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范文

时间:2023-02-23 17:27:36

细胞器

细胞器范文第1篇

一、对细胞器的认识

所谓细胞器,是一种“器官”.既是“器官”,必有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功能.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实际上把细胞质分隔成许多空间,一类是相对独立的,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一类是互相沟通或连接的,如内质网可以与细胞膜相连,也与核膜相连,这样不仅使细胞有巨大的内表面积,还能互相分隔和连接,使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及反应所需原料和产物的进出,既互不干扰,又互相联系.

二、重点内容的把握

1.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在细胞器中,这一观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以线粒体和叶绿体为例,它们能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都是与其复杂、精巧的结构分不开的.它们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使它们能与细胞内的其它环境隔开,有利于提高它们的相对稳定性,更好地完成其功能;二者都有相应的酶,叶绿体中还有特殊的色素,这些主要是分布在膜结构上,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膜的面积必然都很大,而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在二者是不同的:线粒体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完成的,叶绿体是通过囊状结构的堆叠完成的,但都表现出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内质网的膜上附有多种酶,能为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有利条件,由于细胞中化学反应种类和数量很多,因而内质网广泛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并交叉成网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核糖体,可自主合成部分蛋白质,也表现出了与其复杂功能的适应.

2.分布、形态、成分的知识及其与功能的适应

线粒体的分布呈现三大特点:动物细胞多于植物细胞;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不同(心肌细胞比腹肌细胞多);同一细胞不同部位不同(小鼠受精卵分裂面比其它部位多);同一细胞不同时期不同,如冬眠青蛙肝脏细胞线粒体要多于夏季,这些都与新陈代谢的强弱、能量代谢水平的高低相适应.叶绿体的形状为扁平的球形或椭球形,同样是一种适应:强光下,以其侧面对着光源,可防止被灼伤,弱光下,它又较多地聚集在叶片的向光面,而且以其最大的表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进行到末期时,高尔基体会大量聚集到细胞中央,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细胞分裂期染色体的移动依靠的是纺缍体的牵引,动物细胞的纺缍体由中心体形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因而中心体总是分布在细胞核附近的位置.

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的比例高于外膜,因为内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与细胞质遗传有关,因为它们都含有DNA和RNA;叶绿体和液泡都能影响植物的颜色,因为它们中都含有色素.

三、细胞器的比较、归纳及特殊性

基本种类(考纳考查):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液泡

含有色素的:叶绿体、液泡

没有膜结构的:核糖体、中心体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叶绿体

具有单层膜结构的: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

[HJ1.1mm]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原核细胞仅有的:核糖体

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叶绿体

绿色植物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特有的:中心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高尔基体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寄生虫没有:线粒体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

[JP3]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JP]

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能产生水的:线粒体(有氧呼吸)、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光合作用)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平行行为:

[WB]都含核糖体

[DW]都能产生水

[DW]都可自我复制

[DW]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W]都与能量代谢有关

[DW]都通过特定方式增加膜面积

[DW]都含DNA和RNA,为半自主性细胞器,与细胞质遗传有关

四、典例精析

1.细胞器分布的考查

例1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

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

解析植物细胞只有见光的部分才有叶绿体,象根尖、导管等细胞即没有;幼嫩的植物细胞液泡小而多,很难识别;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所以,有无叶绿体、液泡、中[JP3]心体并非动植物细胞的本质区别,而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JP]

2.细胞器成分的考查

例2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类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下列哪组结构最能表现出放射性?

A.细胞核、核仁、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液泡

解析本题借助同位素标记法巧妙地对细胞器成分进行考查.尿苷由碱基尿嘧啶和核糖组成,是合成RNA的成分,而RNA分布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中.

例3在下列结构中,含高尔基体较多的细胞是[CD#3],含高尔基体和核糖体较多的细胞是[CD#3].

A.神经细胞B.汗腺细胞

C.肌细胞D.胰腺外分泌部细胞

解析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它是细胞分泌物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所以,在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比较发达.本题中,神经细胞的代谢比较稳定,一般无分泌功能.肌细胞一般也无分泌功能,而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胰腺外分泌部细胞可以分泌胰液,显然,含高尔基体较多的细胞应是汗腺细胞和胰腺外分泌部细胞.汗腺的分泌物主要是水、无机盐、尿素等,胰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等蛋白质类物质,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所以,含高尔基体和核糖体较多的细胞是胰腺外分泌部细胞.

5.细胞器功能联系的考查

例4若给予入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研究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放射性标记先后出现在

A.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解析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氨基酸作为其结构单位,进入细胞后,首先要在核糖体中装配成蛋白质,内质网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运送到高尔基体后,可让其进一步加工、浓缩后再分泌到细胞外.

