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8:42:54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模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音乐学作为一级学科文学下属的一个级学科,近些年来,其研究生培养工作也得到长足发展。在高师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专业及研究方向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艺术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学院(系)中音乐学硕士研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课程体系一般有五个模块: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专业方向选修课。“从音乐学学科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研究生作为音乐学后备学者其理想的状态是,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音乐修养、人文底蕴和语言功力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这五个板块的课程设置,有利于顺利地完成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

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拟定过程中,应该明确地体现出这五个模块。使得开课有更明确的目标和分类。但遗憾的是,在一些高师音乐院系的培养方案中,对于上述这五个课程模块,或者没有有明确的体现,或者分类上还有一些混乱(分类标准不统一,逻辑上有一些混乱)。

比如,在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走在前列的湖南师范大学的音乐学硕士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明确地体现出这五个板块的课程分类。在华中师范大学的音乐学硕士培养方案当中,课程设置部分分为六类:①学位公共课②学位专业课③指定选修课④任意选修课⑤实践环节⑥补修课。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为36—38学分,其中学位公共课为分,学位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25—27学分。

实践环节并不属于课程设置。因而实际上,该校的音乐学硕士培养课程是五类。同时,其中的课程分类的标准并不统一,在分类上有一些混乱。其中的指定选修课,分类的标准是学生主动选修还是学校指定的选修(学校指定的必学课程,实际上是必修课),当中包括音乐类的专业课,也可包括非音乐专业的其他类课程。因而,笔者认为,目前高师音乐院系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在课程设置的环节,应该有明确的分类,此外每门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以及学分等情况应该明晰地体现出来。

一、公共学位课公共课又称公共必修课,或称公共基础课,公共学位课是指研究生要想获得硕士学位所必修修完的公共课程。在各师范音乐院系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大多数的院系公共学位课程的学分数一般都会占10分左右。,在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所需修学分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我们首先应该对研究生公共课程学习在音乐学硕士生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开设的公共学位课程,承担着培养研究生思维方法,掌握语言和数学工具等任务。目前,各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大多开设有英语和政治这两大门学位公共课。有很多学生甚至有少部分的专业课教师对这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音乐院系硕士公共学位课程设置中,一般开设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政治课。这些课程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思维方法训练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艺术观,指导他们以后的音乐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他们的科研工作在正确哲学观念的指导下少走弯路。

音乐学专业硕士的任课教师在该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意将此类课程同音乐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这类课程应该和艺术概论、音乐美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讲授。紧密地联系学生的音乐实践和科研活动。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成为有机的、联系的整体,互相裨益。

在音乐院系硕士公共学位课程设置中,英语占有较大的比重。一般要开设一到两年。有些院系,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国家大学英语的四级或六级考试。笔者认为,音乐学硕士的英语公共课教学,也应当同音乐学专业密切结合,应该注重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通过了四级、六级的英语测试,但如果他专业英语词汇、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不高,仍无法适应将来的科研活动和音乐实践。应该把英语的精读、泛读、听力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联系音乐学专业。

、专业学位课专业学位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必须要修完的专业课程。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主要出发点是专业的共同性,强调的是课程的专业基础性、以及专业广博性。研究生经过专业学位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专业研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只有学好这些课程他们才有可能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才能有开阔的眼界,脚踏实地,才能做出符合要求、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就无法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高师音乐学硕士培养方案中,存在一个问题是专业学位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一刀切的现象(关于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笔者将在本文第四点中详加论述)。课程模块的区分实际上是很必要的。香港工商管理类学位课程的一些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香港工商管理类学位课程当中,除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课程外,把专业学位课程分为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辅助课程与选修课程四大类。所有攻读同一学校工商管理类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完学院规定的核心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然后,学生在学校规定的“option”中选择一个主攻专业方向,以所选择的“option”为基础,分别学习相应的专业课程及辅助课程与选修课程。至于各种模块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重与分配,各学校之间有些差异。

由于硕士点审批过程当中盲目上马的现象较多。导致目前我国高师音乐学硕士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往往受到各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在专业学位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中有哪一方面的好的师资就开设哪门课程。无法兼顾专业学位课程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安排不够科学。

三、公共选修课高校硕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研究型人才。通过公共选修课的学习,研究生可以学到很多专业以外的知识。由于高师综合性的学科结构,使得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比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在公共选修课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这种优势同时也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学生选课的盲目性。为了避免这种盲目性,一方面,音乐院系的教务部门可以和学校的教务部门一同制定一定的选课制度。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应该在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也可以在音乐学硕士培养方案当中对公共选修课加以具体而详实的规定。

在音乐学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以保证学生公共选修课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程能够使学生在已经获得的学科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其专业知识面。硕士研究生在巩固学位必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多种研究方向有进一步的了解。专业选修课应该着重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研究兴趣的激发。同时应该有效地传递最新科研动态。应该对学生在科研方法上加以积极的引导。这就需要专业选修课的教师树立创新思想,探索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力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目前高师音乐学硕士培养过程中,专业选修课所面临的问题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学生选择面比较狭小。改变现状的方法是加强校际之间的联合,整合本地区各个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互通有无、扬长避短。

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同样也应当经过周密的策划与思考。可以先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进行论证和评审,把好开课关。一旦开课之后,就要争取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五、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是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为学生所开设的选修课程。此类课程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硕士论文选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开设,因而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当然,灵活性也不等于不经过周密地论证和讨论就盲目开设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可以避免学生选修课程的盲目性。在所有课程板块当中,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在学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学分中应该占据一定的比重。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研究方向所必须具备的一些针对性更强的内容。比如,可以为中国古代音乐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设古代文献研读方面的专业方向选修课,为声乐表演方向的研究生开设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专业方向选修课。

专业方向选修课,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补课。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各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有所扩大,学生水平难免良莠不齐。硕士研究生当中,有很多学生是跨专业报考。有很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并没能够接受自己硕士学习阶段研究方向的系统性的训练。这对他们的研究和学习产生很大的阻碍。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一些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可以弥补学生在自己专业方向上专业知识的缺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顺利地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顺利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12

作者简介:胡 军(1966~),男,史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研究生部(学位办)主任,学科建设与规划办公室主任(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8-24

武汉音乐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实践历经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进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为全国首批硕士授予单位;1998年,学院获批设立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为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2011年,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院有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点1个。截止2012年,学院招收 “艺术学理论”博士生2届(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招收培养硕士生32届①,已毕业硕士生 1069人,授予硕士学位974人。 现在校博士生导师3人(彭志敏教授、刘永平教授、田可文教授),硕士生导师157人,博士生4人、硕士生470人(含美国留学生1人)。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

三十多年来,学院的学位制度从无到有、研究生培养能力从弱到强、研究生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学院在研究生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将其发展历程大致上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起步阶段(1979年至1989年)

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完成了恢复招生和研究生教育制度初步建立两项重要任务,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也由此步入起步阶段,特点是成立学术机构早、培养工作起步早、招收学生相对少、学科布局相对少。这一阶段的研究生教育集中在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和民族器乐专业方向,先后培养硕士生36名,授予硕士学位32名。

1979年,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前身)成为国家首批硕士授权单位,“作曲技术理论”学科成为首批硕士授权点,作曲系招收了4名首届硕士生,分别为高鸿祥(专业方向:配器,导师:王义平教授)、王安国(专业方向:和声,导师:马国华教授)、魏景舒(专业方向:配器,导师:王义平教授)、彭先成(专业方向:指挥,导师:曾理中教授)。为确保首届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学院专门成立了以谢功成教授为组长,由作曲、和声、曲式、复调、指挥等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小组,以“研究生培养指导小组”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由此持续了多年。

图1 1981年学院首批硕士授权点获批文件

1981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学术委员会,由院长林路担任主席。当年4月1日,学术委员会举行年度第一次会议上,讨论了学位和成立1979级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组等问题。首批硕士生毕业时,学院又组成了以孟文涛教授为主任的答辩委员会,并特邀中央音乐学院江定仙教授和四川音乐学院刘文晋教授审阅论文和参加答辩会议。1982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由17人组成的“学位评定委员会”,由谢功成教授担任主席,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学位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其中的音乐学科由童忠良教授担任副主席,史新民、王义平、巫一舟、孟文涛、方炳云、蒋箴予、杨匡民、梁訢担任委员。同年4月14日,我院就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举行了历史上首次音乐学科学位评定工作会议[1]。

图2 1979年学院举办全国“第一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

从首届硕士生培养工作开始,学院就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1979年,全国“第一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在学院举行,研究生导师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等教授提交大会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产生出广泛影响。

从1982年起,我院开始申报“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向博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该学科研究生导师郑英烈教授率先在全国首开“序列音乐写作”课程。1988年,作曲系又率先在国内音乐艺术院校开办了文、理两科兼容的“音乐音响导演”(录音艺术专业)。这一时期,学院的音乐学和民族器乐学科也开始起步。1986年,湖北省教委下发《关于下达我省高等学校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专业通知》(第039号),内容涉及6所院校22个专业,我院音乐学和音乐表演艺术(中国乐器演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可见,在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起步阶段,处理好研究生教学质量、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的关系,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理念。这一阶段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虽然不大,学科布局虽然不完整,但为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1990年至1999年)

1993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坚持方向、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特点是办学规模稳步上升、学科建设逐步加强、机构设置不断完善、招生影响不断扩大,先后培养硕士生101名,授予硕士学位96名。

1991年,在湖北全省1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学院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获准立项建设且第一个获得验收。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学位[1993]39号文件,下达第五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和专业点名单,学院音乐表演艺术(声乐)专业被批准为硕士点,同年,经湖北省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和审定,学院音乐表演艺术(管弦乐器演奏)被批准为第一批试办硕士点专业。经湖北省学位委员会授权,学院从1994年开始试行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管弦系长笛专业学生徐戈成为首位免试推荐的研究生)。

图3 1991年学院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文件

图4 1993年度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1994年9月,学院成立了研究生部,由周振锡副院长兼任首任部长。研究生部将原来由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的研究生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籍管理、生活管理工作集中,统一由研究生部管理。研究生部与院学位办公室合署办公,同时还承担着学院学位管理工作职能,并兼有学科建设职能[2]。到1997年,学院党委批准成立研究生党支部,后升格成为学院党委的直属支部,此后又成立了研究生部党总支。2013年,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学院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学院党委又适时成立学科建设与规划办公室,与研究生部(学位办)合署办公。

