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范文

时间:2023-03-01 05:02:05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范文第1篇

1.红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

红细胞的胞质和细胞膜上存在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主要包括:I型补体受体(CR1)、CR3、CD58、CD59、CD55、CD44、NK细胞增强因子(natural killer enhancing factor,NKEF)、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降解加速因子(DAF)、阿片肽受体、人类补体膜辅助因子蛋白(MCP)以及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等。

1.1CRl CRl又名CD35,是一种单链膜糖蛋白,在多种细胞表面均有表_,其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态性。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CRl在功能上无差别。CRl是红细胞发挥免疫黏附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红细胞通过CRl黏附CIC,将其运输到肝脏等处后与之解离,CIC被单核细胞清除。CRl表达降低会导致红细胞黏附能力下降,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研究红细胞CRl介导的免疫黏附功能对评价机体天然免疫功能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CD58 CD58又名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除分布于红细胞外,还广泛分布于各种免疫细胞、上皮细胞、结缔组织、血小板等。CD58是CD2的天然配体,与CD2分子高度同源,两者结合可促进细胞间黏附和信号转导。

1.3CD59 CD59又称攻膜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抑制物,其主要功能是在补体系统酶级联反应终末阶段抑制MAC的形成,进而保护宿主细胞免受MAC导致的细胞裂解效应。此外,CD59还通过提高淋巴细胞释放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免疫调控细胞因子的能力,促进T细胞发挥免疫功能;参与B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分化;参与细胞的凋亡信号等。

1.4CD44 CD44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红细胞以及某些肿瘤细胞上的高异质性单链跨膜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一细胞,细胞一基质之间的黏附。某些CD44变异体的表达还与肿瘤的扩散和转移有关。

1.5红细胞NK细胞增强因子 NKEF存在于红细胞胞质内,是由两组基因编码的小分子二聚体蛋白质。NKEF可保护机体蛋白质及核酸等物质免遭氧化剂损伤,还能选择性地提升NK细胞毒性作用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此外,NKEF还能介导细胞对亲炎症分子的反应而起到抗感染作用。

1.6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是一种糖基化膜蛋白及部分趋化因子的非特异性受体,在炎症调节及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各种因素对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2.1遗传因素的影响 红细胞CRl具有密度多态性,不同人的基因组中含有不同密度的CRl相关基因,这就导致了不同人红细胞膜上CRl有高、中或低表达类型。此外红细胞CRl的活性还受ABO血型的影响,正常血型人群中红细胞功能较弱的是B型和AB型。

2.2生理因素的影响 红细胞免疫功能差异存在于不同物种、型间,同时还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红细胞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此外,同一个体在一天内不同时期的红细胞免疫活性有所不同,是因为其存在昼夜活性差异。

2.3光波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的条件下,红外线照射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但若超过了适当的范围,则会降低免疫功能,甚至给机体造成损伤。适宜的紫外线照射能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提高全血的抗氧化能力。还有动物实验发现激光照射能改善动物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2.4氧气浓度因素影响 当平原人群进人高原环境后,在适应过程中体内红细胞受低氧、血流应切力和高辐射的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但这种变化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目前意见不一。另有研究证实,在快速低氧环境的刺激下,红细胞免疫系统并不是持续在低水平,其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并不均一,先是表现降低趋势,继而快速下降,之后又回升并与高原世居者相接近或者恢复到之前正常水平。

2.5其他 其他因素如运动、药物、疾病等也能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

3.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

3.1红细胞C3b受体(CRl)的测定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是两个最常用于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多使用郭峰法或郭峰改良法检测。改良法的先进之处在于其是利用自身血浆对酵母菌进行致敏,即取即用,无须再制备致敏酵母菌试剂,减少步骤并使实验成本明显下降,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红细胞C3b受体测定的意义在于若两项指标都低下,则判为原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若RBC-C3bRR降低而RBC-ICR增高,则为继发性。若两项指标都上升,则判断为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亢进。

3.2红细胞CRl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测定方法目前多用PCR及HindⅢ内切酶技术进行CRl基因多态性分析。PCR上下游引物分别为5’-CCT-TCAATGGAATGGTGCAT-3’,5’-CCCT-FGTAAG-GCAAGTCTGC-3’。CRl基因可分为高表达型(HH)、中表达型(HL)及低表达型(LL),正常人以HH型为主。

3.3红细胞表面各种CD分子的检测方法 目前多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或细胞免疫酶分析法检测红细胞表面CD分子的数量。流式细胞仪法采用鼠抗人红细胞CRl单抗与一定量待y红细胞反应,再加入羊抗鼠IgG荧光标记抗体反应后,上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结果能更为客观地反映红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对临床辅助诊断及疗效指标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红细胞免疫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的易感性或抗性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疾病跟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失衡有关。

4.1肾脏疾病 肾脏作为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的重要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过滤着流经的血液。有研究表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也许参与了某些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慢性肾衰竭的发生与红细胞CRl表达数量和黏附活性有关,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红细胞CRl表达量、黏附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红细胞CRl数量表达和黏附活性均低于健康人,且主要是由后天因素引起。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红细胞膜上CRl及肾组织CRl的表达水平下降,检测红细胞膜CRl水平可间接反映肾组织中CRl的表达情况和肾损伤的程度。在c3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可溶性CRl可改善补体调节。

4.2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因至今尚未肯定,大量研究显示SLE的发病与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SLE患者T淋巴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后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过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肾小球等部位。而有清除免疫复合物功能的红细胞是否也影响SLE的发病呢?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SLE患者红细胞CRl分子水平及功能低下,CRl表达变化与SLE病情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评判SLE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红细胞CRl基因rs4844600G>A、rs3818361C>T、rsllll8167T>C等3个SNP位点与SLE发病关联。对SLE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后,他们的红细胞CRl表达升高,且其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结合位点增多,而免疫复合物和自身抗体的水平有所降低。刺激有贫血和狼疮肾炎患者红细胞生成,其红细胞CRl表达下降与功能低下得以改善。

4.3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迄今未明,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而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也可能是该病的病因之一,近几年对CRl在AD中的作用的研究中人们有了新的发现。许多基因研究均指出CRl基因在多个国家多个种族中与AD之问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晚发型阿尔兹海默病(LOAD)。CRl基因突变可能通过影响B-淀粉样蛋白的清除而导致LOAD发病,而rs6656401的A等位基因是我国汉族人患LOAD的重要危险因素

4.4肿瘤与癌症 癌细胞在体内作为一种抗原,可以激活补体,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抗体结合后使得患者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增多,大量的红细胞CRl黏附免疫复合物后,其活性降低。多项研究表明,红细胞CRl减少常见于多种肿瘤或癌症,这一方面使得红细胞调理促吞噬癌细胞的功能降低,另一方面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清除率下降,而增多的循环中免疫复合物又加重破坏了机体抗肿瘤的免疫能力,使肿瘤细胞能逃避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而得以生长繁殖和转移。如结肠癌细胞通过补体旁路途径激活大量的c3、c4,进而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这加重了红细胞CRl黏附免疫复合物的负荷,降低其活性,与此同时结肠癌细胞还释放一种能使CRl分子数量降低的免疫抑制因子,导致红细胞黏附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愈发下降。造成结肠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可能原因还有CRl密度基因的中、低表达多于正常人。在癌症患者的基因水平上,也有研究发现红细胞CRl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发病有关联,如肝细胞癌患者CRl基因SNP位点rs4844600G>A: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Rl基因SNP位点rs7525160G>C。

