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7:16:52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对中国研究生英语教育的影响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料获取、教学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料丰富性,扩展了教学内容,革新了教学方式,构建了多样化教学评价体系。然而,在产生上述诸多正面影响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异化也给研究生英语教育带来一系列危机,例如: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手机、社交媒体成瘾,信息素养、媒介素养低下等等,影响了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本文基于对我国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顺应时代潮流,提高研究生英语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受到重视,财政投入快速增长

2004年,教育部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提出要注重采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外语多媒体教学模式。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1984.63亿元,占GDP比首次达到4%。[2]同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3],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由于国家重视,2013年至今,我国教育行业信息技术投资规模巨大,投资速度保持在15%以上。

(二)教学目标、内容、模式面临转型

中国普通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采用的《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于1993年,该大纲为中国研究生英语教学提供了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指导意见[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教学科研工作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大学本科阶段英语水平上升,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内容、模式都正在经历转型。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具有普遍性,却与学生个体需求、专业倾向以及职业要求等方面有些脱节。鉴于研究生教育阶段专业性更加明晰,英语教育更应该服务于专业方向的科研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应对学术用途英语有所侧重,这就需要增设利于专业研究及交流的课程,如:国际会议英语[5]等。同时,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也需要兼顾带有学科特定内容的英语,如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生物英语等等[6]。伴随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转变,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型,一些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了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建设,例如,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建立了信息化辅助教学平台———EPC(EnglishPractice Center),该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旨在使用信息技术对语音语调方面进行辅助教学与基于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帮助研究生改变英语学习习惯,提高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效率。[7]而更多的高校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过程中注重推动研究生英语学习素材的多样化,高仿真交际训练语境的营造,学术英语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等教学目标、内容及模式的改变。

(三)英语教师角色定位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不乏对老师的基本定位,如《易经》第七卦“师卦”:“师:贞,丈人,吉无咎”,意思是“师者授知、解惑,榜样,众多。师者仰仗于人也,为师之道,以无过错,无缺陷为上”;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其“师友”概念是老师与朋友之意,亦泛指可以请益的人。西方国家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对教师角色定位有不同主张:兹纳涅茨基(Florian WitoldZnaniecki,1882~1958)在《知识人的社会角色》中表示,教师作为知识人,拥有知识,但不发展知识;是学者,但不从事知识的发现和创造工作,教师属于知识人中的“知识的传播者”中的教育者。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认为,学习是一种经验学习,它以学生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动机。因此,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变化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有独特人格特征而又充分发挥作用的“自由人”。罗杰斯强调,在达到该目标过程中,教师要贯彻“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与策略,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8]。建构主义领军人物Jean Piaget(1896~1980)倡导人的知识是个人建构而不是传授的结果,教师的角色逐渐被学界理解为“教师是学生达到其学习目标的工具之一,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也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探究者”[9]。随着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影响的加深,研究生英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从“知识传播者”转化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助手、促进者以及解决学习问题的探究者,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了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师友”。

三、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理念没有真正融入教学环节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至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在总数为427所学校中,建有大学英语教学专用网络机房的有227所,占53.2%。在总数为431所学校中,建有大学英语教学专用语音室的有337所,占78.2%。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高校已经拥有专用网络机房,这为实施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提供了硬件支持。然而,调查表明不同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如下: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实行了“课堂面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教学模式,但课堂面授仍然是主流教学形式。实际上,英语教学软、硬件环境和学生信息装备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生英语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看,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情况以及学生个人经济条件都是影响研究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生信息化消费能力和融入程度制约着教学质量。多年来,我国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注重基本语言能力培养,却普遍忽视综合文化素养、英语语言习惯、英语逻辑思维的训练,部分高校为促进教学科研国际化发展,十分重视学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10],但是,在国际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与外国高校开展联合科研等实践环节,研究生英语水平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高校不断加大研究生英语教育的硬件投入后,研究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没有随着信息化进程发生革新,自主性和创造性缺位,教材开发速度无法满足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网络教学资源虽然数量丰富,质量却参差不齐。网络稳定性、多媒体设备运转性能、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控制、课外信息反馈、信息化环境下训练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信息化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仍然以硬件投入为主,信息化理念没融入教学环节,教学主体师生的主体性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二)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多数普通高校采用由出版社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部分高校对课件进行二次开发,其中使用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学校比例为:“985”工程学校(21.6%),“211”工程学校(18.5%),非“211”工程学校(5.9%)。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教学信息化水平,也反映出目前许多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个性及自主性的问题。多媒体网络资源库对高校英语信息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许多资源库都来自出版社,学校自主开发极其有限。“985”工程学校、“211”工程学校和非“211”工程学校使用学校自主开发网络资源库的比例分别为23.5%、21.9%和6.5%[11]。普通高校建立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自主学习中心、校园网电子图书馆的英文数据库等英语信息资源由于使用时空限制不能满足英语教学需求,师生更倾向于利用手机、平板或者笔记本电脑直接搜索、使用英语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从以前的英语学习网站、主流英语新闻媒体网站、国(境)外的综合性网站发展到现在国内博客(blog)、echat、QQ、Youtube、Facebook、Podcast。由于渠道多、层次复杂、缺乏监管,信息化英语教学资源质量差异大、重复率高,创新性和系统性不足。

(三)学生对信息技术及装备依赖成瘾

在过去10年间,网络、电脑和手机在中国逐渐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价格不断下探,便携性良好,用户量巨大,应用程序丰富,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数为5.27亿。手机上网比例为83.4%,首次超越80.9%的个人电脑上网率[12]。在校大学生包括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年龄层主要分布于18~35岁之间,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对信息技术和装备有很高接纳度和消费力,是智能手机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多媒体教室和各种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已经非常普遍,英语课板书基本由PPT代替,学生提交作业很大程度上使用电子邮件,甚至还有通过QQ和微信的“微教学”尝试。在全国或地区还有部分高校在出版社和高教协会的支持下组织了“微教学比赛”,这一切都在鼓励着英语教学信息化发展。但不幸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旦遇到新词或者新信息,学生习惯使用手机上网查询,甚至流出“不懂就问度娘(百度搜索)”的段子,越来越少学生去认真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式手机阅读。“手机成瘾”在大学生群体中呈上升趋势,部分学生待机时间长达7*24小时。经调查发现,对部分学生而言,只有通过手机和网络才会交流,交流话语带有“网络体”痕迹,在英语写作中大量使用MSN、Facebook等社交媒体惯用语言符号,在没有手机,甚至短暂死机状态下出现焦虑等心理障碍,信息技术出现异化危机。

四、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开放、高效的信息资源体系

构建开放、系统、高效的大学英语信息资源体系,可以实现国内外英语学习资源的互联互通、整合共享,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已经建成的多媒体英语语言实验室、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教学功能,着力提高这些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使用价值。各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组织信息化教学比赛、信息化教学研究项目激励高校英语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着实提高使用这些现有设备设施和教学环境的能力。通过加强英语教学信息化设备及系统的维护和二次开发,使多媒体英语教学系统和自主语言学习中心保持较高频率的更新和可靠的运行,尽可能满足个性化英语教学的需求。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积极适应英语学习的信息化环境,营造真实的与网络虚拟的双重英语学习环境。尽量突破校园网与外网之间阻断的瓶颈,搭建校际间网络学习平台,努力实现校园网、电子图书馆与现有信息化教学系统的有效衔接。2.合理利用“慕课”,推动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发展。传统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学生数量、学分学费、选课权限、教学时间等会不同程度受时间、空间限制或制约,而这些问题在“慕课”模式中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目前,“慕课”平台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影响力最大的Coursera“慕课联盟”由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 Ng and Daphne Kolle创建,其合作伙伴包括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复旦大学等全球121多所知名高校或机构,提供1041门课程,拥有1300多万在线学生;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开发的EDX影响力也很大,截至2014年10月已经有超过60个合作院校提供超过300门在线免费公开课程,在线学生人数超过300万。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国家还在EDX平台下衍生出了新的慕课平台,如包括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内的十二所名校组建的“学堂在线”XUTANGX,法国120所高校在其境内提供在线课程等,所有这些都可为研究生英语教学朝着学术英语方向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需要提出的是,“慕课”作为一个吸引学生的强信息源,或许会更加严重地导致学生的信息化成瘾,从而会影响身体健康。另外一个危机来自于“慕课”教学内容和学校常规英语教学的比较,学生或许会产生“慕课”崇拜,有“慕课”成瘾的可能,必须注意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与专注力。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看,可以借鉴“慕课”的经验,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以及知名“慕课”资源推动符合本校特色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多媒体学习系统和远程教学的交互性,防止单导向性和孤立性,教学形式尽量用多样化代替单一化。

