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20:04:26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学院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探索性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76-012

适应性是生物体对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学上将适应性界定为是一种心理能力,具体来讲指的是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起来,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能否处理好复杂、重大或危急的特殊情况,与他(她)的心理适应性高低有很直接的关系。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一直是高校与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学校适应性[1]是指大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观念等,从而适应学校或院系的价值体系;认同学校的目标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适应性与人际关系适应性等方面。Birch&Ladd[2]的研究得出适应性分为学业行为、学校喜好、学校回避、班级参与和自我指导五个维度;陶沙[3]提出了大学生入学适应的五维模型,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处理适应、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等5个方面。

然而在大学校园里,人们每当提起学艺术的学生,都会让老师,家长觉得是很头疼,艺术类学生由于其自身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年龄差距较大,在进入高校之后表现出了更大的适应性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此,对音乐学院学生的学校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进而为探讨艺术类学生更好适应学校的方法提供依据。

一、预调查

1.问卷的形成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搜集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测量项目[4]。访谈的主题围绕“你认为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各方面是否能较好的适应”?进行。访谈对象为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各6人。通过对12名学生的访谈,发现该专业的学生对于学校适应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生活适应三个方面。开放式问卷的调查对象为音乐学院在校大学生,共发放开放式问卷30份,回收28份,共获得30个反应项目。对所获得的反应项目进行归类汇总和内容分析,合并类似项目,形成了包含24个项目的初始问卷。

2.初始问卷的结构考察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初始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正交旋转,剔除多重负荷的项目与因素负荷较小的项目,最后剩下14个项目。统计结果表明,预试数据的KMO值为0.70;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3个,根据项目内容,分别命名为学习能力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学校生活适应性,三个因子的总方差解释量为51.132%,初始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5。

二、正式研究

1.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音乐学院学生学校适应性调查问卷》,根据初始问卷的预数据所进行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对初始问卷的项目进行了筛选,形成14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A-E)。A表示该项目中的表述非常符合自身的情况,E表示该项目中的表述非常不符合自身情况,从而构成了音乐学院学生学校适应性正式调查问卷。

2.被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音乐学院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学生115名,发放问卷115份,回收112份,有效回收率约97.4%。

三、结果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112名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正交旋转。统计结果表明,KMO值为0.70;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3个,总方差解释量为51.132%,结果比较理想。因子负荷矩阵旋转的结果与变量共同度以及各因子方差解释量分别如表1、表2所示。

1.因素的构成

参与项目分析的项目为14个,在因素分析前先进行项目分析:把所有被试在学校适应性调查问卷的总分计算出来,以前27%和后27%划分高低2组,将各个题项上的数据进行高低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将不显著的题项剔除。结果高、低分组所有题项都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

表1 项目与问卷的相关

注:*P

2.因素分析

(1)线性检验

经过检验可知,KMO=0.70,数据适合于做因子分析。P

(2)抽取共同因子

在进行因素分析过程中,按照以下几个标准删除项目:①最大负荷值小于0.3;②各个变量在几个因子上的负荷都比较大;③1个因素上的题项不少于3个。采用方差极大旋转,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共抽取了3个共同因子,方差贡献率达到51.132%。这3个因子的贡献量分别为17.865%,16.994%,16.273%,都大于5%,这说明所获得的3个因子在结构上反映了音乐学院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组成部分,具有可解释性。

3.效标效度

利用SCL-90量表作为效标,考察了适应性问卷的效度情况,结果显示: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

4.信效度的检验

(1)信度分析

内部一致性信度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s a系数)为0.752,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695、0.665、0.664。

表2 样本A数据各因子α系数及方差解释量(n=100)

(2)效度检验

表3 各个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矩阵

从表4中可以看出各个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557~0.600之间,呈现中高度相关,显著性水平均达到P

四、讨论

本研究对音乐学院学生学校适应性调查问卷进行初步的编制和心理测量学检验,结果发现其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效度。本量表14个条目Cronbach a系数为0.752,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695、0.665、0.664。因子F1与F2、F3之间都呈正相关。通过因子分析,该量表共抽取3个共同因子,分别是学习能力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学校生活适应性,且解释率达到51.132%,各个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557~0.600之间,呈现中高度相关且P

本文对结果中所提取的共同因子F1、F2、F3分别作出以下定义:学习适应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并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掌握学习方法。人际关系适应性:能够处理好自己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欣赏别人的长处,并非一味的只关注自己的优势。学校生活适应性:能够独立、自主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能积极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活动并能对一些事物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等。

此外,对于本次研究,该调查问卷虽然具有一定的信效度,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本研究只选取了音乐学院的学生,未选取美术学院等其他艺术类的学生,因此样本的代表性还不够等,这也是我们在今后需要关注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天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编制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4):93-95

[2]Brich SH,Ladd GW.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7,35(1):61-79.

[3]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2:83.

[4]钱颖,凌文辁.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因素结构及其与行为绩效关系的探讨[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暨南大学,2004:24-25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综观2007北京现代音乐节,节目纷繁精彩,令人目不暇接,有很多近年来音乐节中少见的创举。本届现代音乐节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同在, 现代性和传统性并置,各种艺术门类的交融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九天来,现代音乐节中 “马拉松”似的交响音乐会、室内音乐会、主题研讨会、学术报告会、讲座等对与会者和学习者而言,是一次学习现代音乐的良好机会。

一、 盛大豪华的音乐节开幕式

5月26日下午,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的舞台按照日本福冈筑紫乐所表演日本雅乐的要求布置一新,绿地毯红围栏,一派喜庆气象,能够容纳三百多人的演奏厅内座无虚席,连楼梯和走道上都挤满了观众。来自全国各大音乐院校作曲专业的师生们汇聚一堂,共同翘首2007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盛况。

音乐节出品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萁淌谑紫戎禄队辞。 他向大家介绍了本届音乐节的组织和筹划情况,提出本次音乐节的三个亮点:对20世纪伟大作曲家勋伯格音乐的演出和研讨;首届全国管弦乐配器法研讨会和音乐院校学生配器比赛以及将于5月30日晚举行的"诗歌美文朗诵音乐会"。北京现代音乐节艺术总监叶小纲教授在致辞中说:“从最初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到今天,现代音乐节已走过了五个年头。每一位在座的作曲家都为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为全球音乐在亚洲的交流,为中国新一代音乐家的成长,做出了艰苦的探索,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音乐节已得到了全国各地的专业音乐家和广大音乐爱好者发自内心的大力支持,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对现代音乐创新的探索,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培养新一代音乐工作者,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德国柏林三月音乐节艺术总监玛蒂斯•奥斯特沃德(Matthias- Osterwold)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期望“北京”和“柏林”这两个重要的音乐节有更多的相遇、对话、交流与交换艺术家和节目等合作事宜,营造一个有创造性的氛围。

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沛东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向音乐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北京现代音乐节是一项非常有活力、有创意的活动,对音乐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出了许多好的作品、论文、思想和精神。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教授等其他兄弟院校代表在贺辞中指出,音乐节已不仅是为音乐院校作曲教学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提供周期性的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北京现代音乐节,从中得以学术、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信息、启示和经验都会大有裨益。

开幕式中,还十分紧凑地穿插演出了四段精彩节目,分别是日本福冈筑紫乐所带来的日本雅乐《舞乐“兰陵王” 》、韩国TIMF现代室内乐团演奏的尹伊桑的《无题――为室内乐而作》、周龙的《无极――为钢琴与双打击乐而作》和奥地利新音乐团倾情演绎的勋伯格的《南方的玫瑰》。这种独特而新颖的开幕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热烈效果,令人回味无穷。

二、 各类音乐会彰显魅力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勇于创新是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一贯宗旨。2007北京现代音乐节在九天中推出了三十多场的各类音乐会,这几乎创造了音乐节中的奇迹。尤为重要的是,这些音乐会均创意新颖、独具特点且尽显魅力。

1. 琳琅满目的现代音乐会

音乐节期间,上演的现代音乐专场音乐会包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勋伯格作品专场,北京现代音乐节委约作品专场音乐会,奥地利Die Reihe新音乐团专场音乐会,美国当代作曲家阿文•鲁西亚作品音乐会,意大利现代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德国Accanto二重奏音乐会,法国Danel弦乐四重奏音乐会,西班牙现代室内乐音乐会,“秋山鸣――花样年华”音乐会,“钢琴马拉松”音乐会等。曲目包括了欧美和东方国家一些最主要的作曲家的现代音乐作品以及推出了一些年轻的当代作曲家的作品。 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各自不同背景作品显示出对现代音乐不同观念的阐释,是一次东西方音乐观念的大碰撞,无疑给现代音乐学习者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7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勋伯格作品专场》,在国内首次专场演出了勋伯格的六部作品。其中,勋伯格作品的权威解释者美国钢琴家麦克尔• 弗莱德曼(Michail Friedmann)精彩演绎了勋伯格的《钢琴小品三首Op.11》和《钢琴组曲Op.25》,他的演奏干练、深刻而内省,有节制的踏板控制和精致的触键,使作品在从乐句到整体结构上异常清晰,令听众耳目一新。此外,他还担任了整场音乐会的讲解及《拿破仑颂Op.41》的诵唱者,使听众能够很快理解勋伯格的作品。《月迷皮埃罗Op.21》则由女中音歌唱家梁宁担任独唱,她准确的发音和迷人的音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剧中的“念唱”音调和人物的心理,那似乎是幻想的、梦境般的美妙真实地展现在每个观众面前。选自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六首Op.3》则明显带有晚期浪漫德奥艺术歌曲的特点,而《艺术歌曲两首Op.14》就明显有倾向于自由无调性风格的写作。这场勋伯格音乐的专场音乐会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听众们仍热情高涨,这些缪斯的圣徒们为勋伯格的音乐而痴狂。中央音乐学院EOS乐队的艺术总监胡咏言先生还特别提到作为亚洲首演的《拿破仑颂》:"这完全是一种歌剧的写法,对音乐创作具有很大意义。此前却很少受到我国音乐界关注,今天通过音乐节能把过去的音乐文化精髓传递出来,非常令人激动。”