5.结语

细胞免疫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靶细胞 APC(抗原呈递细胞)高中教材的不同版本中,对细胞免疫的叙述差别较大,使不少师生感觉难以理解。细胞免疫的过程究竟如何呢?这里我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有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由两类不同的T细胞亚类参与。一种是迟发型超敏性T细胞(TDH,CD4+),该细胞和抗原起反应后可分泌细胞因子,引起组织慢性炎症。另一种是细胞毒性T细胞(TC ,CD8+),对靶细胞有特异杀伤作用。

1. CD4+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D4+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指该细胞和抗原起反应后可分泌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再吸引和活化巨噬细胞和其它类型的细胞在反应部位聚集,成为组织慢性炎症的非特异效应细胞。其过程为:

(1)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即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当外源性抗原进入机体后,很快(数分钟)就会被巨噬细胞(MΦ)在感染或炎症局部摄取,然后在细胞内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处理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此过程称为抗原处理,约需3 h),再呈递给CD4+ T细胞,自此开始了CD4+ T细胞活化的诱导期。

(2)CD4+ T细胞的活化。CD4+ T细胞的活化需双信号的刺激,即其抗原识别受体(TCRαβ)与抗原呈递细胞上肽-MHCⅡ类分子的复合物结合后,可通过CD3传递第一信号。第二个信号是CD4+ T细胞的其它辅助分子与APC上的相应配体分子结合,从而使APC(抗原呈递细胞)向CD4+ T细胞传递协调刺激信号。该信号确保免疫应答在需要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发生。当只有第一信号时,T细胞处于无应答状态。

CD4+ T细胞经抗原识别、活化和克隆增殖并合成和分泌大量各种细胞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有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淋巴毒素(LT)和干扰素(IFN-γ)等,它们是产生DTH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

(3)靶细胞的活化。自血流经内皮细胞渗出的单核细胞进入炎症部位的组织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分化为巨噬细胞,此过程可称之为巨噬细胞活化。只有活化的巨噬细胞才具有杀伤胞内的微生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而静息的单核细胞是无这些功能的。所以活化的巨噬细胞是DTH 反应中主要的清除抗原和引起炎症的效应细胞。

(4)迟发型超敏性炎症的形成。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许多引起炎症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其分泌的TNF、IL-1和IL-6在急性期可通过其作用于T细胞,炎症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增强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局部组织慢性炎症或损伤(如肉芽肿、组织纤维化等)。

2. CD8+T(TC)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CD8+T细胞(TC或CTL细胞)能杀伤表达抗原的靶细胞,它在抗病毒感染、急性同种异型移植物排斥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重要的效应细胞。

绝大多数TC细胞表达CD8分子,其抗原识别受体(TCRαβ)可识别多肽抗原与自己MHCⅠ类分子形成的复合物。这些非已多肽抗原是在靶细胞内合成经加工后与自己MHCⅠ类分子结合并运送到靶细胞表面的。少数TC细胞可表达CD4分子并识别和自己MHCⅡ类分子的结合的多肽抗原。

(一)CD8+T(TC)T细胞的活化。

在正常机体中TC细胞以不活化的静息T细胞的形式存在。因此它也必须经过抗原激活并在辅助T细胞(Th)协同作用下,才能分化发育为效应杀伤T细胞(TC)。

杀伤T细胞(TC)的活化也需要双信号,即TCR与靶细胞膜上MHC类分子与抗原肽分子复合物结合后,可通过CD3复合分子传递第一信号;而TC细胞上的其它辅助分子如CD2,LFA-1、CD8及CD28分子等可与靶细胞上相应的配体分子如LFA-3、ICAM-1、MHCⅠ类分子及B7分子等结合,不仅可增强TC细胞与靶细胞的粘附作用,同时也向TC细胞传递协同信号使之活化。在活化CD4+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2)作用下使之克隆增殖并分化为效应杀伤T细胞(TC)。

(二)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杀伤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抗原特异性的,只杀伤相应靶细胞而对其它细胞无损伤作用。杀伤T细胞必需与靶细胞直接触才有杀伤作用。当靶细胞被溶解时,TC细胞本身不受损伤,因此一个杀伤T细胞可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其杀伤机制是其分泌的多种细胞毒素所致。

1 穿孔素蛋白(perferin)。

杀伤T细胞活化后可诱发脱颗粒作用,排出其胞浆颗粒内已合成的一种蛋白质--穿孔素。这种蛋白在颗粒内是单体,当与胞外高浓度Ca2+接触后即发生聚合。这种聚合多发生在靶细胞膜的脂质层,并形成离子透过通道,因之大量离子和水分可进入细胞造成细胞溶解。此外,颗粒中的其它成分如丝氨酸酯酶和蛋白聚糖也有损伤细胞的作用。

2 细胞毒素。

杀伤T细胞可泌一种蛋白质毒素,它与颗粒内的物质不同,而类似于淋巴毒素的物质。这种细胞毒素可活化靶细胞内的DNA降解酶,导致靶细胞核DNA的裂解,引起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由TC细胞分泌的细胞毒素引起的靶细胞死亡并不出现由于渗透压增高引起的细胞膨胀导致的细胞溶解。而穿孔蛋白杀伤靶细胞也不引起DNA裂解导致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这两种杀伤机制在TC的杀伤作用中可能是互补的。

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细胞毒性T细胞不是仅指人教版老教材上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根据发挥效应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辅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对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辅助作用)和调节性T细胞(起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

细胞免疫范文第3篇

假如把岳武穆《满江红》词中的这一句用来写照今天的抗癌战场,那是再恰当不过!

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和医生们,多么希望在传统的手术、放射、化疗三大治癌方法的基础上,找寻出新的有效方法,驾长车、破险关,直捣癌症的巢穴。

于是,有了今天的抗癌细胞免疫战!

