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57

网络自媒体专业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技术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55-02

一、新媒体技术的文本体验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更是几乎颠覆整个媒体行业。媒介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可以用三个“新”来概括:新关系、新范式、新再现。新关系――新媒体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众关系,使传播关系从传统媒体时期的单向传播向新媒体时代的双向互动传播转变;新范式――新媒体改变了传播规则,信息生产组织从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向自媒体转变;新再现――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各种新媒介平台与技术的应用便于信息传播者即拍即传,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事件发生的现场,传播的信息更加逼真。从媒介的演进历史与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中可以看到,技术的发展对媒介的变化起着推动性作用,新技术应被作为新媒体研究的方向。

目前,国内关于新媒体专业建设的研究很多,笔者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输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搜索得到文章4461篇,输入“新媒体”及“传播专业”得到文章26120篇,输入“网络与新媒体技术体系”有关文章为0。由此可看出关于新媒体技术体系研究目前几乎空白。因此,本文将探析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市场需求、专业定位、师资力量与招生对象等多方面考虑,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技术体系,以期完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

二p新媒体教育的关键突破

目前,新媒体行业与专业教育都处于探索阶段,专业教育建设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研究和教学经验总结,找出新媒体教育的根本问题并寻找突破。现阶段,国内新媒体专业教育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1.师资队伍重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媒体逐渐没落,变革成为传统媒体行业唯一选择。媒体教学也必须与行业接轨,加速转型,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国内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本设立于新闻传播院系,专业教师基本来自于传统新闻传播专业。信息技术虽被列为新媒体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担任技术教学的教师大多出身于计算机专业,缺乏媒体行业背景与经验,教学效果低于期望值。

师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成为新媒体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应对目前师资严重不足的“尴尬”局面呢?2010年4月8日,世界新闻教育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宣布其新闻学研究生院将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联合开设一个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硕士项目,来培养既懂数字媒体技术又有新闻制作技能的新一代专业人才。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一举动据称是第一个真正整合新闻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教育项目,不仅为新媒体教学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融合型教学模式,也为新媒体专业教育培养后备军提供了来源。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师资队伍不成熟的情况下,这种院系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为新媒体教学及师资队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培养目标定位可执行化。培养目标应作为新媒体专业建设及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参考标准。提倡培育应用型人才的代表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Shyam Sundar认为: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与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地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他主张培育毕业即能适应工作环境的应用型人才;但也有学者认为如果这样施行,那么大学就沦为技术培训机构。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新闻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引导学生拥有达到既定目标的学习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后劲儿”十足。笔者认为,培养学习型人才并不适用于每个学校。学校应根据自身招生情况,结合院校师资水平,合理而明确的定位培养目标。新媒体作为融合型的学科,学科范围涉及计算机、文学、新闻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很多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兼具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现代人文素养,信息传播与产品策划、设计制作、产品运营等技能的应用型传媒人才。笔者认为,这种“全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可执行度低。培养目标定位上,应根据学科背景、学生基础、师资队伍水平,有重点地制定可执行化培养目标。

3.课程体系建设与市场发展需求并行。新媒体专业建设应以市场发展为导向,考虑专业出口与行业需求对接。在对新浪、网易、腾讯、搜狐、凤凰等主流媒体2014至今的共3275个新媒体岗位进行汇总,将新媒体就业分为四个方向:新媒体内容生产与维护,占比12%;新媒体运营管理,占比24%;新媒体技术研发,占比50%;新媒体产品策划设计,占比15%。

内容生产与维护,本质是新闻采编工作,对口专业宽泛。运营管理强调产品营销管理,要求具备很强的沟通管理能力,能够对行业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且课堂式教学很难培养出运营管理人才。技术研发类岗位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功底。产品策划与设计强调产品与服务创新,本质是将新媒体技术应用转化为用户与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是技术与媒介素养的完美结合。

从行业需求分析可以窥探出“技术”是整个新媒体行业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新媒体专业建设需要及时针对不同方向制定对口的技术体系,有重点、细分课程体系,让专业技术体系课程设置并行于行业发展需求。

4.课程设置标准化建设。新媒体专业主要以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为培养目标。目前,国内高校在培养目标上主要分为三大流派:一是以传统新闻学理论为主,新媒介传播技术为辅的新闻学流派;二是以新媒介传播应用与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传播理论学习为辅的技术流派;三是以传播学学习为主,以新媒介应用与技能训练为辅的传播学派。无论哪个方向,新媒体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新媒体专业处于起步阶段,限于培养体系、生源等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影响,专业招生对象文理兼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技术课程难度设置上存在分歧更大:文科类学生偏向于技术应用软件学习,对于抽象的技术原理课程比较排斥;而对于理科类学生,课程内容与深度安排明显不够。如何设置课程内容难度,平衡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成为影响新媒体技术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技术课程设置的比例与难度并无标准化的参考。

三p初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技术体系的构建

针对教学及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专业教育问题,笔者从三个层面构建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技术体系框架:

1.以内容制作技术为基础。掌握视频p音频制作p内容编辑与策划等基础媒体信息制作技能,要求专业学生必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分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下的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科是专业学科建设的基础。通晓新闻信息流通过程,掌握各个环节的制作技术,是新媒体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媒介素养。因此,必须将信息内容制作技术作为基础层面的专业技术培养目标。

2.以新媒体设计技术为核心。掌握计算机基础、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原型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及图形图像设计与处理等媒介设计技术。信息内容制作基础技术是新闻传播学科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那么,与之相比新媒体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新媒体专业只有更加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兴媒介的传播方法与规律,并能更好地利用新技术表现内容,更加快速地利用新媒介平台传播内容,才能凸显新媒体专业的价值。纯计算机专业课程相对于计算机设计技术类课程,更加抽象,对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利用设计技术更好地传播内容、提供服务成为新媒体学生将来输出的另一途径;就业方面,现在传统媒体就业门槛太高,学生进入新媒体行业的机会更大。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媒体设计技术作为专业的技术核心。

3.以数据可视化技术方向为延伸。掌握概率论与统计学、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编程语言、数据库技术等数据可视化基础技术。从2012年设置全球数据新闻奖以来,受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影响,数据新闻日益为媒体人所熟悉,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数据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表现形态,也是数据新闻实现的核心技术,是未来新闻传播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内外数据可视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可视化技术以计算机技术、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与统计技术等为基础,需要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功底。但结合新媒体专业文理兼收的招生特点和未来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两方面考虑,将数据可视化作为技术类课程的延伸是可行的。

概括而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技术体系应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面的内容制作技术、核心层面的新媒体传播与设计技术、延伸层面的数据可视化技术。这三个层次,逐层递进,灵活互补,构成了网络与新媒体技术体系,以期满足学生学习就业及教师教学的需求。

四p结语

新闻传播教育一直以行业需求为办学依据,以专业出口与行业需求对接为培养目标,近年来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对新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从单纯的内容生产向内容与形式并重的方向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介环境。网络与新媒体技术体系作为新媒体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影响因素,决定了新媒体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着专业的存在命脉。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技术体系构建过程中,各院校应综合考虑招生对象、行业需求、师资力量、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各个方面的适应性调整,以达到自身的培养目标,进而推动新媒体专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文科;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概论;课程改革