6月2日下午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上演了别开生面的"秋山鸣――花样年华"音乐会,10首作品尽显了我国25岁以下青年作曲家的鲜明个性。这些作品短小精练、意境隽永,民族气息浓厚。 其中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大三学生刘力的作品钢琴独奏《秋山鸣》立意新颖、效果非凡,博得了热烈的掌声。这首作品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之春”作曲比赛中荣获唯一的金奖,显示出这位年仅21岁的青年作曲家的扎实深厚的功底和创作才华。张志亮的作品《川剧臆象》――为长笛,大提琴和弦乐四重奏而作,运用西洋乐器来表达我国戏曲川剧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演奏者对川剧音乐的准确把握,韵味十足。霍霏霏的作品《民风随笔――为钢琴而作》同样具有清晰的民族风格,耐人寻味。本场音乐会是民族传统与现代思维的撞击和融合,凸现了本届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主题。

2. 大放异彩的传统音乐会

音乐节期间精心组织演出了多场民族传统音乐会,使这些世界民族的瑰宝大放异彩。如“日本雅乐专场音乐会”“弦索十三套音乐会”片段、“昆曲〈桃花扇〉音乐会”“扬州清曲专场音乐会”“泉州南音音乐会”“云南洞经音乐会”“江苏评弹音乐会”以及我国著名古筝、古琴、二胡演奏家在现代音乐节期间精彩演出的我国传统乐曲和戏曲,均给与会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印象。

日本福冈筑紫乐所上演的“日本雅乐专场音乐会”再现了以古代时期的“雅乐”风貌,是集音乐之大成,也被称作“古代亚洲的乡流”。在当晚的音乐会中,舞台、布景以及服装古朴而典雅,古形制的乐器,演奏家们一丝不苟的演奏,这一切似乎让人们回到上千年以前的唐代乐舞,让人们不由惊叹日本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是如此成功。

中央音乐学院弦索十三套演奏组表演的“弦索十三套音乐会”片段极为精彩,但引出的问题又发人深省。《海青》是《弦索十三套》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套曲。本场音乐会只演奏了《海青》的片段,但依旧令观众形象地感觉到古代北方民族的狩猎生活。急切的乐句中,仿佛见到天鹅的扑翅与挣扎,海青的奋勇搏斗与追逐的场景。乐曲演奏完毕后,叶小纲老师邀请出弦索十三套演奏组的主要成员:三弦演奏者谈龙建老师就《弦索十三套》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讨论。谈龙建老师说到,1986年他们首次演出《海青》的全曲共19段时,全场连续演奏了近四小时,并且当时也进行了同步录音工作。但直到现在,录音的母带还未能编辑出版。其间,有许多的外国人士辗转找到谈老师的演奏小组希望能够进行录音出版,演奏组为了维护民族音乐传统精髓却从未答应。 谈老师呼吁所有的有识之士能够更好地保护传统民间音乐进计献策。这确实是当务之急不容忽视的问题。

3. 美轮美奂的诗歌朗诵音乐会

正如观众期待已久的那样,5月30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的《“‘我爱这土地’――诗歌美文朗诵音乐会”成为2007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一大亮点。主办方与中华文学基金会联合策划的这场音乐会,由作家雷抒燕先生出任文学顾问,他指出:“诗歌美文朗诵音乐会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有着它深远的意义。音乐与诗歌的同源,表达情感,既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又是不同的两个个体形式。音乐给诗歌插上翅膀,诗歌美文借助音乐,文学作品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从平面走向了立体,从纸面走向大众。”音乐会演唱的所有歌曲和诗歌美文朗诵的所有背景音乐均由叶小纲和他的弟子们包办,音乐贴切地表达了诗文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风格又不失创造性,加之语言表演艺术家瞿弦和、陈铎等声情并茂的朗诵强烈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观众。

三、专题研讨会百花齐放

音乐节期间,三个专题研讨会引起国内音乐界的高度关注,贯穿在音乐节之中。这就是勋伯格音乐作品及其艺术思想研讨会,传统音乐与未来社会研讨会和首届全国管弦乐配器法学术研讨会和全国音乐学院学生配器比赛。

1. 硕果累累的勋伯格学术研讨会

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美学思想及其技术理论对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本次研讨会是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举行的勋伯格学术研讨会,也是针对在世界多元化发展和中国自身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转型期中,如何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成音乐创作和研究的能力。专程前来的以研究勋伯格著名的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恰佩尔大学教授塞沃瑞尼•耐芙(Severine Neff)所作的报告《勋伯格的著作、教学及其音乐思想》和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麦克尔• 弗莱德曼(Michail Friedmann)的讲座《勋伯格钢琴音乐的哲学意义》起到了一定的学术示范作用。 同时,国内研究勋伯格学者郑英烈先生也做了相关勋伯格的专题讲座。

活动的另一主要议题是关于勋伯格论文的宣读与评比,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姚恒璐教授主持这项工作。本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共收到来自全国音乐学院的论文37篇,主要涉及勋伯格自由无调性的作品和序列音乐作品,共安排了三次论文宣读和研讨。最后经过专家评审,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刘文平提交的《勋伯格自由无调性和声思维研究》和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胡磊提交的《勋伯格〈乐队变奏曲〉的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获得并列一等奖;中央音乐学院王婷婷提交的《论勋伯格先知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南京艺术学院班丽霞提交的《“整体艺术品”〈幸运之手〉中的视觉艺术交融》等五篇论文获得二等奖;上海音乐学院袁利军提交的《研究之研究――勋伯格的创作思维与自由无调性作品中的创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谢福源提交的《浅谈“后勋伯格”时代序列思维的发展》等八篇论文获得三等奖。据悉,所有提交的优秀勋伯格论文将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结集出版,作为本届北京现代音乐节研究勋伯格的最新学术成果奉献给社会。

2.争论激烈的传统与未来研讨会

2007北京现代音乐节期间,传统与未来研讨会气氛异常热烈。 本届音乐节在不断创新中明确提出要向传统音乐学习。在音乐节上,传统音乐与未来社会学术研讨会共收到约二十余篇论文,在三个半天的研讨会中,学术氛围浓厚、气氛热烈。

提交并参与研讨的论文主要有:周海宏教授的《激发灵感、回唤规则――传统对现代的意义》,文中指出,传统所具有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对当今的音乐创作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第一,传统艺术的风格多样性对当今艺术家的创作来说,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第二,传统艺术形态中包含了人类最本真时代遵循的感性规则,对以背叛传统规则为显著特征的现代艺术追求者来说,它是一个必要的提醒。日本筑紫乐所乐长大贺信一郎的《千年雅乐》,

郑祖襄教授的《兼容并蓄,推陈出新――隋唐外来乐器“汉化”的历史和文化内因》,赵维平教授的《谈中日音乐文献史料的传存与运用问题》,李祥霆教授的《传统音乐在未来社会的位置》,张振涛研究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王建欣教授的《以音乐学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琴学――琴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琐谈》以及项阳研究员的《亲缘关系与音乐礼俗的承继》等论文均在不同的视角下阐释了传统与未来的关系,提出了各自的独到见解,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在研讨会中,对某些问题争论也同样异常激烈。在第三场的研讨会中,王纬达宣读的论文《回归与发展――浅谈文人精神在现代社会的美学价值和社会地位》,其中的某些观点就遭到与会者的质疑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4. 首开先河的管弦乐配器法研讨会和配器比赛

在作曲的“四大件”――和声、曲式、复调和配器中,配器在作曲中真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是由于配器特别重视实践,从而忽略了其理论的重要性。国内的配器理论的论文可谓是凤毛麟角。因此,2007北京现代音乐节举办首届全国管弦乐配器法学术研讨会和全国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配器比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全国管弦乐配器法学术研讨会共进行了两个上午的研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教授首先发言,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起,认为在乐队实践中学习配器是一个重要环节。国内配器教学往往忽略了对音乐声学的重视。他着重谈到配器教材的更新和观念的更新问题,应与当代的音乐创作实践相结合。在配器习题的设计上应增加配器分析,提高乐队技能性和知识性的写作训练。此外,他还谈到配器布局问题及一些具体配器手法的尝试,精辟见解令人折服。此外,中央音乐学院刘霖教授、天津音乐学院的克拉索托夫教授等专家都从自己从事多年来的配器教学的切身体会出发,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首届全国音乐学院学生配器比赛更是令人特别关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担任现场演奏参赛者的配器作品,以求得最准确的听觉效果。音乐节共收到学生参加配器比赛作品近30部,集中一天时间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当天吸引了一大批前来观摩的师生,音乐厅座无虚席。当同一部作品被不同的参赛者编配成完全不同的配器时,你可以想象音乐厅中喧闹的热烈气氛。最终,比赛获得优胜奖的配器作品更多倾向于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参赛选手们。

三、 精彩纷呈的音乐文化讲座

丰富多彩的音乐专题讲座和相关艺术的专题文化讲座成为今年音乐节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其中,音乐专题讲座有:德国柏林三月音乐节艺术总监玛蒂斯•奥斯特沃德(Matthias Osterwold)的《柏林三月音乐节新音乐概念》,美国恰佩尔大学教授塞沃瑞尼•耐芙(Severine Neff)的《勋伯格的著作、教学及其音乐思想》和《美国音乐理论史》,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麦克尔• 弗莱德曼(Michail Friedmann)的《勋伯格钢琴音乐的哲学意义》和《二十世纪听音训练课程》,德国著名双簧管演奏家彼得•威尔拉(Peter Veale)的《现代音乐中双簧管记谱及演奏》,卢森堡国际作曲比赛评委会主席马歇尔•温革勒(Marcel Wengler)的《国际作曲比赛的问题与解决方式》,刘经树教授的《现代音乐启示录――谈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郭小虎副教授的《“准确与完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应试中的配器问题》以及刘索拉的《浅谈音乐作品创作与演奏中的生命意识》等。

在这诸多的音乐讲座中,国外的专家、学者、教授们带来了新颖的观念,让人们及时了解到欧美国家当今现代音乐的发展状况。 同时,国内学者也在不同领域展开自己的探索。如刘经树教授在讲座《现代音乐启示录――谈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清晰地揭示了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理念以及“特里斯坦”和弦对现代音乐的启示。