神奇细胞

1985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罗森伯格教授向世界宣布:采用转移性细胞免疫疗法,可治愈10%的晚期恶性黑素瘤和10%的晚期肾癌病人。

佛罗里达一名29岁的护士,患恶性黑素瘤已届晚期。可恶的瘤细胞在全身到处乱跑,手术刀切除了一部分,瘤细胞又在它处长出来。采用转移性细胞免疫疗法三个月,癌瘤全部消失。五年后的今天,这位护士仍健康如常人。

要弄清罗森伯格疗法的道理也并非难事。在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里,存在着一类肩负重任的细胞――淋巴细胞,它们是身体卫士,能抵御外来的细菌,破坏体内衰老的细胞,还能围攻癌细胞。可惜,在癌症病人,这类细胞变得懒洋洋、死气沉沉。罗森伯格疗法的关键之处,就是要重新“武装”这类细胞,并扩编队伍,使它们变得更富有战斗力。

要使这类细胞活跃起来,需借助另外一类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物质――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原来的名字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顾名思义,它就是能使T淋巴细胞生长的物质。

罗森伯格教授的方法,就是抽取病人部分血液,经过仪器分离出淋巴细胞,再和白细胞介素2放在一起培养。经过一个多月后,淋巴细胞重新充满活力,同时又分裂出更多的淋巴细胞,形成一支抗癌军团。此时,把500亿个生力军重新输回到病人身上,它们便向体内的癌细胞发起攻击。

这些细胞,现在的名字就叫做LAK细胞,它的意思是:被淋巴激活素活化的杀伤细胞。

扶正祛邪

转移性细胞疗法,从细胞水平上体现了扶正祛邪的精髓。正者,机体内的卫士淋巴细胞;邪者,作恶多端的癌细胞。LAK细胞,只是取自血液循环中游弋的卫士,它们的战斗力,还不十分强大。那么,是否还有更具杀伤力的细胞呢?

很早就有人发现,假如癌组织中存在有较多的淋巴细胞,病人的预后会相对好一点。从这一意义上看,浸润在癌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是否已经意识到大敌当前,正在奋起作战呢?让我们先看看这样的一个实验:

切下一块癌组织,再利用神通广大的酶把癌组织的细胞一一分开。当然,这里面既有癌细胞,也有正常的淋巴细胞。然后,再加上白细胞介素2。你猜猜,出现了什么结果?

30~45天后,培养物里所有的癌细胞均被杀死,只剩下大量繁殖的淋巴细胞。这些细胞,科学家命名为“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简称TIL。

经过上述步骤之后,可把2000亿个TIL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一起注入患者体内。这样,便为身体增加了一支强大的抗癌生力军。罗森伯格教授用这种方法治疗20名晚期黑素瘤病人,有11位的肿瘤至少消退了50%。在生已无望的病人中取得这样可观的成就,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

难怪近数年,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阵用LAK细胞或TIL细胞治癌的热潮。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这些方法对黑素瘤、肾癌和恶性胸、腹水有较好的效果,对其他的实体肿瘤的疗效,则仍在摸索之中。

因子大战

细心的读者或许会注意到:转移性细胞免疫疗法中,有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白细胞介素2。这白细胞介素2是什么东西?既然有2,是否有1,有3呢?

有的。白细胞介素这一家族,现在发现的已有七种以上,它们的本质,就是由各种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这一家族主要的七兄弟各有各的职责,它们分工明确而又互相配合,在我们自身的抗癌战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现在,这类物质有了一个更为科学的名称:细胞激活素。意思就是:这类物质能影响细胞的活性,或使细胞繁殖与分化。打个比方,一株植物,因缺水缺肥而渐枯萎,给它添肥加水,植物又生机勃勃,不断长出新芽,开花结果。这细胞激活素,就是这肥、这水。

细胞激活素中,还包括了我们熟悉的干扰素,干扰素能抗病毒,对血液淋巴系统方面的肿瘤也有一定效果。但对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效果则欠佳。

近年来热门的还有所谓的肿瘤坏死因子,它能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因而受到重视。

凡此种种,我们不是可以看到抗癌战场正在出现一场因子大战吗?

基因疗法

既然细胞激活素具有抗癌作用,我们何不大量生产并加以使用呢?种种原因限制了这一良好的愿望。

原因之一,是这类因子具有很强的毒性,在人体上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譬如,细胞坏死因子,人体就无法耐受注射足够的有效剂量,故只能在体表的肿瘤上应用。

假如我们能在体内的癌灶上建立一座“工厂”,就地源源不断地生产这些重型武器,那么,岂不是既能抗癌又不致产生太严重的副作用吗?这并非天方夜谭式的美梦,而是在实验中已获成功的现实。

在人体内,要产生什么样的蛋白质,由细胞中的基因所决定。细胞激活素是糖蛋白,它们的产生,当然也由细胞中的基因决定。

把决定生产肿瘤坏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2的基因,插入到上文中我们提到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即TIL中,这些细胞只是在体内的癌灶中聚集,之后便在那里生产肿瘤坏死因子或白细胞介素2了。这样,我们便实现了梦想,在癌灶中建立了一座生产重型武器的工厂。

这就是癌瘤的基因疗法。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已开展了这一疗法。预计,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基因技术的普遍推广,癌的基因疗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细胞免疫范文第4篇

认识阶段本世纪初,Landsteiner通过血凝实验认识了人类ABO血型系统以及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20世纪30年代,Duke发现锥虫在抗血清及补体存在时可粘附到人类的红细胞上,推测在人的红细胞膜上存在有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物质。1953年Nelson用正常人的红细胞、白细胞与相应抗体致敏的I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培养,发现红细胞不仅具有免疫粘附功能,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1963年Nishioka证实红细胞的这种免疫粘附现象是通过红细胞膜C3受体实现的。1980年Fearon从红细胞膜分离到这一受体(CR1),并详细研究了CR1的性质,是相对分子量190000~250000的多态性膜糖蛋白。

发展阶段1981年美国生殖免疫学家Siegel发现了红细胞的多种免疫功能,并预见了血清中存在着红细胞免疫调节系统以及红细胞杀伤病原作用。同时,Siegel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成为红细胞研究的里程碑。自此,红细胞免疫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1982年Medof证实红细胞CR1能粘附IC而使其失去致炎性。1984年,Sigfuson通过体外美洲商陆素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发现,加入自身红细胞可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培养液中IgG、IgA量。1986年,Keyes等发现人自身红细胞可增加T细胞产生γ-干扰素。同年,郭峰等人发现红细胞可粘附补体调理过的各种肿瘤细胞。1987年,郭峰通过体外对比实验证明血清中存在一种加热(50℃30′)不灭活的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同年,Rugeles发现红细胞可增强单核细胞原发性和继发性特异性抗体应答。1988年Shau发现了红细胞能促进NK细胞的杀伤能力,并找到了红细胞与NK细胞之间有促进关系的最佳浓度。Yannelli在培养瓶内加红细胞可促进LAK细胞的产量和活性。另外,Virela用单抗标记法证明红细胞存在CR3。

系统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天然免疫研究升温,红细胞免疫研究又掀起了新的高潮。1990年,Paccaud对红细胞膜CR1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其簇状分布的结合位点。1990年,Amar从红细胞上分离出小分子量的的吞噬抑制因子(PIF),证明红细胞对吞噬细胞功能有正负调控作用。1991年Taylor以红细胞为载体,建立了双特异性单抗异聚体清除血循环中致·227·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7月第28卷第4期ForeignMedicalSciencesSectionofImmunology,July2005,Vol28.No.4病原的方法。1993年,Shau等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发现红细胞NK细胞增强因子(NKEF)。1994年,Bate发现红细胞可分离出特异性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因子(TNFIF)。1994年,Baggiolini发现红细胞广谱趋化因子受体(ECKR)。此阶段中,红细胞免疫学的研究全面展开,并日渐系统化,红细胞免疫的应用也成了现代免疫学天然免疫研究领域中令人关注的热点。