(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及媒体素养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美国图书馆学会1989年给出简单定义: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目前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几部分构成”[13]。对研究生英语教育而言,信息素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使用信息装备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甄别、收集、整理和使用英语学习资料的能力,在信息环境中进行科研和教学的能力,此外还有将教学内容用于现实或者虚拟的英语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信息素养缺乏会导致许多困境:信息检索效果低下;出现“信息选择恐惧症”,在数量巨大的检索结果面前失去判断力、信心和耐心,最终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中迷失方向;对转载率和误差率高的信息鉴别能力低;易受病毒式快速传播的低俗英语语言元素影响等等,从而导致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效果与目标背离。英国学者E R•利维斯(ER.Le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is-Thompson)1933年在论著《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提出媒介素养一词。目前较为公认的是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其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展现的选择、理解、质疑、评判、创造以及思辨等能力。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是指大学生们在面对手机媒体信息时,应当具有的认识选择能力、评价批判能力、制作信息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14]。当研究生的媒体素养不高的时候,研究生就成为了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奴隶,被手机控制和限制,离开了网络、电脑、手机,就不能独立地进行英语语言学习,更谈不上主动恰当地使用英语语言,如此一来,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犹如双刃剑。而太多的学生对信息化产生了依赖和成瘾。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影响越来越深广,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越来越多地与作为教学主体的师生相关联。基于信息化环境建构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师生身份特征,提高师生双方信息素养及媒体素养对治理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危机至关重要。根据美国图书馆学会的定义,信息素养的要求可进一步细化:首先是提升英语老师的信息及媒体素养,第一,提高使用信息的时间把握能力:备课阶段的信息采集时间控制;在授课阶段,提取恰当语言资料信息进入教学内容的时间控制;教学评价环节提取学生学习信息和给予信息评价反馈的时间把握。第二,掌握获取信息的技巧:包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的技巧和能力,图书馆数据库资源检索的能力,自建教学资源信息库的能力,以及对新兴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力。第三,提高对网络英语教学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水平:确保网络获取资源的学术规范,对网络资源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其次,研究生信息及媒体素养提升也可以进一步细化:第一,提高信息使用积极性及敏锐性:课前获取课程相关信息的主动性,课堂教学信息的记录和管理的时机把握能力,通过网络手段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的时效性。第二,提升获取高质量信息的能力:课前、课后根据教学任务及自身专业领域进行扩展式检索、整理加工信息。第三,提高信息化装备使•59•尹松涛,等•研究生英语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用效率:鉴于信息化装备如智能手机对英语学习注意力产生了严重消解的现实,学生必须保持足够的注意力,根据需求提高信息化装备的使用效率。

(三)增强学生使用信息终端特别是手机的健康意识

近年来,一些学者围绕“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阅读意向模型研究”“大学生手机阅读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功能的拓展”等相关主题,对大学生手机阅读、学习的习惯方式,内容、频率、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大学图书馆如何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配合学生手机阅读习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此类研究满足了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诉求,但是,通过理性观察,会隐隐发现教学科研忽视了过度使用手机对于身心健康危害的关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研究生存在有被信息技术“绑架”的危机。有研究表明,超过80%的大学生对手机有依赖,在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或者游戏后超过60%的人感到紧张和心跳加速,80%以上的人觉得头昏脑涨,而使用手机玩游戏超过一小时,只有6.1%的人没有什么异常,57.6%受试者觉得模糊,24.2%的受试者眼睛干涩,12.1%受试者眼球胀痛。[15]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手机的依赖和成瘾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神经、脊椎的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因此,提高学生使用信息终端特别是手机的健康意识是推动研究生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要从制度上、教学模式上以及健康理念的灌输引导等方面做出努力。避免学生在信息查询、检索、采集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对手机的依赖,防范手机成瘾。

作者:尹松涛 黄雪飞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崔清新,周英峰.今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首次实现4%[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3/05/c_111602611.htm.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

[4]于振中等.《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09).

[5],吝美丽.基于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6):31-34.

[6]蔡基刚.ESP教学定位和课程设置[R].中国ESP研究高端论坛,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

[7]孙蓝,陈纪梁,邢鸿飞,等.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03):17-21.

[8]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6):167.

[9]雷丹,柳华妮.外语教师角色与教师生态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02):59-65.

[10]赵滨丽.探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40-142.

[11]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05):4-11,17.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4/201407/t20140721_47439.htm.

[13]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02):9-14.

[14]孔卓瑶.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02):61-62.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英语教学;信息化教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1-0085-03

中职英语教育,是面向中职学生开展的一种英语基础教育。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对中职生英语基础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对中职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所以,中职生的英语教育,是理论教育与实用教育相结合的英语教育,需要英语教师针对相关的教育环节,按照新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做出特别的调整和设计。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够有效丰富中职英语教育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有效课堂的形成,对于促进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教育的原则

从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看,中职英语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同等重要的,既不能为了加强中职生的英语理论水平而降低对中职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能为了增强中职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降低对中职生英语理论能力的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将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当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主次分明的原则

所谓“主次分明”,主要是指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开展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育必须是教学的重点,而不能为了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而采用过于炫目的教学课件,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转移到教学课件上,忘记了学习英语本身。中职生大都是初中毕业以后准备通过中职教育走入社会谋求发展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专注度本身就十分有限,如果采用过于炫目的教学课件,他们的注意力很有可能因为课件本身表现出的极强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趣味性而转移,使得趣味课件成为英语教学课堂上学生关注的焦点,而英语教学的内容反而被学生忽略了。这样的结果是不利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因此,从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效果提升的角度出发,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必须坚持主次分明的原则。

2. 易于理解的原则

中职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初中生的英语词汇量是十分有限的,对于中职英语教学中很多课程的内容他们需要十分认真和努力的学习才能将之消化吸收。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向广大中职学生讲解和展示英语教材的内容和含义,降低相关的英语教材的理解难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帮助中职英语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如果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只是转换或者改变了英语教材的显示方式,而没有从降低理解难度的角度去处理相关信息,那么就无益于帮助广大中职生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也不能加强他们的记忆和增强其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即便是使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也是无用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也无法随着教学手段的更新而提升,这样的教学改革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3. 便于操作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同样如此。但是相对于日趋完善的技术,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操作水平呈现的却是缓慢增长曲线,即大多数中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水平都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摸索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选择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时候,就应当注意从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水平出发,遵循便于操作的原则,确保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自己计划当中的英语教学课可以顺利地完成,而不要为了应用最新的教学技术而不顾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结果导致自己在课堂上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从而影响英语教学本身。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归根结底是对中职英语教学的丰富和辅助,如果因为教师自身技术水平的不足导致英语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那么,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4. 与时俱进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每隔几年,信息技术就会完成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发展创新。这些创新,不仅仅会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还会对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在更新教学硬件设施的同时,将信息技术进步和发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努力的精神动力,并传递给中职学生。要让广大学生在信息化英语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社会的进步,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节奏,跟得上时展的步伐。中职生在毕业之后虽然有一部分会继续深造,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进入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更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必将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5. 不可或缺的原则

在中职英语课堂中,教师所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说,如果少了这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师教授的教学内容就无法呈现,教学过程就不能继续,教学目的就不能达到。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其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紧密相关。中职英语教师需要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总之,中职英语教师要遵循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的不可或缺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使其实现助教、助学等多种功能。教育部近年来连续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要求中也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教育的方法

从中职英语教育的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将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 情境创设法

所谓“情境创设法”,就是指利用视频播放软件,或者动画制作软件,将教师理解的适合于教学工作开展的,能够帮助中职生更好地理解相关英语单词、语句和应用的内容,通过设计好的一个画面场景播放出来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外研社版《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Welcome Unit第一部分用英语介绍个人信息的教学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截取软件,将中职生耳熟能详的外国卡通人物的自我介绍的视频片段截取下来,然后将这些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同时,首先用汉语按照顺序提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来自哪里?”然后再用英语提问:“What is his name? Where is he from?”并要求所有学生用动画角色的英文名字作答,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回答教师的问题后,就会很容易理解“His name is…”以及“He is from…”这两句话的含义,同时也理解了如何在英语会话中使用这两个句子。