2018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水平,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的为新文科建设的全面启动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1]。《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新文科建设责无旁贷”[2]。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催化下应运而生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既是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兴专业。因此,基于新文科背景,文章以传播学概论课程为例,分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以创新专业发展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发展概况

2012年,教育部将“网络与新媒体”(050306T)专业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增专业,并于2013年在全国招生。2013年至今,全国已有307所高校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其中广东20所、北京11所、四川20所、湖北24所,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虽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起步较晚,发展仅有10余年,但是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作为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一门新兴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建设正处于持续上升期,很多新兴产业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较大。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专业课程的建设,目前来看,新文科背景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较强的实践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身就是为了适应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专业。与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不同,其发展更偏向于实践,更要做到与时俱进;而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更偏向于研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生背景不同,也就注定了其课程的体系不同、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不同。如果专业课程的教师无法与时俱进,那么其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容易与社会脱节,无法有效地被运用到实践中。

(二)专业的交叉性

与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相似,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也同样从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但其和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有所不同,其典型特点是专业的交叉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文科和理科的交叉、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正是这种交叉和融合,使得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目前来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建设还不完善,如专业课程存在广而不精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虽然丰富,但是涉及内容较杂,主要有传播学概论、新闻法规、新闻评论、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广告创意与策划、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微电影创作、网站设计与制作、数字产品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课程。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学生需要掌握多行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很难学精、学透。总之,由于起步较晚,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还有待完善。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为切入点,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改革和创新发展路径。

二、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更是一门处于“十字路口”的学科,其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涉及信息科学、心理学、符号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另外,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传播学对理论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且实证研究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3]。如果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讲授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则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甚至产生“传播学无用”的错误认知。另外,由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偏向实践性,一部分学生会产生“重实践、轻理论”的错误认知,难以形成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在新文科背景下,该课程如何创新发展,成为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的课程以及与业界保持对话的课程,是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

传播学概论课程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例如,教师对传播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讲授仅停留在介绍层面,教学内容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加上该课程的经典理论大多源自国外学者的著作,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困难,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未与时俱进

一些经典的传播学概论教材虽然覆盖了大部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和代表性成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身是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专业,其专业基础课程必须与时俱进。但目前大多数传播学概论教材缺少基于网络与新媒体背景下对新型传播现象和传播形态的论述,甚至一些经典的传播理论无法解释当下的传播现象。对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如果教师依旧照本宣科,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势必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现实脱节,影响教学效果。

(三)重理论而轻实践

与实训课不同,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课时也多于其他专业基础课。但由于其理论知识较多,大多数课时都需要花费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因此,其教学过程仍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很难有机会“动起来”,易对理论知识“消化不良”,不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传播现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偏应用和实践性的学科之一,承担着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作为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传播学概论如何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以及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创新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新文科对传统文科而言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在传统文科建设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环境下的发展需求。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和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新文科。这就要求高校在新文科教育中要形成正确认识,适应新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变化。另外,新文科的内涵和背景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因此,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化过程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新文科建设要与高等教育发展相互促进;其次,教师要在认清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优势进行教学;最后,高校不仅要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更要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4]。

(一)更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更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新文科教育理念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在于注重对人的塑造。这要求新文科建设最终要回到人的培养问题上,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命题,也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5]。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身是为顺应时展而诞生的一门新兴专业,其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因此高校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很容易陷入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误区,而忽略了对人的塑造。虽然工具性导向的人才培养是对有效性原则的贯彻,本身无可厚非[6],但是我们并非要培养“工具人”,而是要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正确价值观,能够独立思考的“完整的人”。传播学起源于美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引入我国,因此其大多数经典理论都是立足于国外的政治和经济背景。而现在的大学生接触的外部事物更多,个性也更加鲜明,因此,教师在教授传播学相关理论时不能强制输出价值观念,而要注意通过引导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让学生建立“你所看到的全部是事实,但不是事实的全部”的全局站位[7];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培养一批具有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的“完整的人”,最终实现“人的回归”。

(二)优化课程内容:动态调整

纵观传播学概论课程的专业教材,大多是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延伸出的传播学五大研究领域进行建构的。虽然“5W模式”建构的框架非常清晰,但是传统教材缺乏专业契合度。因此,高校在优化传播学概论课程内容时,提高传播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契合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地方院系的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还应注重地方性拓展,关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动态调整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内容的优化。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根据传播学概论课程的特点进行内容的优化和整合,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其次,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应与时俱进,在课程内容上适当增加鲜活、与时俱进的案例。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将传播学理论运用到案例教学中,从而提升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的专业契合度。最后,在课程的地方性拓展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知识来解决一些地方性的实际问题,如“自贸港背景下海南对外传播策略研究”“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等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地方的热点问题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深度参与其中,能够学以致用。

(三)完善教学手段:课内课外、线上线下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虽然教学理念和内容是核心,但是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取决于教学手段的运用。“传播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没有基础理论性,传播学就不能支撑起学科的架构;没有实际应用性,传播学就会失去对社会现实的指导意义。”[8]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应做好“课外+课内”的教学设计,将基础的传播学理论知识放到课内教学,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放在课外教学。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学习与传播学有关的书籍、视频等资料,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媒体资源如校广播台、校新媒体、校记者站等,获得实践机会,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师应充分利用慕课、学习通、微课、学习网站、新媒体平台等资源,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发起传播热点的讨论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手段,将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扩展教学空间。此外,为了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渠道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与学生在线上进行互动,还扩展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由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时间,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正确教学方法可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健全考评机制:综合全面

传统传播学概论课程的考评办法以闭卷考试为主,在新文科背景下,这种考评办法显然不能适应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的闭卷考试容易将学生局限在教材中,因此,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应建立综合、全面的学生考评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测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学习小组的形式,在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形成互评互改机制。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考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考核的平衡,比如,理论分值和实践分值的比重问题,针对理论和实践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等。综上所述,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找准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是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基础课程,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应与时俱进,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机制进行优化,以达到新文科背景下传播学概论课程的良好教学效果。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OBE 网络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

一、“OBE”概念

OBE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北美开始流行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英文全称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可翻译为“以结果为导向”或“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围绕教科书和教师,以内容驱动教育系统运行的做法,而是以目标和结果为驱动,通过计划、实施、评估和使用环节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型的、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运行体系。

二、建立“OBE”模式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必要性

“OBE”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理论基础,在北美国家教育实践中也受到青睐,在当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高校教学改革中值得借鉴,在一些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中也值得研究借鉴。

教育部等三部委2015年10月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随后,各地自主确定转型应用高校,全国一共650所,超过一半的地方高校面临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教学改革,面对新的要求和任务,这些高校目前还处于转型的探索和动员阶段,还没有可遵循的成熟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高校可以借鉴“OBE”这种国外发展成熟的模式来探索应用转型的成功之道。

网络与新媒体是教育部2012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特设专业,自2012年新增以来,现已有百余所高校招生或即将招生,作为特设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讲求新闻主义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崇尚技术主义的武汉大学模式以及推崇传播学的复旦大学模式。①这三种模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纵观国内不断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众多高校在此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依然沿袭着传播学和新闻学的教育理念,开设课程“一锅炖”,没有明确目标定位和特色。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专业差异性,专业能力泛而不专,缺乏社会竞争力,不能适应新媒介发展需要。

