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探索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6:45:38

音乐探索论文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艺复兴音乐

一、文艺复兴与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从14世纪起在意大利兴起,从15世纪后期逐渐扩展到整个欧洲,并于16世纪达到鼎盛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曾被认为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但实际上当时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均远远超越了古文明,因此它并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的简单复活,而是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之所以称为复兴,是因为当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以复兴文艺作为了旗帜;其根本是要达到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批判和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站在人的立场挑战神的地位的目的。文艺复兴的这种指导思想,我们称之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宗旨就是一切以人为中心,反对教会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思想,提倡人性,认为人应该享受友谊、爱情、艺术,应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反对关于人生有罪的思想,因此,人文主义着眼于人而不是神,追求的是人的幸福,追求的是思想的解放,追求的是个性的自由;同时产生的宗教改革运动对音乐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马丁-路德“亲自参加了编写圣咏的工作,并且在1524年发表了《新德意志宗教歌曲集》。这些新教圣咏来源很广,大部分是从民间流传的歌曲中挑选出来的,它主要是一种民间艺术体裁,后来也成为德国音乐艺术大师们进行创作汲取滋养的源泉”。因此,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发展的基础,或者说,人文主义思想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影响作用。

19世纪,西方史学界将14世纪至16,世纪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文艺复兴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反映了广大人民强烈要求从教会黑暗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意愿,故而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也是一个由落后和黑暗演变到发展与光明的时期。

二、文艺复兴是思想的解放

欧洲的十四世纪下半叶到十七世纪初,正经历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新兴的资产阶级累积了相当的财富,于是人们希望以艺术来美化生活,希望用文艺来反映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希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希望通过文艺作品来歌颂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势力强大的教会,统治着思想和文化的一切领域。“中世纪的教会所宣扬的是经院哲学、禁欲主义和神学”。在这种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情况下,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尖锐矛盾对立中,“人文主义”即“提倡的是人类的智慧、对生活的热爱、相信人的力量”的进步思想,也就应运而生。而这种思想,对繁荣当时文化艺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进步思想的指导下,文学、美术等方面诞生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文化巨人和流芳百世韵文艺作品。

由于思想的解放和技巧的高超,这些文艺巨匠。成为艺术天空申最为耀眼的明星;由于艺术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这些文艺作品,成为作品的瀚海里最璀璨的明珠,因为这些作品是人文主义的象征。

三、文艺复兴对欧洲音乐发展的影响

任何一种新的思想,都会从文艺作品中表现出来,而作为文艺种类之一的音乐,也理所当然地在新思想、新时代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得以演变和发展;思想上的变化,为了表现新思想新内涵因而在内容上、形式上、体裁上等诸多方面发生的变化,影响了整个音乐的发展史,成为音乐发展的基础。“突然在十八世纪……音乐立即蓬勃发展”。而这种立即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不能不说是拜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所赐。如果将文艺复兴前后的音乐现象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音乐之所以能够在此后几百年里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居功至伟。

1.十四世纪前的欧洲音乐

十四世纪前的欧洲,宗教占绝对主导的地位;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同样占领着制高点。“如公元520年前后出现了教堂唱诗班的“乐监”等名称……公元6世纪出现教会合唱团;公元8世纪出现圣乐学校……可见,从那时起教会就把音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当时,人们认为音乐只有在教堂里才能使人领悟神的思想,音乐应该为宗教服务,甚至只能为宗教服务;最有代表意义的音乐就是圣咏——格里高利圣咏。并根据格里高利圣咏,订立了演唱的规则,不允许自由更改,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因此,教会反对和仇视各个时期歌颂爱情、赞美理想的俗乐,认为它们不符合宗教精神,下令将它们排斥于社会之外,并对那些世俗艺人进行迫害和惩罚。

十四世纪前欧洲音乐的主要现象:

地点:教堂,只有教堂里的音乐才能让人与神进行思想交流;

内容:宗教,教会与音乐紧密相连,音乐应该并只能为宗教服务;

形式:齐唱,单声音乐或复调作品;

声乐:歌词,没有歌词的音乐不能让人领悟到神的思想。

理论:三、六度音程是不协和的;以复调音乐为主;教会调式体系是以古希腊调式为基础,没有伊奥里亚调式与爱奥里亚调式(今天的大小调式)。

不可讳言,格里高利圣咏是中世纪前期音乐发展史上塌伟大的成就。是早期多声音乐“奥尔加农、迪斯康特”的基础,是后来几个世纪音乐家们创作的源泉,是为欧洲音乐发展举行的奠基礼,对于它产生的时代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但因此将音乐的内容、形式、体裁作为一种模式长期固定下来,很明显就不可能让音乐得到应有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逆时代潮流而行,只有顺应历史才能生存,这是不以人意志而转移的自然法则,文艺复兴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人文主义的思想产生发展这个历史规律面前,无论格利高里圣咏在以往是多么的辉煌,宗教音乐的坚冰也会被彻底打破,音乐必然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随着文艺复兴思潮的兴趣,“初步具有了以人为本、以情为主的情感论音乐思想”。在市民的家庭中进行音乐活动、在朋友聚会场合进行音乐活动的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渐盛行,在当时绘画和文学作品如在《十日谈》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形。

15世纪末到16世纪,音乐的“复兴”进入全盛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的主要现象:

地点:在市民的家庭中、朋友的聚会场合有了音乐活动。

内容:开始用音乐的手法描绘人的生活,人的感情。

形式:作品篇幅逐渐扩大,多声部歌谣逐渐成长,和声的感觉和意识逐步形成。

器乐:在音乐中逐渐取得重要的地位。

理论:三、六度属于协和音程;主调音乐开始盛行;以大小三和弦为基础的和声理论建立;伊奥里亚调式与爱奥里皿调式(今天的大小调式)获得理论的支撑。

与文艺复兴前的音乐现象相比,以上变化足以让任何人都能看到它巨大的进步;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感召下,音乐家们的理念发生了转变,思维得到了拓展,他们从意识上逐涛摆脱了神学的束缚(“1547年格列里安更明确地阐述道:音乐主要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门封闭的科学,电不是宇宙的摹本。他们还指出,复调音乐是人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将音乐与人、与人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认为音乐必须以人的听觉感受为出发点(“扎林诺在1558年试图将古希腊的美育论人性化。他说:“对于音乐的一切作用,耳朵是评判员””),因而音乐家不再仅仅为教堂、为王侯,也常常为满足普通市民的需要而创作,(如“马肖写作了大量多声形式的世俗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中除了世俗性的歌词内容外,旋律流畅、和声大胆、节奏新颖”。);他们第一次将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从此音乐从内容、形式、体裁、理论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音乐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让音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同时专业音乐家们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如作曲家拉索,“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力图通过音乐来描述当时的人物和生活,……既有高度的专业水平,又通俗易解……某些作品至今仍然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欣赏、乐于歌唱”。

3.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征

由于音乐不再仅仅是宗教的工具,不再仅仅是为了领悟神的意志而存在,更多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故该时期的音乐在变化之后出现了以下特征:

(1)满足人听觉的需要,以人的听觉感受为依据;

(2)和声与节奏适应歌词题材,主调音乐逐步确立;

(3)形成新的音乐风格,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反映生活描绘生活。描绘集市、战争、大自然……”;

(4)更具有民族特点,如法国出版的歌谣里,描写浪漫的爱情、饶舌的农妇等歌曲,“它们带有明显的法国民族特点”;

(5)歌词的必要性受到冲击,器乐的独立:文艺复兴后期人们制造了更多的乐器,如竖笛,弦乐维奥尔(小提琴前身)等,而种类繁多的木管乐器的出现和使用,使乐器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地位更加重要,从而“在16世纪前期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形式”。

(6)音乐理论的发展,为以大小三和弦为核心,以大小调式为主导的调性音乐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

文艺复兴让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在创作中体现出艺术特有的包容性和多面性;通过作品,他们阐明了这样的观念:音乐主要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音乐是人而不是上帝创造的,音乐应为人服务。于是,音乐从教堂走近市民,从歌颂神改变为表达人思想感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2篇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十分迷恋音乐。我想让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滋润每一个渴望陶冶的心灵,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渐渐体悟到,仅从音乐去谈音乐,路便越走越窄。生活的丰富多彩赋予了音乐复杂而多样的表现方式,我们如果不能调动学生认知世界的多种潜能,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会对世界的认识产生片面性,就会缺乏丰富的情感,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单一而无生命的陈列。在教学中,我发现音乐虽然是听觉艺术,但只把音乐局限于听觉审美的界面,音乐就无法具有真正震撼人心的力量。换言之,听觉只是音乐作用于人的最直接最表层的因素,而本质上,音乐艺术审美的丰富性在于通过听觉能够刺激起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于是音乐便给人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这样的认识使我加深了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于是我试图在教学中进行改革,让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使音乐表现世界的丰富性得到全面而完美的体现。

唐代王维曾有一句很美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夜的静谧和美妙,诗的前一句写景,后一句写声音,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更好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他以“急雨”比乐声的繁密,以“私语”比其幽细,以“莺语”、“泉流”喻其圆转入微,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其声清脆错杂,更以“银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其声激越。于是,在这里音响和画面完美结合,音乐刺激起形象(运动画面)的联想。真是美妙绝伦之作。所以,一首好听的歌,一首优美的曲子,必然能唤起想象。听觉能在人脑中产生画面使人产生感性冲动,这才是音乐艺术的审美真谛。于是,在教学中,我感悟到:乐和画是密不可分的。美妙的乐可以产生生动的画,反之亦然。所以才有“雕塑(画)是凝固的音乐”之说。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将音乐和美术的审美特性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系统的美育教育的新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受“mtv”制作的启发,音乐和画面的完美结合,使音乐的表现力得到具体而形象的体现,使本在内容上具有抽象性的音乐具有了生动性,更富于诗意。所以,我在上音乐课时,便尽可能地将音乐或歌曲“mtv”化。于是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比如在欣赏意大利名歌《我的太阳》时,学生们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音乐情绪去观看三幅同一主题且不同色彩的“太阳”。欢快的音乐情绪常常用鲜艳的色彩去描画[如红色.金黄色],而悲伤的音乐情绪常常用暗淡的色调去着色[如黑色.深蓝色]。学生们沉醉于跳动的旋律中,脑海自由演绎出许多生动的画面。这种形象思维创造的自由性和能动性是其它学科不能比拟的。它真正的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上把音乐和美术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可以用画家般的眼睛根据音乐作品的情绪自己去体会,去了解.去雕刻。一切美的东西就是这样相互融合、进而提升的。学生在整节课中自由发挥想象,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去学,自己去悟,而且真正成为整节课的主人,在轻松的气氛中使音乐的整体意念融会贯通。

又比如在讲解所谓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和美术作品相联系,将别有一番情趣。例:在讲解乐理知识“自然大调”和“和声大调”的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大都是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和分析,学生必定感到枯燥无味。那么在讲解“自然大调”过程中,请美术老师画出七个同一颜色的橘子,让学生去感受,这七个同一颜色的橘子好像是音乐中的“自然大调”没有色彩上的区别。而讲到音乐中的“和声大调时”再请美术老师在原有的画上,在第六橘子下方画上阴影,好比在1234567的第六音上降低了半个音,形成了新的音阶12345b67.这样学生马上就能快速的理解“自然大调”和“和声大调”的区别,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在第六个音上降低半个音,使音乐作品有了新的变化和美的升华,使音乐作品增添了凝聚力。而美术作品也在本来单一的画面上,形成了新的色彩和生命力,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不正是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吗?