2. 语境分析法

所谓“语境分析法”,就是指利用多媒体播放软件,将同样的一句话放在不同的语境之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在英语会话中语调的变化给表达带来的影响的教学法。例如,在外研社版《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第一单元Nice to meet you第一部分warming up有一个简单的对话是“Nice to meet you. Mike”,“Nice to meet you, too.”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这句话来表达不同心情的问候,可以将在多部英文原声电影中出现的这一段对话的视频进行剪辑,然后通过连续播放的方式,请学生分析不同的对话语境下主人公心情的不同和语调的差异。通过这样生动的展示,学生们对于英语对话中利用语调变化来表达心情的小技巧就了如指掌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 立体记忆法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结构十分复杂难记的“高难度单词”,尤其在中职生英语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十分专业的英语单词。这些单词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但是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帮助中职英语教师和中职生更加快速准确地记忆相关单词。具体说,为了加强教学的效果,帮助中职生尽快记住英语单词,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将单词的字母拆成不同含义的其他单词,从而通过单词组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单词进行记忆。例如,英语单词family就可以被拆解成“(f)Father(a)And(m)Mother(i)I(l)Love(y)You”这样几个小的单词,然后组成“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这样一句话加以表达。学生在看到这样一个动态的单词拆解视频之后,一定会对这句话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深深记住family这个单词。这就是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于中职英语单词教学课堂上的立体记忆法。

总而言之,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广大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帮助下下真功夫,做真努力。只有真正将所有心思全都扑在教学技巧的丰富和提升上,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外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中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批准号:GPA11505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彦锋.流媒体技术在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06).

[2]徐健.浅谈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0).

[3]付广英.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8).

[4]郭晓戎.多媒体网络功能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0(06).

[5]夏朝阳.教育信息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Z2).

[6]刘盈盈.探讨信息化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英语;教学方式;探索

一、教育信息化的群

教育信息化即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具体指的是充分使用各式各样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及电子设备等加强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清晰、轻松地接受和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学生的知识面也不断扩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对于农村英语教学意义

农村的学生受环境以及家庭的影响,与城市学生相比不善言谈、自信心不足。而这时,教育现代化对于农村英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就凸显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促使教育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农村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利用信息化教学能够使英语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生动。教学的信息化是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更多选择,同时也拓宽了知识的来源渠道,给教师更多的教育灵感。

2.有效改善“教育关系”

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更新观念,进行信息化教育,才能有效地改善“教育关系”。信息化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帮助学生增加知识面,这样学生就能从其他渠道获取教师并未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并非单独的讲解者,以此来改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教育信息化下农村英语教学方式

1.互联网远程教育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使得农村的学生得以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接受到更加优秀的教育。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教学,最大的优势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与人交流不受空间物理特性的约束,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压力,轻松学习、娱乐学习。互联网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教育的广泛性、平等性。监控力度公平化。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取到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讲解,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远程教育的“班级里”没有“前排”“后排”之分,老师对待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视听效果也是平等的。此外,互联网远程教育经济实惠,学校不用建设教室,但照旧收取学费,办学成本、费用降低,虽然设备和维护也需要资金,但是从长远看来还是有发展前途的。

2.翻转课堂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它使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以及知识内化这两个环节的位置颠倒,有效实现了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英语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英语教师提供视频资料为主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观看和学习教学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互动交流,共同完成答疑以及作业等,它是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农村英语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也能有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又实现了“以学定教”,给农村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构建知识的平台,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农村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帮助其全面发展。

3.“多鼠标系统”的应用促进课堂互动教学

“多鼠标系统”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只需要一台电脑,若干个鼠标,师生之间就可以进行互动教学活动,这与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相比,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这一系统目前也正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实施,它能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轻松,改善了师生关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信息化教育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且更加灵活,教师的教育观念也不断更新。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加轻松自在地学习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琰,曹进.“人件”建设:农村中小学远程英语教育的首选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8):48-52.

[2]徐苏燕.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52-57.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文科;英语教育;技术扩散;知识树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11-003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08

1 . 前言

将信息技术与英语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而其可行性已得到证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详细阐述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在外语教学领域,很多学者提出整合外语课程和信息技术的设想。如陈坚林、胡加圣等提出将信息技术作为语言教学辅助工具,顾曰国教授为代表的“网络教学”流派,以大英“四、六级”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为代表的计算机评测学派,以及以四大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为主的多媒体教材流派等。而英美德法等国家在进行语言教学时一直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Hubbard, 2009),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SDL Trados,法国的Wordfast、Déjà Vu等。2012年兴起的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新兴技术的代表也正影响着我们的外语教学。信息技术用作外语辅助教学的工具已经比较普遍。

理工类高校英语教育的特色化、本地化建设需要信息学科与外语教育的结合,许多高校纷纷结合自己外语专业的特色化建设需要,予以尝试,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提出了“英语+大气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提出了“英语+中医”,杭州师范大学提出了“英语+淘宝”等模式。而国内同类型的电子信息类高校,如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等都提出了“英语+信息技术”的建设思路,英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趋势日趋明显。2010年以来,南京邮电大学明确提出了信息文科建设思路(闵春发,2012),提出了信息时代的文科发展模式,从模式、传播、生产、控制四个主要环节着力,共同形成信息文科理论的研究体系。外语作为学校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结合信息特色凝练出自己的发展方向。

2 . 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过程融合

上述介绍可知,信息技术在向英语教育扩散的过程中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或课后学习的辅助手段,未能发挥信息技术主动改造课堂教学的能动性。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信息英语》为例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过程融合。

在信息技术向课堂教学扩散的过程中存在着“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和“乔布斯之问”(杨洁等,2015),“非显著性差异现象”指的是不同的技术手段在对教育与学习结果的影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乔布斯之问”则是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聊天时提出的“为什么信息技术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惟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个问题。真正解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教学过程中影响扩散过程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实现网络化、多媒体化,但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形式来进行,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用”脱节。因此存在着“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和“乔布斯之问”。

由于互联网、云存储、智能终端的普及,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在家里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做练习、交流、讨论、做项目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同时也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辅助效用扩散到课前阶段。具体到《信息英语》这门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课前通过微课视频来了解学习内容,课中通过雅信CAT教学软件和Trados软件进行分组训练和学习。

课前视频学习是翻转课堂训练内化的基础知识准备阶段,数据显示在线课程已经越来越受欢迎。视频来源于任课教师自己录制、MooCs平台或网络资源等,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结合个人需要自定进度、节奏、速度与方式自主学习。例如在讲解大数据相关知识时,录制《How Much Data?》《What Kinds of Data?》《What to Do with Big Data?》等微课视频放在自主学习网站上,也可以从YOUTUBE等网站上下载各种学习视频,学生通过网站注册以后可以在线学习和测试,打造出沉浸式、强交互、重体验的学习环境。这种短小精悍的视频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符合信息加工组块策略原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然而只是使用在线视频教学其适效性并不好(Lowendahl, 2014),因此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实践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在课堂上,通过雅信CAT教学软件以项目实训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在“课程设置”模块中设置《Big Data》课程,然后在“班级设置”中添加班级名称和学生,在“语料管理”模块中添加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引进的大数据解决方案项目,在“班级设置”中将学生按3~5人为一组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通过“教学语料库”栏目下的“语料库管理”模块,将大数据项目按系统、架构、配置与解决方案等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小组分别选取项目中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视频学习了基础知识,对大数据的应用环境和需求分析等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训练时通过“实训语料库”栏目下的“语料库管理”模块进行,通过“合并”、“删除”、“插入”模块实现例文的翻译。各组在学习时组内合作,组之间相对独立,这种任务驱动型教学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钟晓流等,2013)。在遇到问题时组内可以“组内讨论”,也可以利用“协作翻译”功能向其他组求助,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通过“实时查看”功能监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并集合问题,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在完成练习后,教师将每组的学习内容通过“小组互改”功能随机发给其他组,让每组同学修改其他组的内容并标记出来,最后教师对所有的翻译内容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持续的交流和练习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王红等,2013)。这样学生在“训练―研讨―提问―答疑―互改―点评”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课堂经过翻转以后,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时间,教师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学生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课堂成为学生进行项目训练、解决问题的场所。布卢姆将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阶段(盛群力、褚献华,2004),传统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进行的是较低层次的认知:记忆和理解,而基于项目实训形式的课题学习则将认知过程延伸到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层次内化,提高了信息技术的适效性。

因此回答“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和“乔布斯之问”就是要改教育信息化为信息化教育,遵循教育自身规律和特点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信息技术,找到信息化扩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变量和因素,在发挥信息化辅助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凸显信息化的引领作用。