免疫物质是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红细胞的免疫相关物质包括:补体受体CR1、CR3、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CD44、人类补体膜辅助因子蛋白(MCP)、降解加速因子(DAF)、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阿片肽受体、NK细胞激活因子(NKEF)以及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等。

清除病原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膜上补体受体具有免疫粘附、携带及清除循环液相中抗原异物的功能,尤其清除CIC是红细胞最主要的免疫功能。识别、储存和提呈抗原将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抗原注入新生兔体内的实验发现,红细胞对自我(self)和非我(not-self)抗原有识别和储存的功能。更重要地,红细胞具有双重黏附特性。红细胞上CR1与IC、抗原异物黏附的同时,又可黏附自身胸腺细胞和T细胞,不仅增加了抗原接触、被俘获的机会,同时还将处理的抗原信号传递给T细胞,增强了细胞免疫应答。效应细胞样作用细菌、病毒及肿瘤细胞等旁路激活和黏附补体C3b后,通过CR1直接黏附红细胞。红细胞CR1黏附处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直接清除黏附的抗原物质,从而起到效应细胞样作用。红细胞的黏附导致体内变异细胞、外源异物等表面电荷改变,使其更易于吞噬。另外,红细胞通过对CIC的竞争粘附减弱了IC对白细胞的功能抑制,从而增强了其免疫功能。红细胞还可通过释放SOD,清除吞噬过程中的阴离子,保护机体,促进吞噬。红细胞通过CD58、CD59与T辅助细胞CD2的粘附激活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与B细胞作用亦能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免疫球蛋白。实验表明,红细胞还可调控淋巴细胞产生γ-干扰素,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培养液中IgG、IgA的含量。无论是自体、同种、异种红细胞都能使NK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活性增强,因为红细胞能释放NKEF,增加NK细胞的活性及ADCC作用。体外实验还显示,自身红细胞还能增强LAK细胞毒性的产生。

红细胞通过CR1、人类补体膜辅助因子蛋白(MCP)、降解加速因子(DAF)等参与补体活性的调控。总之,红细胞在机体对外源异物的免疫防御、保持体内的免疫自稳以及对肿瘤细胞等的免疫监视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基因组中CR1(CD35)密度相关遗传结构决定了CR1的高、中或低表达类型。此外,血型也影响红细胞CR1活性,正常血型人群的EIF以B型和AB型为弱。红细胞免疫功能在不同动物种、型间有相当差异,性别和年龄也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EIF逐渐降低。另外,一天内不同时期,同一个体红细胞免疫活性也不同,表现为昼夜节律性。血清中同时存在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CR1FIR)和免疫粘附促进因子(CR1FER)。正常情况下,两种因子对CR1活性起正负调节作用,促进因子作用占主导;病理情况下,抑制因子活性增强,大于促进因子,随疾病转归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大量研究表明红细胞CR1活性与神经内分泌有关。β-内啡肽对红细胞CR1有双重作用,高浓度时起负调控,低浓度时为正调控。肾上腺素和胰岛素过高也会抑制红细胞CR1活性。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疾病过程中EIF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多数表现为EIF降低。寒冷刺激过程中,机体先有免疫功能增强,但是很快转为下降趋势。高温情况下,随着热暴露的时间延长,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升高到某一持续水平。张乐之等证明微波可以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能力。EIF检测方法、血液采集部位以及血液放置时间的差异会导致结果的不同。另外,针灸、理疗、化疗、药疗、窒息、高压等也会影响机体EIF发生改变。

红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检测主要包括免疫粘附、自我调控以及对其它免疫细胞调控能力三方面。其中,粘附功能测定方法有: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法、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法、红细胞SPA花环试验、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及单克隆抗体Coombs试验;自身调控能力的测定内容包括:血清中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及促进因子的调控检测;对其他免疫细胞的调控能力的测定包括:红细胞促淋巴细胞、促粒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以及各种混合花环法。另外,红细胞表面分子的数量与活性测定方法也正在完善。

细胞免疫范文第5篇

摘 要 自1981年Siegel提出细胞免疫系统的新概念以来[1],红细胞免疫在运动医学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红细胞不仅作为人体血液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在人体免疫系统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方式进行说明的同时,也对近年来运动对红细胞免疫的影响做进一步的概括。

关键词 运动 红细胞 免疫研究

一、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国内外对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做了大量研究,现在已经趋于成熟。红细胞重要的免疫功能与自身免疫物质是分不开的。红细胞主要的免疫物质有:补体受体CR1、淋巴细胞功能抗原-3、人类补体膜辅助因子蛋白、过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降介加速因子、I因子、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其免疫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粘附、清除免疫复合物

红细胞免疫功能重要的物质基础是补体受体CR1,即红细胞C3b|C4b受体[2]。正常红细胞表面 CR1 能够黏附抗原—抗体—补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以及抗原补体复合物。CR1是单链糖蛋白,在红细胞膜上成簇存在,它可以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中的C3b可逆结合,这种结合受CR1浓度的影响。结合免疫复合物以后的红细胞(RBC-IC)随血液到达肝、脾后,肝、脾中的巨噬细胞的CR1浓度比红细胞的高,可将IC从低浓度CR1的红细胞上夺取过来,进行吞噬。红细胞与IC分离后重新进入血液。此外,CR1通过免疫复合物抗体的Fc段与吞噬细胞的Fc段受体结合,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因此,CR1的桥梁作用使红细胞在粘附、清除免疫复合物时起重要作用。

(二)发挥自身免疫效应

红细胞膜上的CR1与C3b结合后,自身释放某些酶(比如过氧化物酶和氧化酶)杀伤红细胞表面的微生物。

(三)参与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调节

红细胞上的免疫物质通过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参与调控。红细胞不仅对抗原呈递、加工,还可产生NK细胞增强因子,增强NK细胞的毒效应,在抗感染、抗肿瘤及保护机体重要蛋白质和DNA免遭氧化损伤中其重要作用[4]。红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产生IL-2受体,增强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此外,红细胞促进B 细胞增殖和免疫球蛋白Ig的合成,这种作用是同LFA-3与T细胞的CD3分子相互作用,T 细胞的CD3分子增强B细胞应答。

(四)参与自身细胞因子产生的调控

体外实验表明,红细胞可促进自身单个核细胞产生IL-2、IL-3,集落刺激因子,IL-6,IL-8a,肿瘤坏死因子,IL-1等细胞因子[5]。其主要机制是红细胞膜表达的CD58分子,是单个核细胞表面CD2分子的天然配体,二者结合是红细胞具有调控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红细胞上存在大量IL-8受体(即Duffy血型抗原),该受体能将血中的IL-8等趋化因子迅速地从血浆中清除掉,IL-1、IL-6 和TNF等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必须以IL-8因子为中介。因此,内环境中IL-8分子的浓度与炎症发生的快慢及严重程度有重要关系。