通过以上的教改实验,我体会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对学生的艺术陶冶至关重要。过去,机械地将各学科分离独立,以为自成系统,但实际上却犯了致命的错误。事物是相通的,世界是综合的,而表现世界,认识世界必然需要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体美”、“数理化”、“文史哲”连在一起成为一个体系,这种看似随意自然的说法,正是反映了各学科之间相通的本质。

[二]学科综合的意义,综合本身就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的回归。以审美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音乐,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意义在于“综合”的理念有以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①

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接受的音乐的广度与深度较大地影响着其他素养的提高与音乐能力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广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对音乐教育的各种影响因素给予高度重视。从艺术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沟通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的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的形式或同一艺术的形式的不同方面的审美表现手法就有许多相同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各艺术门类本来源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与此同时,这种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之间所固有的趋势与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在另一方面,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也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如在中小学的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数学,体育等各学科都或多或少的与音乐有着一定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此外,只要音乐教学能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具有较宽的视野,那么,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能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本质上是情感教育,它与师生的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高度和谐,巧妙地运用各种暗示,如:崇高的理想信念、优美的语言动作、高雅的气质、丰富的表情、美的教学环境等等,熏陶、感染、启迪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动机等非理性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鼓舞学生主动而愉快的学习。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师生教学情感产生共鸣,实现师生思维同步,进而与所学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创造热情和创造动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积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在音乐课程中贯彻综合原则,可以有具体做法:其一,把包括与鉴赏,音乐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创作,演唱,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其二:把音乐包括舞蹈,美术等在内的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让学生通过舞蹈来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融合即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音乐。其三: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历史等在内的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为六个方面:(1)听觉——素质训练的基础,探索的工具,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探索的意义和乐趣。(2)演出——发挥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艺术创造,不强求最后的统一。(3)指挥——各种素质的综合反应,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指挥的机会。只要能表现音乐,不追求指挥技巧。(4)创造——即兴创作和有计划的即兴创作。作品不受任何程式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新。(5)与(6)为分析和评论估价——对学生的发现、创作、演出随时作好的记录并录音,及时放给学生听,组织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使已获得的知识得到延伸、归纳和综合。②

英国作家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这就是说每一门学问都可以改变人的某种精神气质,而一个精神健全,感情丰富的人必然需要这所有学问都来发挥一下作用的。如果在教育中缺乏这种综合,那就会有“盲人摸象”的结果了。

新课程的实施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对于有心的教师来说,教学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如今的人才培养有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改实践正是向这个方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在教改中,我大胆的尝试了音乐和美术的结合,遵循了以“美”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原则,虽然还有一些不足和问题,但是我想教改的本身目的就是在于让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体系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来繁荣教育。那么这还需要我们新时代的年轻教师来完成,来努力。正如我在一本书的结尾所读到的“未来属于超常努力的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抓住现在,来把握今天,来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探索》;文献计量统计;办刊特色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74-03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社期刊《音乐探索》是大西南地区唯一的一份音乐理论性学术刊物。《音乐探索》(以下简称《探索》)在栏目的设置上依托大西南音乐历史文化、四川音乐学院优势专业和学科进行期刊栏目策划与建设,充分重视地域性特色的精品栏目打造。纵观2002-2013年《音乐探索》的所有栏目,其主要栏目有:“王光祈研究”“作曲理论”“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技能技法”“艺术教育”“专稿”等。这些栏目是支撑《探索》办刊水平不断攀升的重要栏目,占据刊载总篇数的93.5%。同时,《探索》独有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王光祈研究”“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栏目深受学界推崇;近年来增设的“音乐评价”栏目也颇受学界关注。以下对2002-2013年各栏目刊发文章的数量进行梳理、汇总(表一),从宏观上了解、分析《音乐探索》的总体风格及特色,以期探究我国艺术高校类学术期刊的发展前景和动态趋向。

一、2002-2013年常设栏目分析

从表一可以看出,在栏目的设置上,2002-2013这12年间,“王光祈研究”“作曲理论”“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技能技法”“艺术教育”“专稿”是《探索》的常设栏目,特别是2002-2013年这12年间,常设栏目占据了总栏目的极大比例,约70%。由此可以看出从成长走向成熟的这12年,《探索》在特色常设栏目的创设和打造中愈发清晰和稳健,同时从另一侧面也体现出刊载文章的作者群体在学术研究方向以及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具体表现上与《探索》同步在前进。

2002年常设栏目共发文51篇,其中“专稿”栏目有2篇,分别是朱江书《历代道教琴人述略》、傅立民《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历史与展望》,“民族民间音乐”栏目和“艺术教育”栏目发文最多,各有16篇。2003年《探索》新增两个特色专栏,一是“纪念王光祈诞辰110周年”,二是“纪念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先生诞辰100年”。这两个专栏的发文量共为19篇,占期刊总发文量的20.8%。此外,2003年1-4期“民族民间音乐”栏目的发文量颇多,共计18篇,占2003年总发文量的19.7%。可见,2003年《探索》自改版后在形式及内容上对常设栏目的重心倾斜。其中,不乏立意鲜明的文章,它们是:严肃《革新川剧音乐三题》、周达来《现代戏中“似、非”程式性音乐现象透析》、王其书《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报告》、田小军《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音乐文化》、王建元《对中国民族管弦乐编制多元化与创新的思考》等。2004年1-4期,常设栏目共发文74篇,其中,“民族民间音乐”栏目发文最多,共19篇,占总篇数的22.9%。其次,“作曲理论”和“专稿”栏目篇数总量次之。2005年1-4期,常设栏目共发文70篇,其中“专稿”有11篇,占常设栏目的15.7%,这11篇文章是为“纪念四川音乐学院建院65周年”而设。2006年1-4期,共发文64篇,其中“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技能技法”栏目平分秋色,各有14篇,占常设栏目总量的65.6%,新增“音乐文献学”专栏,共刊载3篇文章,它们是:郭小林《关于音乐艺术院校新图书建设的思考》,倪军《网络环境下高等音乐院校文献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宋显彪、江雪娟《音乐院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音乐文献学”栏目的增设在全国音乐类期刊中可谓标“新”立“异”,使《探索》的办刊视野和角度得到更深更广的开拓。从2007年起,《探索》常设栏目的发文量显著攀升,全年4期常设栏目的发文量创历史新高,共计有98篇之多。2008年1-4期,常设栏目共有100篇,其中“专稿”发文7篇,有5篇文章来自“《音乐探索》出刊100期”专栏,5位专家在《音乐探索》出刊100期之际撰文,分别是:敖昌群《百期回望,任重道远――纪念〈音乐探索〉出刊100期》、李忠勇《一步一个脚印探索无止境――贺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出刊100期》、冯光钰《探索无止境更上一层楼――写在〈音乐探索〉出刊100期之际》、邹承瑞《写在〈音乐探索〉100期之际》。2009年1-4期,《探索》常设栏目总发文量为59篇,为响应川音建院70周年纪念活动,《探索》特在第4期增设了“庆祝四川音乐学院建校70周年”专栏,刊载了5篇专稿。2010年1-4期,常设栏目共发文120篇,其中“技能技法”栏目发文30篇,占据总发文量的25%。2011年1-4期,常设栏目共发文118篇,其中“民族民间音乐”栏目发文量达35.5%,创2002-2013年这12年间的新高。可见,依托大西南音乐文化肥沃土壤的《音乐探索》在积极宣扬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展示和宣传作用。2012年1-4期,常设栏目共发文69篇,其中,“沉寂”较长一段时间的“译文”专栏再次出现在《探索》栏目版块里,共刊载3篇文章,它们是:霍尔曼《德国音乐教育学的现实发展》(金经言译),圭特・克莱南《从历史音乐学到音乐先锋派的窘境――以当代德国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的观点为思考的重点》(曾金寿译),吴摹⒀钕编译《音乐学术,西方与东方:藏人音乐作为个案研究》。“译文”专栏早在1985年的《探索》就已经开设,再次开设,从另一角度反映出当下音乐学界的趋向,即站在人类音乐学的高度用国际性的视野审视人类的、世界的音乐。2012年《探索》另一个重要的栏目是在第4期为川音钢琴艺术研究院院长但昭义教授开设的“但昭义系列丛书书评”专栏。共刊载4篇专题文论,它们是:徐沛东的《中国音乐艺术文库中一部很有价值的好书》、朱贤杰的《为“但昭义系列丛书”的出版喝彩》、刘元举的《阅读但昭义的音乐世界――兼评〈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周薇的《精华、精辟、精道――评〈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此专栏旨在提炼总结川音杰出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风采,由此带动和倡导川音人走向更敬业、更全面、更科学的全方位教学道路。2013年1-4期,共发文63篇,颇有特色的如第2期开辟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专栏,刊载了博特乐图的《城镇化与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状况调查之一》、杨敏的《中国西南摩梭族的阿哈巴拉:表演、表述和意义》、魏育鲲的《湘西苗族巴岱雄、巴岱扎仪式音声表述下的信仰关系》、董宸的《西双版纳地区南传佛教跨界诵经风格的传统和变迁――以中缅打洛、小勐拉为例》。第3期增设了“戏剧艺术”栏目,刊载了戴嘉枋的《论京剧“样板戏”音乐的历史演进》、仲立斌的《论京剧“程派唱腔的悲剧性”》。2013年正值《音乐探索》创刊30周年之际,而立之年的《探索》特此在第4期开设“《音乐探索》创刊30周年专栏”,刊载2篇约稿,它们分别是:胡扬吉的《探幽析微、索新求变――〈音乐探索〉“而立之年随感”》、田可文的《好名字与好刊物――写在〈音乐探索〉创刊30周年之际》.

二、《音乐探索》精品栏目介绍

王光祈作为中国音乐界最早将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外文形式介绍到西方国家的音乐家,他的音乐论著和研究成果至今仍然具有相当深远的积极影响和学术价值。《探索》自1983年创刊之日起就开设了“王光祈研究”栏目。2002-2013年的12年间,“王光祈研究”栏目共刊登了37篇论文。如果从创刊统计起,截止到2013年,《探索》共刊载了近80余篇关于王光祈的学术、贡献、中西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文论。据不完全统计,2002-2013年在“王光祈研究”栏目中发文量最多的研究者、学者分别是:修海林、管建华、胡杨吉、罗天全、朱江书、包德述、冯光钰等人。如果把《探索》中“王光祈研究”栏目进行一次完整的梳理,就会很明显地看到,从1983年创刊起,老一辈音乐研究者们,如朱舟、钟善祥、韩立文、毕兴到如今的学者、学子,30年时间,《探索》的“王光祈研究”栏目完成了从研究到延展再到发展的一个连续性、纵深性、交叉性的研究之路。以下列举的仅提取自2002-2013的文论:

(一)2002-2003年,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纪念王光祈110年诞辰”纪念会。《探索》积极投入到这一重大的音乐学术盛会,在2002年期刊中有一篇纪念文章,为明言撰文的《作为新音乐批评家的王光祈》;2003年期刊开辟“纪念王光祈诞辰100年”专栏,连续几期刊载有关王光祈研究的文论,总篇数达11篇,反响强烈。

(二)2010年,“王光祈研究”栏目在《探索》的发文量达11篇。如甘绍成的《弘扬先行者精神深化王光祈研究――2009王光祈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宫宏宇的《中华知识分子的典范、少年中国精神的化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眼中的王光祈》、韩立文的《廖叔辅先生与王光祈研究》、汪毓和的《我对王光祈的粗浅认识》等等。