3 . 基于学科知识树的信息英语教学内容设置

信息文科建设视角下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有机融合,除了将信息技术扩散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适效性,更重要的是提高文科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就教学过程实体来说,起主导作用的是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转变要求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教学方法(陈玉琨、田爱丽,2014),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则更加重要。通过查阅资料可知目前已出版的类似教材有《通信英语》《信息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电子信息专业英语》《电子与通信专业英语》《通信工程专业英语》《IT行业英语》等十几种。仔细查阅这些教材发现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材内容多是从专业教材摘录过来,原理和基础理论讲解过多,文科学生很难理解较专业的内容,如逻辑电路、异步传输模式、安全协议等;二是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编排,各教材都是按照涉及的知识点逐一介绍,没有形成体系,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学科知识树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科知识树源于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托尔曼(E.C. Tolman)的“认知地图”、布鲁纳(J.S. Bruner)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D.P. Ausubel)的“意义-同化学习理论”、加涅(R.M. Gagne)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集各家之大成提出“学习的本质是建构网络结构的知识”(汪凤英、燕良斌,2011)等均为学者展开“知识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灵感源泉和理论基石。知识树只有一个树根,围绕树根这个唯一的中心进行放射性思维表达。就像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千高原》中论述的那样,“树状思维具有中心论、规范化和等级制的特征”(王西华,2012)。

知识树本质上是一个层级式知识图,具有全面性、层次性、普适性和开放性的优点。知识树的这些优点使得其适合用于零基础的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且易于根据需要对树进行扩充。

知识树体系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由于南邮的信息学科是以通信、计算机、材料化学为基础,这些学科的基础课包括物理、有机化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通信原理、激光原理等,这些学科基础课之上是专业基础课,包括现代通信技术概论、电子信息基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信息显示等,在专业基础课之上可以引入具体的应用,例如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通过具体应用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对概念有理性的认识和了解。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将这些应用技术串联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发掘出这些技术之间的联系,从而将片面的孤立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快知识的内化进度。

在构建知识树时要遵循循序渐进、虚实结合的原则,体现“重应用、轻理论,重体系、轻知识点”的特点。以物联网相关内容为例,由生活中具体的场景入手,例如从公交IC卡开始,引导学生思考RFID的工作机制,再引申到物联网领域,使得学生对物联网的概念能有直观的认识,再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介绍物联网的属性、结构、协议等。在介绍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相关内容后,通过IBM的智慧星球项目,介绍这些技术之间的联系、融合以及区别。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增加和删除内容,例如在R F I D下面可以增加Healthcare、Security等实例,也可以删除Mobile Communication下面较落后的2G技术等。

培养具有信息化特色的外语人才就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素养,单纯地给学生讲授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由于学生并没有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在习得时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很难理解。基于学科知识树体系的信息技术知识介绍以实例介绍开始,引入对应的知识点,最后再汇聚到一个实例来体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此完成了知识习得过程中直观-抽象-直观的过程,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得学生进入深层学习阶段,明显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4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有机融合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探索信息文科建设视角下外语教学新模式。

该模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程内容建设也就是教材建设,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区别于其他教材,我们偏重于信息技术的整体架构,并通过具体的应用来引入和总结相关技术的内容和特点。另一是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需要观看微课视频,阅读相应的文献综述资料,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从华为公司引进的实训项目进行翻译训练,通过小组互改、师生互改实现翻转课堂和知识的迁移、内化。通过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其模式如图2所示:

图2只介绍了课前和课中的内容,实际上在课后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和工具进行交流和讨论也是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融合的一个必要手段,如此实现全程的信息技术介入和扩散,使得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深度耦合,互为特色。

将课前的主动学习、课中的协作学习以及教师的引领学习相结合,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 . 总结

信息文科建设就外语教育而言,一方面是要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密切结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不是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将信息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培养具备信息化素养的外语人才。因此,本文提出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技术扩散模式,以及基于学科知识树体系的教材内容建设,旨在建设极具特色的信息英语课程群,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Hubbard, P.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ritic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s[C]. London: Routledge, 2009.

Lowendahl, J. M. Gartner Hype Cycle for Education, 2014[R]. Stamford, CT: Gartner, 2014.

Report: Students Taking Online Courses Jumps 96 Percent over 5Years [DB/OL]. http:/// articles/2013/06/24/report-students-taking-online-coursesjumps-96-percent-over-5-years.aspx, 2014-11-06.

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闵春发.论地方理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与路径――以地方理工高校社科特殊性为视角[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7.

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9):90-96.

汪凤炎、燕良拭.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231-280.

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王西华.论德勒兹的后现代非线性创造思维[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6-51.

杨浩、郑旭东、朱莎.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5(339):1-6,19.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现代信息化;提升策略

一、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关概念及培养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及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已成为衡量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国家教育部拟定了以信息化为载体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进而要求教师努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建立以信息化为重要特征并将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手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已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地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程度还是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因素则是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够,进而无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同时无法使高职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恰当融合,因此提高地方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推进高职英语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地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1.加强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装备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的必要前提。新时代的信息化社会已使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及其在职培训都发生的巨大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能否成功地融入到教学课堂之中的关键因素取决于教师能否利用其优势建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融入全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开放型的课堂、鼓励学生互动合作、小组学习等。因此,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就是要将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与课堂管理与教学等诸多要素进行完美整合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套与过去不同的课堂教学、管理技能,能够利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装备来改善教学方法。

2.提升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实用为本为指导思想,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是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即将高职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达到创新教学手段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师生互动,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加强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师自我发展息息相关。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载体,因此,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推动。一个教师如果不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难以参与与信息化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校园的教学大楼、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等等,都有信息化的影子,只不过程度有高有低而已。更深层次地讲,如果高职英语教师对信息化技术掌握不系统、没有敏锐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就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教学资源的利用,更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和自身教学水平及科研的需要。

二、地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基本情况(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部为例)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部自2007年起与英国桑德兰城市学院开展联合办学项目,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的职业型人才。系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鼓励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并已实施的措施如下:

1.网上阅读。英语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利用互联网的功能,找到相关的资料,进行在线阅读。并在课堂上即时检索到相关的阅读材料,投放在大屏幕上,对材料进行解读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

2.网上搜索。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重点,选定关键词,利用网络技术强大的搜索功能,进行和英语教学有关的内容搜索。辅助学生理解信息而对其熟练地进行组织和处理。

3.网上讨论。教师把网络的交流功能引入学习讨论的方式。利用有关网站的聊天室,或是校园网的论坛,组织学生围绕有关的学习主题,以发贴和跟贴的方式开展网上讨论。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在这种虚拟的网络论坛的平台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使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加入到讨论中,甚至容许学生以化名登录,在讨论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4.多媒体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的成果,现场介绍和交流他们学习的情况。5.网上答疑。教师利用网络的论坛和电子信箱,对学生进行答疑,尤其是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学生也可向老师发电子邮件,汇报自己学习的情况。使电子邮件具有了教学互动和教学反馈的功效,成为师生联系的又一通道。但是,由于教学资源与教师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足,导致我校高职英语教学还是停留在基本的信息化教学当中,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我校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推行发展缓慢。

三、地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鉴于地方高校知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足,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浅显的提升策略。

1.建设信息化校园。信息化校园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要求创设培育现代化信息人才的环境,提供先进的现代化教育及学习平台,为师生接受进而享受信息意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因此,地方高职院校也应伴随着信息化的大潮把信息化校园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拟定实行一批相关的政策,积极鼓励高职英语教师尽可能地收集信息、利用与创造信息,同时依靠当地信息主管机构参与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教育的软硬件环境。

2.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主渠道作用。图书馆是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部分,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灵活的现代化信息搜寻方式,决定了它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也是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环境。当前,各个高校的图书馆正在向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开发与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首先,建议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引进与更新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建立网络数字化图书阅读系统,如光盘检索、公共检索、国际检索与网络搜索等系统。增加设备齐全的现代化网络电子阅览室,添置全新的教学平台和开放实验室,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和网上教学,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网络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主力军,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还应重视建设网络化数据库,如许多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网络软件、光盘等现代化网络信息资源装备。

3.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重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从三个层面开展教师培训,即基本信息技术能力普及培训、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训。培训具体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念、英语教育技术导论、信息化环境下的英语教与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4.培养教师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具体内容细化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等。经过培训,可提高教师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水平,锻炼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课程软件。

5.提升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训。培训具体内容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信息化教学评价与方法论改革、组织校内在职教师参加校级网上优质示范课程项目教改实践、开展合作研究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等,重点培养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通过培训,使一线教学教师与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合作,促成教育与技术合作共同体,通过实践,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总之,地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若能使他们能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储备及信息化教学能力,并能用它不断进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就可以促进地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进而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地方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讨论议题,同时加大投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确立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对提升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进行不断的探索、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顾祝庭.信息化教学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23.