三、红细胞免疫测定的指标

(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实验

红细胞C3b花环率主要测定红细胞C3b受体(即CR1)的活性,根据其活性变化反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状况。CR1在红细胞发挥粘附清除功能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CR1的活性的高低是反映红细胞免疫能力强弱的一个敏感且具有代表性的指标。C3b一方面共价结合与抗原或免疫复合物,另一方面有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CR1相结合,触发免疫细胞对异物及抗原的黏附和清除[6]。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主要测定其活性,根据其活性的变化反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状况。

(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主要测定红细胞黏附免疫复合物的能力,并间接反映出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变化。免疫复合物可以激活补体,产生的C3b转脂反应后可以嵌入到免疫复合物网络结构中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并被红细胞CR1识别、粘附。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占据CR1的位点,所以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实验结果反映的是免疫复合物通过CR1-C3b联结结合于红细胞上的情况。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越多红细胞的免疫能力越低。

四、不同强度运动对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一)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与红细胞免疫

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使红细胞免疫力下降。裴新贞等[7]得出的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SD大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机体处于高氧状态,氧自由基过多,使红细胞结构受损,红细胞流变性发生变化。大强度的运动使血液中β-内啡肽增多,而红细胞上有β-内啡肽受体即阿片肽。实验证明,β-内啡肽对红细胞粘附作用有正负调节作用,β-内啡肽与阿片肽结合而改变CR1构象,从而调节CR1粘附作用。

(二)适中强度运动与红细胞免疫

张利朝等人指出红细胞免疫能力与红细胞数量有一定的关系[8];田石榴[9]等通过实验研究也得出适当的运动量会提高红细胞的免疫指数。前人的报告结论是一致的,这些对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三)力竭运动与红细胞免疫功能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时间剧烈至力竭运动后引发继发性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造成SD大鼠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且长时间未能恢复至安静时水平,处于免疫抑制状态[10]。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长时间剧烈运动会损害机体免疫能力,表现为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从而使运动员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目前,国内、外对运动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还有待深入进行研究,了解运动中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恢复特点,对科学地指导大众健身运动、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Siegel I,Lin TL,Gieicher.The red cell immune s ystem.Lancet.1981.2(8246):556.

[2] 娄世锋,黄宗干.红细胞CR1结构、功能及临床意义[J ].国外医学临床生化与检测学分册.1990.11(5):527.

[3] 王淑英,汪德清.红细胞膜上CR1分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2):143.

[4] 姜振,周忠.运动与红细胞免疫[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24.

[5] 王海滨,郭峰.红细胞参与自身细胞因子调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9.(5):2632266.

[6] 施鹏,许冬明,黄美蓉.运动与红细胞免疫[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255.

[7] 裴新贞,陈文鹤,郭峰.口服氨基酸与大强度运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6):337.

[8] 张利朝,张盈华,陈渝宁,等.健康人运动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与细胞数的变化及关系[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17(2):187.

[9] 田石榴,葛新发.女子赛艇运动员不同运动负荷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5):68.

细胞免疫范文第6篇

戈谢病(Gaucher''''s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脂类代谢异常性疾病,临床资料报道较多,实验室资料尚少。我们通过对3例戈谢病骨髓中戈谢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吞噬功能研究,发现戈谢细胞主要表达淋巴细胞抗原,高度表达B淋巴细胞抗原,同时证实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1材料与

1.1标本来源取自3例戈谢病患者骨髓液,迅速制成薄涂片,同时取骨髓液做吞噬功能试验。免疫组化于24h后进行。

1.2试剂ABC试剂盒、单抗购于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1.3方法

1.3.1ABC免疫酶法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2戈谢细胞墨汁吞噬功能测定取肝素抗凝骨髓液100μl,陈群芳方法[1],37℃孵箱中,孵育2h,涂片,用瑞氏染色观察。

1.3.3戈谢细胞吞噬细菌功能测定参考临床免疫学方法[2],实验时按墨汁吞噬功能方法操作。

1.3.4戈谢细胞吞噬胶乳颗粒功能测定采用市售胶乳颗粒(3.6×108ml-1),实验时按墨汁吞噬功能方法操作。分级标准:“0”:细胞内未吞噬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1~1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15~3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30~5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大于50个胶乳颗粒。

2结果

2.13例戈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结果判断标准分别为强阳性:戈谢细胞呈弥漫的棕黄色,胞浆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浓厚。细胞核为蓝色,上面覆盖一层棕黄色。胞核模糊不清。阳性:戈谢细胞着黄色,胞浆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较深,胞核为蓝色,清晰。弱阳性:戈谢细胞浆为淡黄色,细胞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稍深。胞核为蓝色,清晰。阴性:戈谢细胞浆不着色,核为蓝色。3例戈谢细胞免疫表型结果为:CD8、CD9、CD10、CD18、HLA-DR均为强阳性表达;CD3、CD33、CD15均为阳性表达;CD22均为弱阳性表达;CD7、CD14、CD41均为阴性;CD2、CD4、CD19、CD383例中均为1例阳性表达,而且CD38为强阳性表达。

2.23例戈谢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吞噬墨汁的吞噬率分别为75%、90%、95%。吞噬指数分别为105、148、198;吞噬细菌的吞噬率分别为70%、89%、81%,吞噬指数分别为21.5、27.6、22.5;吞噬胶乳颗粒的吞噬率分别为75%、82%、86%,吞噬指数分别为90、103、107。

3讨论

戈谢细胞是由于葡萄糖脑苷酶缺乏和减少,因而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积聚大量葡萄糖苷脂而形成。有关戈谢细胞免疫表型报道甚少,仅陈辉树报道1例脾脏戈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为CD33、HLA-DR、CD45、CD71(Wu67)为阳性,CD3、CD4、CD8、CD22、CD38、CD41为阴性[3]。我们测定的骨髓戈谢细胞CD33、HLA-DR、CD41的结果与其相同,但其它单抗结果则有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观察。3例戈谢细胞免疫表型说明,戈谢细胞主要表达淋巴细胞抗原,高度表达B细胞抗原,而且细胞阳性程度强。髓系抗原部分表达,但阳性程度较弱。提示戈谢细胞主要起源于B淋巴细胞,但也涉及多细胞系,细胞的阳性程度不一,可能与抗原浓度及对单抗的亲和力有关。陈璋认为HLA-DR、CD38、CD18为非系列特异性抗原[4]。报道HLA-DR、CD38、CD33为干细胞或未成熟细胞标志,戈谢细胞HLA-DR、CD38、CD33为阳性,表明戈谢细胞是处于早期的单核细胞。

戈谢细胞是被激活的特殊巨噬细胞,其结构和形态发生变异后,是否仍具有吞噬功能?实验结果证实,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下降。Marodi报道,戈谢病患者对严重感染有较高的易感性,原因是戈谢病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在杀死细菌和产生O-.2超氧化物阴离子的中间环节上有缺陷。患者的单核细胞杀死活的细菌和释放O-.)2能力比对照组的细胞要低得多(P<0.05)[5]。戈谢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戈谢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也说明了戈谢细胞确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文献:

[1]陈群芳,王志澄.血液病患者白细胞墨汁吞噬功能试验.中华血液学杂志,1981;2(2):121

[2]甘芾,陈璋.临床免疫检验学.天津:天津技术出版社,1990:340

[3]陈辉树.戈谢氏病脾脏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1例.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3(2):65