例5经研究发现,很多绿色植物花瓣上的颜色与细胞中含有的多种色素有关.有的植物的花瓣在一天之内显出不同的颜色,与花瓣细胞液中含有的一种叫做花青素的有机物有密切的关系.该物质在酸性环境中显红色,碱性环境中显蓝色,中性环境中显紫色.试根据花青素及其特性,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植物在花瓣上有绿色的部分,其色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CD#3](细胞器);水稻叶片呈绿色与[CD#3](细胞器)的[CD#3]部分有关.

⑵喇叭花的花瓣清早是红色的,这说明细胞液呈[CD#3]性,这是因为晚上通过[CD#3](细胞器)的[CD#3]作用产生了大量[CD#3],这种物质通过[CD#3]方式进入了细胞液后,与水结合产生了[CD#3].

解析(1)植物除叶片以外的颜色一般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存在于基粒囊状结构薄膜上,因而绿色主要与叶绿体的基粒有关.

细胞器范文第2篇

细胞器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相关高考题主要是选择题,命题思路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①考查某一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②简单考查多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③结合不同细胞的比较进行考查,如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叶肉细胞与根细胞;④结合有典型特征的细胞进行考查,如分泌细胞、巨噬细胞;⑤以某个主题考查多个细胞器的联系,如ATP的生成、细胞内的物质转运、免疫与细胞器的关系。

三、突破难点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高考复习,首先是巩固基础知识,构建各细胞器间的联系,但要提升对细胞器的认识层次,还需突破下列三方面的难点:

1.强化与其他章节内容间的学科内综合

例1 肌肉细胞内,细胞质中的Ca2+浓度大大低于内质网腔。肌肉细胞的动作电位可引起肌肉细胞内质网膜上的Ca2+通道打开,导致Ca2+的内流,细胞质内Ca2+浓度迅速升高,从而引起肌肉收缩。同时,内质网上的钙泵(一种载体蛋白),可将Ca2+从细胞质转运至内质网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肌细胞内质网膜的主要化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内质网腔中Ca2+经Ca2+通道转运至胞质,需要ATP供能

C.胞质中Ca2+经钙泵转运至内质网腔中,需要钙泵发生形变

D.内质网膜上的钙泵对维持肌肉细胞的可兴奋性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内质网是膜结构的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故选项A说法正确。内质网腔中的Ca2+经Ca2+通道转运至胞质,转运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属被动转运,不需要ATP供能,故选项B说法错误。胞质中Ca2+经钙泵转运至内质网腔中,转运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钙泵)发生可逆性的形变,故选项C说法正确。由于内质网膜上的钙泵,可将肌肉收缩时转运至胞质中的Ca2+重新运回内质网腔,维持胞质中的Ca2+浓度小于内质网腔,以备下一次肌肉细胞的收缩,故选项D说法正确。

【拓展】本题以内质网为素材,主要考查内质网结构和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加强学科内综合的命题理念,还考查了综合运用能力。这方面的命题素材,举例如下表:

2.拓展与实验、科研的联系

例2 下列关于细胞器研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观察菠菜叶绿体的实验中,需要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B.观察线粒体实验中,口腔上皮细胞因缺乏线粒体不宜作为实验材料

C.利用洋葱鳞茎紫色表皮细胞研究水分吸收条件的实验中,主要观察水分的流向

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场所

【答案】D

【解析】观察菠菜叶绿体的实验中,不需要染色,在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故选项A说法错误。因取材方便,口腔上皮是观察线粒体的常用实验材料,故选项B说法错误。利用洋葱鳞茎紫色表皮细胞研究水分吸收条件的实验,实际上就是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中主要观察对象是液泡的大小和颜色,故选项C说法错误。利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是细胞生物学研究史上的经典实验,故选项D说法正确。

【拓展】本题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史上的经典实验综合在一起,体现了强调实验、强调探究的命题思路。与细胞器相关的活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观察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实验、真核细胞三维结构的模型制作。高考命题还可结合细胞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方法进行,如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

3.强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生物学基本观念

例3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核糖体中的蛋白质和RNA具有不同的功能

B.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大于平滑肌细胞

C.遮阴处的植物叶绿素含量低于较强光照处

D.溶酶体中缺乏某种酶可导致细胞代谢障碍

【答案】C

【解析】本题在考查线粒体功能的同时,还考查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细胞器中不同的物质组成,具有不同的功能,故选项A说法正确。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与细胞的能量需求呈正相关,心肌细胞需不停地收缩和舒张,能量需求大于平滑肌,故选项B说法正确。遮阴处的植物叶绿素含量高,有利于吸收足够的光子用于光合作用,故选项C说法错误。溶酶体中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某些物质的水解反应在溶酶体中进行,若缺乏某种酶,相应的底物无法水解可导致代谢障碍,故选项D说法正确。