[2]杨红,张蕾,马红.大学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具备的信息素养[J].职业时空,2007(18):87.

[3]陈清.论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在线测评;英语考试;HiE测评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9-0065-04

英语在线考试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试题库的建立、选题组卷、上机考试、阅卷评分的英语考试。与传统的纸笔考试相比,在线考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线考试效率较高,只要有电脑终端,考生可以大规模参加;试题质量有保障,通过构建试题库,可以有效控制考题的信度和效度稳定在同一水平上;对于施测,在线考试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不需要试卷印刷、运输保密等环节;阅卷效率较高,有些在线考试已经实现了自动评分,可以节约大量的评卷费用和时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线考试是未来考试模式的发展方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代传统的纸笔测试。

到目前为止,在英语在线测试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主办的托福和GRE考试,国内还没有很成功的大规模考试系统案例。我国是英语学国,中国学习英语的人口数量全球最多。2013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培训消费群体,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市值已经超过300亿元 。对于这么庞大的英语学习群体,我们有必要探索开发我们自己的英语在线测试体系。本课题组以此为研究目标,做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内容即是我们的探索成果。

英语在线考试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英语在线测试自然而然地就被提上了日程。到现在为止,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综观这方面的文献和成果,我们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英语在线测试还停留在科研探索阶段,主要表现为关于系统开发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计算机编程方向的硕士论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文献很少;另一方面,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成果显示,开发的在线评测系统大多是小规模,很多都是在自己学校和院系试用的,没有做到大面积推广,而且大多数系统只针对听力、阅读和写作的测试,口语没有被包括在其中。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语在线评测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方面很多,包括试题库的建设、网站架构、程序设计、市场推广等,需要多方面人力物力的投入。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这个事情都不会成功。比如,在线评测需要电脑终端,如果一所学校连电脑都没有,他们是无法参加这个评测的。国家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并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所以,英语在线评测也应及时跟上国家发展的脉搏,在科研和实践方面做出表率。

其次,英语在线评测不能大规模使用的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没有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协调。如果政府管理部门认识到在线评测的优势,未来取代传统的大规模考试中的纸笔测试是非常有可能的。另外,我国英语考试众多,且相互之间不认可、不抵用,导致我们不管是升学、毕业、入职、升职还是出国,都需要参加相应的英语考试,这一点一直被人所诟病。正因为此,教育部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有所行动,试图解决这个矛盾。2014年10月30日,教育部组织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力图建立统一的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实现我国外语教育与测评的 “车同轨、量同衡” 。如果我们实行统一测评体系下的在线测试系统,上面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再次,中国的英语在线测评系统没有成功的原因在于缺乏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存在设计缺陷,不够人性化,不注重用户体验,导致了它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比如,目前报道的现行系统中都没有专门的反馈系统。参试者参加完考试之后,最多只能得到一个分数,与学习者和教师没有形成互动。另外,在线系统中客观题比较容易实现,主观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主观题的判分,还需要人工干预。另外,口语部分不容易施测,尤其是口试的评判也需要人工完成。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尝试开发了自己的系统,命名为“HiE测评系统”,力图避免以上的缺陷,即使不能完全避免,也在最大程度上进行优化。

HiE测评系统

1. 研发背景

2013年初,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启动了一项重大语言教学类项目――“海淀英语学习社区建设” (简称“海e社区”)。本项目的目的是针对海淀区中小学英语听说互动教学及测评系统开展工具研发及实验研究,研究海淀区中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并基于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灵活性、交互性,实现英语听说的个性化和互动式教学。

北师大团队从2014年1月开始承建海e社区的测评系统,即HiE测评系统。本子项目的最终目标是研制开发一套完整的英语综合能力在线评测系统。此系统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人机互动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全自动的英语能力在线测评和反馈。除了个别的口试题型(如自由问答)和作文题需要人工干预外,其他部分都可以实现自动评分。本系统可以在保证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实现自动组卷,并为每一位参试者提供成绩分析和反馈报告,为参试者提供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为其今后的学习指明努力的方向。具体项目内容包括测试框架研制、样题研制、命题人员培训、试题验收和审核、试测、评分标准的制定。

2. 系统简介

经过充分的需求调研、原型设计和研发调试,目前HiE测评系统已完成阶段性开发任务并上线(网址为http://)。HiE测评系统作为海e社区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其入口直接集成在海e社区的导航栏目上。教师可通过 “测评”栏目进入测评中心,学生则可通过“测评中心”的栏目入口进入(如图1、图2)。

图1 教师端入口界面

图2 学生端入口界面

测评流程体系构架包含教师组卷和分发流程、学生上机考试流程、教师管理和阅卷流程、测评结果反馈等过程。这些流程及功能都与测评云端服务器链接,进行实时精准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即时性的测评过程(如图3)。

图3 测评体系架构

从测评系统功能上划分,“测评中心”主要包含组卷系统、考务系统、阅卷系统和反馈系统四个子系统。其中,组卷系统包含了题库模块、组卷模块、分发模块;考务系统包含了题型模块、流控模块、收卷模块;阅卷系统包含了自动阅卷模块和人工阅卷模块;反馈系统包含了统计模块、分析模块、反馈模块和查询模块(如图4)。

图4 测评功能构架

3. 试测数据分析

2014年10月17日,项目组在北京市某中学进行了首次试测活动。

(1)参试者基本情况

选取了初中三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为了避免出现水平偏差,打乱了班级差异,全部按学号的单双号进行抽取,分成两组,单号组41人,双号组39人。为了确保两组的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期中考试成绩做了一个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p=.869(>.05),表示两组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

试测当天,两个组做了不同的试题,单号组参加在线测试(机考),双号参加纸笔考试(笔考),机考使用的是HiE-4的样题,笔考使用的是KET(剑桥英语等级考试 Key English Test)。

(2)内部效度检验

为了验证HiE试题的有效性,我们根据参加机考的学生答题和得分情况,做了试题内容一致性检验,如表3所示。

由统计数据可知,本套试题的内部一致性检验得分为α=0.736。总体说来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看来,影响该信度指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考生样本量较小(共41人);第二,试测当天,因网络故障,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答题,有一部分考生的听力或口语部分没有记录。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试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仍然达到了0.7以上,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如果将来进一步改善机考条件,改进考试流程控制,我们确信内部效度得分还能提高。

(3)外部效度检验

首先,比较了期中考试与KET的相关性,找出既参加期中考试,又参加了KET笔试的同一组学生的数据,比较它们的相关性,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KET与期中考试的相关性

KET成绩 期中考试

KET成绩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1

39 .933**

.000

39

期中考试 Pearson 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N .933**

.000

39 1

39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Pearson相关系数为.933,在.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因为KET是很权威的国际考试,期中考试与其相关系数得分很高,说明这次期中考试是非常可靠的。

然后,又将既参加期中考试,又参加了机考的同一组学生的成绩做了相关检验。因为期中考试没有考口语,所以机考的成绩中也剔除了口语的得分,最后的数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期中考试与机考的相关性

期中考试 机考(除口语)

期中考试 1

41 .647**

.000

41

机考

(除口语) .647**

.000

41 1

41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关系数为0.647,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这说明机考试题也是可靠的。

3. 优势分析

相比传统的纸笔测评,HiE测评系统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第一,以分层评价标准体系为核心。评价体系是决定学习行为取向的规范和准则,是评判学习活动效果的客观依据,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北师大团队在充分调研国际上通用的托福、雅思、SAT、剑桥英语以及《加拿大语言测试等级标准2000》《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欧洲语言共同参照框架》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基于国家课标,结合区域特色,研制了“HiE”六级评价标准体系,即HiE1-HiE6。其中HiE1-HiE2相当于小学英语的入口与出口,HiE3相当于初中中期水平,HiE4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HiE5相当于高中中期水平,HiE6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该评价体系围绕综合能力的考查开展,在难度和范围上略高于国内现有同类测评,整体上和国际二语习得测评标准接近。作为一个分层综合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它不以年级段为基准,只以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为考查目标,学生可以在任意年级参与测评,测评结果代表了学生的能力等级。

