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23:40:05

音乐心理学论文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青年初期(15—18岁):即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时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自觉地进行学习。音乐听觉敏锐,能辨别各种音程及和弦,是音乐记忆表现最良好的时代,思维方法逐渐科学化。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音乐心理学研究与研究方法就是“事”与“器”的关系。因为,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既是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前提,也是音乐心理学研究得以成功的保障,对规范和指导音乐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深度和水平,特别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创新程度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着本质的联系,而且,研究方法的有效运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展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论域。同时,研究方法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推广性。

“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是我国音乐心理学界唯一的部级学术研讨会,每三年召开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在我国音乐心理学界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研讨会的与会代表多为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分别由来自各高校或音乐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研讨会上代表们所提交的学术论文既是音乐心理学研究者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研究状况的重要反映。因此,本文对2008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参会论文在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进行元分析,以使我们获得关于我国音乐心理学领域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

以“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参会论文作为样本,去除工作报告和综述类文章,得到有效论文全文65篇。根据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原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类型、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65篇论文中,属于思辨研究的论文有44篇,占总数的67.69%;属于实证研究的论文21篇,占总数的32.31%。

从统计结果来看,本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参会论文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论文反映出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有了较大提升。正如研讨会闭幕式上周海宏副会长所总结的:参会论文体现出“研究者方法论意识的高度自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召开,使得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有所提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上日趋成熟和规范。

其次,研究者对于实证研究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几年前,周海宏曾在其论文中提出:音乐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一大阻碍在于“兼具专业音乐知识与经验与实证研究方法的人材的缺乏”。如今,与上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上提交的52篇论文中只有8篇(仅占总数的,15.38%)属于实证研究相比,本届研讨会上采用实证研究论文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占到论文总数的32.31%。尽管这一数字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这说明,研究者们已逐渐认识到实证研究是提高音乐心理学科学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其方法和技术。

第三,在这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上出现的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部分年轻学者开始关注并尝试利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如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hted potentials ERP)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imcdoml magnedc resonance hnaing FM-RI)等进行音乐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技术和手段具有无损伤性和较高的时空分辨率等优点,可通过对大脑神经元活动进行准确的定位,帮助研究者客观精确地观察和记录音乐心理活动过程,这无疑将为音乐心理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既简便、安全,又精密、直观的科技保障,同时也必将使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讨论与建议

总的来说,通过三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召开,我国音乐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于揭示音乐心理学规律、提高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领域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进一步提高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水平,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厘清研究方法的概念及分类

首先,我国有关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尚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统一的标准,许多研究方法的分类不符合“排他率”、“平行率”等逻辑关系,尤其是每一种研究方法背后又蕴藏着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致使一些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分类模糊,如有的研究者认为质性研究就是定性研究,而有的研究者则将质性研究视为与实证研究相并列的研究范式等。因此,在我国的音乐心理学研究领域有必要进行研究方法概念及分类的厘清。

一般而言,所谓“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即方法论、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见图1)。所谓方法论,是指一种规范和厘清研究中探寻程序的思维方式,是对在实践中得到的检验手段的反思,这种思维方式和反思基于研究者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的哲学层面上的思考,如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同时,研究者的方法论又受到其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影响,继而影响研究者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第二个层面是研究范式,即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通常,我们将研究界定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这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其中思辨研究是指采用经验总结、哲学思辨、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的相关研究;实证研究主要是指对原始材料进行收集及系统的实证性分析,研究主要采用实地或现场的调查访谈、量化分析、客观性的语言陈述等手段。第三,在研究方法层面,主要包括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大类,也就是说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属于实证研究的一种。另外,在研究者所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等方面,量化研究又包括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质性研究则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和文本分析等。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对知识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立场决定其方法论立场,同时也影响其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因此,研究者需经过方法论的科学训练,具有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的理论素养与具体研究方法、技术的基本知识。否则就会对自己的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设计、研究方法的选择、自身在研究过程中的位置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进而影响研究结果与发现的信度与效度。

(二)进一步提高研究方法运用的规范意识

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过程是科研论文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同时也是研究者发现科学的研究结论的重要保障。但在此次调查中,笔者注意到:一方面,在思辨类论文中,严格的哲学思辨论文并不多见,不少论文缺乏理论提升,或者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仅属于议论性的作品,其在论文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研究技术与方法的规范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思辨指的是在较高层次上对实践与问题给予关注,通过概念分析、逻辑演绎等方式获得认识,其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均体现一种严谨的逻 辑安排和因果关系。它的研究优势在于比较严密,适宜于进行理论构思与理论概括。但真正的思辨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推演、规范的学术语言、严谨的研究方法,这样所得出的理论才能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如果仅仅依赖意念上的主观思考,那么研究结论是不会有足够说服力的,而只能是作者的“自说自话”和“个人意见表达”。因此,研究者应注意提高思辨研究的抽象性、概括性及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笔者还发现,部分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在问题设计、调查对象选取及信效度检验等方面存在着技术性的失误。事实上,实证研究有着一套完整的技术操作程序,其通过提出研究假设-概念化-操作化-选择适当的方法-搜集资料-证真或证伪研究假设等,获得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与可推广性的科学结论。所以,为了使音乐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可信,研究者应对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予以重视,采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以加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三)掌握多元化的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需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各种音乐心理学现象和问题,因此,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多样化是其研究的趋势所在。但此次研讨会的参会论文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上尚显不足,如在实证研究具体方法的选择上,研究者较多地使用了调查问卷、实验研究等量化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而对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重视不够,几乎没有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音乐心理学研究者比较缺乏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意识。质性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一种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其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这类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对微观的、深层的、特殊的心理现象作深入细致的描述分析,便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注意音乐事件发生的自然情境,在自然情境下研究真实音乐事件中的心理特点与机制:对心理事件的整个脉络进行动态性研究;通过归纳的手段自下而上建立某种音乐理论,可以对理论有所创新。