三、基于“OBE”模式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策略

1.制定“学习产出“的预期目标策略

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化的预期学习产出是“OBE”模式的首要环节,这个预期必须是可描述的专业使命、愿景、目标以及实施这些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预期目标的描述除了毕业生学习产出预期,还应包括制定每门课程学习产出预期目标。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和地方特点,结合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可以制定不一样的学习产出目标。对新闻传播和网络新媒体基础理论的 掌握和应用标准以及水平进行定义描述;对新媒体基本知识的范围和熟练程度要分类描述;对新媒体专业需要掌握和学会的基本技能要清晰地制定每项目标,逐条描述。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三是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高校可以在此宏观目标下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专业预期标准和课程预期标准。

2.实现“学习产出“的教育方法手段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OBE教育模式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这就使得教学活动在目标结果的驱动下,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学生的主导性大大增强。面对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群体,在信息开放的环境中,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用固定的方法手段教授学习显然已经过时。那么作为网络与新媒体新设专业,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依据OBE学生产出驱动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应该以实现预期学习产出为目的,其核心是将新闻传播大类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专业方向性平台,设定专业课程模块和相适的可选择的教学策略。在这样一个教学环境中学生根据产出目标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实现一个自主、开放和高效的教学运行系统。

3.评估“学习产出“的评价体系建设策略

对“学习产出”的评估是OBE模式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首先是检验“学习产出”预期目标的实现,目标是否合理,实现的方法手段是否高效;其次,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性,通过评估可以查找问题,改进质量;最后,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学情数据库,对于教育管理部门统计、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数据支持。网络与新媒体教学评估要依据学习产出预期标准展开,有专业层面的评估、也有课程层面的评估,课程层面的评估可以采用测验、问卷、项目、报告等多样化评价方法,既有形成性的评估,也有总结性的评估;同时,评估主体要综合各方面要求,可以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媒体单位等。只有形成综合的评估体系,对“学习产出”结果的认识和判断才能科学地使用。

结语:“OBE”模式是基于工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其标准化、程式化和预设轨道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过程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追求的是学生的同一性而不是多样性。网络与新媒体作为文理结合应用学科专业,不能完全照搬这种模式,必须遵循网络与新媒体学科专业自身特点把教师“教”的预设性和学生“学”的创造性结合起来,发挥其规范引导作用。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背景下甘肃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197

参考文献:

①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第期.2007年03期

作者简介:

雷鸣(1976―),男(汉)、甘肃天水人、硕士、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产业困境;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国家打造文化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不断地向移动化平台拓展的新媒体形态与传统文化产业结合,不但催生了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兴产业部类,引领着文化产业走向全球化的“信息高速公路”,而且还成为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重构的催化剂。

一、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技术的革新和进步,我国新媒体产业近年来实现了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的新媒体市场规模达到了2947.6亿元,较2010年增长41.9%。赛迪顾问的《2011—2012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中指出,2009—2011这三年,我国新媒体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分别为1400.0亿元、2078.0亿元和2947.6亿元[1]。高速发展的新媒体产业呈现出下列特点:

1.总体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逐年增加。我国新媒体产业连续三年保持了40%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3 年,新媒体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市场平均增速超过33%,在2014年,新媒体产业总体规模达到6960.0亿元。

2.新媒体产业结构逐渐完善,形成了以新浪、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市场领导者,雅虎、酷讯为代表的市场挑战者以及硅谷力量和和讯网为代表的市场立基者的市场格局,这些新兴互联网企业成为新媒体产业的主要力量,并推动了新媒体产业进一步的发展[2]。

3.各类新媒体业务之间更多地出现跨平台融合发展,通过相互渗透实现市场的共同增长,取得多赢效果。优酷网和土豆网合并,百度奇艺收购PPS,当当网进驻天猫网等事件,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企业通过跨平台的资源整合和相关业务相互渗透的方式,优化新媒体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期达到企业之间的双赢和推动新媒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4.移动互联网增长迅速,相关业务成为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一个焦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 C)在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到74.5%。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占到了总市场的12.8%,并且在逐年扩大[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向个体的以流媒体业务为核心的增值服务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在2008年重组以后的中国电信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

5.新媒体产业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化运作成为主流。在2012年3月5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就如何推动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并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等要求。与此同时,政府对各类新媒体的标准、市场准入、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将日趋明朗,国家的支持态度也奠定了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调。

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困境

虽然,新技术的变革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扩大,但由于受到信息整合经验不足,相关监管制度的缺失以及受众媒介素养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难以避免的问题和困境:

1.新媒体产业分布不均

虽然,现阶段我国新媒体产业正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但是,不同种类的新媒体产业类型呈现出非均衡发展。例如:由于互联网业的发展历史相对于数字电视、IPTV 等较长,所以市场运营较为成熟,占据了74.1% 的市场份额。而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用户的增加,移动互联网媒体占据了12.8%,除此之外,在2008年起获得发展的数字电视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户外数字媒体占2.7% ;IPTV由于受到体制和政策影响,用户规模和收视费虽有提升,但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较低,仅为1.4%。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于2008年,我国新媒体产业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形成了“马太效应”,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种不均衡的产业结构不仅影响了新媒体产业自身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情况,同时还影响了传统媒介产业和新媒体产业的拆分与重组。新媒体产业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新媒体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新媒体产业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我国,新媒体产业尚属于起步阶段,相对于新媒体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相关监管体制相对健全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新媒体的监管仍然处于空白阶段;因此,现阶段,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出现了信息泛滥和严重同质化的现象。新媒体本应该属于一个崭新的提供有创新性内容的开放式平台;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在普遍缺乏原创精神和信息整合经验的新媒体中,还很难找到凭借独立制作的脱颖而出者。相反,跟风模仿者却比比皆是。以移动电视为例,在东方明珠数字移动电视传媒取得了盈利神话之后,众多“杂牌军”纷纷跟进,把出租车、公交车等一切能够接入移动电视的设施都视为了淘金宝藏,这些盲目的投资者以为只要在有人的移动物体中放上一台电视屏,就能在新媒体浪潮中分得一杯羹。但实际上,这种缺乏创新性的盲目跟风行为,不仅严重干扰了移动电视媒介这个产业的秩序,而且还对移动电视媒体的品牌识别度和区分度产生了极大影响,致使“大多数新媒体不能盈利,频频进行再融资,新媒体经营也陷入困境,甚至严重影响了新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4]

3.新媒体信息泛滥,知识产权易遭侵犯,从业人员媒介素养偏低

媒介素养作为一个舶来品,最早是由英国文化研究学者E·R·利维斯提出的。随着时代的变革与虚拟世界的发展,在受者和传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的影响下,网络素养被提上日程。在这个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自由性、随意性以及不可控性空前加强,使得像“军车进京,北京不保”等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真伪难辨;十万元在天涯网首页做个人广告 控诉前女友种种恶劣行为等恶性炒作的网络事件层出不穷,以及小米和360关于知识产权大战等不良网络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不仅体现了现阶段我国新媒体产业从业者媒介素养的低下以及监管制度的缺失的现状,而且体现出我国新媒体信息的安全隐患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健康发展。