第二,以多维度评价标签为手段。为了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上述评价标准为基础,北师大团队对考题进行了缜密的设计。每道考题都从不同考查层面设计多维评价标签,包括知识点构成、语言技能分项、认知能力等级、难度级别、综合能力覆盖等。这些评价标签的属性结合测评结果,既能够宏观地分析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又能够从各个维度上对学生的分项能力进行评价。所有考题都由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英语教研员、英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线英语教师负责完成,北师大专家负责审定工作。

第三,以网络化测评模式为载体。和传统的纸笔考试模式不同,HiE测评系统完全基于网络环境,在整体框架上包括组卷系统、考务系统、阅卷系统、反馈系统,在试题类型上覆盖听说读写各个环节,在考试过程中支持自动组卷,在阅卷过程中支持部分主观题型如口语题型和全部客观题型的自动评阅。它跨越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使得测评的组织和管理更加便捷高效。相比传统纸笔考,它能够收集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从而支持后续服务的提供。

第四,以基于数据的多级反馈为目的。反馈是HiE测评系统的核心输出目标。通过评价标准体系中各项能力标签的构建和后台数据的分析挖掘,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基于学生测评过程和结果的反馈信息,同时结合多次测评的过程性分析和群体性测评数据的综合结果,实现为每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测评报告,为每位老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反馈,为每所学校提供准确的质量分析,为每个区域提供详实的教学评估的多级反馈功能。

结 语

HiE测评系统参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结合当前国际英语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基于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的相关研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人机互动技术,避免了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性;可以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机构、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提供英语学习效果的相关信息;是当前测评领域从“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促学评价”,乃至“以评带学”的重要实践。

参考文献

邹宏.基于WEB的英语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12.

张瑞.英语在线考试及批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9.

周颖.自动组卷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

周越美,孙晓龙,张韧弦.写作课程的无纸化考试研究[J]. 外语界. 2009(3).

朱音尔,张肖莹.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机考探索与实践[J]. 外语电化教学, 2009(2).

邱东林,季佩英,万江波,程寅.大学英语听说机考尝试[J]. 外语界. 2005(4).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7篇

教学档案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种教学评价手段曾受到欧美教育界的普遍推崇,国外学者也曾把教学档案的评价作用运用到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目前,国外学者对英语教学档案的研究已经由传统的纸质档案上升到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学档案。而且,国外的研究大都聚焦在教学档案的反思和评价功能上。在我国,许多研究者也认为教学档案是反思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评价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力工具[1]10。因为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师教学工作中点点滴滴的记载,汇集了教师的自我剖析以及同事、领导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材料,也是教师反思教学和完善教学的经验总结。查阅中国知网得知,从2001年到2012年篇名中含有教学档案的期刊论文共1224篇,但同一时间内篇名中含有英语教学档案的文章只有三篇。这足以说明,我国业内对教学档案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但针对英语教学档案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当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情况下,英语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媒介,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英语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的最基础科目之一。因此,本文将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创新高校英语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以期对高校的英语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高校英语电子教学档案的优势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教学档案应运而生。在继承传统纸质教学档案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基础上,电子教学档案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高校教师教学的相关材料,比如电子文档、演示文稿、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网页等,依托网络新媒介平台全球化、多元化、即时传播和随时互动的特性,以其灵活便捷和功能强大,势必成为高校教学档案的新模型,受到师生的追捧。电子教学档案没固定格式,每个学校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根据教学档案的功能分为两大类:教学改进型和教学评价型。电子教学档案的内容包括教学工作的阶段性评价、总体工作评价、教案、课件、教学成果集、作业批改情况、集体备课情况、听课情况、进修情况等。相对传统的纸质教学档案而言,电子教学档案更容易保存和携带,更便于教师对教学档案进行修改和补充,顺应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需求。

1.高校英语电子教学档案打破时空限制,便于存储和携带。电子教学档案多为word文档、excel表格、PPT演示文稿、音视频资料甚至网页,容量大,所占空间小,延长了教学档案的保存时间和保存范围。如果将教学档案存储在邮件中,或上传到网络中,做成精美的网页,就更不必担心教学档案的保存空间和时间的问题[2]14。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随机打开浏览,便于英语教师根据教学的进度和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

2.高校英语电子教学档案便于交流和监管。只要有电脑和网络,英语教师间可以随时随地互相查阅彼此的教学档案,学习对方的教学经验,吸取对方的教训,促进彼此教学技能的提高。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查阅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和英语老师沟通。这样,老师间,师生间的交流就非常便利,英语老师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资源共享;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沟通有无,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感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教学档案真正成为辅助英语教学的工具。二级学院和学校的领导也可以随机打开电脑上网查阅英语教师的教学档案整理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远程进行监督检查。

3.高校英语电子教学档案功能强大,灵活便捷。英语教学档案中少不了音频和视频资料,以往的传统纸质教学档案难以长期保存磁带或光盘中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而电子教学档案弥补了纸质教学档案的不足,再多的音频视频资料,也可以复制粘贴保存在电脑中或上传到网络中,其他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收听观看。英语教学教案、课件、教学心得,也可以供学生们和同事们学习。学生们参加的与英语有关的竞赛,演出的视频等,上传到网络中可以供大家共享学习,也为参赛同学更加努力学习英语增添了动力。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利用

目前的文献研究表明,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实行电子教学档案,业内对电子教学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评价功能上。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电子教学档案的模式和功能一定会更加广泛和多元。

1.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电子档案信息意识。英语教学档案信息复杂,教师在整理教学档案的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知识和管理技术。学校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对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进行教育和培训,学习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知识。二级学院和学校要不定期上网查阅和检查高校英语电子教学档案的归档情况,激发英语老师整理英语教学档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督促英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教学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杜绝抽查档案时临时突击,编造资料的情况发现。

2.制定英语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根据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归档文件整体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以制度来约束教学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设立高校英语教学档案的评比制度,奖惩结合,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档案是一种动态的存在方式,如何科学合理地监管指导是高校档案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难题。笔者认为,高校英语电子教学档案的收集要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同步进行,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是三个关键时期。另外,高校英语教师也要注意平时教学资料数字化信息的积累。

3.计算机专业人员介入英语电子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英语是高校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涉及的学生人数和教师人数之多在各个高校都是首屈一指的。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任课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计算机专业人员通晓网络技术、程序管理和网页制作,通过网络系统管理英语教学档案能够短时间内把纷繁复杂的英语教学资料做归档处理和分类统计,便于读者浏览和阅读。近年来,我国英语教育界开始借鉴西方国家对于教学档案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英语教学档案做了尝试性研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英语电子教学档案目前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希望本文的探索对推进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档案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 英语 教学方法 创新

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唯有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立足当下,放眼世界,努力探寻切合本校实际、适应时展的教学新方法,才能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改革和持续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区分层次性,注重参与性,体现时代性。

一、课堂的导入要引人入胜

课堂的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好的导入犹如电影的精彩“花絮”;犹如学术论文之前的“摘要”;犹如电视剧的下集预告;犹如听评书听到正兴致时,猛的听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总之,完美的导入要悬念叠出,还要引人入胜。

导入必须为教学的主体部分抛砖引玉,但不可喧宾夺主。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如:音乐导入法、视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景导入法、讨论导入法、案例导入法等。教师要运用导入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想知道为什么?怎么办?且想听老师继续分解。教师设计导入内容要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探索新的知识,聚精会神地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别开生面的导入环节。

运用“以听导说”教学方法,助推口语教学有形化,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科学地运用“以听导说”的教学方法,重点进行听力训练,让学生多听多讲,在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中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打下了口语坚实的基本功,为以后更牢固地掌握英语口语技巧,进行流畅的口语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采用“以听导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口语课的首要条件是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学习动力。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因为胆小,不愿当众开口说英语,针对此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用英语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听多说的英Z交流氛围。其次,要精选教学材料。可以选取语言简洁,易于模仿的广告语,也可以选取经典电影中的精彩对话,如:电影《简爱》、《战争与和平》等。还可以选取一些名人名言或是幽默短信等进行交流。

教师要遵循以听力为主的原则。因为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听与说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在听懂的基础上,才能有利于开口,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教师还要采用科学的测试方式获取学生学习的情况与信息,只有了解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之后,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式与手段,以科学的教育规律,将无形变有形,使英语口语教学更加有形。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剪裁,寻找合适的切人点,设置合理的模拟情境,灵活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情景模拟,让学生立足模拟的语言环境,解决现实生活种的实际问题。