现代学科演变的趋势表明,一门学科仅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足以充分地把握其研究对象,而往往需要采用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复杂性、动态性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更是决定了我们需要采用多层、多方面、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研究者还可以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些相关学科特有的、成熟的学术规范,可以为音乐心理学学科知识的产生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也可以丰富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内容,从而拓展音乐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视野和研究空间。

四、结话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历史;现状;分析

引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将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投向了音乐与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人文等的融合,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音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推动着音乐心理学这一社会心理学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在研究新时期音乐心理学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之前,有必要对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历史进行了解和把握。

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学最早是由美国依阿华大学的Carl Emil Seashore在1897年提出的,他因此被后来的学者们称为"音乐心理学之父"。在Carl Emil Seashore主持工作期间,依阿华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实验室,并从此成为实验音乐心理学的著名发祥地。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音乐心理学现在已成发展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音乐相关专业的核心学科。随着音乐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紧密结合,出现了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等音乐专业学科。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以心理学视角分析人类在音乐思维、活动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心理表现和精神状态的分支学科,采用的是心理学相关理论、工具或手段,针对人类个体所从事的音乐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音乐心理学重视观察人类个体在参与的音乐活动中所表现或体验的情感、知觉、举止、记忆、学习以及复杂的表现状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音乐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行为诱导以及心理塑造等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大众传媒介质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广使得人们到处可以触及不同音乐鉴赏和视听器材,生活和工作中随时充斥着大量美妙而丰富多彩的音乐,无形中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甚至是生理状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社会心理学和音乐相关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对音乐心理学的认知和感悟,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

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我国对于音乐心理学的划分最为恰当的当属罗小平和黄虹出版的著作《音乐心理学》(第二版)中的分类方法,他们把音乐心理学划分为了三个方面,即西方音乐心理学、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以及中国现当代音乐心理学。

(一)西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众所周知,我们所研究的音乐心理学起源于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的实验心理学派。当时,在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赫尔姆霍,他在细致观察和深入剖析乐音和感觉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于1863出版了《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一书,其主要观点来源于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以及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等相关理论。一些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例如费希纳通过心理物理法进行了有关音量强度和人体感觉适应的相关实验,冯特在自我表现观察的基础上研究了自身视觉和听觉等生理器官反映下的心理活动。

在1883年,施通普夫通过研究音乐和心理的相关表现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一书,首次将心理学相关理论与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以及生理学进行了有机结合,重点分析的是人对于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细微感觉。后来,他又相继出版了《乐音心理学》的上卷和下卷,以音乐体验和心理活动的实验为基础,提出了乐音谐和理论。

到了上个世纪初,对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重视音乐与心理的内在联系,一大批著名的心理学家和音乐家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例如西肖尔研究的是"如何测验音乐才能",库特研究的是音乐创作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活动与曲式的关系,西肖尔和他的学生们通过一些测验人们视觉、听觉以及感知觉的仪器来研究音量、音色、颤音和变调等波谱活动。前苏联的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认为具备音乐才能的人应当能够具有音乐感知才能,并具有一定的音乐赏析节奏感。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之一。一些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理论也逐渐被融合进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中,主张音乐技巧的探索过程并不是孤立的,还必须充分的与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有机结合,至此,对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愈加的广泛和深入了。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音乐心理学理论,例如音乐神经心理学、老年精神音乐学等,这是音乐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产物,促进了音乐心理学在其他领域上的应用。

(二)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了最原始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它们多散见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史论、乐论以及伦理学等的史书记载里面。例如,在孔子、孟子和庄子等人论述中都可以体现出古代音乐心理学的价值和魅力,孔子《论语·述而》中描述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及《论语·泰伯》中描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都提高了音乐体验与心理感受的结合。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以及《史记·乐书》等古代史料中也有谈到音乐和人生理结构以及心理结构相关联的词句。尤其是我国第一部记录音乐和诗歌的《乐记》中就提出审美主体对客体"审音"、"审乐"不同层次的鉴赏。李蛰在其作品《琴赋》中提到了不同表演者心理结构对演奏效果的影响。

在播康词作《声无哀乐论》、徐大椿词作《乐府传声》等中有大量涉及的音乐心理学的问题。前者认为音乐形态同欣赏着的情绪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后者认为审美主体具有的情态和心境对于音乐欣赏至关重要。《溪山琴况》对声乐演奏过程中欣赏者的心理因素、协调作用以及辩证思维进行了揭示,认为人的想象空间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具有某种特点和作用。我国古代关于诸如此类音乐心理学的著作不胜枚举,这里不一一举出,可以认为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属于哲学心理学的范畴,大都充斥在哲学、美学、伦理等著作和言辞中,没有形成独成一体的音乐心理学专著,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大都是描述、体验、观察、内省等。

(三)中国现当代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的建立,我国音乐心理学得到了承前启后的发展。学者一方面继续认同古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一方面注重音乐对于心理功能的教化,期间又接触到西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到了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实践中。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教育界逐渐重视不同学科的全面发展,音乐心理学作为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织发展,相应的专著、译著和学术论文逐渐增多,为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大都粗浅的涉及了美学、史论以及相关音乐理论。较有影响力的如赵宋光发表的《论音乐的形象性》,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观点向我们展示了音乐形象的特殊性,并开始涉及音乐创作以及赏析过程中的心理特征。1980年以后,我国在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面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同一时期参与撰写或翻译音乐心理学专著的学者就有一百多人,他们开始从史论、音乐教育、美学、民族音乐、声乐表演等视角来研究音乐心理学相关问题。大部分学者开始重视音乐学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并认为音乐所涉及的很多方面都与心理学有着密切关系。

