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5:50:21

细胞病理学论文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探讨多媒体实验与传统实验在脱落细胞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制作脱落细胞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配合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实验在脱落细胞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多媒体实验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多媒体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脱落细胞实验教学中有较好效果。

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是采集人体各部位,特别是管腔器官表面的脱落细胞,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并作出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又称诊断细胞学、细胞病理学。脱落细胞学是临床检验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脱落细胞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两大方面。其对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任何传统方法不可取代的技术和手段,已成为目前国际细胞病理学诊断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在脱落细胞学的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但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如何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脱落细胞学的实验教学中,是脱落细胞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多媒体教学在脱落细胞学实验中的优势

1. 1直观形象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然后集成具有交互性系统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给临床医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已成为21世纪医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当中,并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音交融的特点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脱落细胞学实验需要大量典型的细胞脱落学图片,包括正常脱落细胞形态、炎症增生脱落细胞形态、肿瘤脱落细胞形态、例如:阴道、痰液、浆膜腔积液、消化道、泌尿系统、溢液等脱落细胞图像,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引人,能够生动逼真地演示这些图像,使这些图像变抽象为形象、静态为动态、微观为宏观、复杂为简易,更好地演示区分了各部位的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的特点,从而使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1.2优化实验课选择良好的标本进行示范教学。

学生进人阅片阶段前,示范教学在形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课前,教师根据本次实验内容,选用一些典型的教学染色良好的标本片。讲完实验课内容后,让学生先看示教,然后在显微镜下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细胞(正常或异常),清晰地显示各种细胞的形态大小,形状及结构、胞核的大小,核染色质的分布,核仁的有无及多少,胞浆的量及颜色,颗粒的有无及性质,核浆比例等。在镜下进行形态辨认,因为有据可依,学生心中有数,有益于学生做阅片对照,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实验报告要求绘图,并写出诊断依据。我们又将专业课件《现代针吸脱落细胞学诊断学多媒体图谱》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此专业软件包含大量的临床标本图片,大大丰富了实验课,使学生的眼光更加开阔,接触到大量以往脱落细胞实验课接触不到的特殊临床标本。例如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的诊断中,无论是正常淋巴结细胞形态、淋巴结良胜病变的细胞形态,还是淋巴结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在讲授标本图片的同时,旁边都会出现大量的图片,既形象又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了实验技术、阅片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以达到社会对新型医学人才的要求,课前认真准备,课中细心带教,课后辅助工作对提高脱落细胞形态学实验课教学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实验课堂教学效果。

2、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

传统实验教学存在较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信息功能薄弱,脱落细胞教学片局限,学生不能阅到大量的不同病例的典型脱落细胞片,因为课时有限,与临床会产生脱节,实验教学质量难以稳步提高,实验课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去验证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另外传统实验课主要有实验老师主宰,实验计划、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等均由教师确定,学生主要是接受,这样会对老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长期会使学生缺乏进取心,大家不能互相探讨,各看各的片子,实验有时会枯燥,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3、改革考试制度

为了考核学生辨认细胞的水平,脱落细胞学采用封闭循环式单独辨认细胞进行考核,考前将学生隔离在考场旁边的房间,宣布考试纪律,学生根据考号分组进人考场,第一轮的考试按固定路线依序辨认10个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脱落细胞,每分钟换一个位置。第二轮的考试则是考生共同观看电视大屏幕,每分钟换一个图片视野,考核完毕这组立即离开考场,然后再进行另一组考核,使考生不能互相沟通和没有舞弊的机会。我们的实验考试以30%的实验成绩进入总成绩,避免了学生重理论轻技能。通过实验考核,强化了学生实验课的主动性,同时也规范了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意识到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

4、多媒体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19,阎孝忠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儿科专著。

1231,意大利萨勒诺医校进行解剖学教学。

1237,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之妇科专著。

1247,宋慈撰《洗冤录》。系中国现存第―部法医著。该书在国外有多种外文译本。

1330,忽思慧《饮膳正要》成书,是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书。

1337,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首创“悬吊复位法” 治疗脊柱骨折。

1403-1408,明政府编成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其中收藏明代以前的大量医书。

1500,雅各布・纽弗首先完成剖腹产术。

1510,法国巴累进行外科学革新。

1543,比利时维萨里著《人体之构造》为近代解剖学的基础。

1567,安徽太平县以接种人痘法预防天花,逐渐传全国。

1578,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1598年首次印行金陵刻本。

1614,意大利散克托留斯发表《静态医学》,研究人体的体温、脉搏、体重的动态变化。1628,英国哈维发表《心血运动论》。

1632,陈司成著《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

1641,吴又可撰《温疫论》论述传染病传染途径、病源特异性等。

1650,英国格利森记述“佝偻病”。

1656,罗尔芬克获知白内障为水晶体混浊。

1656,沃顿研究腺体构造,发现颌下腺管。

1665,胡克制成复工显微镜并发表《显微镜学》。

1667,英国尼达姆认识胎盘的养育胎儿作用。

1674,哈姆首先发现。

1684,伯尼埃将人种按肤色分类。

1700,意大利拉马齐尼著职业病专著《论手工业者的疾病》。

1714,华氏温度计诞生。

1717,中国人痘接种术传入士耳其和英国。

1721,帕尔法恩使用与推广产钳。

1735,瑞士林奈《自然之体系》一书问世,创生物命名法。

1742,清政府令吴廉等编撰《医宗金鉴》刊行。该书是中国综合性医书中最完备、最简要的一种。

1742,摄氏温度计问世。

1752,英国哈勒提出应激学说。

1752,英国斯梅利《产科学的原理和应用》一书问世。

1759,巴德施行宫外孕手术。

1761,意大利莫干尼著《论疾病的位置与原因》,以此为标志器官病理学建立。

1761,奥地利奥恩布路盖著《叩诊的新方法》,发明叩诊法。

1779,法国弗兰克刊出社会卫生学与医疗政策学论文。

1794,英国道尔顿研究色盲。

1794,中国始制狗皮膏。由是流传。

1796,英国琴纳发明牛痘,为人类最

终消灭天花做出贡献。

1797,英国沃拉斯顿在痛风的关节上发现尿酸。

1801,法国皮尼尔提倡以人道主义治疗精神病患者,取下精神病患者身上的枷锁。

1805,英国皮尔逊的《种痘奇法详悉》在广州刊行,牛痘法传入中国。

1816,法国雷奈克发明听诊器。

1817,英国帕金森记述震颤麻痹。

1817,美国麦克道尔施行卵巢切除术。

1838,施莱顿发现植物细胞。

1838,普肯野首先描写神经细胞。

1846,美国莫顿乙醚麻醉下作外科手术获得成功。

1847,奥地利塞麦尔维斯发现产褥热的原因,并采用消毒法预防。

1849,阿狄森记述阿狄森氏病。

1851,德国赫尔姆霍茨发明检眼镜。

1858,德国威尔啸发表细胞病理学,使病理学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1861,法国美尼尔描述美尼尔氏病。

1867,英国李斯特发明创伤防腐法(应用石炭酸消毒)。

1876,德国科赫进行炭疽杆菌人工培养成功。

1880,德国埃伯斯分离伤寒杆菌。

1882,德国科赫发现结核菌。

1886,德国伯格曼应用蒸汽消毒法于外科手术,为无菌外科之始。

1887,德国施莱斯发明局部浸润麻醉法。

1890,德国贝林与北里柴三郎发现抗毒素,制成白喉抗毒素们和破伤风抗毒素。

1892,阿贝应用肠线做肠缝合。

1893-1895,丹表芬森用紫外线治疗狼疮,开创光疗新途径。

1893,俄国伊万诺斯基研究烟草病,人类第一次发现病毒。

1895,德国伦琴发现X射线。

1900,俄国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1902,美国兰德斯坦纳发现人的血型有A、B、0、AB四种。

1903-1906,荷兰爱因托芬发明弦线电流计,制成心电图机。

1907,英国高尔顿确立优生学原则。

1908,美国卡雷尔对血管缝合和脏器移植进行研究。

1909,德国艾得希和日本泰佐八郎发明“六O六”,创化学疗法。

1922,加拿大班丁与麦克劳德发现胰岛素。

1922,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出版。

1928,德国卡一介二氏制成卡介苗。

1926,美国摩尔根发表基因论,建立遗传理论。

1929,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0-1935,德国杜马克发现磺胺药的抗菌作用。

1935,前苏联费拉托夫角膜移植术成功。

1943,英国钱恩和弗洛里提取了青霉素结晶并用于临床。

1952,口服避孕药丸产生。

1953,美国克里克和沃森提出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956,美国科恩伯格人工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

1957,中国汤飞凡、张晓楼眼病毒分离和体外培养成功。

1960年11月,最后一例天花在中国被消灭。

1962,中国第一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制成。

1963,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断手再植成功。

1966,中国首先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7,南非巴纳德首创人体心脏移植。

1971,英国克里克提出染色体学说。

1972,美国科马克和英国豪斯菲尔德发明X射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仪(CT机)。

1976,美国布卢姆伯格发现乙型肝炎病毒。

1978,抗疟药青蒿素在中医研究院取得成果。

1981,美国斯佩里研究大脑两半球具有功能特异性。

1984,武汉成立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病房。

1984,德国科勒发明单克隆抗体技术。

1986,美国科恩等人发现调节、控制细胞代谢的生长因子。

1989,美国毕绍普和瓦尔姆斯分离出引起动物肿瘤的致癌基因。

1993,英国罗伯茨和美国夏普发现断裂基因。

1966,克隆羊多莉诞生于英国罗斯林研院所。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性质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课程划分为六大类课程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识课程包括高教部规定的所有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基础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学科,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等。选修课程,除了学校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还建议开设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细胞病理学检验、床旁检测、实验室信息系统、试剂盒研发、实验动物学、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实训课程即实习课,应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2.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

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4课程学时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当今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要弱化一些所谓的系统性强的系列课程,减少其教学学时和纯理论性内容的讲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加强见习、实习环节的综合训练。对于专业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宜在1∶1。同时应加强分子诊断、检验仪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强化对选修课的学分要求,以突出学生对检验指标的实验设计以及新方法与新仪器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网络 病理学

引言

病理学的发展与研究工具和方法的创新密切相关.尸体检查的实施,出现了器官病理学或大体病理学;显微镜的应用建立了细胞病理学;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发展了超微病理学;免疫细胞化学的完善促进了免疫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带动了分子病理学的兴起.后三者都是本世纪的成就.目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带动病理学进入信息病理学时代.特别是,病理学又是形态影像为主的学科,迫切要求病理学工作者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将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应用于病理学中,为探求病理学新的发展作出贡献.

