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2:12:34

艺术市场论文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1篇

Oliver发现3项感情回应是满意度的重要先行要素。Nyer发现预测消费后回应的最佳方法是测量满意度及其他的感情要素。Shermanetal.确证了消费者的感情状态可能是购买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管理人及营销者可以通过运用感情来获取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组织在竞争市场中业绩表现的关键,艺术组织与其他企业一样需要获得竞争优势来创造并维持卓越的表现。对于本质上更倾向于享乐型的服务来说,感情的达成及状态被认为会对消费、评价以及再购买意图产生一定的作用。满足主观因素并激发感情反应被看作是决定这类体验中顾客价值的最关键元素。

二、随着关系营销的出现及兴起,顾客维系和再购买成为关注的焦点。

Hellieretal.证实了最新的发现,认为再购买意图是推动组织收益性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性增长的极具价值的要素。服务质量、感知价值和满意度等构想已经被不同的研究者识别为再购买意图的先行要素。根据先行研究可知:服务质量对感知价值有正面影响;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度有正面影响;顾客满意度对再购买意图有正面影响。然而却很少有研究验证表演艺术领域中再购买意图的重要性及其与先行要素间的关系。

三、营销中的感情因素研究包含3个阶段:类别方法,维度方法和认知评价方法。

类别方法不解释感情的起因,只根据相似性将各种感情分成几组。维度方法利用效价和觉醒两个维度来区分感情。认知评价方法则提供了一个更有深度的办法来说明感情之间细微的差异,并旨在预测特定环境下什么感情会被引出、被激发的感情如何影响行为。认知评价方法被认为更适合理解市场环境中消费者感情回应。该方法被用于研究消费感情及其对购买后行为的影响。在导致感情的潜在评价项目中,最基础的一项便是目标一致性。Frijda以及其他学者认为感情是一种对个人———环境关系的动机性回应,而动机涉及个人目标。

四、在Hume.Mort的研究中,作者验证了表演艺术背景下消费者观看演出后感情对感知价值和满意度的影响。

在研究中调查感情的方法采取了认知评价法,因此感情变数的名称被定为评价感情。经过实验统计分析,感情对感知价值及满意度都产生正面的作用,即评价感情上对演出的满足程度高的话,感知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水平也高。除此以外,作者还验证了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和再购买意图各个变数之间的关系。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中,该研究提供了至今最完整体系化的表演艺术消费者分析道具,涉及各项服务环境中的变数,但是在他们的研究模型中没有考虑到消费者个人的出席观看动机。

五、消费者在惠顾艺术演出时常常出于个人心理上的动机。

有许多证据证明内在动机在消费者的商品消费行为中起到很大作用。McCarthy&Jinnett提出个人动机可能决定观众出席艺术演出与否以及参与艺术的形式。Swansonetal.探究了表演艺术消费者的4项个人心理动机(审美,良性压力,娱乐,自信提升)与顾客口碑及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动机变数的路径系数具有显著性,但数值相当低。这说明模型中需要其他的动机变数,如一些观众想要更多了解艺术,一些顾客将观看演出视为一种社交活动,对现实生活不满意或觉得枯燥无趣的个人在观看现场演出时可以暂时忘却烦恼。服务营销者普遍认可维系长期的客户基础所能获得的益处(Berry1995等)。测试顾客与公司间关系的强度时可使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他们参与支持组织的积极行为的意向。票房销售对大多数艺术组织来说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也为公众对艺术的兴趣与艺术价值提供了实质性证据。因此再购买意图被看作是支持行为中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关系营销效益由满意度介导与心理动机相关联。

六、通过总结分析各种表演艺术相关研究,可以得知:观看动机影响评价感情,从而影响感知价值和满意度。

艺术组织的管理人和营销者势必关注如何增加收入、提高收益性、发展可持续性。艺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及观众带来的票房收入,因此经营艺术组织的时候不仅要重视艺术创造方面,也要高度集中于消费者分析和观众群拓展。对于特定的观众消费群体,应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和关系营销方案,由此达到顾客满意度和再购买率最大化。而出席观看的动机可成为一项很好的细分表演艺术消费者的手段。带有不同动机的观众在前往剧场观看演出时抱有不同的目标,当剧场服务和演出质量与观众的目标相符合时,观众会感受到正面的评价感情,因而感知价值及满意度的水平也随之上升;只有满意度高的情况下观众才会再次对表演艺术进行消费。为了把握艺术消费者的观看动机,可以在事前通过票务网站等各种媒介渠道进行简易问卷调查,经数据搜集并分析后导出该演出的预计观众群体中占最大比例的观看动机类型。之后,将整个演出的服务特性调整至能够最佳满足带有该观看动机观众的状态,使尽可能多的观众从表演艺术中获得乐趣、感动与欣慰。满足而归的观众越多,再次心甘情愿为表演艺术掏腰包的人就越多,因而艺术组织的未来就会更加美好。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2篇

西方油画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一系列时期。西方油画的底蕴深厚,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学习方式已经成型,这是基于前人的不断积累与后人的查遗补缺,并非朝夕之功。经过长久的发展,西方油画已经形成了具体的文化与艺术市场,西方鉴定家也对不同风格的油画具有鉴别能力,并且形成了鉴别系统,而且他们的教育当中也加入了这种鉴别的内容,这使西方油画艺术家在绘画创作的同时,对自己的作品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充分发挥出油画的艺术魅力。我国的现代油画艺术发展较晚,刘海粟、徐悲鸿等一批人将西方油画带入中国,我国油画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然而,一些油画艺术教育者将西方成型的标准套用在中国学生身上,使一些学生在眼前复杂的艺术环境中产生了迷茫,失去了方向。因此,我们应当摆正教育心态,从教育本身出发,从实际入手,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油画艺术市场

我国的油画艺术市场存在一些不足,人们对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有限,而中国现代油画起步较晚,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同时,艺术家生存质量堪忧,进一步影响了油画创作水平。

三、在改变中寻求发展

首先,我们应当尊重我国油画发展的国情,针对现今教学水平、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其次,做到不盲目跟风,从小学的油画基础教育抓起,培养真正具有天赋和扎实能力的学生,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和艺术教育,摆脱框架教条的束缚,摆脱好高骛远的标准要求,着眼于当代油画艺术发展的实际,着眼于当代艺术的风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促进我国的油画教育更好地发展。从艺术领域出发,规范我国的油画艺术市场,为油画艺术打造新的发展动力,让喜欢油画艺术的人和学习油画艺术的人获得稳定的艺术创作环境,以超越自我的艺术水平为追求,丰富油画的创作形式,完善艺术领域中的不足。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艺术品市场,欣赏者也少,购买力不强,这些问题短时间内还解决不了。但这种困难是暂时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国油画艺术作品日后尽快走入国际艺术交易市场,这将为中国油画艺术未来的繁荣带来希望,也会给油画家带来益处。油画艺术在西方早已成为传统,我们要发展中国现代油画艺术,要珍惜现在艺术多元化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要解决好油画艺术的语言形式与画家内在精神的统一。推动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普及油画艺术教育,建立规范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对今后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影响重大。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些现存的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我们期盼在未来创建现代的、具有民族气派的中国油画艺术体系。

四、结语

油画艺术教育与优化艺术市场都是我国油画艺术发展的关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将教育真正放在时代背景之下,让教育富有动力,具有人文情怀,从而保障油画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3篇

1.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资源优势

广西艺术市场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与地缘优势。广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带。尤其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其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山水资源,为艺术品的创作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素材,山水画成为了广西山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广西书画永恒的主题。广西与东盟相连,处于东盟大市场的前线,CAFTA的设立和发展为广西书画走向东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便利。

2.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政府支持

广西地方政府在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推广了广西艺术文化品牌——“漓江画派”,把打造“漓江画派”文化品牌列为广西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之后的第五个文化发展战略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围绕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广西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广西气息、东盟元素的各类艺术品,通过举办中国-东盟书画艺术展,建设中国-东盟书画艺术产业园等一系列举措,加强推进书画作品的艺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并通过中国东盟博展会等商业平台,积极促进美术工艺品和书画作品产业链的形成,打造广西艺术品牌。

3.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

广西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引导、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在产业制度方面,广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地方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南宁支行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广西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与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签订了《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政银合力,对解决广西艺术市场的投融资问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CAFTA和国家西部建设大开发的发展,广西的艺术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书画市场而言,近年来硕果频出。广西美术馆、中西名人美术馆、如意画廊等十多家艺术场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广西三益、广西泓历、广西正槌等多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也逐渐发展壮大。2003年,广西从大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打造的“漓江画派”更是整合了广西整体的美术力量,共同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牌,在全国书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的广西,近年来还不断加大与东盟国家的文化贸易。随着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及中国-东盟收藏文化论坛相继在南宁召开,广西与东盟国家,特别是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的文化交流在不断加强。近年来,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了“魅力广西——广西美术精品展”“马来西亚•广西文化舟——漓江画派精品展”“无尽江山——中国油画邀请展•南方的风景展”等一系列展览,让画家们的作品一次次亮相国内外。漓江画派在打造壮族文化品牌的同时,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把漓江画派的作品推向东盟市场。

三、广西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艺术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产业水平不高,仍处于培育成长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层次不高,精品短缺

目前,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层次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市场中缺乏精品。以山水画为例,阳太阳、黄格胜等尽管都是广西画家,但他们的作品主要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端艺术市场流通,极少在广西市场出现,广西艺术市场名家作品短缺,名家精品更是一画难求。相反,以阳朔西街为主的低端市场却非常繁荣,西街等市场流通的大多是价格低廉、作品水准低的“阳朔的农民画”“通俗行画”,对于成熟的艺术品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来说,市场出现了“高不见、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市场培育不够

对于一个完善的艺术市场来说,画家、画商、消费者、鉴定评估者等相关市场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广西艺术市场的建设尽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仍然处于培育和初级阶段。就消费者和画家这两大市场要素而言,其市场观念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许多非美术界的广西人来说,艺术往往只是一种爱好而不是一个行业,其艺术品消费的意识比较弱;而对于一些美术人来说,尽管这些人认为自己是在直接或间接地为艺术市场工作,但主动走向市场、积极成为市场主体的人并不多。即使具有市场意识,这些艺术家也大多只是通过自己开办画展或者把收藏者带回工作室交易,市场经营的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这些掌握文化资源、美术资源的个体大量游离于市场之外,阻碍了广西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此外,画商——艺术市场经营者更是发展滞后。一方面,经营者数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艺术市场。当前广西艺术市场的从业人员十分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规模的扩大。相对于其他文化市场来说,书画市场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专业化程度落后。另一方面,懂画的画商更少。广西的一些书画经营者鉴赏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市场经营负责人的思想停留在依赖政府资金办文化的观念上,用人机制不灵活,社会投资不积极,缺乏市场营运活力和创意活力,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目前,广西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推动艺术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如签订并实施了《关于金融支持广西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合作协议》,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由于顾及艺术品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殊性,银行对市场发展中的资金、人才、技术保护和创新,投融资和市场格局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市场资源的开发、整合及资本的积累还处于一种初级状态,未能形成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市场机制。此外,政府和组织自身对于形成品牌的艺术产品缺少品牌保护意识,没有对新创作的优秀产品进行商标注册或专利保护,打击了新产品升级的积极性。

四、广西艺术市场发展策略

1.提高艺术品质

艺术作品的优化、精品化是激发艺术市场生命力和活力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便利和鼓励政策,引进大师级人才,在艺术市场中的鉴定、交易、展览、拍卖等环节层层把关,为艺术品特别是艺术精品走向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本土艺术家走向市场。不仅要倡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要积极促进“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引导广西的艺术家特别是名家认识到东盟市场的前景,积极参与广西的“文化唱戏”。此外,还应发挥艺术经纪人这个独立法人实体的作用,他们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艺术品投资知识和经验以及高超的市场运作能力。

