会,让学生各抒己见。

4、鼓励学生“走出去”拓宽个人视野,邀请名师“走进来”开设各类讲座,提升文化层次

鼓励学生“走出去”参观、参加各种名家的音乐会、艺术展览等各种活动;邀请各大高校名师和艺术大师到艺术院校进行人文讲座,讲座内容主要以文化基础为主线,并结合艺术院校特性,如何提升自我的艺术造诣。通过这样的改变形式,学生也不会坐井观天,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也意识到文化素养对于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也能够拓宽艺术生的视野,又能够学习到跨专业,多领域的知识,各类学科相叠加,丰富的文化底蕴相叠加,也容易产生艺术创作的灵感。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早熟的文体,其发展过程不同于古代的诗歌、小说,“古代散文没有经过技巧的发展过程,在战国时期随着语言的发展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并且这一时期的散文还成为后人在创作中频频回顾的典范。”[1]同时,创作散文(包括骈文)和创作诗歌、小说的目的也完全不同,散文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历代文人晋身仕林、治国安邦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故而在古代的主流文学观念中,“文体的尊卑等级秩序是文(包括散文、骈文)第一,其次诗,为文之余,其次词,为诗之余,其次曲,为词之余,小说更是等而下之的文体。散文的至尊地位是其他文体无法企及、无法替代的。”[2] 即便是以诗闻名的李商隐、杜牧,亦工于散文写作,更遑论韩柳欧苏。然而在当代,不但散文自身逐步变得边缘化,古代散文研究与小说、诗歌、戏剧研究相比亦显得创新不足,散文研究甚至成为一种专门针对散文内容的研究,比如庄老思想、荀子思想、韩愈谏佛骨、袁宏道谈性灵等等,有学者指出,“这些所指涉的都只是一个散文家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等思想,而未及散文这一概念本身。”[3]如此以来,古代散文研究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本文将力图呈现古代散文研究在当代所遭遇的困境,权作抛砖引玉之用,以期帮助广大研究者发现更广阔的视角。 一、古代散文自身的困境 首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的古代散文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在当代显然失去了生存土壤,缺少用武之地。但古代散文在当今却出现了一种后现代风格的模仿式戏谑文体(或曰“恶搞”),如《凤姐列传》《药家鑫列传》《苍井空列传》等等。由某不知名网友杜撰的《药家鑫传》云:药公家鑫者,华朝长安人氏。华朝五十年(公元1989年),药公诞于古都长安,时天生异象,群驴乱吼,或曰:莫非如《水浒》所载之“洪太尉误走妖魔”之事再现?……人皆称:药公不亡,则法律亡。药公不死,则国家死。药公之事,举国牵动,药公之名,举国牵挂。由此观药公,真乃关系国运之达人也。在F•詹姆逊看来,这种“恶搞”只是形式上的模仿,模仿了古代散文的词汇、句式,但内容却是当代的,源于日常生活的,这种模仿被詹姆逊称为剽窃,因为“在一个风格创新不再可能的世界里,唯有去模仿已死的风格,去戴着面具并且用虚构的博物馆里的风格的声音说话”[4],才是别具一格的、能够适应这个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艺术形式。用古代文体记录当代日常生活的确算不上创新,“后现代主义”亦无优劣高下之别,但古代散文这种历史上的精英式文类却面临着现实中的庸俗化挑战。 其次,当代散文的创作和古代散文的创作较少直接关联,因为在当代作者眼中,前者是“文学”,后者至少不是“纯文学”。在陈剑晖先生看来,古代散文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文学的正宗,“盖因其是中国正统的‘经世致用’文化的文学化和通俗化的表述”[5]。散文在中国古代的出现,不是审美需要,而是因为它的实用性,这种经世致用的实用性必然和作者的情感之间关系疏远,但在当代,情感与文学的关系才是不可分的。余秋雨2004年接受央视采访时认为,研究学术和创作散文不一样,有可能想明白的或者想明白但不一定正确的东西,可称为“学术”;而有些想不明白但又觉得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带动了感情,只有在这样的“角落”里,才能写作散文。此处余秋雨并没有把散文当作“经国之大业”或者“圣贤书辞”,而是自然而然地把散文当成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学术”固然不同于经世致用或者齐家治国,但其立德立功立言的功能决定了学术本身也是“实用性”的。所以,研究学术和情感注入在余秋雨看来是要一分为二的,他的散文观也因此与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等人强调的现代散文一脉相承,现代意义上的散文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和强调个性与感性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紧密相关,这自然和古代散文的创作目的、创作方式迥然有别。 