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范文

时间:2023-03-15 18:22:38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范文第1篇

简单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新闻热点组织实施报道的策划活动。近年来,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竞争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通过策划重新整合信息资源,深度挖掘选题内涵,使新闻报道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极大拓展。一些新闻报道的选题角度或策划思路,对图书的选题策划很有借鉴意义。

新闻报道策划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优秀的新闻作品,必然要紧扣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探讨与读者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热点话题。同样,出版业与时代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一些热销书籍往往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在抗击非典期间,关于非典方面的新闻报道很多,从非典疫情动态、防范措施到非典给人际关系、民众心理带来的种种变化,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典成了这一时期新闻报道策划的首要题材,同时也成就了一批抓住这一动向的畅销图书,如中国商业出版社推出的《紧急防治非典型肺炎》、北京出版社的《非典型肺炎预防手册》等等。

新闻报道策划要具备敏锐的前瞻性。失去前瞻性,就无法在信息传播中抢得先机。无论新闻报道策划人还是图书选题策划人,都要有发现新闻的能力,以及洞察新闻事件走向的能力,还要对可能发生的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如讣闻)做出预测。《纽约时报》十分重视其讣闻版,备有3个记者提前预写社会各界名人的讣闻。2005年10月17日晚7时06分,巴金逝世,当晚9时成都晚报即推出了百版《巴金逝世号外》。虽然该报总编辑夏旗舰表示,“快速反应出版《巴金逝世号外》,应归功于成都晚报长期以来对严肃文学以及对文学巨匠保持的高度关注,以及营造强烈人文关怀氛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副刊部的工作人员,其中有诗人、有学者、有评论家,他们长期关注和研究巴金先生的生平、著作、影响,因此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汇集翔实的资料,精确定位报道框架,采访巴金生前亲人与文友……”然而,对于熟知报纸出版流程的内行人来说,一看便知,这样大的动作,如果事先没有相当充分的准备,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无论如何是无法完成的。而图书所需的出版时间比报纸的出版时间还要长得多,因此,选题的前瞻性对图书策划人来说更加重要。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各大报纸纷纷刊发了纪念抗战胜利的独家策划,如南方日报5月9日推出“二战胜利60周年特刊”。而早在2003年初,人民出版社就策划了相关图书的选题。2005年4月开始,该社组织编著出版的一大批图书相继面世,包括总字数220万字的《抗日战争历史纪实丛书》、《苏联出兵东北始末》《南京大屠杀》(简体中文版)等,到8月份,计划内的十几种书籍全部出齐。

新闻报道策划强调时效性。时效是衡量突发事件报道水平的首要标准,谁能最先、最快报道某一突发事件,谁就是赢家,谁就在竞争中取得了至少一半的成功。图书策划也不例外。新华出版社的《下台内幕》一书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去年4月底5月初,连战率领大陆访问团在大陆访问。这是连战自1945年离开大陆后60年来首次再度踏足大陆,也是自1949年以来中国主席首次访问大陆,其意义不言而喻。4月26日,连战访问团抵达大陆,5月1日,新华出版社即推出了《下台内幕》一书,其速度之快,令人惊诧。

新闻报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融合新闻报道;记者;融合思维

一、绪言

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们需要具备新闻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各种不同的媒介产生了融合,这让传统的新闻媒体收到了不小的冲击。同时,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又产生了新的新闻报道模式――融合新闻报道,融合新闻报道的出现给记者们带来了不小的难题,记者,一个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的职业,要如何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生存,如何适应融合新闻报道这样新的报道模式,这都是媒介融合带给记者的考验,于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记者们需要去掌握更多的能力技巧,去发展更多符合融合新闻报道的素养,以期成为更加适应时展的全媒体记者。于是,在传统记者的基础上,媒体行业对新媒体时代的全媒体记者提出了更深一层的要求,本文将浅析融合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掌握的技术和需要拥有的能力,这是记者行业的一次挑战。

二、融合新闻的界定

在数字技术还没有出现时,传媒产品中,报纸是文字和图片的载物,广播播放音频,电视播放视频,这些不同的媒介的传播渠道和内容都不同,在当时是没有办法直接兼容彼此的,然而数字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些传媒产品之间的壁垒,使它们逐渐走向融合,走向一种合作模式,这也就是“媒介融合”的出现。媒介融合的方式有很多,总结概括可以分成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而内容融合这一方式中,从物理形态上看,可以分成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而从媒介载体上看,分为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融合新闻”是媒介融合环境下内容融合的产物,这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是将多种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多渠道的方式传播新闻,它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以及GPS 等多媒体产品形式的新闻形态被称为媒介融合的“终端新闻产物”。 “融合新闻”在个体层面的标志是哪些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超级记者”,这些人在美国还有“背包记者”等多种称号,他们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这也就意味着在融合新闻报道中,记者不能够仅仅只是完成采访、写作任务等,融合新闻报道中从前期采访,到制作新闻,考虑新闻中融合哪些元素,以及受众的接受程度,到后期放到什么平台上,如何展示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记者来完成,这不仅考验着记者的专业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同时还要求记者掌握并扩展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求具备更能适应时展的更加完善的全媒体能力素养。

三、融合新闻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融合新闻报道模式的出现对记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求一个更全面,更优秀的全媒体记者。

1.融合性思维模式

一则新闻适不适合以融合新闻的形式进行报道,或者说没有必要以融合新闻报道方式来报道,这就需要记者在了解事件整个的发生经过后,要能分析在整个事件中能不能融入多媒体元素,除了文字还能否加入其他的更直观的,更富含视觉元素的形式来达到传播效果。如微博上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就是很好的融合新闻报道素材,在这个事件中,多媒体元素非常丰富,一来它有车载摄像,也就是有了音频和视频,同时整个事件中剧情反转多,这样的新闻以融合新闻的模式进行报道会增加更多的看点。在判断之后,再分析其中的看点,惊爆点,分析该以怎样的融合新闻表现方式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于是对于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记者可以结合两车的驾驶轨迹做出GPS导航图进行图解分析,在几个关键的男司机被强行别车的事件点处配上视频和文字解说,增加观众的现场感,使观众深入到事件中去,同时还可以配上和交通安全相关的扩展链接,提供给受众更丰富的信息。

2.多媒体操控和识别能力

不同媒体的技术运用和传播特点是不同的,因此也会导致同则新闻,它的内容,结构,传播形式和受众的不同。记者除了基本的新闻业务能力需要掌握之外,还要能熟练地掌握各种媒体的运用技巧,清楚在不同的媒体上报道会产生哪些不同的效果。如一则新闻要报道时,在内容上是以文字为主,还是图片,还是视频,如何选择,如何结合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加有深度有内涵,更加完整。在考虑内容的结合的同时考虑其和传播渠道的搭配,因为不同渠道的传播效果不同。比如通过手机客户端传播时,如微博等手机应用软件上,受众多是在碎片化的时间段看一看,这时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和专注度不一定高,同时也因为手指滑动屏幕的频率较高,对信息的摄取呈碎片化状态。这时记者就要选出新闻中最出彩的部分,配上短小精悍的文字和图片,或是小段的视频来对整个事件进行高度概括,以求留下印象;而在电视上报道新闻时,受众大多靠在沙发上,享受休闲的时光,这个时候,受众是处于一个长时间的休闲状态,那么就可以推出专题式的,故事性较强的长篇幅的报道;而当人们浏览网页时,这时人们处在一种“前倾体验”之中,身体前倾,盯着电脑屏幕,状态相比于电视和手机要更加专注,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推出深度报道,可以有长篇的文字,配以图片,音频解说,视频介绍等,不仅可以让受众了解到更全面的更深入的报道,同时也能够加深受众对新闻的印象。所以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媒体,搭配起来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记者要熟练操控各种媒体,并熟练搭配,见机推送。

3.能与受众互动

互动性在融合新闻报道中是举足轻重的部分,因为在融合新闻中对于受众体验是非常注重的。一名记者通过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等的融合,再挑选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渠道,这么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就是为了能让新闻更加完善并让受众最大程度的了解新闻的内容,所以融合新闻报道是需要得到受众的反馈的报道,且它的互动性的存在更是为了让受众不再只是单纯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在接收信息后,对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回应,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当记者收到了这样的反馈后,可以从中把握到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的不同接受习惯,清楚自己的新闻哪里做得好,哪里有欠缺,并思考如何在下一次报道中增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提高受众的接收程度。

4.自我定位更精准

新媒体时代,传者和受者的角色都产生了变化,再也不是传统的传者到受者了,更多的是双向互动的局面,传者可以是受者,受者也可以是传者,新闻的人同时也可以是接收新闻的人。尤其在融合新闻报道中,记者不仅仅只是新闻的发现者了,同时也是制作者,者,组织者。在融合新闻中记者要根据自己搜集的各种资料,图片,音视频等进行编排组合,使新闻中的视觉元素与文字元素交融,是新闻更加的直观和形象,在这时,记者就是新闻的制作者,之后记者在不同的平台上新闻,是新闻的者。对于组织者的理解有两点,一点是组织新闻材料,根据新闻要报道的内容来进行内容组合,一点是从受众中组织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记者要做的不仅仅是把一切报道资源掌握在受众,而是要去相信受众,为他们提供报道的窗口和平台,此时此刻,记者就可以从各个受众的反馈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四、挑战与机遇并存

每个时代,每个产业,每个职业都会在发展中遇到或大或小的挑战,媒介融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报道就是对记者行业的一次挑战,记者们可以在这次挑战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技能,在挑战中取得进步,在挑战中谋得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2009年10月第一版.197.