2.提升艺术品牌

继续打造漓江画派艺术品牌,带动南方画派的持续发展。漓江画派和南方风景画派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快,在国内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应该继续努力将这两派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广西书画的名牌。一方面,两大画派集聚了广西本土画家中的精英,本身就是广西书画家的代表;另一方面,他们把漓江、广西的自然地域环境和民族文化特色当做对象进行创作,其作品带有强烈的广西地方色彩。因此,打造“漓江画派”和“南方风景画派”艺术品牌,积极支持两大画派的发展,以具有民族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本土名家和名作为支撑,可以大大地推动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

3.充分发挥CAFTA的市场功能

建设展示交易平台。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举办美术作品产业论坛、优秀美术作品巡展和交易会等活动,高起点搭建广西艺术市场与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广西相关文化部门还可以与其他国内外相关组织合作开展“民族特色书画、工艺美术文化行”的巡展活动,汇聚广西优秀的精美艺术品,开展展览、销售、洽谈、拍卖活动,共同开发艺术品市场、美术工艺市场和消费市场,不断开发广西艺术市场的发展战略。同时,依托CAFTA积极发挥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中的桥头堡作用,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艺术文化产业合作,让广西的艺术市场成为出口基地、产品和服务贸易与中介服务中心的市场平台,并且利用区域优势,引进东盟乃至国际企业以及国际资本入驻区内,对美术作品产业进行投资、发展,为艺术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因素。

4.进一步完善市场软环境

建设良好的市场条件。政府要加大力度开展大众审美和艺术教育,提高民众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消费意识,这是决定艺术市场未来发展的关键。要为艺术市场用积极科学的政策引导、营造出一个各个主体能够公平进入、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在政策上为艺术投资和收藏主体提供金融、税收等优惠便利。同时,要建立成熟的艺术批评体系,推动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提高其职业素养。制度建设保障。政府要切实落实广西“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根据广西艺术品产业市场特点和国内外文化消费趋势,制定适应广西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政策规划,突出特点,推动全区美术作品全面协调发展。围绕自治区“十二五”经济发展“两区一带”区域发展规划战略、构建“三圈一带”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搭建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促进广西艺术市场的跨越式发展。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4篇

在西方造型艺术的影响下,我国于20世纪初形成了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其教育体系的奠基人徐悲鸿提倡写实主义创作方法,他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和素描在造型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徐悲鸿提倡法国的古典主义写实技巧的教育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传统绘画的观念和教育模式。绘画教学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训练,在艺术学科中占据主要地位。高校的绘画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绘画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写生练习。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和课下的写生练习遵循从易到难和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而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广泛,例如速写可以用照相机替代,形画可以用喷绘或投影仪替代等,这种喷绘技术和电脑制图等高科技的绘画方式普遍化的现象,使教师和学生对传统速写、素描等写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质疑。①高校教师要对我国传统的造型观进行深刻理解,要对绘画遗产进行重新认识,从而使高校的绘画教育模式突破传统、单一性的局限,重新建立多元化的、科学合理的高校绘画教学模式,力争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

二、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对高校绘画授课内容的影响

我国高校绘画教育发展的几十年里,绘画的基础课程一直是以素描和色彩为主,此外,还有课余时间的写生练习,写生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教育内容一直沿用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用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事物、表现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导致高校学生的绘画语言苍白,缺乏创造力。当代艺术在自身标准缺失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绘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一般会强调要避弊端及取长补短,即使是这样,每位学生的绘画作业也会因人而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教师布置作业是油画静物,有的学生会用印象派的色彩、有的学生进行苏俄式的写实,还有的学生会使用浮世绘的平涂等,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绘画作品徘徊在写实与表现之间。另外,由于受教师授课内容和方式的限制,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不可避免地进行模仿,使学生自身的绘画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例如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的单色平涂、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和蔡国强的“烟火系列”等作品都成为高校教师教学内容,而这些艺术家的代表性的作品则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三、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对高校绘画判断标准的影响

在高校绘画教学中,通常都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绘画作品水平的高低标准。虽然不能以分论画、以分论人,但高校一般都会用一个相对标准的要求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绘画作品水平。例如教师一般从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和表现力等方面大致判断学生绘画的水平以及绘画功底和学生对色彩、线条的认识。高校不排斥不抵触当代艺术,而当代艺术在高校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师对学生绘画作品的评判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商品社会,依靠媒体宣传和名人策略的方式对艺术进行推崇所发挥出的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对艺术作品的特殊运作方式会让大众对艺术的认识产生误导。②现代艺术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是一种乐趣的展现,需要观众和学生真正领悟作品中真正的内涵和意义。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由具象艺术和写实艺术向非具象艺术和非写实艺术发展,出现了立体主义和构成主义等新类型的表现手法,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欣赏每位学生的个性表现能力。四、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对高校绘画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代艺术家在突出艺术形式的同时有意识地忽略自身的学院派基础。纵观我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出,当代艺术由叙述性艺术转向了观念性艺术,呈现出类似表现主义和超现实表现主义等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新兴表现形式。当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以审美性为首要目的,它是在互反或对立的思路下来进行创作的,是为了充分表现人类精神上的矛盾性。在绘画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从传授绘画技巧和方法的角度出发,要有培养学生理论水平提升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为将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打好基础、做好引导。社会媒体曾集中讨论过新兴艺术的形式,各个媒体和社会公民对不同的艺术形式评论褒贬不一。当代艺术是经过很长的时间而形成现在的状态,是在社会的综合条件和作用下形成的。现代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高校绘画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和评价当代艺术的发展。

目前,社会各界对当代艺术的评价褒贬不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当代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初衷如何,它都将成为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今社会艺术市场的发展来看,传统的高校绘画教育会消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表现出高校教育的特色和作用效果,不利于高校绘画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③鉴于当代艺术的特殊发展特点,欣赏教学可以运用到高校绘画教育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和不同形式的绘画作品,以此达到让他们学会认知不同社会文化现象的目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我国高校学生创造力不足的问题,让学生真正领会和学习当代艺术中的个性特色和创新精神。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5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学员在写好毕业论文后,对还要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不很理解,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态度也不那么积极。因此,有必要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先作一讨论。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答辩老师)和撰写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由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当面回答。它有“问”有“答”,还可以有“辩”。答辩是辩论的一种形式,辩论按进行形式不同,分为竞赛式辩论,对话式辩论和问答式辩论。答辩就是问答式辩论的简称。与竞赛式辩论相比,论文答辩有以下几个特点:1.答辩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首先,人数不对等。毕业论文答辩组成的双方人数是不平等,参加答辩会的一方是撰写论文的作者,只有一个人。另一方是由教师或有关专家组成的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人数有3人或3人以上。一般地说,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始终是处在主动的、审查的地位上,而论文作者则始终处在被动的、被审查的地位上,并且双方的知识、阅历、资历、经验都方面都相差悬殊。2.答辩委员会具有双重身份。竞赛式辩论除了参加辩论的双方外,还设有专门的裁判,即有个“第三者”对辩论双方的高下是非作出评判。而论文答辩虽然也要作出评判,但它不是由特设的裁判员来评判,而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对另一方即论文作者的论文和答辩情况作出评价。可见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辩论员,又是裁判员。3.毕业论文作者的答辩准备,范围广泛。为了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论文作者在答辩前先需要作好充分准备。然而,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的题目是由参加答辩会的一方——答辩老师根据另一方提供的论文拟就的,所要答辩的题目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一般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并且答辩小组拟就的题目对另一方——论文的作者事先是保密的,到答辩会上才亮出来。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让学员即论文作者独立准备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小时以内)后再当场回答;另一种情况是不给学员准备时间,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就要当即作出回答。因此,虽然在举行论文答辩会以前,学员.也要为参加答辩会作准备,但难以针对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因为事先不知道)作准备,只能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有关的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这个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详细讨论)4.表达方式以问答为主,以辩论为辅。论文答辩一般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论文作者作出回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作者与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观点相左的情况,这时也会而且也应该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论文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

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

三、毕业论文答辩的意义通过答辩固然是大学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追求的目的。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对答辩的认识只是局限在这一点上,其态度就会是消极、应付性的。只有充分认识毕业论文答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才会以积极的姿态,满腔热忱地投入列毕业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中去,满怀信心地出现在答辩会上,以最佳的心境和状态参与答辩,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水平。第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一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一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一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一加一就等于四了。”第二,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一。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二次难得的经历,一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第三,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们向答辩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习、请求指导的好机会。毕业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是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和专家组成,它们在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本论文中涉及的本学科学术问题范围内带有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论文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却又是论文中没有阐述周全、论述清楚、分析详尽的问题,也就是文章中的薄弱环节和作者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通过提问和指点,就可以了解自己撰写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其他问题时的参考。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还可以直接请求指点。总之,答辩会上提出的问题,不论作者是否能当场作出正确、系统的回答,都是对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第四,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毕业生们学习、锻炼辩论艺术的一次良机。在当今社会,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能言善辩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辩论技巧,具有雄辩的口才,他在事业上,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逢凶化吉、遇难呈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那些胸怀大志的人,都非常重视辩论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把拥有精湛的辩论艺术视为其事业成功的得力臂膀。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能言善辩更是竞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擅长交际、善言能辩的学生要比一个成绩优秀但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被聘用的机会多,在社会上成就事业的可能性更大。既然善于辩论,在一个市场经济社会里这么重要,我们的大学生就应抓住每一个学习辩论的机会。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毕业生学习、提高辩论技巧和辩论艺术的重要机会。毕业论文答辩虽然以回答问题为主,但答辩,除了“答”以外,也会有“辩”。因此,论文答辩并不等于宣读论文,而是要抓住自己论文的要点予以概括性的、简明扼要的、生动的说明,对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作出全面正确地回答,当自己的观点与主答辩老师观点相左时,既要尊重答辩老师,又要让答辩老师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得学会运用各类辩论的技巧。如果在论文答辩中学习运用论辩技巧获得成功,就会提高自己参与各类辩论的自信心,就会把它运用到寻找职业或工作的实践中去,并取得成功。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李政道;杨振宁;吴健雄;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定律

[中图分类号]G 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89-06

1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简介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首届毕业生,母亲张明璋毕业于上海启明女子中学,大哥李宏道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商科,二哥李崇道毕业于广西大学畜牧兽医学系,大弟李达道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航空工程系,二弟李学道和小妹李雅芸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1~2]],曾就读于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附中和抗战时期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内迁江西组建的赣州联合中学,因战乱连小学和中学毕业的正式文凭都未取得,1943年夏在贵阳以同等学力考入国立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当时浙江大学本部已从广西宜山县迁至贵州遵义老城,文学院、工学院及师范文科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及师范理科设在湄潭县,一年级新生在湄潭永兴镇上课)。在永兴镇上大学一年级[师从享有“中国雷达之父”美誉的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1907―1983)教授]。1944年夏他因翻车事故受伤休学半年,同年11月日军侵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办,1945年年初他辗转进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学习(师从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1946年9月获政府经费资助和朱光亚(1924.12.25―2011.02.26)一起作为吴大猷教授[Wu Dayou,1907.09.29―2000.03.04,被誉为“中国(近代)物理学之父”]的随行研究生赴美。李政道以大二学历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因无大学毕业文凭刚开始时是非正式生),1948年春通过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并被录取,1950年年初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博士论文《白矮星内的氢含量(Hydrogen content of white dwarf stars)》的答辩(利用新的星体结构稳定性证明白矮星内的氢含量不大于1%,从而说明白矮星只能是恒星演化的终点。同时证明白矮星的能量并非是其内部核反应的结果,并首次正确地计算出简并物质的电导率。其博士生导师是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被誉为“神童博士”。

