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1:53:09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上海音乐学院的张晖介绍了法国的音乐认知教育体系,她建议音乐认知体系的培养要先于乐器的学习,音乐认知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并与演奏紧密结合。她指出法国音乐认知教育在理论上欠缺以及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衔接上的不足。在认知方面,她认为法国是“知”多过“认”,而我国则相反,因此我国在互补过程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红菊博士基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介绍了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李红菊认为,学习的兴趣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甚至影响智力的发展,由于学业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逼迫,学生在本身并不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课外特长,机械地投入,可能会降低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岛大学的韩忠玲指出在大部分高校中,有关音乐教育的课程存在音乐多、教育少,中小学工作的音乐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匮缺这一现状,因此,音乐教育方面的专业性课程应包含《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师技能》这四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关于音乐治疗专题

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陈硕的《“儿歌—节奏”训练对改善听障儿童言语障碍的实验研究》论文中,从听障儿童的言语问题入手,通过他们用骨传导的方式感知节奏的特性,同时借鉴了奥尔夫的节奏朗诵训练,采用边打鼓边念儿歌的方式加以训练。经过一个月的实验,发现被试的语言节奏水平均有所提高,言语障碍和紧张、焦虑的心理得到一定改善。陈硕在另一篇论文《一例孤独症儿童钢琴学习方法与效用的分析》中,针对一例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通过对这名孤独症儿童进行钢琴训练,提高了患儿的注意力,加强了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在舒缓紧张情绪和自信心的增强方面均有改善。

三、关于音乐表演心理专题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的郑茂平教授在论文《音乐表演“七因素”心理模型探讨———音乐表演偏离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一》中指出音乐表演的学科理论与具有科学意义的实践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与表演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尤为缺失这一现状,并总结与分析了影响和制约表演行为反应形态和特征的七种心理因素。天津音乐学院艺术心理研究室主任谢鸿雁在《专家和新手钢琴演奏者乐谱阅读的眼动研究》论文研究中,采用眼动记录仪记录被试阅读简单和复杂五线谱时的眼动数据,考察了不同演奏经验的被试阅读不同复杂程度的单声部和多声部钢琴乐谱的规律和特点。此外,在声乐心理学方面,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徐行效介绍了中国“声乐心理学”和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提出用交叉学科思想指引声乐理论创新、宣传“部编教材”、开设“声乐心理学”课程和培训班等措施来扩大学科影响。

四、关于音乐与脑神经机制专题

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的蔡振家教授探讨了抒情歌曲“主歌-副歌”形式对于听众脑部活化形态及周边生理反应的影响,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发现副歌出现前后眼眶额叶皮质的活化区域的变化,以及聆听整首歌曲的情况下手指温度呈U形曲线等,总结出副歌的酬赏性质与抒情歌曲的引导宣泄效果。李小诺博士以两个音乐片段的音响刺激的fMRI实验观察以及音乐结构分析为例,阐述其“对人脑的刺激作用”与“音乐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和“音响信息刺激”与“音乐审美体验”的不同特征,并思考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研究“方法、理念、视野、胸怀”真正跨界的急迫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侯建成博士研究了多巴胺、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5-HTT)与精氨酸-血压激素1a(AVPR1a)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起到的不同作用,并提出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应参照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这将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五、关于音乐能力专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何昊先后提出了感觉运动失映射说以及反向模型来解释唱音不准的感觉运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导致唱音不准的感觉运动失映射存在着映射缺失和映射错误两种类型,并提出了这两类失映射的判别方法。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佟雪的论文《蒙特利尔音乐能力成套测试在中国青少年中的应用》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马谐的论文《3-5岁儿童对中-西音乐表达情绪感知能力的发展研究》也都从实证研究的方法出发对音乐心理学领域有关音乐能力方面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研究。会上,何昊、佟雪两位代表和不少学者提出将“失歌症”的称呼改为“失乐症”更为恰当。七、音乐与学习专题中国音乐学院的王腾宇通过引进和研究美国NESS,测量中国专业音乐院校学生投入各项有效学习活动的程度,同时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旨在推动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改革。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宋蓓对在英国伦敦大学举办的“音乐教育中的心智与脑:连接教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出评介。

六、会议总结与建议

1.本届会议的特点第一,从研究方法上,较之以前更加科学化、多样化、更加注重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得出的研究结果更具准确性,对实证研究的重视进一步加强;第二,研究成果多样化,除心理学之外,还涉及脑科学、统计学、测量学等学科;第三,在研究领域上,与神经、认知、景观设计接轨,还涉国外的研究成果及国际研讨会评介。宣读论文中涉及多种研究领域,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在此次会议上有较多的体现,应用性心理的研究较活跃;第四,学会新会员的数量占与会代表总人数的半数以上,呈年轻化发展,一批年轻学者的涌现让我们看到中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光明前景。

2.不足之处第一,到目前为止,开设音乐心理学这一门课程的院校还为数不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存在知之甚少;第二,在跨学科问题上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撑,论文没有说服力。其次,结论部分的方法策略的层次过于浅显,没有深入探讨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再次,在陈述论文的语言界定上不规范;第三,实证研究占论文总数比例虽然上升但比重还有待增加。

3.建议第一,在学科影响上,培养音乐心理学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设列学科的基础必读书籍,宣传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教材,争取降低学习门槛和难度,扩大学科影响,争取更多教育部门的重视;第二,在学科建设中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特别是与心理学、神经科学之间的合作,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科学技术与音乐的结合。研究者不仅要学习本学科知识,还要加强研究中涉及的其他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理论概括能力。在研究态度上,要使用严谨的学术语言和推理思维;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研究,也要重视实证与思辨研究的结合。我们应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经验,同时关注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国外前沿的研究方法,有机的选择本土的研究问题进行研究。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可全方位启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在儿童时期

因为儿童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音乐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上如果不能够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的主动的学习性,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儿童的好奇心将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怎样去了解儿童的好奇心,知道儿童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并引导儿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音乐,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引导能力是否能担任这一任务。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一般对活泼生动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情趣的事物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积极性强。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与所教学音乐歌曲相关的,具有童话故事背景或是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拍手、点数等节奏小游戏,将音乐充分融入教学之中,并结合儿童特有的爱表现,想接受赞扬的特点,尽可能地举办音乐演出,在班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多样化的音乐小比赛,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解决儿童学生的一些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使儿童全面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人们对事物认知过程的开端

经过大量的注意力实验表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也随之变化,小学生的一节课时间为四十分钟,而在中学,大学期间,课堂时间则延长至四十五或五十分钟,就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来制定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则难以学习到该学科的知识。而在儿童阶段的小学时期的课堂上,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时间其实更少,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导致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自然不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多在前半节课。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相关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前半节课的时间里,快速明确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在后半节课则利用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更为全面、专注。

(三)全方位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音乐教育

不仅仅是让儿童来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儿童的记忆能力、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得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儿童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对音乐节奏的体验,提升自身乐感,发展音乐素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具,通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认识音符和曲目名称,用形象直观的画片让学生联想音乐,或是反过来听音乐画图等等,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更能事半功倍地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符合儿童个体心理差异的发展

正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体的心理差异表现在能力、素质、性格三个方面,就如同在音乐上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所具有的曲调感、听觉表象能力和节奏感来说,大多数儿童具备的只有其中之一。例如,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跳舞,有的觉得自己是“音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举例,吸引学生对这个话题关注的同时,对不同的形象的例子作出分析,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材施教,对唱歌好的进行赞扬,对其他的进行安慰,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找出属于自己的长处或优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二、儿童音乐教育中实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对策

在音乐教育史上,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实施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下面就借鉴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方法来分析。

(一)使用创造性教学对策

提高教学有效性德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创造性教学法,元素性音乐教学是结合音乐和语言,舞蹈以及乐器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兴趣,能够充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将此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用于指导,在相同的旋律或音乐上,不同的学生所变现的是不一样的,表达出来的是属于自己创造的作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加大情感体验力度