[2]蔡雯.《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今传媒》.2006, 28(11):11-13.

[3]王君超.《融合新闻的定义、事件与改进途径》.《中国报业》.2014(9):75-75.

[4]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国记者》. 2007(1).

新闻报道范文第3篇

新闻界对新闻与新闻报道未做严格区分是造成新闻学理论一定程度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在《新闻本体论纲》[1]中提出:新闻与新闻报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新闻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属社会存在范畴;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表象和陈述,是对新闻所做的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关于“新闻”,我在《论纲》中已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试图进一步对新闻报道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行重新审视。 一 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2]中区分了“两种新闻定义”,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信息”,另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并正确地指出,前者指的是新闻的实质内容,后者指的是新闻的表现形式。但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李仅仅抓住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没有看到两者间的对立和矛盾,而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上,李注重的恰恰是形式而非内容,因此,最终不但并未真正将新闻与新闻报道区分开来,而且把新闻的实质内容统一到了它的表现形式——新闻报道上。 现在我暂且把区分新闻与新闻报道的任务放一放,先来讨论一下新闻学说界普遍认可的关于新闻定义的两个基本观点。它们似乎就像计算机语言中的默认点(default positions),人们不假思索就持有这些观点,因而任何对这些观点的偏离都要求有意识的努力和令人信服的论证。一是新闻只能是信息或讯息,不能是事实,因为事实客观存在着,无法移动,如我们不可能将一场火灾或一次车祸搬来移去,而只能复制并传播关于它们的信息;二是新闻必须经过传播,即由这个人或这群人传播给那个人或那群人,不经过这种传播的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可能是新闻。 我想从对这两个默认点的发难开始。先看第一个问题。它涉及到我们长期以来对“事实”的基本认识。究竟什么是事实?什么样的事实是新闻学研究中有意义的事实?总结我在《论纲》中的观点:(一)事实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即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实际情况,如我们不能说“太阳”是事实,只能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事实;(二)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实际情况具有无庸置疑的客观性,不依赖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承认“自在事实”的存在;(三)但对人类社会来说,“自在事实”除了作为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经验和认识的无尽源泉便一无所用,包括新闻学在内的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哲学除外)中研究的事实只能是那些在社会实践中与人相遇、被人感知的事实,即“经验事实”。 现在让我们来看“经验事实”。“经验事实”一方面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或关系向人的呈现,另一方面又是人对这些属性和关系的把握和断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新闻学中所研究的事实并不只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或“自在之态”,而是为概念所接受、由主体断定的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的感性呈现,是被知觉到了的“自在之物”或“自在之态”,是知识经验中的“自在之物”或“自在之态”。这时的事实已不再是它自身发生、发展的自然史或某些物理、化学属性和关系的总和,不是只有通过自身某些能量、质量的投射才能得以传播的属态,而是通过命题能够加以断定、通过陈述可加以表达和传播的感性知识。感性知识的可传播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的分析能够成立,那么新闻学界普遍认为的事实不能复制和传播的观点就是错误的,而为此引进的“信息”概念也就是多余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用“信息”界定新闻的学者都会用“事实”来对信息做进一步的限定,都承认新闻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关于事实的信息”,因为信息这个概念实在太宽泛太模糊了。与其这样,为什么不直接用“事实”来定义新闻呢?根据我们的分析和理解,“关于事实的信息”其实就是“事实”,除此之外,实在想象不出它还能是别的什么东西。 引进“信息”概念据说还有一个“重大理论意义”,就是厘清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新闻的内容是信息,而宣传的内容是观点(观点难道不也是信息吗?)。但在我们看,澄清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根本就用不着画蛇添足地引进“信息”概念,而只需明确新闻就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即可。数千万年的共同社会实践为人们提供了经验外部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形式,这些被有的哲学家称之为“先验形式”的背景条件决定了人们对“经验事实”有着基本一致的认可度。正是在这种认可度范围,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是经验事实,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基本一致的认可度;新闻报道是具体的报道者(个人或组织)对经验事实的陈述,除了上述基本认识 形式外,其中还包含着报道者自身特殊的“认识形式”,可以说,绝大多数新闻报道都凝聚着报道者的思想观点。所以,抛开当初中国社会现实的政治根源不说,将新闻等同于宣传的理论根源在于将新闻等同于新闻报道,而不是缺少了一个“信息”概念的引进。最初引入这个概念的学者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试图找出一个计算新闻信息量的办法甚至公式,但20多年的实践表明,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 此外,我们还赞同余斯勇对用信息定义新闻提出的质疑:第一,作为一般的科学意义上的信息概念,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因为目前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世界上已经公开发表的“信息”定义,有人统计已有39种之多。更为滑稽的是,《牛津字典》在解释“信息”时说“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韦氏字典》也认为“信息就是在观察或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新闻和知识”。如此颠来倒去、相互借用,倒是越解释越糊涂。第二,用信息来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那么信息本身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它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就连信息论的创立者维纳自己也说不清楚:“什么是信息,信息不是精神的,也不是物质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信息”来定义“新闻”,至少也是不科学、不严肃的。第三,根据普通逻辑中“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定义规则,用“信息”定义“新闻”,就等于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3] 现在再看第二个问题。客观事实如果没有人报道和传播它是不是新闻?甘惜分说:“有了事实,有了发生于某地最新的重要事件,还不等于有了新闻。如果在遥远的荒无人烟的地区发生了一种重大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而不为人所知,没有任何人了解到它,更没有任何人把这件事传播开去,这件事就算湮没无闻,它构不成一种新闻。”[4]这大概是建国后学术界最早关于没有传播就没有新闻最明确、最权威的表述。乍一看,这话不无道理。但稍加推敲就会发现问题:这里的“事实”是“自在事实”还是“经验事实”?从“不为人所知,没有任何人了解到它”看,似乎是前者;从这一“变化”是“最新的”、“重要”和“重大的”等为人所断定的属性看,显然是后者。如果是前者,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它不应该是新闻学讨论的事实;如果是后者,我们认为它就不能“算湮没无闻”,因为它已向人显现,被人所闻,对所见所闻者来说,它就是新闻。我们认为,一个人或一群人亲历或直接经验的新鲜事实,对这个人或这群人来说就是新闻。《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破解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后,把道人肩上的褡裢抢过来背上,竟不回家,同疯道人飘飘而去。这件事(我们假设它是事实)“当下哄动街坊,众人当作新闻传说”。从逻辑次序看,是先有了“新闻”,再有了对它的“传说”。 街坊们亲历或经验的事实是新闻,而对事实的“传说”是新闻报道。道理似乎很简单:所谓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是先有了新闻的存在然后才有对新闻的报道和传播;所谓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同样如此。从发生学上说,新闻肯定是在先的东西,报道和传播是在后的东西。一个为人类所经验的事实,只要它有新闻价值,你不报道、不传播它仍是新闻。报道和传播是新闻扩散的前提条件,但不是新闻诞生的前提条件。试想,如果不事先获取新闻我们报道和传播什么?人类的先民最初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认识周围客观事物情况的,借助别人的经验增益自身是进化的结果、文明的标志,新闻传播是这种结果和标志的组成部分。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坚持认为,从本体论着眼,新闻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而且这里的经验首先是直接经验,如果一定要使用传播学术语,它属于人的“亲身传播”。 二 人是能够借助别人的经验增益自身的动物。即使是在规模比较小的社会里,也并非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直接经验到他想要了解或应该了解的各种自然和社会事件。这就需要间接经验,即借鉴别人的经验。任何事件或现象都有一定的时空界限和范围,处在不同时空范围的人们要了解这些事件或现象则不得不依赖于间接经验。这就是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存在的重要原因和理由。社会规模越是扩大,对间接经验的需要就越是增加,以至于当今社会不得不委托专门的人员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从事这项工作。 间接经验必须凭借一定的符号形式才能得以呈现和传播,而最精致的符号形式就是语言。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陈述,由于这种陈述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感性呈现对象,也就是客体刺激我们感觉器官而产生和形成的感觉图象,它必然是有真假的陈述即命题,所以新闻报道由命题构成。可以说,新闻是为命题所陈述和肯定的内容,新闻报道则是新闻的表述形式,两者既统一又对立,既相互一致又非一一对应,我们既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无视两者的重大本质差异把它们混为一谈。 说新闻是为命题所陈述和肯定的内容并不意味一切命题形式都适合陈述新闻内容,实际上,只有一部分命题才能成为新闻的基本表述形式。金岳霖在1941年发表的《论不同的逻辑》一文中把命题分为三种:特殊命题、普及命题(彭漪涟认为似是“普通命题”的印刷错误)和普遍命题。特殊命题断定特殊的事实,如“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贾庆林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一男子携带可疑爆炸物闯入路透社驻北京分社”等;普及命题或普通命题断定的是一时一地的普通情形,用以表示和肯定“历史总结”,亦即“历史上特殊事实的结合”,如“清朝人有发辫”、“今天这个班的所有女生都化了妆”等;普遍命题断定的是固然之理,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人必须饮食才能生存”等。[5]第一种命题用来断定一个特殊的事实,以特称陈述或单称陈述的形式出现,故曰特殊命题。第三种命题断定的是普遍的道理(包括理论、观点、一般规范等),以全称陈述的形式出现,故曰普遍命题。两者的区分比较明显。第二种命题即普通命题有些复杂,需要具体分析。普通命题不同于普遍命题。首先,普遍命题表达的内容超越特定的时空,象“人必须饮食才能生存”是不受特殊时空条件限制的;而普通命题则受特殊时空条件的限制,不具超越时空的普遍性,它表达的只是某一时段、某一范围内的某种普遍情形,象“今天这个班的所有女生都化了妆”仅限于“今天”和“这个班”。其次,普遍命题具有普遍的概括性和类推性,因此可能为将来更具概括性和类推性的命题所,如“地心说”为“日心说”所等;而普通命题是对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历史总结”,如果这一总结符合当时的实际,就不存在为将来的命题所的问题,如果“今天这个班的所有女生都化了妆”是真的,不管明天、后天这个班的女生是否化妆,该命题都不可能被。第三,普遍命题要求有普遍的事实根据,可以为实验和观察所反复证实;而普通命题只有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事实根据,超出这种条件的任何求证都是没有意义的。可见,虽然普通命题也具有全称陈述形式,但它不是普遍命题。 那么普通命题与特殊命题的区别何在,它们是否也能像特殊命题一样陈述一个经验事实呢?由于普通命题运用的是全称陈述的形式,它所断定的就不是一个特殊的经验事实。这样看来,这类命题既与表示一般理论的普遍命题不同,又与表示具体事实的特殊命题有别。金岳霖认为它是“介乎普遍与特殊之间的命题”,就与事实的关系而言,“这类的命题和普遍的命题两相比较,似乎与事实比较地接近些”。[6]但与我们论题相关的是,这类命题究竟是否肯定事实,如果是它们肯定的又是什么样的事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赞同彭漪涟在《事实论》中的分析:普通命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项表示的对象范围很广,以至于一个观察者不可能通过感性经验直接获得其要断定的全部内容,如“清人有发辫”这样的普通命题,对一个具体的观察者来说,就不可能通过对一个一个清朝人的直接观察得到确定,任何一个具体的观察者都无法保证它肯定了一件一件的特殊事实,即不能确证每一个清朝人都有发辫,所以这类普通命题“既不表示普遍的事实,也不肯定一件一件的特殊事实”。 [7]另一种是主项表示的对象范围较窄,一个具体的观察者可以通过感性经验直接获得其要断定的全部内容,如“这个班的所有女生都化了妆”,一个具有正常能力的观察者完全可以断定和确证该班每一个女生都化了妆,这类命题虽然不像特殊命题那样断定一个特殊的经验事实,但它能概括并确定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所有事实状况,即在一个狭窄的时空范围肯定了一件一件的特殊事实,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经验事实的结合。为叙述方便,我们把前者称为“广义普通命题”,后者称为“狭义普通命题”。 通过以上对命题的分析,不难得出,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只能是特殊命题和狭义普通命题所陈述的内容。由于狭义普通命题的全称陈述是有特定时空限制的,而且其时空范围十分有限,我们有理由把它视为有限范围内特殊命题的结合。因此我们认为,新闻的基本陈述形式是特殊命题,当然这种特殊命题必须与客观事物状况的感性呈现相符合,即必须是真的。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闻是真的特殊命题所陈述的内容,新闻报道是真的特殊命题以及由这类命题所组成的陈述形式。在一则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只有真的特殊命题所陈述的内容才可能是新闻内容,否则无论多么新鲜、重大都是非新闻内容。