新世纪以来,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日趋丰富,尤其是2002年我国第一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有价值的音乐心理学方面的论文,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学者们热议的话题。我国在2005年11月举办了第二届音乐心理学研讨会,在征集的60余篇研究论文中,关于音乐教育和心理学研究的多达40余篇,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这说明我国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和工作人员越来越多,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

四、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一)对于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已经成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目前,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音乐时间知觉方面,这说明音乐时间知觉已经成为学者们和高校研究音乐心理学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音乐时间知觉主要考察的是人们的认知系统对于音乐时间事件的加工和反映行为,人们对于音乐鉴赏中时间事件的加工是根据相关操作过程来体现的。当前,关于音乐时间知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音乐中时间模式知觉、音乐时间模式操作(也就是计时)、音乐时间模式中知觉和操作的联结以及内隐知识和内隐学习在音乐时间知觉中的作用等方面。

(二)从音乐心理学衍生出来的音乐认知神经科学表现出了极大的研究价值

当今,对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向脑神经科学延伸的明显趋势。随着美国学者Manfred Clynes发表的《音乐、思维和大脑——音乐神经心理学》一书问世,出现了脑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的学者开始研究音乐心理学。在该著作中提到,诗文和音乐的节奏是对人脑半球中相应控制区域的定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Gordon L. Shaw博士通过建立基于Mountcastle原理的Trion模型,来研究音乐心理学问题,他认为人的皮质信息具有对称性,这和皮质信息中有关音乐结构具有紧密联系,他采用脑电图、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以及正电子发射层描等先进医学探测技术来研究人和动物在音乐方面的认知行为,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了癫痫等疾病的病理学临床实验,通过发明一种"空间-时间动画推理"学习软件来辅助人的钢琴和音乐学习,在实际的教育实验中极大地提高了低龄儿童数理化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可见,音乐心理学对于人们学习的增强功能以及疾病的辅助治疗功能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是现在和未来人们继续研究的热点之一。

结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音乐心理学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价值日渐增加,无论是学界还是教育界都对我国音乐心理学更加重视,相关实证性研究和先进理论方法研究逐渐深入,将极大地促进我国音乐心理学朝着科学、全面、扎实、先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黎曼,黄虹.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中国音乐(季刊),2007(2):186-187.

[2]罗小平.在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J].音乐艺术,2008(4):310-312.

[3]郭秀艳,周楚,黄希庭.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9-34.

[4]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8):41-46.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邵、王一文指出,有些学者认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并简单地把实证方法解释为数学统计、定量分析、试验结果报告等等。有甚者认为唯有实证的方法才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正确和有效的方法,片面突出夸大实证研究的作用而贬低理性思辨和理论探索的意义,只重客观实证研究,而轻系统理论的体系建构。他们认为,音乐心理学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一味依赖科学实证方法,会抑制学科的全面发展。

对于此种现象,邵、王二人提出的尝试为:1.由关注实验室和事实材料的搜集转向实际应用;2.由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转向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3.由过分倚重实证的研究方法、推行实证的霸权,转向实证方法霸权的终结和对研究方法多元化的标举;4.由价值中立和工具理性、人为机器所奴役的立场,转向价值符合人性复归的立场;5.由把研究对象看成是自我控制的、一元的、可分的、规则的,转变为不可控制的、多元的、不可分的、不规则的;6.由注重内在心理机制的机械认知论研究,转变到对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事件后果”的“影响研究”上面来。

以上观点,是笔者总结出的邵、王二人这篇文章对音乐心理学方法论的主要看法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笔者十分赞同二人所推崇的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然而,依据音乐心理学学科性质、音乐心理学学术成果的可靠性以及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现状看来,在这个学科发展的初期,我们必须偏重于实证方法研究。

一般来讲,音乐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阐明人的音乐感受和音乐实践经验的学科。①所以,想了解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就必须先清楚大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位。笔者想引用这样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在西方的大学里,几乎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遇到一些学生说,他们之所以选择心理学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科学。当教师告知他们心理学正是一门科学时,他们都感到非常吃惊意外。教师对他们接下去的沮丧反应(“我不能相信我还要学统计!”)早已见怪不怪了。当教师再问:“你们入大学之后选修过生物学和化学吗?”他们的回答一定是:“哦,当然没有!我一直都在回避理科的课程哪!”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极具讽刺性的现象:学生们居然确信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②由此可见,西方心理学者将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毋庸置疑地定位在心理学身上,仅仅一个生活中的小事例,就可以表明西方心理学者们明朗的态度。不仅如此,对于这个学术见解,西方学者们也有相应的理论体系来证明。之所以称心理学为科学,是因为它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依据科学的三个紧密相连的核心特征:1.系统的实证主义,即实证主义的观察研究方式必须是多元的、有结构的;2.产生大家共有的公开知识,即学术成果必须具有重验性,并且必须得到业界人士一致认同;3.对可解决的问题之探讨,即科学是用来解决可以解决的、具有明确性的问题。心理学的这一理论指导,对我们音乐心理学学科同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邵、王二人的文章中说到,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无法研究那些高级复杂、幽隐微妙、难以言传(类似于佛教禅宗中所讲的“不立文字”、“出口便错”,只能靠“以心传心”、“直指人心”来妙舞和心领神会心照不宣)的音乐心理现象。根据笔者提到的心理学研究中核心特征之第三点,我们可以得知,对于那些神秘的音乐心理现象,音乐心理学是没有必要去解释的,它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那些可研究的、普遍的音乐心理规律。这并不等于难度大的音乐心理学问题我们就不去钻研,而是那些变幻莫测、富有玄机的问题根本就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畴。纵观宇宙的大家庭里,试问外星人、金字塔等现象都是可以找到缘由的吗?它们都是科学家们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吗?答案可想而知,科学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道路,难题的堡垒需要一步一步攻破,有些疑惑即使永远搞不清楚,也并不让人觉得痛苦,而会为人类拥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谜团而感到折服。