1 计算机将成为病理学教学的主要工具

计算机及其软件发展之快,应用之广,大有令人头晕目眩之感.1991年香港大学病理教研室已经把思考题、考试题及其答案存储在计算机内,供学生复习和自我测验之用.1996年美国加洲大学Davis分校病理系已开始用计算机作为教学工具,其中有大体及显微镜图像、思考题及病例.1998年美国新津西大学口腔病理系主任Trelstad教授来我校访问,介绍了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工具的病理学教学改革,基本上废除了讲大课及观察标本的实习课.用计算机或VCD盘存有数本教科书的内容、主要参考文献、供各章节教学用的典型的大体和镜下标本图像、各章节的思考题、考试题以及临床病例讨论的病例及图像;学生10人~20人1组,由教师简单介绍病理学名词和概念后,学生利用教学计算机自学,熟悉理论,认识标本,进行思考,浏览文献并进行病例讨论.启发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独立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和识别标本能力的目的.目前在病理教员思想中总有一个问题在矛盾着,这就是计算机图像能替代真实的大体及切片标本吗?理论上及实际上两者都是视觉模拟图像,在人脑中的反映应不存在丝毫差别,所以不能让这个问题拖着我们的后腿.我校图书馆、网络中心以及计算机教研室都配备有较多数量的计算机,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潜力和作用,专业教学的设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关键的问题是要建立相应的教材.目前国内尚缺乏成套的病理多媒体教材,国外教科书的价格昂贵,目前教研室已初步制备了教学VCD光盘并已投入使用.教科书、镜下典型彩色图像及黑白的典型的大体标本图像都不难得到,但由于尸检率急剧下降,获得齐全的新鲜的典型大体标本图片是困难的,限于知识产权,要使我们制备的VCD具有市场竞争能力,需要向国内外有关学者合作.

2 完善国内外远程病理体系

目前在互联网上,已出现了远程教室等以资源共享为特点的网络教育.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临床病理工作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档案管理是重要的方面.一所上千张病床的医院,活检病例及细胞学检查常超过万例,每例都有实物切片及大量文字档案,用计算机储存,通过医院网络发送报告到有关科室,既快速方便,又节约大量人力,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经之路.

在病理学诊断方面,瘤细胞DNA定量分析,核型分析,倍体分析,流式细胞分析及分离等,以及免疫组化结果分析都是临床病理的深入发展,均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

在临床病理工作中,最最重要的还是远程病理体系的建立.即使一个先进的病理科,其人力及诊断水平总是有限的,必然为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所困惑;即使是诊断明确的病例,有条件的患者或其家属,为了争取更可靠的诊断意见,往往携带标本,长途跋涉去外地会诊,既浪费人力、财力,还会延误治疗.而对于边远落后地区,或者县一级医院的病理科,长期一个人工作,诊断水平及工作经验受到很大限制,以上等等都可能而且可以用计算机向远处的较先进的单位发送病理资料和图像会诊.鉴于远程病理会诊需要 多幅清晰的彩色图像,因而需要更高的设备及技术基本要求.通常需要一台质量较好的显微镜,带有照相机接口,以便安装上一个摄像机,将显微镜中的影像输入计算机中.为了使计算机上图像高度清晰,严格使用Koller照明,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按物镜的孔径进入镜筒,而不外露,以增强成像的清晰度.这样由低倍到高倍采取足够数量的图像,压缩储存在计算机内,然后将病史及手术所见写在电子邮件(E-mail)上,插入或粘贴上的图像,一起发送到远方会诊单位.我们自行设计和安装了一套远程病理会诊系统,已向美军病理研究所发去了会诊病例的清晰图像.该所有125名各专科病理专家队伍,不到10小时即可发回免费的会诊意见.所以远程病理的建立,可以借助外界力量,使医院的病理水平迅速提高到先进水平.

另外要考虑的是设备的费用. 我们用还不到8万元人民币自行设计的远程会诊系统,可以发出清晰的图像(反馈意见).相应的设备在美国据说要13万美元.所以研究一套廉价而性能好的标准设备以便推广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3 科学研究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复发性口疮治疗分析

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细菌感染、消化功能紊乱、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关于感染因素,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本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疱疹病毒和I型腺病毒,但这些病毒是否为本病的致病菌,至今尚有争议,因有人用多种细胞进行病毒培养,及采用细胞病理学观察均未能测定出病毒。又有人认为L型链球菌是本病的病原菌,因报道从复发性口疮中分离出L型链球菌,并发现口疮患者对L型仪一溶血性链球菌疫苗的皮肤敏感性增加,且用L型链球菌感染动物可产生类似口疮的表现,但有人认为L型链球菌仅仅是继发性感染。关于遗传因素,不少研究报告,明显地反映出复发性口疮具有遗传倾向。例如,据调查,父母双方均有口疮史者,其子女的口疮患病率明显高于双亲中不患口疮或仅一方患口疮的子女的患病率,说明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史。

关于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与本病的关系,有人发现有些口疮患者有维生素B12、叶酸、血清铁蛋白、血浆锌含量偏低现象,故认为口疮的发病与维生素B12、叶酸、铁、锌等缺乏有关。

还有研究表明,口疮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故认为口疮可能是机体内、外因素引起的免疫应答或免疫功能下降而造成口腔粘膜组织的损害。

对于植物神经和免疫系统尚不稳定的儿童,其神经营养障碍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儿童患复发性口疮的重要因素。此外,儿童胃肠功能紊乱,或从食物中摄入的量不足,容易影响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往往也与复发性口疮的发病有关。

复发性口疮亦不是单一病因的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本病是不同病因或不同病理状态引起的相同临床表现。

一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7~2009年共收治复发性口疮病人,32人,其中儿童有16人,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11人,经治疗痊愈者为24人。

二临床表现

好发于唇、颊、舌、腭、龈等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儿童的复发性口疮似多见于牙龈和唇、颊粘膜。

发病初期,局部粘膜出现充血或红斑,此时患儿有烧灼样疼痛,不久便发展成为浅表溃疡,此时疼痛加剧,影响说话和进食,所属淋巴结肿大,患儿家长往往误认为是“牙痛”而就诊。

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4μm,边缘整齐清晰,周围有1~2mm的粘膜充血红晕区,溃疡表面凹陷呈碟状,其上覆有薄层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假膜,基底部较软。而后,溃疡面积缩小,上皮长入而愈合。一般持续7~10天,可不治而愈,为自限性,愈合后不留瘢痕。

有些患者间隔一段时间后又会复发,复发间隔时间个人不一,儿童多为偶发性,也有经常复发者。

成人的口疮具有长期反复发生的特点,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每次可以发生一个或数个大小不同的溃疡,每隔一段时间即可发生,有的甚至无间歇期,此起彼伏,不断发生,可延续十余年或更长时间。而且,开始发病时,往往病程短,间歇期长,反复发作后,则间歇期缩短,病程延长,同时溃疡数目、大小亦可随之增多、增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三临床诊断

可根据口腔溃疡的大小、深浅、数目以及有无复发史等做出诊断。但儿童的复发性口疮需与疱疹性口炎进行鉴别。疱疹性口炎的溃疡数目多,面积小,约1mm左右,当融合成较大溃疡时则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发红。发病前或发病中,患儿多有发烧等全身不适症状。

四治疗

本病应针对可能的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对于儿童主要在于改善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结构,适量的补充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维生素C、B2、E、B12、B6和叶酸等,如有缺铁或缺锌者,亦可补充铁或锌。

局部治疗有涂布剂、贴敷药膜、含漱剂和中药粉剂等。儿童不宜选用腐蚀剂。

(1)涂布剂

(2)贴敷药膜金霉素药膜、洗必泰药膜局部贴敷1日3~4次。药膜是由各种主药、麻醉剂和羟甲基纤维素等制成,用时剪取一块比溃疡面稍大些药膜贴敷于溃疡面上。

(3)含漱剂2%~5%碳酸氢钠溶液、0.25%金霉素溶液含漱,1日3~4次。

五讨论

临床医师应对复发性口疮病给予足够重视,提高诊断确诊率,如能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张震康,樊明文,傅民魁.现代口腔医学2003.

[2]李佩洲,常新华.口疮宁颗粒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辽宁中医杂志2002(7).

[3]苗建英.运脾化湿法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体会[期刊论文]-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3).