三 新闻报道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可以理解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既互为表里,又并非一一对应。把它们割裂开来固然错误,不加区别地把它们混为一谈同样错误。 从理论上看,新闻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有四: 首先,新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新闻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根据前文的论述,新闻来自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来自“自在事实”;而新闻报道则是人脑对部分经验事实整理、加工和表象的结果,属于另一个环节上的东西。如图所示:

左边的三个椭圆中,最外层的大圆表示“自在事实”,中层的表示“经验事实”,最里层的代表“新闻事实”(本体论意义上的新闻);新闻报道者只是从新闻事实中选择一部分,有意识的进行整理、加工和表象,并通过适当的符号形式物化为新闻报道。右边的小椭圆代表具体的新闻报道,大圆代表抽象的新闻报道,即所有具体新闻报道的总和。当然,用具体的图形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总会有些问题。如上图中的“自在事实”实际上是无限的,而非有限的,“经验事实”则是不断扩展的、动态的等等。但该图至少清楚的表明,新闻与新闻报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环节,前者属于社会存在范畴,后者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其次,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此相对应,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这个问题早有学者指出过,甘惜分20多年前就列举了新华社和美联社关于北平解放的不同报道。不过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是从“事实”与“新闻”的关系而不是从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关系谈论这个问题的,在他们看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报道者对“事实”有不同的选择和判断。根据我们的观点,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新闻报道是真的特殊命题构成的陈述,简言之,新闻是事实,新闻报道是命题的陈述。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其根源在于同一事实可以用不同的命题来陈述。金岳霖论述该问题时举例说:“‘树在庙前’与‘庙在树后’不仅是两句句子,而且是两命题,可是,这两命题所断定的只是一件事实”。[8]这里似乎不存在对事实的不同选择和判断,“树在庙前”与“庙在树后”选择和判断的都是同一个事实。就是说,造成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本体论根源不在于新闻报道者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而在于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本身就是直接性与间接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就事物的客观情况以自己的样态向人们呈现来看,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就事物的客观情况为主体的概念接受并由其作出断定来看,它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作为新闻的“经验事实”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到了这里则体现为事实与命题的对立统一,即命题反映事实,但又不同于事实,事实集中体现了“经验事实”的客观内容方面,命题集中体现了“经验事实”的主观形式方面。主观形式又有普遍与特殊之分,作为普遍的认识形式,是人们在亿万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每一个认识主体所接受和认可,具有社会存在属性,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是建立在这种普遍认识形式基础上的;而特殊认识形式则受具体认识主体自身条件的制约,可能千差万别,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倾向性以及部分无意失实与此相关。 再次,内容无所谓真假,反映内容的形式则有真假。与此相对应,新闻报道有真假,新闻则无所谓真假。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事实只能是实存的,或者是过去存在过的,或者是现在存在的,不可能有一种过去和现在均未存在过的“事实”;从经验的层面看,人们对事实的把握是一种感性经验的直接把握,即通过感性直观经验事实。这种感性直观有人类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和亿万年的实践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学基础。正是这两大共同基础,我们将太阳从某类物体折射的光经验为“红”色,把有质量的物体脱离地球表面的移动称之为“飞行”,把超过一定分贝的声响认定为“噪音”等等。所以说感性直观经验对正常的社会成员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这是“经验事实”何以可能的原因所在。新闻报道由命题构成,而命题总是有真有假,否则就不是命题了。可见,所谓“新闻的真实性”其实是一个虚假范畴,新闻无所谓真假,假的就不是新闻,有真假的是新闻报道,所谓“假新闻”其实是假新闻报道。 最后,新闻报道带有报道者的主观感彩,新闻中没有这种色彩。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是人的感觉器官客观事实的直接接纳和把握,人的情感、价值等主观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无能为力,所谓“我们必须面对事实”正是这个道理。但是,当经验事实作为结果成为主体的“对象意识”时,主体的“自我意识”就开始纠缠这一“对象意识”,甚至干预“对象意识”。新闻报道是报道主体对经验事实的陈述,其间渗透着陈述者的主观自我意识。请看下面的三则消息的导语: 新华社: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环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 路透社:6月30日午夜时分,当查尔斯王储将香港归还中国时,英国结束了一度强大的大英帝国历史。美联社: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应该说,三家通讯社的记者所经验的事实并无主观感彩,而“经验事实”一旦成为记者的“对象意识”,就在他们“自我意识”的作用下,形成带有强烈感彩的陈述。 这里我们还有必要澄清一个理论问题。新闻报道“对应”或符合的究竟是“自在事实”还是“经验事实”?过去我们往往把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理解为“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似乎新闻报道直接反映客观“自在事实”,而且这种反映还必须是“可以查证”的。 根据我们的观点,新闻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新闻报道是新闻的的符号表现形式,它通过真的特殊命题所陈述的内容来反映和表达经验事实,就是说,新闻报道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而是报道者主观经验的事实。因此,新闻报道“对应”并“符合”的并非客观世界发生的事实,即“自在事实”,而是人的经验世界的事实,即“经验事实”。 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的这种间接关系也可以通过奥格登和李察兹的语义三角形得到进一步说明。在奥、李看,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所指对象通过概念为主体所接受,主体通过符号来表达概念。如果我们把语义三角形中的符号、主体(概念)和所指替换成报道、报道者和事实,其间的关系就非常清楚了:

从图中可见,新闻报道者与客观事实以及新闻报道直接发生关系,但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见解关系。从客观事实到新闻报道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新闻报道者经验事实阶段;其次是报道事实阶段。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由这两个阶段决定,即由经验事实的正确性和报道事实的准确性决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条件。 新闻报道所直接反映的并非客观事实本身,而是作为报道者的经验结果、被“自我意识”干预后的“对象意识”。这种“对象意识”的真实性不可能建立在“可查证性”基础上,而只能建立在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基础上。上述美联社导语中“焦虑不安和兴奋的”、“欢欣鼓舞的”、“捉摸不定的”等不具有可查证性,但却是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甚至不可缺少的陈述方式。这种“自我意识”纠缠和干预“对象意识”的情况几乎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都存在,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英勇的人民”、“反动派……遇到人民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等,显然是报道者“自我意识”纠缠和干预“对象意识”的结果。当然,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自我意识”必须要有某种程度的限制,具体怎样限制,限制到什么程度,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但“可查证性显然不能作为这种限制的依据。 注释: [1] 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2]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余斯勇《用信息定义新闻质疑》,载《新闻出版报》1999年1月19日 [4] 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第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5] 见《金岳霖学术论文选》,第55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 金岳霖《知识论》,第753、754页 [7] 金岳霖《知识论》,754页 [8] 《金岳霖学术论文选》,第53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新闻报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异同

新闻报道依照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新闻类型。就比如说,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域与范围来划分的,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而按新闻题材来划分的,综合报道、典型报道和述评性报道以及批评性报道;还有按新闻性质来划分的,政治新闻、军事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科教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以及文艺新闻,自2002年起又诞生了一种新的新闻报道类型民生新闻,由此国内各类媒体纷纷刮起了报道民生新闻的风,但民生新闻到底指的是什么新闻,它与社会新闻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笔者就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定义上的区别

虽然截至目前社会各界对于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但是在《新闻学大辞典》就把社会新闻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轶事的新闻。”而晚报与都市报等媒体最早定义的民生新闻就是“与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形态紧密相关的社会新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定义上看出来,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在内容上是有重叠的地方,而且都是围绕社会生活展开的报道,仅仅只是在报道的侧重点方面有所偏差而已。像报道民生新闻侧重的方向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事件,而报道社会新闻侧重的方向则是社会中发生的各类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二、报道特点与报道题材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有着报道题材广泛性和报道内容贴近性与通俗性的特点,但是由于社会新闻对于趣味性要求更高,并且时效性要求低,因此对于新闻素材的寻找可以跨越时空;然而民生新闻则相对而言更加注重服务性,对于舆论监督以及帮助解决民众实际问题是它主要的报道素材,另外关于民众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实时信息也是通过民生新闻来进行报道。

在报道题材方面,虽然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都比较注重报道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新闻事件,但是就具体选材上来说,两者选材的方向、角度以及层次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另,像是民生新闻就比较主张报道与民众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并且从旁帮助民众解决这些问题,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做贡献;而社会重新所注重的则是批判社会中的丑恶,赞扬社会中的真善美,以及对社会上一些奇闻趣事的报道。

三、报道角度与报道形式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报道的角度可以说是站在了“他者”的角度来看待所发的新闻事件,它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以社会学的角度来报道人与自然中所发生的奇异现象。而民生新闻则是以一种感同身受与利益相关的姿态来对待老百姓身边所发生的事件,最终进行新闻报道,它用最直接与最广泛的视角实现了媒体应有的上情下达功能,同时在媒体舆论监督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社会新闻一般出现的形式大多都在报纸上,特别是像都市报以及晚报这一类的报纸,采写与报道社会新闻多大都是都市报以及晚报的重头戏。而反观民生新闻,它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电视上,这样报道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民生新闻的侧重点为倾听民声,解决民众的疑难问题,因此通过相对比报纸更加具有现场感的媒体来进行报道会更具进舆论监督的效果。

此外,两者的报道角度也存在差异,社会新闻基于“他者”角度进行报道,报道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自然中的现象,让人们了解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件,将事件的发生过程全程呈现给受众知晓,报道过程中不掺杂其他的情感因素,是对事件的客观记录。民生新闻是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展开的报道,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公共道德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价值取向上的区别

社会新闻注重的是反应社会上的各种形态,因此有正面的报道,也有负面的报道,在新闻采写方面也更为看重它的真实性与鲜活性,然而民生新闻注重的则是本地区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者是本地区民众相关的新闻事件来作为采写的主要素材,因此它的报道更加本土化,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与负面新闻相区别,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来作为新闻采写的第一要素。

五、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很好的看出,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尽管在有些方面存在重叠与交叉的,并且追求的都是新闻的可近、可信、可用、可读以及可亲性,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在报道题材、报道角度等等一些方面的区别,因此做为媒体工作者我们应该要正确的区分两者的关系,让民众在进行新闻阅读时,能在快速的获取对自身有利的各种信息,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肇潮. 如何兼顾“新闻”与“宣传”――时政新闻的误区与对策[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09) .

[2]O荣臣. 论广播时政新闻在报道中的优势与创新[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2).

新闻报道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新闻策划决定着新闻进行采访时的目标与准则,起着无法代替的关键作用,详细的新闻采访策划,会使得采访人员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闻报道的细节内容,由于新闻上事件不是固定的,事件是能够伴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发展的,因此新闻策划不可过于繁多详细,不然会事与愿违,导致采访人员的想法被影响,束缚采访人员的思绪,无法激发采访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能力。采访者只能够呆板地完成策划的指定行为动作,若是采访过程太过依附策划,有心或者是没有意识地忽略采访现场显露的新的头绪、新的疑问,就无法发掘采访期间的亮点与节点,然而能否找到采访现场显露的新的头绪、新的疑问,通常都是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有时候采访人员投入了大量的汗水与精力策划来的新闻报道,大失所望,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其主要因素是新闻策划计划过于详细,采访人员无法完全地放开手脚,快速地整理采访思绪,因此新闻进行采访策划的要点就在于,明确采访的目标、思绪与要点,从而帮助采访人员清楚明白自己的工作所在。与此同时新闻策划人员也要思考实际情形的推动与发展,在编排策划的同时,要能够充分全面地思考多种形式的采访思绪与策划,能够找到新闻中的意义,让采访人员能够扩大思绪,看清身边的事实真相,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达到大众的需求。

二、新闻策划要激发创造性

新闻策划不单单是要明确采访的目标,而且还要明确采访的主题、形式等各个方面,才能够确定保证采访全部规划的顺利进行,这给选派出的采访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为时间安排很紧,接到的任务也比较重,有时候投入所有的精力也很难做好,所以要始终坚持策划和“三贴近”相互贯通融合,与采访人员互相沟通交流,合理恰当地安排采访员工,做到有法可依、优点缺点互补、统一文明风气、激发采访人员的创造能力,将策划人员的想法转化为采访人员的实际行动,确定保证策划想法的顺利完成,要给予采访人员灵活变通的主动权利,不能呆板坚守策划,尤其是在新闻采访的现场地点,采访人员如果找到更加符合策划目标的新闻思路,采访人员需要能够在现场采访时做到灵活变通,随机应变,快速整理采访思绪,创新思路方法,灵活合理地处理策划目标与新闻采访的距离。争取能找出新的线索思路,从而有更好的作品产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效。《七台河矿工报》在报道七煤集团新铁矿,增强技术人员队伍建造的时候,深深融入到了剖析新铁矿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段中,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培训养成新分配的人员,从而使得大倾角煤层综采开采技术和技术人员能够一起发展成长进步,最终顺利地攻克了60度以上大倾角煤层,运用综采开采的世界性难题,该策划思考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煤炭企业困难时间段许多的技术职员流失、不愿意到煤矿企业进行工作,20世纪初这段时期新铁矿在政策、生活和政治上提供给了新分配大学生倾斜和帮助,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成长的时代背景。采访人员通过深深融入到现场情形的方式,做了许多的详细采访,依据实际情形调整了新闻报道的方式,每一篇新闻通讯报道都配发有评论及相关图片的报道方式,从而使得新闻报道既有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选用立体式的新闻报道,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效。综上所述,由于网络技术逐渐地被社会大众使用,网民的数量急剧地上升,为更多的供应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出现了很多的新兴行业,在网络技术的发展潮流中,电视剧市场也逐渐地发生了改革,出现了网络电视的新应用。

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在4.85亿之多,网络电视的视频用户人数规模增长更是加快,在网路上的视频数量以及视频种类相比较于传统的电视市场来说都相当的丰富,这是网络电视市场吸引众多用户超过传统电视剧市场的重要原因。

新闻工作职员一定要在新闻策划环节投入更多的关注,仔细探究新闻报道的情势与方法,细心策划新闻报导的环节、重点、详情,从而让新闻的报道更加具有预见性,更加有干预性,能够更加深刻地引导言论,让新闻的报导能够获得预期的成效。

新闻报道范文第6篇

[关键词]灾难新闻人文关怀思维转变

新闻学者恽逸群认为:“人类最初注意新闻,决非源于好奇心……实在是由于生存的需要。”因此,与人类生存攸关的信息最易被受众关注。灾难信息在这一点上优势突出,兼具传统新闻学中“反常”与“冲突”这两个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为媒体提供了极好的素材。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指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1]灾难新闻因此成为具有最高新闻价值的富矿,被视为现场采访的最高层次。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闻观念的进步,灾难新闻的报道也在不断演进变化,这种变化涉及相关新闻的报道时机、报道角度、报道内容等各方面,反映了新闻报道的某些新观念和新思维。

一、新思维的体现

伴随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国内媒体在关于灾难的新闻报道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对灾难报道的态度也发生巨大变化,由规避到开放,相关报道由缓报、谎报、不报转向快报、实报、必报。