(一)项目推进式教学法。开展项目推进式体验教学,将项目课题的运作引进相关章节内容,锻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团队精神。例如,教师以“某一旅游景点介绍”为项目主题,要求学生划分团队,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从景点的主要介绍、路线的总体设计、团队人员的分工与协作、活动经费的预算等方面让学生就“某一个旅游主题”做成PPT,然后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演讲、展示,并现场回答其他项目学生的提问。这种方法既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也能充分锻炼学生的临场使用英语的反应能力。

(二)竞赛式教学法。竞赛式教学法将竞争精神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竞赛游戏中掌握知识的要点和重点,把握难点,激发潜能。它采用的方法有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问答比赛、听说写技能比赛等。例如预先在班级上让学生抽取3~4个演讲主题,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后,请学生到讲台即兴演讲,最后教师综合点评学生表现,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激发学生互相竞争奋发向上的情绪。

三、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词汇教学应该是趣味性和多样化的。老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自我剖析的能力,能够自己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老师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并把这种善于思考的习惯传授给学生。老师要善于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词汇教学的方法,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词汇的能力。

(一)利用实物、图片呈现词汇。展示实物、图片来教词汇,既生动、直观,又省时间,这些东西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根据科学规律记忆单词。利用拼读规律和联想记忆单词;利用派生词、兼类词、合成词、同类词、缩略词等,归纳、总结词汇。大纲要求“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拼读规则拼写单词。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词类”。因此词汇教学应贯彻这一要求,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训练他们科学记忆和联想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归纳,如果有问题,教师可补充说明,但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辅助词汇教学。通过一些谚语、格言、绕口令、笑话、谜语等辅助词汇教学。经常使用同一种方法,学生会感觉乏味,效果减弱。所以,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就要经常地换一些教学方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多花些心思,平时也要多积累各种有趣的句子,只有这样日积月累。经过课堂上的反复试验、总结、改进,才能让课越讲越好。在恰当的时候使用歌曲、谚语、谜语等活跃一下气氛,对教授单词很有帮助,但是不要花太多实践,也不要做太多题目,以免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通过语境教词汇。教授词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句子和文章,不能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单词表。教材主张在语境中学习单词,老师讲解的时候尽量用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这样更加直接,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记忆。

(五)在生活中学习词汇。把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给学生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鼓励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也能加深他们对团队合作的理解。让学生小组讨论,补充横线上的内容,这样可使学生用已知的常识,用英语来解决问题。

(六)用框架结构图学习词汇。复习、归纳对词汇的巩固和加深理解很重要。老师可以通过框架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尽量多的主动思考、发现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再进行核对和总结。

(七)通过写来巩固词汇。在英语词汇教学里,笔头练习必不可少。老师可以通过听写、默写单词、翻译、造句等多种形式做笔头练习,给出关键词,让学生自由作文也是很好的方法。

四、科学进行课程设置

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下,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若能掌握高超的英语表达能力,无疑会极大的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校不仅要关注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还应当合理安排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育内容,为其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合理的课时。同时,还要设置英语文化课、英语语言课等选修课程,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机会,还可以组织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使他们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五、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科学运用

2016年6月,教育部研究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要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要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

高校英语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培训与自学等形式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条件;为课外与学生在互联网上的交流、答疑、解惑奠定基础;为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创新发挥这种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著名作家作品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和文字,让学生可以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中全面了解作家和作品。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有关作品或作家的电影,增加学生对作品的了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观看一些有关英语国家风俗、文化、历史、地理等内容的影片,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多媒体为大学生播放歌曲,让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写下歌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听力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口语课堂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获取到正宗的具有各民族风格的原汁原味的语言信息,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丰富多彩的“案例教学法”尝试,学生在多媒体播放的案例中接受了地道的西方文化与习俗,增强他们口语表达的丰富性。

教学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着无不比拟的优势,它将口语学习材料以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及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生动、逼真、形象、具体的情境中寓教于乐,可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乐于交际的积极性,并可以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交流活动

若要增强大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高校可以举办多样化的英语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交流平台和机会。例如,可以举办英语辩论赛,让学生根据某一观点用英语进行辩论。或组织大学生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英语交流,这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文化视野,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举办英语话剧比赛,让大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或英语作品进行话剧表演。或结合重大节日,举办英语演讲赛,并根据比赛结果,进行适当的奖励,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成就感。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够增添大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七、以元认知自我监控策略培养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是语言输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较少进行针对英语写作能力的专门训练,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在写作中元认知的策略运用不足,受母语思维模式、写作工具性动机和写作过程中策略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写作技能较差。根据国外学者Zimmerman&和Risemberg的研究,自我监控策略在写前、写中以及写后活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而这正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和学生写作时常常忽视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写作的结果,而常常忽略了写作的认知过程。

元认知自我监控策略是由西方语言学家Zimmerman提出,指某一客观事物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其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元认知自我监控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有很好地帮助。因为:自我监控的几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习者逐步养成了自我检测的写作习惯,并最终内化成了一种规则。当学习者再次写作时,他会自觉地运用此规则。策略由促使W习者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自我监控学习实际上包括了学习者认知活动的自我调整的意识和自我修正的意识。它是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顺利完成,达到学习目标,自觉运用元认知、调整学习动机和策略的过程。它是以自我修改为基础的重要的认知过程。通过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内化了自我修正地能力。尽管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但通过自我监控的训练,学习者能够意识到写作是一个内容充实、结构有条理和用词准确的运用过程,从而树立他们的写作的关注点,提高写作的意识。

八、构造“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构建新型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教学界接纳和认同。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如何去教”,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史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体验。与此不相适应的问题有: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是1:130,学生多,教师少的现象突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未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强,更多的是埋头苦做四、六级考试的题集,很少会将职场英语、日常英语、生活英语等作为学习重点。这些都阻碍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旨在创建融合听说写、场景模拟、项目驱动的六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和实践学习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要坚持英语课程建设与其人才培养相协调;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学习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英语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针,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大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交流培养急需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现代技术 教学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融合运用而形成的技术,能够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以及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传播和使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英语教学的生动化、形象化以及具体化,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1]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是目前唯一的国际标准语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英语作为唯一通用的交流方式,就变得尤其重要。英语的通用性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交流上,在很多的计算机语言、科技术语中都有用到英语。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的学术论文超过了85%的使用的英语发表。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英语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大学英语教育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进行学习,能够扩展当代大学生的视野,对当代大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都是我国教育重点发展的科目。2007年,我国教育部曾经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这个要求里面是这样规定的:大学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

二、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现状

我国英语教学已经逐步走到一个兴盛的时期。民国时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等各种新思潮的出现与兴起,欧美各种科学文化进入中国。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整体形势动荡,所以大学英语教育陷入了瓶颈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了WTO,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发展。1977年,随着高考制的恢复,大学英语教育热潮出现。八十年代,我国根据国家发展的要求和情况,对大学英语教育制度出了相关的政策,大致规定了大学英语教育的培养方向。九十年代,我国又对大学英语的内容进行了充实,使大学英语逐步发展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朝着实用性不断发展,增加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内容,教育的重点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化,使的大学英语教育发展越来越迅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在教学方式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其发展速度依然不能满足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提出的要求,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交流是语音的功能和最终目的,所以大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外的文化知识,为中国和外国的科技文化、人文等建筑起桥梁。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建筑的这座桥梁并不是很完美,教育现状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3]

1.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仍占主体地位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虽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教学改革针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作了调整,把学生变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提倡主动学习。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所以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在现阶段并未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灌入式学习依旧存在。

2.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仍旧以读写为主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出要以听说为主,改变传统的读写为主的学习方式。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听说的重视度不够高,通常还是以读写为主,听说辅助读写进行学习,不利于学生英语实践英语能力的提升,而且不光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这一点问题,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这个问题也相当严重。

3.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不足

大学教学资源包括了课本与教师教材等,虽然目前的教学资源种类繁多,但是还存在很多没有经过科学编写的教材,而且关于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的资源并不多见。

4.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主要依据闭卷考试对学生学习效果予以评价,经过教学改革后,其评价方式也有所变化,形成了现在的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新的评价方式,但事实上,新的评价法依然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阶段性评价比重在总比重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阶段性评价流于表面,教师主观意识影响力大,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4]

三、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分析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学基本上是讲解――练习――输出的固定模式,不断重复进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了新的方向。现代信息技术目前可以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能够作为协作歇息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能够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等。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师生角色的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首先要完全调换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增强英语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以及互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由讲授灌输式教学转为引导型综合训练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提高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由知识传授灌输转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铺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究,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与教师主动交流,在得到教师帮助与指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从而促使英语综合水平得以提高。