1995年,在国家和湖北省新一轮硕士点增列和调整中,学院又增设了音乐表演艺术(钢琴、管弦乐器)和音乐学(音乐教育)硕士点。1996年,经湖北省教委批准,学院开始首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招生和培养工作,首期招收学员12人。1997年,国家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的学科、专业目录》下达后,学院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艺术学科中的六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对应调整为“文学”门类所属“艺术学·音乐学”学科硕士点。1998年,学院申报的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获批并开始招生。

这一历史阶段,是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学院现今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规模、学科结构和办学特色基本上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加速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 制定了“积极发展”的研究生教育战略,学院党委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确定了“办大众化音乐艺术教育、保持精英教育功能”的办学指导思想,研究生教育作为学院“保持精英教育功能”的主阵地,在此阶段得以快速发展,特点是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这一阶段培养硕士生932名,授予硕士学位846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由此进入到以高质量、高水平、高起点为目标的新阶段。

2000年起,学院开始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生。2004年,研究生教育中的音乐学专业(涵盖本科全部音乐专业方向)入选第三批“湖北省级重点学科”,并在当年度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学院被授予“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图5 1995年湖北省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名单

进入“十一五”以后,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进入良性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学院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MFA) ”和“全日制艺术硕士”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省级研究生级教育创新项目——“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产生出积极的社会影响,“音乐与舞蹈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实现了首届音乐专业博士生和首届舞蹈专业硕士生的招生和培养。

图6 2000年学院研究生教育暨学科建设汇报音乐会

图7 2001年学院关于遴选重点学科的通知

三十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学院在充分发挥老一代导师示范作用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青年教师。历代的研究生导师,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教授以及学术成就突出的副教授和骨干教师,都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其中有的研究生导师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省级政府学位委员会音乐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有的先后被授予国家音乐最高奖项“金钟奖·终身成就奖”、“湖北省金编钟奖·终身成就奖”;有的成为“全国优秀教师”;有的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的专项津贴;有的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作品经典”殊荣;有的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彰;有的被评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荣获省“文艺鄂军百人工程·十佳优秀青年文艺人才奖”等等,学院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不仅保证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使学院优良学术传统弦音不辍,薪火相传。

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学院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表演创作科研并重、协调推进学科建设,全面改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地凝练了办学特色和突显了学科优势,顺利完成学院“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也取得了相应的工作成绩。

(一)“十一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绩

1.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学院在校生人数从2005年底的4853人增加到2010年底的576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由2005年底的261人增加到2010年底的371人,增长率为7%左右。五年间,学院累计毕业各类学生6256人,其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89人,五年累计授予硕士学位(含同等学力者)536人(研究生五年平均首次就业率为95.6%),授予学士学位3267人,授予成人教育学士学位595人。

图8 2010届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

2.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批准学院为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2006年,“音乐学”(050402)被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列为全省第四轮拟增博士点建设项目,“舞蹈学”(050408)和“艺术学”(050401)也被同时列为拟增硕士点建设项目,当年度学院申报的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被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立项建设。学院的音乐学学科继“十五”期间的“省级重点学科”之后,又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6-2010)”, “湖北省优势学科(2008)”。

2007年,“全国第二次艺术硕士试点院校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分别在汉举行,学院先后承担了“全国艺术硕士试点院校教育工作会议音乐舞蹈晚会”和“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音乐舞蹈晚会”演出任务,展示了学院研究生教育成果。

上述从1982年起,学院开始“申博”历程,多年来学院始终不懈地坚持开展“申博”工作,以提高研究生教育层次和加强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积累,学院凝练出“作曲技术理论”、“民族音乐学”和“中国音乐史学”三个主要“申博”方向。多年来,我院部分研究生导师以其学术影响力多次受聘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答辩工作,院长彭志敏教授还于2008年被上海音乐学院遴选为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

图9 “音乐学学科”在“九五”、“十五”、 “十一五”期间连续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10年1月18日,学院召开了研究生教育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院性的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这是学院关于本科教学改革之后,一次有步骤启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会议。院长彭志敏教授致开幕词,他在对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史作简略回顾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提出希望和要求,副院长刘永平教授代表学院作《转变观点 深化改革 为提高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而努力》的主题报告,党委书记杨锋教授致闭幕词,他指出本次会议将在我院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我院研究生教育上新台阶。本次会议了进一步明确了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办法,提出了配套促进研究生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的激励措施,协调了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之间的各种关系,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力推动了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

图10 2008年学院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规划建设汇报会

图11 2008年学院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评估音乐会

图12 2010年学院首次全院性研究生教学工作会议

2010年,学院“舞蹈学”被遴选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在国家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中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后被评定为湖北省“艺术学”门类中唯一的“十二五”重点(特色)学科。

3、研究生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学院于2005年开始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作为国家一种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位制度,艺术硕士(MFA)试点工作的实施,极大地优化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结构,开创了学院在音乐专业高端人才培养上的新途径,拓展了学院在音乐创造性人才培养上的新视野,五年中,研究生部通过“出台一份文件、制定一套方案、成立一个中心、创办一本学刊、召开一次全会”,有效完成了艺术硕士(MFA)试点工作,为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积累了经验。“十一五”期间累计招生培养177名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

表1:武汉音乐学院2005年-2010年艺术硕士(MFA)招生情况统计表

2010年,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学院开始开展艺术硕士全日制学历、学位“双证”教育,通过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以适应国家实现分类培养和合理调控学术型、应用型研究生比例的新要求。

3.研究生教育成果显现提高

“十一五”期间,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正式立项建设。自创建以来,在教学、实践、管理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至2010年底,研究生部共举办“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系列艺术实践音乐会44场。在“十一五”期间,两名艺术硕士(MFA)入选“全国首届优秀艺术专业硕士音乐会”并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两名艺术硕士(MFA)在国际性专业赛事中荣获专业赛事第一名;一名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一名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一名艺术硕士(MFA)赴意大利参加“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荣获金奖,一名文学硕士研究生的艺术歌曲作品荣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奖,一名文学硕士研究生(钢琴专业方向)在美国旧金山奥克兰举行的“第十六届美国音乐公开赛”中,荣获青年组第一名。一名文学硕士研究生参加“毕兹卡《土家土》”组合,代表我省赴京参加第13届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组单项决赛并获铜奖。此外,部分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还在“十一五”期间,分别参加各类重大的艺术实践和学术活动,如教育部“高雅艺术进高校”专项演出70余场, 周末音乐会重点演出43场,重点专业赛事20余次创作或改编音乐、舞蹈作品148部,出版著作9部、专业文集14部,462篇,以上的这些成果中,许多都是研究生导师或研究生所完成,此外,10余篇硕士研究生的学论文还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图13 “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演出节目单

(二)“十二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努力方向

“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也是学院向全国同类音乐院校前沿地位奋力迈进的关键时期,学院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扎实推进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在全国同类音乐院校前沿地位的高水平音乐学院”的战略任务,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以此为目标,紧密围绕“出人才、出作品、出成果”的工作方针开展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

1.在学位点建设上

进一步加强博士点建设。2012年起,学院按照湖北省教育厅和省政府学位办主持的“武汉城市圈一级学科艺术学博士点”工作要求,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展“艺术学理论”(音乐)博士点建设。2012年刘永平教授、田可文教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同年招收2名首届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博士生(首届博士生为王球、王茜);2013年又招收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音乐史学专业方向博士生2名。学院将在进一步做好“作曲技术理论”和“中国音乐史学”专业方向博士生联合培养的同时,努力推动“民族音乐学”方向的博士生联合招生培养工作,以此促进湖北省艺术学科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本轮重点学科建设周期内,学院还将力争实现“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

图14 2010年联合培养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书

进一步加强舞蹈学硕士点建设。2012年,学院开始首次招收舞蹈专业方向硕士生(首批舞蹈硕士生为熊妍、苏忠、黄静裴、陈琪),与此同时,学院还将同步加强音乐和舞蹈专业建设,为舞蹈专业研究生教育积累经验和教学成果,并积极争取舞蹈艺术硕士(MFA)获准招生。

进一步加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建设。巩固提升“音乐与舞蹈学”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成效,稳步扩大音乐专业艺术硕士(MFA)规模和招生方向,加强音乐学(理论)、录音艺术、音乐表演品牌与特色和舞蹈编创专业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理论有效、实践有效、育人有效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努力培养技术过硬、艺术过硬、学术过硬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图15 2011年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

进一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建设。努力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音乐艺术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联系,建设具有音乐院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和音乐理论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课程与艺术学科的特色课程相结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教育、艺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点的学科方向,并力争将此学科建设成为湖北省级重点学科。

在新增学位点建设上力争扩充“艺术学理论”硕士点。坚持立足荆楚大地,以楚文化研究为学术背景,围绕艺术学原理、艺术史、艺术考古、宗教艺术和艺术管理等方向,大力推进“艺术学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形成完善的艺术学人才培养体系。

表2: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一览表

2.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上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总量和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导师的整体结构(职务、年龄、学历和学缘)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我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7人。在157名硕士生导师中,从年龄结构看,在职人员112人,占导师队伍的71%,离退休人员45人(其中部分人员仍承担着研究生教学工作任务),占导师队伍的29%;35岁以下人员5人,占导师队伍的3.2%,45岁以下人员49人,占导师队伍的31.2%;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演奏家文凭人员10人,占导师队伍的6.4%,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高级演奏家文凭人员65人,占导师队伍的41.4%;从专业结构看,音乐表演与舞蹈专业方向109人,占导师队伍的69.4%,理论类专业方向48人,占导师队伍的30.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7人,占导师队伍的4.5%。

学院在导师队伍建设上,将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导师选聘、考评和分配机制。还将通过积极申报湖北省“楚天学者”、“楚天学子”、“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和设立“武音学者”项目,聘请海内外高水平音乐专家来院任教或讲学;通过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学科(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与此同时,通过“青年教师成长工程”,进一步加强青年导师队伍基础建设。“十二五”期间,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上,力争每年引进或培养高层次音乐人才3-5名,使各个学科都有高水平学科(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导师。

3.在研究生学术平台建设上

在继续建设好“湖北省音乐表演研究生艺术实践中心”的同时,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等重要文件精神,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生工作站”的有利条件,为研究生的艺术创作和实践拓展空间和平台。鼓励支持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东方系列艺术团体(“东方交响乐团”、“东方中乐团”、“东方合唱团”、“东方舞蹈团”、“东方室内乐团”)的艺术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研究生参加武汉琴台音乐厅“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实训实习活动。加强学报《黄钟》“研究生专号”建设和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学刊建设,继续建设好作曲系“读书品乐会”和音乐学系“音乐学研究生学术沙龙”等研究生学术平台。