(一)报道态度的改变――由规避到开放。

长久以来,出于对灾难新闻种种副作用的担忧和受“左”的思想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前,灾难新闻几乎是中国新闻报道的“盲区”,即使进行报道也多是“时间往后靠、伤亡损失顺带提、口号精神唱主角”,对具体灾情含糊其辞,对抗灾救灾施以重墨,显示出浓厚的“人本位”色彩。正如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所言,此时我国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2]这种观念导致灾情不能得到及时客观的反映,人们无法了解真实情况,易被猜测和传闻误导,从而错失防灾救灾的最佳时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

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提高和新闻观念的进步,尤其是网络在信息传播中巨大威力的凸显,灾难报道的传统思路已不适应现实状况,受众对灾难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对于灾情灾讯的及时报道和后续追踪已成为保障广大受众知情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其角逐市场竞争、主导社会话语权的有效手段。

2003年“非典”的公开报道是中国灾难报道的标志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规的出台更是让此类新闻有了法律上的保障。2008年汶川地震,各路媒体第一时间深入现场,全方位地对灾情进行报道。2009年“3.1”,中国政府快速反映,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中外媒体,借助舆论的力量在短时间内粉碎民族分裂势力的阴谋,恢复当地生产生活秩序。至此,关于灾难信息“报”与“不报”的争论已没有意义。

(二)报道时机的把握――重时宜到重时效。

灾难是一种突发事件,对灾情的及时公开既是媒介责任,也是新闻时效性的基本要求。但由于灾难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危急性等特点,如果一味赶快求新,缺乏对报道时机和舆论方向的正确把握,就有可能产生错误报道,引起更大灾难。因此,过去我国一直对灾难报道实行严格控制,相关报道多采用新华社通稿,报道中重时机而轻时效,常常导致新闻变“旧闻”。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大地震,事隔三年,197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新闻《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才首次披露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这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灾难,其新闻报道在人们几乎快要淡忘时才姗姗来迟,毫无时效性可言。[3]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递手段的进步,媒体对灾难报道中的时宜性和时效性也有了新的认识,灾难报道的时效性被充分重视,这一点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地震发生后17分钟,新华社立即发出有关地震的英文快讯。31分钟后,央视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就传遍全国各地。媒体记者第一时间抵达震区进行采访,报道灾情,电视媒介频繁使用与前方连线的方式,将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其及时性远胜于以往的任何一次灾难报道。

当然,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新闻报道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不合时宜的报道可能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必须协调好新闻时效性和新闻时宜性之间的关系,当快则快,当慢则慢。1957年就指出:“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新闻的快慢也是这样。” [4]灾难事件有其特殊性,相关报道在追求“事实和新闻二者最小时间差”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报道引发的社会后果,把握好时机,对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司法机密等方面的突发性事件,应进行必要的新闻控制,待时机成熟方可报道。

(三)报道内容的掌控――由片面到全面。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李普曼就提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灾难发生时,信息传递的全面与否显得极其重要。不完整的报道会给受众营造歪曲的社会图景,诱发错误的行为方式。突发性灾难涉及灾情、救灾、重建三个环节,新闻报道中对这三个环节都应涉及。如灾难初期,媒体应及时公开灾情,对情况进行客观描述,提前告知公众可能出现的新危机和相关应对措施,以避免猜测和谣言引起的社会恐慌。而在救灾过程中,媒体报道应加大鼓励宣传的成分,鼓舞广大群众积极救灾抗灾,加强全社会抗击灾害的信心和决心。至于灾后,媒体的报道重点则应放在对灾难原因的分析和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具体来说,一次完整的灾难报道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报道领域的全方位,二是报道时间的延展性,三是报道手段的多样性。

2003年的“非典”报道为分水岭,我国灾难报道在完整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纵观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和2009年“3.1”报道,我国灾难报道已成功实现“人本位”到“事本位”的转变,报道内容上,由单纯的精神歌颂转向关怀救助、分析原因、总结教训等各方面;手段上,由文字报道的单一方式转向报纸、网络、电视等各种传播方式的全面涉入和相互协作;时间上,由“灾难休报道停”转向对灾后恢复也持续关注,将报道时间延长到灾后,确保了整个报道链的完整性

二、新思维产生背景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产生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背景,中国灾难报道新思路的诞生是多年新闻实践的成果,也是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

(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日益精进,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最终导致传统媒体的信息封锁能力削弱和社会话语权力的下放。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博客、播客的蜂拥而至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充分融合,优势互补,信息传递不再依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越来越多元化的渠道使封锁信息的企图成为不可能。同时,网络信息传播导致传统传播模式的变革,传受者之间的身份区别越来越模糊,传统媒体在点到面传播模式中的优势地位被削弱。网络时代,信息由一端到另一端,进行点对点的传递,每个人都是传播链条上的一环,大家拥有平等的传播地位,社会话语权被最大程度下放,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复存在,那种由媒体垄断话语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时刻处于流动状态,所以灾难事件发生后即使主流媒体不进行报道,人们也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但灾难事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而且灾难初期状况混乱,情况复杂,很多信息都不准确,如果传统主流媒体在相关报道中集体失语,任由一些没有经过核实又缺乏观念引导的信息肆意传播,极易导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的局面。这种情势促使新闻媒体必须做出调整,从新闻客观规律出发,在灾难报道的传播观念、传播模式、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思考和革新,用新思维面对新情况,用新方法应对新挑战。

(二)媒体运营的市场化。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新闻单位作为政府喉舌,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媒体运营的资金多由财政拨款,刊物发行也都依靠行政途径,这样的定位和运营方式使新闻媒体在经济上无法独立,必须依赖其主管行政部门,新闻单位极易沦为主管机关的附庸。因此,过去媒体在进行报道时总是意识形态先行,追求宣传效应而忽视客观事实,新闻报道“唯上不为下”。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经济发展中“看不见的手”,新闻媒体被迫走向市场,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失去了财政拨款的资金保障,又没了政府发行的市场优势,各个新闻媒体不得不改变思路,在运营模式上重新定位,变身市场主体,逐步实行产业化、集团化经营。这种运营模式的转变对新闻报道思路提出了新要求,受众的喜好成为决定媒体生死的关键因素,受众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媒体的报道内容,因此媒体在担任政府喉舌的同时也必须成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成为人民进行舆论监督的有力工具。这就要求媒体在灾难事件的报道中改变过去那种“层层上报等通知,围着领导喊号子”的传统观念,既宣传鼓动又客观理性,扮演好政府“发言人”和人民“代言人”的双重角色,用新思维来适应市场化进程的要求。

(三)报道理念的人性化。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我国著名新闻学教授喻国明曾说:“造就一篇好新闻的,绝不仅仅是漂亮的文字,敏锐的嗅觉和机巧的处理,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在我国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之后,人民群众开始谋求其个人的价值实现和权利满足, “人文关怀”作为一个重要词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促使新闻报道思维转变的又一重要背景。

灾难事件发生后,迅速及时地将信息公开,以便公众采取措施减小损失是人文关怀的直观体现。我国传统新闻观念中,灾难一直被看作是“坏事”,所以媒体对这类事件的报道也十分谨慎。然而,新时期的文化语境已远远不同于以往: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公众主体意识的增强,大范围人群的流动性等,都对灾难报道提出了新要求。新闻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要体现人文主义关怀,关键是展示“人”在灾难事件中和灾难发生后的物质和精神状态,并引导“人”正确对待灾难和灾后的生活。2009年新疆的“3.1”,中国媒体及时公开的全面报道帮助当地人民及时消除恐慌,使他们在最短时间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民主公开的姿态,揭露了地方分裂势力的阴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社会动荡给当地民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保护了人民作为生命个体的权利和尊严。

三、新思维下的新原则

灾难事件发生突然,社会危害大,报道不当极易引发社会不安,造成恶劣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我们一直回避灾难报道,对其低调处理的原因。新思维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灾难报道的尺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违背新闻规律,不考虑灾难报道的社会影响。为使灾难报道更为科学有效,我们还必须在报道中把握一些基本原则。

(一)快报事实。

卡普费雷认为,“谣言就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的信息。”[5]学者艾尔波特和波茨曼也给出一个决定谣言产生的公式:“谣言传播的机会=个人的关注度×事件证据的模糊性。”[6]根据公式,越是重大的事件,越是未知的事件,越能形成强烈的谣言,而突发灾难性事件则正暗合此道。由此可见,灾难发生后,及时通过媒体消息,是减少事件模糊性,避免谣言的必然手段。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途径,也为谣言的扩散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等“一切弄清楚再发报道”虽可以保证“准确”,但易丧失时效,使主流媒体失去“先声夺人”的地位,增大事实的模糊性。因此,无论是出于对新闻客观规律的尊重,还是对杜绝谣言、维持社会稳定的考虑,都必须尽量缩小事实公开的时间差,追求新闻时效的最优化。再者,“新鲜”是一则新闻报道吸引人的首要元素,突发性的灾难事件为媒体提供了极好的新闻素材,如何利用好这种素材,为受众提供最新鲜的资讯,是所有媒体都要考虑的问题。所以,“等一切都弄得准确无误再发消息”已是一种过于谨慎、不符合要求的陈旧观念。