第三,和古代小说、古代戏曲相比,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仅限于学校教育与学术研究系统,缺少电影、电视等大众化的媒介形式,这无疑限制了古代散文对当代生活的介入。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自不必说,《赵氏孤儿》《花木兰》《西厢记》《薛仁贵》《七侠五义》《穆桂英挂帅》也被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电视剧版《红楼梦》(李少红导演)更是建构起一个全民海选女主角的媒介议程设置。①相比较而言,古代散文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力甚至不如动画视频版的古诗对于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以优酷网和土豆网为例,用“古代散文”、“古典散文”进行搜索,赏析类、中学课件类视频不过数十段,而用“古诗”、“唐诗三百首”搜索,视频数量累以千计。此外,散文与当代媒介的结合体“电视散文”自央视三套1996年开播以来,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电视专题片,是“受到文学散文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样式”[6],是“中国化的电视艺术作品”[7],而不是“散文”自身的现代媒介形式,更何况,由全国各地电视台制播的电视散文,其取材选题也大多是现当代散文作品,极少古代散文作品[8]。可见,在多媒体、宽带网络和计算机、大众传媒已经全面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甚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古代散文正在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 第四,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形式主要是图书,图书又以作品集为主,以译注、赏析等普及类读物为主,其中《古文观止》有数十种译注本,仅中华书局便出版了选译本(2010),钟基(2009)与葛兆光(2008)的注释本,名家精译本(2007),以及繁体竖排本(2004)等等,唐宋家文钞、文选、读本也有数十种版本刊行于世,散文研究类著作仅有三十余种,②形式不可谓不单调,内容不可谓不单薄。但是,古代小说、诗词、戏曲等文学形式的传播内容要丰富得多,不仅图书有单行本、选注集成、佳句赏析,音像制品也很多样化,研究类著作则涵盖文献与史料研究、宗教与文化研究、类型与理论研究等等多种角度。必须承认的是,图书是一种依靠理性思辨来完成传播与接受的媒介,但诗歌、小说、戏曲所利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能够同时激发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这对于文学作品在大众层面的普及至关重要,古代散文在这个层面上又处于下风,其媒介不但和古代一样局限于书籍,所传播的内容也受局限[9]。#p#分页标题#e# 二、古代散文研究体系与方法的困境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散文理论是世界性的贫困,它的学术积累不但不如诗歌、小说、戏剧,而且连后起的、暴发的电影,甚至更为后发的电视理论都比不上。这是因为散文作为一个文类,其外延和内涵都有一种浮动飘忽。”[10]王兆胜先生指出:“在各种文学门类中,散文恐怕是最具边缘性、最不受重视、最缺乏研究的文体。大家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散文没有自己成熟的理论,因循守旧和缺乏创新也使之乏善可陈。”[11]笔者认为,这种局面一方面源于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散文”(Es-say)出现较晚,自蒙田1580年出版的《随笔集》而定名,与诗歌、小说、戏曲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可同日而语,对散文的研究更是晚近之事;另一方面,与韵文相对立的散文在古今中西均以理性、智慧、反思甚至论辩为特点,故而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通过情绪放纵和宣泄来净化读者(观众)心灵的“净化说”背道而驰,后者显然被几乎所有的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创作者奉为圭臬,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可能随时被剔出“文学”之外,更何况对它的研究想当然地被视为与文学渐行渐远。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尴尬之处主要体现于两个层面,一是概念体系,二是研究方法。 从一般意义上看,先确定了研究对象,才能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而这个研究对象必须能够明确自身的内涵和外延。然而,中国古代散文在现当代散文概念的影响下,或与韵文相对,或与骈文相对,有时又与诗歌、小说相并列,陈平原先生就此认为古代散文是一个“滑动”[12]的概念。南帆先生则指出:散文的定义不是肯定地列举散文的规则,而是将显赫文类排除之后的余数归诸散文,这种“否定性的定义”,不仅促使一些文类衰老,同时还催生另一些文类……散文是文类的结束,又是文类的开始[13]。