图16 研究生学刊

4.在研究生教育与对外交流上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由研究生新生进一步拓展到全体研究生、新上岗的研究生导师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构建良好的学术风气,共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

加大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的力度,进一步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与优化课程结构、精品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结合起来,与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质量监控结合起来,注重教学内容的育人实效、知识更新、技术含量和能力培养作用。

加大研究生教学研究的改革力度,鼓励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参加科研、艺术实践和创作活动,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将自身的研究课题和艺术实践成果,努力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能力,为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制定研究生创作和艺术实践和科研管理办法,在创作、研究环境、条件提供、经费投入等多方面给予保障,从体制上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音乐评论,关注和引领现实的音乐生活。拓宽研究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渠道,把研究生创作作品、艺术实践成果纳入对研究生的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丰富研究生社会实践载体,鼓励研究生走进社区、农村、部队,在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中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图17 2010年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加大研究生教育的对外交流力度。在继续做好与台南艺术大学进行音乐学研究生“交换生”培养项目的同时,拓展与台湾合作院校的数量和合作内容,并推进与国外音乐院校的交流合作。“十二五”期间将努力新建校际合作关系院校3-5所,以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交流。鼓励、支持优秀研究生参加海内外一流的专业音乐比赛,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和专业水平,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积极扩大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招收,重点加强对亚洲各国公派中国的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吸纳接收。

综上所述,三十多年来,武汉音乐学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经了不平凡的历程,秉承“立德、自强、崇文、精艺”的武音精神和优良学术传统,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学位授予到多种学位授予、从个别方向培养到音乐学所有方向的全覆盖”② ,可谓三十余载奋进跨越,三十余载春华秋实。为了我院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历代的研究生导师以教育者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奋斗不息。回顾过去,我院的研究生教育艰辛而辉煌;面对现实,研究生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研究生教育充满无限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将我院建设成为全国同类音乐院校中前沿地位的高水平音乐学院,要求我院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必须在不断改革和科学建设中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勇于作为,也理当更有作为。

图18 2012学院与台南艺大研究生交换培养协议书

注释:

①从1979年至2013年学院共招收硕士硕士研究生32届,其中1980年、和1982年未招生。

②参引彭志敏院长在“2010年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开幕词。

[参 考 文 献]

[1]汪义晓.卓然有立三十年(上·六五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J].黄钟,2009(1).

[2]周振锡.增强质量意识 强化质量手段——武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J].研究生教育科学论丛[M].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其他参考文献 ]

[1]汪义晓.卓然有立三十年 (中·七五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 [J].黄钟,2009(3).责任编辑:田可文

Development both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gree Affair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HU Jun

Abstract: That the academic degree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began in 1979. This paper discussed on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both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gree affair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writer divided it in three stages of starting one from 1979 to 1989, developing one from 1990 to 1999, and expedited one from 2000 to nowadays, it also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degree affair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3篇

回顾2013年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学术活动、理论建设和教学成果三个方面着眼。

一、学术活动:学术会议向务实方向迈进

2013年,音乐教育的学术活动多以会议的形式呈现,且大都集中在由教育部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以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主持下召开的。据笔者统计,近3年音乐学科以全国(或国际)名义举办的学术会议在数量上呈递增趋势:2011年13次,2012年16次,2013年17次。各高校愈来愈认识到,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的举办,是一个学科、一所高校、一个专业及其团队学术活力及学术影响的标志性体现。因此,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有了快速提升,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以突出学科与学位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4月2日,教育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编写工作会。根据学位办【2013】7号文件要求,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接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的委托,开始启动编写《艺术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的工作。

5月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发起,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参加的“音乐与舞蹈学”博士点单位的“6+1”学位建设会议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就学位点建设以及在大行政区发挥作用和高层次课程资源共享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5月13日,“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北川论坛”在北川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市教科所、北川中学联合举办。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和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及6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此次论坛为期两天,围绕“在操作中学习、在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展示,通过专题演讲、专家与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和学生亲密接触、恳谈互动,探讨音乐教育改革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5月17日,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香港教育学院音乐系、澳门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和台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澳门理工学院举办。论坛主题是“媒体时代的学校音乐教育”。

9月26日,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共同协办的“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类、戏剧与影视类、艺术学类、设计学类和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此次会议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层次看,是近年来堪称在规格上最高的一次盛会。

10月23日,在西南大学召开了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音乐与舞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会议就音乐表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会议还听取了各办学单位的经验汇报与交流。

——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为主题的会议有:

6月8日,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歌剧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本届歌剧论坛主题为“攻坚克难,开创中国歌剧创作新局面”。这是自“2008中国歌剧论坛”及“2011福州首届中国歌剧节暨歌剧节研讨会”以后,我国歌剧界的又一盛事。

6月25日,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全体代表大会”。大会选举杨瑞敏任名誉理事长、吴斌任理事长、尹爱青等10人任副理事长、莫蕴慧副理事长兼任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第六届理事会共有理事104人,常务理事37人。

9月2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研究生论文评比”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活动收到近千篇论文。经过21名来自全国各有代表性院校的教授、专家审阅,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的优秀研究生论文。

11月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教师教育)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分会合唱学术委员会主办,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会议邀请指挥家严良堃主持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院合唱与指挥研究生专业展示交流活动。此外,还分别邀请指挥家杨鸿年教授、吴灵芬教授及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副院长、指挥家詹德洛夫就合唱指挥中的合唱排练的技术和音乐风格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参会者还就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交流。

11月13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与中国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在广州大学音乐学院举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与会代表就跨学科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各抒己见。将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方法论引入传统音乐的学术研究,是此次会议继2012年5月在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召开的“区域音乐文化”研讨会的一次深入和推进。

11月16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音乐美学笔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近36所高校的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和音乐哲学界的学者就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等问题展开讨论。

——以突出学术研究为主题的专题会议有:

5月2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的开题。来自全国六大行政区的17位相关专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开题仪式。项目主持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主持了会议,国家社科基金委教育学规划办负责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主要负责人莅临开题现场,并作辅导。此举意味着国家社科基金委对音乐学人主持教育学类重点项目寄予希望。

6月12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召开了“第三届音乐分析国际研讨会”。来自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作曲系的30余位高端作曲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和德国作曲家莅临会议,并做主旨演讲。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以国际视野,面向未来”。

11月4日,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的子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开题会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课题组专家、相关领导和四川省23所承担子课题研究学校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举办,必将进一步推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的传承和保护。

12月19日,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由国家民委民族教育司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主持召开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传承”学术会议在黑龙江民族艺术职业学院召开。国家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国35所民族学院100余位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学者参加会议并做学术交流。

12月21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召开“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音乐教育学专家齐聚京城,就基础教育新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以来,高等音乐教育的应对策略等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研讨。

上述学术会议与学术活动的举办,从多个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一是会议的主办和承办方多是国内较有影响且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二是会议主题多是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三是各学会在会议前的策划与会议中的意见实施起着主导作用;四是参加会议的专家不再是单一的院校教师,而在不少的大型会议中,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政策起草人、专业新闻媒体人都频现会议;五是所有会议均以论文遴选形式作为参会资格。因此,有了会议内容制定上的指向性强、会议的发展走向上的实效性强、会议诉求上的期待性强、会议承接上的针对性强的四个特点。

二、理论建设(一):学术论文由趋同化向个性化、热点化转移

音乐教育论文代表着音乐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盘点学术研究的前沿信息,学报是不可以忽略的。为此,笔者将视角集中在全国有代表性的9所音乐学院和7所艺术学院的学报以及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艺术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共计20本学术期刊的统计(不含各地方音乐类或艺术类期刊)。2013年,关于艺术学的学术论文共有2113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刊载,其中包括音乐学类(教育教学类、表演与音乐分析类、音乐学理论类)、歌剧与戏曲类、文化传承类、电影类、舞蹈类、艺术评论类。在所有的艺术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类的文章为211余篇,约占整个艺术学论文总数的10%。从数量上看,虽然较为乐观,但与全国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数量比较起来,仅从数量上看也还是落后于音乐学(理论)论文数量的。这一点是值得从事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深省的。

在音乐教育类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代表性论文有:《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文化经济时代深圳高等职业音乐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圣玛利亚女校与‘女基督徒’音乐教育——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音乐教育研究》《试评埃利奥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知识论的新视角》《俄罗斯音乐学院声乐课程体系研究》《传承·变革·创新——沈阳音乐学院琵琶教学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究》《美国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现状研究——以柯蒂斯音乐学院和乔治梅森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艺术学上升为门类后高等艺术院校发展建设思考》《关于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思考》《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中的声乐艺术教育改革》《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反思》等。关于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提高的代表性论文有:《视唱训练新方法——读谱预备训练》《钢琴技巧训练中手部的技能损伤的避免》《合唱指挥的素质要求及教学技巧初探》《高师钢琴教学中非‘童子功’学生有效的训练方法——落臂与放松》《构唱训练在现代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拓展》《灵活多变的启发式声乐教学》《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等。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有:《奥尔夫团体音乐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的实验报告》《论音乐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聚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运用》《基于人体肌肉记忆到神经条件反射的声乐训练》等。这些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多数来自各专业艺术院校的学报,其作者也大都是一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撰稿人。从署名上看,一方面,他们已经取得学位或在读学位;另一方面,这些作者多为副高级职称。这就不难看出一些实质性的需求所在。不论其目的与功利取向如何,这类文章是很具有可读性、学术性和批判性的。

诚然,音乐教育类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着2013年音乐教育的成长与进步,通过以上论文的综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聚焦点多集中在建立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考、探索、引进、批评。因此,回顾、借鉴、创新、发展成为2013音乐教育的主题。但在音乐教育学科技能技巧的提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受教者快速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以及音乐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性文章始终少见于诸学术期刊。但与之近3年的音乐教育类论文选题比较,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以往较少见的教育理念、课程评价、培养规格等探讨性的选题明显增多,而趋同性的教学法和作品分析类文章则明显减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各学刊采选论题导向在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科研的学术视野正趋于个性化和热点化研究。