[4]付京云.益气养阴清热法为主治疗复发性口疮50例观察[期刊论文]-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10).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多西紫杉醇诱导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中的氧化——抗氧化失衡研究王海霞(432)

Ⅰ型胶原蛋白基因在胃癌、食管癌中的表达刘勇攀张尤历高广张宇川陆芬英吴莺(435)

空肠P袢代胃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刘晓强隆崔建勇(438)

术前半量放疗对cT4食管癌手术及近期疗效的影响徐维王远东周明(440)

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阮洪军陶厚权赵仲生(443)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术后淋巴转移的近期疗效吕章春李可朱佩祯郎香花陈银巧(446)

内镜下植入缓释5-Fu治疗胃癌癌性梗阻12例刘跃平杨纯英林刚柳茂森周夏丰(449)

43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梗阻的介入诊疗价值戚跃勇邹利光刘卫金廖翠微梁平丁生财(451)

40例胆囊癌中PTEN、COX-2的表达齐秀恒刘琪李勇(454)

16排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与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卢晓林(457)

胰腺癌术前、术后化疗的疗效谭晶卢永刚王昭辉梁颖(460)

1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引流术后总胆汁酸检测的意义陈玉堂邵国良邝平定郑家平夏启荣姚征吕蕾(462)

奥曲肽对大肠癌LOVO细胞周期的影响陈祥建章圣辉(464)

短篇报道

肺癌左全肺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膈肌异常上抬1例报告严福来陈国平祝鑫海张国飞(448)

论著

人ACHN肾癌裸鼠荷瘤模型建立及相关特性研究王江陈安民郭风劲祝文涛丁然(466)

松针油抑制S-180及Hela细胞的实验研究李正民王玉学(470)

K562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对rmhTRAIL的敏感性及NF-κB表达王雅茹张学军田艳张兰凤王志宇栾天燕韩强(473)

甲状腺滤泡状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价值刘勤江田尤新(477)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视神经病变17例朱军魏宝清何侠(480)

复发鼻咽癌35例调强放疗疗效及预后分析李莉马秀梅戴立言刘滔吴旭东侯艳丽白永瑞(483)

106例意义不明确的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病理诊断朱鸣萍(487)

手术治疗早期年轻妇女宫颈癌85例预后因素分析李胡斌孙杭临(490)

青春期卵巢肿瘤72例临床病理观察肖巍(492)

30例卵巢无性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周亦文骆利康申华峰(494)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金小民孙岩张根大郑日葵何雪娟(496)

磁共振对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伽玛刀疗效的评价郭轶虹吴锡标邓印辉侯仲军陈耀棠利晞(498)

巨大纵隔肿瘤28例临床研究陈胜喜张恒张春芳(501)

中药预防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观察徐颖扉潘磊陈培丰谢长生(503)

原发性小肠肿瘤28例诊治分析吴金荣吴斌(505)

核素标记血管多肽显像诊断恶性肿瘤实验研究兰晓莉高再荣孙琳常伟张永学(627)

^99mTc-HL91与^99mTc-MIBI在鼻咽癌显像中的对比研究王孝深章英剑胡超苏施伟朱蓓玲王新村冯炎(631)

脂质体介导对反义分子探针肿瘤靶向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刘萌王荣福张春丽闫平于明明郭凤琴(636)

^18F-FDGPET/CT与双侧髂棘穿刺活检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中诊断价值张旭樊卫林晓平梁培炎张伟光胡莹莹(640)

肿瘤核医学专题——特邀组稿专家王荣福教授简介(611)

肿瘤核医学示踪新技术王荣福(612)

核素示踪技术分子功能影像在肿瘤诊治中应用及进展王荣福(615)

RGD肽在肿瘤显像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刘红洁王荣福张春丽(620)

钠碘转运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显像和治疗中的应用张新李亚明(623)

核素示踪框架区反义寡核苷酸对V1家族B细胞淋巴瘤识别特异性的研究沈晶王荣福张春丽刘萌(644)

论著

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4抑制剂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江泳程亮王少峰张信强(648)

ICAM-1、VE—cadherin在内皮前体细胞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骆益宙郭子姮于观贞钱建新顾小强曹传武王杰军(651)

曲古菌素A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李云龙邹小明袁友萍尤立光刘志勇高鹏杨春发(654)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平金良徐炜(657)

p53、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王震宇李锋张伟军(660)

吉西他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47例晚期肝癌分析陆骊工胡宝山李勇罗鹏飞(66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恶性淋巴瘤沈建平郑兵荣庄海峰虞荣喜胡致平叶宝东林圣云(666)

CT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江明祥邵国良邝平定(668)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聂晶(671)

原发于和纵隔生殖细胞恶性肿瘤预后因素分析陈俊陶庆松黄佳陈科黄敏霞郭建新(673)

读者·作者·编者

《国际肿瘤学杂志》、《实用肿瘤杂志》征订启事(67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首次获美国核医学杂志优秀论文奖(614)

2008年全国内科学(肿瘤专题)新进展学习班通知(662)

综述

分子水平预测肿瘤放射敏感性研究进展冯瑞(综述)柳永蕾(综述)宋现让(综述)于金明(审校)(677)

MR、PET在胰腺癌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吴江(综述)王中秋(审校)朱虹(审校)(682)

经验交流

4例食管癌穿孔的外科治疗郭建庄杨增周赵新吉赵现军刘志才申学昌马中州(687)

短篇报道

腮腺嗜酸细胞癌1例王升晔楼建林杜向慧王可敬(688)

绒癌子宫穿孔大出血1例张桂荣李慧玲高德红卢战凯杜绍敏(690)

基于MRI的鼻咽癌临床分期探讨胡望远陈晓钟王方正姜锋李斌胡福军冯星来(779)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PET/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何侠朱向帜黄德健李裕吴建伟沈文荣魏宝清(783)

50例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分析李斌陈晓钟王方正姜锋胡福军冯星来包婺安(787)

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85例徐正阳陶庆松郭建新沈燕萍(791)

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征分析钱超文徐栋刘俊平陈晓钟姜锋(794)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的变化姜军合范学政(798)HttP://

面罩制作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相邻照射野衔接的影响吴裕起马绍连陈国章苏建新林承光黄峻刘立志(800)

鼻咽癌放疗全疗程使用同一面罩固定的偏移分析李扬成邝国荣貌友兄何振宇林茂盛(803)

HLA与中国南方人群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龚哲(综述)林志雄(审校)胡盛平(审校)(805)

论著

ATM基因辐射防护功能研究罗加林曹建平邓清华朱远(809)

NCAM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林海升施更生朱敏童永青王沙彬杨卫江(812)

涎腺warthin瘤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45例分析杨秀燕(815)

影像支持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处理分析陆澄殷虹沈慧陈飞马晶晶(817)

多西他赛周给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崔文洁(819)

消化道肿瘤病人外周血TSmRNA和DPDmRNA的表达仲崇俊陶国华曹兴建陈贤冲姜肖刚谢玮(821)

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2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任伟禹立霞钱晓萍邹征云刘宝瑞(824)

AFP、VEGF及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宋玉环宁爱兵汪运山(827)

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直肠冲洗64例分析毕建军周志祥李中林赵宏白晓枫周健国赵东兵(831)

尿吡啶酚、尿脱氧吡啶酚、尿氨基末端肽在转移性骨肿瘤临床随访价值的应用研究周彤董春雷胡岳棣(834)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T表现与Ki-67、VEGF和MVD表达的相关性彭泽华白林蒲红董丹丹王东(837)

胰腺实性假状瘤临床病理分析李兆丽尹勇鲁常青谈炎陈同钰秦锡虎(841)

射频消融治疗不能切除的胰体尾癌适应证的探讨包善华王健周铁谢敏(844)

肾盂癌31例临床分析高剑罗冬喜宫敬杨勇陈磊曾斌魏敏(847)

甲地孕酮联合昂丹司琼治疗肿瘤化疗中呕吐曲维庆张恩宁付爱芹刘磊王萍(849)

综述

PET显像在原发性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胡裕效朱虹(852)

乙酰肝素酶在恶性肿瘤的表达调控研究进展栾琪(综述)孙静(综述)高天文(审校)(856)

短篇报道

氟达拉滨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王昭冯翠翠付丽王旖旎(860)

原发性肾神经母细胞瘤1例周伶俐王宗敏赵志光(862)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为适应新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训练已经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原实验管理中心为基础,软件建设、硬件建设两手抓,取得显著效果。

1加强系列实验技术平台为主的硬件建设

学校自1998年开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成立了实验教学管理中心,隶属基础医学院。一方面,通过将药理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门新的《机能实验学》课程体系,所属实验室合并为共用的机能学实验室,并于1999年完成了对机能实验教学的独立运转,实现了人、财、物完全独立。2002年,学校下拨150万元用于机能学实验室的更新改造;另一方面,将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涉及显微镜使用的专科实验室实行专管公用,形成了形态学实验室。2003年,学校下拨200万元用于形态学实验室的更新改造,新建4间第I代显微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2006年又建成4间第II代数码互动形态学实验室。近2年,又对基础医学院所属实验室进行优化重组,以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等)、形态学、机能学以及细胞培养与免疫学等四大技术平台为主体,建成系列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室,每间教室都实现了网络化多媒体电子教学功能。新装修的机能实验室面积510多平方米,新改建形态学实验室共870多平方米,并达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

实验室建设当然应有相应的仪器设备配备。几年来,我们投入2000万元配备了1511件较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包括PC-LAB生理信号记录系统、图像、实物投影系统和显微直播系统、多通道图像实时传输和分析系统、莱卡显微镜、752分光光度计、离子分析仪、血气分析仪、血液粘度测定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微循环观察显微镜、细胞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见表1)。从2004年开始,学校每年下拨50万元到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用于教学仪器设备更新,20万元用于教学实验常规耗材与试剂的购置。使用率较高的教学电脑配件、换能器和手术器材等的更新率在10~20%左右。

我们还重视人文环境与设施的建设。所有实验教室达到安全、舒适、清洁、卫生,通风、照明良好;实验室房间高度不低于2.5米;实验室生均占有实际使用面积至少达到2.5平方米的标准。

2加强以实验技术平台为基础的软件建设

这方面的建设主要包括中心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等。

2.1管理体制

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为校级实验中心,隶属基础医学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全面负责本科学生医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工作。学校教务处、教保处负责中心的建设,提供其正常运转、维修及更新改造经费。基础医学院负责协调本中心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与场地使用和科室发展等具体情况。实验管理中心负责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和建设规划(下页表1)。

实验管理中心下设主任1名,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1名,负责教学工作;教学组长4名,分别负责所属4大综合性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工程师1名,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正常运行。各负责人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按章实施。比如,本中心购置的教学仪器设备,必须经专家论证、公开招标;购置后,由教保处进行统一验收、编号、建帐、制卡、录入工作。贵重仪器设备设定专门人员负责操作和管理,上机操作必须做好登记等等。

在实验室的管理上,我们探索了新的教学运转机制。对于合并重组后的机能学和形态学实验室,坚持优化组合、资源共享,高效运转的原则,达到教学需要的最大满足、实验室设施最低损耗、实验室资源最大利用、管理力量的最小投入。我们对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转机制作了大量的探索工作,确定把“专管共用”和“集约化建设”作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目标。“专管”,即要求实验室归属于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统管;“共用”即相关的学科按教学需求有计划使用。“集约化建设”则指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和协调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的统一购置、维护、升级等事项。同时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监督和落实。各相关学科教研室,主要按计划在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的调度下,组织实验教学的实施和质量保证。