文化讲座有: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的《通向文化创意的几个心理障碍》,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的《中国儒家文化的危机和出路》以及汪纪戎女士的《中国环境资源与未来社会》。其中,余秋雨教授指出在通向文化创意的过程中有来自精神上的障碍、在艺术形态上创新的障碍和传播上的障碍。同时,指出了解决这些障碍的措施及对策。这就是要尽快建立善和爱的精神大本营、尽快进入创新阶段和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链的形成。汤一介教授对中国儒家文化现状的思考给学子们上了深刻的一课。继承传统难道仅仅是音乐的民族性和传统性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哪里?我们又将从哪里得到继承和发扬?离开了文化,音乐在哪里去找寻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些问题引起每个听众深深的思考。

(本文图片摄影:方冬青)

汪胜付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研究生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5月23-25日,来自全国各地50所高等院校近80名合唱指挥专业的教师与研究生,云集重庆西南大学,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合唱指挥教学法研讨会。

这是继教育部颁发音乐学音乐教师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课程纲要》)通知2007年实施以来,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研究合唱教学的首次会议。

为期三天的大会与分组讨论会就合唱课教学、合唱指挥课教学、合唱训练、合唱表演与《课程纲要》等问题进行研讨,教学与表演示范,切磋技艺、探讨问题。与会代表提交了数十篇学术论文。

合唱教研 大处着眼

中国音教专业委员会合唱学会由高等师范合唱指挥学会发展而成,其成员目前既包括高师音乐学院与系科,也包括普通大学艺术系科与普通音乐学院合唱教学与科研人员,是国内合唱教学与科研的最大平台。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田晓宝以《关于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艺术的美学问题》为题发言,他强调“崇高、和谐”是西方合唱产生与发展的关键性概念,认为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经过文艺复兴巴洛克到古典时期,和谐与崇高始终是合唱艺术追求的标准。相反,20世纪现代合唱的发展则趋向与反崇高与反和谐。依此观点从宏观上把握西方合唱作品与指挥艺术,就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合唱作品处理与合唱指挥教学的要诀。

安徽大学张毅教授的发言《国外合唱教育》,从宏观角度比较中外合唱教学体制、课程要求上的一些不同。张毅重点介绍了匈牙利音乐学院合唱指挥课程设置与要求上的一些不同。那里的视唱练耳课程更像是一门综合课程,合唱队员视唱练耳的水平也非常高,对指挥的要求当然更高。他们的练耳不但听、记,而且要求再现。他们的小班课也很有特点,评判学生不是一个标准,注重动态评价,注重因材施教。

合唱教学 以小见大

如果说田晓宝、张毅的发言主要从合唱艺术研究与教学的宏观着眼,那么山东教育学院房思钊教授有关《群众合唱的教学问题》,则是从合唱指挥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与方法着手。他认为,群众歌曲的合唱教学,主要应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作品和处理作品的能力。对歌曲的分析,首先考虑是文学与音乐的分析,然后采用不同的合唱艺术表现手段来处理。其中对比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能一种方法唱到底,演唱处理中的二度创作十分重要。

江苏教育学院的韩德森教授以西南大学附小合唱团为协助,在排练过程中完成了《中小学学生变声期前后的合唱教学问题》的发言。他认为在变声期过程中合唱指挥应该寻找学生发声的自然状态,采用轻声和半声唱法来贯穿歌唱。在练声期间采用打哈欠似的放松练声,求松、求通而不可求响。

华南师大的周正松教授则以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合唱团为协助,完成了《中国民族合唱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发言,把整个演讲过程变成为生动的合唱排练过程。他从几次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经验中,认识到发展民族合唱的重要性,几年来致力于民族合唱的发展,自己编排并录制了一套中国56个民族的合唱歌曲。他现场排练了台湾、内蒙和广西三个不同少数民族风格的合唱歌曲,气氛生动活泼,很出效果。

三天的大会与分组讨论会紧张热烈,与会代表们在发言、教学演示中展现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新的问题。23日晚,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合唱团与交响乐团举办了一场以合唱为主的音乐会,由文思隆、颜家成指挥,展示了主办方合唱教学与艺术实践的成果。目前,合唱指挥培养的专业平台在国内高校已经形成,高等教育对合唱事业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中提琴是

>> 浅谈中提琴的运弓 论中提琴演奏的支点 中提琴“集体演 对中提琴作用与发展的认知 浅论中提琴教学的几点问题 中提琴在乐队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现代中提琴音乐风格的演变 浅谈中提琴的揉弦技巧 中提琴演奏的二度创作 中提琴与乐队的浪漫音诗 浅析中提琴在乐队演奏中的作用 谈中提琴的科学发音与系统训练 中提琴在勃拉姆斯创作中的运用 中提琴演奏技术探要 浅析中提琴演奏技巧 漫谈中提琴演奏艺术 浅谈中提琴发展史 让中提琴像小提琴那么时髦 巴洛克时期的中提琴艺术以及装饰音艺术 论购买中提琴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中提琴迎来伟大的腾飞 中提琴迎来伟大的腾飞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兰燕 景作人")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开幕式音乐会

中提琴是弦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本身的特殊个性和作用,注定其身上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色彩。中提琴是一件极富内涵的乐器,其音乐的含蓄性、融合性以及深刻性,是任何其他乐器都难以匹敌的。中提琴又是一件人性化的乐器,它的音区和音质无不浸透着温厚善良的“人性特征”,而那“隐晦”般的音色,则带有忧郁的韵味感和成熟的“思想涌动”。

然而,这样一件特色突出而又接近完美的乐器,若干年前在中国却根本不受重视,特别是在大众当中,真正了解这件乐器的人寥寥无几,戴着有色眼镜的却大有人在。很多人觉得它只是乐队中的一种中音乐器,起的仅仅是填补和声内声部的作用,习惯性地认为中提琴演奏者的技术好坏并不重要,只要能跟得上乐队的“后半拍”就行了。于是乎,便有了“学不好小提琴的人才改学中提琴”这样的偏见。

时过境迁,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提琴在我国早已不是唱“配角”的“充数”乐器,它的特性和充满潜力的演奏技术被新一代的演奏家挖掘得淋漓尽致。一批批学习中提琴的专业学生和音乐爱好者蜂拥而生,其中既有从高水平的小提琴演奏者中转行的,也有从未接触过小提琴而直接学习中提琴的。这些人集中在一起,构成了一支庞大的中提琴队伍,它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势头甚至超过了目前略有停滞状态的小提琴和大提琴。

日前,由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西安国际中提琴艺术节成功举行。这既是一次国际中提琴艺术家的盛大聚会,又是一次中提琴的学习与交流、团结与促进的良好契机。它充分体现了中提琴大家庭的美满温馨,展现了中提琴作为一件完美的高雅乐器的全部魅力。本届艺术节的宗旨是“音乐至上,友谊至上”,全体参与者如同家人一般,无论是老师、专家还是普通学生、志愿者,都一样的和谐平等。大家认真平和地在一起探讨技术,探讨音乐,温馨的感觉如同中提琴的音色,真诚、质朴而又热情。

艺术节上,美国中提琴演奏家、美国中提琴协会主席纳库图拉・恩格温亚马(Nokuthula Ngwenyama),中国中提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沈西蒂,广州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作曲家李自立,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中国中提琴学会会长何荣,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中国中提琴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昌海,沈阳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中国中提琴学会副会长厉学科,西安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郭红豆等人参会并举行了大师班及讲座。优秀的年轻中提琴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王恪居作为艺术节的发起人,更是显现出了全面的艺术能力和组织能力。来自全国的青年中提琴演奏家和教师亦先后赶到艺术节,为四处而来的学生上大师课,他们有中央音乐学院的王昌海教授、王绍武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的蓝汉成教授,武汉音乐学院的龙敏教授和广州音乐学院的侯东蕾教授等。

此外,几位年轻一代的优秀中提琴演奏家亦分别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如由恩格温亚马、王恪居、车健(四川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魏震(上海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几人举行的开幕式音乐会,以及李博(香港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龙敏的中提琴独奏音乐会。

我作为本届艺术节的特邀评论家,全程出席了整个艺术节。由于我也是学中提琴出身,故观摩得十分细致,总体感觉,中提琴艺术开始迎来了伟大的腾飞。 闭幕式音乐会

“颠覆”传统印象的精彩演奏

很多人难以想象,现代中提琴演奏艺术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这件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乐器在演奏上还能否有巨大的突破?本届艺术节上,恩格温亚马及几位中国年轻中提琴演奏家的演奏给了人们最好的答案。

如果说,过去人们对中提琴演奏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四平八稳”的印象,那么现在这些新一代演奏家的演奏则完全是“颠覆”传统的。人们从他们的演奏中深刻地感觉到技术上的革新性变化和音乐上的深邃性挖掘。例如恩格温亚马小提琴般的“超炫”演奏,王恪居集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音色及技术为一体的演奏,李博恢宏大气、全面型的演奏,龙敏细腻化、大幅度表现的演奏,车健稳健端庄、深沉集中的演奏等,都给人们以绚烂多姿、浑然一体的感觉。下面我谈谈对几场音乐会的感受。

开幕式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的亮点无疑集中在王恪居身上,这位西安音乐学院年轻中提琴教授的演奏自始至终扣人心弦。王恪居的演奏集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的特点为一体,其音色宽泛、坚实、辽远。中提琴在他的手中,时而似管风琴般宏亮,时而似女高音般尖润,颇有自由的变化空间。音乐会上他共演奏了三首乐曲,每一首都令人震惊和激动。莫扎特《E小调奏鸣曲》(Joseph Vieland 改编为中提琴与钢琴)奏得很有规范性,古典主义的句法处理和节奏特色表现得自然得体;舒曼的《柔板与快板》是王恪居所擅长的抒情性得以展现的乐曲,他以宽泛而饱满的运弓配以甜润的左手揉弦,将一种梦幻般的柔情表现得飘飘欲仙,如痴如醉;勃拉姆斯的《谐谑曲》(改编自小提琴作品)他演奏得惊心动魄,高超的技巧绝不亚于小提琴。演奏中,他不仅速度快且声音清晰,高把位的音还十分结实而富有穿透力,实为突破极限般的演奏。王恪居是现今青年中提琴演奏家中独树一帜的代表,从各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位中提琴界最具领先意义的人物。