在这样的前提下,针对古代散文的研究自然形不成合力:骈文研究、古文研究、汉赋研究、小品文研究各自为战,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以“古代散文”和“古典散文”作为题名关键词搜索,粗略计算,自1980年1月到2012年1月,30多年时间,共有286篇研究文章,而与此同时“骈文”381篇,“汉赋”576篇,“辞赋”515篇,“古代小说”984篇,“古代戏曲”329篇;期间以时代或作者为维度的,并以“散文”为题的博士论文仅有16篇,而以“古代小说”为题,并从宏观整体视角进行研究的博士论文已经达到14篇,这还不包括以单个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其他数量更加庞大的博士论文。兄弟阋墙、左右手互搏,这确实是古代散文研究的尴尬。 研究对象本身的概念问题因人因时而异,但研究方法却面临着裹足不前的问题。陈剑晖先生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散文研究者总是从谋篇布局和行文章法一类的文章做起,即仅仅从外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散文的结构[14]。古代散文学者从古至今皆习惯于从细枝末节的修辞角度入手进行研究,以《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一文为例,余恕诚先生将“汉以后的赋、骈体文以及说理性著作中具有才情和注意语言修辞的作品”都称为“散文”[15]。在介绍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之文学色彩时,《孟子》的“戏剧性”、《庄子的》“生动故事”、《左传》的“叙事之最”、《战国策》塑造的“形象”、《史记》创造的“人物”、南北朝时的“修辞”与“典故”、韩愈散文的“生动形象”、柳宗元散文对形象的“想象夸张”、欧阳修散文的“论说技巧”、归有光的“细心刻画”……都被余先生视为散文“文学色彩”的基本组成部分。可这些比喻、夸张、论辩、描摹、形象化、诉诸情感等语言修辞技巧实际上是语言学和修辞学的研究重点,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古代散文与研究古代诗词、小说相比并无独到见解。 此外,当代的古代散文研究较为孤立,主要是作品赏析和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历史学模式,缺少与当代文论、西方文论的双向传播。尽管20世纪60年代已有学者认为形成《庄子》恣肆风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它的结构”,“《内篇》的结构不只是一个逻辑问题,它表现了庄子的复杂的艺术构思。”[16]可惜这种类似于结构主义分析的探索未能深入和延续。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西方也一直没有独立的散文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把神话、托多罗夫的《散文诗学》把小说都归入到散文理论中来,西方文艺研究的对象并不包括散文,导致我国研究者难以直接借鉴。 最后,由于散文先天的实用性,加之作为散文作者的知识分子与官僚体制、科举制之间的紧密关系,中国文学史中能够得以流传的散文,其作者多具备官僚、学者、文学家三合为一的身份,后世学者所归类的文学之文在作者创作之时未尝不将之当作应用之文而煞费脑筋,斧削雕琢。陈平原先生曾举例,古代散文中的一些被传诵为表达感情的名篇,如书信和日记,皆是有意为之:“明知可以入文集、刊专本,文人写信时不免存了给第三人乃至举国上下、子孙后代传阅的心思”,“郑板桥的家书别出心裁,写得古怪利落,可也不脱做文章的心思。”[17]这样看来,中国古代散文或者被作者用于说服帝王将相,或者用于说服士林同僚,或者用于说服亲朋至友,那么,对它的研究就必须从修辞学角度入手,从说服的手段和表现的技巧入手。于是,针对散文的文学研究就渐渐侧重于实用主义,继而不免滑向功利主义。这又和自康德以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悖,因为康德认为,审美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才是美,而研究说服、研究手段、研究技巧,显然是功利性的,显然目的十分明确,这便是古代散文研究和现代散文研究,尤其是和近现代文学理论研究之间不断冲突的根源所在。 三、展望 丁晓原先生在2006年时提到:“过往的散文研究比较多的是一种批评,包括作家作品评论和创作史、理论批评史的梳理与述评。另外,还有大量的是散文写作指导之类书籍。真正有理论含量、高端而又切实的研究相当匾乏。”[18]不过,这种尴尬局面在2011年得到了改观,这一年内,谭家健先生的新著《中国散文史纲要》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马茂军的《中国古代散文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陈晓芬的《中国古典散文理论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古代散文研究将从此进入新的一页。#p#分页标题#e#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创新 动力 带头人 科学前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样,创新是民族艺术发展和繁荣的灵魂和动力。