使儿童乐感得以培养根据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分析,在儿童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音乐中的情感,诸如生日歌,健康歌等。因此在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在音乐上的理解时,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表现,教授不同的、与学生情绪相适应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能体验到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通过音乐节奏

全面调动儿童积极性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所提倡的体态带动,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鲜明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儿童感受音乐的同时可以加上肢体动作的律动,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够唱的准确,还能在课堂上愉快的跳动,借鉴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的体态带动,儿童积极性在音乐教学的节奏中更能全面调动。

(四)运用体验式教学措施

提升儿童体验乐趣学习音乐课程时,综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有乐器的配合使用中,教师先示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来学习使用乐器演奏乐曲,在对儿童进行例如唱歌等音乐教学课程时,教导学生亲身学习,这类型的体验式教学措施能让儿童在体验音乐课程的乐趣的同时,完成后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学知识,借鉴科学的教育方法,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儿童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来确保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从学科性质上看,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介于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具体来讲,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教育、心理的关系、人类的音乐反应及行为的科学。它包括人的听觉对音高、音值、音色、音强、调式、调性、协和与不协和音以及稳定与不稳定音的反应,包括对乐曲整体艺术结构的感知。还包括音乐的心理功能,即音乐对人身心的调节,对人的情感、智力的作用;环境音乐对人生产效率的调节;音乐对疾病的治疗;音乐创作过程的动机与心理动态;创作的心理规律与灵感;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心理特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不同欣赏客体、不同欣赏主体、不同欣赏场合在心理现象上的规律等。此外,还包括音乐才能的研究与测试,建构音乐人才最佳心理结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群体力量等许多内容。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声音与人的教育关系、音响与人的心理关系等问题,以此作为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现在一般将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与音响心理学作为既独立又有联系、既互相交叉又有区别的学科来对待。《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篇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念为名发表的学术论文,阐明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的性质,并将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五个基本方面:(1)以音乐音响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把音乐的基本要素与人的听觉感受对应起来加以实验和研究;(2)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欣赏的心理研究。这是音乐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3)从对音乐欣赏心理的研究发展到对音乐创作心理进行研究;(4)关于音乐表演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5)关于音乐才能的研究,这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20世纪下半叶,在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是十分突出的。《音乐心理学基础》这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以音乐教育心理学元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对音乐的认识、情感过程,人的个性特征,人的才能和音乐学习,以及音乐与人的关系;涉及音乐的特性、音乐的要素、声音和听觉、神经和大脑、嗓音和歌唱、空间和时间、记忆和注意、意象和想象、出神和联觉、情感和审美、兴趣和意志、气质和性格、音乐才能诸问题、音乐学习等方面,描绘出当前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本面貌。虽然本书涉及的音乐教育心理学问题比较广泛,但只是做了一般性的知识描述,还缺乏与音乐本体的对应性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给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特定位,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作者围绕着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展开了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状况总结如下:由原来的状况逐步转向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美学的结合,促进了音乐教育式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方向;音乐教育心理学也涉及到音乐社会学,二者的结合开辟了音乐社会心理学的新领域;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的结合,建立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新生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还把参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参与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生活音乐的研究、参与以调剂精神为目的的研究、消除疲劳的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性音乐的研究、参与利用音乐所具有的心理效果、医治某些精神病症和异常心理的音乐治疗学的研究等方面作为应用部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注重音乐心理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提出许多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拓展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与其他音乐学科的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做了科学的理论分析。这是一段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前,应该比较多地给予学生触及身心的教育。教师应该努力让现在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实践行为相互密切关联。学习心理学的学生都知道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学的原理,但就是无法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审视自己。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中缺乏的是实证方法论。掌握良好的方法对学科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虽然不是唯一的方法,却是很重要的方法。在以往的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中,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强调在实践当中增长知识。在上音乐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时,要完全改变以前传统的讲授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各种资料,总结规律;再把每个章节的知识做成电脑课件给同学讲出来,教师要给予批评和指导。在讲述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指导,并一起探讨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动口,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既培养了学生探究性的思维能力,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是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重要一环的。因为,理论的研究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学科的成熟。基础理论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正确与否的,所以,在许多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将我国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高度,奠定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础,初步构建起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何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将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研究更深入地进行下去,还需要广大音乐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家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完成。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突破;失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39-04

收稿日期:2014-04-3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学科“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整合下的创新: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研究”(XJK011ATM001)

作者简介:朱咏北(1958-),男,湖南益阳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钢琴教育等方面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改变:以德国奥尔夫教学法传入为契机,开始了放眼世界的旅程。从最初对西方教学法的学习,慢慢扩展到对音乐教育学整个学科领域的探究,音乐教育学领域宽广博大的研究范畴开始呈现: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音乐教育社会学与人类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治疗等――学科意识由此觉醒,音乐教育学领域开始进入空前发展阶段[1](P1)。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发展,也基本上与这种探究同步。不过,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自1980年颁布以来从未修订,随着高等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该教学计划中有许多地方已不适应现在教育教学的需要,应做适当的调整和修订[2](P36)。其主要问题体现在,重专业性而轻师范性,技能训练大于教育素质的培养,不适应普通音乐教育实际的需要。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是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蓝图,应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发展。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专业力量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建,提倡“学生拥有扎实过硬的音乐技能,全面、深入地掌握音乐理论的前提下,以音乐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系列主干课程统筹全局”[1](P2),使学生明晰本学科的目标与任务、手段与方法,从而完成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工作。他们出版的这套教材,既体现了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新突破,同时因其结构内部有所失衡,也暴露出与普通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存在偏离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一、加强师范性:课程内容在教育教学理论比重上的突破

编者在总序中指出,这套教材是若干年学科构建思考之后的集体探索与积累,表明了音乐教育领域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内涵建设阶段[2](P36-38)。

该教材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音乐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围绕本科教学大纲而进行编撰,内容涉及学科框架内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包括《音乐教育学教程》、《音乐教育心理学教程》、《音乐教学设计教程》、《音乐教学法教程》、《音乐教育心理学教程》、《音乐教育史教程》等。同时,还包括部分理论研究成果,如《中国学校音乐课程发展史》、《音乐教育研究论文集》。

二是音乐基本技术理论与实践,主要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特色课程,如《作曲技术理论综合教程》、《节奏与打击乐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女子合唱团合唱曲集》、《西方合唱发展史》等。

三是音乐技能课程:如《钢琴》(包括:俄罗斯卷、法国卷、西班牙卷、德国卷、中国卷、拉丁美洲卷、北美卷、中欧四国卷等)、《声乐》(包括:德国卷、法国卷、英美卷、俄罗斯卷、意大利卷、中国卷、重唱卷)等内容。

这样的课程内容,体现出对于以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突破,即不再过于注重音乐专业技能,而是把教育教学的成分予以加强。以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基本是照搬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放在钢琴、声乐等音乐技能方面,缺乏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应有的教育性特点,忽视了教育教学理论的内容[2](P36-38)。这套教材加大了教育教学内容的分量,无论是音乐教育教学的一般理论,还是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方法,甚至带有较强专业色彩的课程发展史理论,都被其纳入体系中,对于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有很大的益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教育学科性质充分重视的突破,由上海音乐学院这样的专业音乐院校提出,为高等院校中占更大比重的师范院校做出了榜样。即便师范院校照搬专业院校的课程内容,这套教材也能避免以往出现的“重技轻艺”的种种问题。同时,它还体现出对于教师技能的一贯重视。编者认为,音乐技能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基石,没有过硬的技术与对音乐作品的透彻理解,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音乐教育者。教材在编撰过程中“力求贴近课堂教学,尤其在音乐技能教材上能够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征,在编撰思路与方式上与表演专业教材有所区别”,同时,“加大各类知识信息量,开拓读者自主学习的途径”[1](P2)。编者对于技术技能的重视,很好地继承了以往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课程内容以教育理论部分形成突破的同时,也在专业技能方面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内容。