恩格温亚马当晚是临时代替别人上场的,她演奏的克莱斯勒《前奏曲与快板》(改编自小提琴)简直“帅呆了”,敦厚结实的声音和快速的detache(分弓)巧妙对比,奏出的音乐显得一往直前且虎虎有生气。

魏震演奏了舒伯特的《A小调奏鸣曲》,其声音通透结实,技术干净自然,音乐深情流畅。魏震的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朴实,舒伯特的奏鸣曲被他演奏得很浓,有一种深深留恋般的浪漫感。车健的演奏很沉稳,他拉了胡梅尔的《幻想曲》,给人的感觉是自信、轻松、游刃有余。抒情段落与技术段落在转换时他做得很充分,整首乐曲一气呵成,没有多余的障碍。

李博独奏音乐会

李博是香港交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早年师从于何荣教授,目前是国内及国际中提琴演奏家中的佼佼者。他的演奏风格恢宏大气,技术精湛,音乐全面。当晚他演奏了巴赫的《无伴奏组曲之前奏曲》(BWV 1012)、欣德米特的《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普罗科菲耶夫舞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鲍里索夫斯基改编为中提琴版)和维厄当的《降B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返场时还加演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

这是一套极有分量的曲目。年轻的李博意气风发,全然没有半丝畏惧。他的自信来自于强大的专业实力,面对技术艰难、风格多样的作品,他几乎毫无瑕疵地从头贯到底,令现场的观众对他刮目相看。我认为李博的演奏气质很好,舞台上的应变能力和经验也非常丰富。他在驾驭各类作品时均显沉稳,从“气场”上看,有着一种强烈的震慑力。

李博的双手技术能力很强,相比来说,右手的控制与变化非常突出。欣德米特、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都很复杂,声音的变化和节奏的控制很难掌握,然而李博却胸有成竹,在演奏中表现得十分到位。尤为可贵的是,在加演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时,李博的右手运弓和左手揉弦结合得天衣无缝,敏锐的音乐感和超强的抒情性使这首优美的乐曲似“真丝锦缎”般飘逸而去,大有仙境驾临之势。

李博是实力派的典型代表,而全面性又是他的最大特点,这位年轻人可谓是中提琴界新一代的“排头兵”。 中提琴大师课

龙敏独奏音乐会

龙敏是武汉音乐学院的中提琴教授,也是武汉东方交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龙敏在音乐会上演奏了格林卡的《D小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波多夫的《歌》、舒曼的《童话场景》以及勃拉姆斯的《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与以上几位演奏家相比,龙敏的演奏细腻敏感了许多。他的音色很甜,音量适中。最大的特点是抒情韵味强,变化幅度大,音乐会中的几首作品,均很适合他的细腻化风格。而舒曼的《童话场景》和勃拉姆斯的《降E大调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无疑是其中最“重”的曲目。龙敏的演奏强调抒情,技术的表现往往融合在抒情之中,给人们带来了真实活跃的音乐气氛。

格林卡的奏鸣曲一直是我深爱的作品,龙敏的演奏似乎有些不拘一格,强调了流畅,强调了对比,强调了控制。而《歌》这首作品则恰好体现出龙敏擅长的抒情特点,其音乐深沉自然,回味无穷。

龙敏是一位细腻型的演奏家,他的演奏我很喜欢,也许是因为我和他在拉琴的风格上有些相似吧。

闭幕式音乐会

闭幕音乐会在陕西省艺术中心交响乐厅举行,是整个艺术节中最为壮观的一场音乐会。它的创意大胆新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出了国际中提琴大家庭繁荣团结、音乐至上、友谊至上的宗旨。音乐会上半场是独奏与重奏,王恪居首先登场,以一首优美的“谣唱曲”《为爱而奏》拉开了音乐会的帷幕。接下来的中提琴、单簧管、钢琴三重奏是布鲁赫的作品,西安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迟铮、钢琴教师陈亮与王恪居合作演奏了这首乐曲,三件乐器出色的配合将作曲家忧伤的感情和细腻的色彩表现得异常充分。

其后是中提琴四重奏,巴赫的《恰空舞曲》,由恩格温亚马、王恪居、龙敏、车健四人演奏。《恰空舞曲》谁都熟悉,但用四把中提琴演奏则实属罕见。实践证明,他们奏出的音乐非常壮观,四把中提琴合在一起轮奏,其和声的共鸣及主题变奏的巧妙完全像是一架管风琴在演奏。

恩格温亚马既是中提琴演奏家,又是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为了这次艺术节,她特意创作了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丝绸之路》。音乐会上,她与王恪居共同演奏了这首作品。《丝绸之路》写得很有味道,其中既有民族性的抒情曲调,又有西域舞蹈音乐的欢快节奏。这首乐曲的技巧很难,尤其是中提琴声部,有着很多艰难而“别扭”的乐句,而王恪居不愧是“行内高手”,他“左右逢源”,硬是把这些乐句演奏得娴熟流畅。

下半场是最有看点的,八十余把中提琴在台上,包括所有的中提琴老师和学生,其场面前所未有,壮观之至。

庞大的中提琴乐团分为四个声部,集体演奏了《草原之夜》(与内蒙马头琴及呼麦艺术家巴依勒格合作)、《鸿雁》《在水一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加洛普舞曲》等乐曲。浑厚的中提琴音响似滚滚热流,向观众倾泻而来,动人的音乐从舞台上传出,淌进了台下每一个人的心扉。中提琴的魅力在此刻达到了顶点,人们为其欢呼,为其歌唱,为其癫狂。

难得而又珍贵的大师课及讲座

本届中提琴艺术节设立了若干专业大师班。这些大师班针对性很强,每节课平均三四个学生,而老师们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我听了几位教授的大师课,对他们在专业上的侧重点及要求有了一些了解。如沈西蒂教授极其注重基本功,对学生的基本动作、左手手型和右手发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四川音乐学院学生刘阳吉演奏维厄当奏鸣曲,沈教授从慢板引子的运弓方法着手,为其讲解了发音的基本规律和持弓要领,手把手地教他运弓。很快,这位学生的发音就有了明显变化。

王绍武教授的大师课讲究规格。无论是巴赫的组曲、勃拉姆斯的奏鸣曲,还是韦伯的回旋曲,都要求学生在严格的规格下演奏。他尤其对节奏、重音、句法要求细致。

蓝汉成教授的教学方法很直接,他对音乐的句法要求非常细致,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易南演奏舒曼的《童话场景》第一乐章,句法上的问题很明显,影响了音乐的表现效果。蓝教授一句一句地教,直到学生理解并做好为止。

王昌海教授的方法是大量做示范。西安音乐学院学生李骞演奏舒伯特的奏鸣曲,王昌海教授以大段的示范演奏直接面对学生,使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得正确的方法。

侯东蕾教授上课多以启发为主。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冯茹冰演奏舒伯特的《C大调协奏曲》第一乐章,侯教授对她演奏的每一个细节都点出了优缺点,首先让她自己谈感想、找原因,继而再予以讲解,如此便加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师课是一对一的个体教学,而专业讲座则是公众化的集体教学。本届艺术节共有四个专业讲座,包括何荣教授的《基础教学法》、李自立教授的《我的创作理念及作品》、沈西蒂教授的《谈谈中提琴基本功训练》和车健教授的《走向职业乐团之路》。

我对李自立教授和沈西蒂教授的讲座印象颇深。李自立教授讲述了自己献身音乐和创作音乐的不凡经历,对其《中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过程和音乐做了十分详细的说明,并让2014年在星海杯中提琴邀请赛上获奖的李谦现场演奏了完整的协奏曲。

沈西蒂老师的讲座是有关中提琴演奏最具实际意义的讲座,她着重讲解了中提琴演奏的基本功要领,包括正确的持琴、持弓,右手的手臂位置,左手的手型等等。她十分强调持琴时双肩的松弛,运弓时手臂与手指的协调关系,还有左手严格的四度手型、拇指的正确位置以及在高把位后的位置变化、用中提琴演奏换指八度及十度双音时的特殊手型等。沈教授的讲解细致入微,通俗易懂,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本届艺术节的成功在于加强了中提琴界的国际大团结,使中提琴艺术跳出了人们的传统视线。然而,我们在看到成就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缺点和不足。

最明显的不足在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演奏与几位优秀老师相比有着距离甚远的“代差”。很多人需要从基础的规格做起,还有的人需要先确定对中提琴声音及表现力的正确认识后再来拉琴。有人在演奏维厄当、舒伯特、勃拉姆斯的作品时,音乐处理幼稚,缺乏正确的句法处理和技术规格。很多学生曲目选择过大过难,基本功还未扎实,就去演奏技术和音乐上很难的作品,其结果是得不偿失,铩羽而归。

中提琴演奏是十分科学而有规律的,来不得半点走捷径的侥幸心理。在这里我送给全国中提琴学生们一句话:“静下心来,打好基础,刻苦练习,博采众长。”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亚太地区音乐教育学会自1997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工作。“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讨会”是世界音乐教育领域内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每两年一届。其宗旨是促进亚太地区各国及全球其他国家间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沟通。本届会议首次选址中国大陆,会议主题“为生活的音乐教育和音乐技术”显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席Hakan Lundstrom先生、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前主席GaryMcPherson先生和亚太地区音乐教育学会主席Tadahiro Murao先生、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副院长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杨瑞敏理事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本次会议最主要亮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专家论坛”精彩纷呈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Hakan Lundstrom主席、亚太地区音乐教育学会Tadahiro Murao主席、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杨瑞敏理事长、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学音乐学院MargaretBarrett院长、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主任朱磊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吴粤北教授,以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前主席Gary McPherson先生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发言的内容涉及:如何通过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两个领域间信息的交流来丰富音乐教育形式;对音乐教育过程中儿童行为的研究(包括歌曲演唱、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游戏歌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价值等);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和重要政策,学校普通音乐教育课程与课程改革,音乐教师培养与课程改革,课外、社会和家庭音乐教育,中国音乐教育社团和音乐教育报刊与网络等五个部分);中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与挖掘宝贵财富;双排键电子琴对促进学生身心发育的巨大优势;以不同人的声带运动数据作为审定演唱者专业潜能的重要依据的研究;通过对朱丽亚音乐学院学生潘活活成长过程的研究分析,提出音乐天才也需要有效的密集性训练的观点等。