(三)2013年1-4期,“王光祈研究”专栏共发文7篇,主要集中在第1、第2期,分别是:修海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著作――从音乐学术史学角度看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管建华的《王光祈的中华民族根本思想与卫礼贤的“礼乐”思想》,满新颖的《王光祈歌剧观的来龙去脉》,王川、刘波的《王光祈戏曲思想试探》,包德述的《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王光祈为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阐释与践行》,王续添的《音乐与政治:王光祈音乐民族主义建构论析》,辛晓峰、沈博的《试论王光祈对中国古代乐律、乐制、礼乐文明研究的主要成果》。

王光祈作为四川温江人,他开启了民族音乐之先河,对他作深入而不间断的研究是川音人、川音学报社长期致力的学术研究目标。“王光祈研究”这一特色栏目的开辟,无疑促进了区域性的文化积累,它既是对四川本土资源的认知,也是对一种音乐艺术文化的积淀和提纯。同时,“王光祈研究”这一特色栏目、精品栏目的打造更是大大提升了《探索》期刊的学术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音乐探索》的作者群、读者群、对外交流介绍

自创刊以来,《音乐探索》一直把论文的学术品质和质量视为关键点,刊载论文的作者呈阶梯型分布:以老专家、老学者、学科带头人为支撑,以中青年学者为主流,扶持、推送有创新的学术新人。同时,《探索》一直注重课题文章的采纳,从部级、部级、省级再到院级类文章,层层筛选。因此,《探索》自上而下团结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站在学科前沿的专家、学者、学子,以确保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竞争力。这一定数量的、稳定的作者群,分别来自各高等院校,它们是(按照知网数据库前十排名,排名不分先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科研院所分别有(按照知网数据库前四排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市艺术研究所、人民音乐杂志社、成都高尔科技文华有限公司。其中,以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学子为多数。

在逐年的发展中,《探索》渐渐拥有了一批稳定的作者群体,这成为期刊高质量发文的基石;同时,《探索》长期不懈地保持与国内外艺术院校的函件往来联系,既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又把自身定位在学术前沿的位置。经年的积累,使《探索》在学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期刊品牌地位不断上升。如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作者群体分别有:香港中文大学武汉河、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吴荣顺、台湾艺术大学朱文玮、台湾文化大学庄本立、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代百生、台湾东吴大学吕钰秀、台湾大学薛宗明、香港音乐事务处钱永利、美国德顿大学刘江、澳大利亚蒙纳西大学王正亭、新西兰国立尤尼坦理工学院宫宏宇、日本亚洲文化综合研究所的牛岛忧子等学者,均先后在《探索》发表了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论,扩大了《探索》在海外的知名度。2008年,《音乐探索》还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因此,《探索》在国内外所拥有的作者群体、读者群体就更广泛了,并且受众不断增加。

在本世纪初,四川音乐学院拟建成一所多学科、多专业、高质量的音乐艺术大学。《探索》作为四川音乐学院展示科研、教学、表演和创作成果的一扇窗口,始终保持着稳健的编辑方针,忠实记录着四川音乐学院的学科、学术发展足迹。2007年12月起,《探索》连续三届被国家教育部认定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评选为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CSSCI来源期刊。2010年在四川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举行的第四次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2011年起,连续两届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3年8月,在“四川省第一届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名刊・优秀・特色期刊”评选中,《探索》荣获四川省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称号;在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又喜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

近年来,随着期刊电子化的全面铺开,“探索”与时俱进,先后同数家学术网络平台合作,同时也被收录在众多权威数据库中。据不完全统计,“探索”已被“龙源期刊网”“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万方数字化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教育阅读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博刊网”等广为收录。电子平台作为眼下最为盛行、便利的信息浏览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引领着大多数读者的喜好和习惯方式,也逐渐将替代传统的媒介者。开拓这一广阔的平台,将拓宽《探索》的流通渠道和传播速度。因此,积极地顺应科技带来的实质性突破和创新,将对今后的《探索》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语

高校学报是反映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科研的一个重要窗口,学科建设的多样性、特色性、成熟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也促进和提升着学报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学术水平。因此,充分重视、关注、辅助高校学科建设的走向和发展,是高校学报办刊的一大宗旨。长期以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互为作用的。本文对2002-2013年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12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梳理作者、读者群体,分析刊载文论的论题方向,提炼各项指标的综合指数,旨在从宏观上把握《探索》长期以来所秉持的办刊方针和办刊策略,从微观处爬梳《探索》期刊的地域特色、精品栏目打造,各常设栏目中可持续发展或可进行补充的学术内容,等等。这有助于提高学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学报办刊水平和促进质量的长足进步,使川音学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从而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定兴.论编辑及其传播理念[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刑素华.从文献计量统计看《黄钟》之作者及论题[J].黄钟,2001(2).

[3]邹承瑞.写在《音乐探索》100期之际[J].音乐探索,2008(3).

[4]凌宇飞.《音乐探索》期刊1997-2007年核心著作者的测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2).

作者简介:

奚劲梅(1970-),女,副教授,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社;

朱 婷(1987-),女,硕士,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科研处。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兴趣;教学模式

高校毕业后,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走上了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岗位,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遇上最多的问题就是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兴趣,使得他们的课程很难开展下去。经过我的一番了解,发现他们大多数是不会运用教学模式而导致的,因此我总结了一些教学模式与大家分享。

一、趣味模式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其特点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并乐于学习。

基本过程:引趣一激情~愉悦~主动学习

这类模式在中、小学各年级都能运用,尤其在小学唱游教学中。对低段的孩子在音乐教学中主要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学音乐。例如在《小鸡的故事中》,乐曲很简单,学生一唱就会,但学习的要点显然没有理解;于是老师可以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着小鸡的故事,一边惟妙惟肖地表演着鸡妈妈、小鸡、老鹰的各种动作,在一个愉快和谐、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这堂课的重点—四种音乐情绪的转换(雄壮地—欢快地—紧张地—抒情地),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伴着小鸡的故事被孩子们感受到了;感受得那样轻松,那样有趣。

二、和谐模式

特点:师生之间互相沟通,融洽合作,和谐、轻松。

基本过程:诱导~共鸣~探讨一获得共识

这类教学模式在每个年级段都可以运用,使教学中各种关系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文环境是使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初中一年级欣赏课((二泉映月)},老师刻意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音乐素材—通俗歌曲《二泉吟》,在引入新课时播放,让生欣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欣赏到那熟悉而又喜欢的通俗歌曲《二泉吟》,不由得和着音乐唱了起来:“风悠悠,云悠悠,满怀的不平在小路上走……”那凄美的歌声唱出了阿炳的情、阿炳的梦、阿炳的恨、阿炳的愁、阿炳的忧,歌曲与画面营造了与乐曲《二泉映月》相融的一种特定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音乐描写的意境中……

三、合作模式

特点:学生间互教互学,技能知识互补,潜在目标是培养乐于助人及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基本过程:引导~讨论~演示~共同评价

适用于创造性较强的音乐教学环节或有点难度的知识性教学中,通过学生互助解决疑难及共同演示唱、奏、演的创造成果,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小燕子》中,教师用钢琴演奏《小燕子》主题旋律,学生听后老师出示八张音乐卡片,(这八张卡片上有八小节曲谱,是歌曲《小燕子》的前八小节曲调,每张卡片上一小节,四个小组每组分配两张卡片)请孩子们分小组讨论,把这八张卡片自由组合,编成新的旋律来赞美小燕子。看看谁送给小燕子的音乐最美。这节课孩子们在听听、唱唱、跳跳、玩玩中结束了庆功会,并尝试了自己创编音乐,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中,尤其是全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把优美的曲调创编出来,体现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气氛,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创编曲谱的成功感。

四、探索模式

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思考与研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基本过程:设疑~自由探索~引导探索~答疑

指导—发现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探讨、总结事物运行的一般规律,并以这种规律为基础,反过来去解释与发现与之相关的各种现象。

有一例是识谱方法的探讨。上海有一位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模式,反其道而行之地采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这一方法,他总结了四点:一是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的教学目标并不矛盾;二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可以降低识谱难度;四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上唱歌课时,他不急于马上解决歌曲的创作背景及识谱知识问题,而是先让学生听录音或听教师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美并逐渐熟悉后,再让学生回过头来识谱,这时学生就有了似曾相似的感觉,识谱就顺畅多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虽然它具有便于管理、便于传授等优势,但在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更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有明显欠缺。将课内与课外优势互补,是当今教育提倡的方式。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儒家道家美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深渊,长期以来深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讲究人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和追求重人的心理体验,这都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受大的文化思想的影响,用独特的、自然的形式,把美学思想渗透其中。儒家重心性问题的仁学兼伦理学解,着重人际关系及人伦情感的联系与沟通;道家重心性问题的自然哲学解,着重人心灵与自然的联系与沟通。他们都关注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共同开拓了深远而灿烂的美学精神之苍穹。

一、虚与实的结合

张世英认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儒与道是其中的两家两派,但究其实质,却代表中华文化之一体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儒家虽亦言境界,但主要讲人伦道德的境界,是实;道家虽亦言人事,言实,但它着重推天道以明人事,天道仍居本根地位,所以主要是讲虚。”可以说,儒道两家是人性之虚实两面在文化方面的反映。

儒家的基本思想精神是仁。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仁,他所提的“仁”,是基于人的生命之上,从生命的角度看待与处理人伦、人际关系,蕴涵着其美学精神。“仁是对人之生命的钟爱,有一个人际之‘亲’的结构蕴涵在其中,这结构的骨骼’是等级性的‘礼’,而其‘血肉’是居于审美意义的亲情,这也便是‘乐’。‘乐’是人之本在的在这个生命世界中的欢愉和喜悦,是生命本身所洋溢的喜剧性情调。”孔子把“乐”作为感染人情、陶冶人性以及培养“仁”的精神的最佳行为方式。他把音乐看作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主张把音乐的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协调起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提倡乐教,主张“游于艺”、“成于乐”,强调在诗、歌、舞的审美活动中,获得自由与愉悦,最终在“乐”中实现个人主观修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决定了音乐的“陶冶功能”。上古周代,谈“乐”就必然涉及“礼”,如《周礼》、《仪礼》等古籍文献记载,古代雅乐中的乐舞用于吉礼,如人神、鬼神相通等重大典礼场面,诗乐与乡乐用于嘉礼、宾礼和人际交往及亲近的愉悦的仪式场面。礼乐思想的根本在于维护、巩固社会既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游于虚”乃道家思想所要求于审美意识的核心。“游”是一种精神之游,属于心灵活动的范畴,就必然决定它具有虚无性的特征。庄子所首创的道家思想和审美观点之所以酷爱大自然之美,就在于一个“虚”字。庄子崇尚自然美,他的美学思想是“法天贵真”,即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民之常性”,音乐要摆脱礼的束缚,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音乐美的准则是自然而不造作,朴索而不华饰。强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心斋”、“坐忘”。要求审美主体忘掉自身、忘掉功利,超越个人的生理感官、摆脱个人之机心,用心灵去感受、体验、想象,从而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审美境界。庄子对自然之乐倍加推崇,他把声音分为三种:“人籁”、“地籁”、“天籁”,是指人为的乐音,风吹草动的声音、完全自然的音响,这种音乐“听不闻其声,视之不风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游于虚”具有自然无为性,是一种完全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自由精神状态,这也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儒家重视道德修养,直截地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作实在的政治、伦理的建构,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实现其自我惯常的道路;道家则主张修道、淡泊名利,心游于无穷。道家审美精神之“虚”与儒家之“实”相辅相成,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之精髓。