李政道1950年在威斯康星州约克斯(Yerkes)天文台(创建于1897年,隶属于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系)工作8个月,1950―1951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系讲师和助理研究员;1951―1953年任职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Princeton成立于1930年);1953―196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3―1955年)、副教授(1955―1956年)和教授(1956年晋升为教授,创造哥伦比亚大学自1754年建校以来最年轻正教授的纪录);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学教授(其中1960―196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1962―1963年任该大学访问教授);1963年回到哥伦比亚大学续任教授,1964年起出任该大学第一任费米讲座物理学教授,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4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这一最高荣誉教职,2011年年底正式退休。1994年6月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97年5月30日国际编号为344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李政道星(1979年9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1997年11月6日李政道捐赠私人储蓄30万美元,以已故夫人秦惠(1928―1996,芝加哥圣玛丽学院毕业)和他自己的名义创立“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即政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其中至少应有一半女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夫妇1950年6月3日在芝加哥注册结婚,他们共育有二子:长子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李中清(James Lee,1952―),次子是美籍华裔化学家李中汉(Stephen Lee,1956―)。李政道教授喜爱国学和艺术,业余时间爱好作画。中国内地的博士后制度始创于1985年,他是其首倡者和积极推动者。自1972年9月起他曾多次回国访问和讲学。

李政道教授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曾涉猎量子场论(量子力学和经典场论相结合而产生)、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核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又称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等诸多方面,在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方面多有建树,对近代物理学特别是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他取得的主要科研成就有:①1949年与美国物理学家罗森布拉斯(Marshall Nicholas Rosenbluth,1927―2003)和杨振宁合作(李杨之间的合作主要因排名和署名先后问题出现争执和怨恨而于1962年5月起中断,自此两人彻底断交并决裂[3~4])提出普适费米弱相互作用理论和中间玻色子(发现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和Z0粒子是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的存在,将费米的β衰变理论推广到μ子(一种轻子),他们与其他人的贡献一起奠定了四种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的分类方法,沿用至今。②1951年通过将海森堡湍流模型与实验结果相结合,计算出各向同性湍流的涡流黏滞系数,证明二维空间中不存在湍流,湍流只能在三维空间中发生,这是流体力学和湍流学中的一条重要定理,也是天气预报预报飓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③1952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统计物理学中关于一级相变本质的两个定理以及有关巨配分函数之根的“李―杨单位圆定理”。首先给出了不同相(气相、液相、固相)中任一相的热力学函数的严格定义,证明热力学函数能区别不同的相,不同相的这些函数在有相变的情况下一般是彼此不能解析延拓的。将这个新产生的广义相变理论应用到点阵气体中,对后来关于稀有气体(旧称惰性气体)的实验帮助很大。④1952年与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派尼斯(David Pines,1924―)合作对凝聚态物理学(由量子力学应用于固体物理学而产生)中极化子(polaron)构造作出基本性的理论分析,这直接影响到1957年BCS(Bardeen-Cooper-Schrieffer)超导电性微观理论(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的产生。⑤1953年给出场论中盖尔曼―劳(Gell-Mann―Low,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盖尔曼是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家获奖者)重整函数关系方程式的解,此解应用于后来的量子色动力学QCD(Quantum Chromodynamics)或杨─密尔斯规范场方程即可得到强相互作用中夸克禁闭(与夸克禁闭相关联的渐近自由是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的结论。⑥1954年提出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理论(此模型中的重整化可严格地被推导出来),这是场论中少有的可解模型,对后来的场论和重整化(可重整化的量子电动力学QED(Quantum Electrodynamics)是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研究有很大作用和影响。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整化性。⑦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⑧1957年与美籍德裔理论物理学家奥赫梅(Reinhard Oehme,1928―2010)和杨振宁合作对电荷共轭和时间反演变换作出不守恒的分析,将宇称不守恒推广到电荷共轭和时间反演不守恒,并提出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奠定了中性K介子β衰变中C(charge conjugation,电荷共轭)、P(parity reversal,宇称即空间反演)、T(time reversal,时间反演)三种不守恒现象的基础,这与1964年CP不守恒的发现(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密切相关。⑨1957年与杨振宁合作《宇称不守恒和中微子二分量理论》,建议用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韦尔(Claus Hugo Hermann Weyl,1885―1955)的1/2自旋粒子的二分量理论(即中微子是左手征的,反中微子是右手征的)来描述中微子,且很快被实验所证实,加速了人们对β衰变基本规律和弱相互作用本质的认识进程。发现第二种中微子――μ子型中微子是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⑩1957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二元碰撞法的一般公式,建立了量子统计物理学中多体问题通用的理论框架。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量子玻色(印度物理学家,1894―1974)气体硬球系统的分子动理论(即分子运动论),证明通过对级数有选择的求和可消除量子玻色硬球系统的发散性。同时还分析了量子玻色硬球系统的低温特性,发现有相互作用的玻色系统可导致超流现象,对氦Ⅱ的超流性(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研究作出贡献。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分析了高能中微子的散射理论、计算高能中微子束所产生的W粒子的截面、讨论探测大气中中微子的方法等,确定了此后20余年有关方面的大量实验和理论工作的方向。1964年与美国物理学家诺伯格合作对零质量粒子所参与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消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引入一套解决该问题的系统办法,其结论后被称为KLN(Kinoshita-Lee-Nauenberg)定理(即木下-李-诺伯格定理,它至今仍是强相互作用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定理,为分析夸克―胶子相互作用和用高能喷注(即强子簇射)去发现夸克(通过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首先证明夸克的存在是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和胶子奠定了理论基础。1969―1971年与意大利物理学家威克(Gian Carlo Wick,1909―1992)合作提出一个解决量子场论中紫外发散问题的方法:在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空间引入不定度规。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CP自发破缺问题,就色禁闭现象提出真空的“色介常数”和“反常核态”概念。20世纪70年后期至80年代初期,在路径积分问题(即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量子力学的三种有效表达形式是薛定谔方程、狄拉克矩阵和费曼的路径积分,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薛定谔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共同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费曼则是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方面作出过贡献。1974年与威克合作开始研究自发破缺的真空是否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恢复破缺对称性,开创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RHIC(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这一研究新领域。1976年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弗里德伯格(Richard M. Friedberg)和希林(Alberto Sirlin,1930―)合作找到许多场论中的经典解及其量子化解,他称其为非拓扑孤子(soliton,孤子又称孤立子),1986年他用这些解首创强子结构的孤子袋模型理论(被认为是暗物质和类星体等的理论模型之一),孤子袋(又称孤子星)是非拓扑孤子和广义相对论结合的产物,具有经典意义。为了解决格点规范理论中的费米子谱倍增和平移、转动对称性破坏两大问题,1982年开始与他人合作研究随机格点规范理论,用随机格点规范的方法研究量子场论的非微扰效应,建立了离散时空上的离散力学基础。1983―1985年创造一组新的差分方程,并严格证明这组差分方程能产生所有物理方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和广义相对论)应用的、连续性的守恒定律,建立了一套颇具革命性的物理新理论基础。[5]晚年其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空间关联的库柏对、玻色―费米子超导模型(它结合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和BCS理论,其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是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中微子映射矩阵、量子色动力学真空和夸克禁闭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李政道教授帮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89年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The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它主要由直线加速器、束流运输线、储存环、北京谱仪BES(Beijing Spectrometer)和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等组成。

李政道教授的主要专著有《场论与粒子物理学》(上册1980年,下册1982年,科学出版社)、《粒子物理和场论简引(Particle Physics and Introduction to Field Theory)》(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GmbH,1981)、《对称性、非对称性和粒子世界(Symmetries,Asymmetries,and the World of Particles)》(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8年)、《科学与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和《物理的挑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等。

2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荣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P(parity)是内禀宇称(又称本征宇称)的简称,它是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表达了微观世界中的镜对称原理。微观粒子(或其体系)的运动状态由波函数来描述:当空间坐标反演时,若波函数保持不变,则称该粒子的运动状态具有偶宇称(即其宇称为正);若波函数改变其正负号,则称其具有奇宇称(即其宇称为负)。宇称分为空间宇称(左右对称性)和物质宇称(正反对称性)两类。宇称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

1946年10月15日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罗彻斯特(George Dixon Rochester,1908―2001)和巴特勒(Clifford Charles Butler,1922―1999)在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研究宇宙射线的云室中偶然发现了第一个奇异粒子(后来被证实为K0介子),科学家们后来陆续又发现了一些奇异粒子。在这些奇异粒子中,最使科学家们大惑不解的是K介子衰变产生的两种奇异粒子――θ介子和τ介子。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密切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1954―1956年它是理论物理学界关注的焦点和主流)――即后来所谓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为偶宇称态(θπ++π0,即2π衰变模式),另一种衰变为奇宇称态(τπ++π++π0,即3π衰变模式)。如果弱相互作用衰变过程中的宇称守恒,则它们必定是2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它们却具有相同的质量、寿命、自旋和电荷,应该又是同一种介子。他们通过理论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为此于同年10月1日(论文收到日期是6月22日)合作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6],从理论上大胆地提出了李―杨假说(经实验验证后则成为物理学定律):基本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中并不存在宇称守恒,还给出了实验测量离散对称性C、P和T的严格条件,指出已有的弱相互作用实验并未验证过宇称守恒,同时提出包括Co-60核强极化的β衰变和P-μ-e级联衰变在内的5种实验方案,建议通过β衰变、超子衰变和介子衰变时测量极化原子核所放出的电子动量角分布实验来验证他们的预言。宇称不守恒思想的重大突破源自将赝标量(pseudoscalar)概念引入到β衰变的分析和研究中。1957年1月(9日凌晨实验取得成功,15日下午正式对外公开消息)由哥伦比亚大学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Chien-Shiung Wu,1912.05.31―1997.02.16,享有“中国的居里夫人”或“东方居里夫人”之美誉,1975年出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领导的5人小组(另4位合作者来自华盛顿国家标准局低温实验室)通过Co-60的β衰变实验精确地证实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7],从而了过去在物理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促进了对β衰变本身的研究,也促进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中的一次革命”。由于吴健雄小组的实验验证,李政道和杨振宁(196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研究成果迅速得到学术界的公认,李和杨很快就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的贡献而于1957年10月31日共同荣膺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8]。他们从论文正式发表到荣膺诺贝尔奖,历时仅1年,这是诺贝尔科学奖历史上的第一次,这种情况此后也很少再出现。1957年12月11日李政道和杨振宁在斯德哥尔摩分别发表题为《弱相互作用和宇称不守恒(Weak interactions and nonconservation of parity)》和《物理学中的宇称守恒及其他对称定律(The law of parity conservation and other symmetry laws of physics)》的诺贝尔演讲。

按照诺贝尔奖的评选规则和惯例,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的预言者及其实验验证者应该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显然吴健雄教授受到了明显的不公正对待(195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授予其院士称号是对此作出的安抚,也是对她杰出贡献的肯定),她十分遗憾地未能名列其中。笔者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与吴健雄小组几乎同时独立完成的验证实验还有以下2个:①哥伦比亚大学的伽文(Richard Lawrence Garwin,1928―)、莱德曼(Leon Max Lederman,1922―,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及其研究生温里克(Marcel Weinrich)小组[9];②芝加哥大学的杰罗姆・弗里德曼(Jerome Isaac Friedman,1930―,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和泰利格第(Valentine Louis Telegdi,1922―2006)小组[10]。文献[7]和[9]发表于同一期《物理评论》杂志上,且论文收到日期均是1957年1月15日;文献[10]则发表于下一期的同一杂志上,论文收到日期是同年1月17日。尽管这3个验证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但结论却完全一致(其后2~3年之内相继有近百个不同实验得到了同一结论)。因他们对实验验证的优先权存在一些争议,在较短时间内,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难以遴选出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实验验证优先者,故只好放弃。

迄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获奖者中尚无华裔人士的踪影。

此外,还有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与中国有些渊源:①1956年物理学奖获奖者、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布拉顿(Walter Houser Brattain,1902.02.10―1987.10.13)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当时他父亲是鼓浪屿岛上一所教会学校的教员,年幼时随双亲返回美国华盛顿。②199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瑞士和美国(获奖时是双重国籍)生物化学家费希尔(Edmond Henri Fischer,1920.04.06―)出生于中国上海市的一个瑞士人家庭,其父亲是瑞士籍奥地利裔犹太人,母亲是法国人(非犹太人),1927年离开中国随同2个哥哥一起回到瑞士念书。③2010年化学奖获奖者、日本化学家(获奖时供职于美国普渡大学)根岸英一(Ei-ichi Negishi,1935.07.14―)出生于日据时期的洲国新京(今吉林省长春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离开中国回到日本神奈川县大和市念书[25]。

参考文献:

[1] 季承. 李政道传[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2] 蒋东明. “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李政道教授物理生涯侧记[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1):61-69.