2.2课程体系建设

2.2.1机能实验学课程体系结构

由于我们在实验教学目标上,实行“三个强调”,即强调打牢实验基础的知识教育,强调动手能力的综合教育,强调科研素质培养的创新思维教育。因此,在课程内容体系上我们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设置:

一是比较系统地增加了实验基本知识、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三基”教育。系统地介绍了实验动物特点与选择、实验仪器原理与操作、实验试剂种类与配制方法、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数据分析等基本实验知识。

二是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上呈现立体交叉、逐步递进原则。即先安排一些知识点比较单一的生理、药理等学科经典性基础性实验内容,使学生对专科相关实验知识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向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实验技术涉及面较广的综合性实验递进。综合性实验中既有正常生理功能测定,又有异常病理生理变化观察;既有器官功能的分析,又有药物干预机理的探讨;既包括典型的机能学知识,又增加了部分形态与生化代谢方面的实验内容,使同学们对实验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立体的概念;最后再递进到模拟科研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探索性实验。

2.2.2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结构

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遵照以下原则:

一是按照实验技术、发育特点、结构特征归类进行梯次训练,从胚胎组织结构到成年组织梯进,从整体组织结构到单细胞亚微结构梯进,从正常组织形态结构到异常组织病理形态结构的梯进。

二是注意形态学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从总体上宏观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实验技术要求相近或相同的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内容,采取精简、融合、重组等方式进行优化,使知识结构更系统、紧凑、条理性更强。

首先对实验总学时压缩到90个学时。种类实验项目的学时比例进行了调整,基本达到:基础理论及技术占15%,基础实验占5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35%。其次,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即在介绍基本知识和概念之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编排实验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形态学教学本身的规律,符合人的逻辑思维规律,有利于学员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新《实验教程》增加了像空气栓塞、临床病理读片、病理讨论等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病变组织的形态变化与机能、代谢以及临床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使学员系统地实践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为以后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2.3教学内容、比例与组织方式

机能实验学课程计划学时为100学时,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实验“三基知识”(占16%)和基础性实验内容(占34%);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性实验(占32%)和创新探索性实验内容(占18%)。其目的主要是使同学们既能掌握实验综合技能,又使实验知识能与相应学科的理论知识比较好的联系起来。学生所做的各专科基础性实验几乎都是在其理论课开课后不久进行,便于使同学们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同学到第五学期时已比较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了医学相关基础知识,适合于同学开展综合性实验并进行创新思维的设计实验。

形态学各学科实验穿插安排在相应的理论课程之中,与理论课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加深对相应理论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各类实验项目的学时比例也进行了调整,基本达到:基础理论及技术占15%,基础实验占5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35%。

2.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网络化和数字化。机能学实验室采用融生物信号的采集、刺激、记录、打印等功能为一体的PC-LAB微机化实验教学系统;形态学实验室采用了先进的显微图像分析系统。通过网络和软件支持,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在这套系统上,学生和教师可进行实时、互动的音频和视频交流。

二是采用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实验的虚拟性与实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除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动物实验或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等操作外,我们还采用计算机进行三维虚拟仿真实验操作,如模拟药物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小肠平滑肌性质观察、细胞分裂与分化等,不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可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三是实验学教学素材上网,实行网络化教学的超时空特性。学校局域网的普及,以及教学课件的上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任何时间、在校园网上的任何一个终端上自学、预习和复习各学科实验学有关内容,提前了解实验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彻底打破了以往“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真正实现了教学“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优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式,有选择性地学习,打破了教学过程、时间、空间的界限,随时随地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2.5教学与科研结合情况

我校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有赵克森教授领导的全军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他们对休克微循环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在机能实验中设置了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实验,并对家兔肠系膜微循环进行观察;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尹炳生教授领导的心电研究中心首创头胸导联,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在机能实验的高钾血症实验中开展常规导联和头胸导联的对比心电图观察。

2.3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是保证实现教学高水准的关键。在实验教学改革初期成立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时,学校就十分重视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分别从相关的病生、药理和生理等学科调入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担任该中心的领导和主讲教师。同时注意实验人员层次、结构的合理搭配。目前,本中心管理人员8人,专职教学人员31人,其中主系列人员27人,辅系列人员12人。他们专业结构与层次组成合理,分别由各相应专业人员组成,具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实验师等职称;整个师资队伍人员年龄匹配合理;学历构成高,具有博士11人、硕士9人、学士1人,其中硕研以上比例占51.3%。

我们还注重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选择优秀的硕士生或本科生毕业留校,分配到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同时选拔本中心的优秀青年教师考研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实验中心有计划地对部分教师实施岗位培训,由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讲授,通过短期培训学习,使实验教学人员除掌握原来的学科知识外,还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实验特点和实验方法有尽快的了解和初步的掌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为每位青年教师安排了高职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定期检查备课情况。教研室每学期实行开课前的预做与试讲制度,同时要求指导导师进行听课,及时将听课意见反馈回青年教师,以提高他们的授课水平。

鉴于形态学教学的特殊性和我校的具体情况,根据形态学实验室建设管理“专管共用”的目标定位和教学实际,决定不将形态学实验课程与相关学科完全剥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着眼于各学科的长远发展,我们采取了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对形态学实验室行使管理职能为主,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和各种实验项目特别是切片、标本等实验准备工作,都要依赖于相应的形态学科教师来完成。在组织实施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融合完善实验课程体系,依托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的改革,探索形态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实现形态学实验技术队伍的专业化。

2.4教学研究

我们在多年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教学研究。2003年,我们顺利完成了世界银行贷款资助、教育部高教司重点立项的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1292B13044),并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的评估验收;我们提出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获2003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2004年度校级教学(管理)优秀二等奖;“教学与科研结合,加快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获2001年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继2001年主办全国“机能实验学师资培训班”之后,有132所院校的约300人次的同行来本单位参观交流,“机能实验学”遂于2005年被批准为全国继续教育项目。近5年来,发表实验教学改革论文近40篇。

我们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视高水平教材的建设。在教材内容上,对形态学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研究,既体现基础性又要有先进性;既体现学科内涵、实验内容的更新,又要反映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我们组织机能学科的专家教授对实验项目进行了多次研讨、论证和认真编写,于2000年4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了集基础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为一体的《机能实验学》教材。在该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确立了把握好“三个关系”和体现“三个结合”的编写原则。“三个关系”即一是把握好实验课程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的关系;二是把握好传统实验内容删减与实验知识完整性的关系;三是把握好实验教学的独立开设与相关课程理论教学的协同关系。“三个结合”为实践经验与经典技术的结合;技术创新与素质培养的结合;实验项目与科研工作的结合。在此基础上,2006年3月,新版《机能实验学》(金春华教授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它综合了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三门学科的核心实验课程,增加了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内容,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

其他教材包括《现代病理学与实验诊断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现代医学技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大学病理学图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病理学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病理组织学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临床细胞病理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病理学实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组织学与胚胎学》CIA课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组织学与胚胎学》(科学出版社,2004)、《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病理生理学复习考试指导》(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等。

在机能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注意教材的多样化建设,充分利用不同媒体教材的优点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过去2年中,我们自行拍摄了十余部机能实验教学录像片,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技术方法、基础性实验项目和部分综合性实验项目。也引进了一部有关机能实验的多媒体光盘。同时,我们还制作了较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上述多媒体的课件和录像片都放置在实验室局域网和学校局域网上,供同学们随时调阅。这样既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也减轻了带课教师的劳动强度。

此外,我校最近拟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开展远程网络教育。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推广我校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经验与成果,我们将《机能实验学》多媒体课件上报作为进行远程网络教育的课程及课件,使更多的学校和同学能了解我校的实验教学情况,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目前我们已着手制作和增补用于远程教育的流媒体课件。

2.5教学初见成效

我们几年的改革成果深受学生欢迎。我们对近3年来参加实习或实验的2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初见成效。结果见表2。

3展望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

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

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

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

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

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

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

,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发明“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

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

镜,推动了

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

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

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

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

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

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

之一。50年代X光****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

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

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

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

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CT或helicalet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

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

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

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

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

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

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

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

创造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

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术的榜首。PET问世不过30年历史,但它已显示出对肿

瘤学、心脏病学、神经病学、器官移植,新药开发等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2]。

影像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20世纪生物医学

工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介入医学问世介入医学是一种微创伤的诊疗技术。Dotter和Judkin(1964年

)是最早使用介入技术治疗疾病的创始人,他们用导管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进行

扩张治疗取得成功。1967年Margulis首先使用过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Ra

diology),这是医学文献出现“介入”一词的最早记载。1977年Gruenzing成功

地进行了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获得成功以后,介入性诊疗技术由于其创伤小

、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而倍受临床欢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

展,高精度计算机化影像诊查仪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射频消融技术以及

高分子(high-polymer)新材料制成的介入技术用的各种导管相继问世,使介入性

诊疗技术发生了飞速进步,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心血管、脑血管、非血管

管腔器官到某些恶性肿瘤等都具有使用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并使诊疗效果明显提高

,患者可减免许多大手术之苦。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视为与药物诊疗、手术诊疗

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之一,也有人把介入诊疗技术称之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

临床医学新领域--介入医学[3,4]。

人工器官的应用当人体器官因病伤已不能用常规方法救治时,现代临床医

疗技术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来替代病损器官或补偿其生理功能,人们

称这种装置为人工器官(artificialorgan)。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风湿性心脏

瓣膜病的治疗,除了应用抗风湿药物、强心药物对症治疗外,对病损的瓣膜很难

修复改善,不少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死亡。而今天可以应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技

术,在心脏停跳状态下切开心脏,进行更换人工瓣膜或进行房、室间隔缺损的修

补,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恢复健康。心外科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

的水平,主要是由于人工心肺机的问世和使用了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等新材

料、新技术的结果[5]。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愈后不良,而人工肾血液透析技术已挽救了大量肾病