三、理论建设(二):科研选题在不同层次项目申报中中标率大幅提升

2013年的音乐教育类科研选题中标率,比之近5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首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在仅有的艺术学分类基础上,又增设了教育学类的选题;其次是在艺术学类分组中,第一次出现了教育传承类的项目获准通过;再次是教育学类分组中,音乐教育的项目有了一席位置。还有在教育部的人文与社科研究项目中也吸纳了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这一改变,不仅大大增强了高校教师科研的兴趣与积极性,也极大地引导了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教学和科研取向,提升了研究层次,促进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2013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的申报,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类这一最高级别项目申报中,音乐教育类项目的申报与2012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在教育学类申报中是持平的。具体情况如下:

如果我们稍加分析,与2012年做一下比较,就不难看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2年度获准立项的总数为117项,其中音乐教育类选题仅有13项,仅占总数的11.1%;2013年在145项中音乐教育项目有23项,占总数的15.86%,同比增长了10.10%。在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中,2012年立项为173项,其中音乐教育类有23项,占总数的13.3% ;2013年在198项中,音乐教育类项目有39项,占总数的19.69%,同比增加6.39%。由此,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项目管理部门和专家们对音乐教育已经给予一定的重视;另一方面,从事音乐教育的执业者在申报能力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上述数据统计也不难看出,无论是在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还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中,音乐教育类课题数占总课题数的比重还是偏低,教育学项目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的选题不当;另一方面,可能是申报方对选题论证未达到立项标准。是否其他因素笔者不敢妄加分析,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申报单位和项目承担人绝大多数是高校和高校教师,所以在教育学的两个(国家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层面上,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四、教学成果(一):坚持讲台与舞台实践的双重评价标准

2013年,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关于音乐教育的各种比赛也在常态化进行中。举办各种比赛的目的就是要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研究,重视实践能力,同时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展示演唱、演奏水平、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以引导学生在注重讲台的同时,也同样不能忽略舞台实践。

7月14日—19日,由香港童声合唱协会主办,国际合唱联盟、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协办的“2013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比赛”在香港举行。活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好评,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40多支合唱团云集香江进行音乐文化交流,同时为中国内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高水平的合唱节的机会。

9月15日—22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宜昌市政府主办,中国音协大型活动办公室、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柏斯音乐集团承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长江钢琴第一届全国钢琴比赛”在湖北宜昌开赛。

10月20日—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珠江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共同协办的“珠江凯撒堡钢琴”第三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在云南昆明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两百余所高校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717名声乐选手参赛,仅担任伴奏人员就有164人,观摩人数580人,总计参加此次活动人员达1461人。可谓盛况空前。

10月25日—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协办的“海伦钢琴”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演奏比赛在上海师范大学开赛。此次比赛有来自全国近200所高校音乐院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和学生参赛。

11月19—26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广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金钟奖共有367名选手参加声乐(美声、民族)、钢琴、钢琴与弦乐重奏四项比赛。6位选手获得金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金奖组合3位成员)、12位获银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两队获银奖组合共6位成员)、19位获铜奖(包括钢琴与弦乐重奏三队获铜奖组合共10位成员)。同时,本届金钟奖还评出了胡松华、于润洋、冯文慈、何占豪、李重光、谭冰若6位音乐家的“终身成就奖”。

五、教学成果(二):坚持高校服务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办学宗旨

2013年夏冬两季,正值暑、寒两假。根据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制定的“国培计划”任务要求,本年度全国有50余所高师院校的音乐学科承担了“国培计划”的培训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除港、澳、台外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约有6000余名中小学第一线音乐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30余名“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奔赴全国巡回授课。承担此次培训任务的主要教师一部分是来自经教育部遴选的“国培计划”专家库的首批专家,另一部分,即绝大部分教师是来自承担培训任务所在院校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这项活动的实施,不仅使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教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更新,也不同程度地充实了学科前沿信息,并享用了来自全国或本地区最为优质的音乐教育资源。此类报道已见诸新闻媒体。

回首2013年,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盛事连连,欣喜中增添了一种强烈的自信。铿锵有力的步伐,展示了坚韧与豪迈,不仅增强了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还将唤起我们创造辉煌的自觉,更让我们对2014年充满了绚丽的期待。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双导师制

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实现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特定标准的构造样式及运行方式。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又具有泛型性,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又因为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所以它包含着一些固定的要素,即导向性要素(即培养目标)、组织性要素(即培养过程)、调控性要素(即培养考核)。因为培养模式具有泛型性,所以一经形成便可以为培养单位所遵循。但培养模式一经形成之后,同时也具开放性。也就是说,培养模式不是僵化不变的,培养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以开放和改革的态度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

一、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密切与音乐行业接轨,注重音乐艺术实践,突出音乐职业导向。”在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注重培养模式与行业标准密切接轨。学院邀请了遵义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小平、重庆高戈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阎旭、重庆市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频道总监寇锦等业界精英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并参照相应行业标准设计课程模块。二是注重知识发展性与职业导向性的密切融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学术性的价值取向,这是艺术硕士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职业艺术教育的根本所在。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艺术行业精通技巧的从业者,而且是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兼备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三是突出艺术职业岗位能力和艺术职业素养的培养。着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学分权重。联合艺术创新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基地的师资和硬件设施以及其他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

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音乐专业知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音乐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领域的专门人才。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必须符合这一培养目标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经过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人文综合素养+专业理论基础+艺术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在这一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是导向性的要素,是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对培养工作进行检验的立足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是培养过程,也就是组织性要素。毕业环节则是对整个培养过程的最终考核,也就是调控性要素,通过这一环节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音乐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面向社会、服务地方需求、促进音乐事业繁荣发展”的理念,构建了“2+1”的课程体系,即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行业实训,实践环节以课内实践、专题创作实践、作品展演、行业实训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完成。根据艺术硕士教指委颁布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导性方案),艺术硕士(音乐)的课程类别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实践环节、选修课。重庆师范大学艺术硕士音乐领域各类课程的学分数及所占比重可参见表1,公共课与专业必修课见表2。在重庆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硕士课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音乐艺术实践、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专业主课、高级视唱练耳、音乐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等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音乐艺术实践属于纯粹的实践性课程。学院要求这一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形式为音乐会或实践性成果的展示。比如,对于声乐方向的学生,培养方案要求他们必须开两场音乐会,方能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音乐艺术实践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中,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此处的实践课程同独立实践环节不同。独立实践环节侧重的是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最终检验。而必修课中的艺术实践类课程侧重的是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形成性评价。实践类课程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贯穿于课外活动中;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为了增强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能力,学院开设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作品分析、视唱练耳等课程。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理念和美学观念,而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接受到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培养方案中开设了音乐美学课程。音乐心理学类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应对音乐表演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比如,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演出中的怯场等。开设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方法的掌握,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在表演中呈现作品,在创作中把握好作品的风格特质。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一门视唱练耳课程,帮助学生解决音乐表演过程中的音准问题。除了必修课程中的音乐艺术实践课程,还有独立实践环节,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能力展示(毕业音乐会)三项内容。该校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艺术实践基地的行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一年,同时学位论文(设计)须建立在艺术实践基础上。该校艺术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培养任务。学生修完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通过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同时还须通过艺术行业职业资格认定,方可毕业授位。“2+1”课程体系即两种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加上行业中的实习、实训,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音乐艺术硕士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现音乐艺术硕士培养目标,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以保障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1.探索有效的音乐艺术硕士招生模式音乐艺术硕士招生录取工作可以说是整个培养过程的起点,也是培养模式和社会大环境的中介。音乐艺术硕士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优秀生源的选拔。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我国艺术硕士(音乐)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内容的安排已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需要。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校情况的招生模式。学院在招生考试内容和细则方面做了较为细致的设计。首先是考试科目及内容的安排。初试除了英语和政治这两门国家组织命题的科目以外,还有两门学校自命题的专业科目。很多院校目前都考一门艺术学原理类的课程,有的院校考艺术概论,有的考查艺术学原理等。作为将来的实践性音乐高级人才,掌握艺术学原理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安排在初试也比较合适。该校所设置的考试科目名称为艺术基础理论,考查的重点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一般地方师范院校初试环节的另外一门专业课考试往往是安排一门音乐理论课,如音乐作品分析或音乐史论课程等。笔者认为,初试环节的另外一门专业课,应该安排音乐技能面试。艺术硕士(音乐)和音乐与舞蹈学的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不同,前者的培养目标更侧重于音乐实践能力。在招生考试中,招生单位应该尽早地对考生的音乐技能有所了解,选择音乐技能优秀的考生通过初试,以便更好地保证生源质量。2.搭建校内外艺术实践与艺术科研活动平台学院加强原有的三春湖之韵演出季、研究生半月音乐会、缪斯讲坛、导师讲坛、研究生学术沙龙等品牌活动的建设,努力将其打造为音乐学术品牌,使其成为艺术硕士人才孵化基地和音乐艺术创新实践的平台。学院高度重视合唱团、行进管乐团、舞蹈艺术团等学院艺术团的建设工作,探索有效的乐团运行机制,吸收音乐艺术硕士加入艺术团。这些艺术实践活动和艺术实践团体为音乐艺术硕士提供了充足的校内艺术实践机会,大大提升了他们的音乐艺术实践能力。缪斯讲坛始于2012年,学院邀请校外知名教授、艺术家为学院师生在该讲坛讲授大师课或作专题讲座,迄今已经举办20届。学院组织校内导师在导师讲坛为学生作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研究生学术沙龙的学术研讨。通过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从事音乐科研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为进一步密切与行业的联系,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重庆市歌舞团、重庆市歌剧院、诗仙太白集团文工团、遵义演艺集团、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重庆武警总队政治部文工团、璧山县文化馆等十余家艺术企事业单位共建了艺术创新实践基地,并长期保持联系。这些基地行业认可度高、设施完善、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可为艺术硕士音乐领域的师生提供广阔的艺术实践空间。通过与艺术实践创新基地的合作,学院艺术硕士师生参加了多项文艺演出和艺术创作,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与行(企)业合作,锻炼了师资队伍,同时也提高了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学院积极建设艺术实践管理制度,探索改革艺术实践活动的管理模式,努力将艺术硕士音乐领域师生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真正推向社会,主动参与到地方社会文化生活中,尽量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需求,加强校外音乐艺术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使得艺术硕士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互动。3.推行双导师制,校内外联合培养和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作为专业学位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学校和艺术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培养,同时应该大力推进双导师制度。根据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编著出版的各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和校外导师的情况并不乐观。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艺术硕士中较为广泛地推行了双导师制度,在校外艺术实践创新基地中选拔优秀的行业专家担任艺术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5篇