4.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我国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始于2000年,相对于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且发展较为缓慢。虽然,自重庆师范大学首设新媒体专业以来,各个高校都加快了对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进程,但由于新媒体产业迅猛发展,市场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地扩大,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新媒体市场的要求。据相关专家预计,在未来3到5年里,我国的新媒体人才将有60万的缺口[5]。这种新媒体专业人才严重缺失的现象,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新媒体产业的整体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应于市场需求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促进新媒体产业可持续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构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提上议事日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兼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主任谢新洲认为,新媒体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得到真正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理念、教育基础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如下现状:

1.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近年来,虽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建立起部级和地方级的新媒体行业园区;各个高校积极开始新媒体专业并建立相关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了新媒体专业;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纷纷设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研究中心;企业和高校进行联合,共同探究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但由于受到教育理念、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媒介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往往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动手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这与工作中面对复杂媒体环境和整体运作流程所需的综合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的高级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尽管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录取人数和毕业人数在年年增加,但企业仍然感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由此,这种新媒体人才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成为了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的软肋。正如3G门户副总裁魏蕾所说的:从业界的角度来看,目前新媒体技术的高、精、尖人才严重缺乏,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滞后于市场需求。新媒体教育并没有真正和传统新闻学人才培养区别开来,没有开辟新媒体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思路、新方向,以至于和市场严重脱轨[6]。新媒体人才培养应重视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高校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真正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

2.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对独立且更新滞后,相关技术设施有待提高

现阶段,在已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对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更多地还是依赖于自己所在高校的特色和资源,形成各自独有的教育理念;高校之间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合作,使得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陷入一种独立状态,而这不利于各高校吸收外校培养模式的精华来进行对本校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良和创新。同时,各高校教育理念依然沿袭了传播学或者新闻学的思路,没有真正从新媒体本身的专业特点出发,这种滞后的教育观念使得新媒体专业名不副实,该专业的学生并不因此具备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优势与竞争力,与此相应,这种现状可能会间接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受其自身专业特点的影响,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高校积极配合开设相关课程之外,还需要资金和技术设备的大力支持。但由于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配套设施并没有同步落实和更新,因此,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还任重道远。

3.专业定位单一,不同专业之间壁垒分明,课程设置缺乏综合性

目前国内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新媒体学与传播学框架下培养媒介工作者,另一种是在计算机学科等框架下培养技术工作者。纵观学界和业界对于新媒体的研究来看,我国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大多还是囿于传播学的框架之下,采用传统的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缺乏多学科综合角度的思考和融合,难以体现新媒体学科综合交叉的特点。同时,由于受到相对单一的课程设置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进行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时,相关专业之间壁垒分明,独立存在而不发生具体内容的融合;各专业都仅局限于与新媒体有关的某个范围内,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不能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虽然有学者提出了新媒体教育的多学科理念和内容整合的观点,但都尚未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7]。

4.高分低能,评估机制较为单一

由于长期受到单一评估机制的影响,我国对人才的培养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高校培养的人才多是属于“高分低能”的情况。同样的,现阶段,高校在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时,对学生的评估仍然采用了较为单一的成绩评估机制,仅仅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构建,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由于实践能力在评估机制中所占比例较小,使得学生在提高自我素质和修养中,长期忽视了对于自己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这又导致了高校培养出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而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

四、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新兴媒体风生水起,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产业方兴未艾,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应在密切关注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同时,探寻新媒体时代传媒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共谋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促进新媒体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1.积极与新媒体行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培养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媒体专业人才。由于我国现阶段在新媒体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在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时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校企合作,即传媒机构和高校联手,高校育人,传媒机构提供实践基地,在实践中熟悉新媒体产业运作流程,把握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律,切实理解新媒体产业的特征,让学生能够了解市场需求,掌握业界最新动态;二是中外合作,即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进行优势整合,培养人才;并通过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寻找适合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质量。也就是说,通过校企合作和中外合作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培养出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媒体专业人才。

2.打破专业壁垒,优化课程设置,培养综合型新媒体专业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一贯采取相对独立的结构,专业之间交叉性较小;加之我国新媒体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进行直接的课程优化改革较为困难,因此,在优化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关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如:美国的通识教育等。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我国在优化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倾向于多学科融合,注重与新媒体相关专业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和知识系统,并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以培育自主学习型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只有这样,我国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专业人才才能应对未来变幻莫测的技术变革,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3.加强新媒体知识产权教育,提高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媒介素养。自2009年起点中文网和读吧网就《星辰变》和《星辰变后传》的所有权问题产生较具影响力的争论之后,我国关于新媒体知识产权的侵权和维权案件就时有发生。在2012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惩罚力度。而“网络素养”是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的环节,网络素养是人应具备的一项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青少年要有辨别信息的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8]。因此,在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除了要注重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对其媒介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只有提高新媒体专业人才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让其充分认识新媒体的“双刃性”特点,养成良好的新媒体接触与使用习惯,自觉维护新媒介传播秩序,生产有利于新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的产品,进而才能提高新媒介从业者的自我认知与行为规范,优化新媒介传播环境,缓解虚假信息泛滥现象,促进新媒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改善评估机制,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原创能力。

由于受到我国教育体制自身缺陷的影响,我国单一评估机制存在的时间较长,现阶段也不可能一下子立刻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估机制,但是,在改善评估机制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评估机制;例如,在美国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由于受到其重视多学科融合的教育传统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理念的影响,美国对新媒体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的评估,并提高实践能力在评估机制的比重,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9]。因此,在改善评估机制时,我们不妨遵循实用主义原则,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加强实践能力在学生评估机制中的比重,通过优化评估机制,提供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切实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落到实处,培养出真正能够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新媒体专业人才。

5.加强高校合作,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提高相关设施水平。

我国在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改善课程设置和评估机制之外,还要积极寻求高校之间的相互合作 实现高校间的人才流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与发展[10]。实现高校间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交流和融合,有利于转化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提升高校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质量,使得高校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我国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先导性地指导。

五、结语

目前,我国新媒体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但随着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良好媒介素养的综合型新媒体专业人才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在净化新媒体产业环境、提高新媒体产业内容创新能力和质量的同时,最终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赛迪顾问:《2011-2012年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2013年1月。

[2]翁立伟:《新媒体产业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13年1月。

[4]金朝力:《“大而全”模式遭抛弃 同质化逼新媒体市场加速洗牌》,《北京商报》,2009年3月18日第5版。

[5]缪晨霞、孔悦:《我国数字新媒体人才缺口将达60万》,《深圳特区报》,2011年7月12日第9版。

[6]赖黎捷、李明海、赵红勋:《新时代 新媒体 新方向——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综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8期,第91-92页。

[7]刘洋、李喜根:《新媒体传播研究及知识增量》,《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8期,第72-78页。