二、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儒家和道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天人合一”观。儒家的“天”具有道德性,是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而道家的“天”则指的是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是人与自然意义之“天”的合一。

孟子是儒家“天人合一”的倡导者,他认为,“人在于人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即包括封建伦理纲常等所有的道理都可以在人们的心中找到。努力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扩充内心固有的善端,理解了人的本质特性,也就认识了外在的天理。这样的“穷理”,既是求知的方法,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文化思想精髓,他认为“仁”是人生来就固有的,音乐可以陶冶人性,进而规范人的行为、意识。他还要求“以德行乐”,用音乐来表现喜乐之情,宣扬仁、义之德。苟子在“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关于艺术审美标准的“中和”观点。中和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后来人们认识到,音乐中五声、五律、八音的相济相成,协调统一,就体现了天地之和,给人以美感。苟子提出中和之乐能给人以平静安宁,唤起人们的仁爱之心,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孔子对音乐的要求是尽善尽美,美善统一,即中和之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舜乐,体现了舜的仁的精神,既仁中有乐,乐中有仁。因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武是周武王之乐,含有发扬征伐大业的意思,充满了武力,虽然“尽美”,却未能“尽善”。这种战争之乐是“仁”所排斥的。只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合乎中的乐,才是尽善尽美的,而只有尽善尽美的中和之乐才能唤起人们自觉行仁的要求,才能把审美与艺术和政治教化联系起来,达到孔子所追求的治国平天下和个体人格与人生自由的最高境界。

道家其根本在于自然之道,如老子所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通行本25章)道家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应该顺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这种自然人文主义的精神特质是指向对“道”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洞察与想往,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结。从中国传统音乐存在的整体状况来看,道家自然人文主义与音乐的关系主要显示在中国传统音乐与自然生命生态相统一的力量和意趣,筝曲《寒鸦戏水》前半部分的慢板节奏写出寒鸦在岸上蹒跚的步态,憨态可掬,趣味盎然;后半部分的快板则写出寒鸦们在水中的活泼敏捷,焕发出旺盛的生机。中国的传统音乐如中国水墨画上空灵意境所显示的自然图景:千里山川、无垠天空、滚滚江涛、静静田园,是自然生命场、地理场、物理场所构筑的宇宙生命能量的相互力动,是天籁、地籁、人籁的合一。

儒家通过重视人格修养“与天地合其德”以达到天人合一,道家则是通过崇尚自然之天并把人复归到天以达到天人合一,儒道两家可谓殊途同归。

张世英说:“审美意识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心境’或“隋境’。审美意识或意境即非单方面的境,亦非但方面的情或意,而是人与世界,天与人一气流通、交融合一的结果。”这种审美精神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结语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编辑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3-0015-04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取了个好名――《音乐探索》,它的名称立即会使人想到对音乐各种理论与实践的令人困惑的问题进行不懈地探究,给人以不断奋进的感觉。还是在1990年初,出于对《音乐探索》的敬仰(那时,我还刚刚成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不久),我写了《对“百花潭铜壶”嵌错图像中乐舞文化的再认识》一文寄给《音乐探索》,在不长的等待与期盼之后,便收到了《音乐探索》的1990年第2期,其中就刊登出我的那篇所谓的论文。它的发表,极大地鼓舞了我对音乐学研究的热情,并一直激励着我在音乐学研究的稿纸里攀爬。

在今年4月份的一天,突然接到《音乐探索》编辑部主任陈达波先生的电话,告知这份对我产生极大帮助的刊物到2008年9月,已创办了25周年,发行100期了。陈老师嘱咐我为此写点什么。由于目前我也在从事音乐编辑的工作,出于对《音乐探索》的热爱,便找来2000年至2007年的《音乐探索》,看着那些制作精良的刊物,不禁感慨万千。

说实话,尽管我必读每期的《音乐探索》,但也只是阅读书中大意,看看其选题与我们刊物《黄钟》有无撞车,从来未以音乐编辑学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过认真地审视。如今,当这8年共32期刊物摆在眼前,仔细揣摩着《音乐探索》的办刊方针,不禁从心头涌出:“独具特色、不断探索”的评价思绪来。

本文虽说是要对《音乐探索》进行“编辑学分析”,但由于自己学术水平有限,无法对其100期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只能对近8年来的《音乐探索》作初步的探索,以发现其办刊特征,而有利于我今后主持《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工作时学习借鉴。

一、独特的栏目设计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型的音乐期刊,《音乐探索》有其独特的栏目设计,综观2000―2007年其栏目总数为20个,这其中常设栏目为4个:“技能技法研究”、“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音乐教育)”①、“作曲理论”;重要的栏目有“音乐史研究”②、“音乐美学”③、“音乐文献学”④,但非每年都设立的栏目;此外,还有“特稿”、“专稿”、“音乐学研究”、“随笔”、“音乐评论”、“书评”、“研究生大学生论文选”等栏目,当然,这些都不是每年的常设栏目;还有两个临时性的专栏⑤。为了便于分析《音乐探索》的办刊特征,我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观察这些栏目,将某些栏目作了合并同类项的统计(见附录I)。

8年来,《音乐探索》所有栏目的发文总量是698篇,在上述4个常设栏目中的发文量排序依次为“技能技法研究”(178篇)、“民族民间音乐”(128篇)、“艺术教育(音乐教育)”(114篇)、“作曲理论”(80篇)(见附录Ⅰ)。它们分别占全部栏目发文总量的25.5%、18.34%、16.33%和11.46 %,这4个栏目发文量之和,占总发文量的71.63 %,也就是说,这4个栏目发文量占去了所有20个栏目发文量的近3/4,由此可见,以上4个栏目是《音乐探索》的偏爱栏目,也因此构成了其基本办刊特色。

除了以上4个常设栏目外,我以为,对《音乐探索》起到重要作用的栏目是“音乐美学”、“音乐史研究”、“音乐文献学”三个栏目,虽然“音乐美学”在2007年缺少栏目设置,但其总共41篇的发文量,还是占到总发文量的5.87%;“音乐史研究”有6个年度设立,发文量34篇,占总发文量的4.87%;“音乐文献学”也在6个年度中发文11篇,占了总发文量的1.57%,这3个栏目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2.31%,虽然从绝对数字上看,它们占据的份额并不太大,但其所发文章的理论含量是《音乐探索》的质量保证,因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音乐探索》注重了其他刊物并非非常在意而又是相当重要的“音乐文献学”栏目,其跨学科的意义非凡,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们对交叉学科的关注,以及对音乐文献学在音乐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王光祈是我国最早的音乐学家之一,对我国的音乐学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音乐探索》对这位四川籍的我国音乐学领军人物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故而在2003年这位音乐学的先驱人物诞辰110周年之际,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了纪念会,顺理成章《音乐探索》便设立了“纪念王光祈《音乐探索》诞辰110年”栏目;蜀派古琴历来是中国古琴的重要流派,而喻绍泽先生是蜀派古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003年,四川音乐学院也举行了其100年诞辰纪念会,故而,《音乐探索》也设立了此栏目。这两个临时的栏目的设立,表现《音乐探索》编辑们对音乐界先辈的重视,也体现出对当前重大音乐活动的特别关注。

《音乐探索》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稳健的编辑方针,尽管从总体上看,它的页码发生过一些变化,如2000―2003年,其每期页码为96页,而从2004年―2006年,每期页码增至104个,在2007年的第1、2、4期页码又增为112个,只是在当年的第3期,它则为124个页码。从这8年来的每年总页码与发文比率中,我们可以看到每篇文章平均页码的变化:

从表一中我们看到,《音乐探索》8年来的发文长度基本保持平衡,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其文章最长的年份为2006年,每文平均长度为5.33个页码;而最短的文章出现在2007年,每文平均长度为4.14个页码,这最长与最短的文章长度相差1.19个页码。之所以会在2007年产生了突然平均每文页码的减少,从以下年度总栏目发文量中可以看出:

结合表一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2007年《音乐探索》的总页码增加为460页,但由于“技能技法研究”栏目发文量突然大增(46篇),故而,导致平均每文页码的相对减少。但从总体上说,《音乐探索》在这8年中,发文量的页码大致还是保持平稳的,体现出其稳健的编辑方针。

《音乐探索》保持其稳健的编辑方针,还体现在它一直保持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栏目的重视,除了两者总发文量保持着稳健、平衡的水平,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从以上两个曲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探索》在“民族民间音乐”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栏目中,不仅表现出对此栏目文章的热衷,而且保持着发文量平稳发展的态势,这是《音乐探索》保持稳健发展编辑方针的有力特征。

三、重点栏目的学术支撑作用

在《音乐探索》的所有栏目中,有6个栏目是支撑其办刊水平不断攀升的栏目,它们是“技能技法研究”、“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音乐教育)”、“作曲理论”、“音乐美学”、“音乐史研究”,它们是《音乐探索》的主流栏目,这些栏目8年来共发表文章575篇,占总发文量的82.38%,不仅是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文章的选题上、论述质量上,都对《音乐探索》的理论水平起到巨大的学术支撑作用。

作为发文量第一的“技能技法研究”栏目(见附录I),它在设计上也有其重要的特征,它不局限于对传统声乐、器乐(乐器)的技能技法研究上,许多论文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上升到音乐思维、音乐美学的高度,实际上,许多文章已远远超出单纯技能技法的研究,而进入跨学科的论述之中,这也便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思想在努力打破单纯演奏演唱技能技法的束缚,而具有跨越的编辑思维。

从2000―2007年的“技能技法研究”栏目中,我们梳理了其细目:

以上表三中“外国乐器演奏”包括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等等外国乐器及乐曲的演奏,“声乐演唱”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等的研究,“中国乐器演奏”包括对我国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乐器与乐曲的演奏技术与乐曲处理等,“其他”包括视唱练耳、录音技术、作品的演奏技法等等。与其他刊物相比,《音乐探索》在“技能技法研究”栏目异常看重,这可从以下图表中可以看出:

从图三可以看到,在2002年与2007年是“技能技法研究”发文的两个高峰期,前者为35篇,后者为46篇。从一般规律上说,在音乐的技能技法的研究上(无论是声乐或是器乐)一般文章规模都不会太长,只是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所以,加大了发文量,也就增加了信息量。但就整体而言,发文量的增加会导致平均文章页码的减少,也导致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缺少深入论述的可能。但无论如何,“技能技法研究”是《音乐探索》的重要栏目,而编辑者对其的关注尤为表现在2002年与2007年。

《音乐探索》关注的另一栏目是“民族民间音乐”,尽管它只占总发文量的18.34%,但从文章质量上看,它们却是支撑《音乐探索》令人瞩目的重要栏目之一,此栏目的选题涉及到古谱学、各少数民族音乐、古代调式、中国音乐的结构、民族音乐与民族或民俗的关系等等,其涉及领域之宽广、题目之新颖,常常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共27篇)就涉及到土族、撒拉族、傣族、白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藏族、维吾尔族等等,可见,《音乐探索》对少数民族音乐表现出相当的关注,这表现出编辑思想对文化多元性的重视,这个栏目大大促进了《音乐探索》的研究的丰富性。

“作曲理论”栏目发文量不是太多,8年来只发表80篇,占总发文量的11.46%,但从文章的质量上来观察,它与“民族民间音乐”一样,属于支撑其理论含量的重要栏目,它涉及到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写作、调式理论、作品研究、节奏研究、音乐流派等等,这些文章的刊发,显示出《音乐探索》的编辑者对许多前沿理论问题的关注,许多论文的论述具有开创意义。

顺便一提的是,《音乐探索》在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度,设立“研究生大学生论文选”之栏目,显示出对青年学子的特别关注,促进了青年学子的科研热情。

四、结 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其一,《音乐探索》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型的音乐理论季刊,它有着独特的栏目设计,在2000―2007年,共有20个栏目,合并同类项和去除两个临时栏目,共有14个栏目,其中常年设立的栏目有4个。

其二,在所有栏目中,《音乐探索》最重视的栏目有3个:“技能技法研究”、“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它们在8年来发文量都超过了100篇(见附录I),占总发文量的60.17%。

其三,对《音乐探索》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的栏目是“民族民间音乐”、“作曲理论”与“技能技法研究”,其许多论文的选题令人耳目一新。

其四,《音乐探索》的装帧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它采用了异形本的16开设计,无论是封面还是内芯,都充满了朝气,透露出蜀地文化清新、灵秀的气质。

综观《音乐探索》100期的办刊历程,正是由于历届编辑的不懈努力,以其刊物办得灵气、朝气、虎虎有生气。它那不断攀升的学术质量得到学界好评与肯定,故而在2007年底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行列。作为编辑同行的我,为《音乐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川、鄂、陕(SWX)音乐学院联刊”⑥的《音乐探索》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发展着,而我们《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又应该怎样借鉴其的办刊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办刊水平呢?