细胞器范文第3篇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说出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得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以及“细胞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观念。细胞器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少使用显微镜,即使用了显微镜,学生能观察到细胞就已十分不易,要观察到细胞器,如叶绿体和液泡则更加困难。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的背景知识下,学习并理解分离细胞器所采用的离心技术,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细胞器之间是协同合作的关系是下面着重探讨的内容。

1 导入细胞器概念的类比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便利。手机在最基本的通讯功能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许多其他功能,如视频聊天、导航、浏览新闻、听音乐、看视频、拍照、摄像等。如今手机也已经成为学生群体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和交流的媒介。笔者就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手机作为类比对象,导入细胞器一节。在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手机的功能,并启发学生思考手机要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的零部件,从而顺利启发学生思考:“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完成呼吸作用、分裂、分化、分泌蛋白质这些复杂的生命活动,植物细胞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细胞中是否也存在零部件呢?”这样引出细胞器的概念。手机和组成手机的零部件之间的关系与细胞和细胞器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细胞器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无法理解其与细胞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在手机与手机零部件的类比下,学生便可以在第一时间熟悉细胞器原来就是细胞中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探究细胞器思路的类比

如果想要研究手机中零部件的结构,只需将手机拆开,用肉眼观察相应的零部件便可以得知;而在细胞中,人们无法再用肉眼去一一观察细胞器,因为细胞太小,需要借助特殊的“眼睛”的帮助――显微镜,从而顺利地引出首先用显微镜看细胞器来观察细胞器结构的思路。随后,便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介绍目前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之后,继续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想要研究这些零部件都有哪些种类和具体的功能,要将不同的零部件区分开,挨个地进行研究,与研究细胞器功能的思路是通的。首先要将不同的细胞器区分开,究竟如何将这些细小的细胞器分开,笔者则用“粉笔盒”的案例做类比。假设细胞就是一个粉笔盒,粉笔盒中已知有物体,因为摇动粉笔盒会发出声响,但并不知道粉笔盒中具体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分别是怎样的结构,就像学生已知细胞中有细胞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有叶绿体、线粒体),但具体有哪些细胞器,对这些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功能、名称都不知晓。如果想要研究细胞器的具体类别、结构和功能,就要将它们分离,想要研究粉笔盒中具体有什么物品也需要将粉笔盒中导致声响产生的物品进行分离,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分离盒中的物品(提示学生盒子可以打开,但开的方式由学生决定)。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粉笔盒中的物品可能有不同的体积,可以利用过滤的想法,在盒子表面打许多等大的孔(由小到大的顺序),再将粉笔盒摇晃,就可以根据体积将粉笔盒中的物体分离开。

接着,继续启发学生若将打孔的方法应用到细胞上会不会有问题,能否顺利进行,学生自然会想到细胞过小,且无法知道最小的细胞器具体有多大,在细胞上打孔难度极大,也不知道孔该打多大。顺着学生的思路,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可以从描述物体特性的另一个角度“质量”来思考。教师可通过借助“旋转飞椅”(人坐在由链条牵引的椅子上由慢到快被甩到空中旋转的游乐设施)的案例,帮助学生得出离心的技术方法。因为在相同转速下,体重轻的人被甩得更高更远,而体重相对较重的人会被甩得相对较低也离地面更近。教师利用手机、粉笔盒、旋转飞椅三个类比,可顺利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探究细胞器结构和功能时所采用的思路。

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类比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细胞器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介绍完之后,学生在学习了细胞器各自的功能之后,无法理解细胞器之间究竟是如何完成协调配合的,也无法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细胞内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还是只有完成某一特定生命活动时才发生。此时,教师便可以再次借用学生熟悉的手机来进行类比。现代通讯工具手机可以用来看视频和电影,假如只给学生提供手机零部件中的显示屏,是否可以看视频?假如要看到视频,还需要哪些零部件的帮助?学生自然会想到要用手机看视频首先必须有手机电板提供电能,还需要芯片储存视频,还需要连接线将信号输送至手机屏幕,还需要相应的连接线给手机充电,还需要音响播放声音等。通过这个直观的案例,学生便可以知晓如果细胞要完成分泌蛋白质这项活动,也必须借助细胞中的电池“线粒体”的帮助,需要有相应的数据传送的媒介“囊泡”这个细胞结构,需要有数据处理器“内质网、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转变为可用的形式,也必须有其他细胞器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个案例可以非常直观地帮助学生建立细胞器之间是存在协同合作的这个概念,并且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如果仅靠单一的细胞器,细胞是无法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

细胞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细胞质和细胞器” 评优课 反思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我区高中生物优质课的评比活动,课题是苏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三章第二节《细胞质与细胞器》的内容。这次评优课我感觉参赛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很大的转变。从教师的角度上,注重角色的转变,利用自己的智慧组织教学,努力实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对待学生,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实现三维目标。当然在执教过程中,也凸显一些问题,例如有些课堂教学仅是形式的改变,实质上变化不大。通过对这次评优课优点与不足的反思,一是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是希望与同行交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多样化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在组织教学时应该怎样避免课堂教学落实的形式化。