晚期患者的生命,肾病治疗学也因此有了很大进步。

现代生物医学工程中人工器官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除上述人工器官外,人工关

节、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人工肝、人工肺等在临床都得到应用,使千千

万万的患者恢复了健康。可以说,人体各种器官除大脑不能用人工器官代替外,

其余各器官都存在用人工器官替代的可能性。

此外,放射医学、超声医学、激光

医学、核医学、医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远程

医疗技术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仪器设备都是现代医学工程研究开发的成果,综上

可见,20世纪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有力地推

动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展望纵观医学新技术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从伦琴发现

X线到今天X射线诊疗技术的发展,从朗兹万发现超声波到今天B超诊断的广泛应用

,从布洛赫和伯塞尔发现核磁共振到今天MRI的问世,从赫斯费尔德发明CT到今天

CT成像系统的应用,都是以物理学工程技术为基础、医学需求为前提发展起来的

医学新技术。循着20世纪医学发展的轨迹,我们有理由预测21世纪新的医学诊疗

技术可能在以下10个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1)各种诊疗仪器、实验装置趋向计算机化、智能化,远程医疗信息网络化,

诊疗用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6]

(2)介入性微创,无

创诊疗技术在临床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激光技

术,纳米技术和植入型超微机器人将在医疗各领域里发挥重要作用。

(3)医疗实践发现单一形态影像诊查仪器不能满足疾病早期诊断的需要。随着

PET的问世和应用,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将有大发展。非影像增显剂

型心血管、脑血管影像诊查系统将在21世纪问世。

(4)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将有较大发展,生物机械结合型、生物型人工器官将

有新突破,人工器官将在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

(5)材料和药物相结合的新型给药技术和装置将有很大发展,植入型药物长效

缓释材料,药物贴覆透入材料,促上皮、组织生长可降解材料,可逆抗生育绝育

材料、生物止血材料将有新突破。

(6)未来医疗将由治疗型为主向预防保健型医疗模式转变。为此,用于社区、

家庭、个人医疗保健诊疗仪器,康复保健装置,以及微型健康自我监测医疗器械

和用品将有广泛需求和应用。

(7)除继续努力加强生

物源性疾病防治外,对精神、心理、社会源性疾病的防

治诊疗技术和相应仪器设备的研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开发,研制精神分析、

心理安抚、生物反馈型诊疗技术和设备将是生物医学工程的新起点。

(8)创伤是造成青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研制新型创伤防护装置、生命急救

系统是未来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课题。论文帮

(9)即将迎来的21世纪是分子生物学时代,有关分子生物学的诊疗新技术将快

速发展,遗传、疾病基因诊疗技术,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DNA芯片、雪

白芯片和诊疗系统将被广泛应用。

(10)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研究和开发劳动保护、家庭保

健、个人防护用的人工气候微环境是未来不能忽视的问题。

1997年我国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奋斗目标:“到2

000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2010年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

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

进水平。1999年国家科技部召开了“发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战略研讨会”,国家

工程院开展了有关发展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战略研究等,对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发展、落实创新工程战略布置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人类与疾病做斗争,在医学

诊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面向21世纪的巨大挑战,我们要动员起来,调整

政策,制定规划,改革医学研究教学的旧模式,发挥现代科学多学科交叉合作的优

势,创建全新的生物医学,为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GeWangMichealWV.PreliminarystudyonhelicalCTalgorithmsfor

patientmotionestimationandcompensation.IEEETran

[2]MinnH,LapelaM,KlemiPJetal.Predicationofsurvivalwithfl

uorin-18-fluorodeoxyglucoseandPETinheadandneckcaner.JNuclMe

d,1997,38:1907

[3]ScheinmanMM.CatheterAblation.Circulation,1991,83:1489-1498

[4]杨于彬,生物医学工程介入性诊疗技术,世界医疗器械,1997,3(9):5

0-52

[5]KatirciogluF,YamakB

,BattaloglaB,etal.Longtermresultsof

mitralvalvereplacementwithpreservationoftheposteriorleaflet.J

HeartValveDis,1996,5(3):302

[6]PeredinaA,AllenA.Telemedicinetechnologyandclinicalapplica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1812年,《新英格兰内科与外科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前身)在其创刊号上刊发的首篇文章,是哈佛医学院创始人之一约翰·华伦先生撰写的有关心绞痛治疗的文章。华伦对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描述已经相当精准,但其治疗方法现在看来却显得十分诡异。他先后采用兴奋剂、放血疗法、局部麻醉以及鸦片、导泻剂等对一位牧师患者进行治疗。

随着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华伦使用具有“魔鬼粪便”之称的植物树脂阿魏胶对其进行治疗,并使用硝酸银等腐蚀其腿部和手臂的皮肤以形成水泡。患者病情日益恶化,华伦将其护送到东南部城市乔治亚州进行“旅行治疗”,那里的气候不会像北方一样寒冷,因此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当患者返回波士顿,其心绞痛发作再次加剧,华伦使用了砷剂和放血疗法,但毫无效果。在患者死亡之前,华伦注意到使用烟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

在两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看来,华伦的治疗似乎显得有些过度,甚至毫无效果。除了在治疗严重心绞痛时有可能用到阿片类制剂外,他的治疗方法与当今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毫无共同之处。溶栓药物、β受体阻断剂、血管支架以及外科心脏搭桥手术等许多治疗方法的机制已经在分子水平上得到阐明。即使在严重的心脏病发作之后,这些措施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治疗学实践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不仅可以简单梳理出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的进展过程,而且还可以展示出医学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取得的成就和错失的机遇,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代代医学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寻求更为理性的医学实践基础,他们在热忱与怀疑的两极间摇摆。他们通过缩小自己的视野定位于更加精确的治疗目标和成功标准,来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可信度,但有时却会忽略了治疗更为广泛的意义,即对患者和群体寿命的影响。对治疗学进行历史性回顾,将有助于我们重新关注医学进化的背景,更好地明确医学的发展方向。

旧时代背景中的治疗学

尽管19世纪的很多医学实践在今天看来都很可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治疗方法在当时的背景中实际上都是有效的,当时医生思考疾病和治疗效果的方式与现在截然不同。在1812年,无论患者还是医生都信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的健康和疾病都与包括血液、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在内的四种体液的自由流动和平衡有关。他们对治疗也有共同的期望,认为治疗应该驱动体液的重新流动和平衡。放血疗法可以使因疟疾而发热、谵妄或躁狂的患者镇静并降温(至少触摸时如此);如果患者相信其病症来自于肠道梗阻,那么他们会满足于使用催吐剂和泻药来诱导呕吐和腹泻。此外,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习惯、职业以及居住地等个体特点来度身定制。

在当时的美国,体液治疗被赋予了显著的美式英雄主义色彩。华伦近似轰炸式的治疗手段令人回想起“英雄主义医学”(heroic medicine)的漫画,其手段通常与费城的本杰明·拉什有关,后者在治疗上往往夸张地使用“休克疗法”迫使机体重新恢复体液平衡和健康的状态。而且病情越严重,干预措施就越激烈。

1812年有文章建议对枪伤患者使用放血疗法,这种治疗策略似乎很矛盾,但在当时情况下,医生首先关注的是防止化脓和坏疽,而这两种状况一般出现在炎症和发热之后,放血则可以明显减轻这两种症状,所以医生才会在可承受范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放血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和肢体。由此可见,治疗的合理选择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治疗学怀疑主义对垒英雄主义疗法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创刊号精选了一篇对拉什的理论持极大赞成意见的综述,同时惋惜地写道:“如果我们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像对物质的形态和规律那样确定无疑,行医时就不会再出现疑虑与分歧,人类也可以长命百岁了。”

然而,怀疑与分歧依然日益增加。波士顿很快成为治疗学怀疑主义的发源地,该模式直接挑战拉什的“英雄主义疗法”。甚至在首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还刊发了雅各布·比格洛对当时烧伤治疗手段的不同原理进行的评论。他从经验主义的角度呼吁支持“消极模式”,这一模式主张顺其自然,允许患者自生自灭。比格洛的著作《自限性疾病的论述》详细描述了有关尊重“自然的痊愈力量”(vis medicatrix naturae,即拉丁文“自愈力”),这一论述也被广为引用。

19世纪前叶,众多因素推动了怀疑主义的产生及传播。当时的美国医生十分欣赏巴黎医生皮埃尔·路易斯的工作和他所提倡的“数学方法”。他统计了肺炎患者中使用和不使用放血疗法各自的疗效,结果并未发现显著的差别。医疗市场也发挥了作用,“常规”医生面临着来自顺势疗法者、水疗法者、自然疗法者、非常规法者以及其他派系医生的竞争,这些人讽刺正统医生对手术刀的信任,为患者提供痛苦较小的替代疗法。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50周年时,尊重自愈力已经成为美国治疗实践围绕的中心,在总共21章的《全科治疗学》一书中,哈佛的约翰·威尔在前两章中详尽阐述了这一概念。对治疗学怀疑主义的最为著名的表述来自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他在1860年写道:“如果能够将现在所使用的所有药品都沉入海底,这对人类来说反而更好,而对于鱼类来说则是噩梦。”

尽管治疗学怀疑主义在美国医学界是一股充满活力的力量,其更为极端的化身“治疗学虚无主义”对医生来说则毫不可行。医生不会简单地依据放血疗法没有效果的数字证据,而突然放弃“英雄主义医学”,医生从道德上不会支持面对痛苦的患者时无所作为的做法。治疗学根植于证据和实践两方面,只能在医学理论和患者期望都允许时才可能做出改变。正如霍姆斯所观察,治疗技术既包含不变的元素也包含可变的元素,变化不仅在疾病不同或引进新药物时发生,还会发生在某些特殊治疗方法不再流行时,以及随适应症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某些流行的理论衰落时。

直到19世纪中后期临床医生将其热忱转移到包括奎宁、酒精以及其他一些兴奋药等新的干预措施上,“英雄主义疗法”逐渐没落。举例来说,奎宁作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和一般性滋补药物日益流行。正如导泻剂和放血疗法对于治疗发烧、梗阻以及体液平衡有意义一样,在以机体能量消耗为特点的疾病日益增加的医疗界中,奎宁和其他兴奋剂顺理成章地推广开。