注释:

①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观察《音乐探索》的所有栏目,我以为有些是可以合并同类项的,如2000、2001、2002和2003年有“艺术教育”栏目,而无“音乐教育”栏目,而2004年就只有“音乐教育”而无“艺术教育”栏目了。再如“特稿”与“专稿”、“音乐评论”与“书评”、“音乐评介”和“作品评介”,从文章性质上以及年份的栏目平衡看,是可以合并统计的。其他栏目也有类似情况,故而,将其合并统计[见附录Ⅰ]。

②“音乐史研究”栏目在2002、2003年度没有设立。

③“音乐美学”栏目在2007年空缺。

④“音乐文献学”栏目在2005和2007年未设立。

⑤这两个临时性的专栏为2003年的“纪念王光祈诞辰110年”与“纪念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诞辰100年”。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7篇

一、人物、作品、演出评介类

该部论文属文章中高质量者最多的部分,其中较优秀的有贾舒颖的《“原生态”冲击青歌赛――大赛评委田青评价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艺术评论》,2006年第6期)。2006年是“原生态”唱法进入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第一年,它必然地要在人们的艺术生活中引起一定的波澜。这篇采访正是应时而生,作者选择的采访对象――当今的艺术理论家,又是大赛的评委田青同志可谓十分恰当。文章里有许多先进的艺术观点,闪光的艺术追求和理想。建议关心“原生态唱法”的同行读一读此文。

乔建中的《民歌研究的新境域,人生体验的铭感录――为冯明洋(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作序》(《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这是一篇内容丰实、论述深刻、感情厚挚的专论文、评论文。作者从酝酿准备、雄厚的积累、丰富的内容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该书的不同凡响的成就。最后,作者深有所感地写道:“学术研究常常被概括为‘文字工作’,但这只说了它的行为方式。就本质而言,它其实是以学者的生命投入为代价的。”笔者在这里想起黄翔鹏先生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做学问的门口,简直就是地狱”(大意)。我想,这正是纵身学海深处之人所发出的肺俯之言!乔建中的这篇序文,可谓书论中的珍品。

刘涓涓的《线性化的表现手法――罗忠F的艺术歌曲〈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分析》(《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这是一篇有一定功力的分析作品评价的优秀文章。分析细致,文字简洁、逻辑性好,引用谱例得当、说服力强。杨曙光的《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仲伟》(《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文章全面地论述了仲伟的人生经历、艺术成就和人格的魅力等,是一篇人物专论的好文章。毛慧的《对日本早期艺术歌曲〈丹泽〉的研究》(《天籁》,2006年第1期)。作者对日本作曲家信时洁的艺术歌曲《丹泽》的歌词、音乐、意境和演唱对应有的处理方式给予了分析,也兼及论述了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和20世纪日本的艺术歌曲创作概况。该论文是一篇较扎实的学术之作,布局和分析较为得当,如能与同期其他日本作曲家的歌曲创作有一比较则更有利于我们对此首作品的认识。蔡远鸿的《史有根据,论在情理――谈管谨义教授〈西方声乐艺术史〉》(《人民音乐》,2006年第4期),作者在文中以“新”、“精”、“通”三字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方声乐艺术史》一书的特色和优点;言之有据,层次清楚,文字简炼,能抓住要领。潮鲁的《从〈牧歌〉看蒙古族民间歌曲的流传》(《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这是一篇凝聚了大量劳动的认真研究之作。对民歌的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是一篇有价值的论文。邵晓勇的《交响合唱〈为诗词谱曲五首〉研究》(《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该论文是一篇对作品的个体和整体都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的严肃之作,文字清晰、逻辑性强、评价中肯。缺点是对旋法及和声的分析不如对调式、调性、结构分析的具体,缺谱例。

此外该类中较好的论文还有孙继南的《中国佛法歌曲经典――弘―大师“清凉歌”初考》(《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陈仲凡的《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杰作》(《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刘海潮的《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演唱风格初探》(《艺术教育》,2006年第10期);梁茂春的《韩悠韩的歌剧〈阿里郎〉――一部特殊的韩国歌剧》(《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等。

二、声乐美学类

声乐美学类的范畴很难界定,从广义上讲有关声乐史、声乐作品及其演唱的风格以及有关中国现今的几种“唱法”研究等均应属此类。为方便起见,我们暂且把有关的部分归属此类,有些涉及面较宽也归入“综合研究”部分。

声乐美学部分中较优秀的有冯光钰的《“原生态唱法”三议》(《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文章从CCTV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谈起,首先论述了“原生态民歌”与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现状。认为舞台上的原生态民歌实际上已和民间“原生态”有别,建议称谓“传统民歌”为好。其次,论及“原生态唱法”的评定标准时,由于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语言又十分丰富,评委无法熟悉如此众多的语言特色,因此为“原生态唱法”评定标准感到困惑。关于“原生态唱法”,作者认为由于我国有众多的民间声乐品种(如“戏曲原生态”、“曲艺原生态”等)。为了区别其他的“原生态”,作为赛事的命名,感到似可叫“民间唱法”比赛为佳。但笔者认为无论“民间唱法”,还是“原生态唱法”,以至过去称谓已久的所谓“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都是不准确的。从声乐知识上讲“唱法”无论如何是指歌唱的局部技术,如“面罩唱法”(Mask)、“关闭唱法”(Closed)、“约德尔唱法”(Jodelling rodeling)、“轻吟唱法”、“半声唱法”(Mezza Voce)等。“唱法”亦即“方法”,是工具,唱法是为歌唱服务的工具。我们现今流行的各种“唱法”显然不是指工具,是指风格。因此,现下的各种“唱法”的科学叫法应当称为”民族风格”、“美声风格”、“通俗风格”、“原生态风格”。而各种比赛亦应称为各种风格的比赛,至于唱者使用什么“方法”,那是可以任意选择,各显其能的。所谓风格者,是风度、品种,歌唱风格即歌唱的艺术特色,风貌、格调。风格是一条河,代表着一条历史的长(或短)的河流,它是有传统的。每一种歌唱风格允许它用多种歌唱方法为其艺术表现服务。这样它就可以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发展、去提高、去丰富自己。否则为一种“唱法”所固定,会限制自己,使艺术表现单调化、程式化,难以提高、丰富、发展。事实上,现今无论“美声”、“民族”、“通俗”的演唱中,大家在不影响风格的前提下,都使用多种歌唱方法以塑造艺术形象。如“轻吟唱法”和“半声唱法”在三种风格的演唱中都在使用,只是使用的多寡不同,分寸不同,分量不同,场合不同而已。例如“轻吟”(包括气声)唱法,在通俗演唱中几乎普遍使用,但是“美声”也常见,例如,当代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这是“美声”的大家),他经常喜欢用减少音量的、多采的轻吟唱法和半声唱法演唱为大众喜爱的通俗歌曲,很受欢迎。“民族”的歌唱家也能用“美声”的一些方法演唱“美声”的歌曲和歌剧中的咏叹调。不少唱通俗的歌手都学美声的技法以提高自己的唱技。所以我说方法是为风格服务的。现今所称的几种歌唱“方法”是不当的,应当分别称为“美声歌唱风格”,“民族歌唱风格”,“通俗歌唱风格”和“原生态歌唱风格”较为恰当,或者略风格二字简称“美声歌唱”、“民族歌唱”、“通俗歌唱”、“原生态歌唱”,或“美声演唱”,“民族演唱”,“通俗演唱”,“原生态演唱”均可。但自我国八十年代以来,从中央电视台开创“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来,统一以唱法为名称来归纳声乐界不同风格的演唱已成定局并约定成俗,改来也难,但只要我们明白这其中的“方法”两字即“风格”之意即可。但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的音乐部分已设有“美声歌唱”、“民族歌唱”的条目。而没有“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的条目。这说明起码截止1989年音乐舞蹈卷出版之时,音乐理论界是不承认以“方法”来命名这几种风格之演唱的。

刘辉的《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该文以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为核心,从民族声乐的文化属性、审美特色,以及借鉴和艺术性诸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是一篇理论结合实际,较为全面地论述民族声乐文化内含艺术特色的优秀论文。

乔建中的《“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在文中作者首先回顾了“五四”时期以来民歌在中国的境遇和“原生态”一词的来源和意义;继而从对民歌用词的演变判定出是对传统文化地位日益下降的警觉。呼吁各方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作出贡献。文章简炼,但信息含量大,有一定的深度。

此外,该类中较好的论文还有傅国庆的《歌唱活动中的思维方法》(《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史小玲的《论声音概念与声乐演唱》(《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柴莺的《李凌民族声乐观初探》(《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陈泓茹的《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考》(《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

三、综合研究类

此类论文中较优秀的有白宁的《试论〈唱论〉关于声乐技法的阐释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上)、(下)(《乐府新声》,2006年第3、4期)。这是一篇对我国最早的一部声乐理论专著《唱论》进行较全面研究的专论。该文是笔者所见全面研究《唱论》专论较为优秀之作。论述得体,分析、解释详细,旁证博引丰富,文字较简洁、准确。建议搞民族声乐理论和民族声乐演唱的同志阅读此文,可增加声乐历史知识和理沦修养。

冯效刚的《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该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声乐理论、表演理论、唱法之争以及美学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作者的文章清晰、逻辑清楚,论述符合实际。这样一篇文章的写成,是作者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又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以后的成果,实属不易。

李润生的《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舒伯特艺术歌曲研究状况的研究》(《音乐艺术》,2006年第3期)。这是一篇很好的综合研究论文,文章清晰、简洁、准确,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白晓炜的《榆林市民歌风格地区划分》(《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作者首先从榆林地区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化背景的分析论及地区文化的形成、交插、交融的历史,进而举例对榆林地区各地民歌(三个文化区)的调式、曲式等形态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总结。是一篇严肃认真的学术之作,层次清楚,音乐分析具体,不足是对地域交流未深入、对歌词缺乏分析。王硌的《共鸣能量分析与歌唱声部的确定》(《交响》,2006年第3期),该文章是一篇科研结题论文,其研究过程是采用一台“多通道语音分析系统”从声学和医学分析的角度对声乐中各种不同的声部进行采样分析,进而确定声部。文笔通顺、层次清楚,是一篇有实际科研成果的论文。韩勋国、庄虹子的《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黄钟》,2006年第3期),作者在文章中多角度地把对声乐艺术的技术、概念、心理调控、审美感受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界定,是一篇功底较深厚的论文,学术水平较高。此外,综合研究类较好的论文还有张晋俐的《关于民族声乐教学现状的思考》(《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等。