[3] 季承.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M]. 简体字版,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繁体字版,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

[4] 张扬.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恩怨”[J]. 同舟共济,2011(2):68-70.

[5] 朱光亚,周光召. 李政道物理生涯六十年[J]. 科学,2006,58(6):1-5.

[6] T. D. Lee,C. N. Yang. Question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weak interactions[J]. Physical Review,1956,104(1):254-258.

[7] C. S. Wu,E. Ambler,R. W. Hayward,D. D. Hoppes,R. P. Hudson. Experimental test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beta decay[J]. Physical Review,1957,105(4):1413-1415.

[8] 张东. 对称性破缺及其应用――纪念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50周年[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12-16.

[9] R. L. Garwin,L. M. Lederman,M. Weinrich. Observations of the failure of conservation of parity and charge conjugation in meson decays: the magnetic moment of the free muon[J]. Physical Review,1957,105(4):1415-1417.

[10] J. I. Friedman,V. L. Telegdi. Nuclear emulsion evidence for parity nonconservation in the decay chain π-μ-e[J]. Physical Review,1957,105(5):1681-1682.

[11] 李画眉. 20世纪诺贝尔物理学奖统计分析[J].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4):32-36.

[12] 杨建邺. 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13] R. L. 韦伯.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1―1984)[M]. 李应刚,宁存政,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

[14] 郭奕玲,沈慧君. 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百年[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15] 郭奕玲,沈慧君. 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2010)[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6] 谭树杰. 百年诺贝尔奖――物理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7] 郭振华,王清君,强志军,等. 诺贝尔物理学奖统计分析与评述――纪念诺贝尔逝世100周年[J]. 现代物理知识,1996(增刊):290-292.

[18] [美]罗伯特・马克・弗里德曼. 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M]. 杨建军,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19] 楚安夫.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统计分布[J].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7(3):70-72.

[20] 夏水华. 对80年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统计分析及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3):128-130.

[21] 徐万超,袁勤俭.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统计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4,22(1):32-36.

[22] 神干,殷春浩,朱姗姗,等.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统计[J]. 现代物理知识,2011,23(2):10-13.

[23] 韦中.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的父子[J]. 现代物理知识,2006,18(6):64-66.

[24] 朱安远,郭华珍. 居里家族与法兰西科学院[J]. 中国市场,2012,19(45):106-109.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科学家和世界级最知名的显赫人物之一,他是一位追求自由和民主、献身科学事业、热爱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科学勇士,介绍其生平事迹和成就的文献资料甚多,他创立的相对论在全世界享誉盛名,本文尝试从一些新颖而独特的视角(爱因斯坦的国籍、爱因斯坦与原配米列娃、爱因斯坦奇迹年、爱因斯坦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在中国、爱因斯坦与世界和平、爱因斯坦的大脑、爱因斯坦所获得的主要荣衔以及爱因斯坦的雅称等诸多方面)挖掘信息来全面展示其个人魅力和特质。

[关键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奇迹年;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定律;相对论宇宙学;EPR悖论;经典统一场论;诺贝尔物理学奖;《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中图分类号]G3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80-09

[BT1]1爱因斯坦的生平与家庭成员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0314 11:30am—1955041801:15am)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多瑙河畔乌尔姆市(Ulm,现为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蒂宾根行政区山地—多瑙县首府)班霍夫大街135号(135 Bahnhofstrasse)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已被同化的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爱因斯坦本人是无神论者,他不信奉包括犹太教在内的任何宗教),他幼时有些语言障碍(口吃),性格内向甚至有些孤僻。父亲赫尔曼(Hermann Einstein,18470830—19021010)是一位小业主(商人);母亲波琳(Pauline Einstein,née Koch,18580208—19200220,1876年结婚)出生于富裕家庭,素养较高,多才多艺且爱好钢琴等音乐;胞妹是玛丽亚·温特勒-爱因斯坦(Maria"Maja"Winteler–Einstein,18811118—19510625,昵称玛雅)。1880年6月全家迁居巴伐利亚王国都城慕尼黑[现为拜恩自由州(Freistaat Bayern,又称巴伐利亚州Bavaria)首府][1]。

爱因斯坦的主要学习经历:1884—1886年在家中接受一位女教师的教育并开始学习小提琴;1886—1888年在慕尼黑天主教会主办的公立彼得小学(Peter Schule)读3~4年级;1888—1894年在慕尼黑路易博德文理中学(Luitpold Gymnasium,校址几番变迁,1965年起更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文理中学)学习(因中学课程未全部修完而肄业),1894年6月全家移居意大利米兰(爱因斯坦被留在慕尼黑读书至当年年底,1895年他家迁居帕维亚,一年后又搬回到米兰),1895年秋报考苏黎世工业大学失败,1894—1895年爱因斯坦完成其第一个科学工作——磁场中以太状态的研究;1895—1896年就读于瑞士德语区阿尔高州(Aargau,阿劳现为其首府)阿劳州立中学(Staatsarchiv Kanton,Aarau,它是苏黎世工业大学的预科学校,拿到其高中毕业文凭就可直接进入该大学就读);1896年10月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德文原名Eidgenssische Polytechnische Schule,1911年起更名为Eidgen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缩写为ETH Zürich;英文名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英文名译称瑞士联邦理工学院。1854年2月7日通过创建大学的法案,1855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数理师范系(六系,主要培养大学和中学的数学和物理教师)A组(主要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和天文学,B组则包括其他各门自然科学)学习,1900年7月28日毕业获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05年7月24日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初稿完成于1901年,修定稿完成于1905年4月30日,同年7月20日提交)[2]获得苏黎世大学(Zurich University,德文Universitt Zürich,缩写为UZH,创建于1833年4月29日)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导师是哲学学院二部主任、瑞士实验物理学家克莱纳(Alfred Kleiner,18490424—19160703)教授。1906年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正式发表于《物理学年鉴》杂志(1905年8月19日收到)并在伯尔尼出版单行本,1911年他还对此文予以补充和完善[3]。爱因斯坦在博士论文中将流体动力学的技巧与扩散理论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和分子半径大小的新的理论方法,并推导出计算扩散速度的数学公式,对证实分子的实在性作出重要贡献。文中所阐述的方法在胶体化学、建筑工业、乳制品产业和生态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故它在爱因斯坦所有论文中的引用次数名列前茅[4]:全球引用次数GCS(Global Citation Score)名列第四(文献[41]名列第二),本地引用次数LCS(Local Citation Score)名列第二(文献[41]名列第一)。

爱因斯坦的主要工作经历和职衔:1901年5~7月任瑞士温特图尔职业技术学校临时代课教师,同年10~12月在沙夫豪森任家庭教师;1902年6月—1909年10月先后任伯尔尼瑞士联邦专利局(Swiss Federal Patent Office)试用人员、三级(1904年9月转正)、二级(1906年4月晋升)和一级专利审查员(1907年晋升),1908—1909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物理学编外讲师;1909—1911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特聘教授(副教授);经普朗克等人推荐,1911年3月—1912年8月任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1867—1918)]德意志大学[Karl Ferdinands University,Prague,布拉格查理大学13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英文Charles IV,德文Karl IV,1316—1378)创建,1882年分为德意志大学和捷克大学两部分,1945年融为一体]理论物理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1912—1913年任苏黎世工业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经普朗克等人推荐,1913年7月10日爱因斯坦以44票对2票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12月7日在柏林接受院士称号),1913—1933年先后任柏林大学[Universitt zu Berlin,原名Friedrich Wilhelms Universitt,1809年8月16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决定采纳教育改革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Karl Ferdinand von Humboldt,17670622—18350408)的建议筹建大学,1810年10月10日正式开学,1949年起东柏林原校址部分称柏林洪堡大学,1948年12月4日在西柏林析置出柏林自由大学。1990年两德统一后,两所大学逐渐开始合作与合并。国内外现普遍将柏林洪堡大学作为老柏林大学的继承者,它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理论物理学教授(并无实际讲课任务)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 für Physik,1917年10月成立于柏林,1946年迁往哥廷根,1948年更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隶属于1911年成立的马普学会MPG),1958年迁至慕尼黑并更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和天体物理研究所,1941—1970年海森堡任该研究所所长,1991年析置为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又称海森堡研究所)、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和普朗克太空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33年3月28日爱因斯坦宣布辞职,同年4月1日被开除院士资格,9月初纳粹政府以2万德国马克悬赏杀死他),1916—1918年接替普朗克兼任德国物理学会会长,1921年首次访问美国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创建筹措资金;1920—1930年受邀担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访问教授,192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2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1926年当选为前苏联科学院院士,1927年当选为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1922—1932年加入国际联盟知识界合作委员会(中途曾退出过);1930—1932年作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Caltech)的特邀教授,每年冬季去那里做访问研究,1930年当选为美国哲学学会会员;1933—1945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Princeton,成立于1930年,与普林斯顿大学没有隶属关系)理论物理学研究员(教授),1945年退休后仍继续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家住默瑟街112号楼(112 Mercer Street,爱因斯坦逝世后此房被留给其私人秘书杜卡斯小姐居住),1948年曾做过一次腹部外科手术。爱因斯坦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在小提琴演奏方面造诣颇深,还热衷于航海,平时常随身携带烟斗吸烟或雪茄。

1903年1月6日爱因斯坦与大学同班同学、塞尔维亚姑娘米列娃在伯尔尼注册正式结婚,此前米列娃已于1902年2月4日在娘家生下与爱因斯坦的未婚私生女丽瑟尔(Lieserl,生父从未见过她,私生女下落不明是爱因斯坦生平的未解之谜。传说她被人收养并在贝尔格莱德长大,还传说1903年9月15日她因猩红热夭折于匈牙利王国),他们婚后还生有两子:长子汉斯(Hans Albert Einstein,19040514—19730726,拥有瑞士和美国双重国籍)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B)水利工程系教授,自1988年起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设有汉斯·爱因斯坦奖(Hans Albert Einstein Award);次子爱德华(Edward"Tete"Einstein,19100728—19651025)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母亲家族的遗传影响),后与母亲相依为命,逝世于苏黎世的一家精神病院。爱因斯坦与前妻米列娃于1914年6月起分居,1919年2月14日在柏林正式离婚[5]。1912年起其姨表姐和远房堂姐(他们有双层亲戚关系:爱因斯坦和艾尔莎的母亲是亲姐妹,他们的父亲是共祖父的堂兄弟,犹太教是禁止近亲结婚的)艾尔莎(Elsa Einstein–Lwenthal,18760118—19361220)成为其情妇,1919年6月2日爱因斯坦与艾尔莎在柏林注册正式结婚(此前爱因斯坦曾考虑过迎娶艾尔莎的长女伊尔莎,但被她本人所拒绝),他们婚后未生育子女,但艾尔莎与前夫、德国纺织品商人洛温瑟尔(Rudolf Max Lwenthal,1864—1914,1896年在柏林结婚,1908年离婚)育有2个女儿:伊尔莎(Ilse,1897—19340610)和雕刻家玛戈特(Margot,1899—19860708)。1951年爱因斯坦胞妹(1939年她逃离法西斯统治下的意大利来到美国,一直定居于哥哥家中)逝世后,其晚年生活主要由继女玛戈特和犹太人杜卡斯(Helen Dukas,18961017—19820210,1928年起获得爱因斯坦私人秘书职位,终生未嫁)小姐照料。