[8]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85-189页。

[9]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第110-113页。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媒体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对于技术革命对传统媒介所产生的影响的思考就开始了。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更作为一个平台,它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1世纪初,相关的研究急剧增加,特别是美国时代华纳与AOL合并后,“媒介融合”这个新词对于大多数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已不再陌生。总的来说,人们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判断经历了从质疑到替代到竞争再到合作、互动和融合的变化。时至今日,那种认为在新媒体的>中击下传统媒体难以找到出路的论调已是鲜有耳闻。今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不同媒介形式各自的特点,更多思考的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适应与转型问题。相关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受众研究、管理手段、传播模式、广告模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在传媒产业,人才从来都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与人才资源的质量是直接相关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讨论相关人才的培养问题始于本世纪初。但在当时更多的是考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如何适应转变的问题。2002年珍埃伦·斯蒂文斯称自己为“背囊新闻记者”,一时间使得如何培养“全能记者”成为当时媒介融合讨论中的热点话题。1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问题更多的还是在讨论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其他的,如广播电视电影学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探讨。但是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达到30%-40%。同时,新媒体相关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然而,有了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支撑不代表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自199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网络新闻传播的本科大学生起,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都相继设立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另外,许多高校也设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等。然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新媒体市场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观点。如:新媒体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有多学科理念、内容整合理念、平等传播理念、本土化理念等新的教育理念;把网络素养作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等。2011年6月25日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会上许多学者和业界精英也提出了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许多见解。

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如重庆师范大学通过专业融合、方向拓展、课程重构以及行业接轨来进行改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开放性教育,它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多种媒体及技术支持为手段,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也探索出两种模式:一是校企合作,即传媒机构和高校联手,高校出人、传媒机构提供实践基地;二是中外合作,即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优势力量进行整合,培养人才。

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相关理论仍然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而相关实践缺乏成熟的模式,仍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的媒介环境即媒介融合的实际,从而导致有的探索偏离了实际情况,使得收效不甚明显。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新”是与“旧”相对而言的。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形态也不断出现,“新媒体”的定义也在被不断改写。新的媒介形态的外显性和直观性使得我们容易将新媒体整体的产业与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等同起来。同样,媒介融合在媒介终端的融合也最为直观,这就使得我们常常将两者等同而忽视了媒介融合背后的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以及整体上的产业融合。

(一)消解低端复合型人才的“负荷”,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当下许多人认为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应该注重复合性,即培养复合型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但这种“复合”往往只是跨媒体技能的叠加。由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与渗透使得新媒体本身具有融媒体的性质,致使有人认为一个新媒体专业人才要想胜任相关工作必需掌握相关所有媒体的从业技能,如广播电视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等。在相关的实践方面往往将课程设置的范围扩大,比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设置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在新闻学等学科中也同样设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一来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变得十分庞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无所适从,学习的内容多、压力大,却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究其原因,就是当前高校因为对于媒介融合的认识不足。媒介融合的表象背后其实是整个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的领域包括传媒业内部的融合,即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传媒业与电信业的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三网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计算机业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即通信业、计算机业和电子消费品业的融合。其中传媒业内部的融合以及传媒业和电信业的融合代表了媒介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融合。而三网融合代表了传播渠道的融合。内容的融合和渠道的融合构成了媒介融合最重要的部分,而并非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把终端的融合等同于媒介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也曾将媒介融合划分为五个类型: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的融合和信息表达的融合。有人认为这五个类型几乎涵盖了媒介融合的所有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三个融合直接导致了后两个融合的产生,前三个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而后两个是从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而目前来看,新媒体专业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只考虑了后两个融合。对产业融合的领域以及媒介融合的层次把握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机械的、低端的复合人才。他们的技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完成一些十分具体的工作,而对于企业发展的规划,媒介运用的统筹等往往束手无策,因此他们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高素质的媒介融合管理人才才是目前市场最急需的。同时,这样的认识也使得媒介融合的研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对其背后的内容和网络的融合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企业抱怨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不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一般从高校直接招聘的毕业生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另外,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往往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而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媒体环境和整个运作的流程,需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和统筹的能力。尤其是在媒介的经营与管理方面,企业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据统计,在未来三年中,新媒体方面的人才缺口将达60万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能够引导并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并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便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二)打破僵化的教育模式,建设横向融合的培养模式

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之所以僵化,是因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的变化。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分立的。拿印刷业来说,它所生产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传播的网络是有形的分销渠道,接受内容的终端一般是纸质的印刷品。而广播电视业生产的内容一般以图像或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输网络为有线或卫星网络,接受终端为收音机、电视机等。同样电信业又有一套独立的内容、网络和终端。与此相适应,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也是按行业进行纵向分立的专业设置,如新闻学(偏向于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等。这种专业的设置直接导致了课程的设置也按照不同产业进行设置。各个专业除了安排一些共同的核心课程外,其他的课程中新闻学专业注重的是报纸新闻的生产,而广播电视新闻学注重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学注重的是书籍、报刊杂志的编辑。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新媒体专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视野却局限在网络上,没有看到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的协同关系,没有考虑到新媒体的融媒体性质。这种壁垒森严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能难适应媒介融合下市场环境的需求。

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原先纵向分立的产业壁垒开始被打破。在内容生产方面,原来的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被统一为数字语言,而传播网络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最终都被统一到了互联网的框架中。呈现内容的终端变得无处不在,同一个终端可以呈现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终端上。这样一来,纵向分立的产业结构开始向横向整合过渡,逐渐形成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分离的产业。为了适应新的趋势,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从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方面去进行。融媒时代信息内容的生产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信息的传播渠道及传播的手段也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在终端的研发和革新方面了解即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如产业规制政策的探索,对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作为较高层次的研究生的教育课题。

(三)改革脱离用人市场盲目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校企政三方深度合作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依靠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协作。这实际上也是由媒介融合的广泛性所决定的。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高校还存在“双师型”师资匮乏,相关的设备不足,理论教育方面缺乏媒介融合方面的教材,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等问题。这些也都是急需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在学生课程设置上提高介绍媒介融合内容的比例,但是又不能仅仅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仅添加一门媒介融合的课程,而是将所有的课程都放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高校可以对媒介融合展开系统的研究,编纂相关的教材,使得相关领域的教育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另外,高校可以自己设立一些研究媒介融合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项目,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地探索研究。这些都是对内的一些措施,而另外一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高校采取一些对外的措施。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得在改革上的资金支持,使得优秀的师资能够引得进、留得下。同时也可以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去企业实践,或者挑选业界精英来校培训后任职等。这样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学校能够随时把握媒介融合的行业动态,使得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能够紧扣市场的脉搏。

对于企业来讲,媒介融合给他们提出的新的人才需求只有与学校紧密联合才能解决。企业可以尝试与学校进行定向的人才培养,以充实企业的人才资源。同时企业也可以与学校共同承担一些重大的研究项目,从而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6篇

德国学术界认为,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System)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进行互联,从而将这种服务模式用于工业领域,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并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化为主导的工业4.0革命时代。把工业互联网、人人的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技术融合在一块,然后运用最新的很多人工智能算法、ERP算法、数据融合的算法和分布式计算方法来整合整个的生产过程。工业4.0牵扯到很多东西,核心是智能化、数据化、去人工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高校的新媒体专业教学上也带来的新的突破,可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工业信息化与新媒体教学的关系