四、声乐技术和教学类

此类论文共有53篇,是数量最多的部分,但其中好的和较好的论文所占比例较少(28%)。这里面较优秀的有杨树声的《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论文论述了贝基强调的面罩唱法的优点和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重点在后面部分,其中有许多精辟的总结,如怎样运用母音训练、怎样运用气息和怎样训练高音部分,较有深度。

沈浩杰的《中国歌曲演唱的‘语音综合症’浅析》(《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该文从六个方面指出当今中国歌坛演唱中国歌曲语言失误的种种现象,并对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此文是一篇较全面地论述当今歌坛歌唱语言的种种错误及其原因的优秀论文。建议歌唱家们、声乐教师们认真读一下这篇文章,它对于纠正当今歌唱界的浮躁之风,加强教风、学风、艺德的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乔新建的《跨越有障碍声区的理论界限》(《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作者从16世纪以来欧洲传统歌唱理论的发展梳理了有障碍声区和无障碍声区两种学术观点的对比和发展并在最后提示了无障碍声区的练习方法。论述清晰,对两种观念的发展演变的梳理有助于声乐同行对声区统一问题有较清楚的认识。不足之处是练习方法较粗略。

刘莉的《“轻声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6年第4期)。文章从哼唱、小声唱、假声唱法、半声唱法四个阶段的练习,论述了“轻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论点正确,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科学原理的分析上再深一步则更佳。

邓志武的《歌唱发声中起音的科学分析》(《黄钟》,2006年第1期)。本文从“声门冲击”理论和“贝努里效应”为依据对歌唱中的软起音与硬起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这是近年来较为少见的一篇对歌唱起音进行科学分析的文章。理论正确,有一定的深度。

此外,较好的论文还有曹章琼的《试论“花儿”的演唱方法》(《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杨加力的《论民族音乐文化与高师声乐教学的关系》(《艺术教育》,2006年第6期);陈言放的《浅议声乐学习方法――从沈湘听录音研究声乐谈起》(《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王硌的《从平衡理念的角度看待声乐教学过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王晨辉的《高校声乐课教学互动与实践研究――对于“互动式教学”的理论思考》(《艺术教育》,2006年第11期);张利珍的《谈高师声乐教改的核心问题》(《艺术教育》,2006年第7期);郑颜文的《谈高师声乐教学中演唱曲目的选择》(《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徐元勇的《论高等艺术院校通俗歌曲演唱的专业教育》(《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高静的《高师声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精神的渗透》(《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卢清的《“假声位置真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艺术教育》,2006年第8期)等。

五、声乐艺术表现、声乐史和歌唱心理类

这部分论文是今年声乐论文中较簿弱的部分,不仅教量较少而且其中较好的文章所占比例也较低,希望同行们在这方面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部分中较优秀的论文有崔晓军的《德国艺术歌曲演唱之我见》(《音乐探索》,2006年第3期)。论文主要论述了在演唱德国艺术歌曲中怎样掌握和表现它的风格和怎样准备、怎样步步深入地去学唱一首新的作品。文章虽然不长,但论文深刻、生动、具体、到位、有新意。

江向东的《略论歌剧中宣叙调段落及其演唱》(《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此文较全面、深入地论述了歌剧中宣叙性段落的概念、特点、结构意义、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论点正确,论据较充分,说服力强。

张莺燕的《宋代唱论歌诀研究》(《黄钟》,2006年第1期)。文章选择了我国宋代的有关唱论歌诀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之”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张炎《词源》中的《讴曲旨要》以及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的《遏云要诀》里面的重要歌唱语义进行了解析、研究。论述较为详细、深入、具体。

霍橡楠的《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表演心理》(《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该文引用了多部元、明、清以来的声乐论著、音乐论著或其他著作中有关声乐表演心理的论述,从歌唱表演中感觉、想象、情绪情感、审美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研究、分析、评价。资料充实、论据可靠、论点明确、文章简洁、评论得当。

此外,在该方面较好的论文还有陈艳的《莫扎特的经文歌〈欢呼圣体〉及其演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于长军的《宏伟史诗,千古绝唱――从音乐人类学视角看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演变》(《艺术教育》,2006年第3期);朱江书的《琴歌〈凤求凰〉考释》(《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耿玉琴的《论歌唱演员的气质及其个性体现》(《黄钟》,2006年第4期)。

六、存在的问题

2006年声乐论文中存在问题仍然不少,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有关声乐技术和教学的部分之中,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如:

(一)有的论文中认为:“美声唱法分为意大利美声唱法和俄罗斯美声唱法两大流派。”我们姑且不提将Bel canto称为“美声唱法”当与不当,仅将“美声”如此分为两种流派的提法实为笔者首次所见。据悉,在19世纪声乐界曾有过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等提法,但自20世纪以来各学派已渐趋消失,歌唱方法上几乎统一了,大家都称自己是Bel canto(原意美好的歌唱)。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整个欧洲(包括俄国)都为其做出了贡献。现在的Bel canto已经泛指一种源于意大利的欧洲的传统唱法。在美声歌唱领域中,笔者认为全世界已趋统一(我们常见一部歌剧当中经常有来自世界不同民族的演员演唱,但其方法都是一样的――Bel canto,现在怎么又冒出“两种流派”呢?显然不当。还有一种模糊认识,即认为Belcanto“是意大利的民族唱法”。请问,中国有“民族唱法”,那么全世界每一个民族都必须有“民族唱法”吗?Bel canto是一个声乐名词,它的定义和渊源音乐词典中都有准确的阐述。写论文要擅长运用工具书,不能信口“想当然”。

(二)有些论文中对某一选题,常有作者自我标榜“首次研究”、“首次涉及”、“首次梳理”……。在写论文当中“首次”这种带有绝对性的词最好慎用,即使是真的“首次”,谦虚一点,给自己留点余地有什么不好?事实并非如此,何况世界如此之大、国家如此之广,怎么就一定是你首次呢?事实上,就在某作者称为“首次”的理论中,我们找到了许多起码是不妥当的论述。作学问一定要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三)声乐论文中还有一种“新倾向”,即把当今商业中的包装技术用于论文当中。有一篇论文,题目包装得很漂亮,甚至用了“新型的”、“生态的”字样,用以论术声乐教学。一看内容仍不离技术教育与情感表达、新型的师生关系等等,没有什么新意,也看不出何谓声乐教学中的“生态”,可谓“新瓶装旧酒”。题目和序言中将外行人搞得眼花缭乱,内行人读了“原来如此”。这种哗众取宠的文风,也是今年声乐论文中的一种“新动向”。笔者认为,在论文写作中应当注意克服商业中某些“急功近利”或者“投机取巧”的浮躁之风。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唱法批评;唱法;声乐艺术

在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里,声乐这门几乎与人类的诞生同步走来并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千百年来无论是其艺术实践、艺术鉴赏、艺术教育,还是声乐文化领域的交流、消费、传播、流行等多个方面,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打下了极为鲜明的时代烙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伴随着整齐的劳动节奏、使人们步调一致的“哼嗨、哼嗨”原始本能的声音,而是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如今它早已超出声乐艺术原始本能的文化意义,赋予了声乐艺术新的文化内涵――从原始歌唱的实用性到当今的艺术性,声乐艺术以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异彩纷呈,逐渐成为独特的艺术门类。

完整的音乐活动离不开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听众欣赏和音乐批评这五个环节。音乐批评在音乐活动这个链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反映音乐家创作以及表演的一面镜子,又是沟通音乐家、表演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交流的媒介。“音乐批评,又称为音乐评论,简称‘乐评’。它是对当前或近期音乐生活的各种现象(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家、音乐活动、大众音乐生活、音乐出版物等等)进行研究、分析并做出判断和评价的一门学问。”1 我国的音乐批评还是门比较新的学科,尽管有一批资深的音乐评论家活跃在乐坛上,但是音乐批评学无论是专业教育、专门著作还是专业研究队伍,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亟待发展的阶段。

作为音乐批评的一个分支,声乐批评在整个音乐批评大家族中是比较薄弱的一支。“其一,声乐艺术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研究领域,不是道中人很难跻身其间,即便勉强涉足,也因不易触摸到歌唱艺术的深层结构而流于空泛。其二,专业研究队伍相对弱小,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理论素养较为缺乏,故而不得不停留在对歌唱的技术细节上进行大量描述,真正有深度、有见地的理论总结和美学提升甚为难得。其三,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许多有价值的现象和命题,但因错综复杂的各种交互原因,而使行内人望而却步,或因大多数声乐同行专注于歌唱表演和教学实践的技术层面而对这类命题不甚关心”2

随着当今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电脑、录音、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接触各种声乐形式和歌唱竞赛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多数声乐活动参与人的年龄和职业已不再是定数,各类声乐比赛层出不穷。由此,声乐评论活动也空前地活跃起来。“声乐批评,就是对人声类艺术创作与表演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3

作为一种研究模式,声乐批评一般包括对声乐理论研究的批评、对唱法的批评、对声乐教育的批评、对声乐艺术思潮的批评以及对声乐社会事件的批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批评活动,对于社会声乐活动以及声乐艺术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声乐批评子项中,尤数唱法批评现象比较尖锐和集中。

唱法批评,例如“土洋唱法之争”、“三种唱法之争”、“原生态唱法之争”、“跨界唱法之争”等唱法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思潮,从20世纪年代至今,60多年的争论可谓是轰轰烈烈、坎坎坷坷,时至今日仍势头不减。但就整个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而言,声乐批评起步较晚,理论建构明显不足,而且其主要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至今仍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不仅如此,由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唱法进行批评的侧重点,不同的理论家、评论家、歌唱家对其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中的诸多观点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分歧,很难用统一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这就使其缺乏符合学术规范的严格界定,导致在批评实践中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唱法的产生和运作有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运动背景,目前既没有可依赖的学术传统,也没有可以依赖的研究模式,客观上导致了唱法批评在我国的声乐艺术传播和声乐艺术建设中其精神实质和价值理念的不平衡,对其理解和接受存在着一个逐渐适应到不断革新的过程。

目前,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关于中国音乐评论的论文数量比较多。这类文章大多从宏观层面阐述音乐批评在新时期的新特征、新方法,从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角度进行理论思索,评述我国音乐批评在新时期的发展与变化,主要内容包括对当今社会音乐批评新理念的思考,对中国音乐批评的重要性的深入探讨。但是,集中针对声乐批评的文章并不多,而且大多音乐批评所包含的声乐艺术信息量也较少,通常概括性、综述性较强。虽然《音乐周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发表过声乐批评,但也多是泛泛而谈,或是仅对某位歌唱家或其演唱进行具体的评论。

面对观点各异而又非常丰富的音乐批评材料,笔者主要以反映音 乐争鸣研究状况的学术期刊和音乐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为重点研究对象,如《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黄钟》、《音乐探索》、《星海音乐学报》、《交响》、《乐府新声》、《天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中国音乐学》、《艺术评论》等,抽取唱法批评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审视唱法与唱法批评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唱法批评的目的。