1955年爱因斯坦因腹部主动脉瘤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而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医院,享年76岁,当天16时其遗体在新泽西州首府特伦顿火化(其头颅被人私自留下供医学研究用)。遵照其生前遗嘱,不发讣告,火化时免除所有公共集会,免除所有宗教仪式,免除所有花卉布置及所有音乐典礼,骨灰撒放在不为人知的秘密地点,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爱因斯坦在遗嘱中,除分给自己后辈和情人的一些遗产之外,剩余的全部财产(包括各种学术研究成果、手稿和私人信件等)一律赠给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美国籍荷兰裔犹太理论物理学家和物理史学家派斯(Abraham Pais,19180519—20000728,1956年加入美国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爱因斯坦传记作家,他著有《上帝是不可捉摸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平》(Subtle is the Lord:The science and the life of Albert Einstein,1982)及其续篇《爱因斯坦当年寓此》 (Einstein Lived Here,1994),两书均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BT1]2爱因斯坦的国籍

一个人的国籍状况一般来说是清晰而明确的,但对于某些欧美人士来说,一则因为各国国籍法的规定不同且跨国人员流动较大,二则国籍状况属个人隐私,因此有些人的国籍问题就显得比较复杂,爱因斯坦的国籍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1879—1896年爱因斯坦是符腾堡王国籍[1806年符腾堡升为王国,1806—1813年加入莱茵联盟(又称莱茵邦联,不同于1254—1450年间的莱茵同盟),1815—1871年是德意志邦联成员国,1871—1918年则是德意志帝国的一个邦国],为了逃避服兵役[根据当时的德国兵役法,男性公民年满20周岁(18岁的说法是臆想的)即开始服兵役。若为了规避服兵役,男性公民只有在年满16周岁以前移居国外才行],经父亲同意他申请(具体日期已不可考)放弃符腾堡王国公民资格并于1896年1月28日得到批准而成为无国籍人士。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1901年2月21日获得瑞士国籍(苏黎世市民),他保留瑞士国籍直至逝世。19110401—19120930爱因斯坦短时获得过奥地利帝国(时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国籍,1914年4月他重新获得德意志帝国国籍,纳粹执政后他于1933年3月28日再次放弃德国籍,同年9月9日夜离开避居的比利时到英国,10月7日离英于17日抵达美国定居,1940年10月1日加入美国籍[6]。

综上所述,爱因斯坦的国籍按其拥有时间长短排序,依次是:瑞士54年(1901—1955)、德国36年(1879—1896和1914—1933)、美国15年(1940—1955)、无国籍5年(1896—1901)和奥地利15年(19110401—19120930)。显然,爱因斯坦1922年荣获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拥有德国和瑞士双重国籍。文献[7]第972页只将他列为“德国”国籍是不准确的。文献[8]统计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国籍(截至1994年年底),其中德国籍18人(据笔者核实,若不考虑爱因斯坦,此数是准确无误的),瑞士籍4人(若爱因斯坦按05人计算,迄今瑞士籍得主也只有35人),显然瑞士籍中包括了爱因斯坦,其他3位瑞士籍得主依次是:①1920年获奖的冶金学家、实验物理学家和计量学家纪尧姆(Charles douard Guillaume,18610215—19380613)。②1986年获奖的凝聚态物理学家罗雷尔(Heinrich Rohrer,19330606—20130516),在时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薛其坤院士的陪同下,2011年4月26日15时他在笔者的母校——内蒙古科技大学IMUST(其前身是包头钢铁学院,2003年11月起更为现名)学校会堂发表了题为《从爱因斯坦到纳米技术》(From Einstein to nanotechnology)的公众讲座,此讲座是“爱因斯坦展”中国巡展中“对话科学家”的系列讲座之一。③1987年获奖的超导物理学家穆勒(Karl Alexander Müller,19270420—)。这种只将爱因斯坦统计为“瑞士”国籍诺奖得主也有失偏颇[9]。文献[10]单纯地将爱因斯坦列为“美籍德国人”是不准确的,准确地说:晚年爱因斯坦是拥有美国和瑞士双重国籍的德国裔科学家。

[BT1]3爱因斯坦与原配米列娃

爱因斯坦的初恋发生在1896年年初,当时在阿劳中学就读的爱因斯坦与房东的女儿、乡村小学教师玛丽·温特勒(Marie Winteler,1877—1958,她父亲是阿劳中学的希腊语和历史学教授,1911年她嫁给一个工厂经理,1938年离婚)相爱。爱因斯坦进入大学读书以后,其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同班同学、塞尔维亚姑娘米列娃身上,他和玛丽的初恋无疾而终,1897年5月起双方正式中断恋爱关系。不过,1910年爱因斯坦唯一的胞妹玛丽亚嫁给了玛丽的弟弟保罗(Paul Winteler,1882—1952),两家总算成就了一桩美满姻缘。

米列娃(Mileva Einstein–Maric,18751219—19480804)出生于今塞尔维亚(时属奥匈帝国的匈牙利王国)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南巴奇卡地区(诺维萨德是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和南巴奇卡地区的行政中心)蒂泰尔镇(Titel)的一个富裕家庭(她父亲是一位拥有土地的公务员),因幼时膝关节结核而留下腿部微瘸的后遗症。

1896—1900年与爱因斯坦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六系A组学习的同班同学只有6人,其他5人是:塞尔维亚姑娘米列娃(刚到苏黎世时她准备学医,当时的女大学生实属凤毛麟角。1901年她准备补考时因发现怀孕而放弃,故未取得大学毕业文凭)、瑞士的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n,18780409布达佩斯—19360907苏黎世,1902年爱因斯坦在瑞士专利局的工作由其父亲帮忙推荐并协助解决)和杜巴斯吉耶(Louis–Gustave du Pasquier,1876—1957)、德国的埃拉特(Jakob Ehrat,1876—1960)和科尔罗斯(Louis Kollros,1878—1959)。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主修物理学,其他4人则主修数学,其中格罗斯曼以数学能力见长,米列娃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其数学功底也很扎实。

米列娃与爱因斯坦在大学期间相识、相知、相恋以至相爱,1903年她与爱因斯坦结婚后,协助丈夫完成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狭义相对论中就渗浸着她无数的心血。有些人士甚至称米列娃为“相对论之母”[11],因为在当时的欧洲,男人占有女人的研究成果是正常现象。从人们所掌握的现有史料来看,爱因斯坦本人对米列娃的才能和功绩从不隐讳[12]。他们在离婚协议书中约定日后爱因斯坦获得的诺奖奖金将作为离婚赡养费全部归米列娃和2个儿子所有。米列娃极为忠诚和依赖于爱因斯坦,婚后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学术追求,作为全职太太谦卑地照顾着家庭,离婚后她身心遭受重创。早在1914年6月她就带着2个儿子离开柏林隐居于苏黎世,为了给小儿子爱德华治病,她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只能依靠教数学和物理学(另说:教钢琴,笔者认为此说疑问很大)来维持生计,1948年缠绵病榻的她因脑卒中孤独地在苏黎世一家医院离开尘世,安葬于当地的Nordheim Friedhof公墓。

1923年7月爱因斯坦领取到121573万瑞典克朗(1921年的诺奖奖金,当时约合32万美元。历史上诺奖奖金绝对数最少的一届是1923年的114935万瑞典克朗)的诺贝尔奖金以后,履行承诺将奖金交给米列娃(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奖金,具体数额迄今仍是一个谜),她用这笔钱在苏黎世购置了3套公寓,其中2套用于投资(1930年代后期被迫出售),自己则住在胡腾街62号(62 Huttenstrasse)一栋5层楼的公寓里直至逝世。

[BT1]4爱因斯坦奇迹年与国际物理年

1884年5岁的爱因斯坦在一次生病躺在床上时,父亲给他展示了一个简易的袖珍罗盘(指南针),其指针总是指向南北极,由此他对它十分着迷并将他引向了探究科学的道路。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Jakob,18501125—19120908)是一位电气工程师且喜爱数学等自然科学,叔叔独特的启蒙教育方法激发了小爱因斯坦对数学难题的兴趣并把他引入科学和哲学殿堂的大门。爱因斯坦的一生共发表过320篇(部)科学著述(由四部分组成:期刊论文、书籍章节、书籍专著和授权译作)和130余篇非科学作品(大部分是关于人道主义或政治主题)[13],他正式发表的第1篇科学论文是1901年的《由毛细管现象所得出的结论》[14](1900年12月13日完稿,1907年爱因斯坦评价自己的第1~2篇论文为“毫无价值”),1901—1907年爱因斯坦正式发表的前20篇科学论文均刊载于德国莱比锡出版的《物理学年鉴》(德文Annalen der Physik,英文Annals of Physics,创刊于1799年,1895—1907年普朗克任该杂志编辑,1907—1943年他任该杂志副主编),它是当时世界物理学界最权威的杂志。爱因斯坦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理论物理学的研究,1905年先后在《物理学年鉴》发表4篇(编号为第7~10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论文[详见下表,当年他还完成博士论文(编号为第6篇)和《关于布朗运动理论》(1905年12月19日完成,编号为第12篇)[15],文献[3]的编号分别是第11篇和第40篇],它们分别在量子论、气体动理论(属于早期的统计物理学理论,旧称气体分子运动论,为走入迷宫的该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相对论三个重要的物理学未知领域作出重大理论突破(即爱因斯坦在三大领域作出四大贡献),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故1905年被后人仿效“牛顿奇迹年(1666年)”而称之为“爱因斯坦奇迹年”[16-19]。

前文的补充性论文。作为狭义相对论的推论首先推导出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它是爱因斯坦的标志性贡献)[20],它阐明了核能的来源,奠定了原子能理论的基础,开辟了原子能时代注3。

注1:早期的量子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1900年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0423—19471004,191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量子物理学之父(量子论之父、量子力学之父)”)首创的量子假说(引入普朗克常数h)。②1905年爱因斯坦首创的光量子假说(首倡光子概念用于阐明光电效应定律)。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0322—19531219,192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原本不相信光量子论,企图通过实验来否定光量子的存在,但他1912—1915年通过高难度的精密实验(1916年发表全面实验结果)却验证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有效性,同时测得当时最好的普朗克常数,证实了光量子的存在,密立根实验遂成为光量子论的“无歧义实验验证”。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8920910—19620315,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原本也是光量子论的怀疑者,1922年10月他通过实验发现了康普顿效应,经典电磁理论无法解释,次年5月他不得不利用光量子论才得以科学阐释,康普顿效应也就成为光量子论(包括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判决性实验。③1913年尼尔斯·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007—19621118,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与爱因斯坦并称为20世纪物理学的双峰)首创的氢原子结构模型(又称定态跃迁原子轨道模型,引入定态量子跃迁和轨道量子化的崭新思想)。它们是量子力学的前身,故普朗克、爱因斯坦和玻尔被尊称为量子力学的三个教父(又称量子论三元老)。在量子论的发展研究过程中出现过三个不同的学派:索末菲领导的慕尼黑学派、尼尔斯·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和玻恩(Max Born,18821211—19700105,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被誉为“晶格动力学之父”)领导的哥廷根学派,索末菲、尼尔斯·玻尔和玻恩分别被誉为量子工程师、量子哲学家和量子数学家。