笔者同样承认,音乐心理学学科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因为构成学科的另外一个门类――音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存在于社会科学中的艺术门类。可是,虽然音乐更多是创作、欣赏等一系列环节的精神活动,但并不是说当我们把音乐心理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次时要继续进行抽象的思辨,这样,我们和音乐美学又有多大区别呢?另外,难道在音乐学学科领域中,就没有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的学科门类吗?这里,笔者想以民族音乐学这一音乐学的姊妹学科为例来说明问题。我国的民族音乐品种浩如烟海,民族音乐学者在采集各地区民间音乐时主要先进行田野调查,在当地及时地记谱、录音、摄像,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以便于日后进行归纳、总结。试想,如果没有田野工作的前期铺垫,研究者便只能坐在屋里空想、空论关于民间音乐之种种。其实,所谓的田野工作,就好比音乐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二者名称不同,但工作目的是一致的。当然,不是说诸如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之类的音乐学学科就不需要理论的思辨、概括,而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客观材料的基础之上,而客观材料的获得又必须依靠实证方法。所以,同属于音乐学范畴内的兄弟学科都已经采用科学的实证性之方法研究课题,那音乐心理学这一多种学科交叉、多种知识结构融合的学科还有理由不重视科学实证方法的运用吗?

我们把音乐心理学放到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得到的结论是它必须和现代心理学一样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因为,它的研究必须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三个科学基本特征;如果把音乐心理学再放到音乐的角度观察,得到的结论也是必须先用实证方法收集信息,再进行理论的思辨与概括。所以,于情于理,音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必须是实证主义方法。

再回到前面说过的话题,笔者谈到了必须使用实证方法的另外一个原因――音乐心理学学术成果的可靠性。近些年,人们对心理学的关注越来越升温,社会上流传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的种种言论,心理学迷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书店、网络、电视搜集到各种成功学心理、交际学心理等多方面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信息资料。然而,这些资料难道真的能一一解释复杂的心理规律、正确指导人们的行为吗?事实并非如此。据笔者了解,身边很多人依照市面流传的心理学指导去做,却并非在实际运用中得到灵验,这样的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心理学结论是不可靠的。这些不可靠的事实,往往是部分群体的经验总结,完全够不上说是科学成果,这样的东西又岂能指导全人类的行为与精神活动!这样的事例同样发生在了我们音乐心理学领域。关于儿童学习乐器,很早就有这样一个流传,这个流传不仅散播在普通老百姓间,甚至很多音乐界知名人士也同样对这一说法给予了默默的肯定――儿童学习乐器可以开发智力。就此,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未必所有学习乐器的儿童在文化课学习方面也非常优秀;即使那些文化课成绩非常优秀的琴童,也并非是因为学习乐器而开发了智力,往往是那些琴童天生就具有相当好的同时驾驭音乐和文化课学习的能力。可见,儿童学习乐器可以开发智力的这一流传说法是不可信服的,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它没有经过全面、精确的调查统计,而单凭人的主观经验来判断。

由此看来,要想使得音乐学学术成果具有可靠性,就必须依靠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否则,我们学术成果和市面上流传的心理学信息就无任何区别,而心理学也将走进扭曲的发展渠道,甚至会被误认成为只是一种叫得好听的算命、卜卦罢了。当一组组从严谨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清晰地摆在眼前,当由这些数据得到的直面相关分析、影响分析、因果分析等一系列结论摆在眼前,人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怀疑!所以,为了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体现解释本质并预测未来的学术价值,能够比普通大众所理解的音乐心理学问题更具专业水准,我们仍然需要牢牢掌握实证研究方法。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们必须以实证方法为重要研究手段的理由之三,是我国音乐心理学尚属于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踏踏实实以实证研究作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避免主观猜测、臆断而得出片面、失效的结论。