在抽取“细胞质和细胞器”这一课题时,教师大多感觉教学内容多,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上时间较紧。如果利用传统的讲授法,对每部分内容逐一讲解,学生就会掌握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但用这种知识点直接呈现的方式,在一节课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更主要的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体现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参赛教师利用多样形式,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1.实现课堂教学设计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各个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各位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借助多媒体教学直观的特点,重点展示线粒体、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清晰的结构,讲到外膜、内膜、基质结构时闪动变换的色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出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感受知识,形成学习动力;有的教师则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的方式。具体的做法是把课前准备的细胞器模型分发给每一小组,对照模型,小组内合作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细胞器?形态结构特点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在动植物细胞内的分布使怎样的?有无膜结构?在小组内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每一组选一名代表到讲台前给全班同学讲解。有不完整的地方组内成员可补充、完善,各小组间也可互相补充。在合作交流后教师再精讲点拨。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与学生间的知识交流、情感交流。在学生讲解与纠错的过程中,完善知识,在对话间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培养了团队意识;有的教师把各个细胞器做成许多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分类粘贴。例如双层膜、单层膜、没有膜的细胞器分别有哪些?动物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植物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哪些?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运用这种归纳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比较总结,在剪贴过程中,思考总结深化了知识;更有的教师采用了情景剧的形式组织教学。以著名的小品《五官争功》为蓝本,演绎了细胞器的争功。诙谐的表演,幽默的语言,课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舞台上的主人。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教师也实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学习等,在这次评优课上都有所体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一改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

3.注重习题形式的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巩固知识这一环节中,参赛教师精选习题,采用多种形式增强练习效果。除了常见的选择题、填空题外,有的教师应用了判断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学生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把一些易混淆、易出错和一些学生搞不清楚的知识点以这种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例:(1)植物的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2)线粒体是生物有氧呼吸的必要条件;(3)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相同等说法的判断。还有的教师把细胞器的结构图与功能以连线的方式考查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每个细胞器的结构与其对应的功能,在连线中也对相应的细胞器进行比较。例如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形态上的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功能上的比较。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些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建不合理,流于形式,表现在合作小组的组建比较单一。对教师要求探讨的问题前后桌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没有考虑学生层次、需求、能力,男女生性别的差异。这样在讨论时分工不明确,组与组学习能力的差异较大,因此在回答问题,展示学习成果时,基本上是个别小组垄断了课堂。没有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二是评价形式单一。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合作学习应以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进行组员自评、互评,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这样有利于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而有些教师在评价时主要采取教师评价,给各个小组简单的积分,没有适时点评。这样的评价基本没有达到激励的效果。

总之,在几节同题异构课中,虽然教学内容,目标统一,但不同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组织教学给予了很多启示,教无定法,对一节内容,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但主旋律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周初霞.凸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生物课堂教学案例探讨.中学生物教学,2011,(6):32-34.

[2]张莉,卜庆梅,宋淑敏.中学生物学合作学习让人欢喜让人优.中学生物教学,2011,(6):21-22.

细胞器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本互动;细胞器;运用

一、文本互动

文本是一种语言,它与人的互动是一种“不在场”的、纵向的精神往的意义阐释。互动,是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语言,以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取得双方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现代教育家认为阅读是一种互动,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互动而产生新意义的过程。阅读文本不只是单一维度上的对文本的阅读和解释,而是把文本看作是一位有背景有意义的朋友,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无缝的交流。

二、文本互动在《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中的运用

1.文本互动在《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预习中的运用

在本节课的预习中,主要是对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的熟悉,在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熟悉中,就要合理运用文本互动,比如,在细胞器的功能和结构这一知识点的运用中,就要在课本的描述的基础上,写出或者画出自己理解的细胞器的结构,然后把自己的细胞器结构和文本中的描述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别并分析其原因。对于细胞器的功能而言,首先在文本之外,用自己对细胞器的理解进行大概的阐述,然后再对照文本进行分析,以此反复进行,不断地进行文本的互动,最终对知识点进行透彻地理解。

2.文本互动在《细胞器――系统内分工合作》教学中的运用

文本互动在本课的教学中运用也较为灵活。在对细胞器分工与合作的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建立部分与整体的矛盾统一观点,构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这样的目的下,只是进行知识的传输就显得较为单薄,这就显示出文本互动在能力和价值观构建方面的重要作用。

老师对细胞器形象的多媒体图片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形成自己对四大细胞器的认识,学生把自己的认识进行描述,让其中持有典型观点的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然后老师对板书上的典型观点进行一一评价,找出错误之处,肯定正确之处,并把错误和正确之处与文本进行一一对应。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进行文本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对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的认识更加深刻。