高校艺术专业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巧训练,对艺术的创新研究重视不够。从事艺术教学的教师开展艺术研究不多,较少,艺术专业毕业生研究和写作能力较低。高校是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科学艺术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

一、变压力为学习的动力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没有创新能力,或者创新能力不强,难于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其知识面如果不宽厚,研究不深,创新能力不够强就很难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仅有舞蹈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地理等多门综合文化知识。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所以,除了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以外,笔者把业余时间多放在学习上,为了使自己具备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的能力,尽可能多地了解世界舞蹈发展趋向并吸收其精华,了解人体工程学并改进训练方法,培养自己具备鉴赏各类艺术作品的能力。同时,利用互联网、电子图书、上图书馆以及购买图书等多种方式学习、了解《西方古典哲学》《弗洛伊德》《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历史在这里沉思》《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云南民族文化概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舞蹈作品赏析》等数十本论著,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理论上了解舞蹈艺术与其他相关艺术的联系,而且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文艺著作、理论专著等。对有些重要的参考资料和论文,复印留存研究,认真地学习,并深入研究,使笔者扩大了知识面,启迪了创新思维,也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

二、做创新研究的带头人

当今科学高速发展,新的科学知识层出不穷,科学领域不断扩大,艺术学科也不例外。以舞蹈艺术为例,已拓展到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文化、民间舞蹈文化、体育舞蹈文化、古代舞蹈文化、音乐舞蹈艺术等领域。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自己要带头创新研究,成为学生创新研究的榜样。几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学习,坚持写作和研究,每个月至少写出一篇文章,从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不论是每上一节课还是每写一篇文章,都精心研究,认真准备,一定要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成果、新思路。创新研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帮助是很大的。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把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同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技巧训练逐步转向素质教育,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生理学可以使人了解人体有关肢体动作的各部分器官的形状、位置、功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内容可以趋利避害,对学生的肢体实施有效的保护;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在舞蹈教学的活动中,可以转变教师的“唯我”思想;文学、美学、绘画都属于舞蹈艺术的姊妹艺术,大量学习能够提高舞蹈修养和艺术造诣。就笔者自身来说,工作以来,笔者发表了《怎样培养舞者的音乐修养》《保山师专舞蹈课程开设探索》《浅谈素质教育中舞蹈教师的素质》《烟盒舞文化》《阿细跳月》《多媒体辅助舞蹈教学初论》《舞蹈艺术在军营文化中的作用》等10多篇论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浅谈潞江坝傣族舞蹈文化》在云南省第四届“聂耳杯”音乐教师技能比赛中获高师组二等奖。所以,创新研究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兴趣,教师讲述自己的研究经验和实践,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避免了照本宣科的弊病。

三、教师要站在科学前沿

作为高校教师要时时关心科学发展情况,站在科学的前沿,要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了解和掌握当代舞蹈艺术发展趋势、动向及艺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要比较全面地跟踪科学前沿的信息,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把音乐舞蹈艺术中的最新知识、最新成果、最新思路及时介绍给学生,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学习研究,找到一些尚未研究或研究不深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类课题难度较大,但有很大的创新价值,取得成果的可能性也较大。研究工作要与社会现实问题、大众关心的问题和教学工作问题紧密结合,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从音乐艺术文化的角度研究聂耳的历史贡献,笔者写的《聂耳文化》一文,视角新颖,观点有所创新,现实意义强,很快就在报纸上发表了。又如,石林在喀斯特自然遗产申报过程中,笔者同一位老师合写了《阿诗玛文化》,2012年石林申遗成功,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申遗批准的当月,《阿诗玛文化》在《中国民族》上发表,获得好评。又如傣族的泼水节来临,笔者和一位老师合写的《泼水节文化》适时在报纸上发表,文中对傣族的舞蹈作了一些研究,另外,在云南民族大学“爱我民大・我为‘十一五’规划献良策”征文中发表了《加强音乐舞蹈人才的培养》,文中对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艺术学院在培养本土民族舞蹈高级专门人才,和云南音乐舞蹈人才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笔者由此深深体会到,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成果就能在教学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