二、过于专业化:课程内容比例的失衡

从目前这套教材呈现出的框架来看,编者所积极构建的课程内容,虽然有较大突破,但其内部却存在几个方面的失衡,这对于培养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显得并不够完善。内容上不同程度的比例失衡,与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导致这套教材在推广方面将存在诸多不利因素。

首先,教材的三个主要部分之间存在比例失衡,即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这一部分的功能不清晰,缺乏结构意义上的独立性。专业主干课程目前共有《音乐教育学教程》、《音乐教学法教程》、《音乐教育心理学教程》、《现代钢琴教学法》等13种。专业技能课程则包括《钢琴》、《声乐》、《合唱发展历史》、《作曲技术理论综合教程》等5种,共20卷。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论丛,包括《中国学校音乐课程发展》、《音乐教育研究论文集》、《德国音乐教育》等已出的3种。在这三部分内容中,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论丛的功能模糊,与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并列,并没有显示出其意义。因此,从课程结构内部而言,可以把这一部分舍弃。这样,就能突出课程内容之间的均衡: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并列,以培养合格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与全面素质。

其次,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也存在失衡现象,主要体现为把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更为专业化的音乐治疗理论并重。目前的13种主干课程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写作、音乐心理与教育心理学等属于必备项目,但是像《音乐治疗导论》、《精神障碍的音乐治疗》、《医学环境下的音乐治疗》等内容,过于专业化,虽然是值得注意的学科发展新方向,但与普通音乐教育的主体需要相距仍然较远。如果过于专业化的医学内容在专业主干课程中所占的比重过大,很难让音乐教育专业的普通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这可能跟上海音乐学院的编写力量与编者意图有关,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并不适合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普遍水平。对于高等院校中的大部分院系而言,这一部分课程内容可能都存在实施障碍。

再次,专业技能课程内容比例的失衡,即过于注重专业技术的完备体系,会让学生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钢琴、声乐内容的全面、系统、专业化,与合唱、打击乐等内容的单薄、零散、不系统之间形成鲜明对比。钢琴与声乐的文献都分得非常细,具体到了国家,虽然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文献,但并不太符合高等音乐教育的普遍现实,也与普通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之间有一定距离。与专业主干课程中对于音乐治疗的倚重一样,这种过于繁复的专业技能,在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复制难度很大,从而在推广上造成不利影响。

当然,这些失衡因素,更大意义上是对其在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领域内的推广而言。如果只在上海音乐学院内部,实施起来可能会比较顺利。即便如此,也会给学生以后进入教育领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为它可能导致学习效率的弱化。

三、原则与建议:如何完善音乐教育 专业课程内容

要想完善音乐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内容,必须从普通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培养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根本目标,强调课程结构的针对性、综合性和适切性。既要考虑到音乐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也要注意到教师教育的力量,弱化编者的主观意识,加强能起实际作用的课程内容,舍弃不必要的课程内容。

因此需要遵循两个原则,既不能偏离高等院校的自身规律,也不能偏离普通音乐教育的实际需求。

其一,课程体系要适应普通音乐教育对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以这套教材为例,其内容与普通音乐教育的实际就有所偏离。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对于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的过分倚重,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对钢琴、声乐的繁复分卷,都会导致音乐教育再次走入“重技轻艺”和“繁、难、偏、旧”的歧途[2](P37-38)。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无法完成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即便完成了,其在普通音乐教育实际中的用途也很小,甚至根本用不上。普通音乐教育实际所需要的复合性人才,要在即兴伴奏、合唱、小乐队组织、音乐活动策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才能。这样一来,所学非所用,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实用性技术,还要从头再来。我们对于这样的情况并不陌生:钢琴专业的学生能弹奏高深的大型乐曲,却无法自弹自唱完成一首简单的儿歌。尤其是近年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反映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的突出问题。遗憾的是,这套教材也出现了与普通音乐教育的偏离。

其二,要符合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这套教材来看,它也与全国高等院校普遍的音乐教育实际有所偏离。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近年的力度虽然不断加大,但效果却还没有显现出来,特别是与普通音乐教育的实际对接没有体现出突出效果。这套教材中的几种失衡,尤其是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内容失衡,会使得它在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领域内实施时面临诸多困境。且不论课程内容并不完全符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像音乐治疗、医学环境下的音乐治疗等课程,本身发展就有待完善,研究者力量也十分有限,因此很难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此外,钢琴、声乐的分卷细到国家,也会受到学时、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削弱其效果。

根据这两个基本原则,本文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第一,注意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培养音乐表演专业人才不同,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因此应该在教育性课程内容上不断加强,就像上文所说这套教材本身的突破。但是,突破也不能盲目,教育性的课程内容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范畴,而非什么都可以划进来。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法研究与实践、教学设计、论文写作、教育心理学,这已经可以满足对学生教育基本能力的培养,也是针对音乐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内容,而过于专业化的音乐课程史、音乐治疗等内容,则不需作为必修内容,可以作为有兴趣者的选修课程。同样,本套教材中的音乐教育理论研究论丛,也只能作为参考阅读文献,不能列入专业教材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对教育教学至关重要的课程,达到教学效益的优化。

第二,关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在专业技能技巧课程内容上,要突出综合性,即把单纯的技术训练赋予教育性,要让学生能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材料。具体而言,以钢琴为例,应该把系统性的专业训练分化为综合性的教学技能训练,加强钢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音乐表现能力,在伴奏尤其是即兴伴奏方面增加分量。把钢琴分卷细化的课程内容综合起来,对钢琴伴奏进行分级分层训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表现工具。同理,声乐课程内容也需要做这样的调整,把“学会”与“会教”并重,在文献积累上增加普通教育中的经典曲目,避免过于繁复的国别分卷。经过这样的转化,能使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让学生在未来面对灵活生动的音乐课堂时,不至于只有一些不合实际的“保留曲目”而束手无策。在综合性课程方面,另外一套同样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的钢琴教程就做得很好[3]。这套教材以曲目带动综合性的内容,把学法、教法、相关理论等融为一体,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这种做法值得课程改革研究和设计者引起足够的关注。

第三,保持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课程编制既要适应我国当前普通音乐教育的实际,也要考虑到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力量的限制,不能仅凭学科特征出发,过于拘泥于学科专业的严格系统而束缚了课程实施者的创造力。无论是课程内容编制还是实施,都需要人们积极参与,考虑到现实的适切性,对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广大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真正需要。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北海老师的无私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余丹红.音乐教育研究论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3] 朱咏北.高师钢琴普修教程(1-4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

On the Breakthrough and Imbalance of Professional Course Content of Music Education Specialty

ZHU Yong-bei SUN Hong-cheng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content of music education specialty has been basically coping that of professional music academies, so it lacks the pedagogical and educational character which it should have. Teachers from Shanghai Music College have constructed a new course system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status quo. The increased pedagogical content brings the imbalance in proportion of course content. Starting from the educational rea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basic principle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comprehensive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of course content.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对音乐教育的科学性研究在德国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因是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当时心理学研究方法及成果对音乐教育研究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学者们尝试将格式塔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史学等运用于音乐教育研究,以期建立一个以实证和认识论为基本研究方法的音乐教育学科。第一批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包括对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幼儿对旋律的捕捉能力、儿童音乐表现及感受能力的发展研究等。此外,第一批有关音乐教育历史的研究也产生于这个时期。

音乐教育研究的初步成果打开了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眼界,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音乐教育家莱奥・克斯滕贝格在进行学校音乐课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同时,还以深远的眼光倡导建立一个“音乐教育研究院”,希望在科学研究的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实践。

正当音乐教育迈出科学化的步伐时,“艺术教育运动”在20年代兴起。“艺术教育运动”反对纯艺术、反对理性,提倡自然教育,强调音乐在公民教育中,特别是在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中的作用。“艺术教育运动”虽有积极意义,但它排斥科学,后来被纳粹国家主义者所利用。实验性的音乐教育研究在纳粹时期也受到限制。