伤亡、损失、原因是灾难中不可避免的因素,虽然短时间内难以将所有环节弄准确,但不应迟迟不发消息,对于已知的信息,如受灾事实、已统计出的伤亡人数等应本着“事实快报”的原则,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一来让受众得知真相,缓和不安情绪,避免错误信息的误导。二来也可以为抗灾救灾提供参考,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救灾方案,降低灾害损失。

(二)慎报原因。

无论在哪个国家,灾难的发生都是一个悲剧。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灾难给人们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相关报道也容易让整个社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增添众多不稳定因素。如果灾难报道一味强调“从快从速”,而不对相关事实原因认真调查核实,就会导致群众的肆意猜测,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会降低,社会舆论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引起更大的社会危机。尤其是像新疆“3.1”这样的社会危机,其原因常常涉及复杂的政治利益和历史背景,在初期的混乱状况中很难给事件定性。这种情况下,媒体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觉悟,把握好新闻规律和新闻政策之间的平衡。既要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确保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争取第一时间公开有关灾难事实的微观信息,同时又要把握好报道时机和方式,保持舆论方向的正确性,在报道灾难原因时,应从大局出发,吃透党和政府与此有关的决策、主张,及时传达宏观信息,将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将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合理配套起来,使新闻舆论更好地为全党全国服务。

事实表明,一个民主进步的社会从不惧怕信息的透明和公开。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我们应以一个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而不是一味“躲”和“堵”。灾难发生时,只有保证信息的全面畅通,才能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这一“软实力”,引导公众战胜灾难。

注释:

[1] 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 年第1期

[2]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以新闻实践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05:3

[3] 伊文臣:《对灾难新闻报道的探索》,,2005.11.03

[4] 新华社:《论新闻宣传》[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36

[5][6] [法]卡普费雷:《谣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新闻报道范文第7篇

一、寻找最佳的采访切入点

众所周知,采访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选择什么作为采访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电视采访何时开机很有讲究,有些被采访者和记者在私下交流很顺畅,但一打开摄像机,立刻就显得不自然,从而影响了采访效果。所以一方面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另一方面要寻找最佳的采访切入点。

广东电视台的一位记者准备做一期人物专题,采访对象是一位在“”时期历经磨难的老教授。当记者、摄像师等一行人去教授家采访时,一进门摄像师就扛起摄像机开始拍,记者劝他停止拍摄,并告诉他这位教授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面对镜头,不愿意重提“”时的往事。于是,他们在教授挂满字画的书房里参观,努力地寻找采访的切入点。教授的房间、摆设以及他本人都向记者传递着丰富的信息,但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还没有着落,记者怕出现冷场,借势欣赏书桌上画了一半的国画,当他发现笔筒里有一根折断了的牙刷柄时,眼睛一亮,拿着这个牙刷柄走近教授问:“您拿这个作画吗?”教授看着这个牙刷柄,脸上的肌肉不自然地抖了一下,陷入了沉思,他向记者道出了这支牙刷柄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记者顺着老教授的思路适时地追问,老人从用旧牙刷柄在监狱写遗书说到被人用尿从头浇到脚的悲惨经历,说到动情处竟然老泪纵横。这时他已经忘了摄像机的存在,完全沉浸在痛苦的往事回忆中,进入了忘我的真实状态。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寻找到了最佳的采访切入点――牙刷柄,捕捉到了采访的最佳时机,切入到采访对象的内心,激活了他的情感,报道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二、选取恰当的新闻价值点

新闻价值点就是我们所说的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出发点不同,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就不同;出发点不同,人们注意到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由于观察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同一事物呈现出的景象就截然不同。众所周知,新闻事物包含着多侧面、多层次的内容信息,可是新闻报道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进行反映,必须对内容有所取舍,而且如何选择新闻价值点,也反映出记者的新闻敏感问题。

记得发生在广州新闻界的一则笑话,一次广州有好几家媒体收到信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伤亡。这几家媒体以为伤亡的是人,匆匆赶到,结果发现原来伤亡的是猪,有些媒体直接把事实,即这起事故真实地报道出来。有一位记者则把这几家媒体由于错误理解而为猪奔跑作为新闻价值点将其报道出来。因为价值点不同,报道效果也截然不同,为猪奔跑的新闻成为大家的笑谈。在选取新闻价值点方面,广东电视台有一期《被电击烧伤的小男孩》的节目更是可圈可点。最初记者经过采访获得的信息是:该男孩随母亲从四川来到广州,受母亲指使去偷电缆?熏却被电击造成大面积烧伤,事后母亲无故失踪,他一个人躺在医院等待援助。面对这些信息,有记者主张把报道角度放在小男孩的经济困境上,呼吁社会热心人士捐助为其解决昂贵的医药费,但广东电视台最终把报道角度放在失踪的妈妈身上,从而把舆论引向了伦理、道德和爱心等方面的讨论。报道一出来,果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小男孩的命运牵动了广大市民的心,众多市民在谴责其母亲同时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市民对这起事件的思考。

三、抓住新闻的关联点

新闻事物包含着多侧面、多层次的内容信息。可是新闻报道不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进行反映,必须对内容有所取舍。特别是在会议报道中,必须跳出一般会议消息常规角度的窠臼,不能把新闻视觉仅仅局限于会议之中,而要把新闻视觉扩展到会议之外,让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源,抓住与会议主题的关联点,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2005年9月,广州举行了全国第二届中小企业博览会,在这个博览会召开的前几天,广东省政府和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广东省内的20多家媒体参加了记者招待会。第二天,新闻报道出来后,《信息时报》的报道受到了市民的好评,而其他媒体的报道则是内容和形式雷同的消息,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在招待会上,当各家媒体把注意力放在第二届会的参展企业有多少、展位有多少时,信息时报的记者则把注意力放在“国内腊制食品标准有变,广式腊味面临困境”的一条小消息上。他选准了这次会议的关联点――“广式腊味”,会后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第二天出笼了深度报道《广式腊味出路何在?》。这篇报道从政策、企业和市民三方面分别探讨,颇具影响力。南方都市报社会新闻部的通告栏上张贴了这份报道,并写着:“市民认为就是应该做这样的新闻。”

四、挖掘细节点

一起很有价值的重大事件,记者直接报道可能不容易把握其内涵,如果选取一些有说服力的具体事实,通过细小的却又很典型的事实反映重大事件或问题,新闻报道就会变得生动、深刻,而且有说服力。《羊城晚报》有一篇报道叫《“儿童糖浆”里全是假安全套》,记者揭露了成人用品市场假货泛滥的现象,抓住了不法分子用儿童糖浆包装盒包装安全套的细节,这篇报道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引起了较强的社会效果。同样,《香港商报》的一位记者在采访“中国内地与台湾首次包机直航”这一重大事件时,抓住台湾女商人全部穿着黑色衣服的细节,挖掘出其背后的故事。根据记者的经验,台湾女商人一般喜欢穿花衣服,她们为了在这个历史时刻留下最美的身影,特意约好穿黑衣服,是因为台商协会配发红色的纪念小背心。记者抓住了她们精心设计着装的细节,从细微处见真情,表达出她们对“两岸三通”的期盼。

五、灵活把握表述节奏点

如果说真实、快速、简洁是对新闻表现的基本要求,那么把握整体节奏就应该是对新闻表现更高层次的要求。不同的表述节奏会给受众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新闻报道根据事实内容有意识地创造表现节奏,可以将新闻信息有效地作用于受众的心里。

2005年夏天,广东省许多城市闹油荒,其中广州、佛山等地缺油形势相对比较严峻。广东电视台的一位记者在外出采访中,看到油站汽车、摩托车排成长龙,他一方面拍摄下油站排队的场面,另一方面采访排队等加油的市民,以及油站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在这之前已经有媒体报道过广东石油紧张的问题,而现在油站加油要排长龙,许多市民已经亲身体验了排队加油的烦恼,如果这时记者按一般消息处理,显然在节奏上就慢了半拍;如果做深度报道就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时效性,二是报道时宜性。这位记者运用天气预报的形式报道供油紧张的新闻,告诉大家什么时候、什么型号、在什么油站恢复供应等。报道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既及时报道了供油紧张的新闻信息,又避免了市民恐慌心理的产生,很好地把握住了新闻事件发展的节奏。

这篇报道还有一点令人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形式离不开内容,内容与形式是事物同时具备的两个方面,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方式,内容与形式统一是事物和谐发展的体现。新闻表现同样要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新闻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新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千人一面的呆板形式只能扼杀新闻事物的生命。新闻报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实质上是追求新闻事物的内在结构与新闻表现形式外在规定的有机结合。记者通过运用天气预报的形式报道石油供应情况,是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做到了准确、简练,同时又体现了新闻报道是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的本质。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

新闻报道范文第8篇

一、新闻报道故事化的优势

第一,故事化新闻报道带有大量的直接引语,富于感彩,有更强的吸引力。传统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通过第三者的口吻叙述事实,没有当事人以及律师、法官等人的自述,不带有感彩。故事化新闻报道的引语一般为直接引语,直接来自于当事人及其辩护律师、法官、知情人甚至群众。这样,在导语中就明显地感到人们的情绪、感情等,能够给观众带来联想的余地和空间。

第二,故事化新闻报道带有文学色彩的叙述,有人情味。传统的新闻报道旨在准确精练、没有歧义,并且很少使用形容词,严禁掺杂个人观点。这样的事实陈述只是运用陈述性的语言概括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果,重在真实性与客观性,没有人情味。现代社会,人们更需要也更注重人情味。故事化新闻报道恰恰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的这一不足。故事化新闻报道的言论及观点都来自个人,极具个人的感彩和戏剧性,充满了人情味,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