高师音乐专业本科学位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音乐的学科特殊性造成学生较为关注技巧及指导教师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部分选题仍存在以下问题。(一)选题过于宏观和宽泛,研究深度不够部分选题过于空泛,选题范围过大的问题,如《最真实的历史歌词与历代生活的特点》,其中历代生活可包括历史上所有朝代与时期,范围过大;选题《中国音乐剧发展历程探究》和《中日古筝音乐风格之比较》两篇选题,前者要梳理中国音乐剧整个发展历程,后者采用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和日本的古筝音乐风格进行研究,几千字的本科论文只能触及浅表。本科生知识储备与学术积累不够深厚,面对过于宽泛和宏观的选题难以胜任,易造成大题小作,未形成对某一领域中某一问题的深入及全面的认识。(二)选题重复现象严重,研究内容单一四届毕业论文部分选题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如近年来流行音乐中“中国风”元素盛行,学生选择《浅谈流行音乐中的戏曲元素》对其进行研究,造成选题扎堆。由于声乐方向学生较多,选题雷同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学生选择共鸣、呼吸、咬字吐字等较老的选题进行研究,类似选题共有30余篇,缺乏创新性。电影音乐领域大多数选题就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展开论述,从相同视角对不同的电影进行研究,所用理论问题大致相同,易出现抄袭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三)选题措辞不够规范部分选题明显存在语法和用词上的问题。如浅析《美声唱法中演唱中文歌曲的必要性》,选题表意不清;如《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罗西娜之比较》语言表达不够凝练;《钢琴演奏左手的风采》中名词与动词位置颠倒;《关于音乐的心育功能探讨》中“心育功能”不是规范的学术用语。

加强高师音乐专业选题质量的对策研究

基于以上高师音乐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量化分析及存在问题的探讨,结合笔者的音乐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一)从制度层面,可实行“双导师”指导制高师音乐专业指导教师部分侧重于实践、部分侧重于理论研究,侧重实践的教师技能性较强,侧重理论研究的教师学术性较强,可两两组合实行“双导师”制。学生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论文选题较多,而高校论文指导教师理论性较强,对一线实际教学情况了解较少,也可将其与基础音乐骨干教师进行两两结合。这样可全方面对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论文给予指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二)从技术层面,可建立论文选题资料库高师音乐专业可采用计算机将往届学生的论文题目进行整理,并对历届选题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做出选题各领域统计分布图,引导学生向选题较少的领域和新兴领域进行研究。论文选题的重复、相似现象除了在不同届出现,也可能会出现在同一届,要对本届论文选题进行实时更新予以公布。(三)从指导教师层面上,积极进行选题引导论文指导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积累和开阔学术视野以引导学生,也可引导学生选择容易着手的论文类别,综述类论文是就某一问题的现有研究进行整理与述评,对于大多数从未写过学术论文的同学而言较为容易上手,如《2007年—2010年中国音乐类学术期刊声乐论文研究综述》等。调查报告类论文学生可对家乡的地方戏曲剧种或剧团进行调查,学生只要切实进行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则不会出现抄袭现象,如《由太康道情剧团实地调查所引发的思考》等。(四)从学生层面上,努力拓宽学术视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应意识到毕业学位论文的意义,并认识到选题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学术论文的阅读与研讨,拓宽学术视野,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注重选题的创新性。高师音乐专业院校应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切实提高学生论文选题质量。学生则应勤于关注学科发展,注意学术知识和能力的积累,结合实践早日着手考虑选题,及时发现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论文选题,写出符合高师本科院校要求的高质量论文。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6篇

音乐时空:您是怎样走上音乐学研究道路的?

刘经树教授:1978年初,于润洋、何乾三两位老师去上海考区为音乐学系招生,我作为恢复高考后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音乐学本科生被录取。

音乐时空:您的学士论文《瓦格纳的唯意志论哲学内涵》,本科阶段就选择这样深奥的哲学课题进行论述困难一定很大吧?

刘经树教授:这个课题涉及我们通常说音乐学分析的“两张皮”:第一“张”指的是音乐本体,也就是和声、曲式分析方面;第二“张”指深层分析,包括社会思潮、作曲家个人经历,怎么把这两张皮贴切地用于一位作曲家身上,还有一定难度。现在看来,当时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完成这个题目。

音乐时空:您是于润洋先生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在您探索音乐学的过程中,于老师给您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刘经树教授:于老师治学严谨,做学问的态度认真。首先从资料研究出发,这是音乐史研究的出发点。其次对研究实事求是,不追求任何浮夸的东西。这些直到现在仍指导着我的学术研究。

音乐时空:您的硕士课题《炽热的宣泄与静穆的象征――瓦格纳乐剧和德彪西歌剧的比较研究》仍是以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作为主题,二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吗?

刘经树教授:硕士课题是本科阶段论文的延续。研究重点还是瓦格纳的乐剧,德彪西的歌剧只是进行比较研究的参照物,涉及较少。

音乐时空:您在上世纪80年代末,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进修,研究德国歌剧,是否可以理解为您对瓦格纳研究的延续?

刘经树教授:国家公派进修只限一年。鲁尔大学有研究瓦格纳的专家布莱格(Werner Breig)教授,所以我选择继续对德国歌剧、瓦格纳的研究。

音乐时空:您在波鸿鲁尔大学访学一年后,直接进入科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有什么原因吗?

刘经树教授:我第二年向当时国家教委申请转为在科隆大学攻读哲学博士,获得批准,为期五年,经济上是自费的。攻博最后两年,我获得德国天主教学术交流中心(KAAD)的奖学金。

音乐时空:在德国攻读音乐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与国内有何不同?

刘经树教授:德国有精神科学的历史与传统。这个概念不同于中文的人文科学,也不同于英语的社会科学。在德国,攻读精神科学专业学位需要学习三个专业,所有专业研讨课论文必须用德语撰写,获得必修学分后,才有资格撰写博士论文。我选择了音乐学、汉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共修了10门课学分,直至博士论文通过答辩,足足花费了七年时间。近年来,德国大学陆续改革教育制度,废弃了精神科学三个专业的死规矩,允许学生选择一个或“一个半”专业的学制。

音乐时空: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德国大学的教学体系?

刘经树教授:德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哲学硕士学位,故本科学制以中期考试(Zwischenprüfung)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Grundstudium),课程包括各种专业基础讲座课、练习(改题)、初级研讨课(Proseminar),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本科学习阶段。通过中期考试后,学生进入第二阶段为主要学习阶段(Hauptstudium),课程以高级研讨课(Hauptseminar)为主,相当于其他国家的硕士研究生阶段,还要撰写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后,大学毕业生获哲学硕士学位。近年来,德国一些大学开始引进学士学位,可以不参加中期考试毕业。

音乐时空:什么是研讨课?

刘经树教授:国内大学授课大都采用讲座课形式,教师从头讲到尾,像是“灌鸭式教学”。这种授课方式优点是,把教师所知关于这门课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适于在本科前两年正确地打下课程的专业基础,学生能尽最大可能避免走弯路。它的缺点是不利调动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动性,总是只能跟在课本知识、老师讲授后面,欧美大学的研讨课弥补了讲座课的缺陷。教师、学生一起站在研讨课讲台上,每一门研讨课选择一个专业题目。头两次课由教师讲授,提供给学生有关这个题目迄今研究进展、参考文献。同时,教师公布第三次课以后每周课的内容,学生最迟于第四周选择自己想作课堂报告(Referent,就课题的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日期。届时,学生、教师对报告提出问题和意见,作报告的学生期末提交一篇学期论文作为修毕成绩。研讨课的最大优势在于,首先相当于每一位选课学生对课题某个问题作了研究,其次,教师对课堂报告的辅导同时也是给全班同学上课,每一位选课学生都能从课堂报告的教学辅导中受益,教学效率是个别辅导课的数十倍。初级研讨课与高级研讨课的差别在于选题的难度和课堂报告的篇幅。如上所述,初级研讨课仅限本科一、二年级学生,课堂报告限每人15分钟;高级研讨课适于本科三年级以上学生及研究生,课堂报告每人30―60分钟不等。研究生高级研讨课相当于学位论文的阶段汇报。我从2005年回国任教后,先后开设了十几门研讨课,课题涉及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领域――《音乐术语学》、《19世纪音乐结构史》(专业课或共同课)、《18世纪音乐》、《20世纪音乐》、《瓦格纳的音乐戏剧》、《贝多芬的音乐思维研究》、《独立音乐观念》、《什么是音乐?》、《音乐文本研究》、《系统音乐学导论》(上、下)、《音乐史编纂学导论》、《声乐作品文献选读》、《德语音乐文献选读》等。这些课程都采用德语音乐学文献的内容。我认为,普及研讨课能使国内大学教学尽早摆脱私塾式教学体制,追赶国际上通行的教学理念。

音乐时空:您最终选择《道家音乐思想及其对古琴音乐的影响》作为博士论文课题,这令人十分意外。

刘经树教授:德国的博士论文有规定,开题前需要查阅音乐工具书――《音乐的历史与现状》(MGG),前人做过的课题不可以重复选择。德国学者对西方音乐,尤其瓦格纳的研究已经很多,我决定做中国古琴音乐的相关研究,这在德国尚无先例,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学者查找第一手资料有语言优势。

音乐时空:您在德国学习的音乐学方法是怎样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接轨的?

刘经树教授:主要采用音乐美学的阐释学,中文叫作训诂学,就把别人的话加以阐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美学、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阐释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系统,绝非将别人的原话拿来进行简单的改写、转述。

音乐时空:您在博士论文完成后,研究重点又回到西方音乐学,这又是出于何种原因?

刘经树教授:这是由于我在加拿大多伦多湖滨音乐学院教授皇家音乐史考级等课程的教学需要。

音乐时空:加拿大的音乐史教学与国内音乐学院是否存在不同?

刘经树教授:加拿大在学术上属于英美系统,在英国实证主义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背景下形成,与德国精神科学领域很不相同。我国在前,音乐学受前苏联、东欧国家音乐学专家来华讲学的影响,尤其是其庸俗社会学的工作方式留下消极作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大量英美音乐学名著陆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迄今国内西方音乐研究一直受英美系统支配。你只要看看格劳特在《西方音乐史》怎样分析巴赫作品的风格,再看看德国阐释学哲学大师伽德默尔怎样对巴赫进行阐释(《美学与诗学――阐释学的实施》,吴建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就能明白这两个系统的深度差异。

音乐时空:德奥音乐学与英美音乐学的具体区别在于何处?