这些精彩发言,要么提出音乐教育实践研究的最新观点,要么提供了大量十分鲜见的宝贵史料,令与会者充分享受到思想碰撞的快乐。

二、“论文宣读”海纳百川

本次会议共收到200余篇论文,经审核筛选共收录71篇,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将其编订为《亚洲太平洋地区音乐教育研究》。这些论文内容涵盖了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比较研究、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课程研究、音乐审美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研究方法大多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数据法、实验法等。其研究目标既有对本领域内新问题的开创性探究,也有对已具备一定研究基础的问题的深入挖掘。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谓海纳百川。

三、“海报展示”彰显特色

为确保实现大会主办方所倡导的“促进音乐教育信息交流”的宗旨,组委会尽力以不同方式扩充学术信息流通量,精心挑选了22份会议展示海报。这些海报以针对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如奥尔夫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大提琴教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等。其丰富的色调、精巧的构图,无声地彰显出各自的创意与个性。

四、“课程展示”高潮迭起

“课程展示”是本次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节音乐工作坊中,李妲娜、陈蓉等六位教师分别针对中学生、幼儿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构思精妙、形式新颖。特别是李妲娜老师以中国古代诗词韵律为切入点所设计的课程内容,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称赞。

五、“专业音乐会”余音绕梁

会议期间,三场各具特色的专业音乐会――“2009年第七届亚太地区音乐教育大会音乐会”、“少年音乐家音乐会”和“潘活活钢琴独奏音乐会”被镶嵌在学术会议结束后的休闲时段中,有效地缓解了会议的紧张气氛,不但使与会者充分享受到了音乐教育成果所带来的令人愉悦的旋律,又为上海音乐学院提供了一次展示其音乐教育成果的契机。无论是音乐教育系女子合唱团犹如天籁之音的《闲聊波尔卡》,还是由两架双排键电子琴携同五个打击乐组共同演绎的气势磅礴的《1812序曲》,无论由初崭头角、略显稚嫩的附小学生所演奏的中外乐曲,还是由技艺纯熟、表现力丰富的潘活活所演奏的钢琴名作,都让听众们留连忘返。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6篇

本刊讯2007年6月10日,全国首届“音乐评论学会奖”评奖结果在安徽省黄山市揭晓。评奖结果于6月13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的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第二届年会上宣布,并予以两周的公示。

本次评奖活动收集到来自海内外的各类稿件共计100篇。为了办好首次评奖活动,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组织了由11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委会主席:王次荨F牢会成员:王次荨⑼醢补、伍国栋、张弦、陈志音、杨燕迪、居其宏、金湘、周勤如、梁茂春、戴家枋。

此前,评委王安国、梁茂春因故未能直接与会评审论文,但此前他们已经对送审论文进行了审阅,并将计分表递交组委会。经过9位评委的审议、讨论和7轮的反复遴选,产生出全国首届“音乐评论学会奖”的获奖名单。

获奖结果如下: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2名):

杨善武《敦煌乐谱研究的新突破――〈敦煌乐谱解译〉对同名曲〈倾杯乐〉旋律重合问题的解决》①(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桑德诺瓦(和云峰)《质疑“原生态音乐”》②(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三等奖(3名)

于庆新《歌坛又见“语录歌”――“八荣八耻”歌曲浪潮的反思》③(《人民音乐》编辑部)杨康民《建立音乐学术首先规范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相关学术环境》④(《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范晓峰《音乐价值判断的“经度”与“纬度”――评“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审美问题的讨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优秀奖(6名)

徐文正《生命与尊严的呼唤――评交响大合唱〈金陵祭〉》(河北省衡水学院音乐系)

陈荃有《当代音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⑤(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研究》编辑部)

钱仁平《谭盾有什么好?――〈亚信金融之夜――谭盾多媒体交响音乐会〉听后》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南鸿雁《怎一个“尴尬”了得――评“青歌赛”原生态唱法综合素质测试的理论缺乏》(杭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陈媛《交响的诗篇心灵的赞歌――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在这土地〉》(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石一冰《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朱践耳先生的交响乐大合唱〈英雄的诗篇〉》(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①原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原载《艺术评论》2004年第10期。

③原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3期。

④原载《黄钟》2005年第2期。

⑤原载《人民音乐》2003年第11期。

⑥原载《周末画报》2005年10月30日。

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落幕

6月4日,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圆满落幕。

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文化部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及上海超拨乐器有限公司协办、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与作曲系承办的一次全国性的创作比赛。此次大赛面向海内外华人自由征曲,征求2000年以来创作的原创新作品。作品以“突出中国音乐文化特色,具有时代感和民族风格,兼容艺术性、技巧性、可听性”为主旨,以钢琴独奏、双钢琴、钢琴四手联弹为主要演奏形式,限时10分钟。

大赛自今年2月征集作品以来,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381部作品。在经过8轮的初审后,最终有32部作品入围最后的决赛。参赛的选手除国内的各界人士外,还有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作曲家。作曲者的年龄差距也十分悬殊,最长者已有85岁高龄,最小者年仅7岁。

本届大赛的评委阵容十分庞大,邀请了15位海内外知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担当评委,组成了以作曲家杜鸣心和钢琴教育家周广仁为主席,叶小纲、陈怡、杨立青、范哲明、曹光平、储望华等

人的评委会。

获奖名单:

成人作品:

一等奖 《皮黄》张朝

二等奖 《遗失的日记》 王笑寒、《生旦净末丑》王阿毛

三等奖 《中国画艺》王斐南、《盛开的沙罗双树》于川、《谐谑曲》董欣宁、《动感北京2008》赵梓翔、《即兴曲五首――望舒诗选》 龚晓婷

优秀奖: 《孤山探趣》张伊卉、《未找到的钥匙》赵曦、《恋镜・花溪》 贺圆圆、《雪盈盈》何F、《space―for prepared piano》谢文辉、《凌破》陈思昂、《闪烁Ⅱ》邓乐妍、《哭嫁》刘天石、《风月》游耀东、《鸿》钱琦

儿童作品:

一等奖 《恰央创意曲》 于川

二等奖《拾朝花》 丁冕

三等奖《往事2007》 方岽清

钢琴演奏奖:

一等奖王笑寒

二等奖黄亚蒙、于泽楠

三等奖于那、杨晓帆、莫野

儿童钢琴演奏奖: 陈浩果、谢子薇

(祁斌斌)

首届“全国音乐传播文论征集活动”揭晓

2007年4月28日,首届“全国音乐传播文论征集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以及《中国音乐》编辑部共同主办,《人民音乐》《音乐研究》《音乐周报》等学术媒体协办。自2006年10月开始征集到2007年3月截稿,共收稿件170余篇。经过初评、复评与终评,最终评选出入围作品23篇。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王爽《用户创建的个性化音乐媒体时代》、姚 慧《当代音乐环境观――当代音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

三等奖:姚杰《论新闻报道中的恶意叙事所造成的音乐传播效果的偏差》、何岭《从阿宝与喻显斌看民间音乐传播的两种路向》、张璐《对当代“原生态”音乐的几点思考》、陈镇华《网络歌曲互联网内传播特征及其文化现象思考》

优秀奖:张川《浅析音乐传播过程中影响人们选择的因素――以一种理论传播学视角》

等16篇。(刘聪明)

王次菰诿烙⒓跋愀劢邮鼙碚

5月29―30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萦σ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Dean Roberr Blocket之邀,参加由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发起组织的第一届国际音乐教育研讨会,会议主题是“Music:A Childs Birthright――音乐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会间对来自美国各地区50名中小学音乐教师授予了荣誉称号。

在颁奖仪式上还特别设立了一个环节,由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Robert Blocker为来自中国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莅浞⒘艘鲁大学音乐学院SanfordMedal勋章,该勋章是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院授予的最高荣誉,表彰对音乐教育事业具有杰出贡献的人士,王次菔侨倩窀醚章的第一位中国音乐教育家。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Michael Yaffe、朱丽亚音乐学院院长Joseph Polisi、小提琴教育家Roberta Guaspari、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音乐教育研究中心总监Clifford Madsen担任会议的演讲嘉宾。作为当天演讲的第一位嘉宾,王次莶捎昧宋淖帧⑼计和音像资料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我国专业及非专业青少年音乐教育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将其生动地展现在美国教育学者面前,现场听众反响强烈。本次会议在耶鲁大学1957届杰出校友的慷慨捐资下,筹得资金500万美元,今后该主题研讨会将每两年举办一次,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王次萑涨盎沟毖∥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荣誉院士,香港演艺学院也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近期他将赴伦敦和香港参加颁奖仪式。(凌钢)

第50届贝藏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两名中国选手成功入围

第50届法国贝藏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在纽约、贝藏松、北京和圣彼得堡四个城市举行的预选赛刚刚结束,中国两名选手朱曼(中央音乐学院)和易杰(上海音乐学院)脱颖而出,顺利通过预选赛的比赛,将于9月赴法国贝藏松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在四个城市的预选赛中,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20名选手入围决赛阶段的比赛。

本届比赛的亚洲地区预选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法国贝藏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组委会共同主办,于今年4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中国音协邀请了法国贝藏松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指挥宾彼得・查巴(Peter Csaba)和法国作曲家布鲁诺・曼托瓦尼(BrunoMantovani)担任预选赛评委,还邀请法国两位钢琴家和一位组委会工作人员来华参加评判工作。

来自日本、韩国、中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7名选手参加了预选赛。在北京预选赛上,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朱曼和另一位韩国选手入选。中国另一位选手易杰是在国外参加预选赛而入选的。(锡海)

2007上海之春“圣卡罗杯”钢琴新作品(中、小型)征集评选落幕

以“上海之春”冠名,由“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主办,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承办,在上海知音琴行的大力协助下,“圣卡罗杯”钢琴新作品(中、小型)征集评选活动于2007年4月顺利完成,共有九部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六部获得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于5月9日在上海音乐厅首演,乐谱及音像制品也将随后出版。

“鼓励原创,力推新人新作”是举办本次比赛的宗旨,在比赛章程中还明确提出参赛作品应能体现中国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韵。

比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国内各大音乐院校和德国、委内瑞拉、香港等地的稿件136份,作曲者以专业音乐院校的师生为多,也有少数热衷此项事业的知名专业作曲家,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73岁,大部分获奖作品的作者年龄均在20―24岁之间,完全附合“新人新作”的比赛宗旨。(王自东)