邵、王二人的文章有这样一段话:特别是音乐心理学在我国尚处于刚刚崛起的年轻新兴状态和童年摇篮阶段,远未成熟,这时就早早地用某一种研究方法去束缚她,稍微细想一下,就会觉得有点残忍。它远未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态势,距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还很遥远……依照整个文章内容分析,这段话实际上是说在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单一地用实证方法来束缚它的研究方式。的确,我们这时绝不能用一种研究方法。而事实上,在这个初级阶段,占上风的研究方法决不是实证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抽象思辨的类似于美学的研究方法,而所谓具有真正意义的实证研究,仅仅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在邵、王二人文章起笔之时早已存在,而在时隔两年后的今天仍然比比皆是。拿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来说,在近50篇的音乐心理学文章中,只有5篇文章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研究音乐心理学问题,再去掉几篇综述性文章、几篇译文,实际上,大概只有15%的文章是关于实证研究的,而其余85%,依旧采用了经验总结的方式来研究音乐心理学。所以,这样失衡的比例证明,在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束缚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其实是思辨式、经验式的研究方法,而我们更应鼓励和支持的是实证的研究方法。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黄虹、蔡黎曼教授曾共同撰写一篇名为《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③的文章,该文章对具有国际权威性的音乐心理学杂志《Psychology of music》(英)进行了有关的总结,在他们所收集到的从2003―2005年间发表的全部49篇文章当中,采用定量研究④占30篇,定性研究⑤占19篇。而在这19篇定性研究文献中,除去7篇介绍各地区音乐教育研究概况的文章,那么,量化研究就更占主导地位。这个结果表明,近年来,国际音乐心理学界越来越重视量化(实证)研究,而定量研究更已被大心理学界当作既定学术规范的准则。面对先进的科学观念,难道我们中国音乐心理学界应当持否定态度?还是应当固步自封,继续走理论思辨、经验总结的老路子?答案可想而知,重视发展实证心理学研究已然成为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尽管,邵、王二人的文章指出了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做出的批评:“盲目依从和接受经验实证的原则,自觉不自觉地以为凡不能以经验或实验证实的实践或理论都是伪科学的……由于大多数心理学家埋头或醉心于客观的观察、实验、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结果使得心理学探索过于琐碎而又条块分割。”可是,我们应当看清这样的批评存在的先决条件,西方学者的这些言论一定基于过多使用实证研究的西方心理学研究现状,但对于我国音乐心理学界尚为薄弱的实证研究基础来说,这种批评言论是不适用于我们现状的。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现状是大多数学者依旧埋头或醉心于主观的判断、经验总结,结果使得我们的学术成果那么不具说服力,并且这些所谓成果的产生来得那么简单,好像一位对心理学知识略熟一二、对音乐知识略懂一二的人都可以轻易得出相同的结论。我们知道,作为成型的理论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环节才能产生,而且在实践中必须多次检验,才能成为具有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所以,这种不够专业、不够精准的学术研究及研究成果造成了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非健康局面。因此,面对我们的初级阶段,就不能因为西方学者对实证方法的批判就影响到我们对实证方法的使用。而就在去年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上,各方学者一致认为,今后应加大实证研究的步伐,紧随世界音乐心理学发展的潮流,虽然技术方法上我们不可能像人家那么专业、先进,但观念上我们必须更新。这一认识反映了当今我国音乐心理学界有识之士对实证方法的一致态度和中国音乐心理学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从学科性质的角度,理论成果的角度,还是中国音乐心理学现状的角度,我们都应当遵从于选择实证方法为今天主要的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上的“两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等重大原则问题,应当做到酌情处理。笔者始终认为,一切方法都应当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那么,才有资格谈多元、谈综合,而客观事实的获取,只能依靠实证等一系列具体手段,而不是在满脑子的思辨中得出结论。当然,在研究过程中要避免邵、王二人提出的为实证而实证、为收集事实而收集事实等不符合研究目的的一切做法,同时如何专业、规范地运用实证方法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实证方法需要严密地操纵及安排,甚至往往中间的细枝末节出现错误,那么整个实验很可能全盘皆输。这个问题具体到在设计问卷时提出的问题是否考虑到多项因素,是否在实验前设定了一个良好的数据组织,是否在统计时使用操作性定义等等。当我们已经确立了使用实证方法进行学术研究之时,就容不得一点马虎,科学的结论是非分明,不像抽象思考的结论似是而非,要想使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将来成为具有参照价值的理论指导,就必须严格控制实证方法实施过程中的每一环节。

笔者作为一名初步接触音乐心理学的学生,某些见解还很不够成熟,望同行及老师们给予批评指导。

①张前《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4)。

②[加拿大]Keith E. Stanovich著,范照、邹智敏等译《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七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

③黄虹、蔡黎曼《第2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1月。

④定量研究指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及数字统计的方法。

⑤定性研究指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法取得相关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其作定性的分析。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上海音乐学院的张晖介绍了法国的音乐认知教育体系,她建议音乐认知体系的培养要先于乐器的学习,音乐认知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并与演奏紧密结合。她指出法国音乐认知教育在理论上欠缺以及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衔接上的不足。在认知方面,她认为法国是“知”多过“认”,而我国则相反,因此我国在互补过程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红菊博士基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介绍了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李红菊认为,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甚至影响智力的发展,由于学业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逼迫,学生在本身并不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课外特长,机械地投入,可能会降低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岛大学的韩忠玲指出在大部分高校中,有关音乐教育的课程存在音乐多、教育少,中小学工作的音乐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匮缺这一现状,因此,音乐教育方面的专业性课程应包含《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师技能》这四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关于音乐治疗专题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陈硕的《“儿歌—节奏”训练对改善听障儿童言语障碍的实验研究》论文中,从听障儿童的言语问题入手,通过他们用骨传导的方式感知节奏的特性,同时借鉴了奥尔夫的节奏朗诵训练,采用边打鼓边念儿歌的方式加以训练。经过一个月的实验,发现被试的语言节奏水平均有所提高,言语障碍和紧张、焦虑的心理得到一定改善。陈硕在另一篇论文《一例孤独症儿童钢琴学习方法与效用的分析》中,针对一例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通过对这名孤独症儿童进行钢琴训练,提高了患儿的注意力,加强了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在舒缓紧张情绪和自信心的增强方面均有改善。

三、关于音乐表演心理专题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的郑茂平教授在论文《音乐表演“七因素”心理模型探讨———音乐表演偏离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一》中指出音乐表演的学科理论与具有科学意义的实践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与表演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尤为缺失这一现状,并总结与分析了影响和制约表演行为反应形态和特征的七种心理因素。天津音乐学院艺术心理研究室主任谢鸿雁在《专家和新手钢琴演奏者乐谱阅读的眼动研究》论文研究中,采用眼动记录仪记录被试阅读简单和复杂五线谱时的眼动数据,考察了不同演奏经验的被试阅读不同复杂程度的单声部和多声部钢琴乐谱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在声乐心理学方面,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徐行效介绍了中国“声乐心理学”和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提出用交叉学科思想指引声乐理论创新、宣传“部编教材”、开设“声乐心理学”课程和培训班等措施来扩大学科影响。