注2: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粒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827年首先由苏格兰植物学家布朗(Robert Brown,17731221—1858061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1908—1909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Jean–Baptiste Perrin,18700930—19420417)利用与大气分子垂直分布相类似的胶态粒子在液体中悬浮进行显微观察,直接证实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并用多种方法测定出阿伏伽德罗常数,检验了爱因斯坦对布朗运动理论解释的正确性,他因对布朗运动实验研究的贡献而荣获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注3: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科克罗夫特(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18970527—19670918)和爱尔兰实验物理学家沃尔顿(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19031006—19950625)因1929年共同发明科克罗夫特─沃尔顿加速器(即高压倍加器),1932年合作首先用人工加速原子粒子实现原子核的衰变并验证了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而荣获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在欧洲物理学会EPS(European Physical Society,1968年9月26日成立于日内瓦,其秘书处现设在法国阿尔萨斯上莱茵省的米卢斯市Mulhouse)的倡议下,200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决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World Year of Physics)”;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A/RES/58/293号决议,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Physics)”,又称爱因斯坦年。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30104—17270331)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有:发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光的色散原理和二项式定理(1665年);发明微积分[科学界现公认牛顿和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0701—17161114)同为微积分的独立发明者]和反射式望远镜(1668年)。其代表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1687年7月5日)和《光学》(Opticks,1704年)。牛顿是遗腹子且终身未娶,1665年8月至1667年4月他为了躲避伦敦大瘟疫(淋巴腺鼠疫)而回到故乡英格兰林肯郡乌尔索普(Woolsthorpe)庄园,这段时间成为他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独立发明流数术(fluxion,即微积分)、用三棱镜完成光的分解实验分析(发现日光七色光谱并由此提出光的色散原理)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故1666年被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牛顿奇迹年”。

[BT1]5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和成就

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依靠两个基础:(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形式逻辑体系和实证方法。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0215—16420108)第一次用天文望远镜(属折射式望远镜)观察天体,开创了以观测和实验的方法追寻宇宙起源的时代,它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兴起。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结合构成了现代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相对应,经典物理学的三大支柱是牛顿力学(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宏观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现称统计物理学)],其三大分支是理论物理学[theoretical physics,它不同于数学物理学(mathematical physics),但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大多也是优秀的数学大师,数学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统称为数学物理方法]、实验物理学(experimental physics)和计算物理学(computational physics)。相对论(尤指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规范场论是量子力学向纵深发展的结果)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两大理论基础),相对论以相对时空观取代源于经验的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则以概率世界取代确定性世界。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早期的量子力学又称波动力学或矩阵力学,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是完全等价的,量子力学的三种有效表达形式分别是薛定谔方程、狄拉克矩阵和费曼的路径积分[21])引发了20世纪早期物理学的三次革命性突破。量子物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量子力学(包括量子场论)、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简称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又称高能物理学)等。

爱因斯坦在理论物理学的多个重要领域都作出过卓越贡献[22-24]:①1905年首创光量子假说:对于时间平均值(即统计的平均现象),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即涨落现象),则光表现为粒子,首次完整地揭示出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后来的物理学发展表明波粒二象性是整个微观世界的最基本特征),同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1887年由德国犹太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0222—18940101)首先发现,1887—1888年他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即电磁辐射)的存在。国际单位制中的频率单位以其名字赫兹(Hz)命名]。1906年他把能量量子化观念扩展到物体内部的振动上,推导出固体比热容公式,基本上说明了低温条件下固体比热容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比热容佯谬问题。②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1913年与大学同班同学、犹太数学家格罗斯曼(时任ETH Zürich数理系主任)合著重要论文《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25],把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加以改善后引入广义相对论,把平直空间的张量分析扩展到弯曲的黎曼空间,在物理学中首次应用非欧几何,建立了引力的度规场理论。1915年11月25日爱因斯坦完成的论文《引力场方程》[26]标志着广义相对论的诞生,翌年3月20日他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基础》(又译为《广义相对论原理》)[27]。广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是广义相对性原理(又称广义协变原理)和等效原理(又称等价原理)。据此他做出著名的三大天文学预言(统称爱因斯坦效应):(i)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进动(此问题牛顿经典引力理论长期得不到合理的科学解释);(ii)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发生弯曲(即光线引力偏折,1919年得到初步验证);(iii)引力场中的光谱线红移(或称较强引力场中的时钟延缓,1960年得到初步验证)。这些预言与后来观测到的结果基本相符,但人类至今仍未直接观测到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波”(1978年只是被间接地证实,该成果获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将广义相对论延伸以正确处理自旋角动量的理论称为爱因斯坦—嘉当理论(Einstein–Cartan theory),后发展为Einstein–Cartan(1922)–Sciama(1964)–Kibble(1961)理论,为该理论作出贡献的另三位科学家是法国数学家嘉当(lie Joseph Cartan,18690409—19510506)、英国物理学家夏默(Dennis William Siahou Sciama,19261118—19991218)和基布尔(Thomas “Tom” Walter Bannerman Kibble,19321223—)。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③在阐明布朗运动方面成就卓著,1908—1909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以其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理论预言,从而解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和分子是否存在的问题,成为原子分子学说的里程碑。不久以后他还建立起涨落与耗散之间的联系。④1912年把光量子概念应用于光化学现象并建立起光化学第二定律(又称爱因斯坦光化学当量定律)[28]。爱因斯坦在光化学上的地位相当于法拉第在电化学上的地位。光化学中量子流密度(单位时间到达或通过单位面积的摩尔量子数)的物理量单位称爱因斯坦(代号:E)。⑤1917年发表关于爱因斯坦—布里渊—凯勒方法[Einstein–Brillouin(1926)–Keller(1958) method,简称EBK方法]的开创性论文[29],它是量子力学中计算量子系统本征值的一种半经典近似方法,借此可构造出一个经典系统的量子力学版本,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EBK方法做出贡献的另两位科学家是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布里渊(Léon Nicolas Brillouin,18890807—19691004)和美国数学家约瑟夫·凯勒(Joseph Bishop Keller,19230731—,1996—1997年度沃尔夫数学奖得主)。⑥1917年发表开创性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察》[30],首次利用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又称爱因斯坦场方程或爱因斯坦方程)研究宇宙的时空结构,得到一个静态闭合有限无界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其中宇宙学常数 (1929年发现哈勃红移后,1931年爱因斯坦曾放弃宇宙学常数并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但1998年观测到的宇宙加速膨胀让宇宙学常数死而复生,其值虽小,但可能不为零,宇宙学常数项的贡献被认为可能与暗能量有关)产生一种抵抗宇宙引力坍缩的真空膨胀力,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理论框架,标志着现代宇宙学[建立在宇宙学原理(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和广义相对论基础之上]的诞生。弗里德曼方程(1922年)是广义相对论框架下描述空间上均匀且各向同性的非静态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河外天体光谱线红移(哈勃定律)的发现使宇宙膨胀理论得到有力支持并成为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48年美籍俄裔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0304—19680820,1940年加入美国籍)提出(热)大爆炸宇宙模型(big–bang model),它先后得到三个观测事实(河外天体光谱线红移、宇宙氦丰度的测定结果和微波背景辐射)的强有力支持而被大多数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所接受,其宇宙形成演化理论现被称为宇宙学标准模型。2003年威尔金森(David Todd Wilkinson,19350513—20020905,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的先驱)微波背景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斯隆(Alfred Pritchard Sloan,Jr,18750523—19660217,长期担任通用汽车公司高层领导职务)数字化巡天(SDSS)项目的天文观测结果进一步强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宇宙模型,并计算出宇宙中普通可见物质只占4 %,暗物质占23 %,暗能量却占73 %。黑洞是相对论宇宙学所预言的一种暗天体,天鹅座X-1现被认为可能是一个黑洞。美国物理学家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110709—20080413)曾试图完成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1967年12月29日他在纽约的一次演讲中首先使用“黑洞(black hole)”一词,故被誉为“黑洞之父”。1972年中国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19360212—20120406)前院士[31]发表的《关于标量——张量理论中含物质及黑体辐射的宇宙解》一文[32]是新中国相对论宇宙学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⑦1924—1925年建立玻色子(玻色子是指自旋角动量为h/2偶数倍或零倍的、波函数完全对称的全同性粒子,它们不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费米子则是指自旋角动量为h/2奇数倍的、波函数完全反对称的全同性粒子,它们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且适用于费米─狄拉克统计法)所适用的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法,并预言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Bose–Einstein condensates)的存在,近似实现BEC是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成果[33]。玻色─爱因斯坦统计法和费米─狄拉克统计法(1926年)是两种重要的量子统计法。已知物质的6种形态是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体态(1879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1995年6月得以在实验室中近似地实现)[34]和费米子凝聚态(2003年12月得以在实验室中近似地实现)[35]。⑧1936年开始与两位助手和同事[波兰犹太物理学家英费尔德(Leopold Infeld,18980820—19680115)、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霍夫曼(Banesh Hoffmann,19060906—19860805)]合作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1938年合作发表重要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36],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物体的运动方程(即Einstein–Infeld–Hoffmann方程),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这是爱因斯坦科学生涯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科研成果。⑨1922—1950年致力于经典统一场论的建立,企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但以失败而告终。有文稿和著述集《爱因斯坦全集》传世。

1915年爱因斯坦与洛伦兹(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长女婿、荷兰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德哈斯(Wander Johannes de Haas,18780302—19600426)合作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物理实验(这是爱因斯坦一生完成的唯一物理实验),发现磁化是由电子的自旋造成的,即回转磁性效应(gyromagnetic effect,又称爱因斯坦─德哈斯效应)。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理查森(Sir Owen Willans Richardson,18790426—19590215,192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回转磁性效应方面的贡献,该效应又被命名为理查森效应。

1925—1926年爱因斯坦和匈牙利裔犹太物理学家西拉德(Leó Szilrd,18980211—19640530)合作设计了三款(吸收式、扩散式和电磁式)新型环保冰箱并获得技术专利,但从未投入过商业生产。

1917年爱因斯坦《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37],总结量子论的发展,还根据玻尔1913年提出的量子跃迁概念首次提出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概念,推导出黑体辐射谱,建立起一套描述原子辐射和吸收电磁波过程的普适统计理论(即爱因斯坦AB系数,又称量子跃迁几率理论),给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向导(经典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量子电动力学是光量子论的严密形式)。爱因斯坦将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归结为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三个基本过程。有人将文中提出的受激辐射理论说成是奠定了现代激光理论的基础甚至将爱因斯坦赞誉为“激光之父”,这些说法有些言过其实[38]。光磁共振是指使原子和分子光学频率的共振与射频或微波频率的磁共振同时发生的一种双共振现象。光磁共振法是法国物理学家卡斯特勒(Alfred Kastler,19020503—19840107,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等人首先提出并实现的,由于该方法最早实现了粒子数反转,成了发明激光器的先导,故卡斯特勒常被誉为“激光之祖(激光之父)”。以下4人因从事脉塞Maser(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现译为微波激射器)和莱塞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现译为激光)的先驱性工作而同被誉为“激光之父”:美国物理学家汤斯(Charles Hard Townes,19150728—)和肖洛(Arthur Leonard Schawlow,19210505—19990428)、前苏联物理学家巴索夫(Nikolay Gennadiyevich Basov,19221214—20010701)和普洛霍罗夫(Alexander Mikhaylovich Prokhorov,19160711—20020108),肖洛(1957—1958年与汤斯合作研究脉塞并提出完备的激光原理)是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其余3人共同荣获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2年巴索夫及其博士导师普洛霍罗夫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微波激射器,1955年他们合作提出激光原理及其设计方案。1960年5月1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研究实验室(Hughes Research Laboratories)的物理学家梅曼(Theodore Harold"Ted"Maiman,19270711—20070505)实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束激光,同年7月7日他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属固体激光器)。