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吴羿明获国际管弦乐作曲奖

5月27日,年仅23岁的吴羿明创作的三管编制大型管弦乐《梦的回忆》,由东京爱乐乐团在东京歌剧城作世界首演,获得第九届武满彻国际作曲比赛三等奖,成为获得世界重量级管弦乐作曲比赛殊荣最年轻的中国作曲家。

武满彻国际作曲比赛自1997年创设以来,向全球35岁以下年轻人提供展示作曲才华的平台,历届由世界大师级作曲家,如迪蒂耶、利盖蒂、贝里奥等担纲评奖审查员。本届参赛国有42个(欧洲63人、亚洲61人、美洲28人、大洋洲3人、非洲1人),管弦乐作品156部,是历年来参赛国与参赛作品最多的一次,竞争也最激烈。

吴羿明1983年生于江苏无锡,17岁起师从徐振民、徐昌俊作曲,现为中央音乐学院大五学生,指导教师董立强。此前,他的室内乐《天鹅的十二月协奏》获文化部(06年)“文华”音乐作品奖。(吴国平)

韩万斋教授义务宣讲国歌600场

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讲师团、四川省教育厅与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韩万斋教授义务宣讲国歌600场座谈会于4月26日在四川音乐学院隆重举行。

韩万斋结合专业知识,结合不同时期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以宣讲国歌为主题,推出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宣讲报告,十多年来宣讲600场,受众达83万人次,以满腔热血对广大青年学生和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爱我中华,强我中华”的使命感,激发青年学生和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深受欢迎和好评。

座谈会后,韩万斋教授为大学生作了他的第601场国歌宣讲报告。(川音)

《杜克歌曲作品精选》CD专辑出版

为纪念作曲家杜克对军旅音乐事业做出的贡献,艺术学院音乐系音乐研究所编辑了《杜克歌曲作品精选》CD专辑共两张,作为向建军80周年的献礼,现已由金盾音像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音像部出售。专辑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担任顾问,歌唱家李双江担任总策划。两张专辑共31首歌,是从杜克近300首声乐作品中精选出的,凝聚了他一生中声乐作品的精华。通过张也、吕继宏、郑莉、郑绪兰、黄华丽、孟新洋、董华、周芳、刘和刚等20多位歌唱家和青年歌手的倾情演唱,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的风采。(燕萍)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7篇

张向侠出身于书香家庭,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但不幸的是张向侠出生的时候,时值父亲政治上遭受残酷打击之际,长大后又被视为“黑五类”,命运多舛。但就是在这样的艰难人生中,父亲总能挺直腰杆,坚定信念,并一再叮嘱子女要坚强面对人生的种种风霜雨雪。他将女儿命名为向侠,就意在激励女儿不论人生多么艰难,都要有广大的胸怀与坚强的意志。

在父亲的影响下,备尝人生艰难的她,并没有丧失努力前行的勇气,反倒学会了坚强与拼搏,走上了一条以音乐超越苦痛、笑对人生的艺术之路。凭着一种坚强的意志与乐观向上的精神,她于八十年代初考入西安音乐学院,2006年获得香港公开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现任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声乐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电视台特约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会员。对于在磨难中成长的张向侠来说,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她以来之不易的成绩,向自己虽历经艰辛但始终保持精神气骨的父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案。

就本质而言,由人生此在的苦痛出发,方能走入艺术的法门;而惟有通过艺术,方能将痛苦的感受化为潇洒的生命。因有对生命痛苦的体验,张向侠进入到了音乐的广阔天地,进入到了一个足可安身立命的意义世界。多年来,她忘我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大学生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先后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了《舞蹈教学论》教材与《歌剧表演与研究》一书;2001年参与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西声乐文化比较研究》;2008年主持了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陕西省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中国歌剧艺术研究》;2009年主持了陕西省科学艺术学项目课题《真诚的期待一声乐教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2010年度主持了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1949-2009陕西声乐作品创作研究》等。她对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中国民族音乐、中外歌剧、音乐教育、声乐教育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先后在《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光明日报》等权威核心期刊20余篇,其涉猎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令人称道。

作为一位大学教师,她努力钻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近十年获得的多项教学教育奖,如: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习优秀带队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三次获陕西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10年获“陕鼓杯·2010陕西声乐比赛政府奖”优秀园丁奖;2011年与2012年连续获得“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届、第三届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张向侠将“传道、授业、解惑”视为人生的一大快乐。仅近年来,她所指导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的专业比赛奖项十余个。其中,2007级研究生陈丹荣获陕西省文化厅首届声乐比赛二等奖;2007级研究生陈瑶荣获“陕鼓杯·2010陕西声乐比赛政府奖”流行唱法一等奖、同时她还获得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陕西赛区流行唱法二等奖;2010级研究生同飞2011年获“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西北赛区”学生组二等奖。这些奖项无疑都倾注了张向侠老师培养学生的心血,表现出一位仁厚师者对音乐教育工作的深深热爱。

作为一个双肩挑的教师,在超额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她对所肩负的管理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想方设法为全院师生做好服务工作,为音乐学院的发展着想。她讲到:“大家推荐我当副院长,是对我的信任。我理当尽全力搞好工作,用以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期望。”她上任以来,成功申报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目前已发展到六个方向,为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她还兼任学科教学论教研室主任,在学校举办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中,带领教研室的同事,利用休息时间,为参赛选手进行强化辅导。在她和相关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音乐学院连续囊括了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第二届、第三届术科组比赛的前三名。她本人也连续被评为两届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术科组的优秀指导教师。此外,她还经常被邀请担任省文化厅、省电视台、省音乐家协会、省市教育部门等专业大赛评委。她的亲和力及公正的评判,赢得了选手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音乐没有国界”,作为陕西师范音乐学院科研副院长,她与全院师生一起,用自己的信念,点燃着心中那份跨国界交流研讨的光亮与梦想。九十年代,作为中国西安中学生艺术团的指导教师出访了日本,参加日本国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综合文化届;她还曾赴泰国曼谷参加了第六届国际华文教育论坛即华人教育家颁奖大会,并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为了在声乐教学上有长足的进步,宽泛自己的艺术视野,张向侠2003年赴意大利Vignola参加了意大利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米莱拉,弗莱妮(Mirela,Freni)国际美声中心Freni声乐大师班学习,获大师班证书。2010年她作为陕西师范大学赴美高校管理培训团成员赴美国斯坦福、伯克利等著名大学进行高等学校管理与科研创新培训;2012年带领音乐学院学生赴台湾师范大学交流演出,获得了极好的评价。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8篇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对于80高龄的郎毓秀来说更是硕果累累。有人提议开一个盛大的学生音乐会,来展示她毕生心血换来的成果。但她却谢绝了,她说:“我的学生,唱得好的,已七十多岁,老了,年轻的不成熟。当然年轻的也有唱得好的,但他们学习的前期,都有其他老师花过功夫,我不能贪天之功为己功,让他们专做我的学生而上台”。

这位老艺术家的言语,多么令人感动。对照目前艺坛上一些名家,巴不得将条件好的、有基础的学生,揽在自己的门下,简单地给以调理很快出名,自己的名气也随之大,哪还想得到先期培养付出辛勤劳动的人。这样虚怀若谷的老艺术家,自然受到学生的爱戴。四川音乐学院师生,为其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庆贺活动。

那天四川音乐学院学生活动中心的二楼大厅里,装扮得像过节一样,主席台前高挂一幅醒目的红横幅“祝贺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郎毓秀从教54周年从艺63周年暨80华诞”,四周摆满花篮和来自各地的花瓶、金匾、书法、寿画。大厅顶上小彩旗纵横交错、五彩缤纷,厅里足有二三百人。其中有原武汉音乐学院院长郎毓秀的老同学林路、原天津音乐学院院长石惟正,还有中国音乐学院、福建音乐学院等地的代表,她的老学生李秀君、宋树秀,他们都是70高龄的老歌唱家、老教授了,纷纷赶来庆贺。

林路的贺词特别生动:

郎家有女初长成,乐坛奇秀早知名,

为因出国求深造,幸遇肖郎结知音,

战乱纷纷学未断,炮火连连情更真,

千难万险喜重见,天南地北终成婚,

儿孙满堂济世才,桃李芬芳四季春,

我辈八十何言老,跨越世纪更青春。

当天,郎毓秀亲自登台演唱她30年代成名曲《天伦》,把庆贺活动推向高潮。

那天最激动的莫过于她的老学生了。他们一个个争相与老师合影,留下永恒的纪念。李秀君是她最早的学生,她与郎毓秀的交往可以说是学生中最密切的,从解放前在华西大学就读时跟她学习算起,整整50年了,而且其间一直保持联系。李秀君自己带出来的学生已不计其数,但她还是牢牢记着自己的老师,几十年前的事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解放初期,郎毓秀开独唱音乐会,选定李秀君做钢琴伴奏,伏敬祥小提琴助奏,由于紧张,她节奏乱了,伏敬祥就不时向她瞪眼睛,那天晚会结束,她心情非常沮丧,郎毓秀却一点也不责备她,只是勉励她:学声乐的人,一般都缺乏钢琴伴奏的功底,其实钢琴对学音乐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管学什么专业,钢琴都是基本功。从那以后,李秀君发奋图强,一头钻进琴房,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伴奏。

李秀君说,郎老师的教学,对语言咬字非常注意,要求非常严格,她把这套教学方法都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来,从而也传承给了学生。

一般人看来,他们之间亲密,不用说什么事情都会偏袒的,但郎毓秀在原则问题上一点也不徇私情。

1986年,李秀君评正教授时,把论文送给郎毓秀评审,她竟然拒绝不评,因为是“自己的学生”,后来只得转送上海音乐学院。

郎毓秀50年代初期学生、贵州大学教授宋树秀深情地说:郎先生生性豁达、乐观、富于爱心,三年的师生生活,从未见她为琐事而烦恼,从不与他人计较得失。记得一次演出,邀请郎先生出席独唱,她欣然答允。她骑自行车到剧场演出,结束后仍骑自行车返回家中,丝毫也不为组织晚会者增添任何麻烦。她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不摆专家名人架子、不盛气凌人的艺术家。也正是由于她这样的高风亮节,更加受到人们的尊敬,社会的好评。