此外,老教师知识丰富,经验多,向他们学习可以少走弯路,学到创新研究的宝贵经验。只要虚心学习请教,注意观察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讨论也是一个学习的渠道。笔者常与母校的老教师交流、探讨,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总之,善于学习,把别人的长处变为自己的优势,这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保华.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刘琼.民族艺术发展势头正好[D].人民日报,2006.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8篇

成立教师发展学校。集团于2013年9月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采用教师自愿报名的形式,利用周六上午,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全校2/3的老师加入了这一学习型组织。教师发展学校到目前已开展活动30次,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读书沙龙、专家讲学、主题演讲、课堂展评、艺术作品赏析、才艺展示、论文写作辅导等。教师发展学校还成立了读写班,学员为学科青年骨干教师。活动要求,每学期至少读一本理论专著,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心得或论文;在姜堰教育网开通个人博客,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每半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尝试教学改革或对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学期结束时组织个人成果展示。

广泛开展教研活动。集团成立了跨校区学科教研组,每月组织一次跨校区的教研活动,活动中尤其重视课前的磨课和课后的研讨反思。学校还每学期安排三次对外互动教研,采取主题性同课异构的方式,每学期适时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与我校青年教师同台献艺。

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我校目前有省级规划课题和校本课题两个载体。其中,三项省级规划课题分别是《“以能为中心”的小学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校本课题研究有20多项,保证了每位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带动所有人的理论学习。为了给教师发展提供更大便利,学校出台了“教师读书,学校买单”的规定:只要教师购买并读完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学校就报销书款。课题研究使教研活动主题更集中,指向更明确,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思考更深入、更主动。

教师的成长带来了办学品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

教育教学改革在新的水平上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自觉被激发出来。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教师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和实施策略。有的老师在开展单元主题性教学,有的老师在尝试运用微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试验,有的老师在探究学本课堂,更多的老师在探寻并实践“课堂之美”。参加课堂教学竞赛的人数与层次都在不断提高。

特色课程渐趋丰富,更多的选择满足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学校每周三下午为综合实践活动日。在教师带领下,学生以年级组为单位参与社会实践。如进社区义务劳动,进果场参观体验,到田野、风景区观光游览,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周五下午,集中开展班校课程,打破原有的班级限制,学生自主报名、选择课程。目前,我校有近百个活动社团,动漫绘画、国学经典吟诵、十字绣、泥塑、武术……丰富多样。每个社团都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学期均组织才艺展示。

多元评价,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创设支持平台。学校开展了“四星八家”评比活动。“四星”指文明星、学习星、体育星、进步星。“八家”指小作家、小数学家、小书法家、小画家、小歌唱家、小舞蹈家、小演奏家、小制作家。每班获奖人数均在50%以上。小银杏电视台的成员,能自编自导自录节目;小记者,能根据活动主题采编稿件;百灵鸟合唱队的伴奏、指挥,全由学生负责;手工制作、十字绣、布贴画等社团定期开展义卖活动,义卖所得捐助公益事业。学校还开展了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通过学生影响家庭与社会。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实用性;理论教育

Pick to master musical :high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 i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o improve its usefulness of learning. to be develop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alent to education.

Key word :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utility;music in music theory

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基础课应以培养新世纪音乐教育人才为突破口,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能力为基础,培养出既有基本钢琴弹奏能力,又有较好的钢琴即兴伴奏技术和良好的音乐修养,符合时展需要的新型教育人才。

一、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随着招生的不断扩大,“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日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其一,生产“效率”低,无法适应高师“扩招”的形势。其二,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无法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取长补短。其三,学生只接受个别课的训练只会独奏,不会其它的形式,如四手联弹、合奏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学生进校后,在掌握钢琴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技术程度、反应能力、弹奏是否规范等,进行分层教学。即改革传统的个别教学法,采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集体课:讲授理论知识、作品赏析、教学法、论文写作、研讨性的课题等。小组课:应根据自身的条件,技术程度反应能力,弹奏是否规范等。个别课:主要是针对程度较高,弹奏规范,理解能力好的同学。这样既能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又好。