四、关于音乐与脑神经机制专题

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的蔡振家教授探讨了抒情歌曲“主歌-副歌”形式对于听众脑部活化形态及周边生理反应的影响,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发现副歌出现前后眼眶额叶皮质的活化区域的变化,以及聆听整首歌曲的情况下手指温度呈U形曲线等,总结出副歌的酬赏性质与抒情歌曲的引导宣泄效果。李小诺博士以两个音乐片段的音响刺激的fMRI实验观察以及音乐结构分析为例,阐述其“对人脑的刺激作用”与“音乐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和“音响信息刺激”与“音乐审美体验”的不同特征,并思考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方法、理念、视野、胸怀”真正跨界的急迫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侯建成博士研究了多巴胺、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与精氨酸-血压激素1a(AVPR1a)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起到的不同作用,并提出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应参照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这将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五、关于音乐能力专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何昊先后提出了感觉运动失映射说以及反向模型来解释唱音不准的感觉运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导致唱音不准的感觉运动失映射存在着映射缺失和映射错误两种类型,并提出了这两类失映射的判别方法。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佟雪的论文《蒙特利尔音乐能力成套测试在中国青少年中的应用》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马谐的论文《3-5岁儿童对中-西音乐表达情绪感知能力的发展研究》也都从实证研究的方法出发对音乐心理学领域有关音乐能力方面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研究。会上,何昊、佟雪两位代表和不少学者提出将“失歌症”的称呼改为“失乐症”更为恰当。七、音乐与学习专题中国音乐学院的王腾宇通过引进和研究美国NESS,测量中国专业音乐院校学生投入各项有效学习活动的程度,同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旨在推动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改革。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宋蓓对在英国伦敦大学举办的“音乐教育中的心智与脑:连接教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出评介。

六、会议总结与建议

1.本届会议的特点第一,从研究方法上,较之以前更加科学化、多样化、更加注重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得出的研究结果更具准确性,对实证研究的重视进一步加强;第二,研究成果多样化,除心理学之外,还涉及脑科学、统计学、测量学等学科;第三,在研究领域上,与神经、认知、景观设计接轨,还涉国外的研究成果及国际研讨会评介。宣读论文中涉及多种研究领域,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在此次会议上有较多的体现,应用性心理的研究较活跃;第四,学会新会员的数量占与会代表总人数的半数以上,呈年轻化发展,一批年轻学者的涌现让我们看到中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光明前景。

2.不足之处第一,到目前为止,开设音乐心理学这一门课程的院校还为数不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存在知之甚少;第二,在跨学科问题上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撑,论文没有说服力。其次,结论部分的方法策略的层次过于浅显,没有深入探讨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再次,在陈述论文的语言界定上不规范;第三,实证研究占论文总数比例虽然上升但比重还有待增加。

3.建议第一,在学科影响上,培养音乐心理学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设列学科的基础必读书籍,宣传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教材,争取降低学习门槛和难度,扩大学科影响,争取更多教育部门的重视;第二,在学科建设中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特别是与心理学、神经科学之间的合作,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科学技术与音乐的结合。研究者不仅要学习本学科知识,还要加强研究中涉及的其他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理论概括能力。在研究态度上,要使用严谨的学术语言和推理思维;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研究,也要重视实证与思辨研究的结合。我们应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经验,同时关注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国外前沿的研究方法,有机的选择本土的研究问题进行研究。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随着心理学的诞生,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等众多学者的联盟,音乐情感的研究呈现了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这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章对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并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郭学智,李荣有.论音乐认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 音乐学 心理学 艺术实践

从学科性质上看,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介于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具体来讲,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教育、心理的关系、人类的音乐反应及行为的科学。它包括人的听觉对音高、音值、音色、音强、调式、调性、协和与不协和音以及稳定与不稳定音的反应,包括对乐曲整体艺术结构的感知。还包括音乐的心理功能,即音乐对人身心的调节,对人的情感、智力的作用;环境音乐对人生产效率的调节;音乐对疾病的治疗;音乐创作过程的动机与心理动态;创作的心理规律与灵感;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心理特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不同欣赏客体、不同欣赏主体、不同欣赏场合在心理现象上的规律等。此外,还包括音乐才能的研究与测试,建构音乐人才最佳心理结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群体力量等许多内容。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声音与人的教育关系、音响与人的心理关系等问题,以此作为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现在一般将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与音响心理学作为既独立又有联系、既互相交叉又有区别的学科来对待。《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篇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念为名发表的学术论文,阐明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的性质,并将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五个基本方面:(1)以音乐音响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把音乐的基本要素与人的听觉感受对应起来加以实验和研究;(2)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欣赏的心理研究。这是音乐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3)从对音乐欣赏心理的研究发展到对音乐创作心理进行研究;(4)关于音乐表演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5)关于音乐才能的研究,这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20世纪下半叶,在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是十分突出的。《音乐心理学基础》这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以音乐教育心理学元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对音乐的认识、情感过程,人的个性特征,人的才能和音乐学习,以及音乐与人的关系;涉及音乐的特性、音乐的要素、声音和听觉、神经和大脑、嗓音和歌唱、空间和时间、记忆和注意、意象和想象、出神和联觉、情感和审美、兴趣和意志、气质和性格、音乐才能诸问题、音乐学习等方面,描绘出当前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本面貌。虽然本书涉及的音乐教育心理学问题比较广泛,但只是做了一般性的知识描述,还缺乏与音乐本体的对应性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给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特定位,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作者围绕着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展开了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状况总结如下:由原来的状况逐步转向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美学的结合,促进了音乐教育式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方向;音乐教育心理学也涉及到音乐社会学,二者的结合开辟了音乐社会心理学的新领域;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的结合,建立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新生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还把参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参与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生活音乐的研究、参与以调剂精神为目的的研究、消除疲劳的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性音乐的研究、参与利用音乐所具有的心理效果、医治某些精神病症和异常心理的音乐治疗学的研究等方面作为应用部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注重音乐心理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提出许多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拓展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与其他音乐学科的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做了科学的理论分析。这是一段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前,应该比较多地给予学生触及身心的教育。教师应该努力让现在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实践行为相互密切关联。学习心理学的学生都知道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学的原理,但就是无法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审视自己。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中缺乏的是实证方法论。掌握良好的方法对学科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虽然不是唯一的方法,却是很重要的方法。在以往的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中,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强调在实践当中增长知识。在上音乐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时,要完全改变以前传统的讲授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各种资料,总结规律;再把每个章节的知识做成电脑课件给同学讲出来,教师要给予批评和指导。在讲述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指导,并一起探讨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动口,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既培养了学生探究性的思维能力,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是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重要一环的。因为,理论的研究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学科的成熟。基础理论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正确与否的,所以,在许多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将我国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高度,奠定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础,初步构建起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何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将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研究更深入地进行下去,还需要广大音乐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家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完成。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郭学智,李荣有.论音乐认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8、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述评[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1).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作品整体结构介绍