郎毓秀与学生之间,的确只有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和在此基础上的真挚感情。在她身上找不到半点把知识技能作为自己谋取金钱的痕迹。她想到的是如何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学术权威,卖弄自己,而处处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出现。

她在德国的学生古幼玲曾深情地说:郎老师对生活,对歌唱和音乐教育事业永远都是那么热诚执著地追求,即使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时候,她也是以一颗平静和坚强的心去面对。在这方面我从郎老师的身上得益不浅,尤其是我只身刚到德国的时候,那时我常常向郎老师述说自己遇到的困难,郎老师从来不以长者自居来教育,而总是以朋友的身份设身处地帮我分析认识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给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身为当代中国音乐界鼎鼎有名的老前辈,每次给我写信的署名都是充满友爱和平和的“毓秀”二字。

郎毓秀就是这样一位襟怀坦白、情操高尚的人。一个人的地位高低对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在她的处世哲学中,惟有平等、率真、以诚相待。80华诞时,不愿举办学生音乐会来显赫自己,但她的一生作为,足以汇成一部具有伟大人格力量的交响乐,回荡于人们的心田。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9篇

活动历时21天。据相关统计,参与本次活动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地方行政领导,专业音乐院校师生人数达到近400人次。活动高潮为2008年12月8-9日“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出席学术交流活动开幕式的领导有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随州市委副书记冯仲恺、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胡志平。出席此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有高文厚(荷兰)、施聂姐(荷兰)、皮卡尔(法)、林萃菁(美)、罗伯特(德)、王子初、项阳、韩宝强、李光明、郑荣达、李幼平、蔡际洲、王洪军、孙晓辉、丁承运、傅丽娜、汪森、谭军、乔晴、徐飞、应有勤、萧梅、郑祖襄、包毅国、杨帆、刘佑年共26人。另,武汉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学生42人与会旁听。以下将通过四个部分对会议期间的相关活动进行总结与综述。

一、三场讲座精彩纷呈

2008年11月18日,李幼平博士在武汉音乐学院作了《回顾与展望――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的主题讲座,同与会师生一道共同回顾了曾侯乙编钟自1978年出土以来的各种相关活动:建国35周年的中南海演奏、人民大会堂与歌王帕瓦罗蒂的相会、首次走出国门之日本展演、欧洲巡演等重要活动和场景,梳理了编钟文化从理论研究逐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历史线索;同时也向与会师生充分展示了学界学人在相关乐器学、乐律学、音乐史学、物理声学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缅怀了为曾钟学术丰硕成果做出杰出贡献的学界前辈。

11月28日,2008级研究生乔晴在武汉音乐学院作了题为《〈钟鸣寰宇――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文集〉导读》的讲座,向师生们介绍了曾钟纪念文集出炉的全过程。这本专题文集中的论文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学科建设和发展;(2)编钟形态及音律研究成果;(3)编钟音乐文化阐释;(4)编钟相关器物研究。其中纪念性主题文章6篇,曾侯乙编钟本体铭文研究6篇,曾侯乙编钟相关器物之研究,含琴学、声学、律学、铸造学等领域的相关文章共11篇,涉及曾侯乙编钟文化结构解析的论文共9篇。《文集》集中反映了曾钟本体及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对30年曾钟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补充。

12月4日,谭军副教授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作了《礼器・响器・乐器》主题讲座,引导师生从文化层面重新认识了编钟乐队的民族乐器,并用《太平盛典》、《宴飨乐》、《娱神之舞》三首不同题材的乐曲分别展示了编钟音乐的礼器、响器和乐器功能,使与会师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场合编钟音乐的魅力。

三场讲座既有深情回顾,也有科学总结;既有理论呈现,又有实践展示;既有屏神缅怀,又有热烈交流;师生共同参与,可谓精彩纷呈。

二、两场音乐会再现古乐辉煌

12月7日-8日,在随州市博物馆演奏厅,武汉音乐学院编钟乐团为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的隆重集会奉献了两场编钟经典音乐会,演奏了《编钟敲起来》(编钟乐歌)、采菱扬荷》(钟、磬与古乐队合奏)、《秦王破阵乐》(钟、磬、人声与古乐队)、《东方红》(钟磬合奏)等曲目。

该编钟乐团组建于1999年,现有成员近百名。组建初期仅限于将编钟理论研究用于实践展示之目的,后逐渐觉悟成立了相关课题研究小组。经过武汉音乐学院几代学人的努力和国内学界的支持,2001年《编钟古乐演奏课》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科研课程”;2002年获得了湖北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北省高校优质课程”称号。2005年,武汉音乐学院编钟乐团在美国华盛顿进行了展演,从而在国际上掀起了编钟乐热潮,并打开了编钟音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大门,向世人展示了30年编钟音乐文化发展的丰硕成果。截至曾钟出土30周年之际,几代学人共创作或改编了编钟乐曲近百首。由谭军副教授主编的《楚风古韵编钟曲集(Ⅰ)(Ⅱ)》一套共四册也已出版发行。

三、国际学术交流百家争鸣

12月8日―9日在随州市召开了关于编钟的高端学术交流。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以及国内其他相关地区的学者应邀出席会议,并展开了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历时2天,所探讨的问题整理如下:

1.中西观念的交响

学术交流以荷兰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负责人高文厚与施聂姐的题为《在中国有没有演奏古乐的可能性》的学术报告开始,提出了“什么是编钟古乐?”、“两场音乐会演奏的编钟乐曲是否为古乐?”等问题,继而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认为时下演奏的编钟音乐是流行的音响,是想象的古乐,是在传承祖宗音乐文化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人重新诠释的结果,是一种偏离了过去历史环境中实态的音乐。高文厚先生认为中国音乐学界用创造性的方法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中国文化传承思维的体现,同时也对“创造性再现历史”和“客观再现历史”中西方两种音乐历史观的和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人们对古乐的音色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西方古钢琴演奏作为专业课重返课堂、西方城市古典音乐热潮的兴起等实例正说明在中国演奏古乐是可能的。这无疑为我们在现代环境中的编钟音乐理论研究和编钟音乐创作、改编和演奏打开了另一扇门。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林萃菁教授也以“曾侯乙编钟推动了钟乐的演奏和推广,激发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严肃思考”的现状入手,客观分析了现状出现的原因,也严肃地指出了编钟理论研究与编钟音乐实践所面临的诸多冲突和矛盾:专家深入研究与一般演奏家、听众的感性要求脱节;专家要求历史真相的把握、理论的突破与大众要求感性的、现实的满足的矛盾;学术对历史已知、不可知真相的索求与现实把古乐重现并服务现代化的冲突等。引发了与会学者对未来编钟理论研究和编钟音乐实践活动的深层思考。

2.创新与共鸣

法国民族音乐学家皮卡尔向与会学者讲诉了自己近30年的编钟追随历程。在讲述过程中回顾了八十年代初与黄翔鹏先生的北京会面、八十年代中与蒋朗蟾先生的武汉巧遇,回顾了自己对编钟音律、音调的研究及由此而生的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浓郁兴趣并产生丰硕成果的历程。其间对学术追求的执着、对中国学界前辈的尊崇和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热爱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及师生的强烈共鸣。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项阳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韩宝强教授、武汉音乐学院郑荣达教授、丁承运教授分别携论文《“合制之举”与“礼俗兼用”――对曾侯乙乐悬的合礼探讨》、《编钟声学特性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曾侯乙钟律与清商的比较研究》、《曾侯乙墓十弦琴调弦与演奏法探索――兼辨钟仪弹琴操南音之谜》参与了交流。项阳教授从文献学角度对曾侯乙编钟“庞大”的乐悬制度进行深入探讨,认为虽然曾钟属出土件数最多的一套钟,当仍属于合礼之制;韩宝强教授从物理声学角度对编钟的音响特性予以展示,使大家了解到双音编钟的音响特性以及在现代音乐中应用的利弊;郑荣达教授从乐律学角度将钟律与清商乐所使用乐律相比较研究;丁承运教授从琴学的角度对曾侯乙墓十弦琴的定弦与演奏方法进行探讨,为交流增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

3.期待与展望

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虽然从现实条件入手分析了我国编钟音乐在现阶段不可能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但他着眼于编钟音乐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提高民众编钟古乐欣赏水平、培育古乐受众群体、培训专业的编钟乐手、研究和发展编钟演奏技巧、创作易传播的中小型作品等一系列建议,为编钟音乐在国内的新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提供了具体思路。

国内学者也对曾侯乙编钟出土3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的科学整理及成果的转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洪军在《曾侯乙编钟之音乐考古资料与考古学成果辨――兼谈音乐考古资料与音乐考古学之差异》一文中以曾侯乙编钟的音乐考古资料和音乐考古学成果为研究切入点,对音乐考古学和音乐考古资料定义进行了新的诠释,指出曾侯乙编钟出土的考古资料是客观的,但对曾侯乙编钟的音乐考古学探究却是生生不息的,号召学界学人继续不懈探求。韩宝强教授也在与会期间提出:要让编钟和编钟音乐商品化、商业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国内作曲界学人应该重视编钟音韵及发声特点的研究,充分发挥编钟音色在现代音乐作品中的作用,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音乐创作领域。与会学者共同期望:演奏家、作曲家、音乐学家、教育家能精诚合作、携手并进,只有这样编钟音乐理论研究才会实现新的突破,编钟音乐的实践才会在学院学子和普通民众中蓬勃发展,编钟这一古老的乐器才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

结语

曾侯乙编钟自1978年5月出土以来,我国史学界、音乐学界、考古学界、物理学界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长达30年的求索,特别是音乐学界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从钟、磬到琴、瑟,从实物到理论,从文物到人物,从本体到文化,凸显了学人对曾钟这一客观音乐事项的研究历经由点发展到线,由线发展到面,由面发展到体的过程,可以肯定地说:对曾侯乙编钟的全方位立体研究架构已经基本形成。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年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深化曾钟学术认识、拓展曾钟研究视野、探索曾钟艺术实践、推进曾钟学科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向文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学术研讨

本次会议没有开幕式,不设主题发言,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开始。此板块包括两次专题讨论、三场甘美兰讲座、13篇学术论文。