二、20世纪50~80年代――音乐教育研究的深入

20世纪中叶是德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复兴时期,这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研究的深入和音乐教育研究组织的建立。50~60年代的研究首先是继续实验性的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历史的研究,还有对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性的讨论。这些研究和讨论对音乐教育实践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对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历史的研究中人们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和音乐知识的传授。由此引发的是60年代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可以说是克斯滕贝格音乐教育改革在几十年后的继续。学校音乐课真正抛弃了单一的唱歌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课:从对音响的探索到对音乐创作的尝试,从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到对音乐文化的理解都成为中小学音乐课的内容。音乐课内容的扩充迫切需要相应的学科教学法。因此音乐教学法研究也成为这个时期音乐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与此同时,伴随着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科理论方法渗透到音乐教育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都对音乐教育研究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美国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也促进了德国学者对音乐教育课程的研究。这一切都使音乐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逐渐明确起来。

音乐教育研究的广泛进行促进了研究组织工作的开展。自60年代开始,德国音乐教育研究的组织逐步建立起来。1965年FiMe(音乐教育研究工作会)成立,这是音乐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FiMe首先征集研究主题,为每年的研究提供指向。1971年这个工作组改名为AMPF(中文翻译可沿用“音乐教育研究工作会”),继续作为德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合作、交流和讨论的重要平台。研究组织的工作不但推动了音乐教育研究深入和广泛的开展,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建立了一个不断扩展的系列文献库。从FiMe和以后的AMPF所出版的论文集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德国音乐教育及其研究的发展过程。

以FiMe为名,从1969年至1981年出版的文集共有13册。1969至1973年的文集中主要收集了音乐心理学以及小学音乐教育方面的论文。1974和1975年的研究重点是音乐社会学和音乐课程,如流行音乐、非欧洲音乐对学校音乐课的影响、学生音乐偏爱问题等。1976至1981年间的6个文集以音乐教师教育研究为主,另有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等。由此可以看出,60至70年代初是音乐教学法的探索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不断受到“另类”音乐文化的冲击,于是对音乐社会学和音乐课程的研究成为70年代中期时展的需要。教育实践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教师教育。为使教师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1976至1981年间,FiMe针对教师教育问题组织了大量的研究。

除FiMe和AMPF之外,其他音乐研究组织和刊物也相继出现。由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合作联盟组成的Bfg成立于1972年。德国当代著名音乐教育家希格丽德・阿贝尔一施特鲁斯(sigrid Abel-Struth)于1970年创办了《音乐教育――研究与学说》(Musikpaedagogik-Forschung und Lehre)系列文集。

20世纪中期德国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不但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也使音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音乐教育研究的再认识

经过60年代以来的音乐教育研究和音乐教育改革,80年代,音乐教育研究显得更为成熟。音乐教育文献的大量涌现,既展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又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著名音乐教育家希格丽德・阿贝尔一施特鲁斯的《音乐教育学概论》(Grundriss der Musikpaedagogik)就诞生于这个时期。这部德文巨著第一次全面地概括了音乐教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为音乐教育学作为一个科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音乐教育研究组织的工作也在6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AMPF于80年代初开始以自己的名称出版文集。

从1980年至2007年该研究会设立的研究方向及发表的论文来看,除一部分重复以往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之外,对音乐与现代科技、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占了较大的篇幅。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家政治的变化无不对音乐和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音乐教育也由此产生了更多的课题。1999年AMPF文集中的论文,从对历史研究到对电脑在音乐课堂的应用,从对德国音乐教师的访谈调查到对欧洲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研究,每一篇都是一个单独的主题,音乐教育的复杂性以及丰富的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在此得到了集中的展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诸多音乐教育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文化变迁对音乐教育的冲击。其中有不同社会层次的文化问题,也有移民政策带来的多民族文化共存问题。AMPF在2000年出版的文集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这本文集中的论文主要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试图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2007年,AMPF再次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为主题组织了研究和讨论。学者们对教育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例如,吉奥格・奥尔海姆(GeorgAuernheimer)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考源自于社会的民主和平等意识。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外民族文化的宽容,建立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以及帮助外民族学生寻找和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主张以校外的各种活动形式代替校内音乐课。多洛忒・巴尔特(Dorothee Barth)的研究则侧重于对校内音乐课的思考。她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针对当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肤浅的认识和简单的做法,探讨了多

元文化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意义。她的结论是,学校音乐课没有义务传承各民族、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等,学校教育应该从不同文化的不同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以及音乐在其中的意义。

迈入新世纪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研究受到巨大的挑战。中小学音乐课的内容越来越脱离传统的音乐学科。以往的音乐教育研究似乎已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而对新课题的研究又亟待深化。不断有人对音乐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系统的存在意义,对音乐教育学研究是否能直接指导教学实践,音乐教育学研究是否仍有必要等问题提出质疑。针对这种情况,AMPF 2002年的年会将音乐教育学及其研究问题定为会议主题。参会论文对音乐教育是否能成为一门系统学科,音乐教育学的任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音乐教育学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海尔曼・凯塞(Hermann J.Kaiser)认为建立一个系统的音乐教育学科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学科的成立必须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独立的音乐教育学科的存在,社会意义中人与音乐之间的、有教育企图的关系就不能得到适当的解释。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和大专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水平如果没有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持便有可能大幅度倒退。为避免音乐教育学科的笼统化,约尔根・佛格特(JuergenVogt)建议将音乐教育学科分为三类: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哲学、实验性的音乐教育研究和一个纯理论的音乐教育。也有学者认为,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领域。期待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不现实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只可能落在音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和主观认识上。只有一个教学的、学科的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研究才可能解决理论如何指导实践的问题,而这种指导也只能是因人而异的。这种观点与20世纪40年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50年代被应用于教育研究领域的“行动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因为对音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有待深入探讨,凯塞作为主编,在2004年出版的该会议文集中呼吁AMPF会员:研究时,要充分明确所处的具体情况,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加强会员之间的对话和讨论;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合作性研究;明确音乐教育研究观,强化研究意识。

四、结语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而音乐教育心理学,既是音乐心理学之下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音乐学和教育心理学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因此,在目前学术界倡导学术交叉研究、注重多角度考察的学术风气之下,怎样借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理论来指导音乐技能的学习,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逐渐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得到普遍关注。但正如有的学者所提出的疑问:“哪些音乐现象应选用与之相应的心理学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具有怎样的心理解释力?”②从中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还应进一步思考:如果通过学科交叉理论的视角来切入,我们应当如何具体而有效地审视音乐教学活动?经这些视角审视与考察而来的实际结论与经验,是否具有音乐教育范畴内的普适意义呢?

本文即试图在研习相关学术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和演奏经验,对音乐技能课教学,尤其是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

我们知道,音乐方面的能力属于人的特殊才能,它包括了乐器演奏或声乐表演中眼、耳、口、手、脑等诸多方面的精细肌肉动作和神经系统的协调。尤其是器乐中如钢琴和小提琴,向来以其演奏难度、表现力的复杂程度等被称为“乐器之王”、“乐器之后”。仅仅是克服为成熟演奏所需的熟练技术,就往往需要花费从四五岁到十七八岁间长达十多年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漫长的学习阶段中,学生对于旋律、节奏、指法、力度、音色、分句等要求从陌生到熟练掌握,不只伴随着肌肉技能的高度发达,更重要的是其中长期贯穿着心理活动的不断复杂化和系统化。

在教育心理学中,所谓学习迁移,“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已经形成的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③因此,我们在对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注意到既有知识对新学内容的影响。例如,在教初学者演奏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作品599号中的曲目时,因为许多乐曲右手的旋律框架是琶音和五指音阶音型,左手的伴奏音型则是阿尔贝蒂低音,由此,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很大程度就取决于他之前对于琶音、音阶及分解和弦的熟悉程度。所以说,在初步的钢琴演奏学习中,我们通常会非常重视密集的各调音阶、琶音的练习。往往那些在上述两种技术类型方面经过较多练习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左右手配合的技术类型组合时,就更加容易形成自动化的动作路线和条件反射。这种较复杂的配合动作经过从分手练习到合手练习、从有意识到下意识的动作过程时,起先的技术经验就会对新的技术组合学习形成心理学上所谓的“顺向迁移”。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提倡钢琴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音阶、琶音、和弦等“基本功”的训练上,这几乎成了程度较低的学生的主导学习方式。