第三,故事化新闻报道注重情景再现,更加生动也更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统的新闻报道仅仅叙述事实,难免显得无趣而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故事化新闻报道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景再现方式,让观众有亲临现场的真实感,更容易使陌生的事物形象化、生动化。

二、故事化新闻报道可能带来的弊端

故事化新闻报道是一把双刃剑,若处理不当则会表现出相应的弊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包括时效性、真实性、贴近性等。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在于将过去的事情再现,讲述过去的故事,这无疑降低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其次,由于事实通过带有戏剧性和趣味性的现场再现呈现出来,容易在表现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同时忽略事物的真实性,使事实的真实性降低。第三,新闻报道具有引发社会舆论的功能,这种具有戏剧性、甚或降低真实性的故事化新闻报道,有可能削弱社会舆论的功能,甚至可能误导社会舆论。

鉴于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的故事化过程别注意策略的运用,使之避免故事化新闻报道陷入冗长和庸俗化的境地。

三、故事化新闻报道策略

第一,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故事化新闻报道一般采用较为细致的、带有感彩的表现手法,烘托事情的趣味性和情景再现。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有可能为了追求报道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而丢失了真实性,使新闻报道有失最基本的特征――真实性。在采用故事化新闻报道模式时,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任务。

第二,选题要有代表性并且适合采用故事化的新闻报道模式。由于故事化新闻报道更能吸引观众,于是可能存在为了延长节目时间、提高收视率而把任何新闻都采用故事化的报道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适合故事化的模式。在选题时,要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适合做故事化报道的新闻。

第三,通过大量的细节和言行、场景描写,将观众带入新闻报道。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带有感彩的陈述,以及人物自述和对当时场景的特写镜头,可以迅速将观众由一个陌生的局外人带进新闻报道的故事中去,使其有种亲临现场的感觉,使观众愿意从一个陌生的局外人成为这个故事的参与人之一。

第四,适当地设置合理的悬念和冲突。合理的悬念能够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适当的冲突设置也是满足广大观众心理的一种技巧。通过设置冲突、最后解决冲突,可以回答观众心中的疑问,增强故事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更近人情。当然,设置悬念和冲突要合适、恰当,不能滥用。

参考文献:

[1]任文、刘冬春:《浅析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以及注意事项》,《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期

[2]施晓岚:《故事化新闻报道模式的个案分析》,《新闻采编》2010年第2期

[3]覃丽君:《浅议新闻故事化》,《新闻世界》2011年第4期

新闻报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闻报道策划;存在问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34-03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主体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为广大受众提供最佳新闻信息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报道策划早已成为各媒体增加新闻产品竞争力、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基本且必要的行业实践。当下,新媒体蓬勃发展推动传媒生态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如何在新时期继续发挥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新闻报道策划本身又有怎样的新发展、新特点,这是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与积极作用

(一)概念梳理

“新闻报道策划”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90年代新闻业界与学界对“新闻策划”的广泛争论。1996年和1997年,上海《新闻记者》和四川《新闻界》几乎同时对“新闻策划”这一课题展开探讨,由此引发众多学界与业界人士投入这场激烈的讨论。深圳大学教授丁未认为,“新闻报道应当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新闻报道活动可以策划,但新闻事实不能策划。而“由媒介参与、组织发起的社会性活动,不论有无商业背景,都应视为媒介的公关行为。[1]”艾风认为,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的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策划”与“公关策划”做了区分[2]。

200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了“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 2008年9月,“第二届全国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研讨会上,大部分代表认为“新闻策划”是个多义词,应摒弃此概念并将新闻策划定位于新闻报道策划[3,4]。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在其著作《新闻报道策划》中将“新闻报道策划”定义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实务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该书作为教育部开列的“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部级教材”,表明国家教育部门对这门新课程的认可。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挖掘新闻资源。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报道方案的设计、报道过程中持续进行的报道策划,这些环节皆是为了充分挖掘新闻资源、实现其潜在价值,并最终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其最佳传播效果,进而有利于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介品牌。

2.有利于获得最大效益。投入和产出是经济学的概念,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叫高效益,新闻报道策划也是如此。新闻报道策划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多出精品、多出佳作,这已经成为新闻界的共识。

3.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新闻传播工作者既要具备传统媒体人应有的素质(广泛的生活阅历、深厚的理论功底、渊博的文史知识、熟练的社交能力等),又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新兴传播技术,而新闻报道策划活动,则是对上述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可以说,一次成功的报道策划,就是一次人才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多次成功的策划实践,对于一个新闻单位来说就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的培养基地。

4.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策划是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群体受众的新闻报道策划,它要求我们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同时,它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办事。一些大的报道策划还要求整个单位的诸多方面予以配合,形成合力,甚至还要同新闻单位以外的诸多部门协调并争取他们的支持等等。从实践中学习、在策划中锻炼,上述这些都将有效提高新闻媒体管理者的管理水平[5]。

二、2014年我国新闻报道策划研究论著分析

目前,因学界与业界部分人士仍使用“新闻策划”、“报道策划”的提法,故本研究以“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报道策划”为关键词,三者间以“或者”作逻辑连接词,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对中国知网(CNK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样本数据库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对包含上述关键词但在所给出的关键词排名中位列第四及以后的文章,则逐一检查其行文结构,主体部分非新闻报道策划内容者均被剔除。下文所列统计数字均为筛选后所得数据。

(一)新闻报道策划研究态势分析

为了对近年来新闻报道策划研究的整体态势有一个全面把握,本文进一步搜索了最近五年该领域的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样本数据库中,按上述关键词设定并以“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展开搜索,获得相关研究文献467篇。近五年,我国学界有关新闻报道策划的研究成果数量比较平稳,整体上只有小幅波动。2010数为五年中最高,总计108篇。2011年略有下降,总计83篇。随后各年论文总数小幅上升,2014年总数为99篇。

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样本数据库中,以相同关键词和相同时间节点进行高级搜索发现(2010~2014年累计发表新闻报道策划研究主题论文仅13篇,其中2010年最高,但也仅有6篇论文被收录。上述数据表明,近年来学术界在该领域产出的优质成果较少。

进一步分析发现,13篇论文中有8篇偏向纯理论探讨,在内容上,既有从宏观视角探讨新闻报道策划问题,也有从较为细化的某一类新闻作为切口对其报道策划展开研究。前者如黄晓军的《报媒新闻报道策划与规范》、张军华的《当代新闻传播策划协同运作方式及其负面影响》、袁蔓琼的《新闻策划的框架定势分析》等;后者有倪琦B的《策划先行――成就优秀现场报道》、张兢的《公共外交理念下突发性新闻电视报道策划刍议》、李道荣的《论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除此之外,剩下5篇论文皆为个案分析与研究。

(二)2014年新闻报道策划研究论文描述性分析

本文将2014年发表的99篇论文共分为6大类: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类(指主要从宏观上研究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作用、重要性、原则、类别等基本理论问题)、报纸类、广播类、电视类、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大数据新闻、数字电视等)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

1.报纸大类。在99篇文章中,“报纸”类新闻报道策划的文章最多,共34篇,占比35%。不难看出,作为新闻报道策划最早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报纸的报道策划依然是学界研究的重心。2000年后,因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持续冲击,不断有人提出所谓“报业寒冬论”,因而在业务上,报媒均把新闻报道策划作为度过寒冬的“薪柴”。然而,不时出现的新闻报道的策划不及、恶意与过度等现象表明,部分媒体并未学会如何对其恰当使用以“取暖过冬”,反而“引火烧身”。黄晓军在《报媒新闻报道策划与规范》中指出,“不论传媒发展大势如何,报媒始终应有自身的新闻专业主义坚守,做自己,才能在传媒竞争中有自己稳固的地位。作为报媒新闻竞争的利器,新闻报道策划应当在新闻专业主义方面做好自己”。文章还总结了当下新闻报道策划中三条不规范现象与三条应遵守的规范:“反应不够,缺乏策划”、“无中生有,恶意策划”、“故意炒作,过度策划”;新闻策划应当做到“尊重事实和新闻价值规律,规避不良策划”、“主动策划,设置议题,进行舆论引导”、“科学策划,理性报道,强化社会责任感”[6]。

2.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大类。“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类文章共25篇,占样本总量的25%,仅次于“报纸”大类。经分析发现,目前学界在核心概念的定义与使用上并未统一,“新闻策划”、“新闻报道策划”仍处于相互混用的状态。策划不应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事实是本源,新闻报道应客观真实地反映而不应干预,因此更提倡“新闻报道策划”的概念。然而,在日常新闻实践中,“新闻报道过程与新闻事实本体之间的相互枕藉”使新闻策划与新闻报道策划的界限变得模糊。总体来看,大部分文章皆无意于基本概念或定义之争,而只在文中给出自己的定义,之后便进入各自的研究主题。分析发现,“真实性”与“新闻炒作”是该类别的研究热点,二者相互关联。新闻策划一旦沦为新闻炒作便意味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缺失。