经典物理学研究领域的“两朵乌云”:1900年4月27日以保守著称的英国物理学元老威廉·汤姆森(即开尔文勋爵,Sir William Thomson=Lord Kelvin=1st Baron Kelvin,18240626—19071217,1890—1895年出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于1660年11月28日)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悬浮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的乌云》,此演讲稿经修改补充后公开发表于1901年7月的《哲学杂志》和《科学杂志》合刊[39],1904年被收录在开尔文的一本演讲集中。开尔文勋爵所指的“两朵乌云”原指“以太和有质体的相对运动”以及“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关于能量均分的学说”,后被人们引申为在解释迈克耳孙─莫雷实验(1887年,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又称以太漂移实验)时的困难以及黑体辐射实验和理论的不一致(即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1900年),它们分别导致了相对论革命和量子论革命的爆发[40]。

EPR悖论(EPR paradox,又译为EPR佯谬)起源于以玻尔和爱因斯坦为首,围绕关于量子力学理论基础的解释问题而展开的长期而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始于1927年第5届索尔维物理会议(布鲁塞尔),当时玻尔以成功捍卫哥本哈根学派诠释的逻辑的无矛盾性(即自洽性)而胜出。在1930年第6届索尔维物理会议(布鲁塞尔)上,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光子盒”理想实验(即光子盒佯谬),试图从能量和时间这一对正则变量的测量上来否定测不准原理,岂料被玻尔发现一个致命漏洞(忽视了广义相对论的红移效应)而再次败北。在此之前,爱因斯坦的挑战主要是针对量子力学的自洽性,即找出其逻辑上的内在矛盾,此后他改变策略,想从更普遍、更原则的角度来探讨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1935年3月15日爱因斯坦及其两位美国犹太同事波多尔斯基(Boris Yakovlevich Podolsky,18960629—19661128)和罗森(Nathan Rosen,19090322—19951218)合作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发表著名论文《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41],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量子纠缠态(quantum entanglement,量子纠缠态涉及实在性、定域性、隐变量以及测量理论等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学领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著名的非定域性量子力学“EPR悖论”(为此爱因斯坦说出“上帝不会掷骰子”的名言),有人称其为物理学界的“第三朵乌云”(现也有人称暗物质和暗能量为物理学界新的“两朵乌云”),其震动余波至今仍未平息。在EPR的推论中隐含着两项假设:①物理实在是独立于观测者而客观存在的;②两粒子间传递信息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不存在超距作用。此假设后被称为爱因斯坦定域性原理。玻尔从EPR悖论的两大前提(完备性判据和实在性判据)进行反驳的同名论文同年10月15日发表于同一杂志[42]。195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犹太量子物理学家玻姆(David Joseph Bohm,19171220—19921027)利用一对单态费米子提出了几率现象只是统计平均结果的隐变量理论,这是一个新版本的EPR悖论[43]。1964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英国北爱尔兰物理学家贝尔(John Stewart Bell,19280628—19901001)《论EPR悖论》[44],指出任何企图保持爱因斯坦定域性原理的隐变量理论都将不能和量子力学相容,这就是著名的贝尔定理。他利用玻姆的单态粒子对理想实验,完全基于爱因斯坦的定域性原理推导出贝尔(量子)不等式(Bells inequalities,指一组防止相距遥远的量子粒子在瞬间互相影响的数学关系式。其后继者曾改进和推广过此不等式,故贝尔不等式是指这一类不等式的通称),说明定域变量理论的相关性和量子力学是不同的。他提出的这个判决性实验使原本属于哲学的命题转化为一个科学的命题。已进行过的相关实验绝大多数支持哥本哈根学派关于量子力学的观点。量子论哥本哈根学派解释的三大核心(又称量子物理学三大支柱或三大基石)是玻恩的波函数统计解释(1926年6月)、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1927年3月,现已改称为更具普遍意义的不确定性原理)和玻尔的互补原理(1927年9月,又称并协原理)。

曾有一位爱讲空话且不用功的年轻人向爱因斯坦讨教关于成功的秘诀,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励志公式:A=X+Y+Z,并解释说A代表成功,X表示努力工作,Y表示正确方法,而Z表示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了个人事业成功的三要素。

参考文献:

[1][美国]温特勒——爱因斯坦·玛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生平事略(节录)[J].方希,译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 (2):67-77

[2]周平原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J].物理教师,2005,26(9):5-6

[3]Albert EinsteinA new determination of molecular dimensions[J].Annalen der Physik,1906,19(2):289-306Corrections,ibid,1911,34(3):591-592

[4]Papers and books by Albert Einstein (1900—1955) and papers citing Albert Einstein (1900—1955)[EB/OL].[2005-05-26].http://wwwgarfieldlibraryupennedu/histcomp/einstein-a_all-w-citing-pre-56_e/index-tchtml,2013-05-30

[5][西班牙]米格尔·安赫尔·萨巴代尔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与情感经历[J].招商周刊,2003 (25):50-51

[6]赵峥关于爱因斯坦的若干资料[J].大学物理,2011,30(6):28-31

[7]杨建邺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8]陆在宽哪些国家科学家得过诺贝尔物理奖[N].参考消息,1995-10-13

[9]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表1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30卷[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42-446

[10]《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编委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第二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1]倪永华在科学巨星的璀璨之外——记爱因斯坦的妻子米列娃·爱因斯坦—玛丽克[N].科技日报,2004-09-13

[12]王彦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他的妻子[N].人民日报,1991-03-03(第7版).

[13]List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by Albert Einstein[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cientific_publications_by_Albert_Einstein,2013-05-30

[14]Albert Einstein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e phenomena of capillarity[J].Annalen der Physik,1901,4(3):513-523

[15]Albert EinsteinOn the theory of the Brownian motion[J].Annalen der Physik,1906,19(2):371-381

[16]武杰,康永征爱因斯坦奇迹之年的由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0):25-28

[17]郭振华科学之星世纪巨人——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与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235-239

[18]史晓雷大鹏何以冲九天——1905年物理奇迹年探源[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1-6

[19]杨兆华论爱因斯坦奇迹年——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J].现代物理知识,2005,17(3):60-65

[20][美国]WLFadner爱因斯坦真的发现了“E=mc2”吗[J].郭振华,王清君,王会琴 摘译,郭应焕 校世界科学,1992 (12):43-48

[21]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次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者——李政道[J].中国市场(物流版),2013,20(2):89-94

[22]冯桂琴,李兴国世界科技界的光辉旗帜——爱因斯坦——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爱因斯坦诞辰120周年[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9 (5):40-44

[23]程民治千百年难得一遇的“伟大的人”[J].现代物理知识,2005,17(4):61-64

[24]郑扬威,熊建因斯坦及其六大科学成就与意义[J].物理教师,2010,31(1):42-45,48

[25]AEinstein,MGrossmannOutline of a generalized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of a theory of gravitation[J].Zeitschrift für Mathematik und Physik,1913,62:225-244,245-261

[26]Albert EinsteinThe field equations of gravitation[J].Sitzungsberichte 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Berlin,1915(Part 2):844-847

[27]Albert EinsteinThe found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J].Annalen der Physik,1916,49(7):769-822

[28]Albert EinsteinThermodynamic proof of the law of photochemical equivalence[J].Annalen der Physik,1912,37(4):832-838

[29]Albert EinsteinOn the quantum theorem of Sommerfeld and Epstein[J].Deutsche Physikalische Gesellschaft,Verhandlungen,1917,19:82-92

[30]Albert EinsteinCosm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J].Sitzungsberichte der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zu Berlin,1917(Part 1):142-152

[31]朱安远,郭华珍,朱婧姝数学的魅力──纪念组合数学家陆家羲老师逝世30周年[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3,20(21):113-118

[32]方励之关于标量——张量理论中含物质及黑体辐射的宇宙解[J].物理,1972,1(3):163-166

[33]史华林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再创技术革命[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1 (11):33-34

[34]王育竹物质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J].科学,1998,50(3):51-52

[35]唐承革物质的第六态:费米子冷凝态[J].百科知识,2008 (17):23-24

[36]AEinstein,LInfeld,BHoffmannGravitational equa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motion[J].Annals of MathematicsSecond series,1938,39(1):65-100

[37]Albert EinsteinOn the quantum theory of radiation[J].Physikalische Zeitschrift,1917,18:121-128

[38]爱因斯坦与激光没有直接的关系![EB/OL].[2006-02-06].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72635&boardid=1,2013-05-30

[39]Lord KelvinNineteenth century clouds over the dynamical theory of heat and light[J].The London,Edinburgh and Dubli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nd Journal of Science,1901,2(6):1-40

[40]李醒民开尔文勋爵的“两朵乌云”[J].物理,1984,13(11):699-700

[41]AEinstein,BPodolsky,NRosen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J].Physical Review,1935,47(10):777-780

[42]NBohr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J].Physical Review,1935,48(8):696-702

[43]DBohmQuantum theory[M].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1951

[44]John BellOn the Einstein–Poldolsky–Rosen paradox[J].Physics,1964,1(3):195-200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构建

艺术院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辅导员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规范其思想行为,以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由于艺术院校不同于一般的院校,其学生具有情感丰富、个性鲜明、具备艺术特长等特点,需要辅导员针对本学校学生实际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因而,使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更具难度,为充分满足现有工作要求,必须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教育,提升整体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以增强工作实效性。

一、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要求

1.一般要求

艺术院校学生与一般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也具有一般性要求。辅导员熟悉学校规章制度,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等基本理论知识[1]。拥有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能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补充、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和相关知识,更好的适应教育发展要求及学生需求。同时,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使学生信服,从而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教育、管理工作。

2.特殊要求

由于艺术院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辅导员工作存在一些特殊要求。首先,要求艺术院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能够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以应对艺术院校学生个性化、多方面需求。例如对于具备特长的学生,辅导员应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展现平台,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并找到激励学生自身特长领域不断发展的方法。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的有效构建

1.明确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重要性

要想实现对艺术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有效构建,就要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准确认识。艺术院校需要提升辅导员工作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的地位,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提升辅导员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前来就职。同时,对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规范辅导员队伍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以便为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对辅导员管理职责进行细化,明确辅导员分工,请一些学生干部协助辅导员工作,减轻其工作压力。

2.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

艺术院校应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在岗前培训方面,学校需要将培训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等方面[2]。对辅导员进行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办法、心理学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保证辅导员具备上岗资格。在正式就职后,艺术院校还需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对辅导员展开针对性培训,例如组织辅导员进行艺术理论知识学习、校园文化学习、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等。培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例如举办培训讲座、职业拓展训练、业务进修、案例研讨、论文征集等,实现辅导员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为满足辅导员学习需求,实现培养目标,学校可以为辅导员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并将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方面,必修课程主要根据各院校辅导员工作一般要求设置,选修课程则根据艺术院校各专业课程特点的不同而设置。同时,学校应注重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运用学校网络平台和即时沟通软件向辅导员传输学习资料,公布最新的工作要求,并建立完善的沟通交流平台,鼓励辅导员积极与其他辅导员交流学习、工作经验,实现整体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共同提升。

3.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

健全的激励考核机制能够调动辅导员素质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助于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的构建及实施。在考核方面,艺术院校应转变原有的考核方式,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对其工作效果、综合素质、培训主动性等进行全方面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中辅导员不足的部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机制,推动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的进一步落实及完善,实现辅导员素质全面发展。在激励方面,由于辅导员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应为其提供校外交流研讨会参与机会,从而产生激励作用,满足其个人发展需求,促使其更加积极地落实学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物质需求是所有参与工作的员工最基本需求,因此,还应适当提升辅导员的待遇,充分满足辅导员精神、物质两方面需求,以增强其归属感,提升激励效果,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三、结论

辅导员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艺术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也具备一定难度。因而,艺术院校应注重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的构建,根据辅导员实际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激励考核机制,以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工作水平,促进艺术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公平,夏开堂,郑园全.文化强国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28-31.