在分泌蛋白形成的教授过程中,通过课本P48中的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资料,让学生自行分析讨论气候的3道题目。把文本中的问题进行自行理解,开动脑筋把合成运输的整个步骤想明白,并把思考成果以文本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同桌互换或者前后互换,每个学生在拿到对方的成果之后,找出对方文本中的正确和不足之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遇到不懂或者难解的部分询问老师或者再次与课本进行对照分析,直到对分泌蛋白的过程进行完整的理解为止。文本之间的互动能把本节课的具体问题进行反复的分析,从而对分泌蛋白过程的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和全面。

文本互动在本节课中的运用,是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的。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文本互动教学的前提,这也正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在整个课堂中,主要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而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加熟练。这种方法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范式的改变,让学生真正学起来。

参考文献:

[1]王翠梅,刘文贤.物理互动探究式教学探索[J].教学研究,2003(01).

[2]周耀威,王伯康.教师角色新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2(04).

[3]吴永熙,张德启.试论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03).

[4]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互动”:论教育交往中的互动[J].教育研究,2002(02).

细胞器范文第6篇

此内容让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功能及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细胞学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需要教师准备好示范镜。

三、教学目标

依据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基础性原则,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增加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旺盛的求知欲。

2.教学难点

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识图──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该教法的选择体现以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注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达到主体主动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教师从原来的 “讲解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学生由原来的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能有机会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但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条件的支撑,现代教学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实施主体性教学提供了技术基础。教学媒体从作为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工具。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通过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学生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法的实施,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

六、教学准备

1.多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1%的健那绿染液。

2.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七、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详)

1.①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课;②通过类比,学生能更形象地认识细胞内的各个“车间”──细胞器。

2.让学生猜测讨论:进入细胞内部研究的方法,让学生阅读课本P51克劳德的故事,以及书P44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设计目的: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

设计目的:让学生亲自观察,解决疑惑。利用学生对微小细胞的神秘感,形成诱惑力,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由于线粒体很小观察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利用演示镜引导学生观察。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根据已认识的线粒体、叶绿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在细胞中的分布,推测它们可能在细胞中完成的功能)

5.播放电子显微镜下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幻灯片。

引导学生观察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讨论它们的功能是怎样的?

(各小组报告观察内质网形态、结构分布结果)

6.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细胞器图,小组总结并交流。

(课件演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模式图,要求识记各部分的名称,形态结构特征,注意区分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包括它们共有的结构和特有的结构)

让学生按下表总结,教师做补充。

7.学生看书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异同,以及细胞质基质功能。

8.让学生进行本节的知识小结,说出重难点。教师做方法、能力的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领。

第二课时(略)

1.【复习】八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在细胞内部也负责不同的分工,但细胞内的每一种活动,都需要若干细胞器的相互配合。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复习旧知,引起对新知识的关注。

2.介绍帕拉德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设想、采用的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过程。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倾听来认同科学研究成功的要素――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及技术手段的支持。

3.【观察】豚鼠胰腺细胞分泌物形成过程图解。

【讨论】①分泌蛋白在哪里合成?

②分泌蛋白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部位?

③请学生尝试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④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能量吗?能量由哪里提供?

设计目的: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的方式主动获得知识。通过信息加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新课】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观察】举例说明有膜的细胞器有哪些?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联系细胞膜的功能,讨论生物膜的作用。

4.【总结】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强调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正是通过细胞中各种结构(包括细胞器)在结构上的联系,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而形成统一整体的。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教师的补充完善让学生建立生物个体的局部与整体,结构适应功能的辩证自然观。

细胞器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细胞器 分布 五个不一定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细胞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是高考的热点,是历年必考内容,命题方式上常采取归类、比较、图示辨析等方法,结合细胞膜、细胞核及细胞代谢等有关知识进行考查。笔者在历届高三生物教学中总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细胞器的分布,特别是一些特例掌握不够好。鉴于此现象,本文对细胞器的分布中的五个特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1.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但是能进行有氧呼吸生物的细胞中不一定有线粒体,如好氧细菌。好氧细菌又称吸氧菌,有完整的呼吸链、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必须在有氧环境下生活的细菌。因为是原核生物,所以好氧细菌细胞中无线粒体,只有核糖体。它的有氧呼吸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经酵解转变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被氧化成乙酰辅酶A;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也是细胞质基质,是指有机燃料分子氧化产生的乙酰辅酶进入一个称为柠檬酸循环的代谢途径,被酶促转变成CO2,同时产生还原性的电子载体NADH和FADH2;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原核细胞的质膜上,是指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性的NADH和FADH2被氧化,重新形成氧化性的辅酶。电子则进入位于膜上的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最终使氧气还原成水。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以ATP的形式暂时储存起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好氧性细菌虽无线粒体但仍能进行有氧呼吸。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如蓝藻。蓝藻的细胞壁内有原生质膜,膜内原生质可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即周围的有光合色素的色质区和中央无色的中心质区。色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有叶绿素a、藻胆素及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它能采收光能,以水作为电子来源进行光合作用,固定CO2,放出氧气。光合色素以小颗粒状附在周质中称为类囊体的扁平囊状结构的表面。类囊体为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其他植物一样,进行自养生活。另外,除了蓝藻以外,一些含有光合色素的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等,但是要说明的是这些细菌进行的是不产氧的光合作用。

由此可见: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但如果说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具有光合色素就对了!