工业信息数字化的出现将其细化为传媒产业的生产、传媒方式的改变与其对传媒的促进与发展关系。从而改变传统媒体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互联网的发展必将迫使传媒产业更新换代,新的传媒产业发展模式必将出现。《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称2013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互联网及移动媒体行业收入的增长幅度领跑各细分市场,市场份额超越传统媒体,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也追平电视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作用愈发明显。互联网正在剧烈地冲击传统媒体,旧格局正在坍塌,互联网媒体必将成为传媒市场的主导者,建立传媒产业新格局是新趋势。纸媒等一些传统传媒行业已经陷入困局,智能化得普及使得传统媒体失去了竞争力,发展速度缓慢。传媒产业的市场价值与它是否有效吸引受众的眼球密切相关,其实质是强调“受众本位”。受众的需要是传媒发展的动力,要打破传统媒体的困局,需要转型,去迎合受众的需要,注入新的符合当代人们生活习惯的血液。工业智能化的到来会引发技术性革命,未来的传媒产业是新的开始。

新媒体产品具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就是低的边际成本和高的生产成本。比如美国的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为78%,其中高科技产业所作的贡献又是特别巨大,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苹果公司,苹果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一市值公司,它所创造的利益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它所创造的利益几乎引领了手机发展的方向并形成了品牌效应,现在的苹果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标志。由于科技进步,新媒体、自媒体也又手机技术的革新而产生和演变。那么新媒体教学势在必行,应该把手机自媒体教学和网络媒体教学引进课堂,甚至从以前上课不允许玩手机不允许上网,到现在必须运用手机APP进行教学练习。在未来媒体依靠高度数字化的产业背景下,连新闻都不需要人去写作,电脑就能完成大数据和模式化写作,新闻发生及时机器报道。那么学新闻、学主持、学编导的学生们如果在高校教学上再不与时俱进创新,想必不久即将被行业淘汰。

三、融合发展与工业革命是共同的发展方向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传播范围广、时效快、影响大。工业4.0的发展促进中外企业交流。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外国企业的“引进来”,需要传媒的穿针引线,对其进行传播,促进中外企业文化交流,进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现在的传统传媒方式将会走向衰落,但也是对于传统传媒的一次挑战和机遇,如何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接融合发展,是教学过程中和科研中需要深思的问题。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蒂首次提出了媒介融合理论,1978年他用了一个图例演示了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趋于重叠的融合过程。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的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媒介融合首先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的传播技术,新传播技术具有多种技术特点又具有其独特性;其次,媒介融合又是产业内容的整合,例如网络媒体可以把报纸上的文字新闻和电视上的图片新闻加以整合,再进行播报。”产业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持续的演进和升级的过程。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与加速演进反映出各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趋势,工业和互联网加速融合并推动了现在的生产制造体系加速转型是抢抓这一发展的主要途径。这一信息点需要全面运用于传媒专业的教学,高校传媒专业和新媒体专业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空做理论研究,需要擦亮眼睛,引领新生力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帅 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比较、启示与应对策略 财经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ECONOMICS) NO.8 ,2015 Serial NO.369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7篇

尚恒志:男,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河南工业大学传媒实验中心主任,河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委员。社会职务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公共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传播学暨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教育联盟副秘书长、河南省广告传媒业商会高校专家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报“金犊奖”大陆地区评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委等。主要从事媒介经营与管理、公共关系及品牌宣传策划、社交礼仪、新闻传播教育与管理等研究,近三年来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地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获得省、市及学校等部门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多项。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尚院长,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贵院自2013年开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是国内首批、河南省内首个新媒体教育专业,请您谈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近几年的实践发展中,贵院在该专业实践教学中有哪些独特之处?

尚院长:您好,很高兴接受贵刊采访。河南工业大学于2001年开始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在十多年办学实践中,学院充分分析了全国及河南省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根据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影响,确立了在影视与新媒体领域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现代传媒人才的目标定位,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思路与办学特色。

2001年,在广告学专业设置了网络广告方向,2002年在广播电视学专业设置了网络传播方向,2008年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设置了网络播音方向,自2003年起建设了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与传播》为主干,相关课程为辅助的网络新媒介方向相关课程群,包含网络与传播、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新闻编辑、网络广告、网络播音主持、网络媒介运营实务等6门课程。由于前期的积淀,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作为特设专业列入,2013年我们当年申报当年获批,当年招生,成为国内首批、河南省内首个开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高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具备较高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素养,扎实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能,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整合传播,能够胜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基本工作及整合传播工作,具有媒介融合特色的复合应用型传媒人才。就业去向是能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平台、大中型网络媒体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为实现此目标,我院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平台、学科平台、专业平台、专业实践类平台。其中,专业课程按照新闻传播学科平台课程模块、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媒介融合与内容生产及媒介优化与整合传播两个方向模块逐次递升。

在培养路径上,建立具有网络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队伍、结合人才培养需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

在实践环节,建立了校内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建有高清级在线演播厅、网络直播平台、网络舆情分析室、网络编辑室,开办了新青年报纸、电子报、电子杂志、河南工业大学网络电视、河南工业大学网络广播、微博微信运营、网站一体化全景式全媒体的校内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等实习实践基地,校外已经在人民网河南频道、新华网河南频道、中国网河南频道、大河网、映象网、大豫网、新浪河南、凤凰河南、网易河南、工信部NPST河南分中心等重点网站的地方频道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

这些实训平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记者:进入21世纪,蓬勃发展的新闻事业为高校新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但从目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现状来看,“育人”与“用人”脱节现象比较突出,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贵院又是如何规避这一问题的?

尚院长:这其实是个老话题,而且我认为这个话题永远是学界与业界之间存在的话题。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教会学生思维方式、方法;业界提供岗位,让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能够在具体工作中融会贯通,从而比没有经过学校系统学习的人进入角色更快,飞得更高更远。但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时都在强调工作经验,试问学生在学校还没有走上社会,大量的社会经验从何而来?一个成熟员工的培养应该是学校、社会在不同时间段内共同完成的。这样并不是说学校可以不考虑社会需求闭门造车,学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恰恰更需要密切关注业界的需求与变化,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为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问题,从2012年开始,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媒介融合的新形势,根据社会对传媒人才的新要求,根据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围绕着素质提升、能力锻炼,以实践技能训练为抓手,合理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分配实践课时、改革实践内容、完善实践环节,形成相对独立的、整体优化的、与理论教学有机统一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后,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已经达到了30%~40%。与此同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富有特色的“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个模块,五方面内容”的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逐次提升,包含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网络与新媒体四个实验模块,实验、实习、毕业设计、专业竞赛、社会服务五方面内容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3.初步形成了一套成效显著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日常教学突破了重结果的传统模式,探索实行重过程的“小组作业”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突破了课堂本位模式,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与管理体系;实习教学突破了学校本位模式,建立了广泛的校内外产学研相结合基地;毕业论文(设计)突破教师本位模式,建立了新的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

4.积极搭建了各种实战平台。以专业素质为主的课程考核平台、以实战能力为主的专业竞赛平台、以创新能力为主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小组平台、以综合素质为主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结合的“传之梦”平台、以弥补校内不足为主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5.形成了多形式的课程结业考核方式。课程论文、调研报告、团队项目、小组作业、专业竞赛、科研结项、汇报演出。

6.加强硬件建设,初步建成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的省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这些改革措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近五年学生就业率为98%以上,据第三方机构麦克思调查,河南工业大学新传院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后劲足。

记者:当今,互联网、手机媒体日益发达,我们进入了一个迅速变化且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人都在谈融合,您认为现如今新旧媒体之间应该怎样进行融合?