[4]陈璋.何谓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类的由来,目的与实际意义.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0;13(1):30

细胞免疫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戈谢病 免疫表型 吞噬

戈谢病(Gaucher's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脂类代谢异常性疾病,临床资料报道较多,实验室研究资料尚少。我们通过对3例戈谢病骨髓中戈谢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吞噬功能研究,发现戈谢细胞主要表达淋巴细胞抗原,高度表达B淋巴细胞抗原,同时证实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取自3例戈谢病患者骨髓液,迅速制成薄涂片,同时取骨髓液做吞噬功能试验。免疫组化于24 h后进行。

1.2 试剂 ABC试剂盒、单抗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1.3 方法

1.3.1 ABC免疫酶法 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1.3.2 戈谢细胞墨汁吞噬功能测定 取肝素抗凝骨髓液100 μl,参考陈群芳方法[1],37℃孵箱中,孵育2 h,涂片,用瑞氏染色观察。

1.3.3 戈谢细胞吞噬细菌功能测定 参考临床免疫学方法[2],实验时按墨汁吞噬功能方法操作。

1.3.4 戈谢细胞吞噬胶乳颗粒功能测定 采用市售胶乳颗粒(3.6×108 ml-1),实验时按墨汁吞噬功能方法操作。分级标准:“0”:细胞内未吞噬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1~1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15~3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30~50个胶乳颗粒。“++++”:细胞内含有大于50个胶乳颗粒。

2 结果

2.1 3例戈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 结果判断标准分别为强阳性:戈谢细胞呈弥漫的棕黄色,胞浆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浓厚。细胞核为蓝色,上面覆盖一层棕黄色。胞核模糊不清。阳性:戈谢细胞着黄色,胞浆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较深,胞核为蓝色,清晰。弱阳性:戈谢细胞浆为淡黄色,细胞边缘及条索状结构着色稍深。胞核为蓝色,清晰。阴性:戈谢细胞浆不着色,核为蓝色。3例戈谢细胞免疫表型结果为:CD8、CD9、CD10、CD18、HLA-DR均为强阳性表达;CD3、CD33、CD15均为阳性表达;CD22均为弱阳性表达;CD7、CD14、CD41均为阴性;CD2、CD4、CD19、CD383例中均为1例阳性表达,而且CD38为强阳性表达。

2.2 3例戈谢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 吞噬墨汁的吞噬率分别为75%、90%、95%。吞噬指数分别为105、148、198;吞噬细菌的吞噬率分别为70%、89%、81%,吞噬指数分别为21.5、27.6、22.5;吞噬胶乳颗粒的吞噬率分别为75%、82%、86%,吞噬指数分别为90、103、107。

3 讨论

戈谢细胞是由于葡萄糖脑苷酶缺乏和减少,因而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内积聚大量葡萄糖苷脂而形成。有关戈谢细胞免疫表型报道甚少,仅陈辉树报道1例脾脏戈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为CD33、HLA-DR、CD45、CD71(Wu67)为阳性,CD3、CD4、CD8、CD22、CD38、CD41为阴性[3]。我们测定的骨髓戈谢细胞CD33、HLA-DR、CD41的结果与其相同,但其它单抗结果则有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观察。3例戈谢细胞免疫表型说明,戈谢细胞主要表达淋巴细胞抗原,高度表达B细胞抗原,而且细胞阳性程度强。髓系抗原部分表达,但阳性程度较弱。提示戈谢细胞主要起源于B淋巴细胞,但也涉及多细胞系,细胞的阳性程度不一,可能与抗原浓度及对单抗的亲和力有关。陈璋认为HLA-DR、CD38、CD18为非系列特异性抗原[4]。文献报道HLA-DR、CD38、CD33为干细胞或未成熟细胞标志,戈谢细胞HLA-DR、CD38、CD33为阳性,表明戈谢细胞是处于早期的单核细胞。

戈谢细胞是被激活的特殊巨噬细胞,其结构和形态发生变异后,是否仍具有吞噬功能?实验结果证实,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下降。Marodi报道,戈谢病患者对严重感染有较高的易感性,原因是戈谢病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在杀死细菌和产生O-.2超氧化物阴离子的中间环节上有缺陷。患者的单核细胞杀死活的细菌和释放O-.)2能力比对照组的细胞要低得多(P<0.05)[5]。戈谢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戈谢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戈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也说明了戈谢细胞确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参考文献:

[1]陈群芳,王志澄. 血液病患者白细胞墨汁吞噬功能试验. 中华血

液学杂志,1981;2(2):121

[2]甘 芾,陈 璋.临床免疫检验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0

[3]陈辉树. 戈谢氏病脾脏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1例.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2;13(2):65

[4]陈 璋. 何谓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类的由来,目的与实际意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0;13(1):30

细胞免疫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免疫调节T细胞;胃癌;化疗;细胞免疫;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and 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s (Treg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 Methods 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Tregs among CD4+ T lymphocyt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CD4+ and CD8+ T cells of PBMC in peripheral blood of 32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before 1 day and 1 week after chemotherapy.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CD4+ T lymphocytes and CD4+/CD8+ T lymphocytes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but the data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before. The percentage of CD4+CD25+ T cells and Tregs among CD4+ T lymphocytes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chemotherapy a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chemotherapy,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healthy subjects. Conclusion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key words 】immunoregulatory cells ;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cellular immunity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04-01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与肿瘤的免疫耐受相关,调节T细胞作为主要的免疫负向调节细胞促进肿瘤的免疫耐受,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化疗作为临床治疗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能否影响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及调节T细胞,目前报道甚少。本研究从肿瘤免疫角度,初步探讨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调节T细胞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胃癌治疗的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免疫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胃癌患者均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9月~2013年4

月就诊的经病理及临床确诊为晚期胃癌患者,共4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4~80岁,中位年龄59岁。病理组织学类型:状腺癌18例、管状腺癌11例、粘液腺癌9例、印戒细胞癌7例,组织分级:高分化18例,中分化16例,低分化11例。所有患者均无免疫相关性疾病,未使用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治疗。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统一采用PLF方案化疗(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期间水化,止吐等常规药物辅助治疗。正常对照由我院体检中心提供的健康体检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2~65岁。分别设化疗前和化疗后为A组和B组,对照组为C组。

1.2 主要的试剂及设备

FITC标记鼠抗人CD4抗体、PE标记鼠抗人CD25抗体、PE-CY5标记的鼠抗人CD8抗体,FITC、PE及PE-CY5标记的鼠抗人IgG1同型对照抗体(均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流式细胞检测仪(P07900102,美国BD公司)。

1.3 实验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用EDTA-K2抗凝剂采血管收集胃癌患者化疗前前1天及化疗后1周和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3ml,取100μl当天行流式细胞学检测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占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的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采用One-way ANOVA,其中两两比较用LSD或Dunnett's T3检验)。

2 结果:

2.1 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

3 讨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易感性、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在胃癌的促成中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机体抗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 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监视作用对防止肿瘤的发生发展尤其重要。CD4+T/CD8+T细胞比值变化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其比值降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致抗肿瘤作用减弱,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 我们发现,胃癌患者外周血CD4+T及CD4+T/C8+T比值均较正常人明显下降,提示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利于肿瘤的发生与进展。

引起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原因很多,其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Treg)的作用日益凸显。调节性T细胞属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自稳、调控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可诱导肿瘤的免疫耐受关系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1]。已有研究证明,肝癌

、前列腺癌、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患者体内Tregs数量显著增加,通过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作用导致肿瘤免疫耐受 [2-4],使肿瘤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不断生长,亦是导致肿瘤治疗疗效不理想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发现,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患者体内表达增多,从而诱导肿瘤的免疫耐受;同时CD4+/CD8+比例下降,说明胃癌患者Tregs细胞可能通过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 导致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比例失调致免疫耐受,从而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不断生长。

肿瘤生长的局部环境与其发展密切相关,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及浸润淋巴细胞中也可以检测出Treg[5]。肿瘤分泌的VEGF、COX-2、TGF-β等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导Treg的扩增及转化,使肿瘤组织中Treg显著增多[6-7],而Treg通过抑制NK细胞等各种免疫活性细胞使恶性肿瘤逃脱宿主的免疫监视而持续生长。由此可见,Treg与肿瘤细胞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减少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患者体内的表达可能阻断这一循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已有报道,手术可下调胃癌患者体内调节T细胞的表达,化疗是目前广泛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能否改善患者免疫状况、能否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打破肿瘤的免疫耐受,目前并不清楚。我们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血,发现经化疗后,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明显下降、CD4+T及CD4+T/CD8+T比例不同程度上升,说明化疗可下调胃癌患者体内Treg的表达,减轻肿瘤的免疫耐受,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一发现,从肿瘤免疫角度对胃癌化疗疗效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制定胃癌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Ke X, Wang J, Li L, et al. Roles of CD4+CD25(high) FOXP3+ Tregs in lymphomas and tumors are complex[J]. Front Biosci, 2008, 13: 3986-4001.

[2] Feng X, Li B, et al.Increased frequency of CD4+CD25(high)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Arch Immunol Ther Exp (Warsz). 2011 Aug;59(4):309-14.

[3]Yokokawa J, Cereda V, et al.Enhanced functionality of CD4+CD25(high)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J] Clin Cancer Res. 2008 Feb 15;14(4):1032-40.

[4] Shimizu K, Nakata M, et al.Tumor-infiltrating 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are correlated with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ce in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Thorac Oncol. 2010 May;5(5):585-90.

[5] Pandiyan P, Zheng L, Ishihara S, et al. CD4+CD25+Foxp3+ regulatory T cells induce cytokine deprivation-mediated apoptosis of effector CD4+ T cells[J]. Nat Immunol, 2007, 8(12): 1353-1362.

[6] Sharma S, Yang SC, Zhu L, et al. Tumor cyclooxygenase-2/prostaglandin E2-dependent promotion of FOXP3 expression and CD4+ CD25+ T regulatory cell activities in lung cancer[J]. Cancer Research, 2005, 65(12): 5211-5220.

细胞免疫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细胞治疗;预后;生存率

[中图分类号] R73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b)-0104-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emo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cell immune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1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stage SCLC in No.81 Hospital of PLA from August 2011 to Januar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pproach included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cell immunotherapy. The Kaplan-Meier and Cox estimation were used for the survival rate analysis. Result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was 20.7 months, 1- year and 2-year survival rate was 85% and 19% respectively. Single-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reatment methods (P=0.000) and numbers (P=0.001)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urvival time of extensive stage SCLC patients. Moreover,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reatment numbers (P=0.087) and methods (P=0.053) were independt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cancer-related death in extensive stage SCLC patients. Whereas smoking, age, tumor location, neuron-specific enolase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rognosis. Conclusion The ideal treatment for extensive stage SCLC remains to be further studied, however, 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 is expect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ognosis for these patients.

[Key words] 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mbination therapy; Cell therapy; Prognosis; Survival rate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约占肺癌总数的15%[1],具有倍增时间短、侵袭性强等生物学特性,对放化疗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治疗手段较局限,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目前细胞免疫治疗成为一种重要且安全有效的对抗肿瘤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现就对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肿瘤生物治疗科(以下简称“我科”)收治的广泛期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预后因素,为病情的评估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22例广泛期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评分≥60分,所有患者预计生存期均>3个月。其中1例失访,失访率为5%,余21例均有至少一次的随访记录。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其中男17例(81%),女4例(19%),年龄36~78岁,中位年龄是62岁。7例患者仅治疗1次,余14例治疗均≥2次。15例(71%)患者有吸烟史。脑转移患者6例(29%)。肿瘤位于左肺者12例(57%),右肺者9例(43%)。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程序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且全部患者都签署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分期标准

临床分期采用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分期标准(1973年),局限期为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及区域淋巴结,淋巴结包括双侧肺门、纵隔及锁骨上区域。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及喉返神经受累均为局限期。超出局限期范围即为广泛期。本组患者均为广泛期。

1.3 方法

治疗方案综合治疗为化疗+放疗+细胞治疗,共16例(76%)患者行综合治疗,余5例患者因身体状况或经济原因仅行细胞治疗联合化疗或细胞治疗联合放疗,细胞治疗为树突状细胞疫苗(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化疗患者多采用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多数患者为4~6周期。18例放疗患者中6例行全脑根治性放疗及胸部放疗,余12例仅行胸部放疗,其中2例行头颅预防性照射。在放化疗期间,根据患者耐受性及时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放疗剂量。

细胞培养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肿瘤患者外周血,加淋巴细胞分离液,制备PBMC,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1~2 h,吸取悬浮细胞,用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接种于培养液及培养瓶中,常规培养24 h后加CD3单抗(50 ng/mL)培养,定期给予补液及分瓶处理,根据细胞扩增情况,分3次收集CIK细胞并回输,附有贴壁细胞的空瓶中加入含细胞因子的培养液,置培养箱中培养,第2、4天时半量换液,第5天加入小细胞肺癌抗原(NCI-H446),第6天加入rhTNF-α(500 U/mL),第7天收获DC细胞,制成悬液,于皮下注射回输至患者体内。回输前进行研究细胞的质量检测及流式细胞表型鉴定分析[3]。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方案以采集PBMC当日计为第0天,DC于第7、14、21、28天行6点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为双侧锁骨上、双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区,均为淋巴结引流区域,期间将扩增至一定数量及状态良好的CIK细胞分3次静脉回输。此为1个周期细胞免疫治疗,每周期间隔3个月[4]。细胞治疗前后均行乳酸脱氢酶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治疗后数值上升即为升,数值下降即为降,以首次和末次检查数值为准。乳酸脱氢酶检测采用西门子公司的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NSE检测采用康乃格诊断公司生产的NSE检测试剂盒,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检测。