3.绿色植物体的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和成熟的大液泡

3.1细胞器一节中关于叶绿体是这样描述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言外之意,既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例如在考试中经常遇到的植物的根部细胞。在个体发育中叶绿体是由原质体发育而来的,原质体存在于根和芽的分生组织中,由双层被膜包围,是含有DNA,一些小泡和淀粉颗粒的结构,但不含片层结构,小泡是由质体双层膜的内膜内折形成的。在有光条件下原质体的小泡数目增加并相互融合形成片层,多个片层平行排列成行,在某些区域增殖,形成基粒,变成绿色原质体发育成叶绿体。在黑暗性长时,原质体小泡融合速度减慢,并转变为排列成网格的小管的三维晶格结构,称为原片层,这种质体称为黄色体。黄色体在有光的情况下原片层弥散形成类囊体,进一步发育出基粒,变为叶绿体。

可见光是合成叶绿体的一个必要条件,根在地下,见不到光,所以根细胞里根本没叶绿体。另外还有植物的筛管细胞以及花粉等均无叶绿体。

3.2大液泡的分布常在细胞识图题中考查。它是植物成熟细胞中一个重要的细胞器,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言外之意在植物不成熟的细胞中是不存在大液泡的。

4.动物细胞不一定都有线粒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器》一节中讲到: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有很多学生没有理解“普遍”的含义,误以为动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但实际并不是这样,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很特殊,既没有细胞核也无线粒体、核糖体等各种细胞器,却富含血红蛋白,这种结构特点与其运输氧气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因为无线粒体,红细胞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人体肠道中的蛔虫,蛔虫生活在人的肠道缺氧的环境中,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及循环结构,进行无氧呼吸。此外常见的寄生虫如钩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疟原虫等都无线粒体。

5.有中心体的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细胞器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细胞器教学;知识点分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29-01

细胞器是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学中,细胞器相关知识和教学活动,就成为“细胞类型和结构”这一章教学活动的重点,对高中生物教材后续章节的学习也有较大的影响。细胞内的细胞器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液泡和中心体等。这些细胞器在不同的细胞内种类和数目也有所不同,同一种细胞器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学生不仅仅要熟悉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物质组成和功能,还要熟知这些细胞器在生物界的分布以及部分特殊的细胞器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功能上的区别。针对上述困难,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分类教学,将细胞器分为双层膜细胞器、单层膜细胞器和无膜细胞器,再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学习,总结不同细胞器的分布、结构特点、组成物质和功能特点。

一、双层膜细胞器

双层膜细胞器有两种:线粒体和叶绿体。二者虽然都是双层膜细胞器,但是形态、化学组成和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在讲新课之前,先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重点学习内容通过PPT呈现给他们: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各自特点:从分布、形态、结构(扩大反应面积)、组成成分、功能等方面阐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主学习,并且按照分组讨论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梳理;同时教师巡视各学习小组,更进一步地掌握各小组的学情,了解学生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阶段的讲解作准备。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我习惯先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采取小组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但是学生总结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还应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提取。

二、单层膜细胞器

在高中教材中,细胞里的单层膜细胞器有四种,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由于内容相对上部分较为简单,我直接在投影仪上投出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的内容要求,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较难问题的总结。(1)内质网。很多学生对内质网的功能会产生混淆,认为粗面内质网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明确指出,粗面内质网并不是单一的细胞器,而是由于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而形成的,实质是核糖体和内质网结合后形成的特殊结构。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的任务就是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高中生物考试中关于粗面内质网的考查较多,具体例题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核糖体部分进行讨论。(2)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的形态和功能相对于内质网要简单,但是教师要指明高尔基体有其独特之处――在动植物细胞内的功能不一样。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只负责细胞壁的形成。(3)溶酶体。只需要在学生完成自习之后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溶酶体是从高尔基体上脱落的部分,内部含有水解酶,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有关。(4)液泡。液泡是植物标志性的细胞器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液泡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是植物细胞的依据。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才有明显的中央液泡。液泡在植物细胞中是比较重要的细胞器,对维持细胞渗透势和促进植物细胞吸水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可能会结合中心体考查学生对细胞类型的判断,这部分实例将结合中心体部分进行探讨。