2.教学内容的改革

要把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从读写为主改革为听说为主。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引导学生正确构建英语知识结构外,还需要进行听说训练,利用音乐、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结合使用,综合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相关的视频、音乐播放软件,让学生根据电脑所给出的图片、声音或者视频选择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给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设置音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口语训练上,可以进行情景设置,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使用英语,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的情况下,结合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来决定教学内容。这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优势,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搜索,查找出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整理。[5]

3.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的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这种条件下开展英语教学必然使会使得教学手段多样化。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衍生的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提供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英语教学资源的共享不受地域限制。比如,教育信息化使用最多的校园网、网络图书馆、网上远程教学等等,但这些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硬件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目前网络上存在的有用信息很多,远远超过教师在教学中展示的PPT以及书本知识内容,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资源,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不断进行充实,从而增大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网络平台来与学生进行教学成果共享,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成果辅助自己的学习英语,从而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中资源共享的最大化。[6]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多媒体不仅仅只是教师演示和讲解的辅助工具,也逐渐成为了指导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目前大学英语主要的教学手段使用PPT展示,那么还可以加入影音,教师可以自己制作适合教学内容的音频等等,积极创新,从而丰富教学手段,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为成功。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多媒体设备设置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通过增强师生的互动,拉近师生的距离。

4.教学环境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环境具有落后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走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大学英语环境的改善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比如说建设英语活动室,学生可以通过英语活动室来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通过定期开展英语活动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设置疑问进行探究,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5.教学监控体系的改革

教学监控体系可以从教师监控、大学生自我监控、学生互控入手。

5.1教师监控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知道和帮助学生实行有的自我监控,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QQ、EMS、Email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5.2学生自我监控

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要学会自己进行学习目标的设定,制定大学英语的学习计划。要注意的是,制定的计划一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计划进度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网上查找解疑,也可以在线和教师进行交流。对于计划的某一阶段学习完成后,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网上测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也可以自己在网上资源库中搜索相关的试卷等测试资料进行检测,这样能够实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成为下一步的计划的制定依据。

5.3学生互控

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监控一般可以分为相互监督和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的平台,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网上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将自己所拥有的学习资料以及学习心得与同学分享,同时,可以互相检查学习进度,对学习测试的结果进行互评。

6.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科学、客观且准确的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上教育逐渐兴起,在网上运行的除了要有大量的学习软件外,还要有相应的练习和测试系统与之配套。在线测试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网络资源,以其大众化、现代化和方便快捷的特性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在线测试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与传统试卷考试评价方式相比,网络考试系统的评价方式可以动态管理各种考试信息,只要准备好足够的题目,就能够随机生成各种想要的试卷。大学期间,英语学习时间较为宽松,因而在考试时间的设定上不能过于死板,网络考试系统能够使考生在规定时间段内的任意时间参加考试,保证了大学英语的参考率。另外,网络考试系统能够快速且准确阅卷,不会出现因为教师阅卷疲劳产生失误的现象,保证了阅卷的准确度,也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

结束语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大学英语改革,需要与当前社会发展相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目的,进而反过来促进大学英语更好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洁.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优势及前景[J].海外英语(上),2012,(8)

[2]邵凤芝,何苗.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大班教学模式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5)

[3]邵凤芝,何苗.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视、听、说”大班教学模式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5)

[4]赵海龙.民办应用型科技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15(5)

[5]刘子岚.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D].2012.

[6]陈蔓萍.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2013,(32)

作者简介:

英语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心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抓教学质量、抓内涵建设上来,开始了以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为主高职教育改革。随着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成为高职外语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作为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的高职英语教师正面临着教学改革与创新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提高高职英语教师整体素质适应改革的需要,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代中国高职外语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主动发展过程。成为教师是人生的一次旅途,而不是目的地,在这个路途中,教师需要终身学习,这一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从业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从一般的从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决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特殊性。那么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普通高校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差异。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专业情感的健全(李庆原等2006)。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处于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的交往和接触日益频繁。作为当今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媒介,是现代社会人类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在我国,英语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门必修文化课程。英语教学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高职英语是高职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必修文化课,高职英语教师承担着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社会和时代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师自身素质高低关系到是高职教育的成败,因此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具有紧迫性。

2.高职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由于近年来高职扩招,学生生源的复杂,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和高职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专在教学方法、手段上适时更新,同事还要钻研高职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英语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发展,教学方法、内容等在更新,作为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的教师也要不断成长发展,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当今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高职英语改革目的在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高专学生能力构成的主体是专业能力,英语应用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一个辅助部分。事实上就是学生的英语能力必须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及其可持续发展服务,这就明确了高职英语改革的方向是从基础英语向行业英语发展。行业英语教学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具有跨学科教学的性质,在其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某一行业主要岗位群相关的英语内容,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及专业水平的同时,还需主动了解相关行业基本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教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对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身存在的问题

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既有社会、学校等因素,又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自我发展需要作为内部动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本身。笔者将从内在因素的角度,归纳以下几个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发展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高职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师资严重短缺,结果导致高职英语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大多教师终日忙于备课,批改作业,应对各种教学检查,没有精力顾及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全面把握自身的专业发展情况,不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面对学生和高职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他们感到达不到要求而失去信心,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持顺其自然的态度。

2.教研能力薄弱

高职英语教师的教研能力是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形成重教轻研的现象。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高职英语教师有精力研究教学理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只有少部分迫于评职压力参与学术研究,大多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教研的消极态度不利于高职英语教师的个人发展。

3.行业知识缺乏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来源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或中职学校英语教师转型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他们涉足高职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对高职教育理念和相关行业了解甚少,教学中往往侧重纯语言的教授,出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要脱节,是英语教师对行业英语教学力不从心,这与高职英语改革的“职业性”“实践性”的趋势不符。

4.信息素养不高

随着多媒体网络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促使高职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大多高职英语教师了解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能积极参与信息知识的学习并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整体来讲,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相对滞后,信息化教学开发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还不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英语教学中还未得到充分利用,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与新时期外语教师的信息化背景下的专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马晓燕,杨善江 2010)

5.学习机会不多

高职英语教学师资力量的缺乏,让大量英语教师主要以教学开展为主,为了不耽误教学任务,学院提供给英语教师的学习培训机会很少,有机会也仅仅限于让课时较少的行政兼课教师参加,多数培训机会都提供给专业教师。学习机会少,信息资源少,不利于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

1.加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随着高职教育飞速发展,新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社会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各种变化,高职英语教师如果不树立自主发展意识,不自觉学习相关高职教育新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及信息技术的使用,他们就无法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树立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主动地采取相应的促进自我发展的手段和措施,实现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价值,并且这个过程贯穿整个教学生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己专业不断发展。自我发展需求是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自我需求意识被激活,他们才有可能迅速走向的成长、成熟与成功。

2.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提升自身科研教改能力

高职英语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既能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如果高职英语教师终日只是满足于日常教学任务,不学习高职教育理论,不关注高职外语教学发展趋势,不善于总结自己及他人的经验,不能与时俱进,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机械的“教书匠”,培育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因此,高职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总结反思英语教学实践,积累相关教学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是促使自己的科研教研能力不断提升。

3.增强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行业英语教学能力

由于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英语教师师资严重缺乏,英语教师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英语老师很少有机会进行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与行业联系不密切,缺乏“双师”素质,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指明了学生的英语能力要为专业职业能力提升及发展服务。在高职英语课程结构上提出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从高职英语现状来看,教师进行行业英语教学时,大多仍然是侧重于语言点的传授,机械的照着课本讲解,体现不了课程的专业性,常常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想能胜任行业英语教学,这就要求他们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积极主动研究高职英语教学规律、探索新的教学法,找专业教师学习行业相关教学内容,甚至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双师”素质,提行业英语教学能力。

4.积极争取学习培训机会,拓展专业执教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方法,才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师参加学习与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英语教师积极争取参与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可以让教师在短时间内了解高职外语发展的趋势,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5、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高职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师要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整合,积极开发适合专业的校本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促进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渝水职院2013年度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K201309)

参考文献:

[1]童丽玲,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6

[2]黎维红, 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途径[J] . 黑龙江高教研究,2 0 11,第10期

[3]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第4期

[4]刘春霞,高职高专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思考[J]世纪桥,2011第7期

[5]曹冬梅,张青莲等,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探讨,

[6]褚小宝,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08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叶小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09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上一篇:小学电教信息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