此外,在器乐学习中,有时候也会发生“逆向迁移”――即新的学习内容对旧的内容所能产生的影响。例如,一般钢琴学生,往往在学到第二三年的时候,都会开始接触巴赫的作品,如《初级钢琴曲集》和《二、三部创意曲集》等比较简单的多声部乐曲。由于多声部乐曲要求将隐含、交织在每个声部中的主题很有性格地呈现出来,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做出音色、音量、速度、表情等方面的合理变化,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一般学生在掌握这些基本要求的同时,左右手、左右脑的平衡协调能力和多维的音响空间感受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这样的结果是,当这些经过简单的多声部音乐训练的学生再去弹奏起初即已开始学习的音阶、琶音等常规技术练习时,就能够很轻易地在演奏中做出左右手声部音色甚至情绪方面的变化来,从而,在音乐性较强的乐曲演奏中,技术性和音乐性的协调表现就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表演习惯。可以说,这就是心理学学习迁移理论中“逆向迁移”所发挥的作用。这种情况,并非仅仅发生于处于入门阶段的少儿初学者身上,在其他年龄层次与学习阶段的学生身上,也存在上述迁移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更为系统有效地利用这些理论为乐器演奏服务呢?尤其是对于那些非钢琴表演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学生来说,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迁移理论对音乐学习的有益影响,使得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起点较低、基础薄弱和练习时间短、技能要求相对较高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

具体而言,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强化练习内容之间的关联度

如前所述,与音乐学院演奏专业的学生相比,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由于基础训练开始普遍较晚,加之练习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基本技术的掌握相对来说也不太全面。诸如难度较高的快速八度进行、远距离大跳、快速轮音等技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都是一种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而这种技术障碍,又随之会影响到高年级学生对高难度乐曲的掌握。如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古曲《夕阳箫鼓》中,在中段的快速变奏中,就有快速轮音和双手分解八度相结合的主题陈述手法。通常情况下,由于技术的原因,有些学生在演奏该段时会将速度放慢下来,从而大大影响了音乐的情绪刻画和情绪张力。究其原因,轮音技术障碍是最大的负面因素。又如,李斯特的“帕格尼尼练习曲”第三首《钟》,其中几乎包含了常见的几种高难度技术:远距离大跳、快速轮音、快速八度进行及其震奏等,一般学生想要连贯地演奏下来都存在相当的困难,更不用说以乐曲所要求的相应速度、音色、性格、情绪来进行表演了。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地让程度或年级较高的学生较为顺利地掌握这些乐曲呢?根据对心理学传统迁移理论的理解,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要在学生已有的相同或相近技术基础上,增加一些中等难度的有关技术练习,从而,为学生在已有技术和待学习技术之间,建造一座官能和动作记忆的“桥梁”,笔者尝试性地称之为“记忆锚(memory anchor)”。这个记忆锚的特点就在于,它必须能勾起学生对既有材料的回忆,但又有一定的新鲜刺激度。在内容构成的难度上,它必须要比学生已有经验要高,而低于待掌握的技术难度。

以上述技术训练中的八度技术为例,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技术倾向等条件,笔者通常会采用难度较为适中的车尔尼练习曲作品299号或740号中的几首八度练习曲(或者片断)作为顺利完成上述较高难度乐曲的专门性技术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可以逐渐将已经掌握的经验和动作技能,通过官能与动作的回忆、强化与再学习,形成新的技术基础。这样,当他再向更新材料、更高难度的技术方向进行努力时,前一次的“已有经验/难度新经验/难度”的学习经历,就会成为他新一轮的学习基石,新技术的掌握就从概括性的难度具体化为对旧有材料的回忆、强化并扩充的过程,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待学技术的学习难度。这一点,正是我们在选择学习内容、调整学习进度时,经常需要加以考虑的方面。

二、对形式训练和要素训练的合理借鉴

传统的迁移理论中,“形式训练说”曾风行一时。认为特定的官能(如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可以通过相当难度的特定训练来针对性地加以强化。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音乐技能的训练也曾经受到过这种理论的影响,但实际的钢琴教学当中,确实存在着类似于“形式训练说”这样的观念。认为孤立的、针对性很强的技术练习,可以在经过较长时间的重复后,达到掌握特定技术或提高具体某项技能指标。例如,一般钢琴学生,尤其是钢琴非主科学生在进行技术练习时,往往会将哈农《钢琴练指法》作为首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其中的六十条练习曲,每首乐曲之前都有简短的训练提示,如“用作训练3―4指的独立性”、“用作训练震奏的力度”等等。应该说,作为其他练习曲的补充内容,这种针对性的练习具有一定的机能强化作用,对那些手指、手臂的某方面机能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但是,有的学生为了求得更“扎实”、“速成”的学习效果,有时会以缓慢且笨重僵硬的弹奏动作逐条反复练习,试图达到以慢求快、以笨重求得手指独立的效果。而实际上,在应用到其他练习曲或乐曲时,这种盲目专注于形式训练的意图,经常是事倍功半的:练习是一回事,实际演奏则是另一回事,乐曲所需的机能并没有因为这种针对性的练习而立竿见影地提高起来。所以,针对性的形式训练,必须以当前阶段乐曲所需技术为出发点,辅之以练习内容的多样化穿插,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将新旧材料的差异度通过反复的记忆与比较,实现最大程度的关联并稳定下来。这样的形式训练,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除了形式训练以外,“相(共)同要素说”在学习迁移试验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也曾经得到广泛的采用。这种学说的主旨是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迁移才会产生,而且两种情境中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大。”④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与改进,共同要素说在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尽管这种理论本身还存在着忽视学习者主动性作用的缺陷,但直至今天,这种学说仍然有它相当的影响力。就乐器演奏训练而言,笔者认为共同要素说的价值在于提示我们注意日常训练和上台演奏之间的情境异同。乐器演奏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上台或当众演奏,这一点,对专业音乐学院和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来说,都是同样的。但是,由于公开演奏机会多寡的不同,高师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仍然只能以琴房练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情境。真正到了考试和音乐会等公开场合进行演奏时,往往产生多个方面的不适感。如对声音回馈、琴键重量、踏板深浅以及钢琴音色的陌生感等,而这种种不适感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忘谱,平时游刃有余的演奏到此时则断断续续,当然更谈不上艺术上的表现了。所以,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为学生争取或创设公开演奏的情境,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比如,同门内部之间的观摩,交换不同的教学琴房和演奏场地等等,都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种类似于考试与公开音乐会的情境要素,这样,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教学情境和公开演奏情境之间的共同要素就会越来越鲜明,到真正的现场演奏时,学生的适应时间就会大大缩短,真实的演奏水准也就可以得到正常的表现和锻炼。

三、对顿悟的理解与利用

学习乐器的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某些技术难点,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练习,仍然无法克服,但是有一天再去尝试时,那些原本不可逾越的技术壕堑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中到底存在着什么奥秘?难道是集中练习达到一定的量时,自动就会形成“质变”吗?难道是第二天的练习方法较之第一天更为有效吗?