1.专题讨论

《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讨》由中央音乐学院安平和福建师范大学王州共同主持,包括“印度尼西亚音乐”教学之我见、“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中的文化解读、“中、外民族音乐教学”的问题与思考、“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与“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的接轨四个讨论议题,中央音乐学院俞人豪谈了关于世界音乐教学的一点体会,主张随着“世界音乐观”的演变,教学内容亦应有所拓展,并提出了流行音乐是否应纳入世界民族音乐范畴、虚拟空间的田野工作等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就世界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学科发展的艰难以及在师范大学中如何进行教学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另外,河南大学胡斌、杭州师范大学孟凡玉等一线教师也就讨论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本土南音与移民南音对话》由中央音乐学院李昕主持,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陈敏红做了《泉州南音在印尼的传播——以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为例》的报告,通过南音在印尼传播的特点及其整体观和价值观,进而对区域文化传播在异地多元文化环境下的自我保留和保护进行思考与研究。

2.甘美兰讲座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其中在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当数甘美兰音乐。甘美兰(Gamelan)源自爪哇语“Gamel”,即“敲击”,是以各种敲击乐器为中心的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亦称为甘美兰,是印尼地方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据20世纪20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2万个甘美兰乐队。②甘美兰主要流行于爪哇岛和巴厘岛,二者在音乐风格以及对乐器的使用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印尼的多位学者举办了甘美兰系列讲座,从不同角度对甘美兰音乐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清晰、详尽的阐释。印尼艺术学院巴厘岛分院音乐作曲系伊·纽曼·温达《巴厘岛甘美兰音乐》详细介绍了当代巴厘岛甘美兰的调式音阶、乐器及其制作方法等,并指出,甘美兰乐器与舞蹈是巴厘岛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印度教的关系,在巴厘岛有上千座庙宇,每年大概有二百一十天人们都会运用许多甘美兰乐器在庙宇里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在巴厘人的观念中,没有甘美兰和舞蹈就没有宗教仪式。另外,斯拉麦特·索亚莫和艾迪·科马鲁丁分别做了《爪哇甘美兰音乐中歌曲的功能》和《巽他文化中的安格隆和甘美兰》的讲座。

3.学术研讨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印尼和其他国家的多位学者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做了关于印尼音乐的学术研讨。其中印尼的学者对本国音乐的研究包括:印尼日惹州立大学语言与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苏瓦塔·赞布亚《尼亚斯当今社会的“嚯嚯”歌曲》运用民族学研究方法对尼亚斯“嚯嚯”歌曲在社会中的意义进行研究;印尼艺术学院传统音乐系亚斯利尔·穆奇塔《塔萨鼓在塔布克仪式中构建精神的角色》探讨了塔萨鼓在印尼巴当地区每年举行一次的塔布克仪式中的运用及其重要地位;印尼基督教大学音乐系阿加斯塔亚·拉玛·里斯亚《西库台达雅Benuaq族的声乐体裁里乔戈》对当地口传心授近百年的声乐形式Rijog的历史背景、类型和形式等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有印尼萨拉迪加市基督教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丹尼·萨利姆《教会会友对原住民基督教歌曲的低程度欣赏——一个潜意识文化异化的案例》、印尼日惹艺术学院伊·科图特·亚尔达纳《一种巴厘岛音乐新体裁——Semarandana行进乐队》、印尼日惹艺术学院安塞普·萨普丁《一种西爪哇流行的巽他乐器——杰朋鼓》等研究成果在本次会议中呈现。

其他国家的多位学者亦带来了对印尼音乐的研究成果。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约翰·罗宾逊《伊莱恩·巴尔金音乐中的印度尼西亚影响》探讨了美国作曲家伊莱恩·巴尔金的部分作品中对甘美兰乐器的运用以及对印尼音乐的借鉴;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蔡宗德《西化、现代化与流行化:印尼爪哇伊斯兰音乐发展现象分析》对印尼伊斯兰宗教音乐的流行化、商品化、观光化进行剖析,认为印尼这种宗教音乐转化的过程也正反映了印尼伊斯兰的发展过程,过度的世俗化与流行化而忽略音乐中的神圣本质,影响到伊斯兰体系,宗教音乐的现代化与西化对印尼伊斯兰来说只是一种负面的呈现。

除了对中国、印尼音乐的讨论外,本次会议还就东南亚音乐的发展与传承举行了论坛,包括泰国孙素婻塔皇家大学潘萨克·万迪《泰国古典乐队在曼谷王朝时期的发展》、印尼艺术学院日惹分院乔罕《以音乐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看印度尼西亚音乐学研究的发展》、中国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汉藏—南岛文化丛”与华南汀族乐器起源的拟测》、缅甸演奏家吴佼佼乌、吴汉敏《缅甸围鼓乐队中的合奏、独奏及鼓的意义》、中国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西双版纳与清迈南传佛教寺院打击乐器的比较研究》等题目,使参会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东南亚音乐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

二、工作坊

本次会议不仅是中国与印尼音乐的交流,三场印尼当代作曲家工作坊的举行更是印尼传统音乐与当代西方作曲技法的碰撞。与此同时,会议还安排了六场印尼传统乐器的演奏实习。

1.印尼作曲家工作坊

当代印尼作曲家最为普遍的创作手法即是将本土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形成一种有别于印尼传统音乐的新音乐。印尼艺术学院日惹分院作曲系罗基·B·科帕哈以自己创作的作品为例,介绍了当代印尼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即包括西方调性音乐和印尼传统音乐,特别是甘美兰音乐,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将西方乐器与印尼甘美兰乐器相结合创作作品。日惹印尼艺术研究所亚农·苏内科介绍了自己创作的《Senggreng Malagu》的创作思路、基本原则、作品寓意以及使用的乐器等。苏门答腊岛罗门森HKBP大学朱尼塔·巴图巴拉认为五声音阶和锣最能够体现亚洲音乐的特色,她将五声音阶与西方音乐体系互为融合,并以自己的作品《张亚菲的故事》为例,认为这样的音乐具有更为宽泛的审美表达,并获得一种不同类型音乐的感受。

2.演奏实习

本次会议安排了印尼传统乐器安格隆和巴厘岛甘美兰的演奏实习各三场。安格隆是印尼的一种古老的竹制乐器,是靠用手摇动乐器使竹筒和竹棍相互碰撞而发出声响。在安格隆乐队中,每人负责1—2件安格隆,依照乐曲的旋律进行分别摇奏,彼此配合。安格隆乐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印尼十分普及,并已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在本次会议中,印尼教育学院尤迪·古斯纳第负责教授参会者安格隆的演奏技法,并发挥团体协作、紧密配合的精神,利用现有的整套安格隆为参会者排练了一首乐曲《Hallo Bandung》。

与爪哇岛甘美兰音乐的典雅、文静不同,巴厘岛甘美兰音乐欢快、活泼、充满活力。印尼艺术学院巴厘岛分院伊·纽曼·温达负责教授巴厘岛甘美兰中各个乐器的演奏技法,巴厘岛甘美兰乐器以各种不同形制的金属排琴为主,并配以吊锣、排锣以及起到指挥作用的称为“肯当”(Kendang)的双面长鼓。在甘美兰音乐每一循环节奏中各个乐器所演奏的音高和节奏都有所不同,形成多层次、多声部的音响效果,让参会者足不出户即可亲身感受到甘美兰乐器的魅力所在。

三、音乐会

本次会议共安排了4场音乐会,包括《印度尼西亚音乐集锦与南音》、《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印度尼西亚巽他音乐会》以及《东南亚音乐之夜》。第一场音乐会以《印度尼西亚音乐集锦与南音》开始,拉开了中国与印尼音乐相互交流的帷幕,上半场以印尼巴厘岛音乐为主,来自印尼巴厘岛的艺术家和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共同表演了包括甘美兰演奏、巴厘岛独舞及欢迎群舞以及由甘美兰乐器、琵琶、笛子、二胡共同演奏的《巴厘·中国民乐新曲》,使参会者充分感受到了巴厘岛音乐的欢快情绪和巴厘人民的淳朴性情;下半场由来自泉州和印尼的南音专家共同表演了集唱、奏为一体的南音传统曲目,包括《陈三五娘》和《绣鞋记》的选段以及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的《梅花操》,又让参会者看到了南音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古老乐种在印尼的传承与发展。

另外,《印度尼西亚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展现了印尼音乐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上半场为传统音乐部分,包括印尼苏门答腊岛的Minang音乐、巽他甘美兰、巴厘岛甘美兰、爪哇甘美兰以及印尼传统乐器的弹唱;下半场为现代部分,展示了印尼音乐家为大提琴与甘美兰乐器“混搭”创作的作品。《印度尼西亚巽他音乐会》由来自印尼巽他教育学院的专家们展示了印尼巽他音乐中的歌唱、器乐、舞蹈等各种形式的相互配合。《东南亚音乐之夜》则是来自泰国马荷里乐队和缅甸围鼓与围锣的精彩呈现,更有由美国作曲家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生表演的《为“世界音乐周·北京2012”而作——中国古筝、扬琴与印尼甘美兰乐器合奏》,与第一场音乐会前后呼应,紧扣“中国·印尼音乐交流”的主题。

结 语

当南音遇到甘美兰,带来的是中国与印尼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北京历届世界音乐周的举办,更是引发了对《外国民族音乐》学科教学的思考。目前在欧美、日本等国家的著名大学中都已开设了介绍世界民族音乐的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了演奏世界民族乐器的课程,在美国就已有百余所大学的音乐系开设了演奏“甘美兰”音乐的课程。③而在我国,只有少数院校设有此类课程,且只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存有部分外国民族乐器。单纯的理论讲解与欣赏式的教学只会使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变得枯燥、乏味,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亲身体验,才能真正了解世界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才有可能克服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思想,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客观、平等地看待世界各地璀璨的音乐文化。笔者相信,在北京世界音乐周的带动下,中国的世界民族音乐教学与研究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辉煌的未来。

①前五届世界音乐周的主题分别为中非、中芬(芬兰)、中新(新西兰)、中印、中日。

②陈自明《世界民族音乐地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③同②,第11页。

上一篇:跳舞论文范文 下一篇:音乐学院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