二、教学中突出其实用性,提高学生兴趣

高师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为基层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并不是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其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多选一些短小精焊的钢琴小品给学生练习,在这些短小精焊的钢琴小品中,作曲家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优美的音乐意境和欢乐的节奏,把人们带向美好的生活向往。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的同时,也学到了作品中的风格和合作内涵,音乐创作的表现手法,且进一步体现到了钢琴小品的精华。在教学中不仅要选用中外经典曲目和地方优秀民间音乐作品,也要注重当下脍炙人口流行歌曲的选取。适当增加比例。如经典曲《送别》《欢乐颂》,优秀民歌《浏阳河》,通俗流行曲《北京欢迎你》等。引导学生将音乐与多种艺术种类结合,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如布置四手联弹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弹奏,激发学生独立分析、学习,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体验互为补充,让每个学生都各显其能,发挥主观能力性。

这样等学生加入到教师的行列后,他们才会把这些民族的精粹传授给祖国的下一代,中国民族音乐才能立于不断发展的态势之中。

我们要不断提高、更新自身的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面对新教材、新课题,要与自身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去引导、指导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相关知识水平,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三、加强舞台感受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瞬间艺术,音乐是表演艺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如独奏、合奏、四手联弹等),不定期的音乐会的演出,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心理,为充分展示自我树立信心。自信心是取得良好演奏效果的前提,拥有强烈的演奏欲望和自信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舞台表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学生程度的深浅,多上舞台对提高他们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环境尤其是这样的,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富于音乐乐美,有生机兴趣,有活力的环境中学习。

鼓励学生到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去,辅导企事业单位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四、加强作品的分析―理论教育

高师的钢琴教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学习的过程,还要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相关的知识,如:钢琴艺术史、作品背景及相关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其它艺术。要仔细地研究每一首乐曲,努力寻求所要演奏的乐曲的特点。如:作品的和声风格、旋律风格、节奏风格、音色、调式、织体等。有些在乐谱上就能直接得到提示,有些则是通过了解作品而得到。

通过学习这些相关文化,可以使学生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对作品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便他们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整体文化修养。以避免学生在弹奏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后,却无法对作品进行文化的阐释,影响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因为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文化的支撑。

成功的教育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创造力,使我们的学生能够轻松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贾云老师音乐教育改革构想 [J].《浙江大学学报》(科学版)2000年第二期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首[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周晓梅,后现代教育理念对高师钢琴教学的启示[J].《中国音乐教育》2008第8期

作者简介: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题】师范教育

【英文摘要】Itisofvitalsignificancethatthe&nb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同时,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应在坚持传统的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走出技术学习重于一切的误区,合理调整学科结构,更进一步地明确技能学习的目标与层面,增设相关的文艺理论课程,尤其必须尽快增设通俗性的中外戏剧比较、中外画论解读、审美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听赏、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讲座或阶段性课程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和视觉审美的能力。因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对中小学生实行人文关怀,意图通过艺术史和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接受世界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艺术而形成的,培养正确地价值观。艺术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和欣赏,使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源泉接通,艺术应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艺术课程通过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创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有这些都将对高师艺术类专业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和彻底地革新。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母体的高师教育,必将更进一步地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高师艺术类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高师艺术类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发展方向,只有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相适应,才能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步入良性转道。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同时,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应在坚持传统的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走出技术学习重于一切的误区,合理调整学科结构,更进一步地明确技能学习的目标与层面,增设相关的文艺理论课程,尤其必须尽快增设通俗性的中外戏剧比较、中外画论解读、审美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听赏、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讲座或阶段性课程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和视觉审美的能力。因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对中小学生实行人文关怀,意图通过艺术史和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接受世界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艺术而形成的,培养正确地价值观。艺术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和欣赏,使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源泉接通,艺术应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艺术课程通过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创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有这些都将对高师艺术类专业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和彻底地革新。

上一篇:vi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站设计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