尚院长:媒体融合首先应该是思想观念的融合。融合是大势所趋,不管是否愿意,融合都是不可逆转的,谁积极谁就主动,谁消极谁被动。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传统媒体的栏目或节目搬到网上,而是要研究用户的需求;其次,研究新媒体用户的消费特点,研究新媒体的产品生产方式,按照新媒体的特点生产产品;第三,发挥好传统媒体在体制机制、人才、平台以及市场上的优势。

记者: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您认为“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我们高校的教育实践及改革会产生什么影响?

尚院长:“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对中国的产业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改变人们的一些消费习惯,改变企业的生产乃至经营模式,进而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提出新的要求。这些必然会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为此,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发展,认真研究社会的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记者:您对媒介经营与管理有很深入的研究,请您结合当前的媒介环境,谈谈当今传媒高校办学应有怎样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

尚院长:当前媒介融合与转型使舆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媒体格局在进行深刻调整,媒介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作为传媒高校应当及时进行改革。

1.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要在媒体工作,必须适应传播业务流程中不同新闻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既要掌握纸质媒体、又要掌握广播电视媒体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说,在全媒体领域的各项技能,新闻传播人才要都能精通或掌握。

2.培养应用型人才。精通或掌握不仅是掌握理论,还要求动手能力要强。在媒体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求职应聘时被普遍要求的一项就是要有实际工作经验,媒体更愿意招来的员工,立刻就能够用的上,而不是给你培训多长时间才上岗。上手快,实践经验丰富往往成为大学生就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3.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信息爆炸的现实社会,在媒体非常发达的今天,一旦有新闻事件发生,媒体往往会蜂拥而至,新闻工作者仅仅掌握采写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既能够描述变化的社会万象,更能解读万象变幻背后的本质,以富有新意的视角来解读发生在大众身边的事,才能在与其它媒体的竞争中占取先机。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具备创新性思维、创新型方法。

4.优化培养方案。变化的业界需要能够适应业界全流程不同岗位的人才。新闻院系要与时俱进,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一是整合课程。要根据新闻传播的业务流程和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过时的要大胆的删减,对一些过去没有,而现时特别需要的理论知识或业务技能,如融合新闻业务、新媒体技术等,应努力想办法开设;二是增加实践课时;三是强化创新教育;四是加强实验条件建设。任何一个新闻节目都必须经过复杂的一系列流程才能制作出来,离开了实验室、没有相应的机器设备一切都是空谈。必须按照理工院校的要求来为新闻院系建立实验室;五是坚持开门办学。要加强与媒体及社会的互动,建设开放的传媒教育平台,要加强国际合作,不仅要加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还要实现与国际一流高校新闻学院的接轨,扩大交换生规模,实行互认学分制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六是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一个院系,其专业师资应该包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乃至不同国籍的学者,这种多样化的学缘,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彼此互补。专业师资中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业界的精英,具有媒体从业经历,这对于业务课程的教学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记者:请您谈谈您对贵院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展望,贵院今后的教育及建设发展目标又是什么?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汉语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一、新媒体运营的涵义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可谓是高频率词汇,但人们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是众说纷纭。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媒体”自然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的统称。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媒体的不断更新,以及其他媒体的发展则为新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是新媒体的核心。因此,新媒体的定义具有时间性和技术性。而新媒体运营,则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新媒体运营通过以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要自媒体平台,为大众推送丰富的文学阅读、创意广告、视频,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惊人的更新速度、全面的文化素材、创意的广告文案等,抓住大众的视线,成为大众获取资讯、日常阅读、消费导向的重要手段。

二、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才需求

新媒体运营人才主要指能够完成运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大众或“粉丝”提供优质、有高度吸引力的传播性内容的人才。余红教授的调研显示,社会最需要的新媒体人才前三名是:后台研发(26.25%)、文本编辑(11.57%)、产品经理(11.36%)。笔者从智联招聘搜索有关“新媒体运营”等相关招聘信息,综合2017年7月招聘信息,发现福建省厦门市各大岗位需求达525人,而新媒体运营人才需求最大的城市———北京则达13798人。通过整理相关招聘信息,本文将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位类别和职位类型进行分类。职位类别:文本制作与编辑;视频制作与编辑;客户维护;数据分析;技术维护;活动推广。职位类型:专员;编辑;助理;主管;总监;经理;策划。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整理,见表1。根据以上表格显示,“文本制作型”新媒体人才需求最多,占到33.9%。新媒体的内容制作,虽在部分内容中具有“新闻”属性,但目前大多数内容制作以转变为信息或资讯为主。新媒体运营人才从过去面向新闻受众的“新闻采编”岗位走向面向新媒体用户的“内容制作”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制作的内容被关注、阅读乃至转发,就需要深谙社会化媒体平台传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去制作内容。大致来讲,内容制作型人才主要为各种组织或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提供内容。由此可见,具备较好文字撰写功底,同时拥有较强的文案策划能力的人才是市场的最大需求。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一)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设置实用性低

秉承着传播文学文化的优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依然保持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化概论、基础写作”等传统教程。学习内容比较单一。而现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多元化人才,纯理论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应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缺乏文理渗透、宏观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不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以及限制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弹性化。传统教材使课堂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不再被大学生所接受。

(二)课堂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

根据对目前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调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课题研究创新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当下,颇有经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都出生于新媒体发展不够完善的时代,自身对新媒体不具有敏感度。并且,以往传承的理论思想,依旧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起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于新媒体环境的感受能力、融合能力,阻碍了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毫无创新特色。故而,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师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或照本宣科,或将课本知识通过PPT或视频放映出来,虽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改变和发展。这不仅与学生心理需求形成冲突,而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思维逻辑的拓展。

(三)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根据近年来汉语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本专业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专业人数的二分之一,事业单位汉语言专业岗位需求同样呈下降趋势。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宽、出路较广,文秘、广告策划、编辑、记者、公务员、教师等岗位均有大量就业选择,但课程设计的不足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出现脱轨等问题,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低,兴趣低。同时,该类岗位的替代性强,譬如,编辑、记者、广告策划均存在极大的竞争。本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岗位发展,导致该专业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随着国家的发展,企业级社会岗位对理工科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无形中也给文科专业造成压力。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面向新媒体运营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

随着新媒体运营的发展,编辑、策划等岗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通过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各类文学知识的积累与探究,对文章内容的编辑能力、策划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该类岗位存在先天的专业优势。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入新媒体相关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出路。

(二)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相关课程有高度兴趣

对福建省几所普通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学生达5000人,在回答我们提出的“是否对新媒体运营相关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时,92%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学习。新媒体运营已成为当今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个企业的文化传播、产品的宣传、企业客户的维护等,都离不开专业的文案编辑与策划。学生们认为若是能够在校期间有该方面知识的积累,在未来的就业中,将树立更高的信心,形成核心竞争力。新媒体运营的编辑与策划重视创意,符合当代学生的兴趣。

(三)国家教育研究的支持与推广

2014年1月15日,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简称“新盟”),为全国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培养领域搭建起重要的交流协作平台。“新盟”将广泛吸纳全国各高等院校新媒体相关系所、专业、方向的管理者、学科带头人、教师、科研人员加入,共同推进中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85所高等院校、95个院系的230位教师加入“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