三、无膜细胞器

在高中生物中,涉及的无膜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和中心体。(1)核糖体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细胞器,也是唯一一种存在于所有细胞内的细胞器。但是在真核生中,核糖体和内质网会组合成为粗面内质网,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对核糖体和内质网的功能产生混淆。例如,当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大量脱落,会造成什么影响?遇到这种复合式的问题,就需要学生较为全面细致地掌握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的相关知识点。经过精确的讲解,学生很轻松就可以搞清楚,由于核糖体是蛋白质组装车间,所以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大量脱落会导致分泌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2)中心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细胞器,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内,这一点容易让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知识点的混淆。线粒体的结构和形态比较特殊,易于识记,也便于在识图题中辨认出来。动物细胞内的中心体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所以,对中心体的考查也就集中体现在其结构、分布细胞的考查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星射线形成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细胞器,中心体的考查点以记忆和应用为主。例如,在一张细胞显微结构图中,同时出现细胞壁、液泡和中心体,很多学生在判断该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时会出现争议。我认为,学生对刚刚学习的知识点掌握不够深刻,因此才出现争论,这样的争论可以让师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及时指出和纠正,让学生最终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四、结束语

细胞器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多变地针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上课前反复钻研教材,和其他老师一起打磨课程,尽可能地采取适合学生的教材加工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李B.几种新型细胞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8(03).

细胞器范文第9篇

一、双层膜细胞器

双层膜细胞器有两种:线粒体和叶绿体。二者虽然都是双层膜细胞器,但是形态、化学组成和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在讲新课之前,先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重点学习内容通过PPT呈现给他们: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各自特点:从分布、形态、结构(扩大反应面积)、组成成分、功能等方面阐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主学习,并且按照分组讨论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知识梳理;同时教师巡视各学习小组,更进一步地掌握各小组的学情,了解学生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阶段的讲解作准备。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我习惯先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采取小组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但是学生总结不能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还应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提取。

二、单层膜细胞器

在高中教材中,细胞里的单层膜细胞器有四种,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由于内容相对上部分较为简单,我直接在投影仪上投出表格,让学生按照表格的内容要求,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较难问题的总结。

(1)内质网。很多学生对内质网的功能会产生混淆,认为粗面内质网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明确指出,粗面内质网并不是单一的细胞器,而是由于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而形成的,实质是核糖体和内质网结合后形成的特殊结构。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的任务就是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高中生物考试中关于粗面内质网的考查较多,具体例题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核糖体部分进行讨论。

(2)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的形态和功能相对于内质网要简单,但是教师要指明高尔基体有其独特之处———在动植物细胞内的功能不一样。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只负责细胞壁的形成。

(3)溶酶体。只需要在学生完成自习之后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溶酶体是从高尔基体上脱落的部分,内部含有水解酶,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有关。

(4)液泡。液泡是植物标志性的细胞器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液泡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是植物细胞的依据。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才有明显的中央液泡。液泡在植物细胞中是比较重要的细胞器,对维持细胞渗透势和促进植物细胞吸水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可能会结合中心体考查学生对细胞类型的判断,这部分实例将结合中心体部分进行探讨。

三、无膜细胞器

在高中生物中,涉及的无膜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1)核糖体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细胞器,也是唯一一种存在于所有细胞内的细胞器。但是在真核生中,核糖体和内质网会组合成为粗面内质网,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对核糖体和内质网的功能产生混淆。例如,当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大量脱落,会造成什么影响?遇到这种复合式的问题,就需要学生较为全面细致地掌握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的相关知识点。经过精确的讲解,学生很轻松就可以搞清楚,由于核糖体是蛋白质组装车间,所以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大量脱落会导致分泌蛋白的合成受到影响。

(2)中心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细胞器,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内,这一点容易让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知识点的混淆。线粒体的结构和形态比较特殊,易于识记,也便于在识图题中辨认出来。动物细胞内的中心体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所以,对中心体的考查也就集中体现在其结构、分布细胞的考查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星射线形成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细胞器,中心体的考查点以记忆和应用为主。例如,在一张细胞显微结构图中,同时出现细胞壁、液泡和中心体,很多学生在判断该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时会出现争议。我认为,学生对刚刚学习的知识点掌握不够深刻,因此才出现争论,这样的争论可以让师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及时指出和纠正,让学生最终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四、结束语

细胞器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多变地针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上课前反复钻研教材,和其他老师一起打磨课程,尽可能地采取适合学生的教材加工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细胞器范文第10篇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是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该部分知识是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分裂等重要知识的基础.学习生物,假如不掌握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就不可能体会到生命的多姿多彩.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的好:“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以往本节的教学模式多数是:“识图 感知科学过程和方法 实验观察 解决问题”.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仅观察图片,缺乏对各种细胞器的感性认识,在细胞器辨识中经常出现混淆.经过实践,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改用模型建构模式(识图 真核细胞模型的建构 表达与交流 纠正与改进),有利于学生通过相互合作,自行建构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模型,从而在亲身体验的情境中,认识细胞,纠正偏颇,走向规范.