如果没有斗争,19世纪中叶的医生并不会放弃“英雄主义疗法”的标志物——汞剂和放血针。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尽管联合军队的医生已经越来越少地使用甘汞来处理伤员,但当1863年军医处处长宣布禁用这一汞化物之后,军医们仍然要求军事法庭对其进行审判。即使“英雄主义疗法”趋于缓和之后,医生们仍然热衷于依据患者的个体特质来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学的革命

到19世纪中叶,对患者特质的关注开始转移到对特殊病因的关心。由于细胞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尤其是细菌学所取得的突破,医生开始越来越多地将疾病视为一种具有其特殊致病原因和典型症状表现的特定实体。这一崭新模式促使医生开始依据疾病而不是患者特质来寻求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学上的革命一样,这一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有关治疗学怀疑主义和个体化的旧思想继续存在,新的治疗方法从理想到现实往往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

回想1846年麻省总医院的威廉·莫顿对醚类麻醉剂的证明,尽管醚类麻醉剂作为横跨太平洋从西方到东方的最为重要的医学发现之一,改变了欧美两地的医学实践,但这一转变既不迅速也不顺利。麻醉为外科领域带来了引人注目的革新,但同时也增加了外科手术的危险。

在采用消毒剂和无菌术之前,手术死亡率和手术后感染的数目惊人,这一点任何一位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军医都非常清楚。很多外科医生,对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疼痛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怀疑疼痛缓解带来的有益作用是否会被来自新物的未知风险所抵消。外科决策的制定需要对每个病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微妙的衡量,麻醉剂的革命经历了一个超乎想象地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直到1912年,外科医生掌握了无菌技术和现代手术室的工作程序。《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大量介绍腹部外科、血管外科、整形外科、妇产外科以及心胸外科革新的文章,这些革新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这些外科手术的革命不仅需要将麻醉和无菌技术等操作进行仔细地整合,还需要外科医生、麻醉师、手术助理护士、无菌纱布、高压灭菌器以及对医院进行重新设计等要素的共同配合。即使那些在当今看上去显而易见的简单革新,也往往都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20世纪早期,药物治疗领域也有类似故事。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百周年时,有很多报道关注了来自柏林实验室保罗·埃尔利希的抗菌化学药物的创新,为了寻找能够选择性抑制病原微生物而不伤害宿主的“神奇子弹”,他经历了605次失败,最终发现了抗梅毒化合物606——胂凡纳明,该药物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广泛欢迎。到1912年,胂凡纳明已经可大量供给大多数美国医生和患者使用。

当时已经出现了不再依据患者的个体特质而是依据特定疾病进行治疗的新策略,胂凡纳明则成为这一策略的典范。令人惋惜的是,胂凡纳明的治疗特异性也许更多地存在于理论上而不是实践经验中,显然这一药物并非对所有的梅毒病例都有效。其对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也与预期相差较远:患者常常会承受砷化物带来的严重副作用。这种药物也没能在一夜之间就改变治疗方式:很多医生并没有用胂凡纳明来代替汞剂,而是在使用汞剂的基础上使用这一新药。

胂凡纳明也表现出了医学归纳主义的概念局限性。梅毒不仅仅是被特定病原感染之后出现的一系列体征和症状的简单合集,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羞耻感、名誉污点,以及其他与性传播感染有关道德问题等等。

尽管胂凡纳明可以使部分患者得以缓解,但它只能提供针对复杂疾病的一部分解决方法。当时的医生将焦点都集中于针对疾病而非患者的治疗中,很多传统的实践已经丢失。有人指出,医学生除研习救助患者的知识外,还应该学会安抚和鼓励他们的技巧,扶助和支持那些行走于死亡之谷的患者。

治疗学怀疑主义的再度兴起

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间,药剂学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甚至在诸如精神分析和心脏手术等其他领域治疗学革命中,激增的药物治疗也尤为突出。上世纪50年代,超过4500种新药物产品作为新类别治疗药物进入美国市场,包括:广谱抗生素、抗糖尿病药物、降压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和降低胆固醇药物等。在1961年,每1美元的药物消费中,会有70美分用于十年前不存在的药物。

这种新的热忱引发了新形式的怀疑主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百五十周年时,很多临床药理学家撰文为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特效药形成的“治疗丛林”而悲叹。其他批评家则关注到医药市场营销对临床医生的“洗脑”效应。这些疑虑表现在1959年~1962年参议员埃斯蒂斯·基弗福都精心安排了针对处方药行业市场实践的广播听证会。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详尽记录了听证会中关于急需美国FDA参与进行官方裁决疗效和改进药物研制程序的诉求。

由于“反应停”悲剧的发生和基弗福的努力,1962年美国通过了《Kefauver-Harris药品修正案》,建立了一套由1、2、3期临床试验构成的药物治疗效果证明体系。止吐镇静药“反应停”是最为严重的制药灾难之一,该药曾用于防止妇女妊娠呕吐,在被强制退出市场之前,这种药物导致多达一万名新生儿出现“海豹肢”等严重先天畸形。正如专家所指出,考虑到药物研发、上市和消费的迅猛速度,只有持之以恒地保持高度警惕才有可能预防悲剧的重演。

在医疗领域之外,“反应停”事件也催生了更多虚无主义观点,在畅销书《治疗梦靥》(The Therapeutic Nightmare)和《医疗侩子手》(Medical Nemesis)等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些作品所涉及的医源性疾病的幽灵至今仍然困扰着医学实践,从“反应停”事件到“万络”事件、从“人造求偶素”事件到“文迪雅”事件。

这种怀疑主义的再度兴起,还拓展到医学在改善公众健康所发挥的全部作用上。1962年,内科医师兼人口统计学家托马斯·麦克考恩报告分析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结核病下降情况。分析指出,在发现杆菌之前,结核病的发病率下降就已经开始,而在链霉素研发成功之前这种下降就已经非常明确。麦克考恩辩论说,公众健康的改善已经被错误地归功于现代治疗学,这些改善也许可以更好地用营养状况和生活水平的变化来解释。

同样,上世纪60年代那些试图努力将现代抗结核药物的益处带给贫困人群的人们也意识到,药物对于改善健康来说虽然是必要的,但仅有药物还远远不够——在21世纪,在全球为对抗疟疾、结核和艾滋病而进行努力之时,重温这一教训无疑将为我们带来启迪。

重新审视治疗学发展

从19世纪初的水蛭、放血针和导泻剂,到今天的分子靶向药物,医疗工作者在不断寻求更新更好的治疗方法。然而,治疗学领域的进展并不是线性的,过去两个世纪以来,并没有哪一种治疗的革新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相反,领域内的进步既应该归功于治疗学怀疑主义形式的改变,也得益于对治疗学热忱形式的变更。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悲哀的事。

生命的路是进步,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中略)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

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从死里向前进。

许多人们灭亡了,生命仍然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中略)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

昨天,我对我的朋友鲁迅说,“一个人死了,在死的自身和他眷属是悲惨,但在一村一镇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一村一镇的人都死了,在一府一省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就是一省一国一种……”

鲁迅很不高兴,说,“这是Natur的话,不是人们的话。”你该小心些。

我想,他的话也不错。

此文在《新青年》的原刊本与后来收入《鲁迅全集》的文本之间,有较大差异。根据孙用先生的《〈鲁迅全集〉校读记》,其中有几处异文值得注意:一是四、五两段在《全集》中被删减合并成了一段:“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二是倒数第三段末四句被删减合并为“但在一村一镇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就是一省一国一种……”;此外,文中的“Natur”在《全集》本中用括号加注了“自然”。

这些改动看似细小,却对文章的意涵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改动后的文本看上去简洁流畅,却丢失了原刊本因“饶舌”或是“不顺”而带来的凝滞感和陌生感。如,“生命不怕死,……从死里向前进”这种拗口的表达,删改之后,原文以“死”为媒介对生命进化之路展开的抽象思考,可能会被读者轻易放过;又如,Natur这个德语词汇在原刊本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的,这意味着在当时的汉语中没有确切对应的名词,那么,Natur在文中究竟指称着什么?它的含义是否能够完全等同于后来加注的“自然”?至于倒数第三段的删并情况,则直接带来了句子含义的飘忽,甚至难解。

随感录(六六)与此前的随感录(二五)、(四九)以及刊于同期《新青年》卷首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主题遥相呼应,一起构成探讨鲁迅这一时期进化论生命观与伦理观的重要文献。然而长久以来,这篇随感录却并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这也许与删改之后文本的不透彻有关。实际上,它通常只是被泛泛地理解为生命的价值在“个”与“群”、或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这里,首先将随感录(六六)的文本回复到《新青年》原刊本的状态,继而将其置于鲁迅的思想脉络以及其时新文化的论说语境中来阅读和诠解,以对鲁迅生命观中的“进化论”,略作笺释。

李长之在《鲁迅批判》中曾经指出,鲁迅的人生观是以生物学为根基的,他的作品写了各种各样的死,其背后的中心思想则是“人得要生存”的生物学观念。竹内好认为这是一个卓见,但并没有说尽鲁迅的伦理观。王得后则指出,李长之的观点有偏颇之处,生物学原理仅仅是鲁迅生死观的“依据”,而决非全部,鲁迅所持的,严格来说乃是一种“以生物进化论作根基的人性的生死观”(《鲁迅与孔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其实,王得后与李长之的观点歧异,所触及的正是随感录(六六)以“唐俟”与“鲁迅”对话的方式展开的核心论辩:以生物学为根基的生命进化原理,能否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人”类身上?从进化论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是从高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一个生物物种,自然遵循生物界的进化伦理;然而,作为生物进化链条中更高的物种,“人”类在向着更“完全”的物种进化的途中,是否可以如宇宙进化过程中的其他生物一样,视“死亡”为进化的阶梯与动力,“从死里向前进”、“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在由生命进化所带来的乐观情绪之上,“死亡”也同时在这篇随感录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随感录后半部分“我对我的朋友鲁迅”所说的话,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鲁迅的短篇小说《明天》。《明天》作于1919年六七月之间,发表于1919年10月《新潮》2卷1期,恰好在这篇随感录刊出之前。小说所写的单四嫂子失去孤儿的悲痛在咸亨酒店的酒客眼中根本无足轻重,看起来正是对随感录这段话的一个注解。笔者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曾从“死亡”之寓言的角度,阐述了《明天》与随感录(六六)的互文关系(《“原来死住在生的隔壁”――从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的角度阅读鲁迅小说〈明天〉》,《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其中,论及随感录(六六)的进化论资源时,笔者将“Natur的话”与“人们的话”,比附为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提出的“宇宙过程”(cosmic process)与“伦理过程”(ethical process),并在此基础上辨析鲁迅的进化论思想与斯宾塞、赫胥黎的异同。然而,最近在翻阅了《新青年》《新潮》以及《新中国》等杂志的相关文献之后,尤其是考虑到Natur这一德语名词的可能由来,笔者发现,这里更值得关注的,乃是鲁迅与德国生物学家兼自然主义哲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 1834-1919)的关系。