3.电视类与广播类。两类研究分别有文章14篇,4篇,各占样本总量的14%,4%。与对报纸的策划研究相比,当前学界对广播电视的新闻报道策划研究关注较少。电视类研究中,地方电视台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层次包括个案研究,对某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或对电视新闻报道策划的总括式探讨。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均以地方电视台为切入点,对中央级或省级电视台的报道策划研究几乎为空白。广播类研究中,4篇文章均从广播新闻编辑的角度切入,强调应提高策划意识策划水平,创新广播内容与编排形式。同时应注意凸显“把关人”角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新媒体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经统计,该类研究文章共8篇,占比8%。“新媒体”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进一步探讨前需要加以定义。本文采纳社科院的《2014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中的定义,将“新媒体”界定为:基于数字技术,具有互动性、多元性、开放性等诸多创新特点的媒体形态。“全媒体”一词是在“新媒体”、“媒介融合”等概念与行业实践的基础上逐步衍生出来的,目前未有统一的定义。在诸多定义中,本文采纳中国人民大学彭兰的观点,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新闻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分析发现,8篇文章中仅有2篇文章探讨新媒体报道策划。“新媒体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文章的另一趋势是以融合视角或全媒体视角研究新闻报道策划,此类文章虽以“全媒体”、“融合视角”为题,但实质多以传统媒体为出发点,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与发挥“全媒体”与“媒介融合”的优势,以期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生存发展。巩盼东较为系统地探究了“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的内涵,并分别论述了全媒体报道的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和文本策划,以及全媒体新闻策划的素养问题。文章关于策划理论的论述较多体现出新媒体特征,富有一定创新性[7]。

(三) 2014年关于新闻报道策划重要报纸与会议著述分析

笔者以“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报道策划”为主题词,以“或者”作逻辑连接词,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得到有效样本共6篇。

其中,孟庆普、苏小鸣的《全国卫生计生重大报道策划对接会召开》一文反映出新闻报道策划在卫生计生宣传报道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会上,各地方媒体与卫生计生行业主流媒体就2014年中所做的重大题材策划及报道选题展开交流并在会议上达成共识,认为:各地方的报道策划与宣传既要结合本地实际,又要与主流媒体的报道宣传保持内在一致性,集中优势形成大联合、大宣传的格局,为卫生计生工作的开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另外5篇文章均密切结合自身行业实践探讨新闻报道策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可取经验。从笔者搜索到的数据来看,在统媒体纷纷涌入“媒介融合”大潮并相继开办所谓“新媒体部门”的同时,对自身经营的新媒体新闻报道策划的关注与探讨却相对缺乏。

三、新闻报道策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记者专业素养不足,在新闻报道策划过程中马虎、粗率,精细化与准确度不尽人意

2014年5月14日,某部级新闻网站重磅推出《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系列报道。该名调查记者误将“嘉里油脂化学(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误认为是隔壁的“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处理废弃油脂本是前者的正常业务,从而闹出一个大大的新闻策划闹剧。客观上对两家企业均造成伤害,而更大的伤害,显然还在于新闻公信力的丧失。

(二)新闻策划浮躁气息浓厚,为了达到预定的新闻目的而不惜夸大渲染,距离“策划新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据媒体2014年12月17日报道,12月7日,就是国际艾滋病日后的第6天,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决定要将村里一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8岁男童坤坤驱离出村子。而事实上,这是一起严重失当的新闻策划事件。据坤坤爷爷罗生(化名)称,村民写联名信“驱离”坤坤一事是媒体让这样做的,“联名信的内容都是他们写好的”。无论相关媒体与记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如此不顾事实与新闻策划伦理,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而不惜深文周纳的策划行为,已经远离了新闻策划的初衷,其恶劣后果也昭示了违背新闻策划伦理的行为,必定行之不远,受到社会谴责。

(三)营销策划行为盛行,新闻策划商业化或者被商业利用的道德风险加大

2014年10月23日,某报用一个整版刊载了一条新闻:《95后女子“用身体换全国游”每到一地征临时男友》。然而,这一新闻的营销性质很快被戳穿。10月23日,自媒体微博账号“传媒大观察”微博:“已经初步证实这依然为某社交软件涉嫌色情营销假新闻炒作,我们正在搜集更多证据向公安机关及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奉劝各大‘权威’媒体自重。”

自媒体时代,很多新闻事件都发端于新媒体,传统媒体若不经过审慎遴选和深入辨识而轻易将新媒体事件搬上传统媒体平台,其间往往隐含巨大风险。

四、小 结

新闻报道策划作为新闻学研究中实践性较强的一个课题,其学术研究是紧紧围绕新闻界的行业实践展开的。总体来看,当前的研究重心已从对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概念探讨转向对某一类新闻的报道策划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梳理。研究层次的丰富与研究课题的多样化反应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成熟。然而,笔者经上述分析发现,目前该领域优秀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向多集中于传统媒体的报道策划,部分采用“新媒体”、“全媒体”、“融合视角”作为切入口的报道策划研究其实质仍以传统媒体为核心,此外,现有的报道策划理论较少体现出新媒体特性。今后的研究应在夯实其基本概念构建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传播学者在新媒体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加注重对新媒体报道策划以及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报道策划的研究,增加其理论深度与前瞻性,而不仅仅局限于个案探讨,使学术研究对新闻业的实践具有更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未.“新闻策划”现象析[J].新闻界,1996(6).

[2] 艾风.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J].新闻界,1997(2).

[3] 赵振宇,胡沈明.新闻策划:在规范中前行――“第二届全国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前哨,2008(11).

[4] 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系列谈(一)新闻报道策划:差异化竞争的取胜法宝[J].新闻与写作,2010(7).

[5] 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 黄晓军.报媒新闻报道策划与规范[J].中国出版.2014(10).

新闻报道范文第10篇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之后,吹来缕缕新风,引起了中外舆论的热切关注,好评如潮。让国人感觉:2012年的冬天充满了政治暖意。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会议提出,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好雨知时节。”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对民意的极大尊重,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充分尊重。该规定有四大“利好”:

其一,有利于改善执政党和政府形象。新闻媒体是执政党和政府形象的极重要载体。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喉舌”的新闻媒体,如何在新闻报道中表现执政者的形象,会直接影响执政者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在执政党、媒体和民众的三元方程式中,执政党和民众是最重要的两个变量,媒体则是连接执政党和民众的中间变量。因此,媒体的表现对于处理好执政者和民众之间的关系,改善执政者形象,尤为重要。这次中央提出,要改进新闻报道,对新闻媒体的报道理念和表达技巧提出了一个新挑战,同时也对执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二,尊重民众期待。报道效果的最终裁判权掌握在民众那里,报道究竟好不好,民众最有发言权。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很少有机会直接与领导面对面,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目睹领导干部的活动或会议现场。人们对领导干部的感知多建立在新闻报道之上。执政者做得再好,如果媒体报道没有跟上,民众可能就不能真切地感受到为政之“好”;若新闻报道中的领导只是忙于做那些老百姓不认为重要的事情,整天像“华威先生”那样,穿行于可有可无的活动和会议之间,说那些可说可不说的话,甚至尽说些正确的“废话”与“套话”,此类报道所产生的受众感觉,恐怕好不到哪里去。假如媒体报道产生的是弱效果或负效果,真的不如不报道。民众期待什么样的新闻报道?他们期待的是:“干货”新闻。他们喜欢那些直截了当的新闻报道,而不是又长又虚的新闻报道。若不想让民众失望,就对那些虚胖的新闻报道进行“瘦身”吧,让赘肉和水分少些,少些,再少些。

其三,充分体现传播规律。新闻报道的背后,有一个坚硬的传播规律在制约着一切报道行为。有效传播的前提是:须处理好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社会化媒介无孔不入的当下传播语境里,信息已不是稀缺的资源了。虽说执政者往往掌握了最多、最核心的公共信息资源,其中的很多信息也是民众所期待的,但若报道不能尊重传播的内在规律,只是一厢情愿地向受众传播无效信息或低浓度信息,其传播效果也会打折扣。政治传播需要讲政治,同时也要体现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其实,政治传播规律与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是内在统一的。只有做到充分尊重政治传播规律,才能很好地体现执政党的政治理念。

其四,替传统媒体松绑。因受新媒体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传统媒体遭遇空前的行业“寒冬”。身处逆境,传统媒体表现出顽强的意志以及惊人的智慧,逆水行舟,传统媒体人试图力挽狂澜,在内容创新、技术突破、资源优化以及市场经营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突围。在内容革新上,有关领导活动和政府会议的报道多是“规定动作”,一般媒体不敢任意裁断。这些报道占据着核心版面或时段,内容创新一般不会轻易挤占“规定动作”的空间,改变规定动作的叙事逻辑。但由于此类会议、活动过多,占据版面和时段太长,导致新闻报道内容虚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传播的实际效果。与新媒体不同,传统媒体的版面和时段都是有限的,这些资源被领导活动、会议占据,自然会挤压其他新闻的空间,最终稀释了新闻的整体传播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改进领导活动以及会议报道方式,无疑是在业务上为传统媒体减负,让传统媒体有更大的腾挪空间,减少了无效劳动,增强了传播效果。这对于寒冬中的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当然,新闻报道“减肥”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我们也能看得出,执政者把改进新闻报道方式提到执政党作风建设的高度加以重视,决心很大,信心很足。因此,我们期待这次新闻报道“瘦身”运动是一次长线的慢跑。

上一篇:娱乐新闻范文 下一篇:新闻评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