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乐器演奏的学习过程中,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其他类型的学习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顿悟”,即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他们甚至认为,顿悟是实现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⑤笔者认为,这种发现有的时候是以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的,它可能会以肌体动作记忆“快速回放”的方式呈现出来。对学生来说,无法克服某种技术障碍,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这个技术片断在机能上有多么艰深,而是因为学习者无法在既有技术经验和新的任务之间建立稳定的必然联系。因此,当他对新旧技术之间的关系无法实现可靠沟通时,顺利弹出某个技术片断,就只能是一种偶然的情形。

那么,在音乐演奏的教学中,对困难音乐片段的“顿悟”,也是可教可学的吗?就这个问题,有的学者从实际经验的角度,对乐器演奏中的灵感现象(以笔者看来,其内涵即本文所指的顿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灵感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激发”:在有意追求中无意得之,在长期积累中偶尔得之,在不寻常思索中反常得之,在卸重时刻轻而得之。⑥认为经过技术上的充分准备和强烈的主观意识控制,是可以实现灵感的激发的。笔者认为,上述经验之谈,还不足以对教学环节中的顿悟实现形成具体而实质的帮助。还必须从循序渐进的角度,以环环相扣的教学手法,来切实提高学生实现“顿悟”、跨越音乐片段障碍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基于上述原理,遇到这种经刻苦练习仍无法进展的情况时,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尝试技术上暂时的“回退”――即降低技术难度,将困难的段落进行织体上的分解:如去掉装饰音、暂时去掉附加声部或非骨干音型、放慢速度练习等。这样,原本令学生感到望而生畏的陌生材料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就转变成了他所熟悉然而又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达成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当旧有技术和待解决的技术困难之间的必然联系得到放大与强化之后,顿悟的出现和困难的解决就会更快地实现。在这个角度看,教学的实质意义也才得到了彰显。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初步研习过一些教育心理学及音乐教育心理学文献之后,结合音乐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所体会到的粗浅认识。在实际的音乐技能教学实践中,仍有着大量超越音乐技巧进展本身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思考和研究。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学科交叉、多元视角的启发下,许多原本停留在奥妙难测的“意会”层面,或按部就班的“机械训练”层面的技能训练课题,都可能在具体教学手法上,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不仅如此,这种多角度研究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方法,还能够“促进整个音乐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并从音乐教学实践的角度,……揭示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本质属性。”⑦所以,在音乐教育心理学外,学术界在音乐心理学元理论、音乐创作心理、音乐表演心理、音乐欣赏心理、音乐教育心理、音乐审美心理、内心听觉、音乐记忆、音乐治疗学等更加细化的分支学科上所取得的成绩,也同样能够继续拓宽我们在教学研究方面的视野,这也是国内音乐教育中的技能训练走向学术成熟的必然途径。

①张前《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年第1期

②郑茂平、张大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及其互补――对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关于研究方法趋向的元认识和反思》,《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③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④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⑤刘华山、程刚《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⑥郭林《论灵感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及其激发途径》,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35页

⑦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解读与研究》,《交响》,2006年第1期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一、开幕式与主题发言

开幕式由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马东风主持,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副会长尹爱青、首都师范大学曹理教授、中国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嘉幸分别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谢嘉幸、马东风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国际视野》和《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史料建设》两个议题做了报告。谢嘉幸从“开展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实施国际合作”和“立足本土走向世界”四个层次,梳理其在投身十载的“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接轨”工作中所做的研究与取得的成就。马东风则用珍贵的历史照片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了音乐教育学学会1987年成立之初的筚路蓝缕,经过几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披荆斩棘,学会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与壮大,不断注入的年轻“血液”也使得学会更加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二、会场研讨

在五个会场中,围绕“高师音乐课程建设与研究生培养”、“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三个中心议题在不同层面展开深入研讨,为积极推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献言献策。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玉榛的发言题目是《高师与基础音乐教育双核心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双核心”指的是高师的教育和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倡的是通过提高高师教育的质量水平来促进基础音乐教育,同时又通过提高基础音乐教育水平来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此课题关注到了高师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即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提及了两者的互补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李嘉栋作了题为《用基础教育实践检验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发言,指出要加强师范生参加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力度,这是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对高师教师提出的要求。要站在音乐教育的主场上开拓视野,从更宽泛的艺术领域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法的传授,对音乐与其它相关艺术门类都应触类旁通,做到能够在教学当中游刃有余。四川音乐学院雍敦全《从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看音乐教师素质的养成》中指出,面对“新课标”音乐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全能教师”,投身于音乐教育的改革。

中国音乐学院曹军作了《中国传统乐理教学中的中西比较问题》的发言,着重点是探究中西乐理教学的差别,寻找中国传统乐理知识进入课堂的契机。他认为中西乐理是“貌合神离”的,表面上看上去相近、相似,但其深层结构与内涵是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褚灏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与当代音乐教育哲学构建》指出,我国具有丰厚的古代传统音乐教育思想资源,其中蕴涵着诸多关于音乐教育哲学性问题的精辟论述。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主要由儒、道两脉构成。纵观两脉的发展流程,尽管它们各有源头,所论各有偏重,然其核心论题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政治、育德、育人功能,即重视“礼乐教化”、重视通过音乐对人的情感进行培养和陶冶,从而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从音乐教育哲学的立场观之,它们都认为“和”与“乐”是音乐教育最根本的性质,而“致和”则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这应该成为构建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立足点。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张海彬《音乐教育课程建设初探》中指出教学要因地制宜,对于新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四点:滚动改革即验证性,观念第一即方向性,研究团队即全面性,成果转化即价值性。中国音乐学院柴玉青的《从“请上来、送下去”谈起——浅议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方式》介绍云南艺术学院实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时,采用了“请上来”——请民间艺人到课堂里面来,“送下去”——师生下去采风,以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三、硕博论坛

引人瞩目且讨论激烈的是专门为一帮热血青年举办的“硕博论坛”。中国音乐学院喻意《学科之眼——三重交织下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困惑》中指出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母学科是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这三门学科的交织下又产生了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对于这门纷繁复杂的学科无论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的定位提出了很独到的见解。中国音乐学院万雨杨《论seminar如何在研究生选修课中更好地开展》中指出seminar课堂的五大作用:1.是承认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2.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3.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作为选修课来说,是各学科对同一个问题的思想碰撞;5.是各专业学生结识交往的平台。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官林林介绍了委内瑞拉的音乐救助体系,“体系”不仅为贫困孩子创造了别样人生,还促进了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他们所在社区的人文气息。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韩林彤在《社区音乐教育研究与发展综述》中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1.社区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意义。2.社区音乐教育的研究进展。包括对国外社区的音乐探究,对社区音乐教育本体的思考研究、个案研究及现状研究。3.对学科发展建设的思考。完善教育体系,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发展社区音乐教育的独特性;拓展学科发展思路与时俱进。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李思敬《教学实践中对课标审美为核心理念的误读》,介绍了学生通过对话、研讨、争论,澄清了教学方式中许多模糊认识。

对于论坛,学生们说:“这次会议给了学生一个发言的机会,增加了自信心,了解到全国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与研究生教育的现况,开拓了学术视野,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

四、专家专题发言

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的《音乐教育研究的选题与方法及其国际发展趋势》,不仅从研究的方法论上对音乐教育学论文的写作规范性问题进行总结,而且概述了目前音乐教育学的国际研究动态。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尹爱青的《新视野,新探索——“硕博论坛”与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从宏观上剖析了硕士与博士的培养目标,微观上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及其成果。提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讨论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提倡建立“硕博论坛”,即每个月由导师选定一个课题,所有学生针对该课题做好准备后,选定时间进行研讨,这种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开扩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郑莉提出实行“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实践制度(教育实践和艺术实践)、双技能制度(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双服务制度(服务学校和服务社会)”的教育主张。认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应注重四个坚持:1.坚持面向基础教育;2.坚持面向未来教育;3.坚持面向知行教育;4.坚持面向个性教育。李方元在《“音乐教育”谈——教育价值视角的历时考察》中强调作为教育主体,专业音乐教育中“人”不可缺失。因为从根本上说,艺术既无法脱离人,也无法超越人,人本身就是艺术的主体和目的。因此,“人”不仅是“教育”的核心,同时又是“艺术”的核心。李妲娜的《奥尔夫教学法的新动态》中说,看一节课的好坏,就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这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越好的课,老师越是幕后的指挥者,这样才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五、换届及闭幕式

会议最后举行了换届选举工作及闭幕仪式。

两天的会议研讨紧张而有序,大量的信息交流使与会者受益匪浅,给研究生与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思想碰撞的平台,无论是主会场还是分会场的讨论,无论是国内动态还是国际视野,无论是学科意识构建还是方法论切入等,都全方位地展现了一派新的学科研究景象,大大提升了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内质与品格。