《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的编写结构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三节,主要介绍了该著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意义,并对音乐音响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问题出现的由头以及关于该问题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作者分析指出了音乐学研究的学者们在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研究中的长处以及缺陷,为其提出上述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部分,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音乐音响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规律,通过心理学实证法得出六种和音乐听觉密切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规律,并总结得出结论:联觉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规律。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音乐的表现性,这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从全局性出发对音乐表现对象这一问题做的综合分析以及探讨。该部分简要介绍了音乐表现对象采用的手法,并站在理解以及创作角度对音乐表现对象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音乐中关于哲理性、感情、戏剧性以及视觉如何表现做了分析和阐述。第四部分是作者对“音乐音响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问题”进行的总结,与此同时还讨论了涉及音乐美学的一些问题、限制音乐表现对象的一些问题以及研究适合的领域问题。作者认为音乐理解势必会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且这种理解具有不确定性,而音乐理解要具备共同性则必须是有条件的。此外,他还清楚地辨析了音乐美学中一些词语的定义,例如音乐的“意义”、“内容”以及形式、“自律”以及“他律”等。

二、作品的优势

纵观整篇文章,结构设计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表达流畅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可谓音乐心理学领域的优秀之作。作者首先提出问题“音乐以及其表现对象二者的对应关系问题”,通过论证以及实验,最后给出结论。在文中作者涉及了大量与音乐学研究有关的论文及资料文献,而且融合了音乐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领域,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另外该研究结果首次实现了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为音乐研究树立了榜样,同时也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广阔的前沿学术价值。

1.知识丰富,涉猎范围广,充分体现了作者极其丰富的学术积累和深厚的学g功底

在该著作中作者展现出非常深厚的学术功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著文献量非常大,且涉及多门学科文献资料阐述。在该著中,我们不难看到书目以及有关论文文献资料的涉及是非常广泛的,古今中外的相关课题均有所涉及。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可以看出,该作品研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与音乐学相关的众多学科,而且还包括一些看似与音乐学无关的学科,例如心理学、物理学、美学以及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文献,可见作者涉猎广泛,研究功底之深厚。第二,在对问题的阐述方面,作者不仅做到研究观点全面系统,而且对观点的阐述既有深度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文章中所举的例子也非常贴切,论述透彻且切入主题,论证严密,逻辑性、可靠性强,例如在阐述和高音相关联觉的一部分时,进行了很多高音和空间知觉、视觉、物理属性以及情态四者之间不同的联觉规律实验,与此同时还对所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探究和分析。作者从“和高音相关的各种不同联觉往往能激发人们或者抑制或者兴奋的一些活动”着手,开展了“高音激发人们相应活动或反应”的心理学分析,并给出如下例子加以补充和说明:“物理属性的轻重以及大小与高音二者的联觉关系”,如《动物狂欢节》中用低音来表现“大象”,用高音来表现“鸟舍”,有如在《松花江上》中由音的高低以及轻重关系可以得出:用低音来表现沉重的生活、灾难以及心情,给读者一种“大”或者是“重”的感觉,相反用较高的音来给读者一种“小”或者是“轻”的感觉。由此可知,物理属性“音高”可以给人相应的心理感觉,也就是作者强调的“和音高密切相关的联觉规律”。

2.具有广阔的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认为,探究音乐表现规律是为了从因果角度明确音响所具备的物理属性以及人类心理体验二者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凡是需要音乐表现的事物或者是地方,就必定能用到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也就是说,只要是和音乐表现有关系的问题,都多少需要用到这一研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该著的研究成果不管是在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欣赏方面,还是在环境音乐以及医疗音乐方面,其应用前景都非常广阔。这为有关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及新的成果。同时,作者对音乐美学方面“内容以及形式”二者之间争议问题的解决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角度上,作者就音乐美学和音乐心理学进行了定义,并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这给音乐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随着两者在音乐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对音乐美学及心理学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通过阅读《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我们可以重新认识音乐心理学对音乐美学的作用,让艺术表演者能够加深对两者的理解,在表演时体现出音乐美的真谛。