海克尔今天几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在19世纪后半叶,却是名噪一时的动物学家和进化论生物学的鼓吹者,有“德国的达尔文”之称。在专业著述之外,海克尔还撰写了《宇宙之谜》(Die Weltraetsel, 1899)和《生命论》(Die Lebenswunder, 1904)两部广为流传的通俗作品,提倡将进化论生物学原理用于解释一切宇宙物质与精神现象的一元哲学,在引起巨大争议的同时,也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名声。鲁迅藏书中即有海克尔的上述两部著作(其中Die Weltraetsel为1903年斯图加特的大众普及版,参阅梁展《鲁迅外文藏书提要(一则)》,《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8期);1907年,鲁迅还以《宇宙之谜》第五章为蓝本,编译了《人之历史――德国黑格尔氏种族发生学之一元研究诠解》一文,首次向中文读者介绍了海克尔一元论的种系发生学(根据中岛长文的研究,鲁迅很可能参考了当时日本的海克尔译介成果)。所谓一元论的种系发生,简言之,即主张个体从胚胎开始的生长和发育,乃是种系发生的短暂而迅速的“重演”(Recapitulation Theory)。这是海克尔在生物学理论上最重要的创见,也是他用一元论的进化法则来阐释包罗一切的宇宙现象的自然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相比于达尔文的学说或赫胥黎的论述,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以及同时期的论文中有关进化论的论述,其实有着更为浓厚的海克尔学说的影子。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相比,海克尔的进化论生物学主张,更接近拉马克(Lamarck)用进废退的适应遗传说。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的首篇随感录(二五),以回忆“做”过赫胥黎《天演论》的严复开头,强调的却是“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的遗传的可怕。而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鲁迅所依据生物界的“真理”――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生命,则与他在《人之历史》中所介绍的海克尔的“一元的种系发生学”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走这路须有一种内的努力,有如单细胞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繁复,无脊椎动物有内的努力,积久才会发生脊椎。”个体的长幼更迭对应于种系由简入繁的进化,二者的“同构”,正是海克尔意义上的“重演”。

在海克尔的一元哲学中,宇宙的无生物界,遵循着“物质不灭”“力的守恒”的定律,而一切有机生命的现象,又都可以用细胞原理来说明,在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在《生命论》一书中,海克尔吸收了19世纪细胞生理学的学说,将生命的本质理解为“原形质”(Plasm)的新陈代谢运动,并以此为基础,将宇宙过程中从细胞到器官再到有机体、种群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进化)运动,皆纳入一元的解释体系之中。在海克尔看来,“生命”这种独特的运动,可以用无机物中的“火焰”来类比,二者共同的特点便是永远“变灭不居”。在《生命论》的第15章中,海克尔写道:

制御宇宙全体之进化的,和支配我们自己生活的,是同一个“永远不变的铁铸的法则”。(中略)把地球上有机生命的历史作个公平的概观,第一件先就晓得这是个不断的变化之过程。每一秒钟之中有千百万动物和植物死去,又有千百万新的继之而生,每一个个体都有一定的寿限,(中略)连那集合许多相似的个体之“种”,那包括许多“种”(动物和植物)之“属”和“类”,也都是变灭不居的。(中略)所以每个特别的生命形式,――个体以及种类――都只在生命的不断变化里,成一段生物学上的插话,一个变灭的现象。就连人类也不外这个例。([德]赫克尔著,刘文典译:《生命之不可思议》,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下文所引,同此。)

置于海克尔的语境中来阅读,鲁迅随感录(六六)中写到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从死里向前进”的“生命的路”,正是对这一人类进化乃至宇宙进化总过程的喻说。在海克尔这里,Natur指的是包罗了生物与无生物的宇宙的总和,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宇宙乃是“名副其实,是包罗一切的、统一的全体,――随我们叫他做‘神’或是叫他做‘自然’”。随感录(六六)中“鲁迅”所说的“Natur的话”,显然应该在海克尔的这一语境中来理解。

《生命论》的第5章题曰《死》,海克尔从细胞生理学的角度讨论了死亡的生物学意义。在他看来,生理学意义上的死,乃是与生相连的概念,不过是“原形质微分子的建设作用和消耗作用之终止”;在一切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都包含了部分的细胞的死灭乃至(对于高级有机体而言)器官的消耗与衰竭。为了反驳当时维护达尔文“淘汰说”的生物学家魏兹曼(August Weismann)的“单细胞体不死说”,海克尔主张区分“一般生物”的持续和“个体生命”的持续:就个体生命而言,海克尔持必死论,但他也指出,如果着眼于“新陈代谢的生命运动之世世连续”,则从遗传的角度,又可以说“原形质确乎有一部分的不死”。这种个体生命之死亡与一般生物之进化的传递关系,在海克尔描述有机体的细胞代谢原理时,又得到了重演:

我们人类的身体,也像在高等动物身体里一样,是个别种意义的细胞的国家。每天每点钟,这国家的组织细胞国民要死几千个,又有同类细胞分裂出来的新细胞来补充缺额。

尽管单个的“细胞”(个体生命)会死亡,但作为更高一级单位的“有机体”(一般生物),却因“新陈代谢”的作用而获得了永久的“生命”:这是海克尔的一元进化论所包含的“死”与“生”的内在依存和转化逻辑。将人的身体比喻成细胞共和国,出自Virchow的《细胞病理学》(1858);然而,作为一元论哲学斗士的海克尔,很快就将这一对于自然的比喻反转过来,用于解说一切人类的社会关系:在他的一元论世界观中,“人”也不过是在会毁灭的有机的自然界中“一粒极其渺小的原生质”,因此,有机生命的细胞原理,也可以推而广之应用到人类社会的一切“个”与“类”(个体与种系、国民与国家,乃至种族与人类等)的进化关系中去。

刘禾也关注到鲁迅与海克尔的关系,并指出作为医科专业出身的鲁迅,他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往往是有包括细菌细胞、血液的新陈代谢等具体的生理内容的(刘禾著,孟庆澍译:《鲁迅生命观中的科学与宗教――从〈造人术〉到〈祝福〉的思想轨迹》,《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3、4期)。这一提醒十分有必要。实际上,除了具体的学理知识,海克尔进化学说中的诸多有关生命原理、细胞代谢的类比与修辞,也在很大程度上渗入到了鲁迅的进化论论述之中。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信中,鲁迅写道:

反观国内无一佳象,而仆则思想颇变迁,毫不悲观。盖国之观念,其愚亦与省界相类。若以人类为出发点,则中国若改良,固足为人类进步之验(以如此国而尚能改良故);若其灭亡,亦是人类向上之验,缘如此国人竟不能生存,正是人类进步之故也。(《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6页)

尽管行文中充满了愤懑与反讽,但鲁迅在“省”、“国”与“人类”三者背后所蕴含的修辞关系――前者的灭亡,乃是后者进步的征象,与海克尔进化论的喻说方式相当一致。在随感录(六六)的后半部分,“我”对“我的朋友鲁迅”所说的话,“一个人死了,在死的自身和他眷属是悲惨,但在一村一镇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一村一镇的人都死了,在一府一省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就是一省一国一种……”,这种个体的灭亡在更上一级的类别中“不算什么”的生命/死亡观,很显然,也与海克尔用有机体的细胞原理来类比个体、人类乃至宇宙“生命”进化法则的内在逻辑,一脉相承。

在这个意义上,随感录(六六)的最后――“鲁迅很不高兴,说,‘这是Natur的话,不是人们的话’”,表明作者开始对此前所笃信的海克尔学说及其一元论有所反省和质疑。且不说上引鲁迅致许寿裳的书信,就在刊于1919年2月《新青年》6卷2期上的随感录(四九)中,鲁迅还毫不犹豫地将“种族的延长”(亦即生命的延续)与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过程相类比,并认为“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然而,短短九个月之后,杂感家“唐俟”的声音,就遭到了小说家“鲁迅”的激烈反驳:“这是Natur的话,不是人们的话”。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鲁迅论述基调的显著变化呢?置于《新青年》以及新文化的论说语境来看,笔者认为,鲁迅的这一反省和质疑,不仅仅只是“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的挑战,还包含了他与《新青年》同人乃至整个新文化话语的对话。而这一“对话”的基础,则与海克尔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突然得到中国知识界井喷式的译介和接受有关。

1923年,在唐敬杲主编的《新文化辞书》中,对海克尔生平和思想的介绍,长达两页半,比达尔文的篇幅还重。这里略引如下:

赫格儿(即海克尔,当时亦写作“赫克尔”――引者注)是达尔文进化论底完成者。(中略)他于生物学上面说:个体发生,不外把种族发生底历程缩短了,演之于一代的;因此,他于宇宙论中也说,世界是可以由一元说明的。这一元的世界观,就是他底自然哲学说。(中略)赫克尔底意思,所谓“物质”,所谓“势力”,所谓“感觉”,都是本体底一种属性。本体底法则,就是物质和势力底保存律,也就是宇宙底进化律。世界是永远保其运动,至于无穷无尽的。所谓“生命”,发端于原生作用,由下级生物起始,循序进化,以至于人类。总揽这生命现象的,叫做精神作用:生命作用一停,精神作用也从而尽了。(唐敬杲:《新文化辞书》,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379-380页)