刘经树教授: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是,“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这里的“幽灵”原文就是Geist,意为精神、心灵、才智、精神实质,也构成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的词干。它的含义远远超出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指德国学术界旨在达到人的精神实质的宏远目标。在音乐学领域里,英美学者编纂的通史、风格史、文化史数量,已出版了大量专著和系列丛书。这些著作旨在叙述西方音乐从低向高端的发展过程,以及各国作曲家的生平与作品,未涉及音乐作为人的精神深层产物。

音乐时空: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德国音乐学发展的历史概况?

刘经树教授:18世纪末最早出版的音乐通史之一,由德国音乐学家福克尔(J・N・Forkel,1788年)撰写。1885年,德国音乐学家阿德勒(G・Adler)提出,只有描述音乐从低向高发展的历史音乐学是不够的,应以论述音乐艺术真理的系统音乐学补充它。音乐学成为精神科学的一个领域,阿德勒由此获得“音乐学之父”称号。20世纪以来,德国出现在阐释学传统下长大的一代杰出学者达尔豪斯、艾格布莱希特等人,在音乐学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没有德国精神科学传统,就没有德国音乐学今天在国际学界的领先地位。

音乐时空:您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的多门选修课可谓“仅此一家”。您在讲授这些课程有什么不同?

刘经树教授:我认为,我们不能老在英美音乐学者后面啃他们半个世纪前的牙碎。从2005年回国至今,我始终致力使国内学界摆脱英美系统的束缚,介绍德国精神科学的音乐学研究成果。我教《20世纪音乐》采用德国音乐学家达努泽(Danuser)的同名著作,系达尔豪斯主编的七卷音乐史(1980年)中最后一卷。这套丛书除了第6卷是音乐结构史以外,是集体编著的德国音乐学界公认的音乐断代史著作。今年秋季学期,我将把第5卷《18世纪音乐》的主要内容引入国内。达尔豪斯为此卷写了数万字的导论、《移民文化的意大利器乐曲》及《贝多芬与器乐曲形式思维》两节。该书还有论述《梅塔斯塔西奥歌剧》、《巴黎歌剧之争》及《歌剧改革》、《法国革命歌剧与交响乐传统》等英美学界从未提及的丰富史料。

音乐时空:2013年9月召开的西方音乐史学会第四届年会上,您提出西方音乐史研究的重中之重在于“原创性”,在第一手资料稀缺的状况下,怎样才能做到尽量避免拾人牙慧?

刘经树教授:原创性是任何学术研究的生命线,这是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里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问题。德语“Geschichte”译成中文,兼有“故事”、“历史”的含义,故事但凡讲第二遍就会有摘引、抄袭因素。我们研究西方音乐史,决不能复述别人讲过的话,必须有自己的原创性。传统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第一手资料研究(Quellenforschung,作曲家留下的乐谱手稿、文字文本)。近350年来,西方音乐史家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已达到饱和,在其基础上,出版了大量第二手资料(音乐学家对作曲家的研究专著)。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几乎不能接触到第一手资料,最多只能找到一小部分的第二手资料。我认为,我们研究西方音乐决不能自足于写“第三手资料”。结构史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音乐史达到原创性的唯一可行之路。

音乐时空:从《为了理解而反省、我思――论埃格布莱希特的音乐史编纂学》与《“作品”、结构史、人的历史――论达尔豪斯的音乐史编纂学》两篇文章,不难看出音乐史编纂学也是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您认为我国的西方音乐史编纂学应该遵循何种理念?

刘经树教授:19世纪,德国精神科学遵循哲学阐释学;1950年以后,德国精神科学转向教义思维形式(罗塔克尔:《精神科学中的教义思维形式及历史主义问题》,[Erich Rothacker, Die dogmatische Denkform in den Geisteswissenschaften und das Problem des Historismus, 1954])。简而言之,教义的思维形式是以理论统领学术研究,尤其体现在史学研究,应摒弃传统的叙述方法,坚持用理论来研究。

音乐时空:那么,音乐结构史的教义是什么?

刘经树教授:系统音乐学是音乐史学的教义思维形式,包括音乐美学、演出机制、作曲技术甚至音乐学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能统领音乐史学研究。音乐结构史难度很大,与传统历史音乐学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音乐史家若能完成如此大的学术转向,就必须扬弃历史音乐学原理。这也是目前世上只有一部音乐结构史的原因。

音乐时空:为什么您主张,我们中国人要走音乐结构史的道路?

刘经树教授:音乐结构史是教义形式思维的产物,其研究结果的可能性保持无限开放。中国人无法接触西方音乐史学的第一手资料,但善于理论思维,能用系统音乐学教义,达到史学研究的原创性。

音乐时空:我国迄今西方音乐研究一直以历史音乐学为主,系统音乐学处于研究的薄弱环节,您能否为青年学者提出一些提高系统音乐学能力的方法与建议?

刘经树教授:系统音乐学在中国还鲜为人知,应多读一些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和作曲技术理论的著作或论文,加强自己的音乐学理论能力。

音乐时空:音乐结构史要求从演出机制(社会学)、美学观念和作曲技术进行论述,于润洋先生提出的“音乐学分析”也是从这三方面展开研究,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刘经树教授:音乐学分析基于19世纪阐释学,旨在对作品作本体分析、深层内涵分析,理解作品背后的作者。音乐结构史是20世纪德国精神科学的成果,它只关注作品本身,跳过了作者。

音乐时空:我看过您的《从文本批评迈向关联域化――后现代音乐学的一种趋势》,您对音乐文本批评的确也有独到的见解,文学文本批评运用到音乐文本批评也是德奥音乐学传统吗?

刘经树教授:并非如此,德国人在文本批评方面较为落后。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本批评是从诗歌文本研究开始。直至80年代,国际音乐学界才开始把音乐作为文本来研究。现在,文本批评已经成为后现代国际音乐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一半以上的音乐学课题都研究文本。

音乐时空:您曾作为第一位中国籍撰稿人,曾参与撰写德文音乐百科全书《音乐的历史与现状》(MGG)的修订本“中国――1911年以后”条目,也曾担任中文《音乐百科全书》的词条撰写,在您看来,这两部音乐百科全书的编纂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刘经树教授:中国百科全书目前没有音乐术语学的架构,主要根据人名和体裁排列全书条目。音乐术语学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阐释学音乐学的理论成果,音乐学家埃格布莱希特(Hans Heinrich Eggebrecht)在导师古利特(Wilibald Gurlitt)的建议下,完成了《音乐术语学手册》,迄今已陆续以活页形式出版了40卷。国际音乐学界一致认可,音乐术语学是所有学音乐的人必读课程、类似于乐理的基础学科。德国主编的《音乐的历史与现状》(MGG,1994年起)和英国主编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年起),都开始采用这种体系进行编纂音乐百科全书。

音乐时空: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音声缭绕无言词――论有解说的音乐与独立音乐》,我们想知道,“独立音乐”是否等同于国内学术界所说的“纯音乐”、“无标题音乐”?

刘经树教授:后两个概念没有反映出独立音乐的准确含义。纯音乐是英译(pure music),但是,独立音乐(absolute music)不是“纯的”,正如叔本华所说,它就是表象世界本身,包含人的一切喜怒哀乐情感。无标题音乐源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新语错译“标题音乐”(西方语言没有这个概念),中文译名采纳了它。直至在前对德彪西《克罗士先生》的批判,体现出把这个用于政治目的的错误译名的荒谬性。独立音乐是西方古典、浪漫时期音乐的观念。她是音乐在自身内的同一性,扬弃了语言文字、舞蹈节奏等音乐本来不可缺少的相对因素(如无词版《指环》),达到如黑格尔所说“完全自由地观照自己”的“绝对精神”(der absolute Geist)。《音声缭绕无言词》一文对此有详尽论述。

采访后记: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7篇

1.课程设置与简介美国音乐艺术博士的课程设置为55-65学分不等,大致需要2-3年的时间完成全部课程。每个学校学分、课程设置不同,但基本都包括:专业演奏、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四大类。(1)专业演奏钢琴专业演奏课分为两种类型,即每周一次的与教授一对一的专业学习课,以及studioclass演奏课,每次为2小时。演奏课通常要求每位教授其授课班级的所有学生到场,学生自愿报名演奏和讨论交流,每位学生演奏结束之后,老师会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各自展示的机会,从而积累演奏经验、提升心理素养、锻炼语言表述能力。另外,钢琴系每个月都会举行两次pianoforum钢琴演奏讨论会,每学期每位学生必须在讨论课上演奏一次,由除专业老师之外的本系其它教授对演奏进行评论讲解,全系的学生都要求出席并参与讨论。(2)高级音乐理论和音乐历史高级音乐理论和音乐历史课程是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研讨课程,从各个历史时期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主要针对曲式结构分析以及音乐理论的深入研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维也纳古典;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上半叶;自二战以后。或者每学期指定一个作曲家,从和声曲式、历史人文各个角度对作品和作曲家进行透视分析,上课方式以学生讨论为主,小班授课,通常不超过20人。教授出题并作引导,研讨的题目内容形式都很广泛,课程选择并无专业限制,作业是以提交论文以及课堂陈述报告为主要方式。(3)副修专业钢琴表演研究生的副修专业可以从演奏方法与实践、音乐历史研究、音乐理论研究、钢琴音乐教育中选取研究方向。演奏方法与实践是为键盘和弦乐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研究巴洛克时期(1600-1750)以及古典时期(重点放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早期的音乐作品)乐器的构造,装饰音,数字低音、节奏、颤音等一系列演奏方法,除了理论的学习与论证,学生还需分组用古乐器(比如古钢琴、羽管键琴、大键琴、管风琴等)或现代钢琴进行课堂示范演奏与陈述报告。钢琴音乐教育课程分为儿童钢琴教学以及成人数码钢琴实验室教学法两个学期。后者主要针对音乐学院钢琴副修学生的集体课教学法。主要讲述如何充分的了解运用实验室里的仪器与设备,帮助学生在键盘和声技巧、即兴演奏创作、视唱练耳、钢琴演奏等方面得到提升。如果选择音乐理论或音乐历史作为副修专业的学生除了按照第(2)项里的规定修完原有的学分,还需按副修学分的要求,额外修满这两门课程的课时。(4)重点必修课程方法与研究是所有音乐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课程目的是指导音乐研究生学会应用基础和正确的研究技巧,主题包括如何利用访问图书馆资源和在线数据库;论文的引文格式和抄袭的问题;批判性阅读和写作;以及对不同音乐版本的研究,了解它们的编集,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所有这些知识都是为之后的博士毕业论储备。硕士研究生的课时是2学分,DMA学生为4学分,他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规划和写作大型的学术研究论文。所有DMA学生将必须在课程结束时提交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并进行陈述。钢琴文献与作品研究是针对钢琴专业研究生必修的课程,以对钢琴音乐有重大贡献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为线索,纵览了17世纪中期到21世纪当代的钢琴文献,宏观上对不同时期的钢琴艺术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内容包括的体裁风格、音乐特点归纳总结、不同音乐风格形成下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和赏析每个时期的作曲家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钢琴作品分析.