大会一致认为,应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集体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及老师的积极努力下,把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得更高、更快、更强,为中国音乐教育的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马东风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德国是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得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现了德国的音乐文化传统和音乐教育制度。德国音乐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中世纪,小学生就在数不清的礼拜仪式中作为歌唱者参加活动。在宗教改革中,德国的教育家、宗教改革家路德在神学、教育学上阐明重视音乐的理由及音乐为教育提供的各种可能性。另外,提倡个性解放与鼓励个性多方面创造发展亦是德国的文化传统,这也是德国出现贝多芬等一大批杰出音乐家的原因之一。德国的音乐教育经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三次重大的改革,早在1809年,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清醒而深刻地区别了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他指出“普通学校教育涉及整个人的教育,并以以下一些内容来影响人:体育、美育、智育。”很显然,美育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克斯腾贝格又提出了“用音乐和通过音乐使人性教育成为可能”的任务,在德国第二次教育改革运动时期,以“缪斯教育”(缪斯――艺术之神)为口号,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不仅把音乐教育看成一门课程,而且把它看成是人的整体教育。

在我国近代史上,德国学校教育对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从189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请办学校时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到蔡元培积多年留学德国、考察德国教育体制的经验,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再到中国高师音乐教育至今还在沿用的西化教学体系,无不看到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子。现在历史已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课改虽然呼声很高,但却没有大的实质性改观。高师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修养差、专业基础知识欠缺、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差以及学习目标不明确、重技术轻艺术等问题。笔者认为,现今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重点与我国基本相同,是基础教育,主要也是中小学教育,但德国无论是中学或小学音乐师资都由高等院校或音乐院校来培养,并必须通过部级考试,方能获得教师资格。这就保证了师资在音乐与教育两方面的质量,从而保证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所以德国音乐师范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置、考试制度以及实习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东西。

一、 课程设置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由: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选修和实践类课程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必修课课时约占总课时的40%,专业必修课约占总课时的49%,选修课约占9%,实践类课约占2%。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现行的公共课基本上是政治理论课、体育、外语、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门类较单一,课程结构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几乎没有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声乐、钢琴、视唱练耳、和声、曲式、音乐史、作曲、欣赏、合唱指挥、器乐、舞蹈各自为政,学生很难将这些知识性和表演性,欣赏性和创作性课程内容融会贯通。而最能体现师范性的教育学科课程只有教育学、心理学和音乐教学法三门课,其中教育学、心理学都是一些导论性课程,讨论的是教育与心理普遍的共同性问题,并没有去探讨音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行事方法,为音乐艺术的个性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与方法。这使得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只会唱、弹,却不懂如何去教学生,教育基本理论修养较差,教育观念滞后,不懂中小学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以至很长时间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等严重问题。

德国高等音乐师范教育的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音乐实践、理论与科学研究。音乐实践课程包括:主专业、副专业乐器、发声训练/声乐、视唱练耳、指挥(合唱、交响乐队、室内乐)、合唱合奏、学校实用音乐技能训练(视奏、歌曲伴奏、总谱演奏等)、即兴创作/爵士乐、音乐教具、设备的使用与实践。同样是专业必修课,这些课程更有开阔性和广泛性,教学内容虽不一定很深,却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接受和创作以及再创作音乐的能力。理论与科学研究课程包括:基本乐理、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音乐分析、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系统音乐学和社会音乐学。这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和专业理论素养,并充分认识音乐所具有的个性和社会功能,为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类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史、教学大纲、音乐教学法、教案设计、电化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的特殊性(歌曲教学法、听音教学法、即兴创作教学法等)、音乐教学实习,这部分课程是充分围绕“音乐教学师范性”开设的,几乎涉及到音乐教学的所有环节和手段,充分地体现了“培养音乐教师”的教学特色,整合了学生对音乐移动和改变以及反思(对音乐及音乐教学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能力以达到音乐教师是教育者和教学者的培养任务。在近二十年来音乐学和教育学,还包括音乐教育和教学法理论方面的分量还在不断增加,以训练音乐教师能将音乐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和学生的音乐经验联系起来的能力。

二、 考试内容及形式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时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考试是学完一门考一门,毕业时看到的都是每门课的单科成绩。考试一般分专业技能考试和理论课考试两部分进行。技能考试对声乐、钢琴、器乐等课程进行考核,一般采用教师布置考试曲目,学生练习,考场现场打分的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思考的机会较少,除了机械地练习外,几乎不需要下其他的功夫。理论课考题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学生只需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了解到,就能考出较好的成绩。由于考试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病,使学生觉得有空子可钻,平常不练不学,甚至不上课,考试突击练习一段时间,混个及格就满足了,有的学生甚至两学期重复着同样的考试曲目(技能课)。这种现象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近几年大面积扩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质量滑坡有一定关系,但考试制度的不合理却一直存在。

德国音乐师范考试与学制一样,均具有一定弹性,灵活性强,且内容丰富,注重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教育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德国音乐师范的考试是学生修完所有规定课程后,才可向大学所在州的国家考试委员会申请参加“一级国家考试”,通过后,先必须去相应的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实习,然后通过实习考试,最后完成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由国家考试委员会对其进行审阅评分,这就是“二级国家考试”。通过以上所有考试的毕业生,方能正式取得教师资格。音乐师范的“一级国家考试”分三部分进行:

1. 音乐专业部分:(1)音乐实践考试,包括主专业乐器和副专业乐器两场音乐会形式的考试。主专业乐器考试的曲目长须40分钟左右,副专业乐器曲目长须30分钟左右。(2)一篇不少于60页的论文,其范围由考生在音乐学或音乐教育学中任选一个由考试委员会审核批准的题目。论文须在四个月内完成。论文的审阅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审阅的教授在审阅打分完毕之后,须按规定的日期将论文送回考试委员会,由考试委员会再将其送交第二轮审阅教授评分。审阅论文的教授可由本校或外校的教授担任,这由考试委员会决定。(3)闭卷笔试,须在4小时内完成,其内容范围从音乐学或音乐教育学中任选一个。笔试内容如选择音乐学的话,口试就必须在音乐教育学的范围内进行,反之亦然。(4)口试。初级音乐师范约30分钟,中级音乐师范约40分钟,高级音乐师范约60分钟左右。

2. 自选专业(以德文为例):(1)两门闭卷笔试,一门在日耳曼语言学范围内进行,一门在日耳曼文学范围内进行,各须在4小时内完成。(2)两次口试范围与笔试同,各约40分钟左右。

3. 教育学专业:(1)一次4小时的闭卷笔试,内容在教学法范围内选定。(2)一次40分钟的口试,内容在教育心理学范围内选定。实习考试学生除上音乐课外,还需上一至两门自选专业的课,由国家考试委员会指定的考试小组为其评分。德国的音乐师范教育学制为三至四年,学生至少要修满六个学期才能登记毕业考试,考试期为八至十个月。

二、 实习方法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时间约为两个月。内容基本是先听课,再试讲,课余时间排练一些节目,实习结束后写出实结,最后由实习学校和实习带队教师评定出实习成绩。近几年由于大量扩招,许多学校打着分散实习的旗号,实际是放任自流,实习基本成了列在教学计划中的形式。这也是越来越多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胜任中小学教学的原因之一。德国音乐师范的实习不仅时间长,内容丰富,而且要经过严格的实习考试。学生在通过一级国家考试后,都必须去相应的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实习。实习由教授指导的讨论和去学校听课、实习两部分组成,实习考试小学教师须上音乐、德语和数学三门师范课,由国家考试委员会指定的考试小组为其评分;中学教师则除音乐课外,还须上一门自选专业的课,同时由上述考核小组评分。两年的实习,学生可以充分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课堂教学、艺术实践,并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名副其实达到实习目的。