《辞书》的介绍,反映出当时的新文化人对海克尔学说已有相当的了解。鲁迅后来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曾感叹,虽然中国曾经大谈达尔文,大谈尼采,对于他们著作的翻译,却并不热心;和达尔文、尼采著作的落寞相比,海克尔却是例外。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海克尔的著作成为文化界竞相争夺的翻译对象,其《宇宙之谜》和《生命论》在1923年之前皆已有完整的中译本面世,分别是马君武的《赫克尔一元哲学》(中华书局,1920年)和刘文典的《生命之不可思议》(商务印书馆,1922年);而在单行本刊行之前,这两部译著的部分章节还分别在《新青年》和《新中国》杂志中此消彼长地连载过。

《新青年》创刊伊始,对海克尔著作的翻译,就成为见报率极高的作品。1916年,正当陈独秀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对“孔教”的批判文章之时,马君武陆续译出了海克尔《宇宙之谜》的前三章,以《赫克尔之一元哲学》为题,连载于2卷2号至2卷5号。在译者前言中,马君武称海克尔为“达尔文后最有名之进化论学者”,认为“吾国至今尚鲜知赫克尔名者”,乃“学界至大之耻”,因此发奋翻译。海克尔在《宇宙之谜》中以自然科学为基础提出的一元论哲学,以及以此为武器对基督教的创世观念以及建立在教会权威之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批判,与主编陈独秀对“孔教”不依不饶的讨伐,显然一拍即合。不久,因与陈独秀在外交政见上发生龃龉(陈独秀在《新青年》3卷1号发表《对德外交》一文,主张对德宣战),马君武暂时中断了《宇宙之谜》的翻译。次年,陈独秀便径直译出了此书的第十七章《科学与基督教》,刊于《新青年》3卷6号(续文于4卷1号刊毕);同期《新青年》还刊发了他的《复辟与尊孔》以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二文。置于这样的论说背景中,海克尔几乎是直接地参与到了当时新文化人关于现代社会是否需要宗教以及以何者代行宗教功能的讨论――海克尔提供了一种代替宗教的可能方案,即“科学”。

1919年,陈独秀的安徽小同乡刘文典(叔雅)又从海克尔的《生命论》一书中译出第三章《灵异论》,刊于《新青年》6卷2号。稍后不久,《新潮》1卷5号刊出了吴康译自《生命论》第一章的《真理》。1919年5月创刊的《新中国》杂志,更是在卷首显要位置刊出《生命论》(刘叔雅译)的广告,将海克尔誉为“现代哲学界科学界之斗星”,并云“本社以一元哲学为救济吾国思想界之良药,科学精神为民族发展之利器”。刘文典所译的《生命论》自《新中国》1卷2号开始连载(刊1919年第1卷2-8号,1920年第2卷2,4,7号),为配合译文,此期杂志还在卷首登出海克尔的大幅照片,抬头便是“世界大哲学赫凯尔博士”,与当时在中国思想界极受欢迎的“杜威博士”的照相并驾齐驱。刘文典在1922年结集出版的《生命之不可思议》(即《生命论》)的译序中说:

我着手译这部书,是在三年以前,正当那《灵学杂志》初出版,许多“白日见鬼”的人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我目睹那些人那个中风狂走的惨相,心里着实难受,就发愿要译几部通俗的科学书来救济他们。(中略)民国八年夏天,我住在京西香山碧云寺里,昼长无事,就在半山腰上,大松树下的一座亭子里译起来,这部书的三分之二,都是在那座亭子里译成的,并且我也就在那座亭子里得着赫凯尔先生逝世的消息,是罗志希先生在般若堂里看见了报,跑到山腰上告诉我的。

刘文典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海克尔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被译介和接受的生动背景。对上海灵学会(1917年成立)及其刊行的《灵学杂志》(1918年1月创刊)的斗争,乃是当时鲁迅与《新青年》同人的共同事业。“灵学”派主张心、物二元,并动辄引用柏拉图、康德为之张目。在哲学上明确反对新康德主义、主张将自然科学的原理贯彻进所有精神领域的一元论哲学的斗士海克尔,显然是再好不过的斗争资源(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参阅程钢:《论陈独秀反“灵学”中的一元论思想及其渊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4期)。在《灵异论》中,海克尔即以科学的名义,批评了人类各个阶段以及各种知识领域中对“灵异”(即超自然力)的信仰,并明确声称“近世书籍里那些心灵学,鬼学,都应该列为迷信”,它们可视为史前野蛮人之宗教观念的遗传。

1919年8月9日,海克尔逝世,这更是掀起了中国学界对其人其书进行介绍翻译的热潮(参阅欧阳军喜:《以科学与理性的名义:新文化运动中的海克尔及其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学术研究》2011年第4期)。《新中国》杂志趁着海克尔逝世所引起的阅读热潮,在连载《生命论》的同时,又推出刘文典《宇宙之谜》译稿的广告,并从第2卷开始与《生命论》轮流刊登(第2卷1,2,3,6,8号)。大概在这一情势之下,马君武也重拾他曾一度中辍的翻译,于1920年8月迅速推出《宇宙之谜》的完整译稿(即中华书局列入“新文化丛书”的《赫克尔一元哲学》),并在译序中揶揄了刘文典的翻译:“予所据者为1908年德文改正本。予所见McCabe英译本,已多错误。栗原古城之日译据英译本,又加甚焉。近见北京某月报之中文译本,复译自日籍,则第三重之错误,更不少矣。”

在晚清即已编译过海克尔著作、并深受其学说影响的鲁迅,对于这一时期《新青年》《新潮》以及《新中国》杂志中此起彼伏的海克尔著作的译介情形,自然不会熟视无睹。然而,在这整个过程中,鲁迅却罕见地对海克尔保持了沉默。纵观马君武、陈独秀、刘文典等人对海克尔的译介,虽然重心不同,却无一例外地对海克尔的“以科学为宗教”的精神,顶礼膜拜。从这个角度来看,鲁迅的沉默,实意味深长。回过头来再看鲁迅从随感录(四九)到(六六)的变化,中间相隔的九个月(1919年2月至1919年11月),正是中国文化界掀起海克尔译介热潮的时期。或许我们可以假设:鲁迅在随感录(六六)中的“变调”,正是对当时文化界毫无保留的“海克尔热”(及其背后蕴含的科学万能主义)的一种对抗性反应?

在1908年的《破恶声论》中,鲁迅针对晚清肤浅的新学之士(即“奉科学为圭臬之辈”),即提出了“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主张,并将海克尔(当时写作“黑格尔”)和尼采视为“虽云据科学为根,而宗教与幻想之臭味不脱”的正面典范:“德之学者黑格尔,研究官品,终立一元之说,其于宗教,则谓当别立理性之神祠,以奉十九世纪三位一体之真者。三位云何?诚善美也。”在这个意义上,由马君武在《新青年》上开始的海克尔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译介,几乎可以看作鲁迅晚清经验的一种重演――以科学为根,“别立理性之神祠”。然而,这里却有着双重的悖谬意味:首先,陈独秀、刘文典等《新青年》同人骞来海克尔的“科学”之旗以反对“灵学”,其思维方式恰与鲁迅曾批评过的晚清“伪士”,如出一辙;其次,随着对海克尔著作越来越全面的翻译,其学说的内在矛盾与牵强之处也暴露无疑。例如,刘文典译出的《灵异论》中,海克尔以科学的名义对迷信所采取的武断态度,与鲁迅在《破恶声论》中对他的推崇,显然格格不入。对于这种若干年后《新青年》同人对海克尔郑重其事的“重演”,鲁迅或许有一种面对“坏孩子学舌”般的滑稽观感吧。

实际上,对于《新青年》同人在四面受敌的情形之下竖起的这面“科学”大旗,鲁迅一开始便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在《我之节烈观》(《新青年》5卷2号)一文中,鲁迅将陈独秀驳康有为,陈百年、钱玄同、刘半农等斥灵学的文章,称作“《新青年》里最可寒心的文章”,认为他们所辨的,乃“和说地体不方相差无几”;稍后在《渡河与引路》(《新青年》5卷5号)中又表示,《新青年》同人花费大量精力去与“见鬼,求仙,打脸”之类没有常识的问难进行辩论,“这功夫岂不可惜,这事业岂不可怜”。尽管在论争的方向上,鲁迅与《新青年》同人始终保持一致;但这种微讽的修辞里,也包含有鲁迅自觉的保留与疏离。鲁迅的随感录(三三)(《新青年》5卷4号),同样是针对《灵学杂志》中的谬论而发,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此只字未提海克尔。在文章的结尾,鲁迅呼吁道,要救治“几至国亡种灭”的中国,“只有这鬼话的对头的科学!――不是皮毛的真正科学!”所谓“皮毛”的科学,除了指向“灵学”之外,是否还包含了对《新青年》同人此时所热衷介绍的海克尔之通俗科学的躬身自省呢?

在这个意义上,随感录(六六)最后出现的小说家“鲁迅”的反驳――“这是Natur的话,不是人们的话”,或可视为鲁迅对《新青年》同人及其新文化论述的一种对话与应答。有趣的是,对海克尔的“Natur的话”的反驳,的确是由“小说家”鲁迅来完成的。笔者已著文讨论过鲁迅写于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明天》与随感录(六六)的互文关系。如果说《明天》中反复出现的从暗夜到天明的时间形式,表征着生命的Natur定律,那么,咸亨酒店与单四嫂子家比邻而居的空间结构,则暗示了“人”的伦理。小说通过设定一位处于生命初生期的婴儿的死,凸显了将海克尔的自然生命观用于“人”的悖谬。《明天》之外,鲁迅在他的小说世界中还写了各种各样的“人们”的死(以及这些“死”不能激起看客反应的义愤)。以不能简单地用Natur的生命原理来诠解的“人”之死为媒介,鲁迅在此后的系列小说中对生命的本质及其意义,展开了极富争辩意味的思考。

上一篇:医学图像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程材料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