从唱法批评文献的梳理中可见,当前唱法批评中所见评论最多的是“土洋唱法之争”和“三种唱法之争”,期刊文章和专题论文材料比较多。尤其近年来有多篇高质量的硕士论文涉及此项,例如:《“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2004年河南大学韩莉的硕士毕业论文)。该文以“三种唱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三种唱法”这一分类方法形成的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了“三种唱法”各要素与“三种唱法”这一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指出“三种唱法”争论的焦点和实质。《建国初期声乐界“土洋之争”研究》(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张强的硕士毕业论文),该论文以“土洋之争”为研究对象,围绕“土洋之争”学术讨论的背景、缘起、始末等方面进行梳理,对理论界的相关学术反应进行总体观察,力求立足当代,在综合、系统、纵深理论梳理与剖析的基础上,探寻关于声乐艺术发展的共同审美追求和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从中探寻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具有启示的学术理念。《从第十四届青歌赛现场点评看当代声乐批评》(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左洁的硕士毕业论文)。该论文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青歌赛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发展变革,以此为背景对第十四届青歌赛的现场点评进行整理归类。旨在通过将第十四届青歌赛的现场点评与声乐艺术的发展相结合,总结出其现场形式、主客体及其在内容与传播上产生的作用,以尝试对声乐艺术的发展和音乐批评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建国五十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2008年武汉音乐学院高美玲的硕士毕业论文),作者将建国至20世纪末50 年间发表的关于美声唱法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并着重以时间为主线进行纵向研究。

有关“咽音唱法”的批评文章较少。最先对林俊卿“咽音唱法”提出异议的是张清华,他的文章《我对“咽音”发声法的几点看法――与林俊卿先生商榷》(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2007年福建师范大学周敏的硕士论文《对林俊卿“咽音”理论的内涵及其创新价值思考》是目前查到的唯一一篇对“咽音”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还有李向荣2001年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连载文章《“咽音”――开启人声宝藏大门的钥匙》,也是对“咽音”唱法进行介绍和细致研究的论文。

与对“土洋”和“三种”唱法进行评论的论文数量相比,对“原生态唱法”进行专门批评的论文数量明显要少。较突出的学术论文有:《“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辩证关系之初探》(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司亚娟的硕士论文),该文论述的“民族唱法”指的是“学院派民族唱法”。该文对“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两种唱法的发展提出个人见解。还有2007年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师占成的硕士论文《“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以蒙古族短调、长调为例的音乐文化研究》。

近年来,对“跨界唱法”进行评论的文章数量不断增多。相关论文有:琚军红的《“跨界唱法”对现代声乐教学的启示》(载《中国音乐》2012年第3期),文章通过对谭晶以跨界歌手的身份在中国声乐界的影响,她的演唱风格和唱法的灵活跨界,以及对感情的准确把握与演绎演唱的主要特点进行细致描述。何纯梁《“跨界音乐”对我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启示》(载《人民音乐》2011年11月)。《跨越“唱法”分类樊篱的实践与探讨》(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姬彬霞的硕士论文),认为“唱法”分类法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局制性。在声乐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局限性愈来愈明显,致使声乐比赛、教学出现诸多弊端,跨越唱法分类的呼声应运而生,并引起声乐界对唱法问题诸多的尝试和实践,探讨和借鉴实践经验,以期打破唱法界限对声乐艺术的禁锢和制约。

涉及到“音乐剧唱法”的批评文论目前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郭婷的硕士论文《论传统美声概念下的音乐剧教学与演唱》。余翌子的《“音乐剧唱法”的演唱风格及其声音概念》(见《黄钟》2007年第4期);《音乐剧的演唱方法及其表现力――音乐剧唱法的探索与研究》(郭宇,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音乐剧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曾凡广,《作家杂志》第234页,2008年第9期);《音乐剧唱法探究》(张大鹏,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试析音乐剧演唱方法的多样性》(竺期,《人民音乐》2015年第10期);《试析流行演唱中如何把握音乐剧唱法》(于洋,《戏剧之家》2014年第7期);《关于音乐剧唱法的思考》(范芸,《广播歌选》2008年第4期);《关于“音乐剧唱法”的几点质疑》(智艳,《歌唱艺术》2011年第12期)等。

另外,还有几篇声乐文献综述类的论文和期刊文章,对唱法批评材料的再准备以及了解声乐理论发展动向有较大的帮助。如:彭俊园的《声乐艺术(1949-1966)“土洋之争”重要文献综述》(《音乐时空》2015年第4期);郭克俭的《新中国60年声乐学术热点追溯与反思》(《音乐研究》2010年第3期);毛慧的《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人民音乐》2006年第11期);管谨义的《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音乐时空》2015年第4期);石惟正连续在《人民音乐》发表的《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

涉及到其它“唱法”的评论文章主要有:《欧洲唱法怎样民族化――访劳景贤、蔡绍序、董爱琳、周碧珍同志》(《人民音乐》1963年7月刊),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劳景贤谈道,欧洲唱法的民族化应该要做到思想感情、语言、风格、技巧、表达方式五种因素的结合,要具体从重新编选教材、编写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歌唱技巧的练声曲、培养师资等几方面解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蔡绍序提出,要从民族语言、民族音乐语言、曲目、时代精神等方面实现欧洲唱法的民族化。歌唱家董爱琳、周碧珍认为,学习了欧洲唱法的歌唱者应学习民间音乐,在演唱方面根据具体歌曲的要求在发声和歌唱技巧方面作出改变等。乔新建《中国“混声唱法”的创建与特征》2003年第2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文章认为“混声唱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真正建立“混声唱法’的时间与西方大体相同,西方对“混声”的表达方式来自解剖和物理实验,而我国却是来自歌唱效果的比喻和形容,中国的“混声唱法”在色彩方面和中声区的真假声音比例上和西方有所不同,因此民族声乐的演员切忌不可对西方技术照搬,要在继承自己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歌唱方法才是正确的道路。发表的李广达的文章《模糊思维:唱法界定再探讨》2008年第1期《音乐研究》,通过多条实例对唱法界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模糊思维在唱法分类中的意义。

从文献梳理的综合情况来看,硕士论文涉及到声乐研究方向的比较多,几乎论及声乐艺术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博士论文研究声乐方向的就非常之少了,目前只有两篇博士论文论及声乐和唱法问题:《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吴静,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博士论文),《感性声音结构并审美判断形成的感性契机研究》(吴佳,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通过对“唱法批评”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到,唱法批评的目的不是要界定唱法,将其固定于一种理念之中,而是要使唱法存在于世界中,投入到行动中,打破“千人一声”的尴尬局面,进而追求“一人千声”歌唱境界。唱法批评本身是一个事件,是不能超越于唱法之外的存在,换言之,唱法批评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必须建立在对歌唱活动的感受之上。唱法批评在中国当代声乐发展进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P系到歌唱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影响着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歌手的声乐学习。唱法批评应考虑到唱法美学的、科学的和历史的诸多因素,在提倡多样化的前提下,对唱法的界定进行综合思考,将其放在中国当代声乐艺术发展史中,以中西科学的声乐理论为基石,在深入研究、学习和吸收各种唱法优点的基础上,探索更为理想的声乐发展途径。

因此,唱法批评并不单纯是一个存在,而是一种价值,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价值。唱法批评影响着唱法又促进着唱法,唱法反过来又丰富着唱法批评,二者协力,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无论是“土洋唱法”、“三种唱法”,甚至更多的唱法,只是用声音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而已,只有用心、用情去歌唱,能打动感染人,就不应局限于某种唱法,而应追求歌唱艺术法无定法、无法之法的最高境界。

[注释]

13明言:《音乐批评学》,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第214页。

2 居其宏:《当代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命题》,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页。

[参考文献]

【1】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明言.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综录(2000-2009)[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孙悦湄 范晓峰.中国近代声乐艺术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梁茂春.呼唤新的音乐评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6】杨晓萍.谈“唱法”与“风格”[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3).

【7】冯文起.为建立中国声乐学派而努力[J].中国音乐,1996,(3).

【8】羊卫军.现象学视域中的声乐表演本体的解读.音乐探索[J],2009,(3).

【9】吕玲.三种唱法争鸣二十年回顾[J].音乐研究,2007,(12).

【10】陈立芳.由“青歌赛”提高原生态唱法地位引起的思考[J].艺术评论,2006,(11).

【11】王宝璋.浅谈“咽音”与歌唱艺术[J].人民音乐,1984,(4).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9篇

本届评奖活动是主办单位为发掘、培育地区性音乐文化原创力而积极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通知发出后,各音乐艺术院校、音乐艺术表演团体、群众艺术(文化)馆(站)、青少年宫等单位反响强烈,报名踊跃,其参评论文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超出主办单位的预料。在三省音乐论文征集评奖活动组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评选,有《对东北大鼓入选“非遗”名录的思考》(冯志莲)、《沈阳音乐学院打击乐教学的现状与展望》(吕青山)等近300篇论文入围获奖。这是东北地区音乐理论成果的一次大盘点、大爆发、大释放,是音乐理性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又一次升华,也是东北三省音乐建设所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对这次参评的论文文本进行整体性的评估,我们会发现很多值得称道的东西,其中主要之点有:

一、论域广阔 题材履新

音乐论文能否在题材上创新,不但关系参评论文论题覆盖面的广狭、题材内容含量的丰俭,并且常常是人们在音乐实践领域从事变革的幅度或范围的晴雨表,也是了解音乐实践主体接受音乐信息多寡、开阔音乐视野远近、刷新音乐记录高低的风向标。即使只是浏览一下参评论文的文本目录,我们也会看到:论题几乎涉及音乐艺术领域的各个门类和各个侧面。尤其一些题材的创新,使这届音乐论文的论域明显扩大,题材更加丰富。由此可知,东北三省的音乐工作者在音乐实践中又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思考,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绩。同时,在这个实践中,音乐工作者自己也开阔了视野,张扬了理性,增长了才干,升华了境界,并给予我们新的启迪。譬如:《古典文学继承对音乐的现实作用》(刘祥)、《简论艺术消费结构的改善与发展》(姜楠)、《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双语教学》(夏青、周国丰)、《比对节庆文化中的从艺人》(李润中、吴太邦)等等。

二、论述独到 观点创新

音乐论文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既是艺术的创造,也是科学的创造,归根结蒂是源于音乐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因此,衡量一篇音乐论文的质量如何,常常要看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而文化原创力则是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综观这届参评获奖的音乐论文,其中不乏因其具有文化原创力而取胜者。譬如:有的作者敢于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对似乎已有定评的主流概念、方法、体系等等提出质疑或辩驳,如《标准化的手型及其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秦际凯)等等。无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作者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都是十分宝贵的。

有的作者视角独特、思维深入,不蹈前辙、不落窠臼,另辟蹊径地探究音乐发展的轨迹、音乐创作的妙法、音乐表演的新途。如《从箜篌与佛教的关系管窥音乐文化传播》(贺志凌)、《幽默法――歌词创作技巧探微》(邬大为)、《从音乐声学的角度谈“歌唱乐器”》(崔志静)、《特殊节奏探究》(吕青山)、《无处不在的表现力》(周皓)等等。

有的作者站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筚路蓝缕、精耕细作,或揭橥新概念,或阐发新思考,或提出新问题,或给出新答案,或展示新方法,或达到新高度。譬如《琵琶教学纲要研究》(于春哲)、《谈音乐院校“一对一”小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把握》(朱玉)、《我怎样演唱歌剧〈苍原〉的咏叹调》(姚丽)、《通往20世纪音乐的津梁――从巴托克〈小宇宙〉中看钢琴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韩冬)、《论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与作用》(耿士荣)、《钢琴弹奏技术进阶全攻略》(聂丹)等等。