我国的现代教育思想要想朝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广适应、多方面、高素质的方向发展,就要寻找符合现代高师音乐教育的新路子,以适应21世纪教育的要求。随着扩招大潮的逐渐回落,音乐教育将恢复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如何客观地借鉴外来经验,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迹,是我们应该也必须考虑的问题。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以艺术教育理论为依据,实施非师范类音乐教师师资的调查研究。对东北地区非师范类音乐教师师资培训与音乐类大学生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以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类为主,进行技巧类、素养类的培训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劳动厅的规定,非师范类的在校大学生、应往届毕业生都有机会申请教师资格合格证,也正是因为此,一大批非师范类的艺术毕业生进入到了教师岗位。但是,对于他们,并没有学过师范生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或许有的学生有一些教学实践,但从整体上看都不规范,需要从根本上对该群体进行培训,使之成为真正有教学能力的教师。

1 以科学的论证艺术教育理论建立教育教学的思维观念

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为主的辩证唯物主义为前提的论证,这样对研究的论文就有了准绳,也有的放矢。也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也才能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准确的、客观的研究。有了系统的艺术理论研究,就能够全面指导艺术类学生在理论层面的教育、教学工作。

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为基本授课教材,以说课为训练方式,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

2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理论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她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音乐教育活动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巨大作用,而且在今天将更加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历史不过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为历史研究的真正目的,应当是进一步从历史中接受启发,并对其合理思想加以发挥,以为今天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需要。那我们就中国的音乐教育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这一问题来分析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师资是如何培养起来的。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音乐文化内容极为丰富。自远古时期开始音乐教育就开始萌芽。先后经历了远古时期 、夏商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几个重大的历史沿革,通过以上我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研究,不难看出,上古时期的中国音乐教育是极其光辉灿烂的,其中许多闪光的音乐教育思想仍给今人以深刻的启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以儒家思想对教师、学生进行教育的。直到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做主,一切教育是以人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融合中西,开拓创新,也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之,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很难做出一个全面准确而概括的结论和评价。就其音乐教育的本质来说无论在人类社会的哪一个历史时期,都是社会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音乐在社会情感教育中的社会功能又是不一样的。

3 西方音乐教育理论

十六世纪末格雷沙姆在伦敦城创办了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学院,并资助了几个教授职位,其中一个是音乐教授职位。约翰・布尔博士在1596年被任命为第一位格雷沙姆音乐教授,每周两次公开讲座,每次讲座后要举办一个“声乐或器乐音乐会”。1823年皇家音乐院创立,英国才有了职业乐师的全国培训学校。

总之,世界各国艺术教育虽因国情与体制,在艺术教育制度的订定有所差异,唯在义务教育阶段均有所规范,有关各类艺术的学习,基本上,都涵盖着表现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内涵的层面,则与后现代艺术教育的精神相契合。特别指出,国外对艺术教育师资培训远远超于国内。

4 完整系统的建立音乐师资培训教学体系

要使没有教学经验的大学生及非师范类的学生快速地、有效地投入教学工作,仅仅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要具备以下几个观念:第一,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第二,要“讨论”更要“对话”;第三,要有包容各类艺术观点的态度;第四,注重音乐人的可持续发展;第五,鼓励活动式教学;第六,博采多学,融通文理。有了以上观点,作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培训体系,就好开展具体的培训课程。

4.1 建立团队意识,加大教学实践内容,使学生亲自到教学一线

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靠实践,给音乐教师适时下达与其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研和科研任务,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督促他们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实践中提高自己。依靠各类形式的学校创造条件,确定专人,给予音乐教师系统的、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指明团队的合作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引进拓展训练的模式,对新的音乐教师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改造”。

根据各科音乐教师自身发展的情况,尽可能提供学习观摩和提高培训进修的机会,并为他们的研究、实验、成果推广等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经费保证。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和评比活动,为音乐教师提供展示水平和成果的舞台。

4.2 完善音乐教师师资培训课程,建立音乐教师师资评价原则与体系

所有参训人员均需按规定要求参加培训,对培训未参加培训的,严格按学校考勤制度处理。完善培训教材,并按照教程培训所有人员,并要求认真完成规定的作业,审核后方可按规定交学习心得体会或相关培训资料的,相关学科教师完成教案书写、讲课考核、做说课训练,并邀请名师做评委,做系统评价,最终达到教师授课的要求。

5 结论

音乐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国外 国内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较早,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较全面深入。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音乐欣赏教学的教材

20世纪初,音乐欣赏教学刚刚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兴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乏适用于学校学生的音乐唱片;二是教师缺乏音乐欣赏教学的经验。这个时期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音乐欣赏教程和指导用书,如:“音乐欣赏课”(What we hear in music,Faulkner A.S.),“幼童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for little children,Klack),“音乐欣赏唱片教学法”(Music appreciation taught by means of phonograph,Kathryn E.S.),“课堂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school room,Jeedins),等等。这些著作或教材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加之唱片技术发展,前述音乐欣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2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法

20世纪中期国外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广泛实践和应用,至今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法的研究包含在音乐教学法体系中,其基本原则也指导和影响着音乐欣赏教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是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由这些教学法产生大量的理论教材和相关的课例研究,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从婴儿到成人的综合音乐教育”(The Kodaly method,Choksy,L,1974),“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orff-schulwerk music for children,Orff,C.& Keetman,G,1958),等等。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映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的听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决意向的能力。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学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遗失价值的民间的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的重要的课程;教材和教学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力和特点。这些教学原则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1.3音乐欣赏教学的课程标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进行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应有的地位、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新的教材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于1974年制定(1986年修订再版)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The school music program:Description and standards)(MENC,1986)。这套标准几乎覆盖了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除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的所有方面。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小学阶段,听音乐时,用身体动作的反应或节奏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理解;听认一些常见的正规管弦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使用正确的术语来讨论作品的特征;用学生自己的词汇讨论音乐作品的质量;通过唱奏参与音乐;喜爱听各种类型的音乐;讨论并阐述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见解等。初中阶段,听认包括各种风格音乐曲目的作曲家和曲名;听音乐时集中较长的注意力;通过听觉,分析音乐演奏;使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分析音乐;分析、比较和对照各种风格与时期的音乐,并借助非语言媒介(例如视觉艺术、律动)等。[1]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rt),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各学科课程的国家标准,作为衡量到2000年各学科内容和成就的质量标准。由此产生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即《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MENC,1994)。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幼儿园至4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长度和难度适宜的音乐的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的音乐感知;在音乐听赏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对显著的音乐特征或特定的音乐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运用学生的听赏技能,改善他们独自和集体音乐活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等。五年级至八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中等长度和难度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作品内容时间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等。[2]

总之,国外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历史较长,理论比较全面,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探索和广大音乐教师多年的实践总结,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一类是以音乐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另一类是专题研究。

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很多,如:曹理与李朴民的《中学音乐教育》(1987),曹理与崔学荣的《音乐教学设计》(2002),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2003),金亚文主编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张开军的《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2003),王安国等的《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与案例评析》(2003),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2004),廖乃雄的《音乐教学法》(2005),吴锐淼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2005),等等。其中,由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最具代表性,在该书的“音乐欣赏”一节中,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欣赏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欣赏教学的课例分析。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在各种音乐和音乐教育期刊上,内容涉及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等方面,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从音乐欣赏的本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徐惠英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良好方式》,昌继光的《软化学科边缘,提高欣赏水平》,曹理的《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等等。在《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关系的理解,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3]

第二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文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钱建良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尹新荣的《“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王加宁的《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等等。在《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倾听、倾听、在倾听的欣赏习惯。[4]

第三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心理学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从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心理过程及学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如:李庆如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与表现研究》,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5]

第四类,以音乐欣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结合新课标和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促进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张晓莉的《〈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曹理的《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红绸舞〉教学设计及评析》,罗义亮的《音乐欣赏课的意境设计》,等等。

总之,这些论文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对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对音乐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研究主要针对音乐欣赏教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全面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根据各个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2,101.

[2]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2,131.

[3]曹理.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4]王加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J].中国音乐教育,2001,(3).

[5]蒋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J].中国音乐教育,2006,(3).

上一篇:大学心理课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