五、面向新媒体运营扩展专业科目建议

(一)立足专业,探求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更为人所重视,作为该专业的学生,应当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但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时,也应与时俱进,展望未来,在新的时代下,树立新的目标,应了解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确保汉语言专业能够学以致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二)设立新媒体专业课程,实现产业对接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功底及语言文字功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延续传统的写作教学基础之上,增设“新媒体概论、网络技术、网络语言”等新媒体专业课程,将二者融合,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的写作文化,而且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专业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性,而是多向性。自媒体运营和发展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对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运营平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大众需求,从而作出相应的革新。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偏向于文学理论方面,教学方式也偏向于文本解读、照本宣科的原始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必要途径,只有理论学习而无实践基础,则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性教学,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大范围地了解当今市场的发展及变化,从而掌握社会需求发展方向、发展动态。通过运营公众平台,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加了解大众及“粉丝”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数据化分析,从而能够使其明确发展方向,促进该专业的学生开拓创新。

(四)重视网络,发挥创新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数据、信息对大众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形成,使大众都有抒发自我、满足自我的途径,新媒体“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传播性”等特点使信息海量化、碎片化传播,大众通过搜索引擎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精确式搜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思维无疑是一个挑战。为了满足大众需求,提供优质的信息来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维,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2):134-138.

[2]赵子忠.行胜于言———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J].中国传媒科技,2014(3):14-15.

[3]石慧.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4-315.

[4]王文丽.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转型的思考———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6(4):98-101.

[5]王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探析———以《新媒体可视化》课程为例[J].新闻传播,2014(17):50.

[6]李楠.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2016(10):82.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9篇

>> 我国新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自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泛媒体时代的网络批评和舆论监督 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的新思考 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析新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对策 新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和对策 探究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舆论监督在新闻媒体中的作用及问题分析 自媒体舆论监督现状与发展探析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定位误区及对策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对策(上)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对策(下) 农村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对策 舆论监督的困难及如何克难对策刍议 论新闻舆论监督异化的成因及对策 试论网络舆论监督的缺陷及对策 试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面对新闻舆论监督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⑤吴廷俊:《论中国文人办报的历史演变》,《新闻春秋》,2010年第6期

⑥曾宪明:《旧中国民营报人同途殊归现象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2期

⑦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⑧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资 讯

12月9日,中国报业协会户外媒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报业户外媒体年会在郑州举行,大会还通过了《中国报业协会户外媒体专业委员会章程》。这是国内首家报业户外媒体行业组织,对报业户外媒体的发展及与国际户外媒体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在成立仪式上介绍说,今年10月~11月,总局通过对全国22个省(区、市)及两家中央出版报刊单位进行普查摸底了解到,全国共有120家报社、10家广电新闻单位、3家社会机构单位建设电子阅报屏42555座、传统阅报栏30620座,共投资约7.88亿元。还有很多报社采取多种投资方式,正在大批量规划建设和改造升级中。

网络自媒体专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教学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再一次明确提出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行进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媒体专业作为互联网内容生产力供给的源头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社会对数字媒体内容的消费需求空前旺盛,这就要求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和人才输出能够做出及时和前瞻的反应。

1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传播与体验

众所周知,当今的媒体和信息环境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的时代,并且已经以生态圈的形式渗入到文化、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如同历史上发生过的技术载体对艺术本体的影响一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必定也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传播工具和呈现工具的变革,数字媒体艺术中图形、图像、声音处理方式的改变,不断地给数字艺术本身带来新的内容,从而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形式越来越丰富。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体现在内容质量和传播速度上。随着移动数字技术和宽带条件的不断优化,以往对数字艺术内容和体量的限制逐渐变小,数字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再现、思索可以从更广更深的层面展开。以上作品的传播效率也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观众和艺术家之间能建立即时甚至实时的艺术创作联系。

从体验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能创造出更丰富的综合体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展现和应用场景延伸到观众的日常生活中,这正是传统艺术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主题之一。传统艺术运用各种表现技法,或现实或抽象,都是希望观众能参与到艺术作品本身的表达之中和作品产生交流。而同时具备交互性、链接性、即时性特点的移动互联加上虚拟现实等技术,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在完成后实现作者和观众的互动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观众就能参与其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和作者极为一致的艺术情感体验。

2信息环境下技术手段与艺术形式的深度跨界融合

目前,在数字媒体教育领域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将学科分为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大类。这种兼顾文理的分类方式有别于其他艺术学科,从这点可以看出,数字媒体专业在学科整合上的跨界性,对于这种跨界性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和挑战:

首先是观念的跨界。在数字媒体教育范畴下,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首先从观念上要跨界整合,虽然这两个分类看起来是横跨工科和文科两个大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不兼容性,但是,这恰恰是数字媒体艺术触类旁通、文理兼收的魅力所在。当数字媒体艺术出现的时候,我们认为打破传统意义上学科划分的时间节点已经来临,虽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还不能从制度层面实现,但从观念上应该向前迈一步,塑造兼顾文理的复合性艺术人才,从培育兼顾文理感知能力的艺术人才人手,实现观念的整合。

其次是技法的跨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现高度依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所以在表现技法上是在传统艺术形式基础上的扩大和衍生。这个概念中要避免两个倾向,其一是唯技术论倾向,其二是唯艺术论倾向,无论偏向哪种都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最终艺术作品的畸变。因为现代媒体艺术是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从其表象来看,技术本身也已经是技法的内在基因,离开了电子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无从谈起,而离开艺术内容,数字技术又不具备艺术气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应当把所有信息技术手段纳入到艺术技法的范畴去理解和运用,才能真正从艺术创作的整体性上去宏观的整合技术与艺术。

再次是内容的跨界。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的诞生给艺术表现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表现内容也空前丰富。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内容已经在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基础上,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带入到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领域,数字艺术形式所表现的对象也从传统文艺内容向精神和物质层面探索掘进。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感受距离在无限缩小,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已经能从互动的角度去和观众进行直接的艺术情感交流。因此,艺术家可以从更广阔的空间人手,从全社会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内容去考虑,内容更为丰富,创作更为自由,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实现文化内容的跨越。

3培养具有媒体感知意识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当互联网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更趋丰富和广泛,媒介的途径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界限日益模糊。特别是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对数字媒体内容的传播和扩散起到了拓扑式的加速效果。如今,大众对媒体的概念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渠道的媒体定义,这也要求我们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和从业者,从媒体观念上有所转变,培养具有媒体感知意识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传播从形式和内容上契合时代需求,符合时代气质。

培养媒体的感知意识,首先要了解现代媒体的主要特点。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作为当代媒体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去理解和把握的。首先,要理解社交平台的传播价值,如微博、微信。微信以其便捷、实时、关联等特性,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媒体,大量的数字内容通过微信传播,甚而至于被称为“病毒式传播”。而数字媒体内容在设计和研究时,就需要考虑到网络平台的传播便捷性和适用性,充分考虑受众和展示场景的特点。其次,要理解媒体传播者的身份的双重性。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者,本身也天然的具备传播者属性。传统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发行机构才能进行传播的格局已经被打破,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情况下,这种双重属性更为突出。在自媒体大量涌现的情况下,公众文化内容的传播已经是一个从内容产生到的完整、扁平化的流程,可以说在移动互联时代,不考虑传播效果和传播平台的数字艺术内容是不完整的数字艺术内容。

上一篇:管理情绪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友情链接