3.篇章结构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逻辑性强

该著尽管篇幅较长,可是读者并未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模糊感。相反,读者在阅读时会深刻体会到该著阐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环环相套,且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可读性较强。如在音乐美学中,不少人就音乐是否可以对其以外的东西或者是事物进行表达而争论不休,作者在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为避免解释音乐“内容”以及“形式”在概念理解上的不同,而将其阐述为“音乐音响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严谨而又清晰的思维。再如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一开始就解释了该著研究开展的原因,然后又介绍了与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国内外一些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及该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意义等基本信息,使读者能够在开头部分就能在整体上清晰地把握该著研究的内容,并坚信该著研究的科学性、严谨,并让读者坚信该著必将为中国的音乐事业发展提供帮助,因而引导读者深入研读的思考。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深刻感觉到该著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深厚功底,领会到该著的可读性强。

三、作品的不足之处

作为一部学术研究专著,该著除了上述优势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该著第二部分第一节阐述联觉以及联想定义,当陈述二者第三c不同之处时举出一例“对计算机这一物体没有概念的人是很难由磁铁想到磁盘”,以此来证实联觉是人类的普遍反应,而联想则必须依靠个人经验,联想会因为个人经验的不同而不同。显然,通过该例子来验证理论多少给人一种笨拙的感觉。又如第二部分第一节作者认为,小调的高度紧张音程要显著多于大调,从而说明了为何小调给人的消极感觉大于大调。这一观点不免让人心生疑惑:为什么小调的高度紧张音程要显著多于大调?据一般乐理可知,大调以及小调的音程关系应该是相同的,作者认为“小调的高度紧张音程要显著多于大调”这一结论的原因是什么?该著中作者并未就这一疑问进行必要的回答和解释,让读者不能直观此结论的缘由,从而难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此外作者在编排方面也有几点不足,例如第143页中间处有一句话“某些音调的旋律本身带有鲜明的情态特征”,此处两个“情态”重叠出现。又如谱例11,应将聂耳《大陆歌》改为《码头工人歌》,这也是作者在研究中的疏忽所致。

四、结语

简而言之,周海宏先生的专著《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站在创新的角度开展对音乐学的研究,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作者借助音乐美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学术问题,循序渐进地导出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并由此引发作者从美学以及心理学两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思考。在作品中作者结合其丰富而又广泛的知识以及经验积累,不仅针对音乐表现性进行了探讨以及分析,而且针对联觉对应关系问题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并发现音乐表现对象要想被音乐这种形式所表现,就必须要有六种(六种中的几种也可以)联觉对应关系特征,如果没有,就无法被音乐这种形式所表现。周海宏先生的这一研究成果为音乐美学研究中一直以来存在的争论即“非听觉对象例如哲理性、感情、戏剧性以及视觉等究竟能否通过音乐这种形式来表现”提供了有效的、颇具说服力的答案;同时,该研究结论还极大的影响了与音乐学密切相关的一些领域,这些领域包括音乐理解以及创作、医疗以及环境音乐等,为上述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是周海宏先生十多年来在深刻思考和分析“音乐以及其表现对象二者对应关系问题”基础上的概括以及总结性说明,对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它是划时代的,具有广阔的前沿学术价值和参考应用价值。

音乐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回顾2005年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其中一方面,而音乐教育实践在2005年里更可谓多姿多彩。其中既包括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又包括高等音乐教育学科建设,还包括国际音乐教育交流等等……所有这些都为2005年的音乐教育增添了难忘的一笔。

教师基本功大赛显教师风采

2005年11月10日-12日,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评价体系之一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功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高尚的师德修养是教育基本功的核心,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师基本功的支柱,扎实的专业技术是教师基本功的根基。这次大赛由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这次大赛既是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次全国性艺术教育教学的检查,同时又是各参赛学校和选手展示自身综合素质,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在这次大赛中尽显无疑。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国36个省(市)的144名选手分别参加即兴伴奏、指挥、舞蹈、器乐、声乐、钢琴和音乐欣赏笔试7个项目的比赛,各省(市)还组织了教师观模团参观比赛。

音乐院校学科建设方兴未艾

2005年,音乐艺术院校在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上。首先,随着音乐传播的学术观念的进一步巩固,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代音乐传播事业发展形势的需要,促进音乐传播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推动音乐传播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共同发起,于2005年5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是继“2002年首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后,对音乐传播学科以及音乐传播现象的新发展做出的进一步的探讨与交流。会议议题主要围绕音乐传播学科建设与教育思考、音乐传播的形式与特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研究、音乐市场与艺术管理、音乐传播考察与媒介研究、音乐传播的文化思考及其它等六个专题来展开。

2005年11月21日-27日,第七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与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举行。美学会议从11月21日开始为期三天,会议按照不同主题分为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理论研究、西方音乐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三个会场进行研讨。与会者针对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传统音乐美学、表演美学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本次音乐美学会议既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会,更是一次智慧绽放的盛会。它在与会代表们企盼的目光中开始,热烈的讨论中进行,丰收的喜悦中结束,并始终伴随着热烈的争鸣和对未来发展的憧憬。

音乐心理学会议从11月25日开始为期三天,上一届的音乐心理学的研讨会是2002年召开的,时隔三年,这门学科在我国快速发展,各地院校不仅提交了许多论文,而且新人辈出,显示了音乐心理学正在受到我国新一代人的密切关注。就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来看,我国音乐心理学领域所涵盖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有音乐审美中的心理学研究、有音乐教育及教学中的心理学研究、也有音乐治疗的心理学问题研究等等。此外,本次会议还包括一批对西方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介绍和研究。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上一篇:普通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