三、论作艰苦 队伍更新

音乐创新是件困难的事情,而音乐理论的创新尤其不易。因为音乐理论的阐述是对音乐实践的高度概括、总结、抽象和升华,这除了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外,还要有相当的音乐史学、音乐美学以及语言学、逻辑学、修辞学等较为广博的其它人文学科知识和技能。因此,音乐论文的作者常常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劳动。这也正是音乐论文评奖活动缘何总是音乐活动中最“迷你”型活动的缘故。

但是,“十年磨一剑”毕竟不同于一年磨十剑,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参评音乐论文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评委会的高度认同。其中有些音乐论文的作者为撰写论文而青灯黄卷、案牍劳形,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有的则寒来暑往、亲历亲为,积累了多年的实践经验,还有的奔波劳顿、不舍舟车,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如《〈塞维利亚的基督圣体节〉演奏技法之研究》(张芳、王琦)、《〈二十六史音乐志〉通览》(张红星)、《旋律――音乐的灵魂》(曲致正)、《东北民歌与东北民俗文化》(赵德山)等等。而在这一艰苦的劳动中,一些青年作者取得的优秀成绩也颇令人欣慰。如《试论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的演奏》(初晓睿)、《浅谈昆曲对曲笛音乐风格的影响》(徐宗科)、《二胡音乐创作的发展趋势》(张明)、《北齐宫廷音乐机构刍议》(原媛)、《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白宁)、《来自心灵的音乐――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88第一乐章》(朱虹、傅鹏)、《歌曲〈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的音乐分析》(李曼)等等。

四、论理前卫 工具鼎新

长期以来,由于音乐艺术的表现型特点,从事音乐创作、表演及教学等活动的音乐工作者往往较重视音乐实践而轻视或忽视音乐理论思辨。即使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工作者,也易于聚焦于音乐实践,忽略离实践较远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当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烛照音乐实践的时候,其视角又常常是音乐社会学性质的,很少上升到音乐心理学或音乐美学的层面。这就使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带有较大的局限,也阻滞音乐实践向着更全面、深入的高级形态发展。近年来,这种不尽人意的情况正在逐步扭转,这于本届参评音乐论文的文本中也可窥出端倪。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一些参评音乐论文尤其是高校作者的文本中,音乐理论与音乐批评的范式与观念已经明显地出现了音乐美学或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及语言学的因子,基础理论研究也有了更深的开掘。这不能不说是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借鉴了更前卫的理论工具的结果。如《扩展、深化与自我意识――对我国西方音乐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思考》(董蓉)、《对“茵加尔顿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的思考》(姜珊)、《音乐听觉表象对听觉分析的意义及其训练》(刘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通俗唱法教学中的运用――兼论教育心理学理论范式转换对高校教学改革的贡献》(马威、郭恒)等等。

那么,本届音乐论文评奖活动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或者说,哪些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呢?我以为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从总体上看,论文写作主体的音乐专业素养和人文科学文化素养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作者的论文写作基础能力――选题立意、谋篇布局、逻辑语法、修辞设句等能力亟待加强。

2.与参评音乐论文的基数相比,具有较强原创性的美文佳作仍觉太少。相反地,一些论文有同质化竞争的倾向,明显地呈现出量大于质、模仿多于创造、守阙长于出新的状态;有的论文甚至支离松散、语焉不详,有剽窃抄袭之嫌。

3.具有明显的东北地方区域性特征的题材所占参评论文题材总量的比例偏低。换言之,地域性题材似未引起论文作者的足够重视。这与东北地区广袤的版图、悠久的历史以及丰盈的音乐文化资源相比是不相称的。开发地域性音乐文化资源是地域性音乐工作者的责任和优势。

东北三省有着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在行政地理上,三省是比邻而居、声气相求的近邻;在文化地理上,三省是亲如手足、血肉相连的兄弟。这种相同相近的自然和社会联系,相邻相亲的地理和心理因素,使三省的交流协作山高水长、情深谊厚,占尽地缘和人缘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默契,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且已经蔚成宝贵的传统,这实在是三省音乐工作者的幸事。本届东北三省音乐论文评奖活动的成功举办,就是这一传统的延续,也必将对音乐建设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音乐探索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音乐论文 格式规范 题目创新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通过论文的评析,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优点,在今后的论文写作上更上一层楼。

2013年镇海区教研室共收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39篇,上交比例为75%。最终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15篇。

从论文评比中,我们发现以下五个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格式须规范

论文撰写都有明确的格式规定。在评比通知中要求:题目字体为黑体3号;作者单位和姓名用4号楷体在题目之后一行;小标题为黑体5号;正文为宋体5号;段落为1.5倍行距。而一般文档格式要求序号也要缩进两个字符。在13年的论文评比中,我们发现有好几位老师的格式不符合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从细节处着手,使论文显得规范统一。

二、题目须新颖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论文之计在于题目。题目取得精彩,不仅能吸

引读者的眼球,更能引领你写作的思路。

我将论文的题目归结为四类:热门型、文笔型、传统型、模糊型。“热门型”指的是当下热议的话题。“文笔型”指的是题目的文字运用优美,表述恰当。“传统型”指的是曾经热议的话题。“模糊型”指的是题目表述不清晰,让人琢磨不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3年镇海区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中的一些题目。

热门型:1.《漫步“云端”尽享天籁——小学一对一数字课堂体验导引策略初探》

看“云端”两字,便知文章讲的是“数字化网络教学”。“网络”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它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血液。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都有所尝试,同时,它也是一条永无探索止境的路。因此,可谓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这一题目摆在眼前,则完全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起读者的兴趣。

热门型:2.《烹制“家常菜”式音乐课——关于如何上好音乐课的几点思考》

如今,大家对公开课可以说是 又爱又恨,爱的是经过一节公开课的磨练,能让人快速成长进步。恨的是,磨课实在是花时太久,而用这样的效率去上一节常态课,老师们不吃不睡也没时间完成备课。因此,许多老师更关注“常态课”,希望“常态课”中也能上出精彩。而这一题目,朴实无华,却让读者产生了共鸣,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文笔型:1.《用探持续发展路 敢持彩链当空舞——学校舞蹈社团建设的实践探索》

如今中小学校都非常关注社团建设,应该说 ,这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勇探持续发展路 敢持彩链当空舞”这如诗一般的题目让读者犹如看到一位翩翩舞者,美不胜收。因此,“文笔型”题目能够使人产生一定美感,增强阅读的欲望。

文笔型:2.《自然自信副表情 多姿多彩展童声——小学课堂歌唱教学策略谈》

该论文的题目也同前者一样,有着诗一般的韵味,两a两、三三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从大标题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将从三大方面来表述他的观点:自然地演唱、自信地演唱,有表情地演唱。因此,该题目的设计非常精彩,同样,使读者对文章产生一定好感,增强了阅读的欲望。

传统型:1.《试论如何在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这一题目的关键词是“兴趣”。而“兴趣”两字说来容易做来难。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兴趣”两字,无论是课堂实践还是论文撰写都涉及甚多。今天又见此类题目,似乎缺少了一些新意,更何况,题目中也没有体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做法的关键词。假如将题目换成《欣赏教学中,回旋式欣赏法的有效实践》,可能会有所突破。

传统型:2.《激活音乐课堂 共谱和谐之曲——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策略》

合唱教学确实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同样诸如此类的文章也就大有人去写,而且,大家对于合唱教学策略的探究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而此篇文章仅仅只是简单地写了“策略探究”,没有具体吸引人的方法,那么,文章就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假如把它换成《小学班级合唱作品选择的策略探究》,那一定会吸引非常多的读者。

模糊型:1.《由想到的——浅谈中学音乐课堂中“高质”教学手段的运用》

粗看题目觉得非常新颖,因为它引用了当前的流行元素《江南style》。但是再一细看,便会有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感觉:由《江南style》想到了什么?“高质教学手段”和《江南style》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模糊型:2.《美在方法,美在感悟——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几点思考》

题目比较笼统,“美”是指优美的歌声还是美的情感体验?“美在方法”是讲歌唱教学方法?“美在感悟”是不是讲情感体验?非常模糊,一头雾水,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三、条理须清楚

论文旨在表述作者的观点,犹如一个人说话,条理清晰为首要条件。紧紧抓住论文小标题的设计,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厘清论文思路,使论文变得条理清楚。

(一)小标题设计规范统一

一篇几千字的论文,如何让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小标题的设计必须规范统一,忌过长或过短,或不统一的文字表述。

例如在《用探持续发展路 练敢持彩链当空舞——学校舞蹈社团建设的实践探索》这篇论文中,作者是这样设计小标题的:

1.多维互补,环境与资源稳固基垫。

2.团队构建,师生与社团同步发展。

3.多管齐下,教学与实践相得益彰。

该篇论文,小标题的设计字数一致、结构一致,严谨统一。

(二)小标题内容紧扣题目

一篇几千字的论文,如何让读者能够较快地了解论文的大致内容?小标题的内容必须紧扣题目。

例如在《用音乐要素为音乐“塑形”——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思考》这篇论文中,作者是这样设计小标题的:

1.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塑形的作用

2.掌握音乐要素对音乐塑形的方法

3.拓展音乐要素对音乐塑形的能力

小标题中的关键词——音乐要素,与大标题中紧紧相扣;动宾的合理搭配——理解作用、掌握方法、拓展能力,准确地表达了论文内容以及教学目标。

(三)小标题内容有所创新

一篇几千字的论文,如何能够让其在同伴中脱颖而出,使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并快速吸引读者眼球呢?创新小标题的内容是一大妙计。

例如在《烹制“家常菜”式音乐课——关于如何上好音乐常态课的几点思考》这篇论

文中,作者是这样设计小标题的:

1.菜谱要精心准备

2.烹制要掌握火候

3.过程要讲究

4.菜肴要萃取精华

该篇论文的小标题用平时厨房用词来替代论文用语言,别出心裁。

例如在《勤“补网”、多“撒网”地与音乐亲密接触——谈如何高效欣赏音乐会》这篇论文中,作者是这样设计小标题的:

1.似显微镜般的洞察力

2.如福尔摩斯般的判断力

3.有狗仔队般穷追不舍的挖掘力

4.具备照相机般的记忆力

5.拥有广场舞大妈般的自信参与表现力

该篇论文的小标题,虽然字数长短不一,但是其文字大胆夸张的运用,使读者有一种大快人心的感觉。

四、内容须丰满

(一)有理论支撑

在论文中,适当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是《课标》中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点,我们的音乐老师都做得非常好。例如有一位老师就在他的论文里这样写道:世界著名指挥家尼姆·雅尔维曾说:“为音乐塑形,这就是我指挥工作的第一要务。”有老师这样写道: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以学定教。这些引用都是论文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有实践做法

一篇论文假如只有条条框框或者是大篇幅的理论,那是空洞的,无血肉的。我们必须要有联系实际的具体做法。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她的《识谱教学》论文中非常具体地写了如何进行识谱教学:

教学《草原上》一课时,我设计了《爱唱歌的小羊》的游戏:三个学生分别拿着三只代表3、5、6三个音的“小羊”,听到老师弹的音的顺序后,自觉重新排队,其他学生做小评委,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这一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单音的听辨,从而感受到了音的高低……

只有理论加上实践,我们的论文才会变的有血有肉。

五、结语

上一篇:民族音乐论文范文 下一篇:音乐鉴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