[2]李峰,黄广凤,刘朝霞.基于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特点的辅导员工作方法探析[J].市场论坛,2014,2(2):90-92.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主要形式;旅游精品;发展趋势

2006年0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会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等将实际增长14%,达27703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8.7%,旅游和旅行经济的直接、间接贡献加在一起为国内生产总值13.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旅游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越来越重,旅游经济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旅游经济的几种形式

(一)利用特色产品举办大型庆祝会、商贸会高层论坛来牵线搭桥,吸引游客。例如扬州每年都搞的“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台商投资洽谈会”“扬州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等各项活动就吸引了大量投资商和游客同,时也很好地宣传了扬州。

(二)利用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等人文景观吸引游客,游览山水,瞻仰前贤,参观宗教建筑,了解民俗风情。扬州近来挖掘、整理、修建了朱自清故居、八怪纪念馆、宗教禅寺平山堂、观音山等。现在很热的红色旅游,也是这种形式,此外还有丽江的东巴文化、泸沽湖的女儿国等。

(三)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回归自然。例如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青藏高原的冰雪、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等。此外,还有沙漠访古、海底探险等形式。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为风光旅游提供了无尽的资源。

二、发展旅游经济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的关系。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应该相得益彰,名城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正因为有了名城,旅游资源才更加丰富。名城又是旅游亮点,有很高的知名度,能吸引四方游客。名城保护得好,能延长旅游资源使用时间,吸引大量游客。旅游经济靠名城吸引资金、吸引游客;名城又靠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来装饰、保护、发展。旅游经济在名城会得到更大助推力,名城实力增强后又会促进旅游经济更快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系。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杠杆,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为旅游经济增加了实力毕业论文,又反过来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必须是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工农业是服务业的基础,服务业快速增长才能实现工农业的产值,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旅游经济与规章制度和法制健全的关系。服务不规范、旅游接待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法制不严密是发展旅游经济最大的障碍。游客们满怀热情而来,却遭遇住宿、餐饮、游览收费不合理,卫生未能达到标准,游览项目打折扣,在正规商店买的珠宝首饰也是假货等,导游吃回扣更是公开的秘密。要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净化旅游环境,必须健全规章制度,严明法纪,为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进行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在旅游业树立讲道德、知荣辱,游客与导游间、游客与环境间和谐友好的新风气。

三、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新的方向,突出表现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民和大学生旅游、参与互动型旅游。

(一)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我国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遭破坏,有十分之一强的旅游景观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旅游热潮,向人们打开了我国最大的绿色净土,若不注意生态环保,这块净土终将消失。发展生态旅的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保护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

(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涵的历史、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灵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那些早已融入了它们肌体风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文章,楼台亭阁、殿堂庙宇、碑刻雕塑、民俗风情等等,那么它们的价值、品位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三)农民与大学生旅游。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旅游以城市风光和游乐项目为主,对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求开心、新奇。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是旅游者,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还为他们设计一些先进农业生产的观光,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会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力开发农民旅游市场,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线路、项目,为他们提供耐心热情的服务,我国这样一个人数最大的群体,会逐渐成为旅游市场最大的顾客群。这不但对发展旅游业,更主要的是对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都有极大的意义。

(四)参与互动型旅游。人们旅游动机重要的就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改变和解脱,释放压力,放松身心。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满足于旅游中单纯地看和听,要求参与互动。同时,现代社会的人即使在休闲场合也不愿作被动者,愿意做各种活动的参与者。世界旅游景点中效益最好的依次是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东京的迪斯尼乐园、香港的海洋公园,三者共同的特点就是参与互动。不分年龄、性别、身份、种族、肤色的人完全被那种欢乐的气氛感染,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这种游乐项目也许是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释放自己最好、也是最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甚至对一些封闭、刻板、孤僻的性格会起到很好的改变作用,这也许就是人们喜欢参与互动型游乐项目的原因。目前我国本土类似的旅游景点极少,且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很难满足国人这方面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损失。要开发此类项目,必须经严格的规划,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族性格特点,社会习俗进行设计,以求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艳.何山绿色旅游浅议.市场论坛[J]2006.4.

艺术市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潮涌现象”;旅游演艺;投资“潮涌”;预防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16-02

一、“潮涌现象”的提出与一般机理

林毅夫教授于2007年首次提出“潮涌现象”这一经济术语。他提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企业很容易对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容易出现许多企业的投资像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在每一波开始出现时,每个企业对其投资都有很高的预期,金融机构在“羊群行为”的影响下也乐意给予这些投资项目资金支持,但是等到每个企业投资完毕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量亏损破产、银行呆坏账急剧上升的严重后果。”

二、中国旅游演艺“潮涌现象”的逻辑可能

马波(2010)首次提到,在全国各界对于旅游业发展投资的呼声在中国是有增无减的情况下,由于已具备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和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等三个发生“潮涌现象”的基本条件,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其他基础产业一样存在有发生“潮涌现象”的逻辑可能。

根据马波总结的旅游业“潮涌现象”的逻辑可能,我们可以得出,在中国旅游演艺事业发展过程中,产品的需求推动和政府的政策推动是各投资方形成产业前景共识、发生投资冲动行为的首要前提。首先,在旅游演艺产品的需求推动方面即主要指向市场方面,随着游客自身大众休闲意识的增强和精神文化体验需求的增加,其对集文化与旅游与一体的旅游演艺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动机。然而,旅游演艺产品自身作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形式,能够丰富旅游内涵,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这就推动了旅游演艺产品发展的需求增长。其次,旅游演艺具有完善旅游产品种类,增强旅游吸引力,丰富景区及旅游地文化内涵,延长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停留时间,提高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对当地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作用,这就大大推动政府鼓励性实施各项政策。在大量市场需求和良好政策的推动下,各投资方很容易对旅游演艺的发展前景达成强烈的共识,坚定地实施了投资。如此一来,全国各地旅游演艺产品是数量大增,呈现“南北东西各展风采,民营国有百花齐放,品牌产品声誉日隆,艺术市场多元扩大”的发展态势。然而若相应的旅游演艺项目投资未得到全面正确引导,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时,全国各地的旅游演艺产品的数量就会多于旅游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总量,即,对旅游演艺产品的有效需求的增长会低于当下投资市场的预期,出现产能过剩的不良发展局面。这就将影响中国旅游演艺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提高警惕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中国旅游演艺已发生的“潮涌现象”

在阐述旅游演艺产业发生“潮涌现象”的逻辑可能的基础之上,审视现实状况,全国范围内某些旅游演艺产品已经发生了盲目追风,主题雷同,昙花一现等不良现象。

“近年来,云南省在全省主要景点全面开展定点文艺演出,同时各主要城市纷纷投入或正在筹备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大型的上档次的旅游专题民族歌舞演出基地,仅大型歌舞定点演出在昆明就有五六家,加上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就已近10家。”但是,各家旅游演艺节目总体构思和节目创意等方面是大同小异,拉不开距离,必然导致为争夺客源优势,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这是典型的盲目跟风现象,掀起投资热潮,致使旅游者的有效需求小于旅游演艺市场的产品数量。

在海南的旅游演艺产品中,“每晚海口上演的中国第一个以大海为实景、以大海为主题的演艺剧目《印象·海南岛》,在经历了短暂的绚丽后就陷入了落幕。同时,三亚耗资1800多万元打造的环保主题大型舞台剧《火凤凰》,在铺天盖地的大肆宣传后,而今已处于停业状态。”此外,“海南兴隆还出现7家旅游演艺场所因客源不足引发了恶性竞争而面临崩盘,150元门票给160元回扣的怪现象。”海南这种怪现象出现的一重要原因在于正在同一区域里,旅游演艺产品的数量多于这一区域游客的有效需求量,这正是区域产能过剩的表现。

在中国旅游演艺产业中,商业运作上尚未确立一套适合国情的运作模式和制度,大部分即兴式拼盘演出,项目确立之前未经历过科学的市场论证,艺术产生过程没有流程化,造成某些旅游演艺产品平庸化、粗略化,各相复制模仿行为较多,自身创新艺术较少,造成产品的雷同。其次,各个投资方在设计的旅游演艺产品时缺乏相应的文化品位,市场定位不准,出现某些旅游演艺产品“昙花一现”。种种不良现象,都显现出中国旅游演艺产业有广泛发生“潮涌现象”的可能,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预警,及时防范,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中国旅游演艺产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四、中国旅游演艺产业“潮涌现象”的预防

针对全国的旅游演艺行业的“潮涌现象”已露出端倪的情况,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正确引导。

(一)政府加强对旅游演艺项目的投资管理

在各投资方在对旅游演艺项目达成行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共识之前,政府的各项政策推动是一项重要的前提因素,政府职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旅游演艺项目的投资管理,以有效避免“潮涌”风险。首先,政府有必要设立统一管理旅游演艺项目投资的管理机构,避免因政出多门而导致无序盲目的投资开发。其次,对于相应的投资项目可行性要基于市场需求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区域内出现众多的重复投资开发和恶性竞争现象。

(二)政府增强各方信息服务职能

林毅夫等人指出,“政府相与个别企业和金融机构相比,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总数目、供需情况、产能利用率等总量信息具有信息优势。”提出政府应当“建立信息服务制度,发挥政府的总量信息优势,并着手建立识别、评估产能过剩的体系。”对于旅游演艺 行业的项目投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拥有强大信息总量的优势,及时各种行业信息,帮助个投资方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困难,这样更有利于各投资方和金融机构理性的投资。

(三)加强旅游演艺项目产品发展类型的结构调整

马波指出,“旅游业的产能过剩既可以表现为总量过剩,也可能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因此,预防旅游演艺行业的“潮涌现象”需要产业结构政策的配合。旅游演艺项目产品的发展类型现主要包括以旅游地山水实景为依托打造实景演艺产品、以着名旅游中心区为依托打造旅游“特色演出”精品和以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复合型旅游演艺项目三种类型。在其投资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区域优势资源的现实状况来确定和调整投资发展旅游演艺项目的类型,避免出现区域类重复性产品扎堆的现象。

(四)各投资方需理性投资

旅游演艺项目的个投资方在进行投资前应向相关政府部门全面了解各种关于投资项目的政策信息,切实掌握区域内已存在的的旅游演艺项目及市场需求等重要信息。这对于各投资方理性投资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作者简介:陈敏(1987— ),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建构[J].经济研究.2007,1:126-131.

[2]林毅夫,巫和懋,刑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4-19.

[3]马波.中国旅游业“潮涌现象”的预警与预防[J].旅游学刊,2011,(1):12-17.

[4]诸葛艺婷,崔凤军.我国旅游演出产品精品化策略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5,5:121-123.

[5]余琪.国内大型主题性研究演艺产品开发初探.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1-80.

[6]李婷.旅游演艺:还要找准独特的民族经典元素[N].今日海南.2010,02:24-25.

[7]杨军.寻求旅游演艺健康发展之路[N].中国旅游报.2006,08:1-2.

[8]钱康宁.旅游演出节目趋同化惹人腻[N].云南日报.2005,11:1.

[9]李幼常.国内旅游演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61.

[11]刘振宾.对主题公园的思考—兼议主题公园的生存条件、文娱表演及存在问题[J].北京规划建设.2003,05:25-28.

上一篇:艺术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司法鉴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