1.4 评价标准

疗效评估WHO肿瘤评价标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而免疫治疗中,一些判定为PD的患者可能是由于免疫细胞大量浸润引起,且细胞治疗期间,多数患者表现出精神、睡眠及食欲上的好转,因此,患者的个人感觉亦是评判标准之一。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Kaplan-Meier法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行非参数检验,Cox风险比例模型行多因素生存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疗效随访截止于2015年5月1日,有12例(57%)患者死亡,其中8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2例随访不足1年。治疗后患者中0例CR,1例PR,3例SD,17例PD。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7个月,其中1、2年生存率分别为85%、19%。见图1~3。

2.2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对21例广泛期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示治疗方式(P=0.000)及细胞治疗次数(P=0.001)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期。而年龄、性别、吸烟、乳酸脱氢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见表1。

2.3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把治疗方式及细胞治疗次数纳入Cox比例模型中,显示治疗方式(P=0.053)及细胞治疗的次数(P=0.087)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796、0.251。见表2。

3 讨论

SCLC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因而其预后很差,约60%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5],单纯的局部治疗效果较差,虽然SCLC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出现耐药性,且化疗方案较为单一,近年来,Meta分析示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优于非顺铂组[6],目前,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成为SCLC的常用治疗方案,且4个周期和6个周期化疗对生存的影响不明显,而延长化疗周期对患者生存率无作用。多数研究支持早期同步放化疗,早期放疗将减少肿瘤细胞的再增殖效应,2010年NCCN关于SCLC胸部放疗剂量推荐为1.5 Gy/f*bid,总量45 Gy或1.8~2.0 Gy/f*qd,总量60~70 Gy。

肿瘤的免疫逃逸在肿瘤复发和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SCLC患者体内存在功能缺陷的多种免疫细胞[7],而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包括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即DC+CIK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疗法等。采用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向肿瘤患者体内回输带有特定抗原的免疫细胞,从而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8]。DC与CIK的结合可更好地提高CIK细胞数量,经过DC的刺激,CIK细胞增殖能力更强,能释放具有细胞毒性的胞质颗粒,直接杀伤靶细胞,且能产生大量炎性因子,不仅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反应间接杀死肿瘤[9-10]。理论上负载肿瘤抗原的DC及CIK有机结合能产生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双重抗肿瘤效应,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首选方案,在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上均取得较好疗效[11]。

随着免疫治疗的广泛开展,现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接受此治疗。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DC+CIK疗法,3个月为1个周期,配合放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到20.7个月,蔡述华等[5]在研究66例广泛期SCLC时发现,仅使用化疗联合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马楠等[12]研究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将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及化疗联合DC-CIK治疗组,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和16个月,提示细胞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13]。郑晨宏等[14]利用Meta分析发现,相比于单纯化疗,CIK细胞联合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组患者通过Cox分析发现,细胞治疗次数及综合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考虑免疫治疗需一定的时间建立免疫应答,进而有可能与出现长期的临床效应有关[15],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自身免疫力逐渐提升,体内免疫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从而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组中部分患者(约30%)在第1周期细胞治疗时即出现精神、体力或食欲上的好转,且随治疗次数的增加,比例有所上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及其科研机构在研究癌症治疗性疫苗时发现,DC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价能够反映生物活性的变化情况,因此采用与免疫治疗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十分重要[16],且免疫治疗通常需治疗数月后才能见肿瘤的明显回缩,甚至有时由于T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汇聚于肿瘤部位而导致肿瘤体积增大[17],因此不应单从肿瘤大小变化来判定肿瘤治疗的效果,目前仍需进一步探寻其评价标准。

在SCLC中,NSE多升高,且与疾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本组患者中,有11例(52%)患者行细胞治疗后出现NSE下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中,无论是SCLC还是非小细胞肺癌,其升高均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18],Meta分析示乳酸脱氢酶对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组21例患者中,10例(48%)患者治疗后乳酸脱氢酶上升,但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6)。均考虑可能与患者数量偏少、年龄大、体质较弱有关,亦可能与SCLC进展太快有关。

肿瘤的治疗是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化疗、放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且化疗药物易出现耐药性,而细胞治疗不同于放化疗,是一种安全性极高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19],可配合手术、放化疗,减少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且可减轻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然而,目前对于肿瘤的治疗仍存在很多困难,包括标准治疗方式、放化疗与细胞治疗的结合时机等,但应加强不同治疗手段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21],从而能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Riaz SP,Lüchtenborg M,Coupland VH,et al. Trends in incidence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all lung cancer [J]. Lung Cancer,2012,75(3):280-284.

[2] Leemhuis T,Wells S,Scheffold C,et al. A phase Ⅰ trial of autologous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Hodgkin disease and non-Hodgkin lymphoma [J].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2005,11(3):181-187.

[3] 蔡凯,艾月琴,张闯,等.DC-CIK细胞治疗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患者后临床疗效[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3,20(4):449-455.

[4] 郑拢江龙委,姚露,等.DC-CIK细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22(4):459-464.

[5] 蔡述华,李建成,吴君心,等.190例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年,17(1):28-31.

[6] Sandler AB. Chemotherapy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Semin Oncol,2003,30(1):9-25.

[7] Wang W,Hodkinson P,Mclaren F,et al.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umor cells induce regulatory T lymphocytes,and patient survival correlates negatively with FOXP3+ cells in tumour infiltrate [J]. Int J Cancer,2012,131(6):E928-E937.

[8] 柳菁菁,张爽,李慧,等.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4,17(6):474-480.

[9] 李高峰,蒋永新.肺癌术后过继免疫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19(5):99-100,103.

[10] 翁剑锋,于丽伟,李砚屏,等.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联合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9):1040-1043.

[11] Olioso P,Glancola R,Di Rti M,et al. Immunotherapy with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in solid and hematopoietic tumours:a pilot clinical trial [J]. Hematol Oncol,2009,27(3):130-139.

[12] 马楠,马东初,丁震宇,等.化疗联合DC-CIK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J].医药杂志,2015, 27(1):37-40.

[13] Iwai K,Soejima K,Kudoh S,et al. Extended survival observed in adoptive activated T lymphocyte immunotherapy for advanced lung cancer: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historical cohort study [J].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12,61(10):1781-1790.

[14] 郑晨宏,谢晓华.CIK细胞联合化疗对胃癌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5,22(3):363-368.

[15] 沈丽琴,陆玉峰,陈志刚,等.自体组织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对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9):742-745.

[16] Ulink A,Radord KJ,Melief C,et a1. Dendritic cell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J]. Adv Cancer Res,2008,99:363-407.

[17] 魏晓莉.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41(1):57-62.

[18] 闫瑞华,盛辉,乔青,等.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对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14,29(1):48-51.

[19] Ohira M,Nishida S,Tryphonopoulos P,et al. Clinical-scale isolation of interleukin-2-stimulated liver natural killer cells for treatmen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Cell Transplant,2012,21(7):1397-1406.

[20] 丁震宇,韩雅玲,朴瑛,等.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一线维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J].医药杂志,2015,27(1):31-40.

[21] Weintraub K. Drug development:releasing the brakes [J]. Nature,2013,504(7480):S6-S8.

上一篇:免疫系统范文 下一篇:体液免疫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