2.评价体系在完成所有课程后,学生首先需要确定答辩委员会教授组成员(4-6位),要求包括专业表演、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四个方向的教授,以及论文导师。其次学生需参加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并通过之后才能成为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主要用意在于检验博士生在其研究领域内的综合基本学识理论(substantiveknowledge)和职业技能(scholarlyandprofessionalexpertise),确保其有完成接下来博士论文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能力。综合基本学识理论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出题内容必须包括专业演奏、音乐历史、音乐理论、副修专业这四个方向。考试时间分为两天四个时间段,每位教授会给出两到三个问题,闭卷当场作答,主要以提交论文的形式。考试问题涵盖了几乎所有音乐时期的知识以及作品,例如:讨论20世纪初期法国的键盘音乐,至少包括四位主要的作曲家,详述各自的作曲风格以及运用具体的作品进行论证。音乐理论的教授会给出五个左右的谱例,让考生判断属于哪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并详细论述分析原因。口试定在笔试完成后的两个星期内进行,博士候选人除了回答答辩委员会的提问,还要提交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并进行陈述。对于钢琴演奏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职业技能考试是以资格审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钢琴系全体教授出席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通过。美国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有着很高的淘汰率,一般在20%-30%左右,如果不通过将无法获得博士候选人资格,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位进程。这也体现了美国艺术类博士培养极为苛刻严谨的标准,成为博士候选人仅仅是完成博士学位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需要举办三场独奏音乐会并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音乐艺术博士论文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提交:200页以上20万字的研究论文;100页论文连带一场和论文有关的projectrecita(l论文项目音乐会);50页论文连带两场lecturerecital(演讲音乐会)。形式多样的论文提交形式,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适用于演奏专业的候选人。

二、对中国钢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中国钢琴演奏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从2005年起,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艺术硕士研究生,此为音乐演奏专业目前国内的最高学位文凭。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授予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演奏专业)的国家,从设立到现在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它整个系统的规范合理性、大量丰富的研究资源、众多在各领域汇集的一流的师资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精英教育体系。因此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在专业培养模式上的成功经验和成熟体制,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对提高我国钢琴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上文论述中,已介绍了美国音乐艺术博士的专业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在接下来的比较探析中,笔者通过研究中国主流音乐学院音乐硕士(钢琴演奏专业)的培养方案,综合分析美式先进体系的优势所在,提出了如下思考和改进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美国音乐艺术博士课程设置的连贯性、系统性、全面性、平衡性、多元性是其整个教育培养模式的精华所在,其主要优势体现在重点突出,环环相扣,构架严谨,搭配合理这几个方面。专业核心理论架构稳定成型,专业选修课程阵营强大,专业副修课程特色鲜明,专业方向(演奏)课生动精湛,其合理的基本课程系统架构确实值得国内各高校艺术专业关注并借鉴:基础理论课+方法课+诸门能够让学生掌握具体研究过程的专门研究课+演奏实践课+副专业课。这样的设置不仅使学生在课程选择时灵活性很大,对于拓展视野和深度也能够起到帮助作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使得学生在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体系中逐步形成良好完善的高素质研究素养和专业视角,在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课业学习中,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综合能力,设置目标完成进度的执行能力无疑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挥。国内目前钢琴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模式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课程方向齐全,可是每个方向中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的数量和种类较为单一。宏观、普适课程居多,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细化、深入研究课程缺乏。同时也存在课程结构设置比例不合理,内容缺乏前沿性等问题。(1)美国研究生阶段倡导的研讨导修课程模式值得借鉴,教授开课命题,如“德彪西音乐的风格研讨”、“美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研究”,学生在既定的范围内自由命题,做课堂研讨、开题报告、陈述展演、论文写作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与本专业相结合的情况下,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2)应加强如“钢琴文献及作品研究”,“演奏方法与实践”“、方法研究”等钢琴专业学生所需的实践理论课程的开设。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几所重点院校外,开设这几门课程的艺术院校并不普遍。尤其是研究方法论,学会搜索与研究是研究生阶段一个重要历程,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重要依据。(3)注重跨学科领域交叉课程的发展也任重而道远。在国内主流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课程设置中没有对副修专业的硬性要求,单一的主修专业使得学生只能完全专注于演奏的探索,缺乏全面适用的知识储备,毕业之后在就业市场上其综合能力和就职空间受到影响。

2.创新培养机制目前国内各高校音乐艺术类钢琴专业研究生在完成规定课程后,学位培养考核模式为举办音乐会以及学位论文的提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考核手段单一,认定标准刻板,缺乏激励主动性学习等。针对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学位论文提交形式多样化上的创新和改革无疑是一种非常合理的考量。比如,参考美国的经验,可以将传统的论文答辩改为论文+讲座音乐会的形式,边讲边弹,生动地将论据以演奏的方式呈现,并穿插对论点的陈述与讲解,全方位的将研究成果融入到最终极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奏当中去,在整个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估,分析研究,演奏技巧,曲式理解,风格把握等多项音乐素养都会得到本质的提高。此外,艺术硕士学位的中期考核的制度也存在不足,大部分院校只是对课程完成情况的检查以及学分等级的测评,并无统一的对于硕士阶段所学课程以及本专业综合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的考核。美国音乐艺术博士为了保证学位获得者的质量水平所规定的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已成为美国成熟的博士考核制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起到了中期考核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淘汰遴选手段。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在完成规定课程后,举行综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笔试或口试),多次不合格者将不被授予硕士学位,在保证学位质量的同时,考核的形式多样化也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得不以理解参悟应用为目标,搭建条理清晰,脉络详细的知识体系,为今后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开拓多元化教学形式在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除了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加强,还应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针对以表演为核心的理念,采用灵活教学方法,逐渐完成从单一向多元化综合性学科布局,独立和封闭的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教学的发展与转化。国内的表演专业课程采用的是一对一教学形式,美国音乐学院studioclass和pianoforum这两种模式可以作为将独立封闭的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教学方法转化的起点。专业授课教授希望与学生在演奏上建立平等的交流,站在同一个高度探讨作品,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尤其是在studioclass这种新颖有效的课堂模式上,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通过相互展示评析克服表演的紧张,在相互切磋的气氛之下更好的掌握演奏技巧和艺术情感。单一封闭式教学容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局限,陷入演奏瓶颈。其次,专业理论课的课程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课堂讲授,讨论班组、文献阅读课、演讲展示、试听鉴赏,无论哪种授课形式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程内容随学科发展而不断变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

三、结语

笔者根据自己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取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的经历撰写此文,读者可通过对美国音乐艺术博士的专业培养模式的了解,获得美国高校最高层次音乐教育体系的粗略概览。文章列举分析了我国高校钢琴专业研究生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培养模式,开拓多元化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能给高校钢琴教育工作者、音乐专业的学生带来一些启迪。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68-02

一、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的出台背景

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决定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健全和完善了国家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高层次、应用型”具体体现在“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艺术创作领域的各种表现形式。”

对招生对象的原则要求是“学士学位”和“艺术创作实践经历”,而入学考试则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这种强调专业内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在目前我国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结构状况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当时,我国只有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可招收音乐表演研究生,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基本上都从事教师工作,真正回到舞台上从事音乐表演的极少。“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建设一支以具备相当艺术实践能力的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依据当时的情况看,整个文化系统中,音乐教育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水平低、缺乏系统性的训练,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我国艺术硕士教育科研现状

艺术硕士的诞生,打破了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只有单一文学硕士学位的缺憾。艺术硕士在我国是一个新生儿,只有短短的五年多的历史。在这五年当中,已经有几十多所院校陆续获得培养艺术硕士的资格。从目前教学要求来看,有些院校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相比传统理论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面,不仅仅强化了技术技巧的学习,甚至理论课要求要强过前者;理论课的学分要求还要高过前者,这样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学习,必然造成更大的压力。至于课程设置的种类与多样性、生源差别、学术交流活动、学习与就业等等问题,尚没有系统性的经验总结与可供参考借鉴的任何权威性、开放性的资料。

这五年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情况,能够见诸媒体的信息,不外乎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陆续归纳出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与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学术支持。从这些间断性的零星报道和体会文章,透露出一个信息,就是教师以个体为单位在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在有限的传播范围内起作用,缺乏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没有系统性地搜集和整理,急需将这些零散但是具有统计和理论价值的资料,上升到理论高度,成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公共财富。

目前国内几乎见不到就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学与学习方面理论研究和探索方面的学术文章和科研论文,缺乏系统的经验总结报告和经验探讨文章,没有后续的科研提供权威、全面、翔实、可靠的资料保证。部分原因,是由于艺术硕士学位类别的起步较晚,一切尚处于摸索方向、积累经验的开端。

艺术硕士源于系统性、专业性地提高艺术专业实际表现能力的要求。相对于理论型人才培养,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对教学现象的分析与归纳、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等方面,更加需要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的数据采集、分类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因为所有教学行为的个性更强,共性相对较少;教学的即兴性更强,计划性较弱;经验总结方面更困难,更加需要专业的面对面指导,艺术表现和交流的平台作用更强。这就决定了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归纳成果方面,全面、细致科学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这又涉及到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时间、分析模型的建立、分析方法、结果归类等等一整套系统的作业程序。

三、国外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艺术硕士在美国、英国以及原英联邦主要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发展得比较成熟。涉及的专业非常广泛:电影、戏剧、美术、音乐、艺术设计、舞蹈、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制作等艺术创作领域。然而在美国,MFA通常授予戏剧相关的专业。美国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却大都不使用MFA这个称谓。表演演奏专业和作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常叫“音乐硕士Master of Music(MM)”;音乐理论和音乐史方面的研究生则授予“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音乐教育专业则授予“音乐教育硕士Master of Music Education (MME)”等等。