(二)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这样一些细胞器,但仅限于掌握它们的显微结构.进入高中后,学生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再加上其他一些重要细胞器,如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等,在初中没学过,尤其是学生对于各种细胞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三) 重难点分析

重点:细胞结构模型的建构

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一看二做三交流”.一看:看图片、看模型、看要求;二做:自己做、分工做、合作做;三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分析自己的“作品”、交流制作的心得.在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理解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

1. 制作细胞器的模型,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模拟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说出细胞器之间的相互配合.

(二) 过程与方法

在模型制作的尝试和模拟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与表达能力.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多种活动的亲身参与中,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认识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逐步形成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 复习巩固、做好铺垫

投影展示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学生在已经认识细胞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辨认、分析,进一步熟悉各种细胞器,为本节课的模型建构做好铺垫.

(二) 细胞结构模型的建构

1. 活动目标:制作动物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直观认识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 材料准备:

序号材料用途优点1透明塑料半球(直径15cm)模拟细胞膜透明的塑料半球,便于观察;整体呈半球形,比较光滑;半球底部设有圆形塑料碗状的底托2中性玻璃胶模拟细胞质玻璃胶呈凝胶状,便于制作,同时具有防水,防霉的作用3超轻粘土制作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超轻粘土比橡皮泥更易造型,色彩更艳丽,无油腻感,无毒无味,安全健康,干燥后不会变形4彩色塑料吸管制作中心体用彩色塑料吸管制作中心体,方便易行,且能呈现出中心体的垂直结构,同时彩色比白色易观察5带数字序号的小旗标识分泌蛋白合成、分泌过程用小旗上的数字序号表示放射性元素转移的先后顺序,制作简单,成本低6大头针若干将各种细胞器固定在玻璃胶平面上(部分材料图片如下:)

(三) 活动要求:

1. 每4位同学一组,制作前讨论分工,人人参与,每位组员制作1~2种细胞器,并熟悉细胞器的名称和功能.(可参考投影上教师完成的模型样品)

2. 制作时要注意各部分结构的大小比例协调

3. 模型组装,作品展示,能说出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四) 建构过程:

1. 各小组取塑料半球杯一个,将中性玻璃胶小心挤入半球杯到2/3处,保持玻璃胶平面平整;

2. 根据小组分工,学生动手制作各种细胞器的模型(注意用不同颜色的超轻粘土代表不同的细胞器);

3. 将制作好的各个细胞器模型组装、固定在细胞质(玻璃胶)平面上.

(五) 表达交流:分活动小组展示作品,学生代表介绍所制作模型中各部分的名称,分析其功能.

(六)纠正与改进:其他小组的学生分析、评价交流小组作品.

(七) 进一步延伸:尝试使用小红旗在细胞模型上依次标出放射性元素出现的部位,模拟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八) 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分析学生出现各种状况可能的原因,动态演示亮氨酸出现的部位.

整个过程中标记元素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线粒体供能)

四、教学结果反思

课堂教学的情趣,既是我们人生更有意义的证明,也是让教育更有效果的艺术.教师有了情趣,就会给枯燥的学习和生活抹上一层彩色,一层积极的剂,于是学生眼中,一切都是那么光鲜与湿润――他们眼中的人就是热爱生活的,他们经历的事是充满了乐趣的.有情趣的教师,必然会让学生以及其他受影响者感叹:“今天老师的这节课有点意思.”这样的感叹,会顿生莞尔一笑的轻松,让我们看到笑脸,看到快乐,也看到源于心灵的敬佩.在学习《细胞――系统的分工合作》的动态问题生成教学建模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较好的展示,学生的才华给予教师有效意义劳动的温暖回报,这就是动态课堂问题生成中的积极意义建模.(一) 在《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的模型建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以建构模型为主线,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和学习,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兴趣浓厚.学生充分利用了各种实物来建构细胞的物理模型,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胞器”变得形象、具体,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入手,降低了学习难度,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各种细胞器都能明确的区分,并说出对应的功能,能正确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增强了合作意识.

(二) 关于细胞质的材质.书本中用的是泡沫塑料,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半球体的泡沫塑料比较难制备.于是,经过老师和学生的讨论,对有关教学环节进行了如下改进.改进一:分别用琼脂和果冻粉经过融化、冷却制成细胞质,很方便形成半球体,但用粘土做的细胞器放在这种细胞质上,时间长了,会吸收材质中的水分而变软,不易成型;改进二: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改用玻璃胶(防水、防霉)作为制作细胞质的材质,效果很好.这种细胞质既解决了粘土吸水的问题,又便于学生操作.

上一篇:白细胞减少范文 下一篇:细胞骨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