从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模式上看,美国的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十分成熟,影响力也最大。这种成熟并非是僵化套路的程式化。开放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与进步的机制性措施。美国开放的教育体系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纳人才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发达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科研理念。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伊阿华大学等院校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非常完备。师资、课程、课外专业活动、学术交流都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学校的教学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并且给学生充分的表现和交流机会。对于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方向来说,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在相应的科学研究方面,他们往往针对非常具体的项目提出针对性极强的项目建议、可行性分析,并且给予任课教师以充分的自主决策空间,充分发挥艺术的个性。在总结评价中,也是以学生艺术表现的个性价值作为首要条件。这一切看似随意、以“个性”为前提的判断标准,背后是强大的资料数据分析和科研体系作为支撑,将庞大的数据量通过科学的归类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作为科学证据,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

美国艺术院校协会(The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CAA)和美国专业艺术和设计学院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rt and Design)对于艺术硕士(MFA)设有明确、详细的规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以实践性、创作性为主,强调应用性,同时,也要求必要的艺术素养和理论知识。入学考试着重考察学生的创作才能和表演天分。教学计划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表演作品的广泛性,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学位授予标准主要看学生创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艺术创作技能和表现力。毕业汇报以演出和作品展示为主要考察标准,同时完成专业艺术分析、总结文章或论文。

德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音乐专业的设置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比如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大学之一“柏林艺术大学UDK”,音乐专业分为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音乐表演专业就是以培养表演艺术家为宗旨,针对那些准备成为职业乐团、乐队演奏员以及独奏演奏者的学生设立;音乐教育专业就是为培养教师,课程以教育理论为主;而音乐继续进修学制是在以上专业基础上继续学习,已获得不同的文凭。与艺术硕士同等学历的学习,就在表演专业的学习当中,毕业授予Diplom(硕士学历)。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的音乐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也大致相似,专业设置直指培养目标。

四、艺术硕士教育应关注的问题及启示

目前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培养模式相对单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学位论文写作等理论方面,音乐艺术表演还需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他们社会最需要的艺术实践能力。在校学习期间的艺术交流活动应当更加丰富,加强校际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教学体系尚应体现重视艺术实践的特点,与艺术人才成长规律。

艺术硕士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经验摸索和总结。基于此,笔者开展了“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科研项目研究,这一项目具有单一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用性――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培养教育整理出第一份全面、细致、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基于此资料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音乐专业艺术硕士的教育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授课方式、课程类别、课程内容、课内外相关交流活动的建议;毕业生就业跟踪及反馈建议;如何体现艺术硕士培养的“高层次”和“实用性”。

增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是为我国艺术人才在职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全面提升艺术技能和素质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为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伟冬.关于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2000(02).

音乐学专业学位论文范文第9篇

Seminar应用于音乐学硕士理论课程教学的两个案例

semin一教学模式引入中国高等教育的时间虽然较晚,但目前我国多家硕士授予单位均将seminar作为培养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之一。笔者作为音乐学硕士二年级学生,在校研修的多门理论课程大都采用了semin一教学模式,现拟以“中国古代音乐史”和“戏剧戏曲治疗学初论”两门课程的Seminar研修经历加以阐述。

(一)“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的seminar过程概述

“中国古代音乐史”为硕士专业学位课,在学习模式上,任课教师和研修的16名学生采用seminar的研学方法,将课程分为两个大专题,即前半学期的“先秦诸子音乐观及其审美意识”和后半学期的“《乐记》的文本翻译及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解”。

1 “先秦诸子音乐观及其审美意识”专题又被划分为六个小专题,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和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16名学生又被分为两个小组,每组8人。第一小组分配到孔子、孟子、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小专题;第二小组分配到庄子、墨子和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小专题。每个小组的8名成员可以在属于自己小组的专题中再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但每个小专题主讲人不得少于两人。讲课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每次课安排三个人讲课,规定参考书为《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学生可以围绕自己专题的准备工作再选择其他合适的参考书。为了让第一批讲课者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也为了让其后的学生更好地运用seminar模式,第一堂课由教师示范完成。在接下来由学生主讲的seminar过程中,教师要求听讲的学生每人要向主讲者至少提出一个问题,问题可以涉及所讲专题的方方面面,但重点应针对主讲者在专题中所持的学术观点。最后由教师作总结、点评。

2 “《乐记》的文本翻译及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解”的专题又被分为乐本篇、宾牟贾篇、师已篇等11个小专题。18名学生3人一组被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1个小专题。学习模式为小组共同准备,并推举一人主讲,在大家提问时另外两人个可负责解答。同样,第一堂课的semi―nar也由教师完成。

(二)“戏剧戏曲治疗学初论”课程的seminar过程概述

此课程为全校性的硕士学位选修课,选修的学生共计45人,来自多个专业、系别。教师选定的两本必读参考书均是原版英文书,选读的五本参考书,其中两本是台湾出版的中文翻译版,其余也是英文原版。整个课程分两部分进行,讲授内容按照章节来分配。

第一部分共10个章节,由15人共同完成,每3人两个章节,内部协商分配具体的讲课内容。每次课3个人都要上台讲课,讲课之前把翻译稿或讲课提纲发给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每次课均由教师先做简单的开场白,学生讲完之后或者自由提问,或者大家一起讨论,最后仍由教师做总结。通常,教师会对学生的讲课提出问题或对争执不一的问题做出解答,并在Seminar进行不畅时进行调节、梳理等。

第二部分有15个章节,由其余的30人按每两个人一个章节,学生内部协商分配具体任务,且每次课安排4人讲课。

(三)Seminar模式的收获与出现的问题

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因为学生都刚进校,之前在本科院校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所以大家对Seminar的教学方式感觉很新鲜,热情很高涨,备课积极主动认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尽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上讲台,略显紧张;学生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有待提高;对多媒体设备的操作略显生疏;对课题内容理解深度深浅不一等等。但总体来说,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戏剧戏曲治疗学初论”课程,因为大部分学生已经历了一个学期Seminar的训练,所以备课、讲课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但因为对该学科陌生,且教科书和参考书又多是英文,学生在理解授课内容上有一定困难;课程又属于选修课,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有限,所以总体效果稍微欠缺些。但是学生从这两门课程以及其他理论课程的Seminar过程中获得的收效是有目共睹的。

1 Seminar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收获

(1)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逐步提升。Seminar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不仅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以及创新的灵感,还有助于养成学生终身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良好习惯。

(2)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包括学术交流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英语对话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认真聆听他人的讲课,不但扩大了知识面,而且还提高了积极思考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等能力。

(3)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而Seminar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但强调对学生独立分析、判断、设计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还使讲课内容得以深化和拓展。

(4)学生提升了独立讲课的自信心,积累了独立做科研的经验。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选择去高校做教师,要承担科研任务,硕士阶段Seminar的训练将为其以后的工作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5)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得到实现和强化,社交能力有所提高和改进。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范围、深度和广度日渐减少,尤其是硕士生、博士生之间的交往显现出“私密化”倾向并受“同行是冤家”等狭隘传统观念阻碍。而Seminar的交流模式,则提供了一个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空间,带动了学生交际圈的扩大,增进了相互理解,为建立友谊提供了健康的平台。

2 Seminar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自己主讲专题学术深度的掌握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总担心自己的讲课会被别人“小看”,因而过分追求

讲课的“高水平”,以至于超越了自己的驾驭能力,导致Seminar进行中出现一些偏差、错位;还有,部分主讲学生由于资料准备不充分,或者对资料研读不精、不深,导致一些Seminar的内容质量不高或内容过于简单,学术交流价值较低。这样通常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课堂气氛沉闷,甚至陷入僵局,讲课人只能草草收场;二是讨论交流流于形式上的空谈和说教,缺乏实践意义。

(2)当教师缺席,改由教师委派的学生主持时,也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学生们讨论得很热烈;一是整个过程都流于一种形式,主讲人讲完自己的课不等提问便草草结束。这种情况在全校性的学位选修课中尤为常见。

(3)对于选修课,如果是按照章节分配讲课任务,很多学生往往只去研读自己讲课部分的内容,剩下的内容就不再去关心,甚至在Semi-nar的过程中常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结果别人讲什么一概不知道,自然也提不出问题,Seminar的效果当然就会受到影响。

这些问题如果不加注意,Seminar的过程就会流于形式,极大削弱Seminar课程所应达到的效果。

对两例Seminar个案的思考

综合上述两例个案的优势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注意以下几点,可能会使Seminar模式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合适学生的Seminar专题的确立很重要。Seminar模式的宏观结构是由教师的概要式讲述和专题研究两大部分组成,专题的确立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相对独立但又不脱离教师的教学计划大纲,这样学生既可以选择自己相对更感兴趣的专题,又不至于“跑题”。所以从专题的确定来看,前例个案应该更为合理一些。它的专题更具体,更实用,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后例个案按照课程的章节来确定各自的专题,并由教师事先安排,学生缺少自主的选择;且相应的参考资料也比较缺乏,又全是英文,学生理解上有困难,这就很难深入进去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后往往成为翻译、宣读课,听讲人自然也很难提出问题来讨论,使Seminar的效果受到影响。

(二)指导教师应在Semi-nat进行之前系统、全面地介绍该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学科的前沿发展背景,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和命题,提纲挈领地勾勒出这门课将要讨论的相关主题,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并将它们分派给相关的参与学生,为学生的备课、讲课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铺垫。

(三)由指导教师先做一个类似专题的完整的模板式Seminar非常重要,一来学生可以借鉴,二来也为第一批讲课的学生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

余论

笔者认为Seminar教学确实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匹敌的优势,但是Seminar教学法也不是可以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有不同教学模式的选择,比如,全校性的学位选修课(特别是像第二例个案一类的新兴学科)可能更适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因为全校性的选修课对学生的科研要求不是太高,更多带有知识普及的目的。如果教师还像对待专业学位课一样给学生列出很多参考书目,整个学期都让学生去准备Seminar,这样就会失去Semi-nar的真正意义,效果可能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模式。

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一般来说都代表着任课教师在此领域的造诣、创见,教师通过主讲方式可使学生更系统、完整地获得对课程的了解。如果全部换成学生主讲的Seminar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可能会相对孤立、浅显,更主要的是学生逐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下次选择选修课时,学生可能就会避开有Seminar的课程。所以,选修课由教师主讲,学生可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并领略授课人的讲课风采。这样,作为选修课也就达到了它开课的目的。当然,也许可以采取一半时间由教师主讲,一半时间由学生主讲等更为灵活些的Seminar方式教学。

上一篇: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下一